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语文课堂教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语文课堂教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语文课堂教学

大语文课堂教学范文1

编演课本剧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了解剧本特点,选择故事性强的文章,激发学生表演兴趣

编演课本剧,顾名思义,包含编写剧本和舞台演出两个范畴的内容,即将课文改编为剧本,再组织演出的活动,这不仅是课堂表演的一种形式,而且提升了课堂模拟性、趣味性、互动性。它既能充分展示学生才华,又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

初中语文教材里选录了古今中外的大量富有故事性、叙述性、趣味性的神话传说、寓言故事、中短篇小说、小小说、剧本文学、影视作品等,如《愚公移山》、《陈太丘与友期》、《孙权劝学》、《杨修之死》、《石壕吏》、《范进中举》、《狼》、《赫耳墨斯和雕像者》、《皇帝的新装》、《变色龙》、《威尼斯商人》、《孔乙己》等,这些文学作品可读性强,矛盾冲突激烈,人物性格鲜明,篇幅适中,且故事情节简单,教师要选择一些课文或者其中的个别情节片段,组织学生编演课本剧。编演课本剧,要观察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利用学生专长,各尽其才,挖掘潜能,张扬个性。挑选演员,教师应该公平公正,充分发扬民主,学生、推荐、教师点名与全班公投相结合,充分发现、挖掘人才。被选中的学生觉得是一种荣誉,必定全情投入排练,认真完成表演。在编写剧本时,要让每个组员自己展开民主式的讨论,对剧本的构思、角色的分配,充分发表意见,充分掌握课文内容,讨论后定表演。

(二)应鼓励在课文基础上的二次创作

将课文改编成剧本,要把叙述语言转化为对白,转化为动作,同时还要补充一些细节,就不能过分强调课文的唯一性了,教师应该允许学生在课文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创作,鼓励学生根据文章的篇章布局大胆加入合理的、能推动情节发展及有助于刻画人物的情节补充、细节刻画等。如学生在―次排演《孙权劝学》中“孙权读书”一幕时:孙权挑灯夜读,学生在改编中增加其与伴读童子的对话,将人物认真、积极学习的形象刻画得更加丰满。表演时,演员把童子早已昏昏欲睡,而孙权却仍苦读的细节表现得十分到位。这些对原作成功的改编和表演都说明学生既掌握了基础知识,对人物的性格有了准确的把握,同时也体会到了文中未提及的潜台词。再如,学生在改编《变色龙》一文时,经过细致的研究、讨论,大胆采用由两个人背靠背来演主人公奥楚蔑洛夫的形式,暗示他是一个典型的“两面派”,并为此添加了一些台词,还添加一些神态、动作、语言,把“变色龙”的形象表现的淋漓尽致,使同学们更好地理解了人物角色,理解这一小说所传达地社会背景,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值得强调的是,课本剧毕竟有异于舞台剧:课堂剧的活动范围仅囿于狭小的讲台上,灯光、音响、道具等媒质不全,因此人物、情节、时间、场景不能做到高度集中;要压缩篇幅,精简人物,减少场景切换;要突出尖锐矛盾突出。由于初中学生年龄学识、理解能力、见闻阅历、性格情绪等方面的限制,教师在指导编演时,一定要立足实际,把握分寸:1.选取的情节一定要简单(通常是一两个片段),进行先易后难、先简后繁、循序渐进的尝试。2.演出道具应简易,可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如《皇帝的新装》可用课桌椅代替织布机;可折叠报纸做成皇冠和其他官员的帽子;可用玻璃纸表示皇帝身子……3.要重点指导学生熟悉课文背景主题,了解作者思想意图,分析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把握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动作、神态和细节等。人物对话的表演应掌握好语速和停顿;一些招牌式的动作神态的表现要生动传神、准确到位,如《范进中举》一文中胡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中的“攥”、“舒”,以及《故乡》中中年闰土“麻木悲苦”和老年杨二嫂“尖酸泼辣”的表情,《唐雎不辱使命》中秦王“前倨后恭”、“外强中干”、“色挠,长跪而谢”等动作和神态,最大程度地为突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服务。4.要让尽量多的学生参与表演,可分组表演,让更多人得到实践的机会,让全体学生的语文素质多得以提高。

(三)表演后,应组织全体学生讨论、揣摩

大语文课堂教学范文2

【关键词】特殊教育 大专语文 学情

【中图分类号】G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148-01

我国对特殊教育中语文教学的研究起步较晚,相关专著和论文大部分都集中在义务教育阶段,对特殊教育大专语文教学的借鉴指导意义有限。对于涵盖所有残疾类型学生的大专院校,只有在充分掌握学情特点的基础上才能摸索出合适的教学模式和授课方法,才能真正做到语文为特殊教育职业类院校学生的专业、就业和生活服务,让他们拥有尽可能多的机会平等地参与到社会中去。

一、尊重学情 扬长避短

1.内容选取

农民要“因地制宜”,医生要“对症下药”,作为语文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特点。对视障学生进行语文教学时,要尽量避免讲授视觉效果明显的内容,避免将学生思维引入自身的缺陷处,伤害他们自尊的同时也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授课内容的选取要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1)内容含正能量,忌用反面材料来讲道理;从年龄上看,学生已经处于成人阶段,但受身体条件限制,心智发育迟缓,普遍存在自卑,性格内向,心理承受能力低下的特点。积极阳光的文章有助于驱散心中的阴霾,加之授课中情感目标的完成,能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心态,修正畸形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高处着眼,低处落脚;我校学生语文水平整体低下,尤其是分层教学中低层次的学生,对于正常大专院校的语文授课内容接受吃力。但如果选取难度系数低的授课内容便会引起学生反感,他们会认为教师对自己的认知水平评估过低。对于此类学生,应该选取正常的大专语文授课内容,但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要降低标准,知识目标着眼拓展字词及基本文学常识的积累;能力目标设置要偏低,分析深度、难度降低;充分注重情感目标,语文课上要实现部分德育目标。

2.能力要求结合实际

鉴于学生的特殊性,90%以上的学生并不具备高中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储备。以视障学生为例,他们普遍视力严重低下,听、说能力偏强,读、写能力严重不足。由于身体条件限制只能引导学生在提高理解能力的基础上加强口语沟通、表达能力。教师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同时教学目标的完成要真正能为专业学习和就业服务。班级内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差异大,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要单独设置教学目标,一步步稳中提升,避免为了追进度而拔苗助长式的教学。

二、充分发挥学生能动性

义务教育阶段强调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特殊教育大专院校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求更高。走出校门便意味着步入社会,如今社会这张试卷考察的重点不是学历,而是能力和综合素质。在学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最主要的途径就是课堂,而语文课堂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在选取授课模式和教学方法时要摒弃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模式,变教师主导为教师引导,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避免教师课堂上只顾讲解忽视与学生的互动;教师将授课内容以问题形式呈现,启发学生思考,教师在总结学生答案基础上进行讲授;提问前,教师先将学生按接受能力分为不同小组,每组安排组织能力较强的两名学生,课堂讨论和课后作业尽量以小组形式完成,在锻炼学生团结协作能力的同时加强相互学习;在授课内容可选的前提下要充分结合学生所学专业,材料内容和能力提升要体现有用性,使语文课堂真正做到为专业、就业和生活服务。

三、多媒体教学设备的运用

在充分考虑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发挥现代化教学设备的作用,这一点在听障生体现最为明显。艺术系学生70%以上都是听障生,语文教师授课基本靠手语,限于授课教师并非专业手语教师,且手语表达有限,很大程度上影响授课效果。多媒体教学设施的普遍应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这一难题。听障学生可以进行正常的影视欣赏,教师可以通过课件强调教学重点,使授课内容一目了然,同时也能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听力薄弱但观察能力很强,观察视角也有别于普通学生同时想象力也非常丰富。通过展现图片及视频,引导学生用手语进行表达,并付诸于文字,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展现空间。鉴于手语中对于具有情感态度的词汇表现力不强的特点,教学中要善于运用图片和视频辅助手语完成教学。

四、适时而动 及时调整

目前学界并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高职语文教学大纲,教师上课还处于摸索阶段。即便我校部分大专学生有高中院校的学习经历,但由于他们的特殊性,教学很难按照普通大专院校的授课进程开展。在教学重点、难点的设置上要结合所学专业,谨记语文为专业和就业服务的理念。尤其要注意,学情在教学过程中的影响非常之大,原有设置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可能会在进行中暴露缺点导致教学效果不佳,这就要求教师要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实时监控,遇到不当之处及时调整授课的各个方面甚至是教学大纲,充分发挥学生长处,重点提高学生不足,不能完全拘泥于已制定好的教学大纲。

五、结语

特殊教育类院校大专阶段的语文教学既有别于普通院校的大专语文又不同于中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它在知识结构上融合了二者中的必要成分,但在教学过程中又体现了自身的特点,这对特教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对已有知识框架做适当的调整,结合特殊学情形成新的知识体系。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摒弃义务教育阶段考试导向下的授课模式,充分尊重学情,课堂上时刻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能动性,不断尝试,不断调整,在摸索中形成特有的授课模式。

参考文献:

[1] 邓猛.我国特殊教育教师教育的困境与出路初探 . 现代特殊教育 , 2009.

[2]杜国胜.多媒体在聋校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

[3]孙朝阳.探讨对特殊教育语文教学的认识思考及其体会 [J]. 黑河教育 ,2014,3.

[4] 陈欣.分析特殊教育语文课堂教学措施. 现在阅读, 2013,01.

[5] 盛永进.个别化教学理念的应然追问. 中国特殊教育 , 2015,10.

大语文课堂教学范文3

【关键词】财经类高校;大学语文;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教育与大学语文课看起来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回事,但是稍加分析就可以看出在信息时代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在大学语文课堂引进媒介素养教育的原因在于:伴随着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介的勃兴,媒介已经成为大学生的第二课堂,无处不在的媒介文化正深刻影响着学生的人文素养,但学生却缺乏对媒介的基本认知,缺乏对媒介信息的辨别能力,即媒介素养,导致了泛滥的媒介信息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这与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为主旨的大学语文教学相背离。将媒介素养教育引人大学语文课堂,目的就是通过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使学生正确看待媒介文化,获取好的媒介信息,质疑媒介的不良信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语文学科的教学是开放的,将媒介素养教育引入语文课堂教学将为大学语文的教学提供新的思维。

一、媒介素养教育产生的背景及其在信息社会的意义

媒介素养教育起源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英国。当时,广播、电影正势不可挡地闯人人们的生活,英国学者发现大众媒体带来的流行文化和新兴价值观几乎无处不在,其中相当一部分有悖于传统文化和正统观念,于是媒体被认为是传播“文化病毒”的根源。他们认为媒体破坏了文化原有的高雅性和本真性,文化一经媒体传播,就会出现低俗枝蔓。因此,一些英国学者大力倡导媒介素养教育,希望以此教育学生“认清并抵制”大众媒体的消极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众文化迅速崛起,文化开始走出象牙塔,学者们也开始注意到媒体并非一无是处,它能给人们提供丰富的文化享受和多元思考,这些作用不能一概而论。于是,到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许多学者提出媒体是个复杂的系统组合体,需要批判地分析。此时,媒介素养教育已得到进一步发展,学者们开始把目光聚焦在传媒语言所构架的拟态与真实世界之间的关系和差别上,希望通过教育能使学生正确认识媒体的力量,了解媒体的传播特性,并由此探讨媒体与经济、社会、政治之间的联系。

媒介素养的概念是指人们面对媒体的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映能力舒〕它是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是人们传统素质(听、说、读、写)能力的延伸。媒介素养教育就是培养学习者正确理解并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培养学习者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其目的就在于培养公众健康的媒介评判能力,通过教育约束指导公众正确认识、理解媒介内容,并积极合理地运用大众媒介及其信息和文化资源。它被誉为“信息社会的公民基本素质”。

在信息社会中,媒介像一双巨大的看不见的手,时时刻刻暗示着、拨弄着,或者控制着我们的日常生活—精神与意义上的日常生活。助f1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则认为,媒介把传播和文化凝聚成一个动力学过程,将每个人裹挟其中。大学生是媒介的深度使用者和重度关注者,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最新的网民数字中,18岁至24岁者所占的比例最高,达到36.8%,而这正是大学生所处的年龄段厂4他们此时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成型、成熟阶段,面对着种类繁多的媒介通过各种语言传播的各式各样负载着特定文化的信息。不可否认,由媒介所营造的社会文化在青年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因而此时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将对青年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提升、人文精神的养成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财经类高校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及其与媒介素养的关系

著名学者钱理群教授说:语言的问题,归根结底是怎么做人的问题。学习语文的真正意义就是要为每个人构筑一个精神家园,让人们在这里学会对人类普遍价值、对真善美的认同;培养出人的良知和正义感,也就是培养出真正的人文精神。大学语文是建立在学生中学阶段已经具备基本的阅读、理解能力基础之上的崭新课程,是对学生人文修养和表达能力的全面提升。如果说中学语文关注的是基础的、技能的层面,那么,大学语文关注的则是由此延伸之后的文化的、精神层面。吠学语文课程的定位应该是以传授人类文化成果,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为己任。财经类高校由于是非综合性大学,学生大部分从事经济学科的专业学习,要想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必须认识到大学语文课程在高级人才文化素质培养中的综合性价值。

媒介素养是信息时代中的一个全新的素质概念,本身就是语言技能的一部分,任何一种媒介都是运用语言来表达意义的,只不过形式各异。将媒介素养教育引人大学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语言意识。语言意识是读者对媒介语言所传达的思想意识和文化取向的分析能力和评论能力。媒介的使用者应该识别语言形式背后的思想意识,深刻理解媒介信息的内容、意义等,这都需要调动读者的背景文化知识、认知能力、批判思维等,这些都是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语文作为语文科的教学,也应该重视对语言能力的高层次—语言意识的培养。另外,媒介信息之中往往蕴涵着经济的变动。财经类高校学生必须学会从媒介信息中提取到影响经济发展的信息,敏锐地发现媒介信息可能带来的经济价值,这就需要把握媒介语言背后的意义。只有拥有必要的媒介素养和足够的语文知识才能抓住信息实质,既能促进财经专业学习,又能提高综合文化素质。

此外,媒介素养教育符合财经类高校大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和要求。大学语文教学的目标目前在大多数高校已经达成共识,那就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文学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切人口,因为文学有润物之功,与别的人文读本比较,文学作品更感性,更易被接受,更能起到教化的功能。大学语文教育应侧重在文学熏陶,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而当前,大众传媒以无所不在的方式覆盖和左右着人们的生活,也深刻影响着文学,表现为媒介新文体的出现拓宽了文学的内涵和视野;改变了学生的阅读习惯,削减了经典文本的影响力;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丰富了写作素材等方面。这些都是大学语文课堂上不可回避的东西。不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注意到不仅仅用经典作品陶冶学生,更注重用身边发生的诸如网络文学、手机文学等指导学生阅读,这就提出了在增加媒介文学阅读的同时提高媒介素养的问题,否则学生只是对媒介内容采取“拿来主义”,缺乏辨别媒介信息的能力,结果只能是得不偿失。

三、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引入媒介素养教育的可行性及方法分析

大语文课堂教学范文4

关键词:大学语文;多媒体教学;问题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7-061-01

多媒体技术在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越来越广泛的使用。目前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多媒体技术使用的实际情况来看,还存在很多不足。不少老师并没能有效利用多媒体手段为语文课堂教学服务,很多时候反而让它阻碍了语文课堂教学,束缚了语文课堂教学。本文意在完成两个任务:一是归纳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上的理论优势与使用现实的不足(包括教师使用的不足和多媒体手段本身的缺陷),二是针对这些不足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

一、PPT理论上的优势与使用现实的不足

1、直观、生动与“直观”、“生动”的泛滥 现代多媒体技术被引用到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来的首要原因就是它的直观生动性,利用它的影像展示功能,可以很便捷地向学生展示图片、动画、声音、视频;可以向学生展示用语言难以描述的实物的图像,可以向学生展示难于实际操作的科学实验动画和视频。同时还可以利用其视频、音乐、动画、图像等为课堂提供生动的教学情景,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但是在老师们的实际使用中,却将多媒体的这一优势异化了。或是肤浅地把文字转换成图像、动画等多媒体形式。比如讲成语“画蛇添足”,就先在幻灯片(指多媒体幻灯片,如用power point软件制作的幻灯片;以下各处相同)上展示蛇的动画;讲诗歌《春望》时,幻灯片上首先就展示一幅桃花盛开的图片。这是幼稚的生动,“生动”得失去了理智。或是图像、声音等使用过滥,成了学生课堂学习的干扰。

2、提前准备的方便与提前定型的束缚 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另一大好处,是可以在上课之前就为语文课堂教学作更为充分的准备。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多媒体可作更多的操作性准备。比如板书,可先设计好,在课堂上不用再写。教师通过对课件(指现代多媒体课件,以下各处相同)的演示,更易发现自己教学思路、教学设计的不足,通过对教学课件的反复修改,使自己的教学思路更加科学,教学设计更加合理。相对于纸质教案,多媒体课件修改起来也更容易。

但是另一方面,多媒体课件又有提前定型的缺陷。课件一旦用到课堂上,在教学过程中就不易作灵活变动,教学就会受到它的牵制。语文课堂教学实情一旦出现我们预料之外的新情况,或是在实际教学进程中显示出我们预设的某些多媒体环节并不适用,甚至对教学会是一种干扰,我们难于像传统教学手段那样对教学思路、教学呈现作灵活调整。因为调整一处就可能会动课件的“全身”,因为我们对课件的调整处理会通过多媒体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打断他们的学习进程,甚至分散他们的学习注意力,干扰他们的学习。

3、高效健康的可能与耗时伤身的现实 从理论上讲,利用多媒体教学相对于传统教学手段的教学是高效的,可以在课前为课堂作更多的实际操作准备;可以减少板书的书写,可以借助图像、动画、音频、视频代替大量语言表述、现场操作、现场试验,大大增加了语文课堂教学信息量,为课堂节省不少时间。

但事实远非如此简单。使用多媒体教学,看似省时健康,对许多老师来说,实际上是既费时又有损健康。首先是课件制作会耗费大量时间,假设一个课件十张幻灯片,要做得像模像样,不少老师可能得花两个小时。如果制作的幻灯片数量更多,再加上可能还要在课前的课件演示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思路对课件作多次修改,那就得花费更多时间。尤其是多媒体操作不娴熟的老师,采取多媒体教学所用的备课时间往往可能是传统教学手段教学备课的好几倍。

少了旧“污染”,可是多了新“污染”。长时间坐在电脑前工作,无论是对人的肢体,还是视力,都有极大的伤害。电脑辐射对教师身体的损害已经是一个越来越严重的事实。

二、科学利用多媒体

1、树立科学的多媒体工具观 对于大学语文课堂教学而言,多媒体的本质就是教学辅助工具。形象地说,它和传统的小黑板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地位是一样的。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多媒体始终是为教学服务的,课件制作始终要围绕教学内容、教学思路展开。教学内容、教学思路是内在灵魂,多媒体课件只不过是外在形式。如果教学内容处理不当,教学思路设计不合理,再“精美”的课件也白搭。

2、多媒体教学的备课流程要科学 科学的做法应该是先有充分的传统纸质备课或电子文本文档备课,然后才有课件制作。在吃透了教学内容,设计好合理的教学思路,从内容到形式都了然于心的前提下,才考虑让课件来辅助,来呈现,才考虑如何制作课件。如果教学内容表明根本用不着多媒体,那就不用。这样,不但我们的课件更能与教学内容形成有机整体,而且我们的课件制作也更加轻松,更加省时。

3、提高多媒体课件制作水平 首先是要熟练地掌握常用多媒体课件制作软件的各项功能,这样才能在课件制作时更加快捷,更加轻松自如。

其次是在制作课件时,要考虑到多媒体的声、色、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影响。

大语文课堂教学范文5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课堂上,老师唾沫横飞,学生昏昏欲睡;课堂上,学生闹闹哄哄,老师冷眼旁观。这就是当前高中语文课堂的真实写照。学生爱也语文,恨也语文。为什么曾经轻松活泼、诗意盎然的语文课居然变成了食之有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呢?

高中语文课堂的这些变化,其实都跟教学效率有关。上述的两种课堂写照,从管理科学的角度来看,都是“低效”乃至“无效”的表现。作为一线的语文教育工作者,看到课堂效率如此低下,心情无疑是非常沉重的。要想改变这种现状,重振语文教育,就得先从打造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入手。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强调教学效能核定,所谓“有效”可以从两个维度上来界定,一是效能与效率,着眼效能,提高效率;二是效果与效益,注重效果,追求效益。通俗地说,就是教师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预期,应有的发展。

从有效教学的概念出发,我们尝试着来分析下高中语文课堂效率低下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新课程理念把握的不到位。从2009年至今,新课程已经推广、开展了多个年头,但是很多地区、很多地方对于新课程的理念还是停留在表面。许多教师错误地认为新课程就是学生完全“当家”,课堂越民主,越活泼,越能体现新课程的理念。殊不知,这种“放羊式”的课堂,完全违背了新课程的初衷。在新课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没错,但是教师教学工作的组织者和合作者的身份也不容忽视。假如课堂完全离开了教师的引导,完全由学生自导,课堂表面轰轰烈烈,学生实际什么知识也学不到。第二,许多老师的教学思想、教学观点落后,跟不上时展的变化。在课堂教学中,置新课程理念于不顾,仍抱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教育思想,对学生采取满堂灌输的方法,完全包办,不给学生一丝民主空间,压制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直接导致学生对语文课堂的排斥。第三,教材编撰、设置的不合理。当前高中语文教材版本繁多,但是真正符合学生阅读需要和兴趣的版本却寥寥无几。大多数教材都沉迷于“故纸堆”,鲜有时代气息,充满了“死尸气”和“酸腐味”。从教学内容的载体方面,扼杀了个性张扬,崇尚自由的学生想要亲近语文的冲动。

按照教育学的观点,完整的课堂教学应该由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语言及教态等五个方面组成。那么,打造高中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也必须从这五个方面展开,力争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学目的明确。作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合作者,高中语文教师必须明确“教什么”“学什么”,只有教学方向正确了,才能有的放矢,合理组织课堂教学。真正做到“先教后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学习主体,积极自主地探究学习,从而达到叶圣陶老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

(二)教学内容正确。为什么,我们的学生聊起QQ,经常口若悬河、洋洋洒洒,写起作文,却是搜肠刮肚、文思枯竭呢?为什么,我们的学生阅读博文,经常津津有味,咬文嚼字,看到课文,却是头痛欲裂,昏昏欲睡呢?只要是学生感兴趣的,愿意学习的,就是课堂教学最需要的内容。既然我们学生喜欢聊Q,读博文,为什么我们的语文课堂不能打破旧有教材的条条框框,把学生感兴趣的内容编写成教材,从教学载体方面做到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为进一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做准备。另一个方面,教师课堂教学的内容要有“人气”,要贴近学生实际,决不能进行枯燥乏味的说教。自古以来,中国文学的传统都是“文以载道”。语文教学往往背负着德育教化的功能,张口就是“仁义道德”,闭口就是“礼义廉耻”。必要的思想道德教育是需要的,但是反复枯燥的说教就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了。现今的高中学生正处于花季雨季的青春期,叛逆心理极其严重。语文课堂教学一味地说教,自然会激起学生的本能抵制,从而导致学生听不进课,也会导致语文课堂效率的低下。其实,语文课堂未必要背负如此沉重的思想道德负担。语文学科可以回归到“发现美、探究美、认知美”的本质,只要学生懂得了什么叫做美,那么对美背后抽象的思想道德的认识不就是水到渠成了?很少看见,一个懂得美的孩子,会为非作歹、违法犯罪的。换个角度来看,这也是履行了语文德育教化的职责的另一种形式。

(三)教学方法适当。许多一线老师上课时,总是板着一副严肃的面孔,对教材的处理总是亦步亦趋,数十年如一日,很少新鲜的方法和手段。难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要。长此以往,将陷入“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恶性循环。语文课堂教学教法很多,只要能够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语文课堂效率,不管形式如何,都值得我们借鉴、学习。不管黑猫白猫,只要抓到老鼠就是好猫。因此,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对于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也是具有一定的帮助作用的。

(四)教师语言的感染力。语文学科是一门关于语言文字的学科,注重的是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写作能力。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作为一位语文教师,口头表达能力尤其重要。因为,我们的课堂大部分时间都是需要用语言来组织教学。假如教师具有强大的语言感染力,拥有独特的语言风格,就给课堂教学打上了独特的印记。这样,就能够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把学生带入语文学习的美好情境。

大语文课堂教学范文6

关键词: 语文 课堂教学 静

一、语文课堂教学中“静”的缺失

随着语文新课改的深入发展,语文课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那种“满堂问”、“满堂灌”的场面慢慢的从语文课堂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讨论和交流”。课堂讨论与交流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和个性的培养都是有很大帮助的,但是这种“课堂讨论、交流”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

在现在的语文课堂上我们常常看到的是老师不断地组织学生讨论、小组活动、对话交流、情景剧表演等活动的场景,课堂上一旦出现短暂的沉默,教师就会感到恐慌,往往也被贬为“课堂教学出现冷场”。表面上看这一堂课学生特别的活跃,老师特别的激情,但是在这些表面的繁华、活跃的背后却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一方面学生很难有时间对某一问题或文章进行深入地思考,往往是问题刚刚提出,有些老师就迫不急待的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如果学生一时回答不出来,老师就会感到不安,不等学生深入的思考就把答案直接抛给学生。另一方面老师一旦要求学生分组讨论、自由交流,一些学生就为了找自己的伙伴立马从教室的一边跑到教室的另一边;还有的学生根本就不讨论与教学相关的内容,而是讨论些题外话,这样整个课堂就出现了“满堂闹”的局面。而这种“满堂闹”的局面,不但不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甚至有时候还会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所以我们在组织学生讨论、交流的时候,还应该考虑要给语文课堂留一份宁静,给学生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够有序的进行下去,才能够提高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课堂教学中“静”缺失的原因

首先是有些老师对“以学生为主体”和“以读为本”的理解有些片面。新课标要求在课堂上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融入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很必要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只有课堂讨论、交流这样的形式才能够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并不意味着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老师都要把主动权、时间交给学生。另外就是在我们的阅读教学中很多老师往往认为只有朗朗的读书声才能够证明这一节课是成功的,如果听不到学生的读书声就意味着冷场,就没有体现大纲要求的“以读为本”。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确是很重要的,但是这里的读不仅仅是指朗读,还包括默读。阅读教学追求的是一种全面的读,而且很多文章只有在默读中才能够慢慢地体会到文章的真谛,才能够真正地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内涵,才能够感悟到语言文字的魅力。

其次就是有些教师片面的追求动感课堂。课堂气氛是否活跃成为许多老师评价一节课优劣的重要指标,他们认为课堂气氛活跃才能够真正体现自己“以学生为主体”的先进教学理念,才能够真正的张扬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静思默想则显示课堂不活跃,则意味着出现了冷场的现象。所以为了追求动感的课堂,他们在形式上花费了很大的功夫,小组讨论,对话交流,情景剧表演……一股脑的搬进了课堂。在课堂上虽然学生个个都龙腾虎跃的,但是很多学生其实是滥竽充数、人云亦云,对文章的内容和老师的讲解根本就不理解,下课之后脑子就一片空白,什么也没有留下。

最后就是老师过多地依赖多媒体技术。随着现代教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在课堂教学中的深入运用,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的能力也成为衡量一个教师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很多老师慢慢地抛弃了“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而更加钟情于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中的运用。诚然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是现代教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但是什么都讲究一个度,多媒体的运用也不例外。在我们课堂教学中我们往往会看到这样的教学情景,从开始上课到结束,老师都一直在利用多媒体,一会播放一段音乐,一会穿插一段视频……多媒体成为了课堂的主体。这些音乐或者视频对我们的有些教学内容是有很大帮助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要配上音乐、视频或者插图。对于很多教学内容来讲,让学生深入细致地想,在大脑中想象课文内容所描绘的场景有时候比老师直接用图片或者视频呈现给学生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打造“静界”的途径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动”固然很重要,但是让课堂出现一种灵敏的静的气氛也是非常必要的。就像释家所说的“定能生慧,慧能生智”那样,只有给语文课堂打造一份“静”界,才能够真正地提高我们的语文教学水平。静是一种境界,是人们定心思考的必要因素。那么如何给我们的语文课堂创造一种“静”界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努力:

首先是静读。所谓静读也就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默读。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读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所以在我们的语文课堂特别是阅读教学中语文老师都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往往采用各种形式来激发学生读的欲望,但是在读的培养当中老师往往把重心放在培养学生的朗读上,而对于静读却常常忽视掉,既便是有时候让学生静读,也只是蜻蜓点水,流于形式,没有达到实质的效果。就像著名的特级教师史绍典先生所说的那样,在现在优质课竞赛中,我们很少看到“静读”的场面。应该说,全班学生沉浸于作品中的静悄悄的“静读”那样一种场面,同样是撼人心魄的,也是最利于学生体验的。这种真正让学生进入文本,理解文本,沉浸于文本的读书样式,正在阅读教学中走向衰落,甚至走向消亡,这不能不说是语文教学的一大悲哀。

其实我们的课文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情感:灿灿的美,浓浓的意,款款的情、深深的理,悠悠的趣……而这“人文情感”就渗透在语言文字中,这些都需要学生在静读中慢慢感悟的。但是有的老师往往要求学生齐声朗读并且要边读边想,试想在学生高声朗读的时候又怎么有时间去思考课文的内涵呢?更何况有些学生在朗读的时候,往往是有口无心,这样就很难进入课文,很难感悟出文章的魅力,往往读完也就忘完了。与其让学生这样有口无心地朗读,还不如在课堂上培养他们静读,让他们一边静心默读,一边拿笔圈画。这样他们就能够深入文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去感受文章所要传达的情感。所以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朗朗的读书声,还要“鸦雀无声”。因为真正有效的阅读,需要学生“潜心全文”,需要学生直面教材借助自身的生活经验和语言积淀去解读,去体会,去揣摩,去领悟。只有这样才会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放飞,个性得到解放;也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才会对文章有一个深入透彻的解读,才会出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喜人效果。所以语文课堂出现短暂的沉默并不意味着冷场,有时候我们也需要给学生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让学生潜心的阅读,静静地思考。

其次是静听。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所以课改之后的课堂,老师总是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来激发学生发言,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思维特别活跃,发言也特别积极,但是在这些热闹背后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如有些学生在课堂为了展示自己的能力,往往老师刚把问题提出来就不假思索地回答问题,甚至有时候会出现答非所问的情况;还有的学生只想发表自己的看法,很难静下心来听别人说;或者有些同学就钻这个“热闹”的空子,既不发言也不倾听等诸多问题。

其实一节真正的优质课不只是那些优秀生的舞台,不是只有热闹就足够了,还需要同学们静下心来倾听。因为在语文课堂上,学生的静听不仅是他获得新知的一个重要途径,而且还是他真正去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语言文字美的一个动态过程。学生在语文课堂不管是听老师的泛读,还是听配乐朗读,还是欣赏一些高雅的音乐乃至听学生的发言或者讨论,都是一个在不断接受新知,提高自身语文素养的过程。另一方面课堂上让学生静听,还会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在语文上有很多的内容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有很多的感悟、心灵的抨击不是学生讨论就能够获得的,而更多的是应该立足于自主体验的层面上进行感悟和思考。如在教《二泉映月》的时候,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来听名曲《二泉映月》,让学生通过音乐的旋律来感悟阿炳对生活的抗争,这样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就会更上一个台阶。

最后就是静思。在现在的很多课堂上,老师为了追求动感课堂,为了追求“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为了体现自己先进的教学理念,往往刚刚提出一个问题就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不到几分钟就问“谁知道答案?”、“谁能够大胆的和大家分享自己的见解”……完全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殊不知这样学生答出的答案往往是在不太理解文章的基础上随意回答出来的。即便是有些优秀的学生能够很透彻地把答案思考出来,但是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讲,他们还处于一种思考阶段的时候别的同学就已经把答案说出来了,他们就只能充当毫无意义的“旁听者”,这样不利于他们的学习,长此以往还会打消这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形成一种懒惰的情绪,懒于思考,懒于学习。有的甚至会打断其他同学的思考。

有一位教育家曾经这样说,当一个老师提出问题的时候,他至少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来思考。只有这样学生才有机会把问题想透彻。另一方面就是学生的智力发展是不一样的,在我们这样的大课堂教学中老师的教学对象是全体同学,所以老师要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智力发展。在学生一时回答不出问题的时候,老师可以换一种口气来问,如“请同学们静静地想一想”、“请同学们独立地思考一下”……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静下心来慢慢地思考,让学生能够真正地做到自主的学习,那样才会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静是一种境界,宁静以致远,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室里静悄悄,学生集中思维,要珍惜这重要时刻”那样,我们的语文课堂也需要静,需要我们在语文课堂上为学生创造一种“静”界,让学生在静中品读、静中倾听、静中思考,在静中感受语文的魅力!

参考文献:

[1][苏]苏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2]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3]朱芒芒.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胡晓.语文课程改革:反思与建议[J].课程教材教法,2006,(2).

[5]王昆斌.倾听:语文新课堂的理想追求[J].陕西教育,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