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于语文学习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于语文学习方法范文1
关键词: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方式可以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主,语文老师要致力于创建一个校内外相互联系、课内外相互沟通、学科之间相互融合的语文教学体系,整合各种语文学习资源,使语文学习的环境更加优化,学习模式更加先进有效,并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实践,来使学生学习语文的渠道、形式和内容更加多样化。
一、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主要特征
1.有序性与开放性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有序进行的,学生可以规划自己的学习,有步骤的进行,来保证学习效果的最优化。有序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同时应该也是开放的,它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来源非常广泛,包括社会问题,课本和实际生活等。而且学习的时间空间没有限制、指导方式、组织方式具备开放特征。这就决定了我们的语文学习可以以教学内容为依据,灵活的选择是在课堂还是在校外教学,同时学习时间的安排也具有很大的弹性。
2.综合性与实践性
综合性学习,包括了写字识字与口语交际,阅读以及写作等四个方面,它是这四个因素的综合,这四个方面同时也是语文学习要达到的课程目标。例如:在体察社会,体察大自然的过程中可以联系到语文的学习来自于生活。综合性学习,还是一种学习方法的综合,这种学习方法将学习的探究与学习的接受综合起来,将书本知识与课外知识综合起来,将课堂所学与课外所学综合起来,比如:学生可以自己策划一个主题然后再进行交流与讨论,得出分析结果,写出活动的计划与总结。
3.全体性与主体性
综合性学习要求的不是个别同学的参加,而是所有同学的参加,即学生的全体性,使每位同学经过语文的综合性学习来达到使语文素养提升的目标。从另一方面说,全体性更加注重的是学生的与他人的合作能力,即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投身其中,能够很好的与他人进行合作,在合作的过程中尊重对方,善于理解和宽容他人,就如目标要求的那样“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同时,综合性学习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即让学生亲自设计并且组织活动,注重探索与研究过程。
二、综合性学习教学方案
1.注重探索的过程
具体的实践活动有利于产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审美体验等非智力因素并且促进这些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每个学生实际上是在具体的环境中,在主客观的互相作用中来构建主体自我的,从而使个性素质最终形成。我们应该注重过程,把主要精力集中到情感反应与探究行为表现上,而不是只关心以结果的形式来展现和检验的技能与知识,比如:学生只要融入感情,真切体验并且全身心投在新的学习和活动的环境中,那么我们就可以认为学生的个性素质有所发展。
2.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因为以“升学率”为中心的教育目的倾向于功利主义,所以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主要还是以与思维,记忆等智力活动相关的内容为依据。而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成功,80%取决于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我们应把目光聚焦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上,而不能只关注那些可以通过结果来呈现、检测的知识与技能。从这一角度来看,应该对基础教育的教材内容和体系来重新构建与思考,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对知识学习的渴望,注重对学生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锻炼出坚强的毅力,使自我个性能够很好的发挥出来。
3.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和目标生成
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关键性原则就是生成原则。学生必须积极主动的实践与综合性学习有关的行为,有了亲身体验以后,积极的心理倾向就会产生,从而新的目标和问题就会产生。比如《说说广告》,在这个活动的过程中,新的问题即“设计自己的广告”会产生,使新的课程在这个活动的过程中产生构建。
4.主动探索、创新实践和团结合作精神的培养
在小学教育中,学生能否体验活动过程,能否掌握研究才是最为重要的,而非研究的成果。如在《说说广告》活动中,学生的收获是多方面的,小组合作搜集形形的广告,对广告进行分类,课上既启发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探索未知领域的能力,也为学生创造了多向思维的环境。在学习中,学习如何观察周围事物,学习如何与人交流,与人合作以及向别人学习将会给学生以后的学习乃至于终身的学习做一个良好的铺垫。
三、结语
本次语文课程的改革亮点在于综合性学习方式的提出,对老师和学生而言,都具有极大的挑战性,目前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怎样才能做到有效的实施,正确的理解掌握和虚心的接受,这个课题需要不断地去实践,它有待于每个教育工作者去为它的实现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靳彤,语文综合性学习理论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关于语文学习方法范文2
一、培养爱读书多读书的习惯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老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爱读书是多读书的前提,多读书则是爱读书带来的必然结果。为培养学生爱读多读的习惯。首先,树立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孩子的模仿性强,根据学生敬佩偶像,崇拜名人的特点,我常常利用班队活动、读报课等时间给孩子们读一些名人爱读书的故事鼓励他们热爱书籍。特别是上到一些孩子们喜欢的课文时,便向他们介绍作者是如何读书的。这种名人效应带来了很好的效果。平时,给他们讲一些有趣的童话故事,向他们介绍一些名篇名著,充满童趣、引人发笑的故事,优美生动、感人肺腑的描写,加上教师有声有色的朗读,大大激起了学生读书的兴趣,引发了他们读书的欲望。此外,我还把读书列入家庭作业,给学生布置一定的读书任务。每个星期到学校图书室借书,双修日在家看书也是一道作业。并不定期地开展“故事会”、“朗读会”、“向你推荐一本书”、读书收获多”等活动。营造“以爱读书多读书为荣”的氛围,激励学生爱读多读,养成良好的读书?风气。久而久之,学生慢慢的变“要我读书”为“我要读书”。其次,以身作则。课外时间,我经常和学生一起看书,一起诵读古诗,这对学生来说就是一种无声的教育。读书时,自己所表达出来的趣味和欢乐之情,对学生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学生在这种浓郁的读书气氛中,体会到老师对阅读的重视,从而自觉地进行读书,向老师看齐。另外,就是随机指导。
多读,不只读多篇,也要读多遍,特别是精彩的片断,要达到琅琅上口,熟读成诵。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精彩的片段,名人名篇,犹如口香糖,越咀嚼,香味越浓,味道越好,读书次数越多,对其中的妙处,蕴含的意味越深。阅读教学中,我一般先引导读成语,我还在班里开展“课前两分钟交流”的活动,让学生背诵课外学到的精妙语段,名诗名言,谚语俗语。“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生词仓库中的佳词、妙句积累多了,写作时就会自然而然地跃然纸上
二、培养小学生边聆听边思考的习惯
目前的语文教学,重写而轻听、说,故不再赘述“写”。课堂上,带着疑问聆听教师的讲解、范读等,边听边思索,这是每位小学生读能做倒的,但课外的聆听、思考则为我们平素所忽视。胎教的流行,证明人类对世界的最初认识始于听觉。婴儿哇哇坠地到成长为一名小学生,随着他们自身知识的增长、生理上日趋成熟,他们进入成长的“烦躁期”,对周围的大部分“声音”开始有点不耐烦,或只停留在听的阶段,常常没作深入思索。俗语说的好:身边一切皆学问。平时收听广播、听别人争辩等,如果能边聆听边思考,亦能获得和提高语文能力。如当一名小学生在家观看电视节目,发现电视节目主持人把姓氏中的“任”读成“rèn”,如果这学生能深入思考,联系到课堂上老师读“rén”,想到是主持人读对或老师读对,翻开字典,发现主持人念错了,那么这位小学生的语文认识能力就得到巩固、提高。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教导学生养成边聆听边思考身边一切“声音”的习惯,从中获得、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
三、学会课前预习
习惯有好的习惯,也有坏的习惯。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亏,想改也不容易。课前预习是终生受益的好习惯,例如,要求学生在学新课文前,必须先感知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后,再去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可以让学生一边读一边圈点划记的习惯,使学生解决阅读提示中所问的问题。然后分成小组讨论,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去理解课文,最后各小组在进行朗读比赛。通过读进一步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这样学生所学的知识不再是老师以往的直接传授,而是他们的自主获取,老师只是点拨学生不理解的地方。所以,如果学生每天都养成提前预习的习惯,在今后的阅读中就会更好的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的好习惯会一辈子受用不尽。
四、学会背诵课文
关于语文学习方法范文3
虽然学习不是生活的全部,但是如果连学习都学不好,我们还能做什么呢?曾与许多学习优秀的人交谈,问他们怎样才能学好,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一语文学习十大习惯和五种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学习十大习惯一、熟读、背诵的习惯。
二、阅读优秀课外读物的习惯。
三、推敲语言文字的习惯。
四、积累语言材料的习惯。
五、记日记的习惯。
六、规范地书写的习惯。
七、专注地听人说话的习惯。
八、说普通话、说话文明得体的习惯。
九、勤思考、爱质疑的习惯。
十、勤查工具书的习惯。
语文学习五种方法大量阅读博览群书是培养孩子语文素养基本功之一,甚至可以说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根本。大量的课外阅读是提高孩子语文水平不可替代的手段。美国心理学家克拉森的心理实验研究表明,学生充满兴趣的课外阅读对提高他们写作能力的作用,远远大于机械的写作训练。语文成绩好的孩子几乎都是特别喜欢课外书。这些孩子往往有很多的积累:语词的积累、素材的积累、情感的积累等。这样的孩子在写作上往往有突出的构思、神奇的用词,在阅读理解方面有杰出的见地,在说话方面有超出他人的见识等。总之,他们由于见多识广而语文根底厚实。
坚持阅读是培养理解能力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多读一些文辞优美、气魄宏大的散文,对提高理解能力很有帮助,比如《鲁迅文集》,《读者》杂志对培养这些能力和素养都很有帮助。
博览群书不但是孩子语文素养的基本功之一,而且是孩子成材的一个重要条件。因为丰富的知识是创造力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也是见识增长,智慧来源的途径之一。
这里需要强调一点: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一定不能远离名著,培养孩子阅读经典名著要从小引导,循序渐进。同时要注意不但要阅读,而且要写读书笔记或者书评。
背诵经典背诵经典文章、名言佳句也是培养孩子语言素养基本功之一,中学毕业孩子如果能背诵150首古今诗词,25首白话诗歌,40篇精美的文言散文(每篇三五百字),10篇精美的现代白话文(每篇800到1000多字),200多条古今中外格言警句。那么,他的语文功底应该是不错的。如果在孩子记忆的黄金时间——16岁之前,让孩子记诵大量的语言精华,那么,这个孩子从小就奠定了坚实的语文根底。
如果不能在孩子们阅读背诵的“童子功”季节引导他们走向阅读的海阔天空,让他们在书中与历史对话,与高尚交流,与智慧撞击,从而打下沉实、厚重的文学素养、人文素养的基础,将来孩子就很难成为高尚的、文明的,具有创造性的现代人。
勤写日记日记能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分析辨别能力,增强孩子的自我约束力,提高孩子的文字表达能力和自我反省能力,更重要的是能磨练孩子的意志力和积累作文素材。
写日记的好处大大超过了教育者的想象。培养孩子写日记的习惯要循序渐进,开始可以写短些,每天一、两句,到每天三、五行,慢慢提高增长。内容也不拘格,什么都可以写,想象的,现实的,国内的,国外的,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大到国家大事,小到鸡毛蒜皮等等,要做到有闻必记,有为必记,有见必记,有感必记。但一定不能出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现象,哪怕一两句也要写上,写得荒诞一点,不合常规也行,但必须要写下去,目的是为了习惯的养成,终止了,就前功尽弃了。
只要老师与家长引导得当,一定能够大幅提升孩子的写作水平与语文水平。
开阔眼界要孩子懂得: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语文学习应该在课堂上,但绝对不是只靠课堂就能学好的,生活也是语文学习的课堂,语文学习还要在广阔的天地中,引导孩子睁开惊奇的眼睛面对世界,去直面精彩纷呈的生活场景,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去逛书店、旅游、看展览、做采访、搞调查、看焦点访谈;讨论下岗分流、西部开发、腐败现象、庸俗文化……让孩子在丰富多彩的世界里,懂得我们生活在奇妙的大自然里,生活在多变的信息社会中,感受人世间的爱与恨,美与丑。
关于语文学习方法范文4
一、初、高中生常用数学学习方法与习惯
初中课堂教学模式多以“创设情境—探究问题—反思问题—解决问题—训练提高”展开,故而初中生多以教师为中心,习惯于教师的传授,大量的同一知识或同一题型的模仿与训练,对知识的认知停留在简单理解上。高中数学基于知识本身的特点,有些知识无法从实际生活中找到例子,有些知识是从数学知识内部结构演变而来的,故而从一开始高中数学就体现出逻辑性强、定理严谨、概念抽象等特点;另外较初中而言,高中数学题型多,解题方法灵活多变,计算繁冗复杂,这些特点使得高中数学的学习凭简单的记忆是行不通的,它在能力与思维方面对学生都有较高的要求,也即高中数学学习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获取知识,养成自主学习习惯,学会多层次、多角度地分析问题,揭示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学会寻找知识与知识间的关联。初中数学学习多以记忆、模仿为主,而高中数学更多的是概括与推理。由于初中知识难度低,要求不高,任务轻,教师有充分的时间对知识进行重复,故而即使只听教师的传授,也能取得较好的成绩;而高中阶段由于知识结构、要求、数量上的不同,教师无时间对知识进行简单的重复,故而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自学、看书、自主分析思考的能力;不仅要求记、背有关公式或定理,还应重视数学概念本质的理解。
二、初、高中生数学学习方法与习惯的不同
在《数学课程标准》中,两个不同阶段对课程性质的要求不同,初中课程性质是指“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高中课程性质是指“提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理性思维,发展智力和创新意识具有基础性的作用。”“高中数学课程有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形成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显而易见,无论在“理性思维”方面,还是在能力要求方面,前者用的动词是“培养”而后者是“形成”。在新华字典中,“培养”指的是“按照一定的目的,长期教育训练”,“形成”指的是“通过发展变化而成为某种事物或出现某种情况”,显然“形成”的目标要求高于“培养”,从某些角度上可认为是一种递进的关系。这就必然造成在课程设置上产生不同的特色。如初高中对统计中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都有要求,初中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是“理解平均数的意义,能计算中位数、众数、加权平均数,了解它们是数据离散集中趋势的描述”。呈现的例子如:
某公司有15名工作人员,他们的月工资情况如下表。计算该公司月工资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并分别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
高中课程标准对本部分的要求是“能从样本数据中提取基本的数字特征(如平均数、标准差),并作出合理的解释”,“会用样本的基本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基本数字特征”,“体会统计的作用和基本思想”,“体会统计思维与确定性思维的差异”。呈现的例子如:人教版必修3第72页中的例子,题面提供一样本数据的频率分布直方图,要求在这频率分布直方图中估计众数、中位数、平均数,并对调查的总体作出描述。
对比以上两个例子不难看出:前者是从几个具体的样本数据中算出众数、中位数、平均数,是一个直观的代公式求解的过程,是具体的、形象的、直观的,其语言表达通俗易懂,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后者是在无具体样本数据的情况下,在一样本数据的频率分布直方图中的估算,是一个概括抽象的过程,求出数字也许并不太难,但要理解它却有一定的思维量。前者是文字的理解公式的简单应用,而后者必须是对概念所刻画的本质的理解;前者强调记忆,后者强调推断、总结。二者之间横跨着一个从形象到抽象,从表征到内涵的升华过程,也体现了初中数学形象性和高中数学抽象性的区别,从而从一定层面上体现初、高中数学学习方法和习惯的不同要求。
又如在函数概念的教学中,初中讲的是两个变量之间的一种关系,而高中是以集合形式给出的一种对应关系;将初中中两变量的取值范围内化为高中中的定义域、值域,变量的各个不同值内化为集合中的不同元素,进而再用描述性的语言表示出来。这中间的演变绝非形象的过程,更非死记硬背能够套用的。
从以上两个例子可看出,初、高中生数学科学习方法与习惯存在本质的不同,从初中到高中是一个质的飞跃。
三、几点建议
第一,教师方面,对高一刚入学的新生,在教学进度允许的范围内尽量放慢教学速度,坚决贯彻“螺旋式上升”的课程理念,杜绝对知识要求的一步到位的老做法。关注初高中生学习方法与习惯的差异,在传授新知的同时,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与习惯。如在集合、元素的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多举些学生身边的例子加强对概念的理解,还应抽象概括描述概念,做到既体现概念的表征,又挖掘概念的内涵。第二,学生方面,强调“四先四后”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即“先预习后听课,先复习后作业,先分析后解题,先理解后记忆”。只有师生共同关注初、高中生数学科学习方法与习惯的不同,采取积极应对的态度,才能消除学生的厌倦、畏难情绪,增强学习信心和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达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关于语文学习方法范文5
现代教学策略实施的核心问题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中职语文,尤其是文言文教学迫切地需要进行一场学习方式的革命。
二、教学实践
(一)第一轮教学实践:基于诵读、答疑的文言文字词义教学
1.总体设计
教学整体思路:通过诵读把握全文,通过猜读训练思维,通过发现问题使学习自觉化、自主化,通过解决问题巩固、强化。在这个思路指导下,《游褒禅山记》安排两课时的教学,第一课时主要是正确把握文章字词义,理解文本;第二课时主要是体悟文章,领会作者思想。
2.问题反思
本节课的三个教学重点即字音、句读、语义,字音教学耗时长,运用启发式教学,效果较好;句读教学依旧停留在机械记忆阶段;语义教学干瘪、枯燥。
(二)第二轮教学实践――闯关游戏与文言文字词教学的全方位结合
1.激趣导入
这是一款与教学内容相关联,以闯关升级为方式的一款益智学习游戏,在每一关中,以任务完成的速度、效度作为得分标准。大家抓紧选择好自己的队友和队长。
(设计意图:上课开始就让学生融入到本节课的游戏闯关环境之中,迅速进入到积极竞争的状态,为学生以积极的态度进入文本奠定了基础。小组合作让学生的分层教学成为可能,对于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有很大的突破。)
2.整体体验,游戏悟学
任务一:读准字音
(1)自读
任务要求:学生划分小组,平均分配诵读任务,每小组有5分钟的准备时间包括提炼易错字词、小组解答组员疑惑。
(2)赛读
任务要求:①每组领取诵读任务(课文中的某一段落),全体小组成员参与。
②在诵读的过程中漏读、错读、回读视为不合格,由下一位组员继续,以团队所用的人数作为获胜的依据,少者为胜。
(3)赛听
任务要求:在诵读的过程中,别组成员在听的过程中将错读的字音和重要的字词加以补充,在确实正确的基础上进行加分。
(4)赛理
任务要求:将重要的字词的读音加以整理,以整理的完整性作为评价的标准
(设计意图:多层次、多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品出言中之意,悟出言中之理,感受言中之情,既丰富了语言库存,又训练了语感,陶冶了情操。通过自读、小组内阅读、小组朗读比赛三个朗读的过程与问、听讲的三种学习方式的网状构建让学习取得一个立体的效果。)
3.研习答疑,精读感悟
任务二:读准句读
(1)案例分析引导学生体味句读对正确表达文义的重要作用
(2)以疑促学
①找疑
把文章中有疑问的句读划分的句子用线划出。
②析疑
任务要求:小组合作分析疑问。
③答疑
任务要求:通过全员参与,老师引导解答疑问。
④寻法
任务要求:探究、整理把握句内停顿的原则和方法。
(设计意图:质疑精神对于学生尤其是中职学生是非常重要的,而发现问题的精神,分析问题的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总结是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职业素养的不可或缺的途径。)
4.拓展延伸,学科整合
(1)方法延伸:运用掌握的句读原则进行故事句中句读划分的练习。
(2)反思延伸:请您在本堂课学习的基础上就完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形式展开小组讨论并将小组意见以书面形式呈现。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目的,一是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二是使课文内容得以拓展,充分体现“用教材教”的新理念;三是使教学内容与专业拓展互补,充分显示了“以服务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也是《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应用能力……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的任务的要求。)
三、课后反思
和第一次教学设计相比,第二次的教学有着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环节设计激活学习内容
在第二次的教学中,笔者将教学环节共分三关即诵读关、通义关、悟志关,通过“诵读关”的“自读”“赛读”“赛听”“赛理”四个部分让学生在激烈的学习竞赛中完成读准字音、在“找疑”“析疑”“答疑”“寻法”四个层层深入的教学环节中完成读准句读、把握句内停顿的原则和方法的基本学习任务。
这些内在联系密切、学习难度分层升级的学习关卡的设计本身就是教师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的体现,教师依据学情、专业素养等要求重新整合教学内容,将教材进行二次开发,设计形成能力渐进的不同关卡,在关卡中分设不同难度系数的任务,成功激活了学习内容。
2.竞赛机制激活学生兴趣
布鲁纳在他的发现学习理论中强调,学习的最好动机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是奖励、竞争之类的外在刺激。因此,教学中把教学任务分解到游戏闯关环节创设竞争情境,学生不再是课堂的模特,被动地接受教师设计的服装。通过团队合作,扬长避短,携手在学习的过程中闯难关,提素能。传统意义上枯燥的字词教学不再是被动接受,而是学生充满兴趣的竞技场。充分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实现学生愿学、好学、乐学、勤学、独立学习。
3.闯关机制激活学生思维
现代教学讲究学习应该是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闯关机制结合了职校生“好动爱玩”的特点。通过因势利导,高效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课堂成为学生思维能力提升的乐园。在本软件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状态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被学习”“被任务”,自主依据角色选择自我,自由地闯关,这种游戏即学习、学习即游戏的学习情境的创设能够促使学生逐步实现学会学习,进而成为学习的主人。
4.整体评价机制维系学习动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在人的灵魂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人最本质的需要就是渴望被肯定,这种需要不是物质能够提供的。在游戏闯关学习方式中,它的评价机制采用的是多元化、过程化、专业化相结合的方式。小组之间互评,老师总评相衔接。闯关学习的评价机制拓展了教学评价的深度,真正实现了面向全体学生。这种新型评价机制更加有效、激励效果更强,对于学生学习动力的维系有着重要的意义。
游戏闯关教学法是由教育者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与之匹配的游戏方法,在这种教学方法中教学的主要参与者学生即游戏者在游戏环境中,依据游戏规则、使用游戏策略、为最终完成教学任务而进行一系列活动。这一学习方法在2009年省职业学校语数外教师培训的专题论坛上得到了在场专家和老师的高度评价和认同也成为笔者参加2011年9月省信息化大赛教学软件类的核心设计理念。
目前笔者及其课题组正进行游戏闯关教学方法在语文阅读方面的运用研究,相关的教学软件设计也已经有了雏形。一个充满激情与智慧、动力与竞争、碰撞与生发的语文学习课堂正逐步从乌托邦变为现实。
参考文献:
[1]中职语文教学大纲.
[2]张中原,徐林祥.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改编.4版.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7.
[3]林崇德.教育与发展:创新人才的心理学整合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方芳.教育游戏理论基础及应用方式[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7.
[5][美]霍德华・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二十:在美国教育研究协会上的演讲.沈致龙,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7).
关于语文学习方法范文6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语文;兴趣;习惯培养
近年来,不管是小学生还是初中生,在一定程度上都存在着厌学、逃学现象。他们不喜欢读书,其实这是因为他们没有对学习产生良好的兴趣,同时对于习惯培养方面也是欠缺的,小学低年级语文作为基础教育中的关键,我们要注意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养成良好的习惯,这对于以后的进一步发展也是很有益处的。
一、学习兴趣与习惯培养的必要性
小学生正处于重要的学习阶段,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好的习惯很重要,特别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育,在培养兴趣和习惯方面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刚进入小学,教师会教学生使用一些礼貌用语,这是为了培养小学生的好习惯,好的习惯养成需要较长的时间,只有从小学低年级开始进行培养,当他们进入高年级的时候,这个好习惯就会形成了。学习兴趣也是这样,教师应引导学生自觉进行学习,就是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教师辅导为辅。好的习惯将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所以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育中,教师和家长应该注意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并注意引导孩子养成一些好的习惯。
二、关于提高小学低年级语文学习兴趣与习惯培养的措施
低年级语文教学对于学习兴趣和习惯的培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师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讨论和分析,应如何提高低年级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并更好地加强习惯培养。
1.教师应正确引导,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
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而言,他们刚刚开始正式的学习,身心也在成长,在这个时候语文教师应注意对学生进行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并在学习中培养他们的好习惯,小学生在这个时候对于新事物都有较大的兴趣,教师可以慢慢培养他们对新事物的兴趣,并逐渐将兴趣转移到语文学习中,同时在习惯培养方面要注意自己的示范作用。在课堂上应培养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课堂之外应培养他们的好习惯,并引导学生懂得做人的一些道理。比如,有学生摔倒的时候,教师可以扶起这名学生,然后告诉其他学生应乐于助人,学生慢慢也会养成这种乐于助人的好习惯。在生活中自觉使用一些文明用语,时间久了就会变成一种习惯。
2.教师应利用多媒体进行情景教学
小学生处在成长阶段,想要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就是其中之一。多媒体可以通过视觉、听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其中可以加入学生感兴趣的一些内容,然后在其中加入学习内容,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主要是进行简单生字的认识和书写。在这个阶段,学生对动画片比较感兴趣。当前流行的《熊出没》《喜羊羊与灰太狼》《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等,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这些动画片中的人物进行生字的学习。比如,在教学时可以在大屏幕上显示《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中大头儿子的卡通形象,并在旁边写上“我是大头儿子”,“儿子”两个字用特定的颜色标记出来,并带上语音效果,学生就会知道这是大头儿子,在这个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注意观察“儿子”两个字怎么写,同样的办法还可以教学生认识“爸爸”“妈妈”等一些小学生需要学习的汉字,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慢慢培养他们的语文学习兴趣。
3.教师应注意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加以肯定
不管是谁,都需要他人的肯定,这在一定程度上既能满足内心的成就感,又能激发无限的潜力。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也是一样,对他们的肯定可以让他们更加有兴趣学习,同时应注意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学生在学会了“爸”“妈”等字之后,回到家里就可以对他的爸爸妈妈说他会写这几个字了,写出之后家长应对孩子进行肯定和鼓励,学生就会有成就感,家长可以问孩子还会写什么字,他们就会越来越有学习兴趣,这对于他们的学习很有意义。教师在这一方面可以进行汉字听写比赛,并奖励优胜者,这是对学生的一种肯定,同时还能激励到其他学生。
小学语文教育作为基础教育中的基础,不仅仅关系到文化知识的学习,而且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所以在对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培养的同时,也应注意培养他们的一些好习惯,让我们为此而不断努力吧!
参考文献:
[1]冯培刚.浅谈小学语文的兴趣教学[J].学周刊,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