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林业经济效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林业经济效益范文1
首先,林业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一直都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林木资源的出现,曾经对于我国国民经济恢复意义重大,尤其是在建国初期,曾与钢材和水泥并成为三大材。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对林业资源的挖掘也逐步深入,目前的林业除了会提供木材以外,对于林地的深入利用、林业副产品诸如动植物养殖等都能提到了林业资源的目录之上,同时也为我国林业带来了新的生命力。除此以外,森林作为我国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环境的调节和可持续发展的承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对于林业的扶植政策,让个体经营林地比重上升,意味着林业将以一种新的姿态投身到我国的经济发展大潮中来,在这个过程中,林业不仅仅承担着生态职责,更多的是要成为一种新的产业源,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如何找到一种更为合理妥善的模式,推动林业的发展,成为目前面临的一大问题。
2提高林业经济效益的相关对策
通过上述对于林业现状的分析,以及近年来清查所获取到的相关数据,不难看出林业虽然在我国起步较晚,在建国之初得到的重视也不充足,但是在近年还是加入到经济发展的大潮中,并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基于目前情况,如果推动灵液经济有效增长,已然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具体而言,林业的经济效益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提升:
2.1完善制度,规范操作
林业的地位,不仅仅在于经济的发展,更重要的在于生态环境的平衡,因此无论是否能够实现其经济价值,都应当对其实施相应的保护条例。在这一方面我国相关政策已经给予了充分的重视。但是从第七次清查看出,我国林业中个体经营的成分有着显着的增加趋势,因此在对其进行保护的同时,还是应当充分重视经济杠杆的作用,利用经济手段对林业的发展和林区的保护施加影响。但与此同时还应当注意的是,在木材更替采伐的同时,要严格控制天然林采伐,调减木材产量。天然林始终与人工林不同,它独特的生态群落始终是人工林不能比拟的,因此尽量控制使用和开采。对于开采使用的状况,无论是人工林还是天然林,都需要严格控制,对任何非法开采都应予以重罚。
2.2发现社会需求
林业作为我国经济社会中的一种上游资源,只有在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并且为消费者提供了相应价值的情况下才能够有效实现其经济价值并且获取相应的利润。一直以来林业收到政府计划经济的管制,对于经济社会中的人民需求熟视无睹,而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战略性资源,在目前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之下,林业产业想要真正实现其经济价值,就必须更为主动地参与到经济发展过程中来。在经济社会中,需求是自然存在的,因此林业经营主体,应当主动地走入社会经济生活,深入观察和发掘社会中存在的需求,并且予以满足,才能获取经济价值。无论是林业相关农副产品的产出,还是第三产业的发展,都需要权衡两个方面的重要因素,其一是林区以及相应资源自身的承载能力和健康状况,其二就是市场的需求,只有同时满足这两个方面的林业经济,才是健康和有前途的经济。
2.3构建林业产业环境
产业环境的构建,对于每一个产业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完整的产业环境,能够有效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资金和物料平衡,并且对于社会需求的发掘和资源的深入利用也意义重大。对于林业产业而言,从资源的提供,开采、加工以及深加工,一直到市场营销、需求的满足,只有每一个环节都得到充实,并且上下游之间实现充分沟通,才有可能提升整个林业产业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效益,才有可能构建起林业产业环境。这种产业环境的构建一方面可以依靠相关部门发挥平台性支撑作用,但同时也不应当忽视民间组织的作用,只有来源于市场的人,才能够真正发掘市场的需求,才有可能将相应的正确信息传递给整个产业环境,也才有可能协调各方面力量构建起林业产业链。
林业经济效益范文2
关键词:林业养护;复合经济;经济发展
我国的林业经过了初期发展(1949~1978)和中期探索(1978~1992)两个阶段后,从1992年开始步入第三阶段,这一阶段受国际社会关于林业转轨态势的影响,结合当前环境恶化的实际,我国林业发展步入了新的发展时期。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对林业资源的掠夺式开采给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地破坏,这就要求新时期林业发展必须走一条生态和经济效益并重的复合式新道路。
一、现实要求新时期林业发展必须走一条复合式新道路
从我国林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考虑,走新型林业复合经济发展道理主要是基于以下三点:首先,生态工程建设要求林业走复合发展的道路。越是那些经济落后、位置偏远的地区,生态环境往往越恶劣,这是因为传统“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思想造成了对生态环境的过度开采,缺乏科学布局和规划导致的直接后果,只有从生态环境建设大局考虑,才能统筹好养护与利用的关系,林业发展才能步入健康的发展之路。其次,林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支持。林业发展是一项巨大的工程,需要不断有资金投入,仅仅依靠国家投资是远远不能满足需要的,这就有必要依靠全社会的支持,支持和鼓励民间投资,发动全社会的力量来共同促进林业的长远发展。最后,这是我国当前国情的需要。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经济总量已经位居世界前列,但我国人口众多,再多的收入只要一平均,得出的数字就会少得可怜,因此,从发展的长远角度考虑,无论做什么事,我们必须本着勤俭节约的精神,做到少花钱多办事,这些都是由我国的现实国情所决定的。
二、林业养护与发展林业复合经济的关系
当前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为林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新条件,但如何利用好这种难得的发展机遇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肃课题,要利用好这样的机会,首先要对林业养护与发展复合式的林业经济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林业养护是林业经济发展的基础,离开这个基础,林业经济的发展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过去那种只知道开采和利用地发展方式对环境造成了毁灭式的破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林业经济发展的需要,从促进林业经济发展的长远角度考虑,必须把林业养护作为主要手段,既要向林业要经济效益,又不能破坏林业的生态效益,养护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对于这一点,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认识。复合式林业经济发展离不开对林业的养护,林业经济要持续发展,林业产品是基础,对于这些产品的深加工以及对产业链条的延伸是主要手段,而这些都要依靠林业养护来保证,没有良好的林业养护做前提,林业经济的复合发展只能是纸上谈兵。
三、如何养护
做好林业养护工作,才能为林业经济的复合发展提供物质基础,为了把养护做好、做扎实、做深入,应该围绕两个方面开展研究。一是科学调整林业结构。改变以往林产品结构单一,竞争力缺乏的状况,努力开拓林业新产品。通过科学研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有重点地培育经济性树种,通过对自然生长树种的选育、引种、驯化、嫁接等的加工利用,探索树种新的功用。从生态经济效益出发,考虑多树种综合配置的种植方式,改善各植物种群的互生关系,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同时,提高林业的生态效益。在增加种植面积时,要充分掌握市场信息,有针对性地种植一些有市场潜力的新品种,避免盲目发展。二是注重林业生态效益。当前的林业发展中,人们越来越注重林业经济的综合效益,因为林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紧密相联,密不可分。首先,林业的生态效益是以经济为落脚点的,它通过经济效益来保证经济发展速度和总量,效益越高,速度越快,总量也就越多。其次,它属于一种劳动再生产,生态效益必须有约束条件,这个条件就是它必须保持环境系统的良性循环,绿色产业是它的支柱产业,具体方式包括以林养林、林农结合等。
四、小结
林业资源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复合式林业经济的发展不仅要求我们要重视林业的经济效益,更要重视林业的生态效益,加强林业养护,加快林业发展,是实现林业经济复合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林业养护的分析和探索,不仅能为广大林地覆盖地区的居民带来现实的经济实惠,也能为整个地区的生态环境创造价值,因此,我们在不断开拓新林地的同时,更要注重旧林地的养护,这样才能保证林业建设的综合效应,走出一条林业经济复合式发展的新路子。
参考文献:
[1] 徐薇玉徐良才•林业养护与林业复合经济探索[j]•上海农业科技
, 2007 (6)
[2] 李铁民赵江平•林业生态工程与生态经济型复合体系[j]•山西林业科技, 2007,12(4)
[3]肇芬•保护森林资源与可持续利用新观点[ j]•鸟瞰世界环境,2010 (10)
林业经济效益范文3
1987年在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的领导之下,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向联合国提交一份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在报告里提出了我们应致力一条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并且对可持续发展作了明确的定义:既满足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能力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谓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是指社会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的可持续发展。论文百事通人类的生存离不开一定的自然条件,而自然条件的优劣往往又会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影响。
2我国林业的发展历程
我国的林业发展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第一个阶段是林业的初期发展阶段,(1949-1978),即传统林业发展阶段。这是为国家工业化提供积累,大量采伐原始林的过程。第二阶段是林业发展的探索阶段(1978-1992),这一时期的核心活动是在集体林区和其它非国有林区进行“林业三定”:稳定山权、林权,划定自留山,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但由于对改革的目标认识不足,林业改革的进展,远远落后于其它部门,迄今未走出一条可行之路。第三阶段始于1992年,受世界环E大会和国际林业转轨的发展态势以及我国环境恶化的现状的影响,我国的林业迈向新的发展之路,但这一过程非常漫长。特别是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林区分布不均匀。一般说林区多在山区,而这些地区也是经济上最贫困的地区。因此,基于经济的诱惑,各地破坏性掠夺式采伐利用仍时常发生。这一时期林业的发展必须落实到林业的科学经营上。这也就提出了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的林业经营模式。
3林业生态、经济效益综合评价
3.1林业的生态效益的重要性
林业的生态效益是指林业的发展所带来的生态方面的正面影响。森林兼具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等三种效益。在这三种效益中,经济效益往往最先受到关注,但我们可以看到,在目前的情况下,生态价值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而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有着密切的联系,林业的生态效益可以创造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实质上有巨大的经济价值,林业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有时一致的。
3.2林业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林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二者之间具有互相依存、互相矛盾、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关系。在忽视生态环境而过度追求经济增长时期,尽管当期的经济增长速度相当快,但后期的经济发展却受到了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而增长环境恶化的巨大报复,使得经济发展停滞不前或萎缩。在既重视经济效益又注重生态效益的时期,不仅当期的经济快速发展,而且后期的经济增长也能保持着良好的增长势头。当然,我们应注意,对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注重,并非消极的注重,而是积极的注重。如果采取消极的注重,即单纯注重生态环境而放弃必要的经济增长,那么,终究会因没有必要的经济增长而导致经济效益滑坡,缺乏强有力的经济实力支撑会使得生态环境保护失去现实意义或物质基础。
4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应作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4.1依靠科技发展林业。
我认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根本的策略是科技的发展,因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经济的发展和对资源与环境的再发展能力的保护。那么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证资源与环境的发展力,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依靠科技来发展经济,改变传统的以环境和自然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在林业发展上,实施科技兴林,不断提高林业建设的科技含量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4.2建立林业科技创新体制。
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核心、以效益为目的的林业科技创新体系,以促进林业生产力提高;有人提出了“数字林业”的概念,即利用现代信息科技手段,推动林业经营和管理的精确化、科学化,加快实现林业的现代化。
4.3深化林业科技体制改革。
坚持科研成果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指导林业的发展,从根本上解决科研与生产建设脱节的问题。要鼓励科技人员通过技术承包、技术转让、技术服务、联合开发、创办经济实体等形式,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
4.4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
一要加强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开展森林生态系统的监测;二要抓好良种壮苗和树种结构调整,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提高良种苗培育水平;三要研究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的木材加工、制造、利用技术,尽快提升木材工业总体技术水平,增加木材和林产品的经济价值,增强市场竞争力。
5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调整,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物质保证。在第一产业方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和其他原料林、速生丰产林和名特优新经济林建设;在第二产业方面,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促进以低层次原料加工向高层次综合精深加工转变的步伐;在第三产业方面,要加大森林旅游业、花卉业的发展。要大力调整生产力布局,淘汰落后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型产业,推动产业重组,解决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调整林产工业产品结构,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发展优势产品,努力开拓木材林产品的新用途,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解决林产品结构不合理和产品缺乏竞争力的问题。调整企业布局和资产结构,实施大集团、大公司发展战略,共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市场,提高企业专业化程度和产品技术含量,提高市场的竞争力。新晨
6林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在实践中的对策
这些年来,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各地在实践中采取了各种应对措施,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6.1林农结合式。
应用和推广国内外先进技术和成果,采用科学的生产、管理方法,以林为主,林农结合,多种经营,逐步建成具有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林业发展模式。大力推广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兼备的生态经济兼作。如实行林草间作、林药间作、乔灌混交等种植模式,最终使退耕还林成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收入的良机,同时实现了生态和经济效益的综合效果。
6.2造林规模化。
从提高生态效应、景观效果、经济效益出发,成片造林力度明显加大,。片林建设以发展苗木基地、经济果林、速生丰产林等经济型林地为主。
6.3造林多样化。
林业经济效益范文4
关键词:林业经济;生态效益;实现策略
一 林业经济生态效益
1.生态效益的基本概念。生态效益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依据生态平衡的定律,能够使自然界的生物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环境产生有利的影响。生态效益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并且生态效益能够促使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2.林业生态环境。对于林业中的生态效益而言,是由构成生态环境的各种物质因素所决定的,伴随着科学发展和经济体系的进步,人类一方面不断的利用先进技术手段使生态环境的物质要素功能发挥出来,同时通过商品交换的方式,把生态环境中的物质要素从物质转化成价值,得到相应的经济效益。据推算,一颗生长了50年的树,所产生的氧气价值31200美元,吸收有害气体的价值为62500美元,涵养水源的价值为37500美元,为各种栖息动物提供的生存价值为31250美元,产出的蛋白质为2500美元,各种经济总价值为196000美元。
二 建立有效的投资机制
林业经济生态效益的实现需要推进天然森林的保护工程,更为重要的就是国土资源的绿化,这些都是林业经济生态效益实现的基本策略和前提条件。但是所有的基础性工作都离不开大量的资金投入,所以,为了解决资金问题给林业经济生态效益十所带来的影响,就需要建立有效的投资机制。开辟多个渠道进行投资,这种方法的基本思路就是采用租凭、承包、股份合作的方式,吸引各方的投资,形成国有资本、集体资本、私营资本和国外资本共同参与的投资机制,通过政策上的支持,保证投资收益。
三 实施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生态效益补偿起源于德国1967年所实施的Engriffsrelung政策和美国1986年所实施的NO-net-loss政策。这两个政策都体现了生态补偿的原则,对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起到了有效的作用。林业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基本特点,就是以林业经济效益货币化计量为基础,按照效益划定的征收范围,实行分级征服、比例流程、纳入预算管理、专款专用的原则。各地实施生态效益补偿制度都有所不同、内容各异。我国的法律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做出了最基本的规定,在《宪法》的第9条中规定:“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珍贵动物和植物,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自然资源。”这条法规提出,使我国林业生态效益补偿体系更加的完善。
四 林业经济生态效益的实现策略
1.水土保持效益。对于水土保持效益的实现,需要以保育土壤和涵养水源为主要手段,根据赫章林业生态建设的实际情况,将赫章实施的林业生态建设工程的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作为水土保持效益进行计算。通过林业由于水源涵养能力的提高,增加了土壤含水量。森林净化水质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通过林地枯落物结和土壤的净化,用于灌溉和生活的用水,相应的降低了处理费用
2.防风固沙防止土地石漠化效益。对于防风固沙防止土地石漠化效益的实现,需要根据实际的研究,依据林地、无林地带风沙推进情况而定,把固沙转化成为造田、护田的效益。防风固沙林在防止土地石漠化发挥作用、减少侵蚀的同时,还具有着水源涵养的作用。
五 结论
林业经济生态效益的实现,是一项十分复杂,又是具有战略意义的技术课题,当今形势下的林业经济,在投资机制和补偿制度上都要充分的做好相关工作,使生态效益充分的发挥出来,促进林业经济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 曾华锋,项卫东,祁大化.基于生态效益补偿创新的生态会计核算模式构建――以江苏溧阳龙潭林场为例.财会通讯(综合版),2007(06):132-137
[2] 尹振海.邯郸市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分析与评价.河北林业科技,2010(04):25-29
林业经济效益范文5
关键词:林业;机械化生产;设备分类
中图分类号: S776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5.13.019
1林业机械化生产现状
1.1 机械化生产是科学造林与水土保持的需要
相对于人工挖掘,机械挖掘能够让的土壤面积减少,且出土疏松,植树后容易回土,对水土保持有很大的好处。不同的造林树木品种、地形、作业方法对机械设备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为了实现科学造林和水土保持,需推广轻基质容器苗。提高造林质量与经济效益,需要大量适宜山地造林的机械设备。
1.2 实行择伐作业需要与之相配套的林业机械
择伐顾名思义是有选择的伐木,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将采伐适合的树木,保留不适合采伐的树木。择伐一般控制在较小范围内,有利于水土保持,同时保留了各级树龄的树木,有利于林业的健康发展。现在全国各地都在用择伐代替主伐,积极实行森林立体经营、集约经营。
1.3 对大径级材重点培育森林抚育、间伐等机械化生产设备需求增大
大径级材是指长度大于4米,小头直径24厘米以上的原木,是用于建筑、装修等用途的树木,大径级材出材率高,胸径大,应用广泛。大径级材的重点培育是符合国家林业工程基地建设的要求,主要是以集约经济为手段,依托较好的国有林业局和国有林场。针对有培育前景的中幼龄,采取抚育、修枝、间伐等方式改良培育成大径级用材林,因此对于森林抚育、间伐等机械化生产设备需求增大。
1.4 木材精加工相关机械需求增大
随着技术水平的进步,对于木材精加工的需求逐渐增大,相关机械的需求也随之增加。木材精加工有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使林业增效,经济效益提高。木材精加工产业的发展将体现产业优势,延长产业连,实现高效生产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2 林业机械化生产亟需装备分类
2.1 营造林设备
营造林是一项季节性强、劳动密集性产业,相对于其他产业机械化程度较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力成本也随之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机械化生产的进程。为了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山地挖掘机的研制和推广成为了热点。
2.2 毛竹生产设备
毛竹生产设备包括毛竹枝条修枝机具、毛竹地表施肥开沟机、竹腔施肥器、探笋仪、竹苗挖掘机、手提式毛竹采伐电锯等。毛竹枝条修枝机具是为了减轻毛竹的压力,而对毛竹的枝条进行修剪的机器。毛竹地表施肥开沟机是为了施肥而在地表开沟的需求,该产品目前应用较少。竹腔施肥器在毛竹的空腔内施肥,以促进毛竹的增长。冬笋长在地下,不易被发觉,只有经验丰富的竹农可以根据竹叶的梢影来判断冬笋的位置,但有时也会判断失误,而探笋仪通过土壤和冬笋的成分不同的感应来探测埋在土壤中的冬笋。
2.3 大径级材培育设备
大径级材培育设备包括山地垦复机、活立木修枝机及育林抚育间伐机具等。山地垦复机能够解决我国造林征地、除草松土机械化作业设备布置的问题,其履带行走属国内林业机械的创新之举。活立木修枝机用于树木的修剪,提高木材的质量,常见的活立木修枝机是攀爬式的,适用于15米以下的针叶树。育林抚育间伐机具用于幼林,在混交林中使用,用途是砍伐非目的树种和妨碍幼树生长的灌木,在纯种树木中使用是为了保证树木的间隔。由于间伐材的提价小,主要提高木材的利用率,所以采用原料生产设备。
2.4 生物质采收机
枝丫削片机、灌木收割机和枝丫粉碎机等都是林内生物质采收机。枝丫削片机和枝丫粉碎机能够将枝丫变成易于运输的小块,节省了运输成本。灌木收割工作目前没有实现完全的机械化,但灌木收割机已经大大节省了人力,实现了初步的机械化。
2.5集运材装备
树材砍伐后要考虑将其运出林区,使用开设拖拉机或板车道,使用拖拉机或板材运送木材,以节省成本。目前使用的集运材设备是由拖拉机改造的设备,不安全也不规范。为此,要研制适合山地木材集运作业运城段、批次多以及道路条件差,在保证可靠性、安全性基础上具有价格低、车型小、操作容易、转向灵活是重点研究方向。
2.6 木材、竹产品精深加工装备
木材精加工设备。当前我国集成材生产量大,但机械化程度低,仍旧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主要存在的问题有:断木不能实现自动分口径,断木、旋圆等需人力搬运等,没有形成精细化、标准化的产业链。
竹产品加工设备。竹材是我国第二木材资源,在林业生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竹材人造板发展很快,尤其是重组竹材适合多种功能的产品开发。
3 结语
林业机械化能够实现科学造林与水土保持,提高林业的经济效益。机械化生产亟需设备的研究,有利于林业机械化的进一步实现。本文通过对林业机械化生产亟需设备分类研究,提出了相关设备的研究方向,希望为林业机械化进程提供参考,改善劳动生产条件,提高生产效率及林业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 董庆辉.福建三明市林业机械化生产急需设备分类研究[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11,(15).
[2] 金东清.加速营造林机械化进程是新时期林业建设的迫切需要[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01,(29).
林业经济效益范文6
1.中职学校学生就业现状
从大的环境上来看,目前我国的高效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重。通过对近年来中职学生的就业情况分析来看,其就业现状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1对于部分中职学校中药专业学生来说,经过他们几年的努力,学业有成之后,在选择就业的过程中,往往不愿意放弃自己所学的专业。对他们而言,放弃自己的专业方向从事其他工作,思想包袱较大,一个是由于从事其他行业不与自己专业挂钩,感觉自己在学校的艰辛学习不能学以致用,从心理上认为自己在学校的专业学习白白浪费了,心有不甘;另一个是由于很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大部分时间用来主攻专业方向的学习,而忽视了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如社交、语言及一些技术操作能力的培养等,导致他们一时很难接受其他行业的工作,担心由于能力问题而不能胜任。
1.2有部分中职学校中药专业学生在面对毕业就业的过程中,传统观念较强,认为从事医务行业,工作稳定,薪酬待遇好,相对稳定,压力较小,如果从事其他行业,与自己专业不对口,风险较大,而且自己的岗位竞争力不强,因此不愿意从事一些富有风险和挑战的工作,铁饭碗思想较为严重。
1.3有部分中职学校中药专业学生在选择就业的过程中,视野狭小,对其专业及就业方向的理解较为片面。很多大学生在邻近毕业的时候,就会选择去医院,临床等见习,而对与其专业有关的其他行业方向则考虑的较少,如医药销售行业、营养师行业、医疗保健行业等等。导致其在就业过程中,就业压力大,选择范围片面,自我才能的发挥也受到了影响;同时,也耽误了他们选择适合行业的时间和机会。
2.当前中职学校中药专业学生就业面临的挑战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我国中职学校中药专业学生就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2.1在经济全球趋势下,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跨国企业进驻到我国,这一形势大大加强了我国市场对高技术人才和外语类及金融类的人才需求,对知识型的全能型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多,引起了我国人才市场就业结构的大变动。在这种形势下,由于很多中药专业的大学生只具备单一的操作技能,职场能力较为薄弱,我国中职学校中药专业学生就业被处于了劣势和相对冷门的行业领域里,就业环境压力大。
2.2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发展,医学行业也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不断交叉发展,世界各国均把目光投向中国,渴望能在中国得到长足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留学生也看到了我国的发展的前景和潜能,在这一时期,他们也纷纷回国创业,把自己在国外学到的东西带回来,相对而言,这些回国创业的留学生们,见多识广,了解国内外形式,医药专业技能更强,而且市场经验足,毫无疑问的给我国中医药高等院校的大学生就业带来了竞争和挑战,更对中职学校中药专业学生带来巨大的竞争和挑战。
2.3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以及我国医疗卫生机构的不断改革,减员增效,精简机构,对就业人员的要求层次不断提升;从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分析来看,为应对日益激烈的竞争,我国的国有企业将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逐渐减员增效,同时,来自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也将急剧专业何上升,由于我国长期以来的劳动过剩的现状,再加上生产效率的逐渐提高,我国中职学校中药专业学生的就业环境日益严峻。
3.中职学校中药专业学生就业对策
针对前面介绍的关于中职学校中药专业学生的就业形势和现状,对中职学校中药专业学生就业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看法。
3.1努力为中职学校中药专业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培养他们正确的就业心理和职业心理。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就业心理和职业心理,正确看到自己的就业问题,认识到当前的就业现状,才能更好的客观分析自己的就业方向和就业前景,指导自己做出正确的就业选择。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就业心理和职业心理,一方面,中职院校领导要重视毕业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选择正确的时机对他们进行疏导和教育;同时,学校还应该积极为毕业大学生们开展就业讲座,指导他们的就业问题,减轻毕业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
3.2鼓励中职学校中药专业学生自主创业。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对于面临严峻就业形势的学生而言,创业不仅给了自己发展的一个广阔前景,同时也是锻炼自己的一个良好机会。目前,我国政府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并积极推出了很多相关政策,如就业支助政策等,以此来鼓励大学生的创业。例如,政府给予大学生自主创业免收3年的地税、国税及工商注册费;高效毕业生自主创业可申请2到5万的小额贷款,同时,财政部门给予50%的贷款贴息等等。
3.3努力转变中职学校中药专业学生的就业观念,让他们认识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医疗卫生行业的发展形势,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勇于挑战,敢于承担风险的能力和胆魄;正确认识传统的"铁饭碗"就业观念,引导他们做出正确的就业选择;同时,开阔中职学校中药专业学生的视野,转变他们单一狭小的就业观念,指导他们多向其他相关领域发展,如医药保健行业、营养师行业等,寻求真正适合自己的就业方向。
3.4加强中职学校中药专业学生的自身素质的提高,专业技能的提高。对于中药专业的学生而言,中医药无疑是一项实战型很强的专业技能。因此,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一个合适的岗位,就必须从自身做起,打好基础,增强内功,以扎实的技能赢得优秀的岗位。学校应充分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努力给学生的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外在环境和氛围,加大师资力量队伍建设,用最好的教学资源培养高素质的大学毕业生。
3.5提高对中职学校中药专业学生学生的要求,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全能型人才、知识型人才。现代化的市场经济不再只是要求单一技能的人才,而对全能型、创新性人才的需求量要求很大。针对这一发展形势,院校就必须努力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通过增加一些专业以外的课程,丰富他们与其专业以外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扩大他们的就业能力范围,增加他们就业的可选择性和就业空间。
3.6重视对毕业学生的就业辅导,开展职场教育课程,提高他们应对就业的面试技巧等等。比如,可以通过具体的课程,如礼仪课程、模拟招聘等课程,教他们怎么应聘,怎么制作一份漂亮的简历等等。同时,邀请资历人士和专家们给毕业生开展专题讲座,为毕业生们解决应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的困难,从应试技巧上面给予他们指导,为他们疏通就业道路,开辟蹊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