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

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范文1

关键词:信用理论;金融危机;虚拟资本

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2-0060-02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金融危机,正在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蔓延,进而向全球性的经济危机演变。马克思在一百多年前提出的信用理论,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信用的二重作用进行了详尽的论述,对现阶段的金融危机有很强的解释性。

1 马克思信用理论概述

马克思认为,所谓信用就是借贷行为,借者与贷者发生的一定关系就是信用关系。他指出:“信用这个运动——以偿还为条件的付出——一般地说就是贷和借的运动,即货币或商品的只是有条件的让渡的这种独特形式的运动。”可见,信用就是商品交换中的延期付款或货币借贷,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的单方面运动,体现着交易双方的债权债务关系。

马克思在论述信用理论时,重点分析了资本主义信用的二重作用。他认为信用制度一方面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另一方面又加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解体的各种要素。“信用制度加速了生产力的物质上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使这二者作为新生产形式的物质基础发展到一定的高度,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使命。同时,信用加速了这种矛盾的暴力的爆发,即危机,因而加强了旧生产方式解体的各种要素。”

1.1 信用对资本主义生产的促进作用

信用对资本主义生产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信用可以促进利润率的平均化。由于平均利润的形成是资本在各部门之间自由转移的结果,而信用可以帮助资本的自由转移,因而有利于促进利润率的平均化。第二,信用可以节约流通费用。一方面,对于节约因货币流通而产生的费用而言,信用可以通过节约货币而实现流通费用的节约;另一方面,信用加速了资本流通,它不仅可以缩短流通时间,同时还可以使整个再生产过程加快,从而减少准备金,节约流通费用。第三,信用促进股份公司的形成。马克思指出:“信用制度是资本主义的私人企业逐渐转化为资本主义的股份公司的主要基础。”

1.2 信用加剧了资本主义解体的各种要素

信用虽然对资本主义生产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由于信用是“生产过剩和商业过度投机的主要杠杆” ,因此信用也加速了危机的爆发,加强了旧生产方式解体的各种要素。

一方面,信用加快了资本集中的速度。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动力就是对剩余价值的追求。资本家为了追求更大的剩余价值,必然要不断进行资本积累。但单个的资本家在这个过程中会受到自身积累的限制,因此,资本家总是运用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最大限度的吸收资本,以突破自身积累的瓶颈,加快资本积累的过程,促进资本主义生产的扩大,使可以伸缩的再生产强化到极限。此外,信用制度使得买和卖的行为可以较长时间在时空上分离,从而成为了投机的基础。

另一方面,信用制度的发展,造成了一种虚假的社会需求,从而掩盖了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的事实,促使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盲目扩大和投机行为,必然加剧生产的相对过剩。

信用制度的发展,加剧了资本主义内在的各种矛盾,给资本主义的生产和消费带来了巨大的伸缩性,在促使生产和消费迅速发展的同时,也会带来巨大的生产过剩能力和虚假需求。“只要信用突然停止,只要还有现金支付的方法适用,危机,对支付手段的激烈追求,就必然会明白地出现。”

2 运用马克思信用理论对美国金融危机的解释

源于美国次贷危机的金融危机,产生于虚拟经济之中。由此,在危机的初期,许多人将危机的根源归于信用制度、信用危机。马克思在讨论信用与虚拟资本时就指出,信用不是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但是信用加剧了资本主义生产过剩,加快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

2.1 信用制度下此次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

此次美国金融危机产生的直接原因是美国利率的上升和住房市场的持续降温。从表面上看,金融危机的本质就是信用过剩,是次贷及其衍生品为代表的虚拟资本价值泡沫的破灭,其根源在于经济自由主义。但是,从的观点出发,我们就会得到更一步的认识:即使在信用制度高度发达的情况下,此次美国金融危机的本质仍是生产相对过剩,其爆发的根源仍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一方面,新自由主义的盛行,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正是由于在新自由主义的影响下,美国政府放松了对金融市场的监管,任由其创造各种各样的金融衍生品。金融机构肆意发放信用,使得社会信用链条无限延长,经济的不稳定性也随着加强,只要信用链条上有一环发生断裂,必然会引起连锁反应。此时,市场经济的自发性、盲目性空前提高,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进一步加剧。

另一方面,财富两极分化的加大,进一步限制了家庭的支付能力。据世界银行的资料,美国的基尼系数从1981年的0.4上升到2000年的0.45,再上升到2004年的0.462,可见,在经济增速降低的同时,美国国内的财富两极分化更加严重。此外,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普通家庭的收入并无明显增长。财富在少数人手中的集中,就意味着大多数人消费能力受限,而不得不依靠借贷的方式,实现消费的虚假繁荣。这种透支消费方式的快速发展,正是由于消费者消费能力有限,而资本家为了获取高额利益,肆意扩大信用,盲目放贷所形成的,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缓解生产过剩。

2.2 信用在此次金融危机中的作用

(1)信用加快了金融危机的爆发。

买和卖在时空上的分离,就为经济危机的爆发创造了可能性,而信用制度的快速发展,则成为了危机爆发的助推器。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信用经济,整个社会实际上被结成了一个复杂的社会信用链。社会信用链的形成,客观上以数十倍、甚至数百倍的规模放大了社会生产和消费,从而掩盖了资本主义消费不足的矛盾。在信用制度高度发达的条件下,社会再生产的链条被无限延长,生产对消费的反应越来越迟钝,商品过剩的信息被信用所创造出来的需求所掩盖,导致生产进一步扩大,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激化。此外,社会信用的无限延伸也使得社会信用网络变得更加脆弱,一旦社会信用链上某个环节发生断裂,就会引起连锁反应,引发支付危机,从而引发金融、经济危机。

2001年以后的五年内美国房价持续上涨,让银行等金融机构过于乐观,低估了贷款风险,纷纷降低贷款标准,使得大量信用等级较差,收入较低的次级信用者加入了贷款购房的队伍。同时为了转移风险,银行创造出各种各样的金融衍生品。通过金融衍生品,特别是资产证券化,银行等金融机构和证券市场结成了信用共同体。当利率上调及房价下跌之后,许多次贷者受收入的限制而选择断贷,即不再支付剩余房款。在这种情况下,房地产开发商应该收到市场反馈的信号而减少房屋的生产和供给。可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借助各类金融衍生品,在股市和债券流通领取中套取现金,弥补由于次贷者断贷产生的呆账、坏账。银行信用进一步扩大,从而给房地产商造成一种错觉,仿佛市场仍有巨大的需求,进一步导致了生产过剩。此时,支持经济发展的不是现实的需求,而是建立在信用制度上的社会信用网络。当不能还贷的次贷者越来越多,当股市下挫而无法套取现金时,社会信用链条中银行这一环节发生断裂,从而引起连锁反应,爆发金融危机。正如马克思所言:“危机最初不是在和直接消费有关的零售商业中暴露和爆发的,而是在批发商业和向它提供社会货币资本的银行中暴露和爆发的。”

(2)信用加剧了经济危机的爆发。

由于信用对资本主义生产具有双重作用,在推动生产发展的同时,也进一步激化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加剧了生产相对过剩,使得危机的能量不断聚集。此外,信用还促使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快速发展,使得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严重失衡,资产价格泡沫化。由虚拟资本引发的危机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严重。

马克思认为,虚拟资本是在借贷资本(生息资本)和银行信用制度上产生的,是以能够带来收入的有价证券形式而存在的资本,包括股票、债券、商业票据和其它可转让证券等。虚拟资本是建立在信用制度基础上的,同时,虚拟资本的发展也让信用链条有无限延伸的趋势。

虚拟资本与实际资本有着原则的区别,它们是虚拟的,本身不具有价值,仅是取得一定收益权的凭证,它的价格是预期收益的贴现。近年来,资本主义经济虚拟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一方面,在生产结构上,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远远超过第一、二产业;另一方面,在价值结构上,虚拟资产价值远远超过国内生产总值,虚拟资本的规模远远超过实体经济。正是在这种经济虚拟化趋势下,以信用为基础的金融资产在资本主义经济结构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从而由信用链断裂所引起的危机比资本主义历史上任何一次危机都要严重。在资本主义生产中,再生产过程的全部联系都是以信用为基础的。“和资本一同发展起来的信用制度由此崩溃时,会更加严重起来,由此引起强烈的严重危机,突然的强制贬值,以及再生产过程的实际的停滞和混乱,从而引起再生产的实际的缩小。”目前,这场危机正在由金融危机向经济危机转变,由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扩散,也说明了信用制度在危机中具有加剧的作用。

3 结论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虽然此次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仍然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但信用在其中起到了推动和加剧的作用。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信用制度的健全和完善是保证一个国家市场健康发展的前提之一。因此,我国在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时候,要以马克思的信用理论为指导,正确认识信用在生产中的作用;要坚持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特别要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以防止信用工具的滥用。信用和金融是一把“双刃剑”,在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会放大生产和消费的矛盾,创造出大量的过剩生产能力和虚假需求。因此,要保障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就要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完善个人信贷法律,规范抵押贷款放贷市场,加快金融市场的信息制度建设,从而让金融市场和信用工具更好的为社会主义经济服务。

参考文献

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范文2

一、当前世界金融危机的研究

(一)美国金融危机的成因分析

1.运用理论解释

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其具体表现为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购买力相对缩小的矛盾。这个矛盾如果一直发展下去,必然会产生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引起社会生产的比例失调,从而导致整个经济体无法正常运行。二是总供给大于总需求,引发生产过剩的情况,一旦生产过剩越加严重,加上经济体运行不协调,积累到一定时候,金融危机就会爆发。美国金融危机的实质就是生产过剩所引发的,次贷危机将美国的虚拟经济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泡沫,导致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脱节,成为此次金融危机的最大诱因。

2.从美国金融体系制度的方面研究

次级房地产按揭贷款让美国人形成了超前消费的方式,在这段时间内虽然成就了美国经济高速发展,但也在发展的背后潜伏了巨大的泡沫和坏账隐患。其次,美国的大部分金融机构将次级按揭贷款证券化,巨大的泡沫转嫁给投资者。加之美国经济结构比例不合理,第三产业比重过高,制造业所占比例很低,使得美国在制造业方面一直以来依赖进口,贸易逆差大,居民储蓄少,收入结构与消费结构严重失衡。最后,美国金融机构片面追求利润而盲目扩展业务范围,致使美国经济过度虚拟化和自由化,美国本土本来就缺乏实体制造经济,而在这种环境下,信息科学技术成为了虚拟资本投机的工具,为危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马克思《资本论》关于金融危机的相关论述

(一)从马克思信用理论看金融危机

马克思在一百年前提出的信用理论,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信用的二重作用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对现阶段的世界性金融危机有着很好的解释。

马克思在讨论信用与虚拟资本时就指出,信用不是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还是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但信用加剧了资本主义生产过剩,加快了资本主义金融危机的产生和爆发。马克思认为,所谓信用就是借贷行为,借者和贷者之间发生的关系就是信用关系。他指出:“信用这个运动,以偿还为条件的付出,一般地就是贷和借的运动,即货币或商品的只是有条件的让渡的这种独特形式的运动。”可见,信用就是商品交换中的延期付款或货币借贷,是以偿还条件的价值的单方面运动,体现着交易双方的债权债务关系。

(二)从马克思危机理论对金融危机本质的分析

与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不同的是马克思危机理论是从社会制度层面去寻找经济危机的根源,他认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那么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资本主义无法消除产生金融危机的根源,决定了金融危机周期性爆发。正如恩格斯所说:“在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炸毁以前不能使矛盾得到解决,所以它就成为周期性的了。资本主义生产产生了新的恶性循环。”金融危机的这种周期性使资本主义再生产也表现出周期性,这种周期包括了四个阶段:危机、萧条、复苏和繁荣。

关于金融危机,马克思说:“生产很快就超过了消费。结果,生产出来的商品卖不出去,所谓商业危机就来到了。”资本主义金融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而金融危机的爆发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

我们用马克思危机理论对美国的次贷危机进行系统分析后可以发现其实质就是资本主义制度下华尔街里贪婪的资本家和最大限度盈利的欲望,使其借助信用关系和房地产行业相互推动以及信用链条的衍生功能,从而掩盖了生产无限扩张和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因此,借用马克思的逻辑:资本制度的内在矛盾――有效需求不足――生产过剩――透支消费――违约率上升――金融危机。这样就可以清晰的看到整个金融危机的产生过程。

三、《资本论》对我国应对世界性金融危机的启示

(1)要一如既往的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如前所述,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在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和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我们的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不仅要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还要以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即最大限度地满足全体劳动者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为己任,承担起自己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自觉地实现国家宏观调控的意图,保证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2)对于我国中小企业而言,应该加快和完善中小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提高中小企业经营者的素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正确确立企业的发展目标等,这样才能构建起中小企业信用管理体系,这是其抵御市场风险能力、疏通和扩大融资渠道、保持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所在。

(3)不断完善分配制度,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水平。收入分配是影响社会有效需求的直接因素,如果一个国家的分配制度不合理,导致贫富差距过分悬殊,两级分化严重,劳动者收入过低,在社会财富中所占的比重过小,这就必然会导致社会有效需求不足,引起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的爆发。而我国在这方面的问题已经日益严重了。因此,完善分配制度,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水平,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4)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经过三十年的经济体制改革,我国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对加快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经济活力,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起着有效的作用。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市场不是万能的,它也存在着自身的一些缺陷,如市场的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存在着市场失灵的现象。为了弥补市场调节不足,防止市场失灵,我们就必须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力度。另外,我国国民应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树立正确的投资消费观念,具备应有的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75.

[2]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75.

[3]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75.

[4]张克难.金融危机“捧热”马克思巨著:《资本论》热销说明什么[N].报,2008-06-25(A10).

[5]高航.金融危机下企业经济性裁员问题与对策探析[J].经济视角,2009(8).

[6]顾钰民.用理论科学阐释金融危机[J].研究,2009(1).

[7]吴挺.马克思不是预言家,是路标 [N].东方早报,2008-10-31(A16).

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范文3

【关键词】金融危机;公允价值计量;关系;会计准则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后,危机的原因成为众说纷纭的热点问题。多数观点认为,是美国过渡信任和依赖自由竞争法则、金融监管不力、金融创新过度和消费者的过度债务化等原因导致了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也有一些人认为,此次金融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是会计准则对金融工具采用了公允价值计量,认为公允价值计量是金融危机的元凶。那么,是否是公允价值计量导致了金融危机?面对“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公允价值计量将何去何从?本文试从金融危机爆发原因,公允价值的概念以及两者的关系入手,对以上问题进行一些探索性的思考。

一、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

我们认为,目前的金融危机与历史上所有的经济危机一样,有着其固有的根源。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根源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基本矛盾的论断并没有过时,它仍然是我们判断金融危机发生根源的理论利器。政治经济学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首先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能力的巨大增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即生产和市场的矛盾;其次表现为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资本积累使社会的产能迅速提高,而工人受剥削程度的加重使得他们的购买力越来越低。这样,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就必然会发生。

美国次贷危机从根源上说,其实就是源于资本的疯狂逐利本性所导致的生产能力飞速增长(追求剩余价值)与劳动人民的支付能力不足(次级贷款者的存在)之间的矛盾,以及单个公司的有组织化的快速发展和创新(房地产公司和金融公司的发展和创新)与整个市场的缺乏监管或监管不力之间的矛盾。有人把金融危机的发生归咎于人性的贪婪和非理性。其实当人们埋怨金融公司和房地产公司的疯狂和贪婪,埋怨次级房贷者的非理性超前消费的时候,更应当看到这些所谓“人性的贪婪和非理性”其实又都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正常反应,正是这样的制度才形成了这样的人性,危机的根源在制度而不在人性。

二、公允价值的含义和特征

(一)公允价值的含义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对公允价值所下的定义是:“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据以进行资产交换或负债结算的金额。”我国财政部对公允价值所下的定义是:“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

(二)公允价值的特征

1.公允价值的非主导性。我国新会计基本准则中明确规定:“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采用历史成本。”这实质上是在强调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在我国会计计量中的主导地位。这也说明,公允价值在具体准则中体现为非主导性。正是由于这种非主导的地位,给公允价值的利用制造了一定的困难。

2.公允价值的应用有严格的条件和要求。在对公允价值的应用方面,我国新会计准则设定了较为苛刻的限制条件。例如,《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中,明确规定了公允价值的运用前提是公允价值应当能够“可靠的计量”。我国之所以要谨慎地运用公允价值,是因为我国的市场经济环境与国际上较成熟的市场经济环境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非市场化的因素依然大量存在,难以通过市场取得有关公允价值的完备信息。在目前情况下,如果无视公允价值的运用条件,必然会使公允价值失去其“公允”的意义,最终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

三、金融危机与公允价值计量的关系

纵观历次经济危机,分析其原因时,多少会有会计的因素,只不过不同的学者认为会计承担经济危机的责任权重不同。1929至1933年的经济危机中,人们认为不规范的会计实务是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之一。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人们认为会计信息披露混乱导致决策失误和信贷关系紊乱是触发经济危机的重要因素。2008年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计量准则成了受攻击对象,甚至被认为是导致危机的主因。

那么,公允价值计量究竟是不是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呢?我们知道,本轮金融危机是从美国次贷危机开始的。美国楼市泡沫破灭引起次级按揭贷款违约率上升,导致相关衍生品担保债务凭证价格崩溃。而根据公允价值计量原则,市场价格迅速下降的资产价格要反映在财务报表中,这就使金融机构资产规模开始显著缩水,不断下跌的资产价格使得公司为保证一定的资本充足率和降低负债比率,需要甩卖各种可交易资产回收现金并偿还债务,但资产出售行为又进一步引起了相关资产价格下跌,于是连锁反应出现了:资产减记导致亏损和信用评级降低、亏损导致股价下跌、抛售资产从而进一步压低资产市价。而金融机构也开始缩小贷款规模,这必然影响实体经济的正常运行,使金融危机快速扩大和加深。这一连锁反应的发生,与公允价值计量准则下的会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显然是分不开的。如果说次贷是一个极富传染力的病毒,那么公允价值计量则为病毒传播提供了快捷的渠道。

四、金融危机后对会计准则制定的反思

1.需要客观看待会计准则在金融危机中的作用。不可否认的是,会计准则会对政府、投资人和债权人的决策产生影响,这些决策行为反过来又会影响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完全无偏的准则是不实际的,会计准则的改变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经济危机。适时地调整准则可以在危机中提振市场信心,有助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

2.需要在危机中发现会计准则的缺陷。准则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危机使人们重新认识会计准则的局限性。公允价值计量只是通过财务报表提供公司各项资产要素的公允价值信息,而不是提供整个公司的公允价值信息,这意味着公允价值计量反映的公司价值也是相对的。相比其他计量属性来说,公允价值仍然是目前更优选择,但金融危机的爆发对它也是一场考验,说明它在运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修改,使之更完善。

3.需要构建更严密的会计概念框架。首先,要加强理论研究,制定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只有理论界先弄清楚了,实务界才有可能跟上。当前我国理论界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研究仍然十分有限,至今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理念体系。其次,完善公允价值计量应用的市场条件。在公允价值应用的三个级次中,应鼓励优先采用活跃市场中资产或负债的报价。虽然公允价值并不就等于市场价格,但市场价格毕竟是最为客观的,可靠程度最高。所以当前应努力培育各级市场,从而使交易双方能够获得相对公允的市价信息,为公允价值的应用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黄世忠.次贷危机引发的公允价值论战[J].财务通讯(综合版),2008(11).

[2]邢精平.公允价值计量:美国的经验与教训[M].证券市场导报,2009.

[3]马克思.资本论: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4]陆宇建.基于不确定性的公允价值计量与披露问题研究[J].会计研究,2007(2).

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范文4

[关键词] 金融危机 投机 经济平衡 监管

2007年在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最终演变成目前这场影响全球的金融危机,对世界实体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距离上次1997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仅仅十年。纵观世界经济,为什么全球或局部性的金融危机反复出现?为什么它会对实体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它的根源到底在哪里?人类应该如何防范金融危机的发生以及减轻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影响?本文将就以上问题展开论述,探讨金融危机的根源,进而寻找应对金融危机的对策,一家之言,欢迎批评指正!

一、经济生物链和经济生态平衡

在自然科学领域,自然界的生物链和生态平衡的概念已经被人们广泛的认识和接受。一旦自然界的生物链和生态平衡被打破,带来的是生态危机和生态灾难。本文认为:在经济领域,也存在着一种经济生物链和经济生态平衡,一旦经济生物链和经济生态平衡被打破,必然带来经济灾难或金融危机。经济运行的规律与自然界运行的规律在很多层面是相通的。

我们先来看一个自然界最简单的生物链模型:在草原上,生活着狮子和羚羊,在某个特定的时间开始点,处于生物平衡的状态。假设狮子的数量开始上升,那么在一定时间内,羚羊开始减少,草原开始茂盛,结果就是狮子被饿死,羚羊获得更多发展空间,草原开始减少;随着羚羊数量增加,草原开始减少,狮子也获得更多食物开始增加;当草原开始减少,羚羊会随之减少,其后是狮子因食物不足而减少;羚羊减少后,草原又开始增加……狮子、羚羊和草原之间正是在反反复复的增加和减少的过程中建立了一种动态的平衡,在自然界,很难找到绝对的平衡。假设狮子过度发展,最终吃光了羚羊,或羚羊过度发展,吃光了草原,结果就是一起毁灭,这就是自然界的危机。

经济活动的运行规律如同自然界一样,存在着一种动态的平衡,各个环节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关系,当某个环节过度发展,最终会对其他环节产生影响,而严重的失衡状态就是我们谈到的危机。经济本身的波动是一种正常现象,各个环节不同步发展也是客观现象,但是当某个环节的发展超出正常波动的范围,则最终会打破经济原有的平衡状态,表现出来就是经济或金融的危机状态。以金融、房地产、其他实体经济为例,当金融和地产的过度发展最终挤占了实体经济的发展空间,透支了实体经济的血液之后,最终金融和地产也会因为缺乏真正的血液而崩溃,这就是目前经济的危机状态。

二、金融危机的根源

经济危机的直接表现就是金融泡沫的破裂后表现出来的某些行业严重过剩某些行业严重不足的经济不平衡的危机。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是相伴而生的,金融危机是经济危机的最直接和外在的一种表现形式,经济危机则是金融危机的一种后果和本质所在。所以本文在论述时没有加以详细的区分。

下面简单探讨一下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本文认为,金融危机发生的最直接的原因就是金融活动中的过度投机行为,而政府在监管信用交易(投机交易)方面的缺位加速了危机的爆发。

1.金融危机的直接根源:过度投机。投机活动无处不在,但是最容易发生在哪里呢?“资本惧怕没有利润或利润过于微小的情况。一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会非常胆壮起来。只要有10%的利润,它就会到处被人使用;有20%,就会活泼起来;有50%,就会引起积极的冒险;有100%,就会使人不顾一切法律;有300%,就会使人不怕犯罪,甚至不怕绞首的危险。如果动乱和纷争会带来利润,它就会鼓励它们。走私和奴隶贸易就是证据。”通过这段话不难看出,哪个行业利润高,哪个行业就容易产生投机行为,利润越高,投机产生的风险就越大。

经济中的某个行业如果处于利润过高的状态,根据西方经济学中“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的原理,必然会有很多资本包括投机资本流如该行业,其结果就是造成该行业的过剩和其他行业的短缺,这种局面如果维持时间过长的话,经济的不平衡状态会逐步加剧直到出现该行业因为严重过剩企业大量破产的局面,最终造成银行大量坏账,进而波及其他行业,损害实体经济的发展。

高额的利润诱发过度投机行为。我们从一些数据来看一下金融业和地产业的高利润状况。根据美国官方公布的数据,美国房价2004年平均涨幅为11%,2005年平均涨幅为13%,美国2000年到2006年全国房价平均价格上涨了90%,其增长速度均超过同期利率回报水平;在国内金融界,2007年11位金融高管年薪过千万;2007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前10名中,涉足地产的达到6位,前4名均涉足地产。从这些数据中不难看出,金融业和地产业的利润程度,如此高额的利润岂能不诱发资本的逐利行为?其行业投机程度由此可窥见一二。

无论是东南亚金融危机还是此次起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其起源都是金融和房地产泡沫的破裂,这恰好反映出一个问题:金融业和地产业在危机爆发前存在着利润过高和规模过度膨胀的情况。可以说,过度投机使这些高利润甚至是暴利行业过度膨胀,最终助长了经济危机的发生。

在自然界,如果某个物种过度发展,便有可能影响到其他物种的发展,进而可能引发生态危机。在经济领域同样如此,过度投机使某些行业的发展超出了正常的规模,同时其他行业得不到充分的发展空间,最终使经济失衡导致危机的发生。

2.金融危机的深刻根源:信用交易失控。为什么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容易成为经济危机的重灾区,或者说,为什么在金融业和地产业更容易产生投机呢?投机需要大量的资本来支撑,在资本不足的情况下,杠杆交易成了投机者最好的工具。正是因为在金融和地产领域广泛存在着杠杆交易,才使得这两个行业成为投机活动的重灾区。

我们知道,在实体经济中,交易1美元,就需要实实在在掏出1美元,在这种情况下,投机即使存在,也很难掀起大风大浪,但是,在很多的金融活动的杠杆交易中,投资10美元的东西实际出资只需要不到1美元,在这种情况下,暴利是很容易出现的,杠杆越高,投机活动就越密集,最终,疯狂投机打破了原有的经济平衡状态,当资本获利撤出或市场出现严重过剩后,问题或危机也就随之而来。

举例来说明:目前,世界上许多投资银行为了赚取暴利,采用20~30倍杠杆操作,假设一个银行A自身资产为30亿,30倍杠杆就是900亿。也就是说,这个银行A以30亿资产为抵押去借900亿的资金用于投资,假如投资盈利5%,那么A就获得45亿的盈利,相对于A自身资产而言,这是150%的暴利。反过来,假如投资亏损5%,那么银行A赔光了自己的全部资产还欠15亿。相关资料表明:贝尔斯登、雷曼兄弟、美林、高盛、摩根斯坦利等著名美国投资银行及其交易对手出现的流动性危机,都是源于高财务杠杆率支配下的过度投机行为。美国投资银行平均表内杠杆率为30倍,表外杠杆率为20倍,总体高达50倍。房利美和房地美的杠杆率则高达62.5比1。

虽然银行可以通过保险等手段转嫁风险给保险公司或基金公司,但是过高的风险总是要有人来承担,保险公司或基金公司也存在因为承担不了风险而破产的可能性。所以说,这个金融链条看似完美,但是一旦有哪个环节因为不堪重负倒下的话,受损害的是整个经济的运行。

为什么房地产行业也容易发生危机呢,按揭贷款在某种程度上起了一个不好的作用,三成首付、两成首付甚至零首付都是变相的杠杆交易。当杠杆交易失去控制,必然会产生大量的不良债务和虚假的投机需求,给实体经济带来根本性的破坏。所以政府对杠杆交易的监管是非常必要的,当任何一种经济承担了它本身不能承受的风险,这种经济发生危机的可能性就始终存在。

三、金融危机的防范及应对措施

1.抑制人为垄断,维护经济的平衡。经济中的垄断行为是高利润的源泉。作为政府来讲,防范经济运行中出现垄断行为是防止经济出现不平衡的重要手段。政府应该在经济中引入更多的竞争来防止经济出现垄断行为。同时还应该立法防止经济中可能出现的串通合谋囤积等不正当竞争行为所引发的人为垄断行为。一旦经济中某环节出现垄断行为,要么效率低下遭人诟病,要么就是借助垄断地位疯狂攫取,而且由于其处于垄断地位,在危机来临时缺乏必要的缓冲,极容易诱发连锁反应,对经济产生强烈的破坏。美国的房利美和房地美就是典型的例子,如果该行业有更多的竞争者,至少可以给经济提供足够的缓冲,避免或延缓危机的发生。

垄断企业借助其垄断地位,很容易使其处于一种无法破产的地位,这样便造成一种局面:经济景气时股东赚取高额的盈利,危机时则要动用全体纳税人的钱来拯救。这就是经济中经常面临的道德风险问题。也就是说,当你把某种经济风险全部交给市场中的一个经济体承担时,如果这个经济体本身无法承担这样的风险,那么就存在着道德风险,这种危险最终还是要由政府和纳税人来承担。在这样的情况下,政府就有必要主动承担并监管这种风险,否则的话风险机制就形同虚设。

自由竞争也会导致生产过剩,但是自由竞争产生的生产过剩还不足以形成经济危机,因为任何经济都有波动性,这种波动的幅度在健康经济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但是当垄断行为大大加剧了经济过剩,使其有可能超过经济本身的承受能力,造成经济危机。

2.控制信用交易、监管信用交易。(1)严格控制按揭贷款的发放。无论是东南亚金融危机还是此次金融危机,均含有房地产业过度发展的因素,这其中,按揭贷款的发放是诱发房地产行业过度发展的重要因素。银行为了追求利润,先是放贷给放贷给生产者,当消费不畅时,又放贷给消费者。银行按揭贷款的发放对于刺生产激消费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也人为放大了房地产的生产和消费。这种做法最终为经济埋下了一个定时炸弹,具体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促使某一能够获得资本的行业过度发展,另一方面为投机者提供了一个自买自卖,假交易套取银行资金的窗口,通过过这个窗口,投机者几乎轻而易举把风险转嫁给银行自身,这和借钱给赌徒几乎没有区别。(2)认真监管期货交易及其资金来源。期货交易是投机交易的重灾区,中国已经有很多企业甚至是大型国有企业从事期货交易巨额亏损的例子。中航油、中信泰富、东航和国航等企业在期货交易领域均出现过巨额亏损,甚至威胁到企业的生存。所以,抑制企业的投机冲动监管企业投机行为也是维护经济稳定一个重要方面。对于这个问题,本文认为最重要的是政府应加强企业财务制度的建设,防范企业投机冲动,尤其是借贷资金或挪用资金进行投机的冲动,切实保护企业运行的安全。

3.建立危机应对机制。金融危机发生后,政府通常的拯救危机的措施主要有减税、政府出资救市等,这些做法很容易遭到用全体纳税人贴补少数投资者的非议,而且是以牺牲政府其他方面支出或者扩大财政赤字为代价,提高了纳税人负担,降低了政府的信用,影响了其行动能力,严重的甚至会拖垮政府,冰岛政府破产就是一个极端的例子。本文认为政府应该改变这种做法,建立一套应对危机的长效机制。具体设想如下:

政府对高利润行业或垄断行业征收投机税或暴利税,税收的主要部分用于建立危机应对基金,交由国家专门机构采用稳健保守的方式管理该基金,以便在危机来临是能够提供最大程度的缓冲,为化解危机争取时间。这样做的好处在于:首先,分级征收投机税或暴利税的目的是调节各行业之间的利润,在某种程度上限制投机对正常经济产生的破坏作用;其次,当危机真正来临时,政府可以有足够的财力物力去应对危机;再者,专门机构还可以提高政府工作的效率,探索一套稳定经济的管理模式。

四、结论

金融危机是经济危机的表现形式,其根本原因在于经济中的过度投机行为和信用交易的失控。政府不应该将经济危机风险交给市场去承担,而应主动监管金融风险,并征收投机税或暴利税建立危机应对基金,抑制过度投机行为,维护经济稳定,探索危机应对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邓宁格:《工会与罢工》第36页

[2]

[3]

[5]finance.省略/money/insurance/bxdt/20080415/13174751270.shtml

[6]省略/inc1/200711fortune.htm

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范文5

关键词:同课异构;传统课堂;教研形式

新课改下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和提升教师素质是当前每所学校亟需解决的教研问题,而对此所采取的措施和做法,可以说各校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同课异构”这种教研模式就是在这种情境下应运而生的,它实现了教师之间更深层次的交流,使大家能够取长补短,实现共同提高的目的,也为教学提供了更多的创造空间。而所谓的“同课异构”实质上是指不同的教师面对同一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自己对教材的理解,立足于各自的教学经验,进行各种教学构想并付诸实践的一种教研形式。

2013年5月中旬,我校举行了一学期一度的对外公开教学活动。此次活动历史组的课题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六的第一节《“自由放任”的美国》,形式是由本校的陈老师与外校来的林老师进行“同课异构”。这节课的要求是: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标志和表现;分析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了解胡佛反危机政策的特点及效果。在教材的处理和重难点的预设上,两位老师都有对教材进行重新整合,在重难点的预设策略上也基本一致,但突破的方法不同。其重点是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难点是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影响和“自由放任”政策。从教学模式来看,陈老师的课属于目前我们学校正“流行”的“三环自主”的教学模式(即课堂上的前15分钟学生同组交流、完善学案,课中15分钟教师精讲,课尾15分钟合作讨论、课堂检测),而林老师的课则是相对传统的一种教学模式,可以说是一次“现代”与“传统”的较量。下面主要从两位老师对“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表现、特点、影响和爆发的原因”的教学处理来讲讲。

一、关于经济危机的表现

陈老师在事先学生预习的导学案中已有预设的思考题,此环节主要是由同组学生交流、反馈,教师引导学生从金融、工业、农业和外贸方面来回答。这是“三环自主”教学模式中第一环的表现之一。而林老师则通过视频《大国崛起》片段、四张照片(《苹果一斤5美分》《农场主将积压的牛奶导入大海》《无家可归的人》《等待救济的人们》)、数据材料(危机间的美国:股票价格下跌了87.4%;银行破产了共10500家,占银行总数的49%;工业生产总值下降了46.2%;企业倒闭数在13万家以上;农产品批发价格下跌了54%;农场破产了100多万家;国民收入减少了54.69%;进出口贸易下降了70%)、表格(《同1929年相比,1932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源自教参)将危机的表现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人感触很深,印象也很深。“历史”可以激发人们的情感,亦可让人深思,而那些视频、照片、数据等就是最好的“催化剂”。例如,在林老师展示四张照片时,学生就问了一个问题:既然牛奶都积压了,为什么农场主们不把它们分给贫苦的人?这一问,可以说是切入到这节课的一个概念问题――“经济危机”,这到底是一场什么样的经济危机?笔者认为只要再加上别的设问不失为一道很好的合作探究题,同时也说明课堂中我们也可以利用一些照片等资料来激发和培养学生自主发问的能力。相比陈老师的这个教学环节,通过预设问题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却略显得“硬邦邦”。

二、关于经济危机的特点和影响

两位老师的设计是“异中有同”,“异”是指陈老师通过展示插图和文字资料(美国民谣、1929年~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状况、关税战)来达成目标,而林老师是直接告诉学生该从哪些方面去回答并通过讨论来解决;“同”是二者都从时间、程度、范围和影响方面引导学生来回答经济危机的特点,从积极和消极、国际和国内、政治和经济等角度来引导学生回答经济危机的影响。这些都是高中生必须掌握的解题思路。笔者认为两位老师对这一教学环节的处理“各有千秋”,但都应注意挖掘学生自身潜在的认知能力。

三、关于经济危机的原因

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两位老师是“各显神通”。陈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通过给学生材料,然后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结果得出经济危机出现的原因:

材料三: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激化。但是,资本主义多次爆发经济危机,这次危机空前严重,仅仅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角度无法解释这一现象。究其根源,这是因为工业革命完成之后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的生产力,在20世纪20年代推动了经济的繁荣,但走上现代化道路的国家没有适应这一重大变化,采取措施在其他领域进行相应的调整,解决消费不足的问题,而是延续“无为而治”的经济政策。

――杨宁一《历史新视野》

(2)据材料三,分析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

给材料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根据题目要求,学生不难找出两对原因:一是根本原因,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二是生产与消费的矛盾。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什么呢?以及生产与消费的矛盾如何?主要通过教师的讲解来解决(关于“生产社会化”的概念,陈老师在导学案中有解释),因此该合作环节不够放开。

观察林老师的课堂教学,关于这一内容其叙述表现出“详”与“略”的结合:主要从直接原因着手,略讲根本原因,并结合表格和板书突破此重难点。在这些教学环节里,两位老师所采取的方法都值得学习和借鉴,但纵观两节课,“知识检测”所花的时间很少或没有,这似乎有点美中不足。“知识检测”一般会被放在一个知识点讲完后,或教学过程最后一个环节。其实,“知识检测”也可以在我们讲解某一知识点之前进行,尤其是对解决重难点知识很有必要。因为高中历史中的很多知识点,学生在初中已学过,只是记不清了,所以适时进行检测,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旧知识,同时亦利于深化知识。

与一般的课相比,“同课异构“的教学内容虽相同,但教学风格不同,呈现了课堂教学的多样化。通过这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笔者深感受益匪浅,对教学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现代”与“传统”不能一刀切,“传统课堂”还是有其精辟、可取之处,不能一棍子打死,例如,这节课林老师因为时间的关系,还有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未完成,但其生动的、有情有感的、有血有肉的历史课堂却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代课堂”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但教师也要注意恰当的引领;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教学对象的差异性,决定老师的课堂教学不能采用一种固定的方法。“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因此在今后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灵活机动地构建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课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包训国.2009年高考文综专项训练.历史学习,2009.

[2]邵忠升.“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反思.石油教育:双月刊,2011(01).

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范文6

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与体制改革,历来是由大的危机推动的,因此“十二五”期间所面临的危机,可能是推动中国进行大的体制与经济结构调整的最好动力,因为中国经济内部仍然蕴含着强烈的需求增长机制,通过调整就可以释放出来,并足以消除国内的生产过剩,足以对冲掉外部的需求萎缩,因此结构调整就是应对危机的最好办法。所以,

“无危机则无以促进调整,无调整则无以应对危机”应成为“十二五”的主题。

“二次探底”将再度出现

次债危机不是典型的传统经济危机,因为不论是商品还是资本,在今天的美国都不是过剩,而是严重不足,卖不出去和价恪暴跌的是金融商品,所以这种由金融商品供给过剩的资本主义金融――经济危机,在资本主义的发展史上还是第一次,也标志着世界资本主义已经进^了―个新阶段。

在这个历史新阶段,资本的运动方式与周期、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形式都已经具有新的形式。由于美国政府及欧盟与日本政府的救市政策,这场危机的爆发过程被拖延了,但导致危机爆发的根源并没有消除,不仅没有消除,反而更加严重,即在危机爆发后累积的金融坏帐不是减少了,而是更多了。

所以我猜想,这场危机的爆发过程,有可能将采取反复爆发的形式,至少次债危机爆发以来被暂时冻结的金融坏帐到了冻结期满而必须清算的时候,就又会有~大批金融机构要倒闭,危机所导致的“二次探底”就会出现,而这个时期应该就是在2011年以后。如果2007年爆发的次债危机是到了两年后的2009年最严重,则由美国金融危机再度爆发所导致的中国外部需求的严重紧缩,就应该是出现在“十二五”中期。

金融危机也是“资产负债表式危机”,就是由于资产严重缩水导致负债无法偿还,迫使金融机构倒闭。美国要想从危机中走出来除了找到还债的资金来源这条路,还可以从提升资产价值以及出售这些资产来还债入手,由于美国的“新经济”概念和房地产概念先后都“臭了街”,提升原有资产的价值恐怕已经很难了,美国就得想办法创造出新的金融资产增长点。现在看,美国是想依托低碳经济制造出一个新的金融衍生品,但因为欧盟和发展中国家都不配合,恐怕此路不通。

所以,美国走出这场金融危机的道路必然艰难又漫长,世界经济受其牵累也必然会在低迷中徘徊很长时间,新全球化的过程由此而被中断,世界经济随美国经济再度探底可能就发生在未来3年。因此“十二五”中期中国经济将进入到一个新的外需紧缩期。

产能过剩会否波及金融体系

2008年下半年以来,中国政府能够引导经济率先反弹,主要是靠了两条措施。一是以投资需求的剧烈扩张来对冲出口需求的急剧萎缩,所以投资在去年经济增长中的需求贡献超过了85%;二是靠接近10万亿元的信贷大投放。而这两个宏观调控措施又都是基于一个制度性机制,即国有经济的平台,包括中央的4万亿元投资刺激计划和以地方政府为投资平台的6万亿元投资贷款。

因为非国有经济在危机爆发后都在进行投资收缩,中央与地方政府不出手就不可能形成足够的投资需求扩张。由此,非国有经济投资比重就从2003-2007年平均的70%以上,变成了去年与国有投资的“倒三七”比重。

但在次债危机爆发前,中国经济已经形成了生产过剩的背景,在这样的背景下继续加大投资,虽然可以在一段时间内依靠新一轮的投资扩张拉动增长,但是到了产能释放期,原有的生产过剩矛盾不仅不会缓和,反而是更加激化了。比如,现在认为中国5亿吨钢的产量已经过剩,但是产能已经达到7亿吨,而且还有5000万吨能力在建设中。

由于这一轮生产能力的扩张中改、扩建项目上的比较多,投资周期可能会比较短,如果是3年的周期,并且今、明两年的投资增长率只有15Z,从2009-2011年的投资总规模也在76万亿元以上,即这三年的投资规模比2003-2008年这六年的投资规模还要大15%,所形成的产能规模之大可想而知。由于新的产能释放期应该是在十二五中期,即在2012、2013年,这可能正是美国金融危机再度爆发,引起我国外需也再度严重萎缩的时期,因此可能又是一个“内外需紧缩双碰头”。

如果在“十二五”中期中国的生产过剩矛盾再度趋于尖锐,危险可能会集中到金融层面,因为在这次投资扩张中使用了大量银行贷款。由于去年为了刺激经济复苏,许多项目上马甚至允许资本金为零,而大量以地方政府平台为主体建设的项目,本来就是由于产能过剩和环保等其他问题,原来在“十一五”规划时未获批准的项目,现在又拿出来做,而且允许这些项目大量使用贷款,到了项目投产时由于没有市场需求,就难以形成还本付息能力。这种明知大批项目还款能力有问题还大量提供贷款的情况,就是中国式“次贷危机”的隐患。

如果在2009-2011年这三年76万亿元的总投资中有一半是用贷款,又假设其中的15%会发生问题,三年后中国银行体系就会发生5.7万亿元的坏帐。参考我所听到的各种意见,这一轮投资会出现15%的坏帐率已经是比较保守的估计,而根据去年年底我国银行体系的所有资本金按资本充足率8%计算,也就在5.5万亿元左右,今明两年即使每年能增长20%,也不到8万亿元,如果要出现5.7万亿元的银行坏帐,按照“巴赛尔银行协定”,中国的贷款规模就必须收缩70%。

很明显,至少,在下次危机当中已经失去了继续利用银行体系创造需求的大部分能力,而金融危机的爆发,又会使生产过剩矛盾更趋严重。这个机理,与美国由次债危机而演变成经济危机的道理是―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