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范文1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战略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国家,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不仅能推动落后地区经济发展,还能促进了和谐社会、小康社会的发展。

一、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战略

(一)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是指以研究少数民族地区县域劳动者为主体,以少数民族地区的行政县域为范围,以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技能为主题,以实现少数民族地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为目标的行政性区域经济。

(二)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战略。(1)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经济发展战略就是指一个国家、地区或者经济部门依据本区域、部门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条件的分析和估量而制定出来的指导经济活动的总体规划及其实施途径。经济发展战略从所涉及的范围又分为:宏观经济发展战略、中观经济发展战略和微观经济发展战略。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属于中观经济发展战略,是根据县域范围内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县域在所属的经济区域中的地位和作用,对其在较长时期内的经济发展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和实现这些目标,而进行的具有全局性、综合性的谋划。(2)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从少数民族地区出发,通过对少数民族地区各个县域经济发展的各因素、条件等进行分析,研究和制定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所要达到的目标,采取全局性、综合性的方针、政策的指导,促进经济的发展。

二、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不足

(一)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发展。在此发展目标下,少数民族地区的县域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少数民族地区交通、教育、卫生、医疗等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农业、工业和服务业都得到了全面发展,产值增幅较大;人均收入得到了提高,就业人口数量增加,缓解了就业压力。

(二)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不足。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在国家政策扶持下,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从全国县域经济发展的范围来看,仍然处于不利地位,表现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和发展不平衡等。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

(1)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中经济发展主体不明确。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过于依赖各级政府的扶持和干预,发展县域经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经济发展的内生性较弱;同时,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与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相脱节,经济发展的促进性较弱。(2)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业比重特别是传统农业比重较高,工业和商业比重较低,产业结构层次不合理,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由于长期受重传统重农轻商思想的影响,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只注重农业的发展,忽视了工业、商业和服务业的发展,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严重失衡。(3)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规模小,城镇化发展落后,经济结构单一。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城镇密度和面积小,城镇化水平低,规模经济效应得不到发挥,经济力量薄弱,城镇经济的辐射功能差,经济发展较慢。

三、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战略

(一)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原则。(1)明确经济发展主体原则。明确县域经济的发展主体,才能发展县域经济。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体就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劳动者。认真处理好少数民族地区劳动者的主体地位与县域经济活动的主导地位的关系,才能有效调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主体的积极性,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2)实施工业化导向原则。少数民族地区长期受到传统农业思想的影响,技术相对落后,工业化程度低。不断提高少数民族劳动者的素质技能和社会地位,努力改变生产技术,使其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工业化发展,改变贫穷落后的经济现状。(3)发展特色,突出特色原则。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相对特殊,其县域内资源、文化等相对特殊。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要从特色出发,体现经济的特色优越性和特色潜力,以特色作为出发点,打造特色产业和特色经济。(4)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原则。在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中,处理好中心城市和县域经济、中心城市与农村等发展的关系,发展县城、乡镇的经济辐射作用,推进农牧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建设。(5)构建循环经济,实行可持续发展原则。少数民族地区自然资源、物质资源丰富。在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同时,要保护好生态环境,正确处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率,积极构建循环经济,实现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1)确定少数民族地区劳动者的县域经济发展主体地位,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少数民族地区劳动者的主体地位得到确立和保障,但是与其他县域相比,其素质技能较低。少数民族地区可以通过发展教育事业,推行中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等,提高少数民族素质,实现传统农业化向现代工业化的转变。(2)突出特色,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特色经济。少数民族地区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必然要求突出特色,强调特色,以特色作为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利用优势资源,不断开拓创新,发展特色农业、特色工业、特色旅游业、特色文化产业等,全面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3)大力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少数民族地区生产、生活方式落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相对滞后。大力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立文明的活动场所,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4)政府及职能部门健全市场机制,加大扶持力度,全面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县域经济属于行政性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的发展必然离不开政府和职能部门的宏观调控。少数民族地区县域政府及职能部门运用有效的政策和法规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进行扶持和宏观调控,建立县域经济服务性的政府,健全市场机制,合理有效的进行资源配置,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全面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

综上所述,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经济发展战略的统筹和指导。切合实际的经济发展战略,不仅能调动少数民族地区劳动者的积极性,还能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循环经济的发展,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

参考文献: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范文2

通过对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现状的剖析,可以发现,目前的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已经走入一个发展怪圈,即“人口增长速度快,人口文化素质低,资源开发粗放式,生态环境日渐恶化,产业结构不平衡,经济发展滞后”。面对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残酷现实,我们必须深刻反省,面对已经长鸣的警钟,我们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和手段。否则,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问题会日益严峻。面对刻不容缓的问题,努力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即能够促进四个要素和谐发展的战略措施,是我们肩负的责任和重担。

(一)制定科学的少数民族人口发展战略

在制定一个科学的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发展战略之前,应当充分结合各种影响因素。因为该战略是实现少数民族地区人口控制的保证,是科学计划生育政策出台的基础,所以,该战略的策划、拟定和实施都要经过多方面视角的分析,全面综合的考虑,保证科学性。首先,转变传统思想,拓宽发展思路。摆脱计划生育促进家庭发展的局限,从区域范畴内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和谐发展的广域视角制定计划生育政策。例如,通过构建和设立少数民族地区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规定和贫困地区“少生快富”扶贫工程的长效机制,这是抑制人口过快增长和规模过大的有效手段。关注人口与医疗卫生、妇幼保健之间的密切关系,做好产前检查、孕中筛查等工作,这些是能够保证婴儿的优生率,以及降低孕产妇和婴幼儿的死亡率的有效手段和方法,能够切实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的健康水平。将优生优育知识普及到广大群众中,让他们形成并构建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此外,将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等内容充分与人口发展及控制紧密联系起来。在符合国家整体的人口发展战略的基础上,改变一刀切的传统作风,保证计划生育政策更灵活、更人性化,同时着重建设与人口控制相关的保障体系,切实保证人口增长得到合理的、科学的控制。

(二)提高少数民族人口文化素质,构建强势人力资本

一方面,人口过快增长已经给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阻力,因此,除了要完善人口综合管理体制、构建优生优育体系外,还要考虑人口问题;另一方面,数民族地区人口文化素质问题也已成为影响和制约整体社会劳动力提高的关键因素,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地处偏远,很多都是山区或农村及各方面发展薄弱的地区。因此,提高人口文化素质的首要任务是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缩小少数民族地区与非少数民族地区的差距。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不断提高教师工资待遇,进而完善教师培训计划,提升教师素质,从而带动整体人口素质的进步。[3]此外,由于很多少数民族地区属于农村,他们的发展空间也扎根于农村,肩负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市化的两大重担,人力资本毫无疑问地成为发展的中流砥柱。因此,在加大农村基础教育的同时,还要重视职业技术的培训,强化继续教育的培训,壮大具有文化和劳动技能的队伍,切实提高少数民族人民的文化素质。

(三)合理开发资源,发挥资源优势

丰富的资源是少数民族地区的优势,也是发展经济的助推器。但是如上文分析,这些资源优势却夹杂着很多限制的成分和因素。一些资源不利于开发,很难转换成经济发展优势。而有些资源被少数民族地区的居民盲目开发,又导致环境恶化,虽短期内经济出现增长,但是长此以往,这种资源开发将付出沉重的代价。因此,合理开发资源,有效将丰富的资源转化为经济的优势是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迫在眉睫的重要问题。首先,开发资源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市场的需求分析、开发的可能性分析以及技术条件。可以按照市场———技术———资源———产品的开发序列,将资源有效转化为产品。[4]其次,还要加强应用性研究。对资源的种类和数量进行普查,制定综合性的开发方针策略。开发资源必须紧紧围绕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和谐发展的主线,注重社会、经济、生态三者效益的密切联系。紧紧围绕环保的经济发展、资源开发理念,参照国内外最先进的资源开发理念,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工业生产模式。该模式既能满足资源开发,又能保证资源开发、生产效率的最大化。这是一个新型的工业化道路,该发展模式的核心内容就是清洁生产,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化发展。例如,新疆就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即在大力开发资源环境的同时,采用优势资源转换的战略方针,这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四)缩小地区经济差距,促进民族共同繁荣

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处于一个既定的社会制度和格局下,在现有的经济现状和技术发展水平下,多数地区呈现基于民族自我意识的开发理念,即便是实现民族崛起,也会造成民族地区的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不协调现象,甚至出现严重失衡的现象。因此,结合少数民族的自然环境、特定发展经济阶段,打破区域偏见,改变以往仅仅求生存和发展的狭隘自我民族意识,将各民族、各区域的发展计划整合起来,制定能够符合各族人民的发展策略,实现各民族平等繁荣。[5]例如,新疆区域发展出现严重失衡的状况,区域间的差异也呈现扩大化的趋势,这不但阻碍了新疆经济的发展,而且给社会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但是通过政府的转移支付方式,实现了区域间经济差最小化,并且通过调整区域经济的空间结构,实现了要素市场的共享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全面促进了距区域间经济的和谐发展,缩小了经济差距,实现了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五)扶持主导产业的发展,发挥城镇经济职能的辐射作用

作为少数民族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能否持续稳定发展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消除区域偏见,构建共同繁荣是发展的基础,但是,选择合适的主导产业才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加速器,才是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关键和主导因素。只有主导产业先发展,才能引导相关产业,带动基础产业的共同发展,构建规模性的产业发展网络,从而成为促进民族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而主导产业的扶持,需要政策的支持、消除发展的不利因素,通过科学制定行政区域的政治职能,降低在经济改革和区域经济运行中的行政干预,保障民族区域内的经济在受到宏观调控、市场调节和法律约束三方面的作用下,才能够实现区域间的资源优势的体现,构成稳定发展的主导产业,推进经济发展的步伐。城镇化经济职能的辐射作用是少数民族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协调发展的保障。因为少数民族的发展受到自然条件、基础设施、交通状况等条件的制约。因此,条件相对优越的城镇如果能够发挥其经济职能,[6]将会带动民族地区繁荣发展的经济增长。形成产业发展的极核,带动其他城镇经济发展处于弱势的地区,努力改善市镇的公共服务水平,完善民族地区市镇的综合功能,进而促进民族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六)发挥政府行为职能的有效作用,推动扶贫计划发展

少数民族地区政府在各种生产要素和行政管理格局中处于主导地位。由于历史的原因,很多民族地区政府机构出现了膨胀等现象,加之处于弱势的区域发展能力,这些都促使民族地区的财政赤字问题严峻,也形成了容易滋生腐败的温床。因此,只有规范各级政府的行为职能,才能保障各民族地区的管理机制得到完善。只有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体制的提前改革,进行对各级政府经济职能进行弱化,对庞大的政府机构人员进行裁减,从根本上改变政府的工作价值观念,保障工作、政策和措施都能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增强民族团结,将成为政府的行为准则,而且是评价一个政府行为的标准。政府要加强制定科学合理的扶贫设计和规划,有效利用财政扶贫资金,将资金重点应用到最贫困的地区,结合少数民族各自的实际情况,扬长避短,寻找合适的脱贫致富的方法。有效发挥政府行为职能,合理实施扶贫计划,这是促进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式,也是实现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和谐发展的基本要素。

二、结论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范文3

[关键词]民族地区;城镇化;现状;对策研究

城镇化是经济城镇化、人口城镇化、空间城镇化三个方面的综合(孙文久,2006)。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一直很重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以及民生等发展问题,民族地区的发展是我国整体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部分。目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主要包括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和三个少数民族聚居省市,其分别是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和青海省、云南省、贵州省,此外,四川省、重庆市也聚居了大量的少数民族。可见,我国的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在海拔较高的西部地区、熔岩较多的西南山区以及沙漠干旱地区。

1我国民族地区基本情况

1.1民族地区资源丰富

一方面,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民族地区拥有全国一半以上的矿产资源和土地资源,且全国80%以上的淡水在西部地区,其中新疆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由此可见,少数民族地区有着十分丰富的自然资源。另一方面,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民族资源。我国不仅有55个少数民族,在语言方面除了汉语外还有53种民族语言,还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习俗。

1.2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差距明显

从总体来看,2014年末少数民族省区的地区生产总值总额为70773.77亿元,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1.16%。从民族地区各省份比较来看,2000年末,人均GDP为6488.70元,而贵州省人均GDP为2742.07元,两省相差2倍多;2005年末,内蒙古、宁夏、新疆、青海四省(区)各自人均GDP均超过10000元,而贵州、云南、广西、等地人均GDP仍只有5000~9000元不等的水平,尤其是贵州省,只达到5376.46元的人均GDP水平;2010年末,内蒙古人均GDP已达47216.83元,但其他少数民族地区人均GDP水平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4年末,各地区的经济差距越来越大,内蒙古地区人均GDP已达70938.88元,而少数民族地区里水平最低的贵州省仅有27184.11元/人,两省差距已由2000年的3746.63元/人上升到43754.77元/人,其他地区的差距也较大。就以上数据显示可知,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不仅整体经济水平较低,而且各少数民族省区之间也存在明显的地区差距。

1.3民族地区自身条件较差

一方面,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以高原、盆地、沙漠和山地为主,地理条件差,经济发展较慢,产业结构滞后,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导致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另一方面,我国民族地区人们平均受教育水平偏低,思想观念较为落后。据《中国统计年鉴》统计,2014年末,全国共有2529所普通高等学校,而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仅拥有188所普通高校,只占全国高校的7.43%,西南地区少数聚居的省市其普通高校也仅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13.7%。

2我国民族地区农村城镇化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2.1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但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城镇化率来看,我国民族省区平均城镇化率由2005年末的35.32%(全国平均水平44.34%)到2014年末的45.31%(全国平均水平54.77%),各省区城镇化增速明显,近十年来各省区城镇化率平均上升了10%左右,但仍低于全国平均城镇化水平。其中,内蒙古自2001年以来,建设了以呼和浩特、包头、赤峰、通辽、呼伦贝尔等为中心的东、中、西部城镇群,并对101个旗县区的中心城镇也加强了市政设施建设和城镇公共服务建设,城镇化推进速度加快,其城镇化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由此说明,我国民族地区城镇化虽得到快速发展,但相对其他非民族地区而言,其城镇化建设仍比较落后。

2.2三大产业不断发展,但产业结构不协调

从产业结构来看,从1995~2014年,我国第一产业比重从19.66%到9.17%,第二产业比重从46.68%到42.72%,第三产业比重从33.66%到48.11%,平均趋势为第一产业比重逐年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先增后减,第三产业比重逐年上升,且第三产业比重于2014年末已超过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民族地区第一、第二产业变化情况虽与全国趋势大体一致,但第一、二产业比重较全国水平偏高,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除、贵州、云南较高外,其他地区比重偏低,广西、新疆、青海等地呈现波动变化,产业结构发展并不协调。

2.3城镇规模小,结构体系不合理

我国民族地区所占面积为全国国土面积的1/3,但其城镇规模却非常小。从全部地级及以上城镇个数来看,民族地区2014年末的城镇个数为49个,而全国地级及以上城镇个数为292个,民族地区仅占16.78%;从城镇建设用地来看,2014年末,我国八省区民族地区城市建设用地占区域总面积比重约为0.088%,内蒙古、仅为0.01%,而新疆、青海还不足0.01%。民族地区城镇结构体系也不合理。2014年末,我国市辖区人口达100万及以上的城市有143个,50~100万的城镇有98个,50万以下的城镇有51个;而民族地区市辖区人口达100万及以上的城市仅有16个,50~100万的城镇有12个,50万以下的城镇有21个。由此可见,我国民族地区大、中、小城镇比例不协调,小城镇居多,缺乏辐射和聚集能力强的大城市带动地区发展。我国民族地区属于地域广阔,但总体城镇建设缓慢,城镇相对密度偏低,城镇规模较小,且城镇化相对滞后。

2.4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足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截止2014年末,全国道路长度为35.2万km,民族地区道路长度总和为3.72万km,占全国的10.57%。其中,道路长度为0.06万km,青海道路长度为0.09万km,均不足0.1万km,且其余六省市也都在1万km以下,道路建设比重较小。此外,2014年末,全国公共交通运营车辆已达476255辆,但民族省区公共交通运营车辆总数才达45040辆,仅占全国的9.46%。可见,民族省区在道路建设和公共设施建设方面比重都还有待提高。

2.5政策优势明显,但地区配套支撑不足

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西部大开发”、“一路一带”发展战略等,都是国家从政策上、资金上、技术上、人才上等多方面给予西部地区大力支持,增加少数民族地区获得外部资源的机会,大力推进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在政策上给予了大力支持,但是由于少数民族地区自身条件限制,如资金、设施、人力等配套设施跟不上,其发展仍十分缓慢。

3对策建议

第一,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民族地区可依托自身丰富独特的自然资源、生物资源和人文资源等,引进先进技术,引入投资企业,开发民族地区独具特色的产品,发展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色优势产业,如地区特色产业、生态农业产业、工业、旅游业等产业。

第二,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首先要完善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在建设民族地区基础设施时,一方面各地区要解决好农村与农村、农村与城镇、城镇与城镇之间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各体系之间的相互联系,推动相互间经济的快速发展,进而推动城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各地区也要加强对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如:加强对学校、医院、卫生站、图书馆等教育、医疗和商业设施的建设。在完善民族地区公共服务建设的同时,也要注重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

第三,统筹城乡,促进区域均衡可持续发展。只有坚持城乡统筹发展,促进城乡产业、经济共同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村、农民、农业问题,才能逐步缩小地区差距,缩小城乡差距,减少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均衡,也才能持续、健康、有效的推动农村城镇化的发展。

第四,认真落实政府政策,提高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在民族地区农村城镇化发展进程中,由于文化差异、民族差异、经济差异等各种差异性的存在,各地政府更有义务在发展的进程中做好城镇发展规划管理、投资融资政策、社保制度、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为当地的发展减少阻碍和压力,更好的促进当地经济、城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文久.区域经济学[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

[2]杜永红,宋建新.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对策研究[J].当代经济,2015(01):22-23.

[3]倪鹏飞.关于中国新型城镇化的若干思考[J].经济纵横,2014(09):11-13.

[4]邵大伟,吴殿鸣.山东省人口城镇化动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经济地理,2013(09):51-57.

[5]肖应明.时代化视角下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探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4(06):38-43.

[6]斯丽娟.西部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问题研究—以甘肃省临夏州为例[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1):106-111.

[7]冯雪红,王玉强.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研究现状与走向述评[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03):134-139.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范文4

少数民族多数位于偏远的地区,一般人口较少,森林自然资源丰富,人均占有量高,但由于经济发展受到种种限制,导致经济水平不高。林业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但目前少数民族的林业发展还面临着许多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实行如推广林业科技等措施,才可以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经济状况,可以保护环境,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资源浪费,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路。

2当前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林业科技推广的现状

2.1相关组织机构和队伍建设

目前很多少数民族地区在进行林业科技推广的过程中,逐渐建立起了一些组织机构和人才队伍,如林业科学研究所、林业科学研究中心、地方林业技术推广站等等。这些队伍深入少数民族地区,充分了解当地贫困现状和林业产业情况,建立起各类公园、苗圃、林场等林业科技实验场地,积极开展林业科研、推广工作。这些技术人员充分运用林学、园艺、林业的有关技术,对少数民族的林业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2.2对科技成果的应用与推广

少数民族地区的林业科技工作者在研究有关林业科技成果的工作中,培育了一批高技术含量的科研技术成果。在应用过程中,获得了广泛的好评和回应,实现了科技应用的快速转化。林业科技工作者在研究过程中,逐渐重视科技推广及使用,大力促进了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林业建设和经济水平发展。

2.3林业质量标准和管理

少数民族地区近几年充分重视林业质量监督与检验,建立起了有关检测机构,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建立起一套检测标准,保证了林业发展质量。林业生态工程质量监理建设得到加强,为实现林业生产科学化、标准化和完善林业科技技术推广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有效道路。推动了林业技术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推广,为林业科技的推广奠定了体系保障。

2.4林业科技培训教育

林业人才的培养是林业科技推广过程中的主要内容,少数民族地区有关部门在科技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了有关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既丰富了他们的科学理论知识,同时还提高了林业人员的技术水平。采取多种方式和途径进行培训和教育,把目标设立为提高林业职工队伍的素质,提高劳动者的科技知识水平以及提高相关人员的实际操作技能。使得少数民族地区林业科技得到有效的推广和广泛传播,专业队伍不断扩大。

3林业科技推广的作用

3.1林业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升级

少数民族地区林业结构发展不完善,实行林业科技推广能够使得少数民族的林业改变现有的种植和经营模式,增加林木的品质和数量。随着林业科技的逐步推广,还可以实现现代林业建设,使之成为林业产业的龙头地区。林业推广能够为林业产业提供新的品种和新的技术,支持林业产品的质量得到提升。此外,林业科技的推广还能够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林业产品的发展,成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新的增长点,改善林业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从而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林业产业结构。

3.2林业持续发展,推动绿色林业

建立了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林业产业结构以后,传统林业粗放的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新的产业结构,因此必须通过林业科技的推广,建立起创新绿色化的林业管理模式。才能充分展现林业生产过程中相关科技的具体实施,建立起集约型的管理模式,科技水平的提高使得林业产业管理更加科学化、信息化。通过先进的管理模式结合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进而形成绿色林业。

3.3优化林业人员结构

传统的林业管理模式通常都是通过体力劳动来实现的,没有具体的科学理论做指导,根据自身经验进行林业发展的模式有极高的不可控制性。林业科技的推广能够极大的减少林业工作人员的体力劳动,使工作人员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分配到林业的经营管理方面上来,建立完善的林业模式,为少数民族地区的林业发展树立典范,最终使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人民经济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提升。

4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林业科技推广存在的问题

4.1林业人员队伍素质偏低

少数民族地区林业产业人员当中,普遍存在着相关人员年龄偏大、素质偏低的情况。高素质人才占队伍的比重偏低,缺乏年轻的专业团队,不能够及时有效的了解国内外林业科技相关发展现状和趋势,因而不能做出有效的指导。采取落后的手段应对新的问题,往往造成较大的损失,这对林业科技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推广十分不利。

4.2林业科技与运用机制不完善

少数民族地区林业科技还没有形成相关的运行机制,各个环节之间单独运转,缺乏协调合作,各部门没有形成一个系统。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往往事倍功半。资源浪费和科技运用不到位,与其他高新技术地区没有建立广泛的联系,阻碍了少数民族地区接受新科技的进度,在国内外不具备市场竞争力。

4.3科技投入还有待加强

尽管少数民族地区对林业科技越来越重视,可是科研经费的投入与需求相比严重不足,缺乏多方面的投入。据了解,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因为经费紧张,地区贫困等因素,造成的林业科技投入十分低下,占林业总投资的极少部分。因为少数民族地区较为偏远,林业的投入见效慢,直接效益低,当地部门对上级资金的申请十分困难。吸引外来投资的力度不够以及前景不被看好,导致筹集不到资金,严重制约了林业科技在这些地区的推广,使得林业的发展出现了科技后劲不足,林业科技水平下滑等问题。

4.4科研成果转化满足不了需求

林业科研工作的创新和发展就是科研成果转化。目前为止,少数民族地区的林业科技的研究成果与林业的产品生产脱节严重,林业生产应用不到大部分的科研成果,只停留在小面积的实验和示范,与绿化实践相结合不紧密。科技素质偏低、激励机制不力等,投资不足的问题与之相结合,导致林业科技难以大面积的推广,林业科技的需求得不到满足。

4.5面临新的挑战

新形势下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了系列的改革措施,但是相比国内外的前沿技术还尚有欠缺。当前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工作难以跟随时代科技前沿,在面临诸多问题上有一定的迟缓性,在提升林业的品质,促进生态文明等新形势下,如果难以适应就会被一落千丈。

5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林业科技推广途径

5.1大力培养相关人才

人才的引进对林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力,能够快速适应科技的进步和发展。重视人才的培养就是为少数民族地区林业科技发展的未来做出保障,人才问题得到解决,才可以实现下一步经济增长与“走出去”的战略目标,因此要借用各种方式,大力引进高素质人才,并加强对本地人才的培养和教育,不断补充新的知识,得以适应新的潮流。在与国内许多尖端机构加强合作交流,务必将少数民族地区的林业相关人员培养成懂创新、知识全面的复合型人才。带领少数民族地区林业科技“走出去”。使得少数民族的林业产业能够带动少数民族地区实现腾飞。

5.2对外吸引资金,加大投入

上面说到由于林业的见效慢,效益低等问题导致林业的经济效益低,投资少的现状,要想改变这一情况就必须由少数民族的政府出面,形成科技投资的新体制,政府应当承担吸引外资的主要任务,对上级扶贫和发展资金进行合理规划,用来对林业科技推广的投入。此外,还要向外界进行招商引资,运用本地的资源优势和高质量的林木等特点,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吸引有兴趣的外界投资者,实现整个少数民族地区摘掉脱贫的帽子。

5.3实行机制体制改革

针对不匹配的问题,要抓紧实施机制体制改革,相关部门和人员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形成林业科技成果的快速准确高效的运用。林业科研工作者要深入了解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根据实际情况确立出一套现实有效的可行方案,针对林业科技推广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机制体制改革。最好建立起一套协同创新的新机制,取代原有的旧体制,同时政府和相关企业要加强推广力度,进行普及宣传。

5.4保证基础,开发新技术

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在发展林业以及推广新技术的同时,一定要切实巩固好原有的林业基础。因为林业基础是林业产业发展的脉搏,在一些基础技术上也可以有相关专业人员做出新的突破,实现林业基础的跨越性发展,但同时要注意把握由基础技术到新技术的运用。在开发新技术方面,可以借鉴国内外其他地区先进的技术和经验,灵活运用到自身,紧紧围绕林业科技的前沿进行开发。

6结语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范文5

【关键词】 民族乡;招商引资;扶贫

昆明市下辖五区八县。其下辖的县、乡中,共计有3个自治县、4个民族乡、47个少数民族村委会,2196个民族杂居村。至2015年底,少数民族人口82.86万人,占总人口的15.23%。全市有52种民族成份,有9个世居少数民族(彝族、回族、白族、苗族、傈僳族、壮族、傣族、哈尼族、布依族)。大部分民族乡地处偏远、山区经济相对落后,虽然近年来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特别关注和扶持,很多地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是要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则还存在很大的差距。[1]下面以昆明市宜良县耿家营彝族苗族乡为例来说明民族地区的现状和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一、宜良县耿家营彝族苗族乡的基本情况

耿家营彝族苗族乡位于宜良县东北部,东邻九乡彝族回族乡,南接北古城镇,西连北羊街乡,北与马龙县接壤。乡政府驻地土官村距县城21公里。1988年1月建立耿家营彝族苗族乡,辖9个行政村,72个自然村,行政区划面积194.33平方公里,由汉、彝、苗、回、白、布依、哈尼、仡佬等8种民族构成。2015年全乡总人口18983人,其中,少数民族总人口6352人,占全乡总人口的33.5%。该乡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山区乡,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2015年乡财政总收入62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24元,只是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7078元的51.1%。贫困面大,绝对贫困人口有1621人,占全乡总人口的8.5%。实施撤点并校后,全乡现有6所学校,其中:中学1所,小学5所,在校学生2650人,教师122人、缺编8人。入学率为100%,女童入学率达100%。小学升学率100%,初中升学率30%。在现有的6所学校中有4所学校存有大量危房,危房总面积达9705平方米,加上学生上学路程较远,平均达10公里,最远的达15公里。学生上学安全已经成为了学校管理工作中的头等大事。现有乡级文化站1个、村文化室(农家书屋)9个、群众文化团体20个,网络、电视、电话、广播等现代传播还有38个未通,覆盖不到50%。乡有医院、村有卫生所,共有33个医务人员,乡医院有33个病床,年度门诊量达12216人次,农村合作医疗的参加率为98%。已基本解决群众看病难的问题。全乡现有67个自然村(点)未通硬化道路。

二、昆明市民族乡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在耿家营彝族苗族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到了逐步完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历史性的进步,特别是近几年发展更为迅速。民族同胞生产方式、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改变和提高。各民族间的差异,如风俗习惯差异、差异等得到了社会的尊重与认同,实现了民族团结,社会和谐。[2]在发展方式上,耿家营乡立足乡情,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富民强乡为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根本出发点,以市场为导向,全力推进城镇化、工业化,大力发展本乡民族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与改革开放前比较,耿家营乡在经济发展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与自身做纵向比较,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与非民族乡做横向比较时,发展差距则在进一步拉大。区位优势较差,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自然条件恶劣,群众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3]个别民族村寨还存在着不通硬化路、用电不畅、人畜饮水安全不达标的问题,村级医务室房屋简陋,医疗设备不全而且服务质量差,乡村医生技术不过硬,对小病不出村还有较大困难。学校学生住校拥挤,上学路程远,学生上学安全有隐患,特别耿家营彝族苗族乡还有4所学校存在大量危房。

一是民族乡基础设施差,招商引资后劲不足,项目落地困难。耿家营乡引进了一批旅游开发业、生态农业、民族文化开发等项目。但因交通运输成本高,项目实施效果不明显。耿家营乡的少数民族村寨大部分居住在高寒山区,且居住分散,有些民族村只有七八户或是十多户人家,家居危房和茅草房的还有一定比例,水资源相对短缺,人畜饮水安全不能保证,通村(组)的公路通达率只有10%;在招商引资中又难找合适的土地,主要是山区没有面积大点的土地,加上“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效益不高,项目落地难。因此,发展项目都是一些小项目,不成规模,形不成产业,对农民的增收促进不大,农民增加收入有困难。耿家营彝族苗族乡农民纯收入只有本县内其它非民族乡的50%左右。

二是自然条件恶劣,不能因地制宜促发展。耿家营彝族苗族乡属山区,山多地少,可利用耕地有限,工矿企业少,产业结构单一,大部分为传统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俗话说“靠山吃山”,但我们的民族乡并没有将山中资源合理科学的开发利用,使传统农业长期处于稳定态势,粮食生产还是广种薄收,禽、畜饲养还是老传统,没有经济增长亮点,没有特色经济,严重制约了民族乡经济的发展。

三是教育卫生事业发展缓慢,农民文化素质偏低。耿家营彝族苗族乡办学条件差,师资、校舍均不能满足需要,边远村组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困难,辍学现象时有发生。教育的落后导致长期以来农民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思想观念落后,接受新事物、新观念,新科技的难度很大。[4]目前收入较多的项目仍然是外出打工。但由于文化水平的限制,外出打工人员只能从事体力型低薪工作。医疗卫生经费不足,设施设备落后,服务网络不健全,医务人员少,技术水平偏低,80%的村无专用卫生室。老百姓身体素质差,群众无钱看病,无处看病问题突出。

三、加快昆明市民族乡科学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解决昆明市民族乡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既需要各级各部门给予的优惠照顾和积极扶持,也离不开民族乡自身的努力。只有内因与外因共同起作用,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1、提高认识,把民族乡的科学发展纳入同步建成小康社会规划

民族乡是我国特有的散杂居少数民族管理自己内部事务、依法行使当家作利的一种基层政权组织,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一种补充形式。[5]必须从坚持党的民族工作方针政策的高度和民族及其工作的实际出发,加强对民族乡工作的领导。把加快民族乡经济和社会发展摆上重要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采取有力措施予以扶持。要结合民族乡工作实际,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并切实抓好落实。特别是市、县在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时,要充分考虑民族乡的具体实际,把民族乡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作为一个重点,纳入专门计划,统筹安排,加快发展。

2、加强协调,将《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和相关政策落实到位

国务院颁发的《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是对生活在散杂居地区少数民族的关怀,贯彻好《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是实现党的民族平等,团结进步,共同繁荣等基本方针政策的一个重要体现。[6]省、市、县三级出台的各种优惠政策,如《条例》、《决定》、实施意见等,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结合本省、市县、民族乡实际制定的,建议各级政府要对民族乡贯彻落实《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及各级政府制定的民族乡相关优惠政策的情况定期进行检查。

3、依托资源,开发与保护并举,推进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民族乡快速致富的捷径就是对现有资源的科学利用与有效开发。民族文化、旅游开发是民族乡最有价值的现有资源,民族乡要富裕就要靠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来带动,靠服务于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的非农业生产收入大幅度增加来实现。[7]建议对民族乡现有旅游资源、待开发旅游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普查,摸清家底,为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4、科技兴乡,加快知识经济发展步伐

民族乡要缩小差距,加快发展步伐,最重要的一条是走依靠科技知识扩大再生产的道路。因此,我们建议加大对民族乡科技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力度,进一步完善民族乡科技服务体系和功能的建设,使之更好地发挥科技培训、推广、应用的指导和服务作用。同时应有计划地每年从民族乡选派有关人员到有关科技部门,职业院校培训学习,为民族乡定向培训人才,帮助民族乡提高科教兴农的水平,加大科技知识的普及力度,不断提高民族乡群众科技文化素质。

5、创新扶贫方式,多方帮助民族乡脱贫致富奔小康

以招商引资为切入点,承接发展地区的产业转移,稼接可持续的生态优势项目,推进农业生产合作化、工业化、工厂化。同时,要抓住目前的扶贫开发新契机,加大民族乡的帮扶力度。建议市、县财政从年度财政预算中单列出一部分预算资金,作为扶持民族乡的扶贫资金;另外在现有的农业专项资金、扶贫专项资金、民族专项资金扶持基础上实施再倾斜。要有计划地选择较有实力的部门和单位组成精干的“扶贫”工作队,根据民族乡的实际情况,采取有力措施,制定可行方案,明确帮扶目标,带项目、带资金、带技术帮助民族乡发展教育、科技、卫生等社会事业,促进民族乡经济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民良.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J].民族研究,2008.04.19-28+108.

[2] 郑长德.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10.43-49.

[3] 葛忠兴.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与思路[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01.1-5.

[4] 廖乐焕.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

[5] 张锐,张宝成.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及政策分析[J].前沿,2011.07.156-161.

[6] 孙婧.产业视角下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模式探析[D].中央民族大学,2013.

【作者简介】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范文6

关键词:生态旅游产业;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对策;云南省

中图分类号 F592.7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24-104-03

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迅猛发展,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双赢的旅游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生态旅游诞生于20世纪60、70年代世界环境发展运动的大背景下,并在70~80年代初具雏形。20世纪80年代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墨西哥专家谢贝洛斯·拉斯喀瑞首次提出了“生态旅游”的概念[1]。生态旅游概念的提出引起了生态学、旅游业、环境保护等多领域专家的关注。

生态旅游不只是一种新的旅游形式,而是代表了旅游业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生态旅游就是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下使得旅游开发生态化、旅游管理生态化以及旅游消费生态化。因此合理的开发旅游资源既顺应当前经济发展的要求,又对环境保护有重要的意义。

1 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和优势

1.1 优越的地理位置 云南省位于我国的西南边疆地区,云贵高原的西南部,与贵州省、四川省、广西自治区和自治区毗邻,其西侧和西南侧与缅甸相邻,南和东南与老挝、越南接壤。地理坐标为东经97°39′~106°12′、北纬21°09′~29°15′,全省总面积为38.3万km2。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占全省总面积的94%,宽谷和盆地仅占6%[2]。云南是我国沟通东南亚和南亚的重要通道,也是我国通往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通道。

1.2 丰富的旅游资源 云南省这38.3万km2是一块神奇的土地,这里有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气势磅礴的大山名川、古老神秘的民族文化以及多种多样的动植物资源等。一有美丽的春城昆明。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得昆明市气候温和、冬天不冷、夏天不热,因此被称之为“春城”。在美丽的春城有观光旅游的石林、九乡旅游区、高原明珠滇池和以度假、疗养为主的安宁温泉等景区。二有浪漫古城丽江。集古朴与浪漫、宁静与激情为一身的丽江被游客称为“艳遇之乡”。在这里人们可以体会到寂静与喧闹的和谐、古典与现代的和谐、蓝天与白云的和谐、古桥与流水的和谐,通过聆听和感受来领悟人与自然的和谐。三有神秘的世外桃源香格里拉。香格里拉是一个只拥有幸福和快乐、不存在痛苦和丑恶的社会。这里拥有我国第一个国家公园——普达措、被称为“小布达拉宫”的松赞林寺、哈巴雪山自然保护区以及惊心动魄的虎跳峡等。四有动植物的王国西双版纳。在西双版纳这片土地上,孕育植物有2万多种,这里还有近4.67hm2保护完好的原始森林。广茂的森林资源给各种野生动物提供了理想的栖息之地,已被探知的鸟类就有429种。

1.3 别样的民族风情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56个民族中云南省就有52个,还有15个特有的民族。彝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他们能歌善舞,主要唱有《阿莫尼惹》、《阿惹妞》、《都火》等歌,此外还有山歌、儿歌;舞蹈主要有织毡舞、包谷舞、对脚舞等。火把节、赛装节、跳虎等节庆十分热闹,其中火把节是彝族的最为隆重和盛大的节日,被称为彝族的狂欢节。傣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傣族人酷爱诗歌,常见的叙事诗有《金蛙阿銮》、《娥并与桑洛》、《十二位王妃的眼珠》等作品。泼水节是傣族最为重大的节日,也是最富有傣族民族特色的节日。白族的悠久历史发展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为祖国文明作出了贡献。白族的漆器品造诣很高,是中国古代艺术珍品。白族的三月街,也被称为大理三月会,是白族最为盛大的节日。不仅是节日盛会,更是滇西地区规模最大的物资交流盛会。

2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旅游业发展概况

“七彩云南、魅力云南”,云南的魅力就在于其多样性。云南省是我国旅游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是我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52个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2.1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旅游业发展特点

2.1.1 生态旅游业的规模逐步扩大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使得云南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旅游业作为6大支柱产业的地位日益凸显。2012年云南共接待海外旅游者457.8万人次,同比增长15.8%;接待国内旅游者1.963亿人次,同比增长20.2%。全省全年旅游业总收入达1 702.5亿元,同比增长31.2%。生态旅游的发展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诸如普洱茶叶、傣族银饰、宣威火腿、食用菌、高原葡萄酒等具有生态特色的旅游产业。

2.1.2 生态旅游业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其设施的完善对于产业本身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目前云南拥有民用机场12个,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其中长水国际机场是继北京、广州、上海之后的中国第四大机场。云南铁路发展一直缓慢,但近年来,伴随着旅游业的繁荣和省内市场的需求,预计至2020年,全省铁路里程将达到6 000km。作为云南省最主要的出行方式——公路运输,在2008年也已达到2 512km,位居西部第一。目前,云南拥有的五星级酒店就有21家,各种宾馆、客栈等数目众多。其中,昆明市就有6 000多家,作为旅游者的必游地丽江和大理也达到了5 000多家和3 000多家。

2.1.3 生态旅游业的市场主体快速发展 生态旅游业不仅依赖于基础设施即交通、住宿、购物等,还要有相应的市主体来承担旅游业的发展。近年来,为了更好地发展旅游业,云南省对旅游资源,特别是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旅游业进行了资源整合,把生态旅游业打造成少数民族地区的龙头产业。到目前为止,云南省拥有1 000多家旅行社,其中云南康辉旅行社、昆明中国国际旅行社、云南中青国际旅行社等3家旅游公司已成为云南省骨干型生态旅游企业。生态星级饭店、生态旅游运输车和生态旅游商品购物点也在蓬勃发展。

2.2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2.1 经营理念相似,文化内涵不足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吸引游客的关键因素是民族特色,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特色、民俗风情给城市居民提供一个不同于城市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机会,使得大家能够了解和体验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等,从而吸引旅游者消费,实现少数民族农民的经济增收。然而,各少数民族之间雷同的经营理念以及相似的旅游活动,使得旅游者在游玩当中失去参与和学习的娱乐性。这就忽视了当代游客的多元娱乐需求和追求健康雅致型消费方式的潜在需求,导致游客消费方式呈现快进快出的浅层次旅游状态,重游效率低,不能适应现代旅游市场的需求[3]。

2.2.2 过分追求经济效益,生态效益被忽视 生态旅游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追求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忽视了任何一方面的效益目标,生态旅游的发展都会偏离轨道[4]。云南52个民族各异的民族风情、社会结构、生活方式是人们最为向往的地方。在旅游景点的建设过程中,过分追求经济利益,大量地砍伐树木,破坏森林植被;在景点开发过程中,不注重生态效益,大量排放废水、废气以及生活垃圾,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2.2.3 生态旅游法制不健全,管理体制不完善 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一部针对生态旅游的专门法规,即使可以依据的一些法律的条款,往往缺乏针对性,准确性。此外,在生态旅游的管理队伍中,相当一部分人员没有经过系统的专门知识训练,没有长期从事旅游和生态及环境方面的工作经历,没有经过严格的法制、政策、专门知识、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教育[5]。在旅游景点工作的大多数为当地的农民,他们的生态意识淡薄,对景点的管理也缺乏专业性。由于法制不健全、管理上的混乱和人们的利益至上观念,使得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旅游处于无序状态。

2.2.4 基础设施不完善,大众生态意识淡薄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缓慢,其基础设施的落后与迅猛发展的旅游业不相适应。旅游业是一个“先投入后产出”的行业,然而长期以来旅游产业发展严重滞后于社会需求,生态旅游的基础设施更不能满足社会和环境的需要。这些滞后性主要表现为:资金投入较少使得交通和住宿条件较差、环境卫生不能达到安全和生态的要求、产品和服务档次不高、基础服务设施不完善等。同时,大众的环保意识淡薄,人们不能在旅游过程中约束自己。旅游过程中随处乱扔垃圾、破坏自然植被、损坏文物等现象时有发生。

3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对策

3.1 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制定中长期的生态旅游发展规划 通过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调查研究,制定中长期的生态旅游发展规划。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在开发生态旅游资源的过程中,要处理好开发和保护两者之间的关系,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目前我国的生态旅游规范制度还是一片空白,与生态旅游相关的法律法规也没有建立和完善。一是政府要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例如制定生态旅游开发监管制度、开发过程中的利益分配制度,以及相应的生态补偿制度。在制定中长期的生态旅游发展规划时,一定要根据本地的旅游资源实际,进行统一规划、合理开发。同时,要注意保持本地少数民族的自然、历史、文化和民俗的原貌。二是严厉打击各种破坏生态资源的开发行为。在开发生态旅游资源的过程中要加大监管力度,及时制止各种不利于坏境保护和生态旅游的行为。对于违规的开发项目,要依法严肃处理。

3.2 注重环境保护,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生态旅游业是一个以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为依托的产业,是对自然禀赋和社会遗产的利用。良好的环境是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旅游得以继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因此,旅游景区一旦对外开放就要更加注意环境保护。一是对于破坏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的旅游行为要从源头上杜绝;严禁一切不利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开发行为;二是对于污染景点的企业和设施,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如限期整改、技术改造及关闭整顿等;三是在旅游旺季,应该通过有效的方法来调控环境容纳量,使游客量能够控制在适当的范围。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属于生态脆弱区,旅游业的发展可能导致本地的生态系统失衡。因此,要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旅游业开发受益方在获得利益的同时不仅要为其造成的环境破坏承担责任,也要为保护环境做出牺牲的群众利益进行补偿。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开发方在开发过程中注重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对所造成的环境破坏进行补偿;二是对失去了资源的群众进行补偿,能够更好地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环境保护工作。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能够更好地促进生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3.3 深层次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旅游路线、旅游产品 随着生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少数民族地区要想在旅游业中占据优势,就要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全面了解本地区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要对这些少数民族的旅游资源进行保护。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色,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旅游节目,能够让游客在特定的环境中感受各少数民族不同的文化氛围。同时,在节目编排时,不能为了游客而任意安排,要做到宁少勿滥。一是突出本地民族特色。例如彝族和哈尼族都能歌善舞,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开发具有彝族和哈尼族特色的大型文艺活动,宣传弘扬少数民族的舞蹈、乐器以及民歌文化。二是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旅游景点。在确定本地生态旅游路线时要考虑本地所具有的资源优势,把开发的着力点放在特色上。只有做到“人无我有”,开展特色旅游,才能吸引游客。西双版纳被称为“动物王国”、“植物王国”,在景点的开发过程中应当因地制宜地建设热带植物园、野象谷等景点,不仅实现生态环保,而且能体现本地特色。三是开发具有代表意义的旅游产品。例如云南普洱茶、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餐饮等。

3.4 加强生态宣传教育,培养大众生态环保意识 在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人们的生态意识还很淡薄,这就要求当地政府和环保部门加大生态宣传力度。一是通过电视、广告宣传栏以及志愿者走村入寨的方式进行生态常识的宣传和教育,向他们讲述生态旅游和保护环境的理念,使他们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二是通过博物馆、标语、导游等方式和手段,向游客展示环境保护的知识和重要性,从而增强游客的环保意识。同时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对破坏生态环境的游客进行教育和处罚,对游客的行为、活动范围等也要进行严格的管控。三是动员群众积极参与。发展旅游业能给当地的少数民族带来经济利益,同时也要积极引导当地少数民族群众参与支持发展生态旅游业。四是加大生态旅游的社会宣传力度,教育当地群众和游客,使他们认识到保护环境是每一个人应尽的义务和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树立保护第一、关爱自然的思想和良好的环境道德观,培养旅游者的生态行为,并增强其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真正实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旅游之路[6]。

参考文献

[1]洪剑明,冉东亚.生态旅游设计[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11.

[2]杨桂华.云南生态旅游[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11.

[3]王海芹,管永祥,王子臣.江苏省农村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3 874-13 876.

[4]田里,李常林.生态旅游[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