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数轴教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数轴教案范文1
活动时间:2005年9月5日——11日
活动形式:
一、开展为期一日的换位试岗
试岗前通过交通伴你行栏目进行人员与岗位征集,同时为此次活动进行宣传。替换下来的司机作为交通协管员,在市区各路口执勤。交警则换位作为司机。活动结束后展开关于这次换岗的讨论,通过这种换位思考和彼此沟通,密切警民关系,改进工作作风,为上虞的交通状况改善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时间:2005年9月10日
二、大型活动
在文化广场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普及交通安全法文艺演出。活动期间编排演出有关交通安全的文艺节目。并穿插交通指挥手势表演与竟猜,交通标志竟猜等互动活动。提高观众的参与热情。
活动期间在广场设立了交警宣传站,搭建不同展台,开展不同的互动活动
1、向群众宣传解答有关问题
2、违章处理咨询
3、交通安全片资料播放
4、事故案例图片展
5、编印《交通安全知识实用读本》,活动期间组织民警向群众发放
6、交通安全知识讲解
7、与电台合作
与上虞人民广播电台交通伴你行栏目合作,利用交通台观众的针对性强,与广大司机朋友联系紧密等特点。在活动进行前,对本次活动进行宣传,活动期间邀请交通伴你行栏目组在广场对整个活动进行直播,或部分直播。交通台主持兼作本次活动主持,设计一些的活动版快,吸引活动期间,广大司机朋友的参与热情。并邀请参加换岗的警察和司机代表参加活动,并在节目中畅谈换岗感受。
时间:2005年9月11日
三、大型活动与长期宣传相结合,除在广场进行活动活动以外,深入开展“五进”活动,延续国家关于交通安全宣传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家庭的“五进”活动精神,创建和谐的交通环境。
1、进农村
组织干净深入到乡镇、村播放警示教育光盘、发放宣传资料。掌握规律,利用好农村司乘人员的空暇时间,对低速汽车、三轮车、摩托车、个体运输户展开大规模的宣传,与车主和驾驶员面对面进行一次交通安全教育。
2、进社区
提高居民道路交通安全意识,深入人群集中的社区进行宣传。在各小区广泛设立交通安全宣传橱窗、宣传栏,结合重特大交通事故的典型案例,宣传交通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进行事故案例图片巡展。
3、进单位
深入本市各公司、企事业单位等部门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观看交通安全宣传挂图和光盘,提高了职工特别是司乘人员的安全意识。
4、进学校
通过交通安全宣传进学校活动,培养中小学生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良好习惯。到学校给师生上交通安全的宣传课,举办安全讲座。与教育局合作,在中小学举行全市交通知识竞赛。分小组赛与决赛。其中6——8只代表队进入决赛。决赛争取协调由上虞电视台进行直播或录播。通过这种形式在参赛选手以及电视观众中扩大影响,加强交通安全教育。
5、进家庭
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把交通安全宣传延伸到每一个家庭,使其受到深刻的交通安全教育。
数轴教案范文2
执教:
单位: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62-64页。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与成像能力,他们已经掌握了周长的意义及圆的特征。课前调查中发现:大部分的学生已经知道圆周长的计算公式。但是能正确理解圆周率意义的却只是少数,即使在某些老师上完此课,学生能准确说出圆周率意义和特征的学生只有一半左右。也就是说,学生对圆的周长公式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上。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直观认识圆的周长,知道圆的周长的含义;理解圆周率的意义,理解和掌握求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推理、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经历探索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的过程,渗透极限的思想;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合作能力与创新精神。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揭示圆周率的意义及介绍古人对圆周率的研究史料,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的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能利用公式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教学难点:
验证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本课的关键就是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预习导航
1.交流发现
师:孩子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圆的周长。(板书课题)
师:通过课前的预习,大家对这节课的学习内容都有所认识,请大家先拿出课前小研究先看一看,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组内交流,请看活动要求。(出示)
活动要求:
(1)在组内先核对一下课前小研究第1、2题的答案
(2)在小组内互相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3)在组内挑选一张最好的作品进行小组汇报。
(学生组内交流)
2.小组汇报
师:下面我们进行小组汇报,哪个小组来说说你们小组预习《圆的周长》这一课的学习收获。(思维导图板书:圆的周长)
(小组汇报,教师随机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板书)
问:还有其他收获吗?
师小结:你们小组的收获真不少,知道了圆的周长的定义(板书:定义)还知道了算圆的周长的方法。(板书:方法)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c=πd或c=2πr。(板书:c=πd)
3.适时点拔
教师结合思维导图进行追问:
(1)出示圆和长方形的图形,问:圆的周长和长方形的周长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板书:曲线)
(2)学生演示绕绳法
师:我们给这种方法起个名,叫绕绳法(板书:绕绳法)
问:用绕绳法进行测量时要注意什么?
(3)课件演示滚动法
师:这种方法叫滚动法。(板书:滚动法)在测量时要注意标出起点。
问:这两种方法都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教师小结:无论是绕绳还是滚圆它们的最终目的都是把圆的周长这条曲线变成了直线段,我们都把它概括为“化曲为直”。
4.聚焦问题
师:在预习中你们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预设问题:
问题1:圆的周长是它的直径的几倍?
问题2:圆周率是怎么来的?
问题3:为什么圆的周长c=πd?
(设计意图:复习课中,我们不仅要针对知识的重点、学习的难点、学生的弱点进行整理和复习,更要这是复习课的重要任务之一。为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提高自学的效率,课前向学生提供了一份《课前小研究》作为预习导航,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让学生小结课前收获,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打破以往线性教学中一问一答的局面,让学生清晰、高效地自学这部分内容。然后通过学生的展示,使学生深切地体会到“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方法,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最后通过问题的聚焦,为下面的导学反馈指明了方向。)
二、导学反馈
(一)问题1:圆的周长是它的直径的几倍?
1.测量圆的周长
师:圆的周长到底是它的直径的几倍?下面我们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一起动手量一量圆的直径和周长的长度,再算一算圆的周长除以直径大约等于几倍,并观察所得数所,看看有什么发现?请看活动要求:(课件出示活动要求)
要求:
(1)利用工具测量手中圆的周长和它直径的长度,并算出周长和它的直径的比值。(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2)完成任务的小组把结果填入学习记录单中。
(3)观察表中的数据,你们发现了什么?
组别
测量对象
硬币
小齿轮
1号
圆片
2号
圆片
瓶盖
光盘
第
(
)
小
组
周长C
(cm)
直径d
(cm)
C÷d的商
(保留两位小数)
我们的发现:
圆的周长除以它的直径的商大约是(
)倍
2.小组汇报
(1)小组汇报测量结果。
(2)观察数据,得出结论。
师:刚才汇报的两个小组的同学都不约而同地发现圆的周长除以它的直径的商都是3倍多一些。从左往右观察圆的周长、直径这两组数据是怎样变化的?它们的商都是多少?组内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结论1:圆的直径变,周长也变,并且直径越短周长越短;直径越长,周长越长,但有一个数是固定不变的。
结论2:圆的周长总是它的直径的3倍多一些。(出示板书,齐读)
师小结:圆的周长会随着圆的直径的变化而变化,但圆不论大小,它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
(设计意图:本环节为学生提供已标有直径的一元硬币、小齿轮、1号、2号圆片、瓶盖和光盘等学生身边常见的物品作为实验物品,不仅能提高实验的速度,而且也能减少实验误差。引导学生分工合作,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测量出圆的周长和直径,求出比值,并对学生实验的方法进行深入细致的指导,让学生边动手操作边进行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处理,最后组织学生观察、分析、思考,引导学生发现“圆的周长都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一结论,使学生真正理解消化了教学难点。学生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由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发现者和创造者,不仅理解掌握了知识,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方法的养成,还学会了与人合作,培养了合作意识,并且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体验了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问题2:圆周率到底等于几?
1.介绍圆周率
师:历史上,有不少的数学家都对圆周率作出过研究,想不想了解它背后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来了解数学家们研究圆周率的历程。
(课件演示)
教师:看完了介绍,现在你们对圆周率有什么想法?
预设:
学生1:我认为圆周率太神奇了,竟然能算到12411亿位还没有算完!
学生2:我认为还有一个神奇的地方,圆周率算到第12411亿位,竟然没有一个循环节!
师: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用字母π表示,(板书:π)认识了圆周率,我们再回头来看看刚才实验得出的结论(课件出示:圆的周长总是它的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3倍多一些指的就是π,所以这句话还可以说成圆的周长总是它的直径的π倍。(课件替换π)如果用字母C表示圆的周长,d表示圆的直径,那么c/d=π(板书:c/d=)
为了计算方便,在实际应用中我们一般只取它的近似值,π≈3.14。
(设计意图:向学生介绍了人类探索圆周率的历程,拓宽了他们的数学视野,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文明的发展,体验到人类不断探索的脚步。而对祖冲之详细的介绍,使学生了解到祖冲之令人神往的成就,感受到身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同时对学生的后续学习也起到了一定的激励作用。)
2.引导学生发现误差,从而发现测量方法的局限性。
师:回到我们的实验数据,为什么我们实验的结果大部分都得不到3.14呢?
预设:
学生1:我认为测量圆的周长的时候,绳子是松的,而绳子伸直时是撑紧的,绳子有拉力。
学生2:我认为圆在滚动时,圆有可能在原地打转,测量有误差。
教师:很好,与测量工具有关。测量时,误差是不可避免的。用测量的方法来研究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是不准确的。
(设计意图:选取了相同的圆形物品让学生进行测量,再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对比,发现同样的物品,测量出来的长度是不同的,知道误差是存在的,如何减少误差,提高测量计算的准确性。)
(三)问题3:为什么圆的周长c=πd?
师:数学家们千方百计地计算出这个圆周率,利用这个c/d=π这个式子,如果知道圆直径,那么可以计算圆的周长c=πd,如果告诉你半径,又怎么求圆的周长?
(设计意图:当学生发现了已知直径求圆周长的方法后,让学生思考还可以已知什么条件来求圆周长,这样通过学生自己总结得出的结论印象更深刻。)
(四)反馈练习
师:要求圆的周长,需要知道什么条件?
1.课件出示相应的练习
(学生完成相应的练习)
师小结:我们知道要算出圆的周长可以有几种方法,对比三种方法,哪种方法更简单?
2.教师出示教材第64页例1。
课件分步出示例1,学生独立完成后讲评。
3.课堂小测
(见附件)
(设计意图:为了巩固所学的知识,体现练习题有梯度、有层次性、有趣味性,设计了层次分明的练习,从计算直观的图形的周长到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以致用,体会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价值,进一步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爱好,尤其是小测中的最后一题,让学生选一道自己最想交流的题目与小伙伴们分享,让学生充分巩固所学知识,可以为小伙伴提供一些合理的建议。)
三、归纳积累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把它补充在思维导图上。
2、学生在思维导图上写收获。
3、全班交流学习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让学生们沉静下来回顾本节课学习过程,思考自己本节课的感受和收获,让思维导图梳的形式梳理本节课所学习知识,能更好的沟通知识间的联系,使零散分布的知识连成线,结成网,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四、布置作业
1、完成课本第65页第1、2、3、4题
2、预习第65页和第66页,把不懂的问题在课本上标注出来。
(设计意图:设计一定量的作业让学生完成,让学生更好的巩固本课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预习的设计,让学生明晰下节课的教学内容,能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圆的周长》教学反思
新课程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培养,让学生在情感体验、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各方面得到均衡发展。本课的教学就是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和学生实践活动的开展,积极践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使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都得以有效的发挥,使教学内容更加厚实、教学活动更加丰富,教学环节清晰,教学效果得到有效的提高。
1、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在教学测量圆的周长这一内容时,我设计了一个个让学生充分探究的情节,小组合作,根据已有的材料,用不同的方法测量圆的周长,探索规律,让学生充分展示他们的思维过程,把静态的知识结论转化为动态的探索对象,让学生在探索未知领域的同时实现自己的智力发展,教师只是作为学生学习过程的陪伴者,给予适当的点拔和引导,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
2、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亲历知识获取的过程
我国著名教育家顾明远说过“不会提问的学生不是好学生”,“学问就是要学会问”。《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探索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也就是说,学生学习数学并非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数学学习过程的实质是学生主体富有思考性的探索过程。所以,数学知识的探索轨迹,应作为学生是否主动参与的标志,展现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学中,让学生围绕着问题“圆的周长计算公式为什么是C=πd?圆的周长是它的直径的几倍?”通过学生亲自动手的测量、计算、自学、推导、论证等充分的实践活动而展开的。特别是在测量周长与计算周长与直径的比值这一环节中,我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如绕绳法、滚动法和折叠法测量不同的圆形物品的周长,小组同学有的测量,有的记录,有的用计算器计算,让学生在具体实验中,体会到“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点”这一结论,并知道圆周率的相关知识,进一步推导出c=πd,c=2πr。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达到突破难点的效果,体现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生的合作能力、思维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也可以得到发展。可以说,每个知识点的发现,都是学生自主探索的成果,而不是学生被动接受的结论。探索,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体现了学习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创造的教育思想。
3、数学阅读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厚实的文化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适当介绍一些有关数学发现与数学史的认识,能够丰富学生对数学发展的整体认识,对后续学习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师向学生介绍了圆周率的有关认识。这里的介绍从《周髀算经》中的“周三径一”、祖冲之的“算筹”到圆周率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以及用电子计算机来计算圆周率。通过对“圆周率”发展历史的介绍,来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使学生对圆周率的历史有一个完整的认识,感受到我们祖先的智慧,体会数学知识与人类生活经验和实际需要的密切关系。
4、课堂检测,提高学生做题的积极性
如果一节课都是练习,学生容易疲劳,如果把练习题设计成测试题,有利于提高学生做题的积极性。本节课围绕教学目标设计了一份小测题,用卷子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由学生独立完成。做完后,在课堂上进行小组核对答案,对测试中出现的共性问题,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尤其是小测中的最后一题,让学生选一道自己最想交流的题目与小伙伴们分享,让学生充分巩固所学知识,可以为小伙伴提供一些合理的建议,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课前小研究
姓名____________
班别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组别____________
一、认真阅读课本第62~64页,完成下面的练习。
1.
用红色笔描出下面圆的周长,并说说什么圆的周长。
2.认真观察下图,结合学习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经验,猜想:圆的周长可能和____________有关,为什么?
o
o
o
o
二、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
课堂小测
姓名____________
班别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组别____________
一、求下面各圆的周长。
二、解决问题
1.一个圆形喷水池的半径是5cm,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π取3.14)
数轴教案范文3
【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的关系。
2.知道几个长方形在周长相等的情况下,长与宽越接近,面积则越大。
3.培养同学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重难点】
1.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关系。
2.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关系。
【学习过程】
一、复习
1.说说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有什么区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学习内容。
1.兔宝宝小白和小灰长大了,兔妈妈让它们各自负责一个小花坛,看着这两个花坛,小白说:“两个花坛的周长相等,所以这两个花坛一样大。”小灰说:“不,这两个花坛不是一样大,因为周长和面积是没有关系的。”你认为它们的话对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并完成实验报告:用16根小棒摆出一个长方形,并求出它的周长和面积。(一根小棒代表1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练习。
1.判断: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的周长相等,面积也相等?如果两个长方形的面积相等,周长一定相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20厘米长的铁丝可以围成几种不同的长方形?其中哪个图形的面积最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两块长方形菜地,甲地长18米,宽9米;乙地长20米,宽7米,如果不计算,你能否直接判断哪块菜地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之间有什么联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后作业。
把一张长方形纸剪成两个完全一样的小长方形,怎样剪才能使小长方形的周长最小?如果要使小长方形的周长最大,应该怎样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数轴教案范文4
我们知道,教师如果没有备课,写好教案就走上讲台,就如一个没带武器上战场的士兵一样心慌,这样的课堂必然也是低效的。要打高效的课堂,就必须做好课前充分准备。俗话说,备课就备教材。作为教师,在备好课的同时,还要花时间深入钻研教材,紧紧围绕课题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做到“两个吃透”: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数学课堂要做到“精讲多练”,让其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佳的效果。在做教案设计时,首先,教学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其次,教者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方面同等重要,缺一不可。第三,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要保证课堂上80%以上的学生掌握80%以上的课堂教学内容。
2做好课前预习,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要想打造高效课堂,没有课前的预习是不行的。预习是课堂的预热阶段,没有预习,课堂上的自主学习是不容易实现的。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学生对老师讲话内容不熟悉,无法与老师产生互动,无法产生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该本着先学后教的原则组织学习,应由原来的“教师带着书本走向学生”,变为“学生带着问题走向教师”。教师要在授课前一天将预习提纲发给学生,给学生设立好预习的目标,并且指导学生预习的方法。一是针对预习的内容,看看哪些是能看得懂的,能理解的;二是找一找预习内容中看不懂的,把它做上记号;三是对于预习的内容,还有什么想法,也把它记下来。这样让每一个学生在面对新知识之前都有一个充分的知识与心理准备。课堂上学生会讲的让学生讲,学生会做的让学生做,学生能完成的让学生自己完成,课堂教学的重点就放在学生存疑、模糊的地方,使教学过程做到有的放矢,这样,既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又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3做好探究性教学,让课堂更精彩
俗话说:“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老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引领者、点拨者”。设计高效课堂时,应该将学生设计为主角,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只有学生真正的参与其中,那才算得上是高效的课堂。在教学中,要把课堂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存疑、模糊的地方,要对学生质疑问题加以指导和点拨。引导学生参与合作探究,让老师的“教”与学生的自主学习完全融入到一起。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要及时加以总结,适当给予鼓励,从而更调动学生参与课堂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4做好课堂训练,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在课堂上至少要有“10”分钟的课堂练习时间,使所学知识当堂消化,减少作业量。课堂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途径,它是有效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针对需要而精选习题。为引入新课,选编知识衔接题;为巩固概念,选编基础变式题;为纠正差错,选编判断、选择题;为拓宽思路,选编多变、多解题等等,从而优化课堂训练,注重能力培养。如,画数轴时,学生总容易出现缺胳膊少腿的现象,为了防止此类现象的发生,牢固把握数轴的三要素,课前我用小黑板把各种情况的数轴都画出来,让学生辨别,效果很好。为了使课堂教学效率更高,教师应当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基础和能力选择不同内容的教材,避免教材内容过于肤浅,浪费基础较好学生的时间,同时还应当避免对教材过于发散使基础较差的学生听不懂。
5总结
数轴教案范文5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青少年活动中心010000
【摘要】《渔舟唱晚》与《临安遗恨》是传统筝曲与现筝曲的两大代表之一,同时也是深受广大听众所喜爱的作品,两首曲目鲜明的主题特点,也充分体现在教学方面。二者既有一定的相同点,也有着很大的不同之处。
关键词 传统筝曲现代筝曲音乐风格教学心得
筝,是我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乐器迄今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了,因此又被称为"古筝"。古筝因其宽广的音域和丰富的表现力而被人们誉为"中国的钢琴",筝在东汉,三国时代被文人雅士称颂为"群声之主,众乐之师"和"移风易俗,混同人伦,莫有尚于筝者矣"。这说明了筝在当时已是家喻户晓,雅俗共赏的传统民族民间乐器了。这件古老的乐器流传了二千多年,成了各种音韵特点和不同的演奏技法,同时产生了以地方风格为依据的众多古筝流派:如始于春秋,战国时代,古以"秦声"见称的陕西筝;郑卫之音的河南筝;齐鲁雅韵的山东筝;武林逸韵的浙江筝;闽南诏安的福建筝;韩江丝竹的潮州筝,中州古调,汉皋旧谱等等,古筝流派发展到今天已经呈现出各大流派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近年来,在古筝演奏家们的共同努力下,又创作出现了大批现代筝曲,形成了传统筝曲与现代筝曲并存的局面,在这里我选取了《渔舟唱晚》和《临安遗恨》两首乐曲进行讲解和比较,现代筝曲和传统筝曲的异同。
1.《渔舟唱晚》产生的社会基础及历史背景
《渔舟唱晚》是传统筝曲曲目中极具代表性的一首曲目,《渔舟唱晚》其名取自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的诗句,90多年前(1912年)金灼南先生将1873年前的山东民间筝曲《双板》双板及其变曲《三环套月》《流水激石》编成一曲,取名《渔舟唱晚》20世纪20-30年代金先生在北京"道德学社"传授此曲,其后魏子猷于1929年进行改编,有了魏本的《渔舟唱晚》。紧接着娄树华师承魏并与金有筝艺交往,于1938年前后进行改编,最终有了娄树华版本的《渔舟唱晚》。
此曲音乐效果明显,表现力突出,形象鲜明,其慢板与快板的相结合宛如一张美丽的中国山水图从音乐声中绘出,全曲大至可分为四个弹奏乐段。
第一乐段为慢板,八度弹奏轻柔的引出富于歌唱性的优美动听旋律:
从开始的第一小节,八度弹奏贯穿始终,乐曲一开始浑厚深沉的音色似乎把一幅微微泛黄的古画展现在人们面前,其中除了八度的运用还加入了大量上下划音的处理,以及左手颤音的配合,描绘了一幅湖光山色,夕阳西下,渔船还在移动,渔人载歌而归,慢板旋律时而绵延悠长,时而浑厚深沉,第一乐段由十四小节构成其中采用4/4拍子开始,4/5拍子穿插出现:
随旋律慢慢延伸,节拍略有变化,更进一步给人以时缓时急,悠长深远的湖上泛舟的画面。
第二段上十七小节构成,旋律慢慢推向,音乐节奏缓缓加快,富有韵味的如歌旋律,排比的小分句使乐曲情调活泼,跌宕起伏,此段学生演奏中往往忽略力度的强弱对比,使的曲子缺少韵味,教师的引导和试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一些年龄小的学生很难理解乐曲的真正内涵,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有对曲子情感和意境的讲解,使学生对所学乐曲有一定的理解,从而更好的弹奏乐曲。
二段的结尾处仿佛使人看到一抹落日映红了晚霞浩渺无垠的水面上洒满了夕阳的余晖,随风荡起的路花絮在微微的清风中萧萧扬扬的风舞,此处要求学生演奏时一小节靠近琴马处,力度稍弱,后一小节靠近前梁处,力度稍强,给人强弱相互对比的感觉,从而描绘出一幅水波荡荡,渔民们摇着桨,架舟归来的情景。
第三段由八小节组成,2/4拍和3/4拍交替出现:
同时采用音节式进行,进一步推动音乐的升华,以及十六分音符的连抹演奏手法:
给人一种扁舟在平静的水面中慢慢滑行,渔夫悠然自得地轻舞着船桨,在水面上一来一回悠然搅动,船后的轨迹和划痕印在水面上,变成一片漾动的光斑,展现给听众一幅美不胜收的画卷。
第四乐段为最后一个乐段,也是全曲的部分,运用了一连串的音型模进和变奏的演奏手法:
同时也采用了2/4拍子,使节奏显得整齐有序,这一段开始为由慢渐快的进行,运用大勾搭大指托劈加刮奏的指法弹奏,要求学生在演奏时连贯,流畅,形象第刻画了荡桨声和浪花飞溅的声音,达到后重复演奏三遍而且一遍比一遍速度加快,随着音乐的发展,速度逐渐加快,力度不断加强,展现出渔舟靠岸,渔歌飞扬的热烈情景,同时使全曲欢腾的情绪达到。
结尾乐曲在处突然切住,随后尾声缓缓流出,其音调是第三部分乐句的紧缩,下行音型的模进逐渐引向终止,如谱:
使人感觉江面上夜色笼罩,一片宁静,耐人寻味。
全曲开头舒缓典雅,描绘夕阳斜照碧波粼粼的画面,接着音调逐层递降,反复变化,表现渔舟唱晚的情趣,接下来的是用递升递降的旋律多次反复演奏,并且逐渐加快,音乐跌宕起伏,表现了流水层涌回荡,渔船随波渐远的情景,而就一首传统筝曲而言,每一个音符,揉,颤,按,滑的分寸把握才是这首筝曲的韵味所在,而要把握好传统筝曲的真正韵味和内涵则要通过不断的持之以恒的坚持练习才能达到,这个过程无疑是对每一位筝学员的考验和历练。
2.《临安遗恨》产生的历史背景
相比较传统筝曲《渔舟唱晚》,现代筝曲《临安遗恨》在演奏技巧和乐曲旋律来说都有了很大的创新,首先它不同于《渔舟唱晚》独奏的演奏形式,采用了西洋乐器钢琴的协奏形式,大胆的将民乐与西洋乐器结合,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同时也使人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临安遗恨》是一首钢琴与古筝协奏曲,著名作曲家何占豪先生于1990年发表了中阮协奏曲《临安遗恨》1992年又将其改为古筝协奏曲。全曲采用《满江红》的音乐基调,进行反复加工,快、慢板结合,歌颂了南宋民族英雄岳飞由立志报国、征战沙场下狱临安,痛饮御酒的悲壮人生经历。
乐曲共分为七段,在钢琴悲壮的前奏之后,古筝一进入即采取强有力的和旋与左手大幅度刮奏相结合,继续渲染悲愤的情绪,确定了音乐内容表现基调,如谱:
进入慢板后,以极为抒情的旋律,刻画出人物内心的悲凉情绪。第十六至十九小节,用长摇技法弹奏出哀伤的旋律,此处要求学生在演奏时可处理的稍自由些,用力度、音色、节奏的变化来形成对比。第二十五小节起,连续十几小节相同节奏型的旋律,由慢渐快,由弱逐渐加强,如谱:
此乐段的描写使我们仿佛看到身处牢狱之中的岳飞肩扛枷锁,脚戴铁镣,仍然忧国忧民、坐卧不安的焦虑之态。
乐曲主题段是以传统乐曲《满江红》为旋律素材发展变化而成,并在全曲中贯穿,淳厚的曲调,既展现了英雄豪放的性格特征,揭示了主人公此时内心复杂的情感,慢板抒情的结束句好似一声长叹,那是由无奈引发出的情感。
接下来的快板段音乐情绪一转,古筝奏出的战马奔驰的节奏好像把我们带到了古代疆场,快捷、激昂的音乐描绘了岳飞大将军率领三军将士,为保卫江山浴血奋战,奋勇杀敌的壮烈场面。古筝在此处点指的运用更加生动的体现了这一场面,此处也是体现基本功的一处技巧,高级别班的学生通常比较好把握,但也需要平时对基本功的不断练习,在曲子中才能游刃有余的表现快板。当情绪达到时音乐戛然而止,钢琴以极弱的音响引出古筝的一段柔板,这一段音乐表现了英雄另一面的情感,同时这段在演奏时非常要求学生对乐曲的情感的表达,教师要充分试奏,引导学生对音乐感觉的理解,如诉的旋律寄托了岳飞对家人的思念,对勉励自己慈母的眷恋;转而轻快的曲调表现了主人公对昔日与家人欢聚的情景的回忆。如谱:
突然乐曲曲调一变,描写刑场一阵擂鼓的巨响,将主人公从美好的思绪中拉回现实,曲作者在这一段采用协奏曲常用的华彩段手法,给承示者以更广阔的想象空间,更多的表现手法,同时更充分地表达了主人公就义前对自己不能精忠报国的伤感以及对奸臣当道的愤恨之情。
最后一段是主题再现,旋律在转变的调性上奏出,哀婉平缓的曲调寄托着人们对英雄的追思。
3.《渔舟唱晚》与《临安遗恨》的音乐风格特征及其异同
《渔舟唱晚》与《临安遗恨》分别是传统筝曲与现代筝曲的两大代表之一,同时也是深受广大听众所喜爱的作品,两首乐曲鲜明的主题特点,分别以传统筝曲与现代筝曲有了深入的诠释,二者既有一定的相同点,也有着很大的不同之处。
第一、传统筝曲与现代筝曲在演奏理念上有一定的不同。传统筝曲是以左右手来划分功能区的,右手以弹奏旋律为主,而左手则以在琴马左侧按弦、颤音为主要目的的,还是以辅助右手弹奏为主,而现代筝曲在这方面就比较随意了,右手弹奏的同时左手可以随时加入进去演奏,常见的有爬音、刮奏等,以《临安遗恨》为例,是以加入大量左右手的点指来丰富音乐表现力的,同时也进一步表现了演奏者高超的演奏技能,和古筝丰富的指法表现力。
第二、现代筝曲充分利用了古筝这件"和音"乐器的有利条件,尽可能塑造出种种新的多样化的和音效果《临安遗恨》中乐曲一开始就以音层的变化表现出深沉浑厚的音响效果。而在《渔舟唱晚》中则更多的运用八度的表现手法,体现出比较古朴的风格。现代筝曲在意境的表达方面也更注意思想内涵的创新,如《溟山》、《箜篌引》、《莲花瑶》等等。
第三、传统筝曲往往采用单一的"五声调式"谱曲,而现代筝曲打破了这一常见调式,加入了更多的自由调性,以《临安遗恨》来说就采用了D大调转向G大调的调式结构形式,一般在古筝演奏中传统的转调要移动琴马才能实现,但在《临安遗恨》中,作者巧妙的运用左手按弦的手法使其达到转调的音效,而并没有移动琴马,这也是有所创新的一个方面。
第四、就是在筝曲的记谱上,传统筝曲一般采用简谱的记谱方式,而现代筝曲则大量采用五线谱的记谱方式,更加扩大了古筝谱曲的范围,也进一步规范了古筝的记谱方法,这样一来古筝同其他乐器的合奏,协奏也更加方便了。
第五、传统筝曲往往以独奏的演奏方式演奏,现代筝曲不但保留可独奏的演奏方式,还进一步将古筝与各式各样的乐器相结合,以《临安遗恨》为例,巧妙和谐的将西洋乐与中国传统民乐相结合,给人新的音乐享受,同时也大大加强了音乐的叙事性和抒情性,使古筝音乐更加丰富与丰满起来,在教学中安排这样的曲目不但对学生琴技有很大的提高,更重要的是使孩子们通过学习乐曲了解我国悠久的文化历史背景,对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通过音乐更加生动形象的理解,而有别于书本教育,乐曲抒情的慢板进一步扣人心弦,激情的快板更加动人心魄。
总之,不管是传统筝曲还是现代筝曲之所以守到广大听众的喜爱,主要得益于能够博采众长,广泛吸取古今中外音乐创作的优秀成果,以造就自己的艺术个性,创造出独具特色的,能对欣赏者产生巨大艺术感染力的作品。任何的创新都必须在良好的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全面地了解传统,才能继承传统,在沿着民族音乐发展的正确轨迹上进行二度创作,面对新作品时,除了表现作品内容以外,在有根的基础上加以创新,音乐才具有魅力而能动人,如此方能经历时间的考验。
?
参考文献?
[1]《中国古筝名曲荟萃》上海音乐出版社?
[2]古筝的主要流派与风格特征(作者:曹月)?
数轴教案范文6
1 创建常用的数学工具栏按钮
必要性:数学教师在应用Word时,往往根据需要要插入很多数学符号、定理、公式及一些基本的图像等等. 如输入sin、cos、32、45°、求根公式x=-b±b2-4ac2a、二次函数的顶定点坐标(-b2a,4ac-b24a)、插入数轴. 这时教师通常用切换中英文输入法输入、用数学公式编辑器编辑好后插入或用作图工具作图. 如果能在Word中创建一个数学工具栏,把一些常用到的数学符号、定理、公式、基本图形输进去,到用时只要用鼠标一点击便把要用到的信息输入到Word中,这样会给我们的工作带来方便. 下面我在Word中创建一个具有学科特色的个性化的数学工具栏,供大家参考.
1.1 创建数学工具栏按钮
单击菜单“工具/自定义”命令打开“自定义”对话框在“自定义”对话框选择“工具栏”(图1)单击“新建”在“新建工具栏”对话框中“工具栏名称”框中键入“数学”(图2),然后再将“工具栏有效范围”的下拉列表框选定为“Normal”,最后单击“确定”按钮,此时“数学”工具栏按钮就显示在屏幕上(如图3). 你可以将其插到Word工具栏上你认为合适的位置.
1.2 向“数学”工具栏添加菜单按钮
在“自定义”对话框中选择“命令栏”选项卡,在左边的“类别”中选择“新菜单”,再把右边的“命令”中的“新菜单”按钮拖到“数学”工具栏,需要几项内容,就拖动几次. 然后用鼠标右键单击刚拖动到“数学”工具栏的“新菜单”,给“新菜单”命名,在出现的对话框中输入名称例如:“数学符号”,回车即可出现新工具按钮. 还可以根据需要用同样的方法输入 “特殊符号”、“特殊角”、“数学公式”、“数轴及坐标轴”、“抛物线”等给拖动到“数学”工具栏的“新菜单”命名,创建常用到的新菜单. Word工具栏会出现图4所示的新菜单工具按钮. 如:
1.3 向各菜单栏中添加各种对应内容的按钮
⑴向“特殊角”菜单中添加0°、30°、45°、60°、90°等特殊角按钮. 先用数学公式编辑器编好0°,再0°把插入到Word中,然后选中0°,按下“Alt+F3”组合键,就打开了“创建自动图文集”对话框,在“创建自动图文集”对话框的文字框中键入“0度”,单击“确定”按钮. 用鼠标右键单击工具栏,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自定义”. 在“自定义”对话框的“命令”选项卡中,选择左边“类别”框中的“自动图文集”选项,然后再在右边“命令”框中找到“0度”,把“0度”按钮拖动到“特殊角”工具栏中. 用类似的方法就可以把其它特殊角添加到“特殊角”工具栏.
在“数学公式”菜单中添加常用的公式,例如添加求根公式x=-b±b2-4ac2a与把0°添加到“特殊角”新菜单中的方法类似.
⑵向 “数轴及坐标轴” 菜单栏中添加基本图形按钮.
例如把数轴添加到“数轴及坐标系”菜单中:首先用绘图工具中的画水平直线(箭头朝右),用画一短竖线,再复制粘贴一短竖线,调整两短竖线使它们在同一水平线上并把两短竖线的间距作为单位长度,选中两短竖线,当鼠标成“四个箭头”形状时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组合,(可以选中两短竖线,当鼠标成“四个箭头”形状时单击鼠标右键,在快捷菜单中选择设置自选图形格式,在设置自选图形格式对话框选择“大小”设置两短竖线的高度)再复制两短竖线重复粘贴按照单位长度依次放在水平直线上(选中两短竖线用键盘上的上下左右键调整间距),然后创建一个横向的文本框,放在数轴的下方,在文本框里与刻度线相对应的位置标上“…,-5 ,-4,-3,-2 ,-1, 0 ,1,2 ,3 ,4 ,5 ,6,…”. 选中文本框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设置文本框格式,在“颜色与线条”选项中设置“线条”颜色为“无线条颜色”. 选中整个的数轴单击鼠标右键把图形组合.
在数轴和坐标菜单中添加的数轴图形 选中数轴图形,按下“Alt+F3”组合键,在“创建自动图文集”对话框的文字框中键入“数轴”,然后单击“确定”按钮. 用鼠标右键单击工具栏,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自定义”命令. 在“自定义”对话框的“命令”选项卡中,选择左边“类别”框中的“自动图文集”选项,然后再在右边“命令”框中找到“数轴”,把“数轴”按钮拖动到“数轴及坐标系”工具栏中.
把其它的图像添加到新菜单按钮中的方法类似. (当然可以使用不同的画图工具)
2 把公式编辑器变成Word工具栏上的一个按钮.
必要性:在Word文章中插入数学公式常常要:点击“插入/对象”命令;打开“对象”对话框,选择“新建”标签;在“对象类型”列表框中选择“Microsoft Eqution 3.0”,再点对话框中的“确定”按钮才能打开公式编辑器. 经常这样编辑公式操作很费时,如果把公式编辑器变成Word工具栏上的一个按钮,将大大简化此类操作. 具体方法如下:
用鼠标右键单击工具栏,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自定义”命令. 打开自定对话框,在“自定义”对话框中选择“命令”,在“类别”列表框中选择“插入”;在“命令”列表框中选择“公式编辑器”;“公式编辑器”被蓝条包围,将它拖至“数学”工具栏按钮内.
这时公式编辑工具按钮完成,如果想使该按钮显示的名称更直观,你可进一步修改它的显示名称. 即在“自定义”对话框的“命令”标签下,用鼠标右键单击工具按钮;把对话框中的 “命名”改为“公式编辑器”,并点选子菜单中的“总是只用文字”,最后点击窗口内的“关闭”按钮. 这时公式编辑器的按钮就变成了.
这样在用到数学公式编辑器时用鼠标左键单击按钮就可以打开数学公式编辑器进行公式编辑了.
3 创建数学教案、数学试卷模板
例如制作试卷模板:
⑴页面设置.
启动word后,单击“文件/页面设置”,打开“页面设置”对话框,把纸张大小设置成B4,页边距左边设置成3cm(因为有密封线),方向设置成横向,在文档网格中栏数设置成2,单击确定.
⑵设置试卷密封线及密封线内的内容.
单击“格式/边框和底纹”打开“边框和底纹”对话框选择“页面边框”选项栏,在左边的“设置”中选择,线型可选择,在最右边的预览中单击下方图示中的上、下、右边框或使用按钮把边框设置成如图6所示. 在“应用
于”可选择“本节―只有首页”,单击“选项”打开“边框和底纹选项”对话框,把“边距”中的左边距设置成20磅,“度量依据”中选择“文字”,然后一路单击确定.
单击“插入/竖排文本框”,用鼠标拖动出一个竖排的文本框,选中文本框后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设置文本框格式,单击,把“填充”中的颜色设置为无填充颜色,把“线条”中的颜色设置为无线条颜色,单击确定. 把鼠标放在文本框内单击“格式/文字方向”,在文字方向对话框选择 样式,单击确定. 在文本框中输入文字“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选中文本框拖动鼠标把它放在密封线内的合适位置. 再用相同的方法插入一个文本框输入文字“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⑶插入页码.
试卷中是以word默认的一页分成两页(分栏显示)的,由于word中的页码是以域的形式设置的,所以还得调整域来设置页码,这比较复杂. 非专业的教师可以单击“视图/页眉和页脚”,把鼠标放在页脚的位置输入“第1页共页第2页共页”,用空格键调整“第1页共页” 和“第2页共页” 的位置,使它们在分栏的相应的位置. 用到“第3页共页第4页共页,……”时,先打好第一张试卷后,再重新把1改成3,把2改成4打第二张试卷.
⑷输入试卷的公共内容. 例如:年数学试卷. 说明:本试卷分卷Ⅰ和卷Ⅱ两部分;卷Ⅰ为选择题,卷Ⅱ为非选择题.本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题 号二三1920212223242526得 分 卷Ⅰ(选择题,共20分)注意事项:1.答卷I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科目填涂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在试卷上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A.B.C.D.2.( )A.B.C.D.……等等.
⑸把做好的试卷样式保存为试卷模板.
试卷模板做好后见图7,单击“文件/保存”,文件名键入“数学试卷模板”,保存类型选择“文档模板”,点击“保存”即可.
在word界面用到数学模板时,单击“文件/新建”,出现图8,单击,然后在出现的模板中选择“数学试卷模板”,单击确定就可以打开数学试卷模板进行数学试卷编辑了.
当然我们在word界面还可以设计很多对数学教师有用的按钮或模板,大家可以尝试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