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

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范文1

一、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概述

苏联最先提出单元整体教学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近几年单元整体教学也在不断地发展创新。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是一种小学语文教学理念集体化、备课单元化模式,它是一种以单元划分,教师对单元主题进行合理分析,整合教学资源,探究教学资源对情感、能力、知识等方面的影响作用,同时结合教学练习内容和课程资源,有效教学,让学生充分掌握知识构成与意义,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的教学方式。

二、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理论基础

与传统教学相比,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确立依据是整体性、组合性和高效性。这些特点加强了每篇课文之间的联系,充分展现语文学习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整体促进语文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学习能力。

(1)整体性。规避了传统教学注重单篇课文学习的缺点,教师在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中协调和整合了课文内容,以单元教学为整体,帮助学生体味课文内涵和掌握其构成,促进提高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知能力。

(2)组合性。将教学思想理念由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主过渡为对学生群体的关注,本着教学育人育才的实质,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单元整体教学以学习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作为起点,将教学课堂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培养其养成优良的学习习惯。

(3)高效性。单元整体教学的范围是整个单元,教学方式是首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在基本了解课文的基础上,再对学生进行拼音、识字、阅读和作文教学。这种有序的教学方式能够极大程度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例如苏教版第12册第12课《有趣的实验》其中一条教学目标是“品读斯帕拉捷科学家四次实验,学习课文中关于实验过程的有序生动的描写方式,并进行练笔。”该课文的延伸练笔是单元写作4《有趣的蚂蚁实验》,学生根据第12课制作类似的实验记录表,由表中的实验目的记录操作中的4次操作、猜想和结论进行写作。充分证明了这种教学方式的高效性。

三、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施策略和要求

单元整体教学对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是一种高效的教学策略,单元整体教学的有效实施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明确教学目标,掌握教材内容。为使得小学语文单元教学规范开展,在开展过程中教师应该明确教学目标,掌握教材内容,促使教学活动的实施更有方向性。具体实施方案是确定单元目标、分模块教学。例如对小学语文苏教版第十册第二单元的教学中,首先明确其单元目标是让学生体会人们在“神舟”五号成功发射时自豪激动的心情,并结合印象深刻的场景分享感受,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了解人们将太阳系中火星与地球称为孪生兄弟的原因和克隆技术的相关内容,促使学生养成爱科学、爱思考的学习习惯。教师根据单元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掌握单元中每篇课文的内容,侧重教学。

(2)在单元主题基础上开展整体教学。以单元主题为教学起点,科学有效开展整体教学,营造愉悦、轻松的学习氛围,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实施方案是引导学生课前积极预习,课中积极提问,自主讲读,课后用写作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课文的观点态度。

(3)对比前后单元的学习,提升综合素养。教师要在一个单元结束学习后,引导学生回顾总结,对比学习课程,启迪学生自主思考总结,让小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不仅储存形成知识库,还要让他们体会并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情感道德认知。

四、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困难

虽然在语文教学中对单元整体教学进行了多次探究实践,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困难:

(1)小学不同年级中单元整体教学的适用性不同。单元整体教学的组成部分是年级特点、学科能力等,年级特点是其最主要的组成因素,小学生分为低中高三个阶段,不同阶段的学生在接受知识、知识积累、学习策略方面存在差异,因此教师要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做好指导重点内容的准备。

(2)单篇教学和单元整体教学关系的处理。学生在小学语文课堂不应只是单纯掌握知识和能力,更要让他们对社会人生有自己的体验。单元整体教学实施的意义和出发点在于让学生在课文中领悟生活,领会作者情感,唤醒自我感觉,但是在对单元整体共性的过度强调中可能忽略掉单篇课文的个性张扬,因此实际过程中要注重单篇和单元课文的连接。

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范文2

随着我国教育制度变革的加快,教育部门对于小学语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把网络环境和语文单元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模式,对于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加强网络环境下中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使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单元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对于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而言非常重要。

【关键词】

小学中高年级 网络环境 语文 单元教学

小学语文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整合,尤其是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之后,小学语文的教学方法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小学语文单元教学和互联网的融合,能够保证单元版块清晰的展示给学生,对于学生而言降低了理解的难度,也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1.网络环境下语文单元教学简介

小学中高年级进行单元教学的时候,使用网络教学,能够极大地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有效的将学生的思维和教学方法结合在一起,通过图表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最终达到提高语文水平的目的。

在整个单元教学中,分为三个阶段,具体是“导入主题,单元指导”“能力提升,精讲课文”“迁移知识,归纳总结”。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分为4个课型,有引入主题课、精简结合课、阅读单元课、单元写作课4种类型。在教学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课型都会用到,教师根据实际教学,采取针对性的教学。网络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思维和素养,单元化教学建立在信息化的基础上。

2.提高网络环境下语文单元教学的措施

2.1四种课型的实施介绍

第一,引入主题课。引入主题是整个单元教学的开始阶段,教师进行良好的主题引入,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明确教学目标。在引入主题中,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单元的形式,帮助学生明确教学的目标和目的,让学生在网络教学中占据主体地位。

第二,精简结合课。小学课本中每个单元都有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精读课文是教师讲解的重点篇章,学生要进行详细的阅读训练。略读课文是精读课文的同类型的文章,一般是采用学生自学为主,学生大多不能掌握具体的阅读方法,对文章理解不够。网络环境下,学生可以在多媒体上学习相关的课程,对于精读课文可以进行进一步的提升,对于略读课文,学生可以观看教学视频,提高自己的认识程度。教师可以使用互联网多媒体等教学模式,进行创设情境,相关知识的回顾,展示相关的内容,进行一定的复习检测等。

第三,单元阅读课。单元阅读课要求学生能够多角度立体化的进行相关知识的探究。首先教师利用网络环境,给学生拓展相关的知识,帮助学生能够从正面和侧面了解文章的构造。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会出现很大的问题,教师能够利用网络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帮助学生克服阅读中的困难。在总结课上,教师可以使用电子模型,进行阅读深入和课外知识的延伸,深化语文教学的成果和范围,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第四,单元写作课。学生通过单元阅读课进行了知识的汇总,使用文字将思想感情表达出来,是语文教学的升华和延伸。在写作过程中,教师使用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包括记叙文、议论文、散文的素材,并且有详细的文体的介绍和写作方法。学生开始可以按照网络上的资源进行模拟写作,然后熟能生巧,进行创新型写作。

2.2使用网络建立合适的情境

小学高年级学生毕竟还处在启蒙阶段,对很多的事情没有自己独到的看法,只能依靠眼睛看到的表象,丰富自己的认知。教师要使用网络建立合适的学习情境,帮助学生提高文字的理解能力。在单元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展示本学期教材的特点,和相关问题的分类。按照一定的知识框架,将文体分为不同的单元,教师详细讲述每个单元之间的不同和联系,从而加强语文学习的连贯性。教师还可以使用多媒体,塑造课文描述的场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在进行诗词《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使用多媒体营造故事发生的背景:在三月的某天,李白和他的朋友在黄鹤楼一一送别,并且进行了相互鼓励,要好好学习,将来出人头地。在教室中营造了这种场景,学生很容易被送别的气氛感染,自觉地领会了作者依依不舍的思想感情。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借助互联网进行动画视频的制作,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制作动画展示给所有的学生,教师给出相应的指导,帮助学生更好的表达自己。

2.3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

小学高年级学生正处在极强的求知欲中,对周围发生的事情非常好奇,所以教师要加强学生的兴趣培养,在网络环境下,提高学生的兴趣。教师要想办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课本剧表演是学生最喜欢的表演形式之一,学生自由结组,使用多媒体营造表演的氛围,参观网络上相关的表演视频,然后制定小组的表演形式。学生可以进行课本情节的表演,也可以进行相关知识的拓展,在课本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丰富了表演的情节。教师在学生表演过程中,要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进行创新表演。学生需要视频支持的时候,教师要积极给学生提供视频资料,帮助学生减少表演的障碍。学生能够在轻松的环境中进行语文学习,不但掌握了文章的结构和主要内容,还能够深层次的揣摩文章的意义,对于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结 语】

我国已经进入了信息化社会,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使用互联网,结合小学语文单元教学的特点,进行二者的融合。教师能够利用互联网进行知识框架的梳理,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大概的脉络,让学生有整体上的了解。学生要积极配合教师的指导,自觉使用互联网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提高信息能力和语文能力,具备良好的语文素质。

【参考文献】

【1】陆颖.网络环境下的小学语文互动式教学模式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11(10)

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范文3

摘 要:在新课改背景下,语文单元主题教学是课改中的一种新教学方法,它符合新课程教材的编排特点。着重从单元整体教学的构建及实施策略,提出了具体的思路和做法。

关键词:单元主题;整体教学;策略

随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使用,新课程的实验教材发生了彻底的变化。原来的小学语文教材是以单元练习为重点编写的,语文教学的模式是以单篇课文为单位,每篇课文的教学都是独立的,没有站在宏观的位置上来设计,教学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以至于单篇课文和单元整体联系不紧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也是零散的、凌乱的,因而造成长期以来课堂低效的现状。

一、实践“单元主题整体教学”的背景

现行的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以“主题单元”取代“知识体系单元”。每一组教材都以单元主题合理安排组织内容,精心设计学习活动。教材变了,我们就不能仍按照“知识体系单元”的形式逐课去教,学生逐课去学,否则课程教材再先进,新课程带来的变革都将是浮光掠影。

单元主题教学在教育界有着广泛的定义,它是一种教学意识形态,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换句话说,就是单元主题教学是主题单元为平台的备课与教学结合的教育理念。单元主题教学是将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相结合,添加外界知识体系,系统整合教师备课与教学,形成有效的教学资源。

二、“单元主题整体教学”的实践策略

目标导向对一堂课来说很重要,对于整个单元,就更显得重要了。

我们以人教版教材第十一册为例,经过近一个学期的探索实践,我深刻感受到,进行单元目标导向意义重大。从整体感知单元,让学生了解这个单元学什么,自己将要掌握什么,感兴趣的是什么,疑惑点又是什么,可以结合自己的感受和经历,在一个比较宽的范围内确定学习目标。

我们将“单元整体感悟”独立成一个课时,激趣、导学、引读,较大程度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树立了“主人翁”意识,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1.激趣――激发兴趣,贯穿始终

过去的课堂中,我们经常用这样的方式进行激趣导入,引出新课:“同学们,作者去山中访问哪位朋友呢?”谈一谈以后,我们就揭题《山中访友》。单元整体感悟,要重视学习过程中的经验渗透。教引导学生联系亲身经历和体验,为整单元的学习做好铺垫。

单元主题整体教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激发小学生对语文课的学习兴趣,并且能保持长久的作用而贯穿始终,对小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有着有效的催化作用。单元主题整体教学是贯穿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意识,唤起学生对语文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的好奇心,并对其进一步挖掘和感受体验。单元主题整体教学是以和学生聊谈的形式出现的,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感情,消除隔阂,使得学生将自己的亲身体验和经历与老师沟通,这可以让老师根据学生个人情况为学生制订学习计划,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2.导学――读好导语,确立目标

单元导语实际上是学习该单元的“航标”,几乎覆盖了学习整个单元所需要达到的三维目标的要求,把握了单元导语,也就把握了学习该单元的方向。教师更要利用好单元导语,让学生根据单元导语的指向和自己的求知兴趣,来制定单元学习目标。要让学生自由地读,反复地读,读出思考,读出目标。通过读好单元导语,学生更增添了一份理性思考,也增添了一份阅读期盼。在确立学习目标的同时,学习主人翁的意识也逐渐增强。

3.引读――图文结合,整体感知

引读,让学生粗读整个单元的课文以及语文园地内容,从整体上接触,感知教学内容。只要掌握好引读的度,就可以加深对整组课文的感受。引读,与整组课文接触,不仅仅接触语言文字,还可以欣赏插图,交流感受和体会。

从课文插图入手,我们就能抓住事物的特点,也就抓住了阅读和写作的关键点。学生在轻松自由地赏读赏玩中学习,愉快地谈出自己的感受,如“大自然的景可真美啊”“草虫的村落可真神奇啊”。其生动的语言,美好的情趣,借助画面,让心灵与作者自然沟通,激起了浓浓的阅读情趣。此时,让学生选择自己最想读的课文读一读,一定有种痛快淋漓的感受。

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范文4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教材 资源整合 有效运用

一、 引言

翻开小学语文教材,我们会发现小学语文课本的设计十分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既有精美动人的文字,又有精心设计的插图,还有指导教师和学生学习的“学习泡泡”。学生通过这些具体、形象、直观、充满着趣味的图画、文字和“学习泡泡”,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帮助教师更好的提问,这些对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小学生的好奇心比较强,对新鲜事物十分感兴趣。当学生打开小学语文教材时,会被书中图文并茂的内容深深吸引。看着书中精美的插图、思考着“学习泡泡”中巧妙地提问、听着老师对课文深情的朗读和讲解,不仅能提高小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更能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

二、“学习泡泡”在实践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2.1 认真思考“学习泡泡”的提问,提高学生的理解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材中的插图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而“学习泡泡”的出现可以明显的帮助学生将较难理解的问题简单化,将较为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更利于学生理解字、词、句的含义。

首先,“学习泡泡”与课文的有机结合利于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很多学生对文字的学习都提不起兴趣。根据小学生比较好奇的心理特点,充分利用“学习泡泡”来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例如:在讲解《我选我》这篇文章前,可以指导学生在看完课文中的插图,然后思考“学习泡泡”中的问题“为什么王宁的话刚说完,教室里就响起一片掌声?”带着这样的提问,学生的注意力被吸引到文章中,学生会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去认真阅读课文,来寻求答案,这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

其次,“学习泡泡”与文字的有机结合利于教师对教学中重点难点的突破。新课改实施后,小学语文教材中不仅出现了大量的插图,更出现了许多贴近生活、极富情趣、紧密结合教材的“学习泡泡”。教学中对“学习泡泡”的有效利用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课文,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例如:在讲解《荷花》这篇课文时,可以充分结合“学习泡泡”中的提问,问学生:为什么“冒”用得真好?这种结合“学习泡泡”的教学方式可以将难点简化,使枯燥的课文变得生动形象。这样将使学生轻松愉快的接受知识、理解课文。

最后,“学习泡泡”的使用有利于学生从总体上理解课文的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学习泡泡”生动、形象的提问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还可以利用提问完成对课文的总结,让学生自己揭示课文的中心思想。例如:在讲解《画杨桃》这课时,利用“学习泡泡”中“老师的神情为什么变得严肃了呢?”这一提问,让学生进行思考,并通过对上下文的理解来对文章做出总结。

2.2 认真分析、思考“学习泡泡”有利于学生观察力和现象力的提高

在指导学生认真思考和分析“学习泡泡”中的问题时,要注意对学生观察兴趣的培养,教会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认真分析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必须紧紧围绕新课标的要求,注重本单元的重点进行训练,通过不同的“学习泡泡”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只要能坚持长期、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与思考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必将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例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飞向蓝天的恐龙》一文中第二自然段中的“学习泡泡”——为什么说这是“点睛”之笔呢?面对这篇有趣的课文和这样意义深远的提问让学生带着思考: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是怎样的呢?根据自己的想象来总结文章的主旨。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对于不同文段、不同章节的“学习泡泡”的理解是不同的,学生只有展开想象的翅膀才能真正体会出作者文字描写的优美诗情画意和想要表达的情感。教师在指导学生认真思考时,应指导学生通过“学习泡泡”表面的问题来理解问题背后的深层次的内容。因此,让学生反复、细致的思考问题有助于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例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小木偶的故事》这可中的最后出现的“学习泡泡”——在小木偶身上,后来会发生什么事呢?我来接着编下去……通过对学生的有效指导,让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这篇故事续写下去。很多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插上想象的翅膀,编写出各种各样的故事结局,令老师和同学都耳目一新。

2.3 深入理解“学习泡泡”的内容有利于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

要想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习泡泡”这一直观的训练手段来完成。诚然,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教师长期的坚持和训练。只有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才能让小学生从简单的说几句话发展到能够清楚地表达出一段意思连贯、重点突出的话。这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过程。例如:同样还是《飞向蓝天的恐龙》这一课,可以利用“学习泡泡”中的提问,让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进行想象,并用自己的话有条理的表述出来。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总结能力,更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比较依赖教材中的文字叙述,而忽略了对教学资源的有机整合,使得课堂缺乏活跃性,学生更是思维定向,缺乏创新精神。这既不利于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更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教师必须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式的语文教学环境,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范蕊.浅谈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的整合与运用[J].教育科学

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范文5

一、挖掘文本,学习语言表达技巧

教材是个例子,是我们学习的蓝本。长春版小学语文教材筛选了许多名家精品,是启发小学生学习表达的优秀蓝本。小学时期是积累表达知识的关键期,但是对于没有阅读能力的小学生来说,让他们去广泛阅读是不现实的,所以,我们要能在教学中有效挖掘文本精华,来启发和指导孩子们体味语言,学习表达技巧。

比如,长春版第六册第六单元就是以“美丽的夏天”为主题来引导孩子们学习写景技巧的。其中优选的《夏日的海滩》《多彩的夏天》等欢快、活泼,比较符合小学生的表达方式,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教学中我们可以以此为示范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体味来渲染情感,挖掘描摹景物的手法,感受借景抒情的特点。通过阅读和对比,从不同的角度来感受夏天的美景,我们还要启发学生结合自己的夏天视觉进行体味……这样通过挖掘教材蓝本,让写景技能变得直观,便于孩子们吃透写作技巧,为日后语言表达奠定基础。

二、鼓励表达,培养书面表达和口语表达能力

表达分为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考试多考查书面表达。孩子们从会说话起实际就已经开始口语表达,这是他们最容易接受的表达方式。所以,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先让学生进行口语表达,然后再指导他们转化成书面写作。这样比较契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能有效提升小学生的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范文6

关键词: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7-0097-02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不同于传统的语文教学,它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整合性。所以在教学的选题,实施和评价策略设计时也具有多缘性。

一、选题策略

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努力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充分利用生活资源,引导学生融人社会,在观察与交往中体验社会生活。

1.引申课文内容,丰富选题。(1)文前引。选题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在教学前引入的相关材料,或作相关的背景交待,或为教学内容作铺垫,或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教授苏教版第一册课文《东方明珠》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收集有关上海东方明珠的资料,学生相互交流。这样在教学时学生即使没有去过上海东方明珠,也会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对文中:“上海广播电视塔真是一颗美丽的东方明珠!”有更深刻的理解。(2)文中拓。小学语文课本中文章普遍简短精练,很多课文中都存在着可挖掘的教学资源。有的课文虽已结束,但其意义有待探讨,有的情节上尚可延续,有的事件可再翻新,还有的材料仍有新的论证。例如,教授苏教版第二册课文《放小鸟》时,可以假设如果小鸟获得自由以后,碰见同类时会怎样跟它们诉说自己的经历。(3)文后伸。出于行文的需要,文章不可能将所有的主体与背景像照相一样,一股脑儿全拢进来,它是有所取舍的。教学时,可以挖掘这些留白之处。例如,苏教版第三册课文《狼和小羊》可以再扩展交锋,让狼再找借口,如“你偷吃了我的肉”、“你的好朋友在背后骂我”等,让学生想象小羊该怎么回答,把科学常识与表达训练融合在一起。

2.开放教学内容,丰富选题。苏教版的小学教科书均以专题组织单元,围绕主题整合教材内容,针对这一特点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可以以单元课文为信息点,“充分挖掘利用课内外资源,创新语文综合性学习内容、方式和载体,引导学生应用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进行多样化探究”。这样就能让学生把零碎的知识形成序列,从个别现象中发现普遍规律,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例如,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第四单元的教学,教师可以选定“如何感受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为主题,让学生对《吃水不忘挖井人》、《奶奶的白发》、《探母》等课文表达的感情进行探究,学生能够体会到不论写的是什么事,关键要写出感情。

3.以热点问题为抓手。随着时代的发展,学习的资源也在与时俱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密切关注发生在身边的变化和大事,围绕热点问题进行综合性学习。这样的学习活动既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加深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又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生听、说、读、写、议、思、做等多方面的语文综合素养。例如,学校举办“同在蓝天下”为残疾人捐爱心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相应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学生可以以不同风格的小报、展板的形式展示学习成果,传播助残精神。

4.以乡土文化为资源。教师可以“依据儿童当前的经验、需要、兴趣等等,选择某一普遍化或理想化的文化生活的侧面,寻找足以满足和培育这些需要的材料,从而使儿童对自己目前的生活和环境有更深的理解。”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做家乡的有心人,收集关于家乡的风景胜地或大街小巷的资料,以“今天我是小导游”为主题,由学生评出“家乡十景”,并自己撰写解说词,模拟导游角色。这过程既让学生锻炼其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又能激发学生的爱乡之情,一举多得。

二、实施策略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首先应构建平等对话的综合性学习平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师生进行对话,应注意保持对话双方的平等意识,给予学生充分的独立体验的时间,要教导学生用多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作为指导者的教师还起着重要的“协调信息”的作用,在协调信息的过程中,每一方都要积极地倾听对方在说什么,“这里‘积极’意味着同情且具有批判性的,其意图不在于证实一种立场的正确性,而是要将不同观点联系起来从而通过积极参与对方而使自己发生转变。”同时,值得补充的是对话不仅是指师生之间,还包括生生之间、学生与文本以及教学资源之间的对话。接下来,教师应采取多样化教学组织形式:

1.小组合作教学策略。新课标提倡“合作”,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可经常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在为学生提供一个母课题的前提下,还可以设计若干子课题,倡导学生小组讨论、使用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主动深入地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主体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激发学生创造的潜能。而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操作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做好沟通协调的工作,还应该特别考虑到优生与后进生的学习差异。对后进生来说,“由于基础薄弱,思维反应较慢,常常问题刚想一半,结果已被告之,这无形中失去了最有价值的思考发言和表现的机会,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被剥夺了学习的权利”。教学时教师应给予他们鼓励,留给他们充足的时间思考等等。对优生则可引导他们在后进生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地探索问题。

2.角色扮演策略。角色活动是指利用角色效应,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表演等言语实践活动中,获得对学习的体验和对学习材料进行积极的智力加工所形成的学习能力。通过角色扮演引导学生把丰富的学习资源内化为自身的财富,从而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发展个性。同时,表演的过程也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学生的参与和实践能够帮助他们自己增强自信,培养能力。例如,教学苏教版第二册课文《三个小伙伴》时,在课文读正确、读通顺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协商人物角色,如导演、演员、设计、评委等等;接着,学生自由选择角色练习,然后组织汇报交流,把课文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加上合理想象,组织创造性表演大赛,由学生点评并评出最佳创意、最佳演员等等奖项,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