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公共事业管理体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公共事业管理体制范文1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
如今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与为计划经济社会体系建立的传统公共事业管理体制与如今国内众多公共关系出现了很多矛盾。这就需要对传统公共事业管理加以及时改革以适应发展。
一、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概述
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是在公共服务领域,由政府主导,吸引其它非政府组织参与的统一、多层次,集中与分散管理相结合,管理环节与实施环节相结合的综合管理系统。在我国,进入新世纪以来,各地出现了大量各形式的社会组织力量,参与到公共事业管理,有效的弥补了政府能力的不足,分担了政府大量的公共管理职能,为我国公共管理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动力。公共事业管理虽然脱胎于行政管理,但公共事业管理还是有自己的管理特点的。一方面,公共事业管理体制与企业管理体制不同。不同于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实现企业目标,公共事业管理的核心是公共利益,它最明显的特征就是非营利性。企业的投资来自企业所有者,而公共事业的经费主要来自于立法机构的授权或是社会财富的二次分配。国家对公共事业管理有比较严格的规定,因此公共事业管理受政治影响比较大,而企业则大不同,其行为只是简单的经济行为,与政治影响不大。另一方面,公共事业管理体制与政府行政管理体制不同但又深受行政管理的影响。行政管理体制,是国家权力机关仍法管理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与机关内部事务而形成的管理规范与管理机制的总和,我国的公共事业管理脱胎于行政管理,一直依附于行政部门。相对而言,行政管理是上层的管理内容,实行的是间接管理,而公共事业管理则是把服务对象由政府机关扩大到整个非政府组织,将管理职能划分给非营利性组织或第三方的公共部门,强调的是公众的参与性,公共事业管理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具有这两个特点,使其在管理目的、管理职能与管理运作方式上都不同于其它的管理体制,加强公共事业管理,完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必须要加强对原公共事业体制与当今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最新创新,才知道如何满足公共事业发展的需求。
二、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建议政策
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不但要从深度上加以进行,更需要从广度上加以改革。
(一)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深度改革。这里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深度改革是指改革大的方向方针的确定,这需要政府及相关人员认识到公共事业管理改革的急迫性,然后结合公共事业管理内涵和主体与客体的清晰的认知做出科学的改革举措,从而促进改革工作能够科学合理的进行。
(二)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广度改革。
1.增强农村公共事业管理的意识。增强管理者对农村公共事业管理的重要性及紧迫性的正确认识,是搞好乡镇公共事业管理的前提。管理者应该认识到对公共事业的管理是其本职工作之一, 没搞好就是渎职。要完成新农村建设的巨大任务,必须要搞好农村公共事业的管理。充分认识到农村公共事业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具有复杂性和长期性,在工作中应该要有战略意识、全局观念,还要有求真务实的精神。同时,村民作为公共设施的直接受益者,也应该认识到农村公共事业是与自己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的。经济的发展和生活品质的提高都离不开公共设施的建设、维护和管理。没有公共设施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农民生活的现代化,更不可能有整个农村的现代化。
2.准确定位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的功能。农村公共事业管理,是关系到农村发展和农民切身利益的大事,为了更好地履行其管理职能,管理部门应该根据农村公共事业内容广泛、复杂、差异大等特点灵活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既可设立综合管理机构,又可以设立专业管理机构,或者设立管理协调机构。并且进一步明确管理机构的职责。要确保地方政府在公共管理的过程中做到不缺位,不错位,不越位,做自己应该做、能够做的事,并全力以赴把这些事做好、做实,而不要去管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事,更不能扭曲政府的公共事业管理行为,把公共事业管理变为有偿服务,防止与克服“政府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获利途径审批化、审批方式复杂化”,“领导就是开会,管理就是收费,公关就是行贿”等现象的发生,真正让民众满意、高兴。
3.建立绩效导向型的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制度。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制度呈现出“投入型”特征, 主要表现为投入———产出效率偏低,没有成本核算意识。新时期,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应转变“投入型”这种单一管理方式,必须建立绩效导向型的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制度。要建立绩效导向型的管理制度,必须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在评估的过程中应科学选择绩效评估的方法, 并对绩效评估结果进行有效的运用。如可从县乡(镇)政府工作业绩、成本及其内部管理等维度构建评估指标体系。在设计子指标的时候也应该多方面考虑。如在管理业绩指标体系的构成方面,既要考虑经济发展指标,又要考虑社会发展的业绩指标;管理成本指标体系应包括内外部成本指标。评估指标,既要结合当地的实际,不能照搬照抄,也不能使指标成为一部分人获取私利的工具,应该保持公正性。县乡(镇)政府绩效评估指标可由适合所有县乡(镇)政府绩效评估的指标,也是所有县乡(镇)政府的绩效评估所必须评估的通用性指标和具体实际所特定的个性指标即特色性指标两部分构成。
4.提高公共事业管理的效能。当前我国农村公共事业的管理效能普遍比较低,为了更好地加快新农村建设,农村公共事业管理部门应该整合农村的各种资源,变劣势为优势,必须提高管理效能。我国每年对农业的补贴及支出额在1800 亿元左右,但在补贴方式上主要采取“暗补”,许多农业补贴并没有补贴给农业生产者———农民,而是补给了中间环节,农民受益不多。这样原本很有限的资金都没能够很好的用在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上,严重阻碍了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降低了农村公共事业的管理效能.因此,农村公共事业的管理必须面向农村的生产、面向农民的生活。保证国家财政对农村的投资、对农民的援助落在实处,提高国家财政对农村公共事业的援助效能, 让农民直接享受到改革开放以来的成果。目前,我国各地农业正在由传统农业向效能农业转变,中国农村公共事业的建设与管理一方面必须要增加向农村地区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数量,使农民从中得到更多的切实的实惠;另一方面要努力提高向农村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质量与效益,使农村公共事业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基石。
5.在公共事业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村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就必须要遵循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引入公正、公平、公开的竞争机制。对农村公共事业先进行分类,然后针对不同的类别确定市场化的程度。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农村公共事业利用的效率而且可以促使农村地区公共事业由高度集权管理转向多元治理,由管制转向服务。
总而言之,在如今经济社会各项改革正在普遍进行的时候,我国公共事业管理工作也需要抓住时机,进行改革创新,只有适应社会时展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才能更好的利于提高公共事业管理工作,从而最大程度的满足公共需求。
参考文献:
公共事业管理体制范文2
一、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困境分析
分析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困境之成因,有必要从专业设置背景及专业教育存在问题入手:
(一)专业教育与非营利组织发展不平衡
自1999年云南大学和东北大学首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以来,全国各高校亦纷纷开设该专业。目前专业办学规模、发展速度超越公共管理体制改革步伐和公共事业发展速度是毕业生遭遇就业困境的根本原因。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在西方发达国家大受社会欢迎甚至成为“抢手货”,而在我国却“无人问津”,究其原因是西方国家的非营利组织较为完善,而我国的非营利组织尚未充分发展。
1.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缓慢非营利组织的存在和发展在我国社会结构由二元格局向三元格局转变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是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载体,起到承接原来由政府承担的具体的执行性和事务性职能的作用,而且能够为市场经济提供有效的、不可或缺的社会服务。也就是说,非营利组织凭借其独特的职能优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政府和市场失灵,并且在沟通政府与社会之间起到中介桥梁作用。[1]然而,目前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步伐缓慢,严重影响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就业。首先,政府角色“越位”、“错位”。政府包办了本应交给社会管理、以市场模式运作的公共事业管理,制约了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客观上造成专业人才无“用武之地”。其次,我国正处于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关键时期,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处于机构精简阶段,甚至不少单位实行“只出不进”政策。即使有用人需求,单位也实行“凡进必考”的原则,高门槛的准入限制以及较少的需求量,使得供大于求的局面在短期内难以改变,公共事业管理体制与人才实际需求脱节造成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再次,从我国民间组织的情况来看,由于目前政府与第三部门之间关系定位尚未明确,我国的民间组织大都官方色彩浓厚,缺乏自身应有的独立性、自主性。在人员构成方面,在绝大多数自上而下的非营利组织中,基本工作人员几乎都来自政府部门,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来自政府部门的离退休人员;在相当多自下而上的非营利组织中,定员和编制极为有限,几乎没有固定的人才渠道,主要依靠志愿者开展活动。[2]上述三种情形,是阻碍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瓶颈。
2.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育发展迅速1999年秋季东北大学、云南大学两所高校在全国率先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大学生。随之,2000年,全国有57所高校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大学生,2001年招院校是132所,2002年是180所院校,2003年是220所,2004年发展到300多所院校1,[3]它们广泛分布于农林、医学、科技、师范、财经、综合等各类院校。对于这一新专业的招生,教育部原本打算由东北大学、云南大学两校通过四年的专业建设,取得经验后再向全国推广,但由于各高校自主办学,特别是教育部对各省属高校难以控制,因而出现各高校争办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势头,并一发不可收拾。[4]虽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育取得了较大成就,但是在教育“产品”的“销售”问题未能妥善解决的情况下过快过多地培养专业人才,无疑造成了人才的巨大浪费。由此可见,公共管理体制改革的滞后导致未能出现预期的、繁荣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需求,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育“供给”大批专业人才与公共事业管理领域人才“需求”不足的现实形成矛盾,而目前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育的过快发展则加剧了这一矛盾。
(二)专业教育就业定位模糊
目前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育就业定位不清晰、专业特色不明显,导致人才专业显示度低、缺乏不可替代性,严重影响了专业社会认可度。在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目录中对其专业培养目标作了明确的要求:“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由于公共事业涉及领域广泛,导致许多高校专业目标不明确,对学科内涵和学科属性存在模糊认识。有些高校开设专业课程喜欢全面开花,尽可能涵盖所有专业领域课程;有些高校则比较注重专业平台课程,忽视方向性、特色课程的建设;而有些高校则反之。专业教育导向决定了人才素质的培养,前者训练出来的学生似乎什么都学,什么都懂,仿佛任何地方都能就业,所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才会被社会普遍认为是“万金油”专业,因此,在现实就业中必然时常碰壁。专业教育社会认可度低影响了人才“供给”的质量,无法满足社会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促使大量专业人员未能实现专业初创时的预期目标,无法顺利地进入公共事业管理领域就业。从就业市场对公共事业管理毕业生的要求上看,用人单位需要的是既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又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熟悉公共部门的组织机构和运作程序,能够对行政管理和公共事务管理的具体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应用型人才。然而,目前专业毕业生实践能力普遍薄弱。
(三)毕业生实践能力薄弱
高校在专业人才培养中普通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是毕业生实践能力薄弱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在:由于对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不明确造成实践教学目标模糊不清,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深入开展和有效运作;实践教学内容设置狭窄,主要集中在教学环节;实践教学平台建设落后,专业实验室落后,实习基地利用率不高;专业教师普遍没有参加过基层的专业实践锻炼,缺乏实践经验,严重影响了实践教学质量;缺乏科学的实践教学评价机制等。目前多数高校尚未制定专门的实践教学考核办法和标准,且多采用以理论考试成绩为主的考核评价体系,加上缺乏应有的激励机制,严重抑制了师生开展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为适应我国公共管理体制改革与发展需要的、由国外引入并正在蓬勃发展的新兴专业。尽管目前陷入了人才就业困境,但我们并不能就此否定它的价值与存在的必要性,而应以发展促进矛盾的解决。
二、解决公共事业管理毕业生就业困境的路径分析
解决公共事业管理毕业生就业困境,实现理论与实际需求的平衡的首要任务是推进公共管理体制改革,此外还要提升专业社会认可度以及加强实践促进就业等。
(一)推进公共管理体制改革
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来说,其良好的就业环境需要有一个成熟的公民社会。
1.促进公民社会成熟,推动公共事业社会化强大的公民社会是非营利组织生存的土壤。促进公民社会的成熟,实现政府、社会与市场有效的分工合作,可以为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5]因此,应当大力推动我国公共事业社会化。公共事业管理的社会化,即所谓的“社会事业社会办”,也就是打破国家包办公共事业的单一体制,鼓励多方投资、融资,推动全社会兴办公共事业和公共服务,实现公共事业多元化。在成熟、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事业机构,往往倾向于建立多元化的事业投资与经营补偿制度。这不仅能够实现事业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和投资方式的多样化,进一步增强事业组织和公共服务组织自我补偿能力,而且有利于充分调动全社会参与公共服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推进各项公共事业的发展。一旦形成这样的局面,不仅能够为社会增加就业岗位,扭转专业人才供大于求的局面,而且能够让其学以致用,不断地推动公共事业管理教育的发展。
2.预测专业人才需求,规范指导专业建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属于新办专业,在当前我国专业发展的外部环境还不成熟的情况下,办学规模过大、发展速度过快既不利于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又可能会带来人才的浪费。为此,教育部有必要展开专业人才需求预测,进而确定专业培养规模和布点,并对现有专业布点进行调整,同时为各高校招生提供决策参考,有必要针对各高校的专业建设开展切实有效的规范与指导,推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健康发展。
(二)提升专业社会认可度
选择合理的就业方向定位,坚持在“本色”的基础上突出“特色”是提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社会认可度的关键。第一,由于公共事业管理涉及面广,各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学科基础、师资力量、办学优势,整合各方面的力量,选择合理的专业就业方向定位。第二,加强专业相关理论研究,明确专业基本规范,围绕专业基本课程建设开展对专业平台课程的研究,在课程开设上达成共识。第三,通过多渠道、多形式优化师资队伍。为了保证专业平台课程与专业方向性课程的开设,师资队伍中既需要有具备公共管理学科背景的教师,又需要有在公共事业管理特定领域有专门研究的教师。第四,优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坚持在专业“本色”的基础上突出“特色”。即以公共事业管理为核心,实现专业平台课程与特色方向课程的有机配置和整合。
公共事业管理体制范文3
1、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作为一个新专业,其社会需求十分强烈,而且需求量极大,这是我国继经济体制改革、政府体制改革后事业组织管理体制的改革形势所决定的。
2、要建立政事分开、管理自主科学、面向社会、独立的社会主义事业单位,没有众多的高层次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是不行的。另外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还可以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进入政府系统,参加MPA考试进行进一步深造。因此,无论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总需求,还是从毕业生就业和进一步深造来看,其专业发展前景都十分看好。
(来源:文章屋网 )
公共事业管理体制范文4
由于受计划经济时代机构设置的影响,事业单位在人们的一般理解中就是“工资有保障,国家来负担”。而实际上,公共事业组织不仅包括无偿或按非盈利原则提供公共服务与产品的传统意义的事业单位,还包括以市场化方式提供公共服务与产品的公共企业,而后者又称公用事业。[3]它包括城市的供水、供热、燃气、市政公用设施、市政工程、城市综合事务等管理。此外,有一些私人企业实际上也在提供准公共服务与产品,如城市出租车、私人承担的公共工程建设。而属于后两种组织的许多单位企业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缺乏了解,所以这些企业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还未开发的就业市场。财经类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自身面临的挑战第一,专业定位空泛,培养方向不明确。公共事业管理涉及多个公共事业部门,而这些部门或组织的专业性差距很大又各自有自己的专业院校,如医学类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方向大都面向医疗卫生管理部门,师范类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方向大都面向教育管理部门,所以财经类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只能把自己的专业定位于“为政府部门和非政府机构及企事业单位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出的毕业生似乎什么都懂都会,但到实际中没有自己的专长。强调财经特色,不能与会计、金融专业相比较,强调行政办公能力,又不能和中文、秘书专业有明确的区分度。而在就业市场的招聘中,用人单位重视的是专业性,对于“复合型”并不买账。所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目前就业与当初预想相差甚远。据调查,只有不到5%的毕业生进入到公共事业单位。90%的毕业生流向企业,大多从事办公室文员、销售工作、人力资源工作。在求职应聘中,毕业生深感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不被企业了解的尴尬和专业与就业市场脱节的苦恼。第二,课程结构设置不够合理。结构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是办好专业、实现培养目标、办出专业特色的基础。目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存在课时量大、内容重复的问题。从调查反馈的情况看,学生普遍认为,一些价值性、导向性的课程学分过多,但在实际中,由于大多数毕业生从事非公共管理的工作,并不能运用。另外许多课程的讲授理论性强,与实际联系少,对此普遍表露出反感情绪。而一些应用性强的核心课程,学生也反映理论性强而实践性不够,动手操作的机会少,使学生在就业中并不能体现出优势。第三,教学方式单一,实践性教学与研究开展不够。虽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理论性较强,但是其本身又是一个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如公共事业管理学、公共政策、人力资源等许多课程都可以与现实直接对接。然而目前的教学过程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突出表现在:首先,教学大纲中缺乏严格的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设计,在教学方案中轻视实践教学课程,虽然有学年论文、调查报告等实践教学,但实际上并没有严格按实践教学模式操作。其次,教师的课堂教学以理论讲授为主,实践性教学环节多运用案例教学,不重视情景模拟,实践性并不强,没有真正能够让学生在场景中实践所学理论。再次,科研活动不重视实践性教学的研究,导致实践性教学难以有根本性提高。第四,教学研究活动开展氛围不够,教学方法创新不够。工作方式的个体性和工作时间的片断性再加上70后、80后的年龄特点使高校中青年教师具有独立性较强的群体性格特征,体现在工作中就是对教学活动自主性强,缺乏相互沟通和借鉴,没有传承老一代教师多年总结出的集体备课的良好传统,实际上,集体备课有助于规范教学活动和教学内容的取长补短,在互动中启发理论思维。同样没有给予足够重视的是对创新教学方法的活动开展。一些教师虽然有自己的改进教学方法的尝试,但由于缺乏整体氛围,所以难以形成全面的、成熟的新教学方法。第五,师资培训重视理论学习轻视了解现实。许多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加大师资建设力度,初步形成了一支年富力强、结构合理、学历水平整体较高的师资队伍。同时还有派出教师到高水平的一流大学进修,提高了教师业务水平。然而,和教学工作瓶颈相联系可以发现,教师对与专业对口的现实工作运行了解不够是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短板,反映在教学活动中就是理论性有余、生动性不够,借用别人的案例讲解苍白,缺乏亲自体验的鲜活。第六,部分学生学风浮躁,缺乏对专业的正确认识。由于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一些学生对公共事业管理缺乏学习兴趣,存在悲观厌学情绪。一部分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考证上,极少数学生甚至荒废学业。错误的学习态度使部分学生到毕业时对理论知识过眼烟云,对应用知识方恨当初不认真。而一些学习态度认真的学生在实际工作中体会到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价值与工具素养带给他们优势。
对影响财经类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挑战性问题的分析
(一)大学的专业建设不再是学者们关起门来由上而下的理论构想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大学教育的衡量标准也发生了改变。在计划经济时代,大学生是天之骄子,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但随着大学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被推向市场,所以,毕业之后是否能就业是衡量今天大学教育的又一重要标准。尤其是就业问题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的形势下,就业与否更是一个政治问题。因此,关于大学的专业建设不能再是学者们关起门来由上而下的理论构想,必须立足现实,从市场出发,开门办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建设尤其如此。(二)西方成熟公共管理体制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标准在我国难以适用我国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从西方引进的,而西方的公共管理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显然,从西方成熟的公共管理体制下形成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标准来套我国的国情是不合适的。[4]尽管公共事业管理的发展是一个国家社会管理成熟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目前受体制、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我国的公共事业管理远远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在这样的国情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必须具体对象具体分析,以适应市场。我国东部发达地区与中西部不发达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各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立足本地和周边就业市场来思考专业建设。(三)对我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存在问题的分析第一,观念滞后,对就业市场了解不够。无论是人才培养定位不准、专业培养目标还不明确,还是专业课程设置不够合理、核心课程不明显等问题,究其原因,问题都在课堂之下。一方面,由于大学教育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教育,所以我们的观念习惯于重理论、轻实践,重研究型人才的培养、轻应用型人才培养。所以,我们的课程设置,无论从课程性质、课时量,还是从教学方法来看,都体现了这一点。虽然也有特色职能模块的设计,但特色不特,与就业市场不符。另一方面,我们依然习惯于从人才的培养方案出发思考专业建设,而对人才的需求方的情况知之不多。第二,缺乏制度规范与激励机制,不能引导教学方法改进。从上述分析看,我们存在问题的集中点是教学活动,尤其是实践性教学改革是所有问题的症结所在。虽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定位强调理论思维与价值导向,但并不等于教学方式就一定是讲授式教学方法。社会科学来源于社会实践,我们在教学中完全可以“回归”实践以丰富理论,从而让学生更直观地去理解理论,拉近理论与现实的距离。虽然少数教师已经在尝试社会调查、情景模拟教学、参与实验教学等实践性教学或实践性教学环节,但由于缺乏实践性教学的严格硬性规定,所以这些实践性教学并没有规范的教学大纲与严格的课时规定。同时实践性教学本身就需要教师用创新思维来设计教学,花费的心思要超过常规教学,在缺乏激励机制的情况下,教师们宁可选择常规方式。
公共事业管理体制范文5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课程体系;医学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5-0050-03
医学院校公共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主要是面向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或事业单位的公共管理岗位,但因其专业性不强,还有文秘、管理、经济学、财务管理、外语、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的专业人才在抢公共事业管理的工作岗位,并且他们在自身的岗位上做得还不错,使得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专业优势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同时,医疗单位行政领导干部大多没有受过专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教育,不少打着各种旗号的“管理咨询机构、管理咨询师”等已涉足医院管理、卫生管理行业的各个领域,为他们提供具有针对性的管理培训和决策支持[1]。
以上现象一方面说明卫生医疗机构缺乏公共事业管理行业这方面的人才,另一方面说明卫生管理专业人才尚未被认可,说明目前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及课程体系有待优化。
一、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
本文以海南医学院2012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作为调查对象,对其就业状况进行跟踪调查,共发放问卷35份,正式回收34份,问卷回收率97.14%。
本次问卷调查涉及毕业生基本情况、就业实践能力需求、对学校的基本评价、专业课程结构对就业的影响等几个方面[2]。问卷调查结果采用Epidata输入计算机进行处理,并借助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一)毕业生的基本情况
在34份有效问卷中,有76.47%的毕业生在生源地就业,66.67%的在事业单位就业,88.24%的从事于公共管理类或相近的工作,这三项数据说明海南医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主要分布在生源地的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符合专业的办学特色。
(二)毕业生的实践能力需求调查分析
公共事业管理在校学习包括理论教学、见习、实习,对三者之间的学时分配调查中,有94.11%的学生认为实习可加强对理论知识的消化和理解;对于专业实习和临床见习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有88.24%的学生认为应加大实践教学的比例,增加社会调查、卫生法律宣传等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在对实习评价的量化考评调查中,82.35%的学生认为应制定符合专业需求的量化标准,包括学生出勤和纪律,论文写作的条理性、逻辑性、严谨性和科学性,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97.22%的毕业生认为,在实习、见习期间自己的整体水平可以得到很大的锻炼与提高,对其将来从事的工作有实际性的帮助。
(三)毕业生对学校的评价
毕业生对学校的评价调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学校的办学条件,校园文化及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学校管理等。70.58%的毕业生对办学条件比较满意,17.65%的学生基本满意,还有11.77%的学生不满意,由此可见,学校对于公共事业管理的办学投入还有待加强。对于校园文化评价, 94.11%的毕业生认为学校人文教育“较好”,88.24%的毕业生认为学校医德医风教育和学风“好”或“较好”。心理健康教育的满意度达到94.12%, 说明学校注重学生素质的培养,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了优良的学风。对于学校的管理,94.12%的毕业生认为教学管理工作较好,91.18%的毕业生认为学生管理工作较好。
(四)专业课程设置对就业需求的影响
通过对首届毕业生的“您对目前的专业课程体系满意情况评价”的问卷调查显示,满意度仅为24.3%,不满意的达到44.2%, 这一调查结论在其他同行学者的研究中也被证实[3],这说明目前国内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不满意是较为普遍的现象。
海南医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分为三段式培养,即“公共素质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等几大模块。公共素质课主要包括德育类课程和计算机、外语、数学等工具类课程;专业基础课主要包括医学类基础课和经济管理专业基础课,如基础医学综合、临床医学概论、卫生统计学、卫生学、流行病学、西方经济学、管理学基础、管理信息系统等;专业主干课主要就是反映该专业培养特色和目标的课程,如卫生经济学、卫生管理学、医院管理学、社会医学、医疗保险、卫生服务和社区医疗等。
为进一步了解学生对公共素质课和专业基础课中哪些课程认可度不高,对其进行了深度访谈。调查显示,学生对政治素质类课程认可度不高,76.48%的毕业生表示在校期间曾逃过政治素质类课程,有35.29%的学生表示在课堂上手机上网、打瞌睡、聊天等。英语类、计算机类的技能课程认可度达到70%以上, 91.18%的毕业生认为大学英语很重要,这一结果在“您通常选择哪类课程上看英语材料”的统计结果能进一步反馈:73.53%的学生选择政治素质课程,23.52%的学生选择专业基础课,不到10%的学生选择专业主干课程。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因迫于大学英语四六级的压力,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还是较高的,故有的学生不惜在其他课堂看英语材料,同时也看出了部分学生急功近利的思想。
学生选择专业基础课学习也存在急功近利的现象――课程认可度较高的集中在考证、考级、考研课程。调查显示,毕业生中参加过除计算机、英语等级考试之外的考证或其他培训(如会计证、教师资格证、口译培训等)的高达94.12%。调查发现,大一、大二的学生可能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考英语四六级证书上,从大三下学期开始,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考公务员或考研上,在2012届毕业生中, 选择考研的占35.29%,而选择考公务员的达到29.41%。
最后, 对专业主干课程群的调查发现, 只有17.64%左右的学生对所学专业感兴趣,并愿意花较多时间在专业课上。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第一志愿录取的比例相当低,大部分学生是从其他专业调剂过来,专业思想不稳定,尽管经过四年的学习,但专业认可度仍不高。64.71%的学生认为目前的工作与所学专业相关联,而剩下的学生大多对所学专业课程不感兴趣。对于学生课外阅读的统计,只有23.52%的学生会花时间阅读专业相关书籍,64.71%的学生选择阅读更为实用的操作类课程书籍。
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2012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就业现状调查显示:专业培养方案有待完善,课程体系亟须优化,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课程繁多,结构不合理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结合的边缘学科,既要了解一定程度的医学知识,又要学习经济管理学的专业课程,课程门数较多。又因其属于管理学门类,学制为四年,时间短,总学时数偏多,学生苦不堪言。追究其根源,主要是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专业特色不彰显,导致课程开设广而不精,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结构不够合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医学类课程门数过多,学时比例过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并非临床医学专业,对医学知识的掌握的要求应有差异。其次,经济管理类课程比例偏低,因医学院校经济管理专业方面的师资紧张,一些理应开设的应用性和实操性较强的管理类课程没有开设。再次,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开设的前后关联程度没有科学逻辑性,如医学类课程开设应先开设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开设与之间隔不能太长。专业课程学习过程应先开设经济学、管理学等专业基础课程,再开设卫生经济学、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卫生事业管理学等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开设的时间间隔不能过长。
(二)预防医学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从毕业生从事的相应工作来看,大部分是从事于卫生行政部门或相关事业单位的公共管理工作,近期各种流行性疾病的传播,如“非典”、“禽流感”、“猪流感”等疫情的蔓延,从某种程度折射出卫生行政部门思想上麻痹、应急处理能力的缺陷以及信息渠道的不畅通。作为未来将分布在各地、各行业潜在的卫生行政工作人员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 培养其预防意识和技能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学校的专业课程设置中仅仅设置了预防医学导论这一门概论性的课程,学时数仅为36,学生很难对疾病预防形成一个全面的认识,更不用说指导其日常行为。
(三)专业课程开设与就业需求有差距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的是卫生行政管理工作,应用文写作、秘书学类课程可以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公文写作能力和文件处理的素质,学校将此类课程安排在选修考查课,学时数及相关考核要求也较低,不利于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有很多机会直接使用统计知识处理问题。统计学的应用目前主要分为两个领域:经济社会民生和医学生理,医学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方向主要是卫生管理,主要面对的是医学方面的统计,应开设的课程是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学,也应增设社会学方面的统计,如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计量经济学。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主要是在卫生执法部门和医院管理部门工作,所以学生在今后工作中有可能会遇到如何依法行政和依法管理的问题。法学类课程开设缺乏体系,而目前学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开设的法学课程是卫生法,作为一个法学课程的体系,缺乏基础法学作为支撑,学生对于《卫生法》的掌握只能停留在空洞的条文记忆,对于其立法的必要性及执法的严肃性理解不够深刻。
(四)课程设置未考虑文理兼招的生源特点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生源分布上基本上文科生和理科生各占一半,文科生在学习医学类、统计类、计算机类课程时较吃力,但对社会科学的相关课程比较感兴趣。考虑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边缘学科,学生今后的工作还要面对很多公文的处理和写作,应加强其社会科学的课程学习,在不增加其课程负担的前提下,应增设一些人文类的课程。
(五)见习、实习时间过短,形式单一
通过对2012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调查发现,在校期间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其实际工作帮助很大。但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见习和实习过程与临床医学是完全不同的机制和过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临床见习主要是了解各个病情的基本情况及治疗费用控制等,对于其治疗过程及疾病机理则要求不高,而专业实习不是在临床科室,而是在医院的行政科室或卫生行政部门,掌握这些工作的关键是要对国家卫生政策及地方、医院的行业规范等,这些知识并不是听带教教师讲解或见习操作就可以掌握,而必须增加见习、实习学时量加以巩固,才可以加深印象。
见习和实习的形式不应拘泥于医院的科室或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社会科学就是人与人的科学,学生应走出去与社会交流,应组织学生多参加社会调查、法律宣传等形式的社会实践,帮助学生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三、完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设想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是专业通过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使课程设置和本校的优势学科良好匹配,同时突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点和规律,在课程体系设置过程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学时数及开课门数的控制
在学时安排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总学时应控制在2400学时以内,周学时不超过25学时,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开课门数上控制在45门左右,分为通识教育模块、专业基础课(含医学类和经济管理类)模块、专业核心课模块这三大体系。学时比例保持在2:4:4比较合适。在课程安排上,加大实践学时的比例,实践课和理论课的学时比例应不低于1:1。
(二)三大模块的课程设置
1.医学类课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医学类课程主要包括为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三个体系。医学课程的要求不像临床医学专业那么高,既要让学生了解基本的医学知识,又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既满足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医学知识要求,又不违背医学教育的认知规律。因此,有必要将分支细的学科整合成课程群,减少冗余的知识讲授,压缩学时量。例如,将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等课程整合为基础医学综合,将临床医学中的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诊断学等整合为临床医学概论。部分院校将其整合为预防医学导论,发现其教学效果及人才培养质量并不好,原因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掌握卫生管理基本理论与方法及医疗卫生机构经营与管理技能,能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从事管理的专门人才”,因此,应系统地学习预防医学类课程,一是增开预防医学导论或预防医学基础等概论性的课程;二是开设预防医学的工具性课程,如流行病学、统计学、传染病学等等;三是在实践教学中加大预防医学的比重,在原有的临床见习的基础上增加预防医学的实习内容,可以安排学生到疾病与预防控制中心进行一个月左右的实习,增加学生对预防医学知识的感性认识。
2.专业基础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基础课包括经济基础课程类、管理基础理论和技能类和法学基础课程。经济学基础课建议开设西方经济学、公共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管理类课程建议开设管理学基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管理学、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管理文秘等理论性和技能性课程;法学类课程开设法学概论、卫生法学、经济法、行政法等课程。同时,为了体现 “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的培养特点,可开设一些技能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作为选修课,如开设制度经济学、公共预算管理、公共政策与分析、财务管理与财务报表分析、财政与金融、民商法等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其需要,有挑选性地进行选修。
3.专业主干课及特色选修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一定要体现其专业特色,完成其培养目标,这部分课程是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反映学科体系基本规格的标志。建议开设卫生经济学、卫生事业管理学、卫生政策学、医院管理学、卫生技术评估方法学、医患沟通学、医疗保险等专业核心课程。根据其专业方向特色,开设一些特色性的专业选修课,如区域卫生规划、卫生监督实务、基层卫生管理、疾病预防控制技术、卫生服务评价实践等课程,这些课程安排在选修课,并不是不重要,而是与学生以后的就业方向休戚相关,这也是体现其专业特色的选修课,建议作为专业限选课,只是考核形式可以灵活多样,注重技能和实践学习。
参考文献:
[1]陈昌洪.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9,(20).
公共事业管理体制范文6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一个综合性、应用性性较强的专业。实践性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然而大多数的地方院校在课程设置上,理论课偏多,应用性课程较少,将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因此,学生学完后通常感到“通而不专”,找不到自己的专业核心竞争力。正如社会上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评价——“万金油”,虽然具有了一定的综合管理能力,但却没有自己的专业特长[3]。造成这一现象主要有四个原因:一是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应用性课程设置偏少;二是建立实践基地,需要购置相关设备,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这对地方院校是一笔不小的资金花费;三是虽然建立一些实践教学基地,但或资源不足或是输送人数有限,或是联系互动较少,实践基地建设出现流于形式的现象;四是部分专业学生未能够意识到实践环节的重要意义,在实践教学中缺乏动力与热情,敷衍了事,如在社会调查实践中存在普遍的“搭便车”现象,实践环节未能够提升学生的操作能力和专业技能,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同时,由于事业单位日益强调成本收益的背景,能够提供给学生实习的机会越来越少,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进入这些单位实习更加难了。加上地方院校对于学生实习的支持力度不足,实习方案缺乏可行性和针对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师生对于实习积极性并不高,实践性强的实习环节沦为“学生填表、老师盖章”的表面功夫。总之,这样流于形式的实践环节难以真正提高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出“通而专”的复合型人才。
2地方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困境的原因
2.1社会景况方面的原因德国思想家恩格斯曾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可见,现实社会的需要是学科发展的根源所在。有了现实成熟的土壤,专业学科才能够汲取所需养分,茁壮成长。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阶段,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急剧变化,市场力量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发展,政府不能、无力如计划体制时那般包揽一切社会事物,支配绝大部分社会资源。社会治理的复杂性意味着政府需要依靠市场与公民的力量进行治理。在这一过程当中,由国家承担的提供公共事业服务的职能将会逐步转移到具有独立自主性和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的公共事业组织当中。然而,与国外相比,我国的公共事业组织发展还相当滞后[4]。一方面,许多非政府组织难以通过注册获得合法地位,社会支持和动员能力不足,致使许多民间组织依靠政府筹集资金,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本身应有的自主管理和独立活动的能力。另一方面,资金、人才的不足又导致组织活动能力不强。并且,虽然近年来我国一直在推进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但由于事业单位涉及面广,从业人员较多,改革会涉及到现有利益格局的调整,势必会遭遇阻力,因此事业单位改革的进程还比较缓慢,这又进一步限制了我国公共事业的发展。国家设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目的在于为公共事业的管理培养高素质的专门人才,而如今,公共事业本身的发展受限,公共事业的分化又越来越细,许多公共事业尤其是事业单位又实行“凡进必考”的原则,使得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就业形式更为严峻。这些问题反映到地方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上,一些院校就没有坚持办学、办专业的应有原则,出于学生就业的考虑,在课程设置上什么课都开一点,导致专业定位不明,培养目标不清,更谈不上形成专业特色。
2.2专业认知方面的原因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社会上的认知度偏低。提及公共事业管理,民众联想到的是科教文卫等领域的传统事业单位,片面地把这些事业单位当做整个公共事业,并且一些本专业的学生也存在这一看法。从概念上看,公共事业是指面向社会,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基本目标,直接或间接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服务或创造条件,不以营利为主要目的的社会活动。可见公共事业的范畴更大更广,不仅包括政府组织,还包括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等。对公共事业管理认知的不同,形成了地方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上的分歧与争议,这种分歧和争议又直接影响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目前争论焦点最大的是公共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问题,归结为以下三种观点:一是“准公务员”论。这种论调认为,我国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适应转型时期服务型政府建设需要。政府机构改革迫切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应用型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因而,以培养“准公务员”为目标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运而生。二是“泛管理人才”论。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比较宽泛,涉及到的学科较多,包括管理学、法学、经济学等,因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强调公共理念的基础之上,把宽口径,有专业特色的“泛管理人才”作为培养目标。三是“变异”与“超前”论。这样的论断的学者认为,公共事业管理学科在国外已经有相对长的历史了,我国的公共管理专业是在借鉴国外“第三部门管理”的经验的基础上,以为中国特有的“事业单位”进行专门化管理为目标培养高素质管理人才的,因此具有“变异”和“超前”的特征[5]。
3加强地方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的路径
3.1合理定位培养目标,突出专业特色专业建设上最重要的就是确定合理、清晰的人才培养目标。笼统模糊的人才培养目标容易导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偏离预设的轨道,与高等院校的办学目标南辕北辙,毕业生自然难以展现该专业特长,缺乏自身的专业核心竞争力。公共事业管理和公共事业发展需要拥有公共意识、掌握管理技能的管理者。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是为培养这种管理者服务的,或者说,设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更多、更好、更专业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由于公共事业的广泛性,地方院校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千万不能面面俱到,只能选择公共事业的某一个方面作为你的人才培养方向,办出自己的专业特色。例如地方医科类院校,可以把卫生管理或卫生事业管理作为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地方综合类院校,要根据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而定,又如广州大学地处国家中心城市、国际大都市、超大型城市,所以就把城市公共事业管理作为自己的办学特色,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从事城市公共事业管理的专门人才,而且是应用型人才。地方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一定要立足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结合当地公共事业对管理人才的需求,培养既掌握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方法,又了解当地公共事业管理实践的应用型人才。
3.2完善课程体系,搭建实践平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的核心在于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的建立和便捷使用的实践教学平台的搭建。完善课程体系,一定要处理好主干课程与辅修课程、专业课程与基础课程、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之间的关系,使课程设置更加科学规范[6]。地方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所以在完善课程体系时还要特别注意:首先必须在专业课群上依托与地方院校已有的教育资源和本土的地域优势,以彰显出学科是专业方向和地方特色,提高人才培养的差异性。此外,必须增强课程系统的弹性,使之能够随着当地经济发展需要不断调整,与当地公共事业管理需要结合起来。再次就是地方院校要高度重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能让实习流于形式。地方院校要充分发掘当地的教育资源,依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需求,跟当地的公共事业单位合作,建构起完整的实践教学平台,保证专业学生的实践性与创新性。
3.3建设师资队伍,创新培养模式目前,地方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师资力量的不足、师资水平的有限,已严重影响着该专业学生的培养[7]。现有的师资队伍,一是从过去已经成熟的学科如行政管理、社会保障等教师力量转行过来的;二是依托原有的专业如经济学、管理学建立起教师队伍,这样的师资结构难以胜任专业建设进一步发展对其的能力要求。针对公共事业管理教师匮乏的现状,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师资队伍建设方案,加大师资建设力度,努力建立一支理论功底扎实、实践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的优秀师资队伍。就师资培养而言,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加强师资“引进来”。既可以利用地方的人才引进政策,引进高水平的的博士、教授充实师资队伍,也可以充分利用当地事业单位资源,从政府部门公共事业单位中聘请理论水平高、应用能力强的专业人员担任课程教师,壮大师资实力。第二,加强内部师资“走出去”。地方院校应该通过多种渠道鼓励教师走出校门提升知识水平,可以通过学术研讨会、专业培训、名校进修或出国访学等提升教师自身能力,或者创造平台,委派教师到政府部门、公共事业部门挂职锻炼等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现有的培养模式过于理论化,注重理论学习,缺乏实践锻炼,难以培养出高素质、应用型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地方院校要结合该专业的学科特性和人才培养目标,创新培养模式。目前,联合培养模式是地方院校创新培养模式的较佳选择,有益于打破学科壁垒,培养应用型公共事业管理人才[8]。在这种新型模式之下,学校与部门之间、校际之间通过横向合作,共享教学资源,互通师资力量,最大限度地利用院校资源,实现教育资源互补、互利。
4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