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语文教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课改下语文教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课改下语文教学

新课改下语文教学范文1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教学改革 注重理论和实践

语文就是语言和文字,语言文字本来只是一种工具,日常生活离不开它,学习以及交流各种知识也少不了它;语文教学应该语言和文字并举,以语言为基础,以文字为主导。作为语文教师,其主要任务就是这段话十分清楚地阐明了语言(口语和书面语)的社会功能是交流思想感情,既可以通过口语(听、说)来交流,也可以通过书面(读、写)来交流,因此,可以说语文是人们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

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写作、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同时,我也认识到语文还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他们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意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由于明确服语文的性质和语文教学的目的,所在实际教学过程我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一、改变教师“灌输式”教学的观念,重在“启发”“引导”的观念

传统观念认为教师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学生是存储知识的容器,因此,在课堂上,教师独占讲坛滔滔不绝地讲解,学生默默地接受,把复杂的语文教学过程看成一个简单的品耳授受过程,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下学生自觉主动学习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是内因,读书作文一定要通过学生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们的愿望和动机,才能使他们行动起来,通过自觉主动的学习来完成。而教师的作用是致力于导,旨在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和,自求得之。

记得我在教授一则寓言故事时,我大胆尝试,请同学们分小组自读课文,在自读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有思考和讨论价值的问题。之后,教师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一一汇总,又巧妙引导:你们提出的问题真棒,从中可以看出你们是一群非常爱动脑筋的同学,希望你们继续努力,认真思考,相信你们一定可以通过自己的智慧来解决这些问题。

教师巧妙的引导和发自内心深处的赏识,把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充分激发出来,同学们或翻书,或讨论,或凝神思考,刹那间,教室里成了本课的学习目标。

在之后的教学延伸环节中,我请他们模仿本文结构,口头创编寓言故事,他们更是热情高涨,积极踊跃,直至下课铃敲响,还一个劲儿地举手:老师,让我再说一个!

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

吕先生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教学生“会学”,即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这是我国语文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我信为教师的主要职责,不在于“奉送真理”而在于“教学生发现真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要注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不能老等人家给,要学会自己去拿。打个比方,就给他一把钥匙,他拿了这把钥匙,能够自己打箱子、开门,到处找东西。所以,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我时常教给学生一些学习的方法。如:划分文章层次的方法,归纳中心思想的方法,分析文章写作特点的方法,识记文学常识的方法,写作文开头和结尾的方法等等,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改变教学中注重理论,轻视实践,崇尚培养学生的能力要靠实践的观念

由于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作能力,,所以,我多次跟学生讨论,人的能力是怎样形成的?我把魏书生老师举的一个学骑自行车的例子讲给他们:骑自行车无疑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靠教师、家长讲会的,还是靠学生练会的呢?一个家长的做法是给孩子喋喋不休地讲骑车知识、骑车要领、骑车须知、骑车注意事项??讲了很多天,而不让孩子自己练,结果给孩子一辆自行车,照样不会骑;另一个家长则认为骑车是一种能力,能力要靠孩子自己去实践才能形成。

于是,他给孩子一辆自行车,又找到一个大操场,让孩子自己在那练,练了不到三天,孩子便会骑车了。事实证明,孩子们骑自行车的能力,确实是自己练出来的。由这个例子,学生们认识到,能力的形成主要靠自己的实践,听、说、读、写能力的获得亦是如此。只不过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力提高得会更快。正如骑自行车,如果后一位家长边让孩子实践,边加一点必要的指导,孩子不就学得更快一些吗?

基于这种思想,几年来,在语文教学中我尽可能多给学生一些听、说、读、写的实践机会,以提高学生的能力。比如:由学生干部主办讨论会,课前五分钟小知识介绍,古诗词赏析,坚持每周写两、三篇日记,改编课本剧等等,都对提高学生的能力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新课改下语文教学范文2

关键词:农村语文教学;学习型团队;规范教学行为;课外语文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4-268-01

如何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使农村语文教学与新课标接轨?作为一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本人诚恳地提出几点看法,以求教于方家。

一、首先在于打造学习型的教师团队

目前,在农村小学,尤其是偏远地方的农村小学,语文老师的年龄结构是“老的老,小的小,中间力量薄弱”。老教师多是上个世纪老民办教师转正,他们在农村小学工作多年,往往就居住在小学的周围乡村,甚至还得从事农业生产。其中部分人的心态是“青春都已经奉献出去了,现在也该含饴弄孙,享享清福了。”这也并不是摆老资格,教育纷繁复杂,人到五十多岁,精力渐渐衰退,对工作有些力不从心,这也是事实。青年教师还缺乏教育教学经验,满腔热情地工作,却又往往是有劲使不到点子上去,于是产生职业倦怠,缺乏幸福感;甚至“这山望那山高”,认为别的职业比自己的高强,久而久之,敬业乐业的精神逐渐缺失。

要想使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团队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就要营造学习型的教师队伍。新课标倡导终身学习,倡导建设学习型社会,语文教师就应该率先垂范,身体力行。曾有人问老年爱迪生:“你都六十多岁了,天天还在忙碌着,你还能有什么新的发明吗?”爱迪生回答:“没有哪条狗老得不能学新把戏!”人要拥有一颗充满希望的进取心,就会永远年轻。对于青年教师而言,更应该投入到学习之中。学习的方式很多,首先是读书。青年人精力旺盛,读书是获取知识、体悟智慧的最便捷的途径。

老教师和青年教师都应自觉地走到共同学习、合作学习的轨道上来。习惯于老一套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时展的需要。电脑时代,如果我们再不会操作多媒体,不会制作课件,不会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就是“供不应求”,就不能满足小学生的求知和求学的愿望,这样就容易使他们降低学习兴趣,产生厌学心理。随着新课程式标准的实施,习惯了老一套教学法的教师一开始可能也会不太适应新的教学改革,但是一旦尝试了新课程改革,就会欢迎它,接纳它。对新课标背景下的语文课程的钻研没有止境,不管青年教师还是老教师,都应该共同研究共同切磋,从而共同提高。

二、关键在于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益

长期以来,农村小学的教学条件落后于城镇。但是这不能成为课堂教学低效的理由,何况在今天随着省送优质教学资源下乡和“四配套工程”的落实,农村小学的教学设施和教学设备都已经达到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和发展的标准,关键在于能否科学的利用。如果不能在语文课堂上恰当地运用先进的教育技术,那么再好的条件也形同虚设。

由此,笔者还想到现在农村小学还存在的一些随意的盲目的教学现象。1、机械训练仍有市场。有些老师片面追求考试成绩,就让学生反复抄写词语,甚至把课后问题答案抄给学生背,这种死板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发展,也把学生教“死”了。2.教者只顾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不管学生接受与否,一堂课完全在老师的掌控之下。3.自由放任,由着学生滑到哪里是哪里。让学生自由读书,自由讨论,没有指导,没有提示,这是典型的“放羊式”,把“自主学习”变成了“自流放任”。由于知识经验、生活阅历和人生体验的局限,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可能会出现这样那样抛离文本价值取向的现象。所以,提升课堂教学效益,就要用新课程理念来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

三、还要发挥老师对学生课外语文学习的指导作用

1、老师要与学生多一些课外的沟通和交流 心理学家指出,造成学生厌学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老师与学生缺乏课堂以外的沟通和交流。事实上,学生喜欢的老师是在他面前什么都可以言说的老师;学生不喜欢的老师,是在他那里得不到一句表扬的老师。我们为什么不能在课外与学生谈心交流,推诚布公地表扬或是批评他们呢?

新课改下语文教学范文3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课改的推动下,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也开始进行改革创新。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落后,无法实现新的教学目标,不利于现代人才的培养。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小学语文教学只重视学生对考试知识点的掌握,而忽略了对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因而,在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要根据新的教学目标改进教学方式,以保障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质量。

一、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目标

新课改后的小学语文教学,要求教师突破传统的教学理念,贯彻落实具有现代化的教学观念。我国致力于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因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做好角色扮演,辅助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独立的思维。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更要注重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将语文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以此来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上,教师可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进而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

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1.发散学生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素质教育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多动脑,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在讲解《刻舟求剑》这一课时,可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寻找用文章中的方式无法找到掉落水中的剑的原因,以此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2.采用情境创设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

新课改后的小学语文教学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因而,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是十分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情境创设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文章中的美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新课改后的小学语文教学,需要教师根据新的教学要求,调整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坚持新的教学理念,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质量,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新课改下语文教学范文4

一、注重课堂内外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知识储备

新课改后的高中语文教学理念,强调语文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课内书本内容同课外学者紧密结合的语文教学观念。力争让高中语文教学内容在社会中的各个领域都有所涉及,使得高中语文教学内容能够朝着综合、全面、多层次方向发展,逐步从校园走向社会。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向学生展示出高中语文教学丰富多彩、趣味化、多样化的一面,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例如:教师可以抽出专门的早、晚自习时间开展阅读朗诵活动,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高中语文教师甚至可以将当前社会上热点、争议问题作为讨论主题让同学们组成讨论小组进行公开讨论等等,通过对课内外学习内容的有效结合,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知识积累和综合思维判断能力,从而在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目的[1]。

二、注重学法指导,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语文课堂是实行语文新课改的主要场所,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实际接受效果,直接影响着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教学质量[2]。教师可以在日常的语文教学当中引导和鼓励学生发表自己对语文课本中文学作品的个人看法和认识,让学生养成从多个层次、不同的视野来思考事物、判断问题的综合语文思维能力。在语文课堂讲解中,语文教师要摒弃以往单一的“教师讲、学生听”硬式教学方式,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强调知识结构的语文教学模式,应当注重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加强学生个人情感观、个人社会价值观的培养。在教学工作中,语文教师应针对学生不断变化的实际特点,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新课改语文教学倡导学生能够自主学习,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为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变教师的“主动教学”为学生的“主动自学”,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养成独立思考、独立钻研的思维习惯。教师在教学中不应当采取传统的简单、单一、生硬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强行压制,真正地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方法中来,如:可以让学生互相批判作业、学生命题出卷考试,学生组织课堂讨论等等。

三、注重实践活动开展,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教学要求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提高实践教学内容比例,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彩的课外业余活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使学生觉得语文是一个表现自我、展示自我的综合锻炼平台,这样,即能够使学生学有所用,又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3]。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教教材在每个章节上都设计“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内容的实践性语文活动,需要高中语文教师能够给予足够重视[4]。例如:可以每周安排学生按不同行业分成若干个不同的学生社会主题调研小组,对当下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有意义内容进行调查和走访,然后利用每堂语文课前的几分钟时间听取每组代表讲述本组的采访、调研内容,并谈谈自己的感受以及看法和认识;在教学中,当学生遇到的问题时,语文教师可以应建议学生先独立思考,判断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见解,然后,同班级里其他同学相互交换意见,如果有意见不一致、分歧的地方时,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分析,或者由语文教师点拔;通过开展“诗词比赛”活动,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几千年来灿烂文化,不仅增加了自身的知识积累,又提高自身综合语文思维水平。通过举办“演讲比赛”活动,即培养了学生的口才表达能力,又锻炼了语文综合思维等等。

结束语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通过课堂学习和课外实践来达到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思维能力,培养起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可见,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方法,学生的主观意识是最为重要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语文教师只有扣住课文、抓住课堂、结合课外,才能切实的提高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胡建伟.新课程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J]

[2]徐亮.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初探[J]

新课改下语文教学范文5

关键词: 新课改 小学语文教学 教学策略

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结合新课改的相关要求开展课堂教学,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教学实践要与教学理论相结合

在教育理论中,教学实践与教育理论的结合是一个基本问题,并且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非常关心的问题。教学实践与教育理论是相互联系的,二者形成有机整体。一方面,教育理论对教学实践起着指导性作用,在实践过程中借鉴理论基础,可以大大提高实践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教学实践,可以使得教学理论体系逐渐发展并加以完善。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只有将教学实践和教育理论充分结合起来,才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课堂内外相结合,在课外时间带领学生参加实践活动,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这样不但可以促进语文教学改革的发展,而且有利于语文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比如:当教师在讲解《秋天的雨》一课时,要引导学生回忆秋天的雨给周围环境所带来的变化,让学生自己想象秋天下雨的情景。如果恰好是秋天,那么教师可以根据当时的环境、气候等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对小草、小虫等生物进行细致描述,从侧面了解秋天的雨的特点。这样的从课本延伸到现实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课文中的具体内容和作者的心理感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

在小学生学习过程中,创新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自身传统的教学观念,从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改变为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学、教师加以引导的教学模式,以此不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一味地讲述课本知识,而要根据课本中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所在,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除此之外,教师要鼓励每一位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营造出活跃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不再害怕老师,不再害怕提问,让师生沟通成为一种乐趣。

三、教师要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现阶段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采用谈话法、谈论法及直观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但是这些教学方法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讨论法虽然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及看法,有利于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但是会占用较多课堂时间。因此教师要不断优化自身教学方式,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除此之外,随着现代化教育理念的不断推广,使得计算机、多媒体等开始应用于语文课堂中。教师在加深理解现代化教学理念的同时,可以通过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活动,PPT等影像资料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帮助其集中注意力,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中,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注重课堂教学艺术

课堂教学本身就是一门艺术,教师要将枯燥无味的知识讲给学生听,就必须把握学生的好奇心理,用艺术行为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正处于爱玩的年龄,因此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才能够爱上学习,主动学习,最终使学习效率得以提高。

在老师与学生的沟通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的语气、手势及动作对学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其中语言是主要的沟通方法。因此教师要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如果老师在课堂上过于严肃,则不利于学生与老师的沟通与交流,也不利于活跃课堂气氛,使课堂变得沉闷、压抑,不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老师在课堂上表现出来和蔼可亲的态度,那么课堂气氛就会变得非常活跃,微笑有利于学生与老师的沟通,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除此之外,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有趣的小故事吸引学生注意力。比如在导入新课前,教师可以通过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兴趣,继而根据故事中的情节提出问题,完成新课导入。在朗读课文时,教师可以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亲身体验文中角色的心理状态。

五、结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利用多种有效教学手段,为祖国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李述富.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创新与思考[J].青年文学家,2009(16).

[2]王丽娅.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探析[J].青年文学家,2009(16).

新课改下语文教学范文6

关键词:新课改 语文 教学 评价

语文教学评价作为语文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的进步服务,而且在促进学生和教师成长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如何建构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评价呢?笔者对此浅谈如下几点:

一、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评价基本原则

1、导向性原则。

通过评价标准的制定和评价结果的运用,使被评价者向标准靠拢,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以适应时展的需要,符合素质教育要求。

2、科学性原则。

评价标准既要反映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又要反映语文课堂教学的规律、特点以及当前语文教改的趋势,突出语文课堂教学的本质特征。

3、全面性原则。

评价标准的制定要全面反映课堂教学的本质,从教与学的主体上来说,既反映施教者----教师的教学行为,又反映学习主体----学生的参与情况和学习效果。

4、可行性原则。

评价指标简单明了,本色实用,可操作性强。各要素含义独立不重复,评分简单,易于等级划分。

二、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评价的策略

1、自主评价。

课堂教学评价的主体是教师,课堂教学完成之后主要由执教者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和评价量标对自己的教学状况进行自评,对自己所认为的有效行为进行描述,把自己在课前的教材认识、教学准备、教学设计、教学完成情况以及自己对课堂中的得失利弊作一个介绍。评价自己课堂教学之中的成功之处、创新之处、不足之处。这样的评课方式能打破以往的评课方式,改变上课与评课相脱离的现象,避免评课的片面性和主观性。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能更好地促进教学的主动性,促进教师之间的业务交流,促进学校教研风气的形成。

2、主体评价。

主体评价通常由校长、教研员、同学科教师以及学生家长等方面的人员作为评价的主体,在听课后对执教者所进行的评价。听课后这些方面的人员根据自己对课堂的认识,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对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及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满意度而做出的评价意见。执教者作为被评价的客体,应根据自己对《课程标准》和评价量标的理解程度去听取评价意见,筛选有利于提高自己教学水平的信息。

3、互动评价。

把自评和他评相结合,让执教者和听课者双方针对课堂教学充分发表意见。这种评课形式应建立在上课者和听课者对课堂教学评价标准都有所了解的基础之上。上课者依据评价指标评自己的教学,听课者依据评价量标评价其教学,主客互动,调动双方的主动性、积极性。需要时,还可以采用辩论的形式。由听课者对上课者针对本节课的内容、授课情况、学生学习方面以及教师素质方面提出问题,由上课者做出陈述。这样的评课,既可以发挥上课教师的主动性,体现教学评价的个性,又能发挥集体智慧,体现出评价的共性。

4、随堂听课评价。

从数量上看,听课评课活动大量在随堂教学的环境中发生。这种形式的语文教学,给予老师的教学评价应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进行。与精心准备、反复试讲的课相比,对这些数量众多的课堂教学,重在关注教师的素质提高,关注教师的教学理念的闪光点,关注学生的发展和进步。如果按评课量标的要求面面俱到,这种评价是收效甚微的。

5、公开示范课评价。

为培养骨干教师、辅导年轻教师而举行的公开课、示范课,往往由有经验的教师或语文学科教学中有影响的教师承担。对这样的课进行评价,侧重在评价量标的达成度和语文教学风格方面。突出“示范性”,倡导学习者学其方法、学其风格。评价可以把上课者在教学中体现出来的独由见解、擅长之处做出比较鲜明、突出的分析和概括,并加以提炼和升华,让评价起到示范作用。

6、“知识性、个性、创造性”应具体评价

笔者看到在现实的课堂评价中,很多人都关注了知识性、个性和创造性的评价,但大多数是蜻蜓点水式的点评和诸如“个性有所表现和张扬”、创造性有所体现的敷衍式的附和。我认为语文学科的知识性体现在文本所表现的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语音、词汇、句子、段落、篇章等的积累,深入理解和感悟,拓展、延伸成语文的素质和能力,从而凸现语文本身的学科特点,向提高语文素养去迈进。

因此,要评价语文学科的知识性,我们必须把自己处身于执教者甚至是学生的位置去研究一节课,从目标的要求到走进作者、走进文本,深入探究,深入理解文本,把握文本所凸现的知识性,这样我们在评课的时候才能有针对性、有的放矢地去分析、研究、讨论一节课,并能站在知识点的视角上去审视教学者是如何通过有效的过程和方法去落实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来达到评价“知识性”的具体化,凸现评课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