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统计学的特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统计学的特征范文1
【关键词】 成就动机;人格特征差异;动机水平;大学新生
A Study of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on Different Level Achievement Motivation of Freshmen Students. Li Jianbin, Hu Xinghao. School of Applied Psychology,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Guangzhou 510006, P.R.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achievement based on different level and gender. Methods 382 freshman students were questionnaired by AMS and EPQ-88. Result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on P in different level of achievement motivation, an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only between middle and high level on E, what's mo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ere found on N in three paired groups; emotion stability was the same predictor to the three groups; and strong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P and achievement motivation in high level group. Conclusion Difference in characteristics did exist in different level of achievement motivation, even based on gender difference.
【Key words】 Achievement motivation;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Different level of motivation; Freshmen student
成就动机(achievement motivation)是一种社会动机,并且受到个性和心理健康的影响。有关研究报告指出,成就动机取向与人格各维度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关系[1];同时研究发现心理健康与成就动机和自我效能感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2,3]。根据上述研究可以假设,成就动机水平越高,情绪稳定性越高,心理健康和自我效能感程度越高;但张积家等人采用TAT测验对大中学生成就动机与恐惧的研究发现,由于社会性别角色的影响,大中学生的确对成就存在恐惧情绪[4]。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代社会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致使人们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很多高学历,高成就的人尤为明显。这提示着成就动机水平心理健康可能并不总是呈正相关的关系。人格能够影响个体的成就动机水平,但是国内现有关于成就动机与人格的研究大多是围绕总体动机水平以及取向而进行的,并没有更深一步发掘不同动机水平之间的人格特征是如何的,性别间不同成就动机水平的人格特征又是如何的?国内对于这些问题鲜有研究,为此笔者对此进行初步的探讨。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在广州某重点大学抽取2006年入学的大一新生4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问卷393份,剔除无效问卷后共有382份有效问卷,其中男188人,女194人。
1.2 研究工具
1.2.1 人格特征的测量 艾森克人格量表(EPQ-88)由H.J. Eysenck编制,中文版由我国龚耀先等人修订,共有88个题目,分为内-外向性、稳定性、精神质性以及掩饰性,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1.2.2 成就动机的测量(AMS) 采用成就动机量表。由T.Gjesme & R.Nygard(1970)编制的,由叶仁敏所翻译的成就动机量表,此量表分半信度为0.7,效度为0.58。该量表分为两部分共有30题目,采用1~4级评分,分别测量趋向成功动机(Ms)和避免失败动机(Mf)。
1.3 施测程序 当场填写并回收,耗时大约25分钟。把问卷数据输入SPSS 11.5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预处理 以合成动机(AM)作为成就动机的总体水平,合成动机的计算公式是Ms-Mf。把大于合成动机平均数一个标准差的定义为 “高成就动机组”(n=108),把低于合成动机平均数的一个标准差的定义为“低成就动机组”(n=89),剩下的为“中等成就动机组”(n=185)。
2.2 不同水平成就动机组人格特征差异的检验 首先我们以组别(高、中、低)为控制变量,P、E、N三者为自变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发现P维度上差异不显著,F(2,379)=0.875,P=0.419;E维度上差异不显著,F(2,379)=2.231,P=0.110;N维度差异显著,F(2,379)=16.248,P=0.000;am差异显著,F(2,379)=288.422,P=0.000。为了得到更准确的检验结果,笔者进行了事后检验。结果发现,在P维度上,3个组别的均数差异量都没有达到统计学的显著水平,低-中组,中-高组和低-高组三者的P值分别为0.515,0.210和0.663;在E维度上,只有中-高组的均数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50;在N维度上,3个组别两两间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00。
2.3 不同水平成就动机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对不同水平成就动机与人格特征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见表1。表1结果说明,总体上成就动机与维度E呈弱的正相关,与维度N呈中等程度的负相关。低水平动机与N呈较弱的正相关,中水平动机与N存在中等程度的负相关,而高水平动机则与P呈较强的正相关。进一步探查性别间成就动机与人格特征的相关发现,男性和女性都只与人格特征中的维度N呈显著相关关系,系数分别是-0.529(P
2.4 不同水平成就动机的人格特征回归分析 为了解人格特征因素对不同水平成就动机的预测作用,本研究采用逐步回归分析,以am作为因变量y,以人格特征作为自变量x进入回归方程(见表3)。表3的分析结果显示,维度N是人格特征中对成就动机预测作用最广泛的一个因素,它是总体以及三个水平的动机组的共同预测因子;不同的是总体动机水平的预测因子还与性别有关;而高水平动机组的另一个预测因子是维度P,在此水平上,P能够单独解释31.6%的方差。另外,笔者采用同样方法进一步探查性别间人格特征对成就动机的预测作用,结果发现男女生的人格特征对成就动机的预测因子均是N,回归系数和解释方差分别是-0.529,t=-5.77,P
图1表示,当成就动机水平从低到高变化时,个体会逐渐变得更外向,情绪稳定性更高;动机从低水平到中等水平变化时,外向性和情绪稳定性上升得较缓慢,到了中等水平向高水平变化时,外向性变化较为明显,而情绪稳定性的变化则更为明显;但是由始至终精神质的变化不明显,保持得较恒定。图2表示,男生随着动机水平由低至高的变化,个体会变得更外向,情绪稳定性更高,精神质更低,并一直保持线性关系。图3则表示,女生动机从低至中等水平变化时,内外向和情绪稳定性基本保持恒定,而精神质则有微微上升;到了中等水平向高水平变化时,女生会变得更外向,情绪稳定性明显增高,精神质也有所降低。
3 分析与讨论
3.1 总体情况下,不同水平成就动机的人格特征分析 EPQ人格问卷中,维度E和N是两极量表,表明分数高低都有意义。维度E分数高,表明个体外向,表现为爱社交,好冒险;N分低表明情绪稳定性高,N分高则表明焦虑,紧张和易怒;而维度P代表一种倔强固执,粗暴强横和铁石心肠,P分高代表自我中心的,冲动的,攻击性强等。总体情况下,不同水平成就动机的人格特征是存在差异的。低水平和中等水平成就动机在内外向维度上的变化不甚明显,在情绪稳定性上的变化较明显。中水平和高水平成就动机在内外向上呈现缓慢的变化,情绪稳定性的变化十分明显。精神质在不同成就动机水平上的变化不明显,几乎保持稳定。可见,总体情况下,不同水平成就动机的人格特征最明显的差异是情绪的稳定性。成就动机高的人喜欢担任富有开创性的工作;相反成就动机低的人愿意选择风险较小的任务。由于情绪具有组织和动机的功能,只有当情绪处于稳定状态时,个体才能处于更佳的唤醒状态。因为成就动机高的人选择的任务需要更高的情绪唤醒和更稳定的情绪来决策风险事件,因而高成就动机水平的人具有更高的情绪稳定性。从认知角度对成就动机的研究也表明[5],高三学生(与大一新生年龄相近)的自主性动机(认知角度中成就动机的一个组成成分)主要以情绪表现为主。在内外向维度上,过往的研究证实了成就动机的取向与外倾有相关性[1]。本研究发现,低水平和中水平成就动机在内外倾维度上的变化不大,只有处于高水平动机时才表现出较明显的外向性。外倾者追求丰富的社会刺激和从事高度唤醒的社会行为,即好冒险。有关研究表明[6],当外倾者的唤醒水平被激活后,工作的效果会提高(雷维尔,1976)。从上可见,外倾者的行为特点与高水平成就动机者的是比较相似的。另外,成就动机水平从低到高的变化,精神质保持稳定。但是在高水平成就动机组中,成就动机的强度与精神质呈较强的正相关,而与情绪稳定性只存在很弱的相关。这证明了成就动机越强,并不代表心理健康程度越高,相反可能存在各种神经症的症状,这与过往的研究结果有所矛盾。由于成就动机强的人喜欢挑战难度并且力求完美,同时对成就倾向于内在的稳定的归因。完美主义,归因的倾向性以及现代社会的竞争压力,致使高水平成就动机者可能会出现焦虑,强迫等的心理问题。这提示我们对高水平成就动机者的心理健康需要进一步的关注。
3.2 基于不同性别,不同水平成就动机的人格特征分析 国内关于成就动机的性别差异研究屡有报道,结果表明男女生之间的成就动机强度差异是变化的[7-9]。普遍结果认为,男生追求成功的动机较女生强,避免失败的动机较女生弱。此次研究的回归结果发现,无论男生还是女生,有效预测其成就动机水平的人格特征都是情绪的稳定性。但是从不同水平成就动机的人格特征变化图看出,男生随着成就动机水平的提高,情绪稳定性和内外倾呈线性关系提高,而精神质则呈线性关系下降;处于低和中水平成就动机的女生在外向性和情绪稳定性上的变化保持稳定,而精神质稍微上升;当成就动机水平从中等向高变化时,外向程度有所增加,情绪稳定性突然提高,精神质也有所下降。这说明,无论男生还是女生,高水平成就动机都需要稳定的情绪和外倾的性格。
但是,在低水平成就动机组中,男生比女生显得更内倾,情绪更不稳定以及更高精神质。在高水平成就动机组中,男生的情绪稳定性稍不如女性,而精神质则高于女性。究其原因与男女之间的生理唤醒和性别社会角色存在密切的关系。H.J. Eysenck的研究表明,男性较女性的精神质强[6],这是与男女性之间大脑皮层唤醒水平有关。笔者认为,社会性别角色对男女间不同水平成就动机的人格特征差异存在更大的影响。社会对男性存在更多的期望,女性则较少。虽然现代女性的社会角色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低和中水平成就动机的女性在情绪稳定性上比同水平的男性要好,精神质较低。低水平动机的男性可能会感到更羞耻,更怯懦。相反,高水平动机的男性会感到更自豪。但是同属高水平动机,男性的情绪稳定性较女性差提示着男性可能更不能容忍失败,或者由失败带来的负面影响,如自我效能感的缺失,负性的认知和情绪以及内部稳定归因造成的自尊和自信心的受挫。这也造成了高水平动机的男性存在更高的精神质。而高水平动机的女性在遇到挫折或失败时,由于社会性别角色对其期望不如男性,缓冲了女性对失败的焦虑和不安情绪,因而高水平成就动机的女性的情绪稳定性较男性高。
4 结 论
高水平成就动机的个体情绪稳定性较低和中水平的高,而且更加外向,精神质在不同水平动机组别中保持稳定。同水平动机的情况下,女性较男性情绪稳定性高,精神质低;而外倾差异不明显。情绪稳定性是不同水平成就动机的共同预测因素;在高水平成就动机组中,成就动机强度与精神质存在高的正相关关系,并且精神质能有力地预测成就动机强度,说明过强的成就动机对心理健康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随着成就动机水平由低至高变化,男性的人格特征各维度发生与动机水平线性的变化:情绪稳定性增高,变得更加外向和精神质更低。随着成就动机水平由低至高提高,女性的人格特征各维度发生不同的变化:低和中水平成就动机组的情绪稳定和外向性保持稳定,精神质缓慢上升;当水平从中等开始逐渐增高时,情绪稳定性骤升,同时变得更加外向和精神质有所降低。总的来说,低水平成就动机的人较内向,情绪不稳定;高水平的人较外向,情绪比较稳定,精神质不同动机水平组别间的变化不明显。
(本文系在天津师范大学博士李美华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在此特意致谢)
5 参考文献
[1]甘露,等.大学生人格与成就动机关系初探.西南示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2(1):19-23
[2]李美华,周小宋.粤北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与成就动机的关系.心理科学,2003,26(6):1128,11263
[3]范蔚,陈红.中学生自我价值感与自我效能的相关研究.心理科学,2005,25(3):352-353
[4]陈俊,张积家.中学生成就动机与成功恐惧的研究.心理科学,2003,26(1):107-110
[5]沃建中,等.中学生成就动机的发展特点.心理学报,2001,33(2):160-169
[6]郑雪.人格心理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83
[7]景怀斌.中国人成就动机性别差异研究.心理科学,1995,18(2):180-182
[8]梁丽萍,韩向明.大学生成就动机与成就行为的测查研究.心理科学,1998,21(4):377-378
统计学的特征范文2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果实有什么共同特征。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哪些果实?(略)
下面,我们就以这些果实为例来研究果实的共同特征,找一找哪些特征是果实都有,而其它物体没有的。
二、讲授新课师:你们想从哪里去找果实的共同特征呢?
生1:从外形上找。
生2:从内部找。
师:我们首先从果实的外形上找一找它们的共同特征,看看能否找到满意的答案。(学生观察果实的外形。)
生1:有皮。
生2:有把。(师纠正:“把”也叫果柄。)
生3:能吃。
师:我们所说的果实的共同特征是指果实都有的,而其它类物体没有的特征,有皮、有果柄、能吃等,是果实特有的特征吗?(不是)
那么,从果实的外形上,能否找到满意的答案?(不能)既然我们在果实的外形上找不到果实的共同特征,还是让我们按第二位同学说的那样,从内部去找找果实的共同特征。我们怎样才能观察到果实的内部构造呢?(用刀把果实切开。)(指导学生掌握横切、纵切果实的方法,过程略。)
师:你们想不想亲自来切一切果实呢?请你在木板上横切苹果纵切梨,要注意安全,并把切开的果实有顺序地摆放到桌面上。(学生切果实,教师巡视指导。)同学们,我们切开果实的目的是什么?
生:观察它们的内部构造。
师:好!下面就请你们仔细观察苹果和梨的内部构造是怎样的。
生1:它们都有皮、果汁、果肉。
生2:有种子。
生3:还有籽儿、核……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说得很好。
下面,我们来看投影,共同研究苹果和梨的内部构造。(出示纵切开的苹果活动投影片)同学们说的籽儿,在果实里都把它叫做种子。种子以外的所有部分都叫做果皮。(指最外层的皮)这是果实的果皮对不对?为什么?
生:不对,这只是果皮的一部分。师:(出示横切开的梨的投影片)这是什么?
生:是横切开的梨。
师:谁能说说梨的结构?
生:梨也有种子和果皮。
师:通过观察苹果和梨的构造,你发现了什么?
生:它们的构造相同,都有果皮和种子。
师:对了!苹果和梨有着相同的构造,即都有果皮和种子。那么,其它果实的构造又是怎样的呢?你们想知道吗?
提问:我们该怎样来研究其它果实的构造呢?(也要用刀切开观察它们的内部构造。)有些果实,如花生、向日葵和八角茴香的果实,不用刀切开,你能用什么办法观察到它们的构造?(用手掰开。)下面,就请大家用手掰开这三种果实,观察它们的构造;横切或纵切其它果实(甜椒、黄瓜、茄子、番茄、香蕉等),再观察它们的构造。(学生观察,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师:以上,我们观察了几种常见果实的构造,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点?
生:都有果皮和种子。
师:那么,你能否根据这几种常见果实都有果皮和种子这一发现而推想一下,所有的果实都有什么共同特征?
生:果实都有果皮和种子。
师:由此我们可以推想果实的共同特征是:果实都有果皮和种子。也就是说,凡是果实都有果皮和种子两部分构造,凡是有果皮和种子两部分构造的都是果实。
下面,我们就利用果实的共同特征来辨别一些食物是否是果实。请打开桌子上的纸袋,看看里面有什么。
生:有马铃薯和胡萝卜。
师:我们根据什么辨别它们是不是果实?
生:根据果实的共同特征。
师:怎样知道它们是否具备了果实的共同特征呢?
生:用刀切开。
师:好!请大家横切或纵切马铃薯和胡萝卜,观察它们是否是果实,为什么?
生:(切开观察后回答)不是。因为它们都没有种子,不具备果实的共同特征。
师:现在请你们把桌面上不是果实的收起来,注意不要收错。
师:现在桌面上剩下的都是什么?
生:果实。
师:而且都是成熟的果实。请同学观察比较一下,苹果和花生的果实有什么不同?
生1:苹果的果皮厚、汁多。
生2:花生的果皮雹汁少、硬。
师:在你们的桌面上,还有哪些果实的果皮像苹果一样?把它们放在一起。有哪些果实的果皮像花生一样?也把它们放在一起。
生1:像苹果一样的有甜椒、茄子……
生2:像花生一样的有八角茴香……
师:你能否根据这两类果实的果皮特点,给它们各取一个名字?
生:一种叫肉果,一种叫干果。师:说得真好!我们根据成熟果实的果皮特点,可将果实分为两类。果皮肥厚的叫肉果,果皮干燥少汁的叫干果。谁还知道有哪些果实是肉果?哪些果实是干果?(答略)
三、巩固练习(投影出示)1.萝卜是果实吗?为什么?
2.你们吃过无子西瓜吗?它是不是果实?为什么?你还知道哪些无子果实?
(教师可视教学情况向学生介绍无子果实的概念。)
统计学的特征范文3
Statistics Studies on the Competition Character
During CBA League In 08-09 Season
JIANG Hong-Bin
(A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Anyang Henan455000)
【Abstract】 With the study on the 11 games of CBA ′s 08-09 season, analyses the use of statistical techniques by using knowledge of the Physical Education and logical analysis.Results show that: 1, in 08-09 season, the competition of CBA League intensified; 2, only teams with comprehensive tactics and moves can achieve better results in the existing system environment; 3, CBA league has the feature of paying more attention on defense than offense, and the trend of convergence of technology emerged; 4 offensive capability is a main measure of a team′s grade.
【Keywords】 08-09season; Statistics; Statistical averages; Technical Indicators
一、前言
篮球运动是同场对抗表现准确的技能主导类运动项目,探索制约比赛制胜因素以及控制预测比赛胜负的规律始终是篮球工作者的一项重要工作,它将对篮球运动的技术训练要求、战术模式建立、临场指挥、心理调控起到积极而深远的影响。首先,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讲:“被断定为必然的东西,是由纯粹偶然的偶然性构成的,而所谓偶然的东西,是一种有必然藏在里面的形式。”因此客观事物(赛场上个别场次的胜负、技术指标的高低)通常有特殊性、偶然性,而总体现象(整个赛季技战术表现)则具有相对的普遍性、稳定性,是有规律可循的;其次,在研究工具及操作层面上,以数学学科的概率论(大数定律、中心极限定理)为基础的统计学,从客观对象中抽出反映其特征及属性的数量表现,在收集、整理数据的基础上,为描述推断预测客观事物总体情况提供了一种可能;最后,用归纳的方法存在推断的可信度、以及主观判断能力等不确定因素,因此要用定性与定量、实证与思辨相结合的方法去分析多元多维动态因素制约环境下的赛场上的随机现象的数学关系和变化规律,为研究篮球运动竞技领域现象的本质关系和变化规律提供依据。本文仅以08―09赛季CBA联赛18支球11项场均技术数据为研究基础,对联赛各项技术整体运用特征、各队竞技能力均衡程度、以及不同等级球队主要差异技术指标采用相关以及纵横向的比较分析方法,以期对当前CBA联赛的攻守特征及发展趋势做出推断预测。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参加08―09赛季CBA联赛的18支球队50轮474场的11项场均技术统计数据
(二)研究假设
1.CBA联赛属攻守平衡,技战术风格全面的比赛特征。
2.依赖强悍内线或精准投篮,即单项技术表现突出的球队将获得较好名次。
3.不同等级球队的各项技术统计均存在较大差异。
(三)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登录中国篮球管理中心及CBA官方网站收集比赛技术数据,
2.数理统计法
在Excel2000和Spss11.0操作平台上对08―09赛季CBA联赛18支球队的所有比赛场均技术统计数据进行描述和推断统计。
3.逻辑分析法
三、结果与分析
(一)场均各项技术统计比较分析
从图1中可以看出:变异系数分别为盖帽(0.24)>抢断(0.16)>助攻(0.12)>篮板(0.09)>失误(0.09)3分球百分比(0.07)>犯规(0.07)>失分(0.059)>得分(0.052)>2分球百分比(0.045)>罚球%(0.040),说明在11项技术指标统计中,盖帽抢断助攻离散趋势较大即各队的表现有较大差异。
盖帽是离散系数最大的技术统计指标,是全队整体防守能力(补防、协防、追防)、良好体能状况、防守决心的综合体现,虽然场均绝对数量少且极差仅为3.3(江苏与福建),但对提高防守信心遏制进攻质量(投篮时机、动作、果断性)作用显著,观赏性完全可与扣篮媲美,希望各队教练员提高和统一认识程度,加强队员盖帽的专项技战术训练。
抢断是采用压迫性防守迫使进攻方传球运球失误的一项重要防守指标,集体或个人的抢断都是通过超前准确的预判、快速灵活的脚步移动,挥舞的手臂,凶狠的贴身紧逼,以及不懈的补防协防来完成的。它是球队综合防守实力与制约比赛胜负的关键指标,各队应强化集体防守意识,提高个人攻击性防守能力,使得联赛防守整体防守质量大幅度提高,以适应当今世界篮球的凶狠的防守和犀利的进攻。
助攻是全队整体进攻战术配合意识(挡拆、突分、策应等),技术运用水平(最优的传球、角度、路线、时机)和掌控得分机会(关键球、必进球、战术球等)能力的综合体现,如今NBA凤凰城太阳队的“跑轰”战术是它的典型代表;其次,它也是球队是否具有优秀核心后卫和衡量优秀后卫竞技能力的重要参考依据,联赛中江苏队场均助攻数(NO.1)和胡雪峰出色表现是最具说服力的。
余下8项指标的差异都在小数点百分位,从另一个方面说明联赛竞争日趋激烈,赛程观赏性和结果不确定性有较大提高,使CBA联赛呈现出良性的竞技水平发展轨迹。
(二)球队各项技术统计均衡程度比较分析
秩和比(RSR)是集古典参数统计和近代非参数统计优势为一体的一套崭新的统计分析方法,秩和比是行(列)秩次的平均值,具有0~1连续变量的特征。它能刻画不同计量单位多个指标的综合水平,RSR值的计算公式为:RSR=∑R/m×n,R表示评估指标的秩,∑R表示评估指标的秩和值,m表示评估指标的数目,n表示评估名称的数目。评估指标的秩第原则是在所有计分对象中进行秩第分配,确定其位次,最后用RSR值来作为评估计分值,RSR值越大说明其综合水平越高。从图2中看出18支CBA球队联赛排名与各项指标秩的变异系数排序等级相关系数(Kendal)=0.84且Sig(2)=0.00,与秩和比排序等级相关系数(Kendal)=0.91且Sig(2)=0.00呈高度高相关,其中或两者等级相关系数(Kendal)=0.80且Sig(2)=0.00,呈高度高相关。秩和比较大即综合实力强的球队在联赛中有较好名次。技术指标变异系数小的即各项技术均衡发展的球队在联赛中才有可能取得优异成绩。世界篮球队伍技战术特征正向着攻守相对平衡、技术全面特异、战术多样高效、风格鲜明的趋势发展,CBA联赛的竞技模式及优秀队伍技战术风格基本符合发展潮流。按照“木桶原理”和“积木模型”原理,决定竞技能力高低的各项指标发展是不均衡的,全面高优指标的出现是理想化的和动态的,存在低优指标竞技能力决定综合竞技水平和高优指标弥补综合竞技能力的现象。结合竞技理论和频数分布来看,夺冠的广东东莞新世纪仅有一项技术数据犯规排序在八名之外即倒数第二(可能与凶狠顽强的防守风格有关),但毫不影响其卫冕的实力,名列2~3名的新疆江苏和第6名福建队分别有2~3项技术数据排序在八名之外,黯然与夺冠失之交臂,这些现象无不验证了竞技体育博弈的制胜规律(见图2)。
(三)名次与不同技术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
相互制约和影响的变量之间存在着函数与相关两种关系形式,其中相关分析是研究变量间不确定数量关系及密切程度的常用统计方法,用相关系数(R)指标反映变量之间线形关系强度的度量值,R的绝对值越接近1,表明两变量之间的关系愈密切。
从表1可以看出:名次与失分、总篮板数、3分命中率显著性中度相关(0.5
失分与助攻显著性低度负相关(0.3
得分与总篮板数、2分命中率非常显著性中度正相关,即得分=投篮次数*投篮命中率;揭示了篮球运动项目的制胜规律,以单位时间内投中次数多少决定胜负,提高篮板总数及获取更多进攻投篮机会与较高的2分命中率(2分占总分值比例大)无疑是最直接和有效的取胜手段。
总篮板数与助攻数显著性中度正相关;主要体现在高质量的后场篮板球衔接接应助攻后发动快攻、前场篮板球获取后的及时一传造成的空位投篮。
助攻与抢断显著性中度正相关;主要体现在防守过程中,突然的抢断球,及时发动快攻,造成防守方人员上的劣势,阵性上的漏洞,提高了助攻的效率及进攻的成功率,发动的起因与结束的完美诠释了指标数据的合理。
3分命中率与2分命中率非常显著性中度正相关;体现出球队需要有良好的中远投投篮技术及进攻手段的多样性,比赛中有良好的战术配合及获得适宜的投篮机会,合理的内外线结合及内外线投篮比例。
聚类分析是根据研究对象的接近程度(关系密切程度、属性的相似程度和距离的接近程度),将观察指标或对象(样品归并成不同类别的一项统计分析技术。本研究采用快速聚类法(将样本的数据进行标准Z分处理、分类数为3、迭代次数10、收敛标准0.02)对18支球队样品聚类分析,结果见表2。为验证聚类结果,将各队按名次划分为三个等级,1~4名为一等,5~8名为二等,9~18名为三等,运用等级相关法进行效度检验,结果显示:Kendall相关系数=0.670,Sig(2-tailed)=0.002,呈高度相关性。聚类结果与比赛成绩的拟优程度较好,客观地反映了比赛结果,可作为后续分析不同等级球队的分类依据。所选用的11项技术统计指标可以准确客观地反映球队的竞技水平,效度较好。
(四)不同等级球队的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
方差分析研究的是分类型自变量对数值型因变量的影响的一项统计分析技术。本研究以18支球队作为检验的对象即因素,因素的不同表现及不同等级球队作为水平或处理,在满足基本假定(总体正态分布、各总体方差相同、观测值独立)条件下,采用单因素方差法对不同等级球队的11项技术统计数据进行分析(见表3)。结果显示:强弱球队在得分和2分命中率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助攻存在显著性差异。差异到底出现在哪两支球队,就需要作进一步分析即多重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一类和三类、二类和三类在得分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2分命中率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一类和三类在助攻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
一类与二类球队(各4支)在11项技术统计指标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说明进入八强的球队即参加季后赛的球队,在整个联赛过程中都表现得较为稳定,整体实力较为接近,尤其是进入季后赛阶段彼此的竞争将异常激烈残酷,名次的归属受到个别随机因素的制约,如,抽签对阵、关键场次、主力状态等;作为球队还是要从可控因素入手,提高球队的综合均衡竞技能力且保持相对的稳定性,战略上的控制预期的比赛对手及进程,针对关键场次的对手做到知己知彼,合理分配主力及替补的场次及比赛时间,最大发挥核心球员的价值。
三类球队(10支),分别在得分、2分命中率、助攻与一二类球队存在差异;三项指标都是进攻类指标,其中得分与2分命中率相关系数为0.607且高度相关,2分的投篮次数与分值比例均占投篮次数及总得分的最大比重,高效的助攻是提高命中率和获取高分的重要技术保证;三类球队面对对方凶狠紧逼的压迫性防守进攻乏力,表现为队员相互缺乏有机娴熟流畅的进攻配合,后卫难以传出高质量的球,接球队员要么仓促出手要么单打独斗,进而出现命中率低和低得分的糟糕现象;该群体是联赛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保障和潜力所在,教练员应提高科学化训练水平(“三从一大原则”、坚决的战术执行力、强化篮球基本功、),俱乐部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提高管理水平与硬件设施,篮管中心应改革赛制与扩宽引进高水平外援与外教渠道。
四、结论
1.08~09赛季CBA场均各项技术统计数据的变异系数差异在百分位上及集中趋势明显,表明整个联赛竞争日趋激烈,赛程观赏性和结果不确定性有较大提高,CBA联赛呈现出良性的竞技水平发展轨迹。
2.否定研究假设2。球队各项技术指标均衡发展及攻守平衡、技战术水平全面的球队才能在现有赛制环境中取得较好成绩,依赖强悍内线或精准投篮,即单项技术表现突出的球队将获得较好名次的竞赛模式在高水平的CBA联赛中逐渐失去了市场。
3.否定研究假设1。名次与得分、2分命中率中度相关且高度显著性,与失分、篮板、助攻、3分命中率、低相关且显著性。联赛重攻轻守,属进攻型技战术风格比赛特征,不符合篮球运动竞技制胜规律及当前世界篮球发展趋势,需要教练员提高对防守重要程度的认识,以及探索新的专项防守技战术训练方法;同时组合技术的配合衔接表现集成化趋势。
4.否定研究假设3。不同等级球队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进攻能力指标上,即得分、2分命中率、助攻方面,其中八强球队无技术统计指标差异,表明彼此之间尤其到季后赛阶段竞争将异常激烈残酷;后10名球队同八强球队竞技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它们是联赛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保障和潜力所在,应从教练员培训、队员日常训练、俱乐部管理以及篮管中心政策制定等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监督与激励。
五、建议与思考
1.加强个案研究。
针对各单项场均技术统计指标及秩和比与名次不相符的球队(江苏、福建队),需要从赛制管理、技战术安排、大赛心理调控、教练员临场指挥等多方位深层次探析原因,碍于无法介入俱乐部管理训练层面深入了解,留下遗憾。
2.建立系统全面高效的技术统计数据指标体系。
随着训练整体水平的提高和大量外援引进,极大促进了CBA联赛的观赏性与竞技性;加之新的场地器材和竞赛规则的出台,使得原有的技战术统计指标显得捉襟见肘,难以满足专业理论研究和电视转播解说的需要。建立时间序列(单节、一次进攻)、多区域(中近远)、不同组合(快攻与抢断、突破与助攻)、人员搭配(主力、替补)等一系列多元动态综合的技术指标评价体系成为当务之急。
3.数据分析与理论分析相结合。
竞技篮球的魅力之一是结果的不可预知性及偶然性,统计分析以数学学科概率论中相关理论(大数定律、中心极限定理)去分析过程及结果的随机性,面对数据与传统理论的矛盾,现象与本质的迷惑,应利用多元多维非线性的数理方法,结合专业理论知识,对赛场内外及结果做出整体全面的评价与预测。
参考文献
〔1〕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篮球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2〕曾国屏等主编.当代自然辩证法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贾俊平.统计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4〕王惠林等.对我国少年女子(13-15岁)篮球运动员身体素质、基本技术评价模型的研究〔J〕体育科技,2001.21(4):65-68.
〔5〕贾俊平.统计学(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6〕王晓芬.体育统计与SPSS〔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统计学的特征范文4
装饰艺术随着原始人类对工具的发明与使用,伴随着人类对美的追求而诞生,是人类以审美和艺术方式掌握世界的一种手段。装饰艺术审美取向的趋同性与特异性日趋明显是以条理化、规律化、程式化、理想化等艺术方法,运用美的规律得以展现。现代装饰艺术受到传统装饰艺术的影响,继而突破传统装饰艺术的审美法则的束缚,使其艺术风格更加生动活泼,赋予时代的特征。
装饰艺术内容和样式的丰富性使得现代装饰艺术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状态。1981年袁运甫师生为北京燕京饭店设计了以中国历代文化精华为题材的壁画《智慧之光》,首次采用了传统建筑彩画工艺中的沥粉贴金工艺手段,成功的将传统的装饰题材结合现代装饰艺术设计。
一、传统文化与装饰艺术设计的内涵
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流传了数千年,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与精神,从本质上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各种美好特质。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影晌着人们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为古人思想和精神凝结而成的精髓,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
我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内涵深厚,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丰富的艺术价值。其中,有书法、绘画、雕刻、刺绣等多种艺术门类和形式,以及诸如中秋、端午等传统节日和有地方特色的民族节日等。传统文化的范畴非常广泛,可供设计借鉴的元素很多,但装饰艺术设计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不能照搬照抄,而应在过程中融入传统文化的精髓。现代社会中,人们可以看到各种形式的艺术设计,而借鉴传统文化的艺术设计则应在对其传承的基础上进行。传统文化与艺术设计可以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在民族风盛行的当下,装饰艺术设计对传统文化的融合非常重要,在满足现代人精神审美需求的基础上,装饰艺术设计应对传统文化进行更深远的继承和创新,以在设计中更全面地体现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和价值。现代装饰艺术设计能够对人们更好地生活产生较大的引导和帮助。在设计中,设计师既需要保留传统文化的艺术特色,又要紧随时代步伐,结合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形成民族个性突出的设计风格。
二、装饰艺术的和谐统一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人类对自己的生存环境、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质量不断提出更高的需求。当今的装饰艺术设计,比以往更多地受到心理学、美学、思维科学、人类学、公共关系学、信息学、传播学等学科理论的影响。人类社会精神文明的丰富内涵冲破了地域文化的封闭,在多维的空间中互相依存、共同发展,更具普泛性文化的特色。
1.材料
装饰艺术区别于其他造型艺术的特点之一,就是材料运用的广泛性。现代科学的发展无疑拓宽了现代装饰艺术材料的选择范畴。现代装饰艺术材料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天然材料,如橡胶、棉花、沙子、石材、蚕丝、金属、亚麻、羊毛、皮革、粘土等。另一类是人工材料,如玻璃、塑料、陶瓷、人造革、人造纤维等。现代装饰艺术的创作构思与表现有赖于材料的开发,开发材料的审美特征就是艺术再创造的过程。正如,好的雕塑艺术家在审视作品时,除了形式在上的独特及具体形象的斟酌外,还要充分考虑材料的质感美。必须熟悉不同材料的特性,才能更好塑造出优秀的艺术作品。现代装饰艺术设计特别要强调对装饰材料在形态、质感、色彩和肌理效果上进行处理。要充分展示出高科技手段生产出来的现代材料特色,又不可忽视对原始粗犷的本土材料的应用,以体现出天然材料与人工复合材料并存的审美趣味。
2.尺寸
现代装饰艺术尺度大小由所装饰的环境的尺度决定。跟架上绘画相比,装饰艺术作品的尺寸远远超过架上绘画尺度。一副大型装饰壁画则要达到几十平方米,甚至几百平方米。所以往往对观者的视觉冲击力比较强烈,观者置身于作品之中,往往给人的印象极为深刻。装饰艺术更受空间的局限,根据室内空间环境决定装饰作品的尺幅大小。
3.形式
装饰艺术比其他造型艺术更注重形式本身。形式美在任何艺术创作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装饰性强的艺术品更是强调形式美。从我国装饰艺术走过的各个历史发展时期装饰形式与作品风格的关系来看,完全可以断定美的形式发展足以构成某种相对固定的美的风格,并对后代产生深远的影响。往往形式美就是其内容,尤其是抽象艺术作品。装饰艺术与写实艺术相比,正如舞蹈和电影相比较。舞蹈更侧重于舞蹈动态美与节奏美,动作表现内容和情节是第二位。而电影更侧重在内容和具体情节上,表演的本身必须结合内容。
对形式语言的推敲经营并确定其在作品上的独立价值,往往导致作品的倾向性。许多艺术大师的经历表明其创作风格的装饰倾向特点。如:毕加索综合时期的陶艺和雕塑作品具有明显的装饰风格倾向。装饰形式语言高度概括了生活和自然的美的感受,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语言。装饰所特有的表现语言如韵律、和谐、渐变、对比、均齐、重复、律动、对称、多样统一等形式美要素,通过对这些要素的理解与把握结合艺术家的艺术修养,影响作品的成败。
三、传统工艺的运用及审美特性
着眼历史,装饰设计其实是传统工艺美术的现代化形式,二者之间必然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传统工艺美术为现代装饰设计注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传统工艺美术是生活与艺术的结合,充分体现了人们对于美的追求和强大的创造力。现代装饰设计最早见于西方世界,展现的是西方文化内涵。但只有将传统工艺美术的文化内涵融入到我国现代装饰设计理念中,才能推动我国现代装饰设计的进一步发展,使其兼具实用性与强大的文化内涵。
装饰设计能够反映和传承传统文化艺术设计对传统文化的借鉴,可以表现在设计作品中的风格、色彩、材料等方面。纵观设计的发展历史,几乎每一件设计作品都被打上了深深的文化烙印。有些设计作品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如我国的古代大型建筑多体现着“天圆地方”的哲学思想。还有些作品是民族特定气节或性格的体现。传统文化与设计之间在很多时候能够相互融合。早期的艺术与文化本是一体,传统文化是时代积淀下的产物,不能将其与落后联系在一起,人们应积极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并秉持批判的精神对其进行继承发展。传统文化的影响在社会中随处可见,而摒弃民族特色的艺术设计则缺少相应的生命力和竞争力。传统文化在任何时候都会对艺术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并通过艺术的各种形式体现出来,直接或间接地发挥着其应有的价值和影晌力。
传统图案和色彩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元素,是后人理解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传统图案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在我国古代,古人喜欢用图案纹饰表达对生产生活的美好寄托与希望。传统图案的形式和内容都较为多样,具有“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特点,常采取比喻、谐音、比拟等表现手法表达寓意。如传统图案中的喜鹊,代表喜事降临,作为图案可增强设计内涵。祥云图案,象征吉祥如意、生生不息,常作为装饰性图案出现在平面设计中。
传统色彩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承载形式,其通常包括红、白、黑、黄和青五色,代表五行中的火、金、水、土和木。色彩具有较强的视觉表现力,并被赋予一定的象征意义,如红色象征喜庆与欢乐,黄色象征富贵与地位,青色象征生机,白色象征纯洁与高贵,黑色象征沉稳与神秘。红色是传统色彩中最常见的颜色,表达出喜庆与欢乐。
传统工艺美术赋予现代装饰设计独特的审美情趣,研究传统工艺美术的历史会发现,装饰并不仅仅只是装饰,其与工艺美术的功能性完美结合到了一起。随着时代的进步,在装饰设计中融入了更多的审美情趣,功能与美实现了自然的结合,和谐统一的指导思想发挥了重要作用。而现代装饰设计偏重于技巧和制作工艺的科学、便捷、模块化,其优势也在此。现代装饰设计能够最大效率地完成设计,完全符合当今社会自由、迅捷、多元的时代特征,但装饰设计中艺术与技术的脱节造成的审美情趣的衰落同样明显。为了更好地传承中华文化,充分享受现代科技带来的便利,传统工艺美术的独特审美情趣理应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得到更好的传递。
四、结语
装饰艺术是生活的升华,它有独特的艺术境界。由于其实用性和审美性并存,装饰艺术在现代社会形成了它独特的艺术形式:简练、概括、夸张、变形、追求完美的意境,给人以广阔的艺术想象空间。装饰艺术是理想化的艺术,它的艺术形式是现实生活的升华和自然底蕴的呈现。现代装饰设计起源于工业发展,强调人的感受,同样崇尚对美的追求,有一定的文化因素。
统计学的特征范文5
关键词: 葡萄科; TrnL-F序列; 分子特征; 系统发育关系
中图分类号:S6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9980?穴2013?雪01-0028-09
葡萄科(Vitaceae)植物多为木质藤本,在白垩纪时期就已存在于地球,现在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地。葡萄科植物分类比较复杂,分类学家对属种的处理历来有分歧,世界属种数目随研究者不同而不同,总结起来全科约有14~16属700~850种[1],其中我国有9属150多种,各省均产,而野生种主要分布在华中、华南及西南各省[2]。葡萄科的系统学研究较少,该科的系统学位置尚不确定,即便是在葡萄科内关于各属系统发育关系也不十分清楚。
叶绿体基因组(Choroplast DNA,cpDNA),其遗传方式为单亲遗传,具有较高的序列保守性,进化速率恒定等优点。TrnL-F序列是叶绿体基因组之一,该片段大小适中,不受功能限制,其进化速率大于功能编码区,能提供较多系统学意义的信息位点,在大麦属[3],川续断目[4]等的系统学研究上已取得成功。因此被认为适应于研究植物属间的系统发育关系。在众多的生物分析软件中,Mega、Paup和Phylip软件常被用于系统发育的分析中。用Paup软件分析葡萄科[5-6]、伞形科系统发育关系[7];用Mega软件分析葫芦科[8]、繁缕及其近缘种的亲缘关系分析[9];用Phylip软件分析桫椤科系统发育关系[10]。我们选取这3种较常用的软件,基于葡萄科14个属植物的TrnL-F序列,研究葡萄科内属间关系并筛选出较适合葡萄科系统分析的TrnL-F 序列,为后续研究提供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以属名拉丁文在GeneBank上检索,得到葡萄科14个属103条trnL-F序列,并选取五桠果科五桠果属(Dillenia L.)1条序列为外类群,总计104条序列(表1)。
对收集到的共计104条样品序列用Clustalx1.83软件进行完全比对,并进行适当的人工校正。排序后的序列分别使用Mega5、Paup4.0b4a和Phylip软件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均采用邻接法(NJ)构建系统树,各分支的置信度用自展检验法(bootstrap test)检验,共进行500次循环,以评价各支的系统学意义和可靠性。建立系统树时,始终以D. turbinata为外类群,空位(gap)始终作为缺失(missing)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基于TrnL-F序列的葡萄科各属间的分子特征
所有序列经Clustalx1.83软件比对完后,计算所有序列的G+C含量,其中以火筒树属平均含量最高,为35.12%~35.44%,葡萄属平均含量最低,为32.98%~33.63%。
比对结果显示,属与属之间存在着各自特定的序列差异。既有单个碱基的差异,又有多个碱基的差异。Cyphostemma属与其余属相比,差异部位较多,共计28处,其次是火筒树属。而酸蔹莓属较特殊,尚未发现该属内部序列共有的差异位点。部分属的差异位点具有明显的特异性。如葡萄属有四段较大的序列缺失,分别是645-655处缺失“CTCTTTTCGTT”, 657-668处缺失“GCGGTTCAAAAT”,685-700处缺失“ATGTTTATCATTCACT”和719-730处缺失“AAAGGGATCCGC”。Cyphostemma属与其他属的差异位点较多,且缺失片段较大,如807~841处缺失“GATACGCGTACAAACGAACATCTTTGAGCAAGGA A” 和847~879处缺失“TCTTCATTTGAATGATTCA CAGTACATATCATT”等。不仅存在单个属特异的突变位点,还有多属共有一个差异位点的现象。例如,乌蔹莓属和崖爬藤属共有6处相同变异,其中5处又与Cyphostemma属变异相同。这种明显的序列特征或许可以在今后的植物鉴定上发挥作用。
2.2 系统进化
所得序列分别用Mega5、Paup4.0、Phylip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以大花五桠果(D. turbinata)为外类群(图1~3)。可见,葡萄科所有序列为单起源,聚在一个分支上。在3种软件所建树中,大部分序列是以属为单位结合在一个分支上,整体上可以分为五大分支:火筒树属分支;地锦属-俞藤属分支;蛇葡萄属-Clematicissus属-Rhoicissus属分支;白粉藤属-乌蔹莓属-崖爬藤属-Cyphostemma属分支;酸蔹莓属-葡萄属-Nothocissus属-Pterisanthes属分支。
2.2.1 火筒树属分支 火筒树属,直立乔木或灌木,无卷须,花瓣基部联合并且与不育雄蕊管贴生。这些形态学特征与葡萄科的攀援木质藤本,有卷须等特征存在明显不同。因此有学者认为应将火筒树属从葡萄科中分离出来,独立成科[1,5,11-14]。然而,该属花两性,排列成聚伞花序,胚乳呈嚼烂状等形状与葡萄科基本特征相似,故有学者将其归于葡萄科内[2]。
3种软件中火桐树属的聚类结果是一致的,火筒树属单独聚在一个分支上,为单起源。不与葡萄科其他属交叉,亦和五桠果科保持独立。该支支持度很高,均为96%以上。图1中火筒树属与蛇葡萄属聚集,支持火筒树属放在葡萄科内。
2.2.2 地锦属-俞藤属分支 俞藤属,1990年建立的一个新属[15],仅含3种,过去一直将该属放在地锦属中[11],Soejima等[5]研究葡萄科3种序列构建的树中,将地锦属与俞藤属放在同一分支上,也有少数学者将其归到乌蔹莓属中。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俞藤属和地锦属的表皮特征差异不大[1],但在形态学上,俞藤属植物卷须二叉分枝,显著伸长,卷须顶端不膨大呈吸盘,而地锦属植物是卷须多总状多分支,遇到附着物后膨大成吸盘;俞藤属植物花序与叶对生,呈典型的复二歧聚伞花序,种子腹面两侧洼穴自基部向上达种子2/3处;而地锦属植物花呈多岐聚散花序,种子腹面两侧洼穴呈沟状从基部向上斜展到达种子顶端[2]。
地锦属在3种软件聚类结果中均分成两支,一支由来自亚洲的地锦种组成,与蛇葡萄属亲缘关系较近,支持度为69%;另一支由来自北美洲的地锦种组成,图1中这支与马来西亚的Ampelocissus filipes关系较近,图2和图3中与葡萄属聚在一支上,支持度较低。俞藤属由亚洲种组成,与地锦属分离,在图1中与第5分支聚在一起,图2、图3中,俞藤属均由地锦属的亚洲种分支分生而来。Paup和Phylip软件建树结果与形态学特征更相符,因此在分子系统学上支持俞藤属的独立。
2.2.3 蛇葡萄属-Clematicissus属-Rhoicissus属分支 Clematicissus属与Rhoicissus属是由Planchon等[11]于1887年首先提出的。Clematicissus属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西部,多年生落叶灌木,卷须二叉分枝,聚伞花序,花盘杯状,花柱呈锥形,具有块茎。Rhoicissus属是非洲的一个小属,植株较为瘦小,芽球状,其花序为聚伞花序,常有卷须,花两性或假两性,花瓣脱落时仍联合,但花盘贴生于子房上。
该支可分成三小支,Clematicissus属与Rhoicissus属各成一支,后与蛇葡萄属聚为一支,这一支在3种软件聚类结果中基本一致。
2.2.4 白粉藤属-乌蔹莓属-崖爬藤属-Cyphostemma分支 Cyphostemma属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常具羽状或3出复叶,花序腋生或近顶生,花芽瓶状,花盘具4个蜜腺,花柱不裂等特点。白粉藤属是葡萄科最早建立的两个属之一[2],是葡萄科中较大的属。Soejima等[5]认为白粉藤属与非洲的Rhoicissus属距离较近,但在本研究中并没有体现出来。现已有很多研究支持乌蔹莓属与崖爬藤属分支[5,14,16]。
白粉藤属独立于该支其余序列,且与葡萄属亲缘关系较近。崖爬藤属与Cyphostemma属均从乌蔹莓属的一支中分离而来。乌蔹莓属在图1中分成两支;图2和图3中分三支,一支仅含有崖爬藤属,Cyphostemma属和部分乌蔹莓属序列,另外两支是全部由乌蔹莓属序列组成,与前一分支并列成姐妹分支。是否存在长期的地理隔离导致性状的不同,而形成新属,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2.2.5 酸蔹莓属-葡萄属-Nothocissus属- Pterisanthes属分支 Nothocissus属分布于亚洲,是一个较小的属。Pterisanthes属是分布于马来西亚,菲律宾等东南亚地区,其特点是具有扁平带状的圆锥花序,花序与叶对生,卷须分叉,2者均生于花梗处。酸蔹莓属分布于亚洲南部、非洲、大洋洲和中美洲。Wen等[17]研究葡萄科GAI1基因得出结论,在没有得到Nothocissus属序列时,酸蔹莓属与Pterisanthes属距离较近。在葡萄科,葡萄属的起源问题存在较大争议,多数研究指明葡萄属为单起源属,而Ingrouille等[14]从rbcL序列方面研究认为葡萄属是多起源属。本文3种树都支持葡萄属为多起源。
该支在3种树中支持度都很低。Pterisanthes属并没有聚成一支,Nothocissus属与酸蔹莓属亲缘关系较近。图1中酸蔹莓属与Nothocissus属、Pterisanthes属、葡萄属部分序列混杂排列在一支。图2和图3中除葡萄属有少数序列与白粉藤属聚在一起,其余酸蔹莓属与葡萄属均按属各自聚成一支。
3 讨 论
本文运用Mega5、Paup4.0、Phylip 3种软件对葡萄科14属103条trnL-F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学研究,从亲缘关系上大致可分为5大分支:火筒树属分支;地锦属[18]-俞藤属分支;蛇葡萄属-Clematicissus属-Rhoicissus属分支;白粉藤属-乌蔹莓属-崖爬藤属[19]-Cyphostemma属分支;酸蔹莓属-葡萄属-Nothocissus属-Pterisanthes属分支。
在分子系统学方面,国内外学者对葡萄科亲缘关系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Rossetto等[20]对澳大利亚葡萄科三属26个种trnL内含子序列的研究认为崖爬藤属是单系群,而乌蔹莓属的2个姊妹群、白粉藤属和葡萄(V. vinifera)则为一个多系群;Rossetto等[21]对葡萄科四属8个种EST-SSRs标记结果表明,乌蔹莓属和崖爬藤属亲缘关系较近,白粉藤属则和葡萄亲缘关系较近;Wen等[17]以火筒树属(Leea L.)为外类群,对葡萄科10属103条核GAL1系统发育分析表明,亲缘关系为乌蔹莓属-崖爬藤属-Cyphostemma属分支,葡萄属-酸蔹莓属(热带)-Pterisanthes属分支,地锦属-俞藤属分支,酸蔹莓属(亚洲)-Pterisanthes属(东南亚),其中蛇葡萄属分羽状、掌状两亚支,与白粉藤属(C. striata complex)、Rhoicissus属(非洲)为并系群,白粉藤属(C. striata complex除外)则为单系群。
[10] WANG Ting,SU Ying-juan,ZHENG Bo,LI Xue-yan,CHEN Guo-pei,ZENG Qing-lu.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the chloroplast trnL intron and trnL-trnF intergenic spacer sequences of the Cyatheaceae plants from China[J]. Journal of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Botany,2003,11(2): 137-142.
王艇,苏应娟,郑博,李雪雁,陈国培,曾庆璐. 中国桫椤科植物叶绿体trnL内含子和trnL-trnF基因间隔区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J].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3,11(2): 137-142.
[11] PLANCHON J E. MONOGRAPHIE D E S AMP?LID?ES VRAIS. In: De Candolle AFPP, and De Candolle C (ed), Monographiae Phanaerogamarum[M]. Paris: Masson,1887: 305-654.
[12] RIDSDALE C E. A revision of the family Leeaceae[J]. Blumea,1974, 22: 57-100.
[13] SHETTY BV,SINGH P. Vitaceae. In SINGH N P,VOHRA J N,HAJRA P K,SINGH D K. Flora of India. Botanical Survey of India[M]. India: Calcutta,2000: 246-324.
[14] INGROUILLE M J,CHASE M W,FAY M F,BOWMAN D,BANK M,BRUIJN A. Systematics of Vitaceae from the viewpoint of plastid rbcL DNA sequence data[J]. Botan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2002,138: 421-432.
[15] LI Chao-luan. Yua C. L. Lia A new genus of Vitaceae[J]. Acta Botanica Yunnanica,1990,12(1): 1-10.
李朝銮. 俞藤属-葡萄科一新属[J]. 云南植物研究,1990,12(1): 1-10.
[16] ROSSETTO M,JACKES B R,SCOTT K D,HENRY R J. Is the genus Cissus (Vitaceae) monophyletic?Evidence from plastid from and nuclear ribosomal DNA[J]. Systematic Botany,2002,27: 522-533.
[17] WEN J,NIE ZL,SOEJIMA A,MENG Y. Phylogeny of Vitaceae based on the nuclear GAI1 gene sequences[J]. Canadian Journal of Botany,2007,85: 731-745.
[18] NIE Z L,SUN H,CHEN Z D,MENG Y,MANCHESTER S R,WEN J. Molecular phylogeny and biogeographic diversification of Parthenocissus (Vitaceae) disjunct between Asia and North America[J]. American Journal of Botany,2010,97: 1342-1353.
[19] CHEN P T,CHEN L Q,WEN J. The first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Tetrastigma (Miq.) Planch., the host of Rafflesiaceae[J].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Plant Taxonomy,2011,60: 499-512.
统计学的特征范文6
摘 要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山西省5所高校部分在读学生参与体育旅游的频率、时段、时长、参与形式以及山西省高校学生参与体育旅游的态度、动机、影响因素等进行调查研究。旨在更好地引导学生的体育旅游向着更加健康、全面的方向发展,促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为进一步完善体育旅游理论体系建设提供实践参考。
关键词 在读学生 参与 体育旅游 现状调查
普通高校大学生年轻,健康,向往大自然的美丽风光,加之其经济的相对独立,闲暇时间的增多,自主能力的增强,自然成为体育旅游活动的重要参与者。体育旅游是指旅游者以非盈利目的离开家庭所在地,前往某一目的地参与或观摩相关体育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主题旅游[1]。文章通过山西省普通高校在读学生参与体育旅游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在体育旅游方面向着健康、全面的方向发展,促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文章以山西省大同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大学、山西师范大学、运城学院五所高校的大一、大二、大三在读学生为调查对象,以山西省5所高校在读大学生参与体育旅游的特征以及影响因素作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对在校大学生参与体育旅游的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笔者遵循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设计了关于山西省高校在读学生体育旅游现状的调查问卷,经过了信度、效度的检验,对以上5所高校进行问卷调查,每所高校随机发放问卷100份,共发问卷500份,回收492份,回收率为98.4%,有效问卷为488份,有效率为97.6%,其中男生229人,占总人数的46.9%,女生259人,占总人数的53.1%。
二、结果与分析
(一)山西省普通高校在读学生体育旅游认知情况
由表1可见,高校学生对体育旅游熟悉的人数占到调查人数的10.9%,了解的占46.7%,略知的占31.9%,不太了解的占10.5%。从分类统计中发现,男生对体育旅游的了解和关注程度较女生高。可以看出,体育旅游作为一个新的主题旅游,高校学生对此了解还不够全面,相关体育或旅游部门应结合体育旅游特点加大宣传力度、覆盖面和投入。
通过表2可以看出,有8.6%的学生每年体育旅游消费投入在100元以下,有86.1%的学生投入在100-500元之间,5.3%的学生在此方面投入在500元以上。可见,学生在体育旅游方面的消费还是比较少的,但大多数学生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还是愿意投资体育旅游的,同时也提醒相关部门,体育旅游具有巨大的市场开发潜力。
(二)山西省普通高校在读学生参与体育旅游的情况分析
1.山西省普通高校在读学生参加体育旅游选择项目和形式情况分析
通过调查分析得出,高校学生参加体育旅游活动项目选择的排序为:球类、登山、跳舞和游泳等。其中,男生项目选择排序是:球类、登山和游泳等;女生项目选择排序为:球类、登山和跳舞等。高校学生在体育旅游活动项目选择上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都喜欢一些集体参与、刺激性强的项目。山西省普通高校在读学生参与体育旅游活动形式以同伴形式参加占大多数,达72.3%,以家庭形式的占19.3%,而以个人形式的占8.4%,且男生多于女生。
2.高校学生参与体育旅游的频率、时段以及时长情况分析
通过调查得知,有66.6%的学生是经常或有时参加体育旅游活动,男生比例大于女生比例;有33.4%的学生很少或从不参加体育旅游活动,女生多于男生,其中从不参加的占4.9%。可见,绝大多数学生都参加过体育旅游活动。学生参加体育旅游活动的时段主要集中在寒、暑假,其中选择暑假的占66.5%,寒假的占25.0%,只有8.5%的学生选择周末(包括法定节假日)出游且男生多于女生。学生每次参加体育旅游活动的时间在3天以下的占调查人数的81.8%,3天以上的仅占18.2%,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
从以上可以看出,高校学生多数都参加过体育旅游活动,但在频率上表现不一,时段集中于寒、暑假,时长多在3天以下,多采用同伴形式共同出游。为此,体育旅游部门以及教育部门应该加大学生体育活动的程度,让体育走进大学生群体之中。
(三)山西省普通高校在读学生参与体育旅游影响因素分析
1.山西省高校在读学生对参与体育旅游的态度和动机分析
态度和动机某种程度上决定一个人办事成功与否。调查分析得出,96.4%的学生喜欢、比较喜欢和非常喜欢体育旅游,且男生比例大于女生比例,反映了学生对参与体育旅游的态度积极,愿望强烈;而明确表示不喜欢的占3.6%,女生多于男生。通过表3得出,高校学生参加体育旅游活动的动机排序为:娱乐消遣、调节精神、减肥健美和社交等。其中男生的选择排序是:娱乐消遣、社交和调节精神等;女生为:娱乐消遣、调节精神和减肥健美等。可见,在参加体育旅游活动动机方面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另外,高校学生参加体育旅游活动动机的人均种数为2.0种,其中男生人均为1.9种,女生为2.1种,女生较男生繁杂。由此可见,高校学生参加体育旅游活动的动机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多层次的。
2.影响山西省高校在读学生参加体育旅游活动的其他因素
从表4通过计算可以得出(计算方法为:人数之和除以调查人数),影响高校学生参加体育旅游活动因素的人均种数为2.15种。其中男生为2.01种,女生人均为2.30种,女生较男生繁杂。可见,影响高校学生参加体育旅游活动的因素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方面的。影响高校学生参加体育旅游活动的因素排序是:学习负担重没时间、经济实力不足、家长不支持、无专业指导及无人组织等,男、女生在这方面性别差异不明显。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山西省高校在读学生对体育旅游的了解还不够全面;高校学生参加体育旅游活动多采用同伴形式,主要集中于寒、暑假期间,且时长一般在3天以下,活动项目主要以集体项目(如球类运动)和野外刺激性项目(如登山)为主,但仍表现出参加次数、参加时长不足的问题。
2.山西省高校在读学生参加体育旅游活动的动机是多样、多层次的;高校学生参加体育旅游的消费投入比例不一,初步形成一定的体育旅游消费观念,但消费投入明显不足。
3.高校学生对体育旅游的认识水平是较高的,对体育旅游的态度是积极的、鲜明的、向上的,学习负担重没时间、经济实力不足、家长不支持、无专业指导和无人组织等成为高校学生参加体育旅游的主要影响因素。
(二)建议
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对高校学生参与体育旅游给予更多的政策扶持,建议相关院校开设体育旅游相关课程,加强对边缘学科的学习,加强体育旅游专业人员的培养,从而带动学生乃至全民参与体育旅游活动,进而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畏.2008年奥运会对中国体育旅游发展的影响[J].燕山大学学报.2003(11):90-92.
[2] 柳伯力,陶宇平.体育旅游导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3] 郑旗.体育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
[5] 谭白英,邹蓉.体育旅游在中国的发展[J].体育学刊.2002(3):20-25.
[6] 陆亨伯.中学生假期体育旅游市场调研与开发[J].北京体育大学报.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