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医学的发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老年医学的发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老年医学的发展

老年医学的发展范文1

1.1人口老龄化

据2010年我国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北京市在第6次人口普查中结果显示60岁以上老人占12.5%;65岁及以上人口占8.7%。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

1.2老年医学

老年医学发展至今已有百年历史。老年医学是一门针对老年人特有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专门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服务的学科,老年医学已成为现代医学中必不可少的学科。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老年人口数量多、人口老龄化速度快的国家之一,到2020年,预计我国老年人口将占总人口的17.17%,总数达到2.48亿[3]。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如何更好的发展我国老年医学,培养更多、更好的老年医学人才,以适应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需求,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1.3教学实践

老年医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在教学实践中,目前存在着需要探索与改进的地方[4、5]。人体各脏器老化及退行性变是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加之复杂多变的疾病状态,这常常是老年科医生需要面对的问题[6]。各种疾病交织在一起,既存在疾病管理的问题,又不单单是单一专科疾病的诊治,诊疗思维有所不同,这相应的要求在老年医学教学实践中与专科的教学实践有所区别,有所强调,有所转变。这是老年医学教学实践中需要更新与改进的地方。为了促进老龄社会健康稳步的发展,培养熟练全面掌握老年医学知识的人才,需要我们不断根据老年医学发展特点改进教学实践工作。

2老年共病管理理念与教学实践

2.1老年共病的特点

据统计,在65岁~69岁老年人群中有32%的人患有3种及3种以上的慢性病,在80岁~84岁老年人群中这一比例则上升到52%。这使老年人的医疗问题变得更加复杂,死亡率、住院率升高,更易出现不合理用药,药物相互之间作用,不良反应等问题[7-9]。老年共病的患者常常需要服用多种药物,包括中药及西药,种类多,数量大,服药时间及服药剂量不易掌握,差错率高,且药物之间相互作用增多,容易出现肝肾代谢负担,药物蓄积等不良反应[8]。同时,有的老年患者共病中的每个疾病的治疗方案可能与其他疾病相互矛盾,如某位老年患者可能同时存在冠心病和消化道出血,此时,抗凝与止血治疗需权衡利弊,以期降低医疗风险,取得对患者预后最佳的效果。

2.2老年共病的管理

2012年,美国老年医学会首次提出了老年共病管理理念,并于同年编辑出版《老年共病管理策略》的指南[10]。该指南强调了对老年患者进行综合评估,进而遵照患者意愿,结合循证医学证据,考虑预后,权衡利弊等因素,管理共病。该指南强调了个体化建议,并指出结合循证医学证据及患者实际情况,更加贴合实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老年共病的管理需要多学科的基础知识,同时还需要了解老年综合评估,老年综合评估在老年共病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得到重视,其主要包括疾病状态、生活活动能力、认知功能、营养、心理等方面。其在疾病的诊治与教学实践中同样有重要的作用[11]。

2.3共病管理与教学实践

老年共病管理理念即是一个全新的理念,也是一个老年科医师天天面临的医疗问题;是老年医学不断发展进步的结果;是人文关怀与循证医学不断发展的结果;是我们需要思索与实践的新理论新方法。通过老年共病管理理念的提出与推广,可以提高老年医学教学实践效果,可以更加明确老年医学的教学特点,需要全方位评估,多学科考虑疾病管理,通过强化老年共病管理理念,进行老年综合评估,可以使学生对老年医学有更深入的理解,能进一步明确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率。强化老年医学整体治疗观念,为以后的临床工作中打下坚实的基础。即使实习学生毕业工作后,不从事老年科工作,但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在各个不同专科工作的医师,都将面临着老年患者,这些老年患者中也将存在老年共病患者,这些患者是不同专科医师处理的难题。如果能够在教学实习阶段就有共病管理的思维及实践基础,则能更好的应对后期临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更好的解决实际问题,更好的提高服务质量,提高患者预期的治疗效果。这将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因此,有必要将共病的管理理念深入到教学实践当中,使其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3老年共病管理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3.1提高教师对老年共病管理理念的认识

通过老年共病管理理念的宣传与学习,使广大老年科医务工作者乃至各专科医务工作者,熟知老年共病管理的概念与方式方法,制定科学的管理体系,塑造科学管理的氛围。为进一步开展教学实践工作提供必备的基础。只有具备良好的氛围,必要的知识储备,明确教学观点,才能有的放矢的培养医学人才,优化教学方案,提高教学实践的效果。

3.2典型病例结合PBL的教学方法

老年医学的发展范文2

老年医学综合性强,所系病种繁多,全身各系统均可受累,且常常多种疾病同时发生于同一个体,并伴有多种并发症,导致病情严重复杂,对医生的基础、临床知识及技能等多方面的要求更加严格,要求其对各专科医学有精准的把握且通晓老年人患病特点及治疗方案。应用传统教育模式,可以使得学生系统、全面了解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通过教师从解剖、组织、生理、病理生理、免疫等分析机体的老化、退行性变对疾病发生发展过程的影响,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老年疾病的特点,也可以应用典型案例,并对其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讨论。让学生在实际案例中更好地理解掌握老年疾病特点,针对老年人疾病的特点,提出个性化的诊治方案。这样可以使得学生们从理论上更加理解老年疾病的特点。传统的教学模式将理论知识完整的、系统的传授给学生,其对学生采取的是一种"灌输式"的模式,课堂上教师虽然竭尽全力将课本上的医学知识讲授给学生,但由于缺少学生的互动,一些生涩的内容往往得不到学生及时的反馈,理解效果较差,学生学习听课的积极性也受到打击,而一些即便容易理解的内容也往往由于印象不够深刻成为过眼云烟。将书本知识视为不可更改的定论,把教学看成是知识从外到内的输入,这就是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在这种"灌输式"教学模式中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课堂上缺少临床实际问题的讨论,学生的理论知识即使很扎实,一旦遇到实际问题还是束手无策,即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脱节。并且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一章内容由一名专业的老师负责,学习内容主要为本章的知识,很难将整个学科融会贯通,整个学科章节之间往往缺乏有机联系,导致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差,缺乏横向思维及知识整合的能力。尤其是遇上老年科中病情复杂,多系统都存在功能障碍的老年患者,更加无法合理的做出判断和处理。另外,随着对老年疾病认识的深入,章节内容越来越多,课程有限,每节课只能讲解有限的知识,仅通过课堂教学很难达到教学目的。

2老年医学中PBL(Problem-BasedLearning)教学模式的意义

PBL教学模式最初于1956年被提出,1969年正式成型。1993年,PBL在世界医学教育高峰会议中得到肯定,随后在西方许多国家推广开来。至1991年,美国70%的医学院校开始采用PBL教学。1994年,英国曼彻斯特医学院完全采用PBL模式进行教学。香港大学医学院自1997年开始启用PBL教学,迄今为止,该校一半以上的医学教育都采用此法。1986年,PBL教学模式由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和西安医科大学倡领进入中国内地,并逐渐被内地医学高校认可。至今为止,全球约有1700多所医学院校采用PBL教学模式,并被世界卫生组织及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等国际权威医学教育组织大力推荐。PBL教学法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而非仅仅是知识的传授,首先由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临床病例为基础设计出相关问题,有步骤地向学生提出,学生通过查阅文献,将各学科相关的知识有机地整合在一起,经学生们经过自主探究、讨论、协作来解决这些问题。由于把学习设置到典型的、有意义的医学专题或临床问题情景中,大大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们的自学能力,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潜力和创造力。整个过程将各基础学科及各系统临床学科的相关知识贯穿于一个真实的病例中,通过病例学习疾病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及治疗措施,训练学生良好的临床思路。PBL的教学理念将提出临床实际问题作为学习医学知识的途径,认为教学过程中应"先问题,后内容",学生可以通过解决问题而掌握抓住问题本质的方法。学习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一项研究显示,与传统教学组相比,PBL教学组课外学习时间明显延长,学习兴趣明显增加,未来从事全科医学的可能性有所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沟通交流能力和信息管理的能力有所增强,期末考试成绩有所提高,提示PBL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此外,有文章表明PBL教学法在儿科学、皮肤性病学、精神病学、及微生物学、免疫学等医学教育中都有着重要作用。

但是,目前国内PBL教学模式在老年医学教学的应用,仍然受到了一定的限制。首先,客观条件受限。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老年医学才刚开始起步,由于专业师资不足,临床教学实习基地缺乏,老年医学专业的研究生在校期间根本没有开展系统的老年医学理论教育及临床实习。在我国医学院校,老年医学多为选修课,往往不受学生们的重视,很难要求学生花大量时间、查阅大量资料。PBL教学方式在实际教学中很难进行应用推广。其次,倘若学生们刚开始学习临床课程,对于各学科的相互联系的理论知识欠缺,如果只是强调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忽略了基础知识、基础理论的学习,很难掌握这些知识连贯性、系统性。此外,我国医学院校一直采用的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相对来说,学生们的自学能力不是很强。所以,在现阶段的老年医学的教学中,单纯采用PBL的教学方式,难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传统教学与PBL教学模式的结合

传统教学及PBL教学模式各有利弊,尤其对老年医学教学,不能单靠一种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将两者综合运用,灵活掌握,在针对老年疾病进行传统教学的基础上,结合PBL教学方式,可以发挥两种教学模式的优势,弥补各自的缺陷。学生在选修老年医学这门课之前,已经学习了一些成年人相关疾病的知识。在传统教学授课时,教师涉及的是老年人共性问题,讲授的是老年疾病最常见、最可能发生的问题。由于老年人一人多病、随着年龄各个脏器功能减退,受心理、精神因素影响非常大,使得老年疾病的病情变得非常复杂,治疗中充满着矛盾,如何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比成年人更加困难。老年疾病往往表现为症状隐匿或不典型,比如,当老年人患有急性心肌梗死时,往往没有表现为胸前区剧烈的疼痛,常常是在常规检查或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时候才被发现。患者病情发展快,常常出现多种并发症而导致死亡。随着年龄的增长,主要脏器的功能减退,导致药物严重的毒副作用。比如,一老年患者以急性心肌梗死收入院,我们知道抗凝抗血小板治疗是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而该患者患有严重的血小板减少症,这给治疗带来非常大的困难。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找到治疗中的平衡点是非常重要的。在老年医学的教学中,可以通过传统教学结合PBL教学模式将老年患者的疾病的特征,很好地传授给学生。一研究通过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对比PBL与LBL相结合的教学法与单纯LBL的教学效果,结果显示两种教学法相结合在理论成绩与实践考核等方面均优于传统教学法。另一研究,通过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PubMed等数据库中检索有关文献,得出PBL+LBL组理论考试成绩和学习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单纯PBL组的结论,说明PBL+LBL双轨教学模式在保持PBL优势的同时,更有助于临床医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以上两项研究说明传统教学与PBL教学功能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两者想结合,改善老年医学授课效果。

老年医学的发展范文3

长寿总是人们的共同愿望。但是,如果不懂得抗老保健的知识,不按照抗老保健的原则去身体力行,那么,愿望与现实的距离就会越来越远。人体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变化的。这些变化主要是由两个对立统一的生命活动――生长和衰退所组成。在青、壮年时期,生长过程是主要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衰退过程就逐渐出现。年龄增长是一个持续过程,各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衰退发生时间和发展速率参差不一。人的营养代谢功能在幼儿期最旺盛,至20岁左右转入了平衡阶段,70岁以后又逐渐降低。男女的生育功能在20岁左右很快上升,但女性40~50q就逐渐转入更年期,而男性则没有明显的更年期,即使有,也比女性晚5~10年。人的体力和脑力在出生后持续发展:体力最初发展比脑力快,到20岁前后达顶点,而后就逐渐降低;脑力则在20岁后仍持续提高,一般到40~60岁最成熟。此后如需保持脑力的活跃,必须依靠两个因素:一是尽量保持原来的脑力活动,不要突然终止;二是防止脑动脉发生硬化。前者主观上能够做到,后者则是个难题。

衰退的发生发展是生命发展的必然规律。研究它的目的不是为了防止它的发生和发展,而在于延缓其发生的时间和发展的速率。

二、老化与衰老

人的机体在发育成熟后,随着年龄的增长,结构与功能方面出现的种种进行性衰退变化现象,称为老化。其特点为:机体对内、外环境的适应能力逐渐减退。衰老和老化是两个既有密切联系又不尽相同的概念。老化是衰老的前奏,机体不断老化,最终导致衰老。

老化现象的出现,各生命个体间差异很大:各器官老化的发生和发展速度也不相同。一般人在三十多岁就开始老化。骨、软骨、肌肉、皮肤等对维持生命没有直接关系的组织,较早出现老化:而心、脑、肺、肝、肾等担负重要生理功能的器官,老化较迟出现。

一般认为,衰老是生命的后期现象,衰老的最终结局是死亡。人在45岁以后便进入初老期,65岁以后才算进入老年期。如果在45岁以前就出现身体外表形态及功能活动方面的老年性变化(如耳聋、眼花、脱发、皮皱、记忆力减退、工作效率降低等),则称为早衰。从理论上讲,衰老有两种:生理性自然衰老和疾病引起的病理性衰老。两者的界限不明显,难以区分。实际上真正无病而终者极为罕见。引起老年人死亡的原因各个国家或地区都有自己的特点,但总的来看,脑血管疾病占首位,其次为恶性肿瘤,以下依次为心脏疾病、意外事故,以及肺炎和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这表明具体的死亡现象是随机因素造成的结果,是因为疾病或意外事故损坏了生命攸关的部位。也许并不存在特异的老年性疾病,但机体的衰老可以增加老年人对某些疾病的易感性,因此也可以说,衰老是老年性疾病的真正病因。

三、衰老与遗传

有关衰老的学说和假设很多,但基本上可归纳为两种相互对立的认识。一种认为衰老是生物固有的,随时间而演进的退化过程的结果(衰老的自然演进学说);另一种则认为衰老是随机损伤导致组织崩溃的结果,包括衰老的非自然演进学说、体细胞突变学说、免疫学说、代谢产物学说、内分泌学说等等。各种动物都有其独特的生命曲线(通过对死亡年龄的统计分析绘制而成),而且比较稳定。从不同人种的生命曲线也可看出,客观条件的巨大差异并不影响曲线的基本形态。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使人的平均寿命有了较明显的增长,但对最高寿命却没什么影响。衰老的自然演进学说派认为这些事实是寿命受遗传影响的根据之一。

中外都有不少关于长寿家族的记载,这的确是遗传因素在决定寿命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有力佐证。例如清代无锡秦氏,兄弟9人,合共600余岁,其中4人的年龄分别为90、87、85和70岁;另有人曾研究国内某一家谱,共19代,计1945人,全面了解了他们的生卒年代,得出的结论是:“儿女长寿的机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父母的寿限。”国外一些人寿保险公司的统计资料也表明,人的寿命有一定的遗传性和家族倾向性。此外,人们发现单卵双胞胎的死亡年龄比双卵双胞胎接近得多,这也是遗传学上的证据。这些事实均表明寿命与遗传因素有密切关系。

从整体上看,动物的寿命是受遗传控制的,但衰老和死亡究竟是哪些因素造成的,意见很不一致。有的认为纯属遗传因素,有的认为纯属机遇性因素,或者两种因素兼有。影响人体发育的因素也很多,有的是先天遗传的,有的是后天环境影响的。衰老本身可能受这两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即所谓“多因子遗传”)。对于高度复杂的人类要区别“先天”和“后天”的作用是非常困难的。流行病学调查所作出的结论,一般只能是初步的印象。

不同人群的老年变化,其基本规律大致相同。但是有些特殊的老年变化的遗传基础是有种族特异性的,如某地印第安人极易得糖尿病(25岁以上的人发病率占42%,大于35岁者占50%)。又如美国的黑人,老年时患骨质疏松症比美国白人少,65岁以后发生股骨颈骨骨折的也较少。

相反,也有很多老年变化是环境影响所致,如儿童和成年期的营养、教育、职业、家庭生活、疾病及特殊嗜好等,这些对以后的老年变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四、抗老与益寿

人的正常寿命到底有多长?根据近年来细胞老年学的研究,人至少可以活到110岁,平均年龄可以达到120~150岁,真正的自然衰老要到100岁才开始。但是由于受各种各样不利因素(包括各种疾病和现代的“文明”生活)的影响,绝大多数的人不能享尽天年而“夭折”。既然寿命一方面受遗传因素的制约,另一方面又受环境因素的影响,那么尽量防止不利环境因素的影响岂不可以延年益寿吗?确实如此。讲究养生之道,预防疾病发生,是防止早老、争得应有天年的有效办法。

抗老益寿的研究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战国时期的医学巨著《内经・素问》就系统地记有养生之道。随着后人的不断充实和发展,我国逐步形成了独特的“摄生学”。它包括一套完整的理论和方法,如心神旷达、动则不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抗老良方等。国外老年学的研究始于1830年,当时主要研究一些有关衰老的一般性问题,1920年以后才开始老年临床医学的考察,1940年转为从生物学、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方面进行综合性研究。近年来,人类机体衰老的生理、病理等基础理论,老年病的流行病学、临床医学,预防、保健、康复和护理,以及老年人社会医学等,已经逐步融合发展成为医学科学中的一个专门学科――老年医学。老年医学研究的目的不单纯是为了延长老年人的寿命,更不是为了让他们在忍受病痛和各种精神折磨中苟延残喘,而是为了让他们生活得精神饱满、生气勃勃,在身心两方面都够得上健康愉快,还能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在实践中,人们发现许多老年人常患的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可能在体内早已存在十几年了。这些病,如果能早期注意生活、饮食、运动和卫生等,到了老年期就不至于发生,或即使发生,也不会发展得很快、很重。因此为了保证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长寿,有必要把40岁以上的人(可称为老年前期)都包括在老年医学的研究范围内。

老年医学的发展范文4

近年来,由于国家的富强、社会的安定,医疗保健事业的发展,国人的平均寿命逐年延长。另一方面,由于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导致人们精神紧张和心理社会应激的增多,特别是老年人,对环境适应能力较差,对重大的精神刺激心理承受能力较低。所以,老年人群是心身疾病的高发人群。为了提高老年人的健康率,减少老年人的患病率,促进老年病人的康复,老年医疗已成为医疗界关注的问题。下面,就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问题作浅谈,以此作为一朵小花,融入老年医学的春色里。

一 老年人由于生理上的自然衰退,患病个机体对疫病的反应能力往往很迟钝。大部分老年人到医院就诊时病情很重,他们精神上承受很大痛苦,心理防线为较脆弱,他们一方面希望自己的病能尽快治好,一方面又担心治不好,他产孤僻、焦躁,有的表现为相当抑郁,有的表现为特别焦虑。这就需要我们在护理上为关心他们,给他们以耐心细致的开导,解释和劝慰,鼓励他们建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尽量发挥精神年的主观能动性,正确认识和对待疾病,坚信医学科学,配合好我们的治疗。

二 老年病人的心理状态很不稳定,情感脆弱,对不良因素的刺激产生的反应较为强烈,所以在护理老年病人时要格外注意一切治疗护理操作的轻柔性,要注意语言的艺术性,要用和蔼亲切的语言和他们谈话。同时要与家属取得联系,让家属注意不要在老年病人面前谈论家庭的、社会的种种能够引起老年病人不良情绪反应的事情,使他们保持一种较佳的心理状态。

三 老年病人的睡眠状况不佳,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等等都会影响他们的睡眠,所以在护理上要尽量把老年病人安排在同一病室,保持病室肃静,环境清洁,光线柔和,室温适宜,在不影响治疗的前提下尽量尊重他们的起居习惯,一切治疗护理工作尽量集中时间进行,减少对他们的打扰,保证他们的休息。

老年医学的发展范文5

[关键词]医学美学演进过程思想内涵发展展望

医学美是医务工作者维护与塑造人体美的创造性实践的产物,是医务工作者在维护人的生命力的实践活动中体现出来的一种和谐的信息,是医务工作者医学道德美、学术理论美、专业技能与技巧美、服务行为美、医学环境美以及它所维护、修复、塑造和强化了的富有形体美和生命活力美感的医学人体美。恩格斯指出,科学的发生发展一开始就是由生产决定的。无论医学还是美学,其发生和发展都离不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作为这两者的结合,医学美学也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医学美学思想的发展源远流长,探寻其来龙去脉和科学内涵,对于认识美、维护美、创造美意义重大。

一、中国医学美学思想的发展历程

1.中医美学思想的发端(远古——春秋)

数百万年前,人类祖先经历了漫长的原始群体生活。随着物质生产活动的开展,出现了卫生保健和爱美倾向的萌芽。人类通过了解自身疾病的知识的积累和扩大利用自然物治疗,回归健康。通过实践的探索,产生了医学美的萌芽。

2.中医美学思想的初创(春秋——三国)

人们对疾病和卫生工作有了新的了解,建立了医事制度。一批医学家撰写了《黄帝内经》,形成为中医早期美学思想的基础。南阳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为我国辨证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医学审美的坚实基础。外科专家华佗,创造了“五禽之戏”的医疗体操,开创了我国保健体操之先例。

3.中医美学思想的丰富(晋——元)

西晋短期统一以后,经南北朝的分裂局面,至隋代又复归于统一,到了唐代呈现出经济文化的空前繁荣,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极盛时期,中医美学思想随之出现向纵深发展的趋势。在医学理论、临证医学、药物学、方剂学等方面,都体现了医学美的要求和医学审美思想。

隋唐时期,随着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科学文化的进步,医学获得了迅速发展,医学著作大量出版,临证医学、预防医学出现了新的成就,扩大了医学美学思想的范畴。

宋朝的全盛时期,由于医学教育的发展、教育方法向真实性方面不断改进。医学绘图在求真、求美方面要求更高。

宋、金、元时代的中医学美学思想很活跃。人们常以刘、李、张、朱四家为代表。刘河间在阐发了《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时,大量地观察了人们在生活环境中不协调而出现的疾病作为火热证的辩证论治依据,充分发扬“亢害承制”的理论,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控制疾病转化的意义。李东垣强调要避免疾病的发生则应从增强胃肠机能着手,必须增加营养,加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著成《脾胃论》。张子和在治法上独树一帜,善用汗、吐、下三法,根据不同发病原因和疾病发生的不同部位进行辨证施治。朱丹溪以“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立论,提倡“收心养心”调养神明。除四大家外,养生学家丘处机,营养学家忽思慧,骨科专家危亦林,外科学家齐德之,治痨专家葛可久等,都以各自特长著称于世,并丰富了中医美学思想。

4.中医美学思想的发展(明——清)

明、清中医美学思想表现了曲线发展或持续过程。许多医家在人与自然的协调中,追求整体美,内在与外在的统一,维护了人体阴阳的平衡。由于温病的流行,温病学派兴起。叶天士系统地提出了温病的卫气营血辨证,吴鞠通又提出三焦辨证,从而丰富和发展了中医在防治疾病中的辨证美。

二、西方医学美学思想的演进过程

公元前五世纪左右的古代希腊是欧洲医学史上值得骄傲的时期,百家争鸣的学术风气,使医学纳入了理性的轨道。医学美学思想以古希腊、罗马医学和美学为基础,随着自然科学的进步和人们的审美意识不断完善而逐渐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人体美与健康的和谐统一;基础医学的发展促进医学审美认识的提升;医疗实践丰富美的内涵;医德与医美相得益彰的演进过程。

三、医学美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阶段

1.朴素的自然哲学医学模式阶段。这一阶段由于科学文化还很不发达,人们对自然和人体健康的认识非常模糊,认为患病的原因就是邪气侵入,治病的手段也以驱邪为上,其理论是极其朴实的,施治方法源于某种简单的推理,命运确定着人的健康归宿。

2.生物医学模式阶段。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医学家对于疾病有了借助认识的手段,也有了对抗病因的生产能力。这一阶段,医学家从细胞学水平上认识人体的健康与疾病,从消灭、控制生物学致病因素上驱除疾病,保护人体健康。抗菌素与磺胺类药物的发明与产生,在这一阶段被誉为第一次卫生革命。

3.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阶段。这一阶段,医学服务的宗旨从生物学范畴向心理学、社会学方向扩宽,它不仅使人躯体上没有疾病,同时还重视消除心理社会致病因素,从生物心理和社会适应维度确定健康的质量。

4.增强健美素质,提高生命质量阶段。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社会人群对健康的需要提出了更新的要求,这就是躯体无病损,心理上要健康,社会适应上使人有美感。人们的生命质量层次从初级生命质量观,经过中级生活质量观正向着高层次的满足生理、安全、爱与隶属、尊重和自我实现过渡。要实现人们生命质量的高要求,必须把医学人体美作为医学审美对象的核心,进行医学审美实施,评价医学实施质量,从生物、心理、社会圆满适应的基础上,满足人们的医学人体审美需求。

四、医学美学的科学内涵和研究对象

综上所述,对于医学美学及其研究对象大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表述。

1.医学美学是一门以医学和美学原理为指导,运用医学手段和美学方式的结合来研究、维护、修复和塑造人体美,以增进人的生命活力美感为目的的边缘学科。它既具有医学人文学科的性质,又具有医学技术学科的性质。一方面,是由于它与传统美学的亲缘关系所决定;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它的医学应用技艺的广泛性特征所决定,人们可以运用医学美学知识于美容医学的各个方面,也可以把它广泛地应用于预防、康复及临床医学各科的医学实施中。医学美学将会把传统的“医学科学”升华为一门“医学艺术”。医学美学的研究对象是医学领域中一切美和审美及其规律,即医学美与医学审美及其规律。这是医学美学研究的基本对象。医学美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具有生命活力的人体美及其健康之美,即医学人体美。二是维护、修复和塑造医学人体美的一切医学现象,包括有助于增强医学人体美的医学技术实施、医学审美理论、医学审美行为、医学审美环境和医学审美关系等。因此,医学人体美是医学美学研究的核心。强调“具有生命活力的人体美”。

2.医学美学是一门研究和实施医学领域中的美与审美的一般规律和医学美的创造的科学。其宗旨在于调整和增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自身的高度和谐和统一,不断提高人体素质和生命活力美感。它具有人文医学和应用医学的双重性质。

3.医学美学是在研究人的健康美的基础上,对医学领域中的一切美和审美及其规律的研究。

五、医学美学思想发展展望

随着医学发展的进程,人们在医疗和医学科学研究的实践中,日益扩大了对医学美的认识,重视和突出了医学审美观点在医学中的应用。我国十几年来,陆续出现了医学文章论述医学美学问题,但多数文章还是在探讨各分支医学和临床各科医学论述中,涉及医学美和审美选择,审美处理等方面。为了把医学实践求美的经验提高到理论高度,推广应用,使医务人员、医学生在工作及学习中按照医学美的客观规律更好地解除病人的心身疾苦,满足人们追求健美的正当需求。全国第一次“医学美学”学术讨论会上对医学美学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初步形成了医学美学的理论体系。

爱美是人的天性,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使人类对自身健美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医学美和审美理论将得到更普遍的运用。医学美学研究和应用的发展前景将是灿烂的,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化

著名的瑞士医史学家HSigerist指出:“医学的目的是社会的,医学的目的不仅是治疗疾病,使机体复元,医学的目的还要使人调整以适应周围环境,作为一个有用的社会成员,为了做到这一点,医学经常要应用科学的方法,但是最终目的乃是社会的……增进人的健康无疑是一项社会任务,要求政治家、劳资双方,教育工作者和医师等各方面协调努力。”自文艺复兴时期以来,由于机械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渗透医学领域,对健康和疾病普遍存在着“生物医学观”,形成了基于生物科学的单一医疗模式。但是,人作为自然界本身及社会人员的综合体,人体的健康和疾病就不仅仅是生物体变化的一面,而且社会和心理等因素也不断交融影响,原来的医学模式已被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所取代。医学美学的研究,正是适应全方位医学模式的转化。它要求研究人际关系的和谐、环境美、审美心理对健康的作用,还要求研究所有能增进人体健美的广阔领域。我们还应注意研究因长期保持着中国传统文化所铸就的中国传统医学的物质和模式:天地人综合整体的医学模式;以五行—脏象学说为主体的哲理性医学理论;实用理性精神的医疗体系;伦理主义的医学精神等等。

2.医学重心从治病向防病的转化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生物工程和新材料新技术的兴起,医学美学对于指导防治疾病,保障人体健美将产生巨大的作用。贝尔纳指出:“未来医学所关切的,当是健康而不是疾病。”人类不希望一旦疾病缠身而去求医,而是追求疾病的预防。因此,除了营养和适当运动维持健美的手段外,凡是有利于保障健美的因素都将是预防医学中的课题。向保障“健康”人的健康发展,是医学发展的前景。这些都将以医学审美观为引导,作出最好的抉择。

3.健康需要从防治疾病到追求形体美

当今医药已进入日用品领域。如保健食品、抗衰老药、药用化妆品、药物肥皂和药物牙膏等,这些物品有助于维护机体和容貌健美,适应了人们追求青春常驻,推迟衰老的需要。还必须看到,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将并不满足只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形体和容貌的健美措施,还追求能在原有基础上增添健美的途径。因此,对医学,美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能真正改善、纠正形体容貌的某些缺陷和不足的整形外科、整容外科、口腔科、运动医学等产生了新的需求。不远的将来,有助于人的形体美的医学技能将不断脱颖而出。

4.保健需要从单纯延长寿命到提高生命质量的转化

老年人比其他年龄组更易患病,特别是慢性病。因此,保健问题更为突出。近年来,老年医学正在蓬勃发展。增加老年人的生活福利设施和适合老年人娱乐的场所;在人际关系方面给老年人以尊敬和温暖;开展适合于老年人的体育活动;创设能使老年人舒畅心情的美好环境;使老年人健美、长寿,也将成为医学美学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李泽厚.中国美学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2]甄志亚.中国医学史.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4.

[3]杨安.人怎样才美.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

[4]丘祥兴.医学伦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老年医学的发展范文6

世界人口老龄化问题正日益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学的进步,世界上的老年人口日益增多,人们还期待能健康长寿,然而,人类的衰老过早到来,成为人类要实现健康长寿这一伟大目标的难题。古往今来,人们就对延缓衰老的问题进行了不懈的研究和探索,也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丰硕成果。尽管目前对衰老的成因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延缓衰老的方法和手段还不尽如人意,但对这难题的研究已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各国的科学工作者们正以锲而不舍的精神深入研究,这一研究也将为人类展示美好的前景。

回顾一下世界各国研究衰老的历史,我们会发现衰老的学说与理论在不断深化和完善。

十五世纪以前,有油灯学说、蜡烛学说、动物生长发育期与寿命成正比理论和热量消耗理论。

进入二十世纪,有不同年龄老人具不同体格理论、男性浸出液可抗衰老和衰老与老年病关系理论。

在二十世纪初到五十年代,研究成果不断增加,有细胞分化及核质比例降低引至细胞衰老的理论、大肠中毒学说,提倡饮酸奶防衰老,自体中毒学说、神经内分泌机能改变导致老化理论、食饵限制法理论,主张少食,代谢产物体内聚积引至细胞中毒而致衰老学说、单核吞噬系统衰老理论、提出导致衰老代谢产物:胱胺酸、吲哚、组氨,自由基学说,提出维生素E抗氧化剂防衰老、交联学说等。

六十年代初期到七十年代木,研究不断深入,有人提出血清中硫醇水平下降,过氧化作用导致衰老学说、胸腺与衰老关系学说、综合胸腺、抗体自身免疫学说、误差学说、细胞遗传性损伤学说、错误成灾学说、生物钟学说、寿命钟学说、遗传钟学说、死亡激素(DECO)导致衰老理论、溶酶体膜损伤、变性导致衰老理论、衰老色素学说、内分泌系统失调学说、老年人与血硒水平关系理论等。

八十年代,研究又有进一步发展,有神经内分泌学说、代谢失调学说系统,认为衰老≠疾病理论等。

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科技不断发展,研究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理论更为成熟。有中枢神经系统衰退学说、基因关闭学说、消耗学说(应激学说)、病基蓄积学说、细胞不死学说、数理学说、对应学说、灾害学说、行动学说、孤独学说(隔绝学说)、过氧脂质增多理论、促衰老金属离子增多理论、废物堆积与衰老关系理论等等。

中国积累了几千年延缓衰老、益寿延年的实践经验。浩如烟海的中医药文献中,延缓衰老、防治老年病的理论和中药、方剂占有重要的地位。运用现代科学理论研究中医药延缓衰老的宝贵经验对发展科学和保持人类健康应该是很有实际意义的。下面,通过五个方面对中医药延缓衰老作一简要论述,不当之处请同道批评指正。

1 几千年的实践经验

中医药在中国已存在几千年,她为中国人民繁衍昌盛、保障人民健康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早在中医药学形成之初,人们就对老年人有了一定的认识,如殷代甲骨文和钟鼎文里就有“老”和“寿”的象形字。春秋时期孔子在《论语》一书中呼吁社会让“老者安之”,提倡养老奉亲成为古代相传的美德。战国时代名医扁鹊闻说周朝人尊爱老人,他便在洛阳当起耳目痹医生,为老人治病。成书于春秋战国时代的现存我国最早医书《黄帝内经》对衰老的原因和表现以及养生、延缓衰老的方法有较详细的描述,对后世中医研究衰老有着重要影响。该书提出肾气渐衰导致衰老现象出现以及恬淡虚无、节饮食、避寒暑、调阴阳的养生延年方法一直为后世所推崇。

《神农本草经》是东汉时期的药物学专著,记载有大量延缓衰老的药物“上药一百二十种,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本上经”,说明我国古代对延缓衰老的用药认识已有相当水平。与此同时期的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创制的数百条方剂对一些常见的老年病均有良好的效果。隋唐时代,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老年医学理论也逐步形成,人们对防治老年病、延年益寿倍加重视。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提出“养老大例”、“养老食疗”和“退居”并描述了老年人的心理及饮食、护齿卫生,有不少精辟独到的见解。宋代陈直撰《养老奉亲书》一卷,阐发老年机理,并从脾胃论治,注重预防,为我国较系统的一部老年医学专著。元朝邹铉,在此书基础上续增三卷,使老年保健内容更臻完善,且流传朝鲜和日本。金元时期刘、李、张、朱四大名家分别从泻火、补脾、攻下、养阴等不同角度论治老年病,使老年医学临床研究思路更为丰富。

明清时期,中医学不断发展,老年医学著作不断面世,临床医家各据不同经验,提出气血、阴阳、虚实等多种学说,使老年医学研究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如明代刘宇《安老怀幼书》,徐春甫《老年余编》都有精辟的论述。著名医学家薛已主张老人要滋补真阴真阳,方用八味丸之属;韩懋在《韩氏医通》中主张补气以治老人精枯血闭;李挺在《医学入门》中主张节食,节肉,培元气,养阴血,并对老人风痰积滞等实证论述颇有见地。清代曹延栋撰《老老恒言》五卷,推荐各种粥谱,以治老人脾胃虚弱;程芝田撰《医学心传》强调老人阴阳之要;叶天士对老人提出“久病治络”;毛祥麟《对山医话》提出应补虚祛实治疗老年病。现存《清官医案》中更有大量的却病延年方药,为近代延缓衰老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建国后,中医药更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中医药、中西医结合老年医学研究会(所)纷纷建立,各地陆续成立中医药、中西医结合有关学术团体,定期召开学术会议,交流经验,数十种研究老年病和衰老的专业、科普杂志、报刊公开发行,其中有大量的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研究方面的论文。一批全国著名的老中医如施今墨、蒲辅周、岳美中、董建华、邓铁涛、罗元恺等人都有探讨和延缓衰老方面的学术著作。近年来,研究老年病和延缓衰老的中医药书籍更是大量出版。人们提出:“要健康长寿,不要苟延残喘”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

2 中医对衰老的认识

严格地说,衰老不是一种病,而是一种生命现象。亦是生命渐进的过程。生物界的人这一过程可以说是比较缓慢的。中医对人类衰老早在二千多年前就有一定的认识,如《内经・素问》描述女子的“五七,阳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须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及;八八,则齿发去。”这里记载的是当时中国人生命渐变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衰老无可避免地出现。

衰老进程来的快与慢是因人而异的,懂于养生,注意调养的人这一进程相对慢,反之相对快。说明衰老是可以延缓的,这已被许多文献和事例证实。如《庄子》中记载“平易恬淡,创忧患不能人,邪气不能袭,故其德全而神不亏”又说“无视无听,抱神以

静,形游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以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汝神将旁形,形乃长生。”指出心理平和、宁静可以长寿。《灵枢》也有类似描述:“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如果养生不当,起居失宜,饮食不节则可加速衰老的到来。《内经・素问》:“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吕氏春秋》亦谓“年寿得长者,非短而续之也,毕其数也。毕数之务,在乎去寿,何谓去寿?……大喜、大怒、大忧、大恐、大哀,五者接神,则生害气。”

衰老是一个渐进的缓慢过程,是人类的生命现象,是无法抗拒的,古往今来,只要不是中途矢折,人类谁也无法逃脱衰老的出现。但衰老的到来是可以推迟的,而且可以提高人类晚年的生活质量。也就是说不单是延长人类的生物学年龄,还延长人类的心理年龄与社会年龄,使老年人健康的寿命和独立生活的寿命更长。

3 延缓衰老,着眼于“肾”

衰老是生命现象的一种综合表现,衰老的出现必然与内部脏器的功能有着密切关系。中医五脏六腑相关论以及气血精津液、阴阳等的生理病理机制,说明疾病和生命现象的表现是与多种生理和病理机制关联的。但值得注意的是,衰老与“肾”的关系尤为密切,这在中医认识衰老原因中是比较一致的看法。《医学正传》曾明确指出:“肾元盛则寿延,肾元衰则寿夭”。《中藏经》也说:“肾者,精神之舍,性命之根……肾气绝则不尽其天命而死也”,指出早衰死亡是由于“肾气绝”。《内经》谓“肾为先天之本”,在《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曾精辟论述肾气随年龄增长逐渐由弱到强,又由盛转衰的生理过程,强调了肾气所起的关键作用。当肾气充足,衰老则可延缓,如《内经・素问》“天寿过度,血脉常通,肾气有余也。”

肾为阴脏,主藏精,五脏六腑的皆由肾阴供给,五脏六腑的阳气亦皆由肾阳温养,五脏的均统归于肾,因此中医认为的“肾”可以说是人体各脏器功能的调节中心,肾精亏耗或肾气不足则是导致衰老的关键所在。因而,在分析衰老的机制也好或是制定延缓衰老的方法,甚至在选取药物、饮食等方面都着眼于“肾”。

4 延缓衰老的中医要诀

综合中医长期延缓衰老的经验实践,笔者概括五大要诀:一是平调阴阳;二是食饮有节;三起居有常;四是恬淡虚无;五是户枢不蠹。

4.1 平调阴阳 疾病的发生是阴阳失衡,老年病的出现也是阴阳失却平衡,衰老也是阴阳失衡。延缓衰老当前共有的认识是减少和防止疾病发生,一旦发生疾病也要尽速治疗,促其痊愈,即使出现老年病也要积极医治防止进一步发展和恶化。而要做到这些,中医的办法宗旨就是平调阴阳,用药也好、立法也好。饮食疗法也好,目的是使失衡的阴阳达到平衡。故《内经》谓“阴阳平秘,精神乃治”“仅察阴阳之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气血平和,长有天命”。

4.2 食饮有节 中国有句老话“民以食为天”,还有“食、色、性也”。食是人类的本性之一,是一种生理需求,一个正常生活的人均离不开饮食。但饮食的多寡,质量的好坏以及食物的制作、烹调方法、进食时间、方式方法均直接影响到精微物质的吸收和机体的营养,直至影响到脏腑功能的发挥。因此,中医自古以来就十分注意饮食。孔子曾提出“不时不食”,扁鹊曾强调“安身之本必须于食”而且“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

唐・孙思邈尤其注重饮食对机体的影响,他提倡五味食治方法“酸走筋,筋病勿食酸;苦走骨,骨病勿食苦……”,推崇槟榔、藕实、复盆子、胡麻仁等中药常服能延年益寿,主张“以脏补脏”和辟谷法延缓衰老,在饮食调理方面可谓经验独到,孙氏本人能活到100多岁,和他延缓衰老的方法是分不开的。

4.3 起居有常 《黄帝内经》对人们如何适应气候、环境有许多精辟的论述。“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把“起居有常”作为延缓衰老,得以长寿的要诀之一。“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这是提出不同季节,应如何适应内外环境的保养。“春三月……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形,以使志生;……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得日光,去寒就温,无泄皮肤……”“唯圣人从之,故身无奇病,万物不失,生气不竭。”可见起居有一定法度,对却病延年是一大关键。东汉・张仲景提倡“养慎”即不令邪风干忤经络,亦为延缓衰老,防治老年病的一大法则。

4.4 恬淡虚无 恬淡虚无并不是主张意志消沉,无所事事,而是从健康出发,摒除有损身心健康的私心杂念,勿追逐功名利禄,患得患失,而应保持良好的性格、品德、心理状态。《黄帝内经》“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邪不能惑其心,愚智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而不危也。”说明健康的心理,良好的道德性格是要以延缓衰老的。《黄帝内经》还指出四种人。即至人、真人、圣人、贤人能长寿的道理:“淳德全道”“去世离俗”“无恚嗔之心”“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强调了良好的心态和品格在延缓衰老中的重要性。《庄子》亦记有“平易恬淡,创忧患不能人,邪气不能袭,故其德全而神不亏。”

恬淡虚无需要有好的修养,包括良好的性格、道德、品质。中国古时有“仁者寿”、“德高者寿”之说。《寿世保元》谓“积善有功,常存阴德,可以延年”“谦和辞论,敬人持已,可以延年”孙思邈提出“夫善摄生者,要当先除六害,然后可以保性命,延驻百年,即薄名利,禁声色,廉货财,捐滋味,除佞妄,去妒忌。”也即“清心寡欲”可以延年。在调摄精神方面,提出“十二少”即:少思、少食、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为、少恶。

清・沈三白提出摆脱悲愁,保生三少,即“口中气少,心头事少,肚里食少”,陶冶性情,自寻欢乐。

可见中医是十分重视心理因素在延缓衰老方面的重要作用的。

4.5 户枢不蠢 人要经常活动才能保持健康,这是古人总结的一个重要经验。三国时期的华佗指出“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辟如户枢,终不朽也。”孙思邈也有同样主张“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且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以其运动故也。”古人主张“动”,但不主张“剧动”。中国古代养生、延缓衰老的运动是多种多样的,如太极拳、八段锦等拳术、五禽戏、慢步行走、导引按摩、各式气功;坐禅吐纳等等,都不是剧烈的运动,但又是长寿有效

的运动方法。

5 延缓衰老的中药与方剂

延缓衰老的中药与方剂可谓十分众多,现存各种本草类书中就有大量延缓衰老的中药记载。《神农本草经》有53种,唐・孙思邈收集有235种,宋・唐慎微《证类本草》也记有237种,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有253种,清・赵学敏《本草拾遗》记有90种。举凡补益类药都有古人乐于选用的延年益寿之品,近代用现代科学进行研究的延缓衰老中药的补益药类中就有:

补气――人参、黄芪、白术、党参、山药、茯苓、大枣、甘草;

补血――黄精、熟地、当归、川芎、柏子仁、阿胶、何首乌;

补阳――鹿茸、海狗肾、羊藿、益智仁、肉苁蓉、蛤蚧、胡桃肉;

补阴――天冬、麦冬、石斛、玉竹、枸杞子、女贞子、龟板、鳖甲、五味子。

还有从一些清热、活血、熄风、安神类药中发现具有延缓衰老作用,如:大黄、、金银花、远志、牛黄、丹参、王不留行、三七等。中国国内大量的实验证明,上述这些中药能对人类衰老的病因起作用,如有抗氧化、消除自由基作用,调节免疫功能,调节内分泌,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调节核酸,蛋白质和脂质代谢、调节体内微量元素能、抑制过氧化脂质作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