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测绘硕士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测绘硕士论文范文1
关键词:数字线划图、质量控制、检查
中图分类号:O213.1 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数字线划图(DLG)是已有地形图要素的矢量数据集,保存各要素间的空间关系和相关的属性信息,全面地描述表达目标。我国全国范围内的不同比例尺的DLG数据比较庞大,其数据质量检查的技术复杂、工作量大。如果采用常规的方法,一方面不能保证检查结果的质量,另一方面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还要影响工程进度。因此,结合生产作业的实际需要,研究利用计算机技术开发一个既能提高数字化生产,又能保障数字地理信息准确性的DLG质量检查系统具有重大意义。
二、DLG数据质量研究的主要内容
2.1 DLG数据质量的特点,影响DLG数据质量的各种因素,从矢量数据的特点、生产和使用出发,对数据误差产生来源进行了探讨。
2.2 对DLG质量检查的具体部分进行了阐述。质量检查部分包括:说明信息和地理实体数据。
三、DLG数据质量评价的验证
宜兴市高铁新城和丁蜀城区1:1000航空摄影测量工程包括基础控制测量、航空摄影测量,航空摄影总面积约100KM2,采用数码相机(DMC)进行航空摄影。
本文通过宜兴市高铁新城和丁蜀城区1:1000航空摄影测量工程项目实例,验证研究的理论知识,提出方法,并对质量检查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补充说明。
四、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贯穿于生产作业的全过程,每一个阶段都应进行设计相应的质量控制的技术指标,配备相应的质量检查和质量监督人员,落实质量管理的措施。生产分院检查率要达到100%;院级检查对资料、作业方法、成果要进行全部检查。对于外业检查部分要达到30%以上;局级验收对资料、成果检查要进行全部检查验收,外业部分检查验收要达到10%以上。
质检流程图如图1.1所示。
图1.1 质检流程图
4.1数据质量检查
数据质量问题是数据应用的保证,为确保数据的质量,将对提交数据做严格检查。
4.2影响DLG质量的因素
作业数字化测绘最重要的产品之一,DLG不仅要正确表达要素位置信息以满足制图要求,还要建立合理的拓扑关系、方位关系、度量关系以便于进行空间分析、数据分析、空间数据挖掘等,从而满足从行各业的需求。
本实例DLG数据质量受诸多因素影响,现罗列如下:
1. 产品本身的复杂性。要处理要层与层之间的关系,又要处理好要素与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还要兼顾出图的要求。
2. 数据源的质量。DLG的数学精度受到扫描矢量化所需的纸质地形图质量、扫描仪器质量、DRG制作质量的影响。DLG数据质量还与DWG格式的基线数据和图形数据质量有关。
3. 资料的质量。所利用的资料本身的质量以及这些资料能否正确使用决定着DLG的质量。
4. 作业方法。作业方法的完善是DLG成果质量的基础。
5. 人员素质。管理人员的能力、技术人员处理问题的能力、质检人员发现问题的能力、作业人员的技术水平等对DLG质量有着重大影响。
4.3数据检查内容
1、数据完整性检查
(1)数据层的完整性检查:分层数据的检查,即使图层没有数据也应以空层存在;
(2)数据层内部文件完整性检查:数据层内部文件包括空间数据文件与属性数据文件;
(3)要素项完整性检查;
(4)数据范围检查;
(5)要素完整性检查:检查各数据层应有的要素是否有遗漏或多余。
2、逻辑一致性检查
(1)要素一致性检查;
(2)格式一致性检查;
(3)数据分层一致性检查;
(4)拓扑一致性检查;
(5)要素空间关系检查。
3、接边检查
主要检查是否接边、是否正确接边等,主要包括:
(1)图形接边检查;
(2)要素属性接边检查:检查相邻图幅接边要素的属性是否一致。
4、不同数据格式间的一致性检查
打印输出符号化DLG图件与调绘片内容对照检查。
4.4检查结果处理
对于被检查出来的错误,用户可以用编辑工具改正这个错误,也可以将错误输出待后续修改。对于其它检查出来错误,应根据情况区别对待:要素丢失就应将要素添加到数据库中,要素多余就该删除。但数据在删除时要符合一定的条件才可删除,如检查出重复的高程点,如高程值一样且重复就可删除;如查出重复的居民地,若属性和代码都一样的情况下也可删除等。这个功能可以提高数据检查和人员编辑的效率。在检查过程中要根据发现的错误及时修改数据属性模板和代码映射模板,避免错误的再次发生。
五、小结
本文结合宜兴市高铁新城和丁蜀城区1:1000航空摄影测量工程项目,阐述了数据质量检查的方法。研究成果如下:
1.建立了较丰富的数据库,同时,根据不同行业的需要,可在规则库中增添新规则从而满足特定行业数据检测需求。
2.用户自定义属性模板数据设计研究。按照DLG数据国家标准和地区规范,研究和建立空间数据的属性数据检查标准规则模板,运用模板匹配的方法进行DLG数据属性质量检查。
3.质检方案可灵活定制。
4检查过程中提供人机交互检查功能。通过自动检测功能,可大大降低数据检查人员和数据监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数据库建库建设的效率。
5.自动化修正功能。
DLG数据检查的研究仍存在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没有完成多源数据叠加检查;在对地物比较复杂的繁华地段进行拓扑检查时,检查的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当前研究的方法在进行CAD数据检查时只能对单个图幅检查,不能满足作业批处理的要求。
矢量数字地形图(DLG)数据质量控制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它在生产、检查、验收、入库等环节的检验工作仍然普遍使用了传统测绘产品的检查方法和模式。因此出现了检验工作多、易出错、结果不规范、不全面、可视化程度低等许多弊端。从长期的生产和质检经验来看,只有正确分析各产品的质量元素,结合现有的软件开发技术,最大程度地利用程序进行自动检查,才是控制数字测绘产品质量最有效的手段。我们只有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理论联系实际,才能不断地完善DLG数据检查技术与方法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张彦彦.基于规则的DLG数据质量检查方法研究,硕士论文.南京师范大学 2007年5月,第3页
测绘硕士论文范文2
关键词:GIS技术;工作流技术;地籍管理
中图分类号: P2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地籍管理与GIS技术
地籍管理可以说是开展土地管理工作的基础工作,同时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们对于地籍管理的水平也有了更高层次的追求。地籍管理的所有数据和其他的数据一样和空间时间等因素有关,同时也会伴随着这些数据的变化发生巨大的变化。所以我们这里提到了一种新的技术GIS技术,GIS技术分为动态的以及静态的,这种技术的巨大优越性对于地籍管理的帮助可以说是无法替代的。
二、相关技术的概括总结
1、GIS技术
GIS技术是以庞大的地理空间的数据库作为基本基础的,主要使用的是地理模型的分析,然后通过这些提供比较多的空间以及动态的相关地理信息,同时还为相关的地理研究以及相关决策进行服务的一套大型的计算机技术系统。主要的是作为对于地理空间等数据进行储存、管理以及分析等的系统工具,在现代的许多行业中都为人们带来了很多的便利,所以目前来说这种技术非常受人们的青睐,传统的GIS技术主要是静态的或者是准静态的,静态的系统模式只是考虑被描述的相关对象的一些空间的主要特性,在存储的时候忽视了这些数据本身存在的时间的特性,所以当这些数据发生大的变化的时候由于新旧数据是不会自动更新和存储的,所以很容易造成数据的流失,所以这种方式的技术在使用上还是存在很大的缺陷的。而我们文章讲到的这种时态GIS技术目前尽管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但是能够有效的对地理信息进行管理,同时排出了前者的缺陷,能够进行有效的信息处理管理以及分析,能够对新旧数据进行有效的更新以及存储分析。
2、工作流技术
首先工作流就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有两个或者是以上的人进行的连续的完成某一个业务工作量的工作流转。工作流技术起初是用于办公自动化的研究工作中,
2、工作流,简单地说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为了共同的目标,连续地以串行或并行的
方式去完成某一业务,也就是业务在多个或者单位之间的流转。1993年工作流技术作为一种成熟的技术成立了一个工作流管理联盟,这个联盟的成立标志着工作流技术已经开始逐渐的进入到一个相对比成熟的发展阶段,工作流技术就是一个能够比较完整的或者说是能够进行自动执行功能的先进技术,这种技术能够根据一些系列过程中弧线的信息以及任务等进行不同群体之间的传递以及相应的执行。
三、时态GIS技术在地籍管理中的应用
首先这和普通的数据库大致是一样的,设计步骤主要有三个阶段,概念设计、逻辑设计以及物理设计,主要的设计步骤如下:现实世界 概念模型设计 逻辑模型设计 物理模型设计
1、概念设计
对于概念的设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具体的就是实体类型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这里的实体具体的就是指空间以及相关属性实体,对于地籍管理的结合设计常见的空间方面的实体就是有点、线以及面的实体控制,同时每一种不同的实体也有不同的自己不同的特征。而不同的实体类型也有相关联的地方,主要的联系体现在空间属性上的联系、空间上的关系、从属关系、属性以及北京之间的联系。
2、逻辑模型设计
逻辑模型的设计主要的讲到空间地籍数据的分析,这类数据主要的非为两种,一种是和这种数据属性有着密关系的相关数据,比如说宗地数据,另一种是非宗地的相关的空间数据,同时由于这类数据有时候还可以作为背景所以就会有少量的属性方面的数据,主要的就是用于一般情况下的查询工作。
3、物理模型设计
对于物理模型的设计主要的就是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构建以及使用过程。
四、地籍管理中工作流技术的应用
这方面的应用主要的是体现在执行过程、方式、执行者以及过程的监督,执行的过程蛀牙的就是从结构上对相关数据进行构成定义,执行方法上主要的是强调之心的规则,执行者主要的人以及电脑,最后进行相应的监督,同时系统还可以进行修改重做等。主要过程中能够对相应的关系形成网络,一个相关图形的流程进行定义或者是形成整个的流程图,主要的实现方法就是首先基于相关地理信息文件的工作流系统,之后是消息的系统工作流以及基于WEB的工作流,通过这三种技术系统的相互配合是吸纳消息的传递、安全的管理、数据库一会相关文档的管理等的多功能一体化的整体的开发管理过程。
五、具体的应用步骤
1、图形数据的输入.
这里主要考虑的就是数据的生产者等和系统能够进行相关存储的数据之间的相互转化,GIS技术能够根据得到的图形信息进行相关的处理形成具体的图纸,然后利用具体的软件尽心相应的分析处理存储等操作。
2、属性数据的输入
这里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对于主要的相关数据的输入储存,主要的使用批量输入,另一个是在日常的地籍管理过程中对于漏洞的出现进行补充输入,通过比较专业的健全的方法进行录入管理。
3、数据的查询以及分析
完成上面两个环节之后就可以对数据进行查询,查询的方法主要的也就是上面两个方法,图形以及属性数据的查询。对于相应数据的分析主要使用的是缓冲区的分析。条件分析以及统计分析。
4、数据的导出
上面讲到的是数据的输入过程,如果需要查询相关数据的同时还要相关数据的文案,这就要求对相关数据进行导出操作,这里的输出主要的就是完成某种审批和查询工作,可以进行打印报表等的形式进行索引导出。
六、总结
地理信息系统在地籍管理中的应用可以说是填补了传统方法的多种不足,对于这种技术的有效利用能够保证地籍系统的有效管理以及对于土地资源的有效管理运用,所以在以后的土地管理工作中必须大力的推广这种管理技术。
参考文献:
[1]赵亚灯.基于ARCGIS的城乡一体化地籍数据库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8(4).
[2]张炜.基于时态GIS的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硕士论文,2009(8).
[3]罗学年,潘正风.地籍信息系统中的时态问题研究明[J].测绘信息与工程.2011(1):11-21.
[4]王华敏,陈继祥,于雷易.基于基态修正模型的地籍时空数据库设计与实现[J]测绘信息工程2008,28(3):9.11
[5]帅开德,帅凯,李苏等.多维时态GIS地籍数据库建设[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9,32(3):52.56.
测绘硕士论文范文3
关键词:纸质海图 数字海图 信息要素 置信水平
Discussion on Methods for ENC Editing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NC,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tents and methods of ENC editing. The idea of developed and innovated ENC is brought forward, accounting to fulfill the requirement of customer.
Key words: paper chart; ENC; information factor; believable level
我国是举世瞩目的海洋大国,为了保障经济迅猛发展,在我国很多港口建造了超大型船舶码头,以满足超大型船舶航运需求。作为保障船舶航行安全的海道测量单位,如何利用好现代的测绘设备、测绘技术,生产出既满足航运需要又满足航运管理和港口建设需要的测绘产品,是海道测量界长期研究、探讨的课题。数字海图是由各国官方航道测量部门按照国际航道测量组织(IHO)制定的S57标准制作的矢量式数字海图,也是唯一可以合法的用于数字海图显示和信息系统的数字海图[1]。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海图因其具有传统纸海图无法比拟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船舶航行导航、船舶引航、海事管理、船舶交通管理和水上工程建设等诸多领域,成为海上安全与高效率海上营运的基本要素。数字海图是纸质海图的现代表现形式,而海图是地形图的一种,海图与地形图最大的区别是前者的海底要素不具有可见性,后者具有可见性,那么怎样把不可见的海底地形要素全部展现在使用者面前,是仪器制造商、测绘工作者努力实现的目标。
现代纸质海图编辑主要包含的内容为:(1)图幅设计:主要包括图幅名称或图幅编号、、坐标系统、投影系统选择等;(2)资料搜集:资料搜集分为两部分,一是新测资料搜集;二是旧有成果搜集,根据现实地形要素确定是否使用;(3)地形要素编辑:对沿海地形要素和图幅内主要地形要素的编辑;(4)助航要素编辑:对灯浮、灯桩、灯塔等助航要素的编辑;(5)水深编辑:对水深资料进行适当取舍;(6)特殊碍航物要素编辑:对沉船、礁石、工程和航运遗留或散落的沉积物、战争抛设的炸弹等;(7)潮汐:对潮汐要素的计算和编辑,包括验潮站、潮汐表、潮汐性质等;(8)海底底质;(9)范围线编辑:包括对航道线、锚地范围线、禁航区、养殖区、施工区等的编辑;(10)磁差计算编辑;(11)图幅整饰。
1.2数字海图产生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测绘设备不断更新,推动了海道测绘产品创新步伐。IHO早在1977年就认识到需要制定数字海图标准, 并开始标准的制定工作[2]。1983年IHO成立了数字数据交换委员会,专门负责标准的制定工作。在1985年5月IMO海上安全委员会第51次会提出数字海图安置讨论的议案,1996年11月IHO了划时代意义的《数字化海道测量数据传输标准》(S-57 3.0版),1996年12月,IHO又了《ECDIS海图内容与显示规范》(S-52 4.0版)。IHO4.0版S-52与3.0版S-57标准的颁布,海图概念、目的映射、可视化、技术工序等出现了巨大的变化[3]。从此后ENC和ECDIS的研发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国内科研院所、海道测量单位对自己的测绘产品进行数字海图制作创新,创新的基本目的是:保证不同用户的使用者,快捷、便利的查询到自己需要的相关信息,保障船舶航行运营、港口规划运营、港口建设运营、航运管理的安全和高效低耗。要实现上述目的,在1999年数字海图孕育而生,目前诸多单位编绘的数字海图,数据量较纸质海图有些扩展,但是仍可认为是纸质海图的简单数字化。
1.3数字海图特点
符合国际标准的数字海图通常被称为电子航海图[4],即ENC(Electronic Navigational Chart,ENC),也就是通常说的数字海图。 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数字海图制作和读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与纸海图相比,纸海图产品是以海图符号支撑,海图上的信息需要借助于《海图图式》来反映传达给使用者,数字海图产品则是以数据和数据库支撑,海图上的信息以属性编码的形式反映,使用者需要借助于《海图数据字典》来获取信息[5]。因此数字海图应具有如下特点:(1)数字海图涵盖信息量大。(2)图幅范围从过去纸质海图的固定性转变为灵活性。(3)部分区域的比例尺具有可变性(既可以缩小又可以放大)。(4)由过去纸质海图涵盖内容的单一性改变为数字海图复合型。(5)用户具有宽阔的可选性。(6)水深由不变到可变。(7)使用简单快捷。
1.4.1执行规范和标准
如前所述,数字海图具有的7大特点,那么在进行数字海图(数字海图)编辑时,在遵照《海道测量规范》、《航海图编绘规范》、《海图图示》、《数字化海道测量数据传输标准》(S-57 3.0版)、《ECDIS海图内容与显示规范》(S-52 5.0版)标准的前提下,制作单位必需以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制作数字海图为己任,否则制作的数字海图(数字海图)就成了纸质海图的简单的电子化。制作数字海图应遵循的原则是:制作的数字海图必须符合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在符合标准的前提下根据广大用户的需求进行测绘产品表现形式的创新。
数字海图涵盖大量海道测量测绘信息,进一步提高了编辑海图的可信度,具体编辑内容及表现方法为:(1)测绘仪器:包括定位仪器、沿岸地形测量仪器、单波束、多波束、浅地层剖面仪、磁力仪、侧扫声纳、流速仪、海底地质取样器、验潮仪等的分辨率和精度指标;(2)测量方法:包括测量范围、测量方式(检查测量、扫海测量)、发现的碍航物确认核实手段等;(3)潮汐性质:验潮站位置、潮汐性质、实施验潮数据提取方法、流速、流向;(4)助航物:航标、高大建筑物、高山、指向标站、AIS等;(5)重要的地形要素:包括码头、防波堤、港航管理部门、货场、铁路线路、高速公路、公路;(6)碍航物:包括礁石、沉船、钻井平台、石油管线、海底电缆、跨海大桥、跨通道的高压线等;(7)海区有关界线:包括港池、航道、锚地、通道、港界线、养殖范围线、抛泥区范围线;(8)船舶导航:根据船舶吃水自动生成设计航线,实时显示偏航方向、偏移距离、船速及到目的地的时间;(9)规划施工:包括范围划定、范围面积计算、平均水深计算、疏浚土方量计算、选定等深线的自动生成;(10)海底底质;(11)管理范围划定;(12)投影及坐标系统转换;(13)测绘时间;(14)高程基准;(15)测绘单位;(16)置信水平;
随着我国港口吞吐能力的不断增强和航运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重要的航行区域一般都进行覆盖测量,为了准确地反映海底地貌,纸质海图在编绘中尽量放大比例尺,但是准确的表示局部就不可能表示全部,怎样才能做到又具体又全部呢?数字海图可以做到既详细的表示局部区域的海底地貌,又能够宏观的表示图幅内海底地貌变化趋势。根据实际水深测量、地形岸线测量、潮汐观测、底质探测、扫海测量、特殊碍航物测量、助航标志测量、浅地层剖面测量、重力测量、磁力测量、测区流速和流向测量的成果进行数字海图编绘,每幅数字海图分别采用中文和英文进行编绘。编绘根据不同用户的需要在保障基础数字海图,符合规范要求的基础上,分层进行拓展、对航行区域的不同测量方法产生的测量成果进行拓扑,根据用途对相关要素进行取舍,做到由过去纸质海图编绘单一性转化为复合性的数字海图。
数字海图实际上对于表示的最大区域内的每个分区域是数字海图系统,因此要求数字海图系统的制定标准、传输标准、显示标准符合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为船舶航运、港航管理、规划施工、海洋渔业作业、海洋坏境保护等行业硬件和软件配置(导航软件、疏浚软件、航运监控软件;计算机、GPS、测深仪、电罗经、计程仪、倾废记录仪、雷达和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VESSEL TRAFFIC SERVICES))提供广阔的使用空间。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数字海图系统可实现分项选择和集成选择,根据信息显示窗口的大小选择自己需要要素,而那些相对次要的要素,随着比例尺变化自动增减[6]。实现无级比例尺数字海图,同时对潮汐、重要航行区域的发展变化、助航标志、测深精度置信水平、海底现势置信水平、测绘手段等重要要素进行语言陈述,数字海图编辑实现图示和语言陈述相结合,保障数字海图让用户使用放心、简单快捷。以下为各种查询结果的示意图:
2结语
计算机技术、网络信息技术、测绘技术、测绘设备的发展,有效的提高了海道测绘产品的表现形式,为航运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目前数字海图有多种表现形式,由于数字海图(数字海图)处于制作初期和制作高峰,对国际标准、国家标准领会浅显,制作方式仍停留在纸制海图制作的基础上,造成数字海图(数字海图)与用户需求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对数字海图编辑方法进行了探讨,以大比例尺海道测绘数据为基础,利用技术手段用户可以自动生成选项中的任意比例尺的数字海图(数字海图),引导数字海图(数字海图)编辑向满足用户现代需求方向转化。
参考文献:
[1] IHO S―57”Transfer standard for digital hydrographic data”. Edition 3.0.IHB Monaco, 1996.
[2] 王牧.数字海图系统中最优航线设计的研究.大连海事大学,硕士论文,2000.
[3] 翟京生.现代海图学的变革.海洋测绘,2008,28(5):73-76.
[4] 彭认灿,郭立新,陈子澎.数字海图更新方法综述.航海技术,2005,(2):35-37.
[5] 谢宇飞,贾建军,房宏图.海图重大技术变革及其影响.“海鹰杯”有奖征文,2008.
测绘硕士论文范文4
关键词:高路公路,航测,地形图
中图分类号:U412.3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 言
航空摄影测量技术作为空间信息技术体系的两大分支之一,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系统具有运行成本低、执行任务灵活性高等优点正逐渐成为航空摄影测量系统的有益补充,是空间数据获得的重要工具之一[1]。
目前国内无人飞行器航测遥感技术在测绘行业有了很大的推广应用,但大都是生产制作DOM及DEM,对于大比例尺DLG的生产只是进行过小面积实验,很少进行实际的生产应用。本文从生产实践出发,以目前最先进的航测技术为主线,分析探讨了高速公路地形图航测,在现阶段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1 航测系统与工作内容
1.1 航测系统
国内航测技术发展较快,航测系统操作系统也较多较复杂,一般有MapMatrix系统、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一体化测图系统PixelGrid以及Y amaha RMAX和Canon EOS一1 Ds MarkII数字单反相机集成的低空无人直升机数字摄影系统。
航测系统是基于航空,卫星遥感,外业等数据进行多源空间信息综合处理的平台。它不但为基础数据生产,处理和加工提供了一系列集成的工具,而且还采用了统一的数据管理接口将处理的数据有效的管理起来,为后期数据增值和共享提供基础[2]。
1.2 工作内容
本文讨论对高速公路区域条带地区进行航拍作业,要求如下:
(1)航空摄影,高速公路区域采用无人机航拍;
(2)利用航测手段测制1:2000数字地形图、DEM\DOM成果;其任务包括航飞、外业控制测量、内业空三加密、DEM\DOM制作、数字地形图制作、地形图编辑,成果整理与提交。
2 技术依据与成图精度
2.1 技术依据
(1)、CJJ8-2010《城市测量规范》;
(2)、《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测内业规范》GB7930-87;
(3)、《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数字化测图规范》GB15967-1995;
(4)、GB/T 20257.1-2007《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
(5)、GB 14804-93《1∶500、1∶1000、1∶2000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
(6)、《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数据文件命名规则》CH/T1005-2000;
(7)、《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标准》GB/T18316-2001;
(8)、《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CH1002-2005;
(9)、《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CH1003-2005;
(10)、《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2007)。
2.2 成图精度
(1) DOM精度
DOM数据中地面明显地物点对最近野外控制点的图上点位中误差依据GB/T 18315-2001应符合下表规定:如下表1所示。
表1DOM精度要求mm
中误差的两倍值为最大误差。阴影、摄影死角、森林、隐蔽等困难地区的地物点对最近野外控制点的图上点位中误差按上述精度规定值放宽0.5倍。
(2) DEM精度
本测区的DEM格网尺寸为2.5m×2.5m。DEM格网高程值相对于最近野外控制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得大于表中表2规定。
表2DEM精度要求m
高程中误差的两倍值为格网高程的最大误差。高大林木覆盖区、高层建筑阴影遮盖区等困难地区的高程中误差按上述规定可放宽0.5倍[3]。
3 总体流程图
高速公路地形图航测的总体流程图如图1所示:
图1高速公路地形图航测的总体流程图
4 具体流程
4.1 空三解密
本文拟采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的空三软件VirtuoZo AAT中的VzLowCor模块对无人机数码影像进行畸变纠正,然后利用VirtuoZo AAT+PATB小数码自动空三加密模块,以小数码航片作为空三加密的原始数据,运用PATB平差软件进行光束法区域网平差。通过航测内业方法(包括内定向、相对定向、公共连接点的转刺)构建空中三角网,并将外业控制点成果导入系统按严密的数字模型进行区域整体平差,得到优化后的外方位元素和加密点成果。
转点、选点采用软件全自动功能模块进行处理操作,在少量人工干预情况下实现工作效率最大化。
(1)、按编制的加密计划,开始建立相应的加密分区,把小数码影像以相应的各航线关系建立相应的加密测区。输入相应的摄影比例尺参数、相机参数、影像分辨率等。
(2)、进行内定向,注意各航线的相机文件有无旋转,需要旋转的片子相机参数必须要对应旋转180度。
(3)、添加相邻航线间的偏移点(即航带间连接点),相邻航线间只加首尾两点即可,航线过长的情况下可适当的在中部添加点,以便后续工作进行航线间自动转点。
(4)、相对定向、全自动转点。由软件自动计算完成,在大面积水域或大面积植被情况下无法计算,软件会自动记录并在计算完成后提示哪些模无法自动完成。可由人工干预适当加些关联点再自动匹配计算即可完成。
(5)、挑点。调用PATB计算,选用5*6布点布局进行粗差踢除。
4.2 DOM制作
本文利用Virtuozo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工作站进行1:2000数字正射影像图DOM的制作。在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中,导入空三成果恢复测区并创建立体像对,作业生产区域DEM数据,并用特征点、线参与计算修改生成DEM。利用DEM数据对原始影像进行数字微分纠正,通过自动生成的镶嵌线对整个测区的模型正射影像进行无缝拼接,并最终完成数字正射影像图。最后按矩形图廓对影像进行分幅裁切,形成DOM数据成果。
利用DEM完成影像微分纠正,按照分区对测区内影像以像元大小为0.1m进行双线性内插或三次卷积内插法进行重采样,生成分区正射影像(DOM)。通过自动生成的镶嵌线对整个测区的模型正射影像进行无缝拼接。DOM接边中高大建筑物的投影差带来的接边倒影,可采用调换左右片生成正射影像进行贴补,使高层建筑物达到无缝接边,并最终完成数字正射影像图。
4.3 DLG制作
利用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VirtuoZo测图模块,导入空三加密成果恢复航摄数字影像的立体模型,采用内业判读,进行各地形要素的数据采集,生成图形文件。
作业不允许在1:1的模型比例尺下采集,一般放大1.4倍或两倍进行采集,以保证立体采集的精度。作业时需要注意的要素关系如下:
(1).数据采集时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减少断缺,避免遗漏、移位;线线相连的,必须进行捕捉;平行的要素,进行平行拷贝表示。道路、水系必须要能够真实表示形状,圆弧之处必须有足够的点来表示形状。面状要素需闭合,如房屋、湖、塘等;要素相交时应捕捉。
(2).房屋采集在房角上,需启用直角闭合的功能。对屋顶上的楼梯间、电梯间、冷却塔、水箱、卫星接收天线、烟囱以及临时性的建筑物不采集。
(3).有方向的线状符号(如:陡坎、围墙等),应特别注意采点顺序,采集时锯齿应在数字化方向的左侧,采用左手规则。
(4).自由图边、测区最近的电力线、等架空杆位必须测绘,以保证图内电力线、有准确的连接方向。
(5).内业采集过程必须做到除成果不能定性的因素外,基本上与该要素的最终表示效果一致,不给下道工序遗留多余的工作量,能在本工序完成的内容一定要在本工序内完成。
(6).每一个像对的测绘面积原则上不得超过基本控制点边线外1cm;图幅及像对必须在测图仪上完成接边。
6 小结
本文详细探讨高速公路地形图航测的整体流程,建议利用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进行地形图生产,尽可能在载人机不便或无法完成的情况下,由无人机来完成。如多块小面积、危险场所、远离机场或没有可供其起降场地的区域。总之,目前无人机航测技术应该体现在载人飞机航测技术的补充方面。
参考文献
[1] 范承啸,韩俊,熊志军,赵毅。 无人机遥感技术现状与应用[J] 测绘科学 2009,34(5):214-215.
测绘硕士论文范文5
关键词: 空间决策支持系统;城市规划;地理信息系统;模型库.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设施的现代化,城市规划已经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规划好一个城市直接关系到整个城市的总体发展. 城市规划历来是以地理空间信息作为其设计与管理的基础. GIS 技术的应用不仅仅是辅助绘制规划图纸,而是已经直接用于编制规划方案、城市规划管理与决策的过程中. 在城市建设中,很多发达国家的政府管理部门已较普遍地将GIS 和计算机及其网络等先进技术手段应用在城市规划与管理方面,使电子地图和城市基础信息(图形/属性) 及城市规划数据取代了传统的图纸、文档和手工作业方式,在局域网或者Internet/ Intranet 网络上可以完成对城市基础信息的检索、查询和空间分析.国内有很多地区及大、中、小城市也将目光瞄准采用现代GIS 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来建设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并建立起完备的系统软件和城市规划地理信息数据库(刘纪平等,2005) .
1 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研究
大多数GIS 软件在国内城市规划管理应用中都是基于关系型数据库的网络版系统,具有较强大的功能,主要有下面几个特点.
1. 1 GIS 与OA 紧密结合
根据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特点,建立以工作流办公自动化技术为主线,以GIS 技术为核心的集成系统来实现整个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自动化是目前比较理想的方法,并且也得到比较成熟广泛的应用.工作流办公自动化作为贯穿规划管理审批工作始终的骨架,主要处理有关审批文档资料和网络数据传输等方面的工作,同时采用GIS 作为整个系统的技术核心,处理大量繁杂的城市规划空间数据. 与传统的办公系统或者文档管理系统的实现方法不同,城市规划管理所需的所有数据(图形的和非图形的) 以及所有操作(文字性的和非文字性的,内业的和外业的) 应该完全地融于一个自动化的工作流程之中,通过工作流引擎以统一的界面将不同的工作内容送至每个相关操作人员. 整个系统则是以规划管理业务流程为核心,将其所需的业务数据及各类基础图形数据通过工作流引擎贯穿到一个自动化的工作流程中. 应用Internet/ Int ranet 和Workflow 技术,充分与各种规划管理模式相适应,为规划管理部门提供一个全新概念的集成化的规划管理工作环境(朱光,2002) .
1. 2 城市规划数据一体化管理
城市规划的图形数据/ 属性数据和各种文档资料(各种报表、批件、表单等) 在实质上存在着紧密联系,只有在系统设计时从根本上充分考虑其内部关联并实现一体化管理才能符合城市规划管理的现代化需要,才能保证整个系统的先进、高效和实用.
现在国内外大多数的GIS 软件都已经研发出自己的空间数据引擎( spatial data engine ,SDE) . 毕业论文完全能够在大型关系型数据库中实现图形/ 属性数据一体化存储. 将规划数据的空间信息与属性信息统一管理,充分利用大型关系数据库的优势,拓展数据管理的范围,使系统扩展为不仅能处理结构化数据,而且具有处理非结构化数据的功能,同时还能将这2 种管理功能完全地、有机地融为一体的系统. 其实质是把各种空间数据的处理方法尽可能地放在数据模型的内部. 总之,数据模型应该是面向空间实体的,空间位置只是空间实体众多属性中的一类,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图形/ 属性数据的一体化存储和查询,城市规划的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都应有机地组织在一起并统一存储,即将复杂庞大的规划数据在统一的系统上处理.
1. 3 面向规划的数据组织与管理
城市规划工作基本上是建立在对地图的处理模式上的. 目前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数据源也主要是各种纸质地图及其相应属性数据,通过数字化存入计算机,系统根据数据采集的对象和手段来设计数据组织与处理模式,都是面向地图的(朱光,2002) . 因此,为了使这些地理空间数据所表达出的地理信息模型能够贴切、等价地反映出地理现实世界,在对规划数据组织和管理上,应该考虑改变以地图为基础的模式,不再将各类空间计算局限在图层范围内进行,而是直接面向客观世界中的空间实体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在人们感兴趣的范围内进行计算. 城市规划信息系统建设的核心是数据问题.在数据组织上应该突破原有的实体点线面、图层、地图和图库的结构,直接面向空间区域或空间实体集合,从中处理面向城市规划的信息数据.
1. 4 采用Client/ Server、Browse/ Server 混合模式结构
在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采用Internet/ Int ranet 技术意味着规划管理工作不再受空间限制,使城市规划信息社会化服务、远程办公、远程系统维护成为现实. 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前台办公自动化系统”可以统一用B/ S(Browse/ Server)结构,用网络浏览器作为普通办公办文界面,办文过程的普通查询和统计工作可以使用Web 方式. 同时考虑系统的安全性和扩展性,这就需要建立以数据服务器为中心的三层服务体系结构,具体划分为数据服务层、应用逻辑层和表现层,并分别运行于网络的不同计算机硬件设备之上. 数据服务层可包括数据库及数据库服务器、空间数据引擎(SDE) 等,其功能是存储和提供城市规划的空间数据;应用逻辑层包括应用服务器、各种应用开发组件和网络服务器等,其功能是提供网络和数据处理的应用工具;表现层则是利用应用逻辑层提供的工具开发出的针对用户的各种具体应用界面(扈震和张欣,2002) .
B/ S(Browse/ Server ) 结构的优点就是利用了Internet 网络的强大资源平台,解决规划管理中的远程数据操作的问题,同时系统另外还具有“瘦客户端”的软件特点,为用户尽可能提供简便、丰富、易用的操作界面. 但这并不代表C/ S (Client/ Server ) 结构模式就可以淘汰了,因为目前GIS 的许多数据操作还是要在局域网内完成,如复杂的图形编辑、空间分析等. 因此城市规划管理系统的后台数据维护系统将采用C/ S 结构模式,通过这种模式对海量的地理信息数据提供强大的维护功能,为“前台办公自动化系统”提供丰富有效的数据支持.
2 城市规划空间决策平台体系结构
目前大多数城市规划管理系统建设主要完成规划地理信息数据的管理维护以及城市规划办公管理业务的处理. 只有少数大、中型城市开始着手研究利用计算机与GIS 技术辅助城市规划管理与设计中的决策性业务,并且只在某些局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这些都还不能完全满足城市规划中的需要. 从目前大多数GIS 在城市规划行业的应用情况来看,运用最多的还是空间数据获取、存储、查询、显示、制图、制表等工作上,只是通过GIS 的空间分析功能对城市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得出结果,缺少对复杂空间问题决策的有效支持能力,同时即使通过分析得出的结果也不能很好地同城市规划管理的业务有效结合,很难满足城市规划的各级决策者的需要,难以发挥其辅助决策的作用. 因此,建立统一的符合城市规划要求的空间辅助决策支持平台已经成为目前城市规划行业最为紧迫的任务之一(王亮等,2005)
一般来说,空间决策支持系统( spatial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SDSS) 能帮助决策者从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现象中抓住本质、理清头绪、明确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标:自主、灵活地生成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案,研究和比较它们的利弊与矛盾,进而找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采取相应的措施与行动(于卓和吴志华,2001) .
在城市规划管理业务中,审批的首要依据是对规划设计方案的审核. 通过对审批项目的规划设计方案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的计算,硕士论文确认是否符合整个城市的总体规划的要求,同时符合我国城市规划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为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图1) .
在整个体系结构中以城市规划空间地理信息数据为基础(包括现状数据、规划数据、法规数据) ,以规划设计方案数据(设计数据) 为对象,同时建立完备、科学的决策模型库,在进行空间辅助决策业务的工作中,根据工作的需要提取特定决策模型,利用GIS 的空间分析、海量数据检索得到决策分析结果,供决策者参考. 同时,可以利用三维景观技术真实模拟实际场景,为决策者提供更为逼真的决策效果.
3 建立城市规划空间决策应用模型
城市规划空间辅助决策的应用模型由空间数据、属性数据、空间决策知识库、决策模型库、算子、决策结果组成(图2) . 空间数据是指按矢量或者栅格存储的空间实体的集合,是空间算子的处理对象.属性数据是指规划管理业务涉及的各种文本数据,包括文字、图像、录音和录像等,城市规划决策知识库定义了城市规划相关数据,包括总体规划、控制性规划、道路规划及专题规划等信息以及城市规划法律法规等信息,这些信息是算子工作时的参考依据. 决策模型库和决策算子是从决策模型库中运用各种决策模型,从而提炼出来的各种数据操作,包含如空间量算、空间关系和空间分析等功能,另外还包含了数据挖掘、元数据管理、数据统计与分析等. 空间决策结果和属性决策结果分别是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运算得出的计算结果,该结果往往表现为统计数字或逻辑关系. 决策知识库定义了和各种专业背景相关的知识、决策结果的表示参数等,以空间结果和非空间结果为基础、结合决策知识库最终生成用户的决策结果. 建立完备的城市规划决策模型是实施空间辅助决策工作的核心. 在建立模型时,首先充分理解和分析决策模型的知识内容,逐步分解成每一个细致的知识点,然后针对每一个知识点赋予相应的决策算子,最终形成决策模型数据库. 在实施空间辅助决策工作中,决策平台提供数据输入、数据处理、提取模型、决策运算、结果表达几个步骤(图3) .逐步建立空间辅助决策工作规范化操作流程(雷兵等,2005) .
在城市规划管理的业务工作中,规划设计方案的审核是城市规划管理审批中的重要依据,这样就需要利用空间辅助决策平台对大量的规划信息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计算后得出相关结果数据,供规划管理部门决策.
在设计方案的审批决策中,首先定义规划设计方案的图档标准,结合空间辅助决策平台操作流程,在数据输入阶段,决策平台提供自动识别设计方案的所有信息的接口,在数据处理阶段时对设计方案的数据进行整理,对方案中的各个要素进行分类,在决策运算阶段时提取方案指标计算模型,通过模型中的各个决策知识点自动计算方案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如:容积率、绿地率、建筑密度、日照时间等,最后对运算出来的结果与规划的预计指标进行比较,滤出不符合的指标. 最后在结果表达阶段,可以将辅助决策结果以多种形式表达出来,一种就是列出符合的指标项和不符合的指标项,使得决策者对设计方案的决策结果能清楚地识别,另外一种表现结果就是采用三维虚拟现实技术,将决策结果形成三维景观,模拟反映设计方案的真实效果,使决策者更能直观地了解设计方案的各项指标,从而准确发现设计方案的问题,及时完善(雷兵等,2005) .
4 空间辅助决策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空间辅助决策平台的应用服务采用B/ S 结构,系统维护采用C/ S 结构(图4) ;通过统一的系统结构设计、数据库结构设计、功能模块设计和组件化开发方法,职称论文实现地理信息系统与决策支持系统的紧密结合及相互灵活调用,构建统一的城市规划空间辅助决策软件平台.
整个空间辅助决策软件平台采用大型关系型商用数据库Oracle 9i 或者SQL Server 2000 数据库作为基础数据库,通过GIS 的空间数据引擎( SDE) 建立城市规划基础地理数据库、规划设计数据库、决策模型库、决策知识库及元数据库. 针对庞大的数据库维护在局域网内完成(C/ S 结构) ,包括:数据录入与更新、模型库管理、用户管理、权限管理、系统管理等模块. 同时利用COM 技术建立空间辅助决策平台的组件库接口. 其中包括:查询、分析、显示、管理这
4 大模块. 用户界面采用B/ S 结构,基于. NET或J SP 环境下建立操作简便、直观的软件界面,一种是将决策结果提供给领导决策,这种决策结果通俗易懂,容易理解,另外一种是提供给技术人员复杂的分析结果,这种决策结果全面、复杂,需要技术人员通过整理选择性的提炼,然后再交于领导决策.
5 结语
城市规划空间辅助决策软件平台的建立,为城市规划管理中诸多决策任务提供更为科学准确的理论依据,通过建立和完善城市规划通用模型,不仅可以规范空间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建设,而且可以推进城市信息共享. 目前SDSS 技术已经逐渐应用于城市规划行业,但在应用模型的通用性、结果表达等方面还不够成熟和完善. 随着GIS 技术、建模技术、人工智能、决策支持技术等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城市规划空间辅助决策软件平台应该向着人工智能专家系统的方向发展.
附中文参考文献
扈震,张欣,2002. 基于Internet 的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研究.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3) 6 :56 - 58.
雷兵,刘纪平,谭海,等,2005. 空间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的应用模型及管理研究. 测绘科学, (30) 2 :55 - 56.
刘纪平,李静华,王亮,等,2005. 电子政务空间辅助决策综合数据管理研究与实践. 测绘科学,30 (1) :10 - 11.
王亮,刘纪平,雷兵,等,2005. 基于GIS 与DSS 技术的空间辅助决策软件平台设计与开发. 测绘科学,30 (1) :19 - 20.
测绘硕士论文范文6
关键词:地图信息系统 图件 图册 GIS 应用架构
中图分类号: P208 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随着水利信息化建设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发展,水利建设过程中产生的传统硬介质图件、图册保存使用不便的缺点逐渐暴露出来,在许多水利部门却依然存在大量历史纸图,这些图件、图册数量大、种类多、精度低、现势性差、更新速度慢。
水库建设管理图件、图册包括水库规划图、施工图、水库基础设施配套图及批准的设计变更图件、图册原件。完整的、真实的水库工程图件、图册资料是水库工程实体质量的见证,是水库基础设施管理、使用、改建和扩建的依据,是水库建设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对于水库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图件、图册资料管理一般采用手工编制与归档整理方式,手段落后,更新困难,查阅非常不便,不能满足水库设施高频率、快节奏的建设需要。为加强水库工程资料数字化和规范化管理,提高水库工程管理水平,设计和建立基于GIS的水库库区图件、图册管理信息系统势在必行。
本研究从水库管理单位的实际要求出发,利用数据库、GIS、网络等先进的技术手段,将和水库有关的各种图件、图册进行扫描,形成图像文件,并对图像文件进行合理的分类组织。开发设计的图件、图册管理信息系统,能有效解决了图件、图册的存储、管理和应用等诸多问题。
2系统研究现状及任务
地图信息系统是一种研究系统,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国内不同行业的地图信息系统因目标使用对象不同而研究方向不同,地图信息压缩存储查询方法及地图模型也不尽相同。
本研究项目任务是针对小浪底、西霞院库区不同时期、不同专题、不同类别的地图使用情况,研究水利工程地图信息的获取、传递、转换、贮存和分析利用,测定水利工程地图信息量的方法,研究地图信息转换和贮存管理方法,开发各种分析计算、综合对比、评价软件等,建立多种地图模型,应用和发展各种分析评价方法,以及开发相应的软件管理系统。
3系统建设主要工作
1、地图分类统计
对各时期、各类型的地图分门别类进行详细统计,建立地图分类统计图表。
2、地图扫描矢量化
对纸质地图用工程专用扫描仪扫描并矢量化,建立栅格地图。
3、地图拼接
确定地图坐标基准,对地图进行坐标系统校正,建立各类地图要素间拼接关系,对不同专题地图的相同要素进行拼接。
4、地图叠加
建立各类地图的不同要素间的叠加,尤其是对不同的专题地图进行叠加分析。
5、建立地图数据库
建立符合地理信息系统国家标准的具有动态属性的“小浪底、西霞院水库库区地图数据库”。
在“小浪底、西霞院水库库区地图数据库”基础上设计并开发“小浪底、西霞院水库库区地图信息系统”,系统包括水库地形地貌图模块、行政区域图模块、重要建筑物图模块、滑坡塌岸图模块等。
4系统建设目标
“小浪底、西霞院水库库区地图图件、图册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目标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4.1统一规范管理
对小浪底、西霞院水库建设管理局在日常工作及科研工作中产生的库区各类地图图件、图册进行统一、规范的管理。从而使小浪底、西霞院水库建设管理局工作人员在其日常工作或科研工作中快捷、方便地检索、查阅所需地图图件、图册。并对最新产生的图件、图册快速入库更新,使决策人员能够以最快的速度了解水库库区地形地貌的变化、滑坡塌陷区域最新情况等。
4.2多媒体动态演示
将库区管理现状专题图、库区专项设施专题图、视频文件(AVI)、移民安置规划专题图等多种数据利用多媒体制作工具制作成多媒体演示汇报系统,声、像、图、文生动具体。同时提供提供自动播放功能,提供人工控制播放功能:播放,停止,跳转等。为工程设计的评审会或专题汇报会议提供现代化的专业素材,并能向领导实时动态演示。
4.3快速辅助决策
本系统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就是对突发地质灾害(比如滑坡、塌陷等)的快速辅助决策功能,系统可以展示事故发生点周边地形地貌环境情况来辅助决策,并生成地质灾害区域的最新地图,在紧急事故发生后记录并展示事故地点和事故的详细信息,并能对地质灾害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4.4辅助规划功能
辅助规划是在建立水库库区图件、图册管理信息系统的另一目的,通过实现对水库基础地图数据、专业地图数据和属性数据的管理和共享的同时,使专业图形数据与地形图数据结合,从而为规划设计提供较为贴近现状的图形数据和现状属性数据,并与水库相关数据库建立数据接口,获取地面工程动态数据。使地图图件、图册管理信息系统在规划设计得到应用推广,实现库区工程电子化资料快速更新,提高规划设计准确率,实现规划图纸的电子存档。
5用户情况及采用的软硬件
系统的使用人员是小浪底、西霞院水库建设管理局的领导、科研人员、工作人员及与水库建设管理局工作有联系的其他人员或领导。系统的使用人员一般应能较熟练操作计算机,使用浏览器。
系统的维护人员是小浪底、西霞院水库建设管理局的专业技术人员。系统的维护人员应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并对计算机信息系统有一定的了解,熟悉GIS数据库操作。
系统开发使用的软件主要有:Oracle、ArcGIS server 、ArcGIS配套软件等。
数据处理使用的硬件主要有:数据库服务器、图形工作站、大幅扫描仪、打印机、计算机等。
6系统主要功能及实现
依据《小浪底、西霞院水库库区地图信息系统研究》的要求,“小浪底、西霞院水库库区地图图件、图册管理信息系统”应具有“地图上传功能”、“地图检索功能”、“地图浏览功能”、“地图下载功能” 、“地图编辑功能”、“地图叠加功能”、“地图统计分析功能”、“地图输出打印功能”、“地图的放大、缩小、鹰眼、区域选择、移动、目标检索、图层上移、图层下移功能”和“系统管理功能”等基本功能。
系统功能可以采用B/S体系结构和C/S体系结构相结合的方式实现。
7系统建设步骤
共分为四步:
(1)设计并建立“小浪底、西霞院水库库区地图图件、图册管理数据库”;
(2)在“小浪底、西霞院水库库区地图图件、图册管理数据库” 基础上设计并开发“小浪底、西霞院水库库区地图图件、图册管理信息系统”。
(3)对所有未数字化的图件图册进行图像扫描,并对扫描后的图件分门别类,建立起合理的组织结构,在小浪底、西霞院水库建设管理局对地图进行分类整理的基础上,协助小浪底、西霞院水库建设管理局进行相关地图入库的工作。
(4)最后对小浪底、西霞院水库建设管理局指定人员进行“小浪底、西霞院水库地图图件、图册管理信息系统”的维护及应用培训。
8系统应用架构设计
(1)客户层:包括3级用户(一般用户、管理用户、核心用户)。
(2)应用层:在ARCGIS平台上进行的图件、图册相关的二次开发。
(3)数据层:通过空间数据引擎ARCSDE与数据库相连。
9结束语
本文介绍了水库库区地图信息系统,以及该系统的具体实现方法. 水库的科学管理对水库的安全和效益的发挥至关重要,开发这个系统,节省了水库管理中需消耗的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实现了水库管理的信息化。该系统的不断完善和应用,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为水库日常管理工作提供了统一的模式和规范化的操作流程,实现了水库管理信息化规划设计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朱长富;基于3S的水库淹没处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人江,2005年S1期。
[2]陈雪冬,杨武年;水库移民GIS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和实现[J];测绘科学;2004年03期。
[3]胡志刚;小浪底移民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研究[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1996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