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范文1

关键词:劳动力 转移 新农村建设 经济发展

黔东南州是苗族侗族聚居较集中的民族自治地方,新农村建设的基础较好,劳动力转移积极地促进了此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全州全年生产总值迅速增加,人均生产总值在2009年突破1000美元,劳动力的转移增加了本州第一二三产业对经济的贡献值,各产业增长比重迅速增加,实践证明,劳动力转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新农村的建设和地区经济的发展。

一、劳动力转移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改善新农村建设的环境

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的知识素养,使农民享受更好的社会服务和公共资源缩小城乡差距,有利于统筹城乡规划,更好地协调城市和农村的发展,逐渐改变农村发展的落后面貌。同时可以增加农村人口的就业,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二、三产业的迅速发展。

2、提高劳动力利用率

劳动力成本是制约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可以给工业提供更多的廉价劳动力,同时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促进消费,发展国民经济。当农村全部劳动力都从事农业生产的时候,农业生产的效率就会降低。

(二)消极影响

1、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的出现

转移到城市中的劳动力将子女或者是父母带在身旁显然是不可能的,由于各种条件受限,他们会将子女交由父母看管,而通常年岁较大,文化程度不高的老人难以让孩子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首先教育是一个重要问题,处于叛逆期的孩子由于缺少父母的管教,更加不受老年人的管教,容易参加违法犯罪活动,影响未来。其次年岁较小的孩子由于老年人看管不到又容易受到拐骗,孩子的安全得不到保证;最后老年人的赡养问题也很凸显,生病时得不到及时的照顾和治疗。

2、农村人才流失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村人才的流失,使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和妇女化更加明显,减小了农业生产的后期力量。同时外出务工的农民利用赚来的钱来建造房屋,占用了部分耕地,一定程度上减小了耕地面积。

二、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推进了农村现代化进程

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要想提升农村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必须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断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比重,增加农民的收入。同时只有不断增加农业生产活动中科学技术的含量才能够使农业生产率提高,转移出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给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保障。

2、促进了商品流通,紧密了城乡之间的联系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缓解了城市产业发展中劳动力不足的矛盾,很大程度上推进了城市化的建设。以凯里市为例,在其城市物价抽样调查中,其居民消费价格和工业品出厂价格都有所上涨。劳动力的转移,使城乡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在农村劳动力为城市建设作出贡献的同时,农村可以学习城市经济发展的方法,利用城市中先进的生产技术,提高生产效率,也可以使城市中的企业拓展农村市场,加快商品流通,实现城乡之间的强强联合。

(二)消极影响

1、影响农业生产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大量转移,吸引了许多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导致剩余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素质下降,利用农业资源的效率降低,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造成了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老龄化比较严重,很大程度上是劳动生产率降低,不利于农业产业结构的更新和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

2、影响农产品的生产和供给

我国的城镇化的速度不断加快,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意味着我国一部分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成为了农产品的消费者,这样不仅农产品的生产者成为了消费者,而且农产品的消费量迅速增加。由于我国的人口现状,我国人均农业资源占有量相对较少,粮食等农产品供求比较紧张,若干品种需要进口,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这就要求我国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增长。

三、应对劳动力转移所带来消极影响的对策

首先可以采取就近转移的办法,让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农村附近的城市从事生产工作,可以在正常工作的同时又能照顾家,这样既能够从事其他产业的工作,增加收入,又能够保证正常的农业生产,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劳动力转移所带来的各种问题。其次国家应该为劳动力转移创造各种便利条件,例如设立专门机构负责农民进城务工的事宜,为他们在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奔走创造便利条件,为其子女在城市上学和工作提供帮助和指导,为其父母等就医提供便利条件,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使他们快速融入到城市建设中来,更好地为经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黄武刚,陈国胜,高光照.林利迈.温州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2008

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范文2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 运输经济 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8-159-02

1 区域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之间的关系

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交通运输之间是较为复杂的关系。目前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存在不同结论,但主要存在以下三种观点,这三种观点也成为了当前制定区域交通运输发展政策和规划的基本指导思想。第一种观点主要认为交通运输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引致需求,交通运输的发展就是要满足区域经济活动引发的交通运输需求;第二种观点则认为交通运输的发展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强调并突出交通运输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第三种观点则综合了前两种观点的结论,认为交通运输既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因,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结果,两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虽然上述两种观点都部分地反映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交通运输之间的相互关系。但笔者更同意第三种观点,认为区域经济与交通运输两者间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

1.1 两者可以相互促进

区域经济的发展促进交通运输水平的提高。完善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形成工业聚集效应。随着该区域供给水平的不断增长以及扩大辐射范围所带来的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反过来又对城市交通运输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使城市交通运输自身加快发展和完善。运输发展满足了产品输出以实现比较利益的要求,而追求规模经济和聚集效益将推动更为发达的城市交通运输提供支撑。经济发展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也能够为城市交通运输的良性发展提供资金保障,从而使得城市交通实现可持续发展。

1.2 两者可以相互制约

区域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不仅具有相互促进的关系,而且也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如果区域经济发展落后,无法为交通运输提供有利的发展条件及雄厚的资金支持,那么就会阻碍交通运输的发展。而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反过来又会阻碍经济社会的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的滞后影响交通运输的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的滞后最明显的结果就是影响当地的消费和需求,同时也会使政府的财政收入相应减少。落后的经济不能为当地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因而也制约了交通的发展。而且政府也没有认识到道路建设的重要性,往往在城市整体规划中缺乏科学性、合理性,交通基础设施也不完备,不能给交通建设提供有效的支持。

2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运输经济问题

2.1 区域经济发展与道路运输发展不相协调

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同是社会经济系统中两个密切相关的子系统。完善的交通运输系统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提供重要支撑,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又是决定交通运输设施的数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区域经济发展与道路运输发展不相协调,主要表现为交通规划水平不高,应变能力和整体协调性也相应缺失,不能使交通道路的建设与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区的规划相协调,导致当地城市不能更好地全面的发展;交通堵塞的情况也愈发严峻,究其原因就是,道路交通设施建设的速度远远落后,跟不上需求。交通堵塞必然影响到客货运输、商业洽谈等经济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经济水平相对落后地区的道路建设规划的延后,严重阻隔了这些区域和外部地区的联系,不能使外界了解当地的有利资源状况,就更不谈不上资源的开发了,相应地,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也就更加延缓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加重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2.2 经济社会发展对于运输建设缺乏资金支持

(1)在国家全面发展的新时期,由于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各种经济活动的增加导致原材料、产品、人员的流动增长和位移的增加,从而使交通运输的需求也呈现出急速增长的态势。虽然如此,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致使我国当前对交通运输方面的资金投入量相对于其他方面较为有限。

(2)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导致我国各地区的交通运输设施建设情况参差不齐,造成各地区间存在很大差距。尽管国家和各地方政府都在经济规划中加大了对交通运输设施的投入,但是政府总体上对交通建设还是缺乏资金支持,从而导致交通运输建设不能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2.3 落后的交通基础设施导致运输成本过高

在区域经济落后的地区,交通基础设施也比较落后,以城市为中心的地区和周边地区难以形成产业高度集聚,物质高度集聚,资金高度集聚,技术高度集聚,人才高度集聚的经济优势,因此缺乏完整的交通运输网络,使得地区间的运输难度增大,运输成本提高。另外,影响运输成本高低的因素较多,其中运输工具的成本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之一,若运输工具的效率较低,也会造成运输成本的增加。

3 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运输经济问题的措施

3.1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与道路运输发展相协调

交通运输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是指:交通运输与经济两个系统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适应、协同发展的状态和过程。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或系统组成要素之间在发展演化过程中彼此和谐一致的程度称为交通运输与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程度。

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相互作用,形成协同发展的内在机制。首先交通运输能力的提高,不但可以强化区域经济系统内外的经济联系,加大和提升系统开放的程度和效率,而且随着区域交通运输系统结构的改善和功能的增强,区域经济系统内的分工协作愈加明显和集中,主导产业得到加强,反过来区域交通条件的改善,可以增大区域经济的聚集效应,增强地区规模经济效益,加强区域经济子系统间既有的联系,促使区域主导产业前向、后向扩散范围和程度扩大。同样地,区域经济水平的增强,可以促进区域交通运输的发展,因为经济水平的增强意味着经济活动的加强,这又导致对交通运输需求的增长,并且区域经济实力的增强,会加大对区域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投入,会进一步构建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相互作用的多环正反馈系统。

3.2 增加地区对交通运输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

区域经济发展阻碍交通建设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是对交通运输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不够,只有提高政府对交通运输建设的资金支持,扩大交通网络,大力拓展城市内部交通及周边地区的交通建设,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提高周边地区与中心城市的人员、商品、信息的流动,才能实现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

3.3 加快建设交通运输设施,推进交通运输整体发展

(1)良好的交通基础设施和畅通的运输网络,可以缩短运输相对距离,压缩企业的运输成本,特别对以交通运输作为大量成本发生点的企业,压缩这方面成本的要求就更迫切了。

(2)在规划方面要注重协调性、综合性,使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社会其他系统的发展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共同为区域经济的增长助力。

(3)针对不同的区域,应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设计划。例如,对经济发达地区,可以适度超前建设交通设施,以适应快速增长的运输需求;而对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则要更加重视基础交通设施的建设,为这些地区以后的经济发展,做好最基本的交通保障。

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范文3

关键词:高职教育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0 引言

1999年教育部在《面向2l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曾提到“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面向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实用型人才”。当前,随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建立,安徽省正值经济加速发展、民生逐步改善、效益明显提升时期。而作为影响区域经济合理、健康发展重要因素之一的高等职业教育,创造出企业所需的人才成为两者之间矛盾的焦点。本文基于此问题,综合分析安徽高职教育以及区域经济现状,进而得出解决两者不相协调的对策和建议。

1 安徽省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现状分析

1.1 安徽省高职教育发展现状

安徽省高职教育的发展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十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关于将安徽省建设成为职教大省目标的指导下,我省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优化其配置,使得高职教育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办学规模显著扩大,高职教育的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为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输送了大量的技能型人才。有数据显示,从2000年至2005年期间,安徽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8.5%增长至17.3%,其中高职招生人数占普通高校招生总数比重从50.5%上升至59.49%,具体见表1。2010年末数据显示安徽高职院校增长至71所,普通高校在校生93.9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4.3%,比上年上升2个百分点,各类中等职业教育(不含技工学校)在校生87.3万人。

另外,从目前全省高职院校目录分布情况来看,我省现有专业类75个,占全国高职高专教育所有专业类的96.15%;专业422个,占所有专业的42.9%,其中目录内专业370个,目录外专业52个。同时根据安徽省发展规划处2011年提供的数据显示,在我省高职高专院校的19个专业大类中在校生数量前5位分别是,财经大类、电子信息大类、制造大类、文化教育大类和医药卫生大类。

表1 “十五”期间全省高职院校情况分析

表2 2011年全省前5专业大类排名情况

1.2 安徽省经济发展现状

1.2.1 安徽省整体经济现状

图1 “十一五”全省生产总值增长

图2 “十一五”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不断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尤其是在我省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三步走的战略方针指导下,经济得到迅速发展,成功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大国向经济强省的转变,并逐步跻身工业化中期阶段。调查近10年安徽省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2003年全省人均GDP上限仅16000元,下限不足3000元;2007年我省全年生产总值达7364.2亿元,年平均增长10.4%;2010年全年GDP为12263.4亿元,比2009年增长14.5%。图1反映的是“十一五”期间安徽省生产总值历年的增长情况,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从2006年开始,全省经济保持稳步增长。

另外,2011年安徽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5601.9亿元,较2010年增长23.6%,其中轻、重工业分别增长25.9%与22.6%,,轻重工业增加值比例由上年的30.9∶69.1变化为29.7∶70.3。图2反映的是“十一五”期间安徽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历年的增长情况,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出,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迅速,发展势态良好, 它们对全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1.2.2 安徽省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2011年3月,《中原经济区发展报告2011》中选取全国六大经济区为样本对其竞争力进行了比较,长三角地区综合竞争力位居第二位(67.53分)。安徽省地处区域经济发展较快的华东地区,作为毗邻长三角的省份之一,近年来虽然在经济上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但是与长三角地区的差距仍然较大,安徽省的人均经济发展水平整体上仍然偏低。

另外,由于安徽省幅员辽阔,其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综合比对近几年来17个地市的人均GDP、三大产业增加值,非农人口比重等指标后得出,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隶属本省经济发达地区,这一地区人均生产总值在10000元/人以上,GDP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4.01%,并且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大,对外贸易也较为密切。淮南、淮北、黄山隶属本省经济特色区,GDP平均增长速度为9.26%,第三产业比重在全省最高。蚌埠、滁州、巢湖、池州、宣城和安庆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GDP平均增长速度为7.42%。阜阳、宿州、亳州和六安属于经济落后的地区,人均GDP在4000元以下,GDP平均增长速度仅为2.64%,第一产业比重较高,非农人口的比重很低。由此可见,四大经济区域之间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

2 安徽省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2.1 安徽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表现

2.1.1 专业设置不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根据省就业部门提供的数据,安徽省技能型人才严重短缺,供求缺口约在300万人,高级技工和技师仅占全省技工总数的3.5%,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目前,很多高职院校从自身办学效益出发,热衷于开办所谓“热门”且办学成本低的专业,但往往这些专业培养出的学生缺乏一定的动手能力、眼高手低,导致毕业后就业困难,而实际上企业所需的大量技能型人才却依然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由专业设置不合理引发的高职毕业生就业难,不仅导致企业技能型人才的短缺,而且会直接影响整个社会对高职教育的看法。

2.1.2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不够

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培养学生构建知识、能力、素质体系结构途径和方式,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但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没有跳出传统的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过分强调理论知识而忽视对职业实践技能的培养,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和实践的严重脱节,不仅造成

教育教学资源的极大浪费,也体现不出现代经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2.1.3 本地化服务功能未充分体现

近十年,尽管安徽省高职教育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却未能充分与本地区域经济发展相融合,忽略了高职教育的实质是为地方经济服务,从而造成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适应地方企业对人力资源需求。从表象上看,高职院校整体就业率很高,但本地化就业率却偏低。“本地培养、异地从业”、职业教育和就业长期“倒挂”、经济与欠发达地区为发达地区输送技能型人才成为当前安徽省高职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这种现象不仅阻碍了本地区域经济的发展,也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障碍。

2.2 构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高职教育

2.2.1 优化高职专业设置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不仅要适应学生自身的发展,也要实现与地方经济建设相对接,实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功能。依据2011年安徽省高职高专专业情况分析报告以及安徽人事部门的相关资料,随着安徽皖江城市带以及城镇产业群的建设,未来几年我省对汽车工业、装备制造工业、优质金属材料工业、水泥及非金属材料工业、电子信息工业、农产品加工业、能源及煤化工业和生物技术工业支柱产业以及新兴产业方面的人才需求很大,应鼓励发展此类专业。

2.2.2 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教育改革的重点在于人才培养模式,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以市场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下,高职院校应积极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探索新的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区域经济发展使各行业对人才需求呈现出多样性,因此,在完善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要灵活处理好知识、能力、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针对当前安徽省区域经济发展对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可以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行“订单式”培养方式,由企业向高职院校“下订单”,学校依据订单要求培养学生,确保为企业输送合格的人才。

2.2.3 提高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水平,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

“本地化就业率”是衡量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水平发展的重要指标,高职院校要将自身的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安徽作为全国典型的职教大省,要充分发挥高职教育在推动地区经济内涵式发展中的技术保障功能。高职院校和企业合作培养人才是一个双向的、共赢的工程,双方在此过程中应履行相应责任和义务,共同努力推动人才培养工程的顺利进行。高职院校在合作中必须突破传统教学观念,确定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突出实践教学、技能训练、学生主体的教学观念;企业在合作中需要不断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把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并为其提供必要的财、物的支持。通过校企合作力度的不断加大,使高职院校培养出越来越多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本土型、“永久牌”技能型人才,真正意义上实现高职院校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功能。

3 结束语

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是高职教育的重要内涵,随着安徽全面进人到中部崛起的战略发展时期,经济的全面发展对高职人才的需求十分紧迫。在此形势下,只有不断提高高职教育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才能实现安徽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并创造出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安徽省人民政府.安徽省教育“十一五”发展规划[z].2006.

[2]陈楠.安徽省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J].科技广场,2011:248-250.

[3]曾令奇.高职教育专业设置如何适应社会需求[J].中国高教研究,2007,

(1):66-67.

[4]张辉,苑桂鑫.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J].职教论坛,2008(17).

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范文4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城镇化对安徽省经济增长等方面影响,分析出城镇化对安徽省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力,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加快发展安徽省城镇化水平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城镇化; 区域经济;影响

城镇化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文明的大趋势,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即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会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本文选取世界公认的综合性较强衡量城镇化水平的最基本的指标——城镇人口,文中均运用该指标来衡量城镇化发展的水平。

近几年安徽省国民生产总值连续保持较高水平的增速,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镇化水平在不断提高,但同时伴随新的问题——区域发展不平衡。本文从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出发,分析城镇化对安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加快安徽省城镇化进程、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安徽省城镇化发展基本状况

安徽省地处中国东南部地区,处于长江、淮河中下游,全省国土面积达到13.9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45%,居全国第22位。2014年末,全省常住人口达6082.9万人,居全国第8位。安徽省现辖15个省辖市和2个地区。省辖市和地区管辖43 个市辖区、6 个市、56 个县、927个镇、330个乡及251个街道,省会合肥是安徽省最大和经济最发达的城市。2014年,安徽省的城镇化率达到49.2%,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安徽省城镇化水平有所提高,城市面貌得到改善,城市的综合能力逐步加强,已经形成阶梯式的城市布局体系。但和我国城镇化率54.77%相比差距仍然很大,在中部六省中,安徽省城镇化水平仅高于河南,位于倒数第二。

二、城镇化对安徽省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1.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城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经济发展,目前GDP、人均GDP 等都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为了剔除人口规模等的影响,本文认为选取人均GDP来衡量经济增长比较合理,通过表1可以看出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安徽省经济发展一直呈稳步上升状态。

2.城镇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分析

近年来安徽产业结构也在不断升级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25.56%、36.41%、38.03%演变为2014年的11.48%、53.74%、34.79%。总体变化趋势由图1可知,第一产业增加占GDP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占GDP 比重稳步上升,2014 年略有下降,但在三产业中占GDP比重仍最高,说明第二产业为安徽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部分,工业化持续蓬勃发展,第三产业则呈现为先上升后下降又上升的趋势,意味着安徽省整个国民经济结构得到不断优化,基本遵循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

3.城镇化对就业的影响分析

虽然安徽省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但对农村劳动力的吸收能力仍较薄弱,近几年随着地方招商引资发展,解决了一部分人就业问题,但农村劳动力仍以去外地务工为主。当然随着安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会对吸收广大农村劳动力具有巨大潜力,下面就从就业总量和就业结构两方面来描述安徽省城镇化对就业的影响。

(1)城镇化对就业总量的影响。通过图2可以看出,随着安徽经济不断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稳步提高,安徽省的从业总人数呈稳步上升趋势,农民就业人数近两年来虽然略有下降,但和全省从业总人数的变动趋势具有较强的相似性,其主要原因在于安徽省是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大,农村就业人口对于全省就业人口总数变动具有决定性作用。所以在此基础上若加快安徽省城镇化水平,实现劳动力合理地转移,将会带动城镇和农村就业总人数的不断增加。

(2)城镇化对就业人员结构的影响。从图3可以看出,随着安徽省城镇化不断发展,安徽省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结构发生较大变动,主要表现为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呈明显下降趋势,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都呈明显上升趋势,由此可见,安徽省劳动力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正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这也是安徽省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的表现。

4.城镇化对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

由表1 可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及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安徽省城乡居民生活水平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始终显著地高于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另外我们可以看出近年来城乡居民收入之比有明显下降趋势,表明城镇化发展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但因为基数的不断增加,虽然该比值在下降却也表明城乡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

三、提高安徽省城镇化水平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为了加快安徽省城镇化进程,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1.深化体制改革,加快制度创新城镇化过程中存在户籍、金融等方面的制度性障碍,所以要建立新型户籍管理制度,逐步放宽中小城市落户条件,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地转移;深化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逐步建立面向所有非农产业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体系;改革金融投资体制,以多种金融手段促进各种农业产业和乡镇企业的发展,推动第三产业发展,增强城市经济实力。

2.继续加强和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安徽省城镇基础建设要以政府为主导,企业和社会共同支持发展。首先要加强政府的领导,制定相关政策扩大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其次政府通过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及措施,积极吸纳企业和社会资金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中;最后对于有限的资金要提高利用效率,在保证覆盖率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基础设施的质量。

3.完善教育制度,提高区域人口素质

通过实施与农村现代化和城镇化要求相符合的教育及培训,帮助大多数青少年提升自身素质,使得他们能在产业结构转变及社会转型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那少数离不开家乡离不开土地的青少年能够成为与城市文明平等对话的现代意义上的农业生产者。通过鼓励青少年接受高等教育,能够更好地发挥人力资源,运用他们的创新能力促进区域经济更快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闫化强.安徽省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研究[J].安徽大学,2013(5).

[2]张英.黑龙江省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08(3).

[3]郑红雨.安徽省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J].南方农业,2014(8):24.

[4]杜煜.城镇化对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J].河南科学,2014(11):11.

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范文5

关键词:房地产投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Abstra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n the one hand to the real estate investment an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mainly reflected as well as the impact on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pathways were analyzed to explore, on the other hand, starting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ree aspects of the real estate investment and regional economic, ecological, social, the nee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sustainable economic is discussed.

Key words: real estate investment; regional econom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F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房地产作为生活和生产中的基本要素之一,是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的产业,和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房地产投资对区域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将房地产投资和区域经济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房地产投资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

房地产投资和区域经济的关系

房地产行业作为区域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周期循环也是经济周期的组成部分之一。房地产投资有着投资周期较长、回收较慢的特点,其规模受到当地的生产和发展水平的影响,和经济发展的变动趋势基本一致,大致能够和宏观经济相协调,然而也有着其自身的特点存在。房地产投资能否保证和区域经济相协调,对区域经济有着直接的影响,当二者处于相协调发展的状态,房地产投资就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如果二者之间不能够保持发展的协调性,则房地产柚子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造成一定的阻碍,甚至可能使区域社会经济发生全方位的萧条。

主要体现

房地产投资能够保证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其主要的体现在于房地产投资能够对区域经济的增长起到促进的作用。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以及必要的前提,经济增长是经济进步最主要的条件。只有是经济得到一定的增长,才能够实现经济的发展。经济增长和投资之间历来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经济增量决定了投资的总量,而投资又对经济的增长有着强力的推动,在科技和资源水平等同的情况之下,投资的总量和增长率决定了经济增长的速度。从需求角度而言,国民经济长期的发展依赖消费的需求,而短期内的发展则依赖于投资的增长。从投资结构方面来说,房地产行业的投资能够一直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因此在当前人民消费水平难以提升的情况之下,房地产投资的增长速度就决定了经济增长的速度。

房地产投资影响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首先,在房地产投资尚未成为房地产的物业时,通过其投资总量的变化来对区域经济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果房地产的投资还没有形成现实的物业之前,其资金的分配量大于区域经济增长的速度,就会造成投资资金的膨胀,导致国民经济发展的比例失衡,出现大量投资泡沫。

其次,当投资形成了现实的物业之后,房地产投资能够通过结构方面的变化对区域经济的发展造成影响。不同类型的物业在不同的产业部门中发挥作用,能够对各个经济产业和部门的能力和平衡造成直接的影响。如果在发展中对于消费型的物业过于偏重,如饭店、宾馆等,就会在某种程度上对住宅等生产型物业造成影响,导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房地产投资可持续发展

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全方位地转变生产要素的结合方式。房地产投资是资金与土地两种稀缺资源的结合。在以往,人们只对房地产投资在区域经济增长中发挥的作用进行单独的探讨,而对其在生态、社会等方面的影响存在着忽略,导致房地产的投资和社会整体的可持续发展之间没有了相应的联系。当前,对房地产投资在区域整体可持续发展方面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已经成为了区域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的需要。

经济可持续发展

要保证房地产投资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基础和保障。如果当前房地产投资其增长速度大于了社会的需求,或者其投资的结构不能够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就可能导致资金的积压,产业机制不能够得到有效的流通,进而造成金融坏账,对正常的经济秩序造成影响。另外,区域之间经济定位的不同,也会对房地产投资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不同区域发展状况和特点存在着差异,对于房地产投资也会有着不同的需要。及时在同一区域中,随着其进入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其对房地产投资也会有不同的需求比例。只有根据实际来确定合适的房地产的投资,才能够保证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性。另外,保证房地产融资渠道的畅通性,也是经济发展中重要的问题之一。

生态可持续发展

房地产投资需要占用大量的资源,其中空间以及土地资源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对这些资源进行过度的占用,必然会对其他行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制约,因此在发展中应该使资源能够进行合理的协调和配置。房地产投资的直接产品能够改变当地的空间分配,既会对城市和环境空间造成分割,也会使空间产生房地产产品的内外之别。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之内,我国房地产投资以粗放的发展为主,依靠对水源、土地等资源进行过度消耗来进行,没有对空间资源的合理规划利用起到应有的重视。在房地产投资的决策中,应该以生态保护、城市规划等方面的专家的意见为参考,使房地产和环境生态之间能够有更加自然地衔接。

社会可持续发展

房地产投资的社会可持续性,主要在社会环境以及人文环境两方面得以体现。社会环境指的是在一定区域之内人们的交往和生存的环境,是一种较为特殊的社会文化。人文环境则指的是某区域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有着稳定的民族特点的文化艺术环境。社会和人文环境要求某区域的房地产及应该和该地的文化内涵、地方特色相适应,保证居民之间能够正常的交流。房地产投资必须对社会和人文等方面的要求有着充分的尊重,才能够真正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房地产投资和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房地产投资能否保证和区域经济相协调,对区域经济有着直接的影响。另外,房地产投资对于区域生态、社会方面的可持续发展的作用,也会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静岩,韩文秀.房地产投资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及对策[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3(02)

[2] 董亚红,鲍明龙.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建议[J]. 今日科苑. 2007(12)

[3] 孔行,黄玲,于渤.区域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长期动态协调关系研究[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9(03)

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范文6

【关键词】高等院校;区域经济;辽宁省;发展对策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区域化和高等教育地区化趋势的出现,高校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密切关系,已普遍为世界各国所重视。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要求高校必须主动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当前,辽宁的产业发展处于工业化中后期。谋求经济转型升级、城市发展水平提升和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成为辽宁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辽宁必须依靠科技创新,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低碳经济为主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这就要求辽宁省高校积极参与地区发展,更大程度地融入辽宁社会经济发展中去,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引领和带动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一、高校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越来越密切。高校能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科研成果以及创新动力等促进因素,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反之,区域经济是区域高校发展的基础。区域经济的发展可以为高校提供物质条件,是高校发展的支撑与引导因素。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一)区域经济对高校的发展具有决定作用

区域经济为高校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决定了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区域经济发展影响高校的办学理念、层次结构、办学规模、专业设置、就业形势等方方面面。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区域经济对区域高校的制约和影响更为明显。区域经济的发展成为推动高校发展建设的主要动力。

(二)高校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源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是高等教育的三项主要职能。高等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它的发展直接影响着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并且对科技发展、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等方面都有积极的推进作用。区域性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在于实现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发挥更大的作用。不同的区域经济在发展并形成自身经济特色时,需要高等教育与之配合,为之服务,形成一个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高等教育系统。高校不仅在知识生产、传播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并且不断地为政府和社会提供各种咨询服务和科技研究,成为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思想库”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源。

二、高校促进辽宁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的实证分析

(一)辽宁省高校发展现状

辽宁是高等教育大省,目前已建立起与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规模适当、结构合理、学科门类齐全的高等教育体系,且整体发展趋势良好。2010年,辽宁省普通高校112所,分布在全省的14个城市。[1]2007年底辽宁省高校总数量位居全国第10位,本科院校数居全国第4位。普通高校专任教师数50344人,居全国第11位。其中正高级职称的教师6232人,副高级职称的教师15926人,均位居全国第6位。[2]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辽宁省高等教育资源比较丰富。近年来,辽宁省高校主动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拓展学科覆盖领域和服务方向,以其拥有的人才、学科、科技优势和浓厚的文化底蕴,成为辽宁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助推器、科学技术进步的孵化器、文化繁荣的辐射源。此外,一些原中央部委属高校划转到辽宁管理后,也使辽宁与事关国民经济发展的各部委所属行业的联系更为紧密。同时,在服务辽宁区域经济的过程中,这些高校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力量,为提高辽宁省人口素质,实现“教育强省”战略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辽宁省高校促进辽宁社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多年来高校在辽宁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面对国家和辽宁经济发展的新环境、新机遇、新问题、新要求,高校必须认清自身在促进辽宁社会经济发展中还存在的问题,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

1.办学理念相对滞后,服务区域经济的意识不强

高校服务功能尚未得到充分发挥,没有从根本上树立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观念。从高校管理层面到教学科研人员参与区域社会经济建设的意识不强,程度不够。多数教师固守脱离实际的校内教学、科研工作,参与经济社会建设的能力较差,很少走出校门服务社会。大部分高校和所在区域政府尚未建立起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也压制了高校和高校教师主动为区域社会经济服务的积极性。正如王旭东(2007)指出的那样,目前我国许多地方高校没有认识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仍按原有的办学模式,在人才培养上追求规模、层次;在学科专业建设上追求大而全;在科研研究上不联系实际,只关注课题、论文数量。[3]

2.区域经济发展体系各要素之间互动合作机制尚未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高校与区域企业缺少有效的联系和沟通,沟通渠道尚不顺畅,合作机制有待完善;区域政府未能很好地发挥牵线搭桥的协调引导作用,致使高校的科技成果不能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表现为:传统体制下的政府以计划配置区域经济发展体系各要素的方式仍未彻底改变;区域经济发展体系互动机制缺位;现有的技术创新中介机构和支撑服务体系较为薄弱,不适应企业技术创新的需要;区域经济发展体系各要素间相互作用的外部环境欠理想;政府在科技信息等公共产品的供给制度方面尚需完善;科研成果不能面对实际需求,科技体制改革亟待进一步深化。由于渠道不畅,相当一部分有市场前景的科研成果转化率很低,而高校注重理论研究,存在着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相脱节、科技与生产结合不紧密现象,无法供给企业需要的具有市场前景和高附加值的科技成果。

3.高校教育结构与区域经济结构相脱节,人才培养不能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要

高校专业设置陈旧、结构不合理。一些课程的设置不能随着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而及时进行调整。许多高校不明确自身在区域经济发展体系中所承担的育人责任,不注重实用型人才的培养,筹划学科建设脱离区域经济、产业和技术结构的特征和当地文化资源状况。导致专业设置不合理,人才培养不能完全满足和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致使高校教育结构与区域经济结构、人才培养与经济需求的错位和脱节,不能很好地为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撑。[4]

4.高校科技引领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力有待加强

长期以来,高校的主要工作偏重于教育功能的发挥,较少开展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特别是大部分区域高校科研整体实力相对薄弱,科研力量过于分散,未能充分发挥整体优势。主要表现为:一流高校缺失,高校、科研院所机制不活,关键技术领域重大突破少,与生产和优势产业结合不够紧密等。致使高校运用科学理论解决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能力不足,不能很好地为当地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提供高水平的信息咨询服务,高校科技对区域经济建设的引领、支持程度不够。

三、高校促进辽宁社会经济发展对策建议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充分发挥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作用,努力将高校的优势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当前,辽宁高校应努力提升自身发展质量和水平,在辽宁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1.创新办学理念,多种形式服务区域社会经济

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是辽宁高校办学理念的核心组成部分。高校要从根本上转变传统观念,创新办学理念,牢固树立服务区域的指导思想,采取开放式办学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地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1)创新办学理念,服务区域社会。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服务社会是高校的职能和使命,而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的最终目的是服务社会,高校人才培养、科研创新与发展的出路也在于服务社会。当前,教育科技正在发挥着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作用,辽宁省高校作为辽宁科技和教育领域的培养创新基地,要创新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办学理念,明确自身定位,发挥各自优势和特色,全方位地融入到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去。

(2)树立开放式办学思想,借助文化辐射促进区域文化建设,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精神支撑。高校应以开放性的大学文化建设模式向区域辐射先进文化。高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学习氛围、价值取向等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强大的辐射作用。要积极利用高校在引领和传承先进文化方面的优越条件,引导校内先进文化向区域社会转移。 [5]

2.加强政策引导,建立互动机制,创新体制机制

(1)实现高校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相互促进,必须建立高校和政府、企业(社会)三方互动机制,各司其职,共同努力。

就地方政府而言,要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树立为高校和区域发展服务意识,充分发挥桥梁和引导作用。制定倾斜政策,鼓励高校与社会加强联系与合作,协调高校与企业的利益关系,为高校服务社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统筹规划高等教育,加大投入,改革管理体制,扩大高校的办学自。就高校而言,要积极加强与地方的合作与交流,主动承担起促进区域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职能。充分认识“企业是创新体系建设的主体”,关注企业亟需的具体技术问题,以赢得地方的信任和支持,在服务中求支持、求发展。就区域企业而言,要赢得区域政府的支持,主动寻求与高校的合作,共同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充分发挥高校在人才和科技方面的优势,企业在资金和设备上的优势,使各自的资源得到最佳的互补和配置,促进政府引导、企业为主、高校与企业合作等多种形式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形成。

(2)创新体制机制,激活创新要素,建立有利于高校开展社会服务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通过体制机制创新,营造有利于创新文化生长的制度环境,把蕴藏在广大科技人员中的创新活力激发出来,优化配置各种资源,使高校真正有效融入区域经济发展体系建设,促进人才、教育、科技、产业的良性互动。

3.构建产学研合作模式,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产学研合作是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模式。产学研合作通过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体系所需各种要素的有机结合,能够有效地促进辽宁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校要走出去,关注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向和需要,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并以此为依据确定高校的科研项目发展方向及专业设置,从根本上解决科研与实际相脱离问题,使科技成果更加贴近企业和市场需求。结合辽宁省现状,辽宁省高校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可采用松散的产学研合作、大学衍生企业、入股型产学研合作、大学科技园、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等产学研合作模式,形成多种模式共存的产学研合作机制。通过多层次、多元化的产学研合作,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增强辽宁省高校与地方的联系,以项目为牵引,开展社会服务、引领区域创新,形成高校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体系互动发展的良好格局。

4.调整优化学科布局和专业结构,实现高等教育和区域发展的有效对接

辽宁省高校的战略“定位”一定要着眼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和高校自身的条件,坚持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结合区域社会经济建设,找准与企业、区域发展的利益共同点,紧密围绕辽宁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对学科和应用型、创新型、技能型人才的需要,调整学科布局、专业结构和培养规模,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学科专业的合理布局与升级,解决专业人才供求的结构性矛盾,以适应辽宁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5.提高服务区域经济能力,引领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高校服务能力是指高校的人才培养能力、教学服务能力、科技服务能力、信息咨询能力等诸方面能力的综合。[6]辽宁省高校作为辽宁科技和教育领域的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基地,应当为辽宁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特别是在辽宁高层次人才培育体系建设中发挥龙头作用,在辽宁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主力军作用,在辽宁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思想库作用;在全面开展社会服务活动中,加快提升高校发展质量和水平,不断增强自身服务社会经济建设的能力。这就要求辽宁省高校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创造多种形式的学习机会,及时更新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不断提高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水平,增强服务社会能力,充分发挥高校教育和科技引领作用。

参考文献:

[1]辽宁省教育厅. 2010年辽宁省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 省略/secpage.htm?actionType=viewjsp&id=13661.

[2]辽宁省教育厅,2007年辽宁省教育统计年鉴[Z].

[3]王旭东.论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拓展[J].中国高教研究,2007(8).

[4]任培秦.高等教育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思考[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13.

[5]许立.大学文化是城市精神的缩影[N].大连晚报,2010-09-25.

[6]徐同文.区域大学的使命[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