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村经济发展方式

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范文1

国家之所以不断推进农民组织化进程,就是因为农村组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第一,为了经济转型与市场的需求,要求实行农民组织化。我国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农村改革主要实行的是,然而市场不断在变化,农业竞争压力与日俱增,因此在的基础上,要对农民进行组织,只有联合起来才能加大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在获取利益的同时,加快农村经济的转型。第二,我国的惠农农业政策众多,近些年三农问题也是国家关注的重点。但是由于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因此有很多政策到了地方开展实行的并不是很好,农民各有各的难处,国家不可能针对每一个农民出台一项政策,所以要实行农民组织化。根据其实际情况将一个地区的农民组织起来,目标、利益都集中起来。农民组织化,有助于千我国科学、合理地制定相关农业政策,并且在实践中实时反馈信息,纠正政策制定以及应用时所有可能的偏差,使得政策可以更好地为农民谋福利。第三,要想做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科技是必不可少的。如果还处在传统的一家一户粗放散乱的农村经济,就无法普及所需要的科技知识。将农民组织起来,由专业的教师来进行科技培训和指导。除了科技技术方面之外,在合作中农民也可以培养出集体意识和市场意识,更好地提升了其竞争力。

2、如何以农民组织化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1以合作承包进行土地流转,组织主体规模化运营

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时,农村开始实行,在当时的情况下,联产承包的确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的经济发展;但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土地政策也要随之与时俱进。健全合作承包,以此来进行土地的流转,将分散细碎的土地统一起来,为规模化经营提供前决条件。

2.2根据市场要求,调整农业结构

十七大提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要发展现代农业,就要调整农业的产业结构,单一的粮食为主已经不能够满足农业的发展。要真正调整农业产业产品结构,就要在粮食的基础上,扩大其他优质农产品的种植,例如:药材、高档水果、有机蔬菜、花卉等等。另外,还要将粗放农业转变农产品深加工,通过农民组织化以及科技的支持,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其附加价值,增加农民收益。

2.3国家宣传引导,地方试点先行

农民组织化并不是一天就能完成的事业,因此国家在引导扶持的过程中,要积极地进行宣传,与此同时操作不可操之过急。要在几个条件相对成熟的地区先展开试点工作,政府在试点地区给予一定的技术支持和政策倾斜,让更多的农民了解到农民组织化这一概念,看到其效果,然后再逐步地将农民组织化扩大到全国。

2.4政府方面

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范文2

(赤峰市农牧业机械化研究推广服务中心,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 要:基于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的基本国情,农村经济发展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业兴则国家兴,农业富则国家盛.虽然近些年来的农业经济发展取得可喜的成果,然而现有的发展模式依然存在许多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当寻求推进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方法.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必须用战略的眼光、创新的思维、非常的举措,全方位推进.只有根据发展方式转变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方式转变的策略与方法,坚定不移地转方式,才能开创农村经济工作的新局面.

关键词 :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F32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2-0198-02

中国处于“经济转型”阶段,是一个具有典型“二元经济”特征的发展中小农大国,农村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然而随着城市化脚步的不断加快,城市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快速提高,随之而来的导致城乡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为了实现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农村经济的发展受到高度的重视,农产品质量较差、农村劳动力过剩、农民收入低、农村生产性投入不足以及科技进步难以满足农业发展需求等一系列发展方式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

1 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要性

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其中一项重要内容.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经济发展的方法、手段和模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在发展过程当中有效的平衡好与快两个方面,不仅要继续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发展,而且要更加注重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努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加快农村经济方式转变,推动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于我国农村经济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是非常必要的.

第一,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提高我国农业的综合竞争力.当前我国出口的农业产品以传统农产品为主,靠的是以量取胜,并没有过多的依靠科技,不但效益较低,浪费了资源,而且没有多少竞争力.如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出口的传统农产品进行科技创新,在相同数量的农产品中大幅度地提高其质量,这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从而大大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第二,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是贯彻绿色经济的主题.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强调以人为本,绿色经济和可持续发展.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出现了飞速的发展,取得了引以为傲的成绩,但是问题也依然严重.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是以牺牲生态环境和过度消耗资源为代价的,例如水资源的浪费、污染等等,对生态环境的伤害是触目惊心的,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日趋严重的雾霾,大自然已经给人类敲醒警钟,如果继续损害地球母亲,终将有一天人类会自食其果,为此付出更为沉重的代价.科学发展观强调可持续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和生态环境友好相处的情况下发展经济,走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经济发展道路.

第三,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是整个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源头和战略重点.中国是有着世界上最多的人口,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更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是按照产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三个阶段来演变和推进的.当今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式的转变,是通过不断的发现和解决结构的矛盾来获得一定的发展动力,进而调整经济结构,最后实现城乡之间的统筹发展.而减小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应该主要依靠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自身的转变,从而获得巨大的经济创造力,来缓解城乡之间的对立.

2 农村经济发展转变存在的问题

农村经济发展转变过程当中存在许多的问题,比如农村劳动力过剩,农民收入水平偏低,农村基础设施较差,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等等,总结下来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农业结构不合理,科技含量低.农业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产业竞争力不够,农业机械自动化水平低,从而效率低下,无法形成规模.第三产业比重低,产业链短,产业关联度不够,依然沉溺在传统的种植业和养殖业,从而无法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虽然政府提供了有效的引导,但是因为容易资金断链、技术断链等一系列问题,往往没有展现应有的活力,没有收到良好的效果.

第二,人力资源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不够.鉴于农村经济落后的产业效应,导致农村中的知识分子会更倾向于外出打工,这样以来出现高效益农产品的机会越来越小,长此以往,由于缺乏可靠的人力资源,农村经济发展将陷入一个恶性循环当中.而且,当今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依靠科技,农村经济建设当中严重薄弱的自主创新能力就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这主要体现在:农产品技术含量低,高科技术产品少;农产品成本高,竞争力低.而这一切的根源就在于农业技术的落后,所以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提高农产品自主创新水平,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已经迫在眉睫.

第三,存在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农村的经济增长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工厂污染的排放,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负担.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农业生成手段对资源的不合理的过度利用,超过了生态环境自己调节的能力;第二,对工厂位置没有进行合理规划和环境管理滞后;第三,污染治理远远不够导致的污染.

第四,农村干部素质偏低导致农村经济发展缺少有效的引导.只有高素质的领导班子才能带领大家共同致富,然而更为普遍的是,农村干部威信低,能力弱,凝聚力差,而且高龄化严重,这样农村经济缺乏有效的引导,快速发展很难实现.

3 农村经济方式转变的策略

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必须用战略的眼光、创新的思维、非常的举措,全方位推进.只有坚定不移地转变方式,才能开创农村经济工作的新局面.

第一,提高科技水平,依托科技发展现代化农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依托科技农业经济发展才有出路.中国是一个人口超级大国,人均农业资源稀缺,资源环境压力大,传统的农业已经不再具有竞争力,不能实现和工业化、城镇化的协调发展.只有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在有限的资源当中创造更多的价值,才能有效的缓解资源压力和经济快速发展之间的矛盾.农业现代化不能死板硬套发达国家的方式,只能根据中国的国情寻找一条有自己特色的农业化道路.这就要求政府建立正确的市场导向,加强有利于科技发展的制度建设,大力培养富有科技创新能力的各类人才,推行因地制宜的创新方案[2].

第二,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构造多元产业体系.长期以来农村经济结构比较单一,种植业和养殖业的思想在农村根深蒂固.但是随着经济飞速发展,以及城乡之间的经济的相互融合,这种现象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通过农村发展的实践已经证明,传统农业经济并不能满足共同富裕的要求,必须结合非农业产业才能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也就是说要大力推动三个产业的协调发展.

第三,加快农业经济的城镇化,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城镇化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吸收多余的农村人口;能够有效的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改善地域产业结构;城市文化向农村文化扩散,影响和提高农村文化水平,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3].城镇化并不是简单的把农村户口变为城市户口,它是由人们的生活、文明程度以及现代化程度决定的.城镇化具体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以及地域空间的转变.城镇化要真正的做到产业化,经济的发展要有产业的支撑,如果没有产业的发展,就没有稳定的工作和固定的收入,人民的生活水平就达不到城镇的要求,也就不是真正的城镇化.城镇化要求人口向城镇转移,要有专业化的产业,要由第一产业(农业)向第二产业(工业)、第三产业(服务业)和第四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转变,并且这些产业带动农民进程发展,提高农民素质,从而实现了真正的城镇化.

第四,改善生态环境,贯彻科学发展观,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就是说在资源可以被重复循环利用的前提之下去发展经济,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坚持走不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的“三化”协调发展之路.转变发展观念,制定相关政策强化市场机制,引导和鼓励发展循环经济,从根本上解决资源短缺和环境压力的问题,要求企业合理开发资源,并且鼓励生产者在生产的时候考虑回收利用,生产者应该严格按照要求对废弃物进行处理.对贯彻循环经济好的生产者进行奖励.将城市和农村的环境作为一个整体来治理,统一部署,统一规划,真正实现农业经济和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延军.西方金融理论[M].北京:中信出版社,1996.

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范文3

关键词:开发商泾源县;设施农业;成功经验;存在问题;解决方案一、泾源县设施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

泾源县设施农业的飞速发展,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道路提供了以下三点成功经验:

第一,政策驱动、龙头带动,发展模式明显升级。草畜产业是泾源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以该产业为例,泾源县政府以实现“人均两头牛”为目标,制定了一系列鼓励草畜产业发展的政策,同时当地草畜业大户也发挥了应有的带头示范作用,规模养殖实现新突破。该县2010年培育肉牛科技示范村22个,吸引社会资金新建存栏300头以上肉牛养殖公司8个,现累计已达到15个,初步形成了由散户养殖向小区养殖集中,养殖小区向养殖公司升级的集约化发展模式。最为重要的是举办了春秋两季黄牛交易会,注册了“泾源黄牛”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扩大了当地牛肉的品牌影响力,市场体系建设达到新水平。

第二,运用新品种新技术,在发展结构调整中创造效益。泾源县在发展特色苗木产业方面不遗余力。当地工厂化育苗中心利用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的优势,驯化、研发、培育珍稀苗木100多种,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服务,容器栽培技术得到大力推广,该县2010年实施先进、大庄等苗木园区灌溉工程4处,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10400亩,精细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投资1320万元建成的六盘山特色苗木花卉交易市场,为企业、种植大户和贩运商提供了交易平台,加快了苗木产业产供销一体化进程;注册了“六盘山苗木”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扩大了苗木产业的品牌效应,市场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第三,设施农业促进旅游业蓬勃发展。该县通过举办黄牛节、苗木产业推介会等手段,在提升牛肉和苗木品牌知名度、扩大市场影响力的同时,也对该县自身起到了良好的宣传作用。县政府以建设宁夏生态旅游第一县为目标,充分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高起点编制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例如,新修大雪山道路21公里,配合做好萧关遗址文化园、白云寺、大雪山等旅游景点的开发建设,积极争取将胭脂峡、弹筝峡景点纳入六盘山生态红色旅游板块统一规划;建设星级宾馆和卧龙山休闲度假村,改造提升现有旅游接待设施,完善旅游配套服务体系加大精品路线和旅游产品的策划、包装和推介力度,扩大旅游影响力。泾源县2010年旅游人数突破35万人次,社会总收入达到1.5亿元。

二、泾源县设施农业存在的问题

泾源县设施农业在成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制约因素,既包括自然因素,也包括社会经济因素:

第一,受自然环境、气候条件的严重制约。泾源县介于东径106°13′29″,北纬39°15′48″之间,境内沟壑纵横,平均海拔高度1900m,年平均气温5.9℃,年日照时数2370小时,日照率52%,年降雨量600mm左右,且季节分布不均,年降雨量集中在7-9月,春寒,夏短,冬寒等自然灾害对作物生长影响较大。多年来,该县农业属雨养型农业,靠天吃饭,农业灌溉设施缺乏,水资源利用率低。

第二,人力、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由于泾源县是贫困县,农民刚刚解决温饱问题,在解决自身基本生存问题之后没有富余的资金投入到农业生产;二是地方财政收入低,用于农业生产投入明显不足,也没有足够的资金引进新技术、新品种,为设施农业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三是争取到的直接扶持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项目少,资金量小。四是近年来连续干旱导致农民贫困程度加重,加之农业投入原材料、工时费涨价,严重制约了设施农业和节水灌溉的发展。

第三,市场体系建设尚不完善。虽然黄牛节、苗木产业推介会的成功举办促进了当地农业产品市场体系的发展,但这刚刚处于起步阶段,市场体系还非常不成熟。同时,全县冷藏储存库和冷藏运输车少,大部分地区及规模化生产基地尚无预冷仓、冷链、加工体制滞后,产品耗损大,增值低,制约了外贸市场的扩展。

三、泾源县设施农业发展问题的解决措施

针对以上制约因素,为促进泾源县设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从以下方面采取措施,从而改进与完善泾源县设施农业发展道路:

第一,做好科学规划。各级政府应对发展设施农业进行科学规划。在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土地调整、设施建设、生产管理、产品销售、资金投入、信息服务、人才引进等方面做好组织、协调和服务工作。

第二,进一步加大设施农业的投入力度。通过财政资金的引导,吸引更多的信贷资金,采取国家投入、财政贴息贷款、引进资金、农民自筹等多元化投资的方式,加大对设施农业的投入力度。金融部门也可充分发挥投资主渠道的作用,继续实行“小额贷款”的信贷支持。

第三,积极发展绿色产品和无公害产品,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加强对设施农业生态环境的监测和治理,从生产源头上强化对设施农产品生产的全程管理,确保设施农产品质量安全。大力推广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措施,引导农民科学施肥、安全用药,全面推行无公害和绿色、有机食品生产。(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参考文献

[1]曲文涛.范思梁.吴存瑞 我国设施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学术期刊]-农业科技与装备2010(6)

[2]文.陈永生.程三六 我国设施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学术期刊]-农业装备技术 2007(7)

[3]古文海.陈建 设施农业的现状分析及望[学术期刊]-农机化研究 2004年第1期

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范文4

【关键词】经济管理;农村经济发展;影响;措施

1农业经济管理动农村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1.1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政府部门和农业部门通过对地区农业生产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并积极向农民群众推广农作物的科学种植方法和管理理念,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解放劳动力,在有限的时间和单位面积内生产出更多的农产品,提高农民群众经济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另外,通过有效的农业经济管理,能够进一步提高农民群众的农业生产积极性,最大限度的发挥农民群众的种植积极性,创造出更大的经济价值。而农村地区的社会福利都是通过财富创造来实现,农民个体通过个人努力,各种需求得到满足,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水平也会发生转变。

1.2从制度上促进农业发展

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在农业经济制度不断完善的基础下,使得农村经济发展有了强有力的支撑,从而对农村经济发展结构进行优化调整,保障农村经济发展更加完善,更加规范。农业经济管理是农村以及经济发展为主的中心的地位更加牢固,保障农村经济结构更加合理,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1.3扫除农村经济发展制约因素

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还面临多重制约因素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村经济的进一步提升。而通过有效的农村经济管理工作,能够为农村经济发展扫清道路,使农村经济发展更加顺畅。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生产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生产能力不足,是影响农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一个主要因素,在各个领域发展过程中,土地的不合理规划不合理征用,使得农村地区的农业种植面积逐步减少,影响到农民群众的农业生产积极性。通过开展农业经济管理工作能够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农村土地规划更加合理,利用更加高效,降低农民群众的生产成本,减少农村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另外通过开展农村经济管理,能够有效协调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保证农业经济发展更加具备生态化特征。传统的农业工作模式对农业生产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农业部门通过对农业生产模式进行有效的规划,逐步转变传统农业生产形势,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有利于保护周围生态环境,从而促使农村经济向着生态可持续化方向发展。

2做好农业经济管理的措施

2.1构建完善的管理机制

农业经济管理和农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只有制定完善企业合理的管理制度,才能够依托农业经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时代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需要紧跟时展要求,加强农业经济管理方式改革,构建全新的管理体制,让农民群众充分认识到农业发展,促进农产品产量提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意义,以此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通过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利用加工手段改变农产品外观,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拓展销售市场,丰富农产品产业链,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经济效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2开展多种形式的融资

经济是推动社会发展,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关键因素,对农业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只有保证有足够的资金作为基础,才能够保证对农业经济和农村经济科学管理。鉴于现阶段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现状,政府部门的扶持资金十分有限,需要我们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更多拨款的同时,还需要想尽各种办法,通过多种渠道开展融资,得到广大企业的投资支持,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推动农业发展,加速新农村建设。

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范文5

关键词:农村经济;经济发展;金融变革

1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与金融变革的现状

1.1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

1993年以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较为缓慢,但在近几年,农村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①国家政策环境的变化。相关政策从以工业发展为主,开始向发展农村经济转变,这样的大趋势给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政策环境[1]。②生产力和生产水平提高,直接推动了我国工业的发展。由于工业生产的进步,我国的农业经济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很多工业生产的机械设备开始投入到农业生产中,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直接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③其他产业的发展对农村经济发展也有较好的推动作用。很多农村开始发展体育旅游,开办“农家乐”等,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1.2我国农村金融变革的现状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增速有所下降,再加上其他原因,导致农村金融发展缓慢,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也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与此同时,我国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在不断健全,对农村金融变革也有推动作用。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主要经历了3个阶段。①1978—1984年。在这一阶段,我国农村的相关金融机构逐渐恢复,金融事业开始发展。②1985—1993年。该阶段为农村金融变革的发展和扩大阶段,在这一阶段出现了很多农村金融发展问题,建立有效、及时且全面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成为这一阶段主要解决的问题。③1994年至今。该阶段属于农村金融变革的完善与补充时期,这一阶段不断完善农村金融市场和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给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动力,推动了社会主义经济更快发展[2]。

2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金融变革存在的问题

2.1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及缺陷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主要存在以下4方面的问题。①农民收入水平的增长速度放慢。这主要是因为受到国际经济发展的影响,在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下,仅靠粮食增产和提高农副产品价格已经难以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国企体制改革使得农村企业的优势开始减弱,城市中的下岗人员增多,降低了农村人口在城市中的就业率,严重影响了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②农业劳动的比较效益低下,生产率难以得到提高。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人多地少的问题明显,据调查,我国14亿人口中有9亿农民,这也使得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927hm2,而世界平均水平已经接近2.001hm2,例如印度是我国的20倍,加拿大是我国的18倍。③农业是弱势产业,农产品的生长时间非常长,农副产品的售价却非常低,这也导致农业生产的投资回报率低,投入多、收益少已经成为农业经济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④农村经济的主体是个体农民,因而经济主体结构具有分散性,政府对农业的财政投入不足影响了经济发展,农业生产部门难以与大市场联结,综合效益也难以得到提高。除此之外,受规模资金的影响以及部分农民的信用观念相对较差,银行为农业提供的贷款资金也较少,银行不良信贷资产增值。

2.2农村金融变革中的问题

农村金融变革中主要存在以下3个方面的问题。①农村融资渠道较窄。当前农村的融资渠道仅包括农村信用社和农商银行两种,其业务内容单一也直接阻碍了农业资金的投入。政策性农业贷款较困难,农业综合开发和农业基本建设性贷款都较少。②农村金融市场分割显著,金融活动等级低。当前农村金融市场被农村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和农业银行等分割,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和移动支付工具等的兴起,使农民降低了对银行的依赖程度,农民周转资金的方式也开始从银行转变成了快捷支付和其他民间信用市场,农民和银行只有存取资金的关系。③金融机构的管理方式和农村经济发展不协调。由于农村信贷管理较为严格,有着严格的担保抵押制度,贷款程序复杂,审批的周期较长,整个贷款过程也不够透明,这就使得很多农民选择民间借贷。

3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及金融变革的策略

要进一步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就必须构建农村金融改革服务体系,不断优化金融机构资源配置,在适应经济环境变化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优化,推动农村农业经济的发展。

3.1转变农村金融改革服务理念

要转变农村金融改革服务理念,应做好以下3方面的工作。①改革要全面。不仅要帮助弱势群体,还要服务农业和全体农民。②方案的制定工作必须要结合“三农”的实际情况。根据“三农”结构性的变迁来构建更加全面可行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其中包括金融机构的监督管理、金融的协调、农村保险、农村信用合作等,但是这并不是组织机构的简单扩张,而是立足于为农民办实事,为农业经济和金融发展服务[3]。③对农村金融服务工具进行创新。根据实际情况,改进和优化工作及服务方式,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灵活性等。

3.2优化金融机构的资源配置

要解决农业金融发展中的问题,还必须优化农村金融机构的资源配置,如功能配置及人员配置等。明确农村金融改革的目标,与农村“三农”环境的变化相适应,让农民了解农业金融机构的资源配置是吸引客户和服务广大农民的一种手段,并不是金融改革的最终目的。

3.3适应经济环境的改变

农村经济和农村金融改革必须要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客户地位的变化以及“三农”环境的变化等。不断加大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提高农村经济发展和金融发展的活力,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坚持工业反哺农业,提高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度,加大对农业的投入等[4]。

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范文6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农村经济发展;促进作用

我们国家在得到改革开放以后经济也逐渐开始稳定且迅速的发展,而且我们国家还和世界各国之间都取得了非常良好的外交关系,这些方面对于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目前我们国家对于农村经济发展这个问题非常的关注,对此,国家还相应地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政策,这些对于农村的经济发展十分有效,而且这些政策的提出就是为了能够稳步地提升我们国家的农村经济发展,并且能够较快地发展农村经济状况。

1目前我们国家农业经济管理的现状

1.1传统管理理念的束缚

实际上一些传统的观念一直束缚着农村的经济发展。而且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作用,我们国家的农村经济发展始终得不到迅速的发展。对此,还因为我们国家农村居民经济管理以及发展意识相对比较薄弱,一些国家制定的相关政策也不能够及时地在农村得到利用,所以农村的经济发展始终进行的比较缓慢,而且与之前的理想状况等有着相当大的差距。

1.2环境因素导致管理方面出现纰漏

此外,影响我们国家农村经济发展不能迅速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环境因素。因为我们国家地大物博,而且南北地区的环境状况差距也比较大,有大多数地区的经济发展受到了当地的气候因素以及一些人为的因素使得农村的经济发展受到约束。同时我们国家还有很多的农村都处于山区当中,如果在山区种植树木,会非常的耗费资源,而且所取得的效益也不大,这样只会阻碍农村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