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学重难点汇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地理教学重难点汇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地理教学重难点汇总

初中地理教学重难点汇总范文1

摘要: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尽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何实现有效的初中地理教学,是当前新课程背景下所有地理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本文就如何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探讨。

关键词:地理课堂 有效性 新课程 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课堂作为教学的主阵地,其有效性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的提升。每一名教师都应努力构建有效的教学课堂环境,除了专心钻研教材,仔细研究学生,认真备课以外,形成地理课堂教学艺术特色的因素很多,教师还应在其他方面下一些工夫,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思考。

1、教学方法的创新

1.1方法的有效性

教学不是教师一厢情愿的表演,是双边的互动。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让讲台成了自己表演的舞台,学生充当了一些关键时刻配合的观众,这样的课堂即使教师的演技再高也不会收到好的效果。一个聪明的教师能给学生一把开启知识宝库的钥匙――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自己观察,自己动脑,自己解决,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师的角色转换成了学生学习的伙伴,而不是自己前进道路上的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借鉴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理论,尝试进行课堂教学改革,逐步形成了“出示课题―揭示目标―自学指导―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上课之初,先让学生自学一遍课本,让学生找出这节课的主要问题,然后出示本节的自学提纲,让学生自学,如果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向其他同学请教,实在解决不了的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全班讨论。在当堂训练的过程中,把训练题设置成三类,基础知识题,能力提高题,快乐探究题。这样的一节课,改变了以往教师“满堂言”的现状,同时改变了差生旁观的现状,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会到参与的快乐,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1.2巧用身体资源,追求教学的有效性

地球运动和经纬线是初中地理教学的难点,极地地区的地理坐标的判定更是难中之难。教学中,我巧妙利用拳指法解决极地地区的地理坐标问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方法是:握起右手成拳,大拇指在上为北方,四指所指的方向为地球自转方向,这样从北极看,为逆时针方向转动;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方向转动。这种方法非常简便易懂,产生了很好的立体模仿效果,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能力,运用起来方便易行。又如,在教学“地图”这节课的“不同的山体形态”知识点时,我请同学们伸出自己的一只手,拇指放于掌内握成拳,假设它是一个山体模型,然后找出山体模型有哪些地形。手背部关节突起的部位相当于山顶,关节间的部位相当于鞍部,而 4 个手指从根部起的第一节的背部相当于山脊,手指间缝相当于山谷。向手背上撒些水,水顺着指缝向下流,说明山谷是集水的部位,往往成为河流的发源地。手的小指的外侧相当于陡崖,即平时人们所说的悬崖。在进行形象演示的同时,师生共同参与,积极展开讨论,发挥学生的思考和想象能力。

1.3师生和谐互动,追求教学的有效性

芝加哥大学教授莱恩・艾斯奎斯认为,教学应该是真正意义上的双边活动,不仅要看结果,更要看过程。课堂气氛是师生在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情绪、情感状态,是师生在课堂上共同创造的心理和社会氛围。课堂气氛会影响到学生在课堂中的行为态度,课堂教学要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形成和谐、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这样学生就会在满意、愉快、合作、互动和互助的积极情感状态中学习。学生一旦主动学习,教师的责任就由讲授、提问转换为倾听,学生感觉教师在等待和倾听,学生的声音就转化为有效教学的资源。例如,在教学“青藏高原的湖泊”时,教材里只说到青藏高原的湖泊是以咸水湖为主,为什么是咸水湖却没有涉及,于是我鼓励学生探讨这个问题。有的学生说是因为当地气候问题;有的说是因为青藏高原有丰富的钾盐,所以湖水咸了;有的认为是当地雨水少,蒸发量大的缘故。对学生提出的每个答案大家都可以争论,发表不同的见解,同时我都给予客观积极的评价,学生受到鼓舞,士气很高。

1.4构建多彩课堂,追求教学的有效性

“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动力。”成功的地理教师都十分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心理,灵活选用讲故事、做游戏、猜谜语、举实例、展邮票、编歌谣、搞竞赛、析案例、搞辩论、研课题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008 年我国汶川大地震后,我及时组织学生讨论在学校、家庭等场所如何避震,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使他们学到了有用的东西。我国“神七”飞天,我开展了“宇宙星空探索”的知识讲座,从宇宙的起源,到各种天体的产生、发展、最终灭亡,来揭示宇宙发展的内在规律,提出“地球上的人类向何处去?”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真理的热情。探究性学习既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一种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探究性学习注重学生主体的参与性,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学生自主地学习个性发展所需要的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这些品质都是终身学习社会所必需的。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例如,在学习“中国水资源”这一内容时,我要求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调查家乡的水资源利用情况:(1) 当地用水资源有哪几种类型?(2) 当地用水分为几类?(3)当地以哪种灌溉方式为主?(4) 当地种植的农作物与水资源是否适合?等等。然后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各组指定一名学生作为课题负责人,各小组带着自己的课题进行探究活动,最后全班汇总。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知道家乡水资源利用的类型,并提出一些节水的建议和措施。

1.5建立多元化的评价

应当重新建立评价机制,将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并重。实现多元化的评价目标、多样化的评价手段,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实行以“鼓励自信心”为主的激励性评价机制,多发现学生的优点,多表扬学生、多鼓励学生。

2、总结

综上所述,在 45 分钟的地理课堂上,只要我们以生为本,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加强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想学、愿学、爱学、会学。同时,教师对教学过程加以有效调控,让课堂“动”起来,学生“活”起来,从而,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们获得终身受用、系统全面的地理知识、地理观念和地理智能。

参考文献:

初中地理教学重难点汇总范文2

关键词: 《中国国家地理》 地理情境教学 情境资源

教科书是以学生为中心设计的“学材”,它是发展的、可变的,因此可以利用《中国国家地理》中丰富的情境资源,变高中地理教材为“学材”,但在选择与应用情境资源时要遵循以下五条原则。

1.启发质疑性原则

学则须疑,多问、多疑、多思才能有所长进。地理情境可以说是为了学生的思考而创设的,情境是否具有启发性是检验情境成功与否的标准[1],也是情境教学的大前提。因此在选择《中国国家地理》中的情境资源时除要保证趣味性外,还要选择兼具启发质疑性的情境素材。在利用这样的素材教学时,切忌把情境抛开,直接钓鱼式地解决一个个教师提出的问题,而要勇于创新、质疑,让学生由“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究”发展。

在教学必修一“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时,可以选择2009年12月《中国国家地理》中“奇路中国”这一专题创设情境。笔者通过多媒体呈现8张中国不同地区奇形怪状的公路图片(如图1),学生不禁产生疑惑:公路为什么是这样的形状呢?继而笔者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这些公路修筑在中国的哪些地方,为什么修成这样的形状,必要时笔者给予引导,帮助学生构建起公路与区域特征的关系。笔者再让学生思考不同区域修筑这些公路时可能遇到的困难,适当选择本专题不同区域公路修建的相关背景材料,从而让学生归纳出不同地形对交通运输分布与密度的影响,并探讨对当地人口布局和人类活动的影响[2],开展递进层次的情境教学。

图1 《中国国家地理》2009年12月“奇路中国”

2.趣味新颖性原则

心理学告诉我们,当一个人的情感体验是愉快的积极的,那么他的感受性才高,反之他的感受性就会降低[3]。因此教师应选择《中国国家地理》中有趣、奇特而新颖的素材,并结合教学目标、学情水平,精心设计情境教学环节,这正符合新课改所倡导的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理念。

在教学必修一“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时,教师可以选取2010年9月《中国国家地理》“西夏邦马峰:千变万化的面孔”来创设情境。教师可呈现希夏邦马峰三趾马动物化石图,并创设以下情境:三趾马是现代马的鼻祖,由始祖马进化而来,第三纪末它生活在地势低平(海拔500―1000米)的热带、亚热带的森林草原上;在希夏邦马峰(喜马拉雅山中段)6000米处的冰雪覆盖下发现300万年前生长在暖温带的针阔混交林;在高原上还发现有古岩溶地貌、孢粉组合特征等。教师在抓住学生好奇心后可设置一些梯度式递进的问题:第三纪末时青藏高原地区有什么样的自然地理特征?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在学生回答出内力作用后,接着启发学生内力作用有怎样的特点。这样新颖的情境会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迅速地把学生带入新课,在情境中学习知识,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试想目前高中地理课堂的学习任务本来就重,若一味地以讲授、灌输为主,则学生势必会厌学,相反若在课堂上构建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利用震撼的图片和新颖有趣的素材来创设情境,这样的教学必然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体,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3.联系生活性原则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情境的交互作用过程中自行构建的。可以说情境是学习者与新知之间的一个“桥梁”。所以在选择《中国国家地理》中的情境资源时,如果能从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选择场景或事件入手,则学生自然比较容易接受,课堂内容难度大大降低。

在教学必修一“自然环境的差异性”时如果直接讲地带性,会很枯燥抽象,所以可以从学生熟悉的各地春天开始的时间为切入点,选择2010年5月《中国国家地理》中“春天――每年一次的北伐”这一专题创设如下情境:我国是世界上四季最分明、组合条件最好的国家,每年我国的春天都要进行一次3300多公里的长途奔跑。一般来说,温州、浙江、直至贵州榕江一带大概在3月初入春,浙江绍兴至陕西汉中一带再过半个月步入春天;4月初华北平原的北部北京和天津步入春的礼堂;此后春的脚步逐步北移,直到5月15日北纬53度的漠河也进入春天。但是青藏高原的高海拔地区全年皆冬,没有春天。配合着杂志中生动优美的文字讲述,呈现给学生各地入春时间的直观图(图2),教师提问:为什么从南往北春天开始得越来越晚?体现了什么地带性差异?为什么青藏高原南部与同纬度的东部沿海地区差异如此之大?影响入春时间的因素有哪些?小组讨论这样的差异对农业生产有怎样的影响?从这样一个生活中的地理情境入手,培养了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及对生活的热爱。

图2 《中国国家地理》2010年5月“春天――每年一次的北伐”

4.难度适中性原则

学生的年龄、认识水平、心理特点、思维方式不同,学生对情境的理解程度不同,学生头脑中建构出的知识结构也不同,因此选择《中国国家地理》中情境素材要遵循因材施教原则,选择难度适中的素材设计情境,使其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范围内[4],使学生跳一跳够得到。譬如选择2010年1月《中国国家地理》中“沙坡头:建在麦草方格上的绿洲”这一专题设置情境,对于初中生还好,而对高中生未免会觉得简单没有探究欲望。如选择2013年4月《中国国家地理》中“赤水家族:姹紫嫣红的地球秘密”这一专题设置情境让学生研究赤水湖的成因,这对学生来说太难。因此,只具有趣味性、启发性,但与教学内容联系不大、难度不相符的情境素材不宜选取。

在讲必修二“农业区位选择”时,可以选择《中国国家地理》2010年1月、2008年1月和2月这几期中关于“黄河为什么富宁夏”这一专题的相关内容设置问题情境。首先可以呈现黄土高原与宁夏平原的农业生产情况对比图,让学生在对比中产生质疑“为什么黄河滋养了宁夏?”引发学生研究的热情。进而创设问题情境:黄河对于流经地区产生的最大的生态问题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生态问题?在学生分析了解后,教师可利用《中国国家地理》中的背景材料,讲述宁夏“鱼塘套种小麦”等农业生产特点及作物产量概况等,创设问题情境:宁夏与黄河流经的其他省区相比其农业生产的区位优势是什么?这一问题的涉及面比较广,教师可以呈现黄河水沙来源图和宁夏平原及水系图(图3),在适当处给予点拨、评价。通过一个难度适中的情境创设,学生获得情境探究的成功体验。

图3 《中国国家地理》2008年1月“为什么黄河滋养了宁夏”

5.针对教学性原则

教学目标是决定教育方向、内容、形式与方法的根本因素[5],是整个教学设计的灵魂。因此我们在选择《中国国家地理》中的情境资源时必须详细研读教材与课标,清楚某一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重要性,并在重点、难点或学生兴趣点处创设相应的地理情境。发挥同化和顺应等的作用,促使学生构建新的认知结构,避免一堂课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学生什么也没学到的现象。

在教学必修三“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时,可以利用2006年12月《中国国家地理》中“沉重的翅膀,西部能源向东流”(图4)这一专题对教材进行重构与超越,创设如下情境:我国能源分布很不均衡,65%的煤炭在“三西”地区,45%的油气集中在西部地区,70%的水电在西南地区,引入优质廉价能源成为解决东部能源短缺的重要途径。上世纪80年代,北京因烧煤多而位居世界十大污染国第九名,05年陕京二线带来了榆林天然气,北京有了蓝天和温暖,但黄土地下的黑金可能已经掘尽。目前我们可以看到陕北26万亩植被遭受破坏,流入黄河的泥沙增多,水源遭到污染,120万尾鱼死亡,30万人饮水困难……

学生听到上述讲解和图片后,一定会为之震撼,对西气东输有更深刻的理解,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与开放情境:西气东输对于能源输入地和输出地有什么样的优势和劣势?西部天然气只能供给13年,此后要靠俄罗斯等国供应,假如能源全部留在西部又会是怎样的发展?对于能源跨区域调配你有怎样的意见与建议?学生在此基础上展开讨论。

图4 《中国国家地理》2006年12期“沉重的翅膀西部能源向东流”

以上为笔者的一些思考,希望地理教师依据趣味新颖性原则、启发质疑性原则、联系生活性原则、难度适中性原则和针对教学性原则,合理开发优选《中国国家地理》中的情境素材,并做必要的素材汇总。期待笔者的研究为教师利用《中国国家地理》进行情境教学提供必要的参考。

参考文献:

[1]蔡仁浩.中学地理情境教学的方法探究[J].青年文学家,2013(2):96.

[2]王玉芹.感受地理之美――《中国国家地理》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地理教育,2013(4):47-48.

[3]张志勇.唤醒情感――情境体验教学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