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核心素养培养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核心素养培养研究范文1
深度学习,指学生通过积极参与,深入探究具有一定深度的知识,自主获得知识和技能,进而促进具有高阶思维的学习。化学核心素养包含的内容很多,都需要深度学习才能实现,教师要抓住深度学习与核心素养的内在联系,促进学生化学深度学习,以逐渐提高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一、借助信息技术,培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
化学中宏观的东西相对比较容易辨识,如物质形态、化学反应结果等,难的是要求学生观察和辨识某种物质的具体形态,并能从微观角度预测物质的结构变化。利用信息技术展现化学反应中的微观现象,改变传统教学的不足。例如,在教学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章时,关于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离子等微粒,仅凭教材中的论述显得不够直观。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在大屏幕上将某一种物质进行不断放大。例如,先展示食盐,并将其放大到氯离子和钠离子的构成状态。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进而促进其对氯化钠的宏观和微观的认知,提高这方面的化学核心素养。
二、注重实验设计,培养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素养
学生要从量变和质变等角度了解物质的变化条件,并认识到化学反应中存在的守恒定理。教师要想在深度学习中融入这项核心素养,需要通过一些直观的实验来落实。例如,在教学九年级上册第四章关于“燃烧”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组织“镁条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这项实验,尝试探究和证明质量守恒定律。这项实验分别要在密闭容器和开放容器中进行。当测定完镁条燃烧之前的质量m1与燃烧之后的质量m2时,学生会惊奇地发现密闭容器中m1=m2,而开放容器中m1<m2。以此为基础,教师再让学生结合燃烧的反应式进行思考,促进学生对这一现象进行思考:为什么密闭的容器里的质量没有变化?开放容器中的化学反应有哪些变化?教师通过实验的设计引导学生,让他们思考化学实验中的变化与平衡现象。
三、通过问题引领,培养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
学生要具备大胆假设并寻找证据开展推理的意识和能力,以此得出推理的正确与否,还要对化学模型的特点和意义展开探索。化学教师要针对教学内容和核心素养的提高设计问题,让问题成为无形的领航员,使学生在对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培养核心素养。以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章的教学为例,在讲解关于“制取氧气”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采用模拟实验的方式,播放“加热氯酸钾以制取氧气”的实验视频,并提出一系列的思考问题:氧气应该怎么收集?只要加热氯酸钾,氧气就会生成吗?生成的氧气量与加热时间和温度是否有关系?学生在问题引领下开展深度学习,根据氧气的性质可以大胆推测收集的方法,与同学一起验证推理是否正确,利用小组同学的智慧进行资料查找、实验设计,构建实验模型,不断修正、完善自己的实验过程和手段,提升化学核心素养。
四、鼓励小组合作,培养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素养
小组合作是化学实验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手段,学生通过合作,群策群力,设计实验、明确分工,遇到问题不是向老师求教,而是首先在本小组中展开讨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现新的问题,这样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就不断提高了。例如,在教学九年级上册第二章关于“二氧化碳”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准备两根长短不一的蜡烛,在密闭的容器中点燃,并让学生猜测哪一支蜡烛会最先熄灭。学生会在猜测后产生积极开展实验进行探究的欲望,教师再因势利导,将学生按照不同的猜想进行分组,展开实验进行验证,然后总结自己小组的观点和创新设计。
五、采用生活导入,培养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素养
核心素养培养研究范文2
在高中阶段,学生们会有九个文化科目的学习,也会有体育课和音乐美术等艺术类的课开设,大多数的人都会认为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仅仅与思想政治课上老师们所讲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关系,用那些观念来指导化学实验, 但这样的分析是片面的。 如何培养高中生们的化学核心素养呢? 首先要从形成化学核心素养的主客观因素着手,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通常都希望学生们对周围的事物都有着敏锐的感知力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毫无疑问这是促进核心素养的客观因素;其次,学生们自己要明确核心素养所包括的内容,众所周知,素养可以拓词为素质修养,那么这就与思想道德品质和能力才干分不开了,虽然说学生核心素养的高低不一定能作为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依据, 但这也从侧面体现和考察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最后,一个人的言行举止也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化学核心素养是一个人关键的能力以及精神面貌,那么它对时代和社会而言也就显得不可或缺了。
二、高中生们化学核心素养的体现方面
首先是身心健康的素养,一个人只有拥有了健康的体魄才能在化学实验室里来去自如的做一些化学实验,只有平和以及情绪稳定才能为化学核心素养注入新鲜的源泉和能量;其次是化学思维的素养,学校是一个系统学习知识的地方,当然也是化学核心素养形成的关键场所,尤其是化学逻辑思维素养的培养, 在学生心智形成的重要阶段,让化学逻辑思维悄然形成是非常明智的选择; 再者是学生的人文素养,每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一份子,都会参与相应的社会活动, 将来我们的社会发展文明程度一定会越来越高,那么就需要教育的目标朝着民主法治、公平公正、勇敢诚信和文明友善的方向去完善; 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与高中生们未来的专业素养也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化学也是一门专业课程,专业素养一般指的是一个人比较突出的特长,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社会上各行各业的分工只会越来越细致,工作的分工协作也显得尤为重要, 这样才能完成各式各样的复杂的工作任务和目标,相信高中生们在拥有了这几方面的核心素养之后一定能够开拓出属于自己的未来,用化学核心素养解决生活中的系列问题。。
三、探索高中生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方法策略
身处在21世纪的高中生们正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既有新兴技术的挑战又有经济快速发展的机遇,然而思想道德的核心素养的缺乏一直是令社会和家庭头疼的问题。一个缺乏社会责任感和没有同情心的人是无法真正了解到其他人的感受的,也就更加不懂得什么叫做换位思考了,而化学核心素养是其中的一个分支,于是高中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就迫不及待了。虽然高中生即将要面临的是高考的转折点,但是这也不能成为核心素养欠缺的托词,高考的确像一根指挥棒似的指引着教师和学生的方向,然而在某个方面也确实影响了教学的高效性。高中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家长和老师们的协同配合,在学校里,教师要时刻提醒学生们遵守实验室的相关警告规定,在家里也可以适当的用一些化学现象来培养高中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尽可能的为核心素养助力,同时,高中生们之间的化学核心素养的交流学习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核心素养培养研究范文3
关键词:中小学英语;课外阅读;衔接;语言运用;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421;G633.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1-0041-02
学生发展英语语言运用核心素养就是在各种情境中以听、说、读、写、看等方式使用英语。英语课外阅读是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在毕业时英语学习要达到二级目标。中学阶段三级要求指出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4万词以上;四级要求指出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0万词以上;五级要求指出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5万词以上。如果以一年360天计算,三级目标要求学生每天课外阅读量要达到110个词;四级目标要求学生每天要达到280个词;五级目标要求学生每天要达到416个词。但许多学生达不到以上要求,他们在英语课外阅读上面临诸多问题,如阅读时间的欠缺、阅读材料的缺乏、阅读指导的缺失等。此外,英语课外阅读还存在中小学各自为政、相互脱节的现象。
一、关注衔接阶段对象的心智条件
1. 养成良好的英语课外阅读习惯
所谓阅读习惯,就是通过练习和实践而适应于阅读活动。良好的英语课外阅读习惯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自学英语的能力。阅读习惯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培养:选择合适的英语课外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不同年级选择不同的阅读材料,同一年级内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材料;在阅读方法上给予学生指导,教会学生使用词典等工具书;针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布置课外阅读作业,如让基础好的同学用英文回答问题、概括大意、写出阅读感受,让基础薄弱的同学用中文写出读后感;制订好英语课外阅读计划,确保每天有一定的时间来按质按量进行阅读,并完成相应的阅读作业,从而发展学生的阅读习惯;利用课外阅读成果反馈,调动学生进一步阅读的积极性,扩大成果,检验和巩固阅读习惯。
2. 锻炼坚韧的英语课外阅读的意志
意志就是人们决定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克服困难完成任务的心理状态。中小学生思维理解能力仍处在发展阶段,他们掌握的英语词汇句型较少,在课外阅读英语材料时时常会出现不理解的现象,这时他们可能会出现畏难情绪,甚至会中断或放弃阅读。因此,锻炼他们的阅读意志就非常有必要。教师要通过师生合作来明确英语课外阅读目标、要通过榜样激励法来鼓励学生学习科学的课外阅读方法、要通过挫折教育来增强学生的耐挫力和课外阅读毅力、要通过积极评价法让学生体验到课外阅读的乐趣,从而增强学生的信心,M一步培养其坚持英语课外阅读的意志。
二、整合衔接阶段的阅读材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整合、开发衔接阶段材料资源时应当关注兴趣因素。对阅读产生兴趣才是对课外阅读最好的刺激,因此,在进行英语课外阅读训练时,教师既要发掘材料本身的兴趣因素,也要关注阅读主体(学生)的兴趣点。教师要通过加强情感投入,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还要选好阅读材料,进一步发展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小学起始阶段,要强调学生过语音关;在小学高年级阶段,随着学生的认知水平、词汇量的增加,应该让学生读有情节的故事或短文,培养学生语篇意识;进入中学以后,阅读材料的题材和体裁范围更广泛,篇幅变长、量变大,生词率低、复现率高,可以结合英文经典诵读工程活动开发趣味性、科学性、思想性、实用性相结合的,符合学生认知和理解水平的课外阅读材料。阅读材料可以分为必读和选读两部分。选读部分,要教会学生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英语课外读物。整合阅读资源时,也应注意材料的衔接。如在小学高年级可以将《The Black Beauty》《Alice in Wonderland》等名著的简易版作为推荐读物,在中学低年级就可以将这本书的升级版作为必读材料。教师还可以创设多样的展示舞台,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在小学阶段可以创办双语节,进行歌曲、故事展示;在中学阶段可以开设English Club、English Corner,有计划、分层次地介绍中华文化和跨文化沟通所需的知识与策略,帮助学生分析文化异同,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识,拓宽国际视野,树立世界眼光,让学生有空间、有时间、有机会将所学的表述出来,形成自己的语言。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都可以在教室内设立英语图书角,摆放英文书籍、报刊、杂志以便学生阅读。
三、注重衔接阶段的方法指导
科学的阅读策略可以帮助学生减少乃至扫除阅读方面的障碍,可以对信息进行定位区分、比较和转换,形成个性化的理解。阅读策略主要包括阅读技巧、语篇能力、思维能力等几个方面。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时,教师运用恰当的阅读策略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固定的阅读方法。教师阅读方法的指导因年级学段而异。在小学低年级,课外阅读材料以绘本为主,阅读指导以提问为主,都是有关what、who、where等具体信息的问题,提问最好是在阅读之前,这样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在小学高年级阶段,课外阅读材料由绘本向故事短文过渡,教师应该提问综合性问题,如What do you think of Alice?Why did Alice jump down the hole?等,鼓励学生在回答问题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简单的复述,并及时进行阅读指导,从而增强学生的语篇意识。进入中学以后,教师应指导学生浏览文段标题、插图、首段、首句预测内容(predicting);限时阅读文本,了解各段要点,抓住主旨大意(skimming);有目的地寻读,较快找出基本的和特定的信息(scanning);细读,放慢速度,比较深层次地理解信息(close reading),利用语境猜测生词,确定文体(identifying types of text),分析文章结构(analyzing text structure),找出作者的目的、态度、隐含的意思等(finding the writer’s purposes, attitudes and the implied meaning),进行总结、评价、判断、批判。总之,要通过科学指导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使学生学会读书。
四、形成衔接阶段的过程性评价体系
在中小学英语课外阅读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学段形成不同的过程性评价。评价的主要方式有基础知识评价和阅读技能评价两种。评价人不仅是教师还包括学生,可以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也可以是学生本人自评,还可以是学生互评。评价的内容包括必读材料和选读材料两个方面,主要考查学生能否自主选择合适的课外阅读材料,是否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能否运用恰当的阅读策略,是否按时阅读并且保质保量,是否注重阅读积累摘录名言警句以及优美语句,能否撰写阅读感受或读书心得等。总之,过程性评价的方式是灵活多样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
五、抓好衔接的关键节点
中小学英语课外阅读衔接的关键节点就是小学的毕业年级和中学的起始年级,在小学六年级要有意识地对英语课外阅读向初中进行延伸,在中学七年级要系统地对小学课外阅读进行回顾。除了对中小学阅读内容、阅读方法、阅读技能方面进行衔接外,还会涉及到学生阅读习惯、阅读兴趣、师生情感等方面的衔接,要尽可能做到切入点的全面化、多元化;要通过对阅读技巧与策略、阅读材料与资源、评价体系等多方面的整合,制定出一套能够有效地过渡衔接性的课外自主阅读方案。
六、结束语
总之,教师要通过活动的开展,选择和开发中小学衔接阶段英语课外阅读材料,帮助学生养成科学的阅读习惯,指导学生运用科学的阅读策略进行阅读。这样,不但可以增强衔接阶段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还能向学生渗透文化内涵,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生英语交际能力,巩固和拓展学生词汇量。同时,提高了学生英语课外阅读能力,为其终身阅读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春凤.中小学英语教育中开展儿童文学教学的意义[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3(05).
[2]韦兵.英语课外阅读对书面表达能力的影响[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11(04).
核心素养培养研究范文4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综合素质;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C961;G4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5-0006-02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念和人才规格要求
应用型人才要求掌握现有生产工艺、装备技术,能够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有超前的意识和捕捉机会的潜能,能灵活应用最新的理论成果并将其变为产品,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作为规格要求,应具备以下特征:(1)具有较厚的基础理论知识。基础理论知识是创新的前提和发展的基础。(2)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工程实践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是应用型人才区别于其他人才的一个重要特征。要具有发现问题、辨识问题的敏感性,能熟练地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解决现场实际问题。(3)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创新和创造是各种层次的人才都应具备的核心特征,应用型人才培养要重在创新意识的培养,鼓励“求新”“求变”,鼓励借鉴创新、模仿创造,能灵活应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和研究,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提出新的思路,开发新的产品。(4)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身心素质。应用型人才大都在第一线工作,常常面对工程规划、设计及生产运作,其中任何一项工作,都需要团队的参与和协作,因此,团队的信任、合作以及配合默契等协作精神是应用型人才的必备品质。
按照应用型人才规格要求,不同的学校和专业均有具体的要求和规定。福建工程学院规定:在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下,各专业发挥自身的优势,办出特色。要求各专业在制订培养计划之前,应对本专业在全国和本区域的布局、各校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特点进行研究,搜集和调查区域内专业人才需求和规格要求,结合学校学科专业背景和条件,研究确定培养目标,设计人才培养规格。
二、构建培养应用型人才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课程体系
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是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而设计的具体操作方案,决定了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只有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才能孕育出高素质的应用型工程创新人才。
1. 培养体系的构建
构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要正确处理好“理论与实践”“应用与创新”“通识与专业”三个关系。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就是坚持加强基础与强化实践相协调。应用型人才不仅具有实践动手能力强的特征,还应表现有较强的理论应用能力。因此,在构建人才知识结构时,要注意加强理论基础,拓宽知识面;注意在各种教学环节中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模仿创新能力,要突出实践项目与内容的先进性和应用性,加大“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的比重,提升实践教学的档次,特别要加强工程综合实训、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环节的改革,提高教学效果与质量。正确处理“应用与创新”的关系,就是坚持培养应用能力与创新意识相协调。应用型人才不仅擅长应用,也应该敢于创新,其创新更多体现于应用层面的创新。在进行技术改造、产品开发、成果推广、项目策划与运作等方面融入创新意识,大胆创新与改革。因此,在制订培养方案时,要着重从应用层面构建创新教育平台,包括:学习创新知识(开设创造学类课程、组织学讲座,培育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开展创新活动(组织科技节、创业策划、学科竞赛以及参与教师科研等,培养创新实践能力),建立创新激励机制(设立创新基金、 制订创新学分奖励办法等,推进创新活动),完善创新管理制度(给予学生更多的创新机会和发展空间)等。正确处理“通识与专业”的关系,就是坚持加强素质教育与强化专业能力相协调。通识教育有助于学生成人成才、创新创业,提高学生的适应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专业教育主要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生产、服务、管理等方面的实际能力,是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应用型本科要求以“岗位群能力”为目标,既有一定的针对性,更有较强的适应性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构建人才培养方案要以通识教育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精心配置各个课程模块,形成整体优化。处理好以上三个关系,要求构建包括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素质拓展三大部分的人才培养方案,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
2. 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课程体系
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课程体系包括素质课程、专业技术、创新实践、创(就)业规划四个模块。素质课程模块按照人的自身素质和发展要求,整合知识和资源,建构人文素质、科学素养、创业基础和生活与休闲四个子系统。其中人文素质课程包括文学类课程、史学类课程、哲学类课程,侧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课程包括自然科学系列课程,侧重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习惯、科学思维;创业基础课程包括管理类、经济类、法律类,内容涉及创业相关的法律、企业融资、商业计划、领导艺术、营销管理等课程;生活与休闲课程包括音乐类课程、体育类课程、美术类课程,注重艺术熏陶和性情调适,达到既会工作又会生活的目的。专业技术模块涵盖专业课程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环节,将工程文化教育理念、工程素质、实践能力、创新精神融入专业技术教育中。创新实践模块涵盖科学研究项目、社会实践与调查、素质教育讲座、学科竞赛和学生社团五个系列,这一模块侧重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的能力和关注社会、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精神。创(就)业规划模块涵盖就业指导讲座、职业生涯规划、模拟创业计划等系列活动,通过教育创新、自主规划等一系列的工作,引导学生了解社会,探索创新和创业途径。
三、开展以应用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改革,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1. 基于应用的课程内容调整
在课程内容处理上,强调知识够用、应用为先的原则。不要求本门课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是按照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能力以及后续课程和教学中的需要,来确定知识的取舍;课后配套相应练习和实务专题训练,培养学生应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采取“理论教学+专题讲座”的形式,邀请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将企业的实战项目带入课堂,教会学生能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案。
2. 搭建产学合作平台,实现校企对接
打破高校的封闭式办学模式,深入调查和分析区域工业化进程和产业结构调整对工程教育的影响,预测其对应用型人才素质和能力要求的变化,建立工程教育利益相关者的沟通和交流平台,行业组织、企业组织、专业组织等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修改和课程开发。如学院与福建国脉科技(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合作,采取“学校+企业”的模式,探索培养信息与通信类应用型人才;与福建宏天信息产业公司合作,采取订单式培养模式,探索培养计算机软件类应用型人才。
3. 以工程系统为背景,与就业结合起来,实施项目化教学
基于项目的教学,就是改“教师本位”为“学生本位”,改“听中学”为“做中学”,做与听结合,不在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学生学到什么知识,重在能力的培养。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实际操作应用中得到感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获得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这种带着问题和任务的学习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获得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比教师在课堂灌输的具体知识有用,使学生终生受益。基于项目的教学,要循序渐进,项目最好来源于生产实际工作中。如环境工程专业在第二学年,让学生到企业认识实习,了解生产现场的实际情况、技术状况、技术难题和需求,激发学生探索欲望;第三学年,带着实习的问题进行学习,重返企业进行生产实习,对生产技术有了进一步深入的了解,参与企业项目实践;第四学年,带着项目回来学习,并在最后一个学期返回企业完成毕业设计课题。
4. 建立教学资源平台,开放实验室,为学生提供自学和探索的机会
建立“教学资产管理平台”及相关的资源库,要求课程资源上网,课堂教学与网络互动并行。教师共建教学资源,共享信息;学生通过网络自学,与教师沟通交流,促进教学方法改革。实行开放管理,吸收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和调研,制作实验设备,与教师一起讨论和交流。
5. 改革教学评价制度,重在能力和素质的考核
作业和考试都是评价教学效果的手段,改变单一考试方式,采取多样方式考查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把作业和实务专题与理论考试相结合,把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组织答辩和质疑等,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应用创新能力。
四、教学管理和运行机制创新是应用型人才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的保障
1. 改革教学管理制度,适应学生的个性要求
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来确定学习安排,选择课程,做到学有所好、学有所用、学有所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完善转专业制度,推进“主辅修、双学位”模式教育。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兴趣和就业意向,提出调整专业申请,学校为学生提供自由发展的机会,帮助学生从自身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和课程,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发展潜力。完善“创新学分”和“技能学分”。创新学分包括参加教师科研项目、课外实践环节、学科竞赛,发表学术论文,获得学科竞赛奖励等奖励学分;技能学分包括技能竞赛、获得技能证书等奖励学分。鼓励学生参加创新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想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动手能力。
2. 完善教学条件,提供经费支持
教学条件是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福建工程学院把教学条件作为基础性工程进行重点建设,与企业合作共建实验室,通过共建实验室,模拟现场工程环境,实施综合训练,提升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与岗位适应性。学校每年还安排五十万元教研基金、二十万元学生实验创新项目基金、二十万元学科竞赛基金,为应用型人才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提供资金保障。
3. 培育高水平师资,鼓励教师参与学生科技创新活动
师资队伍是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福建工程学院将师资队伍建设列入学校“三大建设工程”,要求教师必须过好教学关、科研关和实践关;鼓励并组织教师积极参与校内企业的工程技术项目研发与工程实践锻炼;鼓励教师参与学生科技创新和学科竞赛指导,对有突出贡献的教师在考核、聘任、职务晋升等方面给予倾斜。
4. 营造创新文化,鼓励创新活动
以文字、图片、模型、实物等形式展现学科演化、技术进步、专业发展历史过程,让学生从踏进校门就能了解专业技术发展,受到工程文化的感染、熏陶和精神传承,使学生养成“大工程”意识。组织校内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通过网络、广播以及室外宣传等形式营造科技创新氛围,活跃创新气氛,激发创新热情。组织学生参加全国、省级大学生学科竞赛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锻炼和实践机会。组织学科竞赛报告会、讨论会进行典型的宣传、表彰和总结,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参考文献:
核心素养培养研究范文5
Study on computer fundamental experimental teaching to cultivat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Ning Kuangfeng, Chen Zhen
(Huna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205, China)
Abstract: In the university computer foundation education,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knowledge, ability and quality are emphasized. The role of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in the aspects of personnel quality and ability should be focused. Combined with the difficulty of teaching organization, relying on the provincial level course, how to assimilate the purpose of dribs and drabs of quality education into the "new ideas" of the experiment teaching of university computer foundation is proposed.
Key words: university computer foundation; experimental teaching; quality education
0 引言
进入21世纪,本科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人才培养目标已不再单一地定位为专业人才。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推进,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强调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而高等教育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学生素质的提高。
素质教育注重渗透性教育,养成性教育;注重受教育者的体验和知识的内化,注重实践,表层的知识灌输和简单的说教是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的。从学生素质提高的层面看,实验教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重要。实验教学在人才素质与能力的提高方面应承担更多的责任。
实验教学不仅仅是教与学的过程,更要体现对人的培育,包括能力的提高和人格的塑造等,因此对教师和教学条件有更高的要求,而实验教学方法的研究是实验教学研究的核心。相同的实验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方法,将收到不同的教学效果。
1 关于素质教育的理解
素质教育并不是一个只能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新名词,宋朱熹说:“为学乃能变化气质耳”,通过良好的学习,人可以远恶而从善,去愚而增智[1]。
那素质教育究竟表现在哪些具体方面呢? 教育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是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通过在后天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基本品质结构,而非狭义的生理学或心理学中的素质概念,包括:人的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文化科学素质等,具体如:智力、情感、个性、行为规范、道德观、生理机能和体质、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等。国家教委也曾专门作过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美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在不久的将来,关系到一个人一辈子幸福的智商、情商、财商等将同步得到重视与发展,在人的能力结构空间中,其能力维数将越来越多,人的能力结构将更为丰满[2-4]。
素质教育绝不能仅仅停留在一个“虚”的名词或概念上,各类学校应将素质教育的本旨点点滴滴地融入到当前开设的各门课程的教学中去,而促进学生各项素质提高的基本途径也只能是具体的学科教育。
2 融入素质教育的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实践
近六年来,我院对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状进行调研分析,不断地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进行探索与实践,探索出一条将素质教育融入实验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等方面的新思路。
2.1 改革实验教学方法
2.1.1 “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式”教学,是使学生在情景中学习,踏着任务的阶梯去建构知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的一种教学模式[5]。它的一般过程是:要求任课教师首先选择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接近学生工作、生活实际需要的,对学生要有吸引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用性、情境性、可操作性强的“任务”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并向学生展示,得出任务结果,然后把这个任务分解成若干个子任务,根据不同任务提出不同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相关知识以达到任务完成的目标。这种模式虽然费时费力,有时不能在一节课中完成全过程,但这种教学方法,留给了学生一定的创新空间,特别有利于帮助学生对教材的理解,体会和了解科学探索的过程,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创新的意识,形成和提高创新能力,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
以教学内容的“多媒体技术”和“网站规划与设计”教学单元为例,首先根据任务本身的实用性和实验素材的选取难易程度,确定了单机版的多媒体个人演示光盘制作和网络版的多媒体班级网站制作两个方向,为学生提供了多媒体技术的项目任务;其次在明确的大项目目标下,进行详细的任务规划,将项目内容进行分解,把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分解为若干个容易掌握的小目标,再把一个个小目标串起来构成总的项目任务。在项目任务的设计上考虑是否难度适宜,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设计能满足各个层次学生需求的任务。项目任务的设计既要兼顾基础又要有所创新,使学生能够根据实际项目创建有个性特点又兼顾实用的作品。
2.1.2 采用“三段式”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
由于学生入学时计算机的水平不一,课时安排比较少,如何引导学生入门;如何教会学生自学,使他们适应计算机技术突飞猛进发展的需要,是该门课程的教学改革的关键。我们采取了三段式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我们第一阶段采用的是以学生练为主,教师讲授为辅的授课模式。例如在这个阶段教师将Word的内容、重点功能、相关菜单的操作方法等进行简单扼要的介绍,然后给学生一个综合的题目和一定的实践学时让学生上机实践,教师个别辅导。基础好的学生可以很快完成,基础差的学生课上完不成也可利用课后加时完成。
第一阶段结束后,缩短学生的差距。第二阶段为讲授阶段,这个阶段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反映普遍都不会的教学内容教师进行详细讲解及学生上机练习。第三阶段为计算机基础综合训练,学生举一反三的机会。这个阶段教师将几个模块的内容进行介绍,并作示范操作,学生针对自己的兴趣,在教师规定的几个模块中自主选择教师给出的实际题目进行学习,以自学和实践为主,教师以辅导为主,讲授为辅。第三阶段注重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适应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能力。这个方法能够比较有效地解决入学水平不一的问题,理论教学与实操相脱节的问题,教学学时缩减的问题和教学内容不能联系实际的问题。
2.1.3 如何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意识的一般性理解为:对于被普遍接受的结论敢于怀疑并有认真求证的态度;对问题的解决敢于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且有敏锐的思维,善于发现新的问题。因此,教育与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养成“我是独立的个体,与众不同”的思想意识,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做。
除了在实验教学内容上弹性化以外,还要设计开放性实验项目,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鼓励学生通过实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增加实验中的讨论和报告环节,强化实验方案的论证过程。在整个过程,教师起着非常重要的主导作用,不能有惰性,切不可放之任之,应把先进的教育观念融入到实际教学工作中去。
基础性、验证性实验和设计性、综合性实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应不断加强设计性、综合性实验,这是实验教学改革的方向和趋势 。教师可留给学生一些课后作业,特别是需要多人协作的一些小课题,这对提高学生的动手技能、创新意识有很大帮助。
2.1.4 实验教学环节中注重学生习惯的培养
所谓教育,就是采用强制性手段,使受教育者养成良好的习惯,进而形成良好的性格和品质,在此基础上使其能力和天赋在正确的方向上得到最大的发挥。
实验教学是使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环节。习惯是素质的体现,教师要高度重视,要注重言传身教。良好习惯的培养也是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前提。比如:整洁的习惯、认真的习惯、质疑、思考、发现问题的习惯、安全的习惯、环保的习惯、做事有条理的习惯、诚实的习惯、与人合作、交流的习惯、不干扰别人的习惯。故教师应有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意识,要时刻强调可以设计恰当的教学环节,有意识进行培养,在实验室中要营造环境,加深学生印象,实验成绩的评定要重视习惯,以成绩驱动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实行集中强化训练。
心理学家艾里克森认为,17~25岁正是一个人人生中极其重要的人格发展由第五阶段向第六阶段过渡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令学生终身受益的良好习惯,与人协作的习惯,完善的人格等将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得到良好的培养。
2.2 完善实验教学内容
我院近年来,研究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注意实验教学内容体系的改进,参考国内外著名大学的成功教学经验,构建具有基础层、应用层、创新层三个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各层次又分验证性、设计性、综合性和研究创新性四种类型实验项目。验证性实验可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强调实验技术,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以及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素质和良好习惯。综合性实验以“任务”驱动,强调动手能力、应用能力的提高,拓宽知识面,推动学生自主学习,提高综合应用各种知识的能力。设计性、创新性实验鼓励学生以理论为基础大胆实践,培养其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师在优化实验教学内容的同时,应鼓励并创造条件让学生去图书馆、去互联网,去实习基地,接触新的计算机知识和自己专业能够用到的计算机技术。使“教”与“学”的重点不仅仅放在获得“死”的知识上,而是要掌握学习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渗透到各学科中,变被动接受性学习为主动开放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全面素质。
2.3 搭建数字化的信息平台,丰富立体化教学资源
“计算机基础”课程特点鲜明:含有静态图像、数字音频、动态视频的教学内容,与网络教学平台可互联互动,及理论知识与上机实践必须相结合的教学要求,素质教育几乎可以渗透到教学、实验的每个环节。所以若在搭建数字化的信息平台的同时,注意在素材选取上融入爱国教育,美学教育,音乐教育,挫折教育,使学生在学习基本技能的同时,对学生形成良好品德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增强美学素养,又能受到素质教育的滋养,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例如我院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计划中,都安排了一段计算机发展史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在网络教学平台中突出介绍我国计算机艰苦卓绝的发展历程,尤其是近年来辉煌的成就,如:介绍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在计算机排行傍上列居亚洲第一,全球第五。如此不仅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还使他们在校期间更易对“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产生积极的心理认同。又如:静态图像实验是“计算机基础”课教材中“多媒体”部分的重要内容,无论是课堂讲解,还是在图像分辨率、像素深度、jpg、bmp 文件格式等验证性实验时,都可将视觉美学教育融入其中,教师可有意识地选取图像素材,展示祖国美丽的山水风光、百姓淳朴的民风民情,易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和人民。
在讲解mp3、wav、mid等音频知识的时候,既介绍频率、波长、声道等具体的技术指标,其中又可穿插经特意选择的曲目演示,网络教学平台中更可存储大量的具有教育意义的优秀音乐作品作为音频实验素材,如:吉林朝鲜族的“小白船”、新疆塔吉克民歌“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以及外国的音乐经典如贝多芬的“田园”、莫扎特的“小夜曲”等。
现代研究发现,人的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左脑是理性与计算之脑,主要负责言语、阅读、运算、推理等,而右脑是感性与艺术之脑,侧重于音乐、美术等与形象、空间知觉、直觉、潜意识等有关的内容。在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和实验过程中融入音乐活动,可以使两个大脑半球得以平衡发展,激发和培养人的创造思维,净化和升华精神境界,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为全面的学习、生活注入活力和激情,对人的全面素质的形成和提高能够产生独特的作用。
2.4 建设实验室教学环境,营造人文气息
我国的教育由于专业分得太细,太早,急于培养有用之材而忽视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加之以传授知识为主,内化不足,所以培养出来的学生虽然有一定的知识、技术或艺术,但往往知识狭窄,能力畸形,缺乏较深厚的素养,尤其是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的灵魂不是“能力”,而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其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也就是“人文精神”。通过在实验教学环节中融入人文素养教育能够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构建和谐社会。
实验室是培养学生的重要场所,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实验项目的完成和技能的培养上。实验室除了配备完善的硬件和软件设施,更重要的是改善实验室环境,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用环境积极地影响学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因此应花功夫去研究实验室建设,在实验室教学楼中营造一种人文气息,比如:安全环保要求的警示、实验室的挂图、实验仪器装置展示、优秀学生实验报告展览、最新科技文献展示、讨论室的建设、本科生在实验室的交流、环境的美化等。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的实践,在教学对比实验中,我们曾精心挑选了条件相当的学生22对,共44名,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2名,分别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有意识地融入素质教育的方法教学,在学校统考后成绩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成绩差异统计表
[分组\&平均成绩\&样本标准差\&人数\&传统教育\&69\&19\&22\&素质教育\&83\&17\&22\&]
核心素养培养研究范文6
【关键词】信息素养;合作培养;大学生
1.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信息素养是现代大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会学习”及“终身学习”的必备素质,因此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提高他们的终身学习能力、知识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然而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存在着不少问题。
首先,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起步晚,其培养方式大多是以图书馆开设的文献检索课程为主,辅以一些培训课程。这两类课程在国内多数高校中都是由图书馆员独立授课的,在课程设计上针对性不够强,缺乏与专业课程的有效结合,教学的效果不理想[1]。而国外发达国家的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一般都与院系教师合作,一方面通过教师将信息素养的相关知识带入到专业课程中去,另一方面图书馆员在设计信息素养课程时,也积极与教师合作,针对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设计不同的课件,实现通用性的信息素养教育向学科/课程的信息素养教育方式的转变[2]。
其次,单一图书馆资源有限,而我国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时缺乏资源共享意识,致使教育资源严重缺乏,多数高校馆只是将本馆课件以PPT等形式在主页上,内容不过是数据库介绍、简单的培训讲义和检索课程讲义,这些资源一般未经专门挑选整理,良莠不齐[3]。而发达国家往往采取馆际合作以及与其他机构合作培养的方式,以便最大限度的共建共享信息素养教育资源,而资源共享不仅包括网络资源本身,也包括师资和软硬件设备。其中常见的方式是各馆基于区域图书馆联盟,合作开发网络信息素养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并已经取得显著成效。
针对以上情况,笔者认为加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信息素养合作培养的实践与研究,有助于普遍提高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水平。
2.必要性分析
2.1 信息素养教育开展的必要性
信息素养教育能否有效地开展,能否有好的教学效果,大学生对信息素养重要性的认识是决定性因素之一。如果大学生自身没有认识到信息素养的重大意义,认为图书馆没有必要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培养的对象没有这方面的信息需求,那么图书馆在这方面的努力就白费了。而作为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主要施教者图书馆员和大学教师,对信息素养教育的认识,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大学生信息素养层次水平,对大学生信息素养合作培养的开展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2.2 教师与图书馆员合作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必要性
图书馆员与学院教师的合作是大学生信息素养合作培养最普遍、最重要的形式之一。图书馆员与学院教师是信息素养教育的施教者,教育的内容上具有互补性,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必须要图书馆员和学院教师的通力合作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从国外的实践经验发现,从某种程度上说,学科教师与图书馆员的合作关系决定这信息素养教育的成败。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水平偏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信息素养教育的模式陈旧,多数高校的信息素养教育都是由图书馆独立负责的,缺乏与院系教师的沟通合作,在教学的内容上与专业知识脱钩,缺乏针对性,因此信息素养培养的参与者们对图书馆员与院系教师合作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态度和认识显得尤其的重要。
2.3 教师专业课讲授信息素养相关知识的必要性
在世界范围内图书馆员历来是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主体力量,但是专业教师依然有责任在其课堂上讲授专业信息的获取途径、检索技能等。教师在专业课上,结合本专业的特色,将信息素养教育渗透到专业学习中,学生更易接受,在提高信息素养水平的同时,也加强了专业学习应用。
2.4 图书馆与校外社会机构合作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必要性
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不是单靠图书馆的力量就可以完成的活动,需要与校外社会机构共同努力,尤其是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需要大量财力、人力和技术的支持,现今国内绝大部分图书馆还无法达到,因此与其它单位的合作显得尤其的重要。信息素养教育的参与者们大多已经意识到,网络环境下成功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层次水平,除了积极与院系教师的合作、得到校内领导部门的支持、集中图书馆界同仁的整体力量外,还必须借助于社会上的力量,寻找技术、人才、实践基地、资金等方面的支持。
如今随着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图书馆购买越来越多的数据库,随之而来的就是数据库使用培训问题,数据库商应该是对自己产品最熟悉的人,因此图书馆有必要请他们到学校进行培训讲座,还可以与其合作开发特色数据库等。与软件公司等机构的合作,是由于网络环境下信息素养的合作教育需要大量计算机技术、硬软件的支持,因此图书馆可以与软件公司合作,利用他们的计算机方面的人才和技术,共同建设在线信息素养教育平台。
2.5 信息素养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以及成立专门共享联盟的必要性
由于图书馆资源、人才、技术等方面的局限性,长久以来图书馆界一直提倡资源的共知、共建和共享,成立了许多信息资源共享系统,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目前图书馆资源发展的模式可以概括为三句话,即合作是“金”、共享是“银”、网络是“王”[4]。而信息素养教育资源作为图书馆资源的一种,还没有成立一个专门针对信息素养教育资源共享的联盟,信息素养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还没有真正实施起来,这不利于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发展。然而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已经出现了许多资源共建共享的项目,比如“信息素养国家论坛”、“德克萨斯信息素养教育指南”等。我国信息素养教育的参与者们应该认识到信息素养教育业必须走上共建共享的道路,高校图书馆系统内共享、高校图书馆系统与公共图书馆系统和科研图书馆系统等共享、与其他系统单位共享,总而言之,这种信息素养教育资源的共享应积极做到跨部门、跨系统、跨行业的全方位共享。
2.6 高校图书馆承担发起人和支撑者的必要性
由于经费、技术、人员等方面的优势,美国高校图书馆一直是信息素养合作培养的主要发起人及支撑者。在国内图书馆界,较之公共图书馆和科研图书馆而言,高校图书馆在人才、技术、科研、经费等方面也一直具有很大的优势,因此我们是否可以学习美国的经验,高校图书馆在信息素养合作培养方面承担起发起人和支撑者的责任。部分图书馆员还提出高校图书馆虽然在资源、技术、人才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毕竟有限,其它系统的图书馆在享受优惠的同时必须要尽到应该的义务,要注意权益平衡。
3.建议
3.1 加强大学生信息素养重要性的宣传和培训
各高校需要采取措施加大对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性宣传与培训,将信息素养课程列为必修课。高校领导要重视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成立独立的信息素养指导中心,协调校内图书馆员与教师共同开设信息素养课,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纠正部分学生、图书馆和教师对信息素养教育认识的误区,不能把信息技术教育等同于信息素养教育,不能把文献检索课等同于信息素养教育,要加快对信息素养教育课程,特别是文献检索课进行改革,不能仅仅偏向于大学生信息能力的教育,要注重其信息意识、信息知识和信息伦理的培养。
3.2 注重图书馆员和院系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图书馆员最为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要施教者,其信息素养水平直接影响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方面知识的掌握,在调查中笔者发现,部分直接负责信息素养培养的图书馆员其信息素养相关知识比较落后,教学方式陈旧,很难跟上世界上信息素养教育的发展,而不负责这块的图书馆员对信息素养比较陌生,对其所在馆的信息素养教育关心不够。教师是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施教者,其自身的信息素养水平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因此必须加大对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学校应该组织针对院系教师的信息素养培训班,制定严格的考核制度,全面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水平。
3.3 应加强信息素养教育资源,特别是其中数字资源的建设
在此次调查中我们发现各校图书馆的信息素养教育资源远远不能满足师生用户的需求,对信息素养教育资源的建设不够重视,特别是其中数字资源的建设。我国相当一部分高校还没有开展真正意义上的在线信息素养教育,教学模式单一、老化,大部分高校图书馆在其网站上以PPT文件、Word文档或PDF文件形式一些数据库的介绍,而且这部分的内容在数量比较单薄、质量上也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各院校图书馆应加大此部分建设的经费比例,购买先进的信息素养教育资源,同时积极寻求与其它单位合作。
3.4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应走合作的道路
就教学模式而言,图书馆除了加强与院系教师的合作外,还得与相关的计算机研究所、网络教学中心等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就资源建设而言,应该积极与其他院校共建共享,避免资源的重复建设,充分利用有限的经费,发挥最大的功效;就人才而言,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急需技术方面的人才,而就目前国内各院校图书馆而言严重缺乏此类技术人员,主要是由于图书馆员在国内的社会地位比较低,对图书馆员的认识有误,因此图书馆必须与其他一切可以联合的单位合作。合作是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必由之路,是全面提高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水平的必选之道。
3.5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合作应该是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
网络提供了信息素养合作培养的平台,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合作是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全方位合作主要是指在与大学生信息素养有关的所有方面进行合作,包括资源、师资、软硬件等等;多层次合作主要是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在全国、区域、行业、校际等方面形成多层次的合作;多形式主要是指图书馆员与院系、网络教育中心、社会机构等的合作应该是不拘一格的,合作设计课程、共同建设在线信息素养教育平台、提供学生社会实践的场所等等。在上一节中对学生、图书馆员和教师的问卷的对比分析中,我们可以知道绝大部分的信息素养参与者都认为,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过程中图书馆应积极与院系、其它图书馆、数据库商以及其他社会机构合作。
3.6 高校图书馆应该主动承担起大学生信息素养合作培养发起人和主要支撑者的责任
在国内外,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历来是图书馆的责任。现今我们亟待解决大学生信息素养水平偏低的问题,解决的最佳途径就是合作,那么高校图书馆就应该也必须主动站出来发起和支撑大学生信息素养合作培养。南京地区绝大部分图书馆员已经意识到与教师合作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性,然而也必须牢记大学生信息素养主要是图书馆员的责任,在与教师合作的过程中必须积极主动地与院系教师联系、交流。在国内许多高校图书馆都开展了“学科馆员制度”,可以充分利用起学科馆员,以原有的联系为基础发展大学生信息素养方面的合作培养。
参考文献:
[1]胡青平.合作与多赢――谈新时期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J].情报探索,2006(5):
31-32.
[2]王朴.为信息素质而合作――来自美国的启示[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5(1):84-85.
[3]许萍,赵润娣.多元化合作――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J].情报资料工作,2007(5):107-108.
[4]游丽华.图书馆用户教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5: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