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开发模式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化产业开发模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化产业开发模式

文化产业开发模式范文1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开发模式

中图分类号:F299.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6-0114-02

黄河三角洲发展文化产业促进产业调整的重点行业及其模式如下。

一、文化旅游业及其发展模式

文化旅游发展模式为点轴开发―市场主导―产业互动―政府支持。

这一模式的含义是:

1.点轴开发:以相对集中的文化旅游资源为依托,建立旅游的增长极区域,以此为增长点,以相应区域之间的交通线路为轴,组成区域产业的点轴发展模式。黄河三角洲已具备这样的条件。

2.产业开发模式:黄河口与湿地是自然人文特色,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是休闲娱乐特色,时家村是戏剧文化特色,垦利是红色文化,利津是历史文化,遍布黄河三角洲的石油工业的地理景观和科技文化,可以同时开发。

3.市场主导模式:以相应的区域资源为基础,变政府主导为市场主导,组建文化旅游公司,先以旅游业为先导,再创立相关文化旅游产品为辅助,鼓励其他产业企业与文化旅游企业实行资金互动、管理互动、人力资源互动,促进开发。

4.政府支持和创造环境条件:政府提供市场环境和政策的支持,继续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提供基础设施服务。

二、演艺产业及其发展模式

黄河三角洲的吕剧与民间说唱艺术历史悠久,种类繁多,但演艺业发展不尽人意,在于体制和机制的约束,市场化程度低。演艺业发展的模式为:市场引导―公司运作―政府协调。

1.市场引导:演艺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尊重群众口味,考虑本地与外地的消费承受能力。古今中外的演艺业处在文化产业的中心地位,对演艺业的市场化和产业化的问题应予以重视。演出市场如果仍然以政府推动为主,产业化效果就会滞后。

2.突出公司运作机制:实现演艺市场经营主体公司化和品牌化运作。目前,演艺团体和剧团要转变传统体制,借鉴公司化管理和产业化运作、集团化运作的经验,以项目和资产为纽带,通过重组、兼并、联合的方式,以公司化为突破口,以国内外文化市场为目标,组建演出公司,建立创作基地和创作人才队伍,借助演出产品制和广告公司推向市场。

3.政府协调功能要充分发挥:吕剧和演艺资源仅是一个基础,从资源到支柱产业需要一个转化过程,就是需要一个产业发展平台,才能形成经济效益。政府推动演艺业的体制改革,急需政策的支持。同时,政府用财税、税收、工商、投资、融资的优惠政策构建宽松的环境,保证演艺业的体制改革。政府还要设立文化产业专项基金和创作基金,提供的经费保障。该模式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演艺团体管理体制要快速进行;(2)演艺业要组建产业公司,产权问题仍是核心;(3)引进演艺业经营管理人才和培育。

三、影视产业及其发展模式

影视产业是文化产业的核心产业和支柱产业,代表了一个地区的文化产业水平。黄河三角洲的文化产业资源丰富,但是规模较小,处在起步阶段。根据黄河三角洲影视产业的特点,确立的模式为:以电视产业为龙头―市场化运作―公司化管理―数字化支撑。

1.以电视产业为龙头:以电视产业为龙头和支柱,尽快实现电视产业的经营转型,在继续保持广告经营持续增长的同时,可开展付费电视,扩大电视节目和资源开发。

2.市场化运作:电视产业的市场化程度低。在保持电视的媒介宣传属性的同时,一是实行制播分离,把教育类、故事类、行业类的节目分离出来。二是国家政策允许经营的资产、资源和业务分离出来,面向市场进行企业转制和重组,与事业部分分别管理、分别运营。除新闻宣传类的节目外,社会服务类、大众娱乐类、影视剧制作类组建公司,实行两权分离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依法纳税。以资产和业务为纽带,培育发展广播电视产业集团。鼓励国内其他集团兼并、联合、重组整合经营性公司。扩大融资渠道,放宽市场准入,允许各类所有制机构作为经营主体进入除新闻宣传类以外的影视剧和娱乐类节目制作,也允许境外机构进入。电视产业内的转制企业单位,在确保控股的条件下,可吸收国内社会资本进行股份制改造,条件成熟的节目和电视剧的经营企业经批准可以上市融资。三是改建电影院,组建院线一体。

3.公司化管理:影视产业要扶持培育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群,由他们辐射和带动规模提高。在中小企业和大型骨干企业之间,要形成合理的分工合作关系。加强产业的中间层次,促进影视产业与其他文化产业,比如音像业、演出业、旅游业的产业关联。其次,借鉴影视行业的发展经验,大力开拓动漫片的播出市场。开拓动漫衍生产品的市场,走向国内和国外市场。

4.数字化支撑:广播电视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的产业。近十年的数字技术、卫星技术、光传技术、网络技术正在为电视业的发展带来革命性的变化。2008年,我国已宣布用数字方式传送奥运会的实况,数字电视的发展已是大势所趋,预计市场价值有4 000亿元~5 000亿元。蕴涵着巨大商机,成为竞争手段。黄河三角洲的电视影视产业可以采取产业循环的方式,引进数字和网络技术,实行跨越式发展。

四、文化用品制造业及其发展模式

文化用品制造业是文化产业的骨干企业,属于文化产业对传统产业带动较强的产业。黄河三角洲的文化用品制造业增加值比较低,基本是空白。由于黄河三角洲对文化用品的需求较低,发展文化用品制造业要面向全国和国外市场。设计为外向型模式。

1.市场导向:黄河三角洲的文化用品制造业首先面向本地,同时更要面向国内和全球市场。市场又体现在缺乏文化用品制造业,需要大力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和企业进入黄河三角洲,在这里建厂,在全国和国外销售,双向在外。

2.全国分工:明确在全国的分工格局。发达地区的劳动成本高,资源和能源约束明显,全国文化用品制造业必然重新分工;国外的文化用品制造业转移趋势,国内外的产业转移的机遇要抓住,利用劳动成本低、资源优势来承接。

3.政府支持:文化用品制造业是属于弱小行业,需要政府的强力政策支持,涉及到政府的多个部门的配合,政府要协调。

五、文博会展业及其发展模式

文博会展业是具有黄河三角洲特色的文化产业之一,现有中国石油工业博物馆、吕剧博物馆、垦区革命史博物馆、东营历史博物馆,但是由于博物馆属于文化事业的范围,公益性较强,没有对其实行企业化运作,也没有作为一个行业来发展,黄河三角洲的文博会展业应走出一条市场化的道路。开发模式为:文化需求为龙头―体制机制改革―产业化开发。

1.以文化需求为导向:文博业在完成公益职能的同时,依托公益性文化服务提供相关服务。一是在公众参观的同时提供相关产业服务,如购买相关文化产品、餐饮;博物馆以占有资源走出去,为各地服务和社会提供更多的文化消费机会,创造产业化。

2.以产业开发为出路:博物馆开发式全方位、立体化,在提供公共服务的同时提业化服务,如文化产品、文物复制品、餐饮等。其次,与其他产业联合的文化开发,如汽车展览、与旅游业合作开发文博旅游业,与电视媒体合作开展电视剧和专题片制作。

3.以文化体制和机制改革为保障。文博业是事业体制,但不等于不能进行产业化经营,引入产业经营理念和方式,需要进行体制和机制创新,以保障文博业的发展。

六、餐饮文化业及其发展模式

餐饮业传统上属于第三产业,但是人们对餐饮的文化品位的要求越来越高。文化品位成为餐饮业竞争的核心力。黄河三角洲的餐饮业拥有发达的市场,海产品和地方特色应当以文化提升为目标,即黄河三角洲文化驱动餐饮业,将其发展模式定位为,黄河三角洲文化―演艺业、旅游业―特色菜肴和服务―集团化模式。

1.以黄河三角洲文化为魂。用黄河三角洲文化提升餐饮业,形成餐饮业的黄河三角洲文化特色,是区别其他地区餐饮业的标志。

2.与演艺业、旅游业等产业联合,与餐饮业联合可以使人们将吃与领略演艺文化,把餐饮业转化成文化大餐;与旅游业联合,使餐饮业获得广大的市场。

3.集团化为龙头。近几年已逐步形成大的餐饮企业,如蓝海集团、东胜大酒店等,餐饮业创新并且与演艺业、旅游业结合,需要大资本、大企业的支持,需要尽快建立以黄河三角洲文化为内涵的餐饮集团。

七、包装印刷业

包装印刷业属于和文化产业及传统产业联系密切的行业。无论任何产业都需要包装,制造业也需要包装,包装属于制造业的辅助行业,同时包装的设计、印刷又属于文化产业。包装的文化审美的外观形式越来越讲究,强化了包装业的文化色彩。黄河三角洲的包装印刷业与市场需求差距较大。黄河三角洲的包装印刷业属于外向型的,面向全国市场,引进高端包装印刷技术和人才,实行两头在外。

八、文化娱乐业

文化产业开发模式范文2

茶文化不仅具备可供开发的巨大经济价值,同时也需要我们高度重视维护茶文化的完善性,必须注重该文化体系的具体维护。在对茶文化进行开发的初期,由于巨大的市场空间,再加上很多人缺乏完善的保护意识和思维,因此很难做好茶文化的保护工作。从问题状况上看,最主要的问题在于缺乏完善的法律机制,而茶文化产业开发者也缺乏相应的法律意识,从而导致茶文化产业市场发展质量参差不齐,因此深入研究茶文化保护与发展的法律问题意义重大。本文拟从茶文化发展背景入手,结合分析其存在问题,进而从法律视角探析完善茶文化保护与发展工作的具体思路。

关键词:

茶文化;开发保护;发展策略;法律问题

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精髓,也是在长期饮茶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内容。一直以来,茶文化都是我们了解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随着现阶段人们对养生、文化等消费需求更加突出,在这一背景下,茶文化的可开发度就进一步提出。因此在茶文化比较丰富的地区,就逐渐兴起了一系列有关茶文化开发的产业链条。但通过仔细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当前茶文化开发过程中,过多追求价值导向,因此在茶文化内涵挖掘,品牌维护等方面存在很多缺失和不足。从根本上看,想要解决茶文化市场的盲目开发现象,必须注重法律机制建设,提升开发者的法律意识,从而实现茶文化产业的体系化开发。

1茶文化产业发展背景分析

随着目前人们对健康、养生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度日益增加,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愿意选择与茶及茶文化相关的消费产品,但目前整个消费市场中,有关茶文化产业开发的产品比重还很低,尚且处于快速发展期,茶文化产业所开发的产品大多无法满足人们的消费需要,因此加快茶文化产业开发建设,是满足消费者庞大消费需求的客观需要。我国是世界上茶文化体系最丰富的国家,也是茶叶种植历史最悠久的国家,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如今我国已经形成了涵盖茶文化历史、茶文化、茶产业的庞大体系。所以我国具备茶文化开发的基础和前提。而提升文化品质,壮大文化产业链,也是我国推行文化建设战略的重要要求。因此,实施茶文化产业开发也是整个国家文化开发理念不断成熟的客观要求。再者,之所以要发展茶文化产业,也是人们对自身消费品质和内容日益提升的要求表现。如今人们的经济收入有了可观改善,加上人们生活理念和消费理念不断转化,传统单一的物质消费就很难满足人们的要求,在这一背景下,与文化相关的茶文化产业就成为人们关注的新内容。因此,只有充分重视茶文化产业开发建设,才能有效满足人们日益丰富的消费需求,同时正是这一消费需求的存在,为整个茶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市场空间,随着人们消费水平进一步提升,今后,精神文化消费在消费者的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将进一步增加。所以,需要我们体系化开发茶文化产业。通过该产业开发不断完善,从而为满足人们消费需求提供重要保障。最后,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不断成熟,无论是资源利用,还是盈利模式,都需要我们探索走产业融合发展道路,而实施茶文化产业开发正是将产业内容优化,多种资源要素充分利用的具体表现。随着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日益成熟,如今整个经济发展最大的要求就是走产业融合协同的发展道路。通过产业融合,尤其是产业链条建设,将能够最大程度的利用茶文化产业相关资源,从而实现整个茶文化开发的目的和价值。茶文化在开发过程中,涉及到诸多产业,不仅包括茶叶产品开发,还包括文化产业,旅游业,服务业等多种业态,因此促进茶文化产业发展,将对诸多相关产业发展提供有效推动。

2茶文化发展与保护工作存在的具体问题分析

目前整个茶文化机制在庞大的消费需求影响下,已经实现了体系化开发,因此一些茶文化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期,无论是与茶文化相关的旅游开发,还是主打茶文化牌的茶产业体系建设,如今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仔细研究茶文化开发及保护状况,我们可以发现其中存在以下问题:

2.1茶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分析

在茶文化发展过程中,问题具体表现为:首先,缺乏强有力的核心企业。进行茶文化开发,需要持续投入,因此开发企业的综合实力和发展战略直接影响到整个产业开发状况。其次,缺乏完善全面的开发思路,所谓完善的思路指的是从企业发展融资、企业产品体系建设、企业发展战略等等,但目前多数茶叶企业都是在传统作坊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与现代企业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其很难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最后,茶文化产业开发缺乏深度融合,发展茶文化不仅仅是从某一点切入,而应该是以茶叶开发为基础,融入消费者体验,完善产品内容,但目前茶文化开发更多只是停留在某一点,因此无论其开发程度,还是与市场的融入度都较为缺乏。此外,在茶文化开发发展过程中,缺乏品牌知识产权意识,不能很好完善自身权益保护,而在部分茶文化历史的保护工作中,也存在重要缺失。

2.2茶文化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很多企业看到了茶文化巨大的市场发展前景和巨大发展权益,因此其存在过渡开发茶文化体系的现象,多数茶叶企业缺乏必要的茶文化保护意识。整个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首先,茶文化保护难度大。经过几千年发展,茶文化逐渐形成了以区域为核心的茶文化体系,在不同茶类型地区就形成相应的茶文化体系,比如在普洱市,具有普洱文化的茶叶企业超过百家,因此这就使得在进行茶文化开发时,实施难度大,很难取得理想保护效果。其次,是缺乏综合实力强的茶叶企业,如今多数茶叶企业在资本融资方面较为匮乏,其资金实力并不充足,因此其在进行产业开发过程时,首先想到的是开发收益,而非开发保护,这就使得很多茶文化资源只在于开发,而没有形成有效保护。最后,在茶文化保护工作开展过程中,缺乏完善的保护机制,缺乏相应法律规范,以至于整个茶文化保护工作多流于形式,整个茶文化保护工作明显力度不够。当出现茶叶企业破坏茶文化时,并不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制止。同时政府也缺乏必要的投入力度,整个茶文化保护工作开展举步维艰。

3从法律视角分析完善茶文化发展与保护的具体思路

如果从法律视角看茶文化发展与保护,那么我们必须明白的是法律制度的存在,其价值在于既有效开发茶文化资源体系,同时也在开发的同时做到了有效维护。从法律角度出发,实际上就是对茶文化最大价值的保护,其具体实施思路为:

3.1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和应用,保护茶文化品牌与内涵

茶文化在开发过程中,想要保障开发者的权益,就必须从品牌维护角度出发,切实有效提升对茶文化开发企业的品牌维护,最大程度保护其利益。只有茶文化开发企业的利益得到切实有效的维护,才能为其品牌价值维护提供基础,同时只有茶文化企业具备了相应的实力,才能从根本上做好茶文化开发和保护工作。从目前多数茶文化开发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看,普遍缺乏品牌保护意识,企业自身所研发产品的知识产权也未能予以妥善保护。随着茶文化开发体系的不断成熟,应完善茶文化开发过程中的知识产权保护,从而实现其最大价值的维护。

3.2明确茶文化开发过程中的权利、义务使用范围

茶文化开发过程中,各相关企业都应该具备充足的法律意识和思维,不仅要让茶文化实现最大经济价值的开发和挖掘,同时也要充分保护茶文化开发过程中的法律权责。首先,无论是茶文化的权属所有者,还是开发者都必须对茶文化的内涵和价值进行有效认知,在进行茶文化开发时,必须对相关环节因素进行界定,通过权责义务的准确界定,从而实现有效追责,一旦茶文化开发过程中,出现相关责任问题,就有据可循。

3.3完善责任追究机制,强化内部管理

在茶文化开发过程中,相关机构和组织要加强对具体开发活动的有效监督,针对整个开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预防,而一旦出现问题,首先要针对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坚持追根溯源,注重整个问题的处理过程中,确保责任有人担当。只有强化责任意识,才能让其认识到依规章开展茶文化开发的重要性。同时这一过程,也是有效提升茶文化开发者对茶文化进行有效保护的过程。

3.4完善相关法规,提升茶文化保护范围

想要做好对茶文化开发过程中的保护工作,还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政府及相关机构要完善法规建设。以法规完善、监督完善、履责完善来为茶文化有效保护提供保障;二是茶文化企业自身要树立茶文化保护与开发并重的意识,其作为茶文化开发主体,只要其重视保护,才能从根本做好茶文化保护工作;三是,整个茶文化行业要构建全面完善的保护范围,茶文化企业要丰富法律意识,增加维权思维,一旦出现问题,也要据理力争,维护权益。

4结语

随着人们消费理念不断成熟,如今人们的消费习惯更趋向多元,而消费内容也更加丰富。在这一背景下,人们对茶的价值,以及茶文化的关注远远超过以前,可以说,当前茶文化消费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因此体系化开发茶文化不仅能有效延展茶产业链条,同时也是满足人们消费需求的具体要求,此外,这也是当前产业融合发展背景下的正常表现。但是在具体开发茶文化时,存在一系列问题和不足,比如缺乏体系化开发思路,知识产权意识不足,不能将开发与保护协调开展等等,这些问题从根本上看,都是法律意识欠缺的重要表现。茶文化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融入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体系化文化内容,作为非物质化的文化产物,其具有独特性和不可再生性。随着现阶段茶文化开发进一步成熟,如何才能在有效挖掘其内涵特点的同时,合理、科学、可持续的实现茶文化开发就成为当前我们对其实施开发的具体思路和要求。

参考文献:

[1]楼慧心.传统手工艺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J].中国文化,2013(5):68-73.

[2]徐艺乙.我国转型期文化产业与经济发展互动机理研究[J].传承,2013(18):179-182.

[3]杨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与保护相关法律问题研究[J].民族学刊,2014(6):53-58.

[4]朱其.产业融合对茶产业的影响—论茶文化产业分类[J].法学杂志,2014(21):56-59.

文化产业开发模式范文3

关键词:客家文化;产业化开发;文化产业

美国学者沃尔夫断言:“文化、娱乐一而不是那些看上去更实在的汽车制造、钢铁、金融服务业一正在迅速成为新的全球经济增长的驱动轮”。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比较晚,但近年来正呈现出强劲上升的势头,特别是传统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更是方兴未艾,取得的成绩十分可喜。赣南是客家文化的摇篮,赣南客家文化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产业化开发价值。

一、优劣势分析

优势方面,首先,赣南是各客家聚居区中地域最广、客家人口最多的地方。赣南区域面积3.94万平方公里,18个县(市、区)中,有17个纯客家人县(市);830多万人口中90%以上是客家人,客家人口达750多万。无论是涉及的地域面积,还是客家人口的数量、密度,赣南在我国各区市中都堪称第一,地域广,人口多,有量的优势,也有潜在客家文化产品的生产优势和市场优势,有形成规模效应的基础条件。其次,赣南客家文化资源本身的丰富性和独特性。丰富性体现于两个方面。一是种类繁多,客家饮食文化、服饰文化、住居文化、器用文化、节庆文化、信仰文化、习俗文化等,都有丰富的蕴藏可待开发。一是规模宏大,规模的宏大不仅仅体现在赣南近四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处处有客家文化的典型模本,更体现在相对狭小的村落中客家文化的“大规模”,而且许多古村落彼此临近,形成更大规模的古村落群。独特性也体现于两个方面。一是赣南“客家摇篮”的独特地位,赣南是中原汉人南迁的第一站,后来才转徙闽粤及其他地区。一是赣南客家文化与其他客家聚居区的同中之异,不仅与相对较远的区域比较是这样,与彼此相临的粤东北、闽西比较同样是这样。丰富性和独特性为提升赣南客家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的经济竞争力增添了不少筹码。

劣势方面,首先是赣南地处中部内陆山区,地理位置偏僻封闭。与外部联系的畅通性不如福建、广东、广西等沿海省区,客家文化的外部推介比这些省区相对困难。其次是赣州所处的江西经济发展水平远远比不上龙岩所处的福建、梅州所处的广东,而且也不像博白所在的广西和成都所在的四川那样被划人国家西部大开发的特定地区,既得不到龙岩、梅州那样的来自省级的经济支持,也得不到博白、成都那样的来自中央的政策支持,外部驱动力处于劣势。其次,赣州的客家文化资源经济转化启动得比龙岩、梅州等地晚,没有先发优势。最后是近现代以来赣州移居海外的人员比例没有梅州、龙岩等著名侨乡高,开辟海外市场的条件没有上述各地优越。

二、发展现状

总体看来,赣南客家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即服务业,尤其是旅游、饮食等产业。而在第二产业即制造业中应用很少。经过改革开放以来二十多年的发展,服务业已经成长为赣南经济发展中第一大产业。而在服务业发展中,文化资源的贡献不可小觑,如旅游业的发展就很大程度依靠着客家文化特色游。赣南客家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已经启动并有良好的表现,但也应看到,赣南包括文化经济在内的第三产业经济总量并不大,所占比重大的主要原因是第二产业发展不足。

从与客家文化资源相关的各产业竞争力水平来看,赣南客家文化经济转化的面不广,开掘的深度不够。2006年底,赣州市统计局采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盈利指数研究法对所属各县(市、区)工业产业竞争力及整个经济圈工业产业竞争力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结果显示,赣南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无论在省内还是在全国都已具有比较优势,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家具制造业、工艺品制造业等也有望短期内省内和全国成为优势产业。这些优势产业或准优势产业正是可以显现文化特征,以文化因素提高其附加值和经济竞争力的产业。事实上,许多企业正是将传统客家文化特色与现代工艺结合起来,才获得好的经济效益。但是,即使是这些优势产业和准优势产业。在区域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也还是十分低的,与发达国家及国内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还非常大。

三、组织形式分析

一是没有一个有声望、有权威的机构进行总协调,客家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是自发、分散进行的,未进行整合。形成不了合力。多年以来,赣州市对各种客家文化资源的开发保护也很重视,但始终未进行全面清理挖掘,也没有进行整体推介、整体开发,影响力和吸引力都很有限。二是组织的规模小,没有龙头企业,形成不了规模效应。赣南应用客家文化资源进行经济生产的却都是一些规模非常小的生产组织,组织规模小,不仅生产能力有限,也没有实力进行科技开发以提高产品品质和丰富产品品种,没有实力投入广告宣传进行产品推介以提高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三是没有统一的规划,各具体经济组织自行其事,对外发出的声音嘈杂,甚至矛盾。各种产品的开发、生产多是简单重复,没有形成系列。各经济体按自己的感觉生产,凭自己的想象宣传,没有统一标准,没有统一声音,形成打乱仗的局面。四是零星、浮浅,只抓住一些“点”进行简单的经济应用,未能进行系统开发和产业扩展。

四、运行机制分析

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运行机制涵盖的面比较广,最为主要的是组织管理、筹资融资、生产经营、人才培养等方面。从这几方面来看,赣南客家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的运行机制尚处于草创起步阶段,未能完全形成,更谈不上成熟。组织管理机制方面,赣南目前还没有建立统一的促进客家文化产业化开发的管理协调机构,业务的管理职能分属各政府机构,每个机构管理的范围都相当广泛,客家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只是其中极小的部分。这样的结果是,大家都能管,实际上又往往没人管;大型活动时大家都来管,平时就没人管。筹资融资机制方面,赣南目前的客家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既有政府的资助,也有社会资金包括个人资金和企业资金的投入,但政府以什么方式什么标准资助,社会资金如何融集调动,还比较随意,缺乏规范。政府的资助,除作为事业性质的文化创作和推广有预算性投入外,其他资助都具有随意性、间歇性特点。社会资金的融集调动方面,国外通用的企业赞助在赣南还非常少见,少数个案也是赞助者与被赞助者直接接洽,中间协调机制未能建立起来。生产经营机制方面,国外及国内发达地区那样的集约化生产经营机制还没有建立

起来。如何优化组合赣南的客家文化资源,形成文化产业链,发展集约经营,形成规模优势:如何提升产业化开发的研发和生产能力,壮大客家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如何建立文化产业基地,促进产、学、研联姻,促进相互需要、相互支持的组织相对集聚等。都还没有成熟的方案和推进规划。教育培养机制方面,赣南的相关教育培养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观念的教育培养,主要在引导人们认识和欣赏:一是人才的教育培养,主要是集中教学或师傅带徒式培养。其教育培养机制注重了文化研究人才培养而未注重文化经济研发和生产经营人才的培养,不能有效地将资源变成资本,进行产业化开发;注重了对专业创作表演人才的培养而缺少对大众自娱自乐技能的培养,大众由于缺乏自娱自乐技能而没有相应的消费,市场消费潜力被浪费。

文化产业开发模式范文4

[关键词] 肥城 桃文化 桃文化产业 桃木工艺品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08.049

肥城是驰名中外的中国佛桃之乡,勤劳智慧的肥城人民培育了享誉九州的肥桃,创造了奇葩绽放的肥桃文化,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影响着一代代肥城人寻英向美,明德惟馨。

一、肥城桃文化的内涵

典史记载,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肥城境内就有桃树种植。肥桃是在原产毛桃的基础上,经过千年精心培育而成的特有品牌产品。到明清时期,肥桃已经名扬四海,成为皇家特供果品。在长期的培植过程中,肥城人民吸收借鉴中国桃文化的多种元素,创立了标新立异的肥桃文化,以其全新的文化内涵,给人以耳目一新的精神享受。肥桃文化的新特内涵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桃仙崇拜

肥桃文化中的桃仙崇拜,源自中国桃文化中的情感寄托。桃花的娇妍美丽是历代文人墨客笔下吟咏唱和的永恒题材。“中国文学史上最先将姑娘出嫁与桃花盛开联系在一起的诗歌,当推《诗经・周南》中的《桃夭》篇,借用桃花的“灼灼其华”,寄托了主人公美好的生活憧憬和愿望。纵观文学百花园中的桃花诗文,文家无一不是借花抒情,以花言志,或寄情托思,或伤春悲秋。宋之问的“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王维的“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李贺的“桃花乱落如红雨”等,均是唐宋桃花诗的名句,意蕴各异,韵味迥然。[1]最让人浮想联翩的是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为世人勾勒了一幅“乌托邦”式的美妙幻境。五彩纷呈的中国桃文化汇聚到肥桃之乡,将肥桃的神圣地位永远镌刻在肥城人民的心中,释放出的文化光辉照亮了人们的灵魂,铺就了通向文明的心理路程。

2、孝道载体

作为孝道文化理想载体的肥桃文化,来自民间以桃祝寿的风俗。肥城素有“君子之邑”的美誉,民风淳朴,性情敦厚,自古就有以桃祝寿的良习。因为桃子甘甜味美,营养丰富,有滋补强身、抗衰延寿的药用功效,所以乡间流行“桃养人,杏伤人,花红果子抬死人”的谚语。肥城民间在肥桃收获季节以桃飨老约定成俗,为老人做寿必先敬肥桃,深得长辈欢心可意。肥桃承载的孝道文化,在和睦家庭、稳定社会、友善人际诸方面起着春风化雨的滋润作用。

3、吉祥化境

肥桃吉祥文化来自桃木辟邪民俗。桃树在中国民间作为辟邪之木由来已久。《山海经》、《典术》、《汉书》等典籍均有记载。作为象征降魔镇妖、保佑平安的桃木制品,真正获得文化新生始于肥桃的脱颖而出。因为肥桃树株均为嫁接而生,故树枝粗壮,木质坚实,有利于制作各类桃木工艺品,且经久耐用,不易变形干裂。“唐代以降,随着肥桃栽培技术的日臻成熟,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肥城出现了桃木制作行当,各种精美的桃木工艺品应运而生,走进千家万户,渗透于日常生活,深受人们喜爱,成为人们精神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2]

二、肥城桃文化产业开发举措

肥城桃文化产业开发,在资源利用方式上主要于以赏桃花、品肥桃为主的旅游资源开发以及通过对桃木的加工制作进行的桃木工艺品开发两个方面。

1、旅游资源开发

1.1举办桃花节。肥城桃花节自2002年成功举办以来,到2011年已经举办到第十届,肥城桃花节已在全国旅游节庆活动中享有较高的知名度,被列为全国四大桃花节之一。通过举办桃花节,不仅提高了肥城桃的知名度,使肥城成为享誉全国的“世上桃源”,增加了肥城的吸引力,更突出了肥城"中国桃都"的形象。

1.2举办金秋品桃节活动。肥桃的种植面积已达10万余亩,已获得大世界基尼斯之最――“世界最大桃园”的称号。为传播吉祥文化,打造中国桃都,进一步提高肥城和肥城桃的知名度,打造“中国桃都,四季田园”的旅游形象,自2008年开始,每年8月底9月初,在肥桃成熟季节,肥城都要举办金秋品桃节。金秋品桃节已成为继桃花旅游节之后,肥城又一独具特色的节庆活动。并通过举办桃文化展示会,对佛桃、桃木工艺品、桃酒等桃文化旅游产品进行集中展示。让更多的国内外友人了解肥城,了解肥城桃文化,推动肥城桃文化产业的发展。

2、桃木旅游工艺品的开发

2.1建立桃木旅游商品城。肥城桃木旅游商品城是集桃木旅游商品开发、生产、展示等于一体的大型桃木旅游商品生产加工基地,是山东省桃木旅游商品研发生产基地。这是肥城发展桃木旅游工艺品的第一项举措。

2.2建立桃木旅游商品博物馆。2011年,国内首家专业桃木旅游商品博物馆在山东肥城开馆。博物馆以“吉祥桃都、如意五洲”为主题,集中展示了国际国内桃木雕刻精品、历届全国桃木旅游商品大赛获奖作品;展示肥城独特的桃文化。桃木旅游商品博物馆的建立是肥城形象的新名片,也为桃木旅游商品以及桃文化产业的发展搭建了一个合作交流的平台。

2.3举办国际桃文化旅游商品博览会。国际桃文化旅游商品博览会是充分发挥肥城市业已形成的桃文化旅游商品生产、销售优势,面向国内外举办的国际性桃文化旅游商品交易盛会,博览会的举办,必将推动肥城市桃木和桃文化旅游商品向高端化、国际化迈进。近年来,肥城市桃木旅游商品在设计研发、工艺创新、市场拓展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肥城桃木产品日益成为山东省标志性旅游商品。

2.4举办全国桃木旅游商品创新设计大赛。2008年,肥城首次承办的全国桃木旅游商品创新设计大赛,有1000多件作品参赛,开创了县级市承办国家级旅游商品设计大赛的先河。到2011年,肥城市已连续成功承办了三届全国桃木旅游商品创新设计大赛,促进了桃木旅游商品产业的快速发展,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桃木雕刻民俗”也被列入山东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三、肥城桃文化产业开发建议

1、加强桃文化品牌建设。“文化产业提倡树立品牌,以品牌产品和品牌服务为龙头进行资源的有效配置,不仅可以推动一个企业、一个行业的科技水平、管理水平、营销能力和文化实力的提高,更代表着一个民族的形象,是国家综合实力的象征。”[3]肥城要加大桃文化品牌的打造和宣传力度,继续深挖“桃文化品牌”的内涵,同时做好肥城桃文化品牌的宣传工作,扩大肥城桃文化的影响力。

2、做好“桃木雕刻民俗”的保护工作。“无形文化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为“口头与非物质遗产”,相当于中国的传统民族民间文化。无形文化遗产产业开发的可持续营运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二是现代的生产经营方式。现代的生产经营方式,商业化或商业化程度较高,以获得商业利润为目的,从经济的角度开发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注重经济效益和商业效益,是无形文化遗产产业开发的主要方式。”[4]通过采用现代生产经营方式,“桃木雕刻民俗”被列入山东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同时桃木旅游商品博物馆的建立保证了桃木雕刻民俗的代代传承。在此基础上,加大对桃木加工产业的开发,以达到保护“桃木雕刻民俗”,这一传统工艺的目的。

3、加大桃木工艺品的创意力度。“创意可以从任何环节产生,可以从文化企业的内部产生,可以从文化企业的合作机构处获得,也可以来源于竞争对手,更有可能来源于文化消费者。在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尽可能的获得各种创意,而没有必要拘泥于传统和习惯的束缚。无论从哪个环节产生新的创意,或者乐于接受他人的创意。否则,文化企业就难开发出有创造性的文化产品或服务。”[5]设立专门的创意资金,对好的创意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密切关注桃木工艺品市场的变化以及消费者的反馈意见,紧跟当前社会发展的新趋势及新的消费热点,及时发现市场的空白点,抢占文化创意市场。

4、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知识产权无论对一个国家还是一个企业而言,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内容为王是文化产业的主要特点,作为一个企业,要树立正确的知识产权观;同时,这也可避免一些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也是企业实现无形资产战略的必由之路。”[6]肥城的桃文化产业发展要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以保证桃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我们今天研究桃文化,吸收它可取的东西,形成桃文化产业这一新的经济增长点,造福人类。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宏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要防止封建迷信抬头。在桃文化研究中要分清良俗陋习,使桃文化成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沧海桑田,斗转星移,千年一瞬间。而今,古老的肥子国又因肥桃而焕发了青春。热情迎接着来自五洲四海的八方宾朋。相信,姹紫嫣红的桃花和流派纷呈的肥桃工艺,一定会让中华桃文化发扬光大,肥城的桃文化产业也会迎来崭新的明天!

参考文献

[1]渠红岩:唐代文学中的桃花意象[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8(2).

[2]陈西平:桃文化与山东桃民俗[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8(4).

[3]余明阳、朱纪达、肖俊松:品牌传播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4]吕庆华: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9.

[5]李康化:文化市场与营销变革[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6]陈少峰:文化产业战略与商业模式[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

文化产业开发模式范文5

[关键词] 河北省 文化资源 文化产业

作为传统文化大省的河北省,具有丰富的农村文化资源。其中有太行山和白洋淀自然风光、西柏坡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承德木兰围场、沧州运河文化等一系列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兼具武强木版年画、蔚县民间剪纸、衡水内画、以及各地传统戏曲歌舞等物质与非物质的文化遗产宝库。河北的农村文化以其丰厚的底蕴,丰富的表现力和多姿多彩的形式,千百年来滋润着一代又一代在河北大地上生活的人们,陶冶着他们的性情操行。

然而如今河北农村文化的现状和发展却不容乐观,文化基础设施落后,文化活动的开展同城市相比差之甚远,更令人担忧的是许多文化遗产因为缺乏传承和保护在逐步消亡,原有农村民俗文化活动在萎缩甚至消失。究其原因一方面现有农村经济机制对农村文化发展制约,另一方面农村的劳作方式、休闲方式、居住环境不利于文化活动开展,加之市场经济带来的新文化意识和农民传统的文化意识发生碰撞,都给传统的乡风民俗的继承和发展造成了影响。

河北的农村文化要走出困境,就必须根据实际条件,在坚持公益性事业的前提下,努力尝试文化产业开发途径。利用河北农村的大文化资源进行系统性的、创新的产业开发,可以带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使文化产业成为河北省农业发展一个非常有潜力的经济增长点,并可为农村实现小康社会目标起到助推作用。从农村的经济发展角度讲,实现完全的市场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农村经济的产业化、规模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从农村文化发展的角度讲,一方面必须认识到农村经济目前还相对落后的状况,另一方面也必须从经济高速发展的前瞻性视角规划农村文化产业的未来发展。

第一,以产业运作方式挖掘、搜集、整理、再现民俗民间文化作品和活动。河北省的民俗民间文化通过产业的方式开展已有了许多成功的先例,比如杂技艺术、剪纸、内画的宣传,各类民俗文化的艺术展演等,都已经通过如“吴桥杂技节”这样的平台以及对外文化交流等各种形式保持了民俗民间文化旺盛的生命力。我省农村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民俗民间文化的产品和活动,如果将这些产品和活动以产业的方式运作起来,不仅会给农村的文化经济带来勃勃生机,更重要的是丰富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使民俗民间文化的瑰宝得到保存和发扬广大。比如井陉的“拉花”、保定地区的“旱船”、吴桥的杂技等民间表演形式,武强民间年画、蔚县民间剪纸、衡水内画等通过一定方式的产业运作,使民间艺人和精熟的制作者得到经济收益,必然焕发出他们的艺术热情,从而带动一个村落一个乡镇的文化活跃和兴旺。

第二,旅游文化已成为我国的经济增长点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把农村文化活动与当地旅游文化结合进来,这不仅有利于农村先进文化建设,也有利于促进当地农村经济发展,体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现代化的要求。河北省的秀山秀水田园风光大都在乡间深处,“白云深处有人家”。如承德木兰围场、张家口的坝上风光旅游、邢台大峡谷、白洋淀自然风光、以及有过动人革命故事的狼牙山等等,或是峰峦叠嶂,或是深谷悠悠,处处令人叫绝。随着旅游资源的不断开发,将带来十分广阔的农村旅游文化前景,农家游的民宅庭院风土人情,生态游的山水林木曲径通幽,美食游的农家饭农家菜,风俗游的民风淳厚奇妙天然等等,都是大文化产业的经济增长点。旅游产业的发展是和经济发展速度密切相关的,河北省的农村文化必须紧紧依托当地的旅游文化资源,使农民的文化生活和经济收入有新的突破。

第三,让民间艺人成为河北省农村文化产业运作的团队。在农村有许多节庆、民间庆典仪式和民间文化仪式,这些活动大都由一些老艺人、匠人来主持,许多群众也热衷于这类文化活动。如果将我省农村中的文化人才资源聚集起来,组成产业运作的团队,在农民的节令庆典,政府及各部门举办各种主题的庆典活动和宣传活动,农户的婚娶、生日庆典,农村企业开业庆典等仪式上,以文艺的形式张扬声势渲染气氛。有了经济收入来源,才能保证文化团队的稳定和文化活动的连续持久,使民间文化活动规模扩大,从而促进农民文化生活和谐健康的发展。

文化产业开发模式范文6

关键词:ANP模型 区域文化产业 竞争力评价 指标体系

引言

随着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渐凸显,学术界对文化产业竞争力的研究也日渐增多。关于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的研究,花建(2005)认为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四大核心是整体创新能力、市场拓展能力、成本控制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李宜春(2006)通过对安徽省的实证研究认为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由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环境竞争力三个模块构成。顾江等(2012)利用我国31个省市的数据,采用AHP法对花建提出来的文化产业竞争力的理论模型进行了权重的确定。乐祥海(2013)从投入产出的角度建立了产业基础、产业投资和产业收益三大维度的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SD-ANP模型。

本文认为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建立在区域文化产业人才资源、环境资源和相关产业发展的基础上,结合文化产业行业领域的经营管理水平,使得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水平不断提升以至达到最优,形成在文化产业中对文化市场的争夺优势、获取产业发展优势和获得文化产业增长动力的能力。

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

(一)指标选取

借鉴前人对文化产业指标体系研究成果,基于波特的“钻石理论”模型,考虑到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和行业协会的自我管理,本文将文化产业经营管理竞争力纳入指标体系。

通过设计问卷和专家意见调查法对最初提出的指标体系进行筛选,选取桂林各高校相关领域专家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20份,有效回收18份,问卷有效率为80%。采用SPSS软件对回收数据进行单样本T检验,运用“Sig.(双侧)值”和“均值差值”判定指标测量属性,当“Sig.(双侧)≥0.05”且“均值差值>0”或者当“Sig.(双侧)≤0.05”且“均值差值

(二)基于ANP方法的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构建

应用ANP构建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将指标体系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控制因素层,第二部分是网络层,由所有受控制层支配的元素集构成,即二级指标和下属的37个指标组成的,内部之间呈相互影响的网络结构(见图1)。

通过Super Desicion软件中9标度法设计调查问卷,借助Super Desicion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关于二级指标权重的确定,以控制层的四个准则指标(B1、B2、B3和B4)作为判断标准,对二级指标(C1-C13)进行两两比较,由于二级指标是相互独立的,即转化为用传统的AHP方法进行权重设计。关于三级指标权重的确定,以二级指标(C1-C13)为判断标准,考虑到三级指标中指标与指标因素间的相关性,根据专家意见构造两两判断矩阵,采用一致性检验方法来判断矩阵是否被接受,最终通过极限超矩阵确定三级指标权重(见表1)。

(三)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指标权重的计算结果显示,影响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文化产业经营管理能力、文化产业环境竞争力、相关产业发展情况和文化产业资源要素生产力。二级指标中以文化产业实力、文化企业经营能力、经济环境、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和资本资源更为重要,说明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最主要的是依靠产业的内部驱动,文化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也至关重要;其次,经济环境可以为文化产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大环境,旅游产业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区域文化的传播速度,从而更好的促进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和进步;资本资源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资本积累和资金来源,有利于区域文化产业在先天自然资源不足的状况下发展人文资源文化产业。

两广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竞争力评价分析

(一)原始数据采集说明

在文化产业中,事业单位经费统计数据已将“销售税金”纳入 “经营支出”子项目,为避免对销售税金进行重复计算,人为降低事业单位经费自给率水平,本文提出文化文物事业单位经费自给率的计算公式为:

关于文化产业开发投资年增长率、文化产业平均收入增长率、文化文物单位经费自给率和文化产业平均资金周转率的计算公式分别为:

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2011年至2013年各省统计年鉴和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在三级指标中,文化资源和自然遗产的开发利用程度(C24)、文化行业协会的管理水平(C61)和文化企业经营配合程度(C63)为定性指标,采用九分制量表(1-9)进行评分,分值越高,表示该指标水平越高。

(二)评价结果统计

在表1中,部分指标为带量纲的数值,如文化产业从业人数、本市万人口艺术家、科学家和工程师数量等在内的15个指标,对这些指标数值采用级差变换方法进行标准化,从而消除量纲:

其中, Iij表示第i个地区第j个指标的无量纲数值;Xij 表示第i个地区第j个指标数值;minXj 为第j个指标中所有样本的最小值;maxXj 为第j个指标中所有样本的最大值。计算得出两广地区文化产业竞争力的评价结果(见表2-表4)。

两广地区文化产业竞争力水平的对比分析

(一)文化产业资源要素生产力水平

从文化产业资源要素生产力来看,广东地区文化产业要素生产力整体强于广西地区。两广文化产业的人力资源要素和产业资源要素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趋势,而资本资源要素呈现出逐年下降趋势。

在人力资源要素上,两广地区文化产业从业人数和本市万人口艺术家、科学家和工程师数量都有所增加。但是,在具有一定学历水平的文化产业占同业人数比重指标上, 2011年和2012年广东的负增长速度分别为6.94%和8.64%,表明广东具有高等学历水平的文化产业人员的增长速度明显慢于广西文化产业从业人数的增长速度。在资本资源要素上,广西的整体竞争优势优于广东。广东在文化产业开发投资上占GDP比重大,但广西在文化产业开发投资年增长率上明显高出广东。这主要是由于广西自2010年以来相继出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产业发展“十二五” 规划》等政策,不仅为广西文化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和目标,更为其提供了有力的财政等政策保障。

(二)文化产业经营管理能力水平

从文化产业经营管理能力水平来看,2010年至2012年广东地区文化产业经营管理能力整体强于广西文化产业经营管理能力。其中,在文化市场占有能力、产业管理能力和文化企业经营能力上,广东的竞争优势明显强于广西。但是,在文化产业实力上,广东省的竞争优势比广西弱。

在文化产业实力上,由于广东省文化总产值总量大,文化产业总产值占全区总产值的比重也高达5%以上。尤其是在“十一五”期间,广东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为12.6%,广西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在16.5%以上。但是,广东文化产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低于广西。

(三)文化产业环境竞争力水平

从文化产业环境竞争力来看,广东的文化产业环境竞争力水平整体高于广西。2010年至2012年广东文化产业环境竞争力水平分别为24.14%、26.50%和 17.92%,广西分别为11.47%、14.17%和16.24%。

广东作为中国最早的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不仅拥有经济起步早的优势,并拥有临近港澳台的优势,广东文化产业的发展依托其良好的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政府政策环境,不仅吸引了更多高学历从业人员,也获得了更多的文化事业财政补助、文化产业基建投资额,从而使得广东文化产业在环境竞争力上取得了比广西更好的发展优势。

(四)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产业要素水平

从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产业要素水平来看,两广地区相关产业发展态势都呈现出稳步增长状态,广东文化企业发展的相关产业要素水平整体高于广西。

在教育发展水平要素上,由于两广地区对教育、科技和文化产业投入逐年增多,且广东省在教育、科技和文化上财政投入较广西更多,广东公共教育经费支出占财政支出总额比重大,但同时也导致两广地区文化文物单位经营自给率均出现逐年下降趋势,且广东文化文物单位经营自给率低于广西,2010至2012年广西文化文物单位经营自给率分别为12.75%、10.52%和10.32%,广东依此为15.69%、10.58%和10.28%。

广西文化产业竞争力提升路径

(一)加大文化产业开发投资,落实文化产业政策

一个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法制和政策的支持,文化产业也如此。广西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提升需要依靠政府将已有的法制和相关政策措施落实,同时根据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和所处的阶段不断完善政府政策和法规,进一步为广西文化企业的经营发展提供有法可依、有秩序的竞争平台,从而为广西文化企业的经营发展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推动广西文化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二)加大人均文化事业财政补助,提升居民文化消费水平

与全国31省市相比,2010-2012年广西人均文化事业财政补助分别为17.4元/人、17.81元/人和18.21元/人,在全国排名连续保持在24名以后,人均文化事业财政补助不仅落后于广东,且远落后于国家平均水平。

广西文化产业的发展要加大人均文化事业财政投入,增加居民文化消费可支配资金,刺激居民文化产业需求,培养居民文化消费行为,从而提高居民文化消费水平,带动文化产品消费,促进广西文化产业持续稳定的发展。

(三)促进文化企业间合作,提升文化行业协会管理水平

2011年广东成立了深圳市文化产业产业协会,入会之初共有350家文化创意产业企业组织。行业协会不仅具有组织、协调的职能,更有服务和监管的职能。广西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推进有实力和影响力的文化产业行业协会的形成,文化产业行业协会可作为文化行业整体代表,利用自身实力处理和协调好各方关系,从而达到减少单个企业的运作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这不仅有利于促进文化企业之间的合作,也可以增强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从而促进广西文化产业的有序开发、有序管理和有序发展。

(四)培育文化产业专业人才,提升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素质

广西文化产业的快速稳步发展必然需要更多的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尤其需要具有高素质从业水准的文化产业专业型人才。广西文化产业的发展应加快建设文化产业专业人才队伍,在未来几年,应有步骤地开展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各类教育机构的作用,设立文化产业专业院系,培养文化产业专业人才,提升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素质。

(五)实行重点城市带动经济带发展战略,打造区域文化产业品牌

广西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主要分为北部湾经济区、桂西资源富集区和西江经济带,广西文化产业的发展在现有重点项目带动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即在发展桂林高新创意动漫产业园和柳州市蓝海科技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为动漫骨干企业的基础上,通过借鉴广东“广深佛莞文化创意产业圈”模式,实行重点城市带动经济带发展战略,立足于区域资源,充分发挥区域内文化产业资源特色,打造区域文化产业强势品牌。

参考文献:

1.花建.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内涵、结构和战略重点[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

2.李宜春.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初探―以安徽省为例[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2)

3.顾江,高丽丽.我国省际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与提升―基于31省市数据的实证分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8)

4.乐祥海.中部六省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J].系统工程,2013,3(31)

5.刘萍,高建华.浅议事业单位经费自给率的计算方法[J].财会月刊,2003(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