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论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语文教学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语文教学论

初中语文教学论范文1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主要是生活即教育,我们的生活和生活中需要的东西都是我们教育的内容,教育本身离不开生活,要从生活中去学习知识,充分利用知识去生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该注重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注重能力应用,强化课外活动和教学活动,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和实现教学目标。

二、初中语文教学现状

(一)初中语文教学效率不高。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忽视学生的学习情感状况和自主思考方式。这其中和教师的思想观念有一定的关系,大多数高中初中教师还在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导,在教学的过程中以完成教学目标为主,高中语文课堂上过于沉闷,学生在学习中感到枯燥无味,从而使得当前初中语文教学效率不高。

(二)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不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习的过程中拥有良好的学习兴趣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学习动力。根据目前相关数据表明,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认真度比较高,但是兴趣程度却比较低,主要还是教师在教课过程中按照教材照本宣科,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过于枯燥,使得学习兴趣方面也不能很好的提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信心不足,也会导致对学习的兴趣减低。

(三)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不高。在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大多数老师在课堂上主要还是以教师为主体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学生对学习的热爱程度减少,在课堂上的自主思维机会不多,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对于初中生这种思维活跃、情感丰富的阶段,这种学习环境下,会使得初中语文教学过于压抑,使得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不能很好的提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相关的内容不能理解时,和教师的沟通比较少,学习成绩业绩也就得不到有效提高。

三、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融入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对策

(一)适当组织竞赛活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将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融入可以提升教学的活跃性和学生的兴趣程度,更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的组织竞赛活动,缓解沉闷的课堂环境,并让学生能够在竞赛的过程中锻炼自我,提升对初中语文的兴趣程度。如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根据所学习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分组,对本章的内容进行讨论和学习,随后采用小组的形式让学生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讲解,各组之间采用竞赛的方式,在讲解过后,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综合的给出相关的评价从学生小组中选出最好的一组,进行表扬,鼓励其他小组[1]。使得学生能够对学习充满动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活跃教学气氛,使得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进行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兴趣,同时也提高了高中语文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学习热情的激发。融入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添加户外教学,能够让学生在生活中去学习,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初中语文教学产生兴趣,进而对语文学习成绩和能力运用有着良好的提升[1]。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户外的活动,带着学生去进行一些户外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户外感受一些身边的真实的事物,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当看见一些树木时,可以讲解下树木的名字、别称和树木的种类。通过这种教导方式,让学生能够对树木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和对环境保护相关措施的了解。不单单只是通过书本和图片进行了解,通过对真实事物的触碰和接触对一些事物生动形象的进行了解,更好的提升初中生在阅读写作上的水平,提升自我思考能力和能力运用能力。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

(三)重视师生之间的沟通。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新课改的推行,将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融入初中教学中,应该重视师生之间的沟通,不要一味的进行讲授,要提高和学生互动的机会,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更好的接受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对学生的教学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性的选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2]。如在学习文言文的时候,教师在课前先让学生们对这篇文章进行预习,采用情景对话的模式让学生提出预习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教师对简单的问题进行指点,引导学生找到解决的思路,如果问题比较难,可以让学生与其他的同学进行交流沟通,合作解决问题,然后教师对学生的解决方式进行点评,对相关遗漏的环节进行补充[3]。这样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缓解课堂教学中严肃的气氛,让学生们能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进行自主谈论、思考。将陶行知生活理论有效的运用到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而推动教学水平和效果整体发展。

四、结语

初中语文教学论范文2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

1.初中语文教科书中感恩教育的内容

(1)对自然的感恩。大自然不仅为我们提供了赖以生存的物质环境,同时也给予我们纵情于山水间的精神享受,陶冶我们的情操。譬如《黄河颂》《观潮》《海燕》等让我们在心中涌起壮怀激烈的情怀,沉浸其中久不能平息;而如《济南的冬天》《秋天》等则给予我们的心灵一方宁静的土地。

(2)对父母的感恩。“哀哀父母,生我劬劳。”人生在世不论我们获得了多么大的成功,都不能忘记父母对我们的生养之恩。同样为了传达父母恩的伟大,在初中教材中也从多角度进行了论述。就像朱自清的《背影》向我们传达了深沉的父爱,而《我的母亲》则向我们表述了一段浓浓的母爱。

(3)对祖国的感恩。祖国是具体的,辽阔的领土,历史文化和成千上万的儿女都是伟大祖国的一部分。我们不仅要从对祖国壮阔的山河和丰富的物质资源及秀美的风景的描述中感知祖国的地大物博,更要从多姿多彩的的民族文化中体会祖国在精神世界的厚重,最后在无数祖国的优秀儿女在关键时刻为祖国奉献的事迹中感知我们祖国强大的凝聚力与无尽的恩情。《中国石拱桥》,《芦花荡》《邓稼先》等课文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祖国厚重的恩情。

(4)对社会的感恩。新时代的教育中,我们不仅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个性的人,而且要把学生培养成社会人,培养他们热爱社会,关爱身边的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的博怀。我们要在日常的学习中引导学生们。

2.感恩教育实践方法

(1)知恩

感恩教育,必须得先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感恩,即知恩。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所学文章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信息的筛选,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感恩,应该向谁感恩,感怎样的恩。譬如,描写大自然的文章,就要引导学生通过文章所描述的景物景观的特点,来思考大自然,并从中领悟到自然之恩。

(2)感恩

引导学生们懂得感恩的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进行情感上的体验。让学生们可以通过情感体验在心灵上对感恩教育留下深刻的印象。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实施。

第一,在阅读之中体验感恩。大多数的有关感恩教育的文章,都是文质兼美的,非常适合在朗读中感受文章中传达的深深的感恩之情。所以,在引导学生做到知恩之后,要指引学生们学会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朗读文中的重点,使其在阅读中把自己的情感融入进去并与之产生共鸣。如《山雨》就要抓住描写山雨的部分带着感情,反复的阅读,用心去体会大自然的美妙神奇。第二,在想象中体验。特别是描写自然之美的文章,通过想象使自己的身心仿佛沉醉在其中,可以使自然之美深入人心。而对于描写祖国英雄儿女的文章,想象可以使故事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让读者可以从更深层次中把握人物性格及其所体现的高尚人格品质。第三,在思维中体验。对于揭示深刻道理的文章,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深刻的思考,在思考中深刻的认知到事物所传达的意义。

(3)报恩

通过课堂的学习,引导学生明白什么是知恩、感恩后,还应该进行在进一步的引导,即让学生们将自己心中所想表达出来,使情感进一步升华到报恩与施恩的层面上。这才是感恩教育的重点。

二、完善初中语文感恩教育的建议

1.正确处理好德育与教学的关系

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把握好德育与语文教学本身主次关系。因此,教师一定要在课前认真研习教材。只有把握好语文教学与德育的尺度关系之后我们的教学才不会导致喧宾夺主,仅仅流于表面。教学人员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抓住关键,引导学生针对课文中最能打动人心的段落文字进行分析,进而使学生更能产生共鸣,从而感染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

2.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深化德育效果

初中语文教学论范文3

关键词:初中语文;提问;创新;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3-250-02

目前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是靠提问来支撑的,同时提问也是教师与学生沟通和交流的主要方式。但是在教学中“过多”、“过浅”、“过细”的提问会使课堂气氛显得平淡无味。一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会用提问的方式来测试学生是否掌握了重点和难点,但是在提问时由于对提问的问题欠缺考虑,往往提出很多繁杂细碎的问题,这样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阻碍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如何设计语文教学中的提问,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是当前很多教师需要思考的主要课题。

一、语文课堂提问的功能

1、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适当提问能够防止学生走神,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被提问时能够有意识的在脑海中思索答案,同时加速学生的思考能力,使学生经常保持注意力,并对问题进行分析和回答。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般在新课导入阶段中,教师都会制造一个悬疑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其次学生的学习主要动力来源于兴趣,当学生的原有知识与新信息产生矛盾时,学生就会产生探究欲望,即内心会产生解决问题的需求,从而形成了学习动机。因此在课堂中适当提问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产生探究欲望。

3、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大多数教师的提问原因主要集中在帮助学生把握重点和难点上,教师围绕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设计相关问题,提问学生,通过学生的回答检测学生是否掌握了重点和难点,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从而巩固所学知识,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4、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有些学生由于天生性格比较内向,在课堂上说话都会脸红紧张,并且口语表达能力较差,在大家踊跃发表见解时,这类学生往往都是低头不语,长期如此容易形成自闭性格,同时对语文教学也容易产生不利的影响。而课堂提问恰恰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发表意见的机会,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来提问性格较内向的学生,学生面对教师和同学组织语言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既锻炼了发言的胆量,又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

二、当前初中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重复提问一样的问题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经常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习惯性的重复问题和回答,明明刚提问过的问题过了几分钟又一次提出来,这样很容易延长课堂教学节奏,并且使学生也影响成只会抓住“重复”问题,而不去认真的思考提问的意义。不仅浪费了课堂有限的时间,同时还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

2、教学中提问的问题数量过多

很多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总是担心学生不明白教学内容,因此不断的提问学生问题,不仅问的多,还要一问到底,使课堂大部分时间都花费在提问上面,学生只能不断的回答不同的问题,这样很容易导致学生养成不认真思考的习惯,认为只是为了回答问题而回答问题,而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也变成了忙着提问和忙着回答。问题的数量不代表问题的质量,并不是问的越多就代表课堂教学质量越高,教师要找准重点问题去问,一针见血,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不注意正在回答问题的学生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往往会犯一种错误,就是不注意正在回答问题的学生。如刚挑选一名学生回答问题,这时讲台下面有其他学生走神,这时教师就会立即把注意力放在走神的学生身上,这样很容易使正在回答问题的学生不知所措。教师不仅会提问,还要懂得倾听,当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面带笑容倾听时,对学生来说一种肯定和鼓励,学生会更愿意回答问题。

三、语文教学提问设计的创新策略

1、难易适度,科学提问

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提问时要懂得找准重点,因此在设计问题前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自己先对课本内容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在提问时有的放矢,从而激发学生的思考积极性。其次,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思维水平设计问题,如果问的太深太有难度,学生很难回答出来,这样就容易使师生陷入尴尬的课堂气氛,问的太多简单又失去了提问的意义,所以需要教师对问题进行仔细设计,科学提问。如在学习小说《最后一课》时,在学生基本理解了文章内容和文章所表达的感情后,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在黑板上写粉笔字并不是很吃力的事,为什么韩麦尔先生要‘使出浑身的力量’?”“为什么在结尾的地方,作者以‘韩麦尔先生呆在那,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这句话当做结尾?”通过根据文中具有思考价值的地方设计问题,能够引起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同时还能够进一步帮助学生掌握文章的重点。

2、提问变直为曲,引人入胜

在语文课堂提问中,教师应有意识的避免直来直去的提问形式,这样很容易使学生不经过思考就说出答案,缺乏启发性,久而久之使学生失去回答问题的兴趣。因此,教师要懂得在提问时,将直来直去的问题拐个弯,变成“曲问”“活问”的方式,这样就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开动脑筋,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在学习《小桔灯》一文时,文中有一句写道:我低声问:“你家还有什么人?”她说:“现在没有什么人,我爸爸到外面去了……”这里用了省略号,意思代表小姑娘的话实际还没有说完,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分析小姑娘话没说完的兴趣呢?教师经过设计问题,可以这样提问学生:“小姑娘之所以还有话要说,是不是因为她不知道爸爸去哪了呢?”学生们果断的否定了教师的猜想,教师便继续问:“那小姑娘既然知道爸爸去了哪里,她为什么不说呢?”学生们通过思考给出了各种各样的回答,这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们试着分析小姑娘的性格特点,这样就比较容易小姑娘为什么话没说完,从而找到文中的重点和难点。这样设计问题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王坤业.优化提问设计 实施有效教学[J].课外语文. 2014(16)

[2] 诸定国.阅读教学之“主问题”设计[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4(07)

[3] 黄海霞.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4(04)

初中语文教学论范文4

关键词:教育事业 语文学科 教学方法

一、初中语文教学的地位与目的

语文是学习初中其他学科的基础,学生可以通过语文学习,获取丰富的语言词藻,掌握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启迪的思想,开启智慧之门,进一步理解语言所传递的信息,为其他学科的学习作好充分的准备。语文是学会交际的根本途径,是人类文明文化发展璀璨的必要保证。由此可见,语文课程的特点是基础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言在人的发展过程中承担的重要责任,决定了语文教学在初中整个教学任务中的作用。语文素养的水平是理解与掌握初中各们课程的必备条件,且为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提供保障。学生在不断学习语文课程的过程中,其自身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也会被潜移默化。其次,学生主要需掌握的语文素养是指理解、熟知和运用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在内的能力。以上这些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目的,也是组成学生各种能力的要素,是学生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的能力之一。

语文学科是公共基础工具学科,读说听写,面广头绪多,语言丰富,综合性强。语文教学的目的主要是要解决好五对关系,首先要解决好文与道的关系即要解决好语文教学与思想教育的之间关系,然后要进一步摆正文言文教学与白话文教学相互相成的关系,其次得摆正学与学文学的关系,再次要特别重视与区分知识、能力与智力的关系,最后还要处理好渎写听说四种语言能力之间的关系。总的来说,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要求是,语文教学与思想教育两方面要齐头并进不可或缺,以语文教学任务为主、以培养实际的语文读、写、听、说能力为主要目的。

二、初中语文教学的方法与策略概述

语文教学将贯穿整个初中教育乃至高等教育,其教学方法的应用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事关成败的重要环节,恰当地使用多样化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知知识,章掇知识,发展思维,开发智力、进而形成技能、技巧,并能使学生在情感、道德、价值观、审美意识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1.保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

随着现代化、科学化步伐的进展,在中学语文教学界,自读这个教学方式越来越重要,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其运用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样。一种是在课堂教学中安排大段时间让学生自读,而且还指导学生写好“自读笔记”。另一种是在课堂教学中多次穿插小规模的自读。分层次由浅入深地向学生布置自读要求,在学生自谈基础上组织讨论,并给予点拔和总结。再有一种是在语文第二课堂学习中安排学生经常性地到图书馆、阅览室开展浏览与泛读活动。通过以上方式,保证实现以“学生为主体、自学为主、训练为主”的体系,给因材施教创造条件。教育事业首先保证“以学生为主体”作为整个教学体系的核心,同时要提供“以教师为主导”的多样式教学实践。在此前提下,才能使得师生双方的聪明才智得到挖掘开发,且展现的相得益彰,也就保证教学质量的切实提高。

2.增加实际语文训练

教师应配合学生的程度、兴趣去选取一些富有时代气息和反映现实的适当篇章作教材,并指导学生去讨论,以启发他们独立思考和辨析。此外,增设“阅读理解练习”和“课外阅读指导”,拓宽教学范围和日常应用的写作文体和形式,以加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在每一项教学活动里,都要有相应的应用练习,使学生从练习中巩固已有的及新学的知识,并且能够触类旁通。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提供了多项跟语文运用有关的课外活动方式,如模拟日常生活环境或情景来进行各种口头表达训练。

3.注重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

语文合作学习的内容是涉及到很多方面,非带广泛的。可以说语文课程内容的各个领域都可以采用合作学习,即识字写字的合作学习、阅读的合作学习、写作的合作学习、口语交际的合作学习以及综合性学习的合作学习等。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语文时,教师的主要作用是鼓励学生自己主动的去多读、多看、多想,这样学生才能提出质疑,去思考、去探究、去发现、去领悟。没有学生自觉的充分的学习与质疑,教师的引导就会显得盲从,师生的合作就不会融洽。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不要形成思维定势,鼓励学生克服思维惰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主动积极去求索,去吸取知识。

4.挖掘探究性语文教学方法

探究要做到多问题追根求源,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学生对语文学习拥有问题意识,是探究性学习的关键。探究性学习是教会学生去探究,种积极主动的开展学习,对疑问寻求解答。从教学的实践活动中,发现生活中问题,以实际问题为载体,教师引导学生自主独立的去分析情景状况,解答心中的疑惑,发现问题的实质,总结经验。通过不断的探究性学习,更理性的认知社会,感受情绪,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调动学生情感因素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注重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适时地对学生引导点拔、关爱学生充分利用学生的期待效应等。

5.追求自身的专业素养的完善

语文教师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是一个长期的,甚至是伴随着整个工作周期的过程。对此,语文教师需要加强提升素养的自觉性,掌握提升素养的原则和必要的途径,善于学习、开拓创新,做一个学习型社会中学习型教师的典他,并以此给学生形成良好的示范作用。在新课标理念下,作为一名称职的语文教师,提高自身专业素养需要把握以下几个原则:明确育人目标,更新人才观念;转变职业角色,激发课堂活力;善于读书养性,陶冶丰富情操。语文教师要积极主动的寻求自身发展,确立专业发展意识增强专业责任感,坚持自主阅读和写作,关注本学科研究的最新理论和发展动态,经常开展系统化的教学反思,不断改进自身所存在的不足。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教育是为未来培养创新性,全面性人才而服务的,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事业。现代社会的发展突飞猛进,日新月异,人才要在未来的社会中具有竞争力,才会不断增强整个国家的势力。语文学科是基础工具学科,具有尤为突出的地位。语文教师必须具备先进的培养人才的思想,具有的超前意识,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与策略。

参考文献:

[1]王荣生.语文教育研究大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2]吴永军.再谈语文教学的建构性[J].教育科学研究,2010,(2).

初中语文教学论范文5

关键词:语文;教学模式;新课改;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9—0092—01

初中语文新课改着重教学的人文性,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纳入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着眼于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语文素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一、 传统语文教学模式的弊端之我见

传统的阅读教学究其根本原因,颠倒了主次,把课堂当“讲堂”。

(一)颠倒教学主次

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师为主,教学往往成为了教师的“一言堂”,学生只能跟着教师学,复制教师讲授的内容,死气沉沉的课堂气氛索然寡味。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束缚了学生的能力发展,扼杀了学生的天性及应有的创造力。后来,稍有所改变,也只是照葫芦画瓢,没什么实质性的改变。

(二)教学情境过多

有的老师在短短的一节课里,安排过多的教学形式,把课堂搞成杂乱的“集市”,让学生眼花缭乱。教学情境多和教学方法杂,一方面会导致学生疲于应付,对教学重点和难点很难把握;另一方面,也剥夺了学生自由思考、自由想象、自我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二、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改革

教学改革不能一味盲目的为了改革而改革,必须在深刻理解新课标的前提下,针对新课标的要求和实际情况相结合,做出科学有效的教学变革,这才是上策。

(一)善用课堂技巧

1激兴导入,创设意境

导入是教师在开课之前的一段幕启,也是吸引学生进入课堂的主要手段,更是沟通师生情感的第一步。为此,语文教师的导入也就成了一门艺术,一门适合舞台演出的艺术,与此同时,教师也就成了学生们节目的主持人,自然学生也就成了自己真实的观众。创设意境是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情感态度的灵丹妙药。只有让学生置身于意境中才能挖掘出他们潜在的情感,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一般来说,意境的创设应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中,特别是开头的激兴导入就让学生置身于课文内容的氛围之中。

2适当的留白有时恰是一副最美的图卷

我们习惯了按应试教育的思维指导教学,篇篇面面俱到,滴水不漏,考点详讲详练,不厌其烦,其中不少东西肯定是繁琐累赘、重复罗嗦的,教出的学生也是高分低能。因此,我们的语文课不妨试试老师少讲、精讲,对于一些基本的东西,可以大胆地放放,给学生一点空间与时间去实践、感悟,不要怕出错或不周到,适当的留白恰恰就给了学生一个思维自由舒展的空间。

(二)加强指导学生自主探究

针对新课标中自主的学习观念,笔者认为应加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机会,引导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难免对有些问题产生分歧,我们不要简单地充当裁判的角色直接判定谁是谁非,而要从课文的内容、情感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巧妙的点拨,使学生自己悟出结论。我们提倡阅读过程中的多元化理解,但我们不能一味地强调学生的独特体验,而置教学内容本身的价值取向于不顾,这样不利于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必然会削弱教学内容在提高学生精神境界、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等方面的熏陶感染作用。

(三)学会恰当的引导学生

教育学家夸美缪斯说过:“教学艺术的光亮就是注意力,有为注意力学习的人才能保持心理不跑马,才能了解眼前的一切事物。”由此可见学生的注意力是获得良好学习效果的基本前提。 而这都依赖于教师有趣且震撼的引导方式。德国文化教育家斯普朗格曾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播已有的东西,而是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充分利用自己渊博的学识、多才多艺去影响学生,勇敢地摈弃满堂灌和填鸭式,帮助学生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不至于迷航。

三、结语

在新课改中,还有很多教学问题需要研究和思考的,如:接受式学习还能不能提倡?新旧课程观念怎么衔接?如何检测德育的效果等等。当前,面对语文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要想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必须适应时代要求,更新观念,学会提高自身。话说有教无类,教无定法,在实施课堂教学时,不能仅仅满足于将书本上的有限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年龄特点来认真研究,探讨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育人”而非“驭人”。

参考文献:

初中语文教学论范文6

一般来讲,任何文学作品,都是作者在特定背景之下完成的,其写作意图较为明确。而读者在阅读这些作品的时候,因为其个性差异,比如年龄层次、文化程度、生活阅历、兴趣爱好、价值取向等诸多方面的不同,作品呈现给他们的可能就是不同的风格和内涵。所以,比较而言,作者文本是一种相对封闭的文本,只倡导单一意义;而读者文本则是丰富的、多义的、充满矛盾的,它反对一致性。同时,编者在选编教材时,还通盘考虑了初中三年不同学期、不同单元的文本价值侧重,每篇课文呈现出来的还有编者选编意图。而教师在教授课文时,又会结合校情、班情对文本作适当的增减和有针对性的解读,从而使文本带有明显的教师个性。无论是编者文本,还是教者文本,都在作者文本的基础上进行了意义的重新建构,其实质也可算是读者文本。所以,教材文本的处理,实际就是作者文本、编者文本、教者文本、读者(特指学生,下同)文本的关系处理。

笔者认为,在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教材文本的正确处理,就应该以作者文本为案例、编者文本为导向、教者文本为手段、读者文本为根本。这既是新时期文本解读理论的要求,也是语文新课标的要求,更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一、语文教学应弱化作者文本

因为作者文本的一元特征,如果执着于探索文本的本来意义,以解题、介绍写作背景、段落层次、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等为课堂内容呈现,势必会忽视学生的个性化感悟和创新性解读,使内容陈旧腐化,课堂沉闷僵化,不利于培养具有个性和创新性的新时期人才。

事实上,教学拘泥于作者文本的本来意义既不可行也无必要。首先,学生只是一个“学者”,不是“批评家”,不可能像“批评家”那样去研究作者的前世今生,作品的微言大义。――当然,如果学生能够像“批评家”那样去解读作者文本,自然也没问题。学生通常更多地从自己的角度来看作品,而较少地从作者的角度来看作品,这非但不影响他们对作品的欣赏,有时甚至会使他们的阅读更有张力。就像李商隐的许多《无题》诗,当我们丧失了对作者的准确把握以后,其作品的魅力不减反增。

其次,当作者文本成为教材,注入了编者的思想以后,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就已经不再是原来的作品,成为了编者文本。如果再死扣作者生平、写作背景、前后章节等,则可能陷入教学歧途,教学效果将乏善可陈。就像鲁迅的《社戏》,当它被选入人教版七下教材后,它还是鲁迅笔下的《社戏》吗?你能读出鲁迅的“呐喊”意味吗?恐怕不能!这个时候,你还需要引入写作背景,还需要补充作者成年以后在北京的两次看戏经历吗?恐怕也不需要!

作者文本固然重要,但它不是语文课堂的全部。教师只有有针对性地弱化作者文本在教学中的分量,将作者文本视作为达成一个个教学目标的案例文本,关注文本本身的意义,才可能有开创性的课堂建设,才可能带来顺应潮流的教学新风。

二、语文教学应重视读者文本

当代文本解读思想已经由作者文本观转变为读者文本观,它摒弃了过去只注重“作家――作品”的解读模式,把文本解读的重心转向“文本――读者”,视读者的解读为文本的本体存在,把解读活动作为文本构成不可或缺的本体层次。在读者文本观下,读者文本凸显了文本本身的被建构性,它邀请读者像作者一样,或者和作者一起来构建文本的意义。这就要求语文课堂重视读者文本,尊重学生对作者文本的重新建构。

《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由于学生的学习经验、生活经验、人生经验不同,学生的阅读理解也必然会出现多元化的特点,学生的这些独特体验应该得到我们的尊重。教师应立足于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重视读者文本,就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化差异和阶段性区别,尊重学生做出的与其个体化和阶段性相一致的文本解读,以系统性眼光和发展性视觉来包容和欣赏学生的每一次阅读活动。就像小学生读《少年闰土》,他应该也只能看到“我”与闰土儿时短暂而又真挚的友谊以及对他的怀念之情;而中学生学《故乡》,则可以感受到以闰土为代表的农民在封建政权的压迫、剥削、愚弄、毒害下痛苦的生活和麻木的精神状态。这是阶段性导致的读者文本的差异。再比如,读《红楼梦》,诗人读出诗,药师读出药,美食家读出美食,建筑家读出建筑……这是个体化导致的读者文本的差异。

正所谓“一千个读者眼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本的这种“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可建构特性,给了读者对作者文本的再构建的巨大空间。教师要做的就是立足于读者文本,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培养其开放性思维和创新性意识。

三、语文教学应接纳编者文本和教者文本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互动的四维结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种多元化的对话结构,正好揭示出学生、教师、编者、作者在语文教学中的密不可分而又角色不同的关系。在语文课堂上,这种关系又外化为作者文本、编者文本、教者文本、读者文本,形成不同文本之间的碰撞。弱化作者文本,并不意味着完全摒弃对作者文本的解读;重视读者文本,也不意味着排斥编者文本、教者文本。事实上,只有充分尊重和接纳编者文本、教者文本,才能开启读者文本的活泼而不失根本的天地。

学生与教师是这场对话的主体,教师是师生平等对话的首席,担负着参与者、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或激发兴趣,或启发思维,或引领点拨,让学生充分地走进文本。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除了要欣赏、赞美学生呈现的读者文本外,也要引导学生关注编者文本,更要敢于构建富于个性的教者文本。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发挥出“引导者”的关键作用。

同样以《社戏》为例。如果不死扣作者文本,学生容易建构出自然美、人性美、情感美的读者文本。但如果就此结束,作为教材的编写目标将无法完全达成。人教版编者将其编入“文化艺术”单元,和《安塞腰鼓》《竹影》《观舞记》《口技》放在一起,编者文本就不能不考虑。这就需要教师这个“引导者”进行适当地、适度地点拨和引导,让学生能在戏曲艺术这个点上能有与其知识积累相符的内容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