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测量技师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测量技师论文范文1
关键词:粮食收购;问题;对策;财务管理
从2005年起,我国在部分粮食主产省实行粮食最低价收购政策。经过几年的实践,证明最低价粮收购政策对稳定和促进粮食生产、保护种粮农民利益、稳定粮食市场价格、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执行最低收购价政策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亟待改进和完善的问题。笔者就江苏省建湖县(下面简称“我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在执行最低价收购粮食政策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结合本人从事粮食财务管理工作实际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执行最低价粮食收购政策所面临的问题
实行粮食最低价收购政策,对保护农民利益、促进粮食生产、维护市场稳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起了积极的作用。但在执行最低收购价政策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何改进和完善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一)仓储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仓容紧缺是比较突出的问题
基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许多仓储设施都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造的,年久失修;加之改制后大部分粮食购销企业实行了租赁经营,前几年经营困难,一般不会投入资金对老化的仓储设施进行大规模维修改造,不少基层粮库仓储设施老化、仓房条件差、仓容紧张,出现了有仓不能收粮的现象,已不能满足最低收购价粮食收购的需要。有的企业只好打露天囤满足农民售粮,安全储粮存在问题。
(二)农发行系统“库、贷分离”的问题
2008年由市级农发行向中储粮直属库承贷,收购资金由中储粮直属库下划到各县粮食购销总公司,然后再由县级粮食购销总公司会同县级农发行根据延伸收购企业粮食收购情况拨付收购资金;延伸收购企业逐期结报收购实绩,库存随之划转到中储粮直属库管理,这一模式看似合理,但是贷款人毕竟是市级分行,库存监管人却是县级支行,造成贷款、库存分别由上、下两级行管理,库、贷分离,难以实施有效的库贷挂钩管理。
(三)在途资金利息成本的分摊问题
由于收购辅底资金由中储粮直属库按预计收购量向市农发行一次性贷款全额下划到各县粮食购销总公司,其利息按农发行同期贷款利息计算。而延伸收购基层企业的收购辅底资金是由县级粮食购销总公司会同县级农发行为强化信贷资金管理,根据各延伸收购企业粮食收购情况先预付部分然后再按入库进度陆续拨付的,其利息只能按同样方法计算。对于未能全额下划仍停留在县级粮食购销总公司账上的收购资金期间利息无着落,造成资金利息难以分摊。
(四)惠农政策不能完全到位的问题
在2008年的最低收购价粮食收购中,到收购点售粮除农民外,还有大部分是“粮食经纪人”,这样就有可能让国家的惠农政策不能完全受益于农民。究其原因,目前在农村,家中男劳力大部分常年在外打工,在家留守的一般主要是老人、妇女和小孩,在出售粮食时,因家中缺乏壮劳力,往往图省事售给“粮食经纪人”,坑农损农事件时有发生,出现了国家惠农政策不能完全到位的现象。
(五)最低价粮食收购质量、价格难监控的问题
最低价收购不同于一般的市场收购。它是按照“有利于保护农民利益,有利于粮食安全储存,有利于监管,有利于粮食销售”的原则执行的。有收购主体资格的企业在收购时必须公开收购价格,公开质量标准,不得压级压价,满足农民售余粮的要求,同时又要坚持质量标准。但近几年随着最低收购价政策的连续出台,农民的质量意识也逐渐淡薄,特别是农村收割机推广使用后,田间初步整晒,除杂基本上简化,加之2008年收割期间连续阴雨,给粮食收购工作增加了压力,带来了难度。最低收购价粮食收购执行的主体是粮食购销企业,在执行《预案》过程中,购销企业本身为追求利益最大化,出现了个别企业以质量标准为借口,对需整晒入库的粮食,变相压级压价的现象,而且点多面广,价格监管难度较大。
(六)粮食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
粮食行政执法工作机构还不完善,粮食行政执法工作机构至少应包括政策法规、监督检查、质量监督等方面的工作机构,才能保证粮食行政执法工作全面而有效地开展。还有基础工作不扎实、执法对象还不够明确、执法外部环境还不宽松、执法行为还不规范等等。
二、对所面临的问题的解决对策和建议
面对粮食购销企业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相关单位应发挥现有优势,扬长避短,抢抓机遇,迎接挑战,继续做好新形势下国家最低价粮食收购工作。就我县基层粮食购销企业而言,大部分已采取了租赁经营模式,还没有进行产权制度改革,仍是国有企业性质,享受的是国家税收减免政策,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事国家最低价粮食收购业务。
(一)加大投入,解决仓容不足的问题
仓储基础设施建设是保证最低收购价粮食数量和质量的基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需要现代化的仓储设施,因此笔者建议一方面国家尽快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加大对粮食主产区仓储设施的维修及改造资金的投入力度。除新建一批符合现代化储粮标准的粮仓。同时,还要立足现有仓库资源,给予专项仓储维修、建设费用,对其进行维修和改造,延长现有仓储设施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中储粮分公司、直属库和县级粮食主管部门都要建立起专门用于承担最低价粮食收储任务的基层粮食购销企业仓库维修方面的基金。另外,中储粮总公司还应根据粮食主产区的粮食库存现状,适时开展移库调运、拍卖销售。可采取提前上市拍卖或与粮食加工龙头企业签定定向合作协议,消化吸纳一部分最低收购价粮食,以此解决当前仓容不足而影响秋粮收购的问题。
(二)加强对最低价粮食的质量管理,明确损耗补偿标准
1.要参照储备粮管理,推行最低收购价粮食的收购及代储资格认定工作。对不具备清粮设备、通风设备及保管条件的企业,不认定其收购及代储资格,从源头上把好关。2.要严格把好收购质量入库关。相关部门要尽快制定相应的最低收购价粮食质量管理办法,健全制度,做到依法依规加强最低价粮食的质量管理。笔者建议在执行预案中明确最低收购价粮的正常损耗标准和补偿办法,在粮食拍卖后给企业一次补偿到位。同时,指定符合条件的专业检验部门为质量检测权威机构,成立粮食质量检测小组,对入库的最低收购价粮食,要求在入库量达1/3、1/2及满仓时不少于三次抽查质量,出具书面质量检查报告,对一次检测不合格的企业,进行通报批评,责令其改正;对二次检测不合格的企业,暂停其资金投放,待整改到位后再行投放;对三次检测不合格的企业,收回已发放的资金,取消其承储和贷款资格。
(三)提高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透明度,保障政策效果不偏离
中储粮是最低价粮食收购政策的执行主体,而承担最低价粮食收购任务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则成为最低价粮食收购政策的责任主体。在最低价粮食收购工作中,为了严格执行政策,不打“白条”,直接向中储粮直属库申请收购辅底资金,这辅底资金与粮食收购入库存在时间差,期间利息则由收购企业承担。而最低价收购的粮食粮权在中央,企业除去微薄的收购费用,没有任何收益,不仅谈不上效益,还要为执行政策而背负沉重的利息债务,势必严重阻碍购销企业的发展。目前,在一些工作环节上还存在信息沟通不够、信息不透明的问题。由于目前粮食管理体制尚未完全理顺,加上最低价粮食收购实行垂直管理,中储粮与地方粮食管理部门和国有粮食企业之间的协调和配合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因此,国家应进一步完善《预案》各条款,清晰地界定各执行主体、监督主体、配套服务主体的权、责、利,明确财政各项补贴费用的分配方式、在途时间、利息分摊合理方式。
(四)采取措施,方便农民,把国家惠农政策落到实处
针对部分农民对最低收购价粮食政策缺乏了解的实际情况,粮食主管部门要借助新闻媒体,加强最低收购价粮食政策的宣传力度,鼓励农民到粮食收购点直接售粮。有条件的购销企业可以在交通不便、离库点较远的地方设置临时收购点等途径来方便农民售粮;还可以组织一些移动收购点,到困难农户家直接收粮等措施,使国家政策确确实实惠及到每一位种粮农民。2008年最低收购价小麦销售不畅压库的问题必须引起各级各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尽快加以解决,否则,将影响到秋粮收购工作,影响到党的惠农政策的落实,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五)多方配合,着力抓好最低价粮食环节管理
1.在收购上,粮食主管部门和农发行要通力协作,实行“联手”管理。建立最低收购价粮食收购管理联合督查小组,实行分片督查,通过明查暗访、核实收购码单等措施,监控企业收购期间是否有“压质压价”等欺诈行为。如发现上述现象,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妥善加以解决,保证托市粮收购正常有序进行,从源头上防范因价格而可能导致的经营风险。对那些恶意抬价,扰乱粮食市场的不法行为给予严厉打击。对于“质”和“量”环节上的监管,要指定符合条件的专业检验部门为质量检测权威机构,对最低收购价粮食,按入库的进度进行质量检查。同时对最低收购价粮食贷款实行“预案”管理,要求企业缴纳一定的质量保证金,落实好相关风险防控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因质量问题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减少经营风险。2.在储粮保管上,由于最低收购价收购的粮食的粮权是国家的,托市收购企业无粮食经营权和所有权。粮食入库后由中储粮系统和农发行联合检查,质量、数量合格后才能验收入库。为了获得30元/吨(在预案中规定50元/吨)的收购费用,基层粮食购销企业在收购季节都想最大限度掌握粮源,从而对收购市场形成竞争态势。最低收购价预案启动后,由于托市企业都敞开收购,掌握了粮源的个体粮商生意火爆,待价而沽,使企业在收购环节实际支付的收购费用高于核定的,无利润可谈。为争取每年70元/吨的保管费用补贴,企业从上至下都高度重视库存管理工作,基本上都严格按照有关管理办法来履行存储合同,以确保储粮的数量真实、质量完好、储存安全。但是,粮食在储存过程中的正常损耗如水分减量、保管自然损耗等,得不到额外补偿,全部由企业负担。由于保管费是按实际保管月份拨付的,剔除粮食保管过程中的正常损耗、人员工资后,国家给的保管费用已所剩无几了。在此,笔者建议中储粮总公司根据2008年的实际情况,应补足20元/吨的收购费用,用以弥补承储企业正常的费用支出。在库存管理上,中储粮直属库、粮食主管部门和农发行要协调一致,加大监管力度,定期和不定期地进行库存检查,做到既节约费用,又杜绝信贷风险。3.在粮食销售上,中储粮总公司要建立季节性、稳定性、可控性的最低收购价粮食多元化销售机制。国家指定的托市粮食拍卖交易市场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电子信息的交易平台,采取灵活多样的交易方式,在保证交易安全的情况下,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组织竞价销售,尤其是粮食主产区的粮食要优先在网上挂牌销售,最大限度地方便客商,提高拍卖成交率,扩大销售量。承储企业必须凭《出库单》无条件地执行出库计划,并对出库费作出严格的界定,否则将承担相应的责任。各地粮食承储企业在出库时,必须按合同规定的时间、质量、品种、数量交货。
(六)制定粮食行政执法工作措施
1.加大学习宣传粮食流通法规的力度,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粮食行政执法是当前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在粮食购销市场化条件下的一项主要工作职责,能否做到依法行政、执法准确,关键是看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这也是重树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良好形象的关键所在。因此,县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务必在强化、提高执法人员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上下功夫,特别要在学习宣传粮食流通法规方面下深功夫,加大工作力度。2.完善执法工作体系,夯实执法工作基础。争取增设政策法规、粮食监督检查、粮食质量监管等行政执法必需的机构和人员,明确各自的职能职责,尽快实施统一粮食行政执法标识和执法监督电话。探索在辖区内的乡镇政府设立或聘用粮食行政执法协管员的办法,以解决执法人员不足的矛盾。3.加强行政执法工作的沟通与协调。一方面,要在粮食系统内部经常交流粮食行政执法工作的经验,又要密切与其他行政执法部门的联系,学习执法技巧与方法;另一方面,要重视与工商、质监、物价、卫生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共同执法,各履其职,各尽其责,形成合力,全方位开展粮食流通市场监管和粮食行政执法工作。
总之,只有通过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使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迈上新台阶,真正形成“政府调控市场、市场形成价格、价格引导生产”的良性机制,不断改进与创新,把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确定在一个合理的、正确的位置上,使之真正成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有效载体,才能执行好国家最低价粮食收购政策
【主要参考文献】
测量技师论文范文2
关键词:桥梁施工质量问题控制策略裂缝控制 施工检验
中图分类号:K928.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在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常常会出现质量问题,这些质量问题的出现不仅影响施工的顺利进行,还影响整个桥梁工程建设的综合效益。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策略加强质量控制,提高桥梁工程效益,使桥梁能够更好的发挥功效。
二、桥梁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
1、裂缝问题。裂缝是桥梁施工过程中很常见的问题,混凝土是桥梁施工的主要材料,而采用混凝土的结构往往会存在很多的裂缝。材料本身存在着质量问题,施工人员对混凝土没有进行合理利用。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忽略了混凝土强度等级,让混凝土长时间暴露在外界环境中而出现质量问题。混凝土并没有按照标准来进行配比,存在着质量隐患。浇灌的过程中,使用力过猛,或者是没有进行充分的振捣,混凝土结构在拆模之后,养护工作不到位,从而形成干裂缝等。这些原因都可能导致裂缝的产生。
2、钢筋锈蚀。桥梁的使用寿命在很大程度上都受钢筋的使用寿命的影响。桥梁出现钢筋锈蚀问题的成因复杂,例如,施工人员钢筋防护意识不够,没有按照要求来对钢筋进行涂层,没有将它跟外界存在很多腐蚀物质的环境分开,没有达到设计的钢筋防腐的问题。有些施工人员对钢筋进行了涂层处理,但是在储存、运输或者是安装过程中对涂层造成了破坏,影响结构功能,导致锈蚀的出现。
3、铺装层松散脱落。这是近些年桥梁施工中出现得较多的质量问题,其成因是多方面的,例如:很多施工人员并不够重视桥梁铺装层的施工质量,没有严格控制桥梁的施工工序,而是过多重视了桥梁的外观质量,使得在桥面铺装层的过程中存在很多松散、脱落以及裂缝等问题。
三、桥梁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
1、施工队伍方面的原因。施工队伍是桥梁施工的执行者,他们的技术水平、业务素质对桥梁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说会对桥梁质量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但是,一些施工单位忽视施工队伍的建设,忽视对施工人员的培训,使他们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不能得到提高,在施工中不遵守相关的施工规范和要求,违规违章操作现象时有发生,对桥梁质量产生直接的负面影响。
2、施工材料方面的原因。桥梁施工需要大量的材料,因此,只有首先保证材料质量,才能保证桥梁工程质量。但是,一些施工单位在经济利益的刺激下,往往忽视对材料质量的管理和控制,采购劣质的施工材料,以次充好,不仅给桥梁质量带来巨大的影响,还可能引发施工事故,给桥梁施工带来巨大的损失。
3、施工检验方面的原因。完善的检验制度、检验技术是桥梁施工质量的重要保障。然而,一些施工单位缺乏完善的检验制度和检验方法,难以发挥检验工作的实际效果。或者检验工作没有贯彻落实,做的只是表面工作,忽视对工序质量的检验,难以保证桥梁施工每道工序质量,影响了桥梁施工质量。
四、桥梁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的控制策略
1、裂缝的控制策略。为了能够有效控制桥梁裂缝问题,必须按照相应的标准来进行配合比设计与施工。在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要进行裂缝验算,对于位于不同位置的混凝土构件,混凝土的强度等级的确定必须要科学合理。在确定混凝土的配筋率的时候,必须要采用正确的计算公式,还要确保施工工艺的科学合理,水灰比以及水泥用量必须要严格控制好,混凝土振捣要实现设计的密实度,还要选用合理的外加剂和掺合料。此外,对施工人员进行合理的培训,加强其对桥梁施工质量的控制,提高对裂缝的控制效果。
2、钢筋锈蚀的控制策略。为了能够有效防御钢筋锈蚀,必须对钢筋采取保护措施。可以对钢筋进行涂层,并且要对其涂层进行很好的保护。除了进行涂层之外,施工人员还可以使用电化学防护法来防止桥梁出现锈蚀问题。该方法能够使钢筋不管在什么样的腐蚀液体下都能够避免被腐蚀掉,始终保持一种稳定的状态。而对于已经存在锈蚀情况的钢筋,也要采取措施对其进行修复。将存在锈蚀情况区域的混凝土及时清除掉,这可以采用喷砂法来处理,再对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为确保桥梁内部的含筋量,可以考虑适当地增加一些钢筋。此外,还必须根据当地的地理位置以及气候条件等来进行,选取合适的防腐材料与防御方法。
3、铺装层松散脱落的控制策略。施工人员要合理确定桥梁铺装层的厚度,要选取弯曲性能良好的铺装材料,使得铺装层尽可能地出现弯曲开裂等情况。采取这样的措施,可以使得在使用期间铺装材料尽可能不出现开裂等其他各种问题。在进行铺装层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要高度重视其防水材料的使用,使得在施工完成后路面不会渗水,防止水渗入其中造成破坏,尽可能保证铺装层的使用年限。铺装层的施工质量还与实际的地理位置有关,不同的地方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保证铺装层的施工质量,防止铺装层出现裂缝或者其它问题。
4、完善桥梁施工质量管理体系。一方面,施工单位应该根据桥梁施工质量控制的具体工作,制定和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并将各项管理制度落到实处,促进桥梁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另一方面,施工单位应该明确各部门、各施工人员的责任,协调好他们之间的工作,明确桥梁施工每道工序质量控制的职责,使每个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都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实现对桥梁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
5、提高原材的质量。做好材料采购工作,加强对材料供应商相关情况的调查,保证所供应的材料质量合格。做好材料的进场检验工作,填写报告单,并上报监理工程师,对于质量不合格的材料一律不得允许进入桥梁施工现场。加强对原材料的抽检工作,确保原材料质量合格和质量稳定。对于钢筋和混凝土,应该严格审核材料的出厂合格证,进场之后,做好存放工作,避免受到雨水的侵蚀,避免强度受损。
6、重视勘查设计工作。在桥梁工程建设之前,应该加强对桥梁所在区域的勘查工作,尽量避免地形地质条件复杂的地段,保证桥梁的稳固,对于不利于桥梁建设的地质条件,应该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在设计的时候,应该严格审核施工图纸,采用施工技术成熟、性能可靠的结构。
7、加强桥梁施工检验工作。为了保证桥梁施工质量,加强对施工的检验是必须的,同时检验也是控制桥梁施工质量的必要程序。施工单位应该重视检验工作,做好自检工作,自检合格之后,上报给监理工程师,并配合好监理部门的抽检工作。在检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该立即采取措施纠正,保证施工质量。同时监理单位还应该加强监督和管理,对重要工序和施工的关键环节进行全面监控,及时做好抽检和质量评定工作,保证桥梁施工质量。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桥梁施工过程中,保证施工质量是我们不断的目标和追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今后在桥梁施工过程中,我们需要认识施工中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控制策略,保证桥梁施工的顺利进行,提高桥梁施工的质量和工程建设的效益。
参考文献:
[1]王文龙.桥梁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及控制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4)
[2]郑浩.桥梁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及控制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28)
[3]张福红.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浅析[J].中国西部科技,2011(14)
测量技师论文范文3
关键词:建筑;施工场地;控制测量;技术
在建筑施工前一个准备的工作就是对工程进行放线测量,但是在测量中要保证建筑一直与地面是垂直的状态,而且建筑的形状是几何形状。在测量建筑的截面尺寸时,要注意尺寸在施工的要求内。建筑的施工放样要有一定的依据,测量控制网就能够保证测量的结果在一个标准的精度下。而测量控制网需要使用施工单位的控制红线,同时还要以其提供的建筑具体坐标为基准点。这个测量网中要包括工程的垂直度以及建筑的轴线等。
1建筑施工测量的特点
施工平面控制网既可以单独建立,也可用原有地面测图控制网替代。但由于测图网的密度和精度有时不能满足施工测量要求,需要增补控制点,并重新对网进行高精度测量,然后再以平面控制网数据测设出主轴线。
2测量坐标系统及坐标换算
2.1施工坐标系统。在设计和施工部门,为了工作上的方便,常采用一种独立坐标系统,称为施工坐标系或建筑坐标系。施工坐标系的纵轴通常用A表示,横轴用B表示。施工坐标系的A轴和B轴,应与厂区丰要建筑物或者主要道路、管线方向平行。坐标原点设在总平面图的西南角,使所有建筑物和构筑物的设计坐标均为正值。2.2测量坐标系统。目前工程建设中,测量坐标系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采用全国统一的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统;另一种是采用测区独立直角坐标系统如城市独立坐标系。测量坐标系纵横轴指向正北用X表示,横轴用Y表示。2.3坐标换算。建筑坐标系与测量坐标系往往不一致,在建施工控制网时,常需要进行建筑坐标系统与测量系统的换算。
3施工场地平面控制
在平面控制施工场地上有几种形式,一种是导线;一种是建筑基线;另外一种是建筑方格网,下面仔细的探讨一下这几种形式。3.1导线。因为我国所有的施工场地都普及的全站仪,因此场地的平面控制一般都成导线网的形式。而且导线的等级以及精度都要在标准的规定中,(1)如果建筑场地在1km2以上或者是场地是一个重要的工业区,那么场地建立的控制网一般都是属于一级导线网。(2)如果建筑的场地在1km2以下或者场地属于普通的建筑区,那么在场地建立的控制网属于二级或者是三级导线网。(3)如果场地使用的导线网是原来的控制网,那么要对控制网进行检测而且是反复的检测,保证控制网的准确性。3.2建筑基线。如果建筑的场地面积不大,而且布置的也不是很复杂,同时建筑场地又是属于平坦还比较狭长的,那么控制的方式采用建筑基线的形式。(1)设计建筑基线。设计人员设计建筑基线的时候,可以采用几种形式,一种是三点成“一”形;三点呈“L”形;或这是四点成“L”形,还有一种是五点成“十”形。以上几种形式是在设计基线中比较普遍的形式。a.建筑的基线应该与建筑物的轴线处于两种状态,一种是平行状态;另外一种是垂直的状态。b.建筑基线中的主要基点要保持在一个可以相互通视的状态,基线的边长在100mm至4mm之间。c.基线的主点如果不被施工所干扰,其位置就应该在主要的建筑物附近,并且要靠近建筑物。d.一个建筑基线的基线点应该在三个以上,这样可以保证检测人员可以随时查看基点的变化情况。(2)建筑基线的测设。在测设建筑的基线上,一般测量人员都会使用平面点位放样。首先在实际的场地标出基线点的具置,然后检查基线的精度以及密度,检查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角度检查;另外一种是距离检查。如果基点在同一个直线上,那么在中间的位置上安装一个经纬仪没有经纬仪也可以安装全站仪,这样可以保证测量人员能够测量到基点的角度。当测量的角度与180度的差比24要大,那么就要适当的调整角度。如果测量的三个基点是垂直的状态,那么垂直的交点上,测量与另外一个的夹角,当角度值与90度的差比24要大,同样的也需要调整角度。在各个基点上检查轴线长度主要是检查轴线之间的距离,如果检查出的结果与设计有差别,且误差在万分之一,那么就要调整轴线之间的距离。3.3建筑方格网。对于地形较平坦的大、中型建筑场区,主要建筑物、道路及管线常按互相平行或垂直关系进行布置。为简化计算或方便施测,施工平面控制网多由正方形或矩形格网组成,称为建筑方格网。利用建筑方格网进行建筑物定位放线时,可按直角坐标进行,不仅容易求得测设数据,且具有较高的测设精度。(1)建筑方格网设计。设计建筑方格网时,首先选定方格网的纵、横主轴线,它是方格网扩展的基础,选定是否合理,会影响控制网的精度和使用,因此应遵循以下原则:主轴线应尽量选在整个场地的中部,方向与主要建筑物的基本轴线平行,一条主轴线不能少于三个主点,其中一个必是纵横主轴线交点,主点间距离宜过小,一般300~500m:纵横主轴线要严格正交成90;主轴线的长度以能控制整个建筑场地为宜,以保证主轴线的定向精度。主轴线拟定后,可进行方格网线的布设。方格网线要与相应的主轴线成正交,网格的大小视建筑物平面尺寸和分布而定,正方形格网边长多取100~200m,矩形格网边长尽可能取50m或其倍数。(2)建筑方格网的测设。在测设建筑方格网时,先要测设主轴线MON,其方法与建筑基线测设方法相同,主轴线测设好后,分别在主轴线端点安置经纬仪或全站仪,均以0点为起始方向,分别向左、向右精密测设90°。为了进行检核,还要在方格网点上安置经纬仪或站仪,测量其角是否为90°,并检查各相邻点间的距离,看其是否与设计边长相等,误差均应在允许范围之内。此后再以基本方格网点为基础,加密方格网中其余各点。
4施工场地高程控制
建筑场地的高程控制测景就是在整个场区建立可靠的水准点,形成与国家或城市高程控制系统相联系的水准网。水准点的密度应尽可能满足安置一次仪器即可测设出所需的高程点。施工场地高程控制一般布设成两级,分别称为首级水准网和加密水准网。首级水准网作为整个场地的高程基本控制,一般情况下采用四等水准测量方法,并埋设永久性标志,若因设备安装或下水管道铺设等测量精度要求较高时,可在局部范围采用三等水准测量方法。加密水准网以首级水准网为基础,可按图根水准的要求进行布设,一般情况下,建筑方格网点及建筑基线点亦可兼作加密水准网点。
综上所述,建筑中的测量工作实质上就是测绘工作,但是其工作的性质与建筑的质量有关,而且对于一个过程来说。建筑施工的全过程都要涉及到测量工作,因此在施工的场地要建立测量体系,并且保证测量的结果。
作者:韩先甲 单位:大庆市勘测设计院
参考文献
[1]毛淑杰.浅谈工程测量新技术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4).
测量技师论文范文4
【关键词】拖欠工程款;建筑企业;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2-041-01
在工程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的问题是非常严肃的社会问题,会给企业单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会对社会的稳定造成影响。
一、提高对拖欠工程款问题严重性的认识
(一)工程款数额巨大
从业内诸多建筑单位的现状来看,拖欠工程款的情况大多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数额巨大。小额的拖欠不太常见,在大规模工程中往往会出现拖欠工程款的现象。二、拖欠时间久。单位拖欠的工程款各单位的欠款通常会拖至一年或两年,部分甚至会长达八年或九年,以至于最后成为死账、坏账。三是政府单位拖欠比例高。通过对以往的工程拖欠款的构成进行分析,可以明显发现各级政府占的比例最高,占到六到七成,其次是开发商和业主。四是拖欠案例逐年上升。
(二)拖欠因素繁多,外部环境因素为主
由于建筑市场上施工队伍众多,多于建筑项目所需,因此很多业主就会要求施工方现行垫资开始施工;其次,国内的信用体系还不完善。我国的市场经济刚刚开始发展的时候,没能很好地坚守诚实信用原则,造成了后来市场上诚信和商业道德意识的缺乏,发展到现在滋生了工程款拖欠的问题。从建筑单位的内部环境来看,企业自身存在着管理漏洞,生产方式也存在着弊端。一是缺乏可行的自律手段。有的企业为了得到项目,恶性竞争,白行垫资用低价中标,这就给工程款的收回留下了隐患。二是企业人员对于风险的防范意识不强,存在“阴阳合同”,这就使得工程结算阶段容易出现问题。二是一旦出现业主拖欠款项的时候,施工方不懂得使用法律手段维权,害怕由于官司会得罪到业主或者是当地政府,对以后企业的发展造成影响。
(三)后果严重,危害巨大
拖欠工程款往往会造成不堪设想的结果。一是增加了施工企业的经营风险。单位若是积压了大量的工程款,会使得单位可用的资金出现紧张局而,只得通过银行借贷的方式来维持运转,增加了不必要的产值,却得到较低的效益,在这种恶性循环下,最终会拖垮企业。二是拖欠行为会造成一系列的拖欠“链”,扰乱市场秩序。现在市场上常见的拖欠链模式如下:在业主、建筑承包商与分包商、农民工二者之间形成拖欠链。由于施工单位被夹在拖欠链中间,进退两难,只有把风险转嫁给两头,或是转向原料和设备供应商,或是转向农民工。二是对农民工的利益造成损害。处在这个链条最低端的农民工是最为弱势的群体,但也正是这个位置,往往会导致出现影响社会安全的行为,影响社会稳定。
二、施工企业多管齐下,做好清欠
1.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清欠。对于需要进行清欠的单位,应当制定自己的清欠奖罚制度,按照清欠工作的完成情况对单位或个人进行奖励和惩罚,根据清欠款项进行度量。2.依命群众参与清欠。进行清欠工作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费时费力,单位拥有的专职人员有限,清欠计划的进行需要整个单位参与进来。若有必要可以从那些待岗、下岗职工和退休人员中招募清欠人员。3.对陈年老帐实行招标清欠。清欠工作中,最难解决的往往是陈年旧账,若是硬是让员工完成指标,通产无法达到目的。因此,可以让员工白行发挥,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清欠。4.借助社会力量。善于利用社会上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人或者拥有影响力的人参与到清欠工作中来,利用社会舆论和媒体力量向欠款单位试压,从而达到催回欠款的目的。5.领导干部牵头。对于部分难以解决的欠款,可以让公司领导参与清欠计划,既可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也可以让拖欠单位引起重视。6.运用法律手段推动清欠。灵活运用法律手段保护单位的权益,通过诉讼,利用法庭判决强行执行清欠。若有可能还是尽量用非诉讼的方式解决。因为通过法院打官司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就算胜诉,执行阶段往往会遇到阻力。让律师向拖欠方进行试压,若对方对法律有一定的认识,那么将大大提高清欠工作的进行。7.保全债权跟踪清欠。部分无法讨回的款项,可以通过资产抵押和签订还款计划的方式解决,单位需要长期保持持续有效的债权,对债务方的资金动向实时掌握,跟踪清欠。
三、企业清欠,预防为主
(一)建立自己的信息库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建筑市场的招标投标活动应进行控制。单位应该自行建立起完善的信息数据库,其中包括开发商、施工方的信息,方便今后进行信息跟踪和录入,对业主做到知根知底。
(二)投标前要摸清情况
单位在进行投标活动之前,应当做好调研工作,包括对建设方的信用状况和资金实力的考察。项目本身也需要经过多方的论证,确定其拥有完整的法人资格,能够按合同落实资金,拥有各项股权认证。在正式签订合同之前,要仔细查看合同条款,防止合同中存在漏洞,造成后期的拖欠行为。
(三)第三方担保,防止出现拖欠
为了预防拖欠,业内普遍的做法是由业主或者第三方提供担保工程款的支付,法律责任由业主担保方承担。这就保证了施工企业权益,就算业主或开发商没能支付工程款,担保人也会根据合同进行赔偿。
(四)强化合同管理.防止出现拖欠
这项措施的实施,对整个企业施工各个过程中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是很高的。加强施工管理和过程控制,认真履行合同,确定工程质量和按期完成任务,同时还应搞好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及时完善各项基础资料和签认手续,避免“纠纷”拖欠。
(五)加强自律,维护市场秩序
企业自身应该对白己的经营行为进行规范,办事依法进行,依靠自己的真实实力和信用来竞争,在业内树立起正而的市场形象。作为施工企业,应建立起一套集合市场开发、合同签订、施工管理、决策和工程款清欠的内部控制机制,以防止和减少出现工程款拖欠的现象。
参考文献:
[1]李瑞君,展庆林,拖欠工程款,前清后欠,包袱沉重[J]山东审计,1996(3):52-53.
[2]汪光焘,统一思想抓住重点综合治理拖欠工程款[J]建筑,2004(2):10-13;9-4
测量技师论文范文5
关键词:会计 信息质量 信息失真 管理 对策
会计的基本职能是依法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记录、核算与监督,并向有关利益关系人提供客观、公正的信息,从而帮助其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会计信息是企业提供的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各种财务报表及其他财务资料,会计信息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其功能的发挥。当前,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会计信息失真已成为社会较为普遍的现象,给诸多企业造成了很多无法弥补的损失。因此,在新形势下加强会计队伍建设,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刻不容缓,现已成为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中十分重要的一环。
1.当前会计信息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
1.1会计信息量不足
与过去相比,现有会计体系所提供的会计信息量增长明显,但是仅仅只能满足一般的需要。而企业管理所需的数据经常无法采集,给企业在管理中进行深层次的纵深分析带来不利影响。例如,一些企业缺少应收账款形成表、缺少会计报表附注说明,造成会计信息披露不完整。
1.2会计信息缺乏完整性和可分析性
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很多企业对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和可分析性不够重视。很多企业的管理者只对完成目标责任书的任务感兴趣,而忽略了对影响企业后续发展因素的研究,这就造成了财务人员往往需要被动地适应领导的要求去反映企业事后的事项,从而滋生了会计信息缺乏完整性和可分析性现象的产生。
1.3会计信息过于单一
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要求会计信息要对企业的各个经营环节进行实时跟踪、反映和监督,同时与各管理部门紧密联系,密切配合。但是,当前很多企业的业务等部门与财务的协调不够,很多会计对企业经营环节不甚了解,造成会计信息往往只反映经营结果,对于结果形成的原因不能及时反映,使得很多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需要的信息经常不能完成的得到。
1.4会计信息失真
很多企业虽然建立了各自的内部控制制度,但是在实际运行中形同虚设,可执行度并不高。同时,由于监管体制的不健全和监管力度的不够,在企业内部没能形成一种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我调整、自我控制的良性发展势头,造成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不够,由此产生“内部人控制”的现象。例如,企业资产不真实、权益不真实、企业利润不真实等。
2.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对策
2.1进一步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
新形势下会计工作有了新的要求,会计人员需要不断地与时俱进,学习和更新会计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使自己成为一个精通业务又公正廉洁的会计人员。首先,会计人员需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只有意识增强了,才能有效避免各种会计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才能促进会计信息质量的稳步提升。其次,会计人员需要进一步加强继续教育。当今社会是知识化和信息化的社会,这个时代对每一个人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会计人员需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更新新的理念,才能应对新时代的考验。最后,会计人员需要提高自身职业道德涵养。公平、公开不仅是市场经济的原则性要求,同时也是一种道德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要求每一个经营主体与会计主体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经营理念和道德理念。
2.2加强企业内控制度建设
首先,要加强信息源头管理。长期以来,我们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一直都依赖会计核算和会计信息的内部逻辑关系来维系的。但实践证明,这种做法很难保证会计信息中不出现各种问题。因此,问题要从源头上切断,也就是说内部控制要强调从会计信息源头(即经济业务、会计事项)的真实性和责任性的控制,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减少会计信息中出现掩盖、欺诈等行为,这样的控制才是有效的。其次,要加强信息源中管理。当前,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这么普遍主要是因为会计信息没有被全面规范,未被规范的会计信息就容易被拿来掩饰和造假。因此,对会计信息实施全面规范势在必行,刻不容缓,这样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和充分。最后,要加强信息源尾管理。新时期必须改革现行财务报表报告体系,改进此体系中的不足,例如无法解决历史信息与信息需求超前的矛盾、规范和完善信息的披露,解决信息披露不真实、披露不充分、形式不规范、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只有做好这些,才能保障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
2.3实施诚信工程
诚信是做人之本,是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性道德规范,也是市场经济领域中一项基础性的行为规范。加强会计诚信教育是提高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推动力。强化会计诚信教育,首先要在会计人员中树立诚信至上原则,借助一年一度的会计继续教育,配合当前《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加强对单位负责人及会计从业人员诚信教育的学习、培训,帮助其树立正确道德观、价值观。只有诚信的概念深入到每一个会计人员的内心,并以此为行为的指南,实事求是的开展会计工作,会计信息质量才能从根本上得到保障,为企业的蓬勃发展打下“强心针”。
3.结语
会计信息质量的优劣关系到企业管理质量的优劣,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会计人员必须从记录开始就要谨慎对待,准确传递信息,有序保存信息,稳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企业管理做出应有的贡献。同时,企业管理质量的提升反馈给企业员工乃至整个社会的贡献将会更多。
参考文献:
[1].企业会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当代经济,2009,10.
测量技师论文范文6
食品供应链质量安全影响因素
原材料供应商食品供应链的源头是农户。理论上讲,农产品供应链系统难以将农村、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紧密联系,加上农村物流基础设施落后等因素,致使食品供应链系统的优化工作难度加大。农产品在种植、养殖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受到农药、化肥、工业“三废”的污染,乱用添加剂和防腐剂给人们的健康形成了严重隐患。食品加工商现阶段我国食品产业规模普遍偏小。大多是10人规模以下企业,特别是没有生产资质的小作坊、小工厂大量存在,极大地限制了食品的规模效应。许多食品加工企业卫生状况不达标,生产过程处在无监管状态。生产人员没有经过健康检查,甚至没有严格的岗位培训,导致安全事故频发。食品储运商运输损耗与冷链物流问题。据统计,由于我国冷链物流及基础设施发展相对滞后,仓储货柜等达不到标准,导致许多出厂合格的食品,在流通环节变成不合格的食品,甚至成为腐败变质的食品。食品在运输途中的腐烂变质给我国带来每年750多亿元人民币的损失。易腐变质食品从原产地收购、加工、贮藏到消费的各个环节并不能完全处在冷链环境的有效控制下。监管方面现阶段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带有很强烈的短期行为色彩,通常是在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之后,各有关部门才会行动起来,并且大都只会处罚却不加以指导和纠正,以处罚代替监管。工作方法大多是采取突击检查,阶段性的进行专项整治,一旦风头过去,食品安全事故还是反复出现。所以问题的关键还是监管机构没有采用一套行之有效的技术、管理手段来对其实现全程监管。
我国食品供应链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食品供应链的源头、储运、监管、终端销售更是问题层出不穷,严重威胁着我国消费者的健康和合法权益。原材料供商数量多分布广,且企业成熟度低农户作为最原始的原料供应商,数量巨大,分布较广,管理难度很大。由于上述现状,使得源头的物流工作复杂且繁琐。2008年9月,石家庄三鹿集团生产的婴儿奶粉,被发现含有三聚氰胺导致多名婴儿出现肾结石。据卫生部通报,截止2008年12月底,全国累计因食用三鹿牌奶粉和其他问题奶粉导致泌尿系统出现异常的患儿共29.6万人。石家庄三鹿集团为了解决原材料问题,分散向各地收购牛奶,因此在奶农和乳企之间设立了许多奶站,各散户的奶都通过奶站被集中送至三鹿的各家工厂。这些奶站或者由三鹿直属、或以个体加盟形式存在,布局比较分散。这种轻资产的经营模式由于将养殖成本分散化,三鹿能够轻装上阵从事高附加值乳品加工生产,在解决了奶源不足问题的同时使得三鹿集团效益迅速增长。但这种急功近利采购模式的采用失去了奶源的品质保障。参与主体之间缺乏协调约束机制国内食品业对食品供应链理论研究及管理认识不够,供应链各环节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与联合,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对产品的标准化和规格化认识不足,食品供应链物流过程中缺乏必要的监控等。2011年10月9日,跨国零售巨头沃尔玛在重庆的13家门店被当地工商部门责令停业整顿15天。重庆官方透露,该公司在重庆的10余家门店近两年销售假冒“绿色食品”猪肉逾63吨,非法牟取利益人民币73万余元。同时,沃尔玛重庆九龙广场分店还发生了散装食品未依法标注法定条款,食品标签含有虚假内容等违法行为。此事的爆发,沃尔玛“绿色供应链”彻底毁信,零售业巨头沃尔玛自己在供应链下游环节出现的严重问题,导致所谓的安全绿色食品欺诈长达两年之久,在中国,食品行业的整个供应链都非常脆弱,基础信息还不够完善现,因此,在生产行业中,应该有一套严格的许可制度。物流设施落后,质量安全意识差目前,我国80%的食品通过公路运输,而公路运输中专用运输工具又较为缺乏,此外,食品仓储容量不足,库点分布不合理,规模普遍偏小,质量安全意识不足等都是确实存在的问题。2012年9月,深圳盐田口岸查获一例因运输环节失误导致的食品安全事故。检验检疫人员查验现场时发现,一个装载有27吨巴西产冻鸡翼的集装箱不停地流出血水,卸货查验时发现大部分货物已是变质状态,其余小部分货物虽未发臭但也有明显解冻现象。经查实,该集装箱由于在运输过程中制冷系统出现故障,柜内温度升至1.5℃,高于冻肉产品-18℃的保存要求,导致装载的冻鸡翼变质。物流企业应建立食品低温冷冻环境和食品冷链体系,在实际操作中让易腐食品始终保持合理温度,确保食品在运输过程中始终处于良好的质量状态。监管不力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不断发生,屡见不鲜,食品安全事故屡禁不绝,这其中不乏监管部门的不作为、少作为的因素,反映了监督环节确实存在着一定的疏漏。2011年5月28日。央视播出了《食品安全在行动》的调查,有8成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利益驱动和道德沦丧是食品安全问题屡禁不绝的一个主要原因。而对于食品安全监管难的问题,被调查者又是怎么看的呢?问卷调查显示,认为是诚信不足的占到了53.6%,认为是媒体过度炒作的占到了32.1%,认为是政出多门和标准不清晰的分别占到了25%和7.1%,而认为监管不力的占到了60.7%。从这个调查结果不难看出,监管不力和诚信不足,是目前民众对于食品安全问题不满的最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