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企业经营管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旅游企业经营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旅游企业经营管理

旅游企业经营管理范文1

摘 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也随之受到了重视,特别是在国家宏观地调整了节假日之后,逐渐形成了旅游黄金周,而这种“假日经济”间接地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本文简单地探讨“假日经济”对旅游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性。

关键词:假日经济;旅游;管理

假日经济始于1999年,通过中央国务院的宏观调整,利用对节假日上移下借的方法所形成的结果,通过这个国策,人们的节假日不仅仅再是一两天了,而是累计成了七天之多,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黄金周。对于比较长的假期,也就是黄金周,人们往往都会抓紧时间进行旅游活动,这也是为什么称为旅游黄金周的原因。人们的外出旅游,最大限度地带动了消费市场的发展,这种属于远距离的出游与旅游者在平日里、周末里所进行的短距离的、短期的旅游有着本质的区别。而旅游企业,必须及时、准确地认识这一点、认识到“假日经济”的重要性,做好相关的经营管理,才能够抓住机遇、获得更好的发展。

1.“假日经济”的产生以及对旅游业的影响

从我国的社会背景来看:第一,我国政府为了扩大内需、刺激人们积极地进行消费活动,已经先后8次降低了银行的存款利率,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们更愿意将存款用于旅游休闲等等方面;第二,这几年以来,国家相继的上调了人们的收入,而收入的增加会直接促进人们购买力的提高;第三,就目前中国的经济形式来看,我国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依靠个人的努力而得到良性运行的状态了,也就是说增加假期已经是非常必要的了。而在这种情形下,国家不断的修订节假日的放假措施,增加了法定的公共节假日,从而为人们的旅游、消费提供了大量的时间。除此之外,从人们的消费观念来看:第一,节假日的经济消费,一直都是中国人非常重视的节庆消费产物,完全的符合中国人自古以来重视节庆的传统文化习惯;第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收入已经得到了提高,从而也带来了消费观念的转变,人们的需求已经从最基本的维持温饱、生存发展转换为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所以利用节假日的时间,走出家门进行旅游休闲活动,追求精神上的生活享受,已经逐渐的成为了一种潮流;第三,随着生活、工作的现代化,人们的压力不断增加,而人们在日常紧张、繁忙的工作之余,更加渴望能够在节假日期间充分放松,缓解精神的压力,充分的享受一下美好的人生。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质量得到了提高,而且经过了国家的宏观调控,人们的消费心理也渐渐的变得成熟起来。对于黄金周,人们更多的是选择外出旅游,既能够开拓视野,又帮助减轻了工作、生活的压力。

2.假日经济为旅游业带来的发展空间

2.1交通运输

根据相关的数据显示,在去年的国庆期间,仅仅是铁路部门就多收入了高达20多亿元左右。其实在节假日期间,交通的运输问题都会形成空前的繁忙现象,几乎所有开往旅游胜地的航班、火车、客车都是满座的,不仅如此,相关的运输部门甚至还增加了大量的旅游线路。除此之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质量的不断提高,自驾游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由此可以看出,假日经济的确为旅游企业带来了非常大的商机,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2.2饮食

如果说人们外出旅游的重要载体是运输的条件,那么在旅游期间更不可避免的就是饮食的问题了。在节假日期间,因为旅游人数的猛烈增多,往往会带动旅游地的餐饮业发展,而特色的餐饮就更受欢迎了。比如说在南京的夫子庙,其附近各大餐馆的营业额在节假日期间往往会高出平日营业额的2~3倍,而新疆的哈密瓜、葡萄干、烤全羊,海南、广州等地的海鲜食品等等,更是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3.面对“假日经济”,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措施

3.1以客户、员工为中心

“假日经济”所带来的旅游旺季,对于旅游企业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机遇,而如何才能够把握好这个机遇,是非常值得旅游企业关注的。而旅游企业以客户为中心,积极的为客户提供亲切的、完善的服务,能够有效提高客户的满意度。但是,以客户为中心,并不只是一个口号,需要旅游企业切实的从细节中表现出来:首先,旅游企业应该建立好自身的网页,并以此为重要的交流平台,比如说在即将进入节假日的时候,积极策划多个新的方案,以供旅游者、自主选择;其次,在进行旅游活动的过程中,旅游企业要给予旅游者无微不至的服务,尽量满足旅游者提出的要求;最后,则是要建立好完善的信息反馈系统,这样才能够帮助旅游企业及时了解到自身的不足,并做出相应的改革。除了要以客户为中心之外,旅游企业还必须充分认识员工这个重要的因素,毕竟在进行旅游活动的过程中,是员工与旅游者的直接接触,而且服务的质量往往取决于服务机构或者是企业工作人员的资源质量,对于服务设施等等硬件,其质量的提高具有刚性,受到经济技术水平的严重制约,所以应该着重于提高包括经营管理人员在内的工作人员的素质。正是因为这样,旅游企业首先必须将员工看作是内部的客户,只有先满足内部客户的要求,才能够使得这些内部的客户在工作的时候,表现出最佳的状态。尤其是近来越来越多的导游与旅游者之间所发生的冲突,既违背了旅游业的相关行规,又影响了旅游企业的形象、声誉,可以说严重的影响了旅游企业乃至整个旅游业的良性发展。所以说,旅游企业在处理员工问题的时候,必须有自身的完善的、健全的行为制度以及激励员工、鞭策员工的奖励机制,既要规范员工的言行,又要积极的调动好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比如说旅游企业的领导者要给予员工应该有的尊重;为企业的员工精心的设计工作、创造愉快的工作环境;创造能够让员工发挥出自身聪明才智客观条件;给予员工发展、提升自己的机会。而这些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以满意的员工去争取到满意的客户,从而促进旅游企业的发展。

3.2提高旅游产品质量

不仅仅是商品才有质量的要求,旅游活动也同样存在着质量高低的衡量,而且质量,可以说是旅游企业的生命、源泉。旅游的消费,作为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一种更高层次的消费活动,对于质量的要求更应该是非常严格的,对于向旅游者提供服务产品的旅游企业来说,只有提高旅游服务的质量、提高旅游产品的质量,才能够确保企业的良好信誉,而信誉更是旅游企业增加经济效益、获得经济利润的根本保证。比如说旅游企业应该大力推行旅游定点制度,选择服务质量好、信誉佳的餐厅、商店、宾馆、旅行社作为旅游定点的企业,并推荐给广大的旅游者。

4.结语

总而言之,旅游产生的必要条件之一是时间,如今假日经济的兴起,对旅游业支配与促进作用也逐渐明朗化了“。假日经济”对于旅游业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机遇,旅游企业只有积极地把握好这个机遇,做好自身的经营管理工作,才能够促进自身企业的生存、发展。(作者单位: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钱文芳.我国假日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

[2] 王.假日旅游的可持续发展[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1).

[3] 贺琛,胡静.创新休假制度:从“黄金周”到带薪休假[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2).

[4] 唐建军.我国假日旅游经济的影响力及其对策[J].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

旅游企业经营管理范文2

摘要:集团旅游企业要在竞争中获得较大的优势,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不仅仅要在管理和创新上增加优势,同时也需要对企业的费用成本进行严格有效地控制。作为集团化旅游企业的财务经理,笔者结合公司的情况,来谈论集团化大型旅游企业在成本费用控制中的重点,寻求合理有效的控制成本的方法。

关键词 :旅游;企业;成本费用;控制;方法

在目前的经济形态下,旅游企业已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同时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那么,旅游企业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较大的经济利益?降低和节约成本费用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实施合理有效的成本控制方法,将使的企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一、公司成本费用现状

大理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云南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属的三级公司,企业以大理区域性核心景点景区为主要经营对象。作为大理旅游集团影视城分公司的财务经理,主要的职责就是对公司在财务方面进行核算和预算控制等。作为一个大型的集团旅游企业,为了对下属各部门及分公司成本费用方面进行有效控制,云投集团对于的日常成本费用、资产采购等方面采用了分级、分部的多元化复合式管理,这种管理模式能够统一有效的对集团几百家公司的预算资金进行管理,同时也在成本费用控制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大理旅游集团的成本费用可以大致分为几个方面:第一,各分公司大项的成本费用,由集团财务部统一进行预算处理,这些大的费用不需要分公司来签字,例如折旧费用、土地使用权摊销费用、工资及过节费用等;第二,集团公司购买固定资产、办公用品等需要由集团办公室进行统一预算处理的费用;第三,各分公司在集团的监督下按照规定使用的费用,主要是福利费中的伙食费;第四,各分公司严格按照预算支出的费用,包括接待费用、车辆使用费用、差旅费等;第五,公司按照政策法规要求,在预算内进行处理的财务费用及税费费用;第六,分公司可以在预算内根据具体情况自主合理使用的费用,这些费用通常使用在景区日常维修、绿化、治安和维护等方面。通过对集团成本费用的严格控制锁定总成本费用,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

二、旅游企业成本费用控制中现有的问题

通过研究分析发现,我国的大型集团化景区景点型旅游企业没能够采用科学合理成本费用控制模式,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财务预算和业务预算不能够统一。各个分公司主要是通过近几年各项成本实际费用,预测其发展形势,根据经验进行成本预算,缺少了其他部门的业务预算信息的支持,这会使得成本预算与现实中的市场情况出入较大。或者是成本控制模式缺乏应变性,无法应对特殊情况。各个分公司发生超出预算或者是特殊情况时,财务上不能够及时给予批复支出,这样会阻碍分公司的发展,减少企业的经济利益。其次,企业的相关负责人有时也不能够对费用支出和收入做出合理、准确的判断,并提前采取有效地措施。

三、集团旅游企业成本费用控制措施和重点

1.提高全体员工节约成本的意识,强化业务预算群众基础

集团旅游企业要对成本费用进行严格的控制,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来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利益。首先,企业要进行必要的全员素质培训,提高全体员工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让所有员工能够高效率、优质的完成本职工作,确保员工的的劳动效果。这就间接的降低了旅游企业的成本费用。必要时可以采用奖励的方式,对员工中自觉主动节约成本的,给予相应的奖励。这样公司的成本费用与员工自身的利益绑定在一起,大大提高了员工对动作的热情度,在全员参与的基础上做好各项业务预算。

2.企业中占有较高比例的费用控制

企业的成本支出中有一些较大的费用支出,对于这些支出的控制将极大地降低成本。所以控制成本费用的关键点就是采取有效地措施,控制占有较大份额的费用支出。

3.系统化管理成本费用

建立一个良好的成本费用控制系统,将有效地降低、节约成本。在各项费用支出之前,集团应当对这些预算进行严格的预算控制,并把这些费用的使用详细的划分到各个分公司的基层部门,并且督促相关部门严格按照预算来支出,这样各个部门就能够有效的控制成本费用。

4.严格核算成本费用

企业应当对成本费用进行量化、细化管理。旅游企业只有严格的将成本费用制度化、标量化,才能够有效地控制住成本费用。首先要对有费用支出的项目进行详细的罗列,以及严格的计算控制这些支出。进行预算时,要细化到具体的一点,例如办公、人事、交际应酬等,还要考虑到一些不可避免的费用,例如固定设施的折旧费用、维修费、交通费、绿化费用等,这些费用也要提前进行预算。当遇到超出预算的情况时,要及时做出标注,并对超出部分进行合理的解释。

对于没有采用财务预算、报帐和核算一体化的财务软件的集团化旅游企业,还要建立一个严格的费用制度,严把费用的收支关和报销审批制度,所有的费用在报销时必须在原定的预算之内。对于一些特殊的专项费用,也必须经过相应程序经过相关负责人同意之后才能支付。同时安排专业的审计人员对各个部门的费用支出进行审计,分析对比预算值和实际值,保证企业能够合理、公正的支出各项费用。

5.开发挖掘成本费用的控制潜力

集团旅游企业想要获得较大的经济利益,就需要充分挖掘成本费用控制的潜在能力,建立相应的制度,并且在实践中研究和改善制度中的不足之处,实现制度的优化,这样可以更加有效的降低和节约旅游企业的成本费用。在制定制度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制度的实用性,一味的追求低成本,会引起员工的不满情绪,降低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反而使得事情向着相反的方向发展。

6.建立严格的监管机制

集团旅游企业应当建设一个高效的监管机制,严格按照成本控制标准来对成本费用进行评估和监督。在检查成本指标的同时也要对影响控制费用的各种因素进行评估,并制定出最佳的成本控制体制,这将使得成本费用的控制力度大大提高。

集团旅游企业采取科学、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对成本费用进行严格的控制,降低成本费用,将提高旅游企业的竞争优势,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参考文献:

[1]汤兵兵,郝思琪,付长茹.加强成本控制,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J].林业财务与会计,2005(07).

[2]宋福官.现代企业管理中的成本控制[J].市场周刊(新物流),2006(09).

旅游企业经营管理范文3

一、企业家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和任务目标

1、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财源建设为主线,把支持干事创业、推动科学发展作为企业家队伍建设的着力点,做到引进和培育、扶持和激励、考核和奖惩并重,广开渠道吸纳人才,打造土壤促进创业,形成氛围竞相发展,努力培养造就一支具有战略眼光、开拓精神、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企业家队伍,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高层次的人才保证。主要把握以下原则:

坚持党管人才、以人为本的原则。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实现科学发展第一资源的理念,把企业经营管理者纳入人才建设管理规划,充分发挥组织、编办等部门的职能作用,相关部门配合联动,搞好培养、引进、储备,凝聚各领域优秀人才;对优秀人才做到政策上支持到位、工作上服务到位、政治上关怀到位、生活上照顾到位,为企业家干事创业创造最有利的环境。

坚持总体推进、重点突破的原则。立足现实、着眼长远,在普遍加强企业经营者培训、储备的基础上,突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优秀人才,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加快培养一批行业性、区域性企业领军人物,形成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梯次结构布局;在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标准制定和工作要求上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培养造就一支符合本地实际和产业定位的企业家队伍。

坚持实用实效、注重贡献的原则。企业家队伍建设与本地实际相结合、与行业企业现状相结合,在政策措施上出实招求实效,给予实实在在的支持;在目标目的上体现财源建设主线,把地方财政贡献大小作为企业家评选的基本标准和依据,通过企业家队伍建设,推动地方经济实现跨越发展。

坚持公平公正、进退有序的原则。在企业家培养、评选、待遇等方面实行阳光政务,按标准和程序规范运作,做到公开透明,置于全社会的监督之下;对企业家队伍实行动态管理,建立监督约束和淘汰退出机制,使企业家队伍始终保持积极进取、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2、任务目标。经过“十二五”期间的努力,在全市形成尊重爱护企业家,支持鼓励创新创业的浓厚社会氛围,形成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家培养、选拔、激励、监督、服务机制;全市企业家成长环境日益优化,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总量明显增加,结构更加合理,素质不断提高,涌现出一批引领全市经济发展、在和省乃至国家有重要影响的优秀企业家,形成支撑经济发展的高素质企业家队伍。到2015年底,通过企业家队伍建设,带动一批企业上档升级,全市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到40户,其中过5亿元的企业达到10户,过10亿元的企业达到5户;年纳税过千万的企业30户,其中过5000万元的企业15户,过亿元的企业5户;有5户以上企业进入市百强企业。

二、企业家的评价标准和产生办法

3、评价标准。一是绩效评价。主要依据对地方财源建设的贡献大小进行评价,企业当年入库地方工商税收300万元1000万元的,作为“优秀企业经营管理者”评选的基本标准;企业当年入库地方工商税收超过1000万元—2000万元的,作为“优秀企业家”评选的基本标准;企业当年入库地方工商税收2000万元以上的,作为“功勋企业家”评选的基本标准。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绩效标准可作相应调整。二是能力评价。个人具有较高的科学决策能力、组织驾驭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市场应变能力、国际竞争能力、改革创新能力、破解难题能力,并积极付诸实施取得突出成效,在国内同行业或市以上范围有一定影响。三是社会评价。个人执行政策守规、经营管理守法、廉洁自律守纪、公平正义守信,班子团结带头好、职工权益维护好、企业文化塑造好、社会责任担当好、文明新风示范好。

4、产生办法。一是申报,本意见“优秀企业经营管理者”、“优秀企业家”、“功勋企业家”评选适用于依法注册在的工业、流通、旅游企业及总部设在的建筑企业,每年年末由经信局、中小企业局、商务局、旅游局、住房建设局依据上述标准,组织填写企业家申报表,明确申报企业家称号等级,附2000字以内的个人业绩材料;二是初审,由市委组织部会同经信、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安监、环保、计生、科技、工商、质监、国税、地税等部门成立评审小组,对申报对象进行审核,并确定公示名单;三是公示,将确定公示的对象及其主要业绩在电视台、政府网站等市内媒体上进行公示,设立公开电话,听取社会意见;四是确认,对公示中群众反映比较强烈、问题比较突出的对象,由市经信局牵头组织有关部门进行调查核实,并提出处理建议,报市委、市政府研究确认。对公示无异议的对象,提交市委、市政府研究确定。

三、提升企业家队伍整体素质

5、加强培训。高度重视企业家自身建设,把提升企业家思想境界、职业道德素养,塑造企业文化和团队精神作为培训重点,选择有关高校科研单位建立培训基地,每年邀请高层人士、专家学者、商界精英,设立企业家论坛、举办报告会、开展专题讲座和管理咨询,有针对性地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学习培训。对获得相关“企业家”称号的,由市政府出资,每年至少组织2批次到国内先进地区、著名企业或国外考察学习。同时,每年不少于2次组织企业家到市内重点企业观摩学习,在广播电视台、《工作》、政府网站等媒体开辟企业家专栏,展示企业和企业家形象,促进相互交流。抓好企业家资格培训和认定,每年至少组织10名以上在有影响的企业家,参加高级职业经理人资格培训和高级经济师评审认定。

6、搭建平台。进一步发挥市企业家协会的作用,由经信局、科技局、人社局、工商联等部门联合创建“企业家联谊会”、“市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俱乐部”等交流平台,每年中秋或春节期间举办企业家团拜会,加强党政领导和企业家之间的感情联络,倾听意见和建议。积极组建行业协会,全市主要行业三年内都要成立相应的行业协会,发挥行业管理和服务功能。

7、注重引进。坚持“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相结合,根据我市产业发展方向和企业需要,依托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积极引进高端人才、紧缺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面向国内外招聘具有国际国内行业领先水平的领军人才、知名人士、核心专家,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职业经理人和专业人才队伍。到2015年,争取面向海内外引进高端创新创业人才和职业经理人100名以上。认真研究人才引进政策和待遇,打造人才聚集的洼地效应。

8、抓好储备。建立健全企业家后备人才制度,引导企业高度重视后备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尤其注重培养具有战略眼光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后备人才。企业管理部门和各企业都要建立企业家后备人才库,广泛收集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信息,建立以基本素质、业绩档案、诚信记录为主要内容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信息库,加强跟踪培养和服务,促其健康成长。在抓好现有人才发现培养的基础上,每年争取引进20名以上专业对口人才,安排到企业挂职锻炼,努力将其培养成为今后企业发展的领军人物。对纳入后备企业家培养对象的,每年推荐10名参加市委、市政府组织的学习考察或其它培训活动。坚持备用结合,对德才兼备的优秀后备人才要大胆使用,委以重任,在实践中培育和造就企业家。

四、营造鼓励支持企业家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

9、加大政策支持。从今年开始,市财政每年拿出1000万元累积作为企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主要用于企业贷款贴息、过桥资金等。对获得相关“企业家”称号的企业,依据项目情况,在项目审批、土地使用、企业融资、设施配套、资源配置等方面优先扶持,通过部门联席会议的形式集中研究解决;需在银行融资的,从企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中给予贷款贴息。对想干事、能干事、干大事的企业家,根据企业发展规划、企业家愿望和要求,对重大项目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研究政策措施,倾全力支持。

10、搞好权益保护。树立只有留住人才才能留住项目的观念,把依法维护企业家的政治地位、经济利益、民利作为各级各部门的工作重点,严厉打击诬告、陷害、报复、威胁企业家的各种违法行为;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保障好企业家及其家属、企业的人身财产安全。进一步规范涉企收费和检查,对企业家所在企业实行重点保护,收费检查等行为须经市纪委、监察局批复后进行。全年每个月设立企业生产经营“宁静日”,期间原则上没有涉企收费检查行为。加大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三乱”行为查处力度,对存有“三乱”行为的责任单位,严肃处理主要负责人及相关责任人。

11、提高政治待遇。对获得“优秀企业家”和“功勋企业家”称号的,聘请为市政府经济顾问,参与全市重要经济政策制定和重大决策;按照有关规定和条件标准,优先推荐担任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参加各级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评选。其中年地方工商税收达到5000万元的“功勋企业家”,享受政府特别津贴;连续五年年地方工商税收超过5000万元的“功勋企业家”,终生享受政府特别津贴,调离的政府特别津贴予以终止。深入开展“企业评议机关”等活动,让企业家在监督政府和部门中有更多的发言权。改进完善全市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察评价办法,在考察党政领导班子和相关职能部门时,注意听取企业家的意见,把服务企业情况作为衡量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

12、加强生活关心。规划建设高级人才集中居住区,为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安家落户、创业发展创造条件。对符合条件的外来投资企业家,授予“市荣誉市民”称号;对外来投资的企业经营者,在档案、户口以及家属随迁、子女入托入学就业等方面开通“绿色通道”,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对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企业家、功勋企业家,实行定期医疗保健制度,每年由市委、市政府组织进行一次免费查体,并在县级医院相对固定一名保健医生随时提供保健咨询。

13、给予物质奖励。坚持并逐步完善已有的财源建设突出贡献、自主创新及品牌兴企等奖励政策,作为长期性的政策措施予以兑现落实,发挥政府奖励的导向作用。建立完善企业家评选表彰制度,每年对在财政贡献、创新发展等方面做出突出成绩的优秀企业家、功勋企业家,以市委、市政府名义进行隆重表彰,在财源建设突出贡献等奖励的基础上,再给予金牌奖励。

五、建立完善促进企业家健康成长的体制机制

14、健全组织领导体系。市委、市政府建立企业家队伍建设联席会议,由市委书记或市长定期召集,研究制定企业家队伍建设的重大政策措施。成立由组织部牵头,经信局、中小企业局、商务局、旅游局、住房建设局等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企业家队伍建设工作的组织实施、指导协调,向市委、市政府提出意见和建议,努力形成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组织部牵头抓总,全市上下密切配合、各领域企业家广泛参与的企业家队伍建设工作格局,推动企业和企业家不断向更高层次和目标迈进。

旅游企业经营管理范文4

关键词:效率评价 经营管理 应用探究

经营管理模式的有效选择,对于促进企业发展进步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在经营管理模式选择过程中,需要对效率评价问题进行有效把握。DEA评价模式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效率评价问题。利用DEA评价模式过程中,要注重对相关指标进行选取,使之符合经营管理模式应用需要。一般来说,企业经营管理效率主要涉及到了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三个方面内容,在管理模式设置过程中,要把握效率对企业经济发展的影响,从而保证经营管理模式与自身发展情况保持一致性,这样一来,才能够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发展和进步。

一、DEA模型概述

在对效率评价问题分析过程中,通过利用DEA模型,能够对效率指标进行有效选择,并且根据DEA模型,对效率问题进行较好的把握,从而更好地满足经营管理模式构建实际需要。DEA模型即数据包络分析法,该模型由CHARNES和COOPER等学者在1978年提出,在应用过程中,注重对相关数据信息进行把握,对“部门”和“单位”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探究,从而保证生产有效性评价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在对DEA模型应用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决策单元的划分,决策单元输入类型有m种,输出类型有s种,这样一来,根据输入和输出类型,建立输入向量Xj和输出向量Yj。在对评价单元有效性分析过程中,需要构建C2R模型,在对C2R模型应用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决策单元的充分必要条件,保证决策单元能够获得最优值。同时,在计算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CRS模式下,DMU整体具有有效性。通过对相关公式的运用,以满足DEA模型需要,从而更好地解决效率评价问题。

二、基于效率评价的经营管理分析

基于效率评价的经营管理模式应用过程中,要注重对资源配置效率进行把握,并能够对评价的效率性问题进行分析,这样一来,才能够使效率评价在经营管理模式中应用发挥重要作用。

1.资源配置效率把握。

效率评价在经营管理模式中的应用,关键点在于更好地促进资源最优化配置,使其能够满足企业发展实际需要,帮助企业更好地实现经济效益。在进行资源配置效率把握过程中,需要对DEA模型进行利用,将影响到企业经济效益的问题进行明确,并将各个问题作为DEA模型的一个决策单元。之后利用DEA对决策单元模型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优化,从而实现资源配置优化目标。在这一过程中,主要应用到了“投影原理”。在进行资源配置优化过程中,需要对评价目的进行明确,并能够选择合适的决策单元,通过构建完善的输入输出指标体系,构建DEA模型。最后利用DEA评价分析,实现资源配置目标。

2.效率评价。

在构建评价体制过程中,要注重对指标体系进行有效选择。评价体制的构建,需要考虑到资源配置效率评价指标,并能够从投入和产出关系方面,对经营管理模式问题进行有效分析。企业资源配置效率问题,主要涉及到了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三个方面的效率问题。

2.1技术效率。

技术效率主要涉及到了企业生产技术与规模的综合效率问题,即在分析过程中,要注重对企业投入要素情况进行把握,并且考虑到实际生产过程中,是否存在投入要素浪费问题。从现阶段我国企业发展情况来看,企业技术效率存在较大的差异,从而导致资源浪费问题存在。技术效率问题,也是导致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收益存在差异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企业技术效率高低,直接影响到了企业的收益,技术效率低,企业的利润将会降低,反之则会提升。

2.2纯技术效率。

纯技术效率主要是指投入规模一定的情况下,产出效率大小。在投入规模一定下,产出越高,这表明资源利用率越高,对于企业发展来说,越为有利。企业在进行管理过程中,纯技术效率低下,就会导致其“投入—产出”比例较低,从而造成其产品成本提升,这对于企业发展来说,有着极为不利的影响。同时,从纯技术效率角度来看,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难以实现对资源的最优化配置。3.规模效率。在对规模效率分析过程中,需要考虑到资源整合的规模,其是否处于最优规模范围内。在管理过程中,企业对规模效率考虑仍有欠缺,如何对其进行有效改善,成为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必须考虑的一个重点问题。规模效率与规模效益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这对于企业资源整合来说,影响较大。企业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加强规模效率的提升,对于增强企业竞争实力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三、经营管理模式应用探究

利用DEA模型对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经营管理模式选择及应用过程中,要注重对效率问题进行有效把握,具体可从以下几点进行考虑:第一,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注重把握效率问题,选择的管理模式要注重从资源配置角度出发,保证投入一定情况下,可以最大化地实现产出,从而帮助企业更好地实现经济效益。效率影响到了利润,效率的把握,要注重从经营管理角度出发,尽最大可能实现管理最优化目标,才能够有效提升“效率”。第二,经营管理模式选择过程中,要注重从管理体制角度出发,保证管理体制得到有效完善。这一过程中,可以通过构建相应的管理制度,为企业管理提供依据,切实保证企业整体运行具有较高的效率性。管理体制构建,还要考虑到企业自身的发展情况,保证制度构建与实际发展具有较好的协调性。第三,企业发展过程中,要注重对运行制度进行完善,注重提高企业发展的规模效率。这一过程中,要注重加强市场考察,并对自身生产情况和生产效率进行把握,能够提升企业规模效率,使其扩大市场占有率,以保证企业能够更好地实现经济利润目标。同时,运行制度的完善,还需要考虑到流程问题,从而保证运行发展符合企业自身利益需要,基于效率评价的经营管理模式应用,要切实把握“效率”这一关键点,能够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将效率摆在突出位置,这样一来,可以保证相关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得到有效落实,从而保证企业内部管理具有较高的效率性和质量性,促进企业的长足发展和进步。

四、结语

通过对DEA模型的利用,为企业效率评价问题提供了重要参考和借鉴。基于效率评价的经营模式管理应用,要注重对相关指标的有效选择,能够对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三个问题予以明确,并能够将这三个效率切实应用于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当中,从而提升企业经营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以满足企业发展实际需要。

参考文献:

[1]王欢明,诸大建.我国城市公交服务治理模式与运营效率研究——以长三角城市群公交服务为例[J].公共管理学报,2011,02:52-62+126.

[2]丁杰,王卓.基于超效率DEA的批发零售上市企业绩效评价[J].商业时代,2013,35:83-86.

[3]梁明珠,易婷婷,BinLi.基于DEA-MI模型的城市旅游效率演进模式研究[J].旅游学刊,2013,05:53-62.

旅游企业经营管理范文5

关键词:石油企业;经济管理;外部环境;创新途径

企业经济管理即基于经营发展目标的最好实现,对企业各项资源及经营生产活动做系统化监管,是确保企业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石油企业经济管理不光关乎企业自身发展,因石油行业在国民经济占有的重要比重,企业经济管理伴随较大的外部效应。近年来,石油企业改制工作进展如火如荼,其发展内外部条件出现哪些变化值得分析,且需要以此为基础制定全新的经济管理方案。

一、石油企业经济管理外部环境

(一)能源市场竞争激励

石油企业改革进程深入使其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走出国门参与国际能源市场竞争,发展环境变动促使企业经营管理思维及模式升级,多元化成为当代石油企业发展的主题。之前很长的一段时间,石油企业以石油产品为主要经营项目,产品、服务线单一使之在多元化、国际化发展的过程中要面临较一般企业更大的困难和挑战。原有石油资源市场被逐渐分割,新市场打入带来的激烈竞争压力,给企业生存提出严峻挑战。

(二)低端服务需求减少

早先石油企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国家给出的政策扶持和经济高速发展的大背景。新时期,国家经济发展增速放缓,发展战略目标也从高速发展转移至高质量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治理的战略化水平不断提升。各项节能、环保指标相继出台对石油企业产品开发及生产过程的环保水平均提出严格要求,产品质量不断升级,低端服务需求越来越少。石油企业想要彻底摆脱以往劳动密集型、低端服务型的发展状态,必须要正视自身在人才、技術、资金、管理经验等方面存在的不足。

(三)新能源诱发能源革命

在能源发展领域,过去长达一个世纪的时间石油均在能源使用结构中占主要份额,据统计,全球一次能源使用中30%为石油资源,石油开发也为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例如在2017年全球财务前十企业中就有4家石油企业。传统能源保有量急剧下降推动了能源革命的到来,为有效缓解能源供应压力及生态污染问题,新能源开发利用成为能源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石油在能源需求结构中的垄断地位逐渐被削弱。基于此背景,如何站稳脚跟、实现长期稳定发展,成为石油企业乃至石油经济探讨的重点。

二、石油企业经济管理内部特征

(一)综合性强

石油企业经济管理工作实施多看重价值维度的实现,将价值提升作为基本管理目标,在此基础上开展各项经营管理工作,并引入综合化管理的方式。石油企业经济管理覆盖面较广,涉及采购、生产、营销等多个模块,每一模块工作的顺利开展均需要相应的资金和人才需求,使得石油企业经济管理带有更强的综合性特征。

(二)涉及层面多

资金合理化配置是石油企业经济管理的重中之重,合理安排每一笔资金的去路,并对其价值增值过程进行监督,以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为企业带来最大的综合效益,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经济管理的轻松化、灵活化开展有助于员工工作热情的激发,使其全身心投入本职工作并辅助经济管理的有效开展[1]。这种多层面、全员参与的管理模式使得石油企业经济管理取得显著成效。

(三)经营状况量化

财务指标可真实反映企业某段时间内的经营管理状况,进而影响企业战略决策及发展方案的制定。财务管理部门收集石油企业经营过程的各项经济信息,科学编制财务报表,以量化体现企业经营成果,并依照报表针对性进行经济管理。这一管理模式能够给企业营销策略优化提供更灵活的空间,找出经济管理的最优路径,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创造。

三、石油企业经济管理创新途径

(一)转变经营模式,走向平台营销

新时期石油企业积极开展业务拓展及经营模式升级活动,除石油产品开发,不少企业还涉足零售、旅游、教育等领域,形成多元化的企业发展模式。在经营模式转变方面,石油企业要具备足够的包容度,善于通过资源共享、互利互惠,扩大自身产品市场和社会影响力。例如,牢牢把握“一带一路”政策优势,拓展海外合作项目,并对海外投资方向及策略做准确调整,拓宽企业发展渠道。同时,项目筛选过程要果断摒弃那些低效项目,积极开展新项目评估工作,以有效吸引外部投资。石油企业有必要将资源开发与商品贸易相结合,并以此为基础业务,积极开发第三产业市场,创造更广的获利渠道,实现同一企业不同业务之间的优势互补。

在平台营销方面,以石油企业成品油销售为例,介绍其营销体系创新构建方案:首先,基于新媒体营销大趋势,开发企业官方微信公众号,开展电子会员营销活动,对会员做分级管理,以微信会员功能逐步兼容持卡会员,对会员价值做二次开发[2]。其次,与汽车、旅游、金融等领域积极合作,开展交叉营销和联合营销活动。例如,成品油及便利店零售终端消费可换积分,持积分可到合作平台换取相应的服务业务,如充值缴费、抵用券、会员抽奖等。再次,基于已有的线上营销平台,拓展网上零售业务,以作为目前石油行业线下零售终端的补充。最后,开展线上线下互动营销活动。例如,电子会员积分至一定级别后,可参与抵用券抽奖活动,在线下消费过程中,可抵扣相应金额。相反的,线下消费达到一定额度可换取积分,该积分可用于线上零售平台消费、礼品兑换等。

以上营销方案依托于石油企业已经非常完善的线下零售终端体系,随着微信工具的普及化应用,该方案也更加符合当代消费者的消费习惯。

(二)加强内部控制,注重风险管理

1.风险管理

石油企业风险管理需要对自身所面临的风险有深入客观的认识。第一,外部风险,包括员工工作积极性不足风险、产品环保性不足风险、产品市场价格大幅度波动风险等。第二,内部风险,包括财务工作失误、产品生产过程的质量及安全风险、员工管理风险等。在风险管理方面,石油企业可将风险管理体系与内部控制体系相融合,在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的过程中,不断总结有关经验和不足,对管理体系做动态化更新。同时,落实全员参与的风险管理理念,依照企业组织架构、职能分工,明确各部门、岗位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任务,提高全体员工的风险防控意识,进而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及时发现风险苗头并将其解决,避免给企业造成更大的不利影响。

2.内部控制

基于风險管理与内部控制融合体系,石油企业内部控制应重点做好如下工作:第一,突出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体系的重要地位,将其纳入到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体系方式,促使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工作常态化开展,逐步提高企业凝聚力和市场竞争实力。第二,严格控制与经济管理有关的各个关节,在企业各部门间构建畅通的信息共享渠道,通过多部门联动,规范化开展经济管理工作,夯实企业经济效益提升基础。第三,基于企业特点,设计风险管控标准化流程,通过风险识别、评估、处理、跟踪反馈,挖掘企业经营管理不足,消除潜在风险。对石油企业风险管理流程做详细介绍:(1)设置专门的风险数据采集岗,合理运用大数据技术及网络工具,全面采集企业内部及石油市场发展情况有关信息,进行基本数据汇总、筛选和分类,为数据挖掘提供必要的资源基础。(2)搭建风险分析系统,通过数据深挖,找出企业所面临的内、外部风险,常用风险分析方法有蒙特卡洛法、历史模拟等。(3)进行风险的定量分析和等级评估,确定各风险项的发生概率及影响程度,出具风险评估报告并提交至上级管理部门,以针对性制定风险管理方案。

(三)善用成本核算,提升管理质量

加强成本核算有助于石油企业单位生产成本及损耗降低,以获取更高的产品收益率,提高自身市场竞争优势。在成本核算的有效利用方面,石油企业可参考如下具体措施。

第一,自上而下落实成本预算制度,通过积极宣传提高企业全体员工成本控制意识,从各岗位实际工作特点出发,合理开展成本节约工作。例如,由企业各部门上报当期预算申请,对本期部门正常运营所需资金、资源状况做详细说明,企业管理层及财务管理部门参考各部门前期预算执行情况、本期企业经营业务特点、预算管理总目标等,对部门预算申请做详细审核,给出具体调整意见并反馈至部门进行修改,经修改审批合格后,进行最终的预算编制,并依照预算落实情况对各部门进行奖励或惩罚。

第一,构建完善的成本考核制度,对各部门或项目目标成本实现情况、成本计划指标完成情况做综合评估,将其与相关责任方的绩效相挂钩,严格落实成本管理责任制度,以确保成本计划的充分落实,同时量化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成本管理风险防控方案[3]。成本考核制度的融入能够最大限度激发企业各级人员成本管理参与积极性,将成本管理任务逐层划分,统一个人利益、部门利益及企业利益,尽可能避免资金浪费的现象发生。注意成本考核制度作用效果的有效发挥必须有严格的奖惩措施与之相配合,发现问题绝不姑息、赏罚分明,以此来确保成本核算的权威性。

结束语:

石油企业经济管理升级对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意义重大,经济管理创新过程中,企业需充分认识自身所在内外部环境特点,通过营销创新、内部控制、成本管理等手段,强化经济管理实效性,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思博.石油企业经济管理理念创新研究[J].石化技术,2019,26(12):164-165.

[2]宋磊.探讨新时期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途径——以石油企业为例[J].中国商论,2019(16):154-155.

旅游企业经营管理范文6

然而,目前国内的优秀职业经理人却是凤毛麟角,中国的职业化进程需要如何发展?为此,记者专访了职业经理研究中心主任温亚震。

记:职业经理培训与・国内的MBA教育有什么区别?

温:国内MBA课程教育对中国企业经营管理者是一种经营管理理论的重要培训,并为职业经理阶层的形成、发展和成熟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比较,职业经理培训更注重素质和能力的训练。

职业经理研究中心整合国内外优势资源,借鉴最新管理理念和知识及先进培训方式与评价技术,既充分体现优秀管理理论课程的精华,优化管理知识结构;又融合了职业经理研究中心近年来得到市场认可的“职业经理人能力训练”内容。

同时,中心还设置实践模拟课堂和高端专题讲座。评价体系采用评价中心技术,从多个角度、由多个评价者对申请者的胜任特征来进行综合考评。对各项考评结果进行整合分析,提供比较完整的个人胜任特征和职业水平的综合评价报告。使参加职业经理培训的企业经营管理者,在经营工作中真正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

记:职业经理研究中心在扩大市场、培养优秀的职业经理人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

温:职业经理研究中心是经中央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的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所属的事业单位,自诞生之日至今已有10个年头了。工作职能已由单一的培训转向以标准为龙头、以培训为载体、以评价为手段、以认证为标志、以人才交流为目的的职业经理孵化业务。

中心重视职业经理的职业能力建设,突出职业道德和职业信用,构建职业经理资质系列标准,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职业经理的必备知识能力和经营业绩,构建比较完备的职业经理综合评价体系。中心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造就高素质职业经理和专门人才,促进中国职业经理阶层的形成;开展前瞻性的基础研究,定向性的应用研究和实用性的项目开发工作,推进企业经营管理职业化进程;开展政策研究,为国家有关部门制定方针,提供咨询意见和建议并承担相关研究课题;创建职业经理综合评价题库和人才库;在开展在职研究生培训的基础上,重点认证一批职业化的培训师队伍;编写各类培训教材,组织职业经理考试测评的各项工作;建立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需要的顾问专家团及对企业具体经营活动有实际意义的经营案例库。

为进一步扩大市场、把握质量,完善社会化的职业经理人资质评价制度,中心与劳动社会保障部,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及人事部全国人才交流中心共同起草《经营师国家标准》、《职业经理人资质》、 《职业经理国家标准)、《职业经理职位资质评价标准》。

记:近几年,职业经理培训在国内越来越受到关注,职业经理培训做为一个逐步被社会认可的培训品牌,下一步在品牌提升方面会做何考虑?

温:职业经理资质评价与培训工作经历了3年来探索,一条不可忽视的成功经验就是在培育市场、稳定市场和扩大市场同时,必须走品牌之路。在品牌提升方面,还要根据市场细分,不断推出新的项目,品牌含量告诉我们,必须做好流程中的培训管理品牌、知名师资品牌、教程品牌和评价品牌。只有严格把握质量体系才能达到企业出资人和市场认可的程度。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完善能力训练教程、培训师资队伍、加强地方授权单位的培训管理和进一步完善评价体系的面试内容。

记:十一五规划给职业经理人带来的商机和挑战是什么?

温:现在职业经理人在中国企业是严重缺位,经理人在信托责任上存在严重的问题,经理人职业化是各类企业面临的新课题。企业投资者急需职业经理人,企业,做强做大,需要职业经理人,人才强国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更需要职业经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