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设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设计范文1

课堂教学目标作为课标下教学观念与现代课堂的融合,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目标实施与设计存在问题的原因来看:很大一部分是地理老师的教学观念、课程观念跟不上新课改的要求。鉴于此,教学目标设计之前,必须整合指导理念与思想进行。

1.课程理念是正确定位目标价值的基础。课标最核心的要求是将学科发展变成学生发展,通过注重地理探究、学习需要、地理素养,将学习过程与结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这也可以看出:当代高中地理教学更注重学生发展,老师不仅要注重学生发展,更要从知识传输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

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问题是一切思维产生的源泉,科学的问题对激发探索欲望、提高思维活跃性具有重要作用。为了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科学提问对解决问题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它能快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在这期间,问题有效性具体体现在深刻性与开放度,通过注重实施层次,达到帮助学生挖掘潜力、激发思维的要求。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能否自然高效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有着重大联系。在充满自信、和谐的氛围中,学习效果与效率较好。因此,在现代高中地理教学中,必须在学生独立学习的条件下,教师通过帮助学生发挥积极性与主动性,做好小组讨论,并且对教学中的薄弱环节进行深层反思、监控、补救、调整,以此激发学生的效能感。在创建小组时,结合学习差距与个性特征,让整个课堂氛围更加融洽。

二、体现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设计原则

1.展现三维融通。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方法与过程、价值观与情感态度、技能与知识三个维度既相互制约,又相互联系,其中技能与知识是条件,同时也是价值观、情感态度、方法实现的有效载体,方法与过程是关键,它是实现整个情感态度、技能知识以及价值观的中介。因此,在现代教学目标设计中,必须整合学生状况、知识技能与实施方式,尽量做到实践与目标设计的统一,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价值观与情感态度功能。

2.关注主体差距。自课标推广以来,它要求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目标始终围绕学生发展。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试验)》中,它指出:必须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而“最近发展区间”与多元功能则为教学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很好的梯度。因此,在实践中,我们应该根据不同要求与层次的目标梯度,让学生全面发展,这样才能保障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3.优化地理课程标准分析。在新时代的教学设计中,要求在教学设计之前,对教学系统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通过深入教学目标与基础设计,深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地球的圈层结构”中,它的课程要求是:掌握地球圈层结构,并且概括圈层特征。建议通过示意图绘制或者利用学具、教具,明确地球圈层构造。在这道题中,它指出了该章节的学习目标,掌握地球圈层特征与结构,活动建议是针对目标或者要求提出的建议,不仅是教学媒体组合与选择的依据,还能辅助学生认知,生成良好的媒介。这两个建议重在体现方法与过程,同时也是价值观与情感态度得以实现的方式方法。另外,通过示意图或者学具进行教学,还能有效激发学习兴趣。

三、高中地理教学目标设计

1.领会课标精髓。地理课程作为地理教学实践、教材编写、教学评价的衡量标尺和依据,为了提高教学有效性,必须从渗透教学精神,贯彻课标要求出发,引导学生掌握探究地理的技术方法与手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人口观、环境观与持续发展观。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必须将技能知识、方法与过程、态度与情感有机地贯彻到一起,这样才能将其生成互相联系的整体,最后推进学生发展。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设计范文2

【关键词】高中地理 课堂教学 导言设计

常读书的总有这种体会,不经意地翻开一本书,若被他的导言吸引住,那就会对那本书爱不释手。而学生听我们的课也正如浏览一本书,新鲜、生动的开场白,往往用一行字,几句话就设立了问题的情景,深深地吸引了学生,而课堂的导言设计,反映一个教师的教学功力,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它不仅要考虑教学情景的基本构思,还要注意导言的简洁、艺术性、节奏感和适应度。导语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创新思维的关键一环。精心构思,不同凡响的导言,往往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地参与到探究新知识的活动过程中。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是值得每个教师仔细推敲,细心钻研的。经过几年高中地理教学,我总结了几类课堂教学导入。

一、趣味性导言设计实例

《地球的宇宙环境》一节课的导入:人类对宇宙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最初,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基于想象。同学们,你们知道在我国古代的神话故事中有哪些是关于人类对宇宙的想象的描写吗?

《气候资源》课前的导入:请同学们分辨下列几句话中哪些是说气候的?A: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B:一场秋雨,一场寒。C:昆明四季如春?D: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然后再转入正题。

《自然灾害及其防治》课前的导入:漫画欣赏:“地球出汗了”,那么地球为什么出汗了?可能带来哪些后果?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引出本节课的课题。

《城市的发展和城市化问题》课前的导入:大家是否知道,世界上有的地方城市很多,而有的地方城市又很少?你们是否还想知道,一个城市为什么要建在这里,而不是建在那里?古代地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尼罗河下游、印度河流域、黄河流域都是人类文明发源地,为什么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二、启发性导言设计实例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课前导入:我们熟悉的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说明了地球的哪一种运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分别是地球什么运动的周期?地球不停地自转带来了哪些自然现象?因此你会感叹“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课前的导入:地球的四周包围着一层厚厚的“被子”--大气,人类就住在这大气的底部。这看不见、摸不着的大气圈,发生着种种有趣的自然现象,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可靠的保障。那么,地球大气是如何影响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人类活动对于大气又有哪些影响呢?从本节课开始,我们将学习有关大气方面的知识。

《自然资源》课前的导入:同学们,我们人类生活在地球上,人类要生存、要发展、要建设,就离不开自然环境,就需要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了哪些资源呢?这些资源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和规律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环境污染及其治理》的课前导入:同学们,目前世界人口己经突破60亿,预计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突破100亿。随着人口的激增、生活需求的扩大以及工业的迅猛发展,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受到严重的污染,生态遭到破坏。环境问题己经从地域走向全球,成为当今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的问题。那么我们当今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哪些呢?它的表现和分布又如何呢?要实现人类同环境的协调发展,我们又应该选择什么发展道路呢?

三、悬念性导言设计实例

《海水的温度和盐度》一课的第一个问题--地球上的海洋导入: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在宇宙中看到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一个美丽的蔚蓝色的球体,说“我们给地球起错了名字,应该叫水球,而不是地球,为什么呢?”

《洋流》一课的导入:二战,英国及盟军严密封锁地中海出入大西洋的唯一门户--直不罗陀海峡,然而英军舰艇屡受德军潜艇的袭击,致使英军遭受巨大损失,德军的潜艇为什么能在英军的严密监视下出入地中海呢?

四、以情诱思导言问题设计实例

《地震》一课的导入。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一场空前的惨绝人寰的地震在河北省唐山市发生了,无辜的唐山人民正沉浸在甜蜜的睡梦之中,却毫无察觉地陷入了这场灾难。仅仅几十秒钟,地震释放的能量使24.2万多人受难,16.4万人终生伤残,直接经济损失达100亿元人民币。那么地震是由于什么原因引起的呢?如果发生了地震灾害,我们又怎样去预防呢?

五、联系实际导言设计实例

《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课前的导入:同学们,大家都知道,随着国家产业调整政策的逐步实施,一些不适应市场经济竞争的工厂、企业被淘汰,不少新的工业部门脱颖而出。不妨设想一下:假如你是决策者,计划投资建一个企业,除经营、管理方面的设想外,如果仅从布局角度出发,应主要考虑哪些因素呢?这就是本节课要研究的课题。

《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一课时的导入:我们学习了环境污染的分类,知道了环境问题自古有之,那么环境问题是由于什么原因引起的呢?不同的历史时期其影响的主要因素是否相同呢?当今社会的环境问题主要的影响因素又有哪些呢?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设计范文3

【关 键 词】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高耗低效”原因;“高效课堂”建设策略

在当前物理学科教学中,教师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准备材料,组织多个探究活动,学生也积极参与,但大多数学生的知识积累、科学素养、学习习惯、技能提升仍在原地踏步,较高的投入换来的是较低的教学效率。显然,我们现有的课堂教学,忧多喜少,突出表现就是“高耗低效”,课堂教学呈现低效或无效。

一、课堂教学“高耗低效”原因分析

(一)教师专业素养不够高

1. 教师专业素养不高。教师专业素养不高,是造成课堂教学“低效”的关键。其主要表现在理论学习欠系统、学程基础知识不够扎实、教学语言欠规范生动等方面。

2. 教师缺乏教学艺术。学生要喜欢一门课,首先要喜欢教这门课的老师。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之大,足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况,甚至影响学生在课堂的学习效果。而要喜欢这门课的老师,实际上是教师的教学艺术和人格力量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而现实情况表明,许多农村教师并没有形成自己的教学艺术,也不愿意通过学习、锤炼来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所以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教学效率偏差。

3. 课堂组织能力不强。有的教师缺乏课堂管理的技巧,课堂组织能力不强,课堂上学生往往出现注意力不集中,不专心听讲,不愿意参与课堂的各种活动,甚至在课堂上讲话,搞小动作,严重影响课堂教学质量。

(二)课前备课与预设不够认真

1. 分析教材不深入。教材,是教与学的主要载体,是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其地位与作用不言而喻。实施新课程,一线教师最多的抱怨是有关教材的问题。由于教师对教材内容理解不够透彻,难以把握教学的重难点,以至于出现把简单的课上得很复杂,更不用说去合理使用教材、超越教材,从而无法进行有效教学,教学低效也在常理之中。

2. 预设教案不适用。有些教师编写教案只是抄写旧教案,甚至直接将买来的教案直接带进教室使用,课前备课没有进行深钻教材、分析学情;有的教师预设教案只关注教师的教,忽视了学生的学,也没有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或目标定位不准确。

3. 了解学生不到位。一个教学内容的安排对于全班学生来说,有哪一些学生基本不用引导就能掌握;哪些学生应在教师的点拨中才能领会;哪些学生必须在教师的引导或是重点辅导帮助下才能达成目标的,这些我们一线教师课前往往考虑得比较少,因此,课前预设教案通常只是在自己的主观意识下设计安排的,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失去课堂有效教学。

4. 设置练习不精心。练习设置没有针对性、层次性,练习形式没有多样性,无法调动学生的练习积极性,不利于新知识的巩固与拓展,也不利于不同学习水平学生的共同提高,能加重学生课业负担,损害学生学习热情。

(三)课堂教学不够扎实

1. 教学方法不创新。有些教师依然采用讲授法或一问一答的方法;有的课堂教师还是采取传统的“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课堂气氛沉闷;教师习惯于“专制式”的教,学生习惯于“被动式”的学;教师只顾“教什么”,不研究“怎样教”,学生只知“学什么”,不掌握“怎样学”,教师越俎代庖,学生惟命是从。结果造成本应是课堂主体的学生不会学、不懂学,乃至学不好,学习效率低下。

2. 课堂提问欠科学。教师课堂上的语言不够精练,提问不明确,造成学生的无序思维、无效思维,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缺少科学性的提问,其实是一方强引灌输,一方消极接受的方式,与新课程中对话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从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3. 开展活动无实效。课堂活动任务设计要么简单,要么不具操作性或科学性。课堂活动,追求“量”忽视“质”,缺乏对活动内容“少而精”的提炼,没有深入开展探究,过多停留于表面上的热闹。在小组探究中,我们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场面热热闹闹,学生热火朝天,似乎人人都在参与,但透过这种热闹的场面,我们不难看出其中的肤浅与浮躁。实质上,这种教学片面夸大了学生的自主性和自控力,片面夸大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低估甚至排斥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即失去了教师的价值引导、智慧启迪、思维点拨等神圣职责,教学处于放任自由的状态,学生不仅不能有效地接受信息、掌握知识,也难以使学生学习能力得到有效发展,这必然导致课堂教学的低效甚至无效。

二、“高效课堂”建设策略

优化课堂教学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懈追求的目标。那么怎样的课堂教学才算是有效、高效?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从不懂到懂,从懂得少到懂得多,从不喜欢到喜欢这门课程,这都表示学业上有收获、有进步,这样的课堂教学就是有效的。更进一步来说,无效低效也可以说是不需要教师教,学生也能理解。从专业角度来说,就是没有发展。所以高效的教学就是学生获得充分发展。

随着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进,初中物理教学的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及评价方式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在当前新教育理念逐步被广大教师所接受和原有的教学思想被扬弃的关键时期,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如何把握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何打造“高效课堂”?显得尤为重要。

(一)钻研教材,优化备课,采用合理的教学模式

教材作为知识的载体,根据教材大纲钻研教材可以使自己明确教学方向,少走弯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钻研教材不仅是对教材的理解、领会,还包括对教材的加工处理,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教学条件(实验设备、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及自身的教学经验驾驭教材,注意知识、技能和能力的相互联系和前后照应,并根据学习迁移的原理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一方面,从旧知识引出新知识,促进新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学习新知识时,还要注意为以后学习作好铺垫。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明确“教什么”“怎样教”,还要思考“为什么这样教”。要选择最优先的教学模式,如对于物理用语,可以采用讲授――掌握式的教学;对于物理基本概念和理论,可以采用启发――掌握式的教学;对于物理实验,可以采用引导――探究式教学;对于物理计算,可以采用指导――自学式的教学。

(二)重视实验教学,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动手能力

1. 利用投影和电脑动画等多媒体技术,增强演示实验效果。演示实验,是物理教学中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方法,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重要手段,是认识事物规律的起点,也是物理实验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有的演示实验观察目标小,现象细微,且由于条件的限制,教师只能在讲桌上进行演示。后排学生看不清楚实验现象,这就增加了学生在理解过程中的难度,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利用投影器将演示现象,可放大或制作电脑动画,使其在银幕上清晰地显示出来,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观察思考,又缩短了观察时间,从而增强了演示实验的效果。利用先进的电脑动画技术,还可模拟许多课堂上很难演示的现象。

2. 以学生分组实验为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在新的物理课改教学中,尤其是在实验教学中,注意不断对学生进行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要鼓励学生们亲自动手、齐心协力,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设想、验证,直到得出正确的结论。在分组实验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分组实验中有几点要注意:实验前,一定要预习实验内容、原理、步骤、注意(下转66页)(上接64页)事项等,做到成竹在胸;合作学习不仅体现在小组内的合作,也体现在全班的交流合作。若在交流中有的小组得出相反的结论,或提出其他见解,教师不要回避,而应该在组织学生讨论中给出明确的答案。

3. 授课紧密联系实际,鼓励学生做好课外小实验、小制作。物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自然界的现象、生产技术中的问题、生活经验中的事实等各个方面与物理知识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把教学与生活问题、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结合起来,不断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了解生产、认识世界,使学生觉得生活中充满着物理,物理就在他们的生活中,感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从而保持学习物理的兴趣。此外,要鼓励学生做好课外小实验、小制作,激励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探索手段提出种种假设和猜想,并通过实验加以验证。

(三)加强学法指导,启发创新思维

古语云:“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会学”,变“学会”为“会学”,是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教学观念的一种根本转变。教学的根本任务并非单纯地让学生学会某些知识,还要使其学会学习的方法和思考的方法。因此,要注重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总结规律。不论课堂例题还是课后练习,教师都应精心选择,避免让学生重复劳动;精讲题目,总结规律,让学生触类旁通。同时还要注意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建立物理模型,要通过对物理概念和规律建立过程的讲解,使学生领会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通过规律的应用培养学生建立和应用物理模型的能力,以实现知识的迁移。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设计范文4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地理;有效教学;思考

G633.55

现今社会,信息的快速传播,人们获取知识的需求与日俱增,人们对地理知识的探索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加深。地理课堂也逐渐引起了关注。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在高中地理课堂进行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做出相应的改革。推陈出新,改变旧的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水平,满足新课程对教学的需求。

一、新课改于高中地理教学的意义

新课改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对教学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促进教学效率及质量的提升,对高中地理教学意义重大。从某种程度来说,新课改的推行,促使学生能够具有立体思维,掌握学习的方向感,通过教师的教学,学生能够在大脑中构建地理轮廓,比如地形、特征,还有形状等等,形成一定的教学体系,继而能够明确地理学习的方向。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行,高中地理教学必然会改变以往较为枯燥呆板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从而对地理学科有比较全面的认知,丰富学生知识层面,而且还对学生精神层面有极大的帮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更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从生活实际着手会让学生对地理教学加深印象,能够真正做到活学活用。

二、基于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的具体实施

(一)明确教学目标

高中地理教学活动的开展必须要明确教学目标,这是课堂教学有效性得以实现的基本保障,是非常重要的参考因素。基于新课程背景下,要想实现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需要教师更关注教学目标,并以此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对教材文本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深刻认知新课程标准,关注学生的差异性,通过上述因素的衡量从而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目标是从整体层面对教学的一种概括,教师不仅需要考虑到知识与技能,还需衡量过程与方法,与此同时,还需参考情感价值观。值得注意的是,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性的实现还离不开学生自学能力的提升,同时教师还需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由此来看,教学目标设计非常重要,这是教学活动开展的基本依据,同时也是教学最终的教学目的。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过程中,需要从学生实际情况着手,同时考虑到教材文本,优化教学目标设计,提升教学有效性。

(二)优化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也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这是教学开展的前提条件,同时也属于教与学的衔接点,并且是课堂有效性教学目标的载体,是重要基础。从目前情况来看,教材内容主要涵盖以下部分:地理图册、光盘教材、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等等。有效教学设计还需以上述内容作为切入点,在设计过程时,教师必须对教材内容有比较透彻的了解,将其作为课题展开教学。新课程背景下,教学内容设计不断创新,教师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组织教学活动,并且注重因材施教,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与此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联系实际生活,对教材进行适当的调整,不断补充与完善。例如:教师在进行《宇宙中的地球》知识点教学时,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地球自转的意义,还有地球公转意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侧面提问方式,进一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根据课堂解答情况,实施调整学习内容。

(三)完善课堂教学模式

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性的教学模式得以不断完善,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与有效课堂有着必然的联系。以往的教学模式存在诸多的弊端,促使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因而新课程的推行能够最大程度改善教学效果,教学的主体由教师逐渐变成学生,学生主动学习成为当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教学活动起到引导作用,鼓励学生选用有效的学习策略,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例如:在进行《板块构造学说》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形式增加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比如“世界有几大板块?”“中国属于哪块板块之中?”教师教学提问要注意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从而提升学生对高中地理知识掌握全面,进一步促进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实现。

三、结语

总体来说,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得到了极高的关注,教通过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模式等方式提升教学有效性,进一步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灵活应用,并且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获取地理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他们的学习能力及水平得到极大的提升,学生主动性的提升推动高中地理教学有效性的实现。

参考文献:

[1]丁燕.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新课程(中),2016(01).

[2]方茜.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新课程(中学),2016(05).

[3]王亚军.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新课程(中),2014(09).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设计范文5

关键词:高中地理 教学设计 内容组织 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3(b)-0133-01

高中地理是研究地理环境及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综合性强、涉及面广,以致教学难度大。现代高中地理教育提倡的是通过探究地理规律及其形成原因为人类提供服务,掌握该课程重要知识点对学生自身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但是,由于高中地理教学仍然存在狭隘之处,只有进行教学创新研究才能满足新课程改革要求,该文正是在此情况下提出,以期为广大教育学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1 合理进行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质量如何、是否能够实现教学创新,往往与课程教学设计的优良程度有关。为此,要求教师围绕课程基本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结构。教学内容的选择不能局限于现有教材内容,要基于课程需要适当给以延伸,教学内容延伸的同时不能随意选择素材,尽量选择具有一定示范性和代表性的内容,进而充实课堂。例如,当讲授农业地域类型时,教师应结合农业地域类型典型分布介绍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条件、生产特点等知识点。另外,教学结构的设计要考虑学生的认识规律,由简到难,循序渐进,引导学生逐步掌握零散知识点。与此同时,注意调控课堂节奏,主次分明,避免枯燥。

2 突出学科特色

严格来说,高中地理课程属于系统地理,尽管如此教学上也要突出地理空间性,及其空间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形成一定的空间分析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学过程中要多多应用案例,并基于区域背景进行探讨。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讲究区域性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另外,还要注重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地理包括气候、地形、洋流、水文、植被等内容,综合性很强,为了有很好的教学效果,组织课堂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教学内容的综合性。例如,探讨某一区域经济时,要结合该区域的人口政策、自然环境等要素去探究。

3 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地理课程作为一门较为生动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多多借助于现代化教学工具,如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模型、挂图等。借助于这些现代化工具可以动态化地将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化难为易,让学生更为直观地看到知识,并通过这种方式丰富教学内容,打开学生眼界的同时也可以拓展学生思维空间。现代化教学手段所带来的教学效果是传统教学方式无法赶超的,不仅具有以上教学效果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打破传统,进行创新。

4 创新教学方法

“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叉和互动,课堂不是教师一言堂,是师生共同学习、交流的场所,为此课堂教学应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体现学生教学主体的地位。为此,要求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不要“填鸭式”的一味讲授知识,让学生通过强记以掌握知识点,这种方式只会让学生对地理学科产生厌烦情绪,失去对这门学科的学习热情。随着教学创新活动不断推进,互动式、探究性、讨论式、情景式等新型教学方式随之兴起,这些方法产生的教学效果是以往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教师们不要为了追求分数一味进行“填鸭式”教学,应多多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增强课堂趣味性,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在一种愉悦氛围下获取知识。例如,课堂上教师先抛出问题引出教学主题,让学生对问题产生疑问后再进行教学,给予学生一定独立思考时间,开拓思维,积极互动,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5 注重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空间分析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教学实践将基础理论和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在一起,使学生从书本中学习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为自己所用。从这一点来看,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成了地理课程教学一大特色。现实生活中,天文观测、气象观测、野外地理地貌等研究都经历了研究问题、重现知识和知识迁移三段心理活动过程,足见知识只有与时间活动结合在一起才能彻底发挥知识用处。为此,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知识点与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注重实践教学,用实践活动辅助教学以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知识点。

6 结语

地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为了培训学生地理空间分析能力,高中地理教学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大胆进行教学创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 黄慧兰.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探究式教学[J].科技信息,2009(26).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设计范文6

考虑到安徽省许多地方初中地理上得较少,在高中地理教学之初,把初中地理重新上一遍又不太实际。这样不仅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而且也不科学,不利于学生高中地理的进一步学习。我们不妨结合实际情况,适时将初中知识穿插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并适当拓展延伸。这样既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又容易让学生看到知识的连贯性、系统性,加深印象。

2.积极争取高中地理课时数

首先向学校领导介绍本省或其他省份兄弟学校的高中地理课程设置情况,以及本市兄弟学校的高中地理课程安排。然后分析本校多年来高考文综地理成绩为何一直不高的原因,而兄弟学校重视高中地理又有何结果,等等。相信经过地理教师的共同努力,高中地理的地位会逐步提高,课时数也会相应增加。

3.加强备课,优化教学设计,多开展合作学习和探究活动

要获得好的课堂教学效果,首先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做到三原则:①问题化原则。将知识点设计成问题,不要以填空的形式呈现。问题的编写,既源于课本,又不落俗套;既注意扎扎实实打好基础,又注意加强知识之间的拓展与联系。②方法化原则。在学案设计的过程中,重视对读图的指导,对地理原理及规律应用的指导,对合作学习与探究活动的应用。③生活化原则。尽可能地引导学生将课堂知识与现实生活生产相联系。其次要优化教学设计,加强二次备课。一备学习目标、重难点,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难点准确;二备教学流程,即有几个教学环节,每个环节做什么、注意什么;三备教学媒体的使用;四备学案的使用,要根据自己所带不同班级的学情对学案进行删减、补充、修订。

4.正确使用多媒体教学

首先,提倡教师使用多媒体,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有利于解决重难点问题。其次,中青年教师应该适当地使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有许多优点,但也应该看到它的缺点,我们不能把多媒体课件当做黑板来使用,多媒体课件只是一种教学辅助工具。因此,多媒体课件不必完整地反映一节课的内容,可以就某一个方面展开。

5.适当做一些地理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