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心理学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心理学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心理学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范文1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multimedia assisted instruction in education play an increasing role. In this paper, geography teaching, for example, discusses the multimedi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geography teaching.

关键词:多媒体 地理教学 应用

Key words: multimedia Geography Teaching and Learning

作者简介:姜惠玲,女,(1972.11-),本科,助教。研究方向:地理教学

地理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学,给教学过程增添了无限生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本文以地理教学为例,论述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一. 地理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通过图文音像的有机结合、丰富的色彩和动画的展示、直观的教学效果来创设生动、愉悦的学习氛围,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给地理教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使得一些抽象的地理知识,可以通过多媒体通俗易懂地教给学生。多媒体信息技术注重知识的传授,也重视智力的开发与能力的培养,通过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技术保证,优化了学生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感兴趣的内容与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二. 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传统地理教学中,主要使用的教具是挂图、课本里面的插图和一些投影,但这些图像都是静止的,不能反映出地理事物的运动变化过程,一些抽象的知识,学生也难于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不起来。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利用网络搜集相关的资料,通过动画模拟和演示过程,使学生感受地理事物的变化过程,让学生在观察中思考、讨论,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教与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把地理学科中的很多画面通过动态过程表现出来,比如大气环流、水循环、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各种地质地貌的形成过程等,多媒体通过动画模拟,直观形象地展示出这些画面。可以在3DS平台上利用动画来模拟大气环流,再显示在地球自转偏向力影响下,三风四带及三圈环流的形成、移动等。多媒体可以动态演示也可以静态观察,可以局部也可以整体来看大气环流的情况,教师根据教学需求,随时调整画面,引导学生从直观到抽象,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 借助多媒体可以突出重难点,提高教学质量

高校地理学科,有很多重点和难点,使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师讲起来比较吃力,学生学起来也难理解。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借助多媒体,可以使地理教学形象化、直观化,提高教学效果,易于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学生容易理解。利用多媒体,既可以增强课堂的生动性,又可以广泛地获取知识,突出教学中的重难点,使难点简易化,易于被学生所理解、接受,提高教学质量。比如,在介绍黄山风景区是,涉及到黄山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这既是这一课的重点,也是这一课的难点。很多学生没有去过黄山,不了解黄山为什么是我国特点最多的名山。针对此,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搜集相关的黄山四绝图片,再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使这些知识变得直观、形象、具体,学会易于理解,也提高了教学效果。讲“地球的形状”时,可以利用动画来演示,用动画海岸观察船的变化过程和月食中月相的变化过程来解释地球是一个球体。讲“我国东部季风影响的雨带移动规律”时,可以画出锋面同时也配以风声、雨声,并用醒目的颜色来标注冷气团、暖气团,这样学生可以了解整个过程,也同时学到了一些专业术语。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大大增加课堂容量,合理分配课堂利用率,运用于复习课教学更有优势,可以复习比较零散的知识点,通过点击鼠标使主界面与分支界面之间自由跳转,学生能够很清楚地了解这些散乱的知识点在整个单元知识结构中的位置。这样在复习中,达到了点面结合,学生的知识也得到了升华,形成完备的知识面,提高教学效果。

四. 借助多媒体技术,可以给学生以刺激,提高学习效率

心理学研究表明,刺激对人的记忆起着重要作用,刺激越多越大,人对这个刺激的记忆就越长久,越清晰。地理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为课堂提供多重刺激,让学生获得各种感官信息,组合起文字的、声音的、图像的材料,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提高记忆和学习效率,也可以采用交互的学习方式,也就是说给学生提供复述的机会,这样达到的效率会更高。

五. 借助多媒体技术,可以丰富教学过程,创新教学模式

地理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优化了课堂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交互性、开放性、个性化的特点,创新了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创新了教学模式,促使教学观念的转变,提高了教学质量。多媒体辅助教学环境下,主要教学模式有演示型模式,即是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给学生播放教学软件,主要是一些难以用口头表达清楚的教学难点;探索练习型模式主要是利用多媒体技术,提出一些探索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思考,从中发现问题、进而通过分析、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个别化模式就是说根据学生的个性和爱好,借助多媒体技术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总之,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应用多教学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使用不当,会得不偿失。因此,在多媒体教学中,要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选择最为适宜的教学媒体,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

参考文献:

心理学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范文2

为了弥补我国传统教学的缺陷与不足,《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近年来,为响应国家号召和满足教学需求,我国信息化教育的教学工具与教育形式都随着信息化的脚步在不断的发展。

1.微信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微信(WeChat)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推出的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微信支持跨通信运营商、跨操作系统平台通过网络快速发送免费(需消耗少量网络流量)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截止到2016年第二季度,微信已?覆盖中国94%以上的智能手机,月活跃用户达到8.06亿,用户覆盖200多个国家,超过20种语言[2]。

1、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庞大的青少年用户群体。微信几乎兼容所有的智能移动终端操作系统,只要一个手机号码,简单的几个步骤,就能完成微信账号的注册。据统计研究,我国青少年中智能手机及微信使用的普及率高达到85%以上,这就使得微信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成为可能。

2、简单、友好的操控体验,低廉、惠民的使用成本。微信的用户交互界面设计十分友好,即使是初次使用者也能根据系统的提示和生动形象的图标迅速掌握其功能。同时,微信本身不收费,而通过微信发送1000余条文字、20多张图片,也仅需1M左右的流量,加上当前4G网络资费下调,校园无线网全面覆盖,微信的使用成本更加惠民、低廉,促进了微信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的发展。

3、突出学生主体,拉近师生距离。应用微信进行学习,学生可以摆脱时间与地点的限制,可以在家里、公交、地铁、车站等任何地点、任何时间进行学习。同时,通过微信的社交功能,能够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能够方便向教师表达自己的观念和看法,教师也能够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加以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微信可以改变过去教师与学生相互孤立的状态[3],改善师生关系,增进师生间的友谊,强化了微信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的普及。

2.微信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应提供大量的优质教学资源进行支撑。微信应用到地理教学当中,需要大量的优质教学资源进行支撑,特别是一些关于地理知识点的视频以及图片。鉴于微信进行中学地理教学才刚刚起步,教师首先可以诉求于网络,从网络上搜罗适合微信使用的优质地理教学资源,通过学习,教师可以尝试亲自制作一些视频和教学素材,以免微信在地理教学当中的应用受到限制。

其次,寻找有效的监督方式,切勿过分依赖学生自觉。由于微信本质上是一款实时社交软件,当中很多的功能设计都是基于娱乐目的,对于一些自制能力不强的学生来说,使用微信或者其他软件进行娱乐消遣,反而占用大量的学习时间,影响学习。因此,为了使微信能够更好了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必须设立一个高效的监督方式,以免适得其反。

再次,应注意革新师生观念,增强探索求知精神。教师与学生应从传统教学观念中走出来,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通过微信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增强探索求知精神,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

3.提高微信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有效性的建议

1、整合优质教学资源,开发更多教学资源。我们应当对各类平台上的优秀教学资源进行整合,提高资源利用率。例如我国的“一师一优课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上面收录了全国各地大量优秀教师的地理教学视频,但这些优质教学视频无法重新编辑处理插入到微信当中。另一方面要加大教学资源的开发力度,鼓励教师和一些组织机构,针对中学地理教学,进行教学资源的开发。

2、健全监督管理机制,规范手机软件使用。基于微信的中学地理教学,必须要在网络环境中使用,这样就必须建立健全合理的软件使用规范和监管机制。这就要求教师与家长加强监督,合理的引导学生,规范软件的使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时呼吁软件开发者,注重教育领域移动应用的研发力度,不断完善软件的教育属性与功能。

心理学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范文3

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初中学生的注意力有限,可以保持的时间短,要不时地在课堂上制造一些兴趣点,提醒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所讲的地理知识点上。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创设出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日本这一课时,在引入该节内容时,可以先通过课件放映富士山、樱花、和服等图片,激发学生了解日本的兴趣,了解日本保护本国资源意识是那么强烈!而其他国家和地区资源严重破坏这一现象时,课本上只有三段文字进行阐述。此时如果配有图片等资料,学生的注意力更加容易集中到思考问题上,并且会形成更加直观和深刻的印象。这样,学生觉得既轻松又新颖。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调动学习积极性。

二、使抽象的地理知识变得具体直观

地理学研究的对象多为三维空间,很多地理事物是我们不容易见到,或者是不可能见到的。地理教学使用的教具很难形象地表现出地理事物运动变化的过程,自然这些抽象的知识内容学生很难学。多媒体计算机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信息,可通过三维影视宏观纵览地理环境,微观放大展示地理模型、标本,使地理课堂比较生动和直观地模拟地理现实。如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太阳系结构鸟瞰图”,能在讲述太阳系结构的基础上,指出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形成地球在太阳系结构中的地位的概念。又如“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是地理教学难点之一。利用一张旋转投影片,可显示出地球在绕日公转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周期性移动的动态全过程,教师易教,学生易学,难点得到化解。多媒体的运用,使抽象的地理知识变得形象、具体、生动,清楚易懂,使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三、培养和提高学生读图能力

心理学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范文4

关键词:信息技术;地理教学

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所涉及的知识和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是相当广泛的。在一定的时间内,要求学生掌握如此广泛的地理知识与技能,并达到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教育教学目标,信息技术是提高教学效率最理想的教学途径。

一、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应用中的意义

信息技术具有海量信息、虚似现实、扩展空间和同步时间的特殊优势,可以辅助跨时空较大的地理学科完成教学任务。把地理事物的空间、声音、颜色、时间以及运动等特性,完整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样有利于学生观察地理事物,又能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信息技术对地理信息的传播能力、可控性、重现能力、直观性以及学生的参与度高,比较容易引起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启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在学习小组的谈论过程中,还可以相互学习和帮助,便于学生掌握当堂知识和技能。

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要在一定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结合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各自的特点,给地理教学创设良好的情景,培养学生对地理事物的认识,提高学生对地理事物的理解和判断能力,形成良好的地理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强化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地理教学内容、结构、资源、实施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成为教学的组成部分。

二、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运用于地理教学主要有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3S技术(GIS、RS和GPS),《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和《义务教育初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均有相关要求和内容等,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方面:

1.利用信息技术现实教学目标,完成地理实验

地理学科的自然地理部分,需要很多的实验来验证,寻找真理的科学性,而信息技术就是一个良好的演示手段。教师可以使用演示文稿视频、多媒体课件ppt、3S技术等,将复杂、抽象、难以理解和空间立体等地理事物形象地用图表、模型、动画等展示出来。

例如:在学习七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这一课时,可以运用Flas制作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示意图以及利用多媒体课件ppt展示地球运动产生的现象。引导学生观察计算机显示出来的地球运动示意图,通过学生观察思考地球自转和公转分别产生的现象。让学生理解地球自转是绕地轴旋转,产生昼夜交替现象;地球公转是绕太阳旋转,产生季节变化,且两者是同时进行的。这节的内容空间立体很强,比较抽象,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但是利于信息技术重现能力,学生学习兴趣明显高涨,积极性也很强。

2.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开展地理教学

由于地理环境的范围是整个浩瀚的宇宙,所涉及的空间并不是我们每个人能亲临的,但是现代的信息技术可以创设一个良好的地理情景。地理环境情景的创设,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积极主动探索地理科学的热情。

地理环境情景的创设要遵循地理学科本身的特点和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在不同的情形下采用不同的技术手段和科学方法来创设,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形象生动也可以简练概括,来开展地理教学,让学生在这些地理情景中进行探究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和提高地理自学能力,而且还能达到教学目标。

例如:在学习七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这一课时,制作多媒体课件ppt中,可以用红色标题以达到醒目的效果;用蓝色的天空做背景以达到逼真;用Flas制作回旋使地球在绕地轴自转的同时在太空中绕太阳运动。由于信息技术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静态变动态的时空画面,具有很强的重现能力和传播能力,学生能尽快地融入当堂的地理学习情境中,展开学习。

3.利用信息技术扩展学习,开发地理探索空间

地理学科涵盖着广泛的知识和技能,单凭教科书知识的来源有限,而信息技术刚好提供了一个教学资源平台,可用各种资源来满足当今社会发展需要的地理教学资源,极大补充了地理教学的知识量。使学生不仅学习教科书中的内容,而且还能扩展思维,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素质教育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丰富了教师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知识量的空间,不断开发和探索地理。

例如:在学习八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第四章第一节“交通运输”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调查班级里面学生乘坐过哪些交通工具,去某个地区用哪种交通工具比较方便又经济实惠。要求乘坐过的同学结合课文内容,给班级里的同学讲讲所了解的情况。如果没有乘坐过的或者不大了解的同学可以在网上查找具体交通工具优劣资料。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感知力,还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由此可见,信息技术不仅扩展了教学空间,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而且很好地开发了地理教学资源的空间。

4.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学生协作,进行学习小组讨论

信息技术的利用,不仅局限于教师个人的利用,而是师生共同享用的资源平台,需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开发利用。学生可以通过搜集网上资料、制作演示文稿和多媒体课件ppt、电化教具操作等,来提高他们之间的协作能力。还可以通过学习小组完成一项专题课题,不同小组之间交流比较,比一比哪个小组自主探究能力强,达到“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高效课堂。

协作学习还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水平的开发,有助于学生协作团体意识、社会责任感、集体荣誉感等方面的培养。

例如:在学习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第二章第四节“自然灾害”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现有的学习小组分组完成本节的课题“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哪些?面对自然灾害应采取什么措施?”利用课余时间让小组成员协作完成搜集资料并制作多媒体课件ppt,再在课堂上各个小组分别展示自己小组的成果,让其他小组进行谈论对比。最后教师通过总结归纳,比比哪一小组自学能力强,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和积极性,又有助于地理教学创新能力的培育,信息技术为此营造了一个理想的地理教学环境。

5.利用信息技术展示学习成果,完成课堂练习

利用信息技术来展示学生学习成果,是一个不可替代的最科学最快捷的方式。在地理学习中,学生须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很多,如:搜集地理探究资料、地图绘制、气象统计图设计与绘制、月相的观测等。面对这样的地理技能,信息技术可以便捷地一一完成,从而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步分析、比较、归纳和总结。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理念,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激情,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竞争向上的意思,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例如:在学习八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第一章第一节“疆域”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习小组分别研究识记我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方法,并在课堂上展示分享。经过一定的分析、比较、归纳和总结,可以得出一套适合个体学生快速识记的方案,达到因材施教、高效学习的效果,同时又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张建平.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J].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0):4.

[2]秦月花.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M].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3):46-48.

[3]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编辑部组织编写 . 中学新课标资源库地理卷[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324.

心理学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范文5

[关键词]地理信息技术 综合图解 存储和显示 编制 评判

地理信息技术的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地理信息系统(GIS )、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 ),三者有机结合,即被称为“3S”。

地理信息技术是研究地理教学的一种现代化技术工具。GIS可以使呆板、静止的数据、图形变得形象生动,直观可视;可以使运动的场景,变化的数据,统计图、分析表灵活转换;可以使教育教学资源得到盘活共享,方便检索,分析查寻;这一切都便于教师去创设情景,开展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非常浓厚。地理信息技术所展示的科技含量高的RS遥感图片,GIS不同图层的对比分析,GPS的准确定位,对学生来说吸引力也是非常大的。具体探究一下地理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用于综合图解地理分布现象

地理教学能力培养的第一个方面就是培养学生阅读、填绘、分析地图的能力,而且地理教学问题中有关地理分布的知识随处可见。以往的教学手段是运用教学挂图、课本附图以及复合投影片来讲授地理分布知识。教学挂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深化教学目的,但是在使用上会占用一定的空间,给教师板书带来不便。复合投影片的使用较教学挂图方式稍方便一些,但教师需要在课前花费大量时间制作和维护投影片。而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制作的针对性非常强的课件,通过计算机与大屏幕投影来讲解,效果就好得多。

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制作的相应课件具有以下优点:

1.图形比投影片更准确,比挂图更清晰。特别是地图注记和符号规范、清晰、易读。

2.可以复合叠加呈现,并可以灵活地动态显示。既可以像复合投影片一样一张张显示,还可以用几个圈层分绘组成一张综合的地理事物的分布图。

3.易于存储。计算机以数字方式存储信息,不会损坏。教师能够节省出更多时间更好地设计课堂教学过程。

4.可以把分布图与信息数字结合起来,给学生以量的概念。

例如,世界洋流分布与世界四大渔场。洋流可以用红、蓝两色分别表示暖流和寒流,并可实现动态演示。在流动的寒、暖流汇合处形成渔场,同时通过标注与其相关的文字、数字信息。学生既可以形象直观的理解渔场的形成、渔场的位置,又可以获得丰富的资料。

二、用于地理数据的存储和图形化显示

地理教学中常涉及到很多地理的数字信息,如世界主要国家小麦产量、世界七大储油区的石油产量等。以往采用绘制投影片或挂图,以柱状图、折线图的方式进行表示。使用地理信息系统处理、显示地理数据具备简便、准确、多样化等特点。

1.简便。减轻教师工作量。无论是制作投影片还是画板图都可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

2.准确。计算机处理数据准确,显示图形标准,给学生以正确的量的对比。

3.多样化。不仅可以以柱状图、折线图的方式显示,还可以以饼状图、三维立体图等多种方式显示地理数据,而且可以实现各种显示图的相互转化,使学生可以更多的掌握地理基本技能。并且地理数据可以与地理分布图相结合创建相应的专题地图,把单调、空洞的数据空间化。

三、用于示意图的动态演示和模拟动画演示

这一部分功能主要体现在自然地理的教学中,如地球的运动、地球的水循环、褶皱与断层、大陆漂移与板块构造、大气环流、锋面与大气、气旋与反气旋等。这些知识反映了空间现象的基本原理,用一般方法和平面静止图进行教学对学生的理解有一定难度。而地理信息系统动态演示功能则可以实现地理现象的模拟演示,使学生获得更形象化的认识,起到突破难点的作用。如大气环流:三圈环流的位置、流向、强弱、带来的天气等,都可以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动态演示功能,形象地为学生讲解。

四、用于课堂练习题的编制和成绩的评判

用地理信息系统将课堂练习穿插于讲课之中,随讲随练,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尤其是一些人机交互性较强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更有很大帮助。用计算机评判学习成绩公平、快速,没有人为因素的干扰。并可根据成绩循序渐进安排学习,达到教与学双向沟通的目的。

例如,讲授中国行政区划时,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编制一套练习,让学生随堂进行,检测课堂教学效果。让学生填注行政区划的名称、简称、省会等,起到巩固课堂教学的作用。可以增强人机交互性,还可配以相应的画面、窗口或声音提示填注是否正确。同时,可以通过计算机对成绩进行评判,使教师很快得到反馈。用计算机配以大屏幕投影设备可以代替板书。教师备课直接用计算机进行,对教学中涉及到的知识内容进行合理设计、巧妙安排。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需要直接使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节字体、字号、设置背景图案、调节明暗程度等,以适合学生具体情况,并可为学生营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五、用于丰富和深化课堂教学内容,扩大学生知识面

心理学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范文6

一、引言

 

第二语言教学法流派众多,各家各派都有自身的“王牌”理论和亮点,无论是强调自身掌握的认知派,如语法翻译法、自觉对比法和认知法;还是强调习惯养成的经验派,如直接法、视听法、情景法等。各家学派的最终目的都是希望第二语言学习者可以更好的掌握和应用第二语言。而在第二语言学习中,记忆具有重要地位。如何利用这种特殊心理活动来更好的进行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是对我们这些未来汉语教师的一种考验。

 

二、遗忘规律的探求和反思

 

(一)初步了解遗忘

 

遗忘是与第二语言的保持相对的,即记忆过的内容不能保持也不能正确地再认或重现,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就是储存的信息不能正确地提取出来。遗忘属于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现象,但是对于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遗忘无疑是一只拦路虎,若不能对所学习的第二语言进行保持,一些必要信息被遗忘,对于目的语的掌握非常不利。

 

(二)探求遗忘的规律

 

遗忘也是有一定的规律,遗忘过程并不是呈直线下降状态。从识记的时间来看,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在最初时间遗忘很快,识记后的一个小时里遗忘率高达56%,以后则逐步放缓,31天后遗忘率达79%,到一定程度就不在遗忘。这就是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记忆与遗忘现象实验研究的创始人艾宾浩斯(H.Ebbinghaus)的遗忘曲线。

 

(三)克服遗忘有效学习

 

从上面的图片中可以看出,遗忘是有规律可循的,而克服遗忘的最好方式就是及时复习。在对第二语言教学中应对已经识记的材料赶在遗忘前及时、迅速巩固、复习和运用,并且在之后的时间内经常反复复习,同时复习的时间间距也要由短拉长。

 

从识记的内容来看,有意义的识记比无意义的识记遗忘速度慢;从识记数量来看,数量越大,遗忘得越多,即使是有意义的材料;从识记的方式来看,识记的信息如果结合一定的情景并通过视觉、听觉等多种途径输入,比孤立地展示或只单凭一种途径输入遗忘要慢得多。

 

因此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我们要将一些有意义的词、句通过多种渠道展示给学习者,便于其记忆。又要在数量上加以控制,保证每堂课的生词和语法点数量,不能过多过杂,导致学习者遗忘更快。

 

三、记忆心理学在汉语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有声调。汉语的文字系统汉字是一种意音文字,表意的同时也具一定的表音功能。不同于印欧语系,汉藏语系有其独特特点:在语音方面,清浊音对应存在;在词汇方面,拥有大量共同来源的词语,具有相似的语音形式和相似的结构形式;在语法方面,具有曲折变化,要求数、性、格等保持形式上的一致。因此在汉语学习中,要想掌握语言知识获取语言技巧,大量的信息记忆是必须的,而高效的记忆是学习顺利进行的保障!

 

笔者认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能否顺利实施,以及能否让学习者最大限度的掌握汉语基本知识,主要是记忆心理学在汉语教学中的适时应用。具体运用及做法如下:

 

(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注意力是信息得以加工的前提条件。吸引学生注意力,教师自身应在课堂上声音洪亮,体态手势合理到位,热情饱满,以激发学生的上课热情。因为注意力是有限的,因此教师应把教学重点进行突出讲解,例如在重难点词汇讲解时,加重发音,提醒学生注意力集中;或者对于重难点处进行游戏或多次操练,加强学生记忆。

 

(二)充分利用直观形象法教学

 

通过上述对记忆过程的阐述,我们知道识记是记忆过程的第一阶段。视觉表象在记忆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把抽象无序转变成形象有序的过程就是记忆的关键”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尽量使用直观的图片或实物进行一些生词的讲解,原本孤立枯燥的生词与生动形象具体的实物相联系,增进学生的记忆。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讲解生词“骑”,学生不明白这个拼音拼写和“七”一样的词是何意义,于是笔者做出了一个“骑”的动作,并造句“老师骑摩托车去学校。”学生马上领会“骑”的意思。因此,汉语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体态语,面部表情,图片、音频等进行直观形象教学。

 

(三)进行归类梳理

 

在教学过程中对知识归类教学,方便学生记忆,同时也增强学生对于知识点的联想和运用。在汉语生词讲解中,应将词类进行划分讲解,学生了解词性后,可以方便学生灵活运用语法点,替换同类词性的词语,也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四)联想帮助记忆

 

联想是建立在新知识和已知知识之间的联系。通过联想想象,增加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加深记忆。汉字学习一直是非汉字圈学生的大难题,但是汉字是音义结合的文字,如果学生对汉字的字形字义有所了解,可以方便记忆联想其他汉字,也增加汉字教学的生动性。例如前面提到的“人”,给学生讲解时用自身侧面展现一个“人”字型,之后学生对于“休”、“从”、“众”等汉字的理解会更加容易。

 

(五)知识点重复

 

记忆的最大“敌人”是遗忘,上面我们提到了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我们知道,遗忘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生理现象,要想克服遗忘,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重复复习重难点,反复练习,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演练,加入合适游戏增加重复教学的趣味性。因此,在一个完整的汉语教学中,对前期课程的复习,以及对本课程的回顾练习是十分重要的。

 

四、结束语

 

综上可以看出,记忆心理学理论为以汉语为第二语言教学研究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基础,它的研究成果为制定以汉语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具体方法提供了有利的依据。语言的学习离不开记忆心理活动,汉语教师应熟悉了解记忆的基本知识,从而为更好的开展教学打下基础。对记忆心理学的了解也能够更好的了解学生对汉语知识的掌握程度。最后,可以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应用,不断改进,使记忆心理学在汉语教学中更好的发挥作用。以上为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以及对记忆心理学的浅层理解进行浅谈,如有不恰当之处,还望老师指正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