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经济社会稳定发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经济社会稳定发展范文1
【关键词】房地产 经营管理研究成效
随着人口的持续增加,住房问题成为人们首先考虑的问题,正所谓“安居乐业”,只有解决了最基本的衣食住行,才能谈其人的个人追求。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逐步对城市土地使用制度和住房制度进行改革。一时间房地产业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这种现象,将会在未来的几年里一直持续。发展到今天房地产开发,自身暴露了很多问题,例如房价偏高、投资性购房比例偏大,供求结构组成体矛盾等。这就迫切要求我们建立新的房地产开发理念,及时的采取相关的对策,实现我国房地产健康发展,真正的做到实现国民经济的有序发展。
一、当前我国房地产发展状况
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民经济增长比例一直,保持持续增长的趋势。2006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9432亿元,同比增长了百分之22.8,比往年同期高出0.9个百分点,2010年第一季度,房产开发完成了投资弹3543.78亿元,同比增长了百分之26.9,增幅同比加快6.7个百分点,高于同时期城镇固定投资增幅1.6个百分点。2006年,东部、中西地区房地产开发累计完成了投资金额分别为12398.59亿元、3569.41亿元,同比增长了百分之30.5、29.9。其中中部地区投资增长最快,东部百分之14。从全国各地区来看,31个省市,其中16个省市的房地产开发增长速度超过了平均水平,增长较快的地区分别为:内蒙、吉林、河南、福建、安徽、广东等省份,同比增长幅度在百分之30以上,当然在这中间内蒙增长的最快,累计房地产开发为资金投资弹一倍以上,其中上海和浙江在百分之10以内。这样的差距,房地产开发任然拉动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来源,房产开发在城镇规定投资比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1.土地开发面积的扩大
我国房地产开发经历了两年的低速增长,2006年-2010年房地产开发面积大幅度增加。2006年一年全国房地产开发面积为2607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了百分之17.9,比2005年同期增长了40.3个百分点。2010年1-4月份全国开发土地面积为768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不到百分之5的比例,这个增长速度和2003年的增长水平相差不大,为了提高房地产投资的面积,国家政策已经明确的规定,企业购买的土地,如果不在规定的时间开发,政府将在一年内加收他们的费用,如果两年还没有开发,则有权利收回土地。迫于政策的压迫,企业开发商压站土地的情况,虽然有所减少,但是企业相对购买土地的量,反而减少。统计显示,2006年,企业购买土地36781万平方米,同比减少了百分之3.6,这种政策虽然在一定情况下,控制了企业使用土地的闲置,但却减少了企业购买土地的量。
2.银行为贷款房地产投资做强有力的支撑
2006年,全国房地产开发累计资金为22768.25亿元,同比增长百分之29.9,2010年第一季度房地产开发到位资金7256.5亿元同比增加了百分之27.5,投资金额翻了两倍,作为房地产开发的重要的资金来源,银行贷款和定金两项收款占百分之50,自2005年以来国内的房贷比例逐渐提高,银行贷款已经成为,推动企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在广大居的购房信息不足的情况下,房地产开发商的意愿下降,国内银行为了顺利收回前期已经发放的贷款,不得不继续发放,与此同时,房地产开发商为了努力扩展融资渠道。
3.商品房和住宅房现状
商品房和住宅施工新开发弹面积有所回落,但是竣工面积和销售面积则有所增加,全国商品房施工面积在17.63亿元平方米,同比增加了百分之18.45,住宅面积3.78亿平方米,同比增长百分之8.9,但现在城市空置房屋面积在日趋增加,其中东、中部分地区的空置商品住宅呈负增长趋势,40个重点城市中有十个城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大于同期竣工面积。
二、房价上升的原因
如果在不考虑地段、结构等外界因素的情况下,2006年的房屋成交价格比同期有所增长,其中,商品房增加百分之7.1,2010年第一季度商品房销售价格涨幅在百分之6.0,笔者对全国70多个城市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北海、深圳、北京、广州、福州、等地方,商品房房价上涨的比较快,东、中部地区商品房平均价格增长幅度较快。导致这种原因的主要是:土地价格的上升、施工原料的上涨、住宅配套设施的要求比较高、房地产市场需求,中低档的住房供给量下降,高档商品房供给增加,无形中提高了房价,给收入一般的居民带来了沉重的购房压力。
再者就是,在为满足较高消费水平人的需求以前,不可能去开发低廉的房子,国家对房子开发虽然种种限制,但是不能限制房地产的炒作,房地产的产品差异及市场空间的竞争性质决定了其垄断性。
其次,尽管在出现房价高涨,泡沫经济被各界人士关注,但是居民的购房热情一直不减,销售量持续大幅增长,在需求量的支持下房价依然有增无减,1998年以来城镇人口逐渐增加,超过住宅价格增长速度,城镇人口数量增长过快,住房需求自然提高,国民经济持续增高是城镇居民可支配持续增长的基础。
三、房地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在房地产业发展飞快的今天,我们应该看到其中存在这些影响社会公众生活水平的新问题。
1.供求的差别
现在高端产品和中端比例不够正常协调,中小户型的住房供给不足,商业住宅整体价格偏高,成品商业住宅单价在38.7%,建筑面积在80平方米的户型占1.1%此外,个别地区商业住房,住宅和非住宅比例不公正,高档商品房积压,供不应求,经济适用房常常被抢劫一空,很多房地产开发商,在开发房产时缺乏应有的市场调查和猜测,在市场销售量有限的今天,必然对供需紧张,这样无形中就给加大了投资者的风险。
2.部分地区的房价上涨较快
自2005年以来,住房价格日益上涨,个别城市的价格上涨超过了百分之20,虽然房间的上涨和各方面的因素有关,例如土地交易价格、原料价格、住房需求量等,2006年,住宅物业上涨、土地交易同比上涨,涨幅比上季度上涨,其中,居民用地、产业仓储用地、贸易用地上涨。一时间除了商业用房以外,商品价格上涨过快,商品销售价格增长幅度远远大于同期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公众的增长幅度。引起房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房价上升过快,一些特殊的地理位置,人文环境,明显的影响了投资环境,相对增值较大的城市吸引众多的购房者,但在其中的操作现象将不利于房地产健康的发展。
3.房地产开发土地过高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在逐步提高,全国显示我国房地产开发土地成高增长趋势,全国有3万多家房地产开发企业掺和了土地超前圈地活动,这对我国有限的土地资源开发和可持续发展极为不利。
4.住房体系不完善
住房保证体系是房地产开发市场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资金落实不到位,地方政府对于住房保证体系建设并没有特别的关注。甚至有的城市并没有建立廉租房,有的虽然有廉租住房,但面积偏大,住房制度不严格,符合标准的居民根本就排不上号。从总体上看,住房保证体系在整个市场中所占的比例较小,无形中造成大量的住房需求,这种需求冲向市场,在一定情况下就加剧了市场上的供求矛盾。
5.市场开发不规范,制度不完善
我国房地产,经过这几年的高速发展,虽然房地产市场有一定的市场结构,但是产业化和市场化的信息结构体系,任然不能完善,在市场竞争的条件下,房地产业存在明显的霸王条款和垄断行为,严重的影响了我国房地产持续的发展。
四、怎样保证房地产产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在社会主义市场条件下,发展现代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治理的作用。为房地产正常有序的运行做保证,政府必须依据自身的职能,围绕房地产发展的基本动力对房地产也的发展采取有关的措施。
1.弱化房地产在国民经济中的经济占有率
由于房地产业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一定情况下关系社会的各个方面,最总要的是拉动内需,提高各地的政府经济收入,碍于这些原因,政府在政策上也支持房地产开发,这样就助长了房地产经济泡沫,如果想要控制房地产,房价过高的现象,只能规范房地产经济的各种金融和社会风险。
2.公开考核标准
众所周知,房地产固然在我国如火如荼,但并非象某些开发商所说的那样,完全是来自市场需求因素,而在于一些更加诡秘的潜制度因素。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地方政府和房地产商形成的神圣同盟。这一神圣同盟即是‘你发财、我发展,本钱社会掏’的畸形增长模式。地方政府为推动城市建设和经济增长,通过政府的公共政策为房地产推波助澜。为此,必须科学拟订政府公共治理绩效的考核标准,减少经济指标,包括GDP增长、财政收进增幅等,增加社会性指标,如人民群众社会幸福度、人均收进水平进步等,以避免地方政府为单纯追求GDP增长和财政收进增加而大批出卖土地、大规模开发建设等,以减缓政府政策对房地产业的推动力。
经济社会稳定发展范文2
由于事先没有得到任何预警,运管部门在协助政府处理此事件时陷入被动……而到2009年萍乡市“两会”期间的某天早上,10多名严阵以待的上栗运管所执法人员在319国道杨歧路段对两辆满载乘客的中巴车进行检查,准备消弭一场可能发生的不正当上访“两会”事件。原来是该所所长当天早上接到两名该所聘请的维稳信息员先后打来的预警电话,通报在上栗县某地有很多人集结在一起乘车准备到萍乡来,具体情况不明。“预警”也是命令,为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上栗运管所一方面向市运管处紧急汇报情况,一方面立即组织人员北上拦截。最后证明这是一场误会,是上栗县某镇组织其镇村干部前往安源区某镇考察学习。
仅仅时隔三年,从突发事件发生前的茫然不知到社会各界人士主动“示警”,得益于萍乡运管部门历经摸索建立起来的维稳信息员制度。
不稳定因素仍存在
道路运输(包括道路客货运输、城市公交和出租汽车等)是现代综合运输体系的基础,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也是重要的服务行业,在保障经济和社会发展、满足城乡客货运输需求、方便人民群众便捷出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为社会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萍乡道路运输行业历经数十年发展,已经从改革开放初期各型道路客货运输车辆一、二百辆发展到现在的近二万辆,“人便于行、货畅其流”的道路运输格局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因此,维护正常的道路运输市场秩序、促进道路运输行业和谐稳定发展,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道路运输行业所依存的外部环境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并出现了一些影响道路运输行业健康发展的不稳定因素。根据对萍乡道路运输市场的长期跟踪并经综合分析,笔者发现目前影响道路运输行业健康发展的不稳定因素主要集中于油价高企、运价低迷、过桥过路等收费多且高、无序竞争剧烈、服务质量差等方面。
道路运输实际融入经济社会各个层面的现实情况,使得这一行业如果出现了不稳定因素又不能及时发现和稳妥解决,将给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和稳定及政府与运管部门的公信力带来消极影响,并因而制约道路运输行业的健康发展。
建立维稳信息员制度
由于道路运输行业具有接触面广、波及面大、机动性强、流动性大、影响力深、反应时间短等独有特点,使得许多在其它行业行之有效的社会管理方法经验应用于道路运输行业时效果有限。
怎样使道路运输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稳定因素及时被发现、使因之而来的不稳定情绪得到及早化解,从而促进萍乡道路运输行业健康稳定发展,进而促进萍乡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成为萍乡市公路运输管理处(下简称萍乡处)重点探索的一个课题。在综合综治维稳的基本共性原则和道路运输行业的独有特性,特别是在汲取几次因线路利益冲突而引致道路客运突发事件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萍乡处逐步总结出一套适合于萍乡道路运输行业社会管理的办法:建立维稳信息员制度。
维稳信息员制度是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框架原则下,以营造和谐稳定的道路运输市场为目标,以维护道路运输各方当事人合法权益并维护经济社会稳定为宗旨,为预防和有效处置道路运输行业因各种原因引发的停运、争斗、不正当上访等群体性、突发性事件,由各级运管部门从在本辖区从事道路运输及其相关业务的经营者及从业人员以及与道路运输行业有着较密切关系的相关人员中,按照邀请与自愿原则选拔产生一定数量的人士担任道路运输维稳信息员。维稳信息员一般都活跃在基层,平时可以通过自身的影响力向道路运输经营者及从业人员宣传相关道路运输法规政策;一旦某一区域的道路运输经营者或从业人员出现某种不稳定情绪并可能发生影响经济社会稳定的事件时,活跃在基层的优势又往往使他们能在第一时间获得信息并即时传递给运管部门,从而使得运管部门能在最短时间内判断或将发生事件的性质、规模、层级并迅速做出应对反应。维稳信息员必须具有社会正义、热心、细致等特点;可以向社会公开身份,也可以依照本人意愿隐匿身份。
维稳信息员制度具有反应迅速、运用便捷、行之有效等特点,使运管部门在对道路运输行业进行社会管理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屡屡取得很好的社会与政治效果,很好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
经济社会稳定发展范文3
一是加大执法力度,深入开展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各级工商、卫生、农牧、质监、药监等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和维护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性,始终把食品安全监管和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置于服从和服务于全区当前稳定和发展的大局中谋划思考。通过切实加强食品市场监管执法和加大消费维权工作力度等措施,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行为,引导科学合理消费,增强消费信心,扩大消费需求,努力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和市场环境。
二是加强农牧区市场监管。
加强农牧区市场监管,对于维护农牧区市场秩序、促进农牧业稳定发展、服务农牧区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深入开展专项执法检查,着力解决我区农牧区市场的突出问题,-严厉打击坑农害农违法行为,切实保护农牧民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三是加大案件查办力度。
加大违法案件查处力度,依法严厉查处无证照经营、制售假冒伪劣商品、销售不合格商品、以次充好、以假充真、掺假使假等各类违法行为,强化对违法线索的梳理和分析,及时发现和查处违法行为,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四是加强社会监督,改善消费环境,为维护社会稳定服务。
经济社会稳定发展范文4
关键词:文化建设:农村;社会发展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把社会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十六届六中全会又把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中,社会稳定、安定有序是社会和谐的主要标志。所谓社会稳定,是指构成社会系统的内部诸要素如经济、政治、管理、文化、内政外交等方面处于相互协调和良性发展的状态,虽然和谐社会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但绝不是一个动荡的社会。有序、稳定、协调是和谐社会的应有之意。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绝大多数人口生活在农村,相对于城市而言,农村经济相对落后,文化相对贫乏。在我国现阶段,和谐社会的关键和难点在农村,农村社会的稳定与否,关系到国家稳定发展的大局。没有广大农村的和谐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就成为一句空话。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人们的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背景下,干百年来一向相对平静的乡村社会,随着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和各项改革事业的推进,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与日俱增。如何统筹好各方的利益关系,有效化解矛盾纠纷,最大限度地避免不稳定事件的发生,是目前乡土重建和新农村再造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
1文化因素在当前农村社会发展中的表现
当今的中国社会,处在一个重要的转型时期,三农问题是事关改革发展的重要问题。农村社会稳定事关整个社会稳定的大局,也关系到能否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战略目标。因此,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与和谐对于推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加快农村小康社会进程,营造和谐稳定的农村社会环境,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中央有关惠农政策的不断出台和农村各项改革事业的深入推进,农村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农民物质和精神生活得到大幅度提高,农村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生活整体呈现出良性发展的态势。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一些地区也出现了许多不和谐、不稳定因素,主要表现在:土地纠纷日益增多,村级财务管理混乱,村干部工作方法粗放,宗族势力死灰复燃,农村社会治安存在盲点,民事纠纷此起彼伏,封建迷信大有市场,农村社会管理体制不够健全。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其核心是围绕经济利益展开的。造成这种社会现象的原因,既有政治、经济、社会管理方面的因素,也有文化方面的因素,在某种意义上后者更为根本。
经济社会稳定发展范文5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竞争必然会造成一部分劳动者被迫退出或者暂时退出劳动岗位,带来本人及其家庭经济和生活的困难,需要国家提供生活保障。社会成员在年老、体弱、疾病、伤残、遭遇灾害等情况下,也需要国家提供物质帮助或者给予救济,以维持本人及其家庭的基本生活需求。我国近年来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仍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就业形式日益多元化等严峻挑战,为了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今后应采取一系列措施,建立健全各项社会保障制度。
要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逐步建立覆盖城乡所有劳动者的社会保障体系。从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看,社会保障最初只覆盖工业工人,随后依次逐渐扩展到商业和第三产业的劳动者、公务人员和农业工人、个体劳动者和小业主,甚至工薪劳动者的配偶。扩大社会保障范围,使之逐步覆盖城乡所有劳动者,这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长期奋斗目标,也是实现社会保障制度公平性的必然要求。
合理确定支付水平,使社会保障水平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根据我国人口众多、年龄结构老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较低、未来社会保障负担沉重的现实情况,再考虑到国家层面上的社会保障资源严重不足,经济不景气时社会保障支出反而会急剧增长,因此,在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的时候,支付起点应相对低一些,社会保障制度的受益者从整体上只能享受低层次的社会保障水平。低保障、广覆盖应成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一项长期政策选择。
针对国民保障需求的多元化,建立多样化的社会保障模式。我国应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注重结合自己的国力与国情,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模式。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决定了国家建立的基本保障制度只能起到基础性作用,解决国民在遇到收入风险时的基本生活问题,尚无法满足人们多元化的需求。这样,补充保险或政府鼓励的基本保障以外的其他保障选择就显得十分重要。多样化的社会保障模式由多功能的社会救助体系和包括国家强制的最低水平的社会保险、由缴费决定或自愿购买的补充保险在内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险体系构成。
要扩大筹资渠道,实现社会保障基金来源多元化。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以往主要采用现收现付制。这种模式既不公平,也不能筹集到足够的基金以备未来之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均寿命延长,老龄化社会到来,人们对生活质量和健康质量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要求社会保障既能体现自己养活自己的原则,又能够筹集到足够的资金以备将来使用。
这就要求实行多样化的筹资模式,即实行以部分积累制为主体,现收现付制和完全积累制并存,个人账户制、捐赠、发行彩票和可降低管理成本的志愿者服务等形式相结合的多种来源渠道的社会保障基金筹集模式。新晨
加强社会保障立法,形成法治化、规范化、高效化的社会保障运行管理体制。依法办事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要求。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运行、管理只有以法律为依据,才能公平、高效、健康地发展。
经济社会稳定发展范文6
关键词:渐进式改革;中国模式;特征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7-0216-02
一个国家的稳定发展,取决于能否通过改革找到自己的路径。而寻找这个路径的主动性越强,折腾与反复就会越少。中国的改革已经持续进行了三十多年,理论界将中国的改革称之为“渐进式改革”,并已成为共识。“渐进式改革”既是中国改革的基本方略,也是中国改革的一大特点,同时也是“中国模式”的重要特征。所谓渐进式改革,是指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时,采取循序渐进的、有步骤、分阶段的方式推进改革,中国的渐进式改革方式集中表现为从“易”到“难”,从传统体制外到传统体制内,从传统体制内易于突破的到需要攻坚的内核的改革顺序。这条道路具有先农村后城市、先试点后推广、先易后难、先增量后存量等特点。渐进式改革既形成了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激励和竞争机制,又强调人们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而体现社会公平与公正,实现效率与公平兼顾的目标。尽管目标与现实仍然有着很大的距离,但为之进行的改革举措都在付诸行动。
一、“中国模式”是一种在保持社会稳定有序中的“渐进式改革”模式
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观点:“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却滋生着动乱。”[1] 亨廷顿强调在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稳定与政治秩序。他认为,“人类可以无自由而有秩序,但不能无秩序而有自由”[1]。按照这一观点,笔者认为,“中国模式”是一种在持续保持社会秩序前提下的渐进式改革发展模式,保持社会稳定有序是改革的重要前提条件。改革是对社会利益的重大调整,其复杂性、艰巨性都对社会稳定构成巨大压力。因此,在改革方式的选择上必须考虑如何把对社会稳定的压力,尽可能降低到社会和公众可承受的范围内,从而实现平稳转轨。如果采取过于激烈的方式,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社会震荡,恶化改革的社会环境。中国模式不同于俄罗斯“休克疗法”式的激进改革,也不同于苏联时期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和之后的“激进改革”,是一种稳健的在保持社会安定有序的条件下的渐进式改革,充分考虑到社会和人民可以承受的程度。特别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而保证了改革的顺利推进和社会发展的活力与效率。中国三十多年来的改革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即坚持在稳定的环境中推进改革,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中国从实际出发,采取循序渐进的改革,把较大规模的经济体制改革与稳健的政治体制改革相结合。循序渐进改革的特点是先易后难,先试点后推广,从点到面、由浅入深,先农村后城市、先沿海后内地、先经济后政治。循序渐进的改革没有触及现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基本制度,而是以现有体制中薄弱的环节或不适应的地方作为切入点,从局部到整体,以一种试验的方式和逐步过渡的策略推进改革。循序渐进改革的改革措施能够得到绝大多数人的支持,可以把改革的风险掌控在改革的过程之中、化解在成效之内。在循序渐进改革的过程中,党和政府可以比较容易地监控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调整方针政策,坚持在稳定中求发展,以发展促稳定,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在不断深化改革的同时确保社会稳定发展。
二、“渐进式改革”:中国改革的基本方略
“渐进式改革”是中国改革的基本方略,也是中国改革的一大特点,具体表现在:在改革开放顺序上,改革采取了先生产后流通、先经济后政治文化社会其他领域,开放采取了先东部沿海后沿江沿边和内陆地区的策略;在改革开放路径上,采取了从下到上、先易后难的路径;在改革开放进程上,采取了先点后面推广的方式;在改革开放的利益分享结构上,采取了先改革增量,然后以增量改革带动存量改革的激励办法。渐进式改革的优点表现在:群众比较能够承受,也有利于锻炼广大群众的承受能力;引起的震荡小,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有利于改革的领导者积累和总结经验,探索和开拓改革的新途径。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稳定有序的政治秩序,激发了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在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中初步显示出它的优越性。
渐进式改革大大降低了由改革带来的风险成本,使得经济社会发展能够实现平稳整体推进。但是,这种方式由于先改先行和后改后行带来了团体或个人在占有资本、资源、市场等方面的机会不均等,无形中就形成了各种既得利益集团。在改革过程中,这些既得利益集团(部门或个人)利用公共权力、公共资源、金融资本等关键要素,获得了比别人要多得多的“好处”,并借助自身在体制和决策上的优势地位,垄断资源、扭曲市场、忽视社会公共福利,刻意强化集团和个人的既得利益而阻碍改革。因此,要想消除市场扭曲,促进公平竞争,创造均等的机会,就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有学者认为,中国发展所遵循的是“政策主导型的渐进式改革”路线,这种“政策主导型的渐进式改革”模式区别于“民意主导型”的、由体制外力量所推动的权利驱动或利益集团驱动的民主变革模式,其改革政策主要由来自执政党和官僚精英等体制内的力量所推动,以改善治理效果为目的。依照这种观察,中国的发展取决于“决策模式的变革”。因此,有学者关注中国决策模式的变化,指出在中国公共政策议程设置过程中,专家、传媒、利益相关群体和人民大众发挥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关门模式”和“动员模式”逐渐式微,“内参模式”成为常态,“上书模式”和“借力模式”时有所闻,“外压模式”频繁出现,这表明中国党政决策方式开始走向多样化[2]。类似的观察和评论也支持了上述观点,他们认为,中国政府在决策结构上已经从个人专断转向多元参与,在决策能力上已经从经验决策转向科学决策,在决策机制上已经从非制度化决策转向制度化决策,这些变化不仅表明中国政治运行机制的重要发展,而且产生了许多有利于中国发展的经济、政治以及社会结果[3]。
三、“渐进式改革”在当下的困境与难题
有学者对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成功提出了质疑,如耶鲁大学金融学教授陈志武撰文认为,“很多人在十几年、二十几年以前就下了一个大的结论,说中国的渐进式改革比东欧休克疗法的改革远远要好。但是我觉得从学术研究的角度,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来讲,当时的结论很显然是为时过早。今天回过头来看,他们下的结论如果说不是错误的话,也至少是值得怀疑的。今天我们看到什么局面呢?你通过渐进式改革,先改经济然后再考虑改政治。现在回过头来看的话,我觉得当时很多人在逻辑上犯了一个错误。”[4] 陈志武指出,先通过经济改革获得效益与财富后,改革的动力就会逐渐弱化,其他改革如政治体制改革的阻力就越来越大了,使得改革难以为继;做出判断渐进式改革比休克疗法的改革更好的结论的人,他们的逻辑上欠缺的地方就在这儿,因为没有考虑进去人的本性。针对这一观点,笔者认为,任何一种改革模式或方式都有其利弊,既不能认为激进式改革就一定是不好的,也不能以为渐进式改革就百好而无一弊,在这点上,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的,即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利益或好处,这是我们衡量改革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准。从实际来看,中国独特的渐进式改革方式,不仅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快速增长,有效防止了激进式改革可能给经济增长带来的“J型曲线”效应或更为糟糕的“L型曲线”效应,也得到了社会普遍的理解和支持,保持了社会的稳定。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渐进式改革可以是一个大国在“稳定优先”的前提约束下,规避改革风险的有效办法,它实际上是对改革的代价采取了分期付款的方式来分散风险。
回首三十多年的改革历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渐进式改革战略,在保证原有利益格局不受到急剧性冲击的前提下,使市场制度能够以“边际演进”的方式获得生长。在这一过程中,市场的力量和益处通过“涓滴”效应和“墨渍”效应,逐渐在传统体制内渗透和扩散,从而为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全面转型创造了水到渠成的条件 [5]。当然,渐进式改革方式也导致新旧两种体制相持的时间相对长一些,会产生一些新的矛盾。首先,由于改革是渐次推进的,这就给旧体制以足够的时间来与新体制抗衡,双方在摩擦和较量的过程中,旧体制仍旧会在一些方面起作用,而且有可能会牵制或者侵蚀新体制,从而增大改革的难度。其次,由于采取边际演进的累积性的步骤,两种体制并存和僵持的时间比较长,这就为在两种体制之间“套利”提供了可能。那些可以从套利中得到好处的既得利益者,可能会与传统体制的既得利益者一道,成为抵制改革进一步向纵深推进的力量,这也将增大改革的难度。
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目前中国需要由上向下推进的改革领域越来越多,基本都涉及到上层建筑和深层次改革。这些领域的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涉及的范围广,利益关联群体多,改革需要支付的成本高、难度大。比如进一步调整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改革财税体制,限制行业和部门垄断,继续推进产权制度改革,消除收入分配不公平,完善资源环境价格形成机制,建立健全教育、医疗、养老、救济等社会公共服务体系,还有加快政治体制改革步伐等等,所有这些继续采取以往从下到上、先易后难、先点后面的改革路线和方式,显然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另外,当前中国面临的改革开放环境与一二十年前已有很大的不同,改革开放要解决的问题和实现的目标也与以前有本质的区别。因此,在新的发展时期,必须选择新的改革开放路线。从当前看,中国坚持改革开放的大方向不能改变,但在改革上应该采取“从上到下、以难带易、内外联动、重点突破”的路线 [5]。实行这种改革路线,就是要破解改革难题,找准影响当前和今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和重点领域,自上而下地推进改革,创新发展思路,集中力量统筹经济与社会及政治改革,统筹城乡、区域改革,统筹对内对外改革开放联动,为中国持续平稳快速发展创造好的制度条件。
参考文献:
[1] 塞缪尔・享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8-41.
[2] 王绍光.中国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的模式[J].中国社会科学,2006,(5).
[3] 王磊,胡鞍钢.结构、能力与机制:中国决策模式变化的实证分析[J].探索与争鸣,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