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行业数据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电影行业数据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电影行业数据报告

电影行业数据报告范文1

今年来,“第一网红”Papi酱曾一度霸占各大网站的头条,其奉献了“中国新媒体世界的第一次广告拍卖”,价值2200万人民币。日前《2016中国电商红人大数据报告》中预计2016年红人产业产值预估接近580亿人民币,远超2015年中国电影440亿的票房金额。

庞大的市场背后存在不少声音——爆红背后,如何避免昙花一现的尴尬局面?从内容到变现,如何形成网红、粉丝、客户、平台之间的良性循环?多年来坐拥最强大的视频内容生态和用户规模,成为孕育网红和优质自频道主的天然土壤,成熟专业的互联网营销管理模式加上视频直播电商的最新技术,在网红经济的非理性背后,优酷、微博等平台对于如何玩转“网红经济”可谓先人一步。

“造红”是网红经济制高点

“网红经济”第一要义,是制造网红。我们看到,微博、微拍、淘宝直播、微信等等,在“网红经济”召唤下,纷至沓来。谁能拥有制造“网红”的能力,谁就有机会喝头汤。

可以说,“制造网红”是网红经济的制高点。谁能抢占制高点,便能从容拓展。

我们以优酷为例。

优酷在打造“内容红人”上,可谓风头无二。从最早的优酷“牛人”到一个馒头的血案,再到“万万”系列,优秀的内容带来可观流量,可观流量再继续变现。

我们不难从阿里的网红报告中,看到内容红人和电商红人二者的相似处。这也给内容红人向电商红人的转化提供了很大机会。在这个转化过程中,优酷则是最佳平台——优酷“造红”能力,是基因使然,最早优酷平台就是UGC起家,经过多年的沉淀,目前优酷平台上的网生内容带来的流量相对全部内容已经超过50%。

根据阿里的报告,Papi酱之所以变成家喻户晓的“第一网红”,优酷也给予了极大的支持。Papi酱团队合伙人、经纪人杨铭表示:“感谢优酷平台,在我们很早期的时候就给我们的支持,赢得了一百多万粉丝的喜爱”。截至目前,Papi酱在优酷自频道的视频播放量超过一亿次,粉丝数接近200万,这些成绩甚至远远超越了Papi酱在其他平台的影响力。Papi酱广告首次拍卖,在优酷上独家直播,创造了347万观看人次的记录。

再往前追溯,《老男孩》案例堪称经典。早在2010年筷子兄弟自导自演《老男孩》,微电影创造了8000万的播放量。此后,《老男孩》升级为大电影《老男孩猛龙过江》。优酷推出的互联网大电影在过硬的IP内容基础上,结合独辟蹊径的互联网营销,尤其是电影主题曲《小苹果》MV的病毒营销,几乎可以说是完成了一个网红经济里从造势到变现的营销范本。

目前,优酷土豆对于UGC、PGC网红的聚集效力越来越明显。除开papi酱、罗辑思维,优酷还拥有一批数量可观的网红资源。其中包括卢正雨、王大锤、叫兽易小星、王尼玛、罗振宇、270夫妇、马睿(关爱八卦成长协会)、谷阿莫、Big笑工坊(任真天)、同道大叔、毒舌电影等内容达人。根据最新数据显示,优酷土豆用户中有超过2200万用户开通了自频道,自频道同时拥有超过100亿的月视频播放量和超过1000万的日订阅流量。

护城河过浅,电商红人亟待专业平台形成产业闭环

避免昙花一现局面,网红经济如何快速、持续变现?

此前,在招商证券的分析报告中称,在创造价值的过程中,网红商业盈利模式可大体分为输出品牌即红人电商;也可以贡献渠道,即达人分销与达人导购,也可以负责传播,即网红广告。

纵观国外网红盈利模式,国外网红的两大活跃平台即Youtube和instagram,内容也以视频和图片形式为主,目前主流变现模式为广告、电商平台、品牌代言、自创品牌。例如Youtube网红PewDiePie的粉丝用户达4000万,年收入约为1200万美金。而美妆达人Michelle Phan则在凭借视频化妆教程走红后,代言了知名化妆品的彩妆产品。而相对图文而言,视频在传播、互动和吸粉能力上,都更具有优势。

不过,制约电商红人发展有几大短板,取决于红人本身的热度及生命周期将导致红人品牌脆弱,风格相对单一,同时对红人个人形象的依赖程度过高;红人同质化严重,导致竞争激烈,红人产品可复制性强,也就是说依靠个人维护,红人的护城河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同时,由于增长过于迅猛,在一夜爆红背后,大多网红缺乏专业的运营团队,供应链管理能力弱;而大量网红的涌现,也是的红人店铺获取流量能力不如以前,需要依靠更多精力来吸引流量。要突破这些短板,离不开红人生存的电商平台推出红人产品和政策、技术层面的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小众兴趣红人的发展广受看好。小众兴趣红人是指某一领域具有专业技能的专业人士,往往在其专业领域聚集了一批小众粉丝。在优酷土豆各类红人自频道中,关注最高的是游戏、美妆和美食等小众领域红人,各类小众兴趣红人将逐渐走向更大的舞台。

视频+电商新技术将给传统商业模式带来巨大的想象空间?

从生态角度来看,红人行业与传统快时尚行业并无明显区别,均由设计,营销,生产三个环节组成,但不同的是红人把通过互动平台聚集的粉丝转化为消费的核心群体,通过与粉丝互动,红人电商能够更精准,更快速的把握消费者的需求,同时节省了营销的时间和成本;因此互动平台(如新浪微博,优酷土豆)与电商平台(淘宝、众筹)结合,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产业闭环。

对于网红新势力而言,侧重内容的红人发展路径大体为:在优酷土豆等原创内容生产平台上产生内容,同时原创内容生产平台上进行粉丝互动,订购会员制,通过微博的分享转发进行粉丝引流,既为网红本人带来更多粉丝,又最终指向变现,即为其在电商平台淘宝上的红人店铺带来更多客户/潜在客户,而这些客户又通过网红在内容平台上的互动,保持黏性及活跃度,实现粉丝和客户的无缝转换,以及流量变现的闭环。

其中,帮助用户选择产品将成为红人吸引粉丝最核心的价值,而额外的搭配技巧、使用经验或是专业知识,红人即达人也把他们从传统意义上的电商销售以示区分。

而对传统商业模式的颠覆关键也在内容上。其中,拥有优质、高端内容的优酷,作为平台,吸粉引流不是难事,从而能够帮助内容红人迅速向电商红人转化。

实际上,这样的思路已经得到了有效验证。今年4月,优酷自频道正式开启直播功能公测,并引入“直播+电商”模式。对于自频道主来说,直播的变现一下子有了三种渠道。首先,可以有粉丝打赏;其次,自频道主可以设置收费才能观看直播;最后,优酷底层通过与同为阿里系的淘宝天猫打通,无需跳转即可完成商品购买流程,实现真正的“边看边买”。

电影行业数据报告范文2

一个产品总监,策划出一个特别红火的产品,这样的事常有;但如果出来一个火一个。而且不同类型的产品都能卖火,这就不简单了一岂止不简单,那是相当不简单!冯小刚就是这样一个人。从1997年的《甲方乙方》开始,《不见不散》、《没完没了》、《大腕》、《手机》、《天下无贼》、《集结号》、《非诚勿扰》、《唐山大地震》……一部火过一部,几乎每一部都是当年中国电影市场的票房冠军,街头巷尾热议的焦点。

电影圈有人感叹说,这事儿有点邪门一像张艺谋、陈凯歌这样的前辈大师,每每都有失手的时候,真正卖座的电影没几部;而陆川、宁浩、贾樟柯这些新生代导演,更是有一茬没一茬的,票房更不用提了。冯小刚咋整的呢?以前都说他拍喜剧厉害,但现在拍《唐山大地震》这样的悲剧,似乎更厉害。这真是怪了!

市场是不相信奇迹的,每一个奇迹背后都有这样那样的原因;如果是一连串的奇迹,那就必定有规律可循。

冯小纲为什么这么红

“冯小刚是人民的导演,其他人都跟人民脱节,只有他一个是人民的导演。”这是香港导演陈可辛对冯小刚的评价。“为人民服务”也一直是冯小刚的口头禅。这话翻译成市场营销术语似乎很简单:做产品要充分考虑消费者,为消费者服务。其实不然。它真正的意思是,你瞄准的目标消费者是占大多数的主流人群,还是仅仅一小撮儿,甚至边缘人群。在这一点上,冯小刚是非常讨巧的。在其他导演还在“艺术或商业”的泥塘里打转,或者沉迷于个人小情小调的时候,他就径直奔向了这一块最广阔的市场。冯小刚的电影,总是与市民百姓站在一起,“散发着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烟火气”,雅俗共赏,老少咸宜。这决定了,在票房上,张艺谋、陈凯歌,还有那些新生代导演,首先就输了一步棋。要赶超他,难!这给我们的一个启示是,做产品开发,首先要把市场规模最大的一块占了;等有空了,或是大众市场挤不进去了,再来做细分市场。

有了占大市场、挣大钱的想法,还得有这样的本事。冯小刚恰巧有这样的本事。打小在北京的胡同根边长大,后来又跟王朔这样一群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经历了个人事业的艰苦打拼与钻营,见过了各色人的不同嘴脸,冯小刚对社会大众的生存状态与所思、喜怒哀乐,摸得门儿清了c掌握了大众的性格心理之后,还得与电影这种特殊的产品形态挂钩,知道什么样的电影才对他们的胃口,知道他们什么时候会笑、什么时候会哭。一个剧本拿到手,他能马上判断观众是否喜欢,这就是一个商业电影导演的基本功。光有为人民服务的意识还不行,还得有为人民服务的能力,而冯小刚是公认的最懂得怎么为人民服务的导演。换个说法就是,冯小刚对中国大众消费者的内心需求、消费习惯有着深刻的洞察,并能不断开发出适销对路的电影产品。这样的产品总监,实在是称职!

光知道迎合市场、跟着消费者的屁股后头跑,这样的产品也做不长。即使做出了一个热销的产品,但保不准下一次就会遭遇滑铁卢。这样的例子不论是电影领域还是一般消费品市场都比比皆是。原因是,把握消费者心理、迎合消费者需求,并不是一件特别难的事(林子大了,这样的人精多的是),过不了多久,同类的产品就铺天盖地了。怎么办呢?唯一的办法就是做出自己的特点,让别人学不来―用营销术语讲,就是差异化,消费者感兴趣的差异化。有了差异化,在―定程度上你就能领着消费者跟在你的屁股后面跑。对这个道理,冯小刚想得很清楚。他说:“过去说把观众当上帝,其实不如说把观众当对手实在。不轻视对手,把对手放倒、摆平,这是创作者的大境界。”充分尊重消费者,同时适当尊重自己,保留一份自己的追求与个性,这样才能让消费者尊重你,不至于很快就腻味了。

冯小刚电影的个性与特色是什么呢?影评家们总结了很多,我试着归纳―下:

紧跟现实。冯小刚的电影总是暗合着当下社会的热点,紧扣大众的心理与情绪,让观众很快产生共鸣。比如,《手机》放映时,正值手机大规模普及、婚外情开始泛滥;《天下无贼》反映了打工潮与社会信任危机;《唐山大地震》在公众对汶川大地震的记忆尚未消退时露面;《非诚勿扰》在大男剩女困境与金融危机、暴寓神话的此起彼伏中展开……甚至连合同都紧扣流行热点一《灭下无贼》里的一句台词,“21世纪最贵的是什么?人才!”到了《非诚勿扰》,变成了“21世纪最贵的是什么?和谐!”

适度荒诞。这是冯小刚的另一大特色,也就是总体的喜剧风格与幽默感。他没有把现实题材拍成严肃的正剧,比如贾樟柯的《三峡好人》,而是充满着游戏般的情节、不那么正经的人物、亦庄亦皆的台词。这样,现实就不至于因过于沉重、枯燥,而让观众无法面对:还有很多人注意到的一点是,冯氏电影总是安排了一个温暖的结局,让人笑过哭过之后,对生活仍然有梦。这正是普罗大众的内心需求,也是大众电影的不二之选。

朴素的情感与简单的人生哲学。不同于那螳纯粹搞笑的娱乐片和肤浅的都市时尚片,冯小刚的电影其实是有思想的、经得住咀嚼的这也是他能够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比如《手机》,其实是对传统生活方式的一次深情同望;《天下无贼》,渲染了底层民众对诚实与报应的信仰,以及对幸福生活的渴望;《集结号》,在朋友情谊之外,展现了一种一根筋式的责任感与执著精神;《唐山大地震》,讲的是传统的爱、向我牺牲与坚守。这些思想,不是主弦律式的大道理,也不是让不摸不着头脑的哲学思考,简单、朴素,但能打动人心、扣人心弦。冯小刚认为,中国电影要抗衡好莱坞,不能比特技水平,也不能比想象力,只能“走心”。而能够走到大众心坎上的,必然是有着丰寓的市井生活经验,习惯于在生活中思考而不是通过书本和逻辑思考的人。

冯小刚教给我们什么

冯小刚的成功,说到底,还是对电影消费者的了解。

一个产品研发者要鼓捣出真正受市场欢迎的产品,根本点是对消费者的了解。

怎么去了解消费者呢?一种通行的方式是,市场调研一搜集、查看大量的行业研究资料,或者委托专业的市场调查公司、营销顾问公司进行调查和分析;勤快一点的,让公司的同事发一发问卷材料,整理一下销售数据。这样的方法能行吗?

我看不行!

第一个原因是,由他人得出来的数据可能有假一不管是专业性的第三方公司,还是你自己公司的员工,都一样。别人当成一件差事来做,真实不到哪里去。

第二个原因是,调查与分析的方法可能并不科学一有可能,问卷设计或样本选择就有很大的漏洞;有可能,分析过程存在逻辑缺陷。如此得出的结论,常常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第三个原因,也是最根本的原因,这些

报告与结论常常太过抽象与笼统。概念化、简单化是所有调查报告的天然缺陷。靠着这些资料,难以发现消费者(不管是个性的还是共性的)的细腻需求,难以还原消费者在现实情境中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与真实的消费心理、消费行为总是“隔”着一层。设问,靠着上面对冯氏电影诀窍的分析,能复制出另一个冯小刚吗?电影学院的知名教授与知名影评人,能指导出一部像样的电影吗(哪怕只是选择剧本、挑选演员)?

要准确地了解消费费,关键还得靠经验(感性认识)!各种数据报告(理性认识)虽然有用,但只是辅助的、据以印证或纠偏经验的参考资料。经验中包含着大量容易被忽视的细节,包含着真实的、精细的原始信息。比如冯小刚,他在构思一部电影时,能预想出观众看到那哩时会哭、看到哪里时会笑,哭和笑的各占多少人;当他拿到一个剧本,再定一个预算后,就能掐算出能卖出多少票房。这种看似神奇的本领,在很多行业都有鲜活的例子。经验丰富的产品策划人,如同消费者肚子里的蛔虫,消费者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在他们的预料之中。

经验从哪里来?一是自己亲身的生活体验,二是长时间、大量的亲身交往(最好是前一种方式)。这两种方法,都要自己亲历亲为、耳濡目染。以史玉柱做产品研发为例,他在开发《征途》游戏前,花了大量时间泡在各种网络游戏里,作为一个玩家体会玩家的心理感受一采取的是前一种方法;在开发脑白金之前,他花了大量时间到公园里与老年人交谈,仔细探询他们对礼品的喜好与接受程度一这是后一种方法史玉柱没有依赖同行的分析报告,也没有指望下属去做市场调研,而是挽起袖子自己去干。结果怎么样,你懂的。

电影行业数据报告范文3

好的问题催生好的答案,问题比答案重要。如果答案复杂,那么,就是问题错了。因此,不能把风口量化,因为这样就失去了谈论风口的实在意义。我们说,论及商业要有分寸心,因为商业的现实往往不是简单的是非对错就能说清楚的。 “数说”真伪风口

对于“风口”的概念,我会用“十倍律”进行对标,即10年之内,产业规模增长10倍以上。符合这一增长规律的产业称之为“十倍律覆盖产业”。我把它称之为趋势产业,也可以叫它“风口”。

例如OTA产业,我们看看携程上市后的收入增长曲线―携程从2003年到2015年的总收入达到近120亿元;例如中国电影产业,票房总额从2008年的43.41亿元扩张到2015年440.69亿元(另有一说是498亿元)的规模,用了7年时间。在这7年中除了票房的迅速增长,也诞生了光线传媒、华谊兄弟、万达影业、博纳影业,甚至乐视影业等若干影业巨头,同时也带动了周边很多产业的勃兴和发展。

过去10年间的移动支付、电子商务等产业,皆在10倍律的覆盖之中。Paypal创始人、Facebook第一位外部投资者彼得・蒂尔在《从0到1》中着重指出:新进入市场的产品要想取得成功,解决用户痛点的效率往往正是现有产品的10倍以上。

所以,可以得出第一个推论:一定时间之内,产业规模无法实现10倍以上增长的行业还不是真风口,也可以称之为“伪风口”。

关于未来技术的应用,Gartner曲线是一个最为快速上手的工具。作为全球最权威的技术咨询机构,它的技术成熟曲线就是根据技术发展周期理论来分析新技术的发展周期曲线。

Gartner技术和服务供应商研究组首席分析师Uko Tian告诉我们,风口走失的猪通常会有这四个方面的误会:第一,对于技术和产品接受得太早。一开始,当技术处于媒体的焦点中时,这项技术并不是很成熟。对于一些企业,尤其是自身实力不强的企业,在这个阶段采用这项技术,由于内外部原因,难以完美结合;第二,放弃得太早。如果已经接受了一项技术,在面对很多的负面消息时,不要放弃得太早;第三,接受得太晚。当友商都采用了比较先进、灵活的技术时,不采用或者接受得太晚,就会使自己处于不利的地位;第四,以终为始。及时为新技术做准备,当技术已经处于将要被淘汰的时候,要及时地为新技术做好准备。

那么当企业对一项技术的趋势有足够的认识之后,如何判定是否要采用这项新技术?

世人皆知,不是每个追风的过程,都有美好回忆,秘笈有没有?Uko Tian给出答案如下:1. 评估这项技术在Gartner曲线图上的位置,判定其成熟度;2. 评估自己的企业文化,能否消化这项新技术,能否抵受由此带来的风险;3. 评估这项技术对企业业务所能带来的好处。

根据《2016中国电商红人大数据报告》数据,预计2016年网红产业产值(包括红人相关的商品销售额及其生态的其他环节收入)预估接近580亿元人民币,超2015年中国电影500亿元的票房总额。貌似C端消费的类型化和拟人化是移动电商时代的必然方向,所以网红经济会是一个风口吗? 风口进化论

在生物世界中,植物是从只有花粉没有花朵的裸子植物进化为有花植物的。裸子植物依靠自然风授粉,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大量营养用来制造海量花粉,以保证授粉的绝对量)。为了吸引蜜蜂和其他昆虫为其传播花粉,植物只得玩“花样”。

后来,蜜蜂和有花植物签订了一份协同进化契约。这两个生物族群一开始就有强烈的共生进化特征,有花植物为了吸引蜂族,花色愈发艳丽多姿,花粉愈发馥郁浓香。

蜜蜂也成为所有传粉昆虫中进化程度最高的。一只蜜蜂周身粘附花粉可达500多万粒,蜜蜂归巢后体表仍粘附1~2万粒花粉。这对有花植物授粉成功的意义,不言而喻。

可以类比,风口是创新和资本的共同诉求,是共生进化。看任何一个行业,我们可以立足“3周期分析法”来进行观测:产业周期、产品周期和资本周期。

产业周期,是技术驱动为主,基础设施建设、系统平台搭建和服务内容填充为辅。前者带来的是大周期,比如2000-2010年的互联网产业周期、2010年以来的移动互联网和“互联网+”产业周期。

同时,产业环境(包括产业链、国家政策、用户习惯、技术发酵和人才准备)的成熟催生了小周期―门户网站周期、在线视频周期、电商周期和O2O周期等。

很多公司能够快速发展并脱颖而出是因为其抓住了产业周期变化的时间窗口,在合适的时间推出新产品。通常,产业周期一有变化,会出现大机遇。

产品周期的支点是产品的技术密度和用户渗透率。一款产品要想拥有市场占有率,取决于其能否带来用户使用场景的尖叫和革命,比如苹果手机的触摸屏技术、视网膜屏技术。与之相对的是,苹果的压感屏技术并没有得到用户的尖叫和膜拜。产品的使用场景决定用户是否采纳新方式。

资本周期如同鲜花,也有花期。某一行业的资本退潮期往往是新风口的资本蓄能期。这一过程虽然往往有一定的时滞,但随着技术的迭代升级,时滞也越来越短。

观察掌握周期规律,可以因势利导、事半功倍。雷军曾说:“你见过一个27年永远在IT潮头的机会主义者吗?过去的五六年时间,如果小米取得一点点成绩的话,只是因为台风,我说我自己是猪而已。”雷军的“风口猪论”,深意在此。

因势利导可以让创业者用最小成本将企业推上资本追逐的舞台,但产品是有周期性的。如果产品周期与产业周期甚至资本周期不匹配,风口到了甚至已经转移,产品才进入这个风口,企业很容易成为风口转移的牺牲品,如同退潮时海滩上的鱼。

单一技术要素的风口,存在和勃兴的时代或许一去不返了,至少会越来越罕见。在人类科技即将迎来奇点的这个黎明,可能更常见的是若干围绕某些技术要素的风口群出现并存,各领几日,共生进化。最终所谓的真风口正是有赖于伪风口的助推或技术要素融合,得以茁壮成长。比如大数据、AR、VR、无人机、智慧家居、自动驾驶汽车、量子计算、立体与全息显示,这几个“风口”最终很可能只推动AI(人工智能)这个风口脱颖而出,成为真风口。

凯文・凯利在《必然》里提到,在可预见的未来,人类行为有5大进化趋势会大行其道:1. 减物质化;2. 按需使用的即时性;3. 去中心化;4. 平台协同;5. 云端化生存。

换言之,短时段内,真伪风口或将不断迎合并强化消费者的这几大趋势。最终脱颖而出的真风口,可能就是这几大趋势的最大公约数。

电影行业数据报告范文4

搜狐大剧营销论坛召开

9月16日,“大剧营销论坛之《永不磨灭的番号》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多名影视剧产业资深人士和40家媒体主编就“电视剧如何跨媒体传播”“如何实现广告价值的差异化”“在线视频的核心竞争能力”等热点话题展开了观点碰撞。根据调研公司尼尔森在线研究部门提供的《永不磨灭的番号》跨媒体收视行为研究报告,观看过“番号”的观众中,高达60%的观众选择的途径是在线视频,在线收看电视剧已经渐渐成为用户首选。

报告显示,受访人群中有高达49%的用户观看过“番号”,而这其中63%的人是通过在线视频观看的,选择在线电视和视频都观看的用户规模为26%,而纯粹选择通过电视观看的用户只有9%。同时,新旧媒体的用户迁移趋势比较明显,在跨媒体收看“番号”的用户中,有41%从电视收看转化而来,34%以视频收看为主;以电视收看为主的仅占到24%。

另外,尼尔森在对搜狐视频用户进行问卷采集时发现,网络视频对热门电视剧的发掘、制造能力正在影响着越来越多的受众。

会上,业内人士认为,“番号”的案例表明视频网站的核心竞争力不再仅仅是资本,而是从选剧到造剧一整套完整体系所体现的综合实力。搜狐视频相关负责人表示,“购剧能力是竞争升级的第一步,与之相辅相成的是平台综合影响力,二者最终会催生出平台的造剧能力。”(陈晶晶)

酷6宣布转型短视频社区放弃版权购买

酷6新任CEO施瑜近日宣布,酷6正式转型视频2.0,推出酷6“新社区”。

施瑜表示,“社区概念已经不新鲜,但在国内做好视频社区的还没有。未来不会再做影视剧等长视频的比拼,不再购买新版权。”酷6将以在技术上创新突破,在用户体验上追求极致的酷6新版社区,实现从同质化内容向差异化内容的转变,探索行业发展新模式。

酷6“新社区”除了支持本地视频批量上传外,新增的“摄像头上传”可帮助用户实时录制视频,即刻分享精彩瞬间;“多功能在线编辑”可使用户在线制作MV。目前,酷6员工300多人,其中100人将主营视频社区内容。

今年4月1日,盛大网络宣布同意向酷6传媒投资1亿美元,此次投资将通过购买普通股股权和可转换优先债券的方式进行。

文化部批准13家

网络演出试点单位

全国演出市场发展趋势与管理创新座谈会9月16日在天津召开。为推动网络演出市场的发展,文化部文化市场司选取了第一视频、北京人艺、德云社、华录文化、六间房、腾讯、新浪等13家单位作为网络演出试点单位。会议作为“2011中国・天津演艺产业博览会”的系列活动之一,主要探讨演出市场发展的新趋势、新动态,推动演出市场管理创新。

佳创视讯

创业板上市

9月26日,佳创视讯(300264)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佳创视讯新股发行价格为16.50元/股,对应市盈率为50倍。公司此次发行不超过2600万股,发行完成后的总股本变为1.02亿股。其中网下发行500万股,占本次最终发行数量的19.23%;网上发行数量为2100万股。

佳创视讯公司主要从事数字电视软硬件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系统集成。

腾讯推视频微剧场

日前,腾讯视频正式公布了微剧场计划,旨在打造国内首个原创剧网络独播平台。在为全国原创视频作者、工作室与机构提供展示平台的同时,腾讯视频也希望借此吸收更多优质原创视频内容和资源。

据了解,腾讯视频微剧场每集约5-20分钟,通过灵活多样的拍摄方式和诙谐搞笑的动作、语言表现当今社会主流群体的生活状况。

腾讯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4月,腾讯公司正式设立规模为5亿人民币的影视投资基金,并且战略入股华谊兄弟,进军上游影视产业,而不久前推出的围绕原创节目、自制网剧、微电影、短片大赛扶持计划四个维度打造的腾讯出品战略也让腾讯视频在内容上更具竞争力。

艾瑞最新视频行业数据报告显示,腾讯视频日均覆盖独立用户数达到1681万。

PPTV视频应用覆盖Android平台

9月20日, PPTV宣布,其网络视频应用已经实现了基于Android全平台的智能终端覆盖。这是PPTV继成功推出苹果iPad/iPhone客户端后,在移动视频领域的再次发力。

在Android全平台客户端上,PPTV网络电视可以为用户提供在线直播/点播、高清影视、视频搜索、视频加速等应用,以及节目收藏、内容下载等多种差异化服务。

据悉,PPTV专门的PPCloud视频云技术成就了Android全平台客户端的运作优势。PPCloud视频云技术,以专有的核心流媒体及互动流媒体DRM技术的存储网络,加之Peer to Peer的优势特点与流量区域化,实现了接入节点越多播放越流畅的特性。

《恐怖!健康警报》

播放量过千万

近日,奇艺与英达团队打造的首档大型综艺栏目《恐怖!健康警报》第一季正式收官,总播放量突破1200万。奇艺内容部高级总监高瑾透露,《恐怖!健康警报》第二季已经进入招商筹备期,计划年内推出。

作为奇艺推出的首档自制综艺节目,《恐怖!健康警报》以小病症为切口,关注现代人的健康问题,累计播出13期。《恐怖!健康警报》第二季将陆续在多家电视台落地播出。此外,奇艺在7月与多家电视台签订协议,实现了旗下《环球影讯》《头号人物》《娱乐猛回头》等多档自制节目对电视台的反向输出。(栾悦)

2011 谷歌合作伙伴日

56网获合作伙伴创新奖

电影行业数据报告范文5

掌上视听革命爆发

首先是移动阅读。互联网的接入改变了国人的阅读习惯,而移动阅读则是对这一习惯的进一步颠覆,人们不再受空间的局限,可以随时随地地通过手中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等移动终端享受阅读的乐趣。特别是在如今3G网络大面积覆盖,Wifi技术相对成熟,以及千元智能手机普及,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等移动终端价格趋于低下的情况下,移动阅读已经是大势所趋。根据云中书城的2012年度中文数字阅读数据报告显示:在云中书城1600万阅读人群中,有62%的用户选择使用手机阅读,16%的用户选择使用电子书阅读,12%的用户选择使用平板电脑阅读,整体上看有超过90%的用户使用移动设备进行阅读。

其次是移动视频。《新周刊》2013年3月做了一个专题叫做《视频瓦解电视》,虽然这一提法让人感觉有点骇人,但是仔细分析一下,我们发现这竟然是个不争的事实:视频网站节目内容越来越丰富、节目类型越来越全、自制节目也越来越多,我们不仅能够在视频上找到所有的电视节目,还能够观看到许多电视台没有的节目。因此可以说,视频正在悄悄地吞噬着我们的电视,而移动互联网则像一个助推器,进一步加速了该进程。2012年,我国手机网民的手机网络视频使用率由2011年的22.5%增长到了32%,其增幅远远超过了除手机微博以外的其他手机应用使用率。

再者是移动音乐(包括听书)。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不再只是音乐播放器,而是一个新的内容平台,也就是说我们告别了利用数据线下载音乐的历史,实现了在线音乐播放、音乐搜索、音乐下载和音乐分享,只需要安装多米、搜狗、酷我等音乐播放器应用,我们就能够随时随地地享受音乐带来的乐趣。近年来,随着手持移动终端的发展日益完善,听客中文故事播放器、懒人听书等听书应用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由于一般的手持终端屏幕较小以及光线问题,让我们在阅读电子书的时候很容易产生视觉疲劳,或者是在比较拥挤的公共场所,比如公交车、地铁等不便于手持终端的阅读,这时候听书应用就能很好地为我们解决掉这些烦恼。

传统媒体该如何应对视听革命

在“移动互联网元年”被提出的同时便有人提出“中国传统媒体的死亡前夜”,从“纸媒消亡论”到“视频瓦解电视”、“电视即将消失”,让我们感觉传统媒体似乎真的走到了濒死边缘。传统媒体如何在移动互联网下应对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等移动终端带来的威胁呢?

第一,重新审视自己。面对新的媒体带来的冲击,大多数传统媒体都表现出手忙脚乱、惊慌失措之态,从而急于向新媒体靠拢、急于求新求变。而正是这种盲目的着急让传统媒体损失惨重:“急”让传统媒体免费将内容晒到网上,帮助受众养成了免费获取的习惯;“急”也让传统媒体学会了“流量为王”,为了夺取眼球、获取点击率而违背行业准则,屡屡触碰道德底线,让自己多年来积累的公信力渐渐丧失。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应该适当地让自己的步调放缓一些,梳理一下随着互联网一路走来的得与失,重新审视和认识自己:我们拥有哪些优势,我们还有哪些方面的缺失。对当前的传媒环境和传媒布局做一个全面的了解,并认清现在自己在其中所处的位置。

第二,重新定位自己。回顾互联网的发展,传统媒体其实是一直在跟着互联网跑的,却又在对互联网的追逐中迷失了自己,造成了今天电视台向视频网站买节目、报纸到网上找新闻的现象,从而导致传统媒体人才大量流失。我们知道,传统媒体拥有一大批专业知识扎实、经验丰富的记者和精良的制作团队,具备最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成熟的制作技巧,如何将这些财富更好地加以利用、创造价值是传统媒体目前最应该做的事情。我们将今天互联网的发展现状分析一下便会发现在内容生产方面新媒体仍然存在不足:首先,做新闻的网站渐渐日落西山,即使是前几年特别红火的新浪、搜狐等几大门户网站的发展状况也都不尽人意;其次,网络视频的大多数内容仍然来自电视台,比如优酷土豆集团在今年3月底宣布买断近两年内TVB的所有电视剧集、包括港姐选美等在内的综艺节目和相关娱乐新闻。此外,虽然近年来视频网站也在自己制作节目,节目类型则以访谈、微剧、微电影、综艺娱乐为主,节目内容倾向娱乐化且成本和制作技术要求都比较低;最后,电子书等移动阅读内容仍然依托于传统出版物,因为网络文学由于其作品质量低劣、创新不足、内容类型化等缺点而得不到受众的认可。由此可见,传统媒介的当务之急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内容生产上,做好新媒体的内容提供商,因为只要有好的内容,传统媒体才不会被受众和市场遗弃,才会有存在的价值。

电影行业数据报告范文6

网购消费者数量急剧增长,结构悄然发生改变。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2012年1月16日的《第二十九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称:2011年网络购物用户较2010年增长20.8%,用户总规模达到1.94亿人,网购使用率提升至37.8%。艾瑞咨询2011年中国网络购物数据报告也表明:“2011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接近8000亿元,达7735.6亿元,占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3%;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中,B2C市场增长迅猛,将继续成为网络购物行业的主要推动力。”2010年我国网购用户中,五成以上是19~30岁的学生和年轻白领;而30~40岁的大龄人群所实现的订单量占22.5%,这一数据高于2009年的20.8%,反映出大龄人群的网购参与度有所上升,通过2011年的网购数据来看,大龄网购消费者群体的消费者比重仍在迅速增加,已超出22.5%这一数字。

2网购消费行为的变化

2.1比以往更注重价格和消费体验

首先,消费者比以往更注重商品价格。国内外持续低迷的经济形势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通过网购的方式来降低个人的消费支出,同时,消费者在购买产品的过程中不仅重视“逛街”过程中物质的体验,同时也重视内心精神体验的满足与实现,即内心的愉悦和精神的满足。特别是大龄消费者群体,他们消费心理成熟,有着丰富的消费经验,对消费体验的要求更高。从整体而言,我国的网络消费者正从低层次的物质需要向着物质与精神需要双重满足迈进。也许正因为如此,在2011年11月11日这个被网友戏称为“世纪光棍节”的日子到来的前后几天里,各大电商网站都紧紧抓住这一宝贵的营销契机,施展各自的营销招数迎合消费者的需要。淘宝商城订单数突破2000万单,支付宝交易额突破33.6亿元,为去年日交易量的近4倍;京东商城日订单量超过40万单,同比增长超过290%;国美网上商城则在11月11日当天,全品类销售额比上月同期增长超5倍。网购消费者追逐优良性价比的另一代表现象便是网络团购消费形式的迅速蔓延。从全国的消费习惯来看,消费者特别是年轻人已经习惯并乐于通过多种渠道获得消费优惠,如团购、电子优惠券、手机签到优惠等。有数据表明,2011年1~12月,购买大众点评网的团购的人数同比增长8倍,用户通过网站及手机客户端进行优惠券下载的数量较2010年同比增长53%。《2010—2011年中国网购用户行为研究报告》中称:在网购决策过程中,58.1%的用户认为价格因素是其选择网购的首要原因。

2.2更追求主动参与、个性表达与自我实现

首先,消费者参与企业营销活动的主动性日益增强。对传统营销单向沟通的厌倦和不信任以及网络时代商品信息获取的便捷性共同推动消费者主动通过各种途径获取与商品有关的信息并进行分析比较。通过分析比较,消费者获得心理上的平衡和满足感,既增加了对所购产品的了解,也减少了消费风险和购后后悔的可能。日前,国内领先的城市生活消费指南网站———大众点评网了全国22个重点城市2011年度城市生活消费报告:截至2011年12月,被消费者推荐及点评的商户总数超过150万家,同比增长37%。另一项调查显示购物前,近七成的网购用户会直接上购物网站获取商品的信息。因此,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主动参与到企业经营活动中,在消费活动各环节与企业尽可能多地实现互动。其次,消费者比以往更渴望和追求个性表达。今天,多数消费品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品种上都比较丰富,消费者在物质上已经具备了以个人的心理愿望为基础挑选和购买商品或服务的条件。同时,由于跨文化影响,使中国消费者特别是年轻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和追求个性的表达,而消费行为恰恰是消费者表达个性的最便捷的方式。从理论上看,由于消费者所处的社会、文化、教育等环境及心理特征不同,其消费行为千差万别,每个消费者都是一个细分市场,个性化消费正成为主流。以往在消费者市场不太适用的“客户观念”正逐步呈现着新的内容。

最后,消费者更注重消费过程中的自我实现。今天社会的运转方式造就了大量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紧张的消费者,他们一方面追求消费时间和成本的尽量节约,因而会以方便性作为选择购物方式的标准之一;另一方面他们也看重消费过程的精神体验即随心所欲、自由自在的境界,网购形式恰好满足其双重要求:消费时间可以自由掌控,选购过程自由自在无须担心看别人的脸色,足不出户即可拿到商品且送货速度越来越快,还可以选择各种自己喜欢的付款方式等。当然也有一些消费者如自由职业者或家庭主妇,有着充裕的时间可供休闲支配,他们则把网络购物作为消遣时间、寻找生活乐趣、保持与社会的联系的理想方式。正如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所阐述的,人不仅有生理、安全等低层次的需要,还有归属、爱、尊重、自我实现等高层次的精神需要。如今,后者正成为人们在消费活动中更重视的内容。

3电商企业与体验营销

3.1体验与体验营销

关于体验的含义,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表达。美国营销专家斯科特?罗比内特把体验定义为:“体验是公司和客户交流感官刺激、信息和情感要点的集合。”总体来讲,体验包括感觉体验、感受体验、行动体验、思维体验、关联体验等,并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消费意识中,以往人们对体验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休闲娱乐方面,今天从一般生活到奢侈品消费,从电影和电视节目到戏剧和音乐会等高雅艺术品消费,从成人到儿童消费领域,体验的消费要求无处不在。如果说商品是有形的,服务是无形的,那么体验就是难忘的。因为体验营销是以企业服务为中心,以产品为载体,为消费者创造出值得回忆的感受的一种营销理念。因此,体验营销就是要在整个营销活动过程中,充分利用感性信息的能力,以互动的方式满足顾客体验需求,通过影响消费者更多的感官感受来介入其行为过程,从而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与结果。体验营销的关键是要使顾客需求在体验中得到满意。与产品营销、服务营销相比,体验营销主要有以下特点。

(1)难忘性。服务营销中服务是无形的,但其常常以实体商品为依托,企业通常的做法是将商品和服务捆绑销售,以达到更完善的服务,当然许多服务本身也是一种体验。但在体验营销中更强调顾客所能感受到的一种难忘的、身临其境的体验,它是一种被感知的效果,更多的是消费者的情感理解。

(2)个性化。产品营销强调提供标准化的产品;服务营销强调产品和服务的定制,而在体验营销中,由于个体间存在差异,要吸引个体参与进来形成互动,营销活动的设计就必须体现鲜明的个性化。正因为如此,今天的电商企业会设计独到的消费环境,各具特色的产品组合,丰富多彩的促销组合,迎合目标市场的分销通路,消费者自由选择的付款方式,尽量贴心的服务内容和消费安全保证。

(3)互动参与性。在产品营销中,消费者是企业的“用户”;在服务营销中,消费者被称为“客户”;而在体验营销中,消费者是企业的“客人”,也是体验活动的“主人”。因为体验活动必须要有顾客的参与,进而在顾客和企业之间发生一种互动行为。体验营销效果是顾客在互动活动中的感知效果。

(4)主观理解性。在产品营销中,企业用价格或其他差异化手段区别于其他企业,在服务营销中企业通过服务价值等让步使顾客获得更大的利益。而体验营销活动的最终效果则是建立在个人主体印象(包含时间、空间、技术、真实性、质地、规格等方面的特征)的基础上,它包含个体差异的影响,对不同的对象、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感受,表现为一种个体的主观性。

(5)延续性。因为体验营销使消费者获得的更多的是情感的体验,而情感具有一定的持久性,所以顾客所获得的感受并不会因一次体验的完成而马上消失,它具有一定的延续性(如发生的顾客对体验的各种回忆等),相当数量的顾客事后甚至会对这种体验重新评价,产生新的感受。因此体验营销的效果是长期性的,一旦顾客对体验满意,他们对公司往往产生高度忠诚。

3.2电商企业体验营销策略的重点

基于体验的特性,企业在制定和实施体验营销策略时要重视以下策略:

(1)将体验与产品融为一体。日本企业早就提出了“感知质量”的概念,说穿了就是要在产品(服务)细节上下工夫———看起来很棒的质感、听起来很舒服的声音、闻起来令人心怡的味道、愉快的过程,即要关注产品的技术细节,重视消费者与产品接触中的感觉体验和感受体验。另外,企业要尽量为产品增添愉悦、美感、感官等成分,从而使产品“体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