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设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园林景观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园林景观设计

园林景观设计范文1

关键字:园林景观、设计、空间构成、形态

一、园林景观的设计特点

园林景观设计的组成元素是自然设计和人工元素。自然设计:自然设计包括气候、地形、花草树木、山河湖泊等。人工元素包括铺地、雕塑、水体、设施、小品等。园林景观设计主要是考虑以上自然设计和人工元素的结合,气候主要表现在日照、气温、气压、风向、湿度和降水的差异,这对地域文化和人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应充分考虑项目所在的地区的自然条件,有的放矢,利用气候特点展现地方区域特色。在进行园林设计的时候,还要注重绿色设计在景观设计中所占有的位置,人们能享受绿化带来的环保节能,也能感受到自然的美丽,绿化之间要讲究植物的疏密、高矮、种类和色彩的搭配,树木、草坪、花坛能形成有效的一体。水可以减少空气空的灰尘、增强空气的湿度、调节气温和净化空气。周围的环境设施包括休息设施、照明设施、候车设施、服务设施、娱乐设施、广告设施、拦阻设施等,它们都具有一定的实用功能、装饰美化功能。

古代园林景观,更看着的是环境,艺术的表现,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时考虑最多的是人性化空间,以“人”为本。各大城市都有广场,广场很大,人不能留足,原因树很少,配套的景观构建物少,草坪大,不让人进。雕塑虽然很大却让人窒息,控制范围和比例关系考虑不够充分。现代园林的景观设计应多注重尊重自然、尊重文化、尊重历史、尊重文脉。不做违背人的行为和自然的事情,使我们的设计更好的做到人与自然的协调,使现代园林景观更具现代特色。

二、园林的造景元素。

园林景观设计中要注重造景元素的布置和设计,合理的设计能为园林景观增添别具的色彩,园林景观主要的造景元素有水景、置石、景观构筑物、装饰性元素等。

1、水景。水给园林中的景观增添了很多色彩,人们对水的亲切感和依赖性与生俱来,在园林的景观设计中,都会设置水景,小溪,小河,池塘,点缀荷花,从生态学角度,水对改善小气候环境、营造舒适、降低噪音、清新的景观空间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另外水还能为园林的水生植物和动物提供生存的环境,还可以设置不同的水景,如荷花池,喷泉,叠水等等,都可以给园林添加一份色彩。

2、置石。恰到好处的石头点缀,往往是设计的亮点,“石”无论放在哪种地方,必须与周围的环境相匹配,营造一种和谐、自然、恰静的环境,四季更替,唯有石是保持不变的,即使在冬季,石也能把自身的特色表现出来,使冷寂的冬季也有了独有的景色。在园林景观设计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石的大小、形状、位置是否与园林内的景观相协调,只有做到和谐统一,才能达到美的效果。

3、景观构筑物。在园林设计中,要充分考虑景观构筑物的位置布置,形式,景观构筑物包括花台、花架、凉亭、楼台、围栏等形式,他们构成了园林中的景观焦点,为人们提供了活动的场所,同时还方便了植物的攀沿,营造了一个丰富有趣的环境,构筑物还划分了园林的空间,现成了一定的层次感。在园林景观设计的时候,构筑物与周围环境的协调要充分考虑,只有做到颜色等的协调,才能达到更加理想的效果。

4、装饰性元素。园林的装饰如同建筑的装饰,必须经过精心和周密的设计,才能达到美的效果,装饰性元素的应用在园林景观的布置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这些元素可以是盆花,象征性着吉祥的宠物,几个精美的陶瓷罐,几个漂亮的灯饰,他们通常是非固定的,可以不断变法,而且给园林里面增添了不少色彩。

三、园林景观的空间构成和形态:

园林景观的空间构成要充分使用实体的要素,包括建筑、水体、地面、墙面、标识、自然地形等,园林景观空间变法的构成基本上分成3种形式:实体围合构成的空间、实体之间张力产生的空间、实体占领构成的空间。无论是“围合”“占领”,还是这两种的混合形式都是构成空间的积极手段,合理的运用会给你以良好的空间感;反之,若“围合”得太松又会使人感觉不到空间的存在,“围合”得太紧也会给人以封闭、压抑、难以透气的感觉。若“占领”处理不好也会给人带来杂乱无章的感觉。这与占领物与周围其他物体的尺度、比例、色彩等因素都可能有关,主要是要有全局概念。

景观空间中最常见的形态有太高式空间和下沉式空间、凹与凸空间、母子空间、穿插空间、虚拟和虚幻空间。①太高式空间和下沉式空间,在局部面积或大面积的地面降低高度,或因原有的基地条件所限制,在统一的整体中形成一个界限明确,富有变化的独立空间。不同层次的抬高与降低空间的处理方法,增加了空间的韵律感。②凹与凸空间:凹入是指局部退进的一种形式,常常一面相对开放,是一面相对封闭。随着凹入程度的增加,空间的私密、安静、独立的特征也会相应的增强。凸出的空间特征则与凹入空间相反。③母子空间:是在大空间内围合出小空间,有亲切感,具有私密与公共、封闭与开敞并存的特点。在外环境中更好的满足人们多层面的心理需求。④穿插空间:在平面以及垂直方向的空间组合形式。这种空间对人流的组织和分散,各空间的融合、交流、联系起着重要的作用。⑤虚拟和虚幻空间:虚拟空间是指已在界面的空间中用局部变化再次限定的空间。虚幻空间是镜面反射原理的一个运用。如用不同于周围的地面材料来限定一个区域。可以丰富空间的层次、增加空间的深度。

四、结语

咱们作为社会整体的一员,时刻与周围的一切产生联系,好的园林景观设计能洞察人的情感,体会文化与哲理的审美,易引起社会的共鸣,只有了解了园林景观设计的特点和空间构成,形态,同时融入文化的元素,以自然和人为主导理念的中国元素与现代园林的结合,使园林景观的设计更加合理,符合自然与人的关系。

参考文献

[1]卢军.构成艺术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J].装饰.2005(03)

[2]陈瑜.莫计合.顺德市德胜广场园林绿化设计[J].广东林业科技.2002(1)

[3] 石强,李科林, 廖科.景区环境影响评价[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园林景观设计范文2

关键词:空间;尺度;视觉;环境;场所;园林

Abstract:Thispaperdiscussestheproblemswhichshouldbepaidattentiontoinlandscapearchitecturedesign:spaceorder,dimensionexpediency,artisticqualityofvisualeffect,ecologicalfeatureofenvironmentandcontainmentofthelieu.Theexplorationoftheseproblemsprovidesawideplatformfordesignerstoexpresstheirthinkingandbroadentheirhorizons,whichhelpsthemtakeeverydetailintoconsiderationtocarryoutlandscapedesignresearch.

Keywords:space;dimension;visualeffect;environment;site;landscape

从西方所罗门王子瑰丽的神殿到光怪陆离的荷兰风景油画,从中国的“囿”和“圃”到山水园林,“园林景观”这个富有魅力的词汇闪烁于人类文明的长河之中,光鲜而璀璨。似乎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有被其修饰的可能,步入当代社会,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中,以往单一设计视角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复杂的社会需求,笔者以一个更为宽泛的和多样化的视角去探讨园林景观的设计策略,探讨的范围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空间的秩序性、尺度的适宜性、视觉的艺术性、环境的生态性和场所的包容性。

一、空间上的秩序性

(一)界定景观轴线

约翰•西蒙兹在其著作《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的可视景观一节中谈到了轴线,他说:“本质上讲,轴线是连接两点或更多点的线性规划要素。它总是被看作一个联结的要素。”[1]由此可见,园林景观轴线的界定是必要的。因为轴线的引入可以使景观系统具有方向性、秩序性。但园林景观不同于其他的景观类型,它更在意景观所创造的意境,所以轴线的形式有时是笔直的,有时可能是曲折的,但界定轴线的目的就是为了确立空间组织的逻辑顺序,以此契合于景观的功能需求,创造景观的场所氛围。苏州私家园林景观的曲折轴线就让我们体会到了景观空间的无穷变化,感知了景观空间带给我们的无限魅力。

(二)梳理空间内涵

如果说轴线是景观系统的中枢,那么景观涵盖的空间内涵就是附属于中枢上与人交流的媒介。每一个目的就是一种需求,每一种需求就意味着一种行为,每一种行为就必然决定着一种空间模式。梳理空间的内涵就是基于整理景观所承载内容的设计原则。只有明晰景观涵盖的内容,我们的空间组织才会有的放矢。在设计园林景观时必须将景观所要涵盖的内容梳理清楚,进而根据各种内容赋予其最为适宜的空间模式。对有相互交叉的或是可以统一的空间进行编排,从而形成清晰的空间模式的组合关系。

(三)区分空间等级

当我们梳理出空间内涵时会发现这是一个关于景观目的罗列的庞大列表,要想在场地内同时包容如此多的内容有时是不切实际的。由此我们必须理清各种景观需求,明确它们之间的轻重关系,即明确景观空间的等级。这一原则的目的就是使我们在园林景观创造中正确地对诸多的问题进行科学的取舍。明确空间等级的逻辑关系之后,我们才会清晰地利用场地,合理地进行空间的组织,甚至在必要时牺牲某一需求,从而保全景观系统总体的逻辑关系。在确定了空间的等级之后,还要明确空间的模式,将它们合理地归纳为一个个集合单元,然后思考它们之间的关系,经过缜密的推敲,从而论证其是否有交集、并集或是相离的关系。

(四)确定空间序列

斯蒂芬•拉伯德和汉斯•罗易德认为:“空间的序列是一些连续的、独立的空间场所,他们之间以通道相连;人同时只能感受到其中的一个空间。”[2]确定空间序列的原则是当我们明确了空间等级之后,通过景观序列的组织,给景观空间以节奏变化、韵律美感和弹性体验。确定空间的序列是空间秩序性原则的最后环节,其目的是深化空间的秩序,同时在正确的秩序基础上赋予景观空间形式上的美感,甚至使人们通过对空间的感知引发哲学意义上的思考。景观空间不仅仅需要性的景观轴线与丰富的景观内容,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对空间序列的处理将子系统景观空间合理地进行布局,就像优秀电影中高超而又巧妙的剪辑过程,使人们体会到景观的时间变化、强度更迭以及情景交织的过程,从而获得心智愉悦的体验。空间序列的处理就是解决空间与空间关系的艺术,空间之间是需要衔接的,而衔接就意味着机会,空间序列的艺术处理必然会增加景观的魅力,使景观在良好的逻辑关系中具有和谐与美丽的情感内涵。

二、尺度上的适宜性

(一)弱化人为压力

在《文化特性与建筑设计》一书中,阿摩斯•拉普卜特这样写道:“人们对于尺度的选择和陈述时,往往从大尺度的元素进入。”[3]我们对于论述尺度适宜性的原则也是依据这样的逻辑,从大的园林景观尺度到人的个体尺度。如何协调园林与人的关系,是创作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在实践中,避让与弱化是我们对于园林景观的回应。这种方式也是尊重既有的自然环境,尊重发展的有机秩序。针对过大尺度的压力,我们采用谦逊的态度和顺从、弱化的景观营造手法。适时地协调尺度之间的和谐关系,以谦卑的姿态修正尺度对于园林景观的压力。(二)遵从场地功能

笔者已论述过景观空间的内涵,并将抽象内涵具体化,以便在实践中更加轻松地把握。同时必须明确空间与尺度的关系:尺度是数量的度,而空间是需要感知的,更多是基于人的经验。由此可以说,景观中的空间既需要数量尺度的纬度又需要空间感知的经验。基于尺度与空间的关系,在这里引出了景观中的恒定尺度与协调性尺度。景观中的恒定尺度是指遵从于硬性功用景观的要求而产生固定尺度,而协调性尺度则是起到过渡与调和的作用,遵从于景观的功能是针对恒定尺度与协调性尺度之间的关系而提出的,协调性尺度的景观是恒定尺度景观之间的连接媒介。只有限定好协调性尺度的景观,才会使景观系统运作流畅,才会契合于景观外延的需求。

(三)协调园林体量

景观组织紧凑、灵活,在尺度上遵从于园林对于景观的支配。在设计实践中一定要慎重地处理景观竖向界面及景观构筑物,尤其要注意它们自身的高度、体量以及对园林环境的影响。同时要注意景观空间的节奏组织,对于园林中的景观节点与景观空间尽量要谦卑一些,景观空间的侧界面要控制适宜,空间的强度也要适宜,以利于园林的自然环境进行有机的承接,而整体的景观系统则要注意适时地用比较柔化的界面对园林的总体空间尺度进行修饰,最终使园林的自然环境和谐地与景观共生。

(四)适宜人体尺度

无论探讨园林尺度、景观尺度还是设施尺度,最终我们的视角还是基于人的尺度。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事物的感知是不同的,但有时感知的结果却是趋同的。可以认为,在尺度与“人”的关系中,“人”的概念应该是普遍性的,是人的社会群体。E.T.霍尔提出了人往的四种距离尺度:(1)亲密距离:人和人的距离小于0.5m,主要靠嗅觉和触觉,视觉并不重要;(2)私人距离:人与人的距离0.5~1m,触觉和嗅觉起到一定的作用,视觉起到主导作用;(3)社交距离:人与人的距离1~2.5m(较小),2.5~5m(较大)认知主要靠视觉和听觉;(4)公共距离:人与人的距离5~10m,这个限定根据文化社会或个人的因素有所不同。

人的视觉与听觉的信息摄取量占信息接收总量的90%,加上嗅觉以及社交空间等诸多因素,在边长为20~25m的立方体的景观空间范围内人们可以获得比较好的视觉感知来进行社会交流,超出此范围感知的强度就会急剧地下降,这一空间的容积范围也为笔者提出适宜人体尺度这一原则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三、视觉上的艺术性

(一)引用自然之美

引用自然之美有两层含义:一是借景于自然山水之美;二是借用自然本质之美。借景于山水是出于景观层次的创造目的,将秀美山川作为景观层次的远景引入其中,使视觉美感的空间拉伸至一个更为深远的层次。而借用自然本质之美是出于应用自然元素自身的美学优势创造景观,刘晓光在其博士论文《景观象征理论研究》中将美分为:形式美、具象美、意蕴美三个层次。[4]笔者提出的借景于自然、汲取于自然的设计原则正是期待契合于美的自然景观的视觉体验。引用自然之美,是关注美的意蕴,更是在意于亲近自然的美学趋向。引用自然之美也是在发掘自然景色资源,以一种熟识的美感赋予景观广博的胸怀,以借景的创作方法将大地理尺度的自然景观与人为创作的景观连接起来。

(二)创造界面之美

界面因空间而生,是界定空间的要素。界面之美是设计实践中视觉形式美的核心。景观中的竖向界面往往决定了景观空间的性格,而顶界面却是相对开放的。底界面的形式美关乎景观空间的整体美感,小面积的底界面也会影响到受用者的视觉感受,而竖向界面的形式美则关乎公众对于视觉美感认知的大部分体验,因为相对于单一的底界面与开放的顶界面,侧界面更充满着无限形态的变化与丰富的肌理表达。克莱夫•贝尔的“有意味的形式”是否可以让我们思索“意味”与“艺术”的深层联系?这种联系是否就是公众对我们实践中的界面之美内心中的美好震荡呢?车尼尔雪夫斯基说,莎士比亚也不能替代今天的艺术。确实如此,我们的界面之美是属于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善良的人们,要为他们量体裁衣。

(三)意会空间之美

空间之美在于空间自身的魅力给我们以情感的波澜,也在于空间和谐的尺度关系带给我们轻松、顺畅的行为方式。在园林景观中,意会空间之美的原则是抽象的,但确实是存在的,抽象于空间的本质存在于人们的内心。园林景观的空间之美在于空间包容的一切,更在于空间自身是否能够唤醒人们对于这虚无概念的情感意识。意会空间之美是设计的原则,也是我们追寻的目标,但它却是滞后的,只有公众在景观中快乐享受生活与游憩之时,我们的空间之美才会真正美得其所。

(四)隐喻人性之美

在诠释景观之美设计原则的道路上,尽端无疑是人性之美。美最终要公众感知,隐喻人性之美是贯穿视觉的艺术性原则的核心线索和主宰一切景观创作的美学要义。人性之美,纯真、纯善。人性之美诠释了艺术追求的最高层次,不是美丽的形式,也不是深长的意味,而是打动人的心灵。隐喻人性之美的原则也就是我们景观视觉创造期盼的幸福的终点。

四、环境上的生态性

(一)尊重生态价值

生态价值观的确立是环境生态性原则的核心,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生态的价值观更是我们设计中必须尊重的观念,它应与人的社会需求、艺术与美学的魅力同等重要。从方案的构思到细节的深入,时刻都要牵系着这一价值观念。以这一观念回应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这一观念支撑生态景观的设计;以这一观念影响着设计师和景观受用的公众,在设计与生活时尊重自然带给我们的生命的意义。尊重生态价值是一种观念的形成,并不能仅凭观念去解决景观中的实际问题,它更像是支配性的原则,让我们时刻有着关于尊重环境状况、理解自然的态度。

(二)接纳生态基质

美好的园林生态基质不得不使我们去积极地接纳,并成为我们景观设计中贯穿始终的线索。在现代景观设计中有着许多关于大地理尺度景观的生态基质、蓝带、灰带等景观概念,这些大地理尺度的景观诠释着景观设计大环境概念的完美无瑕。从大地理景观的气候角度、从水系的生理感知角度、从生态基质的景观优势角度,我们都要细致地考虑。量身定做我们的景观,使自然的美好环境与我们的景观斑块更好地衔接,从而融为一体。

(三)修正场地环境

外界环境的客观存在决定了景观的微观生态环境,其中噪声、尘土、建筑、季风、不良气流等都对景观的环境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修正景观的环境就是基于以上不良因素而提出的设计原则,即以景观的界面为媒介调解场地内的生态环境,如:通过营建高大乔木群景观阻隔噪声与不良空气;通过景观界面的营造疏导不良气流;通过场地内大量的绿色植物的引入降低场地温度,等等。修正这一原则以批判的视角观察场地的现状,而批判是否精准还要依靠实践中准确地发掘与不断地实践来加以论证。

(四)挖掘乡土资源

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适时而生。生态是对环境而言的,契合乡土正是从环境自身进行挖掘,从而探究环境和谐的本质。契合乡土决不仅仅是观念层面的意识导向,也不仅仅是泛泛的生态设计原则,它的要义在于解读乡土环境以此根植于景观设计之中,契合乡土的意义极为深远,不仅在生态环境的营造上,也延伸到经济、文化、美学等诸多的方面。契合乡土就是创造属于公众的美好园林景观环境,让人们真正地体会到“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意境。

五、场所上的包容性

(一)包容宽泛群体

场所是传播情感的空间能量,我们希望这一能量能够最大化地给予公众。在实践中,我们要始终如一地坚持包容宽泛群体的原则,细致入微地深入到体贴人性的景观界面、毫无障碍的交通系统、充满绿色生机的休闲景致、高效舒适的景观。场所是情感的集合,而情感之中我们更要关注包容,一切景观营造的目的都以包容公众的受用质量为主旨。包容宽泛群体不仅仅是指导实践的原则,更是景观营造的价值取向。

(二)汲取地缘文化

可以说,文化是场所聚合的第一动因,也是各种行为起始的缘由。景观设计也正是基于“文化动因”这一内聚力,将地域、民族、历史以及生活中人们的文化积淀与生活模式转化成园林设计的素材和景观设计中空间组织的依据。无论是直观的视觉体验,还是行为及生活习惯;无论是物质构成的熟识感知,还是精神体验的似曾相识,关于场所感的认同,主要还是源于对地缘文化的认同,所以地缘文化的提炼深度与拓展广度决定了文化特质景观的品质,决定了能否得到公众认同。

(三)呼应心灵需求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渴望亲近自然、亲近绿色、亲近闲适、亲近运动。当我们将若干园林景观作品推出让人们去自由选择时,往往最多的选票都会投在关注心灵需求的作品,因为此类作品涵盖了人性最为本质的亲近自然、释放自我的真谛。在设计实践中,契合高级的心理需求无疑是场所认同的绝佳途径。无论是出于亲近自然的心理还是出于休闲游憩的需求、甚至渴求获得喘息的愿望等。

(四)诠释景观精神

园林景观精神的诠释要依靠公众对于自然的参与,而不是在文字或是演讲中富丽堂皇地虚无包装。只有当公众在景观中享受生活时,那种场景才真正地诠释了平凡、真实而又生动的园林精神。场景的产生需要人物、场地与情节,而场地与情节的良好创造正是这一原则提出的初衷。在实践中,诠释景观精神意味着丰满景观的情感。景观诸多抽象的内涵要通过景观物化的形式得以实现,除必要的设施与场地,更多的要在景观界面加以诠释。物化的形式不仅仅停留在创造人们感知精神的层面,还要注重景观表达的深度与公众接受程度的良好衔接,充分考虑到公众的文化积淀深度。

六、结语

通过对空间、尺度、视觉、环境、场所等设计要素的解析,强调了在园林景观设计实践和创作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使设计师们可以清晰地获取如何高效率、高质量地进行园林景观设计的方法,从而创作出更优秀、更适合大众需求的作品。

参考文献:

[1]约翰•O•西蒙兹.景观设计学[M].俞孔坚,王志芳,孙鹏,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233.

园林景观设计范文3

关键词:石材 园林景观 运用 艺术

石材用于建筑已有相当长的历史,任何材料都无法与之媲美,毕竟石器时代是人类文明的开始,人类的祖先不仅将石头制成各种各样的工具,同时也将其作为一种多功能的建筑材料。在园林设计中石材不仅能用于建筑、铺砌、置石,而且还可以加工成各种各样的形状,形成千变万化的图案。

一、石材的种类及分布

1.奇石 江苏省武进县山中奇石属石灰岩类,纹理优美,色泽柔和,气势浑厚,颜色有暗红、灰白、灰黑,最适合室内造景。

2.湖石 主要产于江浙一带。石材线条浑圆流畅,洞穴透空玲巧,适宜特置或叠石。

3.灵璧石 石灰岩类,产于安徽灵璧县。颜色有深灰色、白、红等,是一种较高档的石料,适宜特置。

4.石笋 变质岩类,产于浙赣交界的常山、玉山一带。颜色有灰绿、褐红、土黄等,常作点景、对景用。

5.宣城白石 产于安徽省宁国县。色白犹如积雪覆于灰白石上,出土时表面有铁锈色,若干年后会逐渐变白。由于它有积雪一般的外貌,很适于作冬景的造型。

6.英石 产于广东省英德县。成分为碳酸钙,该石材千姿百态,意趣天然,为园林造景的理想用石。

7.黄石 主要产于常熟市虞山。其石形体顽憨,棱角分明,雄浑沉实。与湖石相比,它平正大方、主体感强,具有很强的光形效果。

8.化石 由于地壳运动或火山爆发而形成的动、植物化石,如:硅化木等,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深圳就建有专门的化石公园。

9.九龙璧 俗称“华安石”,产于福建华安县九龙江畔。形体浑圆,颜色为棕褐色,具光泽且有白色条纹,是草坪中置石或作为器设的上等佳品。

10.人工塑石 利用混凝土、玻璃钢、有机树脂、GRC假山材料进行塑石,其优点为造型随意,体量可大可小,特别适用于施工条件受限制或屋顶花园结构条件受限制的地方。但缺点是寿命短。

二、石材的开发和利用

最早人们将石头随意地堆叠在一起砌成简单的围墙用于防卫和圈养动物,在这之后,很快被用作稳固地基的材料。有记录表明,早在古埃及时期石材已经用于花园的装饰和许多金字塔、神庙的建造。古希腊和古罗马人非常喜欢将它们用到神圣的庭院和公共花园的装饰中。到了中世纪,世界各国建造园林已成为一种传统,其中石砌工程是最主要的部分。今天,石材已被广泛应用到园林中墙体、拱门、台地、石阶及铺路。无论是简单装饰还是精工细作,石材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石材的修建用途

1.石材是最好的建筑材料 外表精细的石材可以砌筑出规整的墙面,而外形不规则的石材以其凹凸的外表和大量的种植孔穴成为花园中最具吸引力的部分。石头总像是花园天生的一部分,尤其是开始分化的石头。因此,石材是建造围墙、驳岸,甚至低层种植池的首选。

2.石拱是花园中另一个特殊的石砌物 石拱不仅可以建在地面上,也可以建在某一高墙之上。好的石拱可以成为花园中的特色景观。

3.石材以其多种多样的特点成为建造平台、园路、石阶的最佳材料 在花园硬质地面铺装过程中,整齐的方形或长方形石板能够铺装较大面积的硬质地面;而小面积铺地,用不规则的石材即可。注意石材颜色和质地要与环境相协调。

4.石材也是构成花园中其他建筑小品的载体 由岩石叠置的水池,在花园中不仅使景线丰富,而且配合流水的声音,将视觉和听觉效果完美的结合起来,有了水便可以种植更多的植物来丰富花园中野生植物的种类。

5.石材还可以用于其他一系列景观设计中 如岩石园及附属物的设计。这些设计虽然建造起来简单,但却会完善花园的整体效果。

四、石材设计在营造过程中的一些具体手法

1.在较小的庭院里堆山叠石 首先要考虑到以下几点:①主从分明,疏落有致;②位置选择巧妙,主峰一般忌居中,应避免排列成一条直线;③山石本身应玲珑剔透,即符合透、漏、瘦、皱的原则,此外,还应上大下小,“似有飞舞式”;其次,在较小的庭院里掇山叠石,还有一种常见的手法即是在粉墙中嵌理碧岩。如《园屹》所云:“峭壁山者,靠壁理也。借以粉壁为纸,以石为绘也,仿古人笔意,植黄山松柏,古梅、美竹,收之圆窗,宛然镜游也”。中国园林刻意追求诗情画意,这便是最好的佐证。

2.大型园林空间的山石应用 对于大型园林空间而言,为避免空旷、单调和一览无余,还可借山石把单一的大空间隔成为若干个较小的空间借山石分隔空间与利用建筑分隔空间其目的虽然一样,但效果却不尽相同。山石无定形,虽由人作,但毕竟属于自然形态的东西,凡以山石分隔空间,通常都可使被分割的空间相互连绵、延伸、渗透,从而找不出一条明确的分界线。而以人工建筑为界面分隔空间,则彼此泾渭分明。两者相比,虽各有特点,但前者似乎更能以不着痕迹的方法把单一的大空间分隔成为若干较小的空间。在规模较大的园林中,以山石形成的洞壑,不仅从平面上看极尽迂回曲折之能事,而且从高程看还力求迂回错落。这样可以时而登临于峰峦之巅,时而沉落于幽谷之底。自下而上看层峦叠嶂,自上而下看沟壑盘迂,身临其境,如入深山峻岭。

3.利用山石作为界面,还可以用来形成园林空间 如某些依山建筑的园林,常可部分运用建筑,部分地利用较为陡峭的山坡或峭壁来共同合成较为封闭的庭院空间。即使无天然地形可资利用,也可借人工堆叠的山石作为界面而与建筑相配合以形成空间。如城市中某些私家林园或者皇家园林中,有时就是采用这种方法而形成园林空间。

综上可见,在现代园林环境中,山石景观从内容到形式到环境空间也都能呈现出多样发展和多向渗透,结合现代技术和材料,展现在公共绿地、游乐区、风景区、城市广场、居住小区等多种空间,表现出了石在环境中较强的造型能力,成为创造个性空间的一个重要手段,并以其独特的形态和自然的气息为人们生活环境增添了无限的情趣和遐想。在今后的园林设计发展中,我们要多对山石景观进行研究探索,这样山石景观艺术必将展示出它更为广阔的远景。

参考文献:

[1]封云.试论中国园林的山石之美[J].中国园林,1996(2):53-56.

园林景观设计范文4

1.1园林意境内涵

在中国古代,古人以“景以境出”这一词语来概括景观的本质。而其中所指之“境”即为意境。意境是存在于人们的大脑之中是一种人们无法看到或摸到的心理感知。园林意境能够通过具体的园林的形象反映一定的情感,使观赏者在欣赏景观的同时能够产生一定的情感,进而呈现一种情景交融的一种艺术境界,从而实现情与景、意与境的统一。自古以来,我国园林景观的设计注重写意,即表现意境,这已成为历代园林设计能工巧匠的共同追求,也使得中国园林具有世界影响的内在魅力。

1.2园林意境的基本特征

园林是一种客观存在、占有一定空间、真实的自然境域,而其意境的变化可随时序、朝暮、气象以及生命植物的变化呈现不同的特征。园林意境具有一定的基本特征,具体表现在:其一,短暂性。园林景观意境的呈现往往处于动态变化之中。而园林景观所要表达的意境的主题便是其处于最佳状态且能够以一定的频率出现的情景。这就决定了意境最佳状态的短暂性。例如我们较为常见的园林景观,如“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扬州的“四桥烟雨”等,都需在特定的季节、时间和特定的气候条件下才能观赏到其最佳的意境。其虽短暂,但却具有经久不衰的魅力。其二,园林景观意境具有一定的交融性这主要是体现在多种艺术形式的交融所实现的综合的艺术效果。园林所表现的已经是在多种艺术形式综合交融,并借助于实际可见的景物和空间所完成的作品。园林意境的这一特征同诗画有一定密切关系,即同为美学上之“情景交融”。其三,虚实结合为园林意境的又一基本特征一般我们在对景观进行观赏时主要两方面进行综合欣赏,即可见的实境和所体现的虚境。其中虚境为实境的升华,意识园林建设的创造意向和想要实现的终极目标,其能够体现出整个园林意境的艺术品位和审美效果,在园林景观设计结构中居于灵魂和统帅地位。但虚境并不是凭空就可以产生,它是以实境为载体通过实境予以表现,从而展现在观赏者眼前。因此,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往往在虚境的统摄下,利用园林实境表现虚境,这就是园林意境中的虚实相生,虚实结合的特征。

2园林意境的表达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意在实现园林意境的虚实相生、情景交融、物我交融以及审美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交流。这也要求我国园林景观设计在追求意境的表达上应当注重实现情、景、文化的融合。

2.1园林景观设计中意境的表达方式

其一,利用物境表达意境在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较为推崇托物言志思想。诸如利用用松梅竹来表达文人的品行高洁、用蓬莱表达对神仙的向往等。在园林景观中同样如此,已有利用利用物境表达意境的典型。其中较具特色的为品鉴和运用石的摆置,以物境的形式美营造意境美的典范,例如如运用假山置石、抱角、镶隅等。另外在园林中园林的匾额、楹联等也是从物境到意境的重要表达手法。其二,运用意境表现意境这主要是指,在景观设置时按照一定的意境进行景观的设置,通过这一景观,引发观赏者的意境。也即是通过预先设定园林的意境来利用物境形式美的营造达成意境的展现。中国古代园林中较具特色的有苏州沧浪亭,意在表达造园者“沧浪之水清兮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濯吾足”。其三,运用缩影的守法展现理想境界通过缩影的手法可以利用实景的抹灰或神话等理想境界来表现人们的志气与兴趣以及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遐思、移情、憧憬。其实,缩影的手法,符合意境到意境的表现手法,及利用真实肉眼可见的景观或者历史文化遗存来实现形式美和意象美的整合,并在形式美的物境上实现意象美的再现。缩影并不是单纯的景物移植,更是在对优秀传统文化底蕴进行深入发掘,加以提炼、加工之后以真实具体的形式予以表现,来表达“形未成而意先生”的效果。

2.2园林景观设计意境表达的原则

其一,实现景观与功能的统一。只有实现园林景观与其建筑的功能实现统一,才能够对园林思想予以真实的表达,从而创造出艺术价值更高的境界。例如亭中的石椅,溪旁的靠栏以及吸引人的小吃等功能性建筑的设置变显得十分巧妙。就园林景观设计而言,即使是再好优美的视觉景观,如果不能够使欣赏者有听觉、视觉、感觉乃至全身心具有舒适感,并能获得一定的美感,那么景观便无意义而言。而景观意境的表达也是功能和景观相统一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的。其二,尊重自然,源于自然。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要尤其注重反映自然风景的园林景观。要在对大自然规律、自然面貌有基本了解的基础上,通过将自己对生活的仔细观察、专业知识和修养以及创造经验有机结合实现作品的创造,塑造自然的原型。

2.3园林意境表达成功案例

在现代园林设计之中,对于意境表达较为成功的当数白居易墓园,其成功的关键在于设计者对于环境条件、诉诸主体、文化氛围、意境追求的全方位的把握与理解,既突出了当时诗人的境遇,又使得我们能够通过实景的观赏获得一定的意境体验。

园林景观设计范文5

关键词:城市;园林;景观设计;问题

1园林景观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实用性方面欠缺

在很多城镇小区的园林建设中,设计方面欠缺实用性,很多地方仅仅是为了满足绿化的需要,在景观的设计建设上实用性不强,功能比较单一,不能同居民的日常生活相联系,有的甚至不顾当地的实际情况,为了设计而设计,造成建设成本的增加,产生一定的浪费。比如北方地区多干旱少雨,水资源短缺,而且冬季比较长,不适合建设一些喷泉之类的景点,但是北方城市在园林建设中有很多地方都有喷泉设计,可实际情况是景点建设完成后,喷泉基本都属于闲置状态,没有发挥应有的功能,有的几年以后便弃之不用了。

1.2园林景观设计单一

园林景观少不了各种植物的装饰,在规划时一定要综合考虑这些植物的生态群落问题,要高低错落,疏密有致。但在实际建设中,往往只偏重一种或者几种植物,造成景观的设计单一呆板,缺少艺术性,同时也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在园林景观中“乔、灌草”结构是最利于生态完整的,但是很多地区在建设时,过度追求大面积的草坪设计,而忽视其他植物的合理配置,降低了园林景观的艺术性和实用性,同时草坪也增加了不少养护成本。

1.3缺少艺术性及人文关怀

在园林景观设计时,一定要从地区特点出发,设计上要展示和体现城市的特色,展示历史及人文,要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同时还要考虑群众的精神需求,一般设计目标都是以人为中心的,居住在其中的人及外来的人才是主体。但在实际的规划设计中,往往忽视这两个方面,很多城市的景观设计过度追求艺术而忽视了自然的原则,人为引进一些本不适于在该地生长的植物种类,反而造成成活率低的情况,造成巨大浪费。另外各种植物景观的配置上人为痕迹过重,不符合人们的精神需要,园林设计中的人文关怀绝不是仅仅设置几个休息的座椅或者健身设施就能达到的。

1.4违背自然原则使用绿化部件

绿化部件的使用一定要遵循自然的原则,但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往往存在为了设计而设计的情况,不合理使用绿化部件。比如人为制造一些草坪、花坛的形状,这些绿化部件的应用一定要合理,盲目使用会弄巧成拙,对整体景观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且占用大量资源,产生浪费,不利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和谐社会的建立。

2园林景观设计的有效策略

2.1要重视绿色生态的建设和保护

园林规划人员在景观设计时一定要对绿化的区域进行详细的考察,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切忌闭门造车。一定要考虑到园林生态问题,要以人为本,同时还要考虑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在确保原有生态完整性的前提下,进行规划拓展,设计出实用的、美观的、舒适的园林景观。设计人员要结合规划区域的气候特点及地理风貌,在设计上突出展示当地的特色、历史积淀、文化底蕴,尽可能就地取材、因地制宜,避免盲目引进不适合当地生长的外来植物品种,要把景观和生态列为重要事项,促进二者的协调发展。

2.2合理布局,统一规划

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一定要遵循先整体后局部的原则,要先从宏观上进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这样能够形成统一的设计风格,科学协调园林景观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完美融合,达成统一,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优美的城市园林景观体系。在统一的布局下,设计人员宏观着眼,微观入手,坚持人性化的设计理念,要考虑群众的生活需求,既要注重实用性,也要考虑精神需要,根据不同层次的人们生活习惯和活动方式,进行差异化的微观设计,满足不同年龄层次的需要,协调园林景观的实用性和观赏性,促进园林景观的自然化和生态化发展。城市的园林景观是广大市民休闲、娱乐的公共场所,在规划和设计园林景观时,要最大程度地提高城市园林景观绿化地的利用率,将集中设计和分散设计有效地结合起来。

2.3园林景观的实用性原则

实用性原则是要以人为本的设计体现,园林景观设计中每一块草坪的铺设、每个小设施的布置、每条人行步道的建设甚至每棵树的位置都要体现一定的实用性。实用性一方面是方便居民的出行和居住,给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生活的场所。另一方面是要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给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的园林环境,感受到园林景观的人性关怀。所以在设计规划时要充分考虑人们的居住情况及自然环境的实际,科学合理地进行设计规划,要注重实用性,体现园林景观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2.4合理使用绿化部件

在园林景观设计时,绿化部件的合理使用对于园林设计的艺术效果体现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如果不加限制的盲目乱用,则会对园林景观的整体效果产生一定的冲击,而且造成一定的浪费,使园林建设成本增加。一定要立足长远,合理使用绿化部件,注重园林设计的自然美,少人工辅助,能避免使用的就尽量不使用。园林工作者要认识到艺术美是在自然的绿化环境基础上体现的。设计中重视运用人文因素,加强情感化设计,使人文历史元素和自然景观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使整个园林景观设计充满浓郁的人文情怀。

3结语

园林景观设计范文6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现代城市规划;现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一、景观设计的概述

现在的城市生活居住空间有限,高楼林立,人们休息、娱乐的空间较少,且城市中小区的位置远离山林,在享受小区设施便利的同时,缺少亲近大自然的机会。因此园林景观设计为人们在城市中开辟出供人们放松身心、休闲娱乐的区域,让人们在紧张的工作之余享受园林景观的乐趣,为人与人之间架起亲近的桥梁。而与小区协调的景观设计,在美化环境的同时,通过植被的种植,响应城市绿化号召,小区因自成一个生态系统,于居住、休闲、娱乐为一体,在城市快速发展的同时,兼顾环境的优化。且我国是有着悠久历史传承的国家,经过漫长的发展,无论是科技、文化各方面有着非常精湛的成果。而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在借鉴西方的设计理念的同时,更是一个融会了中国天人合一的设计传统,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合谐共存,小区规划中园林景观设计实现人们休闲、娱乐功能的同时,更是文化的传递、传统的一种继承。而每个小区园林景观设计都是有着特有的文化寄托与深刻寓意的,楼盘与园林景观错落有致,园林景观的设计在城市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是每个城市的灵魂所在。所以设计中在实现这一目的要下真功夫。

二、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现状

1、盲目追求风格,缺乏人性

以人为本是园林景观设计的立足之本,不过当前的设计师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放在了园林风格、手法和外显形式等设计环节上,设计时考虑到的只有建成后的形象,缺乏对园林景观功能的思考,缺乏对人文元素和人性的挖掘。

2、城市园林设计中不负责任现象时有发生

在园林设计中,有的设计初看确有可取之处,但实施起来又有困难,最后或改变设计方案或半途而废,这是设计人员不顾客观实际,盲目求新,也不论是否合理,不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设计方案,就难以达到理想的质要求,不能保证设计的完整实施,最后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可见为园林设计项目提供科学依据是极其重要的。

3、缺乏对地形条件的考虑

中华名园的景致,往往讲求蜿蜒衄折、起伏跌宕、地形高差和空间大小的变化,带来丰富的游园乐趣。而现在一些设计师,不考虑现场地形的实际情况,照搬中国古典式园林,无论亭台楼榭多么精美华丽,都无法充分展现园林艺术的美。而有的强行改造地形,凿池堆山,虽然营造出美丽的园林景观,但后期的维护缺乏管理,导致山枯水竭,反而影响景观。现场实际地形是否适合建造中国古典式的园林景观,应在进行景观规划时认真考虑。

4、园林景观研究落后时展

目前,在这一领域的与时俱进的人才十分匮乏,一些人简单地将园林设计等同于花草种植、堆石修水―――虽然一些专业人士走出国门目睹了西方世界几何对称园林,也将这些西方元素融入到国内景观设计,但是,却只是盲目地照搬形式,没有结合东方古典园林特色,很好地考虑园林景观的功能作用。

5、城市园林建设缺乏个性

过去人们批评“方盒子”今天又不管城市历史背景,不看城市的整体风貌,又出现了到处仿欧式建筑的现象,使得街道失去了个性,街道建设在空间上,两侧建筑的色彩,材料,形式等方面过于雷同,缺乏可识性。

三、园林景观特色设计发展趋势

1、生态化设计

近年来,“生态化设计”一直是人们关心的热点,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都称为生态设计,这种协调意味着设计尊重物种多样性,减少对资源的剥夺,保持营养和水循环。维持植物生境和动物栖息地的质量,以有助于改善人居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健康。为人类创造清洁、优美、文明的景观环境。”而目前条件下,景观的“生态设计”还未成熟,处于过渡期,需要更清晰的概念、扎实的理论基础以及明确的原则与标准,这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和不断的实践。

2、明确人性化的设计的主题

在现代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以人为本、满足人的心理和生理的需求是城市道路园林景观设计的核心,人是园林规划设计的主体,自然环境是基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活动决定着城市的发展和未来,因此,建设者一定要注意行为艺术心理学等学科运用,使园林设计的内涵更加丰富,也能让使用者看到到设计的巧妙之处,从而明确人性化的设计主题。

3、遵循生物多样性、科学性与艺术性结合以注重生态优先为原则

在园林生态景观设计上,遵循生物多样性,注意科学性与艺术性结合,生态与景观兼顾,合理配置园林植物,协调植物间的关系,增加生态效益;以注重适地适树为原则,以乡土树种为主、引进树种为辅,讲求科学,适地适树,宜草则草,宜树则树,努力形成城市个性化的园林绿化特色;以注重因时绿化为原则,紧紧抓住春季重要时节,大力实施园林绿化建设,防止园林绿化建设反季节施工,避免严寒酷暑种植绿化影响苗木成活率和绿化生长效果。建立乔、灌、草相结合的人工植物群落,构建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复层植物群落,形成和谐的生态关系,达到理想的绿化、美化、净化效果。

4、体现地方特色及历史文化特色

每个城市都有其自身的地域特征与地方历史文化特色,因此,应充分的挖掘城市的主题文化、植被特色和环境等重要的潜质,进而营造城市独特的艺术氛围、历史文化以及绿色环境背景。将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地方文化运用到城市园林建设之中,充分体现城市园林的个性。园林景观是保持和塑造城市风情、文脉以及特色的重要方面。园林的景观设计首先应理清城市历史文脉的主流,重视景观资源的继承、保护与利用,以自然生态条件与地带性植被为基础,将民俗风情、宗教、传统文化以及历史文物等融合在园林景观之中,因而增加园林景观的地域性以及文化性,使其具有独特的个性与吸引力。

5、生物的多样性

园林生态景观设计中必须要同时兼顾生态与景观,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注意生物品种的形式多样性,注重生态环境优先,增加生态效益。在生物的选用过程中,一定要选择适合当地城市气候和特色的花草树木,还可以多引进一些乡土树种,在春季来临之际实施绿化,避免反季节给树种带来的不良影响,对乔灌草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以实现绿化效果。

四、中式园林意境在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1、与城市建设协调统一

在城市快节奏生活与文化消费影响下,市民对园林的审美,要求简洁、容易识别但影响深刻。这就要求传统中式园林要体现城市的现代感,体现民众的时代化审美要求。中式园林的设计不应局限于特定的范围和独立的空间,而要灵活的应用“天人合一”思想与城市建筑完美融合起来,在形式上与城市环境相协调统一。

2、注重场所感与归属感传统园林意境、场所感和归属感三者是紧密联系的

传统园林体现了主人的心理意境,与环境产生共鸣。现代城市园林设计也要充分考虑居民心理,尽量满足其归属感和场所感,使带有园林景观的城市真正成为居民心中想要的生活场所,成为居民的心灵栖息地。

3、体现生态设计理念传统园林意境中的“自然”情结,即是今天所说的生态设计理念

我国源于农耕社会,对自然有着崇拜及浓厚的感恩色彩,深深的积淀于民族文化结构中。在当今城市环境恶化的情况下,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更应该注重体现“人与自然的共存”,发挥“天人合一”思想等生态设计理念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作用。

案例分析

在“中国(仙游)古典工艺博览城”景观设计中,我们充分的挖掘项目所在地――仙游的地域特征与地方历史文化特色。

在设计中,有机将中华传统工艺文化和仙游历史文化融入有着“都城”气派的博览城,力求特色鲜明,气势恢宏。以“荟萃传统文化精髓,树立古典工艺标杆。”作为项目设计的主导思想。

注重文化植入:

文化的融入,让文化灵魂无处不在。灵活使用景观语言,使文化与物质载体水融、浑然一体。

“中国古典工艺博览城”不仅是红木家具的商贸都市,也是仙游“中国古典工艺家具之都”的窗口和中国传统家具文化的一个展示中心,古典家具文化和现有地方文化的植入在景观设计中至关重要。

1.古典元素的提取与运用:

提取古建筑、古典家具的元素和传统吉祥图案,广泛用于地面、花坛、景墙、灯具、标示系统、雕塑小品等各个方面。

2.“仁爱广场”:用六至八组情景雕塑,展示春秋、秦汉、唐、宋、明、清等朝代家具使用与发展的历史状况。

3.“智慧广场”:塑中国古典工艺鼻祖鲁班塑像,四周塑古典家具制作工艺(锯、刨、雕、装)群雕。用六道景墙刊刻《家具与建筑》、《家具与礼》、《家具与社会》、《家具与绘画》、《家具与民俗》以及红木家具知识等内容。

4.步行街:用雕塑、小品展示几种可视性较强的的家具文化和仙游地方文化。分别展示《家具与佛教》、《家具与文人》、《家具与乐舞》、仙游“莆仙戏”和“提线木偶”。

5.仙游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历史文化名人众多,其中最突出的是名列“宋四家”之一的大书法家蔡襄和享有“一品尚书、三朝元老”之誉的郑纪。以此,拟将东北部园区辟为“蔡襄园”,西北部园区辟为“郑纪园”。分别塑铜像,刻简介及主要事迹、言论和著述。

注重生态优先为原则:

强化绿色环保意识,杜绝视觉、嗅觉、听觉和环境的污染,给人们创造一方赏心悦目的净土。

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情况,采用适应当地各种自然条件的植物。在注重美观的同时讲究科学搭配植物,生态与景观兼顾,合理配置园林植物。建立乔、灌、草相结合的人工植物群落,构建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复层植物群落,形成和谐的生态关系,达到理想的绿化、美化、净化效果。

注重场所精神(spirit of place):

通过对场所性质、类别、功能的分析与定位,确定场所景观的布局与风格,强化人对空间、场所的内在感受,提升对环境的认同感与可识别性,从而使人们产生强烈的归属感。

结束语

我国城市园林正处于全面建设阶段,但由于起步比较晚,导致园林景观设计中存在许多问题,同时也严重阻碍着我国现代城市园林景观的发展。未来的园林景观建设作为城市文明的象征,可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我们在实际的工作当中,一定要从自身做起,全面提高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综合素养,使我国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能够站在一个更高点。

参考文献

[1]陈妍蕾,浅谈园林设计中甬道的运用[J],民营科技,2012,(8).

[2]孙玲玲,浅谈园林景观绿化设计[J],经营管理者,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