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乡村发展的趋势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乡村发展的趋势范文1
[中图分类号]F5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880(2011)06-0112-03
乡村旅游起源于1885年的法国,19世纪80年代开始大规模发展。目前,乡村旅游在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已有相当的规模,走上了规范化发展的轨道。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乡村旅游得到了快速发展。截至2010年底,全国农家乐已超150万家,规模以上休闲农业园区超过1.8万家,全国年接待人数超过4亿人次。据不完全统计,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年营业收入已超过1200亿元,带动1500万农民受益,乡村旅游成为推动农村地区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乡村旅游的内涵
布兰威尔和兰恩(Bramwell and Lane,1994)认为:乡村旅游不仅是基于农业的旅游活动,而且是一个多层面的旅游活动,它除了包括基于农业的假日旅游外,还包括特殊兴趣的自然旅游、生态旅游、在假日步行、登山和骑马等活动,探险、运动和健康旅游,打猎和钓鱼,教育性的旅游,文化与传统旅游,以及一些区域的民俗旅游活动。德诺伊(Dernoi,1991)指出:乡村旅游是发生在有与土地密切相关的经济活动(基本上是农业活动)的、存在永久居民的非城市地域的旅游活动。瑞切尔(Reiche1)、罗文格特(Lowengart)和米尔曼(Milman)指出:乡村旅游就是位于农村区域的旅游,是传统农业的后续产业或替代产业。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乡村旅游是发生在乡村地区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为依托的非定居性旅行和在游览过程中发生的一切关系和现象的总和。
二、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
(一)根据推动机制来划分
1.市场推动型。政府很少干预乡村旅游产业的成长和发展,主要由市场自动调节乡村旅游的成长和变动趋式,但政府不是放任自流,在自然生态保护方面政府往往进行指导和控制。实行该模式的国家一般市场经济较发达,具备较为完善的市场机制,各种行业协会等非政府组织能进行行业自律和保护行业利益,如英国、美国。
2.政府推动型。政府给予乡村旅游发展以实质性的影响,采取规划或立法方式干预和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其典型特征就是政府参与规划、经营、管理与推销等活动。较多采取该模式的包括台湾地区和葡萄牙等。
3.政府-市场互动型。即把政府的指导监管机制与市场经济自我调节机制相结合发展乡村旅游的模式。政府往往把乡村旅游作为促进乡村发展的手段,在资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促销、培训方面给予指导和支持,积极培育乡村旅游市场。同时,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乡村旅游行业协会等非政府组织的成立、成熟,可以有效实施行业自律。政府和市场的两种力量互相呼应,彼此配合,保证乡村旅游健康有序发展。例如,20世纪50年代,法国政府的“农村家庭式接待服务微型企业计划”用来支持发展乡村旅游,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二)根据开发的依托来划分
1.都市依托型。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城市环境恶化、交通拥挤、人口密集、人均绿地减少,对自然风光的向往、对休闲概念理解的深入以及人们生活观念的转变,使得以都市郊区和周边地区为目的地的短程旅游需求不断增长。回归自然、贴近农村生活的乡村旅游在大都市郊区和周边地区迅速发展,并成为乡村旅游。此类乡村旅游可称为都市依托型,主要指在大城市周边地区发展起来的乡村旅游,其客源市场主要是都市的居民,其特点是重游率高,易形成忠诚客户。
2.景区依托型。主要指在著名风景名胜区周围发展起来的乡村旅游,其客源市场大部分是来自本国甚至海外的观光客,其特点是初游率高、重游率低,不易形成忠诚客户,是典型的观光旅游。但值得关注的是,在某些景区依托型的乡村旅游也开始出现一定数量的重游客,其特点和都市依托型相似。景区边缘地带是乡村旅游开展最早的地区,景区周边农村居民依托景区游客市场,发展特色农业、饲养业、畜牧业等,开展具有观光、学习、教育等功能的乡村旅游。同时,开展以家庭接待为主,突出乡村生产生活内容的民俗旅游活动。
黄海辉:发达国家和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探析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乡村旅游经验
(一)美国的乡村旅游
20世纪70年代后期,美国乡村旅游蓬勃发展。美国乡村旅游形式多样,产品丰富,既有观光型,又有度假型,如农业旅游、森林旅游、牧场旅游、渔村旅游等。美国的乡村旅游特色比较明显,主要是国内居民游,社会意义远远大于经济意义。美国乡村旅游特点是典型的市场推动成长,乡村旅游者主要来自美国本土,政府间接调控,各州政府在税收上给予扶持,在培训和促销上进行指导,是典型的都市依托型。
1.事件节庆营销(EVENT)推动乡村旅游目的地发展
事件节庆营销就是打造品牌节会,以展会、节庆、体育赛事为载体,开展联合促销,扩大旅游消费,制造事件和节庆是美国乡村旅游的一大法宝。美国节日众多,乡村旅游正是充分利用各种各样的节日或者事件而组织开展的,利用当地某种资源而人为地制造节庆来吸引旅游者。例如,1998年在美国威斯康星州烹制出了重达2.5吨的巨型汉堡包,以世界最重的汉堡包而被记入吉尼斯世界记录,从此该州每年都举行盛大的“汉堡节”,吸引了全美大量的旅游者。形形的“汉堡节”、“南瓜节”等节庆事件成为吸引大量乡村旅游者来访的重要因素,节庆事件的品牌效应使越来越多的地区重视利用节庆事件等开展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发展。
2.州政府促进旅游发展政策
美国乡村旅游者主要是美国人,联邦政府重视国际旅游,对乡村旅游的关注不够,因此没有形成统一的乡村旅游政策。但各州政府的重视以及专门机构的建立为各州乡村旅游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州政府一是通过税收倾斜来间接扶持乡村旅游发展,利用税收政策筹集资金,建立为乡村旅游提供服务的专门机构,同时美国的每一个州都有专门的机构来负责当地的旅游营销工作。美国准许市镇当局对用于商业用途的食宿服务征收附加税,如房间税、床位税等,这是促进美国乡村旅游蓬勃发展最有力的政策,改变了过去只有少数大城市才有财力建立专门旅游促进机构的历史,稳定的税收收入成为市镇当地旅游促进服务机构——“会议旅游局”的专门经费,大大促进了全美乡村旅游的兴起。二是通过简化手续来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美国各州基层市镇政府往往对申请发展乡村旅游的村庄或个人在手续上给予简化,例如,加利福尼亚州1999年通过的一项“农业住宿法案”,明确规定:农家旅馆可以低于商业旅馆的最低规模和要求。
(二)法国的乡村旅游
1.政府主导发展
法国乡村旅游一直是在政府主导下发展的。一是实施振兴乡村计划。由于城市化进程加速,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大量具有法兰西传统风格的乡村民居空置或被损坏,乡村经济日益萧条败落,为了繁荣乡村小镇,克服农村空心化现象,法国政府于1955年启动了“农村家庭式接待服务微型企业”计划,农民可以加入到国家的“欢迎你到农庄来”、“农家长租房”和“农庄的餐饮与住宿”等几种协会中,法国政府提供经费以资助农民维护与修缮乡村民居;二是举办节庆促销。法国政府每年组织一次为期两天的乡村旅游博览会,通过展会来提高举办地的知名度,吸引旅游业者和旅游者;三是坚持乡村旅游经营主体本地化政策。本地人经营乡村旅游是关系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法国乡村旅游经营主体以本地人为主,即“所有的农业开发者、乡村居民”,这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如以外来的投资商为主,虽然解决了旅游开发项目在短期内的资金问题,并对政府的依赖较小,外来经营者往往具有一定的管理水平,还拥有客源优势和促销优势,但是大量的外来投资者经营乡村旅游容易形成旅游收益很难留存在当地的“抽血机制”,这对提高当地农民收入、保护生态环境以及繁荣农业意义较小,不利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乡村旅游本地化对当地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促进当地农产品的直销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效益。改造过的乡村民居作为乡村旅馆可以留宿过路客人,不仅提高了农民自身居住的舒适度,而且提高了民居的使用率,增加了农庄的额外经济收入,家庭旅馆的收入解决了农业收入季节性强的问题,并为维修、翻新传统的农村民居提供了资金支持,同时也保护了乡村文化遗产。
2.行业协会发挥重要作用
法国乡村旅游是政府行业协会互动的代表,乡村旅游行业协会在政府的政策范围内制定行业规范、制度及质量标准,以达到行业自律,最终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法国乡村旅游的主要规范、质量评级标准由法国农会下属协会制定。法国农会是公共职业联合机构,既具有官方背景,又具有民间身份,一方面农会协助或政府主持涉农行政事务,另一方面为农民提供各种服务,并代表农民利益与政府交涉,发挥了独特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行业协会通过制定规范来保证乡村旅游的乡村性和本土化,协会对农民提供全方位指导、教育和帮助,推动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如为了保证使用当地新鲜的农产品,对提供饭店餐饮的“农场客栈”提出规定要求,要求其给旅游者提供的餐饮原材料必须使用当地的农产品,必须是新鲜食品,不能用冰冻食品,不得销售或购买其他远方农场的某些农产品,不得使用罐头食品,但是酒与奶酪可以罐装;为了体现本土乡间美食特色,必须使用本地的烹调方法,观光农庄的外观必须是当地建筑风格,餐具必须是用粗陶、瓷器或其他具有代表性材质制造的,不许用纸质的桌布、餐巾纸;规定乡村旅馆的主人必须亲自向旅游者介绍农庄的历史、农业等方面的知识,培养经营者的自豪感和旅游者的亲切感,从而让旅游者达到“畅”的旅游体验,培养旅游者常来常往的归宿感,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回头客的增长。
(三)台湾地区的农业旅游
台湾地区乡村旅游最典型的代表是休闲农业。它是以观光为主的休闲农业形态,即农业旅游,侧重于发生在乡村地域且和农业有关的旅游活动。2006年,台湾休闲农业全年营运总收益约为45亿新台币,平均每个农场全年总营业收益为409万新台币,包括门票、餐饮、住宿、农产品销售等收入。台湾休闲农业全年游客人数约为4913万人,平均每个农场游客人数为45000人,其中旺季每月约589万人,平均每个农场5300人;淡季每月约230万人,平均每个农场2000人。
1.合理规划与执行
由于台湾地区将休闲农业定为一种新兴农业经营方式,休闲农业发展模式为政府推动。农业主管部门——农业委员会负责整个休闲农业的计划审查与核定、经费配置等。农业委员会相继制定了一系列指导休闲农业发展的计划,使台湾休闲农业的发展具有规范性。为保证规划的实施,台湾强调信息共享,侧重于农业各部门间的配合及农业与非农业部门之间的协调。当地政府十分注重政策的可操作性。例如,为贯彻实施《休闲农业辅导管理办法》,制定了实施细则,包括《休闲农场经营计划审查作业要点》、《休闲农场专案辅导实施作业规定》等。这些法规条文明确规范了审批过程的程序、审核的标准,减少了人为因素对政策实施的影响。
2.多品种的休闲农业
(1)观光农园。观光农园包括观光果园、观光茶园、观光花园和观光菜园四大类。观光体验类休闲农业指根据农业特产的不同,通过规划使其具有参观游览价值,旅游者通过参观农产品生产制作过程,满足了好奇心,延长了游览时间,也增加了农产品的直销。
(2)休闲农场。农场是指经营农作物的场所,根据经营内容的不同,分为林场、渔场、牧场等多种类型。休闲农场是台湾农业类型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形式,是利用其原有资源的多样性,开发出参与性极强的集农场采摘耕作、排解压力、增长知识为一体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旅游体验活动。
(3)市民农园。市民农园是将位居都市或其近郊的农地集中规划为若干小块,分别出租给一般民众栽种花草、蔬果或经营家庭农艺,其主要功能在于为一般都市民众提供土地与耕种技术指导,让他们也享受耕作乐趣,体会农业生产经验。
(4)教育农园。它是兼顾农业生产与教育功能的农业经营产品,农园中生产或栽植的作物及设施具有教育功能。一般常见的有特用作物、热带植物、水耕设施栽培、亲子农园等形态。自然生态教室就是一个典型的教育农园。
综上所述,台湾的休闲农业是政府推动型乡村旅游的代表,主要表现在政府规划指导和侧重执行,尽量避免人为因素对自然环境景观造成的破坏。这样不仅保证了休闲农业的特色,保护了从事休闲农业的企业依法经营的权益,而且防范了少数人以休闲农业之名进行圈地和违法经营。
四、结论
发展乡村旅游是深度开发农业资源潜力,调整农业结构,改善农业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美国乡村旅游呈现典型的都市依托型,突出的是乡村地域,和农业牵涉不多,是市场推动下的自然成长,旅游者以美国人为主,通过节庆打造乡村旅游目的地。而台湾地区和法国的乡村旅游侧重的是农旅结合,和农业、农村、农民都有广泛联系,政府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台湾地区的代表模式——休闲农业呈现典型的观光特点,法国乡村旅游的最大特色是经营者本地化和行业组织发挥了重要作用。经验表明,发展乡村旅游对解决“三农”问题具有独特的作用和意义,不仅推动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而且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手段。它的发展解决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从而保证了农村社会和文化的传承,推动了农业升级换代。乡村旅游发展的核心是保持乡村性和本土化,在政府的指导下,基于本地人社区参与的开发才是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邹统钎.乡村旅游理论案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2]苏宝瑞.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年入账超过1200亿[N].农民日报,2011-03-03.
[3]戴斌,周晓歌,梁壮平.中国与国外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比较研究[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6(1).
乡村发展的趋势范文2
高中教育的发展虽然与高等教育有着很大的差别,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基本上是直接面对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的需要,而高中教育培养的毕业生基本上是流向高等教育学校和社会市场中去,两者既有不同点,又有相同点。既然高等教育可以实行范围经济模式,那么高中教育中也可以实行范围经济模式。
一、高中教育规模扩大出现的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的出现首先是在企业当中的,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也开始在教育当中应用。目前,我国大力提倡高中教育的规模扩大,高中入学率呈上升趋势;高中招生规模扩大以后,能够充分利用学校的现在资源,充分利用共享资源,例如:师资配备、教学设备等都得到充分利用,从而节约了教育成本。高中教育的生源不断增加有利于提高社会整体的文化素质教育和节约社会教育资源。据新华社电:“2012年中国内地新疆高中班继续扩招,办班城市及学校也将有所增加,在生源上除继续向南疆三地州和农牧民子女倾斜外,也对人口较少民族和少数民族自治县的学生给予适当照顾。”这个例子说明了我国各地区的高中招生都在扩大规模,高中教育正在不断发展壮大,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人力资本。
二、由规模经济转向范围经济模式
目前,我国的高中阶段办学规模不断地扩大,很多学校都已经形成几千人的大规模形式。我们在高中教育中充分利用了规模经济的理论基础,学校办学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和改善,实现资源共享,节约教育成本。但是,当教育规模扩大到一定的限度时,一系列新的问题伴随着产生了,虽然我们实现了规模教育最大化,节约了教育资源和教育成本,却存在“产品”比较单一,教育质量不高的问题。
首先,由于现今很多高中教师的专业相对单一,除了主要科目的专业教师以外,其他专业教师相对缺乏。只重视高考科目教师的引进和聘用,使得高中教育发展简单化,从而导致升学率下降,有个性特长的学生由于成绩不理想而与大学之门擦肩而过。所以,学校要充分利用教师的专业配备资源和音、体、美教学设施多元化培养,既节约的教育资源,又取得了新的实效。
其次,高中教育的外部性内在化。王大树的观点认为:“现在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除了运输费用以外, 信息、交易的稳定性、时间、空间等方面的交易成本越来越重要。产品的多元化可以将外部交易内在化,从而减少交易成本。例如,炼钢厂兼并铁矿,不需要经常签订合同也能保证原料供给, 还可以合法地不交或者少交销售税。”[2]目前,很多地区的中学都办起了校办工厂,这也是范围经济的一种体现形式。利用校办工厂生产和经营文具用品等,运用到学校教育教学当中去,从而有利于减小资源的成本,提升办学水平。
最后,高中教育与初中教育并存,是另一种有效的办学模式。初中教育可以为高中教育提供生源上的保障,在教学质量上也得到稳定和提高。所以,高中教学与初中教学形成互补,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三、区域范围经济与高中教育多元化发展
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发展的差距,高中教育必须注重实现基本服务均等化。区域范围经济应用在高中教育当中,表现为在同一个地区,单纯地发展普通高中教育是不适应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是范围不经济的;要建立普通高中教育和职业高中教育,使之相互依存,为地区发展培养建设人才,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和资源共享,形成更好地服务于本地区的教育产业链。普通高中着重培养的是人才的“半成品”,而职业高中着重培养的是“成品”;普通高中是面向高校,而职业高中是面向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需要。两者相互依存,实现资源共享,为地区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四、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合办的设想
乡村发展的趋势范文3
[关键词]就业导向;高校课改改革;人才需求;发展趋势
[DOI]10.13939/ki.zgsc.2016.31.205
科技的发展和新技术的兴起加快了我国经济建设的脚步,但是也造成了一部分传统学科的分化,导致出现了一些具有交叉性的边缘学科,使得过去留下来的一些课程体系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与此同时,企业、市场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却是在不断地提高,这就对高校的教育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程作为教学体系核心的一部分,对高校教学质量有着一定的影响。只有提高教学质量,才能促进高校的进步与社会经济的发展。
1现阶段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中课程改革的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的教育模式,虽然经过了调整和改革,但是仍然留有传统教育的影子,在有些方面的改革做得也不太令人满意。我们要进行的高校课程改革,只有通过长期地努力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境地,这种改革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我们所要坚持的课程改革,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才的需求。当今时期,我国的各大高等职业院校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了课程改革:
第一,课程改革从优化整合课程结构入手。一直以来,我国高校的课程建设一直延续专门人才教育培养的模式,这种课程建设的结构体系严密,课程的设置上多采用从基础课向专业课稳步过渡的形式。然而这种课程理念和改革方式,在改革的过程中容易忽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只重视学生的理论学习,却轻视了学生的动手和实践操作能力。这种改革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数都不是适应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更谈不上满足现代多元化学科渗透所需的复合型人才标准。所以,在进行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要加大选修课的比例,做到课程的多样性选择,在开设跨学科、系别、学年的选修课程的指导思想下,突破单一学习专业课的圈子。
第二,从课程内容的及时更新和调整体现课改的鲜明性。课程改革过程中之所以要不断地进行内容上的更新,是因为可以体现出课程改革的内涵。首先,体现课程内容上的多元性。在现如今的信息时代,我们需要存储的信息量急剧上升,这就要求适合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必须具备多向性的思维方式,具有协作、学习等多方面的能力。其次,体现课程内容上的时代性。由于时代的发展,知识信息在不断更新,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中要及时地去除过时的理论与案例,要及时修订及填补新增的知识和最新的成果。最后,体现课程内容上的国际化。随着全球经济、文化的紧密交流和不断扩大,国际化的进程也在进一步加快,高等职业教育也要与时俱进,同国际接轨,具有国际化的教育思维和远见。在课程的设置上,要加强对基础性学科和新兴科学的知识传递。
第三,课程设置上从理论基础着手,进行整体上的融合。由于课程在设置上经常会受到教育目标等因素的制约,所以在课程的设置过程中会产生个人和社会教育价值观的相互影响。目前,我们在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上尽量追求学生、社会和学科三者之间的最大统一,形成完美融合体融合。这主要体现为在核心课、本位课等各类课程的优化和组织上,让它们形成互补,从而充分发挥整个课程体系的功能。
2目前我国职业院校在课程改革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
首先,高职院校要通过课程改革来完成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工作。人文教育作为一种人性化教育,是要通过人文知识的传递去帮助学生提高对文艺作品的鉴赏力,并通过这一过程,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提高学生个人的修养。部分高职院校会在学期中开设一系列的人文内容的讲座或选修课,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但是,在实际的人文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形式化的问题。所以,我们倡导的人文教育,要在校园文化发展建设的基础上,扎根到现实生活中去,同时还要注重社会人文环境的建设和高校文化氛围的营造。
其次,高校内专业课与基础课两者之间存在不协调。高职教育既包含对学生的专业课教育,又包含对他们的基础文化课教育。但是我国多数高职院校往往都是过于注重专业课教育部分,这就使得课程的口径小,会造成培养出来的学生专业面比较窄。虽然有的高校已经意识到了这点,并逐渐在加大基础课比例。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这些做法也只是形式主义,没有做到“质”的提高。因为各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学时数一定,增加基础课学时,就会减少专业课的学时。这种做法的结果就是基础教育没做好,专业课教育也得不到提升。高职教育的本质目标就是培养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专业课教育作为其核心,必须要受到重视并得以强化,不能偏离专业方向。
最后,教育过程中存在“通识教育”与“通才教育”的误区。通识教育是目前高等职业院校面向所有学生所开展的综合素质教育,而通才教育的侧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价值观。我们的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培养学生专业素质的通识教育。在这一通识教育的过程中,有的院校容易出现通才教育与通识教育的混淆,造成个别人的职业至上主义,他们只关心个人今后的前途,缺乏共同的责任感。这就使得我们的高等职业院校近似于职业培训场所,失去了高职院校发展培养技能型素质人才的社会功能。
3目前我国职业院校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首先,课程的综合多样性。进入知识经济社会以来,由于科技的进步,很多学科出现了高度的分化和综合等特点,仅靠过去传统的专业知识是很难适应当今社会发展需要的。我国的各大高等职业院校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并相继开设了综合性课程,这一趋势,也是未来世界职业教育发展所必然的趋势。我国的教育在这一点上起步较晚,但是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课程渗透”理念,也可以学习德国和新加坡等职业教育水平较高国家的“多元化”教学理念。
其次,课程设置上遵循社会发展需要。高职院校的课程要顺应时展,并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做出贡献。过去,我国的职业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存在脱离实践、体系单一、内容陈旧等现象。今后,要想我国的职业教育取得突破,我们就必须紧密围绕社会经济建设来进行专业的设置和调整,合理安排各专业的课程,让我们的课程紧随经济发展的脚步,真正做到与时俱进。
最后,课程设置上加大具有广泛性和多样性的选修课。当今社会,信息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为了满足同学们对新知识的认识和了解,高职院校可以多开设选修课来满足同学们对知识的需求。我们在开设选修课的时候要选择一些具有前沿性、研究性的课程。不仅从学生的兴趣方向选择,也要本着学生的职业方向进行选择。同时,我们还要加强师资力量的培养,在多个领域、多个方向开设选修课,让选修课达到优质标准。在设置选修课的同时,还要加强教师对学生个性化能力的重视和发展,让每个学生都能被调动起积极性,展示自己的才能。
4结论
最后,随着课程设置的信息化和国际化发展,课程改革已经成为了必然的趋势,为了迎接职业教育发展带来的良好契机。我们必须要把握好当前教育改革的大好时机,努力去做好21世纪职业教育。
参考文献:
[1]刘孟h.我国高校课程改革问题解决对策探讨[J].江苏科技信息,2013(5).
[2]李艳.试论我国高校课程改革中的问题与建议[J].青春岁月,2013(9).
[3]罗三桂,刘莉莉.我国高校课程考核改革趋势分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4(12).
乡村发展的趋势范文4
关键词:地物;输电线路路径;经济规模
中图分类号: F407 文献标识码: A
1 引言
输电线路路径选择是输电工程设计的基础。线路路径方案选择的好坏不但对工程造价有影响,而且对输电线路各设计方案有影响。所以,合理选择输电线路的路径方案不但可以节省工程造价,而且可以优化工程设计方案。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居民用电需求不断增加,但土地资源却不断减少。这样,一方面用电需求促使输电线路工程需要不断建设,另一方面土地资源减少使得输电线路可利用线路走廊不断减少。当前,工程上虽然采用卫片、航片、海拉瓦等现代勘测技术进行输电线路路径选择,但是输电线路路径协调问题依然突出。因为,这些勘测技术只能描述当前地物情况,不能从时间上描述地物发展趋势。输电线路路径选择时,不能和地物未来发展趋势相适应。所以,在路径选择时,各方的规划和协调显得尤为重要。在城镇,规划相对完善,线路路径和城镇总体规划协调即可。在乡村,规划相对滞后,线路路径选择没有可循的协调依据。如何解决输电线路路径和乡村未来发展相适应成为一个新的课题。本文试图利用地物发展预测结果,对输电线路路径合理选择,增加工程的可实施性进行探讨,并结合工程实例进行说明。
2地物发展预测方法
大家都知道,地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影响地物发展变化的有自然因素,也有认为因素。所以,我们分地物自然发展预测和地物人为发展预测。
2.1地物自然发展预测
我们知道,大自然在不断地进行造物运动。地震、河水冲刷,风浪侵蚀等等,都是大自然造物的手,它不断地改造我们身边的地形地貌。古人的“沧海桑田”描述的正是这一地物变迁的情况。对于地形地貌变迁,我们根据地质水文资料进行预测。在输电线路路径选择时,宜避开不良地质地带。
除了以上地物变化,地表植被生长变化也是大自然的杰作。植被的生长高度也影响到输电线路路径选择及杆塔定位。由于杆塔定位呼高偏小,造成后期线路运行检修不断砍伐修枝线路下面林木并不少见。对地表植被分布及生长高度进行合理预测,可以为我们合理选择输电线路路径和杆塔定位呼高提供基础。一般来说,树木不能生长无限高度。虽然我们目前无法知道各类树木限高机理,但可以肯定的是,树高和树叶大小在统计学上存在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就是反比例关系。就是说,树叶越大,树高越矮,反之树叶越小,树高越高。
表2-1是线路选线时常遇到的几个树种的高度。
表2-1 常见树种生长高度表
2.2地物人为发展预测
相对于地物自然发展预测,人为发展预测更为复杂。因为人为有主观和随机因素。所以,在工程上,我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简单预测。
1)利用历史地图资料、卫片资料和现有地图资料、卫片资料,对乡村发展规模进行简单线性预测。例如,根据某个乡村旧地图资料上乡村规模和乡村现有规模,对乡村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2)利用乡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对乡村的发展规模进行预测。一般来说,乡村的发展规模与其经济发展有关。乡村经济发展越快,乡村的乡村的规模也越大,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式2-1对乡村规模进行预测。
(式2-1)
式中,
P是乡村未来发展规模;
k是乡村规模和乡村经济发展耦合系数;
A是乡村未来经济发展总量;
A0是乡村目前经济总量;
P0是乡村目前规模。
当一个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乡村规模急剧扩大,会出现两个或多个乡村合拢;当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滞缓,乡村发展萎缩,人口外流,会出现乡村空心化。
目前,乡村发展有两个特点,一方面乡村趋于向交通和生活用水方便地方发展;另一方面乡村趋于规模化发展。
3地物发展预测在输电线路路径选择上的应用
3.1地物发展变化较小
当地物发展变化较小时,输电线路路径以变化较小的地物为参照,合理选择输电线路路径。例如河道、山丘、道路等,它们发展变化不大,在路径选择时,以其作为地物参照,顺其走向走线,输电线路建成后,对乡村发展影响较小。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山脉和林木,虽然发展变化较小,但其涉及民俗民风,不可沿其走线。
3.1地物发展变化较大
当地物发展变化较大时,应根据预测结果,合理选择输电线路路径。例如刚种植的树木,根据树木生长限高,在断面定位图上标注树木现状高度和未来高度,在杆塔定位时,合理的处理。
由于,乡村规模发展,居民住房将沿着交通较为便利的道路沿线建设,这时,输电线路路径选择时应适当考虑,线路适当远离公路。
对于乡村发展较快的地区,两个乡村可能出现合拢,应尽量避免从两个村庄中间走线。如乡村发展空心化时,侧可以综合考虑,线路是否从两村庄走线。
对于沙丘边沿地区,我们可以根据沙地的发展情况,合理选择路径。例如±500kV宁东~天津(注:现已改为±660kV宁东~山东线)直流工程途经毛鸟素沙漠边缘,设计单位利用1993、1998、2002年三个时相的卫片遥感图像,分析了近10年间线路所经地区沙地的发展趋势,为输电线路路径选择提供参考。
4结束语
我们知道,影响地物发展有诸多因素,要准确预测地物发展趋势是十分困难的。我们只能根据现有资料对地物的发展变化趋势进行简单预测,为输电线路路径选择时提供参考。在输电线路路径选择时,适当考虑地物发展趋势,不但可以有效解决路径协议落实,减少工程建设遇到的阻力,而且能最大化利用现有土地资源,使输电线路和周边环境更加协调。这在没有规划的乡村地区十分有效。
参考文献:
[1]张晓东编著.输变电工程选址选线[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2
[2]张洞明,王仲华,纪新元编著.电网设计工程师手册(输电技术篇)[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3]范泽鑫,曹坤芳.树木高生长限制的几个假说[J].植物学通报,2005,22 (5)
乡村发展的趋势范文5
【关键词】乡村旅游 本质特征 文化旅游
在中国,随着政局的稳定,改革与开放的进一步放宽,各种新生事物层出不穷,赚钱的机会
也越来越多,旅游业在其他行业的带动下,也是得到了绝佳机会,获得了蓬勃发展。乡村旅游更是利用自身优势,异军突起。当然,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因仍处于摸索阶段,故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总的来说,前景还是可观的。
1乡村旅游的相关认识
1.1乡村旅游的基本概念
乡村旅游特指在乡村地区开展的,以特有的乡村人居环境、乡村民俗文化、乡村田园风光、农业生产及其自然环境为基础的旅游活动,即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环境旅游范畴,以具有乡村性的人文客体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文化旅游范畴。所以,乡村旅游包括了乡村性的环境旅游和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在某一乡村地区开展乡村旅游活动,活动内容究竟是以环境旅游为主,还是以文化旅游为主,取决于该地区的本质特征。
1.2乡村旅游本质特征的认识
乡村旅游始于法国,其最初的发展是欧美度假旅游发展的一种空间选择。始于一群贵族到乡村度假,品尝野味,乘坐独木船,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通过这些活动,他们重识了自然,加强了城乡居民之间的交往。后来,各国相继有了乡村旅游。至20世纪80年代后,欧美乡村旅游已走上规范发展的轨道,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和越来越大的发展潜力。
2 乡村旅游的市场开发
开发农业旅游资源,主要是对农事活动、农村部落、农民生活、农业生态、农业收获物等农村事物进行开发。分析各省的发展农业旅游的条件,包括发展农业旅游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农业特色优势和客源优势等,为区域农业旅游开发提供了依据。进行乡村旅游的开发有多重意义。
2.1乡村旅游开发的意义
它迎合了都市人“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且从另一面也圆了都市人的绿色梦,亦丰富了我国生态旅游的内容;符合我国旅游产品结构化调整的客观要求,是旅游开发形式转型的新探索。
2.2乡村旅游市场特点
就国际市场而言,旅游业市场已发展成熟,已形成了“观光(感知)、度假(享受)、专题(认知)”三合为一的旅游产品复合体。即乡村旅游具有田园观光、休闲度假、自然生态和民俗文化专项旅游的综合功能。
就国内市场而言,因国内旅游市场起步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绝大多数乡村旅游者享受到的是较低价位的消费水准、较低档次的旅游服务和较低层次的精神感受,对旅游景区、农业生产的收获活动和传统节庆活动具有极大依托性。但对自然环境的天然性、纯净性、优美性要求越来越高,对人文环境的古朴、新奇、“乡土味”、“民族味”的呼声越来越强,作为旅游目的地,这些都是吸引游客的必备条件。
2.3乡村旅游需求趋势
单说国内,对乡村旅游产品的需求仍表现出明显的需求层次初级阶段的特征,尚停留在观光——休闲娱乐阶段,表现为乡村旅游产品类型单一,产品粗糙,经营粗放。当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旅游正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国内旅游多极化趋势和旅游消费个性化发展趋势正旺,国内乡村旅游也正向着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和度假于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国内的需求层次也在不断提高。总体来看,当前乡村旅游需求呈现多元化、多样化、特色化的发展趋势,游客对环境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的多功能、复合型乡村旅游产品的需求日渐旺盛。
就旅游产品而言,乡村旅游是一个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旅游活动,是系列产品的集合,是一个产品集,它所提供给游客的旅游产品,可以是复合型的,可以是单功能型的,能够很好地满足不同群体的消费者。也就是说,不同区域、不同群体对乡村旅游产品都会有一定的需求,所以乡村旅游开发和建设面对的是整体的旅游消费市场,应根据个性化需求分层次进行开发和建设。
2.4乡村旅游产品的规划与设计:以案例研究为主
有的专家,如王仰麟、祁黄雄,借鉴区域旅游规划的一般流程,结合农业开发实践,对区域观光农业规划的一般过程和方法进行了探索,即在对市场、区位、自然、社会经济、农业基础、旅游发展基础等开发条件的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确立了规划区的性质和发展方向,进行总体布局和功能区分,并对观光农园进行了CI形象设计。
而章锦河等专家分析了安徽黑多县宏村古村的情况后,提出了宏村古村落旅游形象定位理念,并就主题口号、视觉形象、行为形象进行了方案设计,另有多位专家学者分别就西双版纳胶园农场度假区、南京汤泉农业科技师范园、昆明市呈贡县观光农业、广州市郊满山农庄进行了旅游规划的案例研究,进一步丰富了乡村旅游规划的研究内容。但这些案例研究的缺点是:大多停留在定性研究和一般的归纳总结水平上,缺乏理论的抽象,研究方法也比较简单。
3 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1存在的问题
发展策略是我国乡村旅游研究的另一热点,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我国目前观光农业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即观光功能、区位功能设计简单、重复,缺乏特色;农业基础薄弱,资金投入不足;我国农村人口过多,客源市场有限;生态环境和景观的破坏;观光农业园土地使用的非农化倾向突出等。对此,我们既要坚持持续发展,又要根据现实分阶段发展;既进行生态消费,又要注意生态保护;既要促进农业用地的合理流转,又要保证农业土地的正确使用方向等相应的对策和主张。
3.2相应的对策
如以旅游城市为客源市场的乡村旅游开发,我们可以提出面向回城知青、城市离退休职工、周末工薪阶层、城市学生和自城市输出的外国游客等几个富有潜力的市场,开发农业旅游、乡村民俗旅游的策略。
就像前面所谈到的,可以把农耕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和谐相融”作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来讲。
都市文化属于先进文化,其对传统文化的吸附与冲击可想而知,旧难敌新,现代文化的魅力难以抗拒也不应抗拒,要发展就得接受新事物,乡村旅游也不例外。乡村旅游从业者应有超越农耕文化社会阶段的现代意识,既是农耕文化“戏中人”,又是农耕文化这场戏的“导演”,清醒地抉择两种文化的精华,使其有主宾、分主次地熔铸与乡村旅游大地上。 当然,要搞好乡村旅游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但是,其前景还是广阔的。它投资少,风险小,是一项创意到位即可“点石成金”的旅游项目。
参考文献:
[1]潘新华,刘平安.延安旅游业的发展途径.改革与战略,2005,(138):28.
[2]马彦琳.环境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旅游学刊,2005,20(1):63.
[3]阳芳.国内会展旅游的发展形势与战略选择.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40(40).
乡村发展的趋势范文6
一、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一)本课题研究的视角
近年来,乡村旅游发展势头迅猛,四川是中国乡村旅游的发源地,面对的任务是“打造乡村旅游升级版”。品牌体系建设的路径是培育产业内在竞争力、达成“升级版”目标的必由之路。转型升级主攻方向是解决抵挡和粗放的问题,要适应大众旅游提档升级要求,改变人们对乡村旅游的传统认识。本课题以四川省乡村旅游的发展为实证研究对象,结合品牌形象理论、品牌定位理论、基于品牌识别的品牌创建理论、在分析乡村旅游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从消费者分析、品牌定位、品牌内涵分析、品牌创建与推广和品牌管理等方面探索乡村旅游在面对升级换代的背景下实施品牌化战略的路径和模式。
(二)主要目标
本课题旨在以四川省乡村旅游为依托探索中国乡村旅游行业品牌体系建设的路径和模式。本课题将从理论分析加实证研究上形成一套乡村旅游的可操作模式为全方位品牌战略在乡村旅游项目中的实施提供有力的应用依据。
(三)主要方法和途径
本课题采用调查法、观察法、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等。
(四)主要观点:
乡村旅游是以乡野农村风光和设计的一些特色活动为吸引物,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市场,来满足旅游者的世智笾和回归自然的一种旅游方式。发展乡村旅游业对于推动新农村的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如今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旅游者的个性化需求日益旺盛,旅游体验的日趋多样化,旅游出行日趋自主化,以口碑效应为主要传播特点的传统乡村旅游产业模式远远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特别是散落在广大乡村的乡村旅游点具有极大的空间广度,传统的经营方式已经不能适应以自驾车为主要出行方式的客源对象的需要。在打造乡村旅游业升级版的大背景下,要突出“品相、品质、品位、品牌”,将工业4.0的理念融入农业,大力发展智能化精致农业,全面提升乡村旅游品牌建设。本课题将以四川省乡村旅游的发展为实证研究对象,结合品牌形象理论、品牌定位理论、基于品牌识别的品牌创建理论、在分析乡村旅游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从消费者分析、品牌定位、品牌内涵分析、品牌创建与推广和品牌管理等方面探索乡村旅游在面对升级换代的背景下实施品牌化战略的路径和模式。
二、主要研究成果简介
乡村旅游是结合乡村旅游区当地的发展情况,将农业生产、农村生活与生态环境相结合,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以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而加强乡村旅游品牌的建设则是乡村旅游在发展过程中寻求突破和创新的一个必然的选择。下面就阐述当前乡村旅游品牌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几点建议,为进一步的促进乡村旅游品牌的建设,加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帮助,当前乡村旅游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1.知名品牌数量少。2.品牌产品内容单一,同质化现象严重。3.缺乏品牌化营销手段,品牌意识欠缺。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乡村旅游品牌建设的几点建议:1.拓展乡村旅游内涵。2.规划旅游集聚地,打造精品品牌。3.进行品牌化营销,扩大品牌的营销范围和营销力度,也全面推广品牌。
总之,乡村旅游品牌的建设要针对目标市场进行科学、准确的品牌定位,要体现当地区域的特点和特色,深度挖掘当地的文化内涵,加强现代化技术的应用,以提高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三、此项研究的社会或经济效益、应用前景及学术界的反映和引用
本课题聚焦于乡村旅游的品牌体系建设,以破解目前乡村旅游业中普遍存在的碎片化、同质化难题为设计方向和目标,是乡村旅游理论研究中的一项开创性工作。通过研究乡村旅游品牌建设的体系,形成一套乡村旅游的可操作模式,成果为:集生态旅游、休闲娱乐、美食民宿为一体的旅游胜地模式。课题完成后,在助推乡村旅游升级版发展方面有着一定的实践意义,由品牌定位打造个性化、特色化、精准化农家乐;由品牌化包装,做足乡村文化,让游客寻找乡愁,体验生态生活,围绕乡村品牌,让生产成为表演,让生活成为旅游,把家园变成花园,从而带动农民增收;由品牌化营销,运用新媒体营销手段(如微信、导航、智慧旅游、网络预订等传播工具)引导游客需求,对乡村旅游经营和管理者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本课题以四川省乡村旅游的发展为实证研究对象,通过研究乡村旅游品牌建设的体系,形成一套乡村旅游的可操作模式,成果模式为:集生态旅游、休闲娱乐、美食民宿为一体的旅游胜地模式。该成果将指导和提升乡村旅游体系的标准化和完备化。
四、与预期计划和目标比较,完成情况及存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