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图书馆管理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图书馆管理方案范文1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对每一个人的文学素养已经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即便不能书读万卷,也需要用知识的力量来提高自己的内涵,让人拥有耳目一新的感觉。然而,对于知识的获取,图书馆无异于是最好的选择。也正是因为人们对图书馆的需求越来越大,图书馆便不可以再循规蹈矩的只在偌大的空间里仅仅包含着有限的书籍来供人们阅览,这就需要图书馆的全面改革,也就是实行图书馆的信息化管理和对人才的高效管理。该文就是对图书馆的信息化与人才管理方面进行了论述,下面我们就来讨论一下。
1 图书馆信息化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提供了非常大的技术支持。图书馆对于社会和国家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人们对图书馆的理解就是对一些资料的搜集、阅读、整理的小仓库,其实这只是图书馆的一些基本职能。所谓的图书馆信息化,就是将大量的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审核、压缩等步骤,通过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将信息转化成数字形式为人们呈现出来。这样一来,当人们想了解一些知识时,可以随时随地的进入图书馆网页进行阅读和浏览,不但方便了人们对知识的获取,减少了因外界因素带来的一些不便,增加了图书馆的时效性,更促进了人们运用现代化知识的技能,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所以说,图书馆的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2 加强图书馆信息化的措施
第一,加强对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重视。图书馆的信息化有助于人们更方便,更快速的满足自己的文化需求,对于人们的全面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必须清楚的认识到图书馆信息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到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是顺应时势的必然的发展趋势,并且积极配合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需要,尽最大的努力为加快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做贡献。
第二,最大化的将信息进行数字化转换。随着网络技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知识的渴求已经越来越大,已不能仅仅局限于狭小的认知空间,比如学生们不能只了解课本上所讲到的知识、老师也不能仅靠书本上的内容来引导学生学习、上班族也不能对出工作内容以外的知识一无所知。所以,图书馆工作人员应及时的将信息通过网络技术进行数字化转换,并且将信息最大量的想读者展现出来,以此供读者学习和积累,从而提高人们的素养,并了解图书馆信息化的现代式技术,使其全面发展,为社会的发展做贡献。
第三,加大对图书馆硬件设施的投入力度。在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其中必不可少的当是信息管理设备,即硬件设施。图书馆应积极的引进各种先进硬件设备,并及时确认其安全性、可靠性、实用性等诸多性能,确保设备能够加快图书馆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不会出现不必要的延误。硬件设备是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物质基础,除了积极引进之外,平时也要多加进行检测,保障其不会出现故障。另外,也要确保图书馆资料库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保证读者接收到的是正确的信息。
第四,加快图书馆的网络化进程。应该结合所在地域的特点,并且依据科学的理论指导,有目的性的开展图书馆资料的网络化建设,并加快网络化建设进程,提高信息系统的兼容性,完善图书馆资料系统。要想加快图书馆信息的网络化,就要提高自动化管理技术,更加快捷的完成对图书馆图书的检索和整理等工作,实现自动化、智能化与一体化相结合,这样,对加快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也是有很大帮助的。
3 图书馆的人才管理方案
为了加快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良好的人才管理方案是必不可少的,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
第一,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图书管理人员要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其中,必不可少的当然是面对读者要热情大方,遇到有问题的读者应该细心讲解。另外,对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应该苛刻一点,应要求其掌握一定的图书管理学与信息管理的有关知识,也要熟知的基本原理,掌握计算机应用的相关知识等。所以,对于管理人员的选择对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是十分重要的,因此要提高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第二,人力资源合理利用。图书馆应合理的分配人员,让他们各司其职,根据每个人的工作优势确定各自固定的职位,充分掌握自己的工作内容,熟记工作方法,充分调动人员的积极性,能够让使得图书馆在良好的秩序下运行。人员的合理分配,还能够增强各个职位员工的交流,使得员工们能够更好的团结一致,更加轻松的去进行各自的工作。
图书馆管理方案范文2
一、指导思想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为主线,按照《文体局关于文化市场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紧急救援预案》要求,全面加强对我馆重大危险源监管和控制,防止和减少安全事故,降低事故对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的损害,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
二、应急救援工作原则
1.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遵循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单位自救和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
2.单位、个人都有义务参加或者配合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三、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及职责
(一)领导小组
组长:民
副组长:张丽娟
组员:孙香民 杨海东 陈艳辉 刘丽红
(二)主要职责
1.督促检查做好重特大安全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的各项准备工作。
2.组织指挥应急队伍和应急救援行动,现场紧急处置突发事故,并请求有关方面支持。
3.配合有关部门调查事故发生原因,总结事故应急处理经验教训。
4.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事故善后处理工作和落实防止事故扩大的措施。
(三)应急救援措施
1.人员的疏散。疏散组长为民。发生紧急情况下,三楼借阅处的流动人员应从南门进行疏散,其疏散组织人员为陈艳辉。二楼阅览室由大门进行疏散,其疏散组织人员为杨海东。
2.人员的自救。自救组长为张丽娟,成员为孙香民等。事故发生时,应组织做好馆内工作人员和公共财产的救助、保护工作。
3.在救援单位未到达现场之前,各组室人员应当积极组织力量扑救,减少损失,同时注意自身安全。
四、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程序
(一)事故报告程序
1.单位发生特大安全事故,应立即将事故概况在5分钟之内用电话急速报告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或直接向公安局110、119指挥中心、急救中心120报警后,在5分钟之内用电话急速报告局指挥中心。
2.事故报告电话
局指挥中心办公室:白天:6163623
夜间:6163613
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报警电话:110;发生重特大火灾报警电话:119;医院急救中心电话:120。
(二)应急、善后处理程序
1.应立即救护受伤人员,解救火灾、爆炸、现场被困人员,救助受伤人员离开事故现场。
2.要采取措施制止事故的蔓延扩大,防止二次灾害(即由第一次事故引起的又一次事故),防止残留危险品的燃烧、爆炸,防止可燃气体、液体继续泄漏挥发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防止中毒、复燃、悬吊物垮塌等。
3、对事故现场根据可燃物、易燃物化学物理性质,按照消防部门的要求分别采用不同的灭火剂和灭火方法,协助其稀释易燃、易爆、易中毒气体。
图书馆管理方案范文3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数字资源共享
近几年,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全面提升,数字资源数据库的建设不仅可以提升重庆各独立学院图书馆对读者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也成为了衡量全国各高校科研水平的高低,决定全国各高校的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因此,重庆各独立学院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建设已经从普通的电子期刊发展为自建数据库、网络数据库、各电子数据书商提供的电子数字资源,全国各高校也深化数字化资源建设,并持续增加数字资源类型和数字资源数量,所以对各高校的数字资源进行升级和完善也就成了十分重要的任务。我希望找出各高校在数字资源建设中的不足之处,提出与之相应的对策,促进各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发展和改进。
1.数字资源的定义
数字资源以前即定义为用数字形式来存储、传阅、、修改的文献资料,在网络范围内流通,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多为具有商业价值或者已经被公开发行的电子刊物,电子图片,电子图书等信息资源。近阶段,随着社会商业化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数字资源的具有形式也有了较大的变化,具体来讲是,数字资源已经从传统的数据库平台向更广泛的平台传播,在社会上兴起的名人读书和名人讲座,阅读方便的电子报纸,保存良好的声像资料等等,这也表明数字资源随着时间的发展,不同的读者也会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不同的答案,人们对数字资源的认识也会因为不同的视角而改变。
2.重庆独立学院数字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
因各独立学院的客观条件及划拔经费问题,重庆各独立学院图书馆数字资源的购买类型和整合水平也有很大的差异,也存在不少问题
2.1 数字资源购买数量多,重合率高
现重庆各独立学院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建设渠道比较单一,缺乏长期规划和设计,没有从市场角度和用户需求考虑,导致各独立学院在采购方面各自为政,都是从数据资源公司购买经过公开出版发行的电子期刊和电子图书资源,而且购买的数据库多集中在几个使用量大、质量较高的数据库,中文数据库如中国学术期刊网 ( CNKI) 、万方资源数据库 、超星数字图书馆、维普、书声之家、万符考试系统等数字资源;另外,在信息化的网络数字资源和网络媒体资源方面的收集并没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由此导致各独立学院的数字资源毫无特色,形成了“大而全”“小而全”“千馆一个面”的局面。以上问题产生的原因是:(1) 国内知名的数据库库之间缺乏相应的交流、沟通机制,又没有遵守标准的国际标准准则,更不要提统一的技术标准,也导致了各知名数据库的重复建设。(2)数据库商与各独立学院图书馆的地位不平等,导致各知名数据库商凭借数字资源量大,利用捆绑销售的策略,要求独立学院图书馆必须整体购买全方位数字资源,致使各独立学院图书馆的数字资源重复率高,没有形成各独立学院的专业特色,影响了读者对数字资源的有效使用。应从各独立学院的专业优势着手,突出各独立学院图书馆数字资源的特色和亮点,并提升各独立学院图书馆强自身的话语权,构建符合各独立学院图书馆的特色资源,为读者提供更强的服务能力。
2.2 自建数据库较少,标准不统一
目前,重庆各独立学院图书馆在数字资源建设上出现了数字资源高度重合,单一化的趋势,由此,各独立学院图书馆为了改变这一状况,突出各独立学院的专业优势,已经根据各独立学院的特色,开始建设各独立学院的特色数据库。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各独立学院图书馆在采购经费的申请预算有限,再加上每年更新电子期刊、电子论文数字资源需投入大量资金,导致在建设自有数据库的资金严重不足。(2)自有数据库建设需要依靠一支具有强大的专业人队伍来对自有数据库系统进行操作和改进,在这一方面,各独立学院图书馆缺乏具有相应的计算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人才,更不用对数字资源的二次开发、提练、收集等相关方面素质的人才,这也在一定程序上提升了各独立学院图书馆建设自有数据库的难度。
3.重庆独立学院数字资源建设的对策
3.1 数字资源的共建和共享
加强图书馆之间电子文献 资源的共建共享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通过共建,才能逐步改 变大而全 、小而全 的 建设模式,通过紧密协作,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制定高校子文献资源建设的整体目标[1]。在合川地区,以成立了以涉外商贸学院、重庆移通学院、工商职业学院等高校为主体建立图书馆联盟;同时,以图书馆联盟为后盾,从而实现购买国内各大型数据商人数字资源时,提高谈判地位,合理地购买质量较高、综合优势较强、使用率高的数据库资源,减少各独立学院图书馆数字资源的重复率,实现各独立学院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差异化。其次,各独立学院的读者非本校图书馆时,必须通过外校图书馆认证,无法实现各图书馆共享数字资源,要是能够建立图书馆联盟各成员定时协调、联系的机制,做到各独立学院图书馆对资源的共享, 提升合川各独立学院图书馆的数字资源服务能力。最终实现合川全独立学院图书馆资源的全面共享。
3.2 提高采购经费、培养人才、建设特色数据库
数字资源整合涉及图书馆学、情报学、系统论 、信息论、运筹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知识 , 贯穿了整合信息加工、采集 、服务 、评估过程, 涉及网络、计算机等多项技术。因此,通过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鼓励馆员通过技能培训提高计算机网络技术水平,引进外来人才等多方面措施,造就一批精通专业知识 、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 、拥有较强的信息服务能力及信息开发能力的高端人才。在此基础上,提高各独立学院图书馆的采购经费,购买高质量的外文数据库,建立各图书馆自有的特色数据库,实现对数字资源的二次开发,满足读者更高的要求。
3.3积极开展数字资源整合评价体系探索
积极开展数字资源整合评价体系探索目前 数字资源及其整合系统名目繁多、价格昂贵 , 要合理使用有限的经费, 要求图书馆在自建或购买整合系统时, 应制定一个数字资源整合 方案, 在实施过程中和束后应该有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对其进行规范, 使图 书馆和开发商都有据可依。实施效果的评价方法可以采用专家评审法、台阶法、标杆法、定性、定量等方法。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可以从资源数、资源类型、检索速度、资源利用率、 用户数量、用户满意度、接口标准化程度等方面进行考虑。
重庆地区电子文献资源建设取得一定成绩,但我们也要看到电子文献资源分布具有不衡性、不合理性。只有各馆重电子文献资源建设,参与本地区电子文献资源共建、整合及共享活动才能使本地区电子文献资源更加丰富,更具特色,才能提升本地区电子文献资源的保障能力。
参考文献:
图书馆管理方案范文4
【关键词】校园图书馆;管理问题;创新策略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促进社会信息交流途经的逐渐多样化发展。管理是对有用的资源进行整合从而为特定的组织目标服务的具体动态活动,对图书馆的管理活动需要对管理思想以及管理制度等方面不断创新改革。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市场竞争逐渐激烈,我国校园图书馆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下形成传统化的封闭式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学校图书馆要想对传统管理模式进行创新,需要坚持走管理创新之路,适应新时展的要求。
一、图书馆科学管理的主要问题
(一)传统管理思想根深蒂固
我国图书馆建设是在国家的支持下进行的,但是在图书馆的管理方面却总是差强人意,而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对我国图书馆的传统管理思想过于根深蒂固,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我国图书馆的传统管理理念主要在于对书本的整理以及对图书过于珍藏,而导致图书馆的资源无法的到充分利用,学习关于图书馆资源的管理过于将图书馆管理的中心放在馆藏数目以及资料内容等方面的管理,传统的学校图书馆管理制度是以学生为主的,学校传统图书馆的管理制度主要是针对读者而制定的,学生需要在学校规定下合理利用图书资源,学校对学生使用图书的细节问题要求比较多,有许多细致的规定,因此对学生使用图书馆资源造成了一些障碍,图书馆资源的补给和设置没有以学生们的需求为主,没有形成与时俱进的管理理念,传统的图书馆管理理念没有加强学生们的图书使用状况调查,容易造成图书资源过于闲置,而学生对需要的资源又无法得到满足,不利于学校图书馆的管理和发展。
(二)体制和机制不完善
西方发达国家的图书馆管理主要采用分权管理的模式,国家对学校图书馆事业的管理具体只是协调和监督,为高校的图书馆提供具体财政支持。而我国学校图书馆使用多元化行政管理机制,缺乏总体上对学校图书馆的具体职能协调和分工,学校图书馆管理体制具有一定的分散性,容易造成学校图书馆的工作不够规范和标准,我国学校图书馆在业务管理中,由于自身没有严格执行已有的国家标准和管理文件要求,就会对学校图书文献的共建共享造成一定不利影响。我国学校图书馆管理的财政体制由于来自不同部门的财政拨款管理,容易造成图书馆在文献资源建设上出现重复建设和图书馆文献资源体系无法得到保障的现象,对学校图书馆的资源共享造成阻碍。
二、学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策略
(一)图书馆管理思想观念创新
我国传统的校园图书馆管理理论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的环境下,已经无法适应。在信息化社会的指引下我国学校图书馆开始逐渐进行必要的管理创新,最根本的就是从图书馆的管理思想理念加以创新,在互联网发展不断迅猛的时代,学校对图书馆的管理需要不断重视,管理人员必须加强创新意识的建立,学校图书馆管理需要冲破图书馆传统的管理思想,根据学校图书馆自身发展实际情况以及学生对知识的需要内容,对学习哦啊图书馆发展制定正确的创新策略,学校图书馆管理人员要加强图书馆管理思想观念的创新和完善。
(二)促进图书馆管理战略创新
随着国家素质教育的逐步展开,我国学校图书馆为了适应社会发展而需要加强战略管理,促进自身能够稳定健康发展,实现图书馆管理战略目标。对图书馆资源管理的管理人员需要在社会发展变化中,积极关注社会新的动态信息,保持着关于图书馆管理新的思维方式,在新的社会发展环境下发散自身思维,对管理方面不断设计新的战略方案,使学校图书馆发展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根据学生的阅读需要而提供图书资源,不断满足学生们的需求。
(三)图书馆组织机制创新策略
图书馆组织机制是图书馆管理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传统图书馆的组织机制采用金字塔形的层次结构管理,其中,图书馆组织机制具有一定的机械的和永久性的结构特点,但是传统的金字塔型的组织机构已经无法适应不断发展变化中的社会环境,也无法适应适应新的技术管理要求。当代社会科学技术无处不在,网络信息环境下图书馆组织机制已经逐渐表现出动态特征,图书馆组织机制的重要职能逐渐体现出学校图书馆管理不断向现代化网络化的发展方向。
(四)提升管理人员素质创新
学校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大多是具有专业管理知识的人员,而随着现代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已经逐渐成为人们发展所关注的关键因素,学校图书馆管理的主题是人,关于管理策略的各个方面的制定都容易受到管理人员素养方面的影响,管理方案的制定需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需要对管理方案根据时代的要求逐渐创新和完善,社会发展要求学习学校图书馆实施“人本管理”,不仅需要根据学生们的具体需要对图书资源进行完善,同时也需要对图书管理人员有效培养,积极提升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促进图书馆管理人员全面发展,树立创新观念,将管理的一定实践经验逐步运用到管理策略的制定中,不断优化图书馆管理部门的结构,关注学校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培养和选拔,优化学校图书馆管理队伍,以此加强提高学校图书馆管理团队的整体水平。
三、结束语
我国学校图书馆由于处于社会发展的转型时期,不断收到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影响,促使学校图书馆的管理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学校图书馆只有加强自身的管理方面的创新,才能不断促进自身的发展。学校图书馆的管理创新,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需要以及时展的要求而进行职能完善,逐渐对图书馆管理机制完善,对管理人员素质不断提升,创新图书馆管理观念,从而逐渐促进我国学校图书馆管理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彭冀晔.图书馆管理创新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J].科技展望,2014,(23):145.
[2]郑伟.联邦式图书馆资源管理模型研究[D].吉林大学,2011.
图书馆管理方案范文5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馆长 图书馆管理 学习共同体
1 前言
学习共同体(Learning Community)指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彼此之间在学习过程中经常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因而在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联系。学习共同体的理论假设是社会建构主义和分布式认知,强调知识的社会性特征,认为知识是分布或存在于共同体中。与通常的学习型组织相比,学习共同体不强调组织化行为和系统的学习,学习者能自主计划学习内容,探讨感兴趣的问题,针对自身的目标而进行协作学习和协同工作。可见,学习共同体适用于有针对性的在职学习。图书馆馆长和馆员们的专业发展需要在实践中进行,学习共同体为高校图书馆队伍的专业成长提供了新的路径。
自2005年杭州下沙高教园建成后,15所高校先后整体进入,形成了浙江省最大的高教园,各校图书馆之间得地利之便,相互之间的沟通不断密切,最初以6所本科院校为主组成了杭州高校(下沙)图书馆馆长联席会,后来几经扩大,下沙大部分大学和高职高专院校已加入,每半年集中开会一次,选择的议题是馆长们最关心的问题。经过数年来的接触,馆长们大多都已相互了解,平时在工作上还以多种形式经常交流沟通,甚至杭州和杭州以外的本省其他院校馆长也积极参加,基本形成了一个由多名馆长组成的学习共同体。
根据社会建构主义理论,馆长都处在高校图书馆职业情境中,普遍希望提升自身的专业管理水平,在本校缺乏具有共同专业兴趣的沟通对象的情况下,他们有积极性共同营造高校图书馆馆长学习共同体,借助这个跨校际共同体达到跟其他高校馆长的交互沟通,来建构自己的图书馆管理知识。馆长学习共同体是以高校图书馆管理层亚文化为特征的现代社会群体,以图书馆管理交流为主要特色,以馆长间直接交往为特征的人际关系系统。在杭高校图书馆馆长们属于不同院校,日常工作繁忙、时间紧,学习共同体是他们共同学习的很好的方式,已对各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带来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本文试图结合杭州地区部分高校馆长们近年来的集体学习活动实践,探讨高校图书馆馆长学习共同体这一现象,对全面提升高校图书馆界科学管理水平具有较为重要的启示意义。
2 高校图书馆馆长学习共同体成因分析
高校图书馆馆长学习共同体是面对高校图书馆管理实务问题的。近年来,在杭高校图书馆馆长们先后讨论的主要议题有:图书馆经费争取策略,浙江高校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中的图书馆对策,高教园图书馆职工分班上班安排方式,浙江高校数字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图书馆数据资源联合采购问题,高校独立二级学院图书馆分设问题,图书馆重要设备选型等等,都是各馆高层非常关心的问题。
学习共同体的交流形式有馆长定期会议见面的方式,也有其他较为自由沟通的方式。共同体中馆长们平等交流,互相学习、互相指引。以下四方面的因素决定了在杭高校图书馆馆长学习共同体的形成。
(1)归属感:指馆长们之间形成了精神共同体,产生了较强的认同感、归属感。通常馆长们在本校难以找到面临共同管理问题的同行,本校其他的中层干部并不能很好地理解馆长们所面临的难题。而在杭高校图书馆馆长之间,却表现出较强的认同感,有些馆长间还建立了较为密切的个人友谊,提升了共同体的凝聚力和满意度。
(2)信任感:馆长学习共同体中的人员学识水平高、整体素质好,相互间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冲突,即使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约束,也是一种值得信任的高层次共同体,每个参与者都能自由表达意见。成为学习共同体的一份子,馆长们很快能产生相互间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彼此之间能畅所欲言。
(3)互惠感:指馆长共同体中成员之间可以相互受益、强化和共享价值观念。馆长们在与其他馆长交流后,普遍都有得益的感觉,达到了互惠共赢。如果某个馆长请大家来本校参加项目论证会或学术报告会,这个馆长就会临时扮演较为核心的角色。杭州师范大学请北京专家做讲座时,会请其他几个高校的图书馆馆长及员工来参加;浙江传媒学院请外国专家做学术讲座时,会遍请下沙高教园高校图书馆人士来参加。对共同体的所有成员来说,不论做什么有利于共同体的事情都是值得肯定的,馆长成员的贡献越大就会越受到大家的积极评价和尊重。
(4)分享感:馆长共同体中成员之间分享学习图书馆管理经验的体验和结果,达到情感的沟通和分享。馆长共同体促进了知识和理解的获得,促进了馆长们知识和情感的分享。作为一种学习方式,馆长学习共同体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它能够提高馆长们解决图书馆真实问题的能力,增进馆长们之间的业务信息交流,增大了学习支持性。浙江理工大学图书馆是浙江省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下沙高教园区分中心,该馆领导们不仅积极履行中心职责,还会热心地带领专家组到各馆咨询,分享数据库建议与管理经验。
3 馆长学习共同体的特征
3.1 自我认同
自我认同是指馆长学习共同体的成员对共同愿景、共同信念和自身角色的认同。共同体是由对高校图书馆管理问题感兴趣的一群专业人士组成的团体,成员们拥有较为相同的价值理念,讨论、交流共同感兴趣的图书馆管理问题。在杭高校的办馆经费近年来增长很快,各校对图书馆在资源配置和读者服务方面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馆长们基于共同的高校图书馆事业,形成了一种重要的共同愿景,他们受学校的信任,承担了管理图书馆的重要职责,把图书馆办好是他们的共同理想,这是推动共同体行动的内在核心动力。
3.2 自我适应
在馆长学习共同体中,馆长们的学习活动基本上是自组织的,馆长个体在共同体中的心理机制和思维方式的综合作用下,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组织,形成一定的对图书馆管理认知的图式。馆长们重新认识了图书馆管理的内外部环境,也认识和改造了自我在管理中演化着的个体,为了更好地胜任与适应馆长角色,需要不断地调整自己的管理行为,校正自身的管理方法,以求更好地适应高校图书馆管理环境的需要。
3.3 自我发展
对于馆长的专业发展来说,馆长学习共同体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它有效地促进了馆长专业知识的建构。馆长专业知识主要是一种个人知识,这种个人知识具有社会性和情境性。馆长专业知识的建构是一种社会性的交往和对话活动,
馆长们在互动的伙伴关系中,彼此支持与引导,建构自己的图书馆管理专业知识。其次,促进馆长们专业管理知识与经验的共享。在馆长学习共同体中,馆长可以得到馆长群体的集体支持,与单靠馆长自己独立学习相比,在共同体支持下的成长速度迅速得多。
例如,2010年,杭州高校的馆长们在讨论值班馆员实行二班倒还是三班倒的问题上是有过积极交流的,由于下沙高教园距离杭州市区较远,不同高校有不同的排班习惯做法,开始馆长们都认为自己的安排较合理。在讨论中分别从馆员们的意愿、每周总工时核算、劳动法相关规定到所管理阅览室空间大小等角度,咨询其他馆的不同排班方案,通过一起计算、比较和讨论,经历了交互、交流、反馈、协商和建构的学习过程,馆长们对排班问题有了更全面的思考,有的馆长决定将根据兄弟馆的方案,结合本校情况,改进本馆安排方案。
4 学习共同体是高校图书馆馆长专业成长的有效方式
与传统的图书馆专业在职学习活动相比,高校图书馆馆长学习共同体的组织结构松散而开放,学习活动内容综合性强,明显地面向高校图书馆管理实践,学习交流活动方式更具互动性,不同学校的馆长们更具自主性和平等性,共同体在馆长们的管理实践成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4.1 提升馆长的实践性智慧
实践性智慧是馆长管理能力发展的核心,关注实践性智慧的发展是高校馆长在职学习的重要特点,馆长实践性智慧的获得不可能全靠传统讲课式的培训模式,一种较为有效的策略是以面向馆长管理实践中实际的问题,以馆长学习共同体为平台,在馆长共同体中建构知识和意义的过程中,实现馆长自主反思与专家和图书馆同行交流的交互作用。通过种种实践与体验,使馆长专业知识与能力结构体系不断充实和完善。
4.2 促进馆长知识共享
在馆长学习共同体中,知识的创造产生在馆长相互交流沟通、分享过程中。馆长的知识共享呈隐性――显性――隐性螺旋式转化过程,馆长不断获得图书馆管理知识的质与量的提高,促进管理能力的成长。运用学习共同体形式进行知识共享可以帮助馆长分享其他馆长工作的经验与教训,生成出许多观点、想法与理解,逐渐形成共同体的知识,减少代价高昂的管理探索与尝试,从而有效地建构与管理自己的专业知识。馆长知识共享的重要任务是促进馆长管理知识创新,通过知识创新扩充学习共同体的知识积累,促进馆长的专业发展和学校的发展。
4.3 提升馆长效能
馆长的自我效能感(sense of self-efficacy)指馆长对自己是否能对图书馆功能发挥积极作用和影响的信念。在馆长学习共同体中,馆长通过图书馆管理实践问题的沟通和学习,影响其图书馆管理观念、管理目标、管理方式及管理评价等理念,并在管理实践中反思、改进、提高,从而增强了馆长的图书馆管理能力。自我效能感较强的馆长表现出更为积极的管理革新、良好的整体感与职位认同感,对图书馆管理工作通常抱有积极的态度,同时也认为自己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产生促进性的、适应性的工作动机。
4.4 生成馆长学习的动态环境
在高校校际建立馆长互相学习的动态环境,可以使馆长在学习过程中提升办馆理念。馆长在学习共同体其他成员的帮助与支持下,更易从不同角度发现自己的问题与不足,寻找到解决对策,在不同的交流意见与方案中,使馆长处于学习的扶持环境中,能达到自己的目标和寻找新的起点。在动态的学习环境中,馆长通过学习来不断改善自己的管理行为,不断挖掘自己的图书馆管理能力,使共同体学习与图书馆管理实践形成良性互动。
例如,每年下半年,各馆都要频繁与各数据库供应商进行沟通谈判。商业化的数据库种类多、功能多样、专业涉及面广,新型数据库每年都会出现,而大多数馆长都缺乏专业谈判的经验,就可以在共同体会议上相互交流谈判策略,对新数据库会重点讨论,从其重要性到性价比都会涉及,然后再根据本校需要制定谈判条件,在实践中,杭州高校馆长们甚至还会总结大家的经验,结成某种程度的采购联盟。从最终结果来看,各个馆都因为交流充分,较好地避免了盲目采购和价格成本过高的情况。
5 结束语
学习共同体有利于馆长们不断超越自我已有水平,给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注入持续的活力,使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更具创新性,对高校图书馆事业带来积极的影响。
第一,馆长学习共同体的出现,在个人、图书馆之间和高校校际层面上形成良好的协作式学习文化,是对图书馆员工学习方式的重要创新,更新了在职学习的理念。在高校干部轮岗制度普遍推行的大背景下,对全面提升高校图书馆管理者的专业水平有重大促进作用,对高校图书馆管理有重要意义;对促进图书馆全体人员不断学习提高有重要的带头激励作用,带动其他图书馆员工的学习,形成多元的图书馆间学习共同体。如杭州高校图书馆中的采编专业人员之间、馆际互借人员之间都有较密切的联系,不仅在一些正常的业务会议上交流,在日常工作中也有较多的沟通协作。
第二,馆长学习共同体还极大地促进了馆际合作交流,提升了各馆的管理水平。共同体倡导了“开放、合作、共享”的理念,加强了共同体内甚至更大范围内的图书馆联盟的合作。在杭高校成员馆管理层之间的信任关系强化了区域图书馆联盟的优势,加强了成员馆之间的合作关系,巩固了馆际联盟的稳定性,杭州下沙高校馆在资源联采、资源共享乃至特色数据库共建共享方面都有积极的进展,从根本上推动着高校图书馆转型。
图书馆管理方案范文6
1 更新装备理念
中小学图书馆的功能是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为师生提供必要的书刊情报资料和教育教学资料及阅读服务。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图书馆的作用将得到进一步的发挥。但基于目前学校图书馆建设的现状和学生、教师的课业压力,学校图书馆往往束之高阁,学生教师使用起来不方便,需要履行一系列的烦琐手续,致使其功能发挥大打折扣。因此,现阶段我们着力要求各学校图书馆要尽最大可能,方便和快捷地让读者获取所需资料,图书馆应是开放的、自助式的,要做到借书阅览一体。基于这样的理念,我们要求图书馆的选址要科学合理,图书馆的设置要改变传统的有藏书室、教师阅览室、学生阅览室划分的概念。图书馆的功能不在于收藏、管理,更重要的是图书的使用、功能发挥。
我们提倡:学校图书馆应设置在学校校园适中位置,交通方便、环境安静,且宜布置在一楼或较低的楼层。规模较小的学校,特别是小学图书馆,建议不单独设置藏书室,而是设置借阅一体大空间的图书馆;规模较大的学校,考虑有较多的馆藏,可单独设置藏书室,但阅览室要有书架、期刊架,图书馆的图书应尽可能布置在阅览室,当阅览室摆放不下后,才考虑放置在藏书室内。而不是沿袭现阶段藏书室藏书,阅览室放桌椅、放期刊的传统方式。
为了充分发挥阅览室的功能,我们建议,阅览室尽可能根据读者对象划分年段阅读区、年级阅览区,也可依阅读内容分为专题阅读区。阅览室桌椅与书架、期刊架应相互交错排布,创设“人在书中、书在手边”的阅览氛围,方便读者阅览。
2 提升装备品质
提升图书馆装备品质。图书馆建设不单纯是设备清单采购,每个图书馆建设前必须有设计方案、平面布局图及效果图。方案必须经论证,方可进行采购。设计时,图书馆设备的造型、色彩、高低、布局应该与学生和教师生理、心理特点和阅读功能相适应。同时,中小学图书馆也应是多功能的,既要能满足读者学习阅读的需要,也应能提供读者交流休闲的空间。图书馆不单要满足阅读纸质书功能,还应具备电子阅读功能。
教师阅览室不单纯是教师学习的空间,要集学习、休闲、研讨功能于一体。除配备必要的书橱、阅览桌椅外,还应配备必要的沙发、藤椅、茶几,吧台、咖啡机、显示设备等。
图书馆也是一个呈现文化的空间,应注重其环境设计与布置。教师阅览室室内环境,以优雅、清静为基调,以哲学、人文为主题,进行必要的装饰。学生阅览室的室内环境,以宁静、快乐为基调,以读书为主题,由师生共同创作一些书法、绘画作品,布置到墙壁、书柜上或空间中,或以校园文化为内涵进行环境装饰。阅览室宜布置适量的花草用于点缀与净化空气。
3 拓宽装备范畴
近年来,我们着力推进书香校园建设。学校图书馆不单纯是狭义的图书馆室内空间,而是一个广义的读书空间,学校即图书馆。创设全方位、多元化的图书阅读环境,利用学校图书馆、教室、公共走廊等区域,打造阅读环境,使校园处处可读书,时时能读书,形成学校泛在阅览室。除了建设高品质的图书馆外,我们要求学校还要建设班级图书角,配置与班级格局相协调的,有特色的图书柜,将一定数量的图书馆图书、期刊或学生自荐的图书、期刊,存放到班级,实现开放式阅读环境建设。
同时,各校还应在校园具备建设阅览条件的公共空间、走廊等地,配置公共图书架柜、计算机网络终端和较为有特色的、舒适的阅览桌椅等,放置一定量的图书、期刊,开通网络端口,建设“阅读书吧”。在走廊、墙壁建设“墙面图书馆”,在校园网上建设电子图书馆,创建立体式的阅读空间,实现学生随时随地的阅读。
4 提高图书质量
图书采购是学校的常规、基础装备项目,一要保证学校装备数量基本达标,二要保证学校图书逐年有所增长。
规范图书配备 每年市里出台图书装备指导意见,从图书经费安排、配备原则、图书采购、图书质量验收等方面提出要求。
合理制订图书采购方案 坚持主导目录配备与学校自采相结合的方式。主导目录配备主要目的是通过一定程序和方法形成比较适合的学校供书目录,便于学校方便地了解、采购近期出版的优质图书。又通过化零为整,全市汇总集中采购降低采购资金。学校自采便于学校选择个性、特色需求的图书。
编制图书主导目录 主导目录包含学校各类图书的需求,并有一定的合理比例结构。主导目录通过一定的程序与方法评选产生:
一是成立评选小组,评选小组由校长、教师、图书馆管理、学生组成;
二是公开、公正、透明地进行中小学图书馆(室)书目收集、编制;
三是评选书目;
四是审核样书;
五是征求意见,综合评议。
学校根据主导目录和经费计划自主进行选订 市里进行统计汇总,公开招标,中标公司进行配送与服务。为了简化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工作流程,所有通过自主目录采购的图书要求中标企业加工后配发到学校。
由于是经过层层选择编制的目录,保证采购的图书是近期出版、满足学校需要的图书,学校普遍感到满意。
5 推进管理创新
市区装备主管部门抓好图书馆常规装备的同时,也加强了对图书馆工作的管理。成立了图书馆管理中心组,负责学校图书馆业务工作指导。市图书馆管理中心组定期研讨图书馆装备方案、管理规范,开展市级业务培训和学校图书馆工作检查指导。各区图书馆装备中心组定期开展区级的研讨活动,参与区级学校图书馆装备方案论证和项目验收,开展区级学校图书馆管理工作检查指导。
图书馆信息化管理是一项基础工作,全市所有学校均实行图书管理信息化。图书借还实行条形码借阅方式,图书馆所有设施设备均纳入省教育装备资产管理平台,能实时查阅学校装备现状。今后还将配置图书集群式管理系统,实现学校图书数据的实时查阅、联合编目与馆际互通互借,随时掌握学生使用情况、图书借阅榜单等信息。全市还将建设图书馆信息化系统管理平台,实现图书馆工作管理,包括工作安排、建设案例、培训课程、业务研究、活动开展等信息的共建共享。
针对学校图书馆人员配备普遍存在的不足,多数学校创新图书馆管理模式,实行图书自主管理,通过培训,让学生参与图书馆日常事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图书馆工作评估上,我们将学校校园公共阅读区的面积纳入到图书馆馆舍面积的计算中,将班级图书角的图书纳入到图书馆馆藏图书的范畴,将学生到阅览室阅读、班级阅读、公共区域阅读纳入到对图书馆工作的评估之中,改变以往仅凭学生借书证记录来评价图书的流通量的单一模式。这一方面是一个评价导向,更主要是适合目前学校图书馆阅读的现状,有利于真正发挥出图书馆作用。
6 健全培训体系
队伍建设是图书馆工作的关键要素。近年来,我们致力于创新培训机制,健全培训体系。
一是将图书馆队伍培训纳入市教育局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体系,在教育局备案,接受市局的考核监督。
二是培训对象做到全覆盖,要求每年所有在岗在职的教师均须接受一定课时的培训学习。
三是培训课程系列化。南京市每年组织图书馆高级研修班,各区推荐的优秀图书馆馆长代表参加,培训中邀请大学图书馆馆长、公共图书馆馆长到会作专业讲座与指导,提高中小学图书馆馆长理论水平、专业素养和国际视野。同时也是为全市图书馆中级班与基础班积聚师资力量。南京市每年组织图书馆基础知识培训班,开展上岗前的基础培训,把好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入门关,各区每年组织图书馆中级培训班,要求全员参加,按照市里的统一要求,每年确定1~2个主题接受继续教育的培训学习。
四是定期开展图书馆工作的研讨、交流,业务技能比赛,多层次、多形式提高图书馆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
7 促进效益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