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经济趋势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目前的经济趋势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目前的经济趋势

目前的经济趋势范文1

关键词:世界制造业中心;生产车间型;全球配置型;装备制造业

中图分类号:F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8)05-0076-04

工业革命以来全球制造业中心已经出现了三次转移。随着中国的经济总量、利用外资规模在全球地位的不断上升,中国工业品在世界市场上的比重显著提高,认为中国正在成为“世界工厂”或“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呼声日高。历史上的世界制造业中心有哪些共同特征?网络时代世界制造业中心有何特点?中国是否已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装备制造业作为我国最大的制造业产业和基础产业在国际转移中的情况如何?本文对以上问题作以下探讨。

1.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历史演变及其特征

1.1 在世界历史上先后形成过英国、德国、美国、日本4个被公认的全球性制造业中心

“世界制造业中心”或“世界工厂”是指一个(或一组)国家的制造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成为世界市场重要的工业品生产基地和供应基地,有一批企业群和一系列产品在世界市场占有重要地位,其在生产能力、新产品开发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等方面已成为世界同类企业和同类产品的领先者,并在世界市场结构中处于相对垄断地位。

18~20世纪初,第一次产业革命使英国的制造业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称雄世界;1852年至1900年,德国实现了工业化,取代英国成为世界科技中心和制造业中心; 20世纪上半叶~70年代,美国在世界制造业中的制造中心、研发中心、营销中心乃至品牌中心的地位相继确立,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内成为继英国后最具竞争力的全球制造业中心;二战后日本以家用电子产品为突破口,掀起工业发展,至20世纪70年代形成了优于美国的制造业竞争优势,80年代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制造业中心。20世纪90年代起日本地位开始下降。2008年8月日本结束了2002年2月以来77个月历史最长景气期;东亚地区包括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中的地位开始快速上升。

现在全球制造业又走到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中国有幸站到了通往制造业中心的起跑线上。

1.2 从世界经济发展史看世界制造业中心的特征

从英、德、美、日等世界制造业中心国的发展历史分析,一国是否为世界制造业中心,其特征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2.1 工业品产能大国。一个国家要成为世界制造中心,必须具备庞大的制成品生产能力,并在全球制造业中占有较大比重。

1.2.2 制造业中心的形成与世界贸易中心、航运中心和金融中心地位的形成融为一体。通达全球的航运能力和核心港口,为制造业和贸易的增长创造了前提条件,大量资金结算业务刺激了金融业发展,形成发达的资本市场,反过来又为企业提供便利的融资机会,也增强了制造业和贸易活动对金融业的依赖。伦敦、纽约、东京先后成为全球重要金融中心,其所在国制造业蓬勃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1.2.3 工业品出口大国和自由的对外贸易政策。如英国作为“世界工厂”时的1820~1870年间对外贸易占世界贸易的比重一直在25 %左右;日本在1950~1992 年间出口贸易年均增长16.3 %,在世界出口贸易中的比重由1950 年1.4 % ,提高到1994 年的9.5 %。只有开放的原材料市场、工业品市场甚至技术市场,才保证了“世界工厂”的发展和正常运行。

1.2.4 工业技术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世界领先。从经济史看,在工业化时代,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占据制造业中心的地位真正的决定性因素。“世界制造业中心”掌握着各项制造业新技术,具有很强的技术创新和开发能力,能够在新兴产业上保持世界领先性,因而也是研发中心。

2.当今“世界制造业中心”内涵的新变化

世界制造业中心是工业化进程中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特殊现象,在当今全球性网络化生产、网络化研发、网络化采购为特征的网络化时代就不能完全按照世界经济史上世界制造业中心标准衡量当代世界制造业中心。装备制造业作为制造业的核心,是推动工业发展和整个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在发达国家开始的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中, 装备制造业成为转移的首要目标。当代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2.1 国家组成多层次化、多极化

历史上英、美、日等世界制造业中心既是科技领先国家,也具有世界领先的产品生产加工技术水平;而现代国际产业分工新形势下,世界制造业中心仅仅在产品生产加工过程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或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具有比较优势,当今世界制造中心与传统的世界制造中心在科技研发实力和制造业发展水平上有显著差异;在目前美国、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制造业各行业按照行业特征、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分别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随着制造业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各发展中国家都可利用其比较优势要素参与国际分工,世界上有一组正在进行工业化的国家都具有发展成为新一代世界制造中心的趋势,体现了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多极化。

2.2 制造中心与科技创新中心相对分离成为普遍现象,有全球科技中心控制制造中心的新趋势

跨国公司将总部和核心研究开发部门放在母国,将加工基地、销售总部、采购中心分布在世界各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但部门间信息交流不受空间和距离约束,全球科技中心对制造中心的控制主要通过跨国公司内部分工、扶持委托加工制造中心、强化低端产品对高端产品的依赖、核心技术对生产性技术的带动和控制等方式来实现。但世界制造中心必须是世界市场上某种或某些产品或配件的重要生产基地,其产品或配件的生产能力和出口量占世界市场比重要居领先地位。

2.3 世界制造业中心不一定是和世界科技中心、世界贸易中心“三位一体”

世界制造业中心“三位一体”的分离是比较优势原理在工业制造业应用的必然体现,因为科技中心国家的比较优势在于工业产品的研发、设计、创新,而在生产制造阶段并不一定具有比较优势。当达的后工业化国家追求的是通过科技创新活动控制和管理世界制造中心国家,以获取比物质产品生产制造过程高出多倍的高利润;贸易网络也由传统的现实走向虚拟,采购销售网络替代了现实的贸易中心。

2.4 发达国家把装备制造业作为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重要目标

发达国家从自己利益出发, 其国内企业为减小在环境保护方面承担的压力,降低产品成本,将部分资源与劳动密集型传统装备制造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自身可以更好地集中力量从事技术研发和产品关键部件的制造,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开辟新型利润点, 将竞争重点从产品制造转向客户服务。新的世界制造业中心国家成为装备制造业的转移目的地。

2.5 研发环节及相关服务业转移速度加快

跨国公司的研发环节转移带动了技术转移,也加强了对其投资企业的技术控制,这是独资企业越来越成为外资企业主要形式的重要原因之一。

2.6 产业转移的重点转向中间产品

以往发达国家主要是把劳动密集型产品如纺织服装、鞋和金属制品等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近几年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如电子、化学、运输工具以及机械等中间产品的国际转移成为重点。

2.7 世界制造业中心逐渐分化

世界制造业中心逐渐分化成3 种不同类型的“世界工厂”。

①来料加工型:是工业品的生产加工为主的国家,产品附加值低,只赚取人工费用,增加劳动力的就业;来料加工型的“世界工厂”是世界制造业中心的最初形式。

②生产车间型:原材料的采购和零部件的制造实现了本土化,但研发和市场销售网络仍被跨国公司控制;生产车间型的“世界工厂”是制造中心与营销中心和研发中心分离的产物,一般受到营销中心和研发中心国家的支配。

③全球配置型:拥有研发能力和品牌,也控制着国际市场的销售网络,既在本土进行加工制造,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采购、外包,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是世界制造中心、营销中心和研发中心的统一,同时也形成了品牌中心;这是世界制造业中心的高级形式。

三种类型的制造业中心都是由该中心国家分散在其国内各地区的大批同类型的制造业基地积聚形成。

3.目前中国还不是全球配置型的“世界制造业中心”

中国的工业化现处于中期阶段,在今后一个较长时期,中国经济增长仍将主要依靠制造业的发展,虽然目前制造业已具有相当大的规模和实力,但对照英、美、日等国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时各自工业在全球中的地位和网络时代制造业中心的新特点,显然,中国目前还不是历史上“三位一体”的或当代全球配置型的“世界制造业中心”。这是因为,

3.1 制造业经济总量较小

英国当年成为“世界工厂”时,制造业产值全球比重超过20%;2007年,美国轻松名列榜首,占全球制造业总值的五分之一,中国仅占13.2%。

3.2 企业规模不大,国民经济总量没有绝对优势

例如中国的粗钢产量已居世界第一,但宝钢,鞍钢合起来还达不到韩国的一个津浦钢铁厂的规模;中国最大的冰箱、洗衣机厂商的年生产规模约200万台左右,而惠而浦全球洗衣机产量1999年就高达740万台,其在美国的一家全自动洗衣机生产厂一年的产量就是300万台。

2007年,中国只有5家制造业企业进入世界500强;这意味着中国的制造业企业与世界级的制造企业相比仍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中国的工业规模在全球中的比重赶不上20 世纪80 年代中期日本10%的水平,与当年的英国和美国相比差距更大。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局公布的资料,2002和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居世界前十位国家之间比较,虽然我国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2006年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四,占世界GDP总量的比重由2002年的4.4%提高到5.5%,但中国的经济总量只相当于美国的1/5 、日本的60% 。

3.3 制造业技术水平不高,国际先进技术装备少

工业产品技术含量低。机械产品达到国际水平的不到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仅为4%,传统产业劳动生产率也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和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我国企业的技术水平总体上落后于世界先进企业5~10年,有一些产业落后20~30 年。中国钢铁、有色金属、电力、机械、石油化工、煤炭、建材等传统工业的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国际先进技术装备仅占1/10,国际达标优质产品仅占1/10 。

3.4 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开发与创新能力不足

我国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根据对陕西省6家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状况的调查和有关资料分析,创新成果的商品转化率和产业化率分别只有20%和6%,我国企业尤其是装备制造企业大多数还没有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体系,多数行业的产品设计、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基本依赖国外。工业品出口量增长虽快,但“两高一资”产品出口占比重较大。

3.5 我国企业大都采取OEM的制造方式

我国外贸200强中企业出口值有74%是通过加工贸易方式实现的。在全球制造业生产链分工中中国的制造业处在低端位置,增加值率被限制在较低水平。虽然近些年来机械电子产品的出口额已经超过纺织品,但其出口是以劳动密集型加工组装产品为主,许多企业采取OEM(贴牌生产) 方式,面向市场的营销系统控制在国外跨国公司手中。

总之,我国制造业各行业要把成为既具有研发能力和品牌、也控制着国际市场的销售网络,既在本土进行加工制造,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采购、外包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的“全球配置型”制造业中心作为5~10年要达成的奋斗目标;近期3~5年,各地区在不同的产业、行业,根据各自的比较优势,推动“来料加工型”、“生产车间型”的制造业基地并行发展,积聚形成国家制造业中心;虽然核心研发和市场销售网络仍被跨国公司控制,但原材料的采购和零部件的制造实现本土化的“生产车间型”世界制造业中心相对于“来料加工型”对我更为有利,各地区各行业应根据自身特点和比较优势相机努力争取多建“生产车间型”制造业基地,促进国家完善“生产车间型”的制造业中心。

4.世界制造业中心有逐步向中国转移的趋势

4.1 制造业发展的“晴雨表”――进出口贸易发展迅速

制造业对外贸易快速发展。从1980年到2004 年,我国制成品出口额增长60.4倍,年均增速达18.7%,制成品出口占国际市场份额大幅增加。2007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23.5%,是加入WTO以来进出口总额增幅连续第六年超过20%,进出口总额首次超过2万亿美元;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主导地位,出口额达7 01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7.6%,占出口比重达57.6%;加工贸易成为出口的主要方式,近几年比重一直稳定在55%以上。

4.2 工业增加值增长迅速

由图1可见,2007年全年,中国工业增加值为107 367亿元,比上年增长13.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5%。从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16.3%,重工业增长19.6%。近五年来,中国工业增加值虽横向比较不及发达国家,但始终保持双位数的增长速度,2007年的增速为过去五年最高。

4.3 制造业产品产量占优势,总量规模增长迅速

2006年,中国制造业有172类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制造业增加值达到10 956亿美元,在总量上超过日本,从数量规模上成为世界第二制造大国。中国制造业在2007年居全球第四位,形成了国际分工中的独特优势。

4.4 装备制造业发展较快

装备制造业是我国最大的制造业,也是制造业的基础产业,是对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产业,其他的各类制造业诸如高新产业、医药产业、纺织业等都有赖于装备制造业为其提供先进的设备。先进的装备制造业能促进各产业生产效率提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从而促进制造业整体良性发展。

我国装备制造业经过建设和发展,已经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生产体系,在吸引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部分企业还走出国门开拓了海外市场;已经形成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等现代装备制造业中心。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装备制造业产出快速增长,并持续向沿海发达地区集中。根据2004年统计数据,中国装备制造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利润总额和出货值占全部制造业的比重分别为37.0%、37.2%、34.8%和56.8%,装备制造业已经是中国制造业和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4.5 外商直接投资显示制造业转移增长幅度大,跨国公司研发机构在中国发展非常迅速

4.5.1 制造业利用外资长足发展。在外商直接投资总量迅速增长的过程中,外商独资企业比重大幅度上升,投资结构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同时,外商投资的产业链延伸和配套规模不断扩大,外商投资企业设立研发机构逐步增多。

从表1可以看出1990~1993年外商投资企业的项目数从原来的7 273上升到83 437。由1983年的9.16亿美元上升到2003年的535.05亿美元。

由表2可知,投资结构是以制造业为主。为争夺市场,跨国公司在中国七成投资流入制造业领域。世界上最主要的电子通信设备、石油化工、汽车、机械设备等制造商,已将其生产网络扩展至我国。

2007年1~11月,虽然同比下降7.02%,但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仍达34 419家;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16.74亿美元,同比增长13.66%。中国继续成为发展中国家的最大外资流入国,在全球范围内仅次于美国和英国,全球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中有450家在中国投资生产。

4.5.2 跨国公司的研发机构在中国发展非常迅速。近年来,研究与开发成为外商直接投资一大亮点,包括微软、摩托罗拉、通用汽车、通用电气等在内的跨国公司,外商投资设立的研发机构已近750家,累计投入研发金额超过40亿美元。

4.5.3 跨国公司在我国装备制造业本地化生产发展迅速。就装备制造业而言,虽然从研发投入和成果看,目前跨国公司都还没有成为中国装备工业的技术创新主体,但跨国公司更多地通过产品进口和成熟技术产品的本地化生产在中国市场迅速发展。

综上所述,制造业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产业和国民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工业规模不断扩大,工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许多工业产品产量已位居世界前列;中国稳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环境及较低的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将吸引国际资金持续流入制造业,中国已经扮演着承接国际制造产业的重要角色,中国制造业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应该根据不同企业、不同行业、不同产业的发展状况,各地在推进“来料加工型”、“生产车间型”制造业基地并行发展的前提下,形成专业化的比较优势,分期、分批地逐步向“全球配置型”制造业基地转化,积聚累积形成全球配置新的制造业中心。

对于为以制造业为主的其他产业提供生产装备的装备制造产业,应实行政府采购支持、大型构成项目采购的国产化、鼓励直接投资中装备采购的国产化等产业政策,集中力量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扩大以我为主的国际合作,提高重大技术装备制造能力,为其他制造业产业的发展创造前提条件。

根据以上对制造业发展的分析,可以预见,经过5~10年的努力我国完全能够发展成为“全球配置型”制造业中心之一。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统计局全国统计科学研究课题“中国制造业发展与世界制造业中心问题研究”(LX03-B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并受西安财经学院科研基金项目“陕西装备制造业如何适应市场新形势进一步加快发展研究” (04XCK019)资助。

参考文献:

[1]朱永斌.中国明年有望成世界第一制造国比预期提前4年[N] .北京商报,2008-08-12.

[2]刘福垣.我国在世界制造业中的地位[J].宏观经济研,2003,(2):20-23.

[3]郭克莎.中国制造业发展与世界制造业中心问题研究[J].开放导报,2006,( 2):29-32.

[4]赵英鸽.我国作为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发展前景及对策分析[J].开发研究,2004,(5):96-97.

[5]贺俊.中国向世界制造业中心转变过程中装备工业发展的战略选择[J].产业经济研究,2006,(3):1-10.

目前的经济趋势范文2

我们重新构建了周期、通胀、外部冲击的分析框架,在这样的体系中,周期的趋势是最为确定的,单纯就经济趋势而言,2011年的基本态势是向上的,但还只是开启阶段,而不是繁荣阶段,所以,中周期趋势本身的影响力是不足的。通胀的趋势也是可以相对确定的,即2011年上半年,通胀处于相对较高的阶段,据此推测可能也是货币政策紧缩压力最大的阶段。由此,外部冲击可能会对市场的节奏产生影响,因为,国内的政策是在外部冲击的博弈中展开的。

2011年一季度,

平淡加通胀冲击

就短期走势而言,在2011年三季度中周期开启之前,经济趋势基本是一个平淡的阶段。在这样一个经济形势并不悲观的趋势中,通胀的预期被不断地强化,特别是在2010年11月和12月短暂的CPI基数效应回落之后,2011年1月开始的通胀数据不容乐观,由此,在未来的两个月中,紧缩的预期可能会随时存在,所以,在中周期尚未开启而紧缩预期不断升温之时,相信流动性对市场的冲击作用将大大减弱。

既然节能减排提前开启了二次补库存的周期,在节能减排理论上于2011年初结束后,二次补库存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反复,也许此时PPI的压力会有所减轻,而CPI应该还处于高位运行,所以,通胀机会仍然会集中体现在消费品和农业。而与PPI相关的周期品则不一定会系统性上升,因此,我们坚持看好的中游装备制造业仍然具有向好的环境。单独看经济逻辑和通胀逻辑的分析,未来依然是消费加科技的投资线索,而周期的机会仍未系统性到来。真正的周期机会,当是在中周期启动之后。

周期机会必然是以固定资产投资为前提的,但就2011年上半年的投资而言,有两个问题我们目前仍无法确认:首先,保障性住房投资是否能够对冲房地产投资的下降,这一点与地方政府财政及中央与地方利益的重新配置有关;其次,作为“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十二五”投资的实质性效应有待观察。

而在美联储二次量化宽松政策的冲击之后,显然未来两个月是全球基于新的博弈形势的消化和观察期,在这个过程中,大概率事件是没有超预期的宽松,也许会有超预期的博弈因素,比如,蒙代尔认为,美联储购买债券以刺激美国经济的举动,或将导致欧元兑美元上涨,使得欧洲信用恶化,削弱债务国的偿债能力。所以,欧洲状况的恶化应该是可以预期的。同时,我们认为在2011年一季度之前,无论是中国还是欧洲,都不可能在反击定量宽松方面做出实质性的动作。

2011年上半年不确定性大

中国而言,虽然在博弈的过程中人民币升值是一个重要的筹码,但使用这个筹码理论上应该在国内紧缩之后,从而,在中国内外关系的平衡中,国内的紧缩一定是先于升值的优选,从这个角度推测,在2011年一季度,紧缩是必然的,但在紧缩的同时,中周期的启动依然处于萌动的状态,从而,就资本市场而言,2011年一季度应该是一个艰难的季度。

目前的经济趋势范文3

在国际气候组织(rheClimateGroup)“高端对话:中国的低碳商机”论坛上,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姜克隽表示,国家发改委已批准了吉林市作为第一个低碳经济示范区项目。同时,我国研究征收碳税的步伐正在加快。

示范项目涉吉林各行各业

姜克隽透露。吉林市低碳经济示范区项目涉及吉林市现有的各个行业,并计划在吉林市发展新能源行业。该项目将推动吉林市全面发展低碳经济,使其能够从2020年开始减排,并计划帮助吉林市届时成为全国范围内发展低碳经济的领先地区。

“吉林市是发展重工业的城市。但是我们认为它仍然有机会。我们在寻找各种各样的可能性。非常详细地进行分析,工业、交通、建筑怎么做,把它所有的机会都挖掘出来。”姜克隽说,“最重要的是,我们要让工业界和政府认识到低碳经济的机遇和区域的竞争性。”

姜克隽表示,接下来国家计划在十几个省市发展低碳经济的试点示范,包括广东、香港、北京、上海等较发达地区,也有保定、合肥等二线城市。对示范地区的确定,目前还没有非常明确的选择标准,主要看当地政府的积极性。

姜克隽说,吉林市低碳经济示范区项目旨在为吉林市提供全面发展低碳经济的路线图,并为其他地区的试点示范提供经验。不过,当前低碳经济的定义仍然比较模糊,该示范项目的计划减排量等具体内容目前还不明确,计划投入资金也尚未确定,“这些内容最终都将在报告中提出。”

低碳经济结构需政策引导

国务院会议已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和适应气候变化目标作为各级政府制定中长期发展战略和规划的重要依据。不仅如此,目前国家还在考虑将发展低碳经济的内容纳入叫“十二五”规划中。姜克隽透露,发改委正在向国务院提此建议。

与此同时,国家科技部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副主任彭斯震也表示,2010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国家各政策部门在低碳经济创新上,会给大家更为惊喜的答案。

发改委能源研究所高级顾问周凤起说,经济增长向低碳经济转型是大势所趋。其商机是无限的,但是要真正实现这个商机还有很多技术问题以及结构问题。譬如,目前风能发展有过热势头。而对低碳经济一些其他领域则研究不够,这样的结构问题需要政策调整和引导。

目前的经济趋势范文4

互为晴雨表,因此,不能过于简单地判断经济趋势,更不能将其等同于股市走势。

2008年对国内的投资者来说,是备受煎熬的一年。且不说雪灾和地震这些自然灾害对投资者信心的打击,即便是始于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原本中国股民就没当一回事,但到了今年却谈虎色变。去年股指6000多点的时候,大家还在津津乐道地争论到底是银行业增长快还是房地产业增长快,如今指数一度跌破2000点,基金经理们已只对宏观经济感兴趣了。就连原先只看技术图形的老股民,也研究起PPI对CPI的传导问题。难道中国股市真的像美国股市一样受宏观经济的指标左右了吗?

A股与宏观经济难以互为晴雨表

每一个投资者都知道,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但这句话对A股市场却不太适用,因为中国证券市场和中国上市公司的市场化程度都不够高。

A股市场自建立以来,始终受国有股、法人股的流通问题和A股与B股的接轨问题困扰。而这一问题的本质,就是A股市场究竟是投资功能主导还是投机功能主导。如果是投资功能主导市场,那么,投资者对于全流通和A、B股是否接轨问题就没有必要如此恐慌。但如果是投机功能主导,大家关心“筹码价值”自然要胜过“公司价值”。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十多年来,每当股市走熊,就会有市场人士不断呼吁监管部门停止新股发行,而这一要求也几乎每次都被满足,似乎暂停“筹码供给”可以挽救股市。同样,每当市场暴涨之后,监管部门又会屡屡通过扩大“筹码供给”来给股市降温。这在成熟市场是极为罕见的做法。

如今,“大小非”这一筹码供给问题再一次成为导致股市下跌的源头之一,就像2006年前股权分置问题导致股市长期低迷一样。如果说股权分置改革是成功的,那么,就不应该产生“大小非”问题。“大小非”问题实质上是自证券市场建立以来就存在的全流通问题的延续。解决股权分置问题,原本是为了让流通股股东和非流通股股东达成和解,谁知二者之间的“对价”一旦达成,A股就出现了超过5倍的暴涨,2007年A股的涨幅全球第一,这很难解释为经济晴雨表的反映。

回顾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5年:2001~2005年,上证指数从最高的2245点下挫至最低998点,跌幅超过50%,而同期香港H股市场在不断扩容的同时,指数却上涨了228%,可见,能够起到经济晴雨表作用的是H股而非A股市场。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去年10月曾表示,中国股市正呈现经济“晴雨表”的作用。因为去年9月底,中国股市市值达到25万亿元,居世界第4位;而去年中国GDP在世界上的排名也是第4位。但时隔一年,中国GDP有望超过德国,跃居世界第三,但股市的市值却大幅缩水10万亿元,目前不足15万亿元,排名也许会降至第5位,可见A股与实体经济彼此都难以成为对方的晴雨表(图1)。

同样作为新兴市场的印度股市,为何其股价指数的走势与GDP的相关性较高,“晴雨表”作用发挥正常呢?我想,这大概与金融市场开放度和投资者成熟度相关吧,至少印度没有中国目前存在的“大小非”问题。

机构投资者散户一样不成熟

中国的监管部门一直希望增加股市中机构投资者的比例,认为这可以使市场更规范、更稳定。事实上,这几年来,机构投资者的数量确实增加很快,据统计,社保、基金、保险、QFII等机构投资者在A股市场的持股比重为45%左右,2007年三季度末,仅共同基金净值总规模就突破3万亿元大关。内地机构投资者的比例大大超过了台湾股市。但也正是在机构投资者迅猛增长的2006~2008年,A股出现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5倍涨幅,之后又急剧回落近2/3,使得股指形成钟乳石般的怪异图形。A股近年的波动幅度原本已呈逐年收敛态势(上证指数年波幅从1992年的74%缩小到2001年的48%、2004年42%、2005年的33%),但2006年进入机构时代之后,却创了历史纪录,2006年波幅为130%,2007年为129%,2008年至今为止,A股成为全球跌幅最大的股市。市场的这种暴涨暴跌,机构实际上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这并非机构操纵市场的有意所为,而是其集体误判所致。

上世纪90年代是A股市场的散户时代,投资者大多基于技术分析来买卖股票,以至于A股股价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成了没有业绩支撑的空中楼阁。2000年以后,价值投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机构投资者都根据公司的盈利和增长率的预期来投资股票。而问题恰恰出在对上市公司未来的业绩增长率的预判上。2007年的大半年里,很多机构投资者都宣扬“黄金十年”,面对占A股市值30%的银行50%以上的盈利增长,很多机构认为未来上市公司即便没有30~50%的增长,20%的增长还是可以预期的,于是A股今后持续高增长的“复利神话”便很轻易地将股指推升到了6000点之上。

机构集体误判的主要原因,是在预测未来的时候给了“今天”太大的权重,认为今天怎样,未来基本上还会怎样。此外,国别经济比较也是“机构经济学家”容易犯的错误,毕竟中国资本市场的历史太短,于是,他们总是拿美国、日本的经济和股市与中国作比较和印证,但其中的逻辑实在太牵强。因此,如果说上世纪90年代散户所犯的错误是不顾企业基本面,根据技术图形来炒作而亏损的话,那么,如今的机构投资者给客户带来的巨亏,则是对经济的预测能力不足造成的。当国外的经济学家和投资者惊呼A股泡沫太大的时候,国内的机构仍在勇往直前地买入股票。同样,如今,当国外很多机构认为A股被低估的时候,国内机构则几乎一致地认为中国经济的拐点已经出现,未来经济将一年更比一年糟。从过度乐观到过度悲观,机构的这种情绪转向真是太有戏剧性了。

如果说股指在2007年的上涨是由于机构集体误判造成的不合理现象,那么,股指跌破2000点是否又是另一种集体误判导致的不合理呢?比如说,中国经济已增长30年,大多数机构判断目前就是经济步入衰退的拐点,未来,会有那么多人都被证实有先见之明吗?而且,即使拐点真的到来,其确认也要等到2009年末或2010年以后,那么,在此期间,难道各项经济指标就一路下泻而无反复,公众就坚决不改变预期了吗?此外,政府难道就不作为,任经济衰退吗?这是经济层面的多变性,而中国股市又有新兴市场的特性,其走势与经济未必一致。所以,不能过于简单地判断经济趋势,更不能将经济趋势与股市走势等同起来。

其实,从基金公司投研人员的平均从业时间就可以发现,他们中的大部分

人参与A股市场的时间只有几年,还不如很多散户,他们都有十年以上的投资经历。因此,散户并不代表躁动,机构也不代表稳健,关键还是看市场参与者的学识和经验。在美国,有一个考察市场稳定度的指标是从业人员的“秃头”比例,比例越高,市场越稳定。

放松金融管制是解决新兴市场问题的关键

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中国金融业和金融市场的改革步伐仍是最慢的。就金融市场中的证券市场而言,管制不仅没有放松,而且更加严厉了。比如说,上世纪90年代初,还有各地的产权交易所、NET市场、国债期货、钢材期货等市场,股票交易实行T+0,没有涨跌停板制度,如今,不仅这些都消失了,新产品的推出、交易规则的改变、股权融资或债权融资等,也都不是地方监管部门或交易所能够决定的。当市场的创新主体缺失,而监管者又是风险极端厌恶型的时候,市场的发展就无从谈起了。目前A股市场再度陷入困境,“放松管制”已迫在眉睫。

比如,当全球的证券交易所纷纷实行公司制管理的时候,国内的交易所却连会员制的管理方式都名存实亡,自1997年8月起,直接归证监会管理。从名义上看,会员大会是交易所的最高权力机构,但实际上会员大会已经很久没有开了。原本交易所还具有的创新功能,在这种体制下就难以发挥;原本交易所的自律监管,则更多地体现为行政监管,与证监会、证监局一起构成了高度管制体系。

管制过严、创新不足,成为这些年来资本市场发展欠快的主要症结。如2000年已经着手准备的股指期货,到现在还没有时间表;2006年就准备推行的融资融券试点,至今仍未出台;其他如REITS或资产证券化产品,也没有给予培育空间。正是由于资本市场可交易的产品太少,银行体系又难以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当中小企业出现融资困难的时候,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就难以发挥了。

对资本市场管制的放松,应扩大到各个参与方和市场中介,如降低市场准入和金融股权投资方面的门槛等。其中,对交易所的管制如能放松、使其权限扩大、创新功能得以发挥,很多市场问题将迎刃而解。如针对权证市场显现的过度投机问题,交易所可以对股票市场同样实行T+0交易,以疏导有交易性偏好的资金,而不是一味地抑制投机,这也可以活跃A股市场。

目前的经济趋势范文5

去年讲“慢牛跑三年”,6月初转为看空,至少躲过了此后一个多月内沪综指近20%的狂跌。

本轮股市暴跌的导火线虽然是银行间市场的“钱荒”,但是秋风起于青萍末,一场秋雨一场寒。从经济的基本面看,中国早已告别经济的高增长,进入趋势性下跌。最主要的原因是“三驾马车”丢了一驾,目前主要依靠投资加消费的“双轮驱动”,未来将高度依赖于居民消费和政府投资的数量和质量。据《西部金融》杂志阎章秀的实证研究,1992~2011年中国GDP年平均增长高达16.26%,人均GDP增长15.39%,同期城市居民收入增长13.32%,农村居民收入增长12.30%。我看未来10年经济总量和居民收入的增速都会显著下降,预计将下降到1992~2011年的一半即8%左右。有人说,中国股市并不反映中国的经济趋势,因为在20年经济高增长的同时股市没有上涨。其实不然,在1992~2011年间,股市中长期一股独大,国有企业的市值占比很高。经济高增长而股市不涨恰恰反映了这20年的“国退民进”,所以股市的未来走势也将反映经济的趋势性减速和“国进民退”。

在趋势性下跌之外,中国经济还有周期性下跌和政策性下跌,而新股开闸可视为政策性下跌的重要因素。郭树清任证监会主席时喊出了一句话:把投资人当傻瓜的时代结束了!进而暂停新股发行,导致拟上市申请积压成为新股“堰塞湖”。中国证监会从严审核并呼吁证券公司和上市公司自行撤单,好不容易将拟上市申请从800多家降到600多家,但上个月刚宣布了新股发行即将重启,拟上市申请陡然上升又超过了800家!新股上市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会增加优质公司的市值占比,让投资人分享企业的创新成长;另一方面会从股市中“抽水”,让市场资金总量流出大于流入。2011年股市融资总额达6413.62亿元,新股上市276只,平均每天1.15只新股!800多家新股发行累计“抽水”将超万亿元,可想而知,800多家后面还将有不知多少家公司即将递交拟上市申请!悬壶吸水是中国武林的一门绝技,如今将在股票市场上一展身手,令投资人噤若寒蝉!

目前的经济趋势范文6

3月15日,美联储在例会后发表声明称,继续将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0-0.25%的水平不变,并在今年6月底之前将继续实施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美联储还称,将紧密关注美国通胀水平和通胀预期的变化。

在过去两年,美联储完全打开了闸门,利率近乎为零,还推出了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如今,维持不变的利率政策,意味着美联储将继续闸门大开。

刺激美股应声反弹

在美联储公布利率决定后,美国股市的跌幅几乎减半,道指从最多时下跌近300点,至收盘时则只跌了138点。而一度受到避险买盘推动的美国国债也快速回吐涨幅。

市场人士认为,美联储一方面继续表示要推行二次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又对经济表达了更为乐观的看法,这对股市投资人的信心带来提振,也帮助部分抵消了日本地震带来的不利影响。

不少投资人士都认为,在美国经济保持稳步复苏的情况下,美联储继续保持宽松的货币政策,这将给新兴市场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汤森路透上周对17家美国国债一级交易商的调查显示,有10家受访机构都预计,美国目前的利率会维持到明年第二季度,只有两家预计今年年内会加息。

通胀水平被密切关注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美联储在例会后发表的声明中称,美国就业前景略微向好,消费者支出状况进一步改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强劲上扬给物价带来上行压力,但预计高油价的影响将是暂时的。美联储将紧密关注美国通胀水平和通胀预期的变化。

相比1月份,美联储对通货膨胀的表述略有调整,以反映近期某些价格指标的小幅上升。尽管石油和食品价格强劲上涨,最近反映消费者对未来几年价格预期的指标也在上升,但美联储称核心通胀水平“温和”,并重申“长期通胀预期依然稳定”。

市场对美联储继续维持低利率以及宽松的货币政策给经济、大宗商品市场所带来的正面效应感到满意,但对于美元继续贬值的忧虑依然挥之不去。一些投资者表示,他们因更乐观的经济前景而感到高兴。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专家闫小娜表示,美国目前面临的通胀压力并不明显,出口和投资拉动了美国经济增长,但这两大力量今后可能会减弱。

宽松政策何时退出仍是悬疑

美联储推出的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一直饱受国际社会的争议。有人批评说,美联储此举是在助长通胀。同时,新兴经济体也指责美联储是在用美元贬值的手段来提振美国出口。

美国《纽约时报》日前报道认为,在过去两年中,美联储完全打开了闸门,把利率压低到接近为零。为进一步刺激经济增长,美联储同时推出了史无前例的措施,购买巨量的证券,以使银行可以利用这批资金在市场上放贷,但此次例会未提及在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结束后会采取哪些后续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