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微课教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地理微课教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地理微课教案

地理微课教案范文1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专科法律教学;地位;作用

一、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区别

案例教学法(case method),是英美法系国家法学院最主要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最早由哈佛法学院前院长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朗得尔(Christopher Columbus Langdell)于十九世纪后期开创并运用于哈佛大学的法学教育。

案例教学法,主要内容是用案例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职业训练。这并不是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附带讲案例这么简单。经过300多年的发展和完善,案例教学法较为全面的定义为:在法学教学中,通过讨论、分析和研究现有的案例,解释成文法内容并推动成文法的发展与完善的一种辅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需要认真组织才能完成整个案例教学过程。其优点是能把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参与结合起来,教学过程生动活泼,有利于学生掌握抽象的法学原理,启发学生举一反三,灵活运用,达到增强学生分析、解决、处理问题的实际能力的教学效果。

我国是成文法体系国家,法学的传统教学方法主要是单向的理论灌输式的教学法。这种方法主要围绕教师讲授某种专门理论知识而展开。优点是教师对教学进程能给予较好的控制,能有条不紊地组织教学,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法律概念、原理以及现行的法律条文。

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法学教学方法的最大区别在于:学生法律知识的积累和法律实务水平的提高不是通过教授的灌输和学生的被动接受,而是通过学习、研究大量的案例,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的优势在于更加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分析、推理、判断和表达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毕业后从事法律职业,都有极大的好处。

二、目前我国高校专科法律教学的特点

我国高校专科的法律课程主要是系统传授部门法学知识。传统的专科法律教学,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我国法学教科书采用的编写模式单一:先概念、后特征,然后是概念间的区别,构成条件或要件,相关的法律规定等,案例仅仅作为知识的解释或者拓展在教材中出现。学生学完后谈起理论来头头是道,滚瓜烂熟,但一接触实际案例就茫然不知所措。

第二,法学教师在讲授法学知识时,更加注重法学课程的体系,重强调知识传授的系统性、条理性、逻辑性。对法律条文的理解一般采用纯粹文字分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导课堂教学的全部过程,学生都是被动地接受和记忆制度与理论,整个教学过程就是一种典型的“讲―听―记”模式。这种传统的“填鸭式”课堂教学模式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学生不能参与进其中,教与学的互动关系很难有效地开展。

第三,法学教师的学术论文都追求理论的“高、精、尖”,与现实社会中出现的具体案例和问题接轨不多。当然也难以把法律理论结合现实案例,生动而实用地传授给学生。

第四,中国目前的法学教师多是理论出身,较少参与法律实践,很难培养出了解法律实务、掌握法律实务知识的人才。

所以,高校很多法学专业的学生即使系统学习过一门或多门法学课程,但面对实际问题和具体案件时,所学的理论知识显得苍白无力就不知如何着手,缺乏具体案件的综合分析推理能力,缺乏准确的法律表达能力和法律文书的写作能力。

三、专科教学实施案例教学法应当具备的条件

一套行之有效的案例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对法学基本理论的深入理解,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以此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案例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和结合正是时代对于应用型法学人才的要求。为了达到此目的,我们需要从以下方面来进行建立和完善。

(一)培养具有一定综合素质的法律教师。

法律知识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渊源于其他各行各业的知识,是它们的“记载”、“表述”和“翻译”。 法律教师除了必须精通本专业、本课程的理论、知识与法律规定外,还要有一定的社会知识和社会经验。例如,讨论涉及婚姻家庭夫妻财产分割方面的案例时,教师不仅要有婚姻家庭法方面的专业知识,还要懂公司、会计、审计、股票等金融方面的知识。

另外,法学教师要有丰富的经验,并具有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的能力。教师既要熟知本专业的知识、能力、技能体系,还要对学生的发展基础及个性化的学习能力有较好的把握。现在很多法学专业强调“双师型”教师,要求老师既具有法学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法律实践经验。这种类型的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能更好地将法学理论知识与当前的法学实践联系起来,具有更好的课堂效果。

法学教师在课堂上要有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能力。一位优秀的法学教师能让害羞、内向的学生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能让学生在讨论中互相启发,而不仅仅用自己一个人的知识去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

(二)拥有充裕的案例教学时间。

案例教学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完成。在上课之前,学生必须认真钻研教师发的案例或案例汇编,查阅相关的资料;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学生之间不断提问,一起就某个案例进行讨论,在讨论中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法律的一般原则和规则。

如果时间过短,则容易导致分析、讨论不充分,从而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因此,单次课程的课时量要比较充裕才能满足案例教学法实施的需要。

(三)控制实施案例教学的班级规模。

我国高校的行政班一般为30-40人左右。但在上课时往往采取多班合并听课的做法。在学生人数过多的情况下案例教学就很难开展,即便勉强采用也取得不了好的效果,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开展案例教学课程时班级规模不宜过大。理想的人数是在20――30 人之间。

四、借鉴国外教学模式,完善专科法学教育的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作为以培养能力为核心、全方位地塑造法律人才的一种教学方法, 目前在我国法学教育中也有适用。

当然在不同层次的法学教育、不同课程的教学中有不同的具体运用。在专科层次的法学教学里,我们的培养目标是应用型法学人才,应用型法学教育的关键在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案例教学正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桥梁,因此,案例教学是培养应用型法学人才的重要途径。

我国高校的法学教学没有案例教学法的传统,案例教学法还需要借鉴国外的教学模式。目前世界上采用判例教学法的国家众多,但美国的判例教学法最有特色,备受推崇。判例教学法是一种归纳式的教学体系,要求学生通过大量特定判例的研究来掌握具有普遍意义的法律规则。

判例教学法的基本方式是苏格拉底式教学法的问答、讨论,教材名字就叫《case book》;教师上课时不讲概念、定义之的理论,而是组织、引导学生分析案例;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可以相互提问、辩论,允许学生与老师争论;其目标就是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发挥学习的积极性,掌握广泛的法律知识和规则,训练学生的职业技巧和技能。

美国法学教育采用判例教学法,根源在于美国是普通法系国家,这一法系有着判例法传统,使得其法学教育采用了归纳法这种形式。我国不是判例法国家,我国只有案例,没有判例,也没有判例法的传统。判例本身在我国也不具有法律效力,所以我们不能照搬美国判例教学法。其次,我国的中华法系本质上类似大陆法系国家成文法形式,注重对制定法进行阐释的演绎法逻辑。对成文法进行解释及解决其运用过程中的问题,不仅是我国司法的主要任务,也是法律教育的主要任务。这就决定了我国法学教学仍要以讲授法学基本原理作为主要的教学方法。

据此,我国的法学教学方法可借鉴大陆法系国家经验,采用案例教学法作为讲授法学理论的辅助方法,并将这两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才能弥补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达到我们的人才培养目的。

古语云: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案例教学法运用到一定的阶段,学生的法律思维和相关能力的训练效果就可显现出来。这对于训练专科法学学生的务实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适应社会的应用型法学人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黄维,案例教学在法律课堂中的运用(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4).

地理微课教案范文2

[关键词]CBL教学法;情景模式教学法;肿瘤学;研究生教学

[中图分类号]R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654(2020)08(a)-0174-03

惡性肿瘤是重大的公共健康问题,肿瘤学也是近年来发展迅猛的学科之一,提高肿瘤学基础和临床知识储备是每个临床医学生的需要,也对肿瘤学研究生提出了更高要求[1-2]。为增加该科研究生的肿瘤学专科知识,更好地适应毕业后的工作角色,该科教学团队自2012年开始,在学期内除了医学院安排的课程之外,每2周就肿瘤学常见疾病的相关知识进行教学。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出勤率下降,课堂效果不佳[3]。该次研究选择该医学院2017—2018级肿瘤学在读研究生24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以肺癌作为授课内容,分别采用案例教学法(case-basedlearning,CBL)结合情景模式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授课结束后,比较两组学生的理论考核成绩和教学满意度,发现采用案例教学法结合情景模式教学法,有效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激发学生兴趣,改善学生的课堂体验,不仅有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地掌握,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医学生角色,是一次有益的教学探索。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2017—2018级肿瘤学研究生共24名,经学生本人同意后,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2名。实验组为CBL结合情景模式教学组,对照组为LBL组。教学内容及目标相同。教学2次,1次/2周,共4课时。两组均由同一位副高级且具有带教经验的临床医师带教。

1.2方法

1.2.1教学准备选取的教学内容为肺癌,共2次4课时。授课前1周,带教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要求,选择典型的临床病例。CBL结合情景模式教学组,带教教师根据病例准备讨论提纲,提纲包括2个部分,病例小结和参考文献;LBL组带教教师根据病例准备授课教案,并针对教案提出若干问题。每次授课前3天,带教教师通过教学微信群将授课教案或讨论提纲发给同学,LBL组学生熟悉教案,准备问题答案,CBL组学生根据讨论提纲查阅资料。两组同学除课堂教学时间不同外,其他资料可共享和交流。

1.2.2教学实施实验组:采用CBL结合情景模式教学法。带教教师通过1张幻灯片明确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和熟悉的内容,主要包括肺癌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了解学术前沿进展和热点。12名同学分成3个小组,每个小组首先派代表进行病例小结,然后就病例的诊断、分期、治疗方法进行讨论,时间为20min,讨论结束后,每组派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和问询。教师起启发和引导作用。最后,教师对讨论过程进行总结,对讨论过程中同学的发言进行点评,对提出的问题做出分析和解答,对重要知识点进行回顾。第2次课进行情景模式教学,学生分为两组,每组成员分别扮演患者、患者家属、医疗小组成员,展示医生问诊和临床决策过程,涵盖了查房、诊断和治疗决策讨论和告知坏消息的医患沟通环节。时长1.5课时。带教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和节奏掌控。结束后,带教教师进行点评,就其中表现出的问题进行评估和解析,对专业知识进行回顾。

对照组:采用LBL教学法。第1次课授课内容以病例引出,涵盖肺癌的流行病学、诊断与鉴别诊断、分期、治疗原则和预后,讲述结束后,鼓励同学提问,并布置课后问题。第2次课,对上节内容进行回顾,重点讲述学科进展,对上堂课提出的问题进行解析。

1.3观察指标

包括理论考核和满意度调查两部分。理论考核为科室自制试卷,以问答题形式考核学生对教学目标内知识点掌握程度。教学满意度调查为自制问卷,主要考察学生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的满意程度,满分100分。评估时间在第2次课后,时间为30min。

1.4统计方法

应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理论考核

实验组理论考核(93.32±5.4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86.28±8.1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教学满意度调查

实验组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评分(95.12±2.0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91.64±4.9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肿瘤学是一门交叉学科,与内科学、外科学、药理学、分子生物学等交叉融合。肿瘤学研究生有一定的相关学科基础,如何把这些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并最终转化成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教学计划的着眼点。即使对于科研型研究生,了解临床现状和学科发展,也能够更好地获取科研思路[4]。因此,该科从2012年起,除了医学院的教学安排外,还组织科内教学力量,对肿瘤科研究生进行临床常见肿瘤相关知识的教学,侧重疾病的诊断、分期、治疗原则,关注学科前沿和热点,从而帮助学生更快了解学科发展,提高临床能力。

但是,从教学实践中发现,如果教学仍然沿袭传统方法,学生缺乏兴趣,出勤率下降,而带教教师的积极性也受到影响。考虑到研究生自学能力较强,并且部分已经通过临床见习或实习积累了经验,并表现出对临床实际问题的兴趣,经多次讨论设计了该研究,旨在探索对比传统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引入CBL结合情景模式教学法,是否能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更好地掌握知识,改善课堂体验。

CBL以病例为基础,以问题为线索,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把教学主体从教师变成了学生,学生在课前准备中查阅文献,可以从教师的建议和自己的检索中整理和学习疾病的权威指南和重要文献[5]。CBL教学案例的选择是教学的基础,在教学准备过程中由带教教师准备2种常见肿瘤共4个病例,病种分别为肺癌和乳腺癌,经教学小组讨论,综合病例资料、诊疗原则、讨论提纲和问题设置,考虑到乳腺癌病例涉及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和靶向治疗,内容繁杂,课堂时间有限,给讨论环节带来困难,最终选择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作为教学病例,强调肿瘤综合治疗理念,遵循循证医学依据,注重夯实基础知识,侧重肿瘤专科治疗。

情景模式教学通过角色扮演,还原临床诊疗现场,通过实际运用,强化临床思维,巩固专业知识[6-7]。该研究设计的告知坏消息环节,是学生反映在临床中比较困难和感兴趣的部分,通过现场实践和讨论,学生们对肿瘤学科和医学生角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传统教学法以老师“讲”为主,教师已经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了弥补教学方法的不足,该研究中应用传统教学法也在教学内容上做了新的尝试,将同一病例作为教学内容组织的线索,教师以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方式制作授课教案,使教学内容条理更加清晰,学生更易接受。

研究结果显示,CBL结合情景模式教学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准备更充分,学习参与度高,知识掌握情况更好,提高了学生对授课的满意度。在实验组的3个讨论小组中,有一个小组准备最为充分,以PPT的形式对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解析,资料翔实,论据较为充足,充分反映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情景模式教学也受到学生欢迎,其中一个小组提前请临床带教老师进行了指导,在角色扮演中较好地还原了临床场景,也展示了较好的知识掌握情况和沟通技巧。另外,教学相长,良好的课堂氛围和师生互动,也更大地激发了教师的教学热情,从而带来更好的课堂体验和教学效果。

CBL结合情景模式教学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具有良好作用。目前临床教学的带教教师均由临床医师担任,临床医师接受的系统教学能力培训相对较少,教学材料的编排准备以及与学生的课堂互动是相对薄弱的环节[8-10],而CBL结合情景模式教学以病例为基础,还原诊疗现场,贴合临床实践,模拟临床思维,是具有经验的临床医师擅长部分,发挥了带教教师的优势,利于激发带教教师的兴趣,而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学生能够更大程度地参与,使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需求,以便在教學中不断摸索和改进,从而达到建设师资队伍、提高教学能力的目的。

地理微课教案范文3

关键词:独立学院;土木工程;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7-0101-02

一、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是工程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实现全面素质教育及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而其特点是实践性强、综合性高,实践性强体现在学生课堂理论学习需要与工程实践相结合,教师教学需要有一定的工程实践经验[1]。而传统的独立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通过学生对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环节的学习来加强其实践认知能力,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自身的能力素养和职业道德。但当前有很大比例的毕业生不能迅速适应工作环境,无法将书本上所学的知识与实际有机结合,缺乏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差。基于这种状况,就我校普遍存在的实践教学现状作如下分析:

首先,高校教育教W中起着引导性作用的是教师本身,学生学习知识绝大部分来自于教师课堂传授,而土木工程专业特点是一个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高的学科。因此,这就要求高校教师不仅理论知识过硬,还必须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授业解惑,但是,高校教师普遍存在的特点就是理论知识比较扎实,在外的实践经历相对较少,致使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理论与实践脱节,“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时有发生,这样的教学方式已无法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教学变得有名无实,课堂学习与课外实践严重脱轨[2]。

其次,由于资源和经费有限等客观原因,学院不得不将工作重心放在课堂教学上来,对于实践教学重视程度不够,如实验室开放时间有限、实验开出率低等,致使学生参加实践、实习的总课时不足,大大影响了实践教学的质量,无法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3]。

最后,实践教学场地不完善。独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场地不完善主要包括两种情况:一是一些学院根本没有建立相关的校外实习基地;另一种是即便建立了实习基地,但里面的实习设备仪器无法达到实习标准。同时,很多施工单位出于安全顾虑和经济利益考量,不大愿意接收学生来本单位实习。这无法很好地开拓学生的眼界和事业,也难以提供高质量的实习平台。

因此,构建完善的土木工程实践教学体系,是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手段。

二、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方法改革

本人对我校基于以上现状做出的一些实践教学改革方法加以阐述,并提出几点建议:

1.加强教师自身实践教学能力。针对土木工程专业教师理论强实践弱的现象,我校制定了相应的措施:第一,利用寒暑假学生放假时间,正是专业教师充电的良好时机。专业教师去校外单位挂职一个月,挂职单位可以自行联系,也可学院指定。第二,考虑到教师利用寒暑假在外挂职相对时间较短,而且土木工程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一个项目从开始到结束时间较长,短则半年,长则三年以上都是很常见的,因此寒暑假挂职期间教师并不能很好地接触到整个核心过程。基于此,我校安排每个教研室每学期可指派一名专业教师前往相关校外单位学习进修半年,一个学期轮换一名教师,这就弥补了寒暑假挂职时间短无法跟踪学实践教学需要掌握的知识的缺憾,此改革方法在我校已实行一年,外出学习的教师在实践教学方面的能力确有提高,已初步达到实践教学改革的目的。

2.建立模型实验室。由于学生外出实习的机会相对有限,对土木工程专业设计和施工现场等知识限于感性认识和教材上有限的图片,并没有很直观的认识。并且对于一些需要学生空间想象力和涉及工程实际情况的课程如《土木工程制图》、《钢结构》、《土木工程施工》等,相当一部分学生通过老师的课件讲解和板书画图,能理解实体的真实模样,但也不外乎少部分学生有空间想象力比较差的短板,对于这些课程,他们学习起来会感到吃力,久而久之就会失去信心,出现上课睡觉逃课等现象,使课堂整体教学受影响。针对此状况,学校购置了一批小比例的实体模型,建立模型实验室,供教师上课带上需要用到的模型到课堂现场给学生相互传阅观摩,如一些难以想象的制图模型、钢结构课程里的焊缝种类及螺栓等构造、施工课程涉及的塔吊牛腿配筋等构造。我校模型实验室长期对在校学生开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于实验室开放时间内去参观自己感兴趣的模型,继而更好地理解课堂老师授课的内容。

3.建设结构实训中心。校内实训基地以土木工程实验室建设为依托,结合土木工程课程设置、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要求,充分利用设备条件与社会服务相结合,为学生实践创造平台[4]。土木工程本科教育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任务繁重,仅靠校外实习是行不通的,一些基本的实践教学任务必须在校内完成,因此,必须建立校内实训中心[5]。我校前往浙江西安等地在建设实训中心方面效果较为显著的几所职业技术学院考察,了解到建设校内结构实训中心的确在实践教学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特别是我校处于正逐步转型为应用型院校的阶段,将建设结构实训中心提上日程已势在必行。2015年已开始筹备建设校内结构实训中心,目前已选址且设计施工图纸也已完成,整个实习实训中心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600多万元人民币。也就是说,我们不仅拥有大量实验室,还将有模拟职业环境、仿真性很强的工种模拟实习、实训场所,预计两年内完工并投入使用。

4.开启“微课”教学模式。微课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6]。现有教学一般采用课堂板书结合多媒体教学方式,但是多媒体教学模式也具有一定的缺陷和不足。土木工程专业课例如混凝土结构、高层结构及钢结构等课程由于知识点多,难点多,专业性和综合性较强,学生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不容易找到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因此,我校借鉴重庆大学等高校启动“微课”教学模式的成功典范,通过制作生动的微课教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利用视频调动学生兴趣,延长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结语

实践教学是独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教W手段,学生通过教学实践、社会实践和综合实践等环节,能够逐步对工程产生感性认识,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培养工程实际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践教学改革并非短期时间能够完成,达到较好的成果。它需要教师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钻研,去反复探索,去优化教学内容,提升自我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强抓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希望通过以上几种实践教学改革方法对传统教学不足的加以补充,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并加强其在工程应用中的直观认识,从而更好地学会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最终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宜虎,孙凌云,陈慕杰.独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30):200-201.

[2]夏建中,朱永明,吴李泉.普通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5,17(3):223-226.

[3]黄钰峰.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教学改革研究――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6,02(6):49-51.

[4]马惠彪.地方海洋特色土木工程人才培养的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以浙江海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为例[J].高等建筑教育,2013,22(6):33-37.

[5]潘睿.土木工程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08,(08):109-110.

[6]李正英.微课在混凝土结构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市场,2016,(06):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