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实训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测量实训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测量实训论文

测量实训论文范文1

关键词:商务英语专业;写作能力;测评模式;SEM

商务英语专业写作能力的测评模式主要分为终结性评估和形成性评估两种。一般写作课程的评估以终结性评估为主,课程期末测评成绩占总成绩的比例较大(占总成绩的70%)。从终结性评估的测试来看,英语专业写作课程考查的写作能力和认知技能没有细化,期末测试题型单一[1]。毕业论文的写作却不同,其过程较长,为期在一个学期以上,成绩由指导教师评分、评阅教师评分和答辩成绩三者按一定的比例最后得出毕业论文成绩。尽管这三项成绩均有一定的评分标准,但由于学生书写论文过程经历时间长,评分标准复杂(特别是难以区分商务和语言占论文的比例),涉及的评分教师较多,会一定程度上影响最终成绩的公平性。形成性评估有一个循环,从Gatheringevidence,Givingfeedback,ReflectandPlanning到TeachingandLearning,其实这个循环里面都有思辨的痕迹[2]。毕业论文从过程上看似形成性评估,可是具体操作中,还是没有达到要求。结构方程模型(SEM)可以考虑多个变量,在变量间加入路径,并通过计算,得出各路径参数。由此发现各变量间的因果关系,且这种关系更加符合真实的人类思维形式。商务英语专业写作能力测评涉及的变量多,评分标准复杂多样,没有统一的标准。在语言测试中,使用结构方程模型是一项有效的统计分析手段。但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建模分析英语写作能力测评模式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探求写作能力与教学大纲中的其他相关课程、写作能力评分观测点等因素有什么关联,其关联程度有多大。主要通过分析学生写作能力、英语水平和主干课程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及相关性,发现影响学生写作的影响因子。

一、确定写作能力相关因子建立SEM模型

SEM可以立体、多层次对多个观察变量和潜变量之间的驱动力进行分析。这种多层次的关系通过计算路径参数给出,符合真实的人类思维形式。各属性之间的因果关系通过SEM建模,使它们能在同一个层面进行对比。收集湖南省某大学2016届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毕业论文,共212篇,另外收集到学生在校期间各课程成绩(共42门)。初步的SEM模型设计成三组路径,标识为三个潜变量,即写作能力、主干课程和英语水平,通过计算分析这三组路径确定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第一组路径,潜变量为写作能力,其观测变量有三个因子,即从212篇本科毕业论文建立的语料库(使用语料库软件Wordsmith)中,对论文的语法、文章逻辑和句式三个因子进行标码评分,给出相应的评价分数,此三个观察变量用以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第二组路径,主干课程为潜变量,在学生学习的课程中选出会计学原理、商务英语阅读(4)和高级商务英语共3门课程的成绩作为观察变量,会计学原理为商务知识类课程板块代表课程,而商务英语阅读(4)和高级商务英语为培养学生语言和商务能力的综合性课程,在语言能力板块课程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第三组路径,潜变量为英语水平,考核学生英语水平涉及的因子较多,这次主要考虑以下5个观察变量,即英语口语(2)主要测评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英语水平测试为学生参加英语专业四级和英语专业八级的加权成绩(至今为止没有全国性的商务英语专业水平测试),毕业论文为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和答辩成绩(按照3∶3∶4计入),翻译实训测量学生商务英语翻译能力的观察变量,应用文写作测评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在商务英语应用文写作方面的能力。根据以上三个潜变量和画出的相关路径,建立SEM模型。通过AMOS计算功能,计算模型中三个路径的值(参数),发现各变量之间存在的关系及相互影响的程度。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发现模型中的三个潜变量写作能力、英语水平和主干课程之间的关系。

二、SEM模型拟合

根据以上研究方案,得出212样本,语法、文章逻辑、句式作为毕业论文必须考虑的因子。会计学原理、商务英语阅读(4)和高级商务英语为英语专业学生必修课。由英语口语(2)、英语水平测试、毕业论文、应用文写作和翻译实训来衡量学生的英语水平。由此建立的SEM模型11个观察变量与3个潜变量之间的关系如何,主要看此模型能否通过拟合,为本次研究的关键。将212名学生的相关课程成绩和其他观察变量数据输入SPSS19,使用AMOS20画好各变量和相关路径,计算后,路径系数如图1所示:此初始模型是否理想,需通过output查看各项指数,主要的参考指数如表1:根据SEM模型指数一般标准,通常理想模型的主要指数需符合以下指标:CMIN/DF值需小于2或3,P值>0.05,拟合指数(GFI、NFI、CFI、TLI等)需大于0.9,RMSEA需小于0.08[3]。初始模型中,P值为0.000,而标准的模型为P值>0.05;NFI为0.888,不符合标准(NFI>0.9)。由此可推断初始模型不太理想,需通过拟合指数进行修正,通过添加路径的方法进行拟合,在e1和e6,e2和e5,e6和e7间添加三条关联,见图2:通过拟合后,P值为0.079,大于0.05,拟合后的指数GFI、NFI、CFI、TLI分别为:0.959,0.939,0.984,0.976,均大于0.9,RMSEA为0.040,小于0.08。拟合后的模型,各项主要指数指标均达到要求,说明拟合后的模型为一理想模型,可以接受。该模型能较好地解释主干课程、写作能力、英语水平三者之间的关系。从拟合好的模型可以看出,三个潜变量主干课程、英语水平与写作能力之间的关系系数由大到小分别为:0.93,0.91,0.85。主干课程与写作能力的相关系数最大(0.93),其次为主干课程与英语水平(0.91)和英语水平与写作能力相关系数(0.85),三者正相关,且相关程度大。由此可以看出,潜变量写作能力受主干课程以及英语水平的影响,在专业培养过程中,主干课程的教学能够有效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而且写作能力的高低也受学生的英语水平高低的影响。潜变量英语水平到翻译实训的路径系数为-0.07(R2=0.01)明显低于其他4项,说明测量学生翻译能力的翻译实训对英语水平的影响小,且另一路径(英语水平到英语口语2)的系数为0.09(R2=0.01),说明其影响小,主要是因为现阶段的英语水平测试中口语表达能力计入的权重不足,听说能力中只有听力被纳入专业四级和专业八级考核,而口语由于考试实施难度大,无法将口语纳入考核。而相应较大的路径系数为毕业论文(0.66)、应用文写作(0.60)和英语测试水平(0.52),毕业论文和应用文写作对英语水平的影响均比英语测试水平大,说明此模型中,毕业论文和应用文写作这两项作为写作能力测评的内容,对英语水平的影响较大。在潜变量—主干课程这一路径中,高级商务英语对主干课程的影响最高(0.81),会计学原理为0.72,商务英语阅读(4)为0.58,其影响程度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综合商务英语和高级商务英语在商务英语专业培养方案中,课时所占比例大,从大学一年级到大学三年级共六个学期开设此类课程,且每周课时在4学时,开设时间长、课时多,对学生的商务英语综合能力起到关键作用。在潜变量—写作能力路径中,句式(0.85)和语法(0.77)对写作能力的影响略高于文章逻辑(0.64),虽然三者对写作能力的影响强度差别不大,但可以看出文章逻辑这项还是略低于其他两项,说明学生英语写作中文章逻辑的能力低于语法和句式这两项传统写作技能。

三、结构方程模型中各因子对写作能力的影响分析

通过3门课程(会计学原理、商务英语阅读(4)、高级商务英语)反映学生对于潜变量—主干课程的影响程度,可以测评学生课程学习的能力,其中会计学原理主要涉及商务知识板块的内容,商务英语阅读(4)和高级商务英语主要为学生涉及商务方面的语言习得能力。影响潜变量写作能力的因子众多,选取语法、句式和文章逻辑这三方面来衡量,语法和句式主要测评学生基本英语写作技巧,文章逻辑涉及学生写作思路、写作构思和创新等方面的内容,这三项成绩由3位教师分别对毕业论文的结论部分进行评分,最后取平均值,基本能反映学生的写作能力。潜变量英语水平的测量相对比较复杂,选取学生参加TEM-4和TEM-8的成绩加权(各占50%)作为英语水平测试成绩,并将英语口语(2)作为衡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翻译实训作为翻译能力的测量方法,毕业论文为学生毕业实践环节的主要衡量方式,应用文写作对于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应用较多,这些成绩基本能反映学生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能力,用以测量潜变量英语水平的高低。通过SEM建模,将主干课程、英语水平和写作能力三个潜变量通过路径标识的方法确定其关系,以发现现阶段英语写作能力测评模型中,写作能力和主干课程、英语水平之间是否存在关联程度。可以推断现阶段写作能力测评中是否科学可行,能否做到公平,分数是否有效显示学生的真实写作能力。通过SEM模型拟合后,发现主干课程、写作能力和英语水平三个潜变量之间的存在强正相关,写作能力的测评模式能和考核学生课程学习、英语水平的因素作为一个整体,写作能力测评模式基本与反映学生主干课程学习能力和英语水平相应变量之间没有出现较大的偏离现象。通过主要课程的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写作能力的提高与相关的商务知识、语言能力密切相关。另外,写作能力中文章逻辑对写作能力的影响比句式和语法两项稍小一些,可见在学生写作能力中对文章逻辑关注度较小。侧重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讨论、演讲、辩论等教学活动却开展很少,学生的思维长期处于呆滞状态[4]。由于写作能力的评分标准复杂,涉及到语法、句式、写作思路、主题、学生写作积极性和创新性等,而商务英语写作能力又涉及商务流程、商务知识等方面的应用,给商务英语写作能力的测评带来一定的难度。另外,写作能力测评如果采用过程性评价,则涉及定题、写作、修改稿、定稿等过程,写作教师对学生的测评难以公平。英语写作作为一个涵盖理由、证据、判断和逻辑的认知过程,与思辨能力培养可谓密不可分,需要思辨能力来谋篇布局、说理论证,思辨能力提高需要通过写作来实现和检验[5]。在潜变量—英语水平这组路径中,翻译实训和英语口语(2)对英语水平的影响程度明显低于其他3项观察变量,其一,可以说明翻译和口语这两项能力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主要是由于英语专业四级和八级没有将口语纳入考核,另外英语口语、翻译实训课程的特殊性,其内容和模式以及考核方式和其他课程考核的方式存在较大的不同。通过与其他主干课程的成绩相关分析,写作能力的培养不是一个孤立的教学环节,写作能力和课程学习能力、英语水平有相互促进的关系,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至关重要。需要给在校学生更多的写作机会,比如,强化课程论文制,坚持学期论文制,经常安排学生撰写小型研究性论文,逐渐提高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6]。注重商务知识和写作基本功训练,并在写作测评环节严格要求、合理评价,这样才能有利于形成高效的写作测评模式。教师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测评,教师对写作各个环节加以把关,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

四、结束语

商务英语专业所培养的写作能力不仅是一种语言技巧(语言能力),同样还包括社会语言和跨文化沟通能力、语言运用和篇章构建能力[7]。本研究分析了商务英语专业写作能力与主干课程、英语水平之间的关系,并以此三项为潜变量建模,标识路径后计算,进行数据分析,探求影响学生写作能力各变量之间的关系。写作能力、英语水平和主干课程三者有强正相关性,发现教学过程中多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联性。此研究建立的模型,考虑的相关因子有限,但SEM作为分析语言学习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可以借鉴,有利于教学监督,提升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莉文.英语专业写作评测模式设计:以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为导向[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1(1):31—35.

[2]孙有中,刘建达,等.创新英语专业测评体系,引领学生思辨能力发展———“英语测评与思辨能力培养”笔谈[J].中国外语,2013(1):4—9.

[3]张权.结构方程建模在语言测试中的研究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2.

[4]刘洁.思辨能力培养与英语写作创新教学模式[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4(6):158—160.

[5]余继英.写作思辨“一体化”教学模式构建[J].外语界,2014(5):20—28.

[6]陈文凯.由毕业论文写作看英语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4):113—115.

测量实训论文范文2

由于高校实际情况限制,所开设的移动通信实验课很难全面涵盖这些内容,尤其是涉及到移动通信网络的内容时,更显得力不从心。这样在有限学时内就导致实验内容只能侧重于基本调制技术、信道特性等基础简单实验,即便是开设GSM/CDMA的相关实验,也只是停留在相应模块的功能应用上,很难有深层次的提高[11-13]。这就使得学生反映移动通信理论课程很精彩,实验课程很乏味。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必须探索新的实验教学思路,创立新的实验教学体系。

新的移动通信实验教学体系,将先修课学习、工业实习、理论课学习、实验课开展、毕业论文等多个教学环节进行整合,形成从基础理论仿真到专业实验操作、工程技术实训、创新实验等一个开放的实验教学体系通过通信类先修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准备好相关的基础知识,同时也对移动通信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有明确的定位[14,15]。相应编程语言类课程的学习更为实验仿真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移动通信理论课程的讲授为实验课程的开设提供了直接的理论平台。工业实习安排在移动通信实验课开设前一学期开展,实习内容是到各通信运营商公司和设备厂家进行跟岗实习,涉及到的内容有:移动通信系统基站的建设与维护;交换与传输系统管理和维护;光纤传输设施维护;移动终端制造与维修;3G应用等多个方面。通过工业实习使学生对当前移动通信所涉及到具体问题有了充分的感性认识,这对之后实验教学的开展,特别是移动网络方面实训的进行有很好的促进作用。移动通信实验教学的开展涵盖以下几个方面:基础理论仿真、专业实验操作、工程技术实训、创新实验、毕业设计。基础理论仿真是利用MATLAB软件实现:QPSK调制及解调;MSK、GMSK调制及相干解调;QAM调制及解调;OFDM调制解调;m序列产生及特性分析;Gold序列产生及特性分析;数字锁相环载波恢复;Rake接收机仿真实验。例如,OFDM调制解调实验,按照图2OFDM仿真结构图,利用MATLAB程序实现图2中不同测试点处的信号波形。专业实验操作则是在南京润众RZ6001实验平台基础之上,利用TMS320和GSM模块实现:直接序列扩频编解码;跳频通信;DS/CDMA码分多址;利用AT命令实现GSM/GPRS移动台短信收发、语音呼叫;CDMA数据传输实验。例如,直接序列扩频实验,利用DSP编程实现图3结构功能,并用示波器测量比较各测试点的信号波形。

工程技术实训阶段则是利用3G天线获取实际信号,利用频谱分析仪等仪器实现CDMA2000、WCDMA、TD-SCDMA信号的分析。同时实现基站放大器、塔顶放大器性能指标的测试。例如,图4中给出利用频谱分析仪所测得实际CDMA2000和WCDMA信号的频谱特性。创新实验阶段主要是针对有兴趣参加各类设计竞赛的学生开展,将全国及各省、校级电子设计大赛题目进行改造,从中选取与移动或无线通信有关,且具有创新性、前瞻性、实用性的方案,经过适当修改作为创新实验阶段的实验案例。学生可以通过这样的实验案例了解各级大赛的要求及特点,教师则也可以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选拔优秀学生参加各级大赛,进而提高学生的能力和水平。毕业设计阶段主要是利用实验室实验条件,从学院承担的科研项目中,将某些项目进行简化、修改、重组,转化成通信专业类论文题目,或从本专业最新的科技论文中选择其中合适的内容进行改进,作为通信专业类综合性毕业设计案例,从而将先进的科研成果打造为优质教学资源,实现基础与前沿、经典与现代的结合。为通信类专业学生提供了广阔的选择空间和开放的培养环境。

测量实训论文范文3

【关键词】电子专业;项目教学法;教学目标

课程改革是为素质教育服务的,中高职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是培养“理论教学适度,知识结构合理,动手能力一流”的应用型技能人才。作为电子类专业《电子线路》课程,如何职高和大专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落实“项目教学法”,使培养的学生适应社会需求。

一、职高学生的“三会”

职高毕业生主要是在生产第一线从事电子设备安装、调试、维修等工作,为了学生将来能适应这种岗位的需求,我们应该加强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使学生达到“三会”,即“会识图,会焊接安装,会测量调试”。

1.会识图。识读电路图是每一个电子类专业毕业生必须具备的基本功,要求学生具有必备的理论知识,能借助相关资料正确识读电路图。只有读懂电路原理图,才能去分析、去检测、去维护实际硬件电路。能不能识读电路图直接影响学生应用实际电路的能力。因此,在“项目训练”过程中,应多设一些实际应用电路,使学生能积累一定量的典型器件应用电路的知识。在实验实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将原理电路图和实际硬件电路对应起来识读。理解系统电路是由哪几部分典型电路构成的,各部分电路在整个系统中的功能是什么,电路之间的信号的传输处理过程是怎样的。从而使学生掌握一些阅读实际原理电路和具体硬件电路的方法。还要利用专门的时间来讲解电路图的阅读方法,综合训练学生的读图能力。

2.会焊接安装。焊接安装是每一个电子专业毕业生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焊接安装技能,具备一定的焊接工艺知识。能了解良好焊点的形成机理,知道焊接过程中所用到的主要材料,常用工艺方法工艺参数。初步掌握通孔插装焊接技术,表面安装焊接技术等。所以项目中应专门开设焊接安装工艺实训课程,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去指导学生掌握焊接安装技能。

3.会测量。作为生产一线的电子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掌握测量的基本技能。要求学生能正确选用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去检测具体电路参数,并能根据要求进行相应的调整。因此,应使学生掌握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典型电路参数的测试调整方法。其次,要加强综合实验、实训等实践性环节,可以给定实际电路原理图和具体元器件,让学生自己去搭接电路、选用仪器、测试和调整电路参数。也可以给定一正常或有故障的实际硬件电路让学生去测试调整电路参数或去排除故障,来提高学生测量的实际应用能力。测量能力的培养要贯穿于整个实验、实训过程中。

二、大专学生的“六会”

对于高职类学生应该再加上“三会”:会查资料,会设计制作,会写文档。

1.会查资料。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要想做好自己的工作,要想有所发展,必须要有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在实际学习工作过程中,有很多是我们所不熟悉的、陌生的新内容。这就要求学生要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要学会查阅各种资料并为我所用。所以在理论项目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开始布置思考题,提供参考书,过渡到只布置思考题,不提供参考书,到最后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去想办法解决问题,来逐步提高学生的查阅、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2.会设计制作。初步掌握电子线路及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制作,是衡量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和今后专业上发展的重要方面。虽然各种成熟的电子电路数不胜数,但在实际工作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要实现某种功能应选用哪种电路更好?某种电路在实际使用中存在一定的缺陷如何改进?这就要求学生能根据出现的问题及技术性能要求,查询、收集相关资料,运用所学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分析研究类似电路性能并进行改进,通过组装调试等实践活动,设计制作出性能指标达到相应要求的电路。

3.会写文档。在项目教学中,应使学生掌握各种报告、文件、论文编写的格式和主要内容,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对学生写的总结报告、实验报告、课程设计报告、各种测试报告、工艺管理文件、毕业设计论文等要严格要求。并要加强锻炼,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项目教学”可分为三个层次进行

电子专业课都有相应的理论要求和技能要求。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不能截然分开进行的,理论教学应为实际应用服务,实践教学应紧密地和实际应用相联系,不能与实际应用脱节,更不能让实践教学去为验证理论教学服务。实际应用电路是一个综合的系统的电路,用到多门课程的知识。因此,在实践教学的安排上,要考虑到各门课程间的横向联系和各个实践教学环节间的相互配合,应对各个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整合,全盘优化考虑,克服由于各课程间的系统性、各实践教学环节间独立性所造成的内容重叠和脱节。实践性教学环节可分为三个层次进行。

1.基础训练。主要通过课程实验、电子工艺实训,训练学生识别选用元器件、使用常用电子仪器、测试简单电路、掌握焊接装配工艺等技能。课程实验,目的是培养学生测试电子电路和使用电子仪器的能力。通过对电子元器件的识别、性能测试和对各种电路性能指标测量,巩固学生所学电子技术理论知识,学会正确使用仪器和科学地测量电路方法。为后续实训环节打下基础。电子工艺实训,目的是训练学生基本操作技能和操作规范,通过元器件检测、筛选、焊接装配、制作印制电路板、电路调试、故障排除等环节,系统地进行生产一线实践工作的训练。既学会生产一线所需基本技能,又培养良好职业习惯和职业道德,为学生将来适应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2.模块训练。就是对某一课程进行专项实训,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使学生能掌握一些专项技能,积累一些实际电路知识和工程知识。通过以模拟电路、数字电路、计算机电路等为主的实际应用电路的设计、制作安装、检测与调试,分阶段来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并为后面的综合训练做好铺垫。使学生切实学会“识图、设计制作、焊接安装、测量、岗、查资料、写文档”,为今后从事生产、科研工作打下基础。

3.综合训练。在模块训练的基础上,将模块电路综合成某种系统电路,即将模拟电路、数字电路、计算机电路等结合起来,能根据所需实现功能,运用EDA软件分析、设计相应原理电路及印制电路板,并进行制作安装、综合调测。目的是训练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查阅资料、选择方案、设计电路、制作电路板、安装调试、撰写报告等环节,系统地进行电子电路工程实践训练,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今后有效地应用电子技术打下基础,

四、实施质量监控,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测量实训论文范文4

关键词:工学结合 校企合作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P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2(a)-0170-01

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在工程测量专业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将教学结合生产实际,感受生产的先验性,学会生产中的技术、方法,使学生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提高技能水平。

1 现今高职测量教学中的缺陷

工程测量专业本身的专业特点就是:实践性特别突出,特别是随着测量仪器设备及方法的大力推广,只教给学生基本理论和方法、学会常用的仪器设备已不能满足学生的就业要求,因为这当中缺少的重要一环就是学生的生产技能培养,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让学生走出去,通过真正的生产工作,将所学应用到实际,是理论和实践更加有效的结合起来。

2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建立

实施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必须有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建立。根据我国职业教育提倡的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以培养学生技能和职业岗位应用能力为主,具体体现为培养“基础理论知识必需与够用、专业技能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的专门人才。

2.1 师资队伍的建设

建立起两只教学队伍:一支由本校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组成的队伍,承按工程项目中的部分测量任务,由这只队伍带领学生,进行生产任务的实施,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完成测量任务;另一支由企事业单位生产一线的技术员、技术专家和能手组成,带领学生直接参与企事业单位的工程建设,由这支队伍知道学生在工作中学习技术、积累经验,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2.2 课程体系的建设

在课时设计上,以往的高职教学中多采用“2.5+0.5”的教学时间安排,为了使教学与实践结合更加紧密,我校的课程设计开始探索实行“1.5+1+0.5”的培养模式,即用一年半的时间完成工学交替式的学习,再用一年的时间即正好在一年中的3月至11月中,测量工作较为容易实施的时间段让学生进行顶岗实习,在最后半年中再将学习与实践知识相结合,锻炼综合分析能力。这样,能够适应测量工作的特点,更好的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

2.3 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

学生在入校时,首先进行职业教育,使他们对测量专业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加强课程建设和整合,大量压缩公共基础课,增加专业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学校学习和在实训地实训交替进行,实现专业课与技能训练一体化,体现工学结合的特点。到第四学期,安排学生到各个实训单位跟随实训指导教师参与到整个测量工作的过程中,将课本中所学的知识综合运用到实际,最后由实训指导教师给出学生表现的评定。在最后半年中,完成剩余一些选修课程的学习,并且根据自己在实训过程中的体会,完成毕业论文。

3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成果

随着辽宁省“五点一线”战略的提出,丹东市也借此东风,展开了新城区的建设,在此过程中当然也离不开测量工作。在辽宁省环保产业园的建设中,我校承担了产业园的土方量测量工作。在学生完成《工程测量》、《施工技术管理》等专业综合技能及专业拓展课程之后,参与到此项目的建设过程中。期间,由有工程实践经验的老教师多次带领学生到产业园湿地测量土方,准确地测算了厂区内的填方量及山体爆破土方量,将学生在课程中所学的土方测量内容应用于实际生产中,使学生既能熟练仪器的操作,也了解了生产程序,更能体验到生产中的艰辛。

测量工作分为外业和内业,虽然我院测量教师侧重对学生野外作业能力的培养,但也同样不忽视对学生内业作业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使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能够适应测量相关的各方面岗位。为使学生的内业作业能力得到充分锻炼,我院测量教研室与中冶沈勘有限公司的地理信息中心进行校企合作,将学生所学的《数字测图》课程中的地图数字化内容应用于实际生产,与该公司合作完成了阿富汗部分地区的地图数字化工作,测量专业30余名学生参与实习,圆满完成了该项细致繁杂的工作,完成的高质量的数据得到了合作企业的好评。这也让学生既熟练掌握了CASS软件的使用和常见的问题,也了解了测量内业处理的部分生产程序。

为保证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精准定位毕业生就业的岗位群,我院专业教师积极联系高质量的校企合作单位,先后与中铁十六局、十九局签署校企合作协议,并组织选派50余名学生参加京沪高铁、哈大客运专线高铁的控制、沉降任务,两项任务均是目前国内设计时速最高(350 kM/h)、技术指标最为严格(限差要求最小)的项目,在实训期间,同学们无论在仪器的使用方面,还是在成果的整理方面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并得到了相关施工单位领导的一致好评,此次实习两家合作单位还均需为学生们的实习情况进行考核打分,最终根据实际情况就每一位同学综合表现给出实习考核等级,为学生以后的就业打下了坚持的基础。

4 结语

测量工程专业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经过培养,使学生的知识面得到了扩展,吸收到了生产中的营养,也使课程教学改革力度明显加强,教师教学方法明显转变。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是现今高职培养人才的主流趋势,如何更好的完成人才培养,还是任重道远的。

参考文献

[1]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6号.

测量实训论文范文5

1.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教师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在掌握小学语文教育规律与教育教学理论方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教育教学实践技能,包括课程设计与实施;课堂教学推进与监控;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教学评价与综合测量等能力在内的综合能力的养成。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基本胜任小学语文教师日常工作的基本要求。

2.课程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就业面向九年义务制小学,各类民办辅导学校提供的语文教师、班主任、教辅人员等相关岗位。学习《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课程达到的核心目标是“提高师范生对小学语文科课程的认识与理解;提高学生的语文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能力;奠定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基础并使其具有较为深厚的发展潜能。”本课程的实践教学能力培养目标:具备准确使用口语与文字表达的技能;具备小学语文课程设计与教学的技能;具备现代科学手段呈现与适度选用的技能;具备与学生沟通交流并对其产生良好影响的技能;具备小学语文教育科研的技能。

二、实践教学标准的实施建议

1.加强校内实训基地与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校内实训基地与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是推动实践教学标准实施的硬件基础,在具体建设中,以“环境建设多元化、实践场所职业化、课程教学理实化、实践项目企业化;职业训练平台、教学研发平台、交流服务平台;进行高技能人才培养”〔3〕为设施建设的主要原则。教师教育专业应根据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需要建立能满足全部学生进行课堂模拟教学的多媒体实训室,并配备能满足教学需求的相关软件配套设施。在校外积极寻找并建立实践基地,以一线教学现场为教学依托,发挥其教学实践训练场,教学科研调研场的重要作用。

2.加强课程整合及重视校本教材建设加强课程的多元整合,发挥多重课程的合力,以专业主干课为支撑,向外辐射其相关课程,使课程之间形成相关联、有纵深的课程架构。例如以《小学语文教材教法》为主干课程,整合其与《儿童文学》《儿童教育心理学》《教学技能训练》《写作》等课程,使课程与课程之间跨越学科性局限,综合发挥整体力量,构成未来教师的综合教学技能。重视校本教材建设,建立相应政策支持鼓励专业教师积级参与专业特色教材建设,注重教材体例、结构、内容体现实践性及实用性,不断提升教材编写质量。

测量实训论文范文6

关键词: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实施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2-0013-02

一、引言

大连是中国软件和服务外包行业的领军城市。目前在连有近百家企业从事对日软件开发业务,全市软件出口的90%面向日本市场,其中在连从事软件开发的日资企业有40余家,IBM、诺基亚、索尼、松下、三菱等世界500强企业有15家,在信息服务行业方面,现已有美国简柏特、戴尔、惠普、埃森哲、德勤咨询、三菱银行等国际大公司将其面向亚太地区的信息技术服务中心设立在大连,更多的日本企业正在对大连进行考察,大连已成为“东北亚软件及信息服务中心”。因此,在大连,日语加IT的复合型人才倍受青睐。所谓“复合型外语人才”是指既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的各种技能,懂得该门外国语基本知识,也具有其他一门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一专多能的人才。而大连日语人才的培养还远远不能满足IT行业在大连迅猛发展的需求,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日语人才培养方向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现在大部分高等院校所培养的学生在日语语法、读解等技能上具有较强优势,即研究型人才,但这部分学生在口语及IT相关技能操作方面却不具备优势,因此并不能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

2.日语人才的知识结构无法适应软件服务外包行业的工作需求。即使已取得了日语国际能力等级证书的学生,大部分口语能力也没有达到相应的等级要求,并且对日企文化礼仪、商贸用语及日语计算机使用等常识也了解不足。

3.日语人才的等级结构不尽合理。传统模式下培养的知识型、研究型日语人才仅能为研究机构及高等院校所使用,在数量和等级结构上都无法满足迅速发展的软件服务外包行业对日语加IT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综上所述,随着服务外包行业的迅速发展及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将语言文学专业方向调整为商务日语方向,致力培养应用型的商务日语人才对日语专业的改革的新思路,对日语专业的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实践教学体系中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早在2008年初,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日语系根据市场调研和企业需求分析,认为传统的日语人才培养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应用型日语人才的培养需求,因此以实践教学为切入点,开始初步进行以就业为导向的商务日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尝试与探索。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日语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思想来源于学院的“CDIO”工程教育思想。工程教育理念倡导“做中学,学中做”学做结合的体验主义思想,强调学生应该通过动手实践的环节完成学习的过程,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理解、消化所学知识,掌握相关技能。因此,日语系采用了“以项目为主线,首尾呼应,层层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以项目为主线”可以合理地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内容和媒介。教师结合前期的市场调研,确立了相关的商务日语课程,并根据相关课程制定了相应的项目,达到了“课程”与“项目”相结合的理想状态。“首尾呼应”是指学生们在投身参与实践体系的过程中,需要完成两个一级项目和四个二级项目,而两个一级项目分列于大一年级和大四年级,即《日语专业导论》项目为实践起点,《毕业论文》项目为终点。因此,两个一级项目起到了突出的首尾呼应作用,并有效地连接了若干个二级项目。日语专业导论项目开设在第1学期,共16学时,主要通过日语专业情况介绍、就业市场分析、学习方法介绍及中文环境下模拟企业真实工作流程的方式,在日语学习初级阶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动手动脑实践的方式了解企业的基本需求和自己应该具备的能力,并初步制定职业规划。与之相呼应的出口处则为毕业论文项目。截止目前,全国绝大多数的日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均是单纯地对语言学、文学、历史、社会等方面的研究,与企业需求相脱节。因此,为了让学生能够真正学以致用,在毕业论文中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更符合企业需求,最终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应用型商务日语人才培养目标,日语系推行了毕业论文改革,摒弃传统的单纯语言、文学、历史、社会方面的选题,让学生通过日语综合项目实训和企业实习,对比较感兴趣的某一工作流程或某一环节进行深入调研分析,在老师的指导下结合专业知识、应用技能撰写论文,使文科的论文也更具有时代性、实践性,真正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链接。“层层递进”则是四个二级项目在学年设计上是层层递进的,在实践内容的难度上是节节升高的。学生们在大一年级到大三年级分别完成一个二级项目后会自然地过渡到第二个二级项目,依次类推,循序渐进。如上所述,四个二级项目层层递进,紧密关联,为两个一级项目做到了有利支撑。同时,两个一级项目首尾呼应,构建了以项目为主线的实践教学体系,最终实现日语系人才培养目标。

三、实践教学体系中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实践教学体系强调“做中学”的教学模式,区别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不再单纯地强调教师“教”的重要性,而是充分带动学生“做”的积极性,使学生通过“做”进而“学”,从而达到“做中学”的目的。“做中学”教育思想是由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提出的,它可以达到使学生在“知识、技能、综合素质”三方面充分整合的目的,从而满足就业市场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本文选取四个二级项目中的“日语商务场景实训项目”作为例子,对实践体系中“知识、技能、综合素质”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进行具体的解释:日语专业日语商务场景实训项目是日语系专业主干课程能力培养体系中的第一个二级项目,开设在第三学期。授课对象为日语专业本科一年级学生。其先修项目为日语专业导论,后续项目为日语能力测试检测项目、商务日语技能实训项目、日语综合实训项目及毕业设计。本项目共4周80学时。涉及的主要课程由第一二学期日语系开设的:商务基础日语(一、二)(320学时)、日语会话(一、二)(96学时)、日语视听说(一、二)(96学时)和大学计算机基础(上、下)(48学时)。日语商务场景实训项目的教学目标是将第一二学期所学的语言及计算机知识转化为日语听、说能力及日文环境下的计算机基本应用能力。学生通过人物介绍、场景介绍、商务电话、商务就餐等单元模块中的实践,使学生在了解商务礼仪和日本社会文化的基础上,在一定的商务场景中能够听懂简单的商务日语会话,并能用日语正确的表达、沟通、交流。熟练掌握日文信息处理能力和日文Microsoft Word2007、Microsoft excel2007、Microsoft PowerPoint2007的常用功能,并掌握日文Outlook的基本操作功能,并利用这些技能更好地完成商务活动。日语商务场景实训项目是东软日语系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中的重要一环,该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充分体现了“知识、技能、综合素质”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四、实践教学体系中教学资源的建设

1.师资队伍建设。师资的培养是强化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性工程。教师的技术水平和理论水平直接影响教育教学的质量。随着教学模式的不断改革,理论课与实践课的类型界限在不断淡化,理论课教师与实践课教师的身份界限在不断弱化,只会根据课本讲理论的教师已不受学生欢迎。我院日语系针对这一问题采用了“产教结合”为桥梁,在培养“双师型”教师方面不断加大力度,主要采取以下措施:①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参加企业培训,安排专业课教师定期到合作企业参加实践活动。②从企业引进优秀的从事过IT技术和商务活动的人士充实教学一线。③聘请一支既有实践经验又有较高理论水平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外籍专家作为兼职实习指导教师。以多种方式提高教师的生产实践水平,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

2.教材建设。教材的研发也成为实践教学体系一项重中之重的工程。第1、2学期所使用的《商务基础日语一、二》、《日语视听说一、二》、《日语会话一、二》教材,充分将所学知识的整合、提升,通过分场景的实训会话的形式,将日文录入技能、日文OFFCIE办公软件应用技能与日语专业技能有机的结合。在大二学年,随着学生日语水平的提高,此时所使用的《商务基础日语三、四》、《日语视听说三、四》、《日语会话三、四》教材起到了支撑商务日语技能实训项目的作用。大三学年开始,一些充分体现了专业技能培养特色的教材,诸如《口译技能实训》、《写作技能实训》、《日本商务礼仪》等,充分整合现有知识与技能。

3.教学环境建设。为适应日语系商务日语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学院及日语系应在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加强力度。学院及日语系首先应重视校内实验室建设与整合,根据系内实践教学计划和大纲要求,将各实践课程相近,仪器设备共用率高的实验室进行合并或调整,使其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充分优化SOVO(大学生创业实践中心)模拟实验室的资源配置,使其既能体现学科间的相互交叉与渗透,又使仪器设备利用率提高,资源共享。

五、实践教学体系中评价,反馈体系的建设

1.多角度的评价,反馈:教师、学生、企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后的评价工作应该从多角度考虑,过去由教师单一的评价方式不能满足科学评价的需要。应建立教师、学生、企业三方面综合的评价及反馈体系。教师方面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根据培养要素,制定可测量的评定指标并明确评定的过程及方法。学生评价方面可将学生进行分组,在实践的过程中包含了学生组内自评及各小组间的互评。加入学生互评的环节,不仅可以使评价更为透明化,科学化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积极性并能够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在企业评价方面主要通过企业人士参与实践评价及毕业生的实际工作反馈两方面进行。通过企业专门人士的参与评价及针对毕业生的工作反馈可以及时的掌握实践教学是否与企业需求脱节?可有效的、及时的、准确的改善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2.细化考核方式,量化考核标准。学院在具备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应逐步建立一个完善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才能培养出真正的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可分为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日语系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应以过程评价为主。首先通过分析调研,结合系内实训状况,确定评价要素.在此基础上设定评定指标,指标应尽量定量化,尽可能排除人为因素影响,使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形成系统,成为体系。以该体系对学生实践教学质量进行准确合理的综合评价。

日语系基于商务日语人才培养模式所建立的实践教学体系是日语系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教学改革的成败关系到整体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完成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日语系将致力于维护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争取在未来的发展阶段使其朝着良性的发展道路前行,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复合型商务日语人才。

参考文献:

[1]周竞学,等.“实践教学一条线”改革模式初探[J].中国高教研究,2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