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中地理作业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中地理作业设计范文1
国内外有很多人从生理、心理、社会、教育等方面研究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的性别差异,研究地理教育中的性别差异,那么在地理作业布置中是否也应该有性别差异呢?从生理角度来说,性别教育专家迈克尔•古里安认为,男孩的大脑与女孩大脑相比,更多地依赖动作,依赖空间机械刺激,男孩天生更容易接受图表、图像和运动物体的刺激,而女孩更多地依赖触觉、听觉等感知,形象思维突出,天生更擅长语言表达、形象记忆,在地理学习中差异较大。从实践角度来说,我深深体会到男女生在地理作业和考试试卷中的差异。男生在读图、综合性逻辑性思维等发面突出,花费时间较短;女生在答案组织、卷面工整等方面突出,花费时间较长。我喜欢批阅女生的作业,但喜欢男生回答问题。女生的作业干净整洁但缺乏灵气,让我身心舒服但很少眼前一亮,男生的作业潦草而精简,但从他们的作业中可以让我看到他们的思考,也由于精简,很多问题轻松暴露,便于我及时指正。如何平衡男女生在地理学习中的差异是一个很大的课题,我觉得可以从地理作业分层设计着手。
首先,高中地理作业利用颜色来分层。台风根据距离影响本地的时间和风力强度,分为白色、绿色、黄色、红色、黑色5个警报信号等级。我也依葫芦画瓢,首先明确一学期的重难点,在布置作业时选用红色或黑色纸张布置作业,重点或者难点的章节内容用黄色纸张,其余的根据学生掌握状况用白色和绿色纸张。比如必修一的“地球运动”是难点,也是必修一学习的基础,但会考和高考中的地位下降,所占分值减少,所以在学习这一章节时的作业时选用橙色纸张,介于黄色和红色之间;而气候特征、成因、分布在整学期甚至整个高中阶段都是重难点,就用红色纸张;“自然灾害——洪灾”内容相对简单,但在区域地理中仍旧涉及,就用绿色纸张。我虽然对色彩心理学研究不多,但还是了解红、橙、黄等暖色使人血压升高,情绪高涨,紫、蓝、绿等冷色使人脉搏减缓,情绪沉静,我需要学生在重难点面前情绪高昂,充满战斗力,在一般知识点面前沉稳冷静,不能因为易于掌握而骄躁。利用彩纸布置作业,不仅在视觉上丰富学生的感官,尤其是刺激有视觉优势的女生,也有利于学生一目了然的掌握一学期的重难点,尤其便于男生对一学期学习的宏观掌控,更让学生在一学期的学习中有张有弛,张弛有度。
其次,将地理作业分成必修与选修。前苏联著名教育家维克托费德罗维奇•沙塔洛夫曾经提出编两类练习题集:必修作业的难度适合所有学生,选修作业难度适合学优生。踩着前人的足迹,我也将地理作业分成必修和选修,所不同的是,在此基础上,我还将必修和选修分别设计了两种方案,所以总共是“两部四案”。必修作业一般为书面、口头类作业,为短期作业;选修一般为实践、探究类作业,为中长期作业。我认为必修作业为巩固、强化基础知识和技能的,选修作业为提升地理素养、地理思维,培养地理兴趣的,所以我并不认为选修作业就只面对学优生,我要求学生完成必修和选修相结合的作业。在考虑男女生在地理学习中生理、心理的差异,在感知能力、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的基础上对地理作业进行分层设计。必修作业在设计时,方案A主要表现为知识体系构建、示意图及其变式图和分布图等的绘制设计与运用等,方案B主要表现为基础知识整理、地理规律总结及运用等。选修作业在设计时,方案A主要表现为观察、实验、制作模型、对时事热点进行评价的分析型作业等,方案B主要表现为撰写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小论文、通过网络搜集构建主题知识库的网络作业、调查报告等。其中在必修作业中的书面作业中的试题训练选择上,方案A偏向于综合题、一图多题,题型丰富多变;方案B偏向于材料题,以常见题型为主。例如,同样考查我国西北棉花种植区位条件,方案A以区域图呈现,探究西北是否可以扩大棉花种植规模,方案B以材料呈现,依据材料分析西北种植棉花的优势和劣势。不管是必修还是选修,方案A偏向于男生,方案B偏向于女生,但是学生具有自由的选择权,可以必修选择方案A而选修选择方案B,最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意识到自己的优缺点,做到有“自知之明”。
三、结语
高中地理作业设计范文2
[关键词] 地理 实验 新课程标准
新课程理念要求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亦是如此,不仅仅是授之以鱼,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到学习地理的方法,感觉学习地理的过程,让学生知识有效的迁移与重新组合,在新课程标准下的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心理特点,成为他们的引领者,成为他们学习的促进者。那么,如何进行高中地理有效教学?
一、研读新课程目标,做好新教材的深刻理解
有的教师在使用新教材时很自然地与原来地理教材进行对比,只要是原来教材有的而新教材没有的他们都要为学生作补充,有些课标与新教材都已经删除的内容,有时还要讲,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也无益于学生的探究。因此,我们在备课时不能像以往那样只研究教材,还要加强对新课标的研究,尤其加强对高中地理课程的总体目标的研读,它是我们高中地理教学的总体纲领,需要我们将它分解渗透到每节课的教学之中。例如,在“大气环流”中,“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教材都作了详细的阐述,但内容较抽象,学生感觉难度太大。在物理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能学会查看大气环流的示意图,能绘出地球上的气压带、风带等分布图,能说出气压带、风带等对气候的影响……”所以,“三圈环流”形成的原因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不用再讲,把重点放在让学生掌握“三圈环流”产生的结果及它对气候的影响上。
二、发挥新教材的功能
1.发挥教材整体的编排意图功能
相对于地图册,教科书能够直接提供的图表还是相对有限的,配合文字的景观图片等往往具有“个”的局限,与之对应的地图册中更多更为丰富的图表系统,帮助学生从“个”更好更容易上升到“一般”的规律性认识。另外,作为教材的练习册,其功能绝不仅仅是课后的巩固和训练,它本身首先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更主要更直接的功能是为课堂教学服务,例如教材中的“海派文化”只列举民居,而练习册中从民居、饮食、文化、性格、方言等多方面补充,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海派文化的内涵。
2.利用教材图片,发挥以图释文功能
地图和地理教学始终相伴,这是地理教学的一大特点,它有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特殊功能。新课程地理教材不太强调知识的系统性与完整性,知识之间的跨度大,这无疑已经成为学生学习和思维的难点,为了突破教学难点,作为地理教师我们应该通过“区域地图、地理略图”等途径来架桥铺路,建立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由于图文转换能力是地理学科的一项重要能力,许多地理知识、规律可以通过地理简图来表示,许多地理原理可以通过地理简图来直接呈现,从而能达到破解难点的效果,如“人口分布”一节的内容,世界人口分布趋向性的原因分析,我们可以借助“世界地形图”、“世界气候分布图”、“世界水资源分布图”来教学,重点难点就会迎刃而解。因此,在我们平时的地理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材图片,培养学生读图释文的能力。新教材中大量的彩色图片、示意图、分布图、景观图等图像资料,既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进而让学生在看图中发现其中浓缩的地理信息。如高中二年级地理地貌中的“海蚀洞”、海岸地貌中的“海蚀崖”、“桂林山水”、“喀斯特地貌类型示意图”、“海蚀柱”、“路南石林”。
三、将地理试验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第一次对地理试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教材有了地理试验,新高考中出现了试验类试题,我们地理教师更应该重视地理试验,并要把它融入到地理课堂教学中去。地理试验将与物理、化学生命学科的试验一样,凭借其强大的直观性、实践性和探究性特点,在改善学生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我们在设置试验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基于地理学科特点,要科学设置地理实验。一方面,实验要能科学反映地理学科知识,实验及其反映的地理原理要正确无误,实验揭示地理原理的方式要恰当。另一方面,实验要符合地理教学实际情况,高中地理教学课时数少、任务重,没有足够的课时进行实验教学,实验宜精不宜多。
第二,要求学生参与实验的设计和演示。实验教学强调演示与参与,让学生在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观察记录、实验分析研究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得出结论,它能够有力地改变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能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在实验操作时,需要精细敏锐的感知和观察力去发现一些重要现象,从而培养了观察能力;在研究原因、结果、形成概念的过程中,通过分析、比较、判断、推理等,能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分析能力;此外,还能够培养组织能力、实际操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
四、要精心设计课内外作业
首先,作业的内容要紧扣基础,要以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的训练为主。其次,作业的设计要突出以学生实践活动为主,精心设计布置“超市型”作业,让不同水平的学生自主选择,给学生作业的“弹性权”,实现“人人能练习、人人能成功”,使每一层次学生都得到训练、发展。第三,作业的设计要突出学生的合作精神。新课标已明确指出,学生的合作精神与能力是重要的培养目标之一。新教材也要求学生必须加强合作,学会合作。探究性作业是学生面临的最主要的作业形式,这是未来的趋势,作业过程需要学生密切合作,采用互动协作原则,让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家长,学生与老师相互切磋,共同合作完成作业。
总之,在新课标理念下的高中地理教学,教师要有一颗善于创新的心,不断地改变思维方式,让学生轻松愉悦地学习地理,让学生学习对终身有用的地理。通过实施新课标的教育理念,高中地理教学将独具魅力,高中地理课堂也将会焕发异彩。
参考文献:
[1]高新勇.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学法指导[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1,(06).
[2]李刚.激发主动性,轻松学高中地理[J].中学政史地(高中地理),2006,(09).
[3]徐薇.系统科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高中地理作业设计范文3
一、在高中地理课程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1.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必须有坚实的基础知识和能力。只有具备了坚实的地理知识为基础,才能不断地提高地理思维能力。所以,要想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首先要让学生打好坚实的知识基础,其次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弄清地理原理和基本概念,最终熟练地掌握地理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具备流畅的地理思维能力,才能进行创造性的思维。离开了基础知识的指导,混乱的创造想象,只能是瞎想,得出的结果很可能违背实际。只有在学生打好坚实的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客观事实进行大胆的想象推理,才能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必须改进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都是“填鸭式”的,教师只是僵硬地传授知识,束缚了学生的思想,没有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钻研的能力,忽视了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这种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的教学改革教学,必须做出改进。在地理课程中,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来进行教学,就是故意把学生引入到问题当中,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同时在学生发现问题的时候,老师不要急于解答,要鼓励学生不断分析和解答问题,启迪和开发学生的思维。这样循环往复就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必须鼓励学生多参加课外活动。光在地理课堂中教学还不足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让同学们走出课堂,多参加课外活动,开阔视野,学以致用。一些积极的课外活动能为学生的创新提供充足的营养思维,也是学生创新能力的第二课堂。课外活动形式可以多样,例如,让学生们制作地理模型,画地理墙报,观测气象,学环保论文,等等。这样的课外活动都能增长知识,丰富情感,调动地理思维。学生们广泛地接触社会和自然,培养考察和调查能力,对创造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
二、创设问题情境,促进主动探究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师已不能只是传授知识,而应该想方设法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的探索欲望,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积极思维。平铺直叙的讲解只会使学生感到空泛乏味,也难以启发学生思维,因此教师要认真研究、精心创设问题情境,特别是应该多提出一些高质量的、有思维价值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和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例如,在学习有关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时,学生能够轻松地脱口而出,但如果在此基础上提出疑问:“如果夹角变大,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会怎样变化?”“如果角度变小,地球上太阳直射的范围及南北半球气压带和农作物的分布将如何变化?”通过设问条件的变化,把看似无疑的结论问题化,从而激发学生思考和参与课堂活动的欲望,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理解“地轴和黄道面的夹角与黄赤交角之间,黄赤交角与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之间,黄赤交角与太阳直射的范围及南北半球气压带和农作物的分布之间的因果关系”,通过平中激疑,促进学生在深化对地理知识的认识过程中,思维活动得到启迪。
三、通过作业,提高效率
教师要利用作业资源设计作业,同时学生也可以参照作业资源完成作业。为了改变传统作业的弊端,地理教师有必要开发、建设个人或者群体的作业资源库,为地理作业的设计提供良好的素材和有效的指导。因此,就作业资源库的建设,我提出了如下几条建议。
1.掌握作业资源的分布和建设作业资源库的方法。地理教师要掌握有哪些资源可以为地理作业设计所利用,即摸清地理作业资源的分布情况或者是来源。教师首先调查学校内的作业资源,然后调查学校外的作业资源。其次,教师需要寻找网络资料和报纸杂志上的作业资源,这部分资源因量大、面广、易变,搜集起来较为困难,教师需要经常留意此类资源。在调查的过程中需要做好调查记录,理清思路,对照课本目录把各种作业资源在相应的章节下标出记号备用。在调查清楚作业资源的分布情况后,需要建设一个资源档案以备翻阅、查找、补充、更新。资源库档案的建设可以是纸质的也可以是电子版的,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寻找适合的建设方法。档案内容包括:作业资源的名称、分布地点、数量、适用范围、获取方式、适合的作业类型等。
2.管理资源库。不同种类的作业资源管理方式是不一样的。资源库的管理包括对作业资源的更新、补充和维护。作业资源中除了地理教学专用资源(地理专用教室、地理教具等)外,一般都不需要教师维护。对于其他作业资源,教师需要做到及时了解这些资源的变化,从中获取信息,以便对作业资源进行更新、补充。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在资源库里添加新的内容,这些内容包括:(1)教育专家的建言。教育专家知识经验丰富,对作业设计有独到的观点,教师在作业资源库里不妨设计一个栏目,把专家的建言写上去,借此做好作业设计。(2)学生的建言。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对他们的意见或者建议不可忽视,学生建言的内容可以是对已完成作业的评价、喜欢的作业类型和对新章节作业的要求等。他们作为作业的完成者,对作业的反馈意见是非常重要的。(3)其他教师的建言。其他教师作为旁观者,对作业资源的运用和管理有自己的观点,他们的建言对地理教师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参考意见。
四、结语
总之,在高中地理课程中教师要从上述几个方面同时入手,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同时,学生拥有了创新能力,有利于学习质量的提高和地理知识的掌握。因此,提高课堂效率,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一个长期的实践锻炼和培养过程。
参考文献:
[1]李志强.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09,32(上).
[2]巨志军.高中地理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J].新作文,2011,(1).
[3]孔祥卓,韩宗英.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策略初探[J].新课程,2010,(5).
[4]江静华.地理案例教学的有效性及提高策略初探[J].地理教育,2008,(1).
[5]付张瑜.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创新能力[J].文理导航.
高中地理作业设计范文4
关键词:翻转课堂;地理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0-0277-02
一、引言
地理是一门探究性的学科。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以教师课堂教授为主,不利于推动学生自主探索和学习。同时,学生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知识灌输,学习兴趣明显不高,学习成绩也差强人意。这使得教师进行地理教学比较吃力,学生对地理学习也陷入困境。而在翻转课堂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有助于教师进行以学定教,引导学生协作讨论。这一点与新课改要求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理念不谋而合。因此,地理教师要加强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促进教师与学生角色的改变、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进而改善我国地理学科的教学现状。
二、翻转课堂的内涵
翻转课堂又名“颠倒课堂”。2007年,美国科罗拉多落基山的“林地公园”中的两名教师为方便部分因故缺课的学生补习,将课堂上的演示文稿和教师讲解的声音录制下来,并上传到网络上。结果,这两位教师的意外之举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学生对教师的这一举动也表示认可和欢迎,而这就是翻转课堂的雏形。之后,“可汗学院”创始人萨尔曼・可汗孟加拉对翻转课堂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并创建了教学视频讲解各科教学内容,提供课后练习,并在线解答问题的专业教学网站,这使得翻转课堂受到全球教育界的关注和热捧。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并没有形成关于翻转课堂的统一定义。简单来讲,翻转课堂就是将学生课上接受知识,课下内化知识的过程颠倒过来,引导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教师制作的视频资料,在课上通过学生合作讨论、教师疑难解答等方式完成知识内化的全新教学模式。
三、翻转课堂应用于地理教学的可行性与优势分析
目前,我国教育界对翻转课堂的实施与应用已经有一定成熟的教学成果与经验。并且,这种经验大都是理科教学领域的。众所周知,理科教学内容系统脉络清楚、知识点明确。教师应用翻转课堂进行理科教学时,可以通过一段视频将一个概念、例题或是实验完整、清晰地展现出来。相比之下,文科教学则比较难以“翻转”,这是因为文科教学内容比较感性,除了有少部分概念和例题外,还需要师生进行思想情感上的交流和沟通。
作为堪称文科中的“理科”的高中地理课程,具有理论性较强、抽象程度较高,涉及的概念、原理、规律较广等特点。教师在传统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只是将地理学科的知识点讲解清楚,未曾有效引导学生探究地理事物、现象发展变化的成因。许多学生对风的形成、三圈环流、洋流的形成与分布、水循环的过程等地理知识点烂熟于心,但是,在应用知识点做题时,错误率却特别高。这说明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并不透彻,也没有掌握地理事物、现象发展变化的成因和规律。
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将抽象、复杂的地理知识点制作成视频,增强教学内容的生动性、趣味性;学生则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进度,有选择地观看视频,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进行学习。对于难以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可以反复观看视频,强化理解和记忆;对于一些疑难问题,可以留到课堂上通过学生小组探讨或师生共同探讨的方式进行解决。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凸显了出来,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通过课堂上小组协作、探讨的方式还能够增加学生间的交流与互动,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和探究能力,有利于促进师生关系的转型,形成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地理教学中的实施与应用――以《热力环流》为例
1.创建课前学习材料。课前学习资料的创建翻转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教师应在分析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制定热力环流相关教学视频。具体可以采用“录屏软件+PPT”的方式录制热力环流形成过程,并且要为视频配置教师讲解的声音,以帮助学生理解。在讲解过程中,对于教学重点和难点部分,教师可以稍作停顿或用语言、语速提醒学生注意。除了教学视频的制作,教师还要精心设计前置性作业。其中,关于前置性作业的设计要注意两点:①作业要以生活中的地理现象或与地理知识有关的歌词、历史典故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播放影视作品《三国》中火烧上方古的片段,引发学生对“热力环流”现象的思考。②作业设计的难易梯度要合理,要由浅入深,循循善诱,便于学生理解。视频制作和作业设计都完成后,便可在上课的前几天发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此外,学习期间教师应当通过QQ、微信等交流平台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发现并总结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组织课堂活动。课堂活动环节的主要任务是知识内化,而教师在这一环节中起到组织、引导作用。首先,教师要根据教学经验及学生反馈的信息确定重点、难点问题,并组织学生以小组协作的方式共同探讨这些重点、难点问题。探讨过程中,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学习交流的动态,确保每一位学生都切实参与。同时,教师要控制好学生学习交流的节奏,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跟上本小组的探讨进度。此外,教师还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机应变,在必要的时候介入小组的探讨活动中,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强调,比如热力环流形成的具体过程、海陆风的活动、压面随气压高低变化的弯曲情况等,避免学生讨论与本节教学内容无关的话题。而对于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应当及时反馈给教师,及时答疑解惑。
3.问题探究。问题探究可以检测并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在这一环节要考虑到学生所在地的实际情况,设置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探究问题。比如,对于城市中的学生,可以设置“为何城市的温度比郊区高”的问题,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进行讨论;对于沿海城市的学生,可以设置“为什么海边的温度比市区低”等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
4.课后测试与评价。通过课后测试与评价,学生可以了解到自己的不足之处,看到自己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努力,哪些方面要进行改进;然后,根据自身情况,有选择性、有目的性地反复观看教学视频,以更深入全面地理解掌握相关知识点。比如,教师可以组织“热力环流知识点汇报比赛”,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与热力环流知识点相关的现象,并运用相关知识点把这一现象阐释清楚。
五、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地理教学中的挑战
1.如何分配学生的时间。长期以来,我国的地理教学采用应试教育模式,对学生进行“强输硬灌”。尽管我国教育部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但素质教育并未真正落到实处,很多地方政府的教育业绩仍以分数为主。为了提高学生分数,教师大量挤占学生的课余时间,为学生布置超负荷的家庭作业。在地理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进行教学,教师需要给学生留足够的课余时间进行自学。这样,教师便不能再通过留大量的家庭作业占用学生的时间,因此翻转课堂和传统课堂会在时间上形成矛盾冲突。
2.怎样使用计算机进行地理教学。翻转课堂是以现代互联网技术为依托的新型教育模式。要想切实利用翻转课堂进行地理教学,地理教师必须具备相关的计算机知识和计算机操作能力,教学视频的拍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果。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这节课为例,教师要利用计算机技术,为学生制作大量的自然景观视频。如果教师不懂得熟练操作和应用计算机,就无法制作出满足学生自学需求的教学视频。
3.地理教师综合素养亟待提高。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的主体地位被取代,但是,翻转课堂对地理教师的综合素质的要求却更高了。比如,录制教学视频、指导学生自学、统计学生反馈的问题、组织学生协作讨论、设置探究问题等工作,都是教师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必备的素质能力。而且教师的综合素养越高、结构越优化,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则将越高。比如,一段简短精悍的教学视频,里面融入生动活泼的元素,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地理教师的综合素养达到一定要求,才能制作出简洁有效的教学视频。
4.地理教学评价方式要多样化。翻转课堂除了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探究能力、组织能力及一些其他方面的能力。传统的试卷封闭考试无法有效检测出学生在翻转课堂上的学习效果。比如,在“自然灾害与防治”这节课中,除了教授学生相关的知识点,还要培养学生防灾减灾意识与爱护大自然的思想。显然,试卷是无法检测与评价学生的“意识”、“思想”的学习效果的。因此,地理教师要实行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六、结语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进行教学,是地理教学改革的必然方向,也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地理教师要与时俱进,更新教学理念,适时地将翻转课堂引入到高中地理教学中来,促使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同时,引导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能够有效地运用地理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地理问题,真正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促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1):58-64.
[2]张洪珍,刘向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J].地理教学,2014,(6):31-32.
[3]林培英.学校地理教学方法的变革――我国地理课程变革中的继承与发展之教学法篇[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60-67.
高中地理作业设计范文5
关键词:高中地理;差异性;实践研究
一、差异性教学理念的提出
新时代对老师提出新要求,尤其是高中老师不仅要做到知识的教授,还要讲究一定教学技巧。例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需要因材施教,以此达到学生在知识渴求过程中的不同需求。让学生能学有所成,学有所长。高中地理的课堂中更需要差异性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从而走向创新自足的学习之路。新课改之下的新课标要求老师要“满足不同学生的地理学习需要”,可谓将差异性教学理念提上日常。这就要求高中地理老师不仅要依据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多层次的教学设计,还要依据这种差异提供适应不同需求之下的同学们的学习资料。更要注重掌握学生目前的知识水平分布,根据水平的差异进行不同的作业布置,做到有的放矢。上课的时候,对老师的授课方式和授课内容提出不同意见的学生,老师先要对进行积极思考的典型代表进行肯定,然后尊重他们的想法,与他们共同研究更加有意义的学习方法。现在已经进入人工智能模式,工业时代的那种整齐统一的教学模式已经更不上时展的步伐。我们必须抛弃这种陈旧的教学模式,重新正确对待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问题,积极开发学生大胆创新的能力和勇于开拓的精神。地理课程的教学设计需要认识到学生个性化的重要性,注重挖掘学生的优势潜力差异和智能发展的差异。让学生发挥其优势,得到长足的发展与进步。
二、高中地理差异性教学初探
为了能够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挥,从而能够在地理学习的过程中满足学生们的不同需求,是高中地理教育的根本目的。教师旧有的思维模式必须重新排列组合,不能将讲台下的学生看成一个整体,而是要分别单独看待,打破常规的教学思路,利用不同的模式进行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在课程中融入差异化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差异化优势,最大限度的提高高中地理的教育价值,为学生的地理学习之路排忧解难。1.理论意义新课改背景下,如何能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是目前的重要要求之一,高中地理老师需要以此进行教学设计指导理论,对差异性教学进行深入研究,从而在教学中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以学定教,丰富高中地理教学设计理念,使得高中地理差异化教学理论得到进一步的完善。2.实践意义(1)让老师树立新课改理念在新课改新课标的双重指导下,高中地理老师应深刻意识到填鸭式教育以及大规模式的批发教育已经非常落后了,注重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的差异化刻不容缓。在差异化教学实践中,必须看到学生的不同之处,发掘他们的优势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找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进行积极的鼓励与肯定,让他们对高中地理学习充满信心,在学习过程中学有所获。(2)提升老师教学设计能力在这个以人为本的是,教育更要遵循以学生为本,将让学生被动接受的习惯进行纠正,让他们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老师更要拥有优秀的专业素养和良好的教学设计能力。将差异化教学设计始终贯穿于高中地理教学实践之中。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样长此以往,必将拓宽老师的教育思路,提升老师的教学设计技能力,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3)提高课堂质量老师在地理教学课堂上,需要善于发现不同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处理好学生个性和共性之间的微妙关系,在共性得到发展的情况下,注意到不同学生个性的发展,从而实现学生之间的彼此欣赏和彼此帮助,利用自己的长处帮助自己的同学,在整个班集体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一己之长,又能将自己的长处很好的融入到集体中,为老师上课带来活力的同时保持课堂的井然有序。既能实现学生个人的最大化发展还能将整个课堂的氛围保持在一个很好的水平。让课堂质量随之得到提高。
三、高中地理差异性教学实践策略
首先,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引入多样化的教学环节,更能做到差异性教学实践的应用。例如利用动手画图的模式,让学生通过亲自画图的方式掌握读图能力和分析能力,还能训练他们的对空间位置的空间想象力。让不同的学生动手画图后,发现各自不同的擅长点和不足,肯定他们的长处,让他们注意学习别人身上的长处,做到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其次,运用多媒体教学将抽象的地理概念生动化,降低难度的同时,让知识更加形象的出现在地理课堂上,老师更要通过对学生差异化的了解,在教学内容上进行深入浅出的特别设计,既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又能将知识在无形中主动进入学生的大脑中,形成深刻的印象。让多媒体教学发挥它动态化的教学特点,让知识也动起来,让学生的思维活动起来。最后,在地理学习中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多联系实际,发挥学生的差异化特征将很多的现象与自己身边的实际情况联系起来,既生动形象,又容易理解。高中学生来自不同市县的机会比较多,让他们根据自己家乡的水文地理特征进行地理知识的分析和消化,效果自然事半功倍。总而言之,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无论性格还是学习能力,进行差异化教学不仅仅只是新课改的理念,更应该作为教学实践正式实施起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参考文献:
[1]梁智敏.中学地理差异教学的应用策略[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4(16).
高中地理作业设计范文6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高中地理;教学方法
一、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是国外学者提出来的,在教学应用中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不同的学生实际需求是有着一定的差异性的,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发展,因此要在动态的现代教学环境中,借助良好的教学方式来实现学生智力能力的开发和发展。多元智能理论的出现对美国乃至整个西方国家的教学发展和改革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近些年来在它我国的教学体系中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并已成为推动我国教学改革的一种重要指导思想和应用方式[1]。学生的实际能力是多样性和综合性的有机统一,每一个学生都有多种能力,这些能力既包括语言方面的,也包括音乐、人际关系等其他多个方面的,因此要在教学中明确学生的实际需求,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开展针对性的教学。这是对传统意义上教学方法的一种改进和完善,可以达到培养学生个性化能力的目的,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多方面的,每种能力都要进行针对性的培养,才能够实现教学的真正作用,教学中每个学生的实际能力是有所不同的,要针对这种差异开展多样化的教学,不断提高教学的针对性,这就为高中地理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2]。如何在这种新的环境中积极主动地开展高效合理的现代意义上的教学应用才能够发挥教育培养人的主要目的,打破仅以语言和数理逻辑为依据的智能理论。在这种环境中,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才能够全面地开发出来,从而创建一个高效合理的现代教学应用模式。
二、多元智能理论下的高中地理教学
亩嘣智能理论的视角对高中地理教学进行全面的优化设计,这样一来可以在实际中开展全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探索和实践,利用全面高效的现代教学应用模式,在更为广阔的范围内实现提升学生能力的目的。
1.充分利用教学情境
当前的高中地理教学是在一定的课堂范围内进行的,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能力,要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环境。长期以来,单一性的教学方法在实际中的通用效果并不是非常好,只能够满足学生某一方面的能力和需求,在这种环境中就要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因此借助多元智能理论开展现代意义上的高中地理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地理课堂教学中包含的内容体系是非常多的,既包括文字知识,也包括相关的地图阅读能力和知识体系。从推进教学发展的角度出发,我们需要不断创建全面高效的现代教学管理模式,将学生的思维认知、语言能力、空间智能都有效地组合在一起,从而营造一个全面的课堂教学环境;从学生的发展差异性出发,我们需要不断完善相应的现代教育课堂体系,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改进,从而在一定的范围内实现改变教学应用模式的目的。
在讲授气象地理知识时,教师要避免单纯授课,要积极主动地调动学生的参与性,这就要求教学方式实现多样化。不同的学生对气象的实际感知是有着一定的差异性的,一些学生喜欢用语言的方式表达出来,一些学生希望通过文字写作的方式将相应的气象知识展示出来,而有的学生习惯于使用视觉空间智能化的绘画来展示相关的知识体系,这就说明了在教学中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兴趣之间的差异性是比较明显的。从提升教学质量的角度来看,要营造一种更为积极高效的教学环境,就要充分利用课堂情境设计,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方式将相应的气象知识在课堂中展示,这样既可以起到锻炼学生优势能力的目的,又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实现学生的相互学习,这是一种直观有效的现代教学应用方法[3]。
2.多设计主题作业
高中教学中的作业布置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不同的教学作业设计的目的和实施效果是不一样的,在多元智能理论的引导下开展开放性的教学作业设计是确保教学开展的一种有效性尝试。结合教学内容,适当布置一些开放性的自主作业,也可以帮助教师识别学生的学习类型与学习方式。作业的作用不仅仅是为了弥补教学方式,同时也是开展现代多样性教学的必要手段之一。利用作业可以起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智力开发的目的。为了实现作业教学的有效性,要在动态的现代教学中,不断地转变教学方式,从多元智能理论的角度出发,开展对应的教学作业培养。
例如,在教授“旅游”的章节之后,可以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相应的课程内容学习中,将地理知识与旅游资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全面的教学内容应用模式。把国内相关的区域地理与旅游融合在一起,让学生自己设计相应的旅游路线,将实践学习与理论学习密切地结合在一起,避免了传统教学学习中单纯意义上的理论教学带来的不利影响。在旅游线路的设计和展示中,不同的学生展示的方式是有明显差异的,一些学生喜欢利用图画的方式,将众多的地理景点串连在一起,利用结构组织方式形成一种多样性、动态性的现代地理空间;有的学生会将各地的风俗习惯展示在旅游线路设计中;有的学生喜欢通过视频的方式,将相关的知识罗列出来,从而营造了一种全新的地理知识感知。利用这种多元化的作业展示方式,可以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的作用,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全面认识到相关的教学需求,这不仅培养了学生搜集、整理、编辑、吸收信息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受到了感染和激励,充分地展示了自己多方面的智能。
3.倡导个性化学习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学生的实际能力是多方面的,这就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实现个性化教学,这样一来可以实现针对性教学的目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应该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而灵活多样,从而做到因材施教。
对于地理学科的教学,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实践活动,创造多样的教学方式,从而将地理知识转化为具有现实意义的知识应用体系。例如,在学习环境保护方面的内容时,请学生出谋划策,积极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方式来学习,改变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单一性带来的弊端。学生利用自己的理解和方式对环保课程进行全面认知,这样不仅促进了课堂知识教学的有效开展,而且帮助学生在亲身的感受中潜移默化地提高了环保意识。
多元智能理论为开展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教学活动的开展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求,不断转变教学应用方式,在实现教学知识推广利用的同时,也能够在动态的现代教学环境中,实现各方面教学的全面性和持久性,全面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
参考文献:
[1]栗洁玲.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5.
[2]姜 黎.多元智能理论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