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护理健康教育的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护理健康教育的意义范文1
关键词:初诊糖尿;健康教育;护理干预
糖尿病是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异常综合症、因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的缺陷,或者两种因素同时存在的慢性病变,引起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随着病程延长可出现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的慢性病变,引起功能缺陷及衰竭。临床以血糖高为主要特征,分Ⅰ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和妊娠糖尿病4个类型。本文主要对Ⅱ型糖尿病初发病患者(初诊)进行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
Ⅱ型糖尿病(T2DM)是一种常见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它所引起的各种并发症,可导致多系统损害,影响着患者的健康及生存质量。因此,重视初诊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及出院指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43例患者均为本院内科初次诊断为T2DM的患者,其中男28例,女15例,年龄38~61岁,平均49.5岁,病程6~18个月。
1.2方法
1.2.1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和随机调查法对符合诊断标准的43例初次被诊断为T2DM的患者进行评估,包括生活方式、运动情况、服药依存性、自我检测、血糖控制率等内容,分别为每位患者建立护理干预效果观察登记。表。将所有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
1.2.2评价标准 比较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前、后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度、生活方式、用药及血糖控制情况。
2健康教育与护理干预内容
2.1 T2DM知识 根据本组患者对知识的需求,由病房有丰富临床经验的组长和高年资的主管护师对每一位初诊的T2DM的患者讲解疾病的临床表现、治疗方针、注意事项等会基本知识。根据患者的接受能力和文化程度进行知识宣教,针对文化知识水平低或文盲患者实行一对一的讲解宣宣教方式,并向其家人或子女做好解释工作。
2.2饮食疗法 T2DM的基础治疗措施是饮食治疗,应强调规律饮食的重要性,正确有效的控制和平衡饮食。控制总热量,严格限制各种甜食,多食含维生素高的食物,进食低糖、低脂、低盐、低淀粉食物,主食的分配应定时定量,并监测体重变化。饮食疗法需根据患者生活习惯和病情配合药物治疗进行合理安排,对病情稳定的Ⅱ型糖尿病患者可按3餐/d:1/5、2/5、2/5或1/3分配,对注射胰岛素或口服讲堂药物且病情有波动的患者,进食5~6餐/d,从3次正餐中匀出25~50 g主食可作为加餐用。同时告诫患者戒烟,戒酒,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每餐七八分饱,避免血糖忽高忽低,对疾病转归不利。
2.3休息及运动指导 合理休息和有规律的运动锻炼也是有效的治疗手段。运动锻炼的方式以有氧运动为主,如散步、慢跑、骑自行车、做广播体操、太极拳、球类活动等。其中步行活动安全,容易坚持,可作为首选的锻炼方式。活动时间20~30 min,可根据具体情况逐渐延长,1次/d,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者最好每天定时活动。运动不宜在空腹时进行,防止低血糖发生,运动中需注意补充水分,随身携带糖果,当出现饥饿感、心慌、出冷汗、头晕及四肢无力或颤抖等低血糖症状时,及时食用。身体出现不适感时,应暂停运动,在运动中若出现胸闷、胸痛、视力模糊等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及时处理。当血糖>14 mmol/L,应减少活动增加休息。运动时随身携带糖尿病卡,卡上标明本人姓名、年龄、家庭住址、电话号码和病情,以备急需。
2.4自我测血糖 控制糖尿病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经常监测血糖。以了解血糖水平,还可以了解饮食、运动、服药等对血糖的影响。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预防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除在医院测静脉血糖外,教会患者及家属使用便携式血糖仪进行自我检测血糖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2.5用药指导 糖尿病患者的用药至关重要。为了使患者能够正确用药,应使其了解各类降糖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教会患者预防低血糖反应及急救措施;告诉患者及家属要清楚胰岛素的保存、注射部位的选择与更换,注射胰岛素应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发生感染,注意监测血糖及胰岛素不良反应的观察及处理。
3结果
通过有效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后,各项指标有明显改善,见表1。
4讨论
4.1通过对住院期间对出差被诊断为T2DM的患者,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对T2DM的知识认知度。疾病知识的宣教是护理干预的重点。通过有效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能使患者及家属了解糖尿病的危害,需要长期坚持严格的饮食控制,药物治疗和自我管理,预防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4.2在干预过程中,笔者认为健康教育对提高患者的尊医率及很好的控制血糖有着重要的作用,由于糖尿病并发症出现较好慢,短时间内看不出严重后果,特别是文化层次较低的患者,是多数不遵医用药的主要原因,认为没有不适症状就不必要控制饮食和及时用药,甚至有漏服降糖药的现象,在实施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过程中,根据具体问题,动态调整方案,对不同个体、不同时期、不同健康问题给予有效的教育和指导。
4.3重视对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的干预。当其知道糖尿病病程长,不能根治时,患者会不同程度的产生心理障碍,加之经济负担重,常有悲观、失望、情绪低落等表现,为此笔者采取有针对性地对患者及家属做好心理疏导,争取家人的支持,帮助建立良好的支持系统,并积极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消除焦虑和悲观情绪,增强患者的自信心,使血糖得到良好的控制。
通过对T2DM初诊患者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使患者进一步了解糖尿病的基础知识、药物治疗、运动锻炼及饮食控制,对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而且通过心理干预,纠正了患者对糖尿病的态度,提高了自我管理能力,建立了良好的尊医行为。同时也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护士的满意度,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护理健康教育的意义范文2
方法:通过对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3位泌尿外科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为他们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结果: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他们对自己的病情有了客观的认识,消除了他们的消极情绪,从而使他们的病情有了较快的恢复。
关键词:泌尿外科护理健康教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1-0304-01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新医学模式的建立,健康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因此,做好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也日渐成为护理人员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护理人员在工作实践中通过开展有计划、有目的的健康教育,不仅能够使患者了解更多的健康知识,对自己的病情有客观的认识,而且能够有效改变患者的不良情绪和行为,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现笔者将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将我院对泌尿外科患者所采取的一些护理与健康教育的方法汇报如下:
1临床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3位泌尿外科患者。其中男性72例,女性31例,年龄18~66岁,平均年龄49.5岁。其中膀胱结石11例、膀胱损伤3例、急性膀胱炎9例、急性肾功能衰竭38例、肾下垂5例、肾脏囊肿27例、尿道炎8例、尿道结石2例。
2护理和健康教育的方法
2.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不仅有利于护理人员充分把握患者的心理变化以及他们在治疗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而且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患者的信任。因此,在泌尿外科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居于基础性的地位,要求护理人员应做到如下几点:首先,护理人员应优化病房的环境,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的治疗环境,使患者的身心得到放松。比如:可以在病房周围摆放一些绿色植物等。其次,当患者入住病室后,护理人员应主动进行自我介绍,并向患者详细介绍主管医生、病房制度、同病室的病友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在介绍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把握介绍的技巧,做到亲切、礼貌,从而尽快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再次,在治疗的过程中,患者作为弱势群体,护理人员在平时的查房、检查等过程中,应积极主动的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沟通交流时应注意说话的语气和方式,留意他们的情绪反应,并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进行耐心的回答,从而使彼此有更多的了解,缓解他们的思想和精神压力,提高服务的效果。最后,对于重病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适时为患者测量血压、脉搏,注意患者的症状变化。此外,对于休克的患者,护理人员应保证输血、输液的畅通,保证充足的血供给,并尽量减少患者移动的次数,以免加重损伤。
2.2进行健康知识讲解。由于泌尿外科一般是一些与患者隐私有关的疾病,所以泌尿外科疾病给患者带来的不仅是身体上的伤害,而且还有心理上的影响。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在对泌尿外科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应对患者进行一些基本健康知识的讲解,使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有正确而客观的认识,从而使患者尽快消除心理障碍,配合医生的治疗工作。对于健康知识的讲解工作,护理人员可以选择僻静处,采用一对一的教育方式,用文字或图片的形式将关于隐私疾病健康教育的资料印制成小册子向患者讲解、宣读,使患者能够掌握尽可能多的隐私疾病健康知识。同时,护理人员在向患者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应端正自己的态度,做到尊重、体贴患者,对患者的隐私问题做到绝对的保密,避免对患者产生鄙夷、嘲讽等情形的出现,并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想法,对病人提出的问题给予明确、有效和积极的答复。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应当向患者讲解各项护理活动的目的,从而使患者能够学会进行自我调节。比如:告诉患者多喝开水,不仅有冲洗泌尿系的作用,而且能够稀释尿液,减轻炎症和减少泌尿系结石的形成;告诫患者多食用谷类等容易消化的粗纤维食物,可以有效防止便秘的形成;使患者明白手术前早、晚灌肠、禁止饮食、保持充足睡眠的重要性等常见的细节性问题,从而为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理论宣传。
2.3加强康复指导工作。做好泌尿外科患者手术后的康复指导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应做到如下几点:首先,在患者手术后应指导患者选择合适的卧位方式,一般对于刚手术后的患者应选择以平卧位或半卧位方式为主,从而减小切口张力,缓解疼痛。其次,应使患者及其家属注意观察引流管的状况,保持引流管的畅通性,防止引流管脱落、扭曲、变形或受压。若引流管出现异常情况,比如:引流管内有鲜红色液体流出时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再次,在患者肠功能恢复正常的情况下,应引导患者进行合理的饮食。护理人员应在遵循少量多餐、循序渐进的原则下,根据患者手术后的具体情况,为每位患者制定合适的食谱,鼓励患者多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多纤维、易消化的食物,从而在保证基本营养供给充足的前提下,并促进患者的康复。最后,患者手术后应保证患者有充足的睡眠,积极为患者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并向患者说明高质量睡眠对手术后机体的修复以及伤口愈合的重要作用,必要时可以使用镇静催眠剂对患者进行催眠,从而保证患者有充足的睡眠。
3结果
通过我院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3位泌尿外科患者,均能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工作,病情得到了及时的控制,治疗及康复效果显著,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4讨论
通过对泌尿外科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不仅使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有了更充分的认识,促使护患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有效的减少了医疗纠纷,而且通过开展康复指导工作,使患者在康复的过程中提高了自我康复的意识,从而积极听取医护人员的意见并配合其工作,使得康复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因此,对泌尿外科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具有很大的必要性,需要各位护理人员在以后的工作实践中继续努力,从而研讨出更多、更适合的健康教育方式,以此来促进泌尿外科护理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唐媛,彭玲,叶木石.护患沟通及技巧在泌尿外科的应用[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9,16(2):55
护理健康教育的意义范文3
关键词:抑郁症患者;临床护理路径;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9-0469-0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0年6月-2012年5月,将入院的70例首发抑郁症患者,按入院日期随机分组,单日住院者为试验组,双日住院者为对照组,对照组34 例,试验组36 例。
2组的性别比例均衡,并符合如下标准:①诊断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三版》抑郁症或双向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②患者没有合并躯体疾病。③年龄18 岁~55 岁。④对入选患者服用舍曲林(万特)片每天50 mg,如4 周后疗效欠佳可加至100 mg;睡眠障碍者,可合用小剂量氯硝西泮片。⑤2 组患者文化程度均衡,具有可比性。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4]前17 项评分≥18 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14 分。2 组以上各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均>0.05)。
1.2 方法:对照组在应用抗抑郁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常规的健康教育,试验组除应用药物治疗外,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健康教育:①在护理部主任的指导下,组织各病区护士长编写抑郁症患者的健康教育计划,制订健康教育临床路径表格。内容包括:教育日期、教育时段、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对象、效果评价、指导者签名。②患者入院后建立完整的护理病历,包括:入院评估单、护理记录、出院指导,将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表格放入护理病历中,以便护士进行宣教。患者入院后由主班护士进行入院介绍,待病情缓解后由床位护士负责补充介绍,教育的方式有个别介绍、集体介绍,语言要通俗易懂,在每次宣教时先提问上次宣教的内容,根据患者的掌握情况,进行反复宣教。③护士长定期检查,提问患者,了解患者对宣教内容的掌握情况,进行效果评价,指出不足。④患者出院前由护理组长进行总结评价,做好出院指导,同时告知家属家庭护理知识,以减少复发次数。
1.2.1 健康教育干预方法
①个别指导。对不同患者每周采取一对一的个别心理指导,有针对性地进行疏导、解释,帮助患者提高认识,增强自信心。
②群体式指导。针对患者共同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每周有计划、有系统地组织讲座,进行讨论,解答问题等群体指导方式。
③书面教育。发放书籍、图片等相关的宣传资料,交给患者阅读,帮助患者增长知识,提高对疾病的认识能力。
1.2.2 健康教育的内容
①入院初期。进行入院介绍,包括医院环境、主治医生与责任护士、探视制度与陪护制度、作息时间等,安慰、鼓励患者,让患者尽快熟悉环境,配合治疗。
②病情稳定期。进行疾病知识宣教,向患者介绍抑郁症的病因、主要临床表现、治疗方法、药物作用、失眠的相关因素及改善睡眠的措施,揭示患者个性与疾病的相关性,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
③恢复期。多与患者交流,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了解其心理问题,根据患者的个性特点及产生抑郁、焦虑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重新认识自我,不要过高要求自己,也不要过低评价自己、贬低自己,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优势,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疾病的康复。
④出院前期。进行出院指导,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用药方面的指导,让患者知道坚持服药的意义,避免或减轻药物副反应的方法,维持用药的注意事项,疾病复发的征兆,如何自我防治,怎样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指导家属做好家庭护理,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尽早回归社会做好准备。
1.3 疗效评定:按HAMD 减分率,≥75%为痊愈,≥50%为显著进步,≥25%为进步,
1.4 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10.0 软件进行t 检验或χ2检验,P
2 结果
2.1 2组评分比较治疗后两2 组HAMD 及HAMA 各次评分均逐渐降低,治疗10 周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试验组降分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2.2 2组疗效比较治疗10周,试验组痊愈19 例,显著进步13 例,进步3 例,无效1 例;对照组痊愈12 例、显著进步10 例,进步10 例,无效2 例,试验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
根据健康教育内容自制调查问卷,由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健康内容测试,得分在50分以上的患者为达标,结果试验组达标率比对照组高。我院护理部制订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对每1位出院患者进行护理工作满意问卷调查,结果试验组满意度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
3 讨论
护理人员依照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进行系统的、动态的、连续的而又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高了健康教育效果,保证了健康教育的连续性。抑郁症常反复发作,导致患者反复住院,在疾病恢复期,护士帮助患者分析病因及临床表现,使患者能正确认识疾病,掌握抑郁症的疾病知识及用药知识,增强了患者的自我护理意识,使患者了解只要坚持服药,定期复查,减少精神刺激,做好自我调节,疾病是可以控制的。促使患者主动地参与到护理工作中来,对护理措施的落实进行监督,增加了患者和家属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减少护患纠纷,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护理工作满意度。同时做好家属的教育工作,使患者在理解、关爱、温馨的家庭环境中生活,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康复。
参考文献
[1] 苏晖,江开达,徐一峰.抑郁症首次发病患者认知功能的研究[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5,38(3):146-149
[2] 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22-127、134-137
护理健康教育的意义范文4
[关键词]外科门诊;中医健康教育;优质护理;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视觉模拟评分法;布氏舒适评分;满意度
优质护理是一种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新型护理模式,提倡为患者提供最佳、最详细和最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最终实现护理目标,满足患者护理需求,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1]。卫生部自2010年提出“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以来,为患者提供持续、安全、满意的优质服务是临床重点工作之一,紧紧围绕“以患者为中心,一切为患者服务”的工作理念,提高服务意识,改变服务模式[2]。外科门诊患者容易发生安全隐患和紧急情况,为满足患者的多样化需求,本院在优质护理的基础上,将中医健康教育应用于外科门诊护理,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纳入标准
①临床资料完整者;②无其他脏器系统病变者;③所有患者均符合外科收治范畴。
1.2排除标准
①无法配合临床护理患者;②有精神意识障碍的患者;③患有恶性肿瘤或其他恶性肿瘤者。
1.3一般资料
选取宁波市北仑区第三人民医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外科门诊患者1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男39例,女31例;平均年龄(47.56±4.71)岁;消化系统疾病26例,脊柱疾病22例,腹膜炎、肝胆管结石、腹外疝等疾病18例,甲状腺疾病4例。对照组男37例,女33例;平均年龄(47.63±4.62)岁;消化系统疾病25例,脊柱疾病21例,腹膜炎、肝胆管结石、腹外疝等疾病20例,甲状腺疾病4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2.1对照组
给予优质护理。①组织门诊护理人员认真学习卫生部的有关文件,制定优质护理服务内容,明确贯彻护理示范工程的意义,进一步提高服务患者的意识。通过学习和培训,加强服务意识,将被动工作模式转变为积极的合作模式。②优化服务流程,改善各环节的工作。配合医院预约诊疗,提供现场预约、电话预约、网络预约、微信预约等多种预约渠道,开通现场支付、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建立服务标准,规范服务行为,从接诊到帮助患者完成各种检查,到护送患者接受治疗。③营造温馨舒适的医疗环境:护理人员应维持门诊环境的干净、整洁,定期更换检查室的衣服和床单,保持医疗环境清洁。门诊配备轮椅、座椅、饮水机等,门诊咨询台增加老花镜和遮阳伞,营造出温馨舒适的医疗环境,从细节反映优质护理的质量。所有患者均护理至出院当天。
2.2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健康教育。成立中医门诊护理小组,根据中医学护理原则,从平衡膳食、运动保健、生活起居、情志调摄等方面进行指导,制定相应的中医护理健康教育内容,并将其制成手册和配套情志调理音乐光盘。健康教育内容为以下3部分。①饮食:根据外科门诊疾病的特点和患者的身体状况,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如:阴症疮疡患者不必忌口,宜食营养之品;痔疮患者忌食荤腥,应清淡;疾病患者宜食蔬菜水果,多喝开水,忌辛辣刺激食物;皮肤病患者忌鱼虾蟹、酒类;急腹症患者宜流食或半流食,忌甜或油腻。②畅情志、调心理:护理人员应与患者积极沟通,向患者解释产生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的原因及减少负面情绪的方法,应用医学知识解释出现的各种症状。耐心倾听患者的内心感受,了解其心理特点,给予针对性疏导,尽可能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③运动康复:用中医理论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运动,根据患者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运动疗法。如: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太极剑等。所有患者均护理至出院当天。
3观察指标与统计学方法
3.1观察指标
①负性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于护理前后进行评价,两种评分满分均100分,分数越高,负性情绪越严重。②术后疼痛及舒适程度:术后疼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VAS满分10分,分数与疼痛程度呈正比。舒适度采用布氏舒适评分法(BCS),BCS评分满分4分,分数与舒适度呈正比。③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评估,评价患者对本次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该表满分100分,大于80分为满意,60~80分为一般,小于60分为不满意。
3.2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治疗结果
4.12组护理前后VAS评分、BCS评分比较见表1。护理前,2组VAS评分、B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VAS评分较护理前降低,BCS评分较护理前升高;且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B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4.22组护理前后SAS评分、SDS评分比较见表2。护理前,2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SAS、SDS较护理前降低,且观察组SAS、SDS低于对照组(P<0.05)。
4.32组满意度比较见表3。观察组满意度为98.57%,高于对照组90.00%(P<0.05)。
5讨论
护理健康教育的意义范文5
摘 要 目的:观察和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住院躁狂抑郁症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意义。方法:2012年8月-2014年2月收治躁狂抑郁症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进行传统的健康教育和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优于对照组(P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 住院躁狂抑郁 健康教育
Nursing significance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 in the health education for the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manic depression
Li Qiuyun
Laiwu Central Hospital of the new mines Group(Shandong Laiwu),271103
Abstract Objective:We observed and analyzed the nursing significance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 in the health education for the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manic depression.Methods:72 cases with manic depressive were selected from August 2012 to February 2014.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ith 36 cases in each.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the traditional health education and nursing method.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clinical nursing path for health education.We observed the nursing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and to compare.Results:The grasp situation about the disease related knowledg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
Key words Clinical nursing path;In manic depression;Health Education
躁狂抑郁症又称情感性精神病,是以情感障碍为原发症状的精神病。仅有躁狂状态发作,称为“躁狂症”,临床主要表现为情绪亢奋,思维敏捷,动作增多,代谢旺盛;仅有忧郁状态发作,称为“抑郁症”,临床主要表现为情绪抑郁,思维迟钝,呆滞少动,严重者消极厌世,容易轻生。这两种单一状态发作,称为“单相型情感性精神病”。而躁狂症状与抑郁症状交替发作,称为“躁郁症”“双相型情感性精神病”[1]。本病病因尚不明了,除遗传、精神因素、递质功能改变、精神内分泌失调之外,生活节奏加快、人际关系紧张、心理压力过大可能是重要诱因。2012年8月-2014年2月收治躁狂抑郁症患者72例,进行护理和健康教育观察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2年8月-2014年2月收治躁狂抑郁症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6例,男20例,女16例,单相22例,双相14例,平均年龄(38.2±9.6)岁;对照组36例,男19例,女17例,单相21例,双相15例,平均年龄(37.6±10.2)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①对照组进行传统的健康教育和护理方法。②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入院时向患者介绍科室的环境、设施、主管医生、护士等情况。
统计学方法:采用数理统计软件SPSS 18.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与统计分析,并进行χ2检验,P
结 果
观察组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优于对照组,观察组遵医行为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讨 论
躁狂抑郁症是以情感紊乱为主的精神疾病。本病以情绪高涨或低落为主要特征,可在同一患者身上间隙交替反复发作,也可以一种状态为主而反复发作,间歇期往往正常,症状轻者可不到精神病程度[2]。抑郁症与躁狂症相反,患者表现情绪低落、思维活动缓慢及言语动作减少,称抑郁三联症。起病多缓慢,往往先有失眠,多表现为早醒、乏力、食欲不振等,精神症状中以情绪低落、抑郁悲观最突出[3]。
躁狂状态的护理,主要注意患者摄入量及限制患者过度活动,以保障其自身安全与周围环境安全[4]。抑郁状态的患者在任何情况下随时要注意患者的安全护理,严防自杀。对躁狂抑郁症的治疗常常面临着立即减轻症状的紧急需要。严重抑郁的患者有自杀危险而且也可能以其他方式自伤自残。因此,医疗措施通常是治疗的第一手段,而心理动力学或行为主义等心理治疗则在大多数急性症状都消退之后实施。医疗实践证明,各种心理学方法和医学方法相结合,对治疗抑郁症很有效,就连大量的身体锻炼这样简单的项目都有很大的益处。
临床护理路径是当前一种比较新的护理方式,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加满意的护理服务,同时在对住院躁狂抑郁症患者的健康教育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帮助这些患者恢复身心,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可以加强护患之间的和谐关系。
本组资料显示,观察组36例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优于对照组,观察组遵医行为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大于对照组。通过对住院躁狂抑郁症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健康教育可使健康教育规范化、系统化,改善患者的遵医行为,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杨招添.临床护理路径在躁狂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处方药,2014,11(1):118-119.
[2] 葛兆霞,邓小岚.临床护理路径在住院健康体检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4,10(8):972-974.
护理健康教育的意义范文6
【关键字】孕期健康教育;妇产护理;临床意义;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124-02
有相关研究表明,产妇大多都缺乏分娩知识的认知,因此,在分娩过程中,其往往容易出现紧张、焦虑以及恐惧心理,进而加大了分娩风险[1]。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消除或降低危险因素、降低发病率、伤残率和致病率,提高生活质量[2]。现为了探究孕期健康教育对于妇产护理有何临床应用意义与价值,我们随机抽取了94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本次研究,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从2013年1月到2014年2月于我院妇产科接受治疗的孕妇中,随机抽取9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8例。其中,对照组中孕妇,其年龄在23到36岁之间,平均为(29.1±2.2)岁;孕周:在37到40周不等,平均为(39.2±0.3)周。观察组中孕妇,其年龄在24到37岁之间,平均为(29.4±2.4)岁;孕周:在36到41周不等,平均为(39.2±0.3)周。本次所选孕妇,其在年龄、孕周以及其它一般资料的差异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却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对于对照组中的孕妇,则只是予以常规性的孕期保健护理;而对于观察组中的孕妇,则是同时实施常规性的保健护理,以及孕期健康教育,主要事项有:(1)首先对孕妇及其家属实施健康评估,以了解孕妇家庭中是否有不良生活习惯及不良行为。(2)对孕妇及其家属开展糖尿病以及高血压的相关健康教育;指导其全部家庭成员改变不良生活习性。
孕期健康教育的具体实施方案:1)对孕妇在孕期间及早地进行健康管理,对孕妇进行高危妊娠因素的筛查,同时建立相关的健康档案,并安排专人进行管理。2)指导孕妇及时进行诊治,并对其进行随访,将有关情况和结果以及评估进行登记,做到及早、及早、有效地控制引发孕妇发生高血压以及糖尿病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高危因素。3)根据患者对高血压和糖尿病等相关的防治知识来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个性化教育和指导,同时要认真地完成整个产前随访过程。4)要指导孕妇进行必要的产前检查和优生筛查,让孕妇及早地进行血压和尿糖等测试。
1.3 统计学处理方法
2 结果
经比较分析发现,观察组中的孕妇,其妊娠高血压发生率、妊娠糖尿发生率和剖宫产率都远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有许多研究表明,在妊娠期间,孕妇出现妊娠糖尿病的概率较高。而妊娠糖尿病又是造成流产、死胎,还有新生儿低血糖等出现的重要因素[3]。若是孕妇为糖尿病合并肾脏疾病时,其出现妊娠期高血压的几率将极大增高。若是妊娠糖尿病与高血压同时出现,则将会对母婴都存在极大不利影响。
从本次研究中,我们发现,予以孕妇实施孕期健康教育,并尽早地了解妊娠妇女及其家属健康状况,是否已存在糖尿病及高血压。此外,还应增强妊娠妇女对孕期保健知识的了解,使其能够积极地接受尿糖等方面的筛查[4]。顺应优生优育的政策要求,孕妇应该改善其本身就存在的不良生活习性。指导孕妇合理饮食,防止营养过度所导致胎儿过大,又或是营养不足,导致胎儿过轻。
从本次研究结果可知,观察组中的孕妇,其妊娠糖尿病的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孕期健康教育不仅能够有效预防妊娠糖尿病与妊娠高血压,还能极大降低剖宫产率,很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顾春怡,张铮,朱新丽,等.孕晚期干预支持对孕妇产时认知行为及分娩结局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6):569-571.
[2] Regardless・ Niyaz clinical pregnancy health care education in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analysis [J] Chinese community physicians (medical professionals), 2012,14 (13): 368.
[3] 郭琼, 刘清秀, 李琴.孕期心理健康护理对初产妇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J].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 ( 15 ): 1873-1875.
[4] 柳辉红.健康教育对孕产妇产前保健状况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5):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