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的概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自然灾害的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自然灾害的概念

自然灾害的概念范文1

关键词:防灾减灾;中学生;地理教学

地理教材中的有关自然灾害的内容很多,尤其是新教材,将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单独做为一节的内容讲述,其中就包括我们为防灾减灾的所做的措施,以及泥石流和地震的防护措施。地理课堂作为防灾减灾的主阵地,怎样在教学中渗透防灾减灾的内容,怎样提高学生防灾减灾的意识及在灾害中生存的能力,下面我们来谈谈我的看法:

一、深刻认识地理教学中进行防灾减灾教育的意义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主要有台风、地震、洪涝等灾害频发发生,严重威胁到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每年我们国家有成千上万受到自然灾害的威胁,也有上千人因自然灾害而死亡,直接经济损失上千亿元。可以说自然灾害猛于虎。面对灾害有效措施就是防灾减灾,学校中的防灾减灾工作是我们过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认为防灾减灾就应该在一直渗透于教学中。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我们平时就把防灾减灾的工作做实了,到了灾害时就能最大限度的保存自己的生命。

二、利用学科优势培养防灾减灾意识。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了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就会找学生谈话,告诉他这些不良的习惯,但是效果很一般。为什么呢?我总结出来就是没有让学生认识到这是不良的习惯,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意识。对于防灾减灾的工作,就必须让学生先有防灾减灾的意识,才能顺利的完成防灾减灾的工作。所以首先培养学生的意识。

马克思说过,物质决定意识。所以在教学中先让学生认识灾害这种物质。认识物质就是在教学中认识自然灾害的种类及会产生的危害。例如在《海陆变迁》中,我们讲到地震主要分布在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我们正处于地震带上,所以我国是个多地震的国家。这是就给学生加入地震的相关概念让学生从学术角度认识地震。弥补在生活中对地震不完全认识。然后在举例地震的危害,例如汶川地震,日本地震等,。在讲述《地形图的阅读》中,我们认识了山谷、山脊、陡崖等地形。在这些地形中易于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在《季风气候显著》中讲解我国水旱灾害。在教学中,充分的利用教材,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认识自然灾害种类及产生的危害,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自然灾害的意识,让他们认识到灾害的可怕,自己会想很多的抗灾办法。

三、掌握方法,提高防灾减灾的能力

当学生认识到自然灾害的可怕,他们自己会想很多的抗灾办法,但是这些抗灾的办法行不行,到底实用吗?这时,我们可以给学生讲解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及规律。可以根据灾害的规律检验我们的办法有用吗?例如,在讲地震时,结合地震波分为横波和纵波,因横波传播的快些,纵波传播得慢些但其破坏程度大的知识,让学生明白当地震发生时,如能在横波传来后(左右摇摆)纵波还没有到达的几分钟内迅速逃到空旷的地方就可以有效地降低人身损害;而且地震发生后往往有几次余震,那么第一次地震后他们就不会掉以轻心,保持警惕从而有效地减少余震带来的损害。另外,还要重视防范地震和地震求生的一些相关常识的了解。如常备地震应急包;就近躲避伏地待定;不要跳楼、乘电梯求生;尽快关闭电源、燃气;避离山坡海边不急回家;保存体力伺机求救等,以提高学生防震减灾的能力。

实践证明,掌握一些防震减灾措施能够提高社会的防震减灾和地震应急的能力,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防灾避灾的意识和技能。如:在汶川大地震中,四川安县桑枣中学师生震后1分36秒成功疏散,无一伤亡。

四、组织课外活动,拓宽教育渠道

在我国发生的自然灾害中,有灾害本身造成的灾难,也有人为造成的灾难。为了减少灾害人为伤害,结合我们当地的实际情况,在地理二课中,我们开展了防地震演练。实战演练是最好的防灾教育,将我们课堂中的知识延伸到了课外,同过演练提高了学生的自救能力。要求同过训练,锻炼学生的应急能力和应急素质。

自然灾害的概念范文2

一、为落实课程标准,学习各种自然灾害,教材必须要进行重新整合

自然灾害的成因、分布、危害、防治措施、树立减灾观是学习各种自然灾害永恒的主题,所以必须按此思路进行重新整合,否则,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掌握。

课程标准对选修课程学习顺序不做具体规定,选修课程可以在必修课之前、之后或者同时开设,因而教师的教学空间很大,不必拘泥于具体知识点进行教学,这将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开展创造性的教学活动。

这需要老师下大气力进行教学设计。

二、选修和必修、区域地理部分藕断丝仍连,必修内容是通向选修的桥梁

选修中大量的知识和必修相连,所以他们看起来是断了,其实丝是相连的。

比如:有关地震的知识,要涉及到了必修教材当中的相当一些内容:地震波、板块构造学说、分布及成因、地质构造、“3S”技术等等;洪水、涝渍、风暴潮等水文灾害要用海陆位置、地形地势、大气降水的时空分布、天气系统、、人口分布、经济发展等等;台风要用的低压气旋;干旱、旱灾也要用到降水的分布、各种天气系统等等;沙尘暴、寒潮要用到天气系统的冷锋、冷高压等等;

教师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准确领会课程精神,仔细研究学习必修课内容标准和选修5的内容标准,并将选修5与必修课内容标准进行对接,比如必修1的天气系统的相关内容与选修5的分析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这一教学内容的对接。地质灾害要用到地形地势、地质构造、人类活动等等;生物灾害要涉及到中国、世界的种植业、林业、牧业分布等等;……

学生已有的知识是桥梁,这个桥梁的搭建关系到各种自然灾害的成因、分布等知识的学习。因此学好、教好必修课是学习选修的重要基础条件。

三、教师大量的特别是学生熟悉的、身边的例子,做到旁征博引,对比分析

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海地、智利、日本、等地地震、海啸等许多案例数字的比较,让学生从具体的实际数字当中体会地震的特点,影响地震,产生危害的因素等来分析问题,课堂在学生的感慨、震撼中进行、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让学生感觉地理就在身边。

这需要老师时刻关注灾害的地理时事、进行大量的知识储备,为教学提供好的素材。

三、别拿豆包不当干粮,高考对选修要求也很严格、规范

因为自然灾害很多知识都和必修地理分不开,所以就是我不学,我还能答题,但是要想得高分,不容易。自然灾害尽管看似简单,但是绝对不能掉以轻心,概念、机制、原因、准确性、科学性的描述,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绝对不能满足,也绝对不能让学生满足于我了解了。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要严格、规范。

四、树立正确的减灾观——选修五学习的理念

课程标准当赋于地理一个非常基本的理念,就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这两个理念来讲,或许没有体现在我们具体的高考的试卷当中,但是他对终生发展是有利的。我们的教学是不是仅仅就是围绕着高考,无论我们的课时多么紧,你都不要忽略选修五教学,不能忽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减灾观。

自然灾害的概念范文3

一、深挖教材,把初中地理课本中的自然灾害内容讲清、讲透

初中地理中有很多自然灾害,但它是零散的,不系统,有时一笔带过,也不是考试的重点,学生根本不了解它是如何产生,分布在那里,会带来那些危害,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深挖教材,把自然灾害产生的原因、分布、危害讲清、讲透。如七年级地理下册中讲到印度的气候为热带季风,经常发生水旱灾害,给农业生产带来及大危害。学生不知道季风是如何产生、性质如何,如何预防。因此教师在讲到印度的气候时,把季风是由于海陆热力差异形成,也就是说印度背靠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面对较大的洋印度洋,冬季时陆地气温低,空气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区,海洋气温高,空气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区,风由高压吹向低压区,即风由陆地吹向海洋,气流干燥,降水少;夏季时陆地气温高,空气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区,而海洋气温低,空气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区,风由高压区吹向低压区,即风由海洋吹向陆地,气流湿润,降水多。这时教师在讲什么是季风,季风分为冬季风和下季风,它的性质不同,学生容易理解。紧接着教时讲季风进退规律的反常,也就是夏季风(西南风)进退规律的反常,西南季风强,来的早,退的晚,雨季长,水灾;西南季风弱,来的晚,退的早,雨季短,降水少,旱灾。在画印度季风示意图,让学生理解印度的水旱灾害,这样学生对印度的水旱灾害理解较深。

二、利用初中地理教材中的活动内容,分析自然灾害的形成、分布及带来的危害,最终达到减灾防灾的目的

如七年级下册地理课本中讲到日本,活动设计了这样的内容,读图说明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及减灾措施。教师引导学生读图,找到日本,然后分析日本位于那两大板块之间,这两大板块容易碰撞、挤压,所以多火山、地震。然后教师展示全球六大板分布图,让学生找出六大板块的边界,看世界的火上、地震多分布在那里,找出世界的两大地震带,分析地震的成因及分布。教师展示5.12地震的图片,让学生自己体验地震的危害及造成的损失。

三、利用新闻联播了解自然灾害的形成、分布及危害

近两天,电视台播出台风彩虹最新消息:4日,台风“彩虹”外围环流触发了小尺度龙卷风,截至今天上午十点,共造成6人死亡,215人受伤。龙卷风还导致佛山大面积停电,其中海珠番禺大片街道社区停水停电、交通灯失灵、停车场拥堵。学生通过收听新闻,了解台风,分析台风如何形成,并说出台风的概念,并结合图说出台风的移动路径并分析其成因,造成的危害及减灾措施。主要危害:掀翻船只,拔树倒房,江河决堤,水库溃坝,形成洪灾,破坏海堤、港口,造成人员伤亡;主要危害地区:东南亚,我国东南沿海,日本南部。

四、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如暴雨、冰雹等自然现象,对学生进行自然灾害教育

每到夏季,商洛就会出现暴雨及冰雹,学生习以为常,并不奇怪,他们并不知道暴雨及冰雹对人类的危害。如果突降暴雨或冰雹后,教师要抓住这以实际,及时对学生进行教育,知道冰雹是夏季或春夏之交最为常见的自然现象。它是地表的水被太阳曝晒气化,然后上升到了空中,许许多多的水蒸气在一起,凝聚成云,遇到冷空气液化,以空气中的尘埃为凝结核,形成雨滴,越来越大,多了云托不住,就下雨了,要是遇到冷空气而没有凝结核,水蒸气就凝结成冰或雪,就是下雪了,如果温度急剧下降,就会结成较大的冰团,也就是冰雹。中国除广东、湖南、湖北、福建、江西等省冰雹较少外,各地每年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雹?摹S绕涫潜狈降纳角?及丘陵地区,地形复杂,天气多变,冰雹多,受害重,对农业危害很大。猛烈的冰雹打毁庄稼,损坏房屋,人被砸伤、牲畜被砸死的情况也常常发生;特大的冰雹甚至比柚子还大,会致人死亡、毁坏大片农田和树木、摧毁建筑物和车辆等。具有强大的杀伤力。雹灾是中国严重灾害之一。

五、带领学生野外参观,了解滑坡、塌方、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对学生进行灾害教育

自然灾害的概念范文4

关键词:认知结构;学习兴趣;《自然灾害与防治》教材编写

20世纪以来,课程专家、学科专家、教材编写人员都曾对地理教材的编写应体现学科中心、社会中心、还是学生中心争论不休。今天看来,无论是学科本位、社会本位还是以学生为中心,都过分强调了一方而忽视了另两方,科学的方法应是在考虑教学实际的前提下,在教材编写中寻求学科、社会和学生发展之间的最佳平衡点。[1]纵观我国高中地理教材的编写,其指导思想清晰地体现为从注重“知识内容的系统性”到注重“人地关系”,再到注重“可持续发展”三个阶段,由“学科本位”到“社会本位”的演变趋势明显可见。然而至今为止,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编写思想尽管时有学者提出,但仍旧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致使我国高中地理教材编写思想的重心严重偏向于学科本位与社会本位,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天平被高高翘起。时至今日,在素质教育的号召下,课程和教材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如何把握契机,让“以学生发展为本”在我国高中地理教材的编写思想中占据一席之地,成为教材编写工作面临的问题之一。

依据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我国高中地理课的开设将由三门必修课和七门选修课组成,本文拟以其中一门选修课《自然灾害与防治》为例,探讨教材编写过程中如何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编写思想。

一、研究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一)“以学生发展为本”思想的理论基础

“以学生发展为本”思想的内涵和外延非常丰富,体现在教材编写上即要求必须围绕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学习兴趣展开。下面就从认知结构理论、认知过程理论以及学习兴趣理论这三方面分别对“以学生发展为本”思想进行理论梳理。

1.认知结构理论

认知结构的一般定义,就是学习者头脑中的知识结构,即知识结构通过内化在学习者头脑中所形成的观念的内容和组织。具体而言,认知结构就是一种具有主观能动性和开放性的、立体多层次的网状知识结构。如图1所示。[2](41)

图1 认知结构的结构示意

认知结构与知识结构的关系非常密切。认知结构就是主体内化了的知识结构,是知识结构在人脑中的主观反映。在持续的学习过程中,知识结构就是学习主体所认知的客观对象。而知识结构又是人类历史上科学成果的总结,是在一定程度上真实反映客观事物的自在结构。所以对认知主体来说,当他形成的认知结构与知识结构吻合度越高时,其认知结构的合理性也就越大。这就是有经验的教师在教学中总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按照知识结构的形式建构认知结构的原因。[3]

认知结构在人脑中的特殊组织形式以及它与知识结构的关系,决定了认知结构的性质──整体性和发展性。整体性在学习活动中表现为新的知识与原有知识的不断沟通,形成具有一定整体性和相对独立性的知识块。发展性是指随着学习过程的不断发生,当新的知识与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发生作用时,原有的认知结构发生变化,即得到丰富、扩大或形成新的更加完善的认知结构。[2](41)

认知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对认知结构中的内容作了创造性的分析,他称之为认知结构变量。奥苏伯尔认为这些认知结构变量对新知识的学习和保持起着决定性的影响,正是由于个体认知结构变量的差异才导致了学习者之间学习成绩的差异。这些变量主要包括认知结构中是否有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固定点、生长点)可利用(简称为观念的可利用性),新知识与原有观念的可辨别程度(简称为观念的可辨别性),以及原有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稳定性和清晰程度(简称为观念的稳定性)。[4](51)只有当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具备了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和稳定性之后,这样的认知结构才能称得上是良好的认知结构。

对认知结构的重视是现代认知结构学派理论家的一个共有的显著特征。他们将由对教师教的研究转向对学生学的研究,把学生作为研究的中心。对认知结构的阐述包含的理论前提就是,学生才是决定学习到什么的关键和直接因素。而对学生的研究又以对学生认知结构的研究为起点,这些理论家认为,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是学习的核心任务,已经形成的良好的认知结构是后继学习的核心条件。[5]正如奥苏伯尔在他的《教育心理学:认知观点》一书的扉页上写道:“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会说,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

2.认知过程理论

认知过程就是知识获得的过程,是知识结构通过主体内化为认识结构的过程。在认知过程的问题上,皮亚杰认为认知既不是主体对客体的简单描写,也不是主体内部预先形成的结构的简单展开,而是主体与客体在不断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建构的学习过程。这种学习过程被奥苏伯尔大致分为三类:下位学习、并列结合学习和上位学习。下位学习是当新知识的包摄水平低于原有知识的包摄水平时,新知识就很容易被理解并接受、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的学习过程。上位学习是指原有知识的包摄水平低于新知识的包摄水平时,原有的认知结构必须进行大的调整和改造,以纳入新知识的学习过程。并列结合学习则是在原有知识与新知识的包摄水平相当的情况下的学习过程。这三种学习过程都需要原有认知结构的调整甚至改造,从而形成更加完善、合理的新的认知结构。一般认为,下位学习较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容易些,因为认知结构是按包摄水平的高低进行组织的,包摄水平最高的概念位于最顶层。研究表明,当学习者学习一个完全不熟悉的学科知识时,从已知的、较一般的整体中分化出细节,比从已知的细节中概括整体更容易接受。[4](54)

3.学习兴趣理论

现代认知学派理论家对学生的研究除了研究学生的认知结构、认知过程等之外,还牵涉到学生认知过程得以展开的支持系统如情感、意志、动机等。如,奥苏伯尔就非常重视学习过程中学习动机的作用,明确指出了“学习与动机之间的关系是典型的相辅相成的关系,绝非是一种单向性的关系”,[4](54)他认为“动机因素虽不能直接参与新旧观念的相互作用,但它们通过加强努力和集中注意来影响新的学习”。[6](116)在诸多的动机因素中,学习兴趣是促进认知过程的重要动机之一。另一位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指出,一般按照个人自己的兴趣和认知结构组织起来的知识,乃是最有希望在记忆中提取的知识。[2](43)这与我国的传统观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本质上一致,对此本文就不再赘述了。

(二)研究方法

由于《自然灾害与防治》是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增设的选修课,所以该教材的编写没有相应的范例可以参照。这无疑给编写工作增加了难度,但同时也为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编写思想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为了准确把握当前我国高中学生对于《自然灾害与防治》课程的原有认知结构状况以及学习兴趣,本文在上述理论的基础上,结合2003年《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相应要求设计调查问卷,然后抽取北京市内不同层次的四所中学的若干名高中在校生为主要调查对象,并辅之以刚刚考入北京师范大学的137名来自不同省区的高中毕业生,于2003年10月至11月间进行问卷调查。在对这次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之后,本文结合“以学生发展为本”思想的理论基础,提出几点编写策略。

二、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思想的编写策略

(一)“查漏补缺、纠正偏差”的编写策略

由于学生认知结构中的信息主要以语义方式表征,顺序性被淡化,加之遗忘规律的作用,以及原有知识储备的不足,学生的认知结构往往不够完备,系统性较差,[7]有时甚至出现偏差。因而所谓“查漏补缺、纠正偏差”的编写策略,即是指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和学习兴趣出发,以知识结构为准绳,以建构良好的认知结构为目标,查漏补缺,纠正偏差,从而达到补充、完善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目的。

例如,在调查问卷中本文将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几个主要基本知识点设计成七个问题,调查学生对这些内容想了解的程度。这七个问题依次是:A.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B.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造成的影响;C.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D.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E.我国的防灾、减灾政策;F.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G.自然灾害的应对方法或应急措施等。统计结果如图2所示。

图2 基本知识点的学习兴趣调查结果

从图2可以看出,“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造成的影响”是学生较为感兴趣的知识点,然而对学生相关内容的认知结构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只能认识到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造成的负面影响(如图3所示),因此有必要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一些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造成的积极影响,以免学生产生过于消极、偏激的观点,不利于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此外,还有“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我国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自然灾害的应对方法或应急措施”等知识点,尽管学生都较为感兴趣,但调查结果显示,他们的认知结构中均存在缺陷,在教材编写时,应当注意加以完善。

图3 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学生之间的认知结构差异,尤其是在全国范围内,各地区学生之间的认知结构水平更不可能整齐划一,所以为了给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进一步学习的条件,也即为了进一步完善这部分学生的认知结构,可以在教材编写时安插一些“自学园地”“阅读材料”,适当地提高难度,拓展知识面,以此来增加教材的弹性,以供那些有更高学习要求的学生深入理解、学习。

(二)“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编写策略

为了使《自然灾害与防治》教材的编写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本文提出几点编写方法,并以课程标准中要求掌握的几种自然灾害的调查结果为例加以说明。

转贴于 依据课程标准,本文选取九种自然灾害──旱灾、寒潮、台风、地震、滑坡、泥石流、洪涝、虫灾、鼠灾等,让学生进行选择归类,即要求学生将这九种自然灾害按照自己的熟悉程度分成三类:Ⅰ.非常了解或有切身体验的灾害类型;Ⅱ.只知道一点或只听说过名称的灾害类型;Ⅲ.从来没有听说过的灾害类型。通过用分类统计的方法对答卷进行统计,结果如图4所示。

图4 主要自然灾种的认知程度调查结果

从图4可以得出,学生非常了解或有切身体验的灾害类型大致有三个:地震、洪涝和旱灾;而寒潮和滑坡是从未听过的灾害类型中所选人数最多的两个;其余的自然灾害如泥石流、台风、虫鼠害等可以归入“只知道一点或只听说过名称”的一类中去。为配合认知结构状况的调查,本文又将每种自然灾害的知识内容分为四个部分:A.理论知识;B.灾害案例;C.灾害防治;D.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应对突发性灾害。然后让学生进行自由选择,得出结果如图5所示。

图5 九种自然灾害的学习兴趣调查结果

从图5可以看出,在各个灾种的这四部分内容中,学生最感兴趣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应对突发性灾害,平均35%的学生表示出兴趣。对于旱灾、洪涝以及虫鼠害这几个灾种,学生对灾害防治的兴趣也相对比较浓厚。这种结果反映出学生对实用性知识的重视。

在了解了学生的认知程度及学习兴趣之后,从上文所述的认知结构理论和认知过程理论出发,提出以下四点编写方法。

1.“下位学习”的编写方法

依据认知过程中下位学习较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容易的观点,本文建议应选择包摄水平较高的内容或知识点,将其放在重要位置。以九种自然灾害为例,这种编写方法较适用于地震、洪涝、旱灾等学生比较熟悉的灾种。如在讲解旱灾时,可以由“干旱”这个包摄水平较高且学生也颇为熟悉的概念引出“旱灾”的概念,进而区别二者的差异。

2.“固定点、生长点”的编写方法

找出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比较稳定清晰的固定点、生长点,例如,学生已掌握的知识理论、有切身感受的生活经验等,以此为“脚手架”展开新知识的学习。这种编写方法比较适合如泥石流、台风、虫鼠害等学生只是听说过但并不熟悉的灾种。以台风为例,“台风”一词最先源于中国,顾名思义应与“台湾的风”涵义相近,那么这正可以说明,台风是盛行于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的一种气象灾害,然后再展开详细讲解。这样以“台风”的名称作为固定点,就可以引出台风的多发灾害区来。

3.“先行组织者”的编写方法

当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没有可以作为固定点、生长点的知识内容时,要设计“先行组织者”。所谓“先行组织者”是指先于学习任务本身而呈现给学生的引导性材料,其包摄水平高于新知识,同时又能与原有认知结构相联系,为新的学习提供固着点,成为架设新旧知识之间的桥梁。[6](116)这种编写方法对于学生较为陌生的灾种比较适用,例如寒潮、滑坡等。仔细观察图5可以发现,对于寒潮、滑坡等学生比较陌生的灾种,除了想了解日常生活中如何避灾之外,学生的兴趣还稍稍偏重于灾害案例。其实许多教学经验表明,案例是教材中对师生最有吸引力的内容,[8]而且采用典型案例说明地理基本原理,可以避免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对地理事物的机械记忆,使活生生的地理事物变得枯燥无味,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有鉴于此,可以以灾害案例作为先行组织者呈现于主体课文之前,加强案例的分析力度,以此作为新旧知识的联结点。

4.“知识块”的编写方法

认知结构的整体性特点要求在编写教材时应尽可能地保证知识的相对完整性和独立性,即把描述某一概念的知识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以有利于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关于该概念的知识块,从而形成认知结构中有一定清晰度的固定点。[2](44)例如,在上述九种灾种的理论知识、灾害案例、灾害防治以及日常生活中如何应对突发性灾害这四部分内容中,学生普遍最感兴趣的是最后一部分内容。因此,可以利用“知识块”的编写方法,将这部分内容单独设成一个单元加以讲解,以便形成“知识块”,增强知识的整体性。

(三)“图文并举、互为补充”的编写策略

一般来说,地理教材的内容可以由三个子系统构成──课文系统、图像系统和作业系统。[9]为了避免被“偏文废图”的传统模式所束缚,笔者对“《灾害》教材的编写如何打破这种传统模式”的问题进行了认真思考。下面仍以上文中提到的七个基本知识点为例,进行初步讨论。

在调查问卷中,本文曾就学生最感兴趣的信息传达方式进行调查,以期教材编写能够达到最佳的知识表达效果。所谓信息传达方式,对于地理教材而言,主要有文字说明与图像展示两种,而图像展示一般应包括地图、景观图、示意图、关联图、统计图表、卫星图片以及漫画等种类。以七个基本知识点为例,学生最感兴趣的信息传达方式的调查结果如图6所示。

图6 七个基本知识点的信息传达方式调查结果

(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意义与图2相同)

总的来说,学生最感兴趣的信息传达方式应为图像展示。在七个基本知识点中,有六个知识点图像展示的选择人数达到了学生总选择人数的一半甚至更多,其中“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这一比例已达到了67%。这种结果正可以说明在当代各国地理教材的图文比例中,为什么图的分量日趋加重,甚至有取代文字而占据教材主体地位的趋势。

然而,尽管总体上说学生最感兴趣的信息传达方式是图像展示,但就每一个知识点而言,学生对图像的要求是不同的。要求最高的当属“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造成的影响”以及“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等内容。对于此类知识,用图像展示的效果确实会优于文字表述。不过仍需强调的是,在教材中调配文字与图像的比例关系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自己最愿意以何种方式获取知识,唯有如此,才能选择最优的信息传达方式,找出最合适的图文搭配比例。而且对于图像的选择也应当慎重,应尽量挑选信息含量丰富、表义清晰的图像。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文字系统与图像系统相辅相成、和谐统一的目的。

三、结论与讨论

本文在对学生的认知程度及学习兴趣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结合认知结构理论、认知过程理论以及学习兴趣理论,提出三点《自然灾害与防治》教材的编写策略,即“查漏补缺、纠正偏差”的编写策略,“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编写策略,以及“图文并举、互为补充”的编写策略。其中,“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编写策略又包括“下位学习”“固定点、生长点”“先行组织者”和“知识块”等四种编写方法。按照本文所提出的编写策略来组织《自然灾害与防治》教材的内容结构,看似比较凌乱,与我国地理教材内容结构的传统模式──先是概述,然后陈述论点、论据,环环紧扣,周密严谨──格格不入,但是这样以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学习兴趣为切入点编写教材,恰恰可以体现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编写思想。在这一点上,香港(文达版)高中地理教材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范例。文达版教材力图突破传统模式,不强调学科的系统性,它的内容结构难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有时由近及远,由部分进入整体,而有时又反其道而行之。文达版教材的经验启示我们,可以灵活编排教材的内容结构,使之呈现多元化的趋势。[10]

然而由于水平有限,本文的探讨还很粗浅,并且存在不少问题,比如调查问卷的样本容量问题。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基础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面向全体学生是编写教材的基本出发点。[11]那么在进行《自然灾害与防治》教材的问卷调查时,若全及总体就应该是我国的全体高中学生。但是由于条件限制,本文所抽取的样本大部分来自北京,而且剩余样本也是考入重点大学的高中毕业生,其代表性会有所降低。此外,地理教材的编写本应寻求学科体系、社会需求以及学生特点此三者的最佳平衡点,而本文只是讨论了教材编写过程中如何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一思想,至于怎样才能做到学科、社会、学生的三者平衡,还需留待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季禾,常学勤. 从新编高中地理教材看教学思想改革[J].教学与管理,1999,(12):58—59.

[2]刘斌. 认知结构及其教学建构[J].中国教育学刊,1998,(5):40—44.

[3]孙锡凤,陈燕. 浅谈知识结构对促进认知结构发展的教学意义[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1,(Z2):7—10.

[4]何先友,莫雷. 奥苏伯尔论认知结构、知识获得与课堂教学模式[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50—56.

[5]毛景焕,李蓓春. 认知结构理论的教学设计原理初探[J].外国教育研究,2000,(4):10—13.

[6]庞雪群. 奥苏伯尔的认知结构同化学习理论在我国教学改革中的现实意义[J].广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0(3):113—116.

[7]郑文红,教学中应注重学生认知结构的建构[J].当代教育科学,2003,(9):53.

[8]王丽. 对新编高中地理(必修)教材试教后的认识[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1999,(4):31—33.

[9]晁卫华. 高中地理新旧教材作业系统比较[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1998,(10):18—19.

自然灾害的概念范文5

1.极端性气候趋于频繁

进入21世纪以来,全世界各种自然灾害频繁,以2007年为例:英国夏季出现200年一遇的特大暴雨和60年一遇的洪水;南亚夏季高温达51.6℃,意大利和美国西海岸都出现45℃以上的高温;在海湾地区,历年极少见到的强热带风暴“古努”6月在卡塔尔登陆;11月超强热带风暴“锡德”孟加拉登陆,造成3400余人死亡。在中国:2月28日在新疆,从乌鲁木齐开往阿克苏的旅客列车被14级大风(风速41.8m/s)吹翻;在淮河流域6月下旬到7月底连续降雨,出现了自1954年以来的最大洪水;重庆沙坪坝区7月17日24小时降雨266.6mm;济南,7月18日降雨151mm;福州夏季有32天的气温超过35℃;上海气温35℃以上的连续多日;都是有气象记录以来罕见。在部分地区高温持续的同时,江南和华南大部分地区干旱,东北和内蒙古地区夏季出现严重干旱。另外龙卷风和雷暴等特殊天气事件多发,造成多起人员死亡,2007年,因雷击死亡人数已经达676人。

根据紧急灾难数据库记载,2008年全世界发生321次自然灾害(其中80%~90%与气候恶化有关),死亡23.6万人,受灾人口达21.1亿,经济损失1800亿美元,是2000~2007年年均值的2倍。其中1月10日~2月2日,中国南方地区出现四次大面积低温雨雪冰冻过程,受其影响有19个省、市、区受灾。此期间全国累计23万公里公路被迫封闭,8.2万公里公路损毁;湖南郴州的输电塔倒塌,压倒京广铁路的输电线,使京广线和沪昆铁路部分区段停运,受灾期间正值2008年春节前后,部分省市交通受到严重影响。全国13个省、市、区的2.7万条输电线路断线,严重影响当地的社会生活,成为2008年年初全国乃至全世界关注的事件。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随着地面和海洋上空气温升高,大气环流中的不稳定因素增加,极端性天气事件发生的次数和强度都会增加。

2.中国大陆地震活动宁静期即将结束,下一轮地震活跃期即将开始

中国地处欧亚大陆板块的东南部,在欧亚大陆板块和太平洋板块、菲律宾板块的交汇处,受喜马拉雅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的影响,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地震活跃区分布广泛,是世界上遭受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中国所有省(市、区)都发生过5级以上地震;。按中国地震烈度表的统计,基本烈度为7度以上区域面积为312万km2,占国土面积的32.5%,全国299个大中城市中有136个城市(其人口占全国城市人口的一半)的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以上;人口在50万以上的61个大城市中有33个(其人口占全国城市人口的54.1%)的地震基本烈度在7度以上。

中国从1900年到1994年共发生过1921次5级以上以上地震,平均每年18~20次。20世纪全世界共发生过7级及7级以上地震约1500次,约有1/10发生在中国境内;全世界陆地地震约有33%发生在中国大陆和台湾;中国发生的地震释放的能量约占全世界的35%。20世纪,全世界发生过震级≧8.5级的陆地地震3次,其中两次发生在中国(1920.12.16.宁夏海原,8.6级;1950.08.15.察隅,8.5级)。

根据对历史上发生地震的统计,中国的地震活动有活动相对强烈的活跃期(持续时间11~25年,此期间发生7级或7级以上地震的频度为1.25~2次/年)和宁静期(持续时间11~22年,此期间发生7级或7级以上地震的的频度为0.36~0.8次/年),每个活跃期都有强震活动相对活跃的区域。中国上一个活跃期是1988年~1999年,这12年内共发生7级和7级以上地震16次,主要活跃区域是台湾、云南和新疆的地震带。

从2000年开始中国进入地震宁静期,从2000年到2007年,中国发生过8级地震1次(2001.11.14.昆仑山口,8.1级),7级以上地震4次(其中3次在台湾及其附近海域)。从2003年~2007年,中国大陆已经连续5年没有发生7级及7级以上地震。按历史资料推断,从2000年开始的宁静期将在近期结束,2008年3月21日在新疆于田发生的7.3级地震及5月12日在四川汶川发生的8.0级地震标志中国重新进入地震活跃期。

由于地震是所有自然灾害中死亡人数最多的灾害,1950年以来,中国死于地震灾害的人数超过35万,其中唐山地震(1976.07.28.河北唐山,7.8级)死亡近24万人,是20世纪地震灾害死亡人数最多的灾难。同时地震也是社会恐怖心理最严重的灾害。随地震活跃期临近,必须有得当的应对措施。

3.中国历来是自然灾害频繁、灾害损失严重的国家

20世纪以来,全世界每年所发生的自然灾害都会使上万人丧生,而严重的自然灾害甚至可在短时间内夺去几十万人的生命,据不完全统计,20世纪发生的、一次死亡人数在万人以上的自然灾害约50次,而且每次受严重灾害影响的人数达万人以上。每年因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为200亿~1000亿美元。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的种类多而且频繁,灾害对公众和社会的危害强烈。严重的自然灾害不仅给公众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和生产力的破坏,也是产生社会动荡的原因之一。

20世纪全世界发生过四次死亡人数在10万以上的严重自然灾害,其中两次发生在中国。20世纪以来几乎每年都有比较严重的自然灾害发生。

根据民政部和国家气象中心的统计,中国气象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占所有自然灾害经济损失的71%,以下依次为:地震灾害,占8%;海洋灾害,占7%;农林和畜牧业的生物灾害,占6%;其他灾害(太阳活动和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等),占8%。1990年~2004年,每年由于气象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6%(台湾、香港、澳门未统计在内),往往一次台风就刮掉当年GDP的1%~3%。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的8级地震死亡6.9万人,经济损失8451亿元,约占2008年GDP的2.8%。

自然灾害最直接的后果是农作物减产、用于生产和生活的公众财产和设施受损(房屋、厂房和店铺的损坏和倒塌等)等经济损失。也会由于发生次生的灾害(如地震后的火灾,洪水后的瘟疫,干旱引发的森林火灾等)。由于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进步,自然灾害还影响到交通运输、水和电力的供应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29世纪50年代,中国每年因为自然灾害的损失平均为476亿元,90年代则增加到1000亿元以上;1998年由于长江流域和松花江流域的洪水,全年经济2978亿元;自然灾害总体偏轻的1999年,经济损失800亿员。进入21世纪后,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总体呈上升的趋势:2004年为1566亿元,2006年为1528亿元。2008年1月中旬~2月中旬中国南方的雨雪冰冻灾害就造成107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111亿元。

中国既是自然灾害严重的国家,同时也是自然灾害记录最完整的国家。从公元前18世纪以来,几乎无年不灾,有文字记载的2000多年以来,有记录的水灾约1600次;从公元前16世纪的夏桀五十二年到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BC)的3363年间共有3322次地震记录。在近四千年有文献记录的灾害中,水灾、旱灾和地震是发生频度最高,危害最严重的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的历史记录为灾害研究提供了条件。

4.中国的普通群众甚至地方官员对自然灾害的知识普遍匮乏

中国的灾害预防教育还相当落后,公众对自然灾害的知识相当匮乏。普遍的问题是各类学校里很少有关于预防自然灾害的系统教育,公众普遍缺乏有关自然灾害防御和灾害救助的知识。特别是,中国农村人口比例大,居住分散,交通和通讯落后,居民知识水平有限,预防和抗御自然灾害的知识极为匮乏。即使是在城市,居民社区的预防和抗御灾害的教育往往流于形式,仅限于散发宣传材料,没有相关的专业知识教育,更没有像美国的佛罗里达州那样每年定期进行抗御热带风暴的演习和像日本那样定期的应对地震灾害的教育和演习。特别要提到的是,作为公共信息传播的媒体对自然灾害这样影响公众生命安全的重要事件,在日常的关注程度上,在宣传的广泛和深入程度上,在宣传的技术上都十分不够。在严重灾害发生时,及时、充分向公众公告有关信息做得非常不够,与之形成反差的是,在某些时段,有关地震的谣言,有关SARS疫病的传闻则不胫而走。在灾害发生后媒体宣传介绍各种简单适用的抗御灾害的知识(例如,如何抗御低温、预防长期旅途中的精神障碍、在拥堵的公路上的司机和人群如何自救等)则非常不够。

由于公众抗御灾害的知识匮乏,使灾害发生时相当多的公众无所措,例如2007年5月23日,重庆开县某乡村小学在雷击事故中死亡7人,受伤44人。究其原因,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防灾知识匮乏,教室没有避雷设施。还有人在雷击发生时躲避位置不当(在大树下)。再例如,每年钱塘江中秋节后观潮,不顾安全规定,超越警戒线而被潮水冲走的事件几乎年年发生。

而政府官员由于在自然灾害面前缺乏正确的应对措施则会带来更严重的后果。例如2005年10月2日,当年第19号台风“龙王”在福建登陆,福州连续7日大雨,而地方政府决策者没有及时腾空水库,山洪泻下时,致使155人死亡,经济损失155亿元。2007年,有部分人认为,长江流域将出现类似1998年的全流域大洪水,又由于6月汛期开始时的几场大雨误导,于是匆忙放空了水库的存水,其结果是连续数十天干旱,由于水库的“保命水”已被放空,致使人畜饮水都发生困难。

5.自然灾害的教育应该被列在重要位置

鉴于20世纪后期,全世界自然灾害频繁,给人类带来灾难日趋严重的背景下(每年死亡万人以上,经济损失250~1000亿美元)1984年7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长弗兰克?普雷斯提出,由联合国组织在全世界范围内开展目的是减轻自然灾害对人类危害的、为期10年的活动。1987年42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决定从1900年到1999年在全世界开展“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

(InternationalDecadeforNaturalDissasterReduction,缩写为IDNDR,中文简称“国际减灾十年”)。在该活动中,教育计划列为重要内容,除了对公众的减灾知识普及和教育外,特别提出:针对减轻自然灾害设置专门的大学课程。1999年在“国际减灾十年”结束后,联合国第54届大会通过决议,决定从2000年起,将减灾作为长期的、战略的行动持续开展下去,并规定每年十月的第二个星期三,作为“国际减灾日”,每年的减灾日都有特定的主题,2006年的主题是:减灾始于学校,2007年的主题是:防灾,教育和青年。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国际减灾十年”不仅关注自然灾害发生的机理研究和抗御对策等自然科学、技术手段和相关的经济学方面的问题,还特别注重“探讨不同文化基础对自然灾害的反应”,以及“不同社会文化条件下,可以接受的灾害的危险性水平和选择减灾的对策”(例如,由于传统的习惯和文化背景,某些人群不愿意甚至拒绝从容易发生灾害的地区迁出)这显然是重视对自然灾害认识和抗御的人文科学背景。

二、国内外有关自然灾害的教育和知识普及情况及建议

据悉:几年前,美国的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著名大学先后开设了有关自然灾害的公共课程,选修该门课程的人数随开设年数增加很快,从初期的二十几人,到近期,选修该课程的人数已经超过200人。

在中国,2004年陈颙院士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开设了《新闻中的自然灾害》(NaturalDisasterontheNews);2005年该课程名称为《自然灾害中的物理学》,力图从能量变化的角度说明各种自然灾害发生的机理和特征。同期,北京师范大学的史培军教授也在讲授类似课程。近日媒体报道,北京大学环境工程学院与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宣教中心联合开设《气候变化》课程,并对其他大学开放。应该说,这都是新的开始。

国外相应课程有印刷版和电子版的教材,但是自然灾害的史料和实例则几乎全部是西方国家的案例,而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东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实例很少。为此,陈颙院士和史培军教授编写了《自然灾害》一书,是一本图文并茂,内容生动的,一改以往中国高等学校教材在形式上“生、冷、硬、涩”的面貌,做到了编著者希望的“知识性和实用性并重”。而且视野开阔,思路灵活,因而比一般的教科书更能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为此,应该延续陈顒等人的思路,编辑出版一本在对自然灾害的认识上,更为广泛;在内容扩展上则更兼顾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在实例及图片选择上,更结合中国和现代的教学参考书。

应该明确,更进一步的普及有关自然灾害和危机应对的知识,是学校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而且应该明确:减灾始于学校,使公众,特别是大学生和研究生有比较深入的关于自然灾害和应对灾害的必要知识,使大学生对自然灾害的认识既有历史感又有现实感;对现代社会的发展既有成就感,又有危机感,特别是培养大学生有超越职业训练以外的想像能力。

应该使每个学生明白地球和太阳系的一般知识,并在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时,对自然灾害的定义,分类,人类对自然灾害认识的历史等进行说明和讨论;对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环境灾害的形成机理,危害特征,空间和时间分布和重要案例给于介绍;并介绍自然灾害的预测预报及灾害救援的一般知识。

三、对自然灾害认识的出发点

本书在考察自然灾害问题上的基本出发点是:1)自然灾害毕竟是地球上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因此应该是有规律的,而既然有规律,就应该是可以认识的,当然,这种认识是有过程和阶段的。2)对自然灾害的治理,应该着重于预测,应该用“将自然灾害的危险减为最小”来代替“将自然灾害的损失减为最小”的减灾思路。

自然灾害的概念范文6

关键词:国际间 工程项目 安全风险 突发应对

随着我国建筑市场的完全开放、国际间的承包工程与劳务合作的增加、国际间承包工程业务的增多,我国建筑业在面临更大的国际市场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从国际承包工程风险的角度看,我们平时一般只注重工程施工生产中的风险,而对工程施工、生产安全风险以外的认识比较缺乏。比如一个工程,在上海实施与在国内其他城市实施或者到海外实施,我们对工程的安全认知角度会因为项目所在地的不同而不同。为保证自身的建筑企业在国际市场的成功拓展,如何进行国际工程项目的总承包管理尤其重要,而其中总承包项目的安全常态防范与突发应变措施更是项目实施成功的关键。

一、我国建筑项目在世界各国的分布现状

到目前为止,中国建筑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的项目已经遍布五大洲。据商务部官方统计,2010年,中国建筑公司在国际承包工程市场上完成的营业总额达到990多亿美元,累计完成营业总额达4356亿美元;2010年,签订的合同额达到1340多亿美元,累计签订合同额达7000亿美元;在外的项目数量超过450个,在外的工程建设人员超过32万,中国涉外的工程承包公司累计有3000多家。

总体而言,中国公司在海外的项目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相对较少。但近几年,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以后,发达国家的项目有所增加。比如上海建工,到目前为止,在欧洲、美国、非洲、亚洲、加勒比地区都有不少工程。在承建项目的国家中,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自然环境等,不同国家的总承包项目的安全防范对象与措施也就不完全相同。国际市场并不那么简单,风险识别很重要,同样一件事在国内可能不构成安全风险,而在国外则可能常常出现风险。简而言之,同样一件事在不同的环境下,由于认识它的角度不同,对它产生的境遇思维就可能完全不同。

二、国际建筑工程项目的主要风险

根据多年从事管理国际国内工程的经验,根据不同国家的习惯、文化和管理水平以及建筑公司的管理理念,一般可将安全风险进行以下几种分类:

(一)从可控与不可控的安全风险角度分

1、可控安全风险

包括建造全过程的生产操作安全风险、食品卫生安全风险、医疗保健安全风险、防火保卫安全风险、生活环境安全风险。

2、不可控安全风险

⑴ 自然灾害安全风险

国内各个不同区域的建筑公司对本地的自然灾害情况比较了解,而对自身区域以外的地方性自然灾害没有太多的概念。近几年,上海建工在国外的项目先后经历了地震、海啸、飓风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大家对自然灾害的认识才有所改变。上海建工在马尔代夫建造的外交部大楼项目,基础刚刚做好就遇上由于地震引起的印度洋海啸,海啸一来直接把整个工地给淹没了,造成很大损失。

⑵ 恐怖袭击安全风险

上海建工在巴基斯坦做瓜达尔港口项目,巴军方直接用坦克和装甲车将中国工程技术人员从机场送到工地,或者在装甲车上架上重机枪在前面为中国工程技术人员的车辆开路,在工地上也有全副武装的军警为我们警卫。尽管保护如此森严,但仍然发生中国监理工程师被炸死3人、重伤9人的事件。

⑶ 政府更迭、政治动荡、战乱安全风险

我们在国外的施工离不开当地的环境,政府更迭、政治动荡、战乱对我们施工影响特别大。像这次利比亚事件,中国公司在利比亚一共有188亿美元的合同,涉及18家公司,3万3千人。上海建工曾经考察过利比亚市场,利比亚国家很漂亮,地方大人口少,施工的硬条件非常理想,但从软环境看,政府更迭、政治动荡、战乱安全风险比较大,最终上海建工放弃了利比亚这个市场,也躲过了这次风险。

⑷ 外交风险

外交风险中包括双边外交和多边外交的问题,这些都是中国企业在国内不会遇到的。如果没有思想准备,出现上述问题根本就无法应对。

⑸ 未知疾病安全风险

一般疾病风险,类似疟疾、登革热等常见传染病倒还不是很可怕,怕的是一些新发生及未知的疾病,还有一些外国人能抵抗的疾病,而中国人却抵抗不了。

(二)从安全风险形成的本质分

包括制度风险(法律、制度、规定)、人为风险(意识、检查、措施、教育、疲劳)、 工具风险(机具、防护、专业操作程度)、工程之外风险(外部风险、影响、制约安全的各种政治、经济、自然因素)。

(三)从安全事故与管理的中外差异分

1、安全事故差异

2、管理差异

三、国际总承包工程项目的风险规避措施

(一)项目全过程的安全风险规避措施

严格按照中国国家、地方及企业本身的安全施工操作规程,结合项目所在国的安全施工规定,对国外项目的施工进行全程安全管理与监控,完全可以规避此类安全风险。

(二)食品卫生的安全风险规避措施

成立由专人负责的食品卫生检查与工作小组,按照国内食品卫生管理条例规范建造厨房与饭厅,完善所有厨房与饭厅硬件配置;从食物采购的源头控制好食品的选择工作,以充分保证食物源的安全;在食品卫生检查与工作小组的常态监控下进行食品的采购、洗涤、烹饪、储存以及过期食物的废弃处理等工作。

(三)医疗保健的安全风险规避措施

在每个国外项目部均设立专门的医疗保健室,配备有丰富经验的内、外科医生各1名;根据项目所在国的疾病发生情况配备针对性强的专用药品及相关常用药品,按照药品的使用时限阶段性地从国内发出药品进行更换与补充,同时做好药品在现场的存放保护工作;对项目所在地的医疗机构进行深入了解,以便在现场医疗不能满足治疗要求的情况下前去就医。

(四)防火保卫的安全风险规避措施

成立项目防火安全保卫小组,对施工现场与生活驻地严格按照建筑施工防火要求配置齐全的防火设施,同时严格按照建筑施工用电管理条例配置施工用电与生活用电设施及保护装置;由防火安全保卫小组负责每天定人、定时检查,对明火施工点实行专人旁站全时监控。对整个施工现场与生活驻地进行封闭式的保卫管理,建筑施工区域与生活驻地区域建造封闭的围墙相互隔离,针对一些恐怖活动发生频繁的国家,在围墙外增加设置贯通2米以上深的壕沟;在施工区与生活区实行24小时保安轮流值岗制,并由防火安全保卫小组分两班进行日夜巡逻。

(五)生活环境的安全风险规避措施

在国外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选择一个好的生活环境对安全风险的规避也尤为重要。一个国家的任何一个地区的治安状况总是存在差异的,有些工程项目地处比较偏僻的地段,往来人员较少,事故发生的概率较低,不仅对施工影响很小,而且对生活环境安全也比较有利。相反,有些工程项目地处比较喧嚣的都市中心,周边情况比较复杂,治安事件时有发生,然而工程地点的选择,总承包单位没有选择权。为尽可能规避生活环境安全风险,总承包单位可以选择租赁治安状况良好、人员素质较高、环境卫生较佳的地段住房用作全体员工生活区使用。

四、国际总承包工程项目的不可控安全风险的突发应对

(一)自然灾害安全风险的突发应对

实施项目之前,必须对项目所在国家的自然灾害状况进行深入的了解,根据该国的狂风、暴雨、冰雹、暴雪、雷电、地震、海啸、高温、极寒、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及发生的频率状况,来策划与安排总的施工部署。针对不同自然灾害产生的安全风险,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准备工作:提高建筑辅助设施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对临时办公、生活设施进行加固保护;制定自然灾害发生后的紧急预案;加强应对各种自然灾害的教育防范演练等。

(二)恐怖袭击安全风险的突发应对

做好对全球各国近年来发生恐怖袭击事件而产生的安全风险的分析与评估,根据分析和评估结果对恐怖多发国家进行标定与分级,尽量不涉足与承接那些恐怖多发国家的项目;对由于特殊原因不得不在恐怖多发国家进行总承包施工建设的项目,在项目实施前制定详细可行的防恐专项方案,主要内容包括:施工区、生活区防护的增设,封闭的生产与生活管理,要求项目所在国政府的防恐常态保护,中国驻国外使领馆、经商处的密切联系等。

(三)政府更迭、政治动荡、战乱安全风险的突发应对

对此类安全风险,采取的办法基本上与防恐安全风险措施一样,更重要的是一切听从大使馆的指挥与安排,与国内总部保持密切联系,执行人生安全高于一切的指导思想,同时尽最大可能减少经济损失。

(四)其它突发事件安全风险的突发应对

其它突发事件的发生,事先并没有明显的预兆。只有充分发挥国外项目部全体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有效地应对此类安全风险。此外,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支部建在工地上”制度也很重要,可以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坚强的组织和骨干力量做好后盾,做好突发应对工作。

五、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