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课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语文教学课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课程

小学语文教学课程范文1

[关键词] 小学语文;新课程;语文教学

一、传统小学语文教学的问题分析

当下我国大部分地区仍然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小学基础教学受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严重,在小学语文的教学方法上,仍然是采用传统的传承式教学方法,小学晕教师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依然按照教师在讲台上说,学生在课堂下听的状况,这样传统的教学方法忽略了知识、技能的来龙去脉,忽略了学生自己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需要,形成了只重结果,不管过程的弊端。传统的教学方法只会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方法呆板、单一,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学生不能再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语文教学的内容,而是采用生死记硬背来完成学业,学习的效果和质量很差,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被动学习状况明显。

再者还有部分小学语文教师长期受到传统的教学课程观、质量观和评价观的影响,目光狭窄,他们仅仅是把语文教学的重点放在对语文课本知识的传递上,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训练学生语文知识点和能力培养上,对教学目标的追求满足于学生良好的学习成绩。小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他们活跃的思维有时候是教师打压的对象,有些老师担心活跃的课堂气氛会影响教学进度,而且还有一些学生会提问一些与语文课堂无关的内容,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只是单纯地进行教学,打击学生们活跃的课堂思维,这样的教学方式非常不灵活、死板甚至单一,它禁锢了学生的思考,使学习的环境氛围紧张,也就等于学生背上沉重的包袱走进教室,紧张的气氛给他们造成了压力,导致学生失去了自主思考问题,自主学习的习惯,教学效果也不好。

二、新课程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

1、新课程要求小学语文教学要注意搜集信息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新概念,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应该注意搜集与课堂有关的信息,并在课堂上把这些信息付诸学生,这样才会实现有书本知识到教材的整合与实践。“综合性学习”的理念,不仅拓宽了语文学习的途径,把原先的只是注重教材学习拓宽到实践学习,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沟通与合作精神。通过语文实践,让学生之间运用语言进行表达交流,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文笔与口才。但是新课程提出的“综合性学习”放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并不是和传统的结论性的知识掌握没有一点联系。他们都是以问题和解决问题为媒介,通过学生的参与体验,让他们自主学习,让他们在自己寻觅答案的过程中形成一个良好的语文的素养。

2、新课程要求小学语文教学要注意教学过程的创新

有很多的小学语文老师都认为语文教学就是按部就班,一条一条来。不应该创新形式。而且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就是那样,不管懂还是不懂,会还是不会,成绩上不会分出多大的差别,。就是因为老师有这样的观念,导致教学方法也是枯燥无味,几年如一日的教学习惯久而久之让学生产生了厌倦情趣,没有上语文的热情和激情,激不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学习兴趣,当然会降低他们的学习的效率。

面对这样的情况,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实践的时候,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在原来的基础上形成一套全新的教学方法,比如在进行游记类的课文教学时,教师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带领他们一起置身于美丽的自然风光当中,让自己发挥主观能动性,游览欣赏、倾听、大自然的心声,学生如身临其境一般,学习的效率自然会提高。当然根据小学语文课文的不同,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方式,根据不同的文章,选择不同的方法,教出新意,让学生学得灵活。要时时刻刻抓住学生的心。

3、新课程要求小学语文教学要让学生质疑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们才能真正在学习中进步。这是完全有道理的。而且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语文教学要培养新型的创新人才,因此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以及质疑的能力异常重要。在小学教师进行教学实践的时候,应该随时让学生产生疑问,留下问题,让学生解决问题,最常见的方式就是语文教师要多问几个问什么。课文上完了,课后习题怎么做?学了课文还有那些不懂的地方?那位同学还有新的见解?等等。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真正随意让学生提问。对于一些思维活跃的学生在提出一些意料之外的问题,老师要适当加以引导,不能一味打压,对有价值的问题选择合适的时机解决。

三、小结

新课程标准是新时期我国教育的产物,通过学习新课程标准,我们注意到,新课程标准并非放松了对学生的要求,放宽了对老师课堂教学模式,反而它是是对老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更多的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潜心贯彻新课标精神,与时俱进教学模式,为祖国的未来培养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增.浅析小学语文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教学[J].《读与写》.2012.

小学语文教学课程范文2

小学语文教学本真阅读快乐一、经典诵读,唤醒孩子的本真

如今的学校教育在功利思想的影响下,教学过程缺少了真、善、美、智慧与爱等非智力因素的渗透,缺少了对学生自身个性发挥和潜力挖掘的积极性,偏离了现代教育的发展方向。目前,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源还没有明确,但教师重点应放在如何去阻止这一不良趋势的发展,纠正偏离了正确转道的学校教育。那么,面对这复杂、变化中的实际,如何来启动知慧与纯真,打破功利思想的束缚呢?那就应该唤醒儿童的本真,唤醒教师尊重生命的本真。

特级教师周益民就曾尝试用经典文化的主题进行诗化教育,使儿童徜徉于经典的情趣之中,展“童本”之真。例如,周老师就曾以《童年的月亮爬上来》为主题上了一节童谣童诗诵读课。我们先看周老师的选题:月亮。这一话题是中国的经典内容。在我国五千年的文明里,月亮这一普通的宇宙星球被古人赋予了丰富的内涵,既可抒发心迹,又可寄托愿望。月亮被无数的诗词歌赋所描写、引用,甚至被演绎成流传千古神话;月亮成为了人们向往的希望之地,成为人们寄托理想的载体。虽然月亮更多是为成人所引用和理解,但生活中,月亮更被寓于了母性的颜色,富有童话的光泽。在儿童的眼睛里,月亮是诗,是梦,是可以对话交流的。这种合理的统一使月亮的童谣童诗里生成了儿童对文化的建构。于是,儿童用他独特的感性建构了月亮的世界。而教师用他独特的文化融合点帮助孩子完成了建构。这种经典的传承不再是一种灌输,而是一种启迪,更是一种对心灵的哺育。孩子用自己的语言编织了月亮世界,其实就是自己美好心灵的反映,在想象而又朴实的语言里,儿童精神获得了永恒。

二、科学引领,享受阅读的快乐

如今的小学语文教学,过多的分析,已消融了孩子的兴趣。如今,机械的模仿训练,仍然充斥着孩子对语文的热爱。他们没有闲暇去读喜爱的书,没有精神的洗礼。背诵、积累、分析已成为他们学习语文的“头号大事”。我们从事语文教育的老师,似乎没有发现,语文的学习其实更多的需要在一种平静与闲暇之中才能完成。只有那样,我们才能摆脱“我要去记住”的桎梏,追求心灵的一份真实,让自己回归至阅读中去感受,去领悟,才能“念文本之悠悠,独沧然之涕下”。

孩子的兴趣只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并以理性及感融的视角去关注,才能真正激起孩子对文化的渴望。

当兴趣产生后,没有了阅读的欲望,于是,“择真而读,择善而读,择美而读”成了我们帮助孩子选择阅读材料的标准。另外,我们作为教师,仍需加强方法的引导。以同一种方式去阅读各种不同的资料也是当前的学生阅读中的问题之一。实际上,阅读的种类是种各样的,依据阅读动机和读物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探究性阅读、理解性阅读,评价性阅读,消遣性阅读、创造性阅读等,我们应根据不同读物内容的阅读目的,引领孩子选择合适的阅读方式。另外,在阅读中教师可以设计不同的任务情境,确立相应的话题。话题应把握几个原则:宜大不宜小,宜宽不宜窄,宜整不宜碎,宜少不宜多。尽量避免对错的区分、优劣的比照。比如,中高年级学生开始对人物传记感兴趣,可以设计这样的话题:选择一位你喜欢的人物,课下阅读有关材料,并对这一人物写下你的看法。

孩子的阅读增加了他们的“心灵能量”,而学会分享则让他们更加走向“人性”的深处。正是因为分享,使得阅读成为了一种快乐,其阅读心理中产生的是无法比拟的。分享如同瀑布落差产生的壮观,如同空气流动磨擦产生的凉风,给人的心灵以启迪,以震撼,这样,语文阅读便产生了自觉,自觉便造就了“心灵成长”。

三、启迪阅读,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小学语文教学课程范文3

关键词: 新课程标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合作学习

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存在逐渐僵化的问题,教师往往将知识“灌”给学生,缺少与学生之间的必要的沟通,这就需要教师通过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小学语文是一门相对比较自由的学科,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开发想象力,进行自我展示与表达的一个舞台,而合作学习的方式则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条件。我就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提出看法与建议。

一、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

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教学理念对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有了全新的定位,即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引导者的身份出现,时刻注意体现学生在课堂当中的主体地位。要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展示自己的空间,让学生能够在相对自由放松的环境中参与语文学习活动。对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活动而言,教学方式过于陈旧,学生主体地位被忽略,学生在课堂中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爱表现的热情被浇灭,这无疑对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起了阻碍作用。为了改变语文教学现状,教师应该紧随时代的脚步,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通过不断的探究实践改变教学方式适应现代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合作学习”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为教师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方案,因为合作学习不仅能够营造出相对自由愉悦的学习氛围,更能够为培养小学生的合作意识提供比较便利的途径。这值得教师进行深入的探究与思考。

二、合理划分小组,丰富课堂教学

合作学都是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活动的,进行合理分组就成为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关键。教师在进行互助学习小组分组步骤的时候,应该根据小学语文的学科特点和小学生的学习心理进行分组,因为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是相对比较自由的、轻松的,内容大都是生活中的写照,并且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不强,而且由于小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薄弱,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走神,无法集中注意力的情况,教师在进行分组的过程中就应该充分了解课堂中的每一个学生,将学生间的优势进行互补,组成一个能够相互促进的学习小组。只有将学习小组进行合理划分,才能够保证在语文课堂中进行合作学习的时候,有条不紊,稳中求进。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互动对于小学生而言是十分具有吸引力的,学生能够在小组之间运用在课堂上所获取的语文知识进行沟通交流,就是合作学习这种课堂学习方式的成功,也以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丰富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三、合理掌握时间,鼓励积极参与

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出现课堂教学任务无法完成的状况,这就对教师合理把握课堂时间提出了考验。实际上,小学语文的学习并不存在学识上的难度,主要是为了夯实学生语文素养的基底,为学生日后的语文学习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教师可以充分相信学生,将课堂放手交给学生,而教师则负责“穿针引线”的工作,但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给学生的学习时间提出限定。为了提高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合理掌握学习的时间对于提高学生合作学习能力是有帮助的。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会出现排斥心理,这时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与鼓励,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合作学习的过程当中。合作学习主要以小组学习的形式展开,这无疑就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便利,能够让学生乐于投入到语文课堂当中。

四、小组有效互评,建立互助机制

小学生的自我意识十分强烈,教师的评价有时会对学生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但是在语文课堂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课堂评价又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发散思维,改变传统的教师进行课堂评价的形式,进行学生之间的小组互评,建立新型的评价机制,这种新鲜事物的产生,是能够十分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小学生了解的兴趣的。在小组评价过程中,教师主要负责鼓励学生,而指出彼此问题的工作就交给小组成员,因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评价往往比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更能够让学生接受。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能够加深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印象,更能够提高学生进行表达交流的能力,这对于小学生而言是一种语文能力的培养。小组之间进行评价不仅是一种有效的评价机制的建立,更是进行合作学习的一种形式,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更在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

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已经不仅仅停留在为学生提供知识,夯实基础的层面上,它提出了更深层的要求,教师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合作学习的意识,为学生日后的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能力培养,这才是小学语文教学最终要达到的目的。很多教师提出合作学习的培养方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分享,学会合作,这对于小学生而言是一种十分难得的品质,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应该被更多的教育者应用到课堂教学中。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教学课程范文4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效率提高

作为一门艺术的课堂教学是一种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语文是学校教育基础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高低对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及素质教育的实施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确是普遍存在无效或低效教学的现象,因此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就成为了当前小学语文教育者需要积极探索的重要课题。本文就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各种表现进行了分析,然后对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具体对策进行了积极探索。

一、树立我是课堂小主人的思想意识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是树立新型课堂学生观的关键,是学生在课堂中当家作主的真实表现,课堂中,只要学生的自主地位落实了,他们就能积极思考问题,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因此,要想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就必须想方设法让他们摆脱,做课堂忠实听众,的思想束缚,用信任去开启学生的心灵,在课堂上安排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学*充分读文,运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感悟课文,提出问题,反复诵读课文,从文本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学生个人解决不了的问题,则小组合作$充分讨论、交流,保证学生人人动手、动口、动脑、人人有均等的学习机会,教师的精心设计,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发自内心地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培养他们自学的信心,牢固树立“我是课堂小主人”的思想意识。

二、捕捉精彩发言,引领学生触类旁通

课堂上,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发言,有些学生往往有独到的见解,因其思维特点与同学接近,其思维方式和所举事例,往往能引领其他同学敲开知识的大门,进而做到触类旁通。这些同学讲的时候,其它同学应认真倾听,才会有感同身受,或思考同学的思路与自己是否相同,而学会倾听也是学生会听课的重要标志,不但听教师讲,还要听同学讲,为了检测学生是否专心听讲,教师可采取复述、提问、背诵、概要、测查等方法来训练,此外,在理解课文的主旨之后,学生往往有自己的感悟,应该鼓励学生畅谈感悟,让学生积极发言,畅快地谈出自己的感受,会使学生学习探讨的兴趣倍增,学生想象丰富,联系生活谈感受,会拓展思维,做到触类旁通,将知识延伸到课外。

三、听说读写有机结合,动手动脑交替进行

学语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初级阶段,作为语文教学的基础,要从根本上抓好小学的语文教学,语文教学在小学时期更多地培养学生们的读、写等基本能力,而从小培养小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在聆听教师讲解之余,应鼓励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大胆质疑,只有对课堂所学的内容心领神会或积极思考时才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供师生探讨,而有时在讲读课或阅读课的间隙,可让学生齐读课文,在琅琅的读书声中既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可以提起学习的精气神,在掌握一些写作方法之后,模仿课文的小练笔会降低写作的难度,会将学习和运用有效结合,学生完成小练笔时,应结合本单元的学习,发挥创造力、完成习作,在学习生字时,往往都会矫正读音、分析字形、辨析字义,在分析之后,不妨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练习工整地书写,教师巡视,并矫正写字姿势,指导书写,这样动手动脑的结合,有利于提高识字的效率。此外,通过课外查阅资料来拓展思维,通过写读后感或小练笔来加深理解体会,表达读书的感悟,这种与课堂教学联系紧密的课外作业是教学的有效补充。

四、教师自身教学方式的改善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随着教师队伍的不断扩大,教学的方式也在逐渐变化,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远远无法赶上新时代的教学要求。对于语文教学而言,不再只是读与写的课堂,而更加需要发挥学生们的自我创造能力与想象能力,那么,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如何营造高效课堂,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效率对于每一位语文教师而言,都是一项挑战,我们要改善自身教学方式,进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首先,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们的学习能力,而不只是单纯知识的累计,因此,教师要有全新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上,以新颖的开课方式,如以一首诗歌作为开课的基础,将学生们的注意力引入教学课堂中。其次,互动式教学方式%教学是教与学的结合,有教就必须有学,也就是说,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最大程度地让学生们参与进来,例如:在学习《猎人海力布》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们进行朗读,朗读结束后,教师可以让一名学生以故事的形式给大家讲出来,这样学生们不仅觉得有趣,更是增加了学生的主动性,最后,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起到解疑与导向的作用,还是以故事性课文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进行互相提问的方式,各自解答,甚至也可以采用辩论的方式,实现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

五、结语

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既达成教学目标,又能让学生多学,这是广大语文教师一直在探究的课题。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加上长期的思考和观察,总结出一套提高课堂效率的方法,并将这一方法在本文中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以期为广大同仁提供一些参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的教师只注重用故事情节吸引学生,却忽视了课堂效率的提高,导致一节课下来,却没能把多少要求教给学生的知识传授出去。这也是语文教师不懂得提高课堂效率的原因。本文提出了四种方法,来帮助语文教师提高课堂效。

参考文献

[1]杨小忠.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之我见[J].学周刊,2013(26).

[2]曹利芳.浅析如何提高小学语文的课堂效率[J].学周刊,2012(27).

[3]吴延香.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之我见[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0(03).

小学语文教学课程范文5

关键词 小学语文;传统模式;新课程改革;教学策略

最近几年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已进入其瓶颈期,面临着进一步发展的巨大压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小学语文教学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只有采取改革变传统的口传身授为自主学习对小学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和知识的积累有重要意义。新课程要求用全新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学习,但就目前而言传统的教学方式仍旧控制着小学课堂而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也的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为了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用全新的精神肩负起明天的太阳。

一、传统模式下的的小学语文教学

1.传统的教学观念

完成课时规定的内容成了小学语文教学追求的基本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照本宣科,以完成教材规定内内容作为教师的基本任务,过分强调口传身授的传统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试教育模式下老师讲课为重点,学生主体参与成了次要内容。传统的教学观念落后而陈旧不适于新课改的要求。

2.传统的教学策略

以课本为主要参考,以课表内容为标准答案。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和学习思维得不到充分地发撒和扩展。老师在讲台上授课,学生按照课标要求完成现行的作业,学习过程枯燥无味,传统的教学策略单调而呆滞,学习效率不高,学习效果只能说是差强人意。

3.传统的教学结构

小学语文常常被教师认为是可操作性最强、可控制力最高的课程。只要按照规范来就能满足学习要求。教学结构就是教师、课本和学习三者轻易的搭配。单一的教学结构把学生死死的限制在课堂上课本中,对学生造成了极大的束缚。学生掌握知识主要靠死记硬背,形式非常的不灵活。

4.传统的师生关系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小学语文课堂,老师是主体学生被放置在次要位置,本末倒置的师生关系下,学生对老师产生敬畏,说一是一言听计从,不敢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念。为防止课堂过于活跃老师们一味的追赶进度给学生学习造成了思想上的压力。

二、基于新课程改革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新课程改革打破了传统教学的禁锢模式,要求小学语文课堂要有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不仅仅是老师主动讲还要学生主动听,主动去思考和提问。从而真正的做到传到授业解惑,使小学语文教育迸发出思维的火花。新课程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以下几点要求:

1.建立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新课程要求改变传统的师生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接受为主动的学习。建立学习兴趣成了诱导学生学习语文的关键。教师应该多加留意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感兴趣的知识话题,增加与文学系的益智性和趣味性,让小学生对所学内容能够有所理解,达到寓教于乐,快乐学习的目的。

2.加大信息搜集,创新教学过程

新课程下,小学语文不仅仅是识字学词那么简单,而需要更加具有综合性。例如,教师在课文《爱心树》备课过程中应更加注意相关信息的搜集,如一些社会上的爱心现象和好人好事或感动中国人物等,这样可以丰富课堂知识,不断地对书本内容进行创新性整合,从课本到实践培养小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和对课本知识的引申思考。改革传统按部就班的教学过程,在实际的课程教学中要不断地推陈出新,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3.提升举例频率,提高质疑能力

小学生的理解力毕竟有限,本本话的学习对小学生语文知识的获得没有多大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提升举例频率,将比较模糊的概念通过例子浅显易懂的表达出来,使小学生能够切身的体会到语文学习的目的。教师在举例过程中要将课本知识与时下热点的问题结合起来,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语文的热情。如在课文《我是什么》中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有疑问才有进步,使学生具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活跃思维,使小学生能够理解语文学习的重要性。

三、结束语

小学生是未来的栋梁,是国家培育的重点,语文学习能够丰富小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对这个世界有更深刻的理解。新课程改革是符合时代要求的,是能够激发教师和学生创新思维的。改变传统模式下的语文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可以让学生灵活的运用知识,提高学习的质量,更好的为素质教育服务。因此,大胆创新,丰富小学语文课堂,活跃学生思维,加大对小学语文教学新课程改革力度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陈增.浅析小学语文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教学[J].读与写,2012.

[2]张红书.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浅析[J].中华少年,2012.

[3]李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10(3).

小学语文教学课程范文6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教学;师生关系;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4-124-01

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随着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小学语文教师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现行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方式已明显滞后,因此对小学教学的改革应从本课程的建设、教学方式方法上进行改革。在教学实践中,我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在学习中总结,在实践中锻炼,努力探索新课程改革的方方面面,下面我想结合自身的教学谈谈几点看法:

一、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要彻底打破“我讲你听”、“我教你学”的陈旧的教学观念,就要真正树立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学生是课堂教学的真正主人,教师要实现角色转换,由指挥者变为指导者,要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实现与学生平等交谈、平等对话。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和谐的氛围中,通过自己读书、自己动脑、自己体会来了解课文内容,教师的指导作用是潜移默化的——学生忽然间觉得自己把书读懂了,但没觉得是老师在帮助自己。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这也成为我们今后工作中努力的一个方向,不以成绩取人,善待每一个学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注重学习兴趣培养

语文学科本身就存在教学内容的广泛性及与生活的联系性,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适当注重在教学环节中设计一些富有情景性、生活性的教学内容。如课前5分钟说话训练、课堂口语交际、诗词朗诵、辩论、口头作文、讲故事等多种学习方式都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只要坚持灵活地运用这些方法一定会有效地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如结合口头作文,教师可设计“我是谁?”“假如我是……”“我去太空访问”等进行情景展演,让学生们动起来,思维活跃起来,使学生的口语表达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三、用先进的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

树立现代教育观念是教师素质的核心,是教师立教的根基和转变教师教育行为的先导。因此,教师必须从转变教育观念入手,使自己能自觉地成为符合新世纪要求的合格教师。教育思想观念是教师对教育以及教育工作过程中重要问题的认识和看法,保证了教育活动的科学性、合理性。教师要明确教学不仅是让学生对书本知识的认知,而是要提高思想觉悟,把小学生看成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从人才培养的高度面对教学,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四化建设需要人才是高素质的,高分低能根本不能融入社会的发展,小学教师要在学生的起步期就着重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让他们从小学会思考,学会学习,有自己的思维见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四、强调阅读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让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但在实际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侧重于分析课文内容,朗读训练往往被忽视,学生朗读课文时唱读、顿读、读错、读漏现象非常普遍,让人听了感觉很不舒服,就像机械完成任务一般,失去了课文朗读所带来的意境美、音韵美。为了正确指导学生朗读,激发学生的朗读感情,促进学生的朗读训练,教师可预设丰富多彩的朗读方式。一节课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我们可以进行自由读,给学生时间、自由,让他们尽情体验、表现,语调、语速、感情可以反复试读体会,不受集体约束。

五、开展课外实践活动

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之内,还应当充分拓展教学空间,将课外实践活动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教师可以从组织兴趣小组活动、开展语文学习竞赛和进行社会实践三个方面强化课外实践活动的辅助作用。首先是组织好兴趣小组活动。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学习兴趣和自身能力特点,开展相应的兴趣小组活动,如文学兴趣小组、古诗词研究小组等,满足学生的学习探究需求。其次是组织好与教学活动相关的竞赛。可以结合教学进度安排,开展课文背诵竞赛、读后感竞赛、口头小作文竞赛等,配合课堂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最后是组织社会实践,主要是带领学生参加一些公益活动,参观重要场馆等,通过这样的方式为作文教学积累素材,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六、改革教学评价模式

教学评价在语文教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改革教学评价模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成效具有重要的影响,教师应当注重这一方面的探究,从提高评价的全面性、体现评价的激励性和体现评价的差异性三个方面入手,提升评价质效。首先,教师应当提高教学评价全面性,改变知识性考核的单一模式,将语文能力发展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将语文能力培养目标进行细化与量化,折合成具体分值,采取“书面考试+平时考核”相结合的客观评价方式,较为全面地反映学生语文学习水平。其次,教师应当对学生开展分层次评价。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存在着差异性,这与客观因素具有相当关系,因此教师应当尊重这样的客观差异性,对学生进行分层考核,尤其是要注重对班级后进生进行单独考核,设计难度相对低一些的题型,兼顾学生的实际水平。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发展,转变教学观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埋下基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