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室的管理规章制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图书室的管理规章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图书室的管理规章制度

图书室的管理规章制度范文1

白云小学建立1993年,占地13亩,现有1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585人,教职工40人。 实验教学普及自查情况

一、实验教师配备情况:

1、自然实验室教师1名:冯 超 中专 小教二级

2、电教仪器室教师1名:罗永坤 中专 小学一级

二、实验室、仪器室达标情况:

1、电教仪器室1间,面积25平方米;仪器柜4个。

2、自然实验室1间,面积45平方米;仪器柜2个。

3、图书室、阅览室共为1间,面积45平方米。

4、体育室1间,面积45平方米。

5、美术室1间,面积45平方米。

6、音乐室1间,面积75平方米。

7、劳技室1间,面积25平方米。

8、卫生室1间,面积25平方米。

三、各种教学仪器配备品种、数量达标情况: 科类别自然数学电教音乐美术体育卫生图书

生均劳技必备品种1193714333358602082已

备品种1133511232935371441数量14563034643115586378114105配齐率%959579708860627050金额(千元)13441.3163.7691.7322

四、实验室、仪器室管理情况:

1、有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建立有仪器借还、仪器损坏报废登记等制度,各功能室有相应的使用规则。

2、有总帐,各功能室建有明细帐,并做到柜有柜卡,物有标签,仪器存放整齐。

3、制定有安全防范措施,仪器室、实验室、图书室建有防盗门和铁门,有毒药品有专柜。

五、实验教学完成情况:

我校教师能按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规定上好实验课,学校要求将实验课列入教学计划加强检查。

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完成情况:

科目应做(个)已做(个)完成率%演示分组演示分组演示分组自然15060140579395

六、实验室管理情况:

图书室的管理规章制度范文2

        在各级领导的重视、关怀和具体指导下,几年来,尤其是九九年来,我校认真贯彻执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在全校师主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的实验教学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校是一所乡镇级普通中学,现有20个教学班,学生959人,教职工54人,校园面积为31亩。九八年六月,我校通过了自治区“两基”工作的评估验收后,我校加大“普实”工作的力度,认真贯彻执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及标准要求,切实加强了对“普实”工作的领导,增加投入,不断改善教学装备条件,认真负责又扎扎实实地开展“普实”工作,基本做到建设符合标准,装备综合配套,管理规范严密,使用注重实效。并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二、实验教学普及达标程度

      (一)人员配备:

        我校属于二类学校,有专职实验员4人,专职图书管理员1人,体育器材兼职管理员1人,这些人员中获中师或大专毕业的70%,其中获中专毕业的1位人员已就读大专,均能胜任本职工作。

      (二)配套设施:

        我校有仪器室____间,面积____rn2;仪器柜33个,总容积_____m2  实验室3间,面积____M2  实验桌凳_____套,图书室___间,面积_____m2;阅览室____间,面积______m2桌凳______套。做到危险品专柜保管,实验室采光通风良好。此外,我校均能按要求设有体育器材室、团队活动室。

        (三)教学仪器和图书的配备:

         1·物理、化学、生物仪器配备:能按标准配备,配齐率达_____%以上。

         2·体育器材配备:能按标准配备,配齐率达______%以上。

         3.图书:共藏书15000册,生均15册。

         4。自制教具:自制教具        种共           件。这些教具全部用于教学。

        (四)实验教学情况:

          实验开出率:2000-2001学年上学期,教师演示完成率达       %,学主分组完成率      %,,2000-2001学年下学期,教师演示完成率达100%,学生分组完成率这98%;2001-2002学年上学期(本学期),教师演示完成率达          %,学主分组完成率         %。

          各种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均有记录,学生分组实验基本达到熟练、规范,完成率较高。

          三、经费投入

          自98年以来,配套设施及仪器配备经费达                   万元。

          四、基本做法和措施

        (一)建立机构,加强领导,制定规划,学校成立“普实”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校的“普实”工作,指定“普实”工作人员,落实职责。学校”普实”工作领导小组,要对本校的“普实”计划实施, 使“普实”工作有计划, 有步步骤, 扎扎实实地进行.

        (二)确保经费投入,是实现" 普实" 的基本保证

         1·每学期都从有限的经费中提取一定量资金投入“普实”设施。

         2.从学校开展勤工俭学的收入中, 提取一部分收入用于“普实" 教学设备。

       (三)抓好实验人员队伍建设

         1.实验人员的配备,从思想上、业务上、工作上 各方面表现较好的教师担任。

        2.由教导主任具体抓好此项工作。

        3. 组织实验人员认真学习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明确工作职责。

        4。组织有关人员,参加上级举办的各类有关人员的培训,提高各类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四)规范实验室管理

         实验室以及各种教学功能室明确管理规章制度、将制度公布上墙,每个室有管理领导和管理人员。全部仪器设备均分类记账,做到账物相符仪器摆放整齐有序,清洁无尘, 取用方便。配备各种仪器维修所需的基本工具,建立维修保养制度。学校领导每学期检查实验室账务管理情况。

      (五)开足实验课,提高学生实验操作技能

       按照教学大纲开全。开好实验课,保证实验教学质量。实验学科的教师每期都有实验计划,学生做实验均有实验报告。经常开展实验教学观摩课、示范课、研究课以及实验员的操作技能规范管理的评比竞赛活动,同时组织实验课教师。管理人员自觉坚持自制教具, 为实验教学服务。

        (六)制定奖惩制度

        1.为了奖励在"普实”工作中做出成绩突出的实验员和管理员,每个学年评先进、评优时与其他教学人员一视同仁。

        2.对不履行工作职责的实验员或管理员,不发给岗位职责补贴,有失职行为的, 限期改正或书写整改意见。

        3.学校领导经常深入课堂听课,了解教学情况,经常了解“八室" 情况,掌握实验员和管理员的情况,总结经验,找出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加强“普实”管理。

      (七)自觉查找差距,认真自查整改,努力达到验收标准

图书室的管理规章制度范文3

本学期我校安全工作要紧紧围绕市教体局关于学校安全工作的总体部署,紧紧围绕着构建和谐安全校园的目标,加大安全教育力度,完善安全稳定工作长效机制,确保各项防范措施落到实处,为教育教学保驾护航,促进教育教学和谐健康发展。

一、加强制度建设,健全安全网络。

(一)建立安全责任制度。要继续建立签定安全责任书制度,进一步细化“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的职责要求,明确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学生家长在学生安全管理和教育方面的职责,并做好与各室负责人、各班科任老师、学生家长签定责任书,切实做到层层有目标、人人有责任、事事有人管。使全体教职工都承担起校园安全管理和教育的责任,健全学校、家庭齐抓共管安全工作网络。

(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学校要对教育教学工作各个环节提出具体安全要求,对校内安全防范重点环节和重点区域、重点时段加强管理,充实完善《学校安全事故报告制度》、《永城市实验小学安全工作应急预案》、《课间安全管理制度》、《护导值班制度》、《学校安全工作制度》、《门卫管理制度》等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使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有制可依,有章可循,有效的预防和消除了教育教学环节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三)落实检查制度。学校严格执行永城市教体局的文件精神,认真扎实按时地做好学校安全检查工作。

(四)强化教师护导制度。要加强教师出勤检查和护导师值日工作,要求值日老师签到、交接、巡视、及时处理突发事件并做好记载,及时报告,及时纠正学生不良行为,督促学生准时回家,不到危险地方玩。

(五)做实每天安全日志记载。学校要通过不定期的抽查,促使每班认真完成每天安全日志记载,特别是每天的点名记录,从而使班级形成良好的班风,杜绝安全隐患。

二、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防护能力。

本学期我校的安全教育工作要做到经常化、制度化、社会化,通过安全知识、安全技能的教育和训练,不断提高了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

(一)扎实开展“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系列活动。学校要围绕“全国安全教育日”这一主题精心制定方案,结合永城市开展的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道路交通,预防溺水、饮食卫生等方面的教育,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宣传阵地、设备和安全教育资料,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寓教于乐、贴近生活的安全宣传教育活动,使广大师生在教育活动中,增强法律意识,养成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增强防范意识和能力。

(二)加强交通安全教育。要进一步完善校门前相关的警告、提示标志等交通安全设施。要通过举行交通安全宣传图片展、国旗下讲话、交通安全知识教育讲座、主题班队活动,组织学生观看专题教育片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学生养成自觉遵守安全法规、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增强防范意识和能力,自觉远离交通危险地带。

(三)加强防溺水安全教育。针对我市池塘、溪流、湖多的特点,以近年来发生的溺水事故事例,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进行防范溺水事故的安全教育。教育学生不要私自下河游泳或到水边游玩,不要到临时挖掘出现不明水深的地方游玩,并把它作为学生的一项行为规范和纪律要求,对违反者要严肃批评教育,同时要分发《告家长书》告诫家长共同做好学生游泳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

(四)加强学校消防安全工作。要大力宣传《消防法》和安全防火常识,严防火灾特别是重特大恶性火灾事故的发生。要通过邀请专家到校讲座,在全校师生中普及安全和消防知识,掌握自救的方法、技巧,教育学生决不能擅带火种入校园,不能擅带火种外出野炊,培养学生注意安全用火意识。同时经常组织消防安全检查,重点对电脑室、实验室等各室进行检查,排除一切安全隐患,确保学校消防安全。

(五)加强校园环境卫生管理。要做好校园环境的净化、绿化、美化工作,学校每天组织环境卫生检查评比;积极开展传染病预防宣传教育工作,切实落实各项预防措施,加强对学校教室、图书室等教学场所和厕所等场所的清扫和清理,保持良好的清洁卫生,清除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条件。

(六)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学校要重视学生和老师的法制教育,坚持利用教师会、晨会组织师生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义务教育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等法律法规。以图片展、多媒体、法制教育基地等多种形式强化教育,增强师生的法制意识。

三、加强安全管理,确保工作落实。

本学期学校要采取各种举施,进一步强化了学校安全管理工作。一是强化安全管理意识。要时刻注意排查周边环境的安全隐患,定措施、定制度,切实加强学校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学校要利用国旗下讲话、广播、宣传栏等渠道大张旗鼓地宣传安全常识,增强学生安全意识,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二是加强食品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三是加强师生安全教育。特别是交通、游泳、防火等的安全教育,做好安全责任书的签订工作。四是加强师德师风教育。以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为准绳,坚决杜绝体罚学生或变相体罚学生,构建平等、民主、融洽的新型师生关系。五是做好安全工作文化。把安全工作当作一种文化来抓,做到求实、求真、求新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平安、卫生、文明、和谐的校园,切实保障广大少年儿童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六是健全管理工作制度。完善学校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按预案的要求开展“应急疏散演练”,要对学校的各项设施、校园校舍等每期至少组织三次拉网式安全大检查,针对存在问题并提出整改意见,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阶段。七是加大校园技术防范力度。本学期学校要争取完成校园监控系统建设。

四、加强多方互动、优化育人环境

(一)注重家校联系。本学期学校继续要求教师通过家校互动平台及时与家长沟通,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共同做好子女的安全教育。要结合安全教育主题和节假日,向家长发放《告学生家长书》,并通过家长会等途径向家长传递信息,促进家长们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

图书室的管理规章制度范文4

一、认真做好学生的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

加强学生行为规范教育,贯彻落实各项守则和规范。开学第一周是学生行为规范训练周,并结合学生文明礼仪开展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基本道德规范,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因此,我校做了大量细致扎实的工作,具体做法是:

(一)、加强领导,全面落实规范养成教育。

学校专门成立了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德育校长任正、副组长,成员由德育主任、后勤主任、年级组长等组成。学校开学前召开综合治理工作例会,研讨学校新问题,分析情况,提出对策,从而有效地推进学校安全工作全面深入地开展。同时,学校还注重与家庭、社区的沟通与合作。把学校周边的新问题与家长及社区领导和负责学校的法制校长沟通,得到了他们的大力支持。

(二)、育人无声胜有声,环境建设人文化。

学校营造浓郁的人文氛围,让每寸地方都能说话、每个角落都能育人。学校走廊里的名人字画、学生作品、干净的地板、清洁的墙壁、碧绿的草坪到处都显得清静、高雅,将学生的道德和情感融合,将学生的心灵和情操陶冶,通过身临其境的体验感受,在环境的细微之处达到了人文与环境的统一,为良好的道德规范和道德品质的养成提供了育人契机,从而影响了学生习惯的养成和思想初步的形成。

(三)注重师德,全面提高教师育人素质。

1、学校领导严以律己,争做教师榜样。

2、努力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我校班主任自身素质。

3、开学第一周,学校领导召开了全体教师会、班主任会、值勤教师会、学生会、学生值勤会、学生干部会、安全保卫会等,加强学校安全防范措施,确保开学工作的顺畅。

二、加强安全管理教育,落实各项安全措施。

学校的主体是学生,保证每一位学生的安全是学校不可推卸的责任。为此,我校不断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1、利用班会课和“国旗下讲话”的活动形式组织学生学习国家安全法规以及学校制订的一系列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同时学校在3月28日全国第十六个安全教育日上进行主题为《强化安全意识,提高避险能力》的活动。规章制度不仅规范了学生的行为,锻炼了学生的自立能力,而且杜绝了安全隐患。

2、严格落实学校路口安全值勤制度。我校按实际制定并严格执行学校门口及主要交通路口值班制度,明确职责,安排人员,实行无缝隙管理。在学生上学和放学的集中时间,由学校领导和教师及保安人员值勤,疏导交通,监督学生按交通规则行走,并做好值班记录。

3、在学校门口的路段设置醒目的警示牌,提醒机动车辆注意减速慢行,严禁机动车辆随意出入校园。教师机动车做好登记造册,规范按时停车。

4、开展“做安全小标兵”活动,强化学生的交通安全知识并做好学生安全知识竞赛。

5、为了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学校第一周安排了安全专题讲座,要求学生在遇到安全问题时,懂得救人与自救的方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作无谓的牺牲。

三、发挥职能部门作用,加强校园治安、法制管理。

1、成立法制教育领导小组,确定法制课教员。制定规划,布置工作,检查执行情况,总结工作,做好记录。布置本学期教职工认真学习法律、法规等知识,依法治校,依法执教。按时完成上级部门布置的各项关法制教育的任务,并有突破和特色。要求班主任利用校会、班会、队会、红领巾广播站、电视台、宣传栏、小小报、讲座等形式定期向学生宣传校规、《治安管理处罚条例》、《道路交通管理条例》、《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国旗法》等法律法规内容,做好普法工作,当好宣传员。开学初和期末我校聘请法制辅导员中心庄派出所的民警到我校对学生进行防骗、防拐、防火、防盗、防毒等“十防”法制教育,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2、加强校门安全管理,落实安全责任。

学校制定了严格的“门卫值班巡逻管理制度”、“学校保安工作职责”、“夜班值班制度”,学校现有门卫一人,保安两人,夜班值班人员三人,严格按照制度执行安全保卫职责,规定各方位上、放学接送家长等候区。同时,学校还加强了校门的安全保卫工作(实行24小时值班制),做到校内人员、来访人员出入登记,严控校外闲杂人员进入校园,维护良好的教学秩序。

3、校内外联防,确保师生生命、财产的安全。

开学初,学校聘任胡家园街派出所有关人员为学校法制安全副校长、法制辅导员,定期来校为师生进行培训,在学校两侧设有安全警示牌,设家长接送区,行政、执勤教师、门卫、保安各尽其责,保证学校周边有良好的交通秩序,创建良好的文化环境以保障师生安全。学校除在校内采取各种措施防范安全事故外,还与村政府,派出所等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整治,杜绝周边环境及外边闲杂人员对学校的干扰,把安全隐患阻止在学校之外。

4、落实实验室管理制度。

我校科学实验室布局合理,实验器材、药品、试剂进行分类排放及管理,并作了以下使用规定:常规器材分类排列在专用架上。使用时,教师必须向管理员完成登记手续。

5、学校消防设备定期检查,确保安全。

我校在图书、电教、仪器等各专用教室、走廊、仓库等重点部位共设有灭火器计53个,并于上学期对灭火器逐一进行了维护,对到期灭火器均进行干粉的更换,组织教师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培训,使每位教师均能熟练掌握使用方法。保证消防通道通畅,对学校电线、线路学期初进行了细致的检查,对存有安全隐患部位即时进行了更换,现无老化、破损等情况。制定了应急疏散预案,设置了安全出口、安全疏散等标志,对教师、学生进行培训,知道遇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并在第二周周五在学生中还开展了安全疏散演练,从而增强了学生安全防护意识。

四、加大资金投入,添置管理设施。

学校假期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排除,发现综合楼前下水井周围固定水泥破碎,综合楼、西楼外墙砖和小操场地破损,及时进行了围栏和维修;并对各教学楼内展窗和教室内电扇进行检查,加固;对学校紧急疏散通道进行检查,对疏散通道指示牌进行更换、加固等,无危房、无校车、无危险化学品,体育器材设专门体育教师托管,随时进行检查,以保障体育器械安全适用。只要发现问题,立刻解决,不能自行解决的马上向局领导汇报,力争尽快得到解决。

每月初学校设有专管人员对学校各部位设施设备进行安全检查,电气安全保障设施齐备,各类电气设备专人维护,以保障安全使用,学校报告厅、各教室、专用教室均制定安全管理制度,有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

五、加强食堂管理工作,经常进行食品安全检查。

我校食堂由教育局委派二中心小学校食办进行管理,但学校还专设一名主任主管食堂工作,加强对学生食堂的安全管理。学校经常组织有关人员到食堂进行不定期检查,保证了师生的饮食安全。饮水为直饮水,设专管人员进行饮水设备的卫生清洁。

近一段,我校校长针对学校周边实际情况,立即召开了行政会,尤其在安全方面提出了更高的防范要求,并对开学以来安全排查结果进行认真总结,找出不足之处,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建议,及时进行整改,尊重科学,强化管理,做好学校安全防范工作。

六、存在的问题:

1、校舍安全出现的问题

(1)、前院水泥地面破损严重,坑洼不平;

(2)、前院下水不畅通,排水困难;

(3)、防盗棋格门均损坏,不能正常使用;

(4)、后院地面下水井高于地面,造成排水困难;

(5)、西楼二楼窗户下檐水泥开裂严重,门窗年久损坏,漏雨严重;

图书室的管理规章制度范文5

上世纪80年代初期,改革的浪潮在神州大地滚滚涌动,使这个素有“燕赵门楣,通衢辽蒙”美称的“八沟”焕发出了青春的活力,平泉县农广校正是在改革大潮的推动下诞生的,迄今已有34年的历程。

一、树立办学理念,拓宽办学思路,建立稳定的农民教育培训师资队伍和培训阵地

建校34年来,平泉县农广校始终坚持“面向三农,服务三农,向两头延伸,工作重心下沉”的办学宗旨,全体教职工以“团结、高效、求实、创新”的精神和工作态度,依托远程教育网络,不断开拓教育领域。学校已由单一的中专办学形式发展为拥有中专、联办大专升本的学历教育,与开展农民创业培训、农民科技培训,“绿色证书”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非学历教育为一体的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多功能的综合性农业中等职业学校,承担着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引进、示范和推广的任务,为学员开辟了畅通的学习就业渠道。

1. 硬件建设是前提。学校占地5亩,有3500平方米的教学楼一栋,可容纳200人学习、住宿和就餐。为适应新时期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及大中专人才培养的需要,2003年以来,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农广校累计投资30多万元建起了计算机房、多媒体教室、电工实验室、餐饮实训室、图书室、电子阅览室,还投入了一定资金美化校园环境。经过几年的建设,学校从建校初期的“一个人和一间办公室”,发展到现在成为一所硬件建设先进、充满浓郁文化氛围的以农民教育为切入点的农业综合性培训学校。完善的教学设施为现代化教学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为平泉县大力发展农民职业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2. 师资建设是保障。农广校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思想业务素质。学校现有专职教师17人,“双师型”教师比率达70%以上,同时聘任林业、农业、畜牧、食用菌等部门具有丰富经验的中职以上职称的兼职教师119人,其中有56人进入中央校师资库。稳定的专、兼职教师队伍为现代农村教育的正常开展提供了师资保证。

3. 生源数量是基础。目前学校中专在校函授生565人,开设食用菌、设施蔬菜、畜牧养殖和林果四大特色专业。还有与国家,省重点院校联办的自考及网络专本科层次的教育,开设有经济管理、法学、工商管理、园艺等专业11个。学校各类学历在校生总计达928人。建校以来累计培训“绿证”学员7500人,开展实用技术培训36万人次,中专毕业生累计4048人,占全县总人口的千分之七,80%以上农村学员靠科技致富,并带动2.5万户农户进入小康行列,先后引进新品种28个,落实科技项目6个,示范项目56个,推广项目86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2个,试验示范推广面积10.6万亩,先后有近千名学员参加试验示范推广活动,创经济效益近亿元。

4. 科学管理是手段。为实现教学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确保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制定了教学管理、学员管理、档案管理、考务考核管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一系列教育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为强化内部管理,从制度上、机制上培养人,锻炼人,约束人。学校先后制定了《员工上下班制度》、《工作量化考核》等,同时依据中央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管理规范,充分发挥平泉县农广校专业课题组的作用,制定了符合平泉实际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管理规范,使学校各项管理及教学工作有据可依,灵活运转,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达到了事事有人做,处处有人管,时时有人在,教学有目标的工作要求,形成了教学有方,训练有素,管理有序的工作局面。

5. 培育农民是根本。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农广校突出以农民教育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突破口,注重动手能力,突出技能培养,大胆走职业农民教育之路。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把学员取得职业资格证当作主要内容来抓,注重培养学员的动手能力,真正使学员学有所获。根据教学需要,自编了《食用菌栽培技术》、《设施菜栽培技术》、《果树栽培技术》等符合生产实际的乡土教材,学员一看就懂,一用就能见成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领导重视,社会关注,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办学体制

建校初期,尽管办学条件十分简陋,农广人克服重重困难,积极争取各级领导的帮助与支持,1995年农广校被县编委确定为18人编制的正股级单位。从而初步确立了学校在本县农业技术教育中的一席之地。

上世纪90年代,农广校紧紧抓住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良好机遇,积极开展“绿色证书”培训工作,此时的学校已成为开展农民技术培训和推广工作的重要阵地。

1993年在原承德市农广校校长张学东的支持下,平泉县农广校借助高等教育面向大众化、实施深化改革之机,走与高校联合培养人才之路,1994年设立了中国农大、河北农大、河北经贸等院校平泉辅导站,为平泉经济的发展培养了急需的人才。2004年承担“阳光工程”培训后,由于培训工作出色,培训效果好,农广校被县“阳光工程”办公室批准为“平泉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2005年被市扶贫办确定为“承德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扶贫基地”。2007年被河北省确定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百家品牌基地”,2013年被省农业厅批准为“平泉县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基地”。

随着平泉县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农民对新技术的需求尤为迫切,2003年,农广校加挂了“平泉县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的牌子,2006年为副科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为农广校拓宽办学领域,发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中等职业教育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从而拓展了学校的服务职能和办学领域。

三、抢抓机遇,创新培育模式,提高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质量

建校初期,农广校抓住全国推行联产承包制的机遇,积极组织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学习农业基础知识,提高科学种田水平,为农村培养了一大批初等专业技术人才,由此壮大了农技推广队伍。进入上世纪90年代,开展了在职干部大专以上层次教育,先后招收大专以上学历生2116人,有效地提高了全县干部的经济管理和行政管理能力,为推动平泉经济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在已毕业的大中专学员中,有1人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1人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十大杰出青年,16人成为市级以上专业技术拔尖人才,300余人走上了副科级以上领导岗位,1000余人成为农业技术推广骨干,800余人成为农村脱贫致富的“田秀才”“土状元”。

进入新世纪后,特别是最近几年,农广校抓住加快农村城镇建设的历史机遇,大力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围绕“菌菜畜果”主导产业,以特色产业村、示范园区、示范农社为培育点,大力开展“一村一校”、“一园一校”、“一社一校”的“校村园社”培育模式,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一是“一村一校”模式,在全县26个村培养“两新一高”(即新身份、新作用、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222人,通过发挥示范引领带动作用,促进整村产业提档升级。二是“一社一校”模式,在全县8个示范社开展由合作社骨干成员参加的教育培训,专注培养乡村优势产业人才262人。三是“一园一校”模式,在12个产业扶贫园区按照“抓大户、引小户”的原则,以想入住园区的农民为培育对象,使其参加专项教育培训,了解相关政策,掌握生产技术,熟悉生产环境,带着技术入住园区,轻轻松松从事农业生产。通过“校村园社”培育模式全县农民学知识、学技术氛围日益浓厚,纷纷争取机会加入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队伍。四是做好跟踪服务,确保职业农民离校不断线,做到培训结束,服务在路上。在落实好职业农民培训环节同时,农广校还重视长期跟踪服务。建立专家、老师与职业农民“一对一或一对多”对接包扶关系,为服务对象提供系列服务,帮助解决新型职业农民生产实际问题。在突出产前、产中、产后技术跟踪同时,通过加强职业农民中专学历教育、技能等级鉴定和农民职称评定在新型职业农民中的推广,培养新型农民职业素养、打造高素质诚信农民,推动职业农民更快地从身份认同转向职业认同。截至目前,农广校共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284人,申请认定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279人,鉴定技能型职业农民437人,评定初中级农民职称267人,进行中专学历教育347人。所培育的新型职业农民全部领建和参与了种养殖园区及产业基地生产经营活动,对促进全县农业转型升级和推动农业园区化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整合教育资源,形成培育培训合力,搭建新型职业农民孵化平台

为贯彻实施“科教兴农、人才强农、新型职业农民固农”战略,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农广校整合了组织、人事、科技、农口等各部门教育资源,搭建了“1+3+10”教育培训平台,形成以县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统筹协调,以农广校为主体,农、林、菌技术推广中心互补共担,分布在农业产业链上的田间学校延伸覆盖的社会资源大联合、大协作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目前全县新型职业农民创业指导员65人,建设4个主导产业的高科技集成实训基地,80所村级分校,15个优势产业示范基地。与中国电信联合为新型职业农民搭建了信息化网络平台,共同建立了“空中课堂”,有针对性地开展新型职业农民所需的信息、技术咨询、病虫害图片上传、农产品信息、惠农政策等,为学员的生产提供了网络信息技术支撑,实现了“互联网+”下的现代农业生产链上的互通。为了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做好做实,按着中央校的培育规范制定了符合平泉县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规范、指导员制度、实训制度等相关培训制度,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全面提升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能力。

五、争取政策扶持,鼓励创业创新,强化新型职业农民示范带动

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过程中,为了鼓励新型职业农民创业、兴业,发挥新型职业农民的示范带动作用,平泉县因地制宜分产业、按类型制定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条件和标准,规范开展认定和颁发职业农民证书,将认定的新型职业农民纳入现有支农政策扶持范围,定向开展政策扶持,确保认定的新型职业农民创业、兴业后都能享受到1~2项扶持政策。全县整合了12个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青年创业贷款、高标准农田建设、科技扶贫、林木良种补贴等30个涉农项目,对认证的新型职业农民给予大力扶持。一是将农技推广补助、农机补贴、蔬菜标准园建设等项目直接向新型职业农民倾斜。二是争取农业产业化设施建设、基地建设、精深加工、市场开拓和品牌建设、合作社规范提升等补贴资金5000万元,资金使用以新型职业农民为主。三是安排贷款担保资金200万元,作为新型职业农民扩大生产和再创业专项资金,同时明确贷款担保额度为担保基金的5倍。对于在扶贫村发展产业、带动贫困户的新型职业农民在现有产业扶持政策的基础上给予扶贫政策扶持。四是对所有已认定的新型职业农民新发展和扩大生产经营的给予产业政策上浮20%的特惠政策。通过政策扶持,坚定了新型职业农民致富的决心和信心,带头集中流转土地建设产业园区,带头成立合作社、家庭农场扩大生产规模,带头应用推广新技术、新品种。仅去年一年,所培育的新型职业农民就创建了12个合作社,符合认定条件家庭农场151个,种养大户389人,其中1人荣获团中央、农业部青年致富带头人荣誉,两个家庭农场荣获承德市青年农场称号,20人获县委、县政府农村实用人才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