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育教学叙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中地理教育教学叙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中地理教育教学叙事

高中地理教育教学叙事范文1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地理;重大突破

本次新课程改革将教育改革定位在“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这就清晰地界定了新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保障每一个学生与生俱来的“学习权”,求得每个学生充分地、自由地、多元地、和谐地发展。在此背景下,对于地理学科来说,要努力创设一种以区域地理和乡土地理作为学习载体的地理课程,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探究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这是时代赋予中学地理教育的使命。具体来讲,较以往的高中地理,地理新课程在以下几个方面有重大的突破。

1.关于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理念

1.1 教师要形成新的学生观。

新课程把学生自身的发展看成根本,秉持“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学观和“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理念,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学生从被动世界中解放出来,使学生真正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体。

1.2 教师要树立新的课程观。

新课程对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进行了重构,增加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型学习课程等,充分考虑了课程当中学生已有的实际经验,并将课堂看着是动态的开放性系统。

1.3 要有正确的教师观念。

即教师要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朝着专家型教师的方向发展。不少教师参与科研课题,从事教育教学研究,撰写教学反思与教育叙事,拓展课程的内涵与外延,带领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尊重学生的自主体验,让“有意义的接受习”与“探究”在具。

1.4 要树立全新的开放式的教材观。

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材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人格完善的范例;树立“用教材”的观念,即教师是教材选择的主体,教师课时根据教学需要,选择更加适合教学目的的教材以外的范例,教材成为样本。要由“学科中心”转向“活动中心”,由“知识本位”转向“技能培养带知识”,由“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中心”。

2.关于高中地理新教材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材中的内容被认为是不可冒犯的真理和定则,主要强调知识传播,识记材料较多,试图以此使学生获得终身够用的地理知识。然而,新知识新理论层出不穷,要学生掌握所有的,系统性的地理知识,是很不现实的。所以,新教材从以下几个方面突出了素质教育。

2.1 新课程从“知识本位”转向“能力情感本位”。教材的传统地位受到挑战,它不再是真理,而只是一种学习资源,学生可以大胆向课本,向教材,向教师质疑。新教材以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独立汲取地理新知识的能力为主要任务,以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为教育目标。

2.2 新《课程计划》的目标之一是要使中学教育从现行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因此,新教材突出人地关系这一主线,着重加强了环境与发展的内容,从而使人与环境、环境与发展成为地理教学的核心,对于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2.3 教材贴近生活,注重从实践中学习地理,安排了许多的“活动”、“阅读” 、“读图思考” 和“案例”。自然地理各项实践活动统计如下: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教材注重了各学科的综合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每个重要的知识原理或者是应用都能够找到引导思维不断飞跃的契点。同时新教材更重视内容上的人文性,在必修一的自然地理中也穿插了人文地理,如聚落等,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感悟理解能力。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共鸣。

2.4 当然,新教材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综合实践活动太繁琐也太多,学生完成不了;内容多,课时紧张;教材默认学生的初中地理已认真学习过,淡化了许多内容,而这些被淡化的内容往往又是重点和难点,但实际情况是初中地理教育缺失。

3.关于教学形式

3.1 关于教师的教。

以有意义的讲解式教学为教师教学的主要手段,可以解决教学课时紧张的问题。同时要多采用案例教学法。案例在选择上都是源于实际生活,与地理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分析、讨论、探索、解决一系列的地理现实问题,能培养兴趣,领悟地理理论的实质。案例教学中通过启迪学生的智慧以及通过讨论使问题愈加清晰,开放式课堂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各种才能,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和主动性。

3.2 关于学生的学。

以发现学习为主导,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去发现知识”,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同化。在课程改革下的新理念中,把学生的主体作用提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强调要让学生主动地去感受学习的乐趣。主要是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新教材强调合作学习,不仅表现为课堂上师生的合作学习,同时表现为课后作业学生间的合作学习。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个人特长,依据取长补短的原则,组成地理兴趣小组,将作业布置到小组,而不是个人。

3.3 关于师生互动。

为了体现教师教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的主体作用,新课程要求师生的教学活动不是为了记住某些内容,而是以此为中介进行对话,共同获得发展。地理课程改革要求促使学生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探究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加强对地理知识功能与价值的了解,形成主动的学习态度。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包括: 能解决问题。 能从问题中获得新的地理信息。 能分析地理信息得出有普遍意义的规律。④能发现并提出新的地理问题。⑤能开展合作,解决问题。亲身体验是迅速掌握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最有效方法,在教学中做适当的实践活动,积累学生的实践经验,通过实践中观察到的地理事物,可联想到所学知识不足,以提高应用能力。

4.关于教学内容

4.1 突出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一方面,学生获取公共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但是我国实际的教育国情决定了,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主渠道仍然是课程。现代地理科学素养的核心目标是关注人地关系,关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地理新教材的内容以可持续发展为主线,以人地关系的和谐发展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充分展现了地理学科文理兼备的特点,突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4.2 突出关注学生地理素养的形成。

新课程改革后地理学科中分出了三个必修模块和七个选修模块,内容涉及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以及海洋地理、灾害地与防治、环境保护、旅游地理、城乡规划、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等,这些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视野宽阔的特征。新教材跳出了以单纯知识填充为内容的框架,着重于能力的培养,内容的选择上富有生活气息,同时降低了教材的难度,增加了反映当代地理学发展的新技术、新成果和新发展的内容,这些内容既是学生感兴趣的,终身有用的,也是学生地理素养的培养必须具备的。

4.3 关注学生终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