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基本功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语文教学基本功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基本功

小学语文教学基本功范文1

一、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语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参照,更是语文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综合素养体现。公开课上小学语文教师对教学目标的把握能充分体现教师的专业理念和专业能力。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他的专业理念就是对小学语文价值观的把握。

二、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根本保证,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小学语文公开课上教师对于教学内容的处理,是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技能的表现。小学语文教师要把素质教育的理念应用到教学中去,改变学生以往的学习方式,整合教学内容。

三、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由教和学两个方面组成,小学语文公开课上教师所运用的教学方法比以往的教学更加完善,教学方法应与教师专业发展中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有一定的关系。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是指依据于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理论和实践的关于教师的教如何指导学生学,它体现了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特点。

四、教学过程

根据公开课教学过程的示范性,小学语文教学公开课的教学过程比以往常规课更为丰富。在小学语文公开课上,教师在对学生丰富心理活动的洞察和对学生个别差异的把握的基础上,以小学语文课程为中介,通过对小学语文教材的合理解读,使小学生得到一种基于教材范本的对真实生活的体悟,以达到对学生心灵的浸润,对美的感受与鉴赏。

五、教师教学基本功

教师的基本功是教师专业技能的集中表现,小学语文公开课是检验语文教师教学水平的平台,也是教师展现自身教学基本功的场所。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因素:教学语言、教学行为策略、教学应变能力、教态、教学辅助媒体的使用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基本功范文2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语文教学,提升学生的语言语用能力,将我国文化传承下去。从目前我国对教育进行改革来看,语文更是占据教学的主体地位,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强化小学生语文感知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所以小学语文教育必须得到应有的重视。

一、小学语文教学的理念

任何教育在教育之中都应当从培养人才的角度进行设计,小学语文教学也不例外,如果小学语文教学只注重成绩的提升,而不注重通过对整体教学对学生进行塑造,那么语文教学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与意义。小学语文教学的对象是小学生,学生的个人情感以及对社会的认知在不断发展,语文教学作为小学生人生中的起点,求知并不应当成为教学的唯一要求,而应当注重通过运用关怀以及塑造的理论,激发小学生的灵性成长,保护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小学语文知识的积累是为了今后更好的学习,从而运用积极向上的态度促使小学生在今后的人生中面对困难。所以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理念应当是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全面促进小学生智力、审美以及人生价值观全面发展。

二、小学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不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在进入小学初,就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口头语言能力,小学语文教学通过课堂教学,能进一步提升小学生的云纹口头能力。但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应试对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提升,目前在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汉字的识别以及断句能力的培养仍然占据教学的重要地位,并且教学以为强调对学生语文思维进行培养,没有注重文字的重要性,这也导致小学语文教学的残缺,是一种不科学的教学方式。加之小学语文教学时间的有限,小学生无法在课堂中吸收语文思维的转化。大多数小学生语文基本功不扎实,基本都是文字能力不足而产生。所以小学语文小学应当更加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二)小学语文教学互动少

目前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之中,教学缺少互动性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教师在教学之中往往注重对知识的传授,学生只需要被动的听课,这种教学方式往往致使小学生缺少独立思考。另外教师在语文课堂之中,往往并没有设计一些课堂思考题,或者思考题设计的相对较为简单。例如:在语文教学之中,教师提问学生“文中有一段是全文的中心思想吗”,而学生只需要回答是或者不是就可以,这种思考题缺少对小学生思维的调动。还有一些教师对语文思考题持有置之不管的态度,这些问题都说明了语文教学缺少必要的互动性。

(三)缺少必要的阅读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都是将教材作为中心,将教学任务完全归于教材中而教师通常也会认为,只要将教材中的内容完成,那么也就意味着,本节语文课的完成。,那么背诵课文也就成为小学生学习语文的一种方式。这种枯燥的背诵课文往往造成小学生无法利用更多的时间阅读课外刊物,这种教学方式对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三、改善小学语文教育的策略

(一)优化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应当改善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可通过结合其他类学科教学方面的优点,在通过结合自身学校的实际状况,针对性的运用具有意义的教学方法,并将语文知识融入到其中。例如运用计算机进行动画模拟教学,通过将课本中的内容以动画等方式进行播放,提升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不但改善教学氛围,也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扩宽语文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教师应当针对当前语文教材内容枯燥的现状进行教学内容的扩充,将书本中的内容进行灵性化和生动化。教师可在语文教学中将教学内容设置成故事情节,通过运用故事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关注度,增加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故事中不但获取语文知识,同时故事也强化学生语文知识点的运用。另外教师也可在教学之中运用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游戏以及教学图片等方式,提升语文教学的色彩性与趣味度,让学生在娱乐之中潜移默化的学习语文。这样不仅有效促进学生自发学习语文知识,同时也对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形成有着很大帮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指的是在课堂教学之外,教师根据教学而安排的一种学习活动,其时间在课堂之外,同时也是课后的一项活动。常见的方式有游戏竞赛以及分组学习。可要求教小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互动进行作业的完成。也可通过学生的分组,并针对不同组学生选择适当的任务,让学生在自身的周围通过选取与任务合适的资源完成,教师在评价之中可运用多媒体的方式进行展示,不但促进学生利用资源进行学习,同时也是对课堂教学的扩展,全面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小学语文教学基本功范文3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教学方法 体系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担负着培养合格小学语文教师的重任,是小学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如何,直接影响着师范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承担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和效果。因此,《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这门课程在实施的过程中,既要奠定高师生扎实从教的基础,又要培植其专业发展的潜能。

但是,目前,“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在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和方法相对滞后。教学内容依然局限在仅有的几本教科书上,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上很少下功夫。尤其是面对新课改提出的新问题,比如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小学语文教材在课程中的地位,研究性学习、综合性学习的指导,在教学方法的指导上显得乏力。在教学方法上依然习惯于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局面,这种教学方法势必会造成学生思想的懒惰。走上工作岗位后,工作缺乏创新精神,缺乏创造性组织教学的意识,不愿主动自觉的去了解学生,钻研教材习惯于按照自己固有的思维模式消极处理教学问题。另外,“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时数普遍偏少。目前高校里普遍对理论教学比较注重,但对师范生实践与教学能力培养方面投入的精力过少。比如,被认为是语文教师非常重要的教学基本功“三字一话”,在很多本科师范院校不能够得到应有的重视。造成我们的毕业生在就业竞争中,笔试遥遥领先,但面试往往出问题,不是语言不规范就是字写得太差。

正因为在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使“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这门最具师范特色的课程,多年来并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难以适应目前基础教育改革和小学语文教学的需要。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改革落伍的教学方法,从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着手实践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夯实学科基本理论的教学方法体系

小学语文教学离不开相应的理论指导,对于即将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师范生来说,他们需要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才能适应当前基础教育发展的趋势,才能为将来的专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涉及的相关理论主要包括小学语文课程论、小学语文学习论、小学语文教学论、小学语文教研论、小学语文教师论、小学语文评价论等。理论范围很广。单靠规定的学时很难深刻掌握这些理论。具体采取如下教学方法。

1.自学指导。改变传统的本科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获取,教师充分利用课堂有限时间进行“导”学生利用大量课余时间进行“学”。

具体操作是:自学指导是在学生学习新内容之前,根据教材与学生实际,提出学习目标,制定自学提纲。引导学生有目的、有重点地自学思考,指导的方式可以由教师来提出问题,也可以通过自学后由学生提出问题,在课下快速阅读本节的学习内容的基础上查阅相关资料以丰富本节的内容。根据个体差异允许理解的深浅有别。

2.交流研讨。在学生通过读书、独立思考,对本节内容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础上,还要通过师生的交流研讨,深入探讨相关理论知识,掌握学习的重点,突破难点。对理论的研讨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通过不同的课堂教学形式开展,可以采用以学为主、教师讲解为辅,成立研讨小组,组织学生合作交流讨论。也可以确定教学内容分板块、分专题的形式讨论,有条件的话也可以聘请一些小学语文教师或者该方面的名流专家一起讨论。比如在习作教学中探讨如下问题,“如何在习作教学中淡化知识的教学?”“怎样让学生爱上写作?”等作为专题进行研讨。这样不仅能有效地激发师范生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感悟与思考,为专业能力的形成提供必备的理论知识和思想基础。还有助于他们将教学理论转化为实际的教学和科研能力。

3.案例观摩及点评。“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理论学科,鉴于此在学完一个课题后,围绕学习目标向学生提供成功的具体的教学范例,采取观摩――评议的方法。使学生加深领悟所学理论。“观摩”的材料必须精选,有代表性和示范性。可以是教材上选载的教学案例。比如:在学习“小学语文教学规律”时选取教材中《捞铁牛》教学札记让学生观摩赏析,并点评这位老师在教学《捞铁牛》时是怎样体现语言教学和思维训练同步进行这条规律的,你认为做得好吗?好在哪里?还有什么可以改善的?也可以看精选的教学录像,比如学完习作教学,看于永正老师的作文教学“写话教学”的教学录像并进行评议,观摩还可以看典型的教学实录等。“评议”是依据所学的教学基本理论和方法进行评议探讨,明白这些案例好在哪里,还应让学生敢于质疑,找出案例的不足,并探讨弥补办法。以间接的角色体验来丰富对教学理论的感性认识。

二、加强实践训练、提升专业素养的教学方法体系

针对实践环节训练薄弱的问题,我们采取如下方法

1.化整为零,逐步过渡法。针对实践课时偏少的情况,利用课下零星时间加强基本功训练,例如:每人发一块小黑板每天抽出20分钟写字练习,并且在规定时间放在教室的走廊里,以备互相展览、评阅、观摩、学习。每天晚自习抽出20分钟时间练讲,按学号进行,每人五分钟,到讲台前练讲,讲的内容不限,可以即兴回答下面同学提出的问题,也可以讲故事等。下面同学认真配合,目的是克服登台的紧张感,练习说话的逻辑性和同学之间互相正音,学习普通话。这样一个学期下来每个同学就会有多次登台的机会。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在对师范生基本功训练的基础上,重点就是小学语文试讲训练,也要以学生为本,由浅入深,化整为零,降低技能的训练难度。主要包括:分解教学内容,比如,识字教学中再分解为:字音教学、字形教学、字义教学分项练习。再如在学习“教学工作常规”中的“上课”时对“导入”、“板书”、“布置作业”、“结课”等进行单项训练。分解时间段,由原来的8-15分钟的试讲变2-3分钟的热身训练,从触手可及的教学语言技能、导入技能、提问技能、应变技能训练入手,让学生在2-3分钟的试讲热身中克服羞涩、害怕等心理,初步体验成功,使其树立信心。由于每个学生占用的时间缩短,课堂教学中得到训练的学生数就会增加。让每个同学都能得到锻炼。

2.整体入手、综合训练法。通过化整为零的训练后,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讲课技能,树立起了讲课的信心后,试讲的时间逐渐延长,试讲的内容逐渐扩大和加深。这时候就从整体入手,结合有关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进行备课、上课和说课。通过微格训练组织学生进行教学模拟、讲评等教学实践、综合提高教学技能。如:在学习了“口语交际教学”一章后,指导选择小学语文教材的相关内容自行设计教学过程,进行充分备课后,写出教案和说课稿。然后在小组说课和讲课交流。在说课中不仅说出自己是怎样分析、设计的。还要说出为什么这样设计。经过小组充分讨论后,修改教学设计,分成小组到微格教室试讲。试讲完后,组内相互评议,填写《评课意见表》,并选出最优案例,供全班交流学习。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全班学生的试讲情况。

结语:新的教学方法体系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提升了师范生从事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能力和自学能力。当然这个方法体系是一个开放性的体系,在随后的研究中还需要不断的构建。

[本文系潍坊学院教研立项资助课题“新课改背景下《高师小学语文教学论》教学方法及评价体系的实证研究”(院政字[2007] 140号)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辛涛:《对转型期“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现状的思考》,《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9。

[2]商晶:《小学语文教学论课改初探》,《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小学语文教学基本功范文4

【关键词】小学语文 朗读教学 重要性 要求 技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19-0102-03

新课标明确了小学语文朗读的重要性,是小学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朗读的实质就是一种发出声音的阅读,是阅读的起点与基本功,是一门艺术,对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都有着极其重要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对朗读教学的认识和重视,并努力引导和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把朗读训练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工作。笔者结合多年的语文阅读教学的经验在下文中就朗读教学的重要性、现状、基本要求及技巧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 朗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1.在智力开发、增进理解方面的积极作用

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小学语文教学就是要帮助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同时提高语言文字综合运用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一般都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接受语文知识,因此,就必须把无声的文字通过朗读转化成有声的方式,让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和体验文字中所蕴含的知识和感情,帮助他们加深记忆与理解,更重要的是还可以促进其智力开发,加快其思维能力的发展。因为朗读的过程给予了学生更多思考体会的时间和空间,能更好地去感受和想象文字中所描述的场景或讲述的事情,以此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

2.在阅读写作、语言表达方面的重要作用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运用。学生在朗读过程中能够获得丰富的语言知识,比如对于语感、词句搭配、语言的规律等,这些问题在课堂上很难讲清楚,需要学生自我的意会和消化,所以就必须通过学生大量、反复的朗读,在潜移默化中得以解决。朗读教学的实际效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学生在以后的阅读习作上就会不自觉地模仿及深化朗读中体会到的文笔;第二,学生在口头表达上也会运用朗读中见到的优美词句和表达方式。从而使学生思维能力提高,表达的情感更加丰富,文字和口头表达更加流畅、生动、准确。

3.在学生语感及审美观方面的积极意义

对小学生来说课本上的文字需要通过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语气、语调等有声的朗读才能加深体会,这样才能显现出无声文字的生命力和感情。因此,朗读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小学生的语感,同时也让他们能多角度去感受事物,培养和提升其审美观。

二 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的现状

朗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毋庸置疑,但是目前小学的朗读教学还是存在着诸多问题。首先,教学模式的单一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学基本上都采用全班齐读、领读、点名朗读的方式。这种要么一起朗读、要么一个学生朗读的方式,会给学生枯燥无味的感觉,学生的兴趣没法激发出来,无法达到我们的教学目标。其次,在朗读中教师缺乏方法的指导,任何一门课程都方法和技巧的学习和掌握,朗读也不例外,因此在朗读教学中教师给予学生适当方法和技巧指导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而在目前的朗读教学中教师们往往忽略了这一点或者说在这一方面做得还不够,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在朗读教学中一定会做到在恰当的时候做出正确的方法和技术指导。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克服以上不足之处,努力探索出有效的朗读教学方式。

三 明确朗读的基本要求

朗读艺术性的特点决定了在朗读过程中对于声音、声调、语速、语气、语势等都是有所要求的,在朗读训练中我们一定要让学生明确这些基本的要求。

1.使用普通话朗读

使用普通话是朗读最基本的要求,用方言朗读是不允许的,普通话与方言混用也是不行的,并且还要求吐词清楚、读准字音、收音完整,对于多音字、读音容易混淆的字词以及有特殊读音的字词教师应该特别加以强调,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同时注意音量的控制,做到声音的高低合适,节奏正确。

2.正确流利地朗读

教师在教学中给予学生正确的方法、技巧指导,要求学生能够正确地停顿,不要出现遗漏或添加字词、重复词句等改变语言本来的面貌,并采用适当的语速正确、流利地朗读。

3.带着感情去朗读

在朗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体会文章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感情,并帮助学生将自己感情与作者喜悦或是悲伤情感达成共鸣,学生通过朗读准确地传达出来,这样才能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四 促进朗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1.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的,因此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至关重要。在朗读教学中教师的示范作用不可小觑,正如古罗马时代著名哲学家塞内加所说:“教诲是条漫长的道路,榜样是条捷径。”小学生对教师模仿心理极强,因此在朗读教学中教师对此应该特别加以重视,这对促进朗读训练的目标和效果的达成具有重要意义。学生通过聆听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能真切感受到朗读的良好氛围,也能深刻体会到教师传递出来的作者的感情,同时能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长此以往,学生在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其理解、朗读等能力必定会得到提升。当然老师在示范朗读的时候如果能更加用心,如配以适合的音乐和图片,效果会更好,能从根本上激发出学生的兴趣。

2.注重基本功的训练

扎实的朗读基本功对于提高朗读教学效果至关重要。教师要加强普通话的训练,尤其是地方口音较重的地区,此外,字词读音方面也要加强指导;在流畅性方面,可先从句子的流利朗读开始训练,再逐步到段落的流畅和整篇文章的流畅。最后学生能做到用较为标准的普通话,声音响亮、口齿清楚、流畅准确地朗读文章,学生的基本功就算达标了。当然这必定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反复训练,反复纠正才能实现。

3.教学方式的多元化

上文中笔者已经提到,教学中普遍存在朗读教学方式单一的问题。其实,朗读教学的方式是丰富多样的,常见的有齐读、范读、指名读、自由读、分组读、速读、精读、略读、背读、赏读等;此外比较有特色和趣味性的方式有分角色读、伴读、接力读、轮流读、交互读、表情读、对话读、高低音读等。比如在学生朗读不合格或需要教师的激情朗读吸引和指导的时候,就可以采用范读的形势;当课文内容较多、层次感较强、对话较多时分角色朗读就比较合适了。总之,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朗读方式多样化的同时一定要根据文章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朗读方式或者优化组合多种朗读方式来进行,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4.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正如德国戏剧家席勒所说:“想象越生动活泼,也就更多引起心灵的活动,激起的情感也就更强烈。”而英国历史学家、政治家麦考莱也说过:“在所有人当中,儿童的想象力最丰富。”因此,在小学朗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激发出学生的想象力,创设情境来调动学生的情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其专注地投入到朗读中来,更加深刻理解文章、体会作者的感情,并把这种感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以此提高朗读教学的有效性。

5.加强朗读与评价的结合

我们的教学与评价是分不开的,由于朗读教学不像其他知识的教学一样可以量化,可以通过考试来检验其教学效果,因此在朗读教学中如果能够采取正确的评价方式,必定会大大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朗读的评价应该在课堂上应用,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多地采用各种评价手段。教师在评价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首先,应该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对于不足的地方应该及时纠正;其次,应该多采用积极正面的激励性的语言;再次,评价要恰到好处;最后,教师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们。

这样才能让学生朗读的感受得到充分的尊重,同时,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效果。

五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朗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课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直接影响着小学语文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同时也影响到学生语言习惯的养成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应在新课改的指引下努力探索出提高小学朗读教学效果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周晶.朗读对小学语文的重要性[J].学周刊,2015(9):62

[2]徐浪.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J].文学教育(中),2010(3):115

小学语文教学基本功范文5

一、语言训练的现状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进入全面改革时代,小学语文传统模式教学的改革已是势在必行,由于教育改革之后在小学语文中更加注重的是实践、自由、团队意识等,所以忽略了最重要的语言训练。越来越多的老师放弃了对学生的语言训练,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创新改革方面,但是过分地强调改革创新,却忽略了传统模式教学中的优点: 语言训练。在创新教育改革的同时应该是取其精华去其糟泊,糟粕虽然去了但是精华却没有留下,这是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上的重大缺失。从学生角度看,很多学生到了中学阶段后,课堂表达方面主要表现为表达不准,即在课堂回答问题答非所问,对课堂问题的解析无法切中要害等; 在阅读表达方面,很多学生能够理解文段意思,但不知道用什么词汇表现,词汇积累不足是其一,表达欠缺是其二,这些都直接指向小学语文语言训练的不足; 写作方面,不少学生写作时感觉材料枯竭,词汇量不够,语句不通顺,甚至写不出来,这些都是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训练欠缺形成的不良后果。从社会发展视角看,学生经过学校学习进入社会,首先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与人交往,虽然与人交往更多靠的是口才,但口才的基础则是语言的积累和组合,这是现实对语言训练的要求,学生进入社会后第二个需要面临的问题是基础表达或者叫工作表达,这些都需要扎实的语言基本功,而这些基本功的强弱,主要体现在学校阶段对语言的训练的重视程度。综上所述,语言训练对于小学生而言,不管是进入高一学段的学习还是进入社会都是必不可少的,并且也是要求较高的,但是目前小学语文教学对语言训练的重视不够,语言训练缺乏系统的思路。

二、语言训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对语言训练不够重视

语言训练对于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没有受到多大的重视甚至可以说是无关紧要的,越来越多的老师把心思都放在了如何响应国家号召改革创新等方面。我们看到,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呈现出了一片生机,但是透过新课改现象挖掘小学语文课堂本质,我们不难发现,虽然在课程理念指导下,小学语文课堂确实出现了很多优秀的个案,但是课堂改革主要偏向于课堂组织的变化,师生角色的变化等方面的改革,而对传统的继承包括对语言训练的重视依然不够。小学语文老师和学校都没有认识到语言训练的重要性,长此以往学生对于语文的语言表达能力会逐渐退化,常常出现词不达意,语法逻辑混乱等情况发生,使得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出现语言交流表达不清楚的现象,社交都将会成为难题。

2. 缺乏实践

传统语文课堂上的语言训练更偏向于理论上的阐述,实践训练很少; 同时就算是语言理论阐述也是碎片化的理论而没有系统化,很少有语文教师将语言训练理论系统化,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训练语言的方法。还有种对语言训练实践的认知是多数老师在教学中仍然是将书本上的知识灌入学生脑中,进行语言训练时也仅仅是要求背诵全文或对于文中某一段或某一个句子进行分析,虽然这种方式能将一些语言结构固化到学生的头脑中,对学生的语言思维形成影响,也可以让学生形成一定语言积累,但是这样的教学方式效率非常低,学生就算倒背如流,将每一段都分析的非常透彻,学生也根本不能够理解文中的现实意义,只是会纸上谈兵,无法运用到实践当中,就算读了再多的书在他人眼中仍旧是半个文盲,没有任何文化涵养。

3. 教师素质不够

现如今,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不高是普遍现象,加之很多地方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缺乏必要的教学指导,没有系统的培训,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很多小学语文教师无限纠结,一是无法运用新理念指导教学,二是在新理念与传统理念之间不知所措。基于以上因素,小学教师自身素质基础不高,继续学习不足,课堂运用较少,因此,难免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语言逻辑混乱等现象,导致了无法准确的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

三、语言训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1. 注重平时语言积累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积累优秀词汇,通过阅读书籍或互联网等方式积累一些名言警句。如课前日积,即每日要求学生摘抄或背诵一些词句在语文课前展示;

又如,学段月结,每月要求学生运用自己的积累本记录相应的名言警句,记录优美词句,到一个月后全班针对性地讨论,激发学生积累的兴趣。俗话说书籍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只有真正的将这个朋友读懂读透才能够将书中的优秀片段运用到实践中,通过对于语言的积累不断提高自身语感和文化底蕴,才能够从根本上使学生的语文写作和成绩提高。

2. 加强实践

想要从根本上学好语文,只知道纸上谈兵是不行的,如果不会实践到日常生活中,那么积累再多的名著、名言警句也是无用功。老师要引导学生将日常语言积累运用在实践当中,这方面很多语文教师处理得较好。比如,课前说话,课前讲故事,课堂语言运用,课后语言训练辅导等,通过这些手段,一方面,可使学生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让语言积累不仅停留在表面; 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全程使用语言,形成语言使用习惯和强化头脑语言使用规律,内化学生的语言使用。

3. 利用科学化教学手段

现如今科技发达,计算机已经全面普及,小学语文老师在训练学生语言的过程中要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在其中。可以将书本的知识通过多媒体展现出来,将知识转变成动画、图片、影片,使学生能够更好了解语文。同时,将不同的人对同一图片的叙述表达放在一起,学生在比较认知,思考检索中更加容易理解语言的魅力,容易激发学生对语言训练的兴趣,让学生在语言训练中不只是学习更是乐趣,从而使语言训练的效果加倍。

4. 提高教师素质

由于教师自身专业素质不够,在语言训练方面将会出现语法混乱,语言表达不够明确等现象,提高教师个人素质已是迫在眉睫。相关部门应提高教师资格证考试的难易程度,将小学语文教师的标准提高,保证了整体师资力量。并且要定期进行教师相关素质培训,通过不断的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使学生能够接受到更好的语言训练,为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小学语文教学基本功范文6

关键词:小学语文;脚踏实地;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0-0056-02

小学语文是我国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基石,对我国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起着奠基的作用。如何做好小学语文的教学工作,不但影响到本校学生的基本素质,也会影响到我国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然而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仍有部分老师存在唯分数论成败的错误理念,采用“填鸭式”的教育方式,不但挫伤了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更对其以后的人格成长起到了负面效果。笔者清晰地记得前一段时间央视的一段教育节目,一位学生在做一道“弯弯的月亮像什么?”的语文试题,这位学生填了香蕉,这无可厚非。但是老师却在她的答卷上打了错号。经过询问后,老师表示正确答案是像船儿。这种情况的发生,不但显示出小学语文教育工作存在的不足,更向我们呈现了应试教育的悲哀之处。因此,我们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脚踏实地,大胆改革创新,探索出一条适合现代小学生的教学模式。笔者在从业多年的基础上,尝试性提出一些对教学工作的看法,以期能抛砖引玉,为我国教育改革事业出一份力。

一、夯实教师教学基本功,是语文教学的关键

目前,很多教师满足工作的稳定性与生活的安逸性,对教学活动的研讨及自身素养的提高不够重视,这样很容易被逐步深入的教育改革浪潮所淘汰。在面对一群求知欲极强的小学生时,我们应该保持着极大的责任感及危机意识,为我们从事的教育事业倾尽所能。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这句话深刻的展示了教师的职责范围。而如上文中出现的“标准答案”事例,是对教师责任的一种推卸,也是教师整体基本功薄弱的表现。

要想真正的做好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我们应该打下扎实的教学基础,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不但要学习语文相关知识,还要了解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甚至史学类的知识。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深入浅出,得心应手。对于教学基本功的打造,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我们应该持续不断地积累。比如对于教学方法的使用,我们可以利用到教育学方面的知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我们都很清楚,但是如何才能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接受能力,发挥其优势、弥补其缺点,需要我们在教育实践中需要不断去尝试、创新。心理学中也有很多可以发挥在课堂教学中的经典理论,比如“从众效应”可以发挥学生发言、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期望效应”可以用在学困生的管理工作中等。另外我们对于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对历史的学习,都可以作为对课本知识的补充,信手拈来。这种强大的知识体系的建立需要我们耐心、热情、持续的积累,学无止境。

对于教学功底的锤炼,不能只凭借书本知识,还需要与广大同行的交流、研讨。这种教学研讨应该纵横结合。纵向交流中,不同年级的老师们可以根据本年级学生的特点展开开放式的讨论,除了要探讨如何深化语文教育改革、更有效地开展课堂活动等,还要交流在教学方式、课堂活动方式、作业模式等内容。

二、加强课堂活动的创新性,使学生能在快乐中学习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无限的求知欲,才能使其更容易接受教学内容。课堂活动作为教学内容的补充,应该紧扣教学主题,起到活跃课堂气氛,巩固书本知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散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创新的作用。笔者从多年的经历中,发现了目前小学课堂活动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活动内容与课本脱离,这种情况显示了教师对于教学目标的理解还不透彻;课堂活动过多,这会影响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学习,从而打乱教学计划;参与者总是一部分学生,而另一部分总是游离在课堂活动之外,这表明了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还不牢固,不能有效地参与进来,或者是课堂活动的模式不能为这部分学生所接受。针对以上情况,要求我们广大教师对于课堂活动的开展,要大胆创新、推陈出新。结合教师自身素养,开展方式多样的活动。比如,有音乐素养的教师,可以在课堂中添加音乐因素,能与课堂教学内容完美契合,达到学生对课本内容的深刻理解;有美术功底的教师,可以发挥自身的特长,将美术元素应用到课堂中,开展相应的活动,使学生对教学内容能身临其境等。总之,在搞好基础教学工作的同时,我们要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创设更加适合教学目标、适应本班学生特点的课堂活动。

三、创新作业模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作业是对课堂知识的良好补充,也是锻炼学生独自处理问题能力的途径。现阶段,由于评价体系的不完善,很多教师仍然采用“题海战术”,以达到提高学生考试分数的目的。这种理念虽然在短期内会取得不错的效果,但是却违背了语文教学的宗旨,也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忽视了对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因此,对作业模式的改革,已经刻不容缓。如何提出一种能够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作业模式,已成为广大教师面临的一大难题。笔者现尝试提出一些作业理念,希望能起到借鉴作用。比如在对生词的理解中,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在生活中找到出现这个词的情景,以加深学生对这个词的体会。

扎实的基础知识,是我们教学工作的前提,改革创新的理念,是我们教学工作成败的关键。我们应该始终以满腔热情,倾尽所有,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罗玉兰.语文教师应具备的素质[J].宜宾学院学报,2004,(01).

[2]费丽丽.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体现[J].教育科研论坛,2006,(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