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范文1

关键词:空港经济;耦合;协调;指标体系

近年来,空港临港经济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国家和地方在推进空港经济发展的进度上呈现差异。空港经济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应运而生。一些省市在如何解决空港经济与区域经济的相互促进发展方面,尤其是如何促进二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发展问题,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

一、对空港经济内涵的研究

空港经济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空港经济是指布局于机场区内部,与航空运输直接相关的产业经济,而广义空港经济则是依托机场设施资源,区域经济与机场航空运输相互融合形成的新型经济形态。本文所讨论的空港经济为广义层面。国内外的学者将空港经济从产生到发展的原因与形成机理按照理论背景、适用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为主线,对空港经济的内涵进行了解释。Lrwin、Kasarda(1991),Testa(1992),O’Connor(1995),Rovertson(1995),Bowen(2000)等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空港经济的内涵与相关产业特征进行了研究。我国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空港经济的发展在理论上进行了界定,主要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经济性概念、产业性概念和区域性概念。张雄(1997),曹允春、踪家峰(1999),曹允春、李晓津(2004),刘武君(2005),欧阳杰(2005),李江涛、蒋年云、涂成林以及彭湃(2005)分别进行了相关研究。关于空港经济内涵问题,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国外关于空港经济内涵的界定大多是属于描述性的,我国学者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和概括。

二、对空港经济发展经验、模式、评价方法与模型的研究

在空港经济的发展经验与模式方面,主要是我国专家和学者进行的总结性研究。杨友孝(2008),周少华(2009),王晓明(2009),曹允春(2009),王为人(2001),包世泰等(2009),施蔷生(2010),孙淑美和黄达海(2010)分别进行了相关的研究。目前已有的研究中,对空港经济的评价方法主利用要有投入产出理论、Malmquist生产力指数、数据包络分析(DEA)法等。张越(2006),赵海波(2006),董志毅、彭语冰、彭峥(2007),刘雪妮(2008),戢涛(2011)分别运用相关方法进行了研究。数据包络分析(DEA)是以“相对效率”概念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种效率评价方法。该方法的基本思路是:通过对投入、产出指标数据的分析,确定有效生产前沿面,并根据各决策单元(DMU)在平面上的投影确定与有效生产前沿面的距离。Gillen、Lall(1997),Sarkis(2000),Pels(2003),Fernandes(2002)研究了35个巴西机场的运行效率问题,他们对机场的空侧效率和路侧效率分别进行了研究。Massoud等(2003)、Joseph(2004)和BarrosC.P.(2008)对国外一些机场的数据,分别从横向和纵向比较了这些机场的运行效率问题。曹允春(2003),都业富(2006),何艳(2011),于剑、黄燕彬(2011)采用组合评价方法对我国机场的运营效率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对于空港经济的评价方法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主要是定性的描述性的方法较多,定量研究较少,方法比较单一匮乏,将其他评价方法和DEA相结合对机场效率进行评价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这是目前研究的严重不足。

三、对空港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关联性研究

欧洲、北美和日本等地的学者对区域经济发展中空港经济的影响进行了较多的研究,Malecki(1986),Massey(1984),Markusen(1986),Huddleston、Pangotra和Caves(1990),Doganis(1992),Weisbrod(1993),Ashford(1994),GhobriaandFleming(1994),KeithG.Debbage(1995),Brueckner(2000)及Keith(2002)通过研究均发现,通过机场产生的客运量和货运量与区域经济以及就业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数量关系,得出了航空运输将一直能够作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存在的结论。叶舟(2005),杨松(2006)、曹允春(2001),彭语冰、董振强、彭峥(2007),刘海波、刘明君(2009),崔婷(2011),宋伟(2006),谢菲(2015)分别利用模型对机场规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联性进行分析与研究。

四、对空港经济与区域经济耦合作用机制与路径的研究

虽然已有大量文献对空港经济与区域经济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但对空港经济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机制与机理的研究还比较少。赵文(2011)、刘会(2013)以首都国际机场为例,探讨了空港经济与区域经济互动的耦合作用机理,并分析了北京南部区域的空港经济区与环首都经济圈相互对接的机制,进而诠释了对京冀间实现区域经济合作关系的新理解。早在2008年,刘雪妮便在其博士论文中提出,要想促进空港经济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发展,就要从政策层面上进行推动。赵文(2011)指出,促进空港经济与首都区域经济的耦合发展必须从三个方面构建其实现路径。

五、研究述评

从目前理论界与实务的研究来看,国内外对空港经济的研究仍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一)概念的模糊性。从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在空港经济发展、空港经济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等概念的界定上,学术界还没有达成共识,没有统一的界定。

(二)空港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不明确性。厘清空港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是研究空港经济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问题的基础,只有空港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着相关关系,才能进一步研究其协调关系。已有文献中国外研究定量较多,国内研究则是定性研究较多;研究空港经济发展中的部分因素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较多;研究结论比较多样。国内评价空港经济的影响则比较偏重机场本省的盈利能力和效率水平,针对区域经济发展中空港经济的影响作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定性研究和描述性研究上,定量研究极少。

(三)分析方法比较单一,组合分析方法极少。从对空港经济效率问题来看主要是围绕着机场效率展开分析,定量分析主要采用Malmquist指数法、层次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DEA)等方法进行分析,分析方法比较单一,将分析方法组合应用的研究相对匮乏,加之数据收集困难导致相关的实证研究尤为不足。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范文2

关键词:区域经济;法制;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D922.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0-0177-02

一、区域经济法制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区域经济法制作协调,才能保证区域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我国提出了要统筹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可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涉及的方面很多,如基础设施、产业结构、人力资源管理、环境保护等,如果只是非制度化调整,则不能实现区域经济的长期协调发展,需要建立区域经济之间的法制协调,实现区域经济由非制度化向制度化管理,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法制保障,响应我国的政策,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概念

区域经济是对部分地区进行行政区域或者地理位置的划分,导致经济上具有相互联系的综合体,主要是根据地域特色进行地域划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主要是协调区域中不同的行政政策,区域经济法制协调发展是解决区域经济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如立法冲突、执法保护、司法不协调等,以保证区域经济的稳定。

(一)区域经济法制协调发展的内容

区域经济法制的协调发展主要包括立法、执法和司法的协调。立法协调主要是对不同行政机关的立法活动上的沟通,保证立法系统的完善和和谐,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执法协调是区域经济在执法过程中进行的协调,它包括宏观的和市场监督方面的协调。其中,宏观方面的执法协调保证区域间进行有效的执法交流和协作,市场监督的执法协调是对区域经济进行监督指导,促进区域经济的执法效率。司法通常涉及到政治方面的问题,司法协调通常也会有政治干预,保护地方经济,使区域经济不能协调发展,而是相互对立。要保证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需要处理好司法协调不受政治的影响,减小政府对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区域经济法制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

区域经济法制的协调发展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这些原则的制定需要通过立法、执法和司法的协调。第一,法制统一同地方的立法有机结合的原则。我们在保证法制统一的基础下,让区域立法发挥其应有的特性。区域立法应该根据我国的宪法和法律进行制定,不能相互抵触。区域经济法制要在中央的统一立法下制定相应的规则,并要根据本地的特点和需要,尽量统一协调,避免各种冲突,保证区域经济法制的协调发展。第二,保证效率和公平兼顾的原则。公平就是在区域经济法制协调发展中,需要做到公平公正,并且要兼顾效率问题,做到不同地区的经济地位平等,减小区域经济差距,促进区域经济法制调控的发展。第三,要有互利共赢的原则。利益是经济发展的核心,法律作为上层建筑促进了基础经济的发展。利益不仅存在于各个行政区域,还存在于整个区域中,要实现利益共赢。总之,就是权衡区域中各个行政区的利益和自我调整,实现区域经济法制处于和谐互利共赢的目的。

三、我国区域经济法制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区域立法时没有完善的法律协调机制

我国法律中规定的中央和地方立法有职权划分和协调机制。职权划分是要求中央和地方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积极主动地进行地方立法的执行。协调机制包括不抵触原则、冲突裁决机制等。虽然我国区域立法的法律协调机制有了一定的发展,且有较强的指导性,但是它主要针对宏观上的统筹协调,在实际中运用和操作能力都不强。在区域立法时,应该将重点放在区域经济法制协调发展的立法程序建设之前或者建设过程中,尽量避免出现冲突以后才进行相应的调整。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不是独立的,不能进行独立的调整,需要依靠中央经济的支撑,但是它们之间的协调机制却不完善,需要加强中央和地方经济的协调发展,是保证区域经济法制协调发展的重要要求。

(二)区域经济法制易发生冲突

由于区域经济的发展特点,造成区域经济法制容易发生冲突,主要是由于不遵守立法的规定,有的甚至在自身权限之外。我国的地方立法呈现膨胀式的发展,有立法权限的地方机关数量不断增大,其增长速度超过了中央立法。地方立法的调整范围针对地方的具体事项,制定权限也向中央立法机构延伸,在地方立法发展迅速的今天,冲突也由此产生。常见的区域经济法制冲突有对外商企业的优惠税收政策的冲突,如“两免三减半”;有环保的相关法律法规容易发生的冲突,如新建或者扩建一些禁止的、对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不同地区对土地的租赁有不同的规定,不同地区对劳动合同、法规政策等都有一定的差异,道路交通规定的安全政策的差异等等。这些冲突阻碍着区域资源的配置效率,甚至整个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三)各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

各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协调也是造成我国区域经济法制发展不协调的重要原因。由于自然、政治、经济、文化以及行政划分等差异,造成各方面发展的不平衡。它会使我国金融体系不完备、权利分配不当、财税体系不完善、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因此需要不断完善各地区的经济协调发展。我国要发展成完善的市场经济机制,保证资源优化配置,利用国家统一的立法机制来协调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是不合理的,如劳资标准、土地价格、地方产业等,不能实现一刀切。可以根据我国的法律和经济政策,给各地相应的立法和管理权,制定出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特点的经济法规,才能为我国各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提供一定的保障。

(四)对各种冲突没有完善的解决机制

区域协调机制能监督和管理经济法律行为,还能为经济立法事项作出全面的统筹和开发,这样能有效协调区域立法机制,防止各种冲突。虽然我国区域经济法制增长速度很快,但是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立法协调机制,对各种冲突没有完善的解决机制。所以,需要加强区域经济法制的协调发展,建立完善的解决机制,保证各种区域经济的冲突都能够很好地解决。

四、我国区域经济法制协调发展的完善对策

(一)建立完善的立法协调机制

立法协调机制是为了保证区域间经济具有井然有序的立法机制所制定的规章制度。要想提高区域经济立法的良好质量,需要保证区域立法的协调和透明机制。针对不同的地区,身份地位有很大差别,即使是对同一部法律,理解也会有很大的差别。各地区对中央立法的认识差别也很大。因此需要完善立法协调机制,才能保证我国法制的统一,排除区域经济法制发展中存在的障碍,促进区域经济法制的协调发展,保证区域经济健康、稳定、和谐的发展。地方政府之间应该磋商协议,要保证协议的制度化,就需要建立完善的区域立法机制。区域立法的协调是在全国立法机制下各地区政府之间立法的协作,它是建立在现有的法律法规基础之上的,只是协调立法机制的内容,立法的主题和权限、法律法规的等级范围等都没有改变。它要保证各地区经济法制的内容和实施互补,在法规制定时要各个地区共同探讨,根据各地区的建议,建立符合地方经济协调发展的法律机制。

(二)利用司法机制的协助

我国司法体制存在着不协调的地方,需要建立完善的司法协调机制。首先,要对司法建立统一的标准,通过利用司法鉴定机构的协作,在保障司法鉴定发挥作用的情况下,建立统一的司法鉴定的相关标准,保证司法机构的公平和公正,对于司法活动,可以通过各地区的司法机关的协商来达成统一的标准,保障司法的权威性。在司法活动中,还需要具有统一的证据公开标准,保证采集证据、认证证据时的有序进行。其次,加强司法机关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协助。对于异地文书的送达,可以通过异地委托送达机构,保证文书送达的及时有效。对异地司法文书的执行,可以通过司法协调执行机构,对不同地区的案件,可以委托当地司法机关进行执行,同时还要有跨区域调查取证、不同地区管辖单位、区域法律等的协助,保障司法资源的整合,保证各区域司法机关的协调配合。区域之间具有很强的地方保护主义,要保证区域经济法制的协调发展,需要消除地方保护主义,保障公平,对不同区域可以通过加强区域联合,也可以通过寻找其他的渠道,如纪检委,来保证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三)促进区域间执法的协调与合作

区域执法的协调和合作就是让不同的机构和部门相互合作,形成一个统一的机构,从而实现执法的监督和检查、处理过程以自身单位的名义执行。首先,这种方法能够促进多部门之间强强联合,避免出现执法过程中的重复情况。在执法联合时要通过各地区的政府部门经营领导,保证和执法部门的协作。其次,可以利用行政协助来解决区域经济发展活动中出现的难题。它通过向其他行政部门发出申请,以协助解决相关行政问题。建立完善的不同区域案件信息的移送和交流机制,保证案件资料能够及时送达,避免出现拖延的现象。对于跨区域间的信息交流和沟通,可以建立一个区域联网的信息交流平台,如建立电子档案、市场主体信息库等,保证信息的共享。还要建立完善的行政执法争议、区域执法的协调机制,对执法过程中出现的争议,根据不同地区的管辖单位,根据不同部门之间意见和建议,协商决定该争议的解决策略,保证区域经济法制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小蓓.我国区域经济法制的协调发展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3.

[2] 赵慧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宏观调控法制完善初探[J].科学之友,2010,(11):87-88.

[3] 周菊.区域经济发展的法制协调机制浅析[J].政法学刊,2010,(5):34-39.

[4] 刘银.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4.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范文3

【关键词】重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现状

一、引言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一个重大问题。中国是一个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疆域、13亿人口的发展大国,区域经济不平衡,构成了中国的一个基本国情特征。

在学术领域,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已经成为了区域经济学的研究热点,有大量的文献对其内涵、机制以及评价体系做出了分析和探讨。虽然很多文献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进行了评价研究。相对缺乏了对于地区内部地区之间协调发展的研究。

自2007年重庆市成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一直在西部担当者现先试先行的角色,经济总量的迅速增长,多年居西部前列,但是由于重庆市农村、大库区等特点构成区域内部发展差异明显。2006年末“一圈两翼”发展战略、“十一五”期间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等政策。

综上,本文试图通过阅读和梳理学术界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概念的界定,定义出本文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特征。并以此为依据建立评价体系,对重庆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进行科学评价,为促进重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提供理论意见。

二、评价方法

本文按照如下步骤对重庆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进行分析:1.梳理学术界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认识,找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外在特征,2.选取合适且易获得指标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进行描述刻画。3.建立模型并进行评判。

(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外在特征

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特征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化,二是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缩小,三是区域经济整体水平的快速提高。

(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

选取合适的指标体系来评价以上三个特征应当遵循以下几个原则:首先,准确性,所选指标必须准确的反应重庆区域经济发展对应特征的信息,保证实证的合理性。二是简单易的,所选指标应该简单明了,保证操作的可行性。

1.选取全域Moran I系数作为衡量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指标。理由如下:Moran系数是反映空间或邻近区域单元属性值的相似程度,能很好的检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总体特征。

本文以人均GDP作为变量x,通过计算相应的全局MoranI指数衡量不同区域之间人均GDP的空间关联程度,以综合反映区域之间一体化程度。

2.选取基尼系数(G)作为反映区域经济差异缩小的指标。理由如下:相对于区域经济差距缩小的外在特征而言,基尼系数是一个逆向指标,体现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性要求。

三、实证分析

(一)数据选取

本文的数据来源于《重庆市统计年鉴》(2006——2012),期间包括了重庆市提出“一圈两翼”概念以及“十一五”的整个时间段,年鉴中明确统计了“一圈”“两翼”的数据,方便计算。

(二)分指标讨论

根据公式(1)(2)(3)分别算出重庆市2006——2012年“一圈两翼”之间的Moran系数、基尼系数以及经济增长速度如表3。

从表3可以看出Moran系数处于一个不断增长的状态,这表明自2006年以来重庆市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在不断的提升,相互依赖程度也不断扩大。“十一五”期间一直在一个较为稳定的水平。基尼系数稳中有所降低,在整体降低的事态中2008至2009年有所回升,但并不影响重庆市区域经济间差距在逐步缩小的趋势。整体经济增速较快,均位于西部先列,其中“两翼”的发展速度要快过整体发展速度,这也同时说明了区域差距在不断缩小。整体增速近年有所下降,这也国家的“稳增长”政策的体现。

(三)综合评价

根据表3给出数据,为了避免由于数据量级不同而带来的分析差别,将数据标准化得到的新数据y=x/max x;算出重庆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程度C的值,并针对表2划分出相应等级,如表4。

从“十一五”初期到末期,重庆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从0814增加到了2011年的0.971,2012年有所下滑。这说明,自重庆市成为统筹城乡配套改革试验区后,在统筹城乡、缩小差距、经济增长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一圈两翼”战略实施以后,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方面也有突出的贡献。

四、结论与讨论

本文选取重庆市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理论与实践,总结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三个特征: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差距缩小、经济增长速度,并分别运用Moran I系数、基尼系数、GDP增速对重庆市一圈两翼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做出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明确了“十一五”期间重庆市“一圈两翼”发展的协调程度和趋势。

参考文献:

[1]姜文仙.广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效应评价[J].发展研究,2013,05:41-46

[2]彭荣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机制与评价研究[D].河南大学,2007

[3]姜文仙,覃成林.区域协调发展研究的进展与方向[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10:90-95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范文4

关键词: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法律规制 问题 措施

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法律规制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完善的立法体系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经过长期的发展依然处于较低水平,致使存在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有颁布的法律法规缺乏较强的系统性,并且在立法方面还存在大量空白。虽然颁布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但大都属于地方性质的法规和规章,缺乏经济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并且对地域的约束力比较低,也没有较强的权威性,具有较浓的行政色彩,无法适应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

(二)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缺乏较强的依法行政意识

我国行政管理体制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多次改革,改革以后微观经济受政府干预的程度逐渐降低,初步形成了以间接管理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框架,实现了建立市场体系的目的。然而,部分地方政府还没有使自身的职能得到正确的转变,管理观念和方式依然比较落后,依然无法摆脱传统的自上而下的“指挥式”计划管理的模式,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管理存在较多不足的地方,但却过多地干预微观经济主体,尤其重要的是工作人员缺乏较强的依法行政的意识。我国区域政策采用命令等方式提出,较少征求公众的意见和建议,采用的手段主要是行政手段,交易水平处于比较低的水平,不仅无法满市场主体多元化发展的需要,同样也不能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要求。

(三)缺乏健全的区域经济发展利益协调机制

我国由于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地理位置、国家政策以及环境资源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医疗、基础设施、教育以及社会保障等基本服务方面,四大区域间存在较大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差异,差异比较明显的是东部、中部以及西部等地区,差异最为明显的是西部地区。在社会经济管理中存在生态补偿机制不完备,资源开发补偿机制不健全,财税体制缺失等问题,亟须进一步完善,严重制约了区域经济的整体协调发展。当前,我国区域合作组织中有不少都是以协商组织的形式存在,并且这种组织形式比较松散,再加上相关合作协议缺乏较强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没有较强的法律约束力,致使区域之间形成的利益冲突问题在短时间内很难得到有效的解决,非常不利于区域之间经济的合作和发展。

(四)存在阻碍区域经济发展的“地方保护主义”

体制问题在区域经济发展一体化的过程中依然存在,行政区域板块是大部分地区经济发展的重点地区,依然存在的贸易壁垒、要素流动障碍以及地方保护主义等问题,致使市场出现了封锁的问题,对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非常不利。地方政府缺乏整体观念和全局的意识,并且一贯坚持本地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过分地追求经济高速发展,赢得较高的生产价值,因此在投资项目方面比较盲目,并且出现了重复建设的问题,在产业竞争方面并没有严格按照正常的秩序进行,不仅浪费了很多资源,还不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特色经营和有所作为的方针并没有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得到真正地落实,区域经济的发展速度受到了严重影响。

二、完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法律规制的措施

(一)加强经济立法,完善法律体系

市场经济实质上就是法治经济,美国在地区开发中对先立法后开发调控的成功做法和经验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我国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应充分发挥经济法律法规的重要的作用,立法机关主要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区域调控立法进程的加快对调控我们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有了经济法律法规的控制,我国区域开发和调控就不会遭到行政区的干涉,同时又可以为区域开发调控的持续进行提供相应的保证,区域经济能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得到较快较好的发展。具体做法主要有:首先,为了满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要求,国家应加快立法进程,制定出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如《区域协调发展法》《区域经济法》等;其次,现存的关于区域经济法律法规依然存在较多的问题和不足,国家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其进行修改和完善,使之更适应经济的发展需求;第三,尽快出台有关区域经济法律的实施细则及配套法规。建立和完善我国区域经济法律体系,保障和促进区域经济健康发展,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从而实现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健康、稳定以及快速发展。

(二)转变政府职能,坚持依法执政

在日益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不断加快,这就对政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不仅需要转变自身的职能,使行政管理体制得到进一步深化和改革,还需要将自身的职责认真落实到位,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有效的调节,认真做好公共服务、市场监管以及社会管理等诸多方面的工作,放宽微观经济的发展政策,努力建设一个责任心强、具有较高法制意识、重视资源节约以及服务型的政府。建立统一市场准入政策、市场法制环境,推进市场准入、市场监管和消费维权等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使政府协调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得到不断地提升,提高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水平。

(三)建立健全区域政策体系

从理论意义上来说,区域政策是一种为了缩小各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并实现提高问题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一种政策。从我国的基本国情来看,需要充分借鉴国外发展国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经验,建立健全我国的区域政策体系,并使该体系具有中国独有的特色,且具有持续性的特点。我国区域政策的核心内容应涵盖以下几方面:一制定的区域政策要能够使我国各个地区得到比较均等的公共服务,为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二是需要从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营造促进各个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三是为了加快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速度,并使各个地区的居民都能够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环境下得到更多的实惠,需要制定符合问题地区发展特点的投资政策,为各个地区的发展提供可靠的资金保障。

(四)加强区域之间的经济合作

加强区域合作对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区域之间有了充分协作和科学合理的分工,区域实现共同利益最大化的可能性就会变大。要发挥中央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作用,建议国务院下设一个区域合作调控的专门委员会,全面有效解决跨行政区合作中面临的难题,使各级政府对区域合作中的职责和作用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和了解,使各项监督管理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此外,还需要使行政区域和经济区域之间存在的各种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具体来讲就是消除阻碍经济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不利因素,如市场分割、行政性壁垒以及地方保护主义等,建立健全区域之间的合作机制,形成一种新的发展格局,让各个地区经济发展中能够相互合作、密切联系,实现共同发展的目的,使提高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成为可能,为提高各个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可靠的保障。

三、结语

法律规制在保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主要论述了完善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法律规制的措施,通过加强立法,完善法律体系有助于区域开发和调控免遭行政区的干涉,为区域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转变政府职能,坚持依法执政,有助于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建立健全区域政策体系,为加快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速度提供可靠的政策保障;加强区域之间的经济合作,有助于加快区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从而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异慧.当前我国生态环境犯罪的刑法规制及其完善[J].学术论坛,2011(06)

[2]廖卫东,何笑.我国食品公共安全规制体系的政策取向[J].中国行政管理,2011(10)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范文5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金融风险

abstract: this article embarks from the classical theory, uncoordinated and the financial risk’s relations has conducted the research on the regional economies development, thought that the regional economies development will be uncoordinated through many kinds of way initiation finance risk.

key words: regional economies development; financial risk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经济的问题最终会集中体现于金融。那么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与金融风险之间是否存在某些关系呢?本文将结合经典的金融风险理论,就这一问题展开初步的分析。

1从马克思经典假说看

1.1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导致的生产过剩

首先,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导致的产业同构及重复建设问题,会导致商品生产的结构性过剩。经济领先区域经济之所以领先与其产业结构领先于经济落后地区的产业结构是分不开的。经济落后地区在缩短与经济领先地区的经济差距的过程中,必然要进行产业结构的升级,当经济领先区域的产业升级速度不能维持两个地区之间的产业结构差异时,必然会出现产业结构的叠加。产业自构必然会引发大量的重复建设问题。而产业的同构与大量的重复建设必然会导致商品生产的结构性过剩。

其次,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导致的需求相对不足,使得生产过剩问题更加严重。第一,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会导致消费需求的不足。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协调必然会导致经济领先区域与经济落后区域收入水平之间的差异。对于经济领先区域而言,在产业结构升级缓慢的情况下,其对于已有产品组合的消费需求会趋于饱和,由此制约其消费需要,而对于经济落后区域而言,较低收入水平会制约其消费需求。第二,从投资需求角度看,对于经济领先区域而言,虽然有大量的资本集中,但是由于产业升级的缓慢,资本流入到生产领域的量在产业趋于饱和后就会增长缓慢,投资需求开始不断萎缩,而对于经济落后区域而言,政府将比较稀缺的资源集中配置在其认定的高利润率的“关键性产业”中,这必然导致本地原本就稀缺的资源对于其他“非关键性产业”而言更加稀缺,进而制约了“非关键产业”的投资需求。

1.2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导致的金融过剩

首先,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会导致经济领先区域的金融相对性过剩。根据前文的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协调会导致资本从经济落后地区持续的流出,同时还会阻碍资本流入经济落后地区。而对于经济领先区域而言,金融资源的大量集中,在国家“一刀切”式的宏观调控下,很容易产生金融的过剩,形成信用的过度膨胀。

其次,对于经济落后地区而言,在地方政府的引导下,大量的金融资源被投放到“关键性产业”,而根据“资金软约束”理论,在行政干预的情况下,这些产业很有可能产生“资金软约束”现象,进而导致金融的结构性过剩。

2从凯恩斯理论角度看

凯恩斯指出,经济危机发生的内在原因在于有效需求不足,而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亦可通过这些途径导致金融风险。

首先,从消费需求角度看,一方面,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导致的区域间贫富差距增大会导致消费需求不足的情况;从另外一个方面看,在经济领先区域出现的劳动力总量相对过剩及结构性不足,亦会导致区域内收入的两级分化,进一步制约需求的扩张。

其次,从投资需求角度来看,对于经济领先区域,在旧有产业趋于饱和的情况下,投资需求的动力主要来自于产业升级,而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会阻碍其产业的升级,进而阻碍了投资需求的扩大。而对于经济落后区域而言,一方面,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会阻碍“非关键性产业”的投资需求,而另一方面,优质劳动力的大量外流也会制约该地区的投资需求。

3从周期性的金融内在不稳定理论角度看

首先,按照明斯基的理论,金融风险的产生源于经济周期中的某种变换,而在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协调情况下,经济落后区域的经济赶超战略为这一“变换”的产生带来了契机。在地方政府的引导下,投资机会出现了,大量的资金因而汇集于“关键性产业”,在资金软约束的情况下,很容易形成信贷泡沫。

其次,经济落后区域为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会偏好于高新技术的发展,而通过自主开发或者引进的途径在本区域内形成技术的创新,而这亦会带来新的“变换”因素,进而导致多方面的风险暴露。其一,如果自主开发,那肯定要发展与高新技术产业密切相关的风险投资业,而风险投资业的特点是集高风险、长期性、专业性于一体,这与经济落后区域优质劳动力及资本缺乏的现状是冲突的。其二,如果从经济领先区域引入,由于经济领先区域资本充足,在以此基础上进行的技术创新多以服务于资本密集型产业为目标,当然这也符合产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产业的转化规律,如果经济落后区域进入相关的技术,则会导致资本对劳动力的过度替代,使原本就稀缺的资本更加稀缺,而劳动力就业状况则更一步恶化,进而对金融体系产生冲击。

最后,稀缺资源向经济领先区域的持续涌入,也会加大经济领先区域金融体系的内在不稳定性。稀缺资源在经济领先区域的持续集中,一方面为银行过度信贷埋下了伏笔,另一方面,经济领先区域内有可能形成“被提前的经济繁荣”进而导致过度的投机。

4从货币主义视角看

首先,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协调会导致我国“一刀切”式宏观调控的失灵。在全国统一货币供给调控下,东中部地区经济对货币调控的反应要快于西部地区。出于对经济利益的追逐,金融机构往往将资金从西部地区调往东中部地区,特别是东部地区使用,很多微观经济主体通过股票市场投资等渠道将资金投向东部地区,这将首先导致东部地区不动产、金融资产价格迅速上升,引发新一轮通货膨胀,这种通货膨胀会波及到西部地区,使西部地区原本稀缺的货币供给显得更加稀缺,此时中央银行的货币供给调控又将陷入两难境地。

其次,地方政府出于竞争的需要,对商业银行强加以准财政的职能,使得商业银行面临这双重委托代理的矛盾,进而加大了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

最后,从引进外资角度看。对经济落后区域而言,希望能尽量引入外资来满足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但毫无疑问,无论从投资的硬环境或者软环境来看,经济落后地区都无法和经济领先地区相比,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往往不得不采取其他措施进行补偿,而这些措施往往会导致整个国家利益的损失。而陈秀山(2006)的分析更指出对于经济领先区域而言,经济发展的不协调必然导致其区域资源缺乏、市场狭小,如果其选择将经济发展的基础主要依赖于对外贸易,则可能面临更大的风险。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范文6

关键词:城市化;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城市化是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城市化和区域经济相互独立,但又相互交织发展,城市化如果脱离区域经济发展,会产生“过度城市化”的现象,而城市化跟不上区域经济发展的步伐,会严重的制约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实现城市化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一、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

1.区域经济发展对城市化的影响

区域经济的发展情况直接影响到城市化发展水平,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大规模的经济发展会极大的带动城市化发展,为城市化发展创建良好的条件,区域经济的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会影响到城市功能定位,如以重工业为主的区域经济,决定了该区域城市化建设是以重工业位置;以旅游业为主的区域经济,决定了该区域城市化建设是以旅游为。此外区域经济的发展速度也会对城市化发展速度造成影响,当区域经济的发展比较落后,那么就无法为拥有良好的技术、物质基础、资金基础等,这也就会引起城市化建设结构不平衡、城市化发展缓慢。

2.城市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对于区域城市化水平,也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造成影响,如果区域经济不能和区域城市化建设情况同步,就会引起区域经济不协调现象。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城市化水平在持续增长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严重的影响到城市和农村的长远发展,对此我国鼓励农民“离土不离乡”,对于乡镇企业,由于技术水平低、市场消息不灵通,从而存在产业结构升级慢,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发展。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步伐可以看出,城市化发展政策和农村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冲突,这就导致城市化建设十分换慢,造成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由此可见,城市化对区域经济发展有极大的影响。

二、城市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

1.经济结构的升级

在城市化进程中,会使得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其他产业方向进行转移,一般情况下,农业的生成效率会低于其他产业,一个地区人口不变的情况下,实现农业向其他产业的转移,就能增加人均GDP,从而增加地区物质资本的增长,使得地区经济得到发展。同时通过城市化,还能促进区域农业结构向工业结构、服务业结构的转移,研究表明,工业和服务业会随着城市化的建设步伐而不断提高,在城市化下,人们的生活水平、消费都会发生一定改变,如从原来的衣食需求,转变成对汽车、住房的需求,这就促进了地方经济结构的升级。

2.劳动生产率

对于一个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可以从该地区的就业情况看出现,当城市化水平从低到高转变时,农村的劳动力就会逐步缺乏,在低水平的城市中,农村的地区劳动力处于隐蔽性失业状态,也就是说,农村劳动力主要集中在农业方面,当城市化水平变高后,城市的工业、服务业得到提高,农村的劳动力就会逐渐转移到城市,城市的就业率就会得到提高,而农村地区原有的劳动力就会下降。但是城市化中,劳动力分工更加明确,人们长期从事一个行业时,其生产效率就会得到一定的提高。

3.科技创新实力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地区经济产业结构会不断提高,这就会使得一大批技术先进的人才转移到城市中,城市为技术创新提供了良好的资金准备和物质基础,城市的规模越大,人才储备和资金也就丰富,在科技创新方面也就越强。城市化能促进地区专业分工,人们在各自的专业上研究,这就提高了地区的创新活力。此外城市还拥有良好的通讯网络,能为科技创新提供丰富的交流平台。

4.人力资本价值

在人力资本价值方面,城市化主要通过两方面来促进其提高,首先,在城市地区,拥有良好的医疗卫生条件,在居住环境、生活品质方面,也高于农村,这就使得城市的劳动者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从而在无形中提高了人力资本价值。其次,在城市中,能为人们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对人力资本进行良好的技术培训,城市劳动者的综合素质会高于农村地区的劳动者,这也就提高了人力资本价值。

三、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性的偏差

从世界发达国家的情况看,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关联性很强,两者是同步发展的,当前我国还处于发展中国家,和世界的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在经济结构、社会结构转变过程中,呈现城市化与区域经济不协调的现象,城市化落后于区域经济,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人口集中于城市,是城市化的普遍特征,在我国,由于人口比较多,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比较多,使得城市化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进而带来产业结构、产品升级、技术改造、防止污染、成本降低等各种问题,对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造成极大的制约。城市化的滞后,使得区域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从而加剧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现象,各个城市,过于注重自身的发展,相互之前缺乏有效地配合,各地区为了防止利润流失,没有对本地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将投资集中在利润大的产业中,引起城市区域之间的产业结构相同,造成恶性竞争,这就影响到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四、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策

1.发挥区域优势,合理分工

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应该针对各个地区的资源情况、发展水平等,对产业结构、产业发展进行合理的布局、分工,实现区域之间的优势互补,以此全面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而在区域经济结构中,由于产业结构、产业类型不同,进而增加了劳动就业,缓解了地区劳动量拥挤的现象,带动了地区城市化建设步伐。对于工业基础雄厚的地区,其劳动力素质比较高,劳动力水平也比较高,因此,可以在这一区域加强知识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对于资源劳动力成本低、资源丰富、缺乏高端技术人才的需地区,应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原材料工业和能源,从而促进生产水平的提高,实现区域经济和城市化的协调发展。

2.加快城市化步伐

在新环境下,必须加强区域城市化的建设步伐,对于中心城市地区,应该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相关部门应该制定农业产业化、小城市建设、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等政策,在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实现中小企业发展,然后通过对中小企业进行规划、布局,实现企业向城市的集中发展,进而促进城市的发展。市场化是促进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要在现有的市场化水平上,加强企业改革,加快非国有企业的发展,全面促进地区城市化发展步伐。

3.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当前,我国人口比较多,资源比较少,环境恶化现象严重,从而对经济的发展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要在发展区域经济的同时,注重对生产资源的合理控制,加强工业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同步进行,实现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协调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发展区域经济过程中,应该以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为基础,注重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构建生态化城市,从而进一步加大区域经济的发展空间。

五、总结

对于区域经济,和城市化的发展是相互影响的,区域经济会限制城市化发展步伐,同时城市化步伐也会制约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在新环境下,注重城市化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以此全面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崔木花.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以安徽皖北地区为例[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5):37-40.

[2]康嘉,杜军,邹艳梅.唐山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唐山学院学报,2010,23(01):8-11.

[3]雷仕凤.工业化、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商业时代,2014(26):120-122.

[4]方世明,郑斌.区域城市化与经济协调发展测度研究--以咸宁市为例[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05):112-118.

[5]王云峰.广州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新型城市化的视角[J].经营管理者,2012(12):13-14.

[6]黄木易,程志.光区域城市化与社会经济耦合协调发展度的时空特征分析--以安徽省为例[J].经济地理,2012,32(02):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