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区发展与治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区发展与治理范文1
关键词:社区;社区发展;非营利组织;社区建设
中图分类号:C9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5-0057-02
一、非营利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
1.非营利组织是推动社区发展的重要力量
基金会、慈善组织、志愿团体、社区自治组织、业主委员会、邻里组织、老人协会等等形形的非营利组织以其区别于政府和企业组织的章程和活动方式推动着社区的发展。非营利组织以其不同于政府组织和企业组织的方式提供着方便、实际和高效的公共服务,而且非营利组织提供的社区服务往往更能体现社区的需要,服务更直接,更具人文关怀特征。
2.非营利组织提供着直接、具体和富有人性化的公共服务,满足社区居民的多种需求
根据社区民众实际需要而提供的社会服务在某种程度上比政府专业组织和专业人员的服务更具有人性化。在特定的社区内,传统的社区服务已经难以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需求,这对社区非营利组织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型的非营利组织应该改变过去服务对象单一,服务方式保守的问题,在推动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的工作中,不仅要扶贫帮弱,更要将与社区居民生活切实相关的问题落到实处,比如,安顿下岗失业人员,养老保障等,确保社区工作更加具体和人性化,满足社区居民的多种需求。
3.非营利组织对志愿者的吸引和动员能力,是充分利用人力资源激励民众参与社区发展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我国的社区志愿服务有了很大的发展,随着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它们应当成为动员和吸引志愿人员开展社区服务的重要力量。这种针对社区的志愿服务是培养社区意识、增强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的重要方式。随着人们接受教育比例的扩大,文化素质的提高,人们已经不在满足于吃饱穿暖的物质生活,对精神境界的要求也在提高,越来越倾向于从提供志愿服务中获得满足。这就需要非营利组织适时地为志愿者们提供这样一种平台,一种提供志愿服务的途径。这样既减轻了社区的财政负担,又能调动人们建设社区的积极性。
二、我国非营利组织在促进社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非营利组织作为推动社区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由于受我国体制等方面的影响,还存在很多问题。
1.政府干预过多,社区自治组织行政化倾向明显,独立性差
社区管理的自治组织是居民委员会,不属于国家行政机关,它与政府机关是指导与被指导、协助与被协助的关系。但事实上,居委会的行政性倾向特别明显,从工作人员的配备到居委会的日常琐碎事务,都深受政府机关的干预。这种问题的出现与我国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有关,从政府部门衍生出的非营利组织往往带有高度的行政化和官僚化特征,对政府的依赖性强,对政策指令唯命是从,缺乏独立性和自主创新意识。居委会的自治职能的蜕变,无法满足居民的参与需求和期望,居民也不相信自己的参与能够影响居委会的决策。由此导致居民参与严重不足,对社区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漠不关心。
2.政府准入门槛高,使得提供专业性、技术以及社区居民自发组织的非营利组织难以进入社区并在社区扎根
在我国,根据社团登记管理条例,一个机构必须依托一个业务主管部门,才能在民政部门注册成为社会团体。因此可以看出,国家对非营利组织的准入门槛是严格的,这就造成了一些非营利组织要么选择挂靠某个政府部门,成为同青联、妇联一样的半官方组织,要么注册成为普通的营利性公司,或者有的干脆选择不注册,更不用说进入社区为居民服务了。
3.社区内非营利组织成员整体素质偏低,老龄化和非专业化现象严重
在我国,存在这样一种现象,街道及居委会干部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业务素质不高,而年富力强、文化层次高、懂得现代社区管理的年轻人才十分缺乏。而这一状况严重阻碍了现代社区建设,一些随着社会发展出现的新型生活问题,他们无法提供专业和及时的服务。比如,现代社会问题的日益增多,给许多家庭成员造成沉重的心理负担,有工作压力、生活负担、子女教育、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等。这些问题的及时解决也是现代社区管理工作中的重要部分,这就需要具有专业知识和技巧的高素质工作人员。因此,要鼓励高学历高素质的年轻人才积极参与到社区管理的工作中来。
三、促进非营利组织在社区发展中发挥更好作用
我国的非营利组织尚处于起步阶段,很多地方都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因此,就很有必要借鉴国外非营利组织在社区建设方面的经验,同时结合我国实际,从而形成有中国特色的非营利组织发展思路和社区建设模式。
首先,我国政府应对非营利组织给予政策和资金上的扶持与帮助。
非营利组织对促进社会发展和社区建设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因此,作为国家政府层面,应采取推动措施促进非营利组织的健康成长。一方面,政府应以立法形式给予非营利组织一定的法律保护,明确其社会地位,以及与政府、社会、市场之间的关系。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之间应是平等的、指导与被指导、扶持与被扶持的关系,与社会和市场之间应是促进与被促进的关系。另一方面,政府应适当调整非营利组织的准入门槛,对于民间组织和公益性组织应给予鼓励政策,在资金支持上,应给予一定的免税措施,鼓励私人和基金会的捐赠,制定相应的非营利组织资金募集和管理办法,并纳入法律保护的范畴。
其次,非营利组织要加强自身独立性,同时要与政府保持良好的平等合作关系。
政府要下放给非营利组织充分的自,虽然事实上,当今许多国家的大多数非营利组织都不可能完全独立于政府,首先在资金来源上非营利组织必须接受政府资助,对政府财政的极度依赖决定了非营利组织很难有其所宣称的独立的决策与执行能力。因此,完全独立于政府的非营利组织是根本不存在的。但非营利组织完全可以加强自身的控制力,开辟资金来源渠道,扩大民间资金对其支持力度,解决资金不足问题。一方面要避免受政府的行政干扰,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另一方面,又应该使其工作置于政府监督之下。在社区建设和管理工作中,居委会等非营利组织应该充分听取政府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参与政府的工作计划。同时,也可以监督政府工作,避免权力被滥用,维护自身的利益。
第三,非营利组织应积极参与社区建设,为社区居民提供多样化的服务。
非营利组织在参与社区建设中,始终贯彻其非营利性和志愿公益性的基本宗旨,把满足社区居民的基本需求,为社区居民服务放在首位。而现代社会给社区居民生活带来的各种问题和压力,使其对社区服务功能提出了更多样化的要求。政府机构由于受体制的限制,对于人民群众的多样化需求往往反应迟钝,这时就需要非营利组织来填补社区服务多样化的不足。比如,面向社区居民的各种便民利民服务、社区医疗服务、儿童照看服务、孤寡老人陪护服务、残障人士及贫困户的优抚服务等。另外,非营利组织对社会服务功能的拓展,既可以为社会拓宽一部分就业渠道,减轻政府和社会的压力,又可以起到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
第四,改变由街道办事处直接管辖社区福利服务设施的现状,引入竞争机制。
我国行政体制中由街道办事处对社区的直接管辖极容易导致处理问题一刀切的做法,无法根据社区的实际情况做出判断。而如果将社区的服务设施委托给社区非营利组织运营,则会极大地满足社区居民的不同需求,同时一些专业性、技术性的非营利组织也可以得到进入社区为民服务的机会。但这些非营利组织应该把为社区居民服务作为首要目的,不能以营利为目标。因此这些非营利组织的良好运营就需要政府的财政支持和经营补贴。为此,政府需要制定一套对托管机构服务绩效进行考核的指标体系,以及加强对非营利机构的组织监督和公众监督,总之,政府给市场、给财政支持,可能是培育社区非营利组织的最有效的方式。同时,在社区非营利机构的受托经营中,还要引入追求效率的市场竞争机制,不仅能提高非营利组织的服务质量,也能起到优胜劣汰的效果,从而创造更好的社会效益。
第五,重视对志愿者的教育和培训,建立激励机制,吸引优秀人才,使志愿服务社区化。
目前我国社区非营利组织成员大多数是以社区内的中老年人为主,虽然他们是志愿服务中非常宝贵的人力资源,但文化素质和专业知识相对匮乏。面对一些专业性强的工作,比如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的工作则不能胜任。这就需要非营利组织要加强对组织成员的培训,既要进行志愿服务伦理的教育,还要对他们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从而提高志愿服务的水平,而不是仅停留在简单服务和做表面工作上。
同时,要借鉴国外在建立激励机制方面的经验,志愿服务不只是付出,也要让志愿者在付出的同时得到相应的回报,达到助人利己的目的。这样既可以带动志愿者的服务热情,又能吸引一些具有高学历高素质的优秀人才加入到志愿服务队伍中来。另外,要提倡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服务,使社区服务建立在社区居民主动参与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社区内的人力资源优势,使志愿服务社区化,这样既能节约成本又能使社区服务效率最大化。
总之,在社区发展中,必须充分发挥非营利组织这一重要力量的促进作用。一方面政府要为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法律环境和资金支持,并使其发展轨道能与社区建设相结合;另一方面要给非营利组织独立发展的空间,充分发挥其自身力量,不断完善新型社区服务和社区管理,促进社区经济、社会的协调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常铁威.新社区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
[2]汪大海,魏娜,郇建立.社区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张霞,张智河,李恒光.非营利组织管理[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4]王芳华,周洁如.非营利组织营销[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社区发展与治理范文2
关键词:区域活动; 幼儿; 发展; 社会性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4-088-001
社会性是指由人的社会存在所获得的一切特征,符合社会规范的典型行为方式。它所揭示的是儿童个体社会化过程中典型的行为方式。幼儿的社会性特征总是在与一定的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之中而得到发展的。区域活动就如一个小小的社会形式,营造了宽松、自然的活动氛围。其中,幼儿在与环境、教师、同伴的交往中,获得一些社会性的认知,形成典型的行为方式。因此,如何充分利用区域活动这一活动形式,引导幼儿主动发展,发展幼儿健康的社会认知系统,从而使得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得以良性循环,应该引起教育者的关注与重视。
一、创设“当家作主”的区域环境,让幼儿成为区域活动的主导者
区域活动的开展必须以一定的环境创设作为依托,幼儿在一定的环境影响下产生兴趣、灵感,进而获得发展。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教师在环境的创设、条件的提供方面占了相当大的角色,容易忽略幼儿参与的作用。创设的环境最终还是作用于幼儿,幼儿从懵懂无知的自然人发展到有一定想法、见解、判断能力的社会人的成长过程,也离不开环境因素的陶冶与渗透。没有兴趣的学习、被动的参与显然是没有实效的。
区域环境作为幼儿活动的“小天地”,作为一个小团体的“小社会”,应充分听取幼儿的意见,让幼儿“当家作主”,使幼儿在参与环境创设的过程中,其社会性认知会获得不断的提高。例如在进行“交通工具”为主题的区域环境设置时,环境布置当然要体现有关交通工具的知识,环境的创设完全可以引导幼儿自己来完成。幼儿可以走到街头,认识交通信号灯、观察车辆的通行,同时认识汽车的种类,自己向有关人员咨询交通方面的知识,或与家长交流,还能从中发现路段车流量的问题等。其实,幼儿在了解知识的过程,就是一个社会化参与的过程、关注社会的过程。幼儿在区域活动中,通过与自己所创设、所熟识的环境的相互作用,从而使社会性得到发展。
二、营造“我能做主”的活动过程,让幼儿成为区域活动的引领者
任何一种个性特征、心理品质或行为方式的最终获得都必须通过自身的实践。区域活动以一种“小的社会形式”与幼儿相互作用,幼儿在与环境、教师、同伴不断的社会化交往中获得发展。区域活动创设了一份相对宽松、愉悦的活动氛围,幼儿按照自己的兴趣进行活动,在活动中给幼儿营造“自己做主”的活动过程,提供给幼儿更多的交往、合作、解决问题的机会。幼儿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一个对自己的社会认知系统不断同化、顺应、达到平衡的过程。还是以“交通工具”的主题活动为例,幼儿在美工区依照标志图制作标志,发现了自己不熟悉的标志,即先前在自己的社会认知过程中未呈现于大脑印象的标志,使幼儿的认知平衡出现了不平衡。幼儿产生了认知的欲望,他可能会与周围的幼儿商量,如果讨论的结果不能满足幼儿的认知需求,就更增加了幼儿认知的兴趣,向老师求教。经过同化或顺应的过程而达到新的平衡,形成新的认知。然后,他会骄傲的讲给其他幼儿或者从生活中寻找这类标志,这就是一个社会性的参与活动。在活动过程中,给予幼儿自己做主的机会,让幼儿能有自己的意愿和主张。
分享与合作是一种亲社会的行为。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在很多的情况下,某个活动的过程是由几个幼儿合作完成的,然后共同分享活动的成果。分享一般是以分工的形式体现的。在进行“交通工具”的主题活动中,美工区制作标志的幼儿与建构区拼插交通工具的幼儿共同建构一所交通指挥场所,并由餐厅的幼儿进行后勤服务,科学区幼儿负责结算,幼儿在活动中很自然、和谐的形成一个互动系统。大家开始的几个目标都是为总目标服务的,设置了一个社会的场景,幼儿在其中协作分工、交流协商的社会化参与过程。最后分享活动成果、分享成功的快乐。
三、搭建“我的看法”的评价平台,让幼儿成为区域活动的鉴赏者
评价方式应该是多形式、多层次、多维度进行的,恰当、及时的评价能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幼儿通过展示、讲述自己的活动成果,与同伴、教师之间互动交流。幼儿评价自己或同伴的作品,既在同伴面前展示了自己,让同伴对自己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又是一个相互交流、提高的过程。幼儿的评价表面看似是一种认知倾向的评价,是在不断的产生认知冲突,形成新的认知系统的过程。但挖掘其深层意义,幼儿能够大胆站在大家面前表述自己的意见,所需要的信心和勇气就是一个社会化系统不断发展的过程。个性在社会中不断发展,又在社会化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完善并为社会所接纳。因此,引导幼儿评价活动成果,展示幼儿活动成果,都是对幼儿活动的一种认可,幼儿从中获得自信,获得成功的与他人交往、与他人合作的社会性的意识倾向,并在不断的循环中得以逐步的发展成熟。
社区发展与治理范文3
关键词:项目经理;职业信用;测评
中图分类号:F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11-0044-02
1 研究意义
建设项目经理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核心和灵魂人物,是企业法定代表人在项目上的一次性授权管理者和责任主体,是决定项目成败的将帅之才。项目经理实质上是一类特殊的职业经理人,他跟建筑企业之间是委托—关系,他跟所有的职业经理人一样都是凭借自己的经营管理才能为资本获取报酬,只不过项目经理是以经营管理好一个又一个建设项目而不是经营管理好整个企业为其终身职业,其职业化水平或职业信用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程建设的成败和建筑企业的兴亡。目前对职业经理人还没有建立起科学的评价和约束机制,职业经理人信用危机已成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问题,包括建筑企业在内的各类企业与其职业经理人之间存在严重的信用危机,具体表现在雇主企业将职业经理视为外人,缺乏信任,而职业经理人队伍本身存在的能力不足,特别是道德缺陷,很难满足雇主企业成长的需要。在欧美发达国家,职业信用是职业经理人最重要的一项资产,经理人失信或败德意味着其个人职业生涯的终结。如何对建筑行业的职业经理人的职业信用做出科学的测度和评价,以此来指导建筑企业和工程建设相关利益群体选择信誉良好的职业经理人就显得特别得重要。总之,项目经理的职业信用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其实践指导价值也很高。
2 研究现状
项目经理个人信用在其执业中非常关键,其以往的执业经历是雇主重点考察的内容。建设项目经理的个人素质和道德水准左右着企业的信用水平,对企业信用的形成起着直接的关键作用。诚信体系建设和信用评价研究如果不落实到个体的职业信用上,则建筑行业和全社会的诚信体系建设就只能是一个梦。
职业信用是个人信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企业信用形成的基础,对于雇主而言,其意义远大于商业信用。相对于商业信用而言,职业信用的研究国内外都是一个薄弱环节。国外是从2002年美国安然公司破产事件以后才开始重视职业信用的研究,目前国内外专门研究建设项目经理职业信用的成果和文献资料都较少,国内所能查到的文献只有极少的几篇。但是,与此相关的商业信用与建筑行业信用、建设项目经理的资质测评、素质测评、绩效考评、胜任力测评方面的研究成果则比较多,这些成果是研究建设项目经理职业信用测评的重要基础。
2.1 商业信用与建筑行业信用研究现状
目前提到 “信用”一词,一般是指商业信用,它包括信用、消费信用、企业信用,关于商业信用评价的理论和方法比较成熟,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非常多。关于建筑行业信用评价的研究代表性的成果则少很多。
2.2 职业信用研究现状
相对于商业信用研究而言,职业信用研究则比较薄弱,针对会计、教师、司法等职业的信用研究文献还有一些,而专门针对建设项目经理职业信用的研究几乎是空白。关于职业信用的组成内容,一般包括身份、学历、工作表现等三个方面,这些在国内外都是通过雇前调查获取,这是有很大局限性的。而关于职业信用概念的内涵,目前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缺乏一个统一权威的界定。辽宁社会科学院的张春昕认为职业信用属于广义信用的范畴,是指人们在工作过程中,周围人通过总结其行为的规律性表现,对其认可和信任程度的描述,具体表现为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等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赵敏、皇甫刚则认为,职业信用是指一个人的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和各个方面的素质的综合,重点体现在个人对工作所负责任的承诺和遵守上。
2.3 与建设项目经理职业信用测评相关的理论与方法
国内外全面、完整、系统、综合地进行建设项目经理职业信用测评研究的成果和文献很少,但关于建设项目经理的职业资质测评、绩效考评、胜任力测评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则较多。职业资质是对项目经理从事项目管理职业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和条件的基本要求,某种意义上讲它测评的是项目经理的初始信用等级;绩效考评是关于项目经理以往从事项目管理的工作行为、工作表现和工作成果的一种测评,它是预测项目经理未来绩效和职业信用的重要基础;胜任力测评则是事先对项目经理是否适合管理某一个具体项目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等做出的综合评判,胜任力测评的实质是项目经理的个性特征和个人素质(personality)跟他所要管理的项目匹配的程度(project manager—project fit),它跟职业信用测评两者之间关系最为紧密。
2.3.1 项目经理资质测评综述
资质测评是项目经理从业资格的认证,目前有美国的PMP认证、欧洲的IPMP认证、英国的CIOB认证、中国(双法)项目管理研究委员会(PMRC)认证以及中国建筑业协会认证等。
2.3.2 建设项目经理绩效考评研究综述
目前关于建设项目经理绩效考评研究的文献和成果非常多,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其代表性成果分别介绍如下:
第一类是关于建设项目经理工作绩效影响因子的研究,如英国学者Mohammed,Fishily,Dulaimi和David Langford指出项目经理的行为和工作效率受内部和外部两大类因素即个人因素和情景因素的影响。
第二类是关于建设项目经理绩效考评方法和模型的研究如英国学者D K Acadia,D G Proverbs 和 P O Olomolaiye对大规模的住房建设项目提出了一个以能力为基础的多维概念模型。该模型采用多元回归技术得出了施工阶段项目经理的绩效结论。
第三类是关于如何提升建设项目经理工作绩效水平的研究如英国学者John Kissi,Andrew Dainty和Martin Tuuli探讨了组合项目经理的变革型领导行为对项目绩效的影响,对英国的112名变革型项目组合经理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发现了项目组合经理在提升项目绩效上的重要性,并且明确了为增强绩效,以组织为基础培养变革型领导行为的必要性。
2.3.3 建设项目经理胜任力测评研究综述
胜任力(competence)是20世纪70年代初由著名的组织行为研究者哈佛大学教授David McClelland针对组织在人员的选聘和甄选中采用传统的智力测验、性格测验、学校的学术测验及等级分数等手段,不能预测其从事复杂工作和高层次职位工作的绩效,或在生活中是否能取得成功,同时对某些特定人群还存在不公平性而提出的。胜任力的概念提出后,受到企业界和学术界的极大关注,胜任力的研究立即成为全球的焦点。众多学者对此也展开了广泛地研究,其研究成果大体分为三类,代表性成果分别介绍如下:
第一类是关于建设项目经理胜任力综合特征的研究如瑞典学者Ralf Muller和法国学者Rodney Turner认为项目的成功由两种结果的差异确定,一种是项目成果,另一种经营业绩。前者是项目经理的态度造成的,后者是由项目经理的态度和能力综合作用造成的结果,为此研究了项目经理的态度和领导能力对不同类型的项目的成功的相对重要性。此外Ralf Muller和Rodney Turner还通过400份领导力发展问卷(LDQ)分析成功的项目经理的智力、管理和情绪的胜任力(分别是IQ,EQ和MQ),发现所有类型项目中成功项目经理在一个子维度IQ(即批判性思维)和三个子维度EQ(即影响力,积极性和自觉性)上高度表达,而另一个子维度MQ则随项目不同而不同。
第二类是关于建设项目经理选聘数学模型的研究如美国学者Abbas Rashidi,伊朗学者Fateme Jazebi和美国学者 Ioannis Brilakis针对大型项目经理的选聘问题建立了一个基于IF-THEN法则和遗传法则的模糊系统,根据候选人的各种基本资料来为项目选择合适的项目经理。
第三类是关于建设项目经理的职业道德、心理学和项目文化等方面的研究如英国学者Nancy Madder,Denise A Bower and Bernard Aritua认为建筑业需要在战略意识上作出转变,他们在传统项目管理的管理模式的基础上通过将心理偏好、胜任力鉴定、工作绩效、工作满意度和继任规划联系起来,为项目管理从业者提供一个改良的职业发展的框架。
3 研究发展趋势
笔者认为职业信用和商业信用都是对偿还债务的意愿和能力的一种测度,其中商业信用测度的是债务人按时偿还用货币计量的全部债务的可能性大小和可信程度,而职业信用评价中的“债务”很特殊,一般不会甚至于不可能用货币计量,因为它实际上是对职场人士遵守职业规范、履行岗位职责、实现个人对雇主承诺的工作目标的完美程度和可能性大小的一种测度。总之,职业信用跟商业信用从内涵及外延方面都有其本质的不同,虽然都是对偿还债务的意愿和能力的一种测度,但是两种“债务”很不相同。职业信用相对而言是隐性的,其定量测评具有更高的难度,特别需要测评理论和方法的创新。
综上所述,国内外从某一个侧面(比如职业道德)研究建设项目经理职业信用的文献较多,关于信用、消费信用、企业信用的评级理论已趋成熟,关于建设项目经理的资质测评、绩效考评、胜任力测评的研究成果也比较多,而全面、完整、系统、综合地进行建设项目经理职业信用测评研究的成果和文献则非常少,包括建筑企业在内的各类企业与其职业经理人之间存在严重的信用危机,所以本项目从综合测评的角度展开职业信用研究,以此填补国内的空白,不仅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对实际工作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黄明知,祝星星,邱茂国.项目经理职业信用测评的初步研究[J].建筑,2011,(22): 18-19.
[2] 黄明知.建筑施工项目经理职业化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
[3] 黄明知.建设项目评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社区发展与治理范文4
省政法委召开“全省政法系统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电视电话会议后,鞍山中院及时召开党组会,对会议精神进行了认真学习和研究,并结合全市法院工作实际,制定了《关于在全市法院系统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实施方案》,下发到基层法院和各部门。在本次动员大会上,鞍山中院强调:在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中要明确目标、扎实工作、取得成效。
一、明确目标。本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从4月底开始,至年底结束。这次活动要达到六个目标:做到司法理念进一步端正,司法能力进一步增强,司法行为进一步规范,改革方向进一步明确,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人民群众对法院队伍和法院工作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为实现以上目标,各部门要紧密结合干警的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深入扎实地开展教育活动,在提高司法理念、增强道德观念,解决突出问题上狠下功夫。具体做到“四个坚持”,即: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确保入脑入心;坚持以解决问题为主,确保取得实效;坚持以促进工作为主,做到相互转化;坚持以建章立制为主,提高司法水平。版权所有
二、扎实工作。在严格执行方案所规定的教育内容、教育要求的同时,整个教育期间,要扎扎实实地突出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狠抓学习环节,认真清理不适应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要求的思想观念。学习教育阶段从5月初至9月底,这个阶段是整个活动的重要基础,分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专题,从5月份开始每月完成一个学习专题。通过学习加深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核心内容”、“本质要求”、“价值追求”、“重要使命”、“根本保证”等一系列基本问题的理解,切实把思想观念统一到中央确定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上来。
(二)深入查摆存在的突出问题。这是教育活动的关键环节。经过这几年开展的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特别是“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的专项整改活动,我们在解决法院队伍和审判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上取得了明显成效,全院广大干警在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方面总体上是好的。但是对照五个方面的具体要求,也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差距,仍然有一些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
因此,各部门要组织干警深入查摆自身和本部门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要深入拓宽查找问题的渠道,勇于暴露不足和问题,做到全面深刻。要通过各种形式深入查摆问题,从司法思想、司法观念上找差距,从职业道德、审判作风上找差距,从司法能力、办案质量上找差距,做到既提高思想觉悟,又解决实际问题,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有什么问题查摆什么问题,有多少查摆多少。
(三)深入扎实地搞好整改,在解决突出问题上见成效。
对查摆出来的工作上的问题,要制定整改措施,认真加以规范、加以解决。整改目标要切合实际;整改任务要分解落实到位;整改措施要切实可行,努力做到标本兼治。本着边教育、边改进、边建设的思路,抓住容易发生问题的岗位和环节,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司法行为,严密办案流程,落实工作责任,健全监督机制,建立起完善的司法工作制度体系,保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原则、内容和要求真正落实到各项审判活动中。
三、取得实效。在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中要强化组织领导,采取有力措施,高质量地完成教育活动的各项任务。
一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要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切实把教育活动作为当前头等大事来抓。建立领导责任制,真正做到认识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要把开展教育活动情况纳入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保证领导责任制落到实处。
二是领导带头,率先垂范。全体党组成员都将积极参加教育活动,做到带头参加学习,带头查找问题,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带头制定和落实整改措施,给干警作出表率。各部门领导干部也要积极发挥带头作用,争做教育活动的模范。
三是加强督查,分类指导。要加强对各部门教育活动的督促检查,以全面了解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区别不同情况,提出合理建议,监督帮助解决。要重点指导督查各部门的具体办法是否可行、措施是否有力、效果是否明显、群众是否满意等内容。保证整改活动顺利进行,坚决防止一般化、表面化和走过场。
社区发展与治理范文5
社会发展社区发展本土化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发展逐渐成为时代的主题。社会发展理论最早是由詹姆斯・米奇利在《社会发展:社会福利视角下的发展观》从社会福利的角度界定的。社会发展理论的提出经历了韦伯的“理性、新教伦理、科层制与社会发展”、理论、休姆和特纳提出的新民粹主义、生态发展和本土发展理论和米奇利的社会发展理论视角。韦伯认为新教伦理是资本主义兴起和这一发展模式的重要精神动力。而在中国、印度这样的国家因缺乏这一工作伦理而发展停滞,走向落后。与韦伯相对立的是理论,认为殖民地国家只有摆脱宗主国的控制才能实现真正的发展。像现代化理论中的依附理论,的“第三世界”理论,都有过对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状况的精彩分析。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实践中,宗主国开始在殖民地推行各种改变计划,殖民地国家依然没有获得长足的发展。在这个阶段中的社会发展实践,也开创了社区发展的传统。马克思的发展理论奠定了社会发展观的哲学基础。随后休姆和特纳提出了新民粹主义,既希望经由小范围的立足与草根和基础的发展而推动社会层面的发展,包括农村的合作生产和聚焦于劳动密集型技术。但这一发展理念并未取得良好效果,这与政府的不良干预、管理落后和生产方式之间的冲突有联系。最新理论进展是生态发展和本土发展理论。生态发展就是可持续发展,强调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认为将发展控制在可承载的范围。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社会发展理论的重要方面,它包括对人与自然及人与社会的关系重新定位、规定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行为准则、确定社会全面发展的战略方针、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操作过程规范化。这一发展模式暗含的核心观点就是第一:发展是有限的,不应该已耗尽资源、污染环境为代价寻求无节制的增长,这是不道德的。第二就是生态环境是人的福利的重要组成部分,严重污染已经大大影响了人的福利。本土发展聚焦于本地的传统资源、优势、资产和习俗,致力于将在社会发展立足于地方性知识。
基于对现行发展观念的反思,米奇利在《社会发展:社会福利视角下的发展观》中从社会福利角度提出了社会发展视角。在米奇利看来,社会发展是一个旨在改善作为整体的人口的福利并伴之以一个动态的经济发展过程的有计划的社会变迁过程。他认为社会福利包括三个层面,即社会问题被控制的程度、需要得到满足的程度及上升机会的提供程度。这一视角的提出旨在超越目前社会福利残余模式和制度模式的对立,也在一定程度上汲取了第三世界的发展经验,即将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并置。他也是对发展扭曲的反思。社会发展视角的目的是将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并置。促进社会福利社会发展视角聚焦社区和社会,强调有计划的干预,突出包容性和普遍性,并把提高人民福利与经济发展联系起来。米奇利认为社会发展策略的理论实践可以从三个层面实现:个人层面、社区层面和政府层面。个人层面聚焦于帮助人们自给自足和独立。社区层面强调社区层面的发展和改变,其主要手段是社区发展、社区行动以及性别赋权的社区发展。社区发展是个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的一个概念,社区发展虽是社会发展的一个手段,但在一直的发展中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它涉及到社区教育、社区参与、社区赋权理论、社会治理等。而且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社区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我们以后研究的重点。政府层面强调致力于以一致的计划促进社会发展,促进经济的增长和收入分配的平等,满足人们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笔者认为虽然社会发展理论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社会治理,推进社区建设中至关重要,但是任何一个理论都不是万能的,我们应该用综融的方法,用整合的角度分析解决问题。另外社会发展理论起源于西方,是舶来品,要建构中国的发展理论,肯定面对适应性问题,因此我们必须以世界范围内的现代化进程为背景,以中国的具体国情为立足点,既要考虑构成中国现代化进展当务之急的制约性环节,又要放眼中国现代化的总体的和长远的发展前景。我们不能遵从拿来主义,而是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本土化发展,发展形成一套适应中国本土的社会发展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何雪松.社会工作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刘世昕.社会发展理论研究综述[J].哲学动态,1993,9.
[3]冯仿娅.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综述[J].现代哲学,1996,3.
[4]贺建军.社区发展的角色困境及其解决路径[J].浙江社会科学,2015,4.
[5]夏学銮.社区发展的理念探讨[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1,1.
社区发展与治理范文6
【关键词】城市居民 社区治理 居民参与
二战以后社区建设和居民参与的重要性逐渐引起各国理论界和政策研究者的关注。目前,居民参与已成为社区建设的新主题新动力,而我国城市居民参与意识的淡薄和社区参与的缺乏已成为制约社区发展的关键因素。没有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社区建设和发展将缺乏持久的动力源泉。
1.社区参与的界定
学术界对于社区参与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社区参与是指社区建设和发展中的参与行为和参与过程。社区参与的主体不仅包括社区居民,还包括社区建设的其他参与方,如政府、自治组织、中介组织、社区内企事业单位等。狭义的社区参与就是指社区居民的参与。本文我们所说的社区参与,是指狭义的社区参与,即社区居民的参与。
2.城市居民社区参与的现状
对于当下居民对于社区事务参与情况的评判,一般根据以下准则:参与度、参与率、参与期间、促使参与的原因以及参与之后的作用。按照上面这些准则,就我国现在的社区参与情况展开了以下分析。
2.1社区居民自主参与不高,以被动式、动员式为主
现在,居民对于社区事务的参与通常是经过负责人员的动员和劝说下进行的,甚至有相当一部分是碍于规定被迫参加的,真正主动的自发性质的参与行为则少之又少。
2.2社区居民的参与率和参与积极性不高
中国的社区建设是在政府自上而下的规划推动力和社区自下而上的需求拉动力的共同作用下发展起来的,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社区居民缺乏社区事务的参与热情,不能主动参与到社区活动当中等。
2.3居民对于社区事务的参与程度不深、形式不够丰富、目标层次也比较低
目前我国居民参与的主要是社会和文化类非政治事物,而对政治和经济领域的参与明显不足,导致社区参与无法真正的落到实处。
2.4参与主体不平衡,弱势群体参与多
在总体参与率不高的情况下,社区参与同时体现出参与主体分布不均衡的现象:老年人、青少年、下岗失业人员、困难家庭等弱势群体参与多,而中青年、在职在岗人员参与少。
3.促进城市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途径
3.1重视满足社区居民的共同需求
重视满足社区居民的共同需求,提供多种形式的社区活动以增强居民对社区公共物品的依赖程度,以共同需求、共同利益为基础调动居民广泛参与的积极性。由于解决这些问题符合绝大多数居民的共同需求和共同利益,可以使居民从中得到利益,从而调动居民广泛参与的积极性,培育和塑造居民的社区意识。
3.2增强居民自主性参与社区活动的意识
采取宣传教育的方式,培育居民主动参与社区治理的意识,并把如何增强居民在参与过程中的获利能力作为教育内容的一部分,从而可以激发并调动获利能力较低的那部分居民的参与积极性。
3.3强化居民和社区之间彼此的利益关系
将居民和社区之间彼此的利益更加紧密的相连,培养居民自主性参与的意识。只有让居民感受到自身利益和社区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才能够产生出对参与社区事务的热情。因此,增强居民与社区利益关联度,使居民在自身利益的驱动下主动参与社区事务。
3.4重视增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活动的效价即价值感
由于我国居民大多是被动式参与,如果想吸引更多的居民自主的参加到社区治理工作当中,就必须在工作开展的时候强调居民个人的存在感,让群众感受到自身工作所做出的贡献。
3.5控制居民参与社区治理成本创造更多利益
采取一切可行的措施来控制居民在参与到社区治理工作中所需要投入的资金,同时增加其收益,以调动居民的参与热情。我们可以通过调整社区活动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给特定的活动或者人员一定的补助等方式降低社区居民参与的成本,同时通过多为居民办好事办实事解决急迫重要的问题来增加居民社区参与的收益。
3.6深化改革,促进居民利益社
化
虽然我国的单位体制已经解体,但在有些地区有些领域依然没有将这项工作真正的落到实处,导致他们对于单位有较强的概念,反而对于社区并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要提高这部分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积极性,就要促进单位的员工待遇逐渐的转向社区这一领域,减少单位员工对于单位所存在的依附感,实现群众和所在社区彼此利益相互关联的目的,激发其参与热情。
30年来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截止到目前已初具规模和框架,并涌现出许多可供借鉴和推广的模式。成绩是值得肯定的,但社区建设过程中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这些问题中尤以城市居民参与社区治理不足为最甚。本文我们仅从理性选择视角出发来探讨了社区居民参与不足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对策和建议。但是社区建设是一项全面的规模庞大的系统建设,提高居民参与的积极性也是一项艰巨的复杂的任务,要走出参与不足的困境,建立完善的居民参与体系,让小区群众对社区建设有一个正确的概念,同时提升居民参与建设的主动性,激发小区群众对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增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活动的能力,就要从多方面着手,配合制度建设、文化建设、社区内外部环境的建设以及有效的宣传教育,促进社区参与体系的改革,增强社区服务质量,推动社区工作的规范化发展。只有多管齐下,才能使我国社区居民参与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王刚、王丽萍.社区参与简论[j].城市研究,1998,(5):53
[2]陈雅丽.社区参与:社区发展的内在动力[j].党政干部论坛,2002,(11)
[3]张晓霞.城市居民社区参与模式及动员机制研究,2010
[4]徐勇.论城市社区建设中的社区居民自治[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
[5]王刚、罗峰.社区参与:社会进步和政治发展的新驱动力和生长点[j].浙江学刊,1999,(12)
[6]陈桂香、杨进军.成都市社区参与的现状与制约因素分析[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9):271-272
[7]肖富群.居民社区参与的动力机制分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4,(5):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