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范文1

内容摘要:本文根据重庆市三峡库区2003年、2005年和2007年社会经济数据共同构成的区域经济时序立体数据表,运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和雷达图分析方法,动态描述三峡库区区域经济差异,并对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现状进行分析评价,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时序立体数据表 全局主成分分析 雷达图

在重庆市“一圈两翼”发展战略中,三峡库区被称为“渝东北翼”,它包括11个区县,幅员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41.1%;2007年末常住人口847.01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30.01%(重庆统计年鉴2008),由于受自然地理因素的制约和历史条件的影响,三峡库区产业发展基础薄弱,经济总量偏小,农业人口多,投入产出偏低,贫困人口集中,是重庆市经济发展的“短板”, 因此分析研究三峡库区区域经济的动态发展状况,对破解发展失衡,搞好城乡统筹,协调区域发展,成为一个迫切的问题(张婕、苏维词,2009;冯维波、彭丽,2009)。本文应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和雷达图分析方法对三峡库区区域经济动态发展水平进行实证分析。

变量、样本的选取及研究方法

(一)变量的选取

根据三峡库区的实际和特点,本文选取12个指标作为变量来刻画,它们是:X1:地区生产总值(亿元);X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X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万元);X4: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万元);X5:地方财政收入(万元);X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X7: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元);X8:每万人卫生机构床位数(张);X9:每万人专业技术人员数(个);X10: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X11:城镇经济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元);X12:人口城镇化率。

(二)样本的选取

变量确定后,选取2003年、2005年、2007年三峡库区所包括的万州区、梁平县、城口县、丰都县、垫江县、忠县、开县、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巫溪县共11个区县的12个指标值的动态数据为样本(重庆统计年鉴2008、2006、2004),构成三峡库区区域经济动态发展的时序立体数据表。

(三)研究方法

对已构成的时序立体数据表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统一的主成分子空间,该子空间保证了系统分析的统一性、整体性和可比性,进而对整个系统进行比较和评估,解决了采用横截面数据,不能动态反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问题,弥补了采用单一统计指标分析问题,无法全面反映区域经济发展整体状况的缺陷。这种分析方法就是全局主成分分析,然后用雷达图的方法对区域经济动态发展水平给以更直观、更清楚的刻画。

实证分析

本文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使各变量之间具有可比性。

(一)全局主成分分析

对上述时序立体数据表进行主成分分析,把多个指标转换成较少的几个互不相关的综合指标,得到统一的主成分公因子,提取立体表的绝大部分信息,从而对样本进行分析、评价。

1.多重共线性检验。调用SPSS的“Data Reduction”中的“Factor”过程进行主成分分析(张文彤,2002),计算出样本的相关系数矩阵,并对是否适合进行主成分分析,进行KMO检验和巴列特球度检验,结果显示,样本数据适合进行主成分分析,见表1。

2.主成分分析。以方差累计贡献率大于80%为原则提取主成分,在SPSS软件中计算结果为提取前三个主成

分Z1,Z2,Z3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87.65%,分析过程从略;其中Z1贡献率是66.04%,主要反映经济发展的总量水平;Z2贡献率是11.72%,是从人均经济占有量方面来衡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Z3贡献率是9.90%,是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科技卫生因子;这样用三个主成分就能反映原始变量的87.65。

由SPSS软件计算所得的主成分得分系数矩阵构成三个主成分的计算公式,计算得各区县的主成分得分(略),它们从三个方面综合反映了三峡库区区域经济动态发展水平,但是单独使用某个主成分,并不能对各区县经济动态发展水平做出综合评价,因此本文以Z1,Z2,Z3的方差贡献率为权重,加权求和构成衡量各区县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得分函数:

Y=0.6604Z1+0.1172Z2+0.0990Z3并计算Y值,如表2所示。

从表2看到:2003、2005、2007年综合得分排在前3名的是:万州区、开县和垫江县,其中万州区领先优势明显,各项指标也排在前列,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在190亿元以上,是三峡库区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忠县的名次发生了位次变化,由2003年的第8名到2005年的第7名再上升到2007年的第4名,这是由于该县从承接“一圈”,传递“两翼”,建设三峡库区生态经济核心产业带出发,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机制创新等方面积极与“一圈”全方位对接,借“一圈”发展之势,实施工业强县,实现了全县经济社会在三峡库区率先加快发展。 相反2007年综合得分排第7名的云阳,在2003年和2005年都排在第3名,是由于这几年别的区县抓住机遇得到快速的发展,使得原来基础较好的云阳落后了。

城口县、巫山县、巫溪县综合得分排在最后,这几个县都属于农业经济为主的地区,农业经济成分较大,综合经济实力弱,工业经济比较落后,对GDP贡献较小。

(二)雷达图分析

1.绘制综合得分雷达图。在综合得分值的基础上,绘制综合得分雷达图。其步骤如下:首先作一个圆,并把圆周分为11等分;其次,连结圆心和各分点得到11条辐射状的半径,即为11个区县的坐标轴。然后,将各区县2007年的综合得分值映射到相应坐标轴上,再把坐标轴上对应的点依次连接起来,得到11边形,即为平面表示的11维雷达图(见图1)(付、方德英,2007)。它清楚地反映出三峡库区区域经济动态发展的“姿态”。

2.雷达图分析。从雷达图1看到,闭环上点的位置越靠外,则该区县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越靠内,则经济发展水平越低。这样雷达图清晰地给出了各个区县在三峡库区区域经济对比中的相对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

在图1中,万州区相应点的位置最靠外,表明该区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它在三峡库区的中心地位突出,其综合得分值遥遥领先,与其它区县形成较大的落差;其次是开县、垫江县、忠县、梁平县,它们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但是与本区域的万州区相比有很大的差距,需要加快发展缩小差距,以形成三峡库区协调发展的城市群;最靠内的是巫溪县、巫山县两个县,其经济发展落后,需要高度关注,加以积极的帮扶,使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

结论

第一,三峡库区区域经济近年来得到了稳步发展,特别是万州区、忠县等区县发展更快,他们在把重庆加快建设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为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挥了“助推”的作用。

第二,在加快三峡库区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要注重发展的统筹性,要加快开县、垫江县、忠县、梁平县的发展,缩小与万州区及主城各区的差距,逐步形成三峡库区协调发展的城市群;并且把三峡库区的发展与“一圈”建设统筹协调起来,通过优先发展“一圈”,增强对三峡库区的反哺能力,并加强对三峡库区优势产业发展的扶持,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

第三,在加快三峡库区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要依据三峡库区的自身特色,充分发挥长江水道大通道优势,增强要素聚散能力,发展通道经济,发展壮大现代绿色农业、生态旅游业、盐气化工、新型材料等支柱产业,形成长江上游特色经济走廊、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长江流域重要生态屏障。

这样在重庆市“一圈”“火车头”的带动下,三峡库区的经济发展实现“提速提档”、“做特做优”,尽快达到我国中西部地区平均发展水平,实现重庆市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婕,苏维词.基于产业集群的万州区产业专型研究[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9(1)

2.冯维波,彭丽.后发优势与渝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分析[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范文2

关键词:因子分析;指标;区域差异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5-0170-03

1 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浙江省由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政策的优势,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经济发展水平近几年在全国一直名列前茅。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区域间经济增长的不平衡更是不可避免的,浙江经济的发展也呈现出不均衡性,地区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东西部差异明显。如何客观正确地评价各地区的经济状况,选择适合本地区的发展方向,对提高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因子分析法是通过从变量群中提取共性因子从而达到降维效果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

2 因子分析方法原理介绍

2.1 因子分析方法简介

我们在研究一些问题时,往往要收集多个变量,而这些变量之间常常存在着较强的相关关系。如果直接使用它们进行分析,不仅麻烦,而且会由于变量之间存在的多重共线性而引起较大的误差。因此,人们希望尽可能地用较少的变量同时又不失分析的全面性,进行降维处理。因子分析法是研究从变量群中提取共性因子,并通过公共因子反映原有变量的大部分信息从而简化研究的一种统计技术,是两种分析形式的统一体,即验证性分析和纯粹的探索性分析[1]。其基本原理就是将具有相关关系的变量综合为少数几个核心因子,从而进行降维和简化处理。

2.2 因子分析的数学模型

设原始的p个变量为 x1、x2、x3…,xp,假设p个变量可以由k(k

3 浙江省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因子分析

3.1 数据来源与指标选取

本文所用的数据来源于浙江省2012年统计年鉴。

选取的指标:X1-年末总人口;X2-人均生产总值;X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4-固定资产投资;X5-财政总收入;X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7-农村居民人均村收入;X8-出口总额;X9-电信业务收入。这些指标都能一定水平地反应出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

选取的11个地区市的11个指标数据见表1。

3.2 检验所选数据是否适合做因子分析

进行因子分析首先得进行数据检验,看是否适合。检验待分析的变量是否符合因子分析主要是对变量数据进行KMO and Bartlett检验。KMO统计量越接近于1,意味着变量间的相关性越强,因子分析的效果就越好。一般来说,KMO统计量在0.7以上时进行因子分析效果就很好了。

从SPSS操作中可以得出表2。从表2可看出本文所用变量数据的KMO统计量为0.621,接近0.7。Bartlett’s检验的Sig=O,表明变量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相关性,可以进行因子分析。

3.3 因子提取

此过程可利用SPSS软件完成,因子提取方法使用主成分分析法,旋转方法使用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结果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前2个因子的特征根都大于1,而且累积方差贡献率到达89.815%,说明前两个因子总共解释了原始变量89.815%的信息。因而可以提取前2个因子作为公共因子。

表4是根据最大方差正交旋转法对因子进行旋转的结果。旋转后,各变量在某个公共因子上都有具有较大载荷。从表中可以看出,X1(年末总人口)、X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4(固定资产投资)、X5(财政总收入)、X8(出口总额)在因子1上有较大载荷,说明第一个因子较多的解释了这几个变量的信息。从实际意义上看,这几个变量主要反映了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因此可以尝试把第一个因子命名为“经济发展能力”因子。第二个因子与X2(人均生产总值)、X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7(农村居民人均村收入)的载荷系数大,主要解释了这3个变量。从现实意义看,这3个变量可以反映出地区的潜在消费能力,因而可以命名为“消费能力”因子。

3.4 计算因子得分

因子得分系数矩阵见表5。

根据表5,可以得到因子得分函数为:

f1=0.386x1-0.115x2+…+0.123x8

f2=0.26x1+0.353x2+…+0.104x8

注意:上式中的已不是原始变量,而是标准化变量。

根据上表达式可以计算出每个地区对应的第一个和第二个因子的得分,然后可以用每个公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做权数,对每个因子得分进行加权,得到每个地区的总因子得分。

SPSS会计算出每个因子的得分。最后得到的各地区两个因子得分、综合得分及排名如表6。

3.5 因子分析结果

根据表6,可以将浙江11个地级市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发达地区,综合得分大于2,包括杭州、宁波;第二类为较发达的地区,综合得分小于2大于0,包括绍兴、嘉兴、温州;第三类为欠发达地区,综合得分小于0,包括台州、金华、舟山、湖州、衢州、丽水。

从实际情况来看,杭州市和宁波市属于第一类也是很自然的事情。杭州是省会城市,经济发展有它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而宁波市则是第一批对外开放城市,是计划单列城市,有着良好的经济发展基础,在评价指标上远远领先于其他城市也在情理之中[3]。杭州因子1得分排名第一,说明杭州经济发展能力强,经济总量大;但因子2得分排名仅第5,说明杭州地区的消费能力较为一般,需要加强。

在第二类地区中,温州因子1得分排名第二,说明温州经济发展能力强,但因子2得分排名后,说明消费能力较差,因而温州的发展因把注意力多放在拉动消费方面。嘉兴和绍兴情况相反,经济发展能力较弱,而消费水平排名较高,因而两地的发展重点因在发展经济上。

第三类地区,经济发展能力和消费能力都相对落后,需全方面的发展。

4 浙江省各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关建议

浙江虽处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总体较发达,但区域间经济增长的不平衡也是不可避免得。各地区由于区位、历史、发展条件不一,各地区经济发展呈现出多层次性和不平衡性,地区差距依然明显。如何控制区域经济差异,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为了缓解浙江省区域经济差异,各市应因地制宜,根据自己的地方特色制定自己的发展策略,促进浙江省经济进一步发展。

在新的机遇下,浙江经济的发展应当先确定以中心城市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发展模式。杭州、宁波是浙江经济发展的两极,应当充分利用其具有的突出的优势,需要不断的强化其中心地位,辐射和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嘉兴、绍兴、温州,都有各自的优势。嘉兴靠近杭州、上海,地理优势极佳;温州,民营经济极为发达;绍兴,我国重要历史和旅游名城。这三个地区应积极发展为浙江的二级中心。金华、丽水、衢州,位于浙江的中西部,应该利用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抓住机遇,加速发展。台州、舟山,应利用其对外贸易方便的优势,积极发展外贸,带动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于秀林,任雪松.多元统计分析[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范文3

设X和Y为随机变量,其样本分别为 和 ,其相关系数公式为

其中,0≤R≤1。当时,变量X与Y完全相等;R越接近于1,两个变量的相关程度越高。如果我们将各省、市、区的地区生产总值设为X,报纸总印张设为Y,将2007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数值代入公式,则有:

R=0.911R2≈0.83

由此可知,地区生产总值与报纸总印张之间有高度的相关关系。如果我们对这两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其中,为自变量的样本均值,为因变量的样本均值。仍将各地区2007年的生产总值与报纸总印张数值分别代入x、y,则有:

y= -1013917.15+676.57x

其中,常数-1013917.15为回归斜线在y轴上的截距,676.57为回归系数,即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地区生产总值,总印张就会增加676.57个单位,也就是当一个地区每年的GDP高于另一地区1个单位时,也就会比另一地区多出676.57个单位印张的报纸(1)。

如果以“地区生产总值”与“总印张”为变量绘制散点图,如图1(图中R-Square即R2,为相关系数的平方值,下同)。

同样,地区生产总值与一个地区报纸的平均期印数、年总印数都有高度的相关关系,如图2、图3(因篇幅关系,以下分析不再详列公式)。

地区GDP与地区报纸的平均期印数应该是高度的线性相关关系,但因为一个极端值的存在,影响了相关度(R=0.644)。这个极端值是山西省2007年的平均报纸期印数。山西省之所以在“平均期印数”一项领先全国,是因为山西省的教辅类报纸大都为周报,每期的印数非常高(2007年为2439.75万份),仅英语周报期印数就在1600万份左右,但山西省的综合类报纸和日报的期发行水平并不高。如果将山西的数值忽略掉,地区GDP与平均期印数之间的相关度达到了R=0.951,是非常高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地区GDP与该地区的人均印张数和千人日报拥有量没有直接的线性相关关系。

由于总量的相关,各地的人均GDP与人均报纸拥有水平(报纸普及程度)也是相关的。我们再看人均GDP(2005)和地区千人日报拥有量(2005)的关系(如图4)。

由图4中可以看出,二者的相关程度达到R=0.968,是极度相关的;而人均GDP与人均印张数(2005)的相关度也达到了R=0.926,也是高度相关的。同样需要说明的是,人均GDP与报纸的总量指标没有直接的线性相关关系。

从以上的数据分析中可以看出,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该地区的报业发展水平有着直接的相关关系,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报业发展水平同时也较高。但是,分析2005年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当年各地的千人日报拥有量、人均印张数的关系,它们的相关度并不很高,R值分别为0.880与0.870;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印张数相关度也只有0.847,也说明二者相关程度不很高。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报纸的总量指标(平均期印数、年总印数、年总印张数)更没有直接的线性相关关系。故此,可以认为,一个地区的经济总量决定它的报业总量,而它的人均经济水平决定它的报业普及程度。仅就后者而言,人均GDP比城镇居民的富裕程度更能关系到报业的普及水平。(如图5)

通过验证,以上这些相关关系同样适用于2005和2007年以外的年份,篇幅关系,本文不做一一展示。

我国的报业,在地区发展上明显地存在着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两极分化现象;而在报业发展水平上又存在着“三个世界”的明显差异。从报业发展水平的国内分布来看,它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分布是高度同构的。这不但说明了传媒业对经济环境的依附性和派生性,而且说明了国家的经济政策对传媒发展的深刻影响。当然,这种对地区传媒水平的描述,是一种宏观描述和整体分析,欠发达地区同样可以拥有比较优秀的媒体个例,如中部地区的湖南卫视,西部地区的西安、成都报业等。如何能让这些传媒的优势进行扩散,提升本地乃至全国传媒整体水平,并促成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统一传媒市场的形成,是下一步传媒改革的核心议题之一。协调地区间的传媒发展,必须打破地区壁垒,形成统一、开放的国内传媒市场。

注释: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范文4

1研究区概况

重庆市位于中国西南部,介于东经105°11′-110°11′、北纬28°10′-32°13′之间,与四川、贵州、湖南、湖北、陕西等省接壤.重庆市现辖19个区、21个县,全市总面积为8.23×104km2.2010年总人口3303.45万人,人均GDP27475.3元.其中,在重庆所界定的“一圈两翼”空间格局下,“一圈”、渝东北翼、渝东南翼所占面积分别为重庆市土地总面积的34.73%,41.22%,24.50%,其GDP分别为6145.32亿元、1347.53亿元、432.73亿元,人均GDP分别为34827元、14323元、16019元.

2研究方法

2.1研究方法及指标选取

影响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包括资源禀赋、区位、人文社会经济、政策等.单一指标法虽然简单直观,但无法全面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8],因此本文采用多指标综合分析法分析重庆各区域经济发展综合水平.一个地区经济发展与该地区的经济结构、经济规模、经济活力等密切相关,考虑到指标的科学性、代表性、全面性及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选取12个相关的经济指标:X1(人均GDP(元/人)),X2(城镇化率(%)),X3(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X4(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X5(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X6(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X7(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X8(人均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元/人)),X9(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元/人)),X10(人均财政收入(元/人)),X11(人均城乡储蓄存款余额(元/人)),X12(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元/人)).研究的时间序列为2000年至2010年共11年,数据来源于相应年份的《重庆统计年鉴》.

2.2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指数计算

基于Spss16.0软件平台,对整理好的11年数据进行相关性、主成分分析,计算出各年份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指数.以2000年数据为例,通过对所选取指标进行相关性检验,发现某些指标之间存在较强相关性,相关性在0.8以上,所选数据适合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见表1,表2。根据选择主成分的原则,特征根大于1且累计方差贡献率大于80%[9-10],可提取出3个主成分,且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了88.16%(表1),均已涵盖了大部分信息,能解释重庆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由表2可知,第一主成分在X1,X2,X3,X5,X6,X8,X9,X10,X11,X12上有较大载荷,说明第一主成分主要体现区域经济发展综合水平;X4在第二主成分上有较大载荷,说明第二主成分是区域经济结构主成分;X7在第三主成分上有较大载荷,说明第三主成分主要体现区域经济发展活力(表2).由表1与表2的数据计算出主成分特征向量矩阵,再以选取的各主成分的特征值占选取的总主成分特征值的百分比为权重,得出重庆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指数的计算公式,最后加权求和得到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数.2000年重庆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指数计算公式如下:F1=0.365X1+0.35X2+0.233X3+0.116X4+0.286X5+0.281X6+0.038X7+0.335X8+0.343X9+0.35X10+0.315X11+0.263X12(1)F2=-0.082X1-0.061X2-0.511X3+0.591X4-0.339X5+0.303X6+0.201X7+0.024X8+0.201X9+0.103X10+0.168X11-0.228X12(2)F3=-0.116X1-0.105X2+0.066X3-0.24X4-0.22X5-0.026X6+0.842X7+0.053X8-0.073X9+0.202X10-0.063X11+0.321X12(3)F=0.69F1+0.19F2+0.12F3(4)其中:F1、F2、F3分别是第一、二、三主成分得分,F是重庆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数;X1,X2,X3…X12代表上文所指区域经济发展指标.

由以上4个公式可计算出2000年重庆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指数.运用同样的分析方法,得出研究时段内其余年份的重庆市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数.

3结果分析

3.1区域经济差异特征分析

从分析结果看,重庆市经济发展综合指数各不相同,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在研究时间系列内,渝中区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指数始终最大,经济发展水平始终最高;2000年经济发展综合指数最小的是云阳县,2008年为酉阳县,2010年为巫山县,其余各年份均为巫溪县.2000年至2010年经济发展综合指数最大与最小值之差为9.03,9.37,9.19,9.36,10.07,7.4,6.73,7.1,7.91,6.21,6.18,且经济差异在前5年呈现相对平稳略有上升,后6年有所下降并保持在相对稳定水平.基于Arcgis9.3平台,按照综合指数≥3、3~0、0~-1、<-1的标准依次把重庆40个区县经济发展水平划分为发达区域、次发达区域、欠发达区域、不发达区域四类,以表征2000年、2010年两个时段重庆各区域经济发展空间差异(图1).

3.1.1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呈现“一圈”高、“两翼”低的态势2010年重庆经济发达区域与次发达区域全部集中在“一圈”内,两翼内除渝东北翼的万州区与渝东南翼的武隆县、黔江区、石柱县为欠发达区域外,其余区域均为不发达区域.“一圈”内长期以来形成的较好的经济基础、不断完善的交通网络与交通枢纽,为该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同时,作为西部唯一直辖市,所具有的优惠政策及其对区外经济量的吸引,不断促进“一圈”发展;“两翼”地区由于受自然条件限制,自身担负着保护脆弱的生态环境的责任,加之长期以来薄弱的经济基础限制了“两翼”地区经济发展,致使该区发展较为缓慢.长期以来形成的经济基础及交通条件、政策倾向、自然条件是形成经济发展水平“一圈”高、“两翼”低这一态势的主要原因.

3.1.2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等级与空间范围呈反比重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由强到弱区域数量逐渐增加.从发达区域到不发到区域各等级区域所占全部区域数量比重依次为17.5%,22.5%,27.5%,32.5%,而这四个区域所占土地总面积比重分别为1.75%,18.03%,28.21%,52.01%.从经济发展总量上看经济发达区、次发达区、欠发达区、不发达区的GDP占整个重庆GDP比重分别为31.53%,31.15%,24.60%,12.73%,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等级的降低所占重庆GDP的比重依次减小.

3.1.3“一圈”内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圈层分布格局“一圈”中经济发达区域集中在嘉陵江与长江交汇处,包括渝中区、江北区、沙坪坝区、南岸区、九龙坡区、大渡口区及其经济发展较快的双桥区,该区域是重庆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经济发达区是经济次发达区域,包括北碚区、渝北区、巴南区、南川区、涪陵区、长寿区、永川区、璧山县、铜梁县,该区域区位条件较好,紧邻经济发达区,受到的经济辐射力较强,加之本身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承接能力较强;次发达区域是欠发达区域,包括万盛区、江津区、合川区、綦江县、大足县、荣昌县及其经济落后的潼南县,该区域距主城区相对较远,受经济发达区域辐射作用弱,主要以发展农业为主,兼有部分工业.可见“一圈”中经济发展水平呈现三个圈层分布格局.

3.1.4“两翼”经济发展水平普遍较低,呈现单核结构模式2010年“两翼”中,除渝东北翼的万州区与渝东南翼的黔江区与武隆县、石柱县为欠发达区域外,其他区域全为不发达区,经济发展水平普遍较低,人均GDP低于重庆市平均水平.除武隆县紧邻“一圈”与欠发达区域连片外,其余“两翼”欠发达区域都被不发达区域包围,呈现出以万州区与黔江区为中心的单中心弱核模式.“两翼”由于受自身经济条件、区位条件、自然条件的影响,发展一直较为缓慢,仅有石柱县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原有基础上提升了一个等级.

3.2区域经济实力时空演变分析

3.2.1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区域空间范围不断扩大2000年到2010年间,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区域空间范围不断扩大,经济发达区域由渝中区、南岸区、渝北区向外扩散,到2010年九龙坡区、沙坪坝区、双桥区也包含其中;欠发达区域在2000年的基础上增加了巴南区、长寿区、永川区、南川区、璧山县、铜梁县.同时各区县经济发展水平排名也发生了变化,按变化幅度分为上升型、稳定性、下降型三种类型.上升型包括双桥区、巴南区、大足县、南川区、铜梁县、潼南县、石柱县、秀山县、云阳县、荣昌县,这些区域大部分位于“一圈”,与经济较发达区域相邻,其余区域主要是由于交通条件改善,区域地位上升,经济随之得到发展;下降型包括万州区、黔江区、武隆县、忠县、梁平县、开县、奉节县、城口县、巫溪县,这些区域都集中在“两翼”,期间虽然社会、经济都得到一定发展,但受到自然条件与薄弱经济基础的限制,发展速度比其他区域缓慢,造成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对下降;其他区域则为稳定型,主要集中在“一圈”内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主城九区及其“两翼”内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形成了高水平与低水平稳定形态.

3.2.2主城区中心地位不断提升,“一圈”发展相对较快研究时段内,重庆经济发展水平整体上升,主城9区内经济发达区域范围不断扩大,且经济发达区全部集中在该区.2000年、2005年、2010年占重庆土地面积比重仅为6.66%的主城区,其GDP占整个重庆GDP的比重分别为38.19%,42.54%,44.78%,2010年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与南岸区的城镇化率达到了100%;三个时段内整个重庆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人均GDP分别为5640元、11127元、27815元.“一圈”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快,经济总量集聚在“一圈”内,尤其集中在主城区中,长寿、巴南、永川、璧山、南川的经济发展水平显著上升,而“两翼”经济发展水平较慢,至2010年仅有石柱县在原有经济发展水平等级上得到提升.

3.2.3“一圈”与“两翼”间经济差异仍较为明显“一圈”、渝东北翼、渝东南翼在2000年、2005年、2010年三个时段内的人均GDP分别为7964元、2444元、2597元,15034元、5668元、6159元,34827元、14323元、16019元,“一圈”与“两翼”之间的经济差异仍较为明显.由于受到库区脆弱生态环境条件限制,长期以来受薄弱的经济基础的影响,虽然交通等基础设施不断改善,但“两翼”的经济发展水平并未得到明显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始终较“一圈”低,经济发展速度缓慢.可见研究时段内“一圈”与“两翼”间经济差异并未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整体提升而明显缩小.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范文5

【关键词】 国民经济;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差异;影响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迈入和谐小康社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但由于我国地域宽广,地理条件复杂,在改革开放后,因为资源禀赋和国家投资倾斜的重点不同,致使我国区域间经济差异越来越大。区域经济发展的严重失衡,将严重制约国家整体经济的发展,因此,研究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因素和发展对策,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作为我国现时期的重大经济发展目标,将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研究课题,十分具有其理论价值及现实意义。

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背景分析

目前,在经济全球化这个大的国际背景下,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已经成为了一个世界共同关注的一个现象,同时,如何攻克经济发展区域差异,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研究中最热烈的课题之一。我国由于地域状况及经济制度的特殊性,研究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就变得更为重要。

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便成为制约我国整体经济实力提升的主要因素之一,并且时至今日,这种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仍在呈现出逐渐加大的趋势。基于此,国家提出了平衡二元经济的战略,以解决东西部经济发展的不协调现象。在现今经济爆炸的时代,挑战与机遇并存,中国经济发展在适应世界经济的大前提下,更要扭转被动局面化为主动,建立适应现今经济的区域经济体系,早日实现区域经济协调一体化。

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各区域经济的发展都很巨大,获得了非常辉煌的成就。但与此同时,由于我国在自然条件、历史背景、社会发展程度等种种自身因素的限制下,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越来越大。具体体现在:

(1)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改革开放后,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从均衡发展向非均衡发展的整体战略的转变,再度扩大了建国后已经缩小了的区域经济差异,并且越来越大。

(2)社会发展与城市文化水平的差异

我国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发展水平差异大,东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和小城镇建设远高于中西部地区。

随着我国总体经济的发展,西部与东部在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差距在逐渐拉大,并且有越来越大的趋势。

(3)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所有制结构导致的差异

根据1993年的数据资料统计表明,西部10个省区除新疆外,其人均收入水平在全国收入水平平均数以下,最低的贵州仅为全国平均数的46.2%,而上海的人均GDP竟高达贵州的9.5倍。

东部地区非国有化的比重大,而西部地区是国有制经济比重大。东部地区的乡镇企业发展,无论是在发展时间还是发展数量上都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

三、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制度因素

我国现在实行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存”。研究表明,经济发展速度的快慢,取决于经济市场化程度的高低。而当一个地区的只有在非国有化程度越高的时候,经济市场化的程度才能越高,经济发展也才能更快。

(二)政策因素与人力资本因素

由于原来中央集权体制的影响,中央政府的偏好完全可以决定我国资金的投入。把内地作为投资重点,片面追求中央目的,忽视地方局部利益,而地区间收入差异却没有因为这种投资分配政策而缩小。改革开放后出台的措施,采取了先沿海、后内地的推进方式,抑制内地的发展,给东部沿海地区带来了明显的发展优势。因此,政策因素可以说是作为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而区域间劳动者素质差异情况直接导致区域经济发展的失衡,所以说劳动者的素质也是影响所在区域内生产率高低的一个直接因素。

(三)区位因素

沿海地区,临近日韩、港澳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又有北京、上海等多个大城市作为依托,区域经济发展迅速,而西部地区却并不具备这样优势的发展条件,区域经济缓慢。我国市场发育水平和出口依赖度,东部地区均远远高于西部地区。

(四)历史条件和经济结构

构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现实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由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历史差异,而对区域经济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是区域经济结构。据有关资料显示,1995年,占全国工业比重超过百分之五的地区共有七个,其中,东部地区占6个,仅有一个分布在中部地区;比重不足百分之一的地区分布在中西部的有七个,东部仅有一个。

(四)区域文化和市场化程度

人们已经越来越重视文化对于经济发展中的影响。市场化程度的高低也将直接影响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两极化现象相当严重,东西部地区之间在经济发展水平、发展速度等方面的差距也呈现出逐渐扩大的趋势,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和进步。近年来,国家制定了各项经济改革措施,并且对总体的经济发展战略进行了调整,充分发挥单位、企业、政府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了一系列的经济发展政策,以提升各区域的经济发展速度。在这一过程中,尤其要注重东西部地区之间的互动,以东部地区带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进而实现国家整体经济水平的飞跃。

四、总结

综合种种,可以看出,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度差异虽然可以促进经济发展的效率,但过大的经济发展差异却会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研究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因素和发展对策,有效降低区域经济差异,才能保证区域经济的长期平衡发展。

参考文献:

[1] 曾小平.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因素以及政策机制研究[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1,6(05):35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范文6

一、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问题分析

我国的国土面积非常广阔、且各地区的地理环境差异也较大,这样的形式必然会造成各区域的经济出现差异。区域经济差异通常是指在国家内部,一些区域较另外一些区域经济增长速度更快、经济的发展水平更高以及经济的实力更强,这样将致使在空间上呈现出一种不发达的区域与发达的区域同时存在的局面。所有这些差异的形成是因为各区域间,存在着最基本的资源差异、各地区的历史文化因素制度差异与其作用的结果。使得这些差异的存在对区域经济发展构成促进作用,同时也存在负面的影响。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增大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很有可能使社会矛盾加剧。在世界上,各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活动证明了两个经济发展程度相当的地区,区域间人们消费结构水平相似,这样能够形成相似的消费偏好与相似的服务以及商品需求结构,相应区域间市场需求提升,隔离程度减低,形成贸易与地域分工机会加大。相反则会使两区域间供需关系弱化,较难实现贸易流通与地域分工。与此同时,区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太大,相对落后的地区经济基础较为薄弱,造成产业集群发展的能力有限,致使产业链环断裂,且工业配套能力较之发达地区相对落后,致使那些主动向落后地区转移的企业在当地找不到可以与之配套的企业,没有符合企业生产要求的原料、产品以及服务,使得落后区域在产业梯度转移时出现较大困难,造成其不能具备相当素质劳动力和经济技术基础接受发达区域成熟的产业和技术,同时也无力接受人才和资金的输出,使得区域间产业扩散和资金、技术梯度转移很难实现,从而影响国家产业结构调整。

二、我国出现区域经济差异的原因

从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经济取得较大快发本文由收集整理展,人们生活品水平也得到很大提高。但因我国地域广阔,各区域资源禀赋、所处地理环境的不同和国家投资重点不同等多方面的原因,使得各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有较大差异。

这种空间差异的存在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与促进的作用是非常显著的,但从我国开始实施沿海地区优先发展的经济战略到现在,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逐渐增大,为避免因这种差距的拉大导致经济问题以及社会矛盾的加剧,相关学者对目前各地存在的差异现状、变动的趋势和形成这些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可是他们所运用的方法大都单一,而且都存在不同见解。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区域经济发展差异问题,就应该对这些问题展开深入分析,解决公平与效率关系。

当前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不仅存在于各省会城市之间,同时表现在省际与四大板块间经济发展水平的拉大。其中,最显著差别是在于工业发展水平。引起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存在许多不同的观点和看法。有从经济全球化来研究的“经济全球论”,有从经济体制分析的“体制原因论”,有从经济发展战略方向所提出的“发展战略论”,甚至有还有从历史文献来分析的,其主要是从地理区位与自然资源方面提出的“地理区位差异了”。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形成差异的主要原因可分为外因和内因,以外因为主、外因是指国家政策的倾斜,而国家政策的倾斜会引起资本流动,影响地区市场水平和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内因是指区域自然资源的多少和自然条件、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产业结构战略与生产率的制定。因此,应结合我国实际状况,于承认及尊重各地区自然条件差异的基础上,面对不同的区域选择相应的发展战略,鼓励东部地区优先发展,同时积极促进中部地区经济崛起,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充分地发挥中部地区人才优势、产业优势和资源优势,加强原材料与能源基地建设,注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三、我国经济协调发展对策与思考

(一)在制定政策时应充分考虑发挥地方政府的优势

政府在政策制定的时候应“结合实际,把眼光放长远,着眼大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发展全局”。当前,在市场经济的前提下,地方政府跟中央政府的思想应保持一致,开展科学、合理、明确的权利和责任划分。中央政府主要负责宏观调控,着重掌控大局。在经济发展细节中,适当下放部分决策权,扩大地方政府自主权,在区域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上,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结合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本地区的政策以及战略,与此同时中央政府适当给予鼓励和支持,来调动地方政府参与政策研究的积极性。

(二)针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应区别对待

因我国的资源分布的差异现状无法改观,一些区域的自然资源丰富,所以可以很好地进行发展,而某些地区因资源匮乏,致使经济发展长期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所以,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应结合当地的资源特点进行区别投资。主要将重点放在提高福利与公共设施水平,且投资重心应放在较为落后的区域。针对这些区域,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应联手为这些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便利,尽最大能力为培养本土人才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