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交通工程专业研究方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交通工程专业研究方向范文1
虽然政策上已经开始允许民办院校申办硕士点,但国家资源支持力度仍较小。使得民办高校设立硕士点存在许多顾虑与制约,这就需要国家政策持续推进民办教育公平发展,来改变社会舆论;另一方面需要举办研究生教育的民办高校应以教育质量和特色来做出回答。从我国民办高校的定位看,目前举办研究生教育的学校,其研究生教育多采用专业硕士培养模式,即培养应用型硕士研究生。而我国公办学校多培养学术型研究生,教学师资力量足,课程体系、培养模式较成熟。但随着国家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教育培养模式需要转向应用型;因此,无论公办还是民办院校在申办专业型硕士点时起点相近。如果民办高校能在这方面做出探索,形成特色,不但能树立自己的品牌地位,也是对专业型硕士教育的贡献。因此,民办院校想继续求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其优势,集有效资源和资金为一体,重点发展优势专业,才可能在申报硕士点与培养硕士研究生上有更多突破。
2、民办院校优势专业申报硕士点的不足
交通工程专业是我院的优势特色专业,以“人”为主体的研究对象,区别于以传统的“车、路”为研究主体的交通工程专业。随着长三角地区交通事故防治人才需求量的扩大,我院已重点发展交通工程专业,希望抓住申办硕士点的契机,将其打造为综合性试点专业。目前该专业距申办硕士点有以下几点不足:(1)作为硕士点来发展,专业定位主要以“人”的安全为重点,研究范围较狭窄,应发展多个研究方向。(2狮资结构不合理,师资力量不足。青年教师人数比例较大,中年教师比例较小,符合硕士生导师人数不足。(3凌通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偏离申办硕士点建设,急需改革。(4)实验室资源不足,包括实验设备不足、实验人员素质不高等;在建设本科实验室的同时,应当增设满足深层次科研需求的实验室。(5)教师科研团队没有形成,科研资源不足,尤其是国家级或省级科研资源较少。由于教师代课任务较重,科研能力与精力不足,科研经费较少,导致科研动力不足。利于民办高校办学主体和灵活机制,适应于申办硕士点后研究生培养环节中的课题研究,交通工程专业将采用“校企合作联盟”的方式培养研究生。基于这一需求,我校仍需要进一步扩大校企平台。教师科研力量不足,科研教师精力不够,导致交通工程专业国家级或省级课题太少或没有;因此,就需要加强硕士生导师的科研能力,完成硕士生科研能力培养。提高团队科研能力方法:首先建立适应科学研究的实验室,配以完善软硬件;其二,鼓励高职称教师积极申报国家级、省级项目,同时学校配套资金要及时到位;其三,积极邀请外校教师参与我院的科研课题、同时我院教师也走出去参与外校教师科研课题,通过相互参与提高科研交流。最后完善教学、科研双轨双重激励改革,完成产学研一体化资源共享的管理制度。
3、基于申报专业型硕士点的交通工程专业综合建设
3.1师资力量建设
制定一套完善的教师引进及培训计划,希望通过2一3年建设,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的教师团队。团队拥有2一3名知名学科带头人,巧人以上组成多专业融合的交通工程师资队伍;其中副高以上职称6人,高级工程师3人,讲师及博士生以上职称6人,60%以上教师符合硕士生导师要求,同时双师型教师占60%以上比例。具体措施见表1,引进知名专家1一2人,作为学科引导人;借助安徽三联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安徽三联交通事故预防研究所的优势,将一定数量的科研工作人员作为交通工程专业教师的有益补充,进行柔性引进;针对中青年教师制定一系列培训计划,比如资助部分优秀教师攻读硕士、博士,参加各类前沿课题、会议等,提高青年教师视野和教学质量,同时提高科研能力。
3.2课程体系建设
交通工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目前以应用型为主导,满足理论够用即可。但在硕士点建设时,需要形成2一3个研究方向,为满足硕士生的科研能力,这就需要加强理论课程内容。因此,课程体系建设中,需要坚持以就业市场为导向,既满足本科生的就业需求,又满足硕士生科研能力培养;同时优化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在实施时,可以加上大量选修课程,满足不同需求的本科生需求。
3.3实验室模式改革建设
交通工程本科专业偏重实践教学,专业课中实践教学占50%以上。目前交通工程专业在原有的高危环境监控实验室、驾驶员安全素质检测实验室、安全素质训练实验室和智能交通实验室的基础上,又增设道路工程测量、交通控制、交通仿真、汽车碰撞模拟等一系列的适应交通工程专业发展的应用型实验室。在现有的实验资源基础上,我们要探索一条交通工程人才培养与实践能力提升相辅相成的教学思路,方法上逐步形成以“实物教学、案例教学、课题引人教学”的特色教学模式。实现本科生“以实践教学为引导,实现学生早进实验室、早人课题”的实验教学方式,为下一步硕士生教育模式奠定实验室基础。
3.4加强校企联合办学模式建设
校企联合办学模式我院已经开展多个平台,其中包括“国家车辆驾驶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三联事故预防研究所“等这样有利平台,这样的研究机构有利于民办高校办学主体和灵活机制,适应于申办硕士点后研究生培养环节中的课题研究,交通工程专业将采用“校企合作联盟”的方式培养研究生。基于这一需求,我校仍需要进一步扩大校企平台。
3.5加强科研力量建设
交通工程专业研究方向范文2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 三结合 与路随行
[作者简介]熊文林(1971- ),女,湖北浠水人,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道桥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岩土工程;田文(1966- ),女,湖北孝感人,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道桥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道路与桥梁工程;李清(1970- ),女,湖北武汉人,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道桥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道路与桥梁工程。(湖北 武汉 430079)
[课题项目]本文系交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2011年交通运输职业教育科研项目“‘三结合与路随行’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1B04)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7-0096-02
高等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行业企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巨大需求,人才培养质量的高标准,要求我们对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依托工学结合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在高职教育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要适应企业需求,同时也要发挥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使企业在分享学校资源优势的同时,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
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道路与桥梁工程系与世界500强中交二航局等企业深度合作,2006年开始开办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二航班”(订单班),经过三年的实践,在总结、分析 “二航班”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按交通公路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重点,以任务为引领,遵循职业教育规律,突出职业教育特色,构建了“三结合、与路随行”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即教学内容与施工任务相结合、教学安排与施工季节相结合,顶岗实习与企业需求、学生就业相结合,公路建设到哪里,实训基地就建在哪里,课堂就流动到哪里。
一、教学内容与施工任务相结合
1.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总体思路是:以“工学结合”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按照公路交通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按照公路建设过程,构建课程体系;以职业能力培养为课程目标;将“公路工程项目”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的载体;以公路建设任务作为课程建设的主线;按照课程体系的要求改革教学模式、教学条件、教学管理办法。在人才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确定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按照“分析工作任务提炼典型工作任务归纳行动领域转换学习领域”的路径,构建出专业课程体系。按照课程体系进行教学设计,教育活动设计,明确教学条件,最后形成人才培养方案。
2.重构课程体系。通过对知识和能力结构的解构与重构,实现行动领域向学习领域的转化。由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汇集行业、企业技术专家、实际生产一线的技术能手、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和教学专家,对照公路桥梁施工岗位职业标准,整合教学资源;根据工作任务的系统性和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规律,按照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同时充分考虑教学的可实施性,以行动为导向,按照实际工作过程组织教学内容,开发出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学习领域课程,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3.开发课程及教学资源库。以公路施工项目为载体,与中铁十一局、中交二航局等企业合作,重点建设了“工程测量”等3门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核心课程,为学生自主学习和企业员工培训提供服务。编制课程标准,进行课程整体设计、教学情境和单元设计,编制考核评价方案,开发《工程岩土》等3种工学结合特色教材等。
二、教学安排与施工季节相结合
为了满足学生可持续发展和提高职业能力的需要,将学生的职业能力形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以通用的基础知识学习为目标,包含第1、第2学期,进行公共领域和职业基础领域课程学习,教学场所主要安排在校内;第二阶段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测量、试验等单项技能培养,包含第3、第4学期,进行职业技术领域的理论课程和实训课程的学习,校内学习道路桥梁施工等理实一体化课程,校外“工地流动学校”安排专项实训;第三阶段以综合技能培养提升为目的,包含第5学期,进行职业拓展领域课程(选修领域课程)学习及职前综合培训,在校内或“校中企”进行;第四阶段以岗位群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包含第6学期,安排在校外实训基地实施顶岗实习。通过“六学期、四阶段”教学组织模式的实施,采用柔性化管理,做到教学安排与施工季节相结合,更好实现“学中做、做中学”。
三、顶岗实习与企业需求、学生就业相结合
1.建立工地流动学校。针对道路工程建设“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主动适应交通运输发展方式转变与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道路建设到哪里,实训基地就建在哪里,课堂就流动到哪里。与中交二航局等企业合作,开设订单班进行订单培养。根据企业的需求,灵活安排学生顶岗实习。在实习期间,为了不影响项目的施工进度、免除学生在路上的来回奔波,建立“工地流动学校”,在施工现场完成部分理论课程的学习。企业兼职教师、专任教师共同实施现场教学,现场考核。根据学生到企业实习的规模与周期、工地分布的远近,重组教学班级,使“工地流动学校”班级人数保持在15~50人之间。规范“工地流动学校”有关教学、师资聘任等管理制度,完善和规范顶岗实习阶段的教学与管理,确保“工地流动学校”的教学质量,将顶岗实习与企业需求有效结合。
交通工程专业研究方向范文3
关键词:交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基地;校企合作制;建立机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11-0130-02
高等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如何满足社会的需求,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提高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是关键。目前,很多高校扩招后出现教学资源紧张的现象,而企业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要求在不断提高,学生专业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完全依托高校自身完成,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培养新型技术人才的有效途径。我院交通工程专业教学团队在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
交通工程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立面临的问题
目前,我国设置交通工程专业的高校已经超过百所,其中,70%左右的学生培养方向是依托于道路工程专业。我院是吉林省最早开设道路工程专业的高等教育基地,学校在2000年成立的交通工程专业依托于道路工程,着眼于将交通设计理念融于道路设计过程之中,专业的快速发展使之成为我校“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重点建设学科之首。交通工程专业学生目前的主要就业方向是公路与城市道路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对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实践能力要求很高,因此,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在学校与企业建立实践教学基地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大型国有企业不愿意接收学生去施工现场实习的现象,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学校和企业没有建立一种契约关系,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缺乏长远规划 由于没有明确校企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企业积极性不高,认为自己单方面为学生提供了实习场所,存在人力、物力消耗,而企业一无所获。勉强同意接收学生实习的原因往往是碍于校企双方负责人的情面,从而导致企业和学校对学生实习都存在短期行为,没有形成长远的校企合作机制。
实习基地的建立缺乏市场机制,施工企业不愿承担社会责任 国外非常重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把实践教学基地作为教学环节的基础设施来建设。我国由于缺少相应的制约机制,施工企业项目经理和技术人员工作繁忙,施工现场又存在着很多不安全因素,导致企业不愿接收学生实习。
实习基地管理机制不完善,实习方式受传统观念影响较深 基地的教学工作需要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加以保障,需要有明确的评估指标对实习效果进行评价。目前,高校的实习过程基本是由学院统一制定计划、选派实习带队教师,实习方式以“参观为主,参与为辅”,学生很难深入全面地了解各项施工过程,积累施工现场的管理经验,导致学生实习收效甚微,企业对实习基地建设的积极性也不高。
实习经费不足,制约实习基地建设 教师联系建立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学生到校外基地的工程实训等系列实践活动都需要经费的支持,而且随着物价水平的提高,资金需求也越来越大,但多数高校下发的实习经费近几年并未作较大调整。经费不足使实习过程由“走出去”变成“留下来”,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也就变成纸上谈兵。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立新思路
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企业也存在招聘合适员工难的困境,这就为校企合作提供了一个双赢平台。学生参加校外基地企业的实习可以深入了解企业的情况,缩短工作适应期,实现实习与就业零过渡;企业可以通过实习来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水平,招聘到满意的员工,还可以获得与高校的技术合作。经过多年的建设,交通学院现签约校外永久性实践教学基地12家,并且总结出工科院校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可以借鉴的方法和思路。
选择与学校有历史渊源关系的企业 实习基地之一吉林省城建实业有限公司就具有这种特点。公司董事长是我校路桥专业毕业生,一直活跃在吉林省道路、桥梁的设计和施工领域,成立实体企业后与母校形成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双方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谋发展的原则,学校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保障,企业为学校提供实践操作平台,良好的动力机制使高校与企业形成合作磁场,充分发挥了产学合作的双向功能。
选择技术条件和基地环境适宜的企业 实习基地的依托单位应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和技术力量,能够提供实习的基本生活条件,工地现场一定要有值得学生学习的内容。企业的文化氛围也同样重要。在基地实习是学生走出校门迈入社会的第一步,基地的管理制度、施工条件和人文环境等方面都会对学生的思想产生影响。学生通过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实习,在精神上受到的影响应是正面积极的,能够增强就业信心,树立服务社会的意识。
选择具有技术革新潜力的企业 以吉林省松原市交通局为例,其下属企业松原市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中心在进行“复合固结土路面基层研究项目”过程中,实习学生参与了路面材料的试验、检测过程,给学生提供了直接与工程技术前沿问题接触、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交流的机会,帮助学生取得实际工程项目的实践经验,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选择具有完善管理体系的企业 学校与管理体系完善的企业合作,建立永久性实习基地,才能保障实践教学基地的正常运转和基地的可持续发展。只有管理体制健全的企业,才能与高校共建基地管理机构,选派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专业技术人员承担基地教学任务和管理工作,学生的实习质量才能得以保证。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实践成果
通过几年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交通工程专业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大幅提高,工程意识明显增强,取得了较为丰硕的实践成果。
成立“交通工程专业行业指导委员会” 交通学院与省内13家企事业单位组建了“交通工程专业行业指导委员会”,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就业需求和用人单位对学生技能的实际需要。活跃在交通运输行业的专家和技术骨干对交通工程专业建设、课程结构的调整以及实践教学模式的改进提出很多宝贵建议,对改革与创新交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学院选派中青年教师到实习基地指导实习,同时,聘请施工现场有丰富经验的技术骨干作为兼职实习指导教师。实践教学基地不仅为学校解决实习困境,还提高了实习指导教师的实践水平,长期合作也能为高校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双师型”教师。
开展实践型毕业设计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也为毕业设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交通学院在近两年利用校外实习基地开始尝试实践型毕业设计。所谓实践型毕业设计,就是将毕业生派遣到工地现场,结合实际工程项目开展毕业设计,由校内指导教师与工地项目技术人员共同管理学生的毕业设计。校内外指导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在现场为学生补课,解决毕业设计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工程问题。由于学生在基地实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工作态度在成绩上能够得到充分体现,因此,毕业设计实践环节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进而工程实践能力也得到极大提高。
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交通学院在部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设立了学生活动室,引导组织学生参加与专业相关的研究项目,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参加竞赛活动,以此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2008年,在西南大学举办的第三届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中,我院交通工程专业学生参赛作品“商业区畸形交叉通流组织方案设计”获得优秀奖;2010年,我院学生作品“公共自行车交通规划及评价研究”获得第五届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三等奖。
目前,交通工程专业建立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主要以道路设计施工为主,针对专业特点,应扩大实习基地的数量与范围,加强与交通管理规划部门以及科研院所的联系与交流,建立类型多元化的综合性校外实习基地,研究创新型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模式是下一步的主要研究方向,最终可达到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交通工程专业应用型技术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文勇.探讨交通工程专业建设与发展[J].交通高教研究,2003(1).
[2]姚金星,杜国锋.工学交替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长江大学学报,2008(10).
[3]黎月玲,袁式亮.谈高校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管理问题[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9(4).
[4]于微波,卢秀和,刘俊萍.高等工科院校生产实习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1(4).
[5]毛智勇,赵林惠.校企共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探索与实践[J].北京教育,2010(10).
[6]吴立新,倪铁山.交通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2009(10).
交通工程专业研究方向范文4
关键词:卓越;人才培养定位;课程体系;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3-0226-02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随着国家“卓越计划”的深入推进,我校的交通工程专业,作为一个具有研究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希望能以“卓越计划”作为一次发展的契机,结合教学计划的新一轮修订,从本科生的人才培养定位进行重新的审视,对原有的工程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改革和创新,探索具有本专业特色的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课程体系。
一、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现状及需求
1.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现状。专业现课程体系设置共分为两大块内容,一为理论教学,其中包括三大平台:基础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和通识教育平台,这一部分的学时数为2312学时,141学分;二为实践教学,包括军事训练、专业实践课程、第二课堂、自习课程等,课内外总计49周,4分。总计学分为190学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关系接近于3:1。可以看出,总体上的课程设置还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环节为辅。从理论课程的内容和结构上看,有些教学大纲的内容仍存在一定的重复问题,有些课程大纲的前后环节衔接不畅,还有的教学大纲过于强调知识的课堂传授,忽略了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忽视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使学生一旦走上工作岗位,很难快速上手。从实践课程内部结构上来看,还存在着专业实践环节偏少的问题。尽管总计有49周的实践教学环节,但除了16周集中的毕业设计外,学生的时间环节通常被挤压到每个学期期末的1~3周参与相关课程配套的实践训练,时间分散;而如交通流检测等校内开设的实践课程,还存在重复或涵盖面不全的问题。此外尽管本专业具有很强的社会实践性,与校外企业的工程性联系也较多,学生的毕业设计75%~80%为真实的工程类课题,但本专业学生的就业单位主要为咨询、规划和设计类,使得学生在真实环境下的工程实践机会少,校外工程实践教学活动难以得到保障。
2.社会人才需求。从社会对本专业学生的需求来看,近三年本专业毕业生中的20%左右出国进修,24%左右在国内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56%的毕业生直接就业。就业单位主要集中于交通咨询、智能交通、公共交通、轨道交通、道路设计和施工管理等领域。本专业学生的总体培养水平较高,具有一定的专业研究能力,就业层次也优于大部分土木工程专业。
二、专业课程体系的目标导向与设置思路
在教育部交通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介绍”中,对交通工程专业进行了如下的要求。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交通运输系统分析与规划、交通设计、交通工程设施设计、施工与管理、交通系统智能化控制与管理和交通安全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及能力。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交通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交通系统规划、设计、施工及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以上基本能力。基于此和“卓越计划”对于培养人才的要求,本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主要导向性思路包括以下几点。
1.注重“大工程观”培养。在“大工程观”的培养思想里,强调三种新的能力,即工程实践能力、综合的知识背景和整体性的思维方式以及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对应于本专业的本科教育而言,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学科的基础课程平台,为学生构建新的工程教育课程体系结构,使学生具有宽广的工程视野、多学科的知识背景、良好的个人修养和职业道德,及其所需要的科学基础与工程知识。
2.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近几年本专业本科生的升学及就业情况基本上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进一步在国内外知名高校进修,一类是直接进入与交通相关的国企或政府部门,从事具体的技术工作。由此对于本专业所出口的学生,社会需求表现在要求其具有优良的专业知识背景、良好的工程素质、受过一定的专业技术训练,并具有初步的科研能力。对应于本科教学的课程体系设置而言,专业课程设置的广度与深度,工程实践类课程与实际工程的对接都显得十分重要。
3.注重工程系统化培训。在本专业开设伊始,“工管结合”就作为专业发展的特色思路。由此,实践类课程也成为专业教育重要的环节。但从目前的总体效果来看,专业实践环节、实习、综合课设、毕业设计等的设计与梳理还存在不足,导致学生掌握了很多实践的技能,但不知道在实际操作中综合运用。因此,对应于本科教学的课程体系设置而言,将基础理论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成为需要改进的一个重要方面。
4.强化校企的培养互动。不少学生在毕业后,还需要一定时间的角色转换过程,尽管其所学的知识和所掌握的技能,可以担当起企业单位的工作,但这一过程存在很大差异。转换成功的学生,能够很好适应工作需要,很快成为企业业务的骨干;而不成功的学生,往往其职场的发展就会出现坎坷。因此,校园的培养过程和环节就需要打破校内外的边界、课堂与工程现场的边界、学生身份与企业员工身份的边界,按照工程人才培养的规律,校企共同确立培养目标,将所有工程人才应经历的培养环节进行贯通安排,充分利用不同教育环境、教育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建立产学研密切结合的运行机制。
三、课程体系设置的要点
1.培养目标。北京工业大学交通工程专业,着眼于解决城市和公路运输面临的交通领域问题,为交通、市政、道路等部门培养具备交通工程、道路工程、交通规划、交通设计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在国家和地方的发展计划部门,交通规划部门,道路交通设计、施工和管理部门从事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的学生既具备深厚的理论基础知识、实际工作能力,又熟悉国内外交通发展状况和方针政策,熟悉交通工程发展的国际前沿。
2.培养模式。四年本科阶段:三年在校理论课学习+一年实践训练(包括在企业实习),最后通过考核可进入硕士阶段学习,也可直接就业。
3.课程设置。课程体系的设置以拓宽基础、注重实践、加强应用能力培养为目的,在巩固基础理论和知识结构的基础上,结合本专业的发展,增加交通信息技术和轨道交通类课程,覆盖城市道路交通工程,同时精练课程教学内容,适当增减了部分课程和学时,强调案例教学;此外,增加了研究型课程,包括交通规划软件训练、道路工程检测、沥青与沥青混合料、交通数据与信息处理等和综合型课程,包括交通工程综合课设、工作实习、道路工程勘测设计综合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进一步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得实践环节总时长超过一年。
4.校企结合。进一步深化校企联系,依托长期形成的合作伙伴关系,建设校企合作平台,与大型国有企事业单位签订实习基地建设的相关协议,聘请具有较高水平、丰富工程经验和管理能力的高级工程师为客座教师,联合制定培养计划,共同实施人才培养,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在企业接受实践锻炼,毕业设计也能达到真题真做,切实为企业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卓越计划”是我国高等院校工程人才培养里程碑式的改革。每个专业都应当结合专业特色和社会需求客观评价自身发展现状,保持发展特色,寻求发展的思路和途径。着力体现“卓越计划”在人才的培养上的企业深度参与、标准化培养和注重学生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特点。本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是面向“卓越计划”对于本专业学生培养的有益尝试,希望能在实践过程中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改革,提高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何若兰.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改革[J].中国建设教育,2010,(1-2).
[2]阎力钦.创新教育[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3]林健.注重卓越工程教育本质,创新工程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11,(6).
[4]陈金陵,梁桥.教学型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研究初探[J].中国建筑教育,2010,(11).
[5]朱永江.应用型本科院校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的构建[J].教育评论,2011,(6).
交通工程专业研究方向范文5
近5年学校获得8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
2010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获奖项目
特大异型工程精密测量与重构技术研究及应用
该项目在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奥运工程、故宫古建筑大修等项目的支持下,率先开展了特大异型工程精密测量与重构技术研究;提出了快速精密“按需建网”的控制测量理论与技术,研制了基于经纬仪、全站仪以及数码相机为传感器的高精度三维坐标测量系统,基于地面激光雷达的精密三维重构技术,发明了专用测量装置,制定了相关技术标准,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本项目相关成果获省部级科学技术金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项,其中授权7项,获软件著作权2项,68篇(其中EI 9篇),出版专著3部,制定行业标准3项。
本项目已在国家大剧院、“鸟巢”、水立方、国家体育馆、首都机场新航站楼、CCTV新址、探月工程50米天线、北京国贸大厦、武广客运专线、故宫古建筑大修、全国地铁建设等大中型工程中得到应用,经济效益达到7亿多元,为北京奥运会、探月工程等国家重大工程项目作出了突出贡献。
2011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获奖项目
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新技术及其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
该项目属交通运输工程领域,针对国家节能减排的重大需求,解决了道路建设中废旧沥青混合料、废旧橡胶轮胎、钢渣、建筑垃圾等代表性固体废弃物在公路中高掺配率循环利用的关键技术难题,形成了生产线与试验示范基地,实现了固体废弃物的高效循环利用。本项目已获得授权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受理发明专利申请7项,编制国标4部、行业规范4部,相关技术已在全国18个省市的32个国家和省级重点工程中成功应用。近3年来,本项目取得直接经济效益21亿元,累计经济效益33亿元,引领了交通运输、建筑、钢铁等行业的技术进步。
2012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获奖项目
地下工程开挖诱发灾害防控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
近年来,我国地下空间开发迅速发展,仅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每年新增里程就达150公里以上,市政基础设施等大型穿越工程显著增加。确保开挖、运营以及相邻构筑物的安全是地下工程建设的技术核心,本项目针对大型地下工程开挖领域的超近结构物隔离保护、风险辨识与控制、灾后结构恢复等重大技术难题,展开了长达15年的科技攻关。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支持下,本项目通过关键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19项,授权专利8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软件著作权7项,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16篇,形成地方标准2部,所取得的技术成果已经在“首都机场滑行道穿越工程”等国家重点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代表性建筑与古建筑数据库教育部工程中心
代表性建筑与古建筑数据库教育部工程中心依托北京建筑大学测绘工程、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工程等学科,于2009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建设。
工程中心围绕我国代表性建筑和古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的迫切需求,发挥与国内古建筑数据库生产企业联合的产学研优势,通过研究开发与工程化的环境建设,构筑起代表性建筑与古建筑数据库技术的工程能力平台;建立并完善工程化产业化的体制及运行机制;建设国内领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代表性建筑与古建筑数据库技术研发与工程化产业基地。
工程中心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内容:
建筑三维空间数据获取系统与技术:研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维激光扫描仪,研制以数字近景摄影测量与扫描系统为代表的数据采集设备,形成一个能够以多种手段获取代表性建筑与古建筑的各种空间几何、影像纹理、点云等多源数据的系统。
面向古建筑等大型复杂对象的逆向三维建模软件与技术:对采集的点云数据进行逆向,包括数据处理构建点云模型、根据点云模型提取构成建筑构件的结构实体几何(Constructive Solid Geometry— CSG)模型、基于点云模型构建建筑表面的三维不规则三角网(3D-TIN)模型、在CSG模型或者3D-TIN模型上加载影像纹理构成建筑的仿真模型4个步骤。
代表性建筑与古建筑数据库管理系统与技术:数据库中要包含空间数据与非空间数据,还有文学数据、历史数据、影像数据等。要设计一种能够管理、查询、显示和利用这些数据的数据模型和结构,构成代表性建筑与古建筑的数据库系统。
代表性建筑与古建筑数据库的应用技术:将数据库应用于建筑遗产生命过程分析、建筑遗产备灾数据库、数字化建筑遗产复原研究、推动建筑学的实境化教学、国际化的建筑数据交换平台等5个方面。
基于文献的历史建筑复原研究数据库:将中国历史不同时期建筑的资料与文献数据重建为历史建筑的代用数据,并使用现代信息获取、存储与可视化技术,提取各个朝代特色建筑的丰富资料成为数字化信息,进而建立一个较完善的、可共享的历史建筑档案数据库。
建筑信息存储与交换数据标准:建立富有建筑行业特色的历史建筑和特色建筑数据库,以及国内首个历史建筑和特色建筑数字档案信息交换及应用平台。
近几年,该中心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励8项。
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依托北京建筑大学环境工程和市政工程、环境科学等学科建设,于2009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实验室立足北京,面向全国,紧紧围绕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进程中水环境污染控制和综合治理中的突出共性问题,以城市雨水系统为切入点,以可持续水循环为引领,以建立健康的城市水环境为目标,以揭示城市水环境水量水质保障各环节的科学机理为支撑,在城市雨洪控制与利用、水质净化与环境风险评价、水资源再生利用与节水、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管理领域,通过环境工程和市政工程、环境科学等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和渗透,重点开展跨学科创新性应用基础研究。
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及研究内容:
城市雨洪控制利用与水环境生态修复:城市雨水系统发展战略与规划设计评估模型工具研发;城市雨水产汇流特征及其对水环境响应机理研究;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理论与技术;城市雨水径流污染控制理论与生态处置技术研究;城市雨水管理政策与制度设计研究;城市雨水系统的信息化管理 。
污水处理及其资源化:污水处理系统的数学模拟优化与数字化智能决策控制系统 ;可持续污水生物营养物去除回收反应过程和机理;高效低耗的污水再生处理新工艺;污水生物处理系统中的内源过程机理研究;污水资源化回用的环境与健康风险评价原理与方法研究。
城市节水与水系统优化管理:城市生活公共建筑节水技术研究;城市工业再生水利用技术研究;城市规划对城市节水影响机理研究;城市工业节水潜力分析和技术集成;城市工业和公共建筑节水相关定额研究。
目前,实验室共承担科研项目2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子课题6项,国家“863计划”课题1项,省部级项目30余项。近年来,实验室承担各类企业合作与社会服务项目200余项。包括:北京市东方太阳城水环境系统与雨水利用工程、数字化污水处理厂的建设研究方案、龙潭湖节水和再生水利用的研究与示范等。
现代城市测绘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
该实验室依托北京建筑大学与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于2011年9月被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批准建设。实验室凭借学校测绘科学与技术学科优势、人才培养优势和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的建设行业优势,面向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文化遗产保护需求,通过产学研联合,实现优势互补,研究构建现代城市测绘地理信息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为城市运行管理和文化遗产保护提供特色服务,为政府提供决策支持,为公众提供信息服务,为企业运营提供技术服务。实验室将逐步建设成为现代城市测绘地理信息领域的高水平研究平台。通过营造一个创新、开放、和谐的实验室学术环境,培养在主要研究方向上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中青年优秀科学家、学术带头人和优秀创新团队,形成高层次学术交流、成果培育转化和人才培养基地。
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内容:
现代城市测绘技术体系与标准化:基础测绘方面:研究大地基准现代化、城市三维测量与建模的理论与方法;在摄影测量与遥感方面,主要研究多源对地观测数据高可靠高精度处理、高效能网络分布式光学遥感数据一体化处理、倾斜摄影与面阵摄影测量技术、多模式合成孔径雷达摄影测量、激光雷达数据处理及其与摄影测量数据融合、遥感数据智能解译等;在地理信息系统方面:主要研究地图智能综合与质量控制、地理信息自动化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时空数据通用模型与一体化管理、地图数据级联更新、地理信息智能服务等。要大力推进地理信息数据处理关键技术攻关,加强测绘生产技术装备建设,建设地理信息服务体系,研究制定测绘基准框架,通用和专用标准。
城市地理信息理论、方法及应用:重点研究网格化城市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研究城市突发事件应急指挥和城市运行保障的策略、模型、方法和技术;研究构建城市历史多源空间信息共享与服务系统平台的相关理论和技术方法;研究城市空间信息应用与共享服务模式,发展面向网格化、精细化城市运行管理服务的空间信息支撑技术,探索基于空间信息的城市建筑生命周期管理新方法。
建筑精细测量与重构重点研究城市建(构)筑物精细测量技术:为建筑施工进行精密放样、建筑运营进行质量监控和安全监测服务;文化遗产精细三维重构技术,为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和利用服务。
近年来,学校重点实验室获得多项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特大异型工程精密测量与重构技术”获得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维激光扫描测量建模技术研究及在故宫古建筑测绘中的应用”获得2009年测绘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家体育场精密施工测量技术研究与实践”获得2008年测绘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同时荣获2008年度“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金奖”。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依托北京建筑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学科,是经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评审和认定的首批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于2001年6月成立,2009年12月通过第二期建设项目验收,2010年9月进入第三期建设。
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
燃气综合高效利用技术:包括研究燃气综合高效利用技术、天然气梯级高效利用技术、集中供热和区域供冷技术、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所应用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应用等相关技术。
供热空调制冷系统与设备节能技术:包括研究供热系统量化管理节能技术、空调用冰蓄冷技术、大型公共建筑用能系统监测和优化技术、浅层地热和水源热泵技术等。
室内环境质量检测与控制技术:包括研究室内空气品质的检测方法、室内空气品质控制手段相关技术、室内空气品质改善技术。
建筑节能综合应用技术研究:包括研究降低建筑用能系统、能源输配系统能耗并提高能效技术、监测和优化管理建筑用能技术、改善建筑围护结构或建筑构件热工性能技术、实现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规模化应用技术、发展绿色建筑和实现建筑节能减排相关技术。
近5年来,承担科研项目125项,科研经费2,228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863计划”子课题1项,“十一五”子课题7项,国际合作项目5项。实验室已完成的研究成果中,许多已直接应用于北京市场,内容涉及旋流式烟气除尘器、低污染催化燃烧炉、烟气热能回收器、低温空气源热泵系统、室内环境质量检测等,同时申请多项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
绿色建筑与节能技术北京重点实验室
绿色建筑与节能技术实验室是2010年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批准建设的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实验室的建立主要为北京市城市建设发展中所遇到的环境和资源方面的问题、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问题提供科技支持。实验室以“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为服务方向,将建筑学、土木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等多学科进行交叉与融合,结合北京的城乡建设需求,致力于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研发,促进当前与未来城乡建设中以可持续发展为模式的建筑事业发展。
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和课题:
绿色建筑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研究:绿色建筑规划评估理论与应用;既有建筑更新改造的理论、方法与模式;新型围护结构研究;建筑风环境、光环境、水环境研究;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技术研究。
节能墙体关键技术研究:研究节能混凝土、砌体外墙和玻璃幕墙的设计、生产和施工的系统理论;研究混凝土、砌体外墙及玻璃幕墙节能性能的关键技术;研究节能混凝土、砌体外墙及节能玻璃幕墙的系统设计理论。
可持续性建筑材料研究:研究建筑垃圾资源化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研究再生结构材料与再生功能材料的形成机理;研究节能环保材料设计与机理研究;研究工业废弃物在可持续性结构材料中的性能机理及应用技术。
绿色建筑能源系统研究:供热空调制冷系统与设备节能技术研究;新型高效制冷、热泵机组及系统研究;建筑能耗及环境控制系统特性评价指标研究;建筑用能管理自动控制系统研究;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利用理论及技术研究;蓄能机理及建筑应用研究;太阳能、浅层地热能开发与利用关键技术及理论研究;混合能源系统的运行控制研究。
绿色建筑水循环系统:雨水收集利用关键技术与设备成套化研究;非传统水源循环途径与水资源优化配置技术研究;建筑节水与场地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低影响开发与绿色建筑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绿色建筑水环境生态调蓄净化技术与集成技术。
该实验室近年来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5项,国家优质工程设计银奖1项,省部级优秀设计奖1项;编制国家、地方、行业各类技术标准4项;专利及知识产权数十项。
实验室自组建以来,在绿色医院设计研究、采光遮阳一体化建筑构件研究、高层建筑风噪机理及对策研究、节能材料制造研究等多个方向,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并进行了示范项目的成果转化实践。同时,实验室针对绿色建筑重点方向,面向北京及全国进行开放性课题资助。典型的研究课题及成果有:中国驻厄立特里亚使馆经商参处绿色建筑设计、北京腾达大厦绿色建筑优化对策研究、北京宣武医院绿色医院评价及设计研究、佛山东平新城项目绿色建筑星级认定技术咨询等。
工程结构与新材料北京市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
工程结构与新材料北京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经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批准于2010年1月成立。该中心具有北京市高校唯一的“工程结构与建筑材料”工程检测资质,拥有国家设计甲级资质的北京建工建筑设计研究院和全国行业领先的北京建工京精大房工程建设监理公司。工程研究中心依托北京市建设领域龙头企业北京建工集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北京市政路桥控股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为北京的城市建设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旨在提升北京在工程结构节能、抗震、耐久性、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结构工程材料应用方面的整体水平。
工程研究中心主要研究方向:
工程结构节能抗震新技术研究和应用:开展工程结构相关的抗震新技术和国外先进抗震技术的国产化研究,节能新型墙体的研发和应用研究。
现代大型复杂结构施工监控技术与标准化施工技术:开展大型复杂结构的施工关键技术和施工监控技术研究,高效预应力成套技术标准化施工研究。
既有工程结构的检测、鉴定与维修加固:开展工程结构的材料检测、结构检测、检测鉴定和加固新技术的研究。
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环保节能和可持续性结构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开展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结构材料关键技术和规模化生产技术研究。
环保型可持续发展城市道路工程材料:开展环保型城市道路材料的关键技术研究,积极开展热再生技术、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的成果转化。
工程研究中心目前承担“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研究项目共计80余项,研究经费达1,000余万元。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11项;申请专利10余项,获批6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
北京市建筑安全监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市建筑安全监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于2011年4月经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正式批准设立。中心结合学校机械工程、土木工程和电气工程等学科优势,致力于该领域重大关键性、基础性和共享性技术的研究,以及相关科研成果的系统化、配套化和工程化开发,为北京乃至全国建筑安全监测提供所需高新技术和装备。
中心主要研究方向:
基于声学技术的建筑安全监测。
大型建筑运行环境状态监测。
建筑安全物联网系统工程。
特种机器人的研究在建筑安全监测中的应用。
建筑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安全评估及可靠性技术。
建筑装备安全监测规范与服务。
目前,中心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其他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0余项。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二等奖各1项,其他省部级科技奖2项。
北京市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市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于2012年经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批准成立。该中心以北京建筑大学为依托,并联合北京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和北京市政路桥建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形成了集交通基础设施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大型交通枢纽设计、交通基础设施新材料与新技术研发等于一体的省部级科研及成果转化平台。中心整合了北京交通基础设施研究领域的优势资源,协同开展科技创新,通过产学研结合,促进成果转化,为北京建立高效、安全、环保的世界城市交通运输体系提供技术支持,并培养一批高层次人才,以满足北京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需求。
中心技术研究开发主要方向:
交通枢纽规划设计:研究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布局理论、功能设计方法及行人交通特征,解决高效交通换乘、优化枢纽内部流线等交通运行效率及紧急情况下行人疏散等安全问题。
交通基础设施综合防灾减灾:研究交通基础设施的综合防灾减灾,解决地下道路及空间火灾烟气控制、内涝防治、安全疏散、结构抗震设计及安全评价问题。
交通基础设施全寿命设计:解决交通基础设施全寿命设计相关技术难题,着重开展混凝土耐久性及工程应用技术、交通基础设施使用性能预测、评价技术与应用和交通基础设施抗震设计新技术等相关内容的研究。
交通基础设施施工新技术:研究交通基础设施施工新技术,解决施工的空间制约、资源制约、无障碍施工等问题。
该中心近3年来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2项,国家优质工程设计银奖4项,省部级优秀设计奖16项;国家、地方、行业各类技术标准54项;专利及知识产权75项;国家级工法5项,省部级工法10项。科研成果已应用于工程约60余项,其中包括:奥林匹克公园综合交通规划、北京地铁4号线的防灾减灾设计、长安街大修改造的全寿命设计、北京市四元桥立交工程的施工新技术等。
北京建筑文化研究基地
北京建筑文化研究基地于2010年被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批准建立。
基地自成立以来,紧紧围绕“三个北京”和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开展北京城市文化特色研究、空间哲学研究、建筑伦理研究和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共承担各级各类课题4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课题15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2项。举办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会5次,出席国内外学术会议40余人次。出版著作20余部,150余篇。有20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有100余篇论文被CSSCI收录。基地重视人才培养和建筑文化科普工作,2012年开始招收“设计伦理学与美学方向”硕士研究生,建设了建筑物文化特色资源库,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基地主要研究领域:
北京城市建筑文化特色与功能研究:北京传统建筑文化的意义及功能;北京城市主要功能区的建筑文化特色;北京城市公共建筑物和公共空间的文化内涵;北京城市建筑形态的文化功能等。
建筑伦理研究:建筑、规划、工程活动的价值取向;建筑、规划、工程活动的公共参与;西方建筑思潮的伦理分析。
北京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北京城市建筑遗产的类型与特征;北京城市建筑遗产的文化功能评价;北京城市建筑文化遗产的再利用。
北京应对气候变化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
北京应对气候变化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成立于2012年3月,由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联合共建。
基地的基本定位:
北京市应对气候变化智库;北京市应对气候变化信息服务中心;北京市应对气候变化战略措施研究和技术交流平台;应对气候变化专业人才培养与人力资源储备中心。
基地建设将立足北京、面向全国、放眼世界,跟踪气候变化问题的国际、国内形势及动态,汇聚国内外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精英人才和技术,集成利用北京市在相关研究领域的各类资源,开展气候变化对本市经济社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等方面研究,培养储备本市应对气候变化专业人才,努力将该基地建设成为与国际接轨、国内一流的集应对气候变化相关教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于一体的产学研综合性基地。
基地将组建与气候变化紧密相关的能源、交通、建筑、环境、生态、经济与金融、规划与管理等跨学科研究力量,紧密跟踪气候变化问题的国际国内形势及动态,系统全面地分析气候变化对北京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研究本市应对气候变化的总体战略、应对机制与技术、应对计划与方案。
基地主要研究方向与内容:
开展相关发展战略和政策标准的研究;搭建北京市应对气候变化信息交流和研发网络;开展应对气候变化技术研究,包括基础研究、适应气候变化能力的研究、提升温室气体减排水平的研究、温室气体减排及相关低碳政策在短期内的经济社会影响研究等。
北京建筑大学——浙江勤业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技术研发中心
为充分发挥高校科研人才优势和建筑施工企业的生产要素资源,促进工程建设领域的科技进步和科技成果的孵化与转化,建筑工程浙江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由北京建筑大学和浙江勤业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勤业集团”)共同组成并申报建设。中心于2009年获得浙江省批复(浙经信技术[2009]311号)。
研究中心的建立是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以切实发挥产学研联合作用为目标,以实现提高企业科技创新、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主要任务。
中心自建立以来围绕工程实际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企业与高校联合开展了多项科研项目合作和技术攻关,主要包括:围绕土木工程施工领域的共性技术与关键技术,重点在施工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等“建筑四新技术”方面开展创新研究与开发,以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系列技术成果,并大力做好应用与推广工作。
中心的科研项目选题主要来源于三个途径:一是浙江勤业集团设立或拟定的项目,包括工程建设的行业标准、发明专利、国家级工法等;二是学校根据具体土木工程热点、难点技术而设立或拟定的项目;三是国家及地区科研主管部门的相关科研课题。浙江勤业集团与学校拟定的项目由各单位分别提交到研发中心,并由专家委员会评审通过后,方可列为正式选题并由中心负责编制项目申报指南。
北京建筑大学建筑科技大学科技园
北京建筑大学建筑科技大学科技园是依托北京建筑大学的优势学科及科技创新资源,面向首都城乡建设,集聚创新创业人才,扩散高新技术,建设知识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的中心;是为首都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提供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撑的创新创业基地;是产学研合作引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区;是首都城乡建设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高地。
科技园以建筑科技为主导,围绕城乡规划、建设与管理,是重点开展建筑结构、建筑施工、建筑材料、建筑节能、建筑监理、智能建筑以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研究、设计、实验、应用、信息等产业化基地。
交通工程专业研究方向范文6
关键词:交通运输;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实践
中国分类号:G642?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3-0221-03
社会的需求是衡量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合理与否的标准,也是该专业生存的最终目的,而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定位是培养模式的出发点。基于全国行业分析、天津市的战略地位和产业发展状况研究,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结合交通运输天津市品牌专业的建设,对其进行行之有效的教学改革实践,探索出颇具特色的交通运输类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和思考,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设置,对我国广大的应用型高校交通运输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借鉴。
一、教学改革背景
在逐步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交通事业的内涵及外延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居民出行的交通方式选择也呈现出新的特点。交通运输行业事关国家命脉,是国家重点支持的行业,交通运输的高速化、智能化和环保化研究已成为研究的主题,实现交通运输跨越式发展越来越需要综合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加盟。
1.交通运输专业的提出。教育部于1998年颁布了新的本科专业目录,新专业目录对原来过细过窄的专业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目前,与交通行业相关的本科专业涉及3个学科门类(理学、工学和管理学)的23个专业,其中交通运输类就占有8个专业。截至2008年,全国有80余所高校开办交通运输专业,其中,除一些铁路、水运与航空类高校开设“交通运输”专业外,更多的高校是面向道路交通运输行业。其中有62所高校开设的交通运输专业是从原汽车运用工程专业演变而来的,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基本上是以原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专业为主体进行专业口径拓宽而形成的,并各具特色。
2.我校交通运输专业情况。我校交通运输专业于2001年经天津市教委批准设置,并于2002年开始招生。本专业以汽车运用为载体,电子技术为导向,道路交通安全为目标,为社会培养全方位的职教师资和企业急需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并在2011年被批准成为天津市品牌专业建设点。
3.汽车产业对人才的需求。随着汽车工业及汽车技术的发展,要求现代汽车运用人员不仅要有丰富的汽车专业知识,而且要对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外语等各项知识都有较系统的掌握。知识的密集性和技能的综合性,是现代社会汽车运用职业的重要特征,同时也对汽车运用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天津作为我国北方第一大港口城市及“京、津、唐”地区的工业中心,有着雄厚的汽车工业基础。2011年,天津规模以上汽车工业企业达310家,整车产量77.4万辆,产值达1580亿元,构建了从外资、国资到民资,从国际品牌到自主品牌,从整车到零部件,从制造到研发、销售的完整汽车产业集群。特别是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国家新型工业化汽车产业示范基地和国家级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也是天津汽车工业的主要载体,聚集了一汽丰田、长城汽车等整车企业,大众、艾达、大陆汽车、富士通天等核心零部件生产商,成为我国重要的轿车生产基地。据相关部门统计,到2015年,天津将形成年产200万辆汽车整车、260万台(套)配套零部件、10万辆新能源汽车和40万台(套)电动汽车车用电池配套能力。
4.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快速发展。面对现代交通运输概念的扩大,以及人们对于交通运输的要求越来越高的时代背景,具有准点、快速、环保、安全、舒适特点的城市轨道交通已经进入大规模高速发展时期。当前国内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代表的大城市已进入网络化建设阶段,天津、沈阳、哈尔滨等33个城市正在建设或规划中。实践证明,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是解决大城市交通问题的必由之路,对拉动城市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天津市正面临一轮城市轨道交通建设,2013年内,在建总里程达到115.3公里。根据规划,到2020年,天津市城市轨道交通将形成由市域与城区两部分线路组成的网络,总规模将达到1036公里。
二、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本研究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职业素质、能力培养为核心,在专业定位与专业特色、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研究与实践,增强专业内涵建设,提升交通运输专业与学科的综合实力。对于交通运输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采用以下思路,借助问卷调查、座谈研讨、案例研究、对比分析等系统的方式方法,深入开展“调研―分析―研究―评价总结―结论推广”各环节工作,较好地实现了研究目标,具体研究思路见图1所示。
在各环节研究基础之上,确定了“新老”结合、特色鲜明的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定位,以及相应的课程体系设置。
1.根据发展情况,明确培养目标。本专业建设目标是立足于我国和天津市交通运输和汽车产业发展,特别是滨海新区快速发展需要,稳步推进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不断加强学生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着力打造理论水平高、动手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同时积极发展城市轨道交通专业新方向,培养一流应用型职教师资和技能人才。
2.适应社会需求,创新培养方案。专业原有培养方向为汽车运用方向,方向较为单一,为适应交通运输行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以轨道交通为骨干,道路交通为主体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的形成,在原有专业方向基础上新增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方向。交通运输专业在大类招生原则上采取“2+2”的培养模式,即前两年按专业大类培养,后两年按专业方向分流培养――汽车运用工程方向、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方向。大类招生专业的学生修完基础平台的课程后按所选择方向从第五学期进入专业学习。
3.突出专业特色,优化课程体系。以“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为总体要求,体现“师范性、应用性、职业性”融合;以强化工程实践能力为主线,“认知实习―课程设计―企业课程―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工作岗位”,构建校企合作“四年不断线”的实践体系;通过对共建企业与职业学校的深入调研,深入分析本专业对应行业、岗位所要求的职业能力与师范能力,按照品牌专业建设要求和行业制定的专业规范,与共建单位共同拟定人才培养方案,凸显工科与管理交叉、工科硬技术与管理软技术结合的专业性质特色。①按照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自主发展和专业拓展相结合的原则,采取“基础平台+学科平台+专业平台”的培养模式,注重因材施教,采取弹性学制、主辅修制、双证书制等措施。按交通运输大类统一设置公共基础课和学科平台课,设置多个专业方向模块,学生在第三至第四学年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以及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选择合适的专业方向,如汽车运用技术方向、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方向。并设置不同的自主发展课程(高本)/职教师资课程(技本)和素质拓展课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②注重培养学生脚踏实地、艰苦奋斗、乐于奉献、开拓创新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修养,以利于职业学校师资岗位、汽车运用行业基层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城市轨道交通企业高素质应用型运营管理人才的稳定和发展。③坚持专业实验室的开放制度,鼓励学生大力开展创新型、综合型、研究型实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④结合行业用人要求和行业组织的专业认证需要,组织专业技能训练和考证培训。⑤确保基础课程和主干专业课程,扩大选修课程和讲座课程;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学时;注重综合素质培养及第二课堂作用,积极开展本田节能、大学生方程式赛车、智能交通、运营模拟项目等科技创新活动。⑥注重核心能力,强化品牌优势。依据市场需求及专业定位,优化课程体系。教学以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拓展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师范技能的培养与考核,开展汽车维修工及车站值班员的实践教学和职业资格鉴定。
三、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2010年6月,学校批准在交通运输专业增设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方向,交通运输类专业改革建设项目正式启动。专业建设三年来,目前已有2008~2013级交通运输大类专业学生。其中,2008级交通运输类专业学生已经毕业,2010级即将步入大四。现已逐步构建出有利于优秀人才培养、有利于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1.师资队伍建设。以优惠条件吸引教授、博士来学院工作,有计划地分批安排教师继续深造,以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并且聘请汽车以及地铁企业专家来校兼职,聘请相关外校教授来校授课。加强学术交流与科学研究,着力打造一支以学科带头人及专业带头人引领、学术骨干为主体、具有“双师”素质的、适应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教师队伍;优化专业结构调整,提高队伍素质和水平。
2.培养方案修订。在广泛调研工作的基础上,多次组织了由校内外的专家、教授和企业高工参加的有关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方面的讨论会,为培养有专业针对性的“双证书”、“一体化”职教师资。进一步加强专业特色,以理论教学体系为重要支撑,构建更为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两个体系相互融合支撑。实践教学体系中主要以培养专业技术能力为主线,分成基本模块、专业模块、综合模块三个环节,开展汽车维修工及车站值班员的实践教学和职业资格鉴定。
3.课程及教材建设。以核心专业课程建设为龙头,带动其他课程(含实践课程)建设。制定课程建设规划、建设标准、管理考核办法。重点建设“智能交通”、“汽车电子安全技术”、“车载网络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城市轨道交通站场与枢纽”等核心专业课程。加强校级、市级、国家级精品课程申报与管理工作,目前已有1门课程成为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市、校级精品课程。力争在5年之内完成2~3项市级及以上精品课程建设,建设1~2门双语教学课程。充分发挥产学研基地的作用,根据行业发展及企业需要,建设一批特色选修、讲座课程。编写具有特色的专业课程教学大纲、考试大纲以及实践教学大纲,确定具有特色的教学内容,根据专业建设的需要,建立课程试题库。
4.实验室建设。学校乃至天津市对我校交通运输类专业建设极为重视,尤其是轨道交通方向的建立和发展,现已利用天津市品牌专业建设资金和中央地方共建项目资金在“十二五”期间投入1000万元购置轨道交通方面的实验实训设备,并有专项资金进行汽车实验实训实验室建设。今后,还将利用各类综合投入项目继续增加投入。
5.校企合作。2010年以来,我校先后与天汽集团、松正科技、天津圣威科技等多家汽车企业以及天津地下铁道集团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成立了产学研基地,合作建立高水平的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和实验实训教学基地,共建交通运输特色专业,共享教学和研究资源,促进双方的全面合作。各类企业陆续招聘毕业学生百余人。
四、人才培养特色
以交通运输行业与人才需求特点分析为基础,研究确定特色鲜明的专业培养目标与定位,进一步凸显交通运输品牌专业特色。进行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内涵建设与优化研究,提升学生理论与实践综合技能的一体化教学与校企合作培养模式。
1.实行专业分层培养,体现综合通才教育与精英教育培养理念的融合。
2.探索专业方向二元化,开设城市轨道交通专业新方向。
3.依托天津滨海新区汽车产业,深入开展校企合作。
4.探索校企合作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教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1998年颁布)[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肖国平,等.交通运输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交通高教研究,2003,(3).
[3]夏新海,罗振林.交通运输类专业综合交叉与人才培养[J].航海教育研究,2007,(1):18-20.
[4]苏杰.天津一汽丰田产能从每年3万辆跃升至50万辆――第300万辆汽车今下线[N].渤海早报,2013-03-28(第20版).
[5]刘玉海.大众80亿变速器工厂入驻泰达构建新型工业化汽车产业基地[N].21世纪网数字报,2012-09-04.
[6]刘利芝,等.城市轨道交通概论[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
[7]王玉珑,刘艳新,等.长沙理工大学轻化工程省级特色专业的建设与思考[J].化工高等教育,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