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的对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会治理的对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会治理的对象

社会治理的对象范文1

论文关键词:个体知识分享;计划行为理论;组织社会资本;影响机理

1引言

个体知识分享并不是自然发生的,它是个体在复杂环境影响下产生的行为。许多学者基于心理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理论对其进行了研究。鉴于知识分享的社会化性质,基于社会学理论的研究受到较多关注,人们利用社会交换理论、社会资本理论等对知识分享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社会资本理论认为组织社会资本能够通过更成功的集体行动创造价值,影响组织内资源交换的数量和范围,并通过影响知识交换和整合的动机、机会和能力影响智力资本的创造。那么,组织社会资本通过何种路径以及如何影响知识分享动机的产生,在现有的文献中并未做详尽说明。本文借助计划行为理论对行为产生的心理学解释,说明组织社会资本影响知识分享的原理和过程。

2个体知识分享行为产生的心理学阐释

个体是否分享他们工作中的知识,取决于他们的知识分享态度,行为态度影响行为意图从而影响行为,因此应研究影响个体知识分享态度的因素。知识分享不会自然发生,个体致力于知识分享的意愿是持续知识分享行为的关键,因此个体知识分享的意愿或动机成为行为发生的源泉和起点,知识分享研究的重要部分是识别何种刺激能促使个体产生分享知识的意愿。个体行为意愿在心理学中有许多探讨,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plannedbehavior,TPB)克服了期望理论、理性行动理论(Theoryofrationalaction,TRA)等的缺陷,系统全面地分析了个体意愿的产生。

TPB是在TRA之后由Ajzen[11991年创立,它弥补了TRA假设的缺陷,期望能够对个体行为的预测及解释更具适当性。根据TPB,影响行为的因素是行为意愿,而意愿又受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的影响。其中,行为态度是个体对执行某特定行为喜爱或不喜爱程度的评价,它受行为信念影响;行为信念是个体拥有的行为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及对结果的评价。主观规范是指个体在决定是否执行某特定行为时所感知的社会压力,它反映外部环境对个体行为决策的影响,受社会标准规范的影响。知觉行为控制是个体感知的执行某特定行为时的难易程度,它反映个体对促进或阻碍行为执行的因素的知觉。当个体认为掌握的资源与机会越多,所预期的阻碍就会越少,则知觉行为控制就越强。

根据影响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的因素,如果个体所在的社会群体在价值观念、主观规范、共同信念等方面认可知识分享行为,个体感知的外部因素(组织规范、价值观念、组织结构、组织气氛、组织支持等)能够支持、促进知识分享行为,行为者认为通过该行为实现目标的概率大而且结果不会对自己不利,则个体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就越正向,从而就越有利于知识分享意愿和行为的产生。

3组织社会资本影响知识分享的路径分析

3.1组织社会资本

由于对社会资本研究的主体和视角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概念表述。Leana等2002年认为社会资本是一种共有资源而非某个体或团体所控制,组织层面的社会资本是企业内反映社会关系特点的资源,它通过成员层次的共同目标和共享信任实现,通过有效的集体行动创造价值,是有益于组织(为组织创造价值)和员工(提高技能)的一种资产Ⅲ。该观点同时强调社会资本的公共物品性和私人物品性。Adler等认为社会资本因关注主体内部还是外部的关系的不同而不同,员工企业内社会资本对员工来说是外部的但对企业来说是内部的,内外观点不是相互排斥的。集体内部“胶粘”(bonding)而成的社会资本,是内部成员或群体间的组织内联系结构,能够增强集体凝聚力,促进对集体目标的追求。

本文借鉴Leana等1998年的定义,认为组织社会资本是反映组织内社会关系特点的资源。它通过组织成员的共同目标和共享信任实现,同时拥有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特征,既有利于组织也有利于个人。它既有“胶粘”而成的社会资本性质,能够给予集体凝聚力,促进集体目标的追求和实现,又有强联系的特征,利于组织内复杂信息和隐性知识的传递。

3.2影晌路径及模型建立

1998年Nahapiet等从社会资本自身特性出发,将其划分为3个维度:结构维度、关系维度和认知维度。结构维度是把社会系统和关系网络作为一个整体,描绘个体或单位间的联系模式,说明可以联系谁及怎样联系,重点分析网络特点如联系的强弱、网络的密度、中心性、互动等。关系维度则描述了人们通过长期过程发展起来的信任、认可、认同的人际关系网络,强调影响行为的特殊关系比如尊敬、友谊、信任、共享等,说明整个网络联系的本质和质量。认知维度是指网络成员间的共享语言、编码、价值观念等,有助于成员进行更有效的沟通和交流,能促进利于整体目标的个体或群体行为。这3个维度的划分为社会资本在组织理论和管理学中的应用提供了一个清晰的分析和测量框架哺],是检验组织内社会资本的一个非常理想的模型。

组织是由众多节点构成的网络(内部网络),员工、部门等节点在正式关系的基础上形成了非正式的社会关系网络,构成了组织社会资本。组织社会资本同样可从结构维度、关系维度和认知维度进行分析。结构维度表示组织内节点的联系模式、网络密度和互动强度,关系维度表示成员问、成员与组织问的信任程度和联结性(associability),认知维度则是组织成员的共享语言、编码、价值观及愿景。组织社会资本的3个维度构成并说明了组织内的社会关系环境,它们通过对行为信念、标准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的影响进而影响知识分享意愿及行为的产生,如图1所示。

转贴于

4组织社会资本影响知识分享的具体过程

4.1结构维度对知识分享的影响

结构维度是由双边互动和多边互动形成的网络,互动是结构资本形成的基础。互动为信息流动和信息获取提供了机会和渠道。通过互动,知识发出者可以了解组织、同事和上级对知识分享行为的看法,判断组织和上级对知识分享的赞成程度以及给予的评价和奖酬、个人分享知识后的得失情况,从而形成对该行为的好与坏的判断。经常和亲近的社会互动还可以促进互相了解和理解,分享共同的信息,形成共同的观点,达成对知识分享的共识。互动关系不仅交换与工作有关的信息和资源(如任务建议和战略信息),还会传播与组织有关的集体规范、上级支持、组织支持等信息,利于形成个体与组织一致的主观规范和价值观念。另外,互动增加的沟通机会,可以降低知识发出者的知识发出成本和接受者的搜寻成本,提高个体感知的环境支持及控制水平,提高个体通过行为实现目标的概率。因此,结构维度从态度、规范和感知等不同方面促进分享意愿的产生。

4.2关系维度对知识分享的影响

关系维度说明了整个网络关系的质量,其核心是信任关系和联结性。由于知识分享的风险及成本,知识发出者会判断知识分享行为的影响。互信关系可以减少发出者对分享伙伴机会主义行为的恐惧,增加对方的可预测性,不必担心别人占他的好处,从而提高知识分享的信念,改变知识分享态度。Coleman曾指出,社会资本会促使人们在信任的基础上付出自己的帮助和行为,并相信未来会得到回报。如果没有一定程度的信任,组织就不会存在。同时,互信关系利于形成对事物的共同判断,产生共同信念和规范。共同信念和规范可以促进组织成员大胆地说明自己的想法,勇敢地从事有利于组织的行为而不必担心环境会产生副作用。互信关系可以使下级信任和感知到组织和主管的能力、品德,感知到组织制度的公正性及对个体行为的支持,进而提高感知的行为控制强度。联结性是个体将个人目标服从或联结于集体目标的程度。个体不仅有接受共同目标的意愿,而且还有定义共同目标的能力。良好的联结性使个体行为更符合组织的要求,进而得到更多组织支持,个体知觉行为控制增强。

4.3认知维度对知识分享的影响

认知维度主要是共享愿景和语言。共享愿景体现了员工共同的目标和期望,可以避免成员交流与沟通中的误解。在共同目标和期望下,员工更愿意成为工作伙伴,不会害怕某人对利益的追求而伤害自己,使个体对行为结果产生积极判断,并产生积极的分享态度。

语言和编码是沟通、交流和信息交换的首要工具,可以减少沟通障碍。它们也是对外界环境进行评价的工具,共享的语言和编码有助于双方对共享知识进行评价,了解双方的知识供需,减少双方行为时间,提高双方的知识分享兴趣。共享语言和编码还可以提高双方的知识传递能力和吸收能力,提高个体知觉行为控制水平。

社会治理的对象范文2

论文摘要:“和谐”的人文情怀和伦理追求在儒家伦理思想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儒家伦理所蕴含的和谐思想在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自身的和谐方面都有所体现。在古代,这一思想体系对于培育和塑造中华民族精神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今天,儒家关于“和谐”的伦理意蕴对于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同样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价值。

    每一个民族和国家在历史发展进程中都会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伦理思想与文化传统。五千年来,中华民族以其独特的辩证思维和哲理智慧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伦理思想文化。其中,追求和倡导“和谐”便是中国古代伦理思想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毋庸置疑,对于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并且一直占据主导和支配地位的儒家思想来说,无论是从它所阐述的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抑或是从它所追求的个人内在修养,还是从它所倡导的人际交往伦理上来看,都无不渗透着“和谐”思想。因而,“和谐”的人文情怀和伦理追求成为儒家伦理思想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古代,这一伦理思想对于培育和塑造中华民族精神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今天,儒家伦理思想的这种追求和实现“和谐”的伦理意蕴对于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同样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价值。

    儒家伦理所蕴含的和谐思想可以从4个方面来审视,即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自身的和谐。

一、人与人的和谐

    人与人的和谐即是在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和谐。实现人与人之间在日常生活交往中的和谐无疑是儒家伦理思想最重要的方面。儒家伦理思想的智慧首先在于它把人看作是处于社会联系中的人,从人与人的不同中求同,从对立中求统一。

    儒家“人和”思想由来已久,它把“和”视为处理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准则。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也是儒家伦理思想的基本价值取向和基本精神。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儒家文化重视建立融通的人际交往及和谐的人际关系,提倡成己及人、宽和处世等贵和尚中的和谐友爱精神。儒家的创始人孔子把“仁”作为自己哲学的核心范畴,“‘仁’学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也是他的伦理学说的根本。在《论语》中,谈到‘仁’的有58章,‘仁’字出现105个”。“仁”的本意就是指人与人之的相互关系,因而儒家的“仁学”就是一种处理人际关系的学说。儒家把“仁”解释为“爱人”,孟子说:“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阐明了对他人的关爱与尊重的意义,其目的是为了实现人际和谐。对于以“仁”为核心处理人际关系,孔子提出了两条基本原则,一条是“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最基本的要求,即是说不能把自己的要求强加于人,更不能把不希望加之于自己的要求加之于别人;另一条是“忠”,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进一步要求,即是说要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还要求发挥人的善性,要“善群”、“利群”、“乐群”,也就是要成己及人。从“忠恕之道”出发,儒家伦理思想又进一步提出了需要协调的5种人际关系,即父子关系、君臣关系、夫妇关系、长幼关系等,即所谓“五伦”,强调要以仁、义、礼、智、信、宽、勇、忠、恕、孝等伦理规范来实现人际关系和谐。儒家正是以“忠恕”之道为途径来调整人与人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从而实现人际和谐的。

    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交往会愈加频繁,人际关系也更加重要,要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就必须借助于良好的人际关系。然而,在现代社会,伴随着人们个性化意识的觉醒和对物质利益的过度追求趋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显现出冷漠和淡化的境况。人际关系的冷漠、甚至某种程度的紧张,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个人的全面发展,破坏了自身存在的人际交往生态,破坏了社会的和谐。而儒家强调“和”、“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成己及人的思想,倡导仁爱、谅解和宽容,这对于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形成良性互动的和谐人际关系、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非常有益。因此,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宝贵财富,这些思想并不因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迁而失去生命力和合理性,其内涵与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所追求的新型人际关系有着一致之处。

    二、人与社会的和谐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是社会活动的实践者,因而在“人和”基础上形成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标志。儒家伦理思想认为人是一种“群”的存在,个人总是生活在群体之中,个人的命运与群体息息相关,只有群体才能够保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也只有把个体融入群体之中,才能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以达到天下大治的目的。正是基于此,许多学者曾指出,儒家伦理思想实质上是一种社会本位的整体或群体主义思想。

    从一定意义上看,公平正义构成个体与社会间关系的核心价值。如何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则是保持人与社会和谐的关键。儒家关于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思想,主旨就是在“民为邦本”的基础上形成“公平正义”的社会结构与体制,其主要思想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儒家伦理思想认为社会和谐的前提是实现政治和谐,即统治者要创造一个公平正义的政治环境。儒家认为社会的稳定运行,在于统治者实行“王道”,即“保民而王”,行王道的核心在实施“仁政”。“仁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德政”,即“修德为政”和“以德治国”,提倡“以德服人”的王道,反对“以力服人”的霸道。孔子有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汉代贾谊则认为:“故君能为善,则吏必能为善矣。吏能为善,则民必能为善矣。故民之不善也,失之者吏也;故民之善者,吏之功也。故吏之不善也,失之者君也;故吏之善者,君之功也。”二是以民为本,即“民为邦本”的重民尊民亲民爱民思想。如荀子认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孟子进一步指出:“民为贵,社租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为天子…...“。仁政”的这两方面思想是联系在一起的。

    其次,儒家伦理思想将社会利益和谐作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主要内容,核心在于“均贫富”。孟子认为“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意思就是必须让百姓拥有固定的收入才能使社会变得稳定和谐。在财富分配方面,儒家强调“均”。孔子说:“有国有家者,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儒家反对“富者地连吁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两极分化现象,认为这是社会动荡的根源;社会公平正义的主要表现是社会“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即生产活动要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社会生活要老有所终、皆有所养。这是一幅人无后顾之忧、安居乐业的和谐社会生活图景。

    儒家提出了一系列旨在实现人与社会和谐的社会伦理思想,把构建和睦和谐的人与社会关系、公平正义的社会政治环境,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作为社会协调的价值尺度。这些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无疑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当然,在借鉴的同时,仍然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儒家伦理思想的历史局限性,其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带有封建性的因素,比如强调统治者对人民大众施行“仁政”,这仍然是站在维护封建统治的立场上的。现代民主社会在吸收儒家这方面的思想时,应当进行现代转换,使其融入符合时展要求的现代价值观。比如公民权利义务观、政府的服务意识。因为在现代社会,政府、官员与公民不是臣与民、官与民的关系,而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政府要为公民利益服务,而公民也应该为社会尽责。

三、人与自然的和谐

    儒家认为人生活在天、地之间,因而天、地、人之间就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并由此提出了以“天人合一”为核心思想的和谐生态伦理思想。

    首先,儒家关于天、地、人之间辩证关系的观点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朴素认识。例如,儒家关于“天地生万物”及“仁民爱物”、“物我相亲”的观点就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儒家在强调自然对人类影响的同时,提出了人也可以利用自然、影响自然。孟子就认为:“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署不入口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意思是,人只要充分地利用自然条件,做到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可见,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社会和谐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通往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其次,在儒家的伦理思想中,“天人合一”是其重要的一个命题。儒家早期的思想家虽没有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概念,但不能说他们没有这种思想。张岱年先生就认为:“孟子没有直接提出‘天人合一’观念,但他的‘性夭同一’的观点是宋明理学中‘天人合一’思想的主要渊源。”董仲舒认为:“以类合之,天人一也”、“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并提出“天人感应”的理论。张载则明确提出:“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朱熹也认为:“天即人,人即天。人之始生得于天地,即生此人,则又在天矣。”王阳明说:“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虽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内涵和旨意上远远超过人与自然的关系范畴而指向人与世界关系的精神层面,但它本身所蕴涵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追求却是不言而喻的。可以说,“天人合一”、与自然和谐的精神构成了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哲学基础。

    在人类认识的发展史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经历了绝对人类中心论、相对人类中心论等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到动物解放一权利论、生物中心论、生态中心论等非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不断转换。虽然这其中也出现了对人与自然、人与世界统一关系的论证和认识,但却都不可避免地带有人类中心主义或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某种倾向,总是逃脱不了人与自然、人与世界关系的对立认识。在近代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受其影响,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思想都影响着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

    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内涵。儒家人文精神中“天时、地利、人和”、“天人合一”以及民胞物与、尽物之性的生态伦理观念里所闪现出的哲理与智慧为我们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提供了廓清思维的烛照之光。它不仅有助于消解西方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中的二元对立思想,而且还为我们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世界的和谐统一提供了一种思维方式、一种实践方法。儒家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的伦理思想给予我们的启示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最基本的关系。一方面,人是具有主体精神的,可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去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另一方面,在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同时,不能违背自然固有的发展规律,应该注意保护和尊重自然,最终就可以做到“天人合德”、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了。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必须摒弃那种将人与自然绝然对立起来的思维模式,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辩证思维,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途径。

四、人自身的和谐

    注重修身在中国的传统伦理思想中居于重要的地位。儒家伦理思想非常重视人的身心和谐与个体的人格完善,并把它作为实现社会、人、自然三者和谐统一的基本途径,它也是儒家“和谐”伦理价值观的基础。“如何培养‘仁且智’的理想人格,是孔子伦理思想所要解决的又一个重要问题。对此,孔子根据自己长期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一套道德修养即所谓‘修己’的理论与方法”。儒家一直强调要通过正心、诚意、修身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达到身心和谐。孔子认为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有精神生活,特别是在于人有道德。孔子以“仁爱”为中心,推演出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把培养具有高尚道德、完善人格的人作为根本,认为这是社会稳定和谐的根基。

社会治理的对象范文3

(菏泽市城市综合开发办公室,山东 菏泽 274000)

【摘要】社会管理失范是常见的社会问题,对档案价值管理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对社会管理失范进行论述,并分析了社会管理失范对档案价值管理产生的影响,从而提出了提升档案价值的方法,具体阐述如下。

关键词 社会管理;档案价值;影响

社会失范主要指不规范的社会行为,而人们对行为规范标准有着不同的理解,社会失范管理状况对档案价值影响颇深。档案是企业运行轨迹的真实反映,也是了解信息资源的有效途径。因此,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档案的价值,必须加强对社会失范行为的管理工作。

1 社会管理失范概述

从字面意义上讲,社会失范就是没有或缺少社会规范。从社会学方面讲,就是由于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不平衡引起的社会现象,即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发展速度较快,而精神文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升。总之,社会失范是对人们价值观的反映,社会失范是任何社会时期都会存在的一种现象。当社会分工发展水平和道德发展程度不相匹配,某些方面受到不到有效控制,从而产生了失范现象。在被动遵守行为向主动拥护转化的过程中,人们处于一个全新的生活环境中,他们赖于生存的准则与规范失去了意义,人们的生活环境和价值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同时现行文化和道德中没有明确规定达成目标所应采取的方法和形式。当人们不能用符合规定的手段去实现这些目标时,就会通过虚构、机械服从、形式主义、逃避以及反抗等方式来达到目的,社会失范因此产生。

2 社会管理失范对档案价值管理产生的影响

2.1 档案记录形式呆板,缺少创新性

管理形式雷同性强是社会失范的突出症结之一,也称作“形式主义”。社会管理失范促生了呆板的档案管理形式,严重降低了档案的内在价值。现阶段,信息互动频率逐渐增加,单位之间的信息互补性进一步加强,因此,档案管理方案和管理模式范本就会流行于各个单位之间。会议和文件是管理的主要方式,无论是领导的言论,还是文件的内容都要求具有真实朴质的特点,严禁出现“套话”和“管腔”等形式主义的语言模式,然而受社会中形式主义的影响,领导演讲和文件中大多出现了缺乏实用性、创造性的观点,从而导致档案中出现重复记录的现象。比如在不同级别的文件中屡次出现“科学发展”、“人本主义精神”和“和谐团队”等方面的内容,极大地降低了档案的保存价值。档案管理方式也是提升档案价值的关键因素之一,然而单位档案管理模式多是沿用社会上通用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对增强单位竞争力无益,不利于企业的个性化发展。

2.2 档案信息失真,可靠性降低

真实性体现了档案的基本价值,但由于受各种社会失范形式的影响,档案管理中出现明显的信息失真和浮夸现象。比如,在现代社会中,某些单位为了逃避税收,篡改经济数据;有些行政领导为了减少自身责任,少报或者隐报管辖内的安全责任事故或者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从而致使档案记录缺乏真实性,不利于国家及时做出指导政策。为了局部利益而背离客观事实的做法较为常见,是形成管理失范现象的根源之一,客观的社会实践记录才是确保档案生命力的源泉。档案失真包括两个方面,即记录内容失真和管理过程失真,后者是前者的保障。内容失真主要是指档案记录没有真实反映社会实践过程和实践情况,以造假和虚构出的文字或者数字记录活动情形,无实质性的档案价值。管理过程失真,是为达到某种不正当的目的,而将真实的记录进行销毁或者更改,弱化档案的原有属性,不能真实地反映不规范的实践过程。

2.3 档案内容缺失,完整性差

在现实的社会活动中,管理理性程度较弱,严重影响了档案管理内容的完整性。社会失范易导致人们做出一系列的不规范行为,比如,在会议上,某些单位领导为了推脱自身责任,而使用模棱两可的语言作为处理意见,或者谈话时避重就轻,甚至要求相关记录人员对自己的发言不予记录。在这种情况下,档案内容缺失较大,一些重大事项的处理决策和方案没有得到及时、完整的记录,或者方式较为含糊,不能为日后提供的参考依据。在社会管理缺失的环境下,各级领导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普遍降低,因此,不利于日后成绩的发展。

受管理缺失的影响,由于各种背景因素的影响,档案记录长期处于一种片面的记录状态,若不加以制止,不但降低了档案价值,而且容易造成档案管理短板,人们对档案完整性的追求也会逐渐消退,对社会的长远发展及其不利。

3 提升档案价值的方法

3.1 优化管理内容,改变虚假的记录习惯

在不同的社会中,档案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传统的档案是密闭的、独有的,档案中的技术和经验可以成为企业对外竞争的优势,也容易导致企业陷入孤独的境况。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信息公开程度逐渐加深,档案内容日益透明化,单位之间的信息互动越来越多,并在相互借鉴中取得共同进步。如何使公共的档案管理经验成为单位特有的竞争性力,必须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对档案管理办法进行革新。比如,对于单位内外部的技术文件、重大过失的处理方法进行收录,并进行长期保存,然而,档案的保存期限并不是越长越好,对于价值较为一般的档案通过鉴定文献类型,设定保存期限,同时按照国家相关档案保存管理条例,定期评定档案的价值,及时更新和消除“过期”文件。

3.2 建立档案管理体制,灵活创建管理机构

开展档案工作,必须要有相应的组织机构保障,专门的档案管理部门也是提高档案价值的重要途径。一般情况下,档案管理组织形式分为以下两种,即集中式和分散式,档案管理形式必须与企业的发展情况相对应。目前,管理体制均有了很大的转变,从单位的发展趋势来看,一方面,单位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朝着团队化组织方向发展,企业档案的管理权逐渐公开化,单位领导需要进行统一设定设置专业的管辖部门,强调档案管理的独立性。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单位采取单位总部档案管理和项目管理档案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即单位内部设立自上而下的档案管理机构体系,任命总部的管理人员为档案部门主管,各项目的档案管理员为部门成员,进行综合管理。

3.3 创新档案管理方法,吸收时代元素

档案管理方法关系到信息的有效收集量和保存价值的大小,单位应不断更新档案管理观念,及时吸纳优秀的管理方法。传统的档案管理方法已经成形若干个范式,并在相应的时期促进了单位的发展。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前进,信息化逐渐成为当今的发展趋势,又创造出更多的档案实体形式,为了更好地开展实体档案和电子档案工作,人们进行了多次尝试,但管理效果仍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要向同时做好不同类型的档案管理工作,管理人员应根据不同的档案种类,确定相应的档案管理方法。比如,对于数量较大的、使用频率高的档案,使用胶片或者磁盘的形式进行存储,对于数据原始档案,通过建立数据库进行存储,对于机密性较强的档案则可利用以上两种方法进行储存。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中主要通过“档案记录形式呆板,缺少创新性”、“档案信息失真,可靠性降低”、“档案内容缺失,完整性差”三个方面论述了社会管理失范对档案价值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方法,以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艾旭.论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失范[D].湘潭大学,2011.

[2]李洁怡.浅析管理档案价值中社会管理失范的影响与对策探讨[J].文史月刊,2012,(S3):76-77C.

[3]吴蕴慧.敦煌社会经济文献及其档案价值研究[J].档案,2013,(03):47-50.

社会治理的对象范文4

【关键词】产妇;护理干预;主观幸福感;社会支持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4-0062-01

妊娠、分娩是女性一生中的重大生活事件,会使个体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目前,产妇出现焦虑、抑郁的情况较多。它严重影响了母儿的身心健康,对家庭及社会亦造成不同程度的不良影响,因此越来越受到医护人员的关注。主观幸福感作为社会心理学指标被广泛应用于婚姻生活领域。但关于护理干预与产妇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报道较少。我站在此方面做一初步探讨,旨在为进一步提高产妇的主观幸福感提供科学依据,现论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8年5月一2009年9月收集我站住院产妇67例,年龄24―34岁,平均年龄28岁。其中自然分娩27例,剖宫产40例。入选产妇均意识清醒,各项指标正常,无严重智能障碍、精神症状(障碍)或阳性家族史;产前无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心脏病或其他内科并发症;亦无产科并发症。经产妇知情同意。采用随机数字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33例和对照组34例。2组产妇的年龄、分娩方式、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态、对孕产期保健知识掌握、新生儿的健康状态及性别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1)干预方法。干预组和对照组均由护士用口头宣教的方法进行孕产妇健康教育,饮食指导,一般心理护理。除此之外,干预组还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干预内容主要有:

①入院时,由护士向孕产妇介绍住院环境、病房设施及主管医生、接生助产士。带领其参观产房,熟悉分娩环境,并讲授分娩知识――分娩三要素,正常的分娩经过,自然分娩的好处及剖宫产的利弊及怎样在产程过程中,配合医生,减轻疼痛,争取社会和家庭的支持;②产程中让丈夫提供陪伴分娩。适当应用镇痛方法,医护人员充分应用人际交流技巧,给予产妇更多的体贴和关爱;③对孕产妇进行呼吸训练,根据所处产程、孕产妇的呼吸特点,指导孕产妇选择合适的呼吸幅度和节律,使孕妇学会运用深呼吸缓解疼痛,学会在第二产程运用屏气法和呼气法协助胎儿娩出。(2)评价方法。评价内容包括:①主观幸福感量表。包括整体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频率、消极情感体验等3个分量表,该量表的中文版的3个分量表的一致性信度(Alpha)分别是0.76、0.81、0.81。除整体生活满意度采用7分量表(统计时换算为9分量表的分数)评定外,各量表的项目都采用9分量表评定。以项目总分除以项目数得量。②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从社会支持总分、主观社会支持分、客观社会支持分和社会支持的利用度4个方面进行评定,总分越高提示受试者的社会支持越好。干预孕产妇入院的第2天自行填写社会支持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量表,出院的前l 天再次填写两量表。

1.3数据处理。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相关关系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P

2结果

我站针对孕产妇的生理特殊性,在查阅文献并结合护理实践的基础上,探讨出―套适合孕产妇的干预方法。结果可见,干预之后孕产妇的主观幸福感和社会支持方面,均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为母婴的身体健康提供了保障。同时我们采取了随机分组,进行严格质量控制,控制混杂偏倚,保证了结果的客观准确性。

3讨论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幸福和健康有了更高的追求。主观幸福感,这项在早前容易被忽略的人类健康的指标,如今正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那么究竟什么是主观幸福感?它的衡量标准又有哪些呢? 人们对于自己是否幸福的主观感受称之为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它是对生活满意度和个体情绪状况的一种综合评价,是评价者个体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评估,是反映某一社会中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参数。标准心理学家认为,有幸福感的人能保持平静的情绪,敏锐的智能, 适于社会环境的行为和愉快的气质。对于增强与维护人们的整体健康水平有重要意义。妊娠分娩虽然是一种正常的生理过程,但由于妊娠过程中不同的个体经历了不同的生理、心理、社会压力,导致情绪改变。可能影响到孕产妇的幸福感,从而影响母婴的身心健康。个体只有在得到各种社会支持时才能获得较高的幸福感,社会支持是主观幸福感的―个重要影响因素。因为社会支持可以提供物质或信息的帮助,增加人们的喜悦感、归属感,提高自尊感、自信心,当人们面临应激生活事件时.还可以阻止或缓解应激反应,稳定神经内分泌系统,增加健康的行为模式,从而增加正性情感,抑制负性情感,最终增加主观幸福感。所以,增加社会支持、提高主观幸福感能够对孕产妇的身心健康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我站作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长期服务于孕产妇及妇女群体。近年来,切实感觉到护理干预对孕产妇的心理影响,及对分娩产生的重大积极作用。但由于样本量较小,需要今后在护理实践中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并且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干预策略。

参考文献

[1]于秀梅.产妇产生焦虑抑郁情绪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中国妇幼保健,2007,22(7):

[2]初蓝,王艳英,由燕.产妇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黑龙江医药,2007,20(5):536-538.

[3]张雯,郑日昌.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1):61.62.

社会治理的对象范文5

关键词:民生财政;社保支出;教育支出;医疗卫生支出;人类发展指数

中图分类号:F8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3-0128-02

收稿日期:2013-09-28

作者简介:秦重庆(1989-),男,安徽明光人,硕士研究生,从事宏观财政政策研究。

一、文献综述与研究背景

自从1990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了人类发展报告提出HDI以来,关于HDI如何计算,财政支出与HDI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通过实证分析主要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公共财政支出和HDI呈现正相关关系,且公共服务类支出贡献大于其他支出。霍景东、夏杰长(2005)通过多元回归模型研究提出,1990—2002 年公共支出与人类发展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且教育和医疗卫生支出对HDI的影响明显大于其他公共支出。姚明霞(2009)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中国1978—2006 年的数据研究发现,人均财政支出对于人类发展指数具有显著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超过了人均GDP 的影响。第二种观点认为公共财政支出对HDI有着负向的影响。潘雷驰(2006)使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中国1990—2003年的数据研究发现,政府支出对人类发展指数的影响为负,前者变动对后者变动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二者之间也不能相互解释。

首先,综上的这些研究都是以全国的数据为对象,单独以省级数据研究的较少,由于中国各省区经济社会发展差距较大,新疆总体发展在全国处于落后水平,所以单独探究新疆的民生财政支出与社会福利关系很有必要;同时,以前的研究多以公共财政支出和人类发展指数为对象,没能进一步探讨民生类财政支出和社会福利的关系。

鉴于以上两个问题,文章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对新疆民生类财政支出和社会福利的关系作了实证研究。

二、民生类财政支出对社会福利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数据收集及处理

本文以新疆1997—2011年的社会保障支出、教育支出、医疗卫生支出和人类发展指数为研究对象。从《新疆统计年鉴》、《新疆财政年鉴》和中经网统计数据库得到社保支出、教育支出和医疗卫生支出和总人口的数据,通过Excel计算得出人均支出,再取LN值得到最终数据。其中,1997年、1999年、2003年、2005年、2008年的HDI从 《2013年中国人类发展报告》中查出,1998年、1999—2002年、2004年、2005—2007年和2009—2011年的HDI可以通过对已知观测值对时间回归,然后用回归的拟合值代替。这里用HDI对时间回归,回归方程HDI=-14.7747+0.007745t,根据回归方程求出未知的HDI。

(二)建立模型并分析

回归模型:HDI=C+C1LNS+C2LNE+C3LNH

其中,HDI为人类发展指数,C是常数项,C1、C2和C3是系数,S为社会保障支出,E是教育支出,H是医疗卫生支出。

利用Eviews6.0统计软件进行多元回归处理,从拟合度来看,R2=0.9411,拟合优度非常高;从变量的显著水平看,LNE的P值为0.0459、LNS的P值为0.0234、LNH的P值为0.0323都小于0.10,可以认为在90%显著性下通过了检验。再根据德宾沃森d统计量表查出3个解释变量,15个样本的D.W.显著区间0.591~1.464,回归模型中的D.W.=1.8376大于上显著点,消除了自相关的影响。其他的统计指标也都符合要求,由此可以得到回归方程为:

HDI=0.568242+0.043671LNE(-2)+0.037721LNS(-2)-

0.057963LNH(-3)

回归方程表明,教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的系数都为正,说明这二类民生财政支出都对HDI有着正向的贡献,医疗卫生支出系数为负,说明这类民生财政支出对HDI有负向的贡献。而且教育支出和社会保障支出要滞后两期才对HDI的产生作用,医疗卫生支出要滞后三期对HDI发生作用。

三、结论

通过以上几方面的分析,民生财政支出是引起HDI变化的格兰杰原因;社会保障支出、教育支出对人类发展指数有着正向的作用。而且这两类民生支出都不是当期投入就能产生效果的,都要滞后2期才会对HDI产生作用。医疗卫生支出有负向的作用,而且也要滞后3期才会有效果,它对HDI有负向作用可能由于医疗卫生支出的使用效率比较差。有鉴于此,提出下面几项政策建议。

(一)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使财政支出向民生领域倾斜

近年来随着财政收入快速增长,政府财力大大增强,并且降低行政管理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比例还有很大潜力,这使得新疆具备了使财政支出结构向民生倾斜的条件。但是同中国东部发达省份相比,新疆民生类财政支出规模还很不足。所以,新疆要在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基础上,适当地加大民生类财政支出,使财政支出向民生领域倾斜。

(二)提高促进社会福利增加的民生财政支出效率

民生财政支出体现了政府的公共性和公平性,它的支出效率更是促进人类发展提高社会福利的重要方面。而且从上面的实证表明,医疗卫生支出对社会福利有负向影响,所以新疆要大力提高民生财政的支出效率,把民生财政支出用到实处,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

参考文献:

[1] 霍景东,夏杰长.公共支出与人类发展指数—对中国的实证分析:1990—2002年[J].财经论丛,2005,(4).

[2] 杨永恒,胡鞍钢,张宁.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人类发展指数替代技术[J].经济研究,2005,(7).

社会治理的对象范文6

[关键词]乳腺癌;心理社会干预;生存质量;随机对照研究

乳腺癌是全世界妇女中最常见、最多发的恶性肿瘤,它严重威胁着妇女的生命和健康。近年来对乳腺癌的死亡检测资料显示:我国的乳腺癌发病率、死亡率逐年上升,监测死亡率(/10万)从1991年的1.325上升到1999年的1.618,且发病有年轻化趋势。目前,临床上对乳腺癌的治疗仍以手术为主,化疗为辅。但手术治疗后患者会由于的残缺、形体的改变,上肢活动受限及化疗后脱发等使自尊心严重受挫。从而回避社交,不愿意或不能正确利用社会提供的物质、经济及精神方面的支持,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命质量。目前有关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其生命质量的影响已有许多报道。对这类患者如何改善其心理状况及提高其生存质量,国内较少报道。如徐萍等报道住院治疗回家后的患者连续半年以上参加抗癌乐园活动的,其生存质量明显好于未参加者,且人格因素、文化程度对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显著的影响,这项研究采取的主要是集体干预措施;另外徐云峰报道运用问卷调查及直接交谈的方式对乳腺癌患者进行调查,结果乳腺癌术后患者普遍存在心理障碍,提出应进行心理治疗来提高其生存质量,此项研究的主题是影响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心理因素,而未实施具体的干预措施。为满足患者对现代医疗的需求,本研究对乳腺癌术后化疗病人,进行系统的个别及集体心理干预,以此来探讨心理社会干预对其心理状况及生存质量的实际应用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为2004年1月~2006年1月由滨州市人民医院肿瘤科收治的乳腺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120人,全部为女性,平均年龄52±12岁。受教育程度:小学21例,初中27例,高中、中专54例,大专18例,本科以上7例。婚姻状况:已婚107例,未婚1例,离异、分居、丧偶者12例。疾病分期:1期患者2l例,2期患者66例,3期患者28例,4期患者5例。排除有精神疾病史、不能理解问卷内容及临终患者。将收入院化疗病人符合入组条件的按入院顺序随机分配到干预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婚姻状况、家庭经济状况、疾病分期方面用卡方检验,各项对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为常规治疗组,即患者人组后只接受常规抗肿瘤药物治疗;另一组为心理社会干预组,即患者人组后除接受常规抗肿瘤药物治疗外,还按特定程序进行心理社会干预。研究时间为4个月(6个周期)。

1.2 方法

1.2.1 评定工具①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患者的心理状态,测查时间为化疗前和全部疗程结束后10天。②采用中国癌症化疗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LQ-CCC),评定患者的生活质量。生活质量测查时间:①化疗前测查:指患者入院后治疗前测查;②化疗中测查;治疗第3周期给药3天时测查;③化疗后测查;指第6周期全部结束后10天测查。统计分析方法采用均数的U检验方法。

1.2.2 心理社会干预方法①健康教育:由肿瘤科两名主管护师对入院后病人第一周干预两次、每次半小时,目的是减轻患者的无助感和弥补对疾病知识的缺乏和不了解。有关教育内容包括;乳腺癌诊疗常识、防癌知识、治疗副作用、预后、医疗费用等问题;介绍不同的应对方式、不同的社会支持利用状况等对癌症适应的影响等知识,给予一定的保证、支持,使病人减轻因癌症及其治疗而出现的适应不良。②认知行为干预:由两名经过专门培训的心理咨询师担任,分别于每次住院期间进行两次,每次40分钟左右,内容包括;帮助病人改变癌症诊断、治疗、康复期间的不良认知和行为;行为训练主要为渐进性肌肉放松(progressive muscle relxation,PMR)和指导性想象(guided imagery,GI),如想象愉快的情绪和想象自己的免疫系统正在杀死癌细胞。③集体心理干预:分别于每个治疗周期开始后的第8天举行1次,共分6组(治疗时间基本一致的为1组),约10人1组,内容为健康教育、医疗和营养知识、如何与护士配合,借助个体间的互相作用,相互影响,改变不良认知,矫正不良行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迅速掌握行为治疗技术,并能在同病相怜的病友集体中,充分表达、发泄内心痛苦等,同时让患者一级亲属参加,教其如何面对病人、如何理解病人的情绪反应及如何与医生及病人进行良好的沟通,主要是增加更多的社会支持。

2 结果

2.1 干预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后SCL-90比较见表1。

表1显示干预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相比各因子分均无明显差异性,治疗后两组相比,除人际敏感因子有差异(P<0.05)外,其余各因子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经心理社会干预后,患者的不良情绪和躯体不适明显改善,精神状态明显好转。

2.2 两组化疗前、中、后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见表2。

表2显示:无论干预组还是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以化疗中最低,化疗过程中,除心理因子分干预组较对照组明显好外(P<0.05),其余方面无明显差异,这与化疗过程中躯体症状如乏力、纳差、恶心呕吐等有所加重有关,但化疗后,干预组各项生活质量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尤其是在心理和总体感觉方面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

3 讨论

3.1 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变近30年来,许多学者对妇女切除术后的心理影响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有研究报道乳腺癌病人的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较差,提示在躯体治疗的同时,进行相应的心理治疗及护理,使病人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及护理。本研究即是针对患者的不良情绪及躯体不适给予系统的心理社会干预,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及躯体不适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与文献报道一

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