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书店财务管理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书店财务管理制度范文1
一、国企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一)有效提升管理的质量及水平
在国有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财务管理以及内部控制体系的关联性较为紧密,但是也存在的问题较多,所以,在财务管理工作以及内部控制工作建立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不均等的现象。但是,在制度实践时,可以有效的提升企业的管理质量,从而为企业的经济化发展起到促进性的作用。
(二)有效强化企业外部抗风险能力
国有企业在建立及运营的过程中,企业内部管理质量的优劣性,与企业外部风险的控制有着直接性的联系。尤其是在新时期国有企业制度深化的过程中,通过财务管理制度以及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可以充分发挥制度管理的关联性。因此,可以发现,通过内部管理制度的优化可以为外部抗风险能力的优化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的发展现状
(一)管理者的管理意识较为薄弱
国有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一种普遍性的现象,就是管理者的意识较为薄弱,对制度实施重视度不够,产生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可以分为以下几点:首先,国有企业中的管理层人员对于内部控制理念的认识不全面,而且对自身经营目标的建立也存在着不理解的现象,从而导致在内部控制理念建立的过程中出现体系不全面的现象。其次,国有企业中各级员工,对于财务管理制度没有进行有效性的分析,导致财务管理制度成了摆设。这也就是造成企业管理内容出现停滞现象的核心原因。
(二)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存在脱节现象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些国有企业已经认识到财务管理以及内部控制制度的关联性,以及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但是,在内部控制理念建立的过程中,却很少分析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只是一味的沿用传统的财务管理理念,这种现象的出现就为企业内部管理及财务控制理念的建立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与此同时,在一些国有企业管理中,财务管理以及内部控制模式会出现矛盾冲突,从而严重的影响了监督管理机制的建立,使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出现脱节的现象。
(三)存在制度执行能力差的现象
国有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责任及权利不统一会导致执行能力出现一定的偏差性。在实践的过程中,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与企业人员的执行能力存在不相符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也是导致责权不统一的主要原因。而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很多国有企业已经认识到存在的因素,但是,在制度调整的过程中,会受到改革管理理念的制约。
三、国企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的建构路径
(一)建立长效性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
国有企业要想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及时顺应时代的发展,就应建立有效性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首先,应该优化内部控制的流程,通过对国家法律规定内容的分析,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优化企业内部的风险控制以及提高风险管理部门核心理念,形成一套完善性的企业内部控制流程,明确人员的基本职责,按照制度实施财务管理以及内部控制,从而减少人为因素为企业发展带来的风险,提高工作效率。
其次,要逐渐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制约性机制,在优化企业北部控制措施的过程中,不能仅分析某一特定的事件,而是应该根据企业的发展现状,建立连贯性的控制措施理念,从而与企业的经营及管理理念进行有效性的结合,实现科学化的监督管理经营理念,为企业经营活动的建立营造良好的发展空间。
(二)强化企业内部控制的审计监控制度
在国有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为了逐渐优化国有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就应该强化企业审计工作的建立。
首先,优化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控制。国有企业在建立及发展的过程中,内部审计工作的建立是保证企业科学化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也是企业内部控制理念建立中核心性的内容,在审计工作建立的过程中,能够逐渐强化会计监督管理机制的建立。在这些制度理念实施时,可以保证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运行,而且,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制定了定期审计以及专项业务的审计理念,可以及时发现企业财务管理及内部运营中发生的变化,从而在根本意义上保证企业经济发展的安全性、完整性。与此同时,在审计工作建立的过程中,其原有的审计重点发生的变化,通过工作时间的分析可以发现,转变为事中审计以及事前审计;而在工作内容上分析,将核心性的内容转变为内部控制执行审计。从而为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管理提供有效性的工具。
其次,促进外部审计监督工作的建立。国有企业在强化内部设计工作的过程中,也应该通过政府的力量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执行。企业应该通过内部控制完成自我评估,出示对外的相关报告,主要包括无重大问题报告以及有重大问题报告等内容,然后,再通过外部的中介审计部门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系统性的审计,制定出评估报告,从而使企业对自身的发展建立其科学性的发展理念,逐渐优化内部控制系统的建立。对于注册会计师而言,在企业运营的过程中也会降低自身的风险,强化企业的内部控制,从而为企业发展建立的风险出现的因素,并提高企也运行的相关效率,为国有企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运用现代化财务管理制度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在企业经济化发展的过程中,通过现代化财务管理理念的建立,应该选择科学化的财务管理机制,优化企业集团与分企业之间的集权管理理念,优化分权的制度实施内容。企业在适度集权的基础之上,应该建立合理化的权、责、力相结合的制度管理理念,通过对企业总体制度的分析,对不同的管理部门制定适应性的经济发展理念,从而确定出不同的经济职能。对于国有企业中的财务管理部门而言,应该加强经营决策以及成本控制等制度的建立,通过多样化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优化企业的财务管理行为,从而为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的安全化运行提供有效性的解决措施,同时也实现现代化的财务管理理念。
书店财务管理制度范文2
自查报告是一个单位或部门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对执行某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的一种自我检查方式的报告文体。下面就让小编带你去看看学校财务年度工作自查报告范例,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学校财务工作自查报告1
为加强财务管理,根据潼教委[20__]178号文件精神,及上级主管部门的安排,我校组织相关人员对学校财务工作进行了严格的自查,现汇报如下:
加强了财务工作的管理力度。为了使财务工作的开展做到合理、合规、合法,加强内部监管,学校成立了财经领导小组,财经审查小组,完善了《永康小学差旅费报销细则》,制定有《报帐员工作职责》,《档案管理工作职责》,《内部审计工作职责》《财物保管人员工作职责》,《治理乱收费管理办法》等系列规章制度。
加强了财务管理的透明度。学校的大宗设施的购买,学校重大维修,都先召班子会及教代会论证通过后才进行购买。对于应纳入政府采购的大宗物件,严格按政府采购相关规定办理,定期开展内部财务审计工作,定期向教职工公布学校财务情况。
严格公用经费的使用和管理。我校对公用经费的使用和管理严格按上级文件会议精神执行,对不能开支的项目做到不予开支,公用经费的使用除保障教学所需外,主要用于设备添置、校舍维修等方面,未挪用公用经费,未截留专项经费,凡上级拨付的学生补助款,总是及时地发放到学生手中。
严格按照财经纪律管理财务。严格执行上级标准收费,未搭车收费及乱收费现象发生,所收学生作业本费及幼儿园管理费等均能及时全额上交。学校对支出票据的收集要求做到及时,严格审批程序,校长在审核签字时做到不合理、不合规的票据一律不签,未经学校校长审核签字的发票财务人员坚决不予报销,每月支出票据经塘坝教育办公室审核后才拿到核算中心进行做账。学校各项经费支出,都严格遵守各项财经纪律和财务制度,无私设小金库和帐外帐等违规行为,无滥用和铺张浪费等现象。
特此报告!
学校财务工作自查报告2
根据区教育局《关于切实做好部门预算执行工作的通知》和《区教育系统财务管理办法》、《区教育系统报账制工作方案》、《区教育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全区学校教材、教辅资料和服务性收费、代收费项目管理的规定》及区教育局财务管理工作会议精神,为严肃财经纪律,加强学校财务管理,规范学校收费行为,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由校长牵头,对我校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了认真的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校财务运行及规范情况
1.财务管理情况:我校财务管理制度健全,并做到制度上墙。学校收入主要是财政拨款及事业收入,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杜绝了坐收坐支、私设“小金库”及“账外账”等违规行为。
2.会计工作规范情况:学校配有财务办公室一间,配有兼职报账员1人,财务人员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素养和较强业务能力,能按照有关财经规定记账,统一使用财政部门印制的收费票据,数据真实,报销手续齐全,报账及时。
3.小卖部情况:学校与小卖部承包人签订了承包合同,承包人持证营业,建立了商品台账,承包费入账及时。
4.财务运行情况:学校按照“量入为出,以收定支”的原则,各项支出按实列支,不虚列虚报,不允许以白条作为报销凭证。学校购置教学仪器设备、办公用品及图书资料等,只要符合政府采购条件的,全部实施了政府采购。不符合政府采购条件的,也能做到货比三家,坚持到正规商户实施采购。对大额开支项目,由校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我校专项资金的使用做到了管理规范、帐目清楚,不存在截留、挤占、挪用项目资金的现象。学校的招待费、交通费能及时结清,杜绝了签单现象,公积金和医保费每月按时缴纳,目前学校无任何外债。
5.学校资产管理情况:学校建立了固定资产管理台帐,数据准确,账实相符;定期组织资产清查,报废及毁损的固定资产及时上报。严格管理资产,未发现有学校固定资产对外出租、出借的情况,安全防护措施较好。
6.学生补助及助学金情况:我校一是严格按照政策精神和相关文件的要求进行规范操作;二是全过程实行阳光操作,办事过程实行公开,广泛接受群众、干部、教师、领导的监督;三是将学生补助及时按标发放到位。
二、学校规范收费情况
1.学校收费管理情况:严格执行收费管理制度公开收费项目,公开收费标准,每学期开学都把收费公示牌张贴于校门口,并公布举报电话,接受师生和学生家长的监督;统一使用财政部门印制的收费票据,收费票据填写规范。经过学校自查,未发现自立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现象。
2.代管经费情况:我校根据夏教【20__】4号文件的精神,教辅资料严格执行“一科一辅”的规定,未发生教师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征订教辅资料并收费的现象。
3.补课收费及有偿家教情况: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及兴趣小组活动,纳入到学校的正常教学活动范围,不以任何名义另行收费。我校没有举办收费补习班,并严禁教师举办或与社会办学机构合作举办向学生收费的各种培训班、补习班、提高班等有偿培训。
4.服务性项目情况:我校对服务性项目实行市场化操作,如学生购买学平险、校服、订购学生奶等按家长自愿的原则购买,无硬性要求。学校不允许违规服务性项目进入校园。
此次自查工作中,学校领导高度重视,通过自查工作的开展,我们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今后我们要进一步规范管理,强化经费监督,深化服务内涵,扎扎实实地把财务管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学校财务工作自查报告3
为了加强财务管理,规范和加强财会工作,我校高度重视,及时召开了校委会,把学校财务、总务、后勤、工会及班主任相关人员,召集起来,进行学习、座谈,对学校近几年财务财务管理工作进行了认真自查。现报告于下:
一、为了切实加强自查工作力度,确保相关人员及时到位,我校成立了财务管理自查工作领导小组。校长包海渊任组长,学校管财务总务李新兴为副组长,报帐员李艳红,教师代表郑静明为成员。
二、我校根据县财政局、教育局的有关要求和学校实际编制了学校收支预算,学校一些重大收支,事前都要开校委会,事后进行常规公示;学校每年在教代会上都要作财务报告,并要在教代会上都获得通过。
三、我校严格执行收费政策,免收学生杂费、课本费。按文件只收空白作业本费,其标准向社会公示。在我校收费中,没有一起强制性要求学生购买教辅材料的行为。严格按照国家政策及上级单位要求,实施并落实,无任何乱收费情况。
四、学校严格加强预算内,所收学生作业本费全额缴入预算外。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五、我校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开支范围及标准。各项支出均按实际发生数列支,无虚列虚报,无白条作为报销凭证。对于大额款项支出,均要经过经办人、证明人签字,对于涉及基建等项目的支出,都附有合同、结算表和其他相关材料。
六、我校无私设“小金库”和“帐外帐”等违规行为。学校各项经费支出,都严格遵守各项财经纪律和财务制度,无乱之滥用和铺张浪费等现象。
七、学校对于学校的资产增减,都做了较好的登记,做到出入有据。建立了资产的购置、验收、保管、使用、交接、维修等后勤管理制度。每年年底定期进行资产清查。做到了账账相符、账卡相符、账物相符。
八、我校按照上级有关规定,做好对困难住宿生的生活补助的申请、审核、公示等工作,生活补助全额发放给家长。
学校财务工作自查报告4
为了严格贯彻执行国家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政策,加强学校财务管理、提高学校公用经费的使用效益,根据忠教计〔20__〕34号文件精神,我校组织人员对学校公用经费的使用情况、学校财务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了认真的自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及时的纠正。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学校成立了财务自查领导小组
学校按照忠教计〔20__〕34号文件精神,成立了学校财务自查领导小组,其中___校长任组长,__副主任任副组长,___、___、___等为成员,对学校20__年的财务预算编制及执行情况、一免一补工作和学校财务相关工作进行自查。
二、学校公用经费的预算编制及执行情况
1、自查小组通过对20__年财务预算情况和目前截止至20__年12月支出情况进行了对比(见统计表),一致认为,学校高度重视预算编制工作,财务支出以预算为依据,学校在公用经费的支出上严格坚持使用的范围和方式,对学校的培训费、办公费、印刷费、水费、电费等日常公用支出加强了管理。
2、学校没有在公用经费中编列教职工津补贴和超标准列支业务招待费。20__年,在公用经费中,学校没有以任何一种名目向教职员工发放奖金和津补贴,学校严格控制了招待费,来人来客一般情况下由分管领导陪同,按照最低标准列支。
三、学校财务制度及执行情况
1、学校制定和完善了财经制度,强化了财务工作。
学校的财务工作自查中,学校总务处完善了原始凭证签审制度、财务稽核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内部牵制制度、会计出纳工作岗位责任制等十项财务管理制度,并张贴上墙,时时提醒;财务工作中严格执行财务计划,编制学校的财务预算、决算及财务报表,做到内容真实,数据准确,报表及时;同时建立了学校各项经审制度,做到帐目清楚,帐据相实;科学管理学校财务档案,建立、建全会计与出纳间的牵制制度,做到日清月结。
2、加强了财务管理,规范教育经费的使用程序。
严格执行收费政策,杜绝学区内各村小及班级乱收费。本年度,学校利用公示栏等多种形式,公开收费项目、公开收费标准, 严格执行县物价局、县教委制定的收费政策及标准,学生所有费用全部由班主任收取后到总务处结算,杜绝了乱收费现象。
在资金使用上,学校严格执行事业单位财务制度改革有关规定,坚持预算管理,严格使用程序,学校维修实行集体研究,上报教委审批后实施,发票的报销严格实行审批制度,坚持“一支笔、一本账”,对不符合规定的票据一律拒付,对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予以坚决的抵制。无“白条入账”及私设“小金库”的现象。
四、认真开展了学生“一免一补”工作
我校20__年春季享受“一免一补”的学生是395人,免教材计13825元,补生活费人数是45人,补助金额为5400元;秋季享受“两免一补”的人数是400人,免教材14000元,以上专款共计支出27825元。我校完全按照县财政及教委的精神对享受“一免一补”的贫困生进行全面核实,并在善广场上、村委及学校公示无疑义后,再确定最终享受人员,保证把钱真正落实到最贫困的学生手中,切实让贫困学生享受到国家的惠民政策。
学校财务工作自查报告5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治理中小学乱收费问题的指示精神,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收费行为,加强财务监督和管理,严肃财经纪律,提高学校资金使用效益,促进我校教育教学事业健康发展,对我校财务管理情况自查如下:
一、强化学校收费行为的管理
1、严格执行“一证、一卡、一单、两公开、四统一”的收费管理制度。一证,学校凭物价部门的《中小学收费许可证》收费;一卡,学生凭《中小学收费公开卡》缴费;一单,学校凭《收费结算清单》与学生结算;两公开,公开收费标准,公开收费的使用情况;四统一,统一收费时间,统一收费项目,统一收费标准,统一使用财政部门印制的收费票据。经过学校自查,无发现自立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卡外收费现象,严格按照莱教便函(20__)62、66号文件执行,上级禁止的学后服务费、班费,我们坚决停收。
2、学校认真实行收费公开制度。学校收费前,能通过校务公开栏、宣传栏、广播等形式,将收费政策、项目、标准在校外公示,接受师生和学生家长的监督。
3、学生微机上机费、语音上机费能保证上足课时。
4、进校书刊都能按烟台市教育局审定的用书目录征订,学校所定的课本目录都由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审批后,在由新华书店征订,除教材以外的其他书刊,坚持学生自愿的原则,无强制向学生摊派或变相摊派学习辅导资料及其它用品现象。
5、我校认真落实《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家庭贫困学生助学金和减免学杂费制度的通知》精神,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摸底排查,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得到减免杂费、享受助学金补足,并将享受减免学杂费学生名单、减免数额在校内张榜公布,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6、学生参加平安保险,坚持自愿的原则,没有硬性规定学生必须统一着装穿校服,没有强行安排学生统一购买学习生活用品。
二加强对中小学收费资金的管理,保证学校日常开支顺利进行
1、为了加强财务管理,实行财务监督,每次收费我校安排两名收费人员,一人管钱,一人管帐。并请银行办事员协助,组成三人收费小组,及时准确完成收费工作,把所有收费全部上缴教委财务。
2、所收取的费用全部交给区教委财务,学校、班级、教师无截流、坐支现象。
3、每学年开始,学校都能制定学年财务工作计划,通盘考虑,全面管理,能合理使用有限资金,集中力量,加大学校教学设备投入。每月份都能合理收支计划,由上级财务部门批准后才能具体实施,做到收支活动心中有数,从不盲目开支。
4、学校有理财小组,能监督学校财务工作,有财务制度,大项开支有审批、教代会通过制度。
书店财务管理制度范文3
作为学校的财务出纳工作人员,自然是做好本职工作在先,为学校节约每一分成本为己任。为再次出色的完成上级交给的工作,特制定出出纳工作计划:
一、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种培训。
积极参加财务人员培训,提高认识,不断加强自身的业务水平。了解新准则体系框架(),掌握和领会新准则内容,要点和精髓。全面按新准则的规范要求,熟练地运用新准则等,进行帐务处理和财务相关账簿的登记。
二、进一步做好预算工作探索基层学校预算管理规律
按照上级财政部门的要求,总结大口径预算工作的规律,提高预算工作的预见性、民主性和科学性,做好学校部门预算的编制和落实工作。
三、加强规范资金管理。
1、根据新的制度与准则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业务核算,做好财务工作。
2、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处理好同其他部门的协调关系。
3、做好正常出纳核算工作。按照财务制度,办理现金的收付和银行结算业务,努力开源结流,使有限的经费发挥真正的作用,为学校提供财力上的保证。加强各种费用开支的核算。及时进行记帐。
4、财务人员必须按岗位责任制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做出表率。
5、完成领导临时交办的其他工作。
四、财务管理力求科学化,核算规范化,费用控制合理化,强化监督制度,细化工作,切实体现财务管理的作用。使得财务运作趋于更合理化、健康化,更能符合学校发展的步伐。
五、继续做好收费工作
1、学校收费工作是高压线,上级部门三令五申,故今年学校仍要加大这方面的管理力度,不收学生的任何费用。
2、教育班主任、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收取学生的任何费用。
3、教育学生使用正版读物。
4、新华书店(基础训练)或保险学校(学生保险)上门服务,允许学校提供便利条件,但领导、教师严禁介入。
以上便是我一名财务出纳人员工作计划,总之在20__年里,学校将借改革契机,继续加大财务管理力度,不断提高财务人员业务操作能力,充分发挥财务的职能作用,创造性的完成各项计划内容。
作为公司的财务出纳工作人员,自然是做好本职工作在先,为公司节约每一分成本为已任。为再次出色的完成上级交给我工作,特制定如下出纳工作计划:
一、加强规范现金管理,做好日常核算
1、根据新的制度与准则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业务核算,做好财务工作。
2、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处理好同其他部门的协调关系。
3、做好正常出纳核算工作。按照财务制度,办理现金的收付和银行结算业务,严格把关,不能有半点疏忽和大意。加强各种费用开支的核算,及时进行记帐,编制出纳日报明细表,汇总表,月初报交会计做账,严格支票领用手续,按规定签发现金以票和转帐支票。
4、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工作。
5、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做出表率。
6、完成领导临时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加强学习:结合企业行业发展及自己的岗位上工作需求,加强相关业务方面的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
三、做好资金预算工作,加强成本控制:预算的目的是设法增加收入,减少成本,压缩财务费用,管理费用,营业费用等各项支出。
1、预算一定要全员参与,绝不能少数人参与凭空捏造,想当然得出。既包括经营指标,也涵盖费用开支预算,接待预算等等。
2、要求部门领导把预算工作放在心上,指导兼职预算员做好部门预算,按时编报分析,必须做到预算编报和分析的及时性,部门预算要求每月25日必须上报财务部,部门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必须于每月2日报送财务部。
3、制定费用额度控制指标:在额定范围内,只要能完成经营目标,钱怎么花都行;无计
划开支必须专项审批。四、个人建议措施:要求财务管理科学化,核算规范化,费用控制全理化,强化监督度,细化工作,切实体现财务管理的作用。使得财务运作趋于更合理化、健康化,更能符合公司发展的步伐。
作为一名新的财务人员,我打算从两个方面入手今年的工作:一是尽快熟悉出纳的各项业务,二是努力学习会计专业知识。争取在年末时完成两个目标:掌握出纳的全部业务技能和会计记账;获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为了完成既定目标,必须坚持以下内容:
一、严格遵守并执行公司的财务管理制度和部长的各项要求。
二、学习各项业务,不能不懂装懂,要及时彻底地把问题解决掉。
做好现金、支票、各种票据的保管工作,做到细心、认真、负责;
做好报销等日常业务,对票据认真核查,保证其满足要求;
掌握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各种功能和使用方法;
熟悉银行的各项业务,和银行人员做好工作沟通。
三、学习出纳岗位职责,培养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
有关现金、支票的工作,做到收有记录,支有签字;
做好日记账,按日核对库存现金,做到记录及时、无误;
3、收付现金双方必须当面点清,防止发生差错;
4、做好出纳核算工作,认真、仔细,多次核查,不能心存侥幸;
5、坚持原则,不满足要求的票据坚决拒收。
书店财务管理制度范文4
【关键词】企业;风险;监控
佛山供电局为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广东电网公司直属的国有特大型供电企业,负责广东省佛山市辖下五区的安全供电、电网建设和供用电服务工作。供电面积三千多平方公里,供电人口六百多万人,供电客户数235万户。佛山供电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力争在2012年成为“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供电局。全局以饱满的热情全面开启“创先”工作。管理水平实现了飞跃式提升,有效带动了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的出色完成,在贯彻落实上级公司和地方政府“扩内需。保增长”的决策部署中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随着国家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电网企业的不断发展,使得电网企业财务管理面临新的风险。如何有效监控财务风险成为电网企业财务管理的最重要的目标之一。
一、佛山供电局财务风险在线监控的现状分析
佛山供电局财务风险包括会计政策制度执行风险、税务风险、现金流风险等。
(一)外部风险分析
1 税务、财政、国资委、审计等部门对电网企业的监督管理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电网企业体制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国家对各大电网公司的监管呈逐步强化和细化的趋势。防范财务风险应对国家的监管成为电网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
2 银行、债权人等其他层面的监督
电网企业属于高投入的技术密集型企业。设备更新较快,自有资金不足。农网改造和县城电网改造工程的巨大资金投入,绝大部分依靠银行等外部单位贷款,电网企业必然要接受银行等债权人的监督,防止企业资产负债率过高。
(二)内部风险分析
1 南方电网公司、广东电网公司对风险控制的要求
建设财务风险管控体系是实现电网企业财务管理战略、提高财务风险防范能力、确保企业财务安全运作的重要保证。广东电网公司每年将对各单位财务制度制定及执行情况、财务基础工作情况、财务风险管控情况等开展例行的专项评价。
2 本企业潜在的风险分析
佛山供电局对照预算管理、资金管理、会计核算和资产管理等财务管理业务流程和制度,认真进行了财务管理风险排查,梳理出财务管理主要风险事项共42项。如预算编制基础风险、工程决算分析反馈风险、电费收入岗位轮岗风险等。
二、佛山供电局财务风险在线监控的必要性
(一)佛山供电局财务管理的特点
佛山供电局每年资金出入有几百亿元,资产也有上百亿元。财务管理难度很大,主要方面有:资金高度密集,每年对电网建设的资金投入有数十亿元,资金投入之大,在佛山地区很少见;固定资产比重大,2010年末固定资产有一百多亿元,占总资产九成以上;融资较多,近年对电网新建和维护投入大量资金。其中大部分以融资贷款方式取得;投资回收期长,特别是电力销售价格受国家控制,企业无法根据投资行为回收合理收益,造成很大的潜在风险。
(二)佛山供电局财务风险监控的特点
1 通过流程控制、信息化、制度建设等手段监控财务风险
如梳理财务管理现有流程,找出流程缺陷;从日常的财务管理工作中,查找财务管理的薄弱环节;升级和改造信息平台:修订财务管理制度,从制度上开展财务管理风险控制。
2 佛山供电局财务风险的在线监控
佛山供电局借助财务信息平台,推行在线稽核,提高风险监控的时效性,加强财务风险过程监控。将事后控制转变为事前审查、事中控制和事后督查,推动风险管理关口前移。积极推行在线监控,提高风险监控的实时性。
3 佛山供电局财务风险的在线监控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财务风险在线监控的信息程度不高
佛山供电局有部分财务信息系统还不够完善,影响到在线监控的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例如:资金监控系统刚推行,实际应用性有待时间考验。
(2)监控岗位的设置有待完善
到目前为止,执行监控职能的岗位同时兼职其他工作,造成在线监控的时效性较差。
(3)在线监控体系还没有真正建立
由于受到多方面的限制,目前我企业的在线监控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如资金监控模块初步运行。还未完善。
(二)实现财务风险在线监控的意义
佛山供电局作为国有特大型供电企业。每年资金出入有几百亿元,资产也有上百亿元,每一天的收入支出金额很大。财务管理难度大,最及时最有效监控财务风险的手段之一就是在线监控,将防范财务风险的工作前移,将阻止风险的发生消灭在萌芽状态。
1 创建国内领先、国际先进供电企业的需要
佛山供电局围绕“内控体系创先”工作要求,以堵塞业务流程漏洞、防范财务风险为目标,不断完善财务管理管控措施,提升财务管理内控力,确保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主要通过制度化和信息化两大手段管理和控制财务管理风险。
2 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
目前,我国经济回升势头正逐步增强,总体形势不断向好。但我国经济回升的基础还有待加固,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仍然存在,积极因素和不利因素同时显现。企业经营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有所增加。在当今世界,任何一个组织都会存在一定的风险,稍有不慎就会出问题,如在2008年10月6日,冰岛总理吉尔・哈尔德发表电视讲话表示。受美国和欧洲银行业危机冲击,冰岛正面临着全国性破产的风险。其原因之一是对风险缺乏有效的监控,主要反映在:过于激进的资本结构放大了风险;业务运作缺乏风险的过程控制;风险管理方法的内在缺陷。
三、佛山供电局财务风险在线监控的可行性
佛山供电局开展财务风险在线监控上有一定的优势,包括物质基础、信息化设备等。
(一)历经多年的发展积累
佛山供电局经过多年的不断发展和锐意创新。在设备、技术、人力资源等方面积累了很好的基础,特别在2006年实行“大佛山一体化”战略发展思路以来,每年加大对风险管理的投入。
(二)领导层高度重视
佛山供电局领导班子和财务部领导高度重视财务风险的监控,专门成立局内控委员会,负责全局内控管理工作,开展各业务风险的梳理和防范,为开展财务风险在线监控提供领导者的有力支持。
(三)风险控制的制度化程度高
借助会计集中核算体系,将风险监
控指标体系及相关监控模型转化成财务稽核工作规范,建立财务稽核规则库,设置至会计集中核算体系中,实现账务数据实时监控,提高稽核的效率。根据稽核规则库所确定的标准,逐步建立常态化的稽核工作机制。
(四)人员素质高
佛山供电局不单是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供电企业,还是人才密集型的企业。如佛山供电局财务人员中本科学历以上人员占八成多,中级职称以上人员占五成多。
四、如何实现佛山供电局财务风险的在线监控
(一)运用规章制度
实现有效可行的财务风险在线监控。必须有一套符合国家规定的规章制度,以约束财务管理的行为,明确财务风险在线监控的目标,规范在线监控的手段。
1 运用国家法律法规的监管
以国家法律法规为根本,认真落实上级公司的规章制度。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制订一系列的制度、规范,建设一整套业务流程,实现财务风险在线监控有法可依,有规可循。
2 建立本企业的风险控制流程制度
全面梳理财务管理现有流程,找出流程缺陷,明确财务管理目标。通过现有流程和实际情况相对照,排查风险存在的环节,比照国家的财经法规、上级单位和本单位的规章制度识别出风险,运用财务管理知识和信息化手段对风险进行评估。
(二)管理观念创新
1 财务管理观念创新
企业应在树立依法理财观念、成本观念、货币时间价值观念、市场观念、风险观念等基础上,逐渐确立发展型的财务管理新观念,如人本化理财观、知识化理财观、信息化理财观等。
2 重视财务风险在线监控的重要作用
改变过去以事后监督作为监控财务风险的手段,转向财务风险监控前移,注重在线监控。
3 运用信息化手段
充分利用集约化信息平台,在线监控财务风险。以下介绍几种手段。
(1)利用“一本账”平台,在线监控全局的账务处理情况
通过统一的会计集中核算信息系统。实现会计集中核算管理,可在线监控基层单位的会计业务处理情况,将防范财务风险的条线前移。
(2)利用预算管理系统。在线监控全局的预算管理情况
建立以预算管理为中心的一体化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预算管理在线监控:一是强化预算管理系统对经营管理的支撑作用,建立合理科学的预算编制流程。各单位以此为指导具体编报预算,保证企业上下经营目标协同一致。对电网建设、技术改造等中长期业务规划进行财务评价,综合平衡后,滚动修编预算,形成中长期财务规划。加强中长期财务规划与年度预算的关联与衔接,确保企业战略目标落实。二是增强预算在线监控的科学合理性,完善预算制度体系。构建公平、合理的预算考评机制。建立科学、完整的预算考评指标体系。三是未来预算管理在线监控的计划。通过信息化手段配合建立大计划大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战略规划、目标设定、预算形成、监控调整”的全过程管理。
(3)利用电子支付系统,在线监控全局的资金支出情况
充分利用由金融系统提供的电子支付业务流程为我局提供查询、资金划拨等金融服务。电子支付业务的推广为实现在线监控资金支付活动提供了高效、集约化的信息平台。
(4)利用“财务管理系统――资金监控模块”,在线监控全局的银行账户交易情况和余额情况
通过各下级单位与金融机构的系统集成,实现对各下级单位范围内银行账户的资金流动,资金分布,占用情况的监控。
(5)完善资产管理系统,在线监控全局的资产管理情况
加强资产管理系统的在线监控能力,及时掌握全局的资产变动情况、实时为经营管理提供有价值的决策数据,建立科学全面的资产管理风险在线监控体系。
(6)完善工程管理系统。在线监控全局的工程管理情况
不断完善工程管理系统,提高系统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加大基建工程成本管控力度,加强工程管理风险在线监控力度。结合信息化手段。实施工程成本全程监控,严格控制工程造价。
(7)构建电费收入集中核对。资金收入集约化体系,在线监控全局的收入情况
佛山供电局将改变现时的电费核对流程,结合组织架构变化和财务集约化管理要求。实行全局的电费集中核对,加强电费收入管理,强化对电费收入资金的管控,贯彻省公司资金集约化管理的要求。
实现电算化后的信息系统内部控制重点将由传统的财务部门转移到电子数据处理部门,内部控制放在原始数据输入计算机的控制、会计信息输出的控制、人机交互处理的控制、计算机系统之间连接的控制、系统的安全控制等方面。控制的要求也更加严格。
4 人财物的支持
任何系统都不能离开人财物的支持,财务风险在线监控体系同样需要人财物的支持。
(1)加大人员培训,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近年来新的《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公司法》等法规制度的出台,对财务风险的在线监控提出新的要求。正如美国前财政部部长保尔森所讲的“我们的监管机构同样需要变革,以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面对制度、法律关系的调整和变化,财务人员不仅要更新理财观念,重新定位财务职能,扩展各种财务管理技能。更深入地加强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学习在线监控财务风险的扎实本领。提高财务人员理财能力及职业判断能力,使财务人员能自觉地将风险防范意识贯穿于工作的始终,及时发现财务管理工作中的漏洞,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2)在年度预算中应增加风险在线监控的经费预算
财务风险在线监控体系是一整套的制度化、信息化的系统,要建立高效、实用的财务风险在线监控,必须要加大设备、人力、技术的投入。
(3)加大风险在线监控的日常应用力度,维护维修工作由专业部门和人员负责
为提高财务风险在线监控各系统的高效有用,必须由专业部门和专业人员负责维护维修,确保系统安全运行。
结语
建立高效、可行的财务风险在线监控体系,一直是企业内控管理工作的难点。涉及到企业的体制和机制、企业领导层的管理思想、以及财务管理体制的建设、财务人员的观念、经费的投入等方方面面。要建立一整套的财务风险在线监控体系,需要有新思路、新手段,需要推动该项工作的领导者和执行者下定决心;,必须结合上级公司的发展战略、经营管理思路。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建设。可借鉴现代企业集团和国外先进电力企业的成功经验,积极研究和改进现有的在线监控系统,积极稳步推进。
【参考文献】
[1]连平.走出高涨[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
[2]朱民.等改变未来的金融危机[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3).
[3]张平,张晓晶.直面符号经济[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4](日本)野口悠纪雄.泡沫经济学[M].北京:三联书店,2005.
[5]谭雯.财务迷局[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1).
[6]金艳丽,丁晓红.经济大家的声音[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
书店财务管理制度范文5
刚刚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范纲要》征求意见稿提出,要逐步取消学校行政级别。“大学去行政化”一时成为两会热词,众专家和大学教授进行了热论。
要探讨大学如何“去行政化”,必先了解大学是如何行政化的,不客气地说,就是如何沦为官僚机构的。
资源如何被浪费
大学既有党的基层组织,也有学校的行政组织。这些组织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次――校一级的组织――学院一级的组织――系一级的组织――教研室一级的组织。大学日常运作的程序是这样的:学校开会之后,传达到学院;学院的负责人开会后,传达到系负责人,系负责人开会后,传达给教研室,教研室主任再传达给教师。在现代互联网络条件下,一个小小的通知,却往往要经过层层传递;普通教师想与校领导交流,也必须通过层层关口。学校的绝大多数资源,都耗费在这些组织机构里面。
大学是按照行政级别分配资源的。学校的负责人除了有专车、办公室和服务人员之外,还有特别的出差费用和电话费用;学院的负责人除了不配备专车之外,办公室和服务人员以及出差费用、电话费用样样齐全;在许多大学系主任和教研室主任都有专门的电话通信补贴。假如学校有数十个院级单位,上百个教研室,那么,仅仅办公费用和电话费用就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在这样的官僚组织中,系主任是中层官员。去年一位知名高校的知名教授主动提出辞去系主任的职务引起众人关注,他的辞职意味着跳出官僚体制。据笔者所知,凡是那些辞去领导职务的教师,往往都不太适应普通教师的生活。一些年轻的领导私下透露,如果被逼无奈辞去职务,那么,宁愿选择其他的院校,也不愿意在本校继续工作,因为那样就意味着从管理者变成被管理者。这种极大的心理落差,往往使人难以承受。大学领导辞去官职之后大多会跳槽,到其他院校担任教师职务。套用一句学校领导的话来说:“丢不起这个人。”
现在许多年轻教师不安心学术研究,一心向上爬。究其原因就在于,在这样的官僚体制中,只有获取一官半职,才有可能得到资源,包括教学和科研资源。而普通教师要想完成教学工作量和科研工作量,必须付出巨大的努力。这是中国教育界的普遍现象,也是许多青年教师希望在大学担任领导职务的根本原因。
资源如何被滥用
大学的资源掌握在各级官员的手中,级别越高,获取的资源就越多。不同的大学实行不同的财务管理制度,但是,资源的层层分配体制却大体相同。据笔者了解,大学的经费来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生的学费、政府的拨款、学校的经营性收入。这些资源被称作基本资源。在分配的过程中,完全由校一级领导说了算。学校领导可以根据自己的好恶,向不同学院分配不同的资源,其理由往往冠冕堂皇,譬如,支持学科建设、申报博士点、申报硕士点、增加重点专业等等。不用问,这些资源通过各种方式向各级领导倾斜,普通教师只有在极力迎合领导的情况下才有可能享用这些资源。更有甚者,一些学校的领导认为这种寻找理由制定红头文件的做法,过于复杂,于是设置各种校级或者院一级的课题,直接以课题费的方式,将这些款项拨给自己或者自己的学生,然后由自己使用。
可以这样说,在大学资源的配置方面,学校完全可以自定规则、自行操作。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许多大学的领导出手阔绰。甚至有少数学校领导干部,把自己的黑手伸向学校的基本建设,贪污受贿获取巨额资金。事实上,近些年来大学负责人锒铛入狱,绝大多数是在学校基础建设方面贪污受贿而被人揭发的。不过现在许多大学领导已经意识到,制定各种教学科研奖励制度,可以公开获得巨额的资金,根本不值得冒法律的风险。所以现在大学领导中绝大多数都是重大课题的负责人,拥有数十万乃至数百万的科研资金。
到了学院这一级,很少有经营性收入。但是,学院可以开办培训班,收取合作单位的学费谋取“外快”。现在,大学学院的领导,如果没有公费出国访问,简直就是另类动物,绝大多数学院领导都把出国访问作为自己的日常工作。
到了系主任这一级,可支配的资源相对较少,但并非没有油水可捞。且不说在申报各种课题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即使在教学安排环节,也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把许多费用相对较高的课程,放在自己的名下。根据笔者所知,仅办公费用、学科建设费用、研究生培养费用,就是一笔不小的数字。如何使用这些资金,全由系主任决定。系主任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将这些费用报销处理,只要给出一个理由,这些资金是有办法化为己有的。
教研室在学校是最基本的官僚单位,教研室主任享受电话津贴,并且可以安排课程。教研室主任不一定是学科带头人,但肯定是惟命是从的人。表面上看教研室主任忙忙碌碌,但在现实生活中,作为最基层的单位负责人,他们可以利用信息的不对称,最大限度地获取好处。而学校的普通教师,则成为学校的最弱势群体。
大学如何被异化
中国大学的后勤集团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机构,它们不仅可以利用国家划拨的土地从事各种经营性活动,包括开办商店、书店、餐馆食堂等,而且可以从日常教学活动中收取费用,可以这样说,学生的一举一动都是后勤集团获取利润的来源。不仅如此,学校的各个部门也从事经营性活动,譬如,研究生部本来是负责研究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可是,研究生部可以通过合作办学的方式,收取各种费用。各个学院也可以通过举办培训班或者社会合作办学等形式赚取外快。这些收入既不纳入教育管理预算,也不需要向教师公开,只要各单位的领导作出分配决定,这就有可能滋生。
分析中国大学的种种弊病,让人感到愤恨和心痛。这样的土壤,能培养出未来的栋梁吗?中国大学弊病的根源就在于,大学的校长和书记由上级任命,把学校当作了官僚体制经营,学校丧失了自主性,异化为商业性,失去了根本性。
中国的大学之所以成为官僚组织,就是因为教育管理者,希望大学成为官僚体系的组成部分,从而便于“强化管理”,致使现在的大学早已不是学术的自由殿堂。
书店财务管理制度范文6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1&ZD145)、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201106LX481)
作者简介: 莫 磊(1983―),男,广西昭平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广西财经学院会计与审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公司财务治理、少数民族会计史。
摘 要:以《公司法》、《财务通则》和证监会监管的制度变革为依据分析了我国法规对公司财务责任的现实要求,以产权理论、社会责任、利益相关者和公司契约理论为基础探讨了财务责任的起源、形成及内外统一问题,最后提出了现代公司财务责任的基本理论框架。
关键词: 财务责任;财务治理;利益相关者;公司;社会期望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7217(2014)05-0057-08
一、问题起源
成本理论、信号理论及控制权理论这三大经典资本结构理论非数量最优化的研究范式揭示了资本结构对公司财权安排及财务治理的重大意义,从而为财务治理研究奠定了坚实理论基础[1]。但西方理论界的关注停留在了财务契约治理的设计与执行上,故财务治理理论体系的研究发轫于国外,却繁荣于中国财务理论界[2]。基于契约经济学和公司治理理论,杨淑娥(2002)、伍中信(2005)等学者提出,公司财务治理是通过财权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不同配置, 以调整利益相关者在财务体制中的地位从而提高公司治理效率的一系列动态制度安排[1,3]。在此基础上,伍中信、曹越等学者进一步提出并分析了剩余财权配置的重要性问题[4,5]。同时,李心合(2003)提出的利益相关者财务论拓展了财务治理理论框架的视野和意义[6];张兆国(2004)分析了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下企业财权安排框架[7];而龚光明(2012)从企业资源聚集视角提出了财务控制权以股东为主导的各利益相关者共同分享模式的分层配置[8]。
财务治理理论的蓬勃发展初步构建起以财权配置为中心的财务治理分析框架,但与权力相对应的责任维度并未得到足够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在公司契约框架中,利益相关各方在不完全契约引致的利益博弈和再谈判过程中既促成了公司的财权配置框架,同时也赋予了治理框架中相应的财务责任条款。这些条款或显性或隐含,但都是对财务权力配置边界的约束和制衡。杨淑娥、伍中信、李心合及张兆国等学者均在其文献中表露出将财权与财务责任相制衡的基本思想,但研究的重点始终在财权及剩余财权的配置和再配置上,并未将财务责任作为财务治理的一个基本维度来展开研究和探讨。
一方面,公司履行财务责任既是与利益相关方持续合作的基本前提,又是获得社会影响力和社会支持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在经济转型关键时期研究公司财务责任问题对设计和完善公共财务规则、指引公司财务活动的价值重构有着现实的宏观管理意义:公司财务责任的履行终将落实为以现金流为载体的利益分配和风险补偿问题,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国家关于收入分配、环境保护等民生改革问题在微观层面上正是通过公司财务责任的履行而实现。
因此,在一个能够实现动态均衡的公司治理框架和财务体系的设计中,在权衡财权配置的同时,还需要深入探讨财务主体与此相关的财务责任问题。本文以现代企业制度下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尝试探讨作为公司财务治理另一基本维度的财务责任的现实需要、理论基础及其履行问题。
二、我国公司财务责任的现实要求
(一)《公司法》下公司财务责任的基本法律原则
1.《公司法》(1993)蕴含的财务责任之法律精神。第1条列明了维护公司法人、股东和债权人合法利益的基本法律宗旨:“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保护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对利益相关方的法律保障规定,还有第6条对员工基本权益的保护规定。可见,公司法人、股东和债权人三方利益是最初立法的主要考虑方面,它们既相互独立又同时为法律所维护。这也意味着当时公司财务资本提供者和员工以外的其他利益群体并不在《公司法》立法保护的范围内。这是当时我国建设现代企业制度处于起步期的特殊背景下的历史局限性所致。利益的维护实质上体现为相关责任的有序履行,其核心是财务利益的维护和实现,因此,公司财务责任自我国《公司法》颁布的第一天起就已体现为法律之精神而蕴含于法律之条文中。
2.《公司法》(2006)规范的财务责任之法律原则。
2006年修订的《公司法》明确拓宽了对公司财务责任的法律原则。第一,总则规定了公司必须承担公司社会责任的基本原则:明确了公司对职工、中小股东、债权人等利益相关群体的利益保护责任,第21条特别强调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管不得利用关联关系损害公司独立法人的利益。第二,规范了公司治理的责任原则:首先,设立专节对独立董事、董事会秘书及其责任进行明确规范;其次,“公司受托人”涵盖到董事、监事和经理整个高管层,并增加“勤勉义务和忠实”的要求,公司利益独立于股东的立法思想进一步深化。
《公司法》的修订既强调了公司应承担保护利益相关方利益的社会责任,也明确了公司控股股东和公司受托人(管理层)滥用公司控制权的不当行为将面临惩罚。于是,新的法律原则要求公司应积极承担对利益相关方的财务责任,同时受托人对公司控制权的运用应在公司财务责任的履行框架之内。
(二)《企业财务通则》对公司财务责任的具体规范
与《公司法》一致,《企业财务通则》的革新提出了对公司财务责任的全面要求。《企业财务通则》(1993)只有一处提及“责任”:“投资者未履行出资义务的,企业或其他投资者可依法追究其违约责任”;《企业财务通则》(2006)则有14处明确“责任”,初步形成了公司财务责任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具体要求。
在财务责任的基本要求上,关于财务决策责任有3处,关于财务风险管理责任有6处;关于财务工作法律责任主要包括成本列支、收入管理、利润分配、国有资源管理、职工债务及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等方面。在财务权力和财务责任的归属和配置方面,第12、13条将财务管理职责和权限在投资者和经营者之间进行了归属分配,这标志着以保护公司法人产权及相关方利益为导向的公司财务责任基本框架已初步形成,股权与法人权在财务上相互独立且责任分离是框架的核心和基本原则。同时,第9、10和11条明确了公司财务目标和应建立的基本财务制度体系:“……应建立财务决策制度、财务风险管理制度和财务预算制度,财务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应以现金流为核心,……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从隶属关系来看,公司财务责任基本框架和精神应是公司财务目标设定和具体财务行为的前提约束条件,所以财务目标的实质应是满足公司财务责任履行约束机制下的企业价值最大化。
因此,我们认为《通则》对财务责任的规范体现了如下内在要求:第一,明确了规范财务行为的目的是保护公司及相关方的利益,财务目标是公司价值最大化而非股东价值最大化,从而将利益相关者利益制衡的问题纳入到财务管理范畴中来;第二,14处责任的强调意味着财权的运用要以责任为约束和限制,权责需要匹配;第三,对投资者和经营者财务管理职责的界定既包括对财权的分层配置,也明确了各自的财务责任,从而形成“财务管理职责”的“职权”和“责任”相制衡两个方面。
(三)证监会和国资委部门规章对公司财务责任的特别要求
1.《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对财务责任的规定。2002年1月7日,证监会和经贸委联合了《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作为我国第一部规范上市公司行为的文件,其第六章为“利益相关者”管理专章,明确了上市公司的应当责任:公司应尊重和维护债权人、员工、客户、供应商及社区等利益相关群体的合法权益。对利益相关方合法权益的尊重和维护就必然牵涉到利害相关的财务方面权益的维护问题,因而这实质上也是一个公司履行财务责任的过程。
同时,《准则》在第19、22、25和27条集中强调了控股股东对子上市公司控制权权力的责任和限制:“母子上市公司间要实行从人事关系、资产归属、业务竞争到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分立、自治和风险责任自担,集团内控股股东不得利用其控制权干预上市公司的财务自治权”。这反映出集团公司对子上市公司应有的基本财务责任要求:母公司对控制权的运用不得侵害子上市公司及其利益相关方的合法权益。
2.上市公司财务责任履行综合指标:每股社会贡献值。
2008年5月14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引》开始实施,其第1段即列明宗旨:“除公司自身和股东经济利益以外,公司还应充分关注员工、债权人、客户、供应商及社区等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利益”。同时,《指引》要求上市公司披露“每股社会贡献值”指标,指标用公司对前述利益相关者的相关直接财务贡献对公司基本每股收益进行调整后得到。因而这是一个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司对利益相关方履行财务责任的综合指标。
3.国有企业财务责任的专门要求。
2007年12月29日国资委印发了《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第1和17条指明:“中央企业应对利益相关者和环境保护负责,要从战略的高度将社会责任与公司治理相融合,从而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环境的发展协调”。《指导意见》不仅明确了央企对利益相关方的责任,而且从公司战略的高度指导央企积极主动履行责任。因此,其中涉及到利益分配和风险回报的财务责任履行机制无疑将在公司的社会责任战略履行中发挥重要作用。
《公司法》、《企业财务通则》和证监会国资委部门规章这三个层面的法规构成了国家对公司财务行为和财务责任进行宏观管理的基本公共财务规则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公共财务规则对公司财务责任要求的层次关系图
三、公司财务责任的理论基础
(一)公司内部财务责任的理论基石:产权理论
从1600年东印度公司成立到1844年《股份公司法》颁布,英国历经244年曲折的规制探索才第一次界定了股份公司与合伙企业的区别。1855年英国议会颁布《有限责任法》明确了公司独立法人的实体地位,“从法律上首次肯定了股份公司有限责任制度”[9]。至此,代表现代公司制度要义的法人财产权开始确立。独立的法人财产权衍生出公司独立的财权,股东权利和法律约束使得财务责任也随之而来[1]。于是公司财务责任就孕育在法律规定的法人财产权经济责任和公司章程有关财务的规定之中,而首先形成的无疑是保护公司财产不受侵蚀并努力使之保值增值的内部财务责任。
Coase(1959)认为产权体现的是行为人之间的关系,他在《社会成本问题》中探讨了产权权力的行使边界,并深入分析了不同产权权力在超出各自边界时的排斥、制约和相互影响问题[10]。Nicholson(1992)提出,是法律的制度设计形成了产权所对应的权力束[11]。Kay(1994)认为股东从公司分配收益却并不真正拥有公司,公司是一个拥有品牌和信誉的独立利益主体 [12] 。Coase, Nicholson和Kay的产权观深刻阐释了公司法人产权具有自身独立性和自治权的经济实质。
从经济实质看,投资人对公司某种产权的投入意味着权力与责任的同时转移,因为与产权相关的责任不能割裂于产权之外。割裂会带来产权激励的扭曲,正如我们今天看到国企软约束与政府补贴所带来的扭曲激励效应那样。公司法人财产的不可赎回与法人人格的独立完整,使得公司在拥有财务自治权的同时,也须承担起对等的财务责任。因此,法人产权理论是认识产权边界、分析公司财务责任的起源和层次的理论起源。
(二)公司外部财务责任的理论渊源:社会责任和利益相关者理论
1.社会责任理论推动了公司外部财务责任的形成。19世纪末,社会本位主义开始在西方立法宗旨中占据主导地位,这引致了公司财务责任在股东和公司法人关系之外向“社会本位化”延伸。与1869年《破产法》相比,英国1914的《破产法》把稳定社会经济秩序、保护债权人权益及从法律上给予债务人重组机会三方面统一起来,这“调动了投资者的积极性,促使经营者改进经营、还积极预防了公司经济破产出现的社会恶性循环后果”[9]。《破产法》的革新拓展了公司对债权人的外部财务责任,并揭示了其履行对社会资源配置的重要意义。而1919年《魏玛宪法》在强调保护公司财产权的同时,还明确了公司财务权利也是一种义务,权利的行使应保障雇员权益并兼顾公共利益,这是公司对雇员和公共利益负有外部财务责任的法律起源[9]。因此,社会本位思想在立法中的演进引致了公司外部财务责任从默许走向正式的制度要求。
Clark(1916)首先提出了公司对社会负有经济责任的理念[13]。而Berle和Dodd教授间的争论是一次对公司社会责任本质认识的启蒙式洗礼,公司社会责任受托人是管理层的理念开始广为认同[14]。1953年Bowen提出,公司社会责任是让公司利益与公共利益相互促进的重要机制[15]。进而是Davis(1967)深刻的责任铁律:“社会责任源自社会权力[16] ”。1979年,Carroll提出:社会对公司的期望引致了法律和社会规则对公司社会责任的基本要求,可分为经济、法律、道德和自愿四个层面责任,权重比为4∶3∶2∶1[17]。Bowen和Davis揭示出公司财权与财务责任不但对立统一,且同时存在于公司内部和公司外部的深刻本质。Carroll的社会责任结构观则让公司外部财务责任更为具体和深刻。社会责任理论和立法的双重演进为公司外部财务责任的初步形成奠定了基础。
2.利益相关者理论明确了公司外部财务责任的内涵和边界。利益相关者理论强调公司应对所有与公司利害相关的各方负责,以谋求公司长远目标的实现。“shareholder”比“owner”更能准确反映股东的角色和地位,相应的“stake+holder”阐释了因承担公司风险从而与公司利益相关的群体的特征。斯坦福研究所(Stanford Institute,1963)据此提出“利益相关者”的本质在于他们对公司的至关重要性。Freeman(1984)和Pearce(1982)从重要性和利益索取权角度进行了深刻描述:“利益相关者是指对一个公司的发展具有不可或缺重要性及特定利益索取权的群体,利益索取权的合理性源于客观存在的与公司间的互利交易关系[18] ”。从财务角度看,公司对各种利益索取权的回应就体现为对各利益群体财务责任的履行,这从本质上揭示了公司外部财务责任的内涵和意义。
在融合资源基础理论和资产专用性理论基础上,Clarkson(1994)和Blair(1999)以资源投入为依据分析了利益相关者贡献(承担的风险)与相应的利益索取权,从而建立起利益相关者和公司间清晰的利益逻辑关系。Clarkson(1994)从资本投入角度揭示了这层利益关系:“利益相关者以不同方式向公司投入了实物和财务资本、人力资本及其他有价值的资本,并因而承担了相关风险[18]”。Blair(1999)进一步指出:“除股东以外,员工、债权人、客户、供应商等往往都对公司进行了专用性资源投资,从而承担了“被套牢”和公司经营不善的双重风险,因而这些利益相关方不但拥有当然的利益索取权而且还应分享公司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19]”。同时,Blair(1999)认为,政府和社区实际上为公司经营投入了公共资源,它们也承担了不确定风险而成为“被套牢”的利益相关方。
在社会责任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相互融合的背景下,公司外部财务责任的内涵和边界得到明确:财务责任的履行最终是通过实际(等价)现金流实现,具有直接和显性利益给付的特征,因此,对公司没有任何资源投入也未与公司发生直接交易因而与公司没有直接利害联系的群体①,公司不可能产生明确或潜在的财务责任,公司外部财务责任是与各直接利益相关方利益索取权相对应的财务责任。
(三)公司契约理论为内外部财务责任的融合提供理论框架
Jensen和Meckling(1976)首次从成本视角解构公司契约关系:公司是一系列契约的联结体,所有的公司契约都存在成本和监督问题[20]。Williamson(1985)认为:有效率的契约是以独立、平等和交易费用节约为特征的,公司作为多方契约制衡体,其本质决定了包括股东在内所有利益相关的契约各方都应享有治理公司的参与权。Hill和Jones从公司战略管理高度分析了公司与利益相关者间显性和隐性契约形成、执行及由此衍生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利益相关者-理论(Stakeholder-Agency Theory):“平等契约关系下,相关各方投入关键资源并因而承担了相应剩余风险,故公司与各方利益主体间都存在委托关系,公司负有对各利益方的责任,Jensen和Meckling(1976)提出的股东-经理层关系只是利益相关者-关系中的一种[21]”。
因此,公司以独立法人身份作为每一个契约中独立平等的一方缔约主体存在,另一方是不同契约相关的不同利益相关者,公司管理层不仅是公司的契约谈判人,还是所有利益相关方的契约执行人。公司财务的内部责任与外部责任在契约框架中走向融合统一:由于契约主体间平等、独立,利益各方基于潜在组织租金的合理预期向公司投入关键资源并承担相应剩余风险,于是公司作为法人主体便同时负有经营好契约各方所投入资源和对契约各利益方给予与其资源投入相对等利益回报的责任。即公司既有实现整体价值最大化的内部财务责任,又有对各契约主体进行对等利益补偿的外部财务责任,前者是公司财务责任履行的第一阶段,后者是财务责任履行的第二阶段,内外部财务责任统一于公司自利自治却又同时为全体利益相关者所共有和共享。正如Barzel(1982)所言:契约是对责任的特定分配[22]。公司财务责任的理论渊源和形成路径如图2所示。
图2 公司财务责任形成的理论基础
四、公司财务责任的内涵和特征
公司经法律注册取得独立法律虚拟人格以代表和行使对各方投入资源的所有权和自治权,因为同样的原因公司创造的组织租金终将通过各种分配和再分配转移至利益相关方,共同利益的创造和分配体现了公司财务责任的履行。因此,我们认为,财务责任是公司作为独立法人在使用各种资源过程中所负有的对公司本身和利益相关各方在财务方面的责任。
(一)公司财务责任的内涵
从独立法律人格和契约制衡体的角度看,公司对内负有财产保全不受侵蚀的底线和努力经营各方投入资源以最大化公司价值的内部财务责任。对外负有对利益各方根据其对公司贡献给予对等财务回报的外部财务责任。前者是利益各方能够达成合作的出发点,亦是后者的基础和保证。后者的履行程度及合理性又成为前者实现更大潜在组织租金的基本约束条件,公司内外部财务责任统一于公司受托责任之中。
公司对价值最大化的追求过程实质上亦是财务责任履行的过程:管理层和员工是公司实现价值最大化的直接主体,对其人力资本投入给予足够财务回报才能实行激励相容;贡献了市场资本的供应商和经销商是公司实现价值最大化的合作伙伴,只有对其专用性投资给予对等收益分享,才能实现供应链管理的价值最大化等等。
(二)公司财务责任的特征
1.公司财务责任与财务目标的一致性。根据团队理论:“公司是一个创造和获取组织租金的团队(Alchian,1972)”。而组建团队本身就有实现团队工作价值的责任和意义,因此我们认为,公司的财务目标应该是最大化组织租金,而财务责任是实现团队工作的价值并根据各成员相对贡献合理分配价值。根据公司契约理论,契约形成的前提是各方具有增量组织租金的一致预期,而约束与激励通过显性和隐喻契约实现。那么以公司为中心的租金最大化形成目的和以利益相关者相对贡献为依据的租金分配机制之财务责任亦随之产生。
由此可见,财务责任与财务目标在公司制度中具有天然一致性也存在本质差别:财务目标一般只提及公司价值的创造及其程度,不涉及分配环节,而价值的创造与分配是财务责任的两个不同构成维度,缺一不可;同时,财务目标是显性、明确的,而财务责任还包括对隐喻责任的考虑和履行,如对老员工薪酬的额外补贴、考虑投资对所在社区的财务责任等等。
2.财权配置在财务责任的约束框架下优化。
管理层是公司法人格和全体利益相关方的共同人,其运用财权的适当性应由财务责任的履行程度来评价,其财务权力的持续和有效性取决于利益相关方的共同治理和共同授权。缺乏财务责任约束的财权往往在管理层的滥用中倾向于不断膨胀和积累风险,导致不良甚至危险的财务状况,这尤其在国企屡见不鲜。Kay(1994)的公司托管制论阐释了财务责任约束对财权配置优化的内在规律:公司董事作为利益各方的共同受托管理人,要着眼公司长远利益并均衡各方权益,须在责任约束下授予董事运作的最大自由度[12]。
3.财务决策和利益分配机制是财务责任履行的关键。
公司财务责任履行的关键在于设计财务责任履行为前提的财务决策形成机制和与贡献(承担剩余风险)对等的利益分配机制。只有将利益相关方的经济后果纳入到财务决策考虑因素的决策才成为利益相关者认同的决策,也才是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决策,而与贡献对等的财务分配机制正是补偿利益方专用性资产投入的根本激励方式。
五、公司财务责任的具体维度分析
(一)第一责任维度:公司内部财务责任
公司内部财务责任是公司有依契约对资源进行最优使用从而保证资源保值不受侵蚀并努力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之受托责任,具体包括对公司和子控股公司两层次的财务责任。
1.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的财务责任。《财务通则》(2006)第11、36、62和63条规定:“建立成本控制系统和财务预警机制,逐步实行统筹公司资源计划,以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目标”。从逻辑关系看,财务预警机制是公司实现资产保值增值、在可预计未来正常运营的前提,成本控制是公司最大化内部组织租金的基本战略,统筹公司资源计划是最大化资源价值的实现路径,公司价值最大化是财务工作的根本目标。在《通则》维护相关方利益的宗旨下,公司最基本的财务责任应是:基于利益相关方利益均衡的公司价值最大化。
2.履行对子公司的财务责任。
《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报表》第6条:“控制是指拥有被控制公司财务和经营政策的决策权并凭以获得收益的权力,这是判断母子公司关系并编制合并报表的根本依据”。可见,母子公司首先各自拥有独立法人财产权和自治权,但控股及密切的交易关系使双方在经济实质上“密不可分”。于是母公司拥有合法控制子公司财务和经营政策的权力,但子公司也拥有一定独立的财务与经营自治权(自治程度与子公司其他利益相关方谈判能力成正比),母公司对财务权力的行使须以履行对等财务责任为前提。如《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第9、10和12条要求公司列明母子公司间关联交易性质判定及披露的标准,并强调对披露为公平交易事项的证据要求。如《财务通则》(2006)第23、35条规定:“企业集团采用内部资金集中模式时不得损害成员企业的利益;集团内交易应按独立的市场交易计价结算,禁止投资者或经营者输送利益或操纵利润的关联交易行为”。
对上市公司财务责任的法律规制更为严厉:2003年8月28日《关于规范上市公司与关联方资金往来的通知》,2005年6月6日《关于集中解决上市公司资金被占用和违规担保问题的通知》,和2006年11月7日《关于进一步做好清理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工作的通知》等证监会文件的严厉管控清晰演绎出母公司需对子公司承担的财务责任基本要求。因此,母公司合法享有一定对子公司财务和经营政策的控制权及相关收益权,子公司少数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方则掌控子公司剩余的财务控制权及收益权。但同时,母公司必须遵循不传递误导财务信息、不损害子公司及子公司其他利益相关方合法利益的财务责任前提,必须恪守财务权力边界履行财务责任的集团财务治理要求。
(二)第二责任维度:公司外部财务责任
公司外部财务责任是依据利益相关各方对公司的相对贡献给予财务回报,并将对利益相关方经济后果的影响纳入到财务决策考虑因素中的责任,如“双高”公司的环保投资决策等。“公司是财务资本、人力资本、市场资本和社会资本的特别合约体,故公司财务的本质是一个资本资源配置与流转的系统”[6]。这个界定鲜明揭示了公司作为资源组合体的本质特性,因此我们认为,如图3所示,公司还负有对财务资本投入者股东和债权人的财务责任,对人力资本投入者管理层和员工的财务责任,对市场资本投入者供应商和客户的财务责任以及对社会资本提供者政府和公司所在社区的财务责任。
图3 公司财务责任的具体维度关系图
1.公司对股东的财务责任。股东真正拥有的是股权而非公司本身,故公司天然对股权负有保值增值的财务责任。公司对股东财务责任的履行可以通过公司的业绩推动股价上扬、发放股利等多种方式进行,关键在于股权的不断保值增值并实现收益。公司对股东的财务责任体现在各个阶段,如募集阶段的招股说明书中明确的股利政策、公司明确的发展战略规划和风险提示等等。
2.公司对债权人的财务责任。债权人为公司提供了高效率的融资,还承担了一定公司融资后的道德风险,公司理应履行债务契约按期偿还本息的财务责任。《破产法》关于债权人在公司重组阶段的接管权规定是法律惩罚不履行对债权人财务责任的直接体现,而英国《破产法》演进中的历史规律深刻阐释了财务责任履行及利益各方合作对公司持续经营的重要意义。
3.公司对管理层和员工的财务责任。
管理层作为公司法人和各方契约的一致受托人,对公司负有勤恳诚信履行受托责任的义务,公司也负有对其人力资本贡献给予对等回报的财务责任。人力资本的可塑性使得员工对同一公司的工作越熟悉其单位贡献也越高,但“人力资本的专用性也被高度锁定”(Blair,1999)。人力资本于公司发展前所未有的重要,公司给予管理层和员工与他们贡献相对等的财务补偿责任也前所未有的必要。
《财务通则》(2006)第41、42、43和52条提出:“可对经营者和核心技术人员实行差异化薪酬制度;可专门设立对技术研发、治理“三废”等有特别贡献的薪酬政策;经营者和员工可按公司章程或契约以管理和技术等要素享受收益分配等等”。这体现了公司对管理层和员工贡献的时间、不断成长的人力资本所应承担的财务责任,也反映出应将财务激励与公平分配有机结合的责任履行原则。
4.公司对客户的财务责任。
客户为公司提供了市场资本和收益来源,公司对客户负有共同培育和维护好专用市场资本的财务责任。成功的公司往往选择和分销商客户一起建设销售渠道,共享销售利益,从而奠定坚实的专用市场资本,如加多宝和联想集团等。加多宝在2012年再夺国内饮品行业头名,“深度协销”模式是其持续成功的关键:“加多宝投入人力、资金与每一级次的分销商共同建设和维护销售渠道,并在渠道的每一个关键环节上实行卓有成效的绩效考核和利益均沾(如非常守时的返利)机制,销售网络的共同建设、深度合作和财务责任共担构建起共赢的利益共同体”②。这映衬出履行对分销商财务责任对销售乃至整个公司战略实现的重要意义。
公司对终端客户的财务责任主要体现在研发投入、产品设计和售后服务方面。根据Cornell和Shapiro(1987)的研究,研发投入和基于客户需求的新产品设计是公司率先履行财务责任从而引致公司客户间隐喻契约将来自动执行的主动承诺行为[23]。隐喻契约的自动执行意味着客户会更忠诚于特定品牌或产品,并愿意支付更多的消费者剩余。海尔集团的成功印证了隐喻契约运行机制的重要性:“不断瞄准高端市场进行研发和市场开发,因为高端市场的客户需求往往暗示着产品未来的发展方向,其差异化定价又是公司利润的主要来源”[24]。售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其实质是对消费者履行补偿性财务责任:售后退回和更换是直接从财务上对客户进行补偿,而保修则是从客户使用和维护费用的节省上进行补偿。
5.公司对供应商的财务责任。供应商不但为制作特定原材料进行专用性投资承担了额外经营风险,商业信用更使其长期为公司垫支运营资金并负担资金成本。供应商承担双重成本意在获得长期公平交易和交易成本的节省。相应的,公司对供应商负有公平交易和及时给付款项的财务责任,这也是公司战略和供应链价值规律的内在要求。
6.公司对政府和社区的财务责任。
(1)对政府的财务责任。
除了提供公共秩序和法律保护,政府还通过公共财务规则界定公司财权配置及财务责任履行的基本问题,为公司财务治理提供了制度环境和基本运行框架。依法缴纳税费之外,公司还负有遵循国家发展规划的投融资财务责任:《财务通则》(2006)第23、27条:“筹集资金用于固定资产投资,应遵守国家产业政策、行业规划;对外投资应遵循法律法规,符合公司发展战略的要求……并落实决策和执行责任”。因此公司在决策时要将投融资的内部责任和外部责任有机结合。公司对政府财务责任的履行还体现在公共财务捐赠上。这可以理解为公司为政府应对非常事件时缴纳的“临时灾难税”,“税额”多少出于自愿,履行是通过现金流的财务责任方式兑现的。《公益事业捐赠法》出台了相应表彰制度,这正是政府作为利益相关方对公司履行财务责任的积极回应。积极履行财务责任的公司才能凭借良好的声誉和品质承担政府项目,开展与政府间的战略合作,这也是建立正面政治关联的重要方式。 (2)对所在社区的财务责任。社区提供给公司发展所必须的地理空间、环境及相关公共设施,环境保护法规、国家产业政策规制了公司投融资决策必须以社区环境和生态文明保护为前置约束条件,这是公司对社区和环境的根本财务责任。
在向“生态文明”经济转型的制度背景下,公司投融资行为早已与社区和环境责任密不可分:2007年7月30日,环保总局、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联合《关于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旨在通过环境法规防控信贷管理风险,并推进以产业升级和环保投资为导向的绿色信贷机制的建设;2007年8月13日,环保总局颁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重污染行业公司申请上市或再融资环境保护核查工作的通知》:13类重污染行业公司申请IPO或再融资前必须通过全面环境核查,归属公司集团的分公司、子公司及募集资金拟设立的新项目均在核查范围内;2008年2月25日,环保总局出台了《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环保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开展试点编制并公布上市公司年度环境绩效指数及综合排名,为投资者提供上市公司环境责任的参考投资信息。
社会期望正逐步内化为公司价值观的一部分,而公司价值观与社会期望的耦合通过公司财务责任的履行相衔接。在社会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一个公司的持续长远发展,无法离开利益相关各方的支持和共同经营。因此,一个有效和利益共同的公司需要把公司对各利益相关方的财务责任和谐而相容的纳入到财务治理体系中来,才能带领公司和各利益相关者一起走向成功。
注释:
①对公司未投入任何资源也未发生直接交易的一般或特殊群体(如媒体),由于其无法与公司形成明确或潜在的财务关系,故不在本文探讨范围之内。
②新浪财经,2013.5.7,http://.cn/leadership/crz/20130507/130215374601.shtml
参考文献:
[1]伍中信.现代公司财务治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J].会计研究,2005,(10): 13-18.
[2]衣龙新. 财务治理理论研究述评[J]. 财会通讯(综合),2010,(2)中: 36-37.
[3]杨淑娥, 金帆.关于公司财务治理问题的思考[J].会计研究,2002,(12):52-59.
[4]伍中信, 曹越, 张荣武. 财务动态治理论纲[J]. 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28(2): 77-82.
[5]曹越, 伍中信.财务动态治理结构论纲[J]. 财经理论与实践,2010,31(5): 52-56.
[6]李心合.利益相关者财务论[J].会计研究,2003,(10):10-15.
[7]张兆国,张庆,宋丽梦. 论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下的企业财权安排[J].会计研究,2004,(2):47-51.
[8]龚光明, 单虹. 企业资源聚集视角下的利益相关者财务控制权配置[J].财经论丛,2012,(3):80-85.
[9]郭道扬.会计史研究(第二卷)[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199-299.
[10](美)科斯.企业、市场与法律[M].盛洪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0:123.
[11](美)沃尔特・尼科尔森.微观经济理论(第9版)[M]. 朱幼为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345.
[12](英)凯利,(英)甘布尔.利害相关者资本主义[M]. 欧阳英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165-172.
[13]Clark, J. Maurice. The changing basis of economic responsibility[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16,24(3): 200-240.
[14]任荣明,朱晓明.企业社会责任多角度透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6.
[15]Min Dong Paul Lee. A review of the theories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its evolutionary path and the road ahead[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Reviews,2008,10(1):53-73.
[16]Davis, Keith. Five propositions for social responsibility[J]. Business Horizon, 1975,(6):19-24.
[17]Carroll, Archie B. A three dimensional conceptual model of corporate performance[J].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79,4(4) :497-505.
[18]Mitchell, A,Wood, D. Toward a theory of stakeholder identification and salience:defining the principle of whom and what really counts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7,22(4): 853-886.
[19](美)玛格丽特・M・布莱尔著. 所有权与控制:面向21世纪的公司治理探索[M]. 张荣刚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20-28.
[20]Jensen Michael C,Meckling William H. Theory of the firm:managerial behavior, agency costs and ownership structure [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76,3(4):305-360.
[21]Hill. Charles W,Jones. Thomas M. Stakeholder agency theory[J].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1992,29(2):131-154.
[22]Y.巴泽尔.产权的经济分析[M]. 费方域,段毅才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75.
[23]Cornell Bradford, Shapiro Alan C. Corporate stakeholders and corporate finance[J]. Financial Management, 1987,16(1): 5-14.
[24]邓颖.战略资本配置与企业发展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2:64.
On Company's Financial Responsibil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eck and Balance of Corporate Financial Governance
MO Lei1,2
(1. School of Accounting, 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 Wuhan, Hubei 430073,China;
2. School of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Gu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Nanning, Guangxi 530003,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