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

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范文1

关键词:高效课堂;提升素质;自主;互助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2-0065-02

高效课堂是践行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新课程理念而言的,是属于有效教学的范畴。通过教师的引领、组织和学生主动的思维过程,在一节课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是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课改精神。高效课堂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在传统中创新,使课堂变得主动、生成、生动,从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中学地理教材的基础知识包括各种地理概念、地理特征、地理分布规律及基本成因等,要求学生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内在联系和规律,系统地理解知识,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较强的逻辑性。结合教学实际,我认为从以下几方面来提高地理课堂的高效性:

一、博学深究,提升教师自身素质

教师素质的高低决定教学水平的高低,强化教师素质的提升是高效课堂的前提。德为才之帅,才为德之资。所以地理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地理教师的业务素质包括艰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以及宽厚的教育学科知识。学科知识和教育学科的知识比较多,老教师经过多年的积累已造诣较深,但广博的相关学科的知识就需要不断学习、不断积累。扩大知识面、更新老化知识的能力,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具有一定的教育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

二、充分备课,提高教师课堂驾驭能力

教师在备课中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选择最优教学方法,选编典型习题,写出具体可行的教案,并设计好板书及课堂小结。备人才培养方案、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设计、备教案讲稿和课后备课等多个环节及步骤,只有做好这些准备工作,备课工作才能做到扎实有效。

三、深化课改、贯彻:三全、五优化

三全:即全体、全面、全程。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全面:提升全面素质,关注三维目标的有效达成;全程:实施全程管理,关注教与学的每一个环节。五优化:即优化学习目标、优化问题设计、优化互动生成、优化自主体验、优化评价矫正。

四、提高兴趣、构建自主课堂

地理教师应该具有恰当的教学方法,丰富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在教学中还要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在学习活动中起着积极的作用,教师可以因势利导达到预期目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诱发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积极性。具体做法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借助电教媒体向学生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探索性和趣味性的重要问题,让学生集中观察、积极思维、相互探讨、作出反馈。教学中采用活泼的新形式,改变古板单调的老面孔,一方面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主动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另一方面又能充分体现地理教学中地图的作用,为出色完成教学任务打下良好基础。变被动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的高效性。

五、合作探究、构建互助课堂

教师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转化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的行为转化为学生多样化的自主参与方式,变先教后学的教学方式为先学后教的教学方式,变教师是主宰为学生是主人。合作探究互助型课堂的环节包括:教师布置任务,学生自主预习,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学习。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同伴互助解决,探究合作,采用与同桌讨论,再有问题在前后座就近讨论,最后的问题由全班同学一起研究解决。展示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成员的发言代表整个小组的意见;再进行反馈矫正教学目标的落实情况,教师有针对性地采取补救措施,使全班学生达到课堂教学目标的要求。学生教学生、学生帮学生、学生检查学生、学生引领学生,互相帮助、共享共赢,个性的张扬互补和人格上的相互影响及共同发展。合作探究增加了学生表达、交流、思维、展示锻炼的机会,提高了学生思、说等表达的能力。学生从个体学习为主转向了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研究、交流的场所,先生的讲堂真正变成了学生的学堂。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面向学生的认知差异,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生动起来,提高了学习效率和质量,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为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六、确保三量、梯度达标

信息量、思维量、训练量对应学习过程中的感知阶段、理解阶段、练习阶段,在课堂学习中,要有足够的信息量,其不仅有广度,也要有深度,从而使个体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和加工。信息输入大脑后,要经过大脑的加工和处理,这个加工和处理的过程即思维和理解的过程,教师应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并鼓励学生自己发现地理问题。要根据学生的水平,设计掌握和提高两个层次的问题。问题设计要有层次,分别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利于全班学生都能够思考和回答。

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范文2

关键词:地理;高效课堂;主观能动性;生活化

一、改变地理学习方式,发挥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

以往的地理课堂教学,学生始终是以被动者的身份接受地理知识,他们的学习主体地位被削弱,地理学习效果也一直不理想。因此,若想构建高效的地理课堂,我们首先要改变学生的地理学习方式,让学生从原来被动学习知识的接受者变为主动探究知识的主体者,使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并最终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比如,在学习《世界地图篇》这章内容时,我们就可将班里学生分成六大组,每一组对应一个洲的国家,以组为单元对这些洲中国家的信息资料进行自主搜寻和探索,然后以PPT形式将搜集的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并在班内分享,我通过让学生以组为单位对地理知识进行搜寻、研究和分析,既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发挥,也使学生对本章内容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和了解,为高效地理课堂的构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赋予地理课堂生活化气息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中提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表明,地理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我们在进行地理知识的传授时,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赋予地理课堂以生活化的气息,使学生感受到地理课程对于现实所起到的重要价值和作用,从而满腔热情地投入其中。

比如,在学习《多变的天气》这节内容时,课前,我让学生搜集了上海市刚过去一周内天气变化的资料,课堂上,让学生对所搜集的资料信息进行分享、交流,并以“一次难忘的天气”为主题,让学生谈谈自己最难以忘怀的与天气有关的经历,在学生谈论的过程中,我顺势引出了“多变的天气”这一课题。这样,通过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入手,引导学生描述了天气,理解了天气,为新授课做了良好铺垫。

三、联系信息技术,赋予地理与时俱进的时代气息

教学中发现,学生对信息技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对新事物的感悟能力也超出成人,信息技术的巧妙应用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比如,在学习《地图上的语言》这节内容时,可以让学生使用Google earth;在学习《全球经纬网》时,可以让学生使用GPS工具箱;在学习《时区和区时》时,可以让学生使用Earth Cam平台等。地理教学方式与时俱进,也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构建高效的地理课堂,是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我们要依据学生认知规律和地理的学科特点,寻找到符合学生学习实际和能为学生所接受的教学策略,从而使地理课堂教学效果在我们的正确引导下获得大幅度的提升。

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范文3

【关键词】地理;教学;高效课堂;教学资源

中学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许多学生都认为地理很难学,有人称之为“文科中的理科”,部分同学甚至觉得比物理还要难。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在学习地理中缺乏良好的地理思维能力。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引导, 转变教学理念,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合理利用课堂时间,构建高效的地理课堂。

一、当前初中地理教学和学生学习现状

目前初中阶段的地理教学,还处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时期,为了进一步提高地理教学的质量,教师要认识到当前初中地理教学的现状以及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现状,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出正确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1.当前地理课堂教学现状

当前,正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由素质向创新型教育转型阶段,而一些学校仍然受应试教育习惯的影响,一些学校目标管理上,依旧穿新鞋走老路,把学生考分的高低、班级名次前后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部分学校里,教学设备简陋,地理教具不齐全,老师在上课时往往画饼充饥,缺乏先进有效的教学设备。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逐渐改变了教学方式,增加了教学活动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基础条件。

2.当前学生学习地理的现状

在当前的地理学习中,学生们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厌学地理学科情况,学习动力不足,缺乏激情,目标不明确,不珍惜时间也不会有效支配时间。对地理学科的学习不够重视。部分学生缺乏良好的地理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课前不重视预习,很少有学生自己查找资料,拓展知识面。课堂上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缺乏独立思考的精神,课后没有足够的复习,遇到不会的问题就放弃。新课程改革实施后,教师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教学方式,但是其传统性教学观念较强,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教学方式和能力也不能适应现代化的教学模式。

二、初中地理课堂活动的有效性教学

1.灵活的选择教学方式

教师要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要充分认识到,要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放在最主要的位置,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充分设置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整理教材中的内容。进行一定的加工和处理,建立一个创新的知识体系,通过教材的活用,来掌握正确的教学方法,有效地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效率。结合自己的教学智慧和教学经验,围绕地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进行合理,的教材整合,实现对教材的“再加工”、“再创造”。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内容以教材为基础,又有一定的灵活性。例如:教学“北极地区与南极地区”时,我们就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后,设置了如下探究问题:①北极地区与南极地区的纬度位置有什么特点?②为什么南极比北极更寒冷?③为什么把南极地区称为“天然实验室”?组织学生对这些教学问题展开合作探究,就自然地将“讲堂”变成了“学堂”,学生的学习由被动转为主动。学生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求知,在“探究”中创新,既促进了地理新知识的增长,又切实体现了新课程“问题是教学的开端、主线和归宿”的教学理念。

2.重视学习情境的创设

创设教学情境已成为当今教师最常用的策略之一。新课改要求教与学的方式要加以改变。在地理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探究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乐趣,拉近学生与课本、师生、生生之间的距离,增强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创设情境是生成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环节和方法。情境是与学习内容相关的各种背景资料,在教学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真实性、情感性、贴近生活实际的情境。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共鸣,例如:在“人口的空间变化”一节讲述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我国的人口流动时,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情境:①我们的家乡,我们的亲邻中在农闲时有人员外出吗;②他们多到什么地方;③他们外出的目的是什么?④他们主要从事哪些职业;⑤促使他们在空间上移动的因素有哪些?这几个问题涉及的都是在我们学生身边,生活中发生的。创设这样的情境,有助于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从而降低教学难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再如:在学习“气候”有关内容的时候,我提出以下几个问题①你喜欢什么样的天气?为什么?②你喜欢生活在什么地方?为什么?③设计一条旅游线路:从淄博太原哈尔滨苏杭地区桂林海南旅游,进一步深化,提问:①如果二月末你顺着这条路线旅游,你的着装应有什么变化?②如果以上六地进行房屋设计招标,你能帮助设计吗?为什么?③沿这一条线路旅游,景观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④是什么导致了这一变化?⑤沿这条旅游路线人们的吃、穿、住、行方面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我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得出:南北方在自然和人文地理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造成如此大的差异的原因,就是南北方的气候不同。

3.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初中地理课堂活动的开展,离不开教学资源的运用。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手段。利用多媒体进行地理教学,可以利用地理课件本身具有的特点,模拟显示地理景观,有效地解决学生无法感知的地理现象。同时能够有效地创设教学情境,能把知识融于新颖别致的形式中,通过传递大量优质新异的刺激,对学生产生较强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大脑较长时间处于兴奋状态,从而达到开发智力的效果。例如:在讲自然带这一节课时,讲授新课前先放一段景观录像――非洲热带稀树草原景观和亚欧大陆上的温带草原景观。非洲草原上点缀着散生的乔木,时有斑马、长颈鹿、羚羊等出没于草原中;而亚欧大陆的草原景观呈现一派“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景象。视听教学改变和增加了对学生感官的刺激信号,依托学生好奇与求知的心理特征产生一种探求和向往的激情。为什么不同的地区景观不同,同是草原而为什么又呈现各异的景观呢?使调动情趣和引发思维融为一体,提高了教学效果。再如:在讲“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时,以用Flash制作的《沁园春・雪》和《村居》给同学们展示图、文、声并茂的课件:“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茫茫,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这首脍炙人口的《沁园春・雪》为我们描绘了哪个地区的壮丽画面?而下面这首诗中所呈现的又是哪个地区的迷人春色?而“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乘东风放纸鸢。”大家都能立即判断出它们分别代表的是北方和南方地区。本节课让我带领同学们去神游祖国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总之,我们要突出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地位,着眼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方法;一定要树立“一切为了每位学生发展”的理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精心设计教学方案,仔细研究地理教材。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开展多种多样的地理课堂活动。通过各种课堂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热情。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从而有效提高地理学习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吴艳;韩雨薇,地理教学中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有效整合[J].才智.2012(1).

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范文4

“构建和谐课堂,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对高效课堂的建立至关重要,转变教育观念,把“构建和谐课堂,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放在教学首位。教学必须以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特点为依据,我们坚信让学生学会的课才叫好课,让学生会学的老师才叫好老师。为实现高效课堂我准备从构建和谐的课堂着手,多做到倾听。

首先倾听青少年,享受教育。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学生是教育过程和教学过程最基本的要素之一。教育效果的实现必须通过学生来体现,我们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之一也是通过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测来实现的。倾听应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其一,在课前环节――备课。我们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同时不能忽视对学生的充分认识,我们的教案设计不可能形成一种普通模式,必须根据我们实际所要教授的学生来进行课堂设计,也许我们教50个学生与教30个学生同样的一节课在教学设计上也会存在很大的区别,所以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前必须充分的倾听了解我们的学生,了解他们已有的知识储备和认知能力,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感受受教育者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其二,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我们也要学会倾听,倾听学生对我所讲每一个知识点的反应,他们的一举一动告诉我他们的学习现状,只有一堂让学生学会的课才是一堂好课,我们的课堂可以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我们的课堂应该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因为我们的学生是变化发展中的人,课堂上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是实现和谐高效的切入口。有时候尽管我们地理教师的教学设计很新颖,但由于学生的学习方式并未改变,往往还处于一种配合的角色,还处在一个机械模仿和被动接受的状态,因此我们要帮助学生形成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意识和能力,鼓励和尊重学生不同的经验,见解和想法。在地理教学过程中,作为年轻教师有时容易在潜意识里更多的关注教案,关注唯一的“标准答案”,总希望学生沿着我们所期望的预设的方案前进,从而忽视了对课堂上突况处理,如对学生的独特想法置之不理,久而久之就会伤害学生表达的欲望,使他们完全的服从,完全的相信书本,相信老师,这样也就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没有思想、没有个性、没有创新的人,这与我们的素质教育思想是相悖的。其三,在课后――与学生交流中倾听学生,要求我们倾听学生的情感,关心班上每位同学的心理健康,尤其是性格内向或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鼓励他们在学习中努力尝试。如果教师只对出类拔萃的学生感兴趣,表现出厚爱,而冷落了成绩差的学生,那么成绩好的学生往往就会自以为是,骄傲自满,成绩差的学生灰心丧气,感到自卑,慢慢就会产生抵触情绪,对学习失去信心,一旦学生与教师产生了对立情绪,教师的教学就显得无能为力了。教学中,教师应热爱每个学生,尊重每个学生,关心每个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要因为学生的成绩优劣、性别、出身等的不同而产生亲疏和偏向。提问题或组织课堂活动,机会要尽量均等,尤其要注意多给那些自卑感强的后进生有表现的机会,以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其次,倾听同伴,互助合作。我们还没有实现小班化的教学,由于受学生人数,所教班级数和课时数的制约,我们不能够完全接触了解每位学生,无法照顾我们所有学生水平间的差异,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来实现高效课堂,可以通过学生间的合作学习互相促进来充分面对每位学生,高效课堂的实现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效果取决于参加学习的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因而依赖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参与程度,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到其中并享受参与的快乐。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引导、肯定学生,使学生获得成功的经验。我们一句鼓励的话、一个赞赏的眼神、一个真诚的微笑都有可能激发学生的上进心,鼓励他们参与的热情。而此时教师的任务就是根据最近发展区原理设计合适的活动、合适的问题以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是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学习不是放任自流,不是一群人聚在一块儿聊天说话就是一堂好课,我觉得这样的课对我们地理老师的个人专业素养的要求就更高,要有的放失,同时分组时要注意各组的均衡性,组与组之间既具有竞争能力,又能形成互补性,更多的是适当的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苏格拉底式的问答法对我们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分组讨论交流结束前,教师要留下时间,给每个合作小组进行总结和评价的机会,并根据反馈的信息及时地进行订正和归纳。各小组可选出代表发言,组内成员可以补充。对提出意见不同的同学或小组要进行鼓励,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对未能及时展示成果的小组可课后进行交流汇报,以保证他们的热情;对合作表现优秀的小组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并予以奖励。

再次,倾听自我,反思成长。孔子说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强调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认为:“没有内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满足于获得的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反思,那么他的教学水平的发展将大受限制,甚至有所滑坡。”所以波斯纳提出了教师的成长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因而教师的教学反思在今天高效课堂的创建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学反思是老师置身于整体的教育情景中,对教育、教学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激发自我意识的觉醒,深究教学活动中所涉及的教学策略、教学过程和教学反馈等。积极撰写反思型教学案例,不断地记载和积累教学工作中的体会、经验和资料,有利于教学工作的深入进行,有利于不断提升从事地理教学者的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如果没有教学反思我们很有可能会成为教书匠,我们的教学将会成为简单的重复,延续自己的昨天而没有进步。教师的教学反思可以从多方面着手:反思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中的亮点、课堂中突然闪动的灵感以及遇到特殊情况的处理……

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范文5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地理;积极作用;措施

作为高中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地理涉及人文、社会和科学三个领域,因此,在新课改的形势下,坚持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高中地理教师提高学生地理水平的必要途径。

一、新课程中构建高中地理高效课堂的积极作用

与传统的教育理念相比,新课改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地理知识涉及的范围较广,构建高效课堂,引导学生掌握人文知识、社会知识和科学知识,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学生存在方向感较差,经常会分不清东西南北的情况,而通过地理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方向和位置,可以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

二、新课程中构建高中地理高效课堂的合理措施

1.构建自主课堂,激发学生热情

兴趣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必要因素,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高中地理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情绪,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高中地理知识比较抽象,仅仅依靠口头讲解,难以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因此,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高中地理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适当引入多媒体教学技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讲解我国的地质地貌时,高中地理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展示各个地区的地形、地貌,让学生直观感受大自然的美,以培养学生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同时,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高中地理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提高地理教学的效果。例如,在讲解“城市空间结构”时,高中地理可以利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以自己所生活的城市为例,通过城市区位图,找出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等的分布区域,并且分析各个功能分区布局的原因和优势,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

2.构建互助课堂,提高教学效率

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不仅会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会大大降低教学质量,因此,在新课程中,高中地理教师应该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高中地理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合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不断加强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与互动,以营造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高中地理教师可以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让学生共同探讨、相互学习,以提高地理教学的效果。例如,在学习“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时,高中地理教师可以布置讨论任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联系方式的种类、优缺点以及最优方案等,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整体的地理水平。

3.构建探究课堂,培养思维能力

地理知识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高中地理教师应该注重地理教学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合理引入生活实际中的地理现象、地理元素,以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例如,在学习“自然灾害”时,高中地理教师可以引入2008年汶川地震的事例,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地震后汶川地区人员伤亡、房屋坍塌、树木折断、地面破裂、山崖断裂的场景,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地震的强大破坏力,然后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地震灾害产生的原因、造成的危害,促使学生掌握预防地震危害的有效措施,以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促使学生能够做到学以致用。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中构建高效课堂,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应该紧跟时代潮流,积极更新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努力打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不断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以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参考文献:

[1]姜继承.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高效课堂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3(8):90.

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范文6

一、培养兴趣,利用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无论是初中生还是高中生,对于知识的获取都源于好奇心和兴趣的逐渐增加。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为学生提供他们感兴趣的教学方式,以生活中的事例入手,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唤起学习兴趣,从而实现自主学习。

培养兴趣的方法很多,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我们除了要设计丰富的教学内容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外,也可以在课内利用导语,从一开始就牢牢抓住学生的视线和思维,让他们对新课内容产生兴趣。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但是我们更要坚信“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段精彩的导入不但会为精彩的课程奠定基础,也会在第一时间就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动机。可以用作导语的素材很多,我们一方面要不拘泥于形式,灵活取材,一方面也要联系教材内容,选用与教材相关的趣闻、谜语、诗歌、轶闻等等。学生兴趣大门一旦打开,灵感和热情也会随之涌现。在课堂中,教师还应多与学生进行互动,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促使他们积极参与,这样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在课外,我们还可以组织学生多参加一些活动,让他们在成功的体验中自觉增加对地理的兴趣。例如,在学习《地球的运动》时,我让学生说一下自己生日当天太阳直射点的大致方位以及运动方向。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还让学生及时巩固了学习内容,并对这一概念有了充分的了解。只要学生产生兴趣,教学就变得轻松很多,学习也不再是一种负担,而转变为一种享受和愉悦的体验。

二、课件教学,加深对重点、难点的提示和辅导

高中地理教材中有很多学生之前没有接触过的概念和话题,需要在这一阶段进行梳理和掌握。然而,只凭借教师的讲解和板书、挂图的辅助,很难让学生短时间内在头脑中形成直观的概念和形象化的意识。这时就需要借助多媒体等现代科技手段,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展示。教师经过精心备课,将需要重点讲述的内容通过课件的形式展示出来,能够化繁为简,一目了然,让学生清晰明确地知道所要掌握的知识,再经过教师的点拨和引导,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学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这一课时,对于相关的知识点,如果仅凭教师在讲台上的宣讲,难以让学生将知识串联起来,并且课本上的一些概念,没有形象地展示出来,缺乏生动鲜明的例子让学生进行归纳。基于这一现状,我在备课时就设计了课件内容,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这节课的知识。在课件的开始部分,将核心知识进行归类,提示重点、难点,并以表格、图片等图文并茂的形式进行展示,配以教师的解说,力求将知识点明确地传递给学生。因为要梳理的知识点比较多,核心知识也分为“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陆地自然资源的基本概况”三大部分。有图有例,比较归类,学生看起来一目了然,避免了学生无法将知识统一起来的现象。最后列举一些相关的题目进行提问,加深学生的感官印象和思维。此外,我们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拓展教材内容,增加一些相关资料的举例和说明,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浏览无限的关联知识。

三、课堂内外,丰富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认知

地理学习中有很多能引起学生兴趣的知识点,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了解这些内容都会让学生丰富自己的见识,充盈自己的头脑。平时我注重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留心观察有关地理方面的新闻和杂志,以及报纸中的小文章,搜集地理学科中能引起人们关注的材料,在课堂上做一些悬疑式的小问答。这种形式深受学生的喜爱。

高中生虽然很少有时间能在电视前流连,但是很多科普类的电视节目还是值得学生看一看的。例如,一些融汇了自然科学、人文历史、地质风貌的纪录片,还有介绍旅游风光的节目,以及开心辞典等节目,都能让学生对地理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结合学生对知识的实际掌握水平,我也在课堂上模仿开心辞典的模式,对学生进行趣味问答。如提问学生:“很多国家都有自己的别称,你知道以下国家都有哪些别称吗?这些别称又是代表哪些国家和地区的呢?”然后,我在黑板上写下清真之国、椰子之国、花园之国、千岛之国等别称,提示学生这些都是亚洲国家,但是具体是哪些国家,需要学生根据掌握的知识进行猜想。学生兴趣高涨,在沉思中做出判断和解答,并说出自己的见解。这样的形式既让课堂变得活跃起来,也让地理学习变得丰富多彩了。

四、合作学习,促进教师之间的有效交流

新课程教学需要教师转变思想观念,这就要求教师之间互相交流,探讨心得和体会。教师间多学习,可以取长补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增加知识储备和经验的累积。例如与其他教师交流时,有的教师讲述了自己的教学经验,就是坚持写教学笔记,每一节课下来,都会有不同的内容。经过对比后发现,不同班级的学生由于心理和生理状况的不同,性格与兴趣的差异,对知识有着不一样的接受方法。在教学笔记中记载了一些学生的典型状况,有助于教师在备课时照顾学生的个性,寻找既符合教材逻辑又适应学生的教学方法。还有就是有些教学中的灵感,需要我们及时捕捉,并且用于课堂上,好的形式可以多做推广,不足的地方可以多加反思,总结出经验和教训。时间一长,这些看似零散的教学笔记就积攒成为厚厚的一本,记录了珍贵的教学实录情况。经过分析和总结,会对我们的教学起到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