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专语文教育专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专语文教育专业范文1
1.高校为培养实用型和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注重专业的可操作性和使用性,紧跟市场需求,专业的创业易操作、易起步。一方面学生能够在校就掌握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尤其是校企合作为学生的实习实训提供实践机会。不断证明了在高校中实施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并立足于将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效融合的长远发展。
2.行业领域发展为专业人才创业提供更多机遇。
专业领域的行业发展为高校创业教育发展提供强大的推动力。这种推动力是长期和有效的,专业的发展离不开行业的发展,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带动专业的发展。以商务英语专业为例,电子商务领域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更多该专业学生的创业机会,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创业,从事淘宝或是微商等进行在线交易,创业成本低、风险小、收益快,都为高校贫困大学生带来机遇和挑战,也是运用专业知识创业的最佳选择。
3.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需要更多创业型专业人才。
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产业层次低等问题,需要创业的融入,以激活市场化意识,改变传统产业,发挥区域特色优势。如旅游英语专业的一位贫困大学生利用地域旅游和专业优势,自己创业开设家庭小旅馆,通过网络渠道为预订房间和景点,接待外来游客提供一条龙服务。
二、高校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融合的路径
高校在创业教育方面越来越重视,单一在教育中融入创业知识和理念会使教育空洞,在教育理念、培养模式、实践平台等方面都要探索结合创业教育。实施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将成为必然,融合的路径方式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理念融入到培养模式。
高校专业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本专业领域的高级人才。创业教育理念的建立是学生掌握创业知识和提高创业能力的前提条件,让学生吸收创业知识拥有原始创业活动出发点。构建创业教育理念,需从思想上灌输到学生的头脑中,拥有创业激情和创业原动力。
2.创业教育融合到专业培养计划中。
专业教育培养计划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是实施专业人才培养的蓝图。在专业教育培养中,高校各专业需要如何教、怎么教、教什么都是一个系统工程,高校要树立全面的创业教育观,注重培养计划的全面和整体设计,把实用型人才培养和创业型人才培养放在同等高的位置,逐步探索适合高校自己专业特色的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融合。
3.课程设置增加创业创新教育。
创业教育的重点在于课程体系的设置和改革,主要将创业教育课程融入到专业课程体系中,以培养大学生具有创业精神和能力为导向的课程设置。课程设置立足于成功创业校友和行业顶尖企业合作创业课程,投入到精品创业课程的建设与投入,并将新理念的创业教育引入课堂。
4.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引入创业教育理念。
由于高校教育的专业化培养只专注本专业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传授,其结果是导致学科之间孤立学习,形成知识和技能结构单一的人才,制约了本专业与其他领域的联系。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需要引入到创业教育中,更注重学生和市场的需求,帮助大学生建构择业和就业的主动性。
5.实践平台的搭建。
校内要把创业教育理念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开展创业大讲堂、创业比赛、创业社团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培养大学生在校内的创业热情。同时要加强创业基地建设,给予学生创业实践空间,如建设大学生团队“创业园”,学生不但可以获得创业知识和理论,体验创业实践过程,增加创业成功率。校外与企业合作,带动创业项目,如导师指导学生参与创业课题和创业项目,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实践拓展项目,从而提升学生创业能力。
6.电子商务平台的搭建。
大专语文教育专业范文2
1.过于求成的心理状态。体育专业大学生不仅富有激情、充满活力,还具有开拓精神、活跃的思想。尤其是对于世界的发展、国家的形势和社会的变化等相关信息非常关注。正处于青春期的他们,此时的思想价值观还尚未定型,但是他们却渴望自己能够成功,并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希望自己能够马上得到社会认可。但是在实际的过程中,由于这种太过于强调成功的心态,使得他们往往只知道一味地去追逐功利而忽视了自身贡献,存在着严重的本位主义和实用主义的价值取向。
2.思想结构单一、遇事容易冲动。当前体育专业大学生在处理事情上,思想易受干扰,容易冲动,以至于出现“我行我素”的现象。但是,他们也有优秀的一面,其思想文化素质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并且思维敏捷,接受新鲜事物快,有一定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以及坚韧的意志与不服输的精神。只是由于长时间参与运动训练及投入学习精力的不足,使得他们的思想结构单一。如一旦在奋斗过程中遇到了挫折与失败或功利取舍时,体育人特有的耿直个性会使他们很容易丧失判断是非的能力。
二、体育专业大学生思想文化素质状况形成的原因
1.社会因素。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当今中国社会的社会环境、校园环境和家庭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使得体育专业大学生的社会观念认识、生活态度和人生价值观发生了改变。如媒体报道的运动员退役之后得不到良好的安置、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难等,在无形中给他们带来了就业压力,容易使体育专业大学生产生消极情绪,影响其健全人格和良好价值观念的形成。
2.教育因素。长期以来,思想文化素质教育始终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工作之一。很多高校也成立了专门的思想教育工作部门,还配备了大量的思想教育工作者,从课内到课外对大学生实施了多种形式的思想教育。但实际这只是一些表面工作而已,从外表上看是重视,实际上却是轻视,如仍然采用一些传统的思想教育案例,内容不科学。这种跟不上时展形势的教育模式,严重影响了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效果。
3.自身因素。由于体育专业大学生还没有涉足社会,导致他们的社会阅历欠缺。虽然他们都已经到了成年的年龄,但是还并不具备选择或判断人生之路,以及支配自己思想行为的能力。如果他们一味地坚持自己的思想观点,做事任由自己的性子来,那将对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极为不利。因此,高校应采用科学、正确的思想教育引导,来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提高他们的辩证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三、体育专业大学生思想文化教育目标与内容分析
高校体育教育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需要,不断进行创新与探索。要把体育专业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做得既全面又突出重点。应积极端正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行为习惯,使他们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所要肩负的社会责任,承担起振兴我国体育文化事业的重任。
1.加强做人教育。只有学会了怎么做人,才能将事情和学问做好,如果一个人不会做人的话,就谈不上做出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事情。体育专业大学生不仅要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和敬业精神,还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在足球、篮球等团体运动中善于与人共事的团队组织能力。体育专业大学生不仅要了解最基本的体育专业知识、运动技能等,也应具备科学的体育态度和主动创新的意识。
2.加强智育教育。智育教育就是指当人们对客观事物有了认识以后,能运用自己所知道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高校体育教育中实施智育教育,首先,要以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思想条件、开学导向、考试测评等方面为入口,为智育开发积极创造条件。其次,加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使理论与实践统一起来。最后,还要让体育专业大学生树立始终服务于祖国、服务于人民的意识,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坚持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理念。
3.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没有创新就没有人类的今天与未来。“而社会创新,主要还是要依靠教育,需要学校肩负起培养未来建设者创新能力的重任。”因此,在高校体育教育中,学校要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精神,通过不断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来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
四、体育专业大学生思想文化教育策略分析
在价值观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当前的体育教育还面临着诸多问题。要想获得良好的思想文化素质教育效果,就必须紧紧围绕体育专业大学生思想文化的教育目标与内容,制定出一套适合体育专业大学生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案,并采取恰当的教育方法,才能真正将体育专业大学生思想文化教育落到实处。
1.构建协调联动的思想文化体育教育组织机构。学院各级领导与教师,要将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教育放在体育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并健全党委宣传部与体育社团工作。各体育教育部门也要层层负责,积极协调好体育教育工作,并且制定出切合实际的体育专业大学生思想教育计划。如可以结合国际、国内体育形势变化以及体育专业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来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文化活动。统筹安排体育教学计划,实行学年考核制度,以提高体育专业大学生对思想文化类课程的重视,为提高自身的体育文化素养和思想素质奠定坚实基础。
2.营造“校园、社会、家庭”教育“三体合一”的思想文化教育环境。学校教育是思想文化素质教育的内部环境,在奠定知识基础的同时可以使体育专业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社会、家庭教育及其他因素则是思想文化素质教育的外部环境。社会教育是学生发育成长、成才的基本空间,而家庭教育也同属于社会教育组织的一部分。要想真正做好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思想文化教育,就必须内外结合,将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三者有机结合,从而让体育专业大学生接受良好、文明、健康的教育熏陶,提高思想文化修养。
3.建立体现体育元素的思想文化教育模式。在理论上有研究,在教育观念上有更新,才能在实践中有突破,收到实效。面对21世纪个性张扬的体育专业大学生,高校体育教育必须要针对性强、计划措施得当、实施目的明确,体育教育内容与方法要切合实际,考核标准要体现体育专业大学生的特性。体育教育工作者不仅要进行学习与创新,加强专业知识学习、社会知识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学习等,还应积极研究受教育者的性格特点,研究当前国内外的体育发展形势,研究社会体育人才需求标准,研究体育热点与难点问题以及社会体育的新思潮等,制定出一套具有体育特色的思想文化素质教育新模式。
4.实施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思想文化体育教育手段。“养成”教育就是指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当中,通过严格的规范来要求自己,并逐渐养成良好的各个方面的行为习惯。如学生通过每天坚持体育锻炼、课后追忆笔记、整理寝室卫生等活动形式,可以养成良好的锻炼行为与生活习惯。但这种良好体育锻炼行为与生活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养成的。因此,体育教育工作者要分阶段有重点地对他们进行引导,耐心地教育,才能让体育专业大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达到《弟子规》中的“圣与贤,可驯至”。
5.强化社会实践的思想文化教育活动。学校要积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条件,让体育专业大学生从“象牙塔”中走出来。如学校可以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研究体育文化开发、体育活动推广或社会公共体育服务工作等。对于利用假期时间主动参与到城乡支农或支教,以及参与多种形式的社会体验实践活动的大学生们进行表扬。学校在进行教学总体规划时,也应该把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当中,并通过设立社会实践学分,来提高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大学生的判断能力、分析能力,使其建立正确的思想文化价值观。
五、结语
大专语文教育专业范文3
关键词 大班教学 学习主体 分组法 课堂组织管理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1.048
Problems and Strategies for English Majors Large Classes Teaching
HUANG Xiaoxue
(English Teaching and Research Department, Literature and Media Department,
City College of Dongg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ongguan, Guangdong 523419)
Abstract College enrollment makes large classes teaching grow popular, English majors are also not spared. Compared with small classes, large classes more challenging educational skills of teachers, curriculum planning and classroom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skills. The author summarizes itself more than a decade of experience in domestic and foreign English teaching experience and study research on large classes, summarized the main issues several English teaching in large class of professional and propose strategie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Key words large class teaching; learning subject; group method; classroom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1 大班教学已成为当今高等学校教学的重要形式
1989年英国兰开斯特大学和利兹大学在大班型语言学习的研究项目中,把大班定义为50人左右的班型;P.Ur(1996)则把大班定义为40~45人。常俊跃等(2003)按以下标准划分英语专业的班型:36至45人的班型为大班;26至35人的班型为中等班型;25或少于25人的班型为小班型。本文采用常俊跃的观点,视英语专业36至45 人的班型为大班。笔者在高校教授英语专业精读课两年多,教授的班型均为45人以上的大班。按高校招生的发展势头来看,大班教学是我国高等英语教育的一个普遍现象,而英语专业学生的大班教学也难以幸免。
近十几年来,国内外研究英语大班教学的学者很多,国外的主要有Ur、Hess 等,国内的主要有张海涛、马继滨、张加民、李爱华与陈桦、常俊跃与倪春艳、王建新等等。笔者曾于2007至2009年在温哥华从事新移民的ESL(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教学工作,在国内亦有十多年英语课堂教学的经验,近年来研读了一些关于大班教学的研究成果,在下文中笔者将总结出几个英语专业大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
2 英语专业大班教学存在的问题
第一,教师面对大班学生的压力大。相对20人左右的小班,教师面对45人以上的大班时,会感到一种压迫感,觉得难以让学生开口,对保持良好的教学效果没有信心。教大班的教师不容易记住每一个学生的名字,削弱了师生的交流。而学生在大班中会感觉“反正同学那么多,老师不一定就指定我”这种侥幸心态理。据笔者多年的观察,学生在小班上课会更专注,而在大班上课时容易分神。
第二,大班教学必然使用较大课室,讲台与学生的距离随之拉大,而教师由于受设备牵制,不方便离开讲台太远或太久。而如果教师距离学生距离太远,会影响师生交流与互动。若语言课缺少有效的师生交流与互动,很难有理想的教学效果。
第三,从学习主体的角度来看,学生人数多,各人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为了“顾全大局”,教师只能取中庸之道,教学内容既不可只是顾及水平比较高的学生,也不能只是顾及水平比较低的学生。结果很容易变成水平高的学生“吃不饱”,水平低的学生跟不上,难以实现学生的个性化素质教育。
大专语文教育专业范文4
【关键词】空乘专业 英语教育 课堂提问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4-0030-01
一 大专空乘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现状分析
空乘专业学生的生源渠道的不同,所学教材的不同,导致了学生入学时英语水平差异较大,个别学生甚至未达到初中英语毕业的要求。空乘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具有以下特点。
1.空乘专业学生生源复杂,英语基础薄弱
多数被录取的普高类统招生外语成绩相对较低,而职高生的外语基础知识则更薄弱。他们很多都未能达到高中毕业对英语的要求,个别学生甚至未达到初中英语毕业的要求。
2.空乘专业学生英语学习动机不强
部分学生学习英语纯粹是出于考试动机,他们想通过努力应付学业考试取得毕业文凭,或者是获得外语等级水平考试证书;部分学生是为了适应未来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另有学生对英语文化及异域风土人情有浓厚的兴趣,希望对此有更深入的了解;还有的学生由于自己外语基础太差,对学习缺乏信心。
3.空乘专业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不浓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是自学学习的先导,是学习动力的主要源泉。学生只有对某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有强烈的求知欲。多数空乘专业学生对英语学习有兴趣但缺乏信心,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认为这门课不重要。
二 大专空乘专业英语课堂教师提问现状调查分析
目前英语课堂中教师提问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以至于在教师提问后一些学生只能做出十分简短的或不当的回答,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浑水摸鱼,并没有增加语言的输出量。这就大大降低了提问本身的意义,使教师的课堂提问也仅流于形式。本节分别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分析教师提问与学生英语学习间的关系。
1.提问缺乏计划性,教师对自发性问题过度依赖
教师如果准备不足、仓促上阵,一旦学生的回答出乎意料,教师就束手无策;而教师即兴、随意提问,也会使问题不着边际,偏离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将会造成提问的序列性与得体性较差,影响学生回答的质量。
2.问题的表述不够明确,语速过快
教师的提问语言应准确、简洁、清晰,避免不规范、冗长、模棱两可的表述;语速也应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问题的难度适当调整,语速过快和过慢都影响学生回答问题的质量。
3.提问控制策略使用较少
教师在提问中使用较多的还是“重复”这一提问技术。重复的优点是能保证问题的意思不发生任何变化,但如果学生是由于听不懂教师提问时所使用的词汇或表达方式,重复就无济于事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学会使用“重新表述”、“提示”等策略来帮助学生理解问题,从而使学生有丰富的语言联想。
三 改进空乘专业英语课堂教师提问的建议
为了使提问在空乘专业英语课堂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使学生有更丰富的语言输出,结合上文,将从教师、学生和提问环境三个方面提出改进的建议。
1.优化案头设计,合理设计课堂问题,做好充分准备
教师在备课时,应仔细研究教材,充分考虑大班教学下不同系别、不同班级的具体情况,了解学生的年龄、性格、知识水平、理解能力等方面的情况,设计出既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又便于学生回答的各种类型的问题。教师提问时只有分阶段、分时机并以合适的方式提出问题,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在讲授新课之前,教师可以问一些引导性、启发性,或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激发他们强烈的兴趣。在讲授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问一些比较难的有关语言现象的问题,使学生牢固掌握知识和技能。在学习后,教师可以提问一些需要进行归纳概括的抽象问题,帮助学生对课文进行归纳和总结。同时,教师提问时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
2.保证学生能充分理解所提问题
教师所提的问题本身应该明确,并且要消除学生在理解问题过程中的障碍。其中最主要的障碍有:关键词是生词;对所提问题涉及的文化背景不了解;学生的听力水平本身较差,不能听懂正常语速等。教师应注意:(1)对教学大纲中的词汇量要求有大致了解。若学生不能理解所提问题,教师应换用另一种表达方式或更简单的词汇加以解释。(2)对问题中所涉及文化的解释完全必要且有益。(3)对听力较差的同学,教师应通过多次的语言输入并多给机会实践以提高其听力。
3.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早日记住学生的名字是前提
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教师一要不断提高业务素质,用自己渊博的学识来引导和教育学生;二要加强个人修养,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熏陶学生;三要多与学生沟通,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然而,有一点容易被多数教师忽视但却非常重要的是早日记住学生的名字――它是发展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前提。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是学生参与进行语言实践以发展其语言交际能力的机会,是教师实施创新教育的具体体现。同时空乘专业学生生源组成相当复杂,给空乘专业英语教学带来了许多新的难题,所以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不同的条件与环境,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师的自身专长,运用好课堂提问的技巧和策略,以求课堂教学的最优化。同时,作为提问行为的主体之一,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教学科研水平,不断反思自身的课堂提问方式,对课堂提问的原则、策略与方法不断加以研究,这也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1]廖里真.浅论空乘专业英语教学法[J].价值工程,2011(1)
大专语文教育专业范文5
多年来,由于职业教育“先天发育不良,后天营养不足”,职业学校的语文课备受冷落,这与普通中学的关注程度反差很大。事实上,中职学生大多属于文化上断层、精神上匮乏的弱势群体,语文素养不高,对学习不感兴趣。而中职阶段是他们完善自我、走向社会的过渡阶段。
随着职校生就业形势好转和单招规模逐年扩大,以及新课程改革的普及与不断深入,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刻不容缓。在新课改“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下,为了改变中职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的局面,在语文课教学中,笔者试从激发学习兴趣、语文教学生活化、以专业为本三个方面搭建职业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新平台。
一、发掘语文教材本身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大部分中职学生由于长期属于“学困生”,语文水平和能力普遍较差,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但语文教材与其他课教材相比,有其特殊的魅力。语文课本中每篇精选的文章,都是以它美好而真挚的情感来打动读者,产生共鸣,使他们的精神境界得以提升,感情变得更加纯洁、高尚。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可见景与情二者之间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情是景的基础,景是情的表现。如王维的《山居秋暝》是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和理想中的社会美。表面看来,这首诗只是对景物作出了细致感人的刻画,实际上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山泉清洌,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多么幽清明净的自然美啊!再如色彩素淡朦胧、旋律和谐的荷塘月色(《荷塘月色》),雄奇峻拔、文物荟萃的泰山奇观(《雨中登泰山》)。这些课文中绚丽多彩的自然美,真是沁人心、怡人情!
教材内容的美,是经作者的审美处理将自然美与社会美有机结合,比现实美更精致、更完美、更细腻、更激动人心、更能给人以美感。语文教学不但要引导学生欣赏自然美,而且要引导学生跳出自然景物,去发掘作者描绘自然的深层内涵。同时,更要抓住时机,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欲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亲自欣赏自然美,感悟社会美,领略艺术美。培养和训练他们按照“美的规律”来表现美,即由欣赏课文中的美景到自己描绘现实生活中的美景。使中职学生完成由厌学到好学的心理蜕变,达到以趣促知的目的。
二、使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
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源于生活,生活中孕育着语文。显然,就语文教语文不能完成语文教学的使命。语文教学应力求贴近生活,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的环境,扩大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变封闭的、语言文字等的教学为开放的、生活化教学。
所谓“语文教学的生活化”,就是将语文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让生活走进课堂,让教学走近生活。这不仅是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应用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并由此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学习语文中更好地生活。在这样的教学中,自然也就萌生了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即语文教师是学生寻求知识过程中的合作者、引导者,从而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要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活化,主要应从以下几点做起。
1.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语文
生活处处皆语文,关键看我们能否很好地引导学生去发现。针对中职学生冷落学习,回家迷恋电视的现状,笔者引导学生注意电视节目、广告、标语等,并要求学生上语文课的前5分钟回顾自己的见闻感受。从此,学生不再保持沉默,争相发言。他们谈到了电视剧中的经典台词,新闻工作者的播音口误,广告中的新词,标语中的丽句等。像这样,教师对课本之外的语文资源进行适当地点拨,学生就会有意识地去发现,就能在无形之中学到语文知识。总之,广阔的生活天地里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语文学习资源。只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就能使语文学习植根于生活这块深厚肥沃的土壤里,并使其萌芽生长。
2.营造情境,让学生在学习中生活
在中职语文教材中,有的课文内容距学生的生活较远,这就给语文基础较差的中职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困难。为此,笔者在教学时通过创设情境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如临其境,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能够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如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时,学生积极参与,气氛非常活跃。原因就在于笔者不是一开始就分析课文,而是利用投影仪放映林黛玉进贾府的动态路线图和相关人物的视频剪辑,接着启发学生说出“全文是以林黛玉的行踪为线索”,然后借助视频剪辑和课文中的描写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另外,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笔者并没有停留在小说本身,而是引导学生把握人物性格特征后再次拓展内容,让学生从自身生活体验分析自己以及他人的性格特点,并对照反省,扬长避短。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欣赏小说的能力,又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学生的修养。
3.抓住契机,在生活中深化语文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重的基础学科,笔者认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应用语文的能力外,还应促进学生的人格发展。教师应善于应用课内外的有效资源对学生进行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的生活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学生懂得“学做人”比“学知识”更重要。为此,在语文活动课上,笔者曾给学生读过关于洪战辉的报道,讲过《士兵突击》中“不抛弃,不放弃”的人生信念,最近给学生讲抗震救灾中大爱不死的精神,把一个个扣人心弦的鲜活报道摆在学生面前,组织学生讨论,并联系自己及周围的实际生活谈体会,从而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可见,让生活走进课堂,让教学走近生活,不仅可以优化语文教学过程,而且容易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平等、和谐、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三、以专业为本
中职语文教学以专业为本,就是要落实职业岗位对语文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同时,为部分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提供良好的语文基础。然而,有一部分中职语文教学却忽视了教学对象的专业需求。如旅游专业忽视文学常识教学、美术专业忽视书法训练、幼师专业忽略普通话训练等;服装专业、旅游专业、家电专业、烹饪专业、幼师专业、计算机应用专业,在同一年级中,使用一个语文本本,教师使用一式的教案、一致的教学进度、一样的语文试卷,甚至教学计划、教学目标要求都是相同的。
以专业为本,就是语文课教学要贴近专业需求,符合本专业学生需要。这不仅包含毕业就业学生的需求,也包含毕业后升高职学生的需求。这就要求语文课教学,无论是目标、内容、课时、教材,还是教法、考评机制,都要以专业为本。教材内容应采用模块组合形式,根据不同专业需求,灵活拆卸组装,确保不同专业、不同水准的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都有实实在在的提高。在语文课程结构中,要体现让学生各学所需、各补所缺的特点,打好基础、增长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借助一定的语文能力,顺利地学习各项专业知识,获取各项专业技能。
以专业为本,还应让学生从学习为了分数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还要摒弃原来的考评体系。这就要求中职语文考试要着重专业化能力,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上,而不是单一的考试上。试想,如果幼师专业的学生,没有一手好字,没有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这能说语文教学成功吗?而职业能力差的学生,用人单位是不欢迎的。可见,评价教学效果不是看高分,而是评能力,不是单看一张标准化试卷,而是要从阅读分析、听、说、读、写、专业运用能力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大专语文教育专业范文6
实习是大学教育最后一个极为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实习,使我们在社会实践中接触与本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增强感性认识,培养和锻炼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为我们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一定的基础;同时可以检验教学效果,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累经验,并为自己能顺利与社会环境接轨做准备
二、实习内容
难忘的xx刚刚过去,憧憬着xx,我迎来了我的第一件大事—实习。2月9日我就踏进了实习学校—xx第一中学。这是一所历史悠久的首批省重点中学,以前我就在那里读书,哪里培养了我,走在校园有一种亲切感,同时也时常为自己能否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和班主任而担心,不过这就要靠自己去努力、去拼搏、去奋斗。
上学期我就和以前的数学老师联系好了,他也很高兴答应愿意带领我进行实习,在此也向xx老师表示感谢。
我将实习时间定为四周:第一周(2月9日——2月15日)主要实习内容——听课、熟悉教材、了解实习班级的基本情况。后三周重点放在讲课和班级管理。
先介绍一下指导老师及班级情况:
xx老师,男,毕业于xx师专,后毕业于xx师范大学数学系,从教数学20年有余。
现教班级:高一(1)班(实验班)数学老师
高一(6)班(优化班)数学老师兼班主任
高二(12)班(文科班)数学老师
教学风格: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思维很快,方法多样独特,注重解题技巧。
1、我的教学实习内容主要是以下三方面:
ⅰ、听课
听取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讲课,不但可以学习他们的教学方法,总结他们的教学特点,还可以与他们交流,探讨教学方案,这样自己在教学方面才能得到提高。在高一年级组听取了xx老师、陈合辉老师、老师、张义俊老师、龚兰老师等老师的授课,他们各有特点。如张老师在讲 “排列”时选取典型例题介绍多种方法,开拓学生的思维。例题如下
分别求下列要求的排列数
(1)6名学生排成三排,前排1人,中排2人,后排3人
(2)6名学生排成一排,甲不在排头,也不再排尾
(3)从6名同学中选4名参加4*100接力赛,甲不跑第一棒,乙不跑第四棒
(4)6名学生排成一排,甲乙必须相邻
(5)6名学生排成一排,甲乙必须不相邻
讲解:(1)多排变单排法:
(2)元素优先法:甲优先
位置优先法:排头、排尾优先
间接法:
(3)间接法:
分类原理(按第四棒位置优先法):
①甲跑第四棒(一举两得)
②甲不跑第四棒 (包括甲不跑的情况)
4)相邻——捆绑法
(5)不相邻——插空法
归纳总结,达到举例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