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资产证券化业务的主要特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资产证券化业务的主要特点范文1
关键词:资产证券化;过手证券;资产担保证券;转付证券
一、资产证券化概述
资产证券化(assetsecuritization)作为一种金融创新产品,起源于20世纪70代的美国,最初应论文用于住房抵押贷款的证券化。虽然出现较晚但是却以其融资方面的强大功能而成为目前国际上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金融创新工具。
(一)资产证券化的概念资产证券化是指发起人将缺乏流动性但是能在未来产生可预见的稳定现金流的资产或资产集合出售给SPV①,由其通过一定的结构安排,分离和重组资产的收益和风险并增强资产的信用,转化成由资产产生的现金流担保的可自由流通的证券,销售给金融市场上的投资者。②而按照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对资产证券化的定义则是:创立主要由一组不连续的应收款或其他资产组合产生的现金流支撑的证券,它可以是固定的或循环的,并可根据条款在一定的时期内变现,同时附加其他一些权利或资产来保证上述支撑或按时向持券人分配收益。简单来讲就是将一组流动性较差的金融资产通过一系列的组合和信用增级,使其转变成具有流动性的资产进而产生新的收益。用图表简单表示如下:图1-1资产证券化的结构③
(二)资产证券化的特征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新的融资方式与传统融资方式相比,具有鲜明的特点,主要表现在:(1)资产证券化的资产是一个由众多原始权益人的流动性较差的资产汇集而成的资产池,通过一系列的结构性重组并进行证券化,从而使这些资产实现流动性和可转让性。(2)证券化后的资产仍然继续为该筹资资产服务,其地位和隶属关系没有变化。(3)资产证券化的原理是将一组流动性较差的资产通过相关的重组而使其变成流动性较强的资产,是一种融资方式,而这些融到的资金是出售资产的预期收入,一方面拓宽了原始权益人的融资渠道,降低了原始权益人的融资成本;另一方面使原始权益人在获得了所需资金的同时,并未增加负债率。(4)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新型的融资方式,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凡是有可预见收入支撑和持续现金流量的资产,经过适当的结构重组均可以进行证券化。
二、资产证券化的三种基本模式
现在国际上通行的资产证券化有很多的形式,但是其基本的组织结构只有三种,即过手证券、资产担保证券和转付证券。
(一)过手证券过手证券是资产证券化是最典型、最普遍的形式,也是国际上资产证券化采用最多的形式。在过手证券中,发起人把拟证券化的资产组合转让给SPV,由SPV将证券发行给投资者,每份证券按比例代表整个资产组合的不可分割的权益,也就是说投资者拥有该资产组合的直接所有权。这种资产证券化模式的关键是发起人把资产"真实出售"给了投资者。发起人要把源自资产组合的所有权利和收益以及源自信用增级合约的所有权利都转让给SPV,再由SPV转让给投资者,通过这样的安排过手证券融资不是发起人的一项偿付义务,不视为发起人的一项负债,它只是在其资产负债表上以现金形式取代了被证券化了的资产,由此而产生的损益直接在利润表上反应。因此称为表外融资业务。④
(二)资产担保债券资产担保债券是资产证券化发展的雏形,它实际上是传统的有担保债务工具的一种延伸。传统债券发行方式中,偿债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发起人未来的整体收益,而在资产担保债券这一资产证券化融资方式下,偿债资金来源从本质上讲是特定资产组合所产生的现金流入,或由第三方提供信用支持来清偿特定债务。在资产担保债券融资时,SPV往往被设计成由发起人控制的实体,通常是采取以发起人的财务子公司形式存在。这样,当发起人向SPV转让资产组合时,从合并会计报表来讲,属于内部交易,对等业务应相互抵销。因为该业务的"真是销售"特性不明显,所以它的性质更应该属于一项负债,西方的会计实务一般都将其视为担保融资业务,该担保资产组合仍然留在发起人的资产负债表中。因为该资产组合作为一项担保仍然在发起人的控制之下,所以它们一般都是按债券本金部分的110%-200%超额担保。
(三)转付证券转付证券是一种结合了过手证券与资产担保证券的某些特征的证券。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转付证券作为一种债券是发行机构的债券,投资者购买后就成为了发行机构的债权人,这点与资产担保债券是相同的;另一方面,发行机构用于偿还转付证券本息的资金来源与相应抵押贷款组合所产生的现金流,这又与过手证券相同。但是同时三者的区别又是明显的:转付证券和过手证券的主要区别在于,抵押贷款组合的所有权是否移给投资者;与资产担保债券的区别在于两者偿还本息的资金来源不同。现在,转付证券的结构形式已被广泛用于非抵押关系的资产上了,如汽车贷款、信用卡应收账款、无担保的消费者信贷等。在私募中,转付证券被用于首先投保人贷款的证券化。三、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基本模式选择我国的资产证券化起步较晚,最早可以溯及到1992年三亚市的地产投资券。在资产证券化发展已经十分充分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资产证券化的主要模式是过手证券,因此对于我国的资产证券化形式有学者建议也应该采取这种典型的模式作为主要形式。对此本人有不同的观点。过手证券的最主要特点就是将拟证券化的资产"真实出售"给SPV,以此来保证证券的价值,降低风险,但是基于我国的国情本人认为资产担保证券更应该成为我国资产证券化模式的主流选择。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我们民众对政府信用的肯定。我国目前开展的资产证券化形式主要是大型基础设施或市政建设等项目,而这些项目的背后是强大的政府信用。因此,对这些优良资产进行证券化即使采取资产担保证券的形式也会取得非常好的效果。第二,资产担保证券在资金利用方面的优势。资产担保证券的特点就是资产组合所产生的现金流归发起人支配,这样发起人就可以用这些款项进行再投资,从而有效提高资产的利用率。对于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欠缺资金的情况来讲这样的安排有利于良性的循环发展。第三,我国国有资产管理的形式。我国的国有资产由各个层级的国资委进行管理,如果采取资产担保证券的形式,那么只需要由国资委出自设立全资子公司形式的SPV既可以进行相应的资产证券化,具有可操作性。
四、结语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程度的不断加大,投资、融资体制急需改革。近期国家批准的各种经济特区,金融的创新都是其中重要的主题,例如武汉的"1+8"城市圈的获批,资产证券化被明确作为了金融创新的切入点。本人相信,利用资产证券化这一新的融资途径,不但可以引入民间资本和外国资本参与武汉的经济建设,改善武汉现如今的依赖银行贷款的单一融资模式,可以提前收回资金用于再投资和基础建设,同时也可以为投资者带来良好的投资收益。
参考文献:
①SPV(SpecialPurposeVehicle):中文翻译为特定的交易机构,是发起人在实现其预期财务目标过程中,为了迎合法律的要求而特设的一个法律概念上的实体,但是它近乎一个"空壳公司",只拥有名以上的资产和权益,实际管理和控制均委托他人进行。
②洪艳蓉.资产证券化法律问题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资产证券化业务的主要特点范文2
[关键词] 高新技术企业资产证券化融资
一、高新技术企业经营现状
高新技术企业对于新产业的出现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变化的消费者需求,高新技术企业正在成为决定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竞争实力的重要因素。截至到2003年末我国共有各类企业1000多万户,其中有高新技术企业28600家,其中98%是高新技术中小企业。2003年初我国累计投资额为200亿元,其中85%以上集中在软件、信息通讯、生物医药等国家重点发展领域。高新技术企业主要特点是资金需求量大、投资风险高。高新技术企业对资金的需求表现出明显的阶段特性。由于投融资体系不完善,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主要是自我积累,资金匮乏现象较多。许多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面临融资困境,极大的制约了发展速度。
证券化是近几十年来国际金融领域中发展最快的金融工具之一,是一种衍生证券技术和金融工程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于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开始兴起,逐步发展到全球,20世纪90年代更是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现代市场经济是一种建立在稳定信用关系上的经济,失信行为极大地增加了交易成本和投资风险。目前已经有一定数量的高新技术企业尝试采用无形资产证券化手段进行融资,其理论还处在探索形成阶段。
二、高新技术企业信贷融资渠道存在的问题
1.我国抵押担保机制不完善。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可抵押物少,抵押物的折旧率高。企业资产评估登记要涉及土地、房产、机动车、工商行政及税务等众多管理部门,再加上正常贷款利息使抵押担保费用更高,高新技术企业难以承受。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无形资产比重较大,资产评估中介服务不规范,属于部门垄断,评估准确性低。评估登记的有效期限短,与贷款期限不匹配,在一个贷款期限内重复评估,导致工作效率低、信贷费用高的不利局面。无形资产的评估机制不健全,导致高新技术中小企业无法拿出更多的抵押物。
2.我国信用担保机制不完善。我国信用担保机构面临的主要问题很多。如担保机构数量十分有限,目前在保中小企业户数仅为中小企业总数的13%左右,更难以满足中小科技企业的担保需求。担保功能薄弱,累计担保责任金额仅为可运用担保资金总额的2.5倍左右,没有起到放大的作用。担保机构的资金规模及业务量有限。2002年累计仅为28717户中小企业提供了担保,累计担保金额仅598.18亿元,担保金额与数量均严重不足。据调查目前仅有20%的担保机构提供信用担保,其他机构担保时要求提供相应的抵押品或再担保以及互保。没有形成合理的与金融机构之间的风险共担机制。
3.我国信用评级体系不完善。我国还缺乏被市场投资者所普遍接受和认可的信用评级机构。“无形资产支撑证券的评级是投资者进行投资选择的重要依据”。而我国的信用评级制度不完善,评级机构的体制和组织形式不符合中立、规范的要求,评级机构的运作不规范,信用评级透明度不高,没有一个统一的评估标准,难以做到独立、客观、公正地评估。缺乏被市场投资者所普遍接受和认可的信用评级机构,必然影响资产支撑证券的市场接受程度。
三、完善高新技术中小企业无形资产证券化融资方式
资产证券化业务的主要特点范文3
一、PPP项目公司资本金融资的方式
(一)前期工作准备
对于重要的项目融资方式,前期项目评估和风险评估工作是项目实施的必要前提。在项目融资过程中,PPP融资项目要求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进一步的专业评估,特别是项目的预测分析,这对于银行风险防范而言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实际工作中,项目的实施同时要求企业必须有合理的管理机制以及风险承担机制。对于多业务、多项目的大型企业而言,还款人对经营需要有一定的监督管理权,对成本必须有相应的控制力,对贷款安全性有一定的保障能力。担保和支持体系的建设,贷款人需要有贷款担保,对于公路建设而言,项目融资风险较大,完全依赖贷款人是不现实的,因此,参与者都必须有相应的贷款分担能力,承担相应的风险,这要求项目资产以及权益抵押必须有完善的体系。这也使得PPP在各理分配上比其他传统方式更加符合实际要求。这也使得遵循风险分担原则、合理分担项目风险成为PPP的主要前期工作。
(二) PPP的融资方式
作为一种投资周期长,投资项目较大的融资,PPP需要在融资方式和渠道上逐步实现多元化,只有通过多元化的融资才能将社会和政府的资金风险压力降低。针对当前公路工程建设,融资主要有贷款、股权基金、债券和资产证券化等方式。
在公路项目建设阶段,主要的融资方式是贷款,项目贷款的主要特点在于贷款的金额大、贷款较为便捷以及贷款成本低。通常,贷款来源可以有银行、信贷公司和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在实践中,融资方是一个多方面组成的财团;股权基金则主要指政府主导的基金,通过政府的主导,对基金做优先级的划分。再之,通过省政府指定金融公司以及银行指定的金融公司,成立相应的公路运营发展基金,再通过地方政府指定的金融公司以及银行募集的基金,三者进行融合,通过多重融合将风险等级逐步降低。当然,社会资本也可以发起基金投资,社会资本主要指的是具有一定资质和能力的金融财团,其在和政府达成相应的协议后,通过和金融机构形成合伙基金承接公路建设项目,金融机构此处作为优先级,社会资本作为劣后级,以股权的形式组建项目公司。在工作中,资本方通过和基金公司分别占60%和40%的方式形成劣后基金A,同时,基金公司通过和风险投资、银行通过受托管理的方式形成投资基金,投资基金通过资本投入项目公司获得股权。而基金A则通过受托管理和适时收购项目公司的方式在项目中获得相应资源利益;对于债券方式而言,项目公司如果满足相应的发行条件,可以在银行交易市场发行相应的票据进行债券融资。债券持有人通过与项目公司认购债券的方式参与,担保人则与项目公司有信用增级的联系,托管人通过资金托管服务参与项目运营。PPP项目收益票据是由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的,通过项目生产的现金流对债务的融资偿债,这种票据是典型的债券方式融资,在PPP项目的全程票据可以通过灵活发行。在发行票据的同时必须建立起资金使用的监督机制,特别在公路建设的准备阶段必须对项目的整体运作方式和资金回收方式等做好总体的规划,尽可能降低项目资金风险;资产证券化也是PPP项目融资的主要方式之一。政府必须按项目前公开相应的收益规定,并且安照有关规定,对公路运营应收的款项和收益权通过项目公司的资产证券化进行PPP项目融资。PPP项目公司对未来项目所能获取的稳定收益现金流进行资产的整合,形成有效的资产基础对外进行销售。基础资产作为一种可以产生现金流的资产在证券公司可以通过向投资者开放证券实现资金认购。
资产证券化业务的主要特点范文4
日前,发改委体改司有关领导,也在今年首次改革进展情况会上表示,2017年将全面深化改革,努力解决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强调目前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方向,就是让国有企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
铁路、军工企业的混改方案
进入2017年第一周,中国铁路总公司主要领导在公司年度总结会议上表示,2017年中国铁路总公司将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创新的经营体制机制,进一步落实经营权责,抽丝剥茧看铁路混改。并强调铁路搞混改,不仅仅在体制,更要抓好其他四个方面。
第一,敞开融资大门。今后铁总融资方式不再单一依靠银行,而是多措并举,广泛吸收社会资本参与铁路建设。铁路作为国民经济动脉,民间资本进入后,不仅可以缓解铁总资金紧张的局面,更可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利润回收步伐。
第二,支线铁路的建设与经营是今年铁总混改的重要内容之一,而最好方式是成立股份公司,铁总是主要控股者。
第三,2017年将进一步优化权责划分,充分发挥两级机构的优势和主体作用。重点抓好八项民生工作,股民可以通过股票获取铁路红利,投资者不仅有经营权,更可以参与利润分成。
第四,大力推进铁路资产资本化经营。各铁路局作为一级单位,今后将获得更多的自。长期参与铁路货运的业主,在运价和灵活性方面也将获得更多的机动性,从而提高铁路的货运指数。
中国铁路总公司在做好以上四个方面的同时,还将重点推进铁路企业债转股,深化铁路股权融资改革,积极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等。
与此同时,另一家重量级央企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也了发展混合所有制改革计划。制订了军工混改试点的初步方案并确定了4家试点单位。其中,在上市公司长安汽车中推行中高管持股试点,在集团开展军工资产证券化的研究和论证,探索实施汽车产业股权激励计划等方案。
为此,有专家认为,今年的军工体制改革进程将会提速,军工企业将会成为国企混改的又一突破点,并有可能采用三种方式进行。首先是资产证券化,这是军工企业混改的重要路径;第二种是科技型的企业采取员工持股的方式;第三种是非核心业务采用军民融合的方式。
专家还认为,未来几年军品总装和研究所资产经过改制注入上市公司的预期会不断增强,兵工集团打响发令枪后,后续其他各大军工集团将陆续跟进推出混改领域的实施方案。
除此以上两家央企外,中国联通、中石油、中船、国网、中国南航等多家央企也都在近期加速推进各自领域的混改计划。
如中国南航集团提出,2017年混合所有制改革将重点研究引入先进互联网企业、与全球行业领先者交叉持股或联合设立子公司等;还通过并购重组,加快相关业务整合和市场化运作。中国化工集团公司也表示,2017年在搞好混改产业结构调整基本到位的基础上,重点调整优化资产资本结构,加快推进产融结合,以海内外企业整合上市为路径,以瘦身健体、提质增效为基础,全面推进中国化工进一步做强做优做大。
目前,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密集落地”和不喾⒘Γ引起了国际舆论的广泛关注。路透社、英国《金融时报》《日本经济新闻》等都给予了积极评价。
如路透社报道,自去年年末以来,从央企混改到地方国企混改均涌现出不少强势个股,如中国联通去年四季度以来最大涨幅近翻番,西仪股份今年以来升幅近五成。在去年年底中央强调推进混改后,市场预测今年混改推进速度将会加快,前景值得人们看好。
地方国企混改将大范围铺开
2016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要按照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的要求,在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领域迈出实质性步伐。
2017年1月,密集的地方两会相继召开。供给侧、新旧动能转换、国有企业混改、环境保护等陆续成为各地方的改革重点,各项改革举措正在加速推进落实。
人们认为2017年地方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将大范围铺开,一是围绕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优化国有资本布局,进一步深化并购重组;二是为增强活力、提升效率,引入民间战略投资者,而员工持股、资产证券化等也将提速。
近日,作为引领地方国企改革的三大标杆城市,北京、上海、深圳三地相继公布了2017年国企国资改革方向。
北京提出将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企业调整重组,研究推出职业经理人、员工持股等改革试点并放宽市场准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上海作为中国经济重镇,国企改革的推进迅速,手段也最为多样。他们在强调整体上市的基础上着力推进二次混改,优化股权结构,进行增量的优化和存量的调整。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上海提出集团整体上市的思路在已经召开两会的各省份中可谓“一枝独秀”。
还有,浙江省在地方国企混改中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多年来民营经济发达与国企融合程度高是他们的主要特点。2017年浙江省国资委根据“6+1”试点经验,建议省属集团或上市公司巨化股份、物产中拓、浙能电力及物产中大等单位抓紧改革措施的落实。
总之,梳理今年部分地方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可以发现国企混改办法各有侧重。首先,中西部省份的国企集中在资源型行业、传统行业,如自来水、公共交通等公益性国企,在混改中更多是采用吸引民营资本参与。而东部省份的国有企业在商业、竞争领域方面有上市基础,改革主要提倡公司上市。
因此我们看到,不管是上市,还是股权交易、资产证券化、引进战略投资者,国企混改都少不了民营资本的参与。鼓励民营资本参与,放宽民营资本准入,营造民营资本良好的投资环境成为多地政府工作报告的“共同话题”。
同时人们还看到,混合所有制改革要想取得突破,就必须抓住股权改革这个关键点。
目前,股权改革在许多地方企业中已摸索出不同的几种方式:第一类改革,即不同国有企业相互之间的参股,或者是控股。这样就形成了权利的分散和企业的优势资源的整合,这样有利于企业监督权的分散。比如在金融、能源、制造业等行业的企业已有许多这方面的成功经验。
第二类改革,是在境内外的外资企业参股。企业走出国门,首先要国际化、本土化。所以它们在落地时往往是通过合资、合作的方式来建立新的项目和公司。这样的话,企业的股权就随着当地的法律制度来进行改造,取得的效果也很明显。
第三类改革,是企业在国内和境外进行的IPO改革,即企业员工持股。这类改革在境外比较多,在境内比较少。在海外的一些基建项目和一些制造业项目让出公司一部分权利,目的主要是鼓励员工积极性。
第四类改革,是企业在兼并、收购当中对民营资本股权的转让。
简言之,2017年将是地方国企改革全面落实的一年。总体上看,地方国企改革的步伐将会快于央企,力度也可能大于央企,积累的改革经验更丰富。
积累经验解决存在问题
目前,随着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企业经济活力,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
2017年是混和所有制改革的关键年,在关系到国计民生和经济安全的重要领域和关键行业要加快改革步伐。所以,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通过股权多元化达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换经营机制、提高经营效率的目标,如果国有企业引进民营资本,不能达到治理及调整经营机制的目的,混改就不能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目前人们看到国企改革进展缓慢,办法不多,成效不大。一些基层单位仍在等待观望,出现“中央热、地方冷”的局面,需要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尽快改变这种状况。
要建立所有者与劳动者的利益共享机制,优化股权结构建立激励约束机制。优先支持高新技术、转制科研院所等类型企业的核心技术人员、经营管理层、业务骨干等以现金、技术、知识产权等多种方式入股,并建立员工持股的有序进退机制,以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
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首先要界定国有资产流失状况,问题产生的真正原因和杜绝办法。否则,在推进混改时总是被动和小心翼翼。另外,国有资产和国有股权定价在操作层面上,也应该有明确的依据。同时,也要支持国有资本入股非国有企业,使股权结构更为多元化。
当前国企国资改革还存在企业盈利能力与地位作用以及拥有资产数量不匹配,资本回报水平差的问题;有的企业结构调整方向不明确,造成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在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过程中,国有产权流转操作应该继续增加透明度,程序应该不断规范、市场化评估应该继续加强。
在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员工的招聘和晋升主要通过竞争机制进行,而国有企业用人制度存在过多的行政色彩,二者不同的用人制度在改革后要找到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办法和用人机制。
国企与非国企有着不同的创业背景和发展历程,有不同的经营管理机制。在不同的企业文化和员工心理的双重差异下,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着不同企业之间的企业管理和文化融合的重大考验。
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企业的投资涉及到大量的时间及交易成本,如审计会计服务费、资产评估费等,一旦评估或合作失败,成本沉没都会给非国有企业带去很大经济压力,这种高风险及成本的消耗使非国有企业在投资国有企业时格外慎重,因此如何解决问题消除非国有企业顾虑,也是一个需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资产证券化业务的主要特点范文5
关键词:影子银行:金融危机;风险;管控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4392(2013)04-0045-03
一、影子银行系统风险对金融系统的影响
(一)影子银行系统综述
影子银行系统这一概念首先由美国投资银行人士麦卡利提出。又被翻译为平行银行系统,投资银行、货币市场基金、对冲基金、债券保险公司、结构性投资工具(SIV)等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均在其范畴。影子银行有三方面主要特点:一是一般采用大宗交易模式。二是碍于资本金规模限制。其大量利用高财务杠杆举债运营。三是其金融衍生产品设计结构复杂,交易方式为场外交易,且信息披露不透明。影子银行的发展促进了金融市场繁荣,但其潜藏的风险也为整个金融体系埋下了危机的隐患。后危机时期,去杠杆化成为国外影子银行系统的主要趋势,资本金规模的适当要求及信息披露的改善也将是对其监管的重要内容。但影子银行系统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不会就此消失。目前,欧美等国已要求规模达标的私募基金、对冲基金以及风险投资基金等投行公司进行专项登记,并提高向投资者和交易对手信息披露的透明度。
(二)影子银行系统存在的风险隐患
1.内生不稳定性风险隐患。影子银行资产一般期限较长:而其负债主要通过短期资本市场发行资产支持票据取得短期融资,这种期限错配导致影子银行业务存在很大流动性风险隐患。一旦金融市场出现不稳定因素,私募基金、对冲基金和投资银行等影子银行将无法马上变现其长期资产,从而产生流动性不足风险。
投资银行通过复杂的计量模型推算金融衍生品风险度,并在设计产品时确定相应假定前提。但如果现实环境与假设前提不一致,产品风险度将会与预期不相符。甚至变得不可控,这种金融衍生品不合理的设计流程扩大了投资者的风险度。影子银行系统中结构性金融产品导致原始实体经济的资产特征在证券化金融衍生品中不能得到充分转化,证券所代表的资产与经济实体关系变得不对等。因此。精确的风险评估证券化产品将变得非常困难。这种结构性产品设计的复杂性无形中也加大了投资者的风险度。
影子银行系统自有资金缺乏,但其业务规模却很大,为追求高利润率,其一般采用高杠杆配比交易模式。但这种方式易导致影子银行系统信用度的过度扩张,增加了影子银行系统流动性风险。次贷危机爆发前,美国五大投行、主要对冲基金的平均衍生品交易杠杆率在40倍左右,房利美、房地美衍生品交易杠杆率更是超过60倍。
2.外部监管缺位的风险隐患。传统银行业金融机构大量参与影子银行的证券化产品,在资本平稳自由流动和资产价格稳定的基础上,其资本的跨境流动有效提高了全球金融市场效率,也促进了资本的全球化配置。但随着影子银行资本的跨境流动,相应的风险也扩散到全球。最后贷款人可以通过存款保险制度等措施对传统商业银行进行有效保护,但影子银行却不在最后贷款人保护之下,说明对影子银行系统的有效外部监管不足。主要表现为:一是欧美金融监管机构一直以来提倡以各金融机构内控为主、外部监管为辅,充分运用市场化调节,相信影子银行系统内部自发的风险控制能力。对影子银行系统风险的监管存在缺位;二是各类金融监管机构的多头监管缺乏协调机制,易产生监管真空和责任推诿,降低了监管效率;三是监管机构缺乏对影子银行系统特点的深入研究,面对可能存在的风险缺少应急措施。
(三)影子银行系统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取得共识,认为此次国际金融危机是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忽视了影子银行系统风险所致。美联储一项研究表明,影子银行体系不受传统审慎监管约束,而且影子银行系统提供的“贷款”并没有被各国央行纳入货币供应量统计。至2007年初,在金融工具方面,结构化投资工具、资产支持商业票据以及活期可变利率票据等资产规模已高达2.2万亿美元,通过第三方回购隔夜融资资产为2.5万亿美元,截至2007年底,美国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量规模仅有14万亿美元,而同期美国影子银行系统业务量规模已达21万亿美元。金融衍生品市场交易方面,利率衍生品市场从2002年的150万亿美元飙升至2007年底的600多万亿美元,达到当时全世界GDP总和的15倍。影子银行的业务规模已远超实体经济规模。形成严重的信用透支风险。
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两年间,美联储由于通货膨胀压力增加共上调基准利率425个基点。受此影响美国房地产价格从2006年开始下跌,住房抵押贷款违约频发。房地产价格上升是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和影子银行系统繁荣的基本前提,伴随2006年年中美国房地产价格见顶,影子银行系统的不稳定性也逐步增加,其对资产价格和流动性变化的系统性风险也随之增加。2007年8月,贝尔斯登旗下对冲基金暂停赎回导致银行间市场拆借利率急剧上升,市场流动性由过剩骤变为紧缩。2008年初。美林、瑞银、高盛等大型投行因为次贷问题导致资产大规模缩水,整个市场进一步陷入严重的流动性紧缩。
二、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现状分析
银监会于2009年11月颁布了《商业银行投资保险公司股权试点管理办法》,我国银行业已呈现综合经营发展的趋势。银行业金融机构涉足投行业务。主要有以下两种模式:一是内设机构模式。全国主要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已分别在其总行内部设立投资银行部。二是银行集团模式。工、农、中、建、交五家行先后设立了全资附属投资银行机构,从事投行业务。
虽然,投行在中国的发展远不如欧美,且尚无房地产贷款证券化出现。但从上面的经营模式可以看出我国的主要投行都与主要商业银行密切相关。由于国际经济环境不容乐观,中央对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持续等原因。导致许多无法正常从银行系统获得贷款的房地产企业和高风险企业转而寻求从影子银行系统获得资金。影子银行系统在我国现阶段主要体现在以新型银信合作、委托贷款、民间融资、保理、金融租赁等金融形式上。
新型银信合作主要是银行通过用银行自有理财池资金借助发行信托渠道,以大量购买定向的信托理财产品的方式“隐蔽”地为定向企业提供贷款。具体来说,通过新型银信合作。银行可以规避贷款发放监管红线向外发放贷款。由于银行代售的信托理财产品属于银行的表外资产而非表内资产,可以少受银监部门的监管。委托贷款则是由委托人提供合法资金给中间银行,中间银行根据委托人确定的贷款对象、金额、用途、期限、利率等代为发放、监督使用并协助收回的贷款业务。在这种方式下,中间银行只作为中间人,此类贷款并不会挤占银行的贷款额度。银行大量代销融资性信托理财产品以及委托贷款的大量增加,是资产方的“表外化”行为,但表外业务由于监管制度的不完备,不能被监管部门很好的监控和管理,而且由于没有有效的风险对冲机制。表外风险一旦失控,会极大影响银行系统的信誉度,进而将风险转嫁至表内影响银行体系自身,甚至影响整个金融乃至社会的稳定。
以天津市信托业为例,2011年底信托资产贷款余额仅499.80亿元,到2012年底猛增至1022.36亿元,增幅达到104.6%,同期信托资产也由2011年底的1053.89亿元猛增至2012年底的2218.14亿元:天津市主要银行机构理财产品余额由2011年底的1095亿元增至1781亿元,增幅达62.65%,远高于同期银行存款15.49%的增幅。更有里昂证券(CLSA)驻香港的分析师估算,银行传统信贷仅占中国融资总额的一半左右,其余部分则来自信托、金融租赁和民间融资等非银行金融。可见,国内外都已意识到我国的影子银行系统将会对我国的金融运行,特别是信贷管理产生重要影响。
三、加强我国影子银行系统风险控制的建议
(一)适度推进金融产品创新
金融产品是维持金融体系稳定的关键所在,创新只是控制和分散风险。但并不能从根本化解风险,随着衍生品创新的程度越来越高,其累积的风险也会越来越多。美国的次贷危机便由于资产证券化的过度创新,金融风险不断累积导致的。因此,我国应适度、合理的推进金融产品的创新,以风险可控为基本原则。创新金融衍生品对经济发展有正负两方面作用。金融衍生品创新的规范性对降低其产生的负效用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金融衍生品创新可以繁荣金融市场,增加社会整体效益。但社会宏观效益和个体微观效益往往不一致,金融机构作为微观经济主体,按照风险收益对等原则,在金融衍生品创新中为追求更高个体收益,会增加衍生品系统性风险的风险度,例如破坏宏观金融秩序等,而这部分风险度的增加可能并不会增加其个体成本,而由社会成本来承担此风险。因此,在鼓励金融机构产品创新的同时,必须重视宏观审慎监管,适度规范推进金融衍生品创新。
(二)完善影子银行系统的法律法规
近几年我国法制建设取得较大发展,但关于金融衍生品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完善。应出台相关条例对其经营范围、融资来源、融资规模做出一些限定,避免其资产、负债的期限错配,进而有效防范影子银行系统因流动性风险而引起的影子银行自身系统性风险,提高市场对影子银行的信心。
(三)加大影子银行系统信息披露透明度
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告诉我们,投资者与影子银行间交易双方的高度信息不对称性也是风险加剧的重要原因,这种不透明的交易特点使得外部有效监管难以实施,加大了产生风险的可能性,由此可见,未来影子银行系统监管的重点在于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机制。提高金融衍生品和交易双方的透明度,完善场外交易市场的信息披露制度,让投资者充分了解相关产品信息,是有效防范衍生品市场风险的重要保证。因此,我们要吸取此次危机的经验教训,加强对场外交易的信息披露监督管理,尽量降低影子银行和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四)强化影子银行系统风险预警与动态监测
宏观层面上,金融监管机构成立专门的投资银行业务监管部门。加强对国内外投资银行、信托基金、金融租赁、保理等影子银行业务发展趋势研究,充分运用VAR等计量模型对金融衍生品总体风险、行业风险管理水平进行风险预警和动态评估。设定合理的业务分级准入门槛,杜绝不合格的金融机构和产品进入市场,确保金融市场良性发展。微观层面上,监管部门更应注重动态性。根据金融机构上报的相关资料,采用与各类微观经济主体相对应的风险监测方法,确定微观经济主体实际承受的风险度。同时。根据不同金融机构资本规模与结构以及风险控制水平,对其整体风险水平做出合理评估。并以评估结果为依据积极督促其完善自身风险管控。
(五)加强监管部门间的相互协作
随着银行、证券、保险等各金融机构业务的多重交叉,行业边际已难界定,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监管模式应适当调整,以适应当前“大金融”综合发展模式的需要。一是尝试动态、功能性监管模式,即监管边界按业务性质或功能来界定,同时加强各监管部门的相互协作。二是确保货币政策与监管实施的方向性统一,并积极通过金融监管把握经济周期及其对影子银行系统的影响。三是利用中央银行贴现窗口对影子银行系统进行窗口指导,或引进相应保险制度。影子银行不同于传统商业银行,它既不受存款保险制度的保护,也不受到存款准备金制度的约束;而且其短期负债匹配长期投资的经营模式存在基础性风险,一旦金融衍生品源头品种或负债来源出现问题,就可能导致影子银行体系传导产生连锁的系统性风险。所以应考虑利用中央银行的贴现窗口进行窗口指导,或是引入相关保险制度,防止出现危机时金融市场的过度恐慌。
(六)严格限制影子银行的杠杆率
影子银行自有资金规模一般较小,但通过高杠杆交易。导致其业务规模巨大,但同时风险也大量累积。对金融体系安全稳定运行构成潜在威胁。所以,监管部门应动态监测影子银行个体杠杆率水平,严格控制金融衍生品杠杆率,避免过高的财务杠杆化和资产价格过度膨胀。
(七)加强监管的国际化合作
从次贷危机发生根源及其传导过程看,在经济金融全球化背景下,系统性风险监管的国际化协作必不可少。国外研究成果也多次提到建立相应国际体系共同防控流动性风险。从我国国情看,除加强监管制度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外。还要围绕利率、汇率多边政策协调等方面开展合作,有效应对资本全球化带来的资产泡沫扩散风险。
参考文献:
[1]钟伟,谢婷,影子银行系统的风险及监管改革[J],中国金融。2011—06。
资产证券化业务的主要特点范文6
在入世谈判中我们已经承诺:第一:证券类机构可以不通过中方中介直接从事B股交易;第二:境外的证券类机构除可以设立驻华代表外,还可以成为中国证券交易所的特别会员;第三:允许设立中方控股的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从事国内证券投资基金业务开始时对方控股不得超过33%,三年后最高不超过49%;第四,允许设立外方占少数股权的中外合资证券公司,股权最高不超过49%,可以从事除A股二级市场以外的其他业务。中国证券业的完全开放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从做出的承诺来看,坚持了循序渐进原则。尽管如此,国内证券公司受到的竞争冲击仍然很大。
截至2000年底,我国共有专业证券公司101家。长期以来,我国证券公司的业务种类单一,结构雷同,没有形成自身的经营特色,各证券公司之间的业务竞争异常激烈,并停留在无序、较低层次的竞争阶段。
随着中国入世,国外券商已经看准了中国资本市场。国际级的投资银行和包罗万象的金融百货公司抢摊中国后,或独资或合资,将带来科学的管理理念!先进的技术手段、全方位的业务创新和高效的优质服务。以目前国内证券公司的竞争实力,尚不足以与外国的券商相抗衡的。WTO是融入全球经济的通行证,入世后市场化国际化的步伐加快,今后的国内企业要靠自伸实力打天下,而不能依靠政府的量或谋求政府的保护来打天下。可以想象,入世后我国证券公司将面临激烈的竞争局面。
二、中外证券公司的对比分析
入世后,我国证券公司终将与国外一流的证券公司同台竞技。只有认真寻找差距,知己知彼,才能在外资进入时从容应对。在此,笔者试将我国证券公司与国外成熟的证券公司作对比分析。
1.规模比较。公司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公司的规模。中外证券公司差距最悬殊的应该是规模,我国证券公司发展所面临的“瓶颈”也以规模偏小为首。规模小必然导致抗风险能力不足,开拓新业务能力弱,无力开拓国际市场,更谈不上与国外庞然大物似的投资银行竞争。
截至2000年末,我国101家证券公司注册资本金在10亿元以上的只有22家。即使是我国资本实力最雄厚的银河证券公司,折算的资本规模也只有5.5亿美元。而同期美国前10位的投资银行,资本金规模从30多亿美元到接近200亿美元。过少的资本使国内证券公司赖以进行资本扩张的基础薄弱。就资产规模而言,中外证券公司的差距更加悬殊。到2000年末,我国证券公司的资产总额约695亿美元,而同期摩根斯坦总资产为4268亿美元,美林集团总资产为4072亿美元,高盛集团总资产为2898亿美元。虽然由于中美证券公司在核算口径不同使得数据不完全具有可比性,但中外证券公司,资产规模的差距也由此可见一斑。过小的资本和资产规模使我国证券公司难以实现经营上的规模效应,抗风险能力低下,同时也限制了其开拓国际市场、抵御国际竞争的能力。
2.制度比较。虽然国外证券公司的快速发展与诸多因素密切相关,但其中成熟有效的制度安排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高效的组织结构、严谨的财务管理体系、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严密的风险管理控制体系为国外政权公司的发展提供了可靠保证。
以美国的投资银行为例和我国证券公司制度比较(见表一)。美国投资银行股权结构多元化、分散化,股权具有高度的流动性,股东们能通过买入、卖出股票的方式表达对公司经营绩效的评价,通过低成本的外部监督参与公司治理。从董事会构成来看,董事会中外董事占很大比重,使董事会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而且董事会下设各种委员会协助董事会进行管理决策和监督,有助于强化对经理层的制衡与约束。美国投资银行常常根据发展战略、各自规模、义务要求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组织结构形式,而且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环境的发展变化对其加以调整,以最大限度提高组织效率。为了有效的激励经营者,美国投资银行采取了多层次、多样化的激励方式,既有高工资、高奖金、好福利等短期激励,又普遍采用股票期权等多种金融工具来强化中长期激励,有效的将员工与公司利益紧密联系,有助于提高公司治理绩效。
表1 中美证券公司制度比较
美国投资银行
我国证券公司
股权特征
分布
多散化、多元化
高度集中或过于分散
流动性
强
差
公司治理
董事会
独立性强,外部董事比
独立性差,外部董事比
重大
例低
监督约束 依靠董事会及下设的委
设有监事会,但往往形
员会、健全的信息披露
同虚设,存在内部人控
制度及市场上收购兼并
制现象
等外部机制
组织结构 扁平化、效率高
层次众多、效率低下
激励机制 激励手段多层次、多样
激励方式单一、多为
化,注重长短期激励结合 激励
反观我国证券公司,在短短十多年间的超常规快速发展的另一面暴露出不少建设方面的弊端,主要表现为:
(1)股权结构安排不合理。要么股权集中度偏高,要么股权结构过于分散,均不利于有效公司治理结构的形成;股东数量教少且股东性质单一,股东大部分是国有法人机构,国有资产所有者缺位使证券公司难以形成规范、健康的法人治理结构;同时由于我国证券公司目前均为公开上市,其股权流动性差,股东便无法使用“用脚投票”这种间接监督约束方式,而只能直接参与公司治理,无疑加大了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成本。
(2)法人治理结构缺乏规范。我国各证券公司虽在组织框架上具备了完备的监督会、董事会和管理层设置,但组织设置及相互关系界定上各自有很大差异性和随意性,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之间没有形成有效的相互制约、协调运作的机制。在公司组织机构方面,也存在着集权有余、灵活不足、管理层次众多、运作效率低下的缺陷。经营决策权主要由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掌握,缺乏健全的决策机制和规范的操作程序,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内部人控制现象。另外,我国证券公司还没有建立起一套类似美国的灵活、有效的激励制度,多采用工资、奖金等短期激励方式,无法使经营人员的利益与公司长远利益有机的结合起来,不利于公司长期发展。
3.业务比较。国外证券公司业务的主要特点是业务范围广、适应性强、创新能力突出。其主要业务包括证券承销、证券交易、兼并收购、基金管理、项目融资、金融工程、金融咨询等,涉及金融所有领域,地域范围涵盖全国甚至全世界。业务多元化的结果使得收入来源呈现分散化,提升了抗风险能力。其教强的研究开发力量和突出的业务创新能力也促使金融创新层出不穷,既满足了客户投资、理财的多样化需求,也大副增加了利润来源。
业务多元化的同时,经营的专业化也是国外证券公司的另一个突出特点。国外大券商一方面大力进行国内外兼并活动,以便扩大经营范围,增强服务能力,另一方面也出售部分非核心资产,重点业务领域仍然十分突出。如美林公司、高盛公司,其业务就个有侧重,有自己的经营优势和业务特长。尤其是对于规模较小证券公司而言,在与大型“金融百货商店”竞争之中,突出自身优势的专业化发展、走特色经营的道路就更加置关重要。近年来美国折扣经纪公司的快速发展就得益与潜心于一个专业领域,专心销售高度专业性成捆产品。
再来分析我国证券公司的业务情况(见表二)。虽然我国证券公司核准的经营范围很广,但目前开展的业务一般有以下五个部分构成:证券经纪业务;投资银行业务,包括政权承销业务、财务顾问业务;证券自营业务;资产管理业务;其他业务,包括房地产投资、股权投资。从业务结构可以看出,我国证券公司的业务结构基本上是围绕证券的本源业务来构建,业务品种数量上和国外证券公司相比有较大差距。目前,国内综合类券商收入也主要来自经纪业务、政权承销业务、自营业务这三大传统业务,其中经纪收入占35%,自营收入占29%,利息收入占6%,其他收入占30%,而其他收入中又主要是一级市场的承销发行收入、资产管理业务的收入(田素华,1999)。这种收入结构,加重了证券公司对而级市场的依赖性,一旦市场行情低迷,或佣金制度市场化,券商的整体经营状况就面临较大影响。2001年股市的低迷已经使不少证券公司陷入了困境。由于我国证券公司研究实力、技术水平、创新能力的不足,无法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各公司业务雷同,即不利于证券公司自身业务拓展和公司长远发展,在应对国外券商挑战时更陷入被动。
表2 中外证券公司的比较
国外证券公司
我国证券公司
业务结构
证券承销、经纪业务、自营
证券承销!经纪务、自
主营业务
营业务、资产管理、并购
营业务、资产管理、并
重组顾问、衍生产品,私
重组顾问
募发行、基金管理
其他业务
风险投资、客户咨询、
房地产投资、客户咨询、
项目融资、租赁业务、
基金管理
证券保管和抵押
业务收入
收入来源多元化
收入相对集中
各公司无明显收入结构
各公司收入结构雷同
特征
创新能力
研发力量突出,适应性
研发能力落后,业务创
强,不断进行业务创新
新不足
三、我国证券公司的发展思路
1、增资扩股、并购重组、中外合资、上市是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证券公司发展的主流方向。中国证监会2001年11月23日发出了《关于证券公司增资扩股有关问题的通知》,取消了原定的证券公司增资扩股的先决条件,将主动权交给了证券公司。同时简化了审核程序,券商的增资扩股行为更加规范化、透明化、市场化。由此必将新一轮的增资扩股的浪潮。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高度发展和入世后竞争压力的增大,静态的增资已不能满足今后证券公司的发展的需要。政府金融监管部门的明确表态已标志金融企业发行上市理论上已不存在障碍。因此,如果条件具备,证券公司应积极谋求上市,利用资本市场扩充实力。这也是尽快缩短中外证券公司规模实力差距,提升国际竞争力的一条有效途径。2002年1月出台的《证券管理办法》中,金融政策又有新的重大突破。一是证券公司中设立分公司、政权营业部和证券服务部;二是准许综合类证券公司设立专门从事某一证券业务的子公司;三是境内证券公司可以申请设立或参股、收购境外证券公司;四是准许在中国境内设立中外合营证券公司。这一切意味着再我国设立大型证券控股集团将有法可依,证券公司相互间重组整合也将拉开帷幕。有了良好政策基础,迎合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发展趋势,我国证券公司有望打造自己的“超级航母”,形成多级法人制下多种金融业务混合经营的金融集团,实现规模经营。随着证券业的开放,美林、摩根斯坦利、所罗门兄弟、美邦和大福证券等国际金融机构已开始和我国国内相关伙伴展开合作;而国内券商,如海通证券、申银万国证券、国泰君安证券、湘财证券、银河证券以及广发证券等也在积极与外资券商接触,许多已达成了实质合作协议。在国际合作过程中,国内证券公司既可以学习国外券商科学的管理理念,借助其经验和实力改善公司经营治理、创新业务和培养人才,又可以利用其国际性品排优势迅速提升自身在业内的形象,塑造自身品排优势。应该说,中外券商合资这条道路有利于优势互补,实现双赢,也是我国证券公司扩充规模的有效途径。
2.管理创新是我国证券公司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基础。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管理的竞争。管理创新,完善我国证券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我国证券公司求发展的基础所在。管理创新的基本出发点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经营风险,这涉及证券公司经营活动的多个方面。
(1)明确公司发展战略。我国证券公司应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逐步建立“制度第一”的管理思想。用科学的制度建立高效、规范的企业。应明确公司定位,找准方向,确定战略发展思路引导全局,并据此指定明确的管理目标,将经营指标和责任层层分解,具体落实。
(2)改革组织机构。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要理清证券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之间的关系,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可以建立证券公司独立董事制度,并在董事会下设置各种专业委员会,如审计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协助董事会充分发挥职能。组织机构的设置要注重效率和各部门间协调工作,应向扁平行的组织结构转换,减少中间层次,并适当下放经营决策权,实现简单、高效的管理,对外界需求和市场变化及时反馈、迅速回应。
(3)建立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应根据员工的职务高低、服务年限、工作特点等采取不同奖励计划。就激励手段而言,应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并用,短期激励与长期激励结合。为了实现公司可持续发展,应注重引导员工行为长期化,尤其是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核心人员。可采用股份期权制度将激励与约束有机结合,公司兴衰和个人成长紧密联系,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3.培养核心竞争力是我国政权公司的必然选择。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独具的,支撑企业可持续性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核心竞争力表现为核心产品、核心技术、核心能力。产品来自技术,技术来自能力。就证券公司而言,核心竞争力表现为业务能力。针对我国证券公司,培育竞争力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合理定位、突出特色。虽然我国政权公司必须不断强化业务创新和开拓能力,但经营的多元化并不排斥专业化。大而全,小而精都可以是证券公司发展的成功模式,关键在于如何结合自身实力进行战略化的选择。目前而言,创立自己的特色更加至关重要。在战略调整过程中,要正确判断自身优势和不足,相应调整向不同领域的投入,突出自身经营特色,树立自己的业务品牌。
(2)业务创新,开拓市场。创新是培育核心竞争力的根本途径。证券市场本身就是金融创新的前沿阵地。今后证券公司应逐步向金融工程师、资本运营家、企业合伙人、战略投资者等多种角色转换。我国政权公司应积极发展衍生产品、资产证券化、项目融资、风险投资、网上业务等新型业务。只有按照国际惯例并结合我国国情,依据市场需求敢于创新,不断开拓业务领域,为客户提供差异化、个性化服务,才能在竞争中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