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室内庭院景观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室内庭院景观设计范文1
关键词:建筑设计;景观设计;一体化:设计理念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我国大都市建筑景观的现状
近几年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的加快,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了36%,根据世界城市化进程的标准,城市化的水平达到了30%以上,城市化进程就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因此我国现在正在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尤其是我国家加入了世贸组织以后,我国的经济建设和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所以更多城市和地区顺应这个历史发展的潮流,加快了城市化的发展,有更多的人涌进了城市,开始了新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所以人们对于住房的需求也是不断的加大,因此在大都市里有更多的建筑物林立,并且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的加快建筑物的建设数量也在不断的加快,并且城市的使用面积不断的减小,建筑物的密度不断的加大。街道的车水马龙,拥堵现象十分的严重,随着人们对于物质得到了充分的满足情况下,更多的是追求精神的享受,因此人们对于居住条件和环境的要求也不断的提高,但是就目前城市化的发展来看,城市建筑和景观处在了严重的不协调的情况中,这显然是和人们要求的生活环境是相悖的,而且也严重的阻碍了城市建筑功能的发挥和城市建筑景观的价值,因此合理的设计建筑景观,突破建筑物的边界,在建筑景观一体化的指导下,使得城市建筑和景观更加的协调,更好的满足人们的居住和生活的需求。
建筑景观一体化设计的主要的策略
1、调整建筑边界形态
建筑的功能是形成建筑边界的内因,因此,突破建筑边界要从功能出发,利用外部和内部能的过渡,将建筑边界转换成可使用的场所,从而促成这一区域社会交往活动的发生。
具体的做法,可以从《交往与空间》这本书中得到启发。虽然该书主要是基于住宅案例的分析,然而盖尔在其中提出的柔性边界的概念和几点重要原则可供参考:其中包括室内的活动能自由地流动到室外,室外区域必须紧挨房间布置,入口的设计应在功能上和心理上方便人们通行,中间走廊、多余的门,尤其是室内外的高差都应避免,室内外应在同一水平面上,方便活动的内外流动。
在A办公园区项目中,如果按照建筑原有的做法,入口台阶便成了内外交流的阻碍。它使入口与建筑内部、建筑与内庭院、内庭院与外部环境之间人的活动和心理体验难以顺畅连通。因此,设计中将台阶整体外移至室外广场的边缘,在入口前留出短暂停留的空间。同时,两侧沿建筑增加平缓坡道,便于从主干道路直达建筑入口。这样,存在于建筑边界的阻碍就被消除了,人们可以很自然地进入室内,再进入庭院。这一区域经过调整,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既内又外、既公共又私密的一体化环境空间。
另一方面,将广场边缘的台阶拆分成高差较小的平台,按600mm高分成三段。从建筑内部到入口再到室外广场,空间得以自然延伸。同时,加强了建筑室内与内庭院的联系,尽可能地减少墙体的阻隔,内外无高差,硬质或半硬质铺装区域与外墙直接衔接。这样,建筑与景观边界的感觉被模糊,两者不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而是一种交织融合的共生关系。正是在这种模糊感和复杂性中,人们体验到了一种整体和谐的人性化环境空间。
图1-a中央广场
图1-b 办公楼入口庭院
图1-c办公楼入口台阶
图1-d 内庭院
2、建筑元素与景观元素相结合
在建筑边界区域,通过建筑元素与景观元素的巧妙结合,创造出一些独特的形式。这种形式介于建筑和景观之间,既是建筑也是景观,两者是共生的关系。彼此之间在保持各自特质的基础上,交织融合,互相支持,塑造出一体化整体环境。
在B绿地家世界项目中,为了创造出新颖独特、现代大气的一体化广场环境,我们通过与建筑师反复协商,将办公楼主入口玻璃雨篷与广场水景合二为一。水沿着建筑雨篷侧面直接流入景观水池,成为水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水池边缘同时又是建筑入口坡道的边界。通过这种共生关系,重新定义了建筑与景观的一体化边界(图2)。
图2-a入口广场
图2-b入口广场
3、采用一体化细部设计
赛维在《建筑空间论》中指出:所有的空间只要视线被遮挡,不管是石砌墙还是成行的树木或护岸,都呈现出与建筑空间中所感到的同样的特征。因此,在建筑外环境中可以运用景观元素来构筑空间感,同时,采用一体化的细部设计,使建筑在景观中得以延伸。当然,这种延伸必须以人在其中的活动方式为主导,正如有机建筑寻求创造一种不但自身美观,而且能表现居住其中的人们有机的活动方式的空间。
在C项目中,为了在城市中心地段狭小场地中创造出豪华公寓的户外环境,同时与近在咫尺的商业办公楼协调统一,采用了将景观设计与建筑在细部上完全整合一体的设计策略。首先,在公寓入口处增加了入口门楼,其尺度、材料和细部做法与建筑一致;其次,运用特色水景墙体与地下车库出入口结合,在满足功能的同时,营造出高档住宅庭院氛围;同时,大型乔木、密植绿化与建筑墙体结合,建立起与高层建筑空间围合尺度一体化的绿化空间尺度(图3)。
图3-a公寓入口
图3-b水景墙
图3-c 绿化空间
4、完善和强化建筑规划空间格局
按照西蒙兹(Simonds )的观点,人们规划的不是场所,不是空间,也不是内容,人们规划的是体验。因此,在设计中要将人的活动和体验作为衡量标准,将整体环境看作建筑与景观组合成的多维综合体,在其中建立空间体验和心理体验,以产生出令人难忘的场所特征和独特的场所感。
实践中常常是建筑规划设计基本完成后才开始景观设计,然而.为了达到建筑景观一体化,面对现有的建筑规划形态,我们必须寻找一条实际可操作的途径。因此,首要的工作在于对各种既定条件的解析,看看是否有改善的机会,尤其是在建筑边界区域寻找突破的可能。
D项目建筑规划有三个主要特点:①建筑完全对称,强调办公楼群的气势;②南北主入口广场抬高一层,设大台阶、大广场;③东西两侧绿化坡地,由地面逐渐下沉。与中央居场地下休息厅相接。为了达到一体化效果,景观设计的重点放在完善和强化这些特点上。
首先,采用了完全对称的格局,设计风格上以规则的几何形体重复阵列为主,进一步加强轴线对称的感觉;其次,通过大型跌落式水景,与大台阶结合,形成气势恢宏的一体化前广场;其三,在中央剧场地下休息厅前设小型户外休息广场,此处无高差,自由出入,同时,通过喷泉水景与绿化坡地相接,自然形成人们在室内外交流和休憩的连续场所(图4)。
图4-a南入口
图4-b跌落式水景
图4-c剧场休息厅下沉广场
在这里,人们可以轻松漫步,从城市进入广场,然后拾级而上抵达入口,或从绿化坡地缓缓而下经过庭院进入剧场。人们的活动由室外到室内,从环境到建筑,几乎没有障碍。许多开敞的、半开敞的,室外的、半室外半室内的场地,可供人们接触、交流,或开展各种活动。
5、突破传统的艺术限制,利用艺术新领域展现景观个性化设计
对于城市建筑景观设计来讲是一门艺术,所以它就和其他的所有的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在当代的建筑景观的设计中不但要吸取当下最流行的时尚设计的元素,更多还是对现代艺术的丰富的表现形式中吸取丰富的设计源泉。所以建筑景观的设计者要突破传统的艺术得限制,在艺术层出不穷的今天,在纯艺术和其他艺术之间的界限已经相对模糊了,所以设计师们在充分的考虑到人们的居住环境,更多的是要吸收电视、电影、戏剧、音乐、建筑等等的创作手法,于当代的艺术相结合,保持建筑景观的设计与艺术之间的联系,这样就能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对于生活环境中的视觉享受了。
三、结语
室内庭院景观设计范文2
关键词:室内植物景观;室内空间设计;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TU9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本文针对室内植物景观在室内空间中的作用进行介绍总结, 同时论述室内植物景观与室内空间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室内植物景观的生态条件。最后,对今后室内自然景观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从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上探讨了室内植物景观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1.室内植物景观在室内空间中的作用
将绿化植物引进室内,不仅可以装饰美化室内环境,更可以提高环境质量,植物在光的作用下使空气新鲜,并调节湿度,植物的绿色可以给大脑皮层以良好的刺激,使疲劳的神经系统在紧张的工作和思考之后,得以放松,给人以美的享受,因此,室内绿化越来越成为装饰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1.1改善小气候
室内植物在调节室内温度、湿度以及净化室内环境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使居室中的二氧化碳减少,氧气增多,空气中的负离子浓度增加,使人在室内倍感空气清新。有些植物还具有吸收氟气,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和杀菌吸尘的功能,能够净化室内的空气,给我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空气条件。前美国国家航天局(NASA)的科学家BillWolverton博士证明了普通的室内观赏植物能够减少室内有害物浓度。另据有关资料报道,吊兰是公认的室内空气净化器,房间里放一盆吊兰,24h内会将室内的CO、CO2和其它有害气体等“吞食”干净。室内绿化还具有良好的吸音作用,较好的室内绿化能降低噪音,靠近门窗布置的绿化植物还能有效地阻隔传向室内的噪音,吸收热辐射。另外植物在进行蒸腾作用的时候,不仅可以降低室内的温度,还可以克服室内空气干燥的缺点,让我们的家居生活更舒适。
1.2美化环境
室内绿化比起一般的室内装饰品更有生气、更有活力,更能使内部环境有动感,它姿态万千,能从色彩、质地、形态等方面与建筑实体、家具和设备形成对比,以其特有的自然美增强内部环境的表现力。室内绿化对环境的美化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绿化植物本身的美―――色彩、形态、气味等,室内绿色植物材料具有形体美、线条美、色彩美和生命美的特征;二是植物通过不同的组合与室内环境有机结合,从形态、质感、色彩和空间产生的美化效果。室内的盆栽、插花、盆景等既美化了居室又提高了居室的品位,更显示居室主人的品格和情操,使居室生机盎然,充满情趣。
1.3陶冶性情
悉尼工业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观赏植物有利于提神醒脑,减轻压力,植物多的地方更容易使人产生兴趣和保持注意力,并产生健康的情绪。美学家阿恩海姆也曾说:“绿色能唤起人们对自然的美的联想。”室内绿化不仅能从形式上起到美化室内空间的作用,还能与其它室内设计手段相结合,使室内环境具有特定气氛和意境,满足人们的精神要求,起到陶冶性情的作用。如客厅的仙客来表示主人对客人的欢迎,而置于书房的兰花则展示一种居静而芳、高雅脱俗的性格。
1.4柔化空间
现代建筑空间大多是由直线形和板块形构件所组合的几何体,感觉生硬冷漠.利用室内绿化中植物特有的曲线,多姿的形态、柔软的质感、悦目的色彩生动的影子,可以改变人们对空间大印象并产生柔和的情调,从而改善大空间的空旷、生硬的感觉,使人感到尺度宜人和亲切。
2.室内空间与室内植物景观的相互关系
2.1借景
借景入室内作为庭室内的主要观赏面。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较为封闭的内庭,面积较小,供厅室采光、通风、调节小气候用。其景观作为室内视野的延伸,此内庭绿化以坐赏为主,兼作为户外休息之用;另一种是较为开敞的庭院,一般面积较大,划分为若干区,各区都有风景主题和特色。
比如广州东方宾馆新楼底层庭院,把底层架空使水池花木引入室内,建筑平台伸入室外,并在庭院中设亭廊以调整空间的尺度,增添空间的层次,并形成借景的对象。
2.2连接与渗透
建筑物入口及门厅的植物景观可以起到人们从外部空间进入建筑内部空间的一种自然过渡和延伸的作用,有室内、外动态的不间断感。这祥就达到了连接的效果。室内的餐厅、客厅等大空间也常透过落地玻璃窗,候外部的植物景观渗透进来,作为室内的借鉴,并扩大了室内的空间感,使枯燥的室内空间带来一派生机。日本、欧美很多大宾馆及我国北京香山饭店都采用此法。
植物景观不仅能使室内、外空间互相渗透,也有助于相互连接,融为一体。如:广州花园酒店内用棕榈科仿真植物高耸植于岩石之上,多种地被植物与其衬托布置热带景观,通过高大透明的落地玻璃窗使室内景观与室外真实景观浑然一体,因此渗透和连接的效果均佳。顾客饮一杯浓浓的椰果汁时,阳光透过天花园形采光顶直射下来,犹如身处热带丛林的自然环境中,倍感异地风情,顿时轻松愉悦。
常在建筑底层交错地安排一系列小庭院,用联廊过道等使庭院绿化与各个建筑空间串在一起,并以平台、水池、绿化等互相穿插,以通过的大玻璃,花格墙,开敞空间、悬空楼梯等相联系、连接和渗透 。这是在气候宜人地区常用的形式。
2.3渲染气氛
室内植物景观设计主要是创造优美的视觉形象,也可通过人们嗅觉、听觉及触觉等生理及心理反应,感觉到空间的完美。沈阳凯宾斯基酒店的共享大厅一侧的水幕不仅让人可以聆听到大自然的潺潺天籁之音,同时调剂了北方干燥的室内空间环境,使人清馨舒适。不同室内空间的用途不一,植物景观的合理设计可给人不同的感受。
2.4丰富与点缀
室内的视觉中心也是最具有观赏价值的焦点,通常以植物为主体,以其绚丽的色彩和优美的姿态吸引游人的视线。除活植物外,也可用大型的鲜切花或干花的插花作品。有时用多种植物布置成一组植物群体,或花台、或花池。也有更大的视觉中心,用植物、水、石,再借光影效果加强变化,组成有声有色的景观。墙面也常被利用布置成视觉中心。
2.5衬托与对比
室内植物景观无论在色彩、体量上都要与家具陈设有所联系,有协调,也要有衬托及对比。苏州园林常以窗格框以室外植物为景,在室内观赏,为了增添情趣,在室内窗框两边挂上二幅画面,或山水、或植物,相互对比,相映成趣。北方隆冬天气,室外白雪皑皑,室内暖气洋洋,再用观赏植物布置在窗台、角隅、桌面、家具顶部,显得室内春意盎然,对比强烈,一些微型盆栽植物,如微型月季、微型盆景、摆置在书桌。几案上,衬托主人的雅致。
2.6遮挡、控制视线
室内某些有碍观瞻的局部,如家具侧面,夏日闲置不用的暖气管道、壁炉、角隅等,这些物品如果在外面会影响房间的整体美观,所以可以用一些植物进行一下遮挡,这样无论是从视觉效果还是美观程度来说,都可以达到人们想要的效果!
3.发展方向
绿色植物在室内设计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美化环境,净化空气。还能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提高人们的艺术修养。把绿色植物引入到室内,能让人们有回归自然的感觉。绿色设计是现代室内设计可持续发展的方向。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生态环境意识的进一步觉醒,绿化设计将成为现代室内设计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将会受到更多使用者的关注。
4.结束语
总之,室内植物景观需科学地选择耐荫植物和给予细致、特殊的养护管理、合理的设计及艺术布局,加上现代化的采光、采暖、通风、空调等人工设备改善室内环境条件。创造出既利于植物生长,也符合人们生活和工作要求、生理和心理要求的环境,让人感到舒适、雅致、美观,犹如处于宁静、优美的自然界中。
参考文献:
室内庭院景观设计范文3
关键字:控制中心;建筑设计;节能
中图分类号: C913.32文献标识码:A
于家堡枢纽控制中心建筑规模约7056.7m2,主要是地下两层,局部地面一层入口大厅面积约99.2m2。地下两层空间采用了下沉、敞开无顶盖型制庭院、南北采光井等一系列设计手法,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尽可能地提高地下建筑的舒适性,减少人工照明、机电设备等的成本投入,使得控制中心建筑真正做到节能减排。它是一个地下工程节能设计的典型实例,该研究方案的实施对于地下建筑节能的实践和践行具有深远的意义,为相关工程提供了可借鉴的宝贵经验。
1 于家堡枢纽控制中心工程概况
于家堡枢纽控制中心结合用地情况及于家堡枢纽区域的地面景观设计要求,将主体建筑设置在地下,局部地面一层、地下两层、共三层,地面层主要为地面出入口建筑及疏散口、采光天井,地下一层主要为控制中心工艺用房、办公用房、采光内庭院(内庭院为敞开式,围绕采光内庭院周围是闭合的玻璃幕墙)及通道,地下二层主要为办公用房、设备用房、职工食堂及通道(如图1和2所示)。
图1控制中心鸟瞰图和下沉庭院内景效果图
于家堡枢纽控制中心,占地面积约4584m2;总建筑面积约7056.7m2,其中地面层建筑面积约99.2m2,地下一层建筑面积约3026.2m2,综合管廊(联系枢纽其他部分的通道)建筑面积168.1m2,地下二层建筑面积约3763.2m2。
图2控制中心各层平面色块图
于家堡枢纽控制中心地面层主要为地面出入口,其建筑高度约5.6m;地下一层至规划地面的建筑高度9.1m,地下二层的层高6.0m,建筑总埋深16.4m,如图3所示。
图3控制中心建筑横剖面示意图
2 于家堡枢纽控制中心方案特点
于家堡枢纽控制中心的部分用地为原“塘沽南站”的站场用地,目前该站的相关功能已迁改或取消,场地已废弃[1-3],本工程主于地下,地面规划为景观公园且需进行结合[8]。通过分析本工程的区域环境和功能需求,在满足绿色建筑设计原则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入分析,除了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节约土地外,合理布局,节约土地外,地面景观公园内进行了大量绿化栽植[4-5],提高区域绿化率,使得建筑可以更好融入到周边环境;此外,在自然采光、自然通风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优化设计,成为影响控制中心格局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该方案的主要特色之处。
2.1于家堡枢纽控制中心自然采光设计
通过南、北两侧的采光井和中部敞开式采光中庭以及地下一层空间维护结构墙体设置的门窗(如图3所示),使得光线可以直射或漫射到地下一层各功能空间,从而使于家堡枢纽控制中心地下一层可以获得较好的自然采光,减少人工照明,节约用电[7]。同时利用地下一层采光庭院的底板采光窗,地下二层局部办公空间可以达到自然采光和通风的目的(如图4所示),初步在一定范围内解决了较大埋深建筑物内部的采光和通风问题。
图4控制中心自然采光示意图
然而,后续通过类似光纤照明、光导照明等建筑技术可以更大程度地实现自然光线的引入,再一次减少日间的人工照明对于地下室内照度不均匀的二次补充[10]。
图5控制中心利用光纤(上)、光导(下)自然采光意向图
2.2 于家堡枢纽控制中心自然通风设计
通过南、北两侧的采光天井和中部的庭院,控制中心地下一层功能空间在窗扇开启时可以实现空气的畅通对流,达到自然通风的目的。由于地下一层采光内庭院闭合玻璃幕墙的存在,使地下一层走道和入口大厅等空间成为封闭空间,此处防烟设计也依赖于玻璃幕墙上的可开启扇,进行自然通风,自然排烟,不考虑机械排烟的设计[9]。
图6控制中心自然通风、排烟示意图
于家堡枢纽控制中心建筑设计方案中通过采用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6],辅以电力照明,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提高了地下空间办公人员的舒适性,减少了地下空间对于建筑机械设备系统的依赖。同时节省了成本的投入。
3 结论
于家堡枢纽控制中心建筑设计充分利用自然因素,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地下建筑空间的舒适性。它是一个地下工程节能设计的典型实例,工程设计的实施对于地下建筑节能的实践和践行具有深远的意义,为相关工程提供了可借鉴的宝贵经验。
参考文献:
[1]GB 50157-2003,地铁设计规范[S].2003.
[2]GB 50157-92,地下铁道设计规范[S].1993.
[3]TB10621-2009 J971-2009,高速铁路设计规范[S] .
[4]杨涛. 对绿色建筑的几点思考[J].建筑与工程,2010(19):356.
[5]于春普. 关于推动绿色建筑设计的思考[J].建筑学报,2003(10):50-52.
[6]郭永伟. 地下建筑自然采光通风设计初探[J].建材技术与应用,2012(02):18-20.
[7]马剑平. 地下建筑照明控制系统研究[J].科技资讯,2008(01):72.
[8]崔志强. 地铁车站方案设计探讨[J].隧道建设,2005(03):30-34.
室内庭院景观设计范文4
关键词:医院;建筑设计;人性化的理念
广东医学院东莞常安医院位于东莞市常平镇西南端、与大朗镇交汇处的环常西路袁山贝路段。医院占地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分别由住院楼、门诊区、生活区及地下停车场等四大功能区组成。绿化率为45%。
一、设计理念
现代医疗建筑已不再是单纯为了满足人们看病就医的单一需要,而是被赋予许多新的内涵。 “既为病人,也为医护人员改善环境”理念的提出,给医疗建筑的设计带来极大的挑战。为了打造一座既有时代感又不矫揉造作,既能合理满足医疗机构各科室专业功能又充分体现“患者第一”的现代标志性医院,新的设计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体现现代与传统的结合;(2)以人为本的宗旨;(3)自然与人工的和谐平衡。
二、总体设计与环境设计
把“患者第一”作为首要原则,竭力塑造并提供一个人性化的轻松就医环境,在满足患者基本就医要求前提下,力求营造一种轻松的氛围,来缓解病人紧张的情绪。
广东医学院东莞常安医院建筑群分为三个区:门诊区、住院区和后勤区。门诊区处于东南面,由门诊大楼、妇幼保健楼、急诊楼、医技楼、发热门诊和应急处理中心楼、行政办公楼组成。住院区处于中间位置,为12层的住院大楼。后勤区位于西面和西北面,包括员工宿舍楼、餐厅、洗衣房和太平间等建筑。
各功能分区通过中枢门厅、走道、连廊组织医院内部的水平与垂直交通,将三个不同的大功能区域有机结合成整体,做到功能分区明确,布局紧凑合理,既考虑方便病人的流线,又考虑便于现代科学管理的可分可合的联系和严格分开的清污流线。门诊区与住院区除通过室外园林联系外,之间设有连廊加强联系。
门诊区、住院区利用园林环境的布置与后勤区分开,通过室外道路等与之联系。门诊区除发热门诊和应急处理中心楼独立外,其余四个区域通过连廊围合庭院形成一体:门诊大楼朝东南向布置,妇幼保健楼在其右侧,急诊楼在其左侧,医技楼在其后侧,四个区域通过连廊围合着一个六边形的半开放式庭院。
三、绿化景观设计
广东医学院东莞常安医院绿化景观的设计,以为患者创造舒适、利于康复的绿色自然环境为出发点,设计为多层次绿化布局方式。充分调动景观小品(如亭子、雕塑等)、座椅和各色树种,配以软质和硬质铺地,丰富景观视觉,创造了一个多视觉感受的丰富的中心景观区。
庭院空间是院区景观设计的又一特点,是室外园林到内庭院娇小玲珑的空间序列的过渡,体现的是庭院深深的意境。 低矮的绿化、毛石铺地、灯饰的巧妙使用,增添了人性化的情调,使来到此处的患者精神放松,心理宽慰,心旷神怡。内庭院的设置也解决了建筑的通风和采光问题,对改善医院的工作条件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主体建筑的人性化设计
人性化的理念始终贯穿医院建筑设计的始终。
医院每个出入口大坡道的设置,方便了车辆、人员、抢救病床的出入。门诊流线、住院流线与后勤流线、污物流线严格分开,避免净污交叉。门诊流线中,急救门诊、妇幼门诊单独设出入口,但又与门诊流线相连通。住院楼单设出入口,与门诊流线也有相通。门诊大楼由门诊楼、妇幼保健楼、急诊楼和医技楼四部分组成,分设四个独立的出入口和门厅。医技楼作为医院的心脏,本设计将其置于门诊与住院的中心位置,通过门厅、连廊把门诊大楼和住院楼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同时与住院楼保持相对独立,二者之间有一定的距离,中间设园林绿化、阳光走廊与之隔开又联系。住院大楼讲求安静、清洁、舒适和优美的环境,为患者的康复提供良好的环境。设独立的污物出口,通过单独的道路通向洗衣房和太平间。
在采光设计方面尽量利用自然采光,避免了建筑内部大量耗能,节省运行费用。在公共空间设计方面,多处采用“共享空间”并将绿化景观引入室内,从而在很大的程度上改变了传统医院冷峻、严肃的环境,使患者可以放松平和地完成整个治疗流程。共享空间通过大面积的玻璃幕墙,将外部景观引入建筑内部,使行走在主街上的人们和候诊空间的病人,享受到阳光、绿化等,还增加了内部空间的可识别性。这在提高了环境质量的同时,也提高了医疗主街的使用效率。此外,合理布置的休息、商店、问讯、健康咨询、网络查询等公共服务设施,及网络技术的大量应用,使患者挂号、分诊、交费、等候检验结果的时间大大缩短,减少了公共服务空间的拥挤现象,使原来繁复的就医过程变得轻松舒心。
在职能科室的设计上,采用二次候诊方式,通过电子叫号方式通知患者去相应诊室就诊。采用单人诊室,减少了患者就诊过程中的诸多不便,避免了一些尴尬,病人的隐私权得到了有效保护。
在儿科门诊处,专门设计了儿童乐园,减少了儿童的心理恐惧感,建立一个活泼、浪漫、温馨的儿童就医环境,无疑可以加快小儿的康复进程。
住院部的设计,每护理层为一个护理单元,设护士站、值班室旁设重症观察室。大楼设电脑、电讯、电视、监控、吸氧、吸痰等中心管道。
在公共标识的设计方面,各入口处详尽明确的指示标志和说明,并在地面上配以不同颜色标线和图示进行直接的指引,可使患者迅速直接地到达各功能科室,对缩短就诊流程起到很大的辅助作用。
改善医护人员工作条件和环境也是设计中的一大特点,相对于过去医院病人、医护人员共用卫生设备的状况,广东医学院东莞常安医院每个功能科室均设计有独立的医务人员休息区、更衣区、卫浴区,为保障医护人员的健康及让医护人员有良好的工作状态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传统医院的设计,更多地考虑医疗方面而忽略了病人间交流的需要,广东医学院东莞常安医院各层设置的病人活动室,可供病人起坐、会客、阅读、文娱等。病人在此可获取外界信息,交流养病经验和进行其他社交活动,鼓励病人尽早下床活动,转移病人对疾病的注意力,从而促进其早日康复。
医院室内环境,在色彩、灯光、装饰及音响等方面采取积极措施,创造温馨舒适的环境,降低室内紧张气氛。室内大部分选用淡色系列,让人感觉心境平和。急诊区采用令人情绪稳定的绿色点缀。
五、立面的形象化设计
医院的门诊大楼由四栋建筑围合而成,通过玻璃、实墙、窗棱等元素有序排列,形成韵律。妇幼、急诊楼门廊上方各设计了一个近似方形的突出体,内置医院标志“十”字造型,与建筑体型完美结合,很有医院建筑的特色。主入口雨蓬采用钢结构玻璃雨蓬,线条刚劲有力,给人一种坚定的信任感。
住院大楼呈V字型,犹如张开的手臂,给人以欢迎和宾至如归的亲和感。外墙面设计表现出丰富的层次感,比例宜人的通长横向线条和整个建筑体态结合,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屋顶构架顺滑而富于动感,如一曲优美旋律,在此恰到好处地打了个休止符。立面材料以带悬挑金属板和线条分隔的玻璃幕墙及干挂花岗石板材为主,现代材料演绎医院特色符号,收到了稳健和谐的效果。
六、结语
室内庭院景观设计范文5
关键词:棕榈; 植物;园林; 应用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rich and colorful garden plants, production in tropical, subtropical sort is various, the various forms of palm plants, because of its other species unmatched advantages, and be garden designer widely adopted.
Keywords: palm; Plants; Garden; 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 S5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棕榈植物是典型的热带植物,又是园林植物中的佼佼者,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云南、海南5省区。我国棕榈植物资源的不断开发和国外品种的不断引入,人们为追求热带风光而大量采用它,棕榈植物逐渐成为园林植物的新宠。
1棕榈植物在园林中的作用
棕榈科植物树型多样、独特,颇具南国风光特色,高大的树种达数十米,树姿雄伟,茎干单生,苍劲挺拔,加上叶型美观,与茎干相映成趣,可作主景树;有些种类,茎干丛生,树影婆娑,宜作配景树种;低矮的种类,株型秀丽,栽种于盆中,作盆景观赏。棕榈植物一般能生长在瘦瘠缺肥的土里,成长生不需经常追肥浇水。它不像树木那样由于到处长分枝而需经常修剪。棕榈植物基本上是常绿植物,没有季节的变黄和落叶。有多种棕榈能够耐盐碱和耐旱,能够直接种植于海风猛烈的沙漠边缘工区。棕榈科植物以单植、列植或群植形式,广泛应用于道路、公园、庭院、厂区及盆景绿化。
1.1道路绿化
棕榈科植物树型美,落叶少。常用于市区和国内的道路绿化,与道路附近的建筑物和其它公共设施配套。如大王椰子、假槟榔,董棕、海枣、蒲葵等独干乔木型种类其树干粗壮高大,挺拔清秀,雄伟壮观,且树体通视良好,利于交通安全,可把它们列于道路两旁,分车带或中央绿带上,犹如队列整齐的仪仗队,具有雄伟庄严的气氛。如华南植物园的王椰路就因路边两排整齐的大王椰子而闻名。在道路变道外侧,栽种大王椰子,霸王棕,华盛顿棕榈等以引导行车方向,而且这些高大挺拔的棕榈树也可使驾驶员产生安全感,在道路的回旋交汇处及中央隔离带上,可配植低矮的棕榈植物,如棕竹,美丽针葵等,既不妨碍司机及行人视线,也不会遮挡街景,同时,棕榈植物根系经许多常绿乔木浅,不会危及墙基及地下管线安全。1.2公园绿化
在公园里,棕榈科植物除了作为国中道路绿化树种外,还可种植形成棕榈植物区或棕榈岛,或点缀于公园山石门窗等景观之中。通常在公园中较开阔的地带,选择适宜生长的棕榈科植物种类,栽植成片具热带,南亚热带绮丽风光的棕榈植物区。种植时,可以单独群植,也可以多种混植成景,常见选择的种类有假槟榔、大王椰子、蒲葵、海枣、短穗鱼尾葵等。而在公园的山石,水旁,景墙,门窗前后可以点缀种植少量棕榈科植物,与原来相映成趣,做到即与原景相匹配,又能增添生机和活力。在这些区域,一般选用较为低矮、秀丽的种类,如散尾葵、棕竹、美丽针葵等。
1.3庭院绿化
庭院绿化范围包括居住区游园,宅旁绿地,公用事业绿地,公共建筑庭院及内庭的绿化等。在庭院绿化中,以短穗鱼尾葵、棕竹、三药槟榔等多干丛生型种类,紧密种植成一道绿色屏障,用以分隔庭院空间,增加景观层次;以隔挡长上厕所、垃圾房等俗陋处所,通过遮和藏,令建筑与绿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可谓方法简便,效果美观;密植成绿墙,用于庭院中各类雕塑作品的背景,令主景雕塑跃然入目;以美丽针葵等仪态轻盈雅致与各类景石组合配植,别具情趣,植于墙前、廊边;利用不同的造景效果
1.4作为街道树
棕榈植物的树干笔直,没有分枝,对驾驶员来说不妨碍视线,特别是在转弯处和路口边。棕榈的树冠高在顶上,对双层巴士等高大车辆的通过不造成阻碍。在高速公路上车辆快速驶过所引起之疾劲风,往往对其它植物生长不利,但由于棕榈是一柱擎天,下面的疾劲风对它顶上的树冠生长一点影响都没有。棕榈不掉碎叶子,不会淤塞下水道。棕榈植物种植非常方便简单,种上一年后便基本上可以让它自生自长。当然能定时的浇水施肥,会令它生长更加完美。
1.5作为海边用树
目前国内能够直接种植于海边的乔木很少。海边植物必须能经受潮湿而有咸气的海风长期吹刮,季节性的飓风吹袭,天空直射或水面地面反射的强烈阳光,以及适应生长于海边瘦瘠及重沙质的泥土。很多棕榈植物的原产地就是在各大洋的海岛上,所以能适应种植于海边的也有几十个种。
1.6作为游泳池用树
热带棕榈一般喜水,因不吸引昆虫及毒蛇作巢,不掉碎叶,没有分枝树干,是一个十分干净安全的游泳池用树。但国内常用的是“食用椰子树”。在国外很少采用,因为椰果被风吹掉下来是可以致命的。
1.7作为公共场所用树
因为棕榈科植物具有独特的形态,树体干净又容易管理,很多公共场所都可以使用。棕榈植物和花木混种,可以取得园艺设计上的完美效果。
1.8作为室内植物
如果需要在室内长期摆放一株1米高以上的耐荫性盆栽植物,棕榈科是最好的选择。在欧美,办公室摆放最多的就是“缨络椰子”(Howea forsteriana).在台湾,“竹节椰子”(Chamaedorea seifrizii)非常普遍地作为公司开张叶的贺品,它比花篮耐用十倍以上。国外许多高级民宅都在客厅里摆放棕榈植物用以点缀及净化空气。
2 棕榈植物的配植方式
棕榈科植物如何与其它植物搭配,合情合理地表达设计的主题,其实并无定法,这种搭配往往是设计师思维的和手法的体现,也是决定一个设计方案成败的关键,“因地制宜”、“因时而异”是一个总的原则,只有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植物的搭配,才会取得最佳的设计效果。
2.1 丛植:棕榈植物姿态优美且独特,颇具欣赏价植,但对于个体较单薄矮小的品种,丛植是将其个体美与群体美展现出来的最佳方式。同种棕榈植物成组植、疏密有致,再配以球形灌木或片植地花,高低错落,顾盼生情。
2.2 群植:将植物作为一个类别群体种植,这种种植方法叫群值。将棕榈植物作为一个类别群体种植,这种种植方法更加突出了群体美,增加群体的感染力,突出人造景观的意境,使人们在成片的棕榈种植园内,自然而然地联想到热带风光。
2.3 孤植:棕榈植物都以丛植为主,但有些姿态出众的个体,也不防让宠独领。孤植宜选用形体较大,姿态优美的品种。
2.4 列植:沿直线或曲线以等距或按一定的变化规律而进行的植物种植方式。
3棕榈植物总体配置原则
即统一、调和、均衡、韵律四大原理。
3.1统一原理的运用:又称变化与统一原则,植物配置时,树形、色彩、线条、叶干质地及比例都要有一定的差异和变化,显示多样性,但又要使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的相似性,引起统一感,这也是一种对立与统一的关系。
3.2调和的原则:即协调和对比的原则。在景区与景区之间,调和过度很重要,但大片反复的一致性、近似性,会使游人产生单调感、疲倦感。故在景区之间,采用叶色、树形对比强烈的树种将它们区分开来,以引人注目。
3.3均衡的原则:以植物数量的比例作依据的平衡原则。
3.4韵律的原则:即在配置中,将同一种对比反复运用。
3结语
探讨了棕榈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情况,得出棕榈植物完全符合园林绿化的需要,应大力开发与利用。充分展示它独特的魅力,向人们表现它们的韵味与雅趣,创造园林意境。为人们带来自然优美,风格独特的休闲娱乐空间
参考文献
[1] 熊运海.园林植物造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室内庭院景观设计范文6
关键词:空间序列;度假酒店;空间尺度;客房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华南热带滨海度假酒店的建筑布局随着一个游客的入住而组织一条空间序列,分别为:序列的开篇——门廊门厅、序列的——大堂休息厅、序列的过度——交通空间、序列的结尾——客房区域。下文分析空间序列在热带滨海度假酒店中的运用研究
1门廊门厅
游人在抵达酒店后,首先看到的就是酒店的门廊门厅,它给人们的第一印象直接影响着人们对酒店的整体感觉。门廊门厅对度假酒店来说,不仅是供游人进出的通道,更是建筑主体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一种过渡空间,是整个公共空间序列的开篇。
因亚龙湾滨海度假酒店地处热带地区,空间大多通透开放,入口门厅和大堂空间界面模糊,因此入口门厅和大堂形成一个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这是华南热带地区较为典型的度假酒店公共空间处理手法。
1.1 门廊门厅的构成要素
入口门厅是度假酒店的过渡空间,因为亚龙湾气候炎热,建筑讲求开敞通透,所以滨海度假酒店的入口门厅常和入口雨篷结合一起设计,使得室内外空间混为一体增加空间流动性。其入口门厅一般包括雨篷、车道、门廊。
雨篷:华南热带滨海度假酒店设计中经常采用突出式的门廊门厅来组织人流和车流,雨篷是指在入口上方的建筑悬挑或单独支撑的部分,在其下方可以形成供游人进出时遮风避雨的开敞空间(图5.1)。
车道:因为度假酒店的客人大部分为需要坐车到达酒店的外地旅客,所以门厅必须设有车道供旅客乘车直接到达,提高可达性(图5.2)。
门廊:在入口门厅设计门廊的目的是方便客人分流。到度假酒店的客人有的是要参加会议,有的是旅游度假,所以到达入口门厅后需要分流,因为华南热带地区气候炎热,湿润多雨,需要有盖顶的开敞门廊把入口门厅和酒店各功能区入口连接,方便客人使用。
1.2 门廊门厅的空间尺度
设计者不应该局限于最基本的功能净尺度,更要认识到度假酒店在众多竞争对手中想脱颖而出给客人留下深刻印象,入口门厅的标志性也是必不可少。影响入口门厅尺度的因素主要是门厅的高度(H)和屋顶平面投影纵深(D)以及屋顶平面投影宽度(S)。亚龙湾典型五星级滨海度假酒店的雨篷尺寸分别为:H=4.5至11m,D=8.6至22.5m,S=8.2至35m,这些数据说明了同样等级的度假酒店纵使客房数和配套设施上差别不大,但雨篷尺度差别比较大,由此可见,雨篷的尺度在满足功能净尺寸的基础上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1.3 车道的空间尺度
车道是入口处的车行路线及停车下客的地方,等候出租车需要一定的空间,顾客及行李上下车也需要短期的停留空间,所以前庭设计要考虑流出足够的空间进行疏散,其宽度应在5.5 m以上。同时还要考虑一般车辆和团队大型客车以及租车等情况,宽度可达8—12 m,并将大小车道分开设置。车道的宽度对雨篷的进深尺寸也有一定的影响,车道中间不应有粗大的柱子,同时车道一般设在雨篷下的柱距为8—12 m的下跨里。
1.4 门廊的空间尺度
亚龙湾酒店案例都非常讲究门廊和雨篷在尺度上的比例关系。门廊作为入口门厅的人流分支,其空间尺度不必太大。根据一股人流的通行宽度为0.5 m,加上行李宽度大约为每股人流0.9 m,因此连廊的净宽尺寸一般为1.8—3.6 m,高度一般为3.5—4 m。
1.5 门廊门厅的造型设计
作为游人的第一眼印象,设计好门廊门厅的造型十分重要,其重中之重是雨篷。华南热带度假酒店的门廊门厅设计时能够当与酒店的整体风格特征保持一致,并体现出华南热带地区的地域特征。经调研,现有亚龙湾滨海度假酒店的入口雨篷主要有坡屋顶、玻璃光棚平顶、仿乡土构筑物和欧式拱门四类。其中有部分案例会结合华南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表现出独特的地域性。例如三亚红树林度假酒店的入口雨篷设计采用了原木材料并运用传统的木构式搭建,灵感来源于原住民黎族的传统建筑元素。
2大堂休息厅
2.1 大堂休息厅的空间尺度
大堂休息厅的尺度取决于酒店的档次和规模,亚龙湾滨海度假酒店一般为大型综合性度假酒店,因此需要大面积的大堂休息厅容纳客人,客人在大堂休息厅内的活动主要包括到达休息、会客交谈、上网游戏、参观拍照、等候出发等,为满足不同客人的需求大堂休息厅的面积指标应该随着酒店管理和设计的发展而不断提高。
通过对亚龙湾滨海度假酒店的调研显示,大堂休息厅一般为3开间形式,设计一到两个交往空间组团,面宽尺寸分别为15—20 m和30—40 m两种级别,前者主要给人一种舒适的归属感,后者则给人一种宽松的度假感。休息厅的高度少则为8 m高,部分酒店大堂休息厅高达15 m左右,如三亚喜来登度假酒店、丽思卡尔顿度假酒店、三亚希尔顿酒店。
2.2 大堂休息厅的空间界面设计
大堂休息厅作为客人进入酒店后亲身体验的第一道空间,必须给客人营造一个地域性突出的热带建筑空间,亚龙湾滨海度假酒店建筑的一大特点是讲究空间的通透流动、宽敞开放,所以空间界面的设计应具有渗透性。在三亚滨海度假酒店中增加大堂休息厅室内外空间渗透性的常用建筑设计手法有三种:内庭院;半室外灰空间和采光天窗。
内庭院通常适用于大堂休息厅离海较远,不能直观感受到海景的大堂区设计,通过在大堂区的空间序列中增加内庭院或者水院,迅速拉近客人和自然环境的距离,因为人与生俱来就有亲近植物和水体的习惯,内庭院的穿插是让客人获得愉悦心情的有效途径,同时也增加了大堂区的空间层次,并促进大堂休息厅室内空气流通,改善室内热环境。
半室外灰空间主要是指利用挑檐或者敞廊所形成的室内外过渡空间,它能够提供一个遮阴效果良好、光影变化丰富的场所给客人来进行与大自然的对话,结合室外水景及运动区,为客人的室外活动提供了可能。这种半室外灰空间能够丰富酒店大堂区的立面造型,带来更加丰富的光影效果。
采光天窗是引入自然光线的主要手段,在滨海度假酒店中自然光能够营造和谐舒适的室内气氛,表现空间的意境,满足客人追求阳光享受自然的心理需求。合理利用好天光能形成光影效果独特的入口门厅、宽敞明亮的大堂空间、休闲交往的天光中庭等。热带地区的太阳高度角比较高,因此酒店大堂休息厅采用顶光的时候应该注意在玻璃天窗顶部增加遮阳百叶,防止太阳直射光进入大堂室内,同时营造戏剧性的室内光影效果。
2.3 大堂休息厅的细部设计
大堂休息厅是度假酒店的重要部分,度假酒店要体现尊重本土文化的创作理念,首先就要在度假酒店大堂休息厅的设计中充分展现本土建筑的地域性和文化性。设计师在作细部设计时可以通过地方性材料和提炼地方文化元素等方式来表现大堂休息厅的文化属性。调研中发现通过地方性细部设计来表现大堂休息厅的文化属性比较成功的有以下方面:吊顶装饰;传统花窗;装饰杂件。
吊顶装饰:天花作为构成空间的另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它限定了空间的高度。对于亚龙湾滨海度假酒店的大堂区空间来说,天花的结构和风格将直接对整个空间的意境和客人的心理产生影响,因此是设计的重点之一。
传统花窗:亚龙湾滨海度假酒店大堂区的门窗通常为折叠门窗,一方面因为地处热带,建筑需要尽量开敞通透,建筑室内外界面的门窗尽可能打开,另一方面因为夏季常有风暴雨,需要建筑室内外界面的门窗可以紧闭。
装饰杂件:华南热带地区人民对生活的态度是乐天的、热爱自然的,而海南更是一个黎、苗少数民族众多的地区,各种盛行,因此在滨海度假酒店的大堂设计中应该增加一些宗教元素,如佛像、图腾、浮雕、蜡染等反映出宗教文化和民族文化的装饰物,可以增加地域文化特色。此外在大堂休息厅室内多用藤、麻、竹、陶、茅草等天然材料做成的装饰品。
3交通空间
3.1 交通空间的空间尺度
通常,客房区域交通空间的宽度取决于疏散时所需要的宽度,虽然规范要求的最小值为1.2 m,但一般的高标准城市酒店也做到1.5—1.9 m,作为以休闲度假为主要功能的滨海度假酒店的应该适当加大。而公共区域的交通空间因为度假酒店客人种类的多样性和流线组织的复杂性,在流线设计中需要增加交通空间的面积以保证各种流线的不会交叉干扰。此外,交通空间尺度的增大可以给客人一种宽松的空间感受、一种舒适的度假氛围,客人可以在行走的过程中随性停留欣赏室内酒店设计和室外园林绿化,所以净宽尺寸一般为1.8—3.6 m,高度一般为3.5—4.0 m或同层通高,如丽斯卡尔顿酒店的走道宽4 m,喜来登酒店的走道宽6 m,凯宾斯基的敞廊也有4 m净宽。
3.2 交通空间的细部设计
调研中发现亚龙湾滨海度假酒店客房区域的交通空间细部设计和高端城市商务酒店差别不大,亚龙湾滨海度假酒店公共区域的交通空间细部设计比较注重的地方往往有以下3个方面:地面铺装;天花吊顶和墙柱饰面。
地面是构成建筑空间的基本元素,由于交通空间使用较为频繁,所以经常性翻新的话比较困难并影响正常的经营,所以在交通密集、易遭受冲击或摩擦(如行李拖箱等)的区域尽量采用耐用材料,如强化大理石和水磨石等,同时这样能给客人一种凉爽的感觉。因为华南热带滨海度假酒店的公共交通空间通常不设空调设备,因此不使用地毯,常代之以仿古砖、耐磨抛光砖或者花岗岩。运用不同材质的地面也能暗示流线的转折。
天花限定了交通空间的高度。对华南热带滨海度假酒店的交通空间来说,天花的结构和风格将直接对整个交通空间的格调和客人的心理产生影响,因此是交通空间细部设计的重点之一。
度假酒店的墙柱饰面与城市商务酒店应有所区别,度假酒店设计要体现出亲近自然的特征并反映出一种地域文化,因此墙面处理用材用色都追求朴素自然的风格,而不应像高档商务酒店所追求的奢华或现代。三亚滨海五星级度假酒店的墙柱饰面通常采用三亚当地石材,包括火山石、砂岩、虎皮石、毛石等。
4 客房设计
本次调研发现,华南热带滨海度假酒店的客房按一般建筑布局分可分为集约式和独立式两种。因为目前多数度假酒店采取了集约式布局手法,所以下文重点分析在集约式客房中具体的设计手法。
4.1开间形式特征
华南热带滨海度假酒店区别于一般城市商务酒店,其集约式客房为了取得更大的景观面,开间尺寸往往更大,如三亚红树林度假酒店和三亚喜来登度假酒店的客房都为5m开间,而一般城市商务酒店的客房开间多数为4—4.5m。同时,为了满足度假酒店往往以家庭为单位的住宿特点,被调研的度假酒店都充分考虑到客房户型的灵活性,表现在以一个标准间为单元,以两个或三个单元改造成套房。
4.2 门窗开启特征
华南热带滨海度假酒店为了取得更大的景观面,还表现在客房的门窗上。原则是,能设置客房阳台时,以大面积落地玻璃为室内外的界面,最大限度地增加垂直方向的视角。
4.3 浴室布置特征
调研客房设计时发现,设计师除满足必备的条件外,力求突破,针对旧有客房的格局,从卫生间的固定模式入手,打破现状,大胆地提出“开放式卫生间”格局,将通常设计中卫生间与客房之间的隔墙打通,浴盆靠客房外墙设置,浴盆侧上部或设计为可开启百叶窗或设计成完全开敞的软性窗帘,使旅客在沐浴放松中仍能受扑面而来的海风、海景,无时无刻都能感受到海的魅力,这样设计还有一个更深层的考虑是,靠外墙布置的浴卫空间恰恰起到热工上的隔热空气间层的作用,这种主动式的隔热做法是热带地区所特有的,它改善了客房的热环境.降低了空调器的能耗量。
参考文献
[1]曹阳,赵小爽,葛磊.三亚银泰度假酒店景观设计[J].城市建筑,2007,(04):63-66
[2]陈南江.滨水度假区旅游规划创新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D],2005
[3]陈孝京.发展具有热带生态特色的建筑文化—海南优秀建筑设计概述[J].今日海南,2003,(08):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