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环境问题主要表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环境问题主要表现范文1
一、考题例析
例1 (2014年高考江苏地理卷第30题)我国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表明:我国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镉、汞、铅3种重金属污染物含量呈现从西北到东南、从东北到西南方向逐渐升高的态势。图1为甲城市不同功能区土壤中4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及用此4种元素计算出的综合污染指数。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土壤中镉、汞、铅3种重金属污染物分布特点的成因是_______。
(2)甲城市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情况空间分布特点是_____。
(3)甲城市矿冶区明显高于其他功能区的两种重金属元素是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
(4)土壤污染对我国农业生产造成的主要影响是__________。为防止我国土壤污染加剧并修复已污染的土壤,需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1)题,我国东南地区经济活动强度大,西北地区经济活动强度小,所以东南地区产生的镉、汞、铅等重金属土壤污染物比西北地区多,因此土壤污染物含量呈现从西北到东南递增的态势。与东北相比,西南地区有色金属工业分布较多。
第(2)题,读图中综合污染指数折线可以得出矿冶区污染最严重,其次是居民区和商业区,城市绿地和风景区污染较轻,开发区污染最轻。
第(3)题,读图可以看出,甲城市矿冶区明显高于其他功能区的两种重金属是铅和镉,主要是因为矿冶区在金属冶炼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较多,工业污染严重。
第(4)题,土壤污染会降低土地生产力,破坏土壤资源,对我国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继而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和数量;为防止土壤污染加剧,应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加强对污染源的治理,加强宣传,提升环保意识,切实保护土地资源等。
【答案】(1)东南地区经济活动强度大于西北地区,产生的土壤污染物多;西南地区有色冶金工业分布较多
(2)矿冶区和居民区污染最严重;开发区和风景区污染较轻
(3)铅、镉 矿冶区工业污染严重
(4)降低土地生产力(破坏土壤资源);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和数量 健全并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污染源的治理;开展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加快修复已污染的土壤;加强宣传教育,提升环保意识
例2 (2014年高考福建文综卷第40题)图2示意流经某城市小河水污染程度与流量、降水的关系。读图回答问题。
(1)说出小河水污染的变化特点,简析该次水污染形成的原因。
(2)简述防治该河水污染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解析】第(1)题,从污染物浓度曲线可以看出,水污染的变化特点为呈“W”形变化,其形成原因要结合降雨量和河流流量进行分析。
第(2)题,防治水污染的措施主要从禁止各种生产、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建设完善的城市截污管网和净化设施,加强宣传教育等方面分析。
【答案】(1)污染总体呈“W”形变化(先减轻后加重,3日污染最严重,随后减轻恢复常态)。城市地表污染物较多;降雨后污染物被径流带人河流;河流流量小,河水自净能力差。
(2)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水环境的保护意识;禁止各种生产、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建设完善的城市截污管网和净化设施;引水冲污,增强河水自净能力。(答三点即可)
二、考点归纳
1.环境问题的成因及表现
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是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不协调而造成的。对其成因及表现的分析理解,可从以下方面进行。
(1)正确理解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对立统一的关系,如图3。
(2)环境问题产生的机理与表现,如图4。
【误区警示】
环境污染导致环境质量下降,生态破坏导致环境退化,从而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环境污染往往引起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往往引起资源短缺,资源短缺也会引起生态破坏。
2.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如表1)
3.环境问题的地域差异
(1)城市与乡村主要环境问题的差异(如表2)。
(2)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环境问题的差异(如表3)。
4.我国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如表4)
【方法技巧】
(1)分析环境问题的类型、表现和分布。首先应从题目所给图、表、文字等资料入手,判断出该环境问题是什么,是属于生态破坏还是环境污染,从而结合相关知识分析判断该环境问题的特征以及在其他区域的分布等。
(2)分析成因。成因一般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目前的环境问题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导致资源和能源的不合理利用,因此人为原因是分析的重点。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主要表现在滥伐森林、滥垦草原、过度捕猎、过度开采矿产资源、大量排放废弃物和随意排放有害物质等。另外,自然原因也是环境问题形成的重要原因。分析自然原因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地形条件:封闭、低洼的地形使污染物不易向外扩散,容易产生大气污染和酸雨;逆温天气:空气的垂直运动受阻,使污染物停留在地面附近,加剧了大气污染;水域条件:相对封闭的水域,缓慢的流速,使水体更新速度减慢,降低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容易引起水体污染。
(3)分析后果与危害。主要是指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学生回答问题要准确、全面。例如,温室效应的加强对地理环境、人类的生产与生活都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学生在回答时这两方面都要分析到,不可遗漏。
(4)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建议。一般可从政策、法规性措施,工程、技术类措施,宣传、教育类措施,生物措施等不同的方面进行分析。污染问题:根本措施在于减少污染物排放(可通过提高利用率、净化处理后排放、使用环保原料和燃料等达到目的),同时加强绿化,以增强环境自净能力,对于全球性问题还需加强国际合作等。生态破坏问题:治本在于恢复生态,因此首先要改变和停止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其次通过恢复植被、水域等增强环境的平衡调节功能。资源问题:要从“开源”(替代资源开发、加强储量勘探等)和“节流”(提高利用率、减少浪费、加大资源循环利用等)两方面入手。
三、命题预测
高考对环境问题的考查集中在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方面。从考查内容上看,以不同区域某一环境问题的统计图表、文字数据等切入,结合区域图考查环境问题的成因、危害及防治;以当前我国或世界发生的重大环境问题为切入点,综合考查某种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的原因、危害、防治措施;结合重大工程考查相关环境保护措施的合理性,分析工程建设带来的环境影响。联系自然地理和区域地理的相关内容考查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关系是今后高考命题的热点,试题将特别关注我国东部地区的环境污染及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从考查形式上看,多以示意图、坐标图和文字材料呈现信息,选择题、综合题并重。从能力考查上看,注重基础知识、基本原理的识记及运用课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且注重对图表资料的分析、推理能力和获取信息能力的考查。
四、强化训练
(原创)图5是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分布图。读图完成1~3题。
1.图5中a地区水土流失严重,主要人为原因是( )
A.长期以来的毁林开荒
B.过度放牧和过度樵采
C.土壤疏松,降水变率大
D.植被覆盖率低,涵养水源能力差
2.图5中a、b两地区人地矛盾尖锐的共同成因是( )
A.人口增长过快,过度获取资源,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B.工业化进程中出现严重的工业污染
C.经济发展水平高,非可再生资源过度开采
D.气候异常,自然灾害频繁多发
3.图5中a、b两地区生态建设的共同措施是( )
①改良红壤,治理中低产田②封山育林,增加植被覆盖率③有计划地存放表土,大力开展土地复垦工作④改变过去单一生产粮食的现象,进行多种经营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改编)图6为我国规划中的粤赣运河漫画。下列关于粤赣运河,叙述正确的是( )
A.连接了长江流域的赣江和珠江流域的北江
B.可发展航运、养殖等,有百利而无一害
C.穿越巫山山脉,有利于武夷山旅游业的发展
D.占用沿线大量的土地,延缓当地经济的发展
图7为我国某区域主要地理要素联系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与图7中甲、乙对应的是( )
A.草场退化、土壤次生盐碱化
B.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
C.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资源短缺
D.土壤次生盐碱化、水资源短缺
6.解决乙问题的合理措施有( )
①南水北调②退耕还林③治沙治水④节约用水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改编)表5是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等环境问题在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危害程度的相关统计资料(“”越多,表示危害越严重)。据此回答7~8题。
7.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分别对应的类别是( )
A.Ⅰ类、Ⅱ类、Ⅲ类、Ⅳ类
B.Ⅳ类、Ⅰ类、Ⅱ类、Ⅲ类
C.Ⅱ类、Ⅰ类、Ⅳ类、Ⅲ类
D.Ⅱ类、Ⅳ类、Ⅰ类、Ⅲ类
8.M代表的省级行政区可能是( )
A.海南
B.浙江
C.山西
D.吉林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2013年3月4日起,北京等地严重的灰霾天气,令公众对PM2.5的关注急剧升温。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邵敏教授表示:“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过程中,去解决PM2.5的问题,全世界都少有先例。”
材料二 大气中PM2.5主要来源示意图(图8)。
(1)我国城市大气中PM2.5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美国城市大气中的PM2.5主要来自________。
(2)根据材料,分析我国治理PM2.5将面临哪些困难。
【参考答案与解析】
1.A a地区是黄土高原,该地区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是:不合理的耕作方式(轮荒);破坏植被;不合理的开矿。
2.A b地区为南方低山丘陵,a、b两地区人口增长过快,过度获取资源,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3.D a、b两地多有较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应封山育林,增加植被覆盖率;改变过去单一生产粮食的现象,进行多种经营。
4.A从图示及其名称上可以看出,粤赣运河就是连接长江流域的赣江和珠江流域的北江,A项正确;运河建成后,可以发展航运、养殖等,但是对沿线土壤、生物多样性会造成不利影响,因此不可能是百利而无一害,B项错误;南岭是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分水岭,因此该运河应该穿越南岭,C项错误;运河会占用沿线大量土地,但是也会带动当地农业、航运、养殖、旅游及基础设施建设等的发展,因此会加快当地经济的发展,D项错误。
5.D大水漫灌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在蒸发旺盛的条件下会导致土壤出现次生盐碱化;该地区降水总量少且蒸发旺盛,加之工农业用水量大,易造成水资源短缺。
6.D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跨区域调水是解决该区域水资源短缺的有效措施。
7.D根据我国不同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特点:广东酸雨、新疆荒漠化问题突出,四川水土流失、酸雨问题较严重,可得出D选项正确。
8.C M省的主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寒潮,综合选项中的各省份,山西省符合题意。
环境问题主要表现范文2
关键词:城镇化;环境问题;城乡二元结构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03-0156-02
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农村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的不断优化。但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必须注意农村生态环境问题。近年来,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出现由城市向乡镇蔓延、再向农村扩展的势头与趋势,这与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息息相关。如何科学地处理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是正确合理地处理新农村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键所在。
一、我国城镇化过程中环境问题现状
1 城镇化进程中土地资源的污染与浪费
当前许多的城镇在土地利用方面存在很多问题,致使土地资源被大量浪费。包括:(1)任意扩大用地规模。很多地方错误地把城镇化理解为土地非农化和城市建设,只单纯的追求土地转化和城镇景观,造成城镇化吃掉大片农田。在相当一部分地区城镇建设与当地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明显脱节,大搞形象工程,造成有限的公共资源大量浪费,而原有的城镇土地却没有很好的利用。导致土地资源大量浪费,这是一种重数量、轻质量的城镇化发展道路。(2)用地结果不合理。许多城镇的发展缺乏有效的规划制约,布局过于散乱。主要表现在:一是许多城镇在发展中忽视旧城区的改造,单纯强调新城区的建设,既没有很好利用旧城区土地,又浪费大量良田建设新城区;二是大中城市周围的许多小城镇盲目学大中城市搞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原区,规划设计不仅脱离实际而且毫无特点,实际上大片的土地圈而不用,致使土地大面积闲置;三是不切实际的形象工程与城市基础设施短缺并存,这是很多城镇都存在的问题。(3)资源掠夺式开发。城镇建设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出让土地的收益。因此,一些地方超规划圈地、未规划占地、预征地以及压低征地补偿金等现象十分严重。一方面致使大量被圈占土地长期闲置,另一方面严重侵害了农民利益。有些地方政府片面追求任内政绩,以土地经营的名义,大肆出售城镇国有土地,对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严重影响了城镇的发展、生态的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2 人口在城镇的集中,打破了生态环境系统原有的平衡关系
城镇化的标志在于大量的人口向城镇集中。人口的集中造成大量有机排泄物和其他废弃物,不能完全而有效的进入生态环境系统,致使生态环境系统原有的能量输入与输出关系发生改变,从而造成了生态恶化,环境污染。主要表现在:(1)人口的集中产生的大量生活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镇,大量生活垃圾集中排放,加上许多城镇建设缺乏合理、系统的规划,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加上农村部分村民环境保护意识较差,使产生的生活垃圾、许多难以回收利用的固体废弃物乱堆乱放。生活垃圾已经成为影响城镇环境的主要污染源。(2)人口的集中带来的大量生活污水对环境的污染。生活污水是居民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浑浊、深色、有恶臭的水,呈弱碱性。未经处理的污水排人江河,致使一些直接饮用污水的地区常常大规模流行疾病。(3)人口的大量集中对空气的污染。人口在城镇的大量集中还使汽车等交通工具增加,而且为了容纳更多的人,大量的住宅区都采用了尽可能高的容积率,挤压了空地和绿地的空间,这些都加大了对空气的污染。
3 城镇化进程中大力发展企业,造成的工业污染比较严重
虽然农村工业生产活动向城镇的集中,大大促进了我国城镇化的形成和发展,繁荣了当地的经济,但是工业“三废”等污染物也在城镇的某一位点集中起来,如果治理不周或不及时,就会产生交汇作用,再加上这些污染物的排放量如果超出了生态环境系统自身的净化能力,那么就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目前,我国乡镇企业污染占整个工业污染的比重已由20世纪80年代的11%增加到45%,一些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已接近或超过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量的l/2以上。另外,随着城市污染控制力度加大,一些强行关闭的重污染企业改弦易辙,从城市转移到农村,使已经变差的农村生态雪上加霜,农民身心健康受到危害。
二、我国城镇化过程中环境问题的原因分析
从社会、经济、政治等多个角度,可以将我国城镇化过程中环境问题的原因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1 我国社会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
从社会学上来看,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中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我国社会长期存在的二元社会结构的产物。二元社会结构在我国表现得尤其突出,我国特定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造成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在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下,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和改善生活的巨大动力,农民们无力顾及生态环境破坏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在我国二元社会结构影响下,城乡差距不断扩大,贫困的处境迫使广大农民千方百计地谋求发展的出路,许多农民不得不走上了消耗资源以谋取经济利益的发展道路,以掠夺式的方式利用土地和森林资源,从而造成了土地肥力下降、森林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被损、缺水干旱以及农村环境污染等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
2 导致农村环境问题的经济原因分析
从经济上来讲,环境问题实质上就是发展问题,即农村城镇化的外部性、农村经济发展不足或发展不当的问题。生态环境问题是城镇化中最常出现的外部性问题,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人口的大量聚集所引起的生态循环系统的改变。由于城镇化使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而城镇的有机排泄物和它废弃物又不能有效地进入农田生态系统,由此割裂了有机排泄物及废弃物与原来的农田生态系统的联系,变成难以处理的污染物;二是工业生产活动的集中所引起的外部性。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工业生产活动在城镇集中,如果治理不周,工业企业所排放出来的“三废”等污染物就会在一个点上集中;三是现代农业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所引起的外部不经济,包括:对能源的过分依赖、大量使用化学物品对环境的污染、高度的畜牧业集约经营、专业化单一操作对保持水土的影响、大量使用化学物品对环境的污染等。
3 导致农村环境问题恶化的政治原因分析
政治因素主要是指政府对农村环境不太妥当的管理行为。当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不断恶化,除客观因素外,一个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政府对生态环境的管理行为不太妥当。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的发展驶入了快车道,市场竞争激烈,经济高速增长,优胜劣汰的竞争结果使政府容易产生短期行为,重经济建设,轻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对镇长的考核内容中重经济政绩而轻环保政绩,使领导没有环境和资源保护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使有关部门不重视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同时,政府部门管理能力薄弱也是城镇脏、乱、差现象产生的原因。长期以来,在城镇发展中存在着重规划建设轻管理的现象。管理体制政出多门、多头管理,出现环境问题后又互相推诿,没有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三、保证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中良好生态环境的对策思考
农村环境问题是高度复杂的问题,对于这样一个高度复杂的问题,需要一个整体性方法和途径来解决。为此,笔者对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环境问题的解决进行了初步探索,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1 走出二元结构下“城乡分治”的环境治理格局,统筹治理城乡环境
我国在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下形成的“重城市、轻农村”的不合理的环境保护政策偏向是农村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国家制度和体制等方面的原因,农村环境问题治理同弱势产业的农业和弱势群体的农民一样也处于弱势地位。这就需要改变二元结构下“城乡分治”的环境治理格局,统筹治理城乡环境,实现环境基本服务均等化。
2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立环境优先观念,加强对公众的环境保护教育
要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一要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并举的原则,在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的同时,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二要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的原则,应充分考虑区域的污染与生态环境破坏的相互影响与作用,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统一规划、同步实施;三要坚持统筹兼顾、综合决策、合理开发的原则,进行资源开发活动必须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决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四要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使用谁付费的制度,进一步明确生态环境保护的权责利关系。
3 政府要强化对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管理
政府在协调农村城镇化和环境的保护中,发挥着非常重婴的作用。政府对农业和农村环境管理的基本手段有三个: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第一,经济手段的使用和优化。经济手段主要包括收费、补贴和建立市场等几个方面。收费和补贴制度在我国已经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比如,排污收费制体现出越来越多的不足:费率设置过低,污染企业愿意交小钱排污而不愿意花大钱治理污染;单污染因子的收费制度对排污企业很不公平,挫伤了企业治污的积极性;排污收费按浓度标准收费,不能有效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量。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解决。
环境问题主要表现范文3
【关键词】WTO体制 环境与贸易 冲突 协调
一、引言
随着世界贸易自由化和环境保护的快速发展,逐渐形成了两个派别:环境保护主义者和自由贸易主义者,两者之间的矛盾日益激烈,这不得不使得贸易与环境问题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WTO在形势的要求下,将环境与毛意思设为新一轮谈判的重要议题。协调环境与贸易之间的关系,成了当今一项紧迫的任务,自由贸易和环境的保护在表面上是两个相互矛盾的问题,但从最本质上来说环境保护和自由贸易又是相互协调的,二者相互协调来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
二、贸易与环境的关系
(一)贸易对环境的影响
如果只是追求片面的自由贸易,而忽略了环境的保护,就会违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会给环境问题带来难以想象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贸易自由化会导致会导致许多废弃物的越境排放,从而加剧了全球的环境问题,另外就是会使得一个国家对其他国家资源的直接依赖,使得该国的资源枯竭速度加快,产生不合理的资源开发,使得该国的生态环境退化。同时贸易自由化还促进了污染型企业转移到别国的发展,更加使得环境问题全球化的加剧,还有就是在生产和运输方面贸易自由化会因条件的约束而使得环境恶化。
(二)环境对贸易的影响
由于每个国家制定的环保法是根据自己国家的实际问题制定的,所以很难做对全球环境问题的兼顾,只是对本国的贸易产业做了相关的约束,但是就目前来看,环境问题已经到达了全球化的阶段,因此国际贸易必须关注全球的环境问题,制定了严格环境的保护法律,然而对于发达国家来说,由于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会制定一些严格的环保法,使得发展中国家无法达到其要求的标准,反而长了发达国家变相的贸易保护。环境不仅对贸易具有一些约束外,对于贸易来说也是种贸易资源,可以作为一种产业来进行保护,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环境与贸易相互协调又相互统一
就理论来说,二者是相互统一的,环境保护和自由贸易是相互协调的,二者的发展都能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人们的生产,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从而创造出更多的贸易机会,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减少环境的压力。然而在现实来看,环境和贸易二者是相互制约的,这主要是由于环境资源的有限,然而贸易活动是在不断增加的,这就使得环境资源不能满足贸易的需要,导致了二者之间的矛盾。
三、WTO体制下贸易与环境问题的冲突
(一)贸易与环境问题的冲突
具体表现在:环境保护与贸易自由基本原则的冲突。WTO中的非歧视原则、关税减让原则、透明度原则等都是自由贸易的基本原则,然而这些原则在促进贸易自由的同时也在对环境问题产生了冲突,比如关税减让原则和各国内部的环境保护法规定的环境税费之间存在不一致的矛盾,从而被认为是该国的贸易保护主义,从而导致了贸易争端;多边环境协定自由贸易的冲突。首先就是对非缔约国家的待遇歧视,使得在贸易和环境的待遇上存在差异,使得与最惠国待遇产生了根本的冲突。其次就是禁止缔约国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的来往,严重违背了WTO贸易自由化的原则。
(二)贸易与环境问题冲突的实质
由上可见,贸易和环境的冲突主要直接来源于WTO法律的规则上,各国为了维护自己国家的经济利益和环境保护,使得各国之阿金贸易争端不断发生,成了贸易与环境问题存在冲突的实质性原因。
四、WTO体制下如何完善贸易与环境问题
(一)在WTO体制的理论基础上进行重塑
众所周知,只有可持续发展才是解决目前环境资源问题的直接有效的方法,所以WTO在建立环境保护法的同时,要正确树立可持续发展战略,使其视为WTO各项提议的基础当中,而不是只是作为一个口号,而不付诸实践。
(二)解决好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发展问题
和以前相比,发展中国家成员经济上虽然有所发展,但是就整个世界而言仍然处于下层地位,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发展水平远远低于世界平局水平,这就需要WTO在协调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收益作出更大的努力,督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要逐渐密切,使二者之间达成协商原则,将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发展问题上升为重要议题。
(三)增加解决争端的透明度
除了现行的解决争端的程序外,WTO还应加强解决争端的透明度,使得各项政策都建立在公开透明的基础上,同意非政府组织和政府组织同时参与决策的制定,比如可以召开年会的方式来进行,并且向已经建立了贸易政策审议机构的组织中也要强调环境问题的重要性。
(四)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
可以增加环境税来约束生产者,其目的不是在于收费,而是为了利用收费的价值规律,给那些损害环境的单位或者个人在经济生一些压力,促使他们合理利用资源,实现对环境的保护,从而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各国可制定适应本国的制度来对本国的贸易与环境问题进行宏观调控。
参考文献:
[1]谷祖莎.绿色屏障国际贸易中的环境问题与中国的选择[J].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2] 王金营,戈艳霞.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必然需要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
[3]许罗丹,申曙光.国际贸易中的环境与环保问题[N].北京大学学报,1997,(5).
[4]曾建平,丁玲.环境人权:伦理学维度的审视[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
环境问题主要表现范文4
【关键词】 建设新农村;环境问题;保护措施
新环境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五大建设内容之一。因而处理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已成为建设新农村的当务之急,分析产生环境问题的原因,并针对原因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才能更好更快的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做出以下几点分析和探讨。
一、建设新农村过程中存在的环境问题及形成原因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当前很多农村的水体正遭受严重的污染,大量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导致农药和肥料的残留物渗入地下水,从而使其硝酸盐含量大大增加,进行污染水质,导致水质难以净化。二是碳铵和尿素的使用,导致水体中的氮含量增加,进而导致耕地退化,加上一些毒害性强的农药的使用导致植物与土壤的品质受到破坏;三是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进程加快,农村中的生活污染问题也正逐步凸显出来,例如生活垃圾量的不断增长,城市垃圾向农村蔓延,加上农村缺乏相应的处理措施,使得农村的生活污染问题日益加剧。
上述三点是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最为常见的环境问题,也是最难治理的问题,要想彻底根治这些环境问题,促进新农村的建设又快又好的发展,就必须分析导致这些问题的形成原因,就笔者经验来看,导致这些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因受传统思想的影响,相应考核机制的不完善,广大农民朋友的环保意识较低和法制观念的淡薄,以牺牲环境而换取经济利益的情况还较为普遍,亟需进一步加强;二是当前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模式还较为粗放,虽然我国加大了新农村建设力度,但很多地方还没有高效的运行现代科技信息技术,使得当前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仍属于资源消耗型和粗放型的经营模式,各种破坏环境而谋求经济效益的现象的发生也就在所难免;三是缺乏相应的环境保护体系和组织机构,在乡镇、村等基层,环境保护大都缺乏机构与人员,职能缺位、管理弱化的问题十分突出,加上农村环保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对破坏环境的行为缺乏必要的监管和适当的处罚措施,基本没有形成环境监控和管理惩治体系;四是农村环境保护科技支撑较为薄弱。国家对农村环保适应技术研究和推广较少,在畜禽污染、生活垃圾污染、水污染等非常严峻的重点领域、重点环节上尚无认定的成熟技术和治理模式。适用性和实效性技术的缺失,严重制约着农村环保工作的顺利开展及其成效。
二、建设新农村过程中应对环境问题的几点保护措施
(一)不断健全农村环境保护部门的职能
为更好的促进新农村的建设,在处理环境问题时,应不断健全农村环境保护部门的职能。农村环境保护部门主要有林业、农业和环保部门,这些部门都具有一定的审批与调配资源的权利,因而必须对这些部门科学的划定职责,实现权责利统一,并建立相应的具有强制性质的协调机制,例如,可以由农村所在县市的环保部门带头拟定相关的农村环保规划,并对涉及农村环保相关的部门审批必须实行环保备案机制。这样就能从根本上确保环境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
(二)加快农村基层环保团队的建设
为加快新农的建设,将各种环境问题尽快的解决,应在健全农村环境保护部门职能的同时还应加快农村基层环保团队的建设,例如可以在中心镇区建立农村环保站,若条件允许,也可以一镇一站,并根据农村实际情况,聘请有经验的环保人士为环保协管员,与当地的社工团体联系,宣传环保知识,开展相关环保知识讲座,将环保知识宣传进农村,以不断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
(三)健全农村环境执法,确保农民环境权益
作为直接管辖农村环境的县市环保部门,应把农村环境执法作为主要的工作内容,调配人力物力财力,加大执法力度,亦可与具有审批、执法、调配资金权利的相关部门进行联合综合执法,加大对农村饮用水资源保护、畜牧水产养殖业、自然保护区、乡镇企业的环境执法力度,在确保农民环境权益的同时保证农村人畜的饮用水安全。
(四)加大农村环保宣教力度
环保部门应结合农村特点与需求,制定针对性宣传培训计划,加强农村环保知识义务教育,不断创新宣传方式和工作方法,力求在宣传的广度和深度上有所突破,切实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环境保护意识,真正让环保知识和环保法律法规进村入户,让广大群众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变被动为主动,积极维护自身的环境权益,积极配合乡镇各级政府的工作,并对政府工作进行监督,以不断加快新农村环境保护的步伐。
三、结束语
总之,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必须加强环境问题的分析,不断健全农村环境保护部门的职能,加快农村基层环保团队的建设,健全农村环境执法,确保农民环境权益,加大农村环保宣教力度,确保环境问题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李惠雅.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问题和对策[J].应用能源技术,2011,(09)
[2]于一凡,李继军,岳宜宝.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问题与规划对策[J].上海环境科学,2008,(06)
环境问题主要表现范文5
一、立足学情,有效整合教材
立足学情,就是要以学生为本,这是新课改的本质和核心。但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一是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二是要了解学生的共性需要;三是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此,我们要尽可能找准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并以此为取向对教材进行重组、增删、活化、延伸,这个“本”才能真正落到实处。但同时我们在整合教材时也要注意几点:
1.注重基础性,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
新课标对必修课程的知识结构要求要有相对的完整性,要重视基础性知识的掌握。应该说,现有教材严格遵循课标要求,在教材结构和教学内容的编排上是比较科学有序、规范完整的,课标要求掌握的基础知识在教材中基本都有得到落实,所以我们要充分尊重教材,不能随意进行删减,也不要频繁进行改造。只是在教学中需要充分考虑本校生源情况,即学生的认知特点、原有基础等因素,对知识点的内容呈现顺序和呈现方式进行调整,对教材中的活动设计、阅读内容、案例分析等进行添加或删减,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目的都是为了学生更好地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如:“环境问题的表现与分布”这节课的“人地关系”对我校学生来说是个难点,但教材中却在一开始就呈现了,而把学生较易理解的“环境问题的表现分类和分布特点”放在这之后。我就作了如下调整:先从学生已知的、感兴趣的环境问题具体表现入手,引导归纳出两种类型,再分析其成因和分布,最后引导到人地关系上。从学生的课堂反馈来看,这样的处理对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是更为有效的。
2.注重过程与方法,培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标强调知识的生成过程,要求教师不是简单地把要掌握的知识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要给学生创造更多主动学习和探索“过程”、“经历”的机会,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学会方法,增强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环境问题的表现与分布”这节课要求学生掌握环境问题的分类,按教材呈现顺序,是直接告诉学生环境问题分成两类,再分析其原因和分布。而我是这样处理的:引导学生边分析环境问题的具体表现、成因,边板书归纳环境问题的两种类型。这样处理教材,意在体验归纳的过程,教给学生归纳的方法,较原来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更主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分析归纳、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用教材教”的最终目的就是关注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教材只能提供一种或几种方法,更多的方法要靠教师的挖掘和创新。
3.注重时代性,增强地理能力
地理能力包括地理学习能力、地理实践能力和生存能力,教师应该想方设法增强学生的这些能力,学生才会把地理学习看作是一种精神享受与终身发展的需要,所以在教学中要设法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和全球大事,而教材具有相对的滞后性,整合教材时就应删掉过时的,甚至是干扰的信息,补充大量的与本课有关的地理时事,包括人口、资源、环境以及区域差异、国土整治、全球变化、可持续发展等内容,这些内容对学生发展地理实践能力和生存能力有极大的启示和帮助。如“环境问题的表现与分布”这节课,从学情出发,考虑到“生态服务”和“世界环境问题”这两个案例对学生学习目标的掌握作用不大,甚至形成干扰,就可以删去这两个案例,另外补充关于福州湿地破坏、松花江水污染、金沙江流域植被遭破坏、中国与发达国家环境问题对比、美国转嫁污染以及有关环境问题的漫画等案例,具有更强的时代性,更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生活环境,从多种途径获取地理信息并学会应用,提高地理能力。从这节课学生的课堂表现来看,这些策略也的确是行之有效的。
4.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渗透,形成正确的地理观念
正确的地理观念是地理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公民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之一。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从地理学科的特点出发,让学生领悟地理学科的人文价值、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使之综合落实到每个学生的身上,才能有效地促成学生正确地理观念的形成。要做到教的是知识,训练的是技能,培养的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如:“环境问题的表现与分布”这节课要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全球意识、参与意识,不是在课上直接告诉学生要具有这些意识,而是通过一些教材的处理,包括身边环境问题“福州湿地破坏”案例的选择、“漫画”情境的创设、“中美环境问题的比较”设计等,引发学生有效的思考,从而进行有意识的渗透。
二、精心设计,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感情地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站在新课程目标的高度,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可以达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的目的。
1.丰富教材,“呈现”特色
设计教材内容呈现的方式,要注意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接受能力。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选择使用不同特色的呈现方式。(1)凸显地方特色。日常教学中应该结合教材内容,把学生身边可以见到、可以听到的地理事实、时事、最新科研成果带入课堂,使教材内容更丰富,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延续初中“学习有用的地理”,使学习变得更容易、更有趣。如:“环境问题的表现与分布”这节课我选用了福州当地湿地生态遭破坏的案例来对教材进行补充,以更密切与学生实际生活的关系。(2)多样化的呈现。教材一般直接提供问题的结论,应该对其可拓展部分充分设计,以各种学生喜欢的活动形式呈现,如模拟实验、实地探测、学具制作、小品表演、小组竞赛、辩论演讲、专题调查等,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因其呈现方式的直观、形象并具有娱乐性和可读性,一定程度上是对文本教材的充实、拓展,有利于学生形成地理信息意识和能力,也普遍受学生的欢迎。
2.用活教材,“探究”问题
高中地理教学要体现新课程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理念,就要充分关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设计,而“用教材教”,也要求我们要用活教材,根据学习目标的要求,应该把相关的教材内容设计成若干探究的问题,满足学生探索自然奥秘、认识社会生活环境、掌握现代地理科学技术方法等不同的学习需要,也是实现课堂生成性的重要途径。当然,设计的问题应该要有一定的梯度。如果问题设计得太难,学生跳一跳还摘不到,就没兴趣了。如:“环境问题的表现与分布”这节课中用到的“漫画:西欧人和巴西人的争论”案例,学生一下子看不出主题,我就分成简单的几个小问题,如:“哪个代表巴西人,哪个代表西欧人?”“西欧人为什么认为亚马孙雨林属于全人类呢?”“巴西人为什么说‘要保护得付氧气费’呢?”等,逐步引导得出“环境问题具有全球性”的主题。我认为,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经常有成功的体验,才有继续回答问题的动力和热情,我们也才能达到课程目标。当然,问题也不能设计得太容易,如果问题缺乏一定的思维价值,学生也容易失去兴趣。
3.开发教材,“激活”思维
环境问题主要表现范文6
关键词:矿山地质环境;环境评价;防护措施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economy, all kinds of mineral is indispensable to human natural resources. However, the mining is human activities on th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destruction of most strongly a behavior, min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become increasingly serious environmental problem. This paper briefly discusses the mine environment geology change and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disasters caused by geological type,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of min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assessment, and expounds the relatively common min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the evaluation method of geological disasters, and corresponding prevention measures and means. Provide people with quantitative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process of regional geology environment basic conditions and change trend,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regional planning, min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disaster prevention, provides the basis.
Keywords: min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Environment evaluation; Protective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O74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与灾害综述
在开采矿产资源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矿山地质环境的改变。由于矿区地质环境平衡遭到破坏,致使区域地质与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这种地质与环境失衡,往往表象为区域性环境污染、植被破坏、地表水资源渗漏、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形变,甚至诱发性地震等环境与地质灾害。大范围高强度的矿产资源开采,甚至能够进一步加剧区域自然气候条件渐趋恶劣,加速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等原发性环境地质问题,也会可以引发诸如浅层水资源衰褐、水体恶性污染、地面裂缝等系列严重的环境地质灾害。然而,很长一段时期以来,由于人们对矿山环境和矿山地质灾害的认识程度不够,预防和保护不到位,使我国矿山环境状况堪忧,地质环境灾害频发,已经严重影响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正常社会经济秩序。为此,进行矿山环境地质灾害评价,有利于对各种预防措施和手段的合理制订,这对我国矿产资源合理地开发利用与矿山环境地质灾害预防都具有重要意义。
2、矿山主要环境地质问题
矿山环境地质与地质灾害在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往往相互伴随发生,即时间和空间上具有重叠性。部分环境地质问题与地质灾害互为因果,连环引发,构成了复杂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因此,这些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表现也不尽相同,但是如果这些灾害性问题叠加爆发,常常会让人措手不及,导致巨大的灾难发生。概括来说,矿山主要的地质环境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矿山开采往往导致水土资源毁损。即在矿产开采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废石、贫矿、尾矿、冶炼废渣,这些废弃尾矿数量与体积十分可观,长期堆砌叠压,犹如不断增大的山峰挤占土地资源,破坏林木庄稼等农作物。富含重金属和有毒物质的废弃矿石长期,常会加剧农田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过程。同时,不合理的采矿,会破坏潜水层,导致疏干性排水,致使地下水水位下降,河流断流,造成原来稳定的水环境改变,包括地表水漏失、地下水资源枯竭、区域水均衡破坏等灾害。这样的废弃尾矿,也造成景观资源的破坏,影响人们视觉效应和环境生态景观。
其次,矿山环境地质问题,长长会造成高危的地质灾害。矿山采掘破坏了矿区的地质环境平衡,改变了矿区岩土圈层的应力稳定性,导致矿区成为地质环境与地质应力急剧积累区,这种地质应力迅速爆发,就会产生各种地质灾害。这些岩土圈层因为地质应力的改变而爆发的灾害,表现在地表,即地面形变,如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还可以表现为斜坡岩土体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在矿坑、矿井内部,表现的灾害形式包括瓦斯爆炸、冒顶、突水、煤层自燃、塌方、鼓底、偏帮、岩爆、矿井热害等。
最后,矿山环境问题也可以表现为长期的环境污染危害。矿山开采,势必会产生大量的矿山废渣、废水和废气,巨量的“三废”不加以处理或无序排放,肯定会造成矿区环境污染。例如,在煤矿开采区,以及各种金属矿山开采区,矿区排放的废水多为酸性,这些无序排放的废液,常含大量的有毒、有害重金属物质,如铜、铅、锌、砷、镉、六价铬、汞等,这些废液甚至会被直接排入江河湖海等水体中,成为新的污染源,扩展了污染面积,加剧了污染态势。
3、矿山环境地质评价原则
虽然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和灾害日趋得到重视,然而目前仍然没有成熟的矿山地质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这也造成了人们对矿山环境地质问题束手无策的原因之一。在以往评价矿区地质环境过程中,不同的专家与学者会采用不同的评价体系,致使评价指标不一致,评价方法不统一;即便评价的方法统一,各自采取的评价资料也可能不一样,因而评价结果往往具有很强的主观性。
因此,我们在进行矿山环境地质评价之前,应该进行大量勘查,了解矿区具体的地质环境问题。包括矿山开采过程中和开采后,造成的资源损毁、地质灾害和环境污染因素,只有对这些地质环境问题充分了解后,才能对其可能造成影响程度和危害程度进行明确的评价与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