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中地理教学课后反思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中地理教学课后反思范文1
关键词:高中地理;新课标;教学方法
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其繁琐的地理运动、复杂的地理规律,成为限制课堂效率的障碍。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获得科学探究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要把提高教学的效果放在第一位,杜绝无效教学。因此,需要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进行改革,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素质。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主战场培养学生的能力,是一线教师需要直接面对的课题。以下是本人在教学中总结出来的一些方法,望能与广大同行共同探讨:
一、注重学科融合,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基础
现行高中地理教材涉及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技术科学,知识面十分广泛,知识体系庞大而复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依据高中地理课程这一特性,在日常地理课堂教学中,合理与其他学科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融合渗透,增强地理课堂教学的知识性,趣味性,多样性,以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比如与语文融合,可以提高学生课堂教学的文学性,教学是一种艺术,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尽量应用趣味,生动,鲜明的语言组织教学,教学语言要形象和富有激情,这样可以使学生身临其境,联想翩翩,记忆犹新。在地理教学中融入语文教学是相得益彰,效果非常好的。在讲内蒙古高原的特征时,可引用北朝民歌《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黄河之水天上来,东流到海不复回”既说明了黄河的流向,也揭示了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特点。
二、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提高课堂效果的源泉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学生只有对学习感兴趣,才能把学习当成一件既轻松又愉快的事情。所以,要提高课堂效果必须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境的创设,会使学生产生丰富的想象,会在他们的思维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因此,教师根据教材的特点创设情境,营造适宜的氛围,突出教学的动态性,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他们的感情共鸣,能让学生触景生情、由情创意,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模拟、搜集、调查、绘制、访问、考察等实践活动,丰富学生体验,促进学生的认知过程。
2、合理应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地理教学媒体是储存和传递地理教学信息的工具。由于媒体介质的不同,地理教学媒体之间的教学特性在表现力、再现力、传播面、参与性和受控性等方面具有差异。因此,只有根据需要选择地理教学媒体,进行地理教学媒体的整合,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学媒体的效能。在教学中,对于地理事实(包括地理景观、地理分布、地理过程)、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地理技能和地理问题解决,不同的地理教学媒体在储存和传递地理教学信息方面的效能是不同的。地理教学实践表明,计算机媒体在揭示地理过程、解释地理原理、引导地理问题解决、帮助学生掌握地理技能等方面具有高效能,而对地理景观、地理分布的教学信息传递的效果次之。
高中地理教学课后反思范文2
关键词 高中地理;新课改;创新能力;方法
伴随着新一轮教学改革的进行,以推进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主。教学使用的教材也因此做出了调整,其中对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启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创新,给学生充分的想象和思维留有空间成为了教学活动设计的重点。为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成了每一位高中地理教师需要思考和重视的问题。这需要每一位高中地理教师对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精心、系统的认识和设计,同时还要不断的对自己的教学效果经常做反思,努力改进不足以逐渐提高课堂质量,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那么具体来说如何在高中这个阶段利用有限的时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呢?下面我就根据自己这几年的实践,对这一问题谈一些自己的感想,忘与各位同仁共同探讨。
一、重视课堂交流,突出学生个性培养
教学活动实际上也是一种交际活动,而地理作为一门工具性的学科,交流更是必不可少,过去传统的教学很多都只是重视地理教材中常识的讲解而忽视地理了的地理教学的工具性和实用性,从而忽视培养学生灵活、正确的应用所学的地理知识的能力。这样的课堂形态无外乎教师讲,学生听,课后做练习。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发展,更别说创新能力得到提升了,为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设计具有互助交往的教学任务,实现师生之间,或者生生之间的协调沟通。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围绕教学内容,精心的设计和创造各种交往的情境,努力使静态的文字变成活泼的交际活动,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学习知识,锻炼能力,做到学以致用,活学活用。在真实的情境互动中掌握知识,让这个课堂变成生动的交流活动,实现师生双方共同参与,双向交流,进而创造出探究合作,主动参与的课堂气氛。这样不仅活化了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了知识,而且还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促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实现主动学习,并且越学越爱学。
二、设计可行的教学任务,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新课程指导下的地理教学提倡任务型的教学,所以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应给予学生明确的任务,同时要让学生认识到完成任务是值得珍惜的学习机会,是对他们地理知识运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此外,为了确保学生明确领会并执行教师布置的任务,教师在设计任务时要从任务的真实性、实用性和功能性这几个方面来保证任务的可行性。比如说教师在教学新知识时,就应以大多数学生的地理知识技能为基点,设计切实可行且难度适中的任务,让学生有去尝试的勇气,同进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这样学生不仅会觉得学习是一件有用的事,而且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来说也是极为有益的。并且针对不同层次学生所设计出的教学任务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逐渐喜欢上地理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三、注重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
在过去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中,许多教师的教学大多数都是把自己定位于知识的讲授和传递者之上,不断重复着周而复始的工作。而在知识传递过程中就像是一个“搬运工”一样,不断的把知识从一个仓库搬到另一个仓库,这种教学不仅单调乏味,而且缺乏创新、缺乏主动意识的机械运动,让我们真正成了缺乏创新意识的“教书匠”。这与新教材理念中课堂教学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教师和教材提供的现成的观点与结论,而是一个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参与、自主发现和不断创新的过程明显相悖。为此作为一名地理教师,更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学会加强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研究,主动探索和构建创新学习的模式,明确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信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不仅需要我们要在新教学理念的引领下,不断的探索、构建并实践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新的教学模式。而且还要善于在教学中不断的反思。只有反思,才能有创新。因为在反思中我们可以吸纳和继承传统教学中的宝贵经验,摒弃传统教学中陈旧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等不符合时展要求的东西,可谓是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只有在不断的地理教学反思中,不断地认识自己、发展并完善自己、提高自己,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培养出更多更好的符合时代要求的,同时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合格的新型人才,完成时代赋予我们每一位教师的使命。
参考文献
[1]陈坤静.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吉林教育学院学报,2011(08)
[2]马婷.新课改下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学生地理,2012(10)
高中地理教学课后反思范文3
关键词: 高中地理教学 新教材特点 创造性使用
新教材在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方面都渗透了新的教学理念。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地理教学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地理教育工作者也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下面笔者谈谈高中地理新教材的特点及使用高中地理新教材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和感受。
一、高中地理新教材的特点
高中地理新教材图文并茂,内容选择实用,理论知识和文字叙述更简洁、更生动,无论是知识性还是趣味性及表现形式都呈现出新的特点。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对地理名词、地理概念及结论性的叙述少了,增加了“读图思考”、“活动”、“阅读”和“案例”等环节的教学内容。不必要的文字篇幅明显减少,地图数量明显增多,甚至有些地方出现了以图代文的情况,使地理地图成为教材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同时,相应删除了一些难读不易理解的地图和不易理解的地理知识,降低了学习难度。新教材明显增强了对学生的兴趣教学、启发教学,充分发挥地图课程资源作用,突出新课程理念,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加强地理技能和地理方法的训练培养,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综合技能,使学生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同时倡导师生互动,倡导学生积极参与,激发探究,勤于动手,从而大大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二、教学中的反思
笔者在实施新教材时间两年来,通过细心研究,不断摸索和实践,感触很深。地理课程改革,加强了课程内容与生活的联系,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都比较关注,尽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地理学习需要。面对新课程新教材,我们要创新与之相适应的课堂教学模式,进一步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学科基础知识的落实,同时改革学生的学业成绩评估办法,尽量科学全面地评价每一个学生。面对新教材,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
使用新教材感触最深的就是:教学时,单凭教参和课本内容照本宣科地进行教学,已不能满足当今课程改革的需要,也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渴望。因此,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修养,广泛研究和学习教育理论与地理专业课的最新内容,及时更新知识,提高驾驭新课程新教材的能力,创新教学方式,加大课堂互动的频率,促进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共鸣,激起思维的火花,提高教学效率。
2.仔细阅读和理解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高中地理教科书课程标准的编制,虽然是专家经过反复调研,围绕教学形势下教学的实际编写的,但按课程标准编排的地理教科书的编写是统一的。因此,我们在使用的时候必须认真学习和领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必要的时候坚持集体备课,统一研究相关的要求,在集体讨论研讨的基础上了解和掌握新教材的特点,同时紧密结合学生实际,寻找恰如其分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新教材的教学内容。
3.大胆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新课程的教育理念注重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因此,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改变传统的“满堂灌”和题海战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互动的积极性,实施探究式学习,努力转变教师的作用和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首先要打破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转变教学观念,倡导自主学习,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其次,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认真阅读的习惯、勤于思考的习惯、主动探究的习惯、及时完成作业的习惯、拓展练习的习惯、做完习题反思的习惯、合作学习的习惯等。习惯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长期的学习中逐渐养成的。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掌握探究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注重挖掘教材中插图的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
高中地理新教材穿插了许多地理图表,这些图表是地理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地图、示意图、统计图表等,具有生动直观的特点,很容易了解地域分布和地理现象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学时,我们要注重教给学生读图技能,充分挖掘地理图表中内含的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启发学生通过读图获取地理知识,提高学生分析和综合概括的能力。
5.尊重每一位学生,赞赏学生激发思维。
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学会欣赏每一个学生,适时赞赏每一位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哪怕是非常小的进步和成就,老师也不要吝啬表扬,要学会欣赏学生的不同表现,有针对性地赞赏和肯定,激发学生的思维,增加学生的正能量。
6.要养成写教学后记和教学反思的习惯。
要养成写教学后记和教学反思的习惯,这有利于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艺术性。同样的教学内容,学生的知识面不尽相同,不同的学生,性格和兴趣等存在着差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和写教案时,要充分考虑这种差异,从实际出发。尽管这样周到细致地进行备课,但也不能让所有学生都受益。因此,在地理教学的每一节课后都要对整个教学过程认真回顾,仔细思考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分析其中的得与失,及时概括和总结教学经验和教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
总之,要突出新教材的特点,创造性地使用高中地理新教材,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努力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大胆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注重挖掘教材中插图的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主动参与互动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和综合概括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努力打造高效课堂,提高地理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高中地理教学课后反思范文4
1.知识内容的衔接
从内容上看,初中地理课程内容丰富多样,贴近现实生活,要求学生从身边的事与现象去了解地理,认识和学习地理,高中地理是在初中地理基础上增加探究性学习和实践活动,重视学生对地理问题的成因和规律进行探究,内容明显复杂。高中地理教学内容与初中地理相比,深度加大、广度拓宽、梯度增强、角度多维,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地理教学内容进行更深层次探究,发现一般性地理规律,同时介绍大量相关资料,延伸地理内容,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从特殊地理现象到一般地理规律的抽象概括能力;各种方法训练学生多角度多视野观察和分析问题,得到正确结论。初中地理主要以区域地理为主,讲述世界各地区和主要国家的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而高中则是系统讨论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的形成原理和发展变化规律以及其间的相互关系。初中地理主要以感性知识为主,高中地理则上升为理性知识。所以,初中地理是高中地理的基础,高中地理则是初中地理的深化和拓展,两者相辅相成。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根据不同内容进行知识衔接,注意随时查漏补缺,达到教学内容的真正衔接,并且应根据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确定衔接内容。例如,学生不会看图,那么教师在知识衔接上就应先从地图入手,教会学生如何识图、读图、析图,逐步做到观其“图”而知其“地”,知其“地”而求其“理”,养成良好的地理学习习惯,并以此不断培养学生读图、识图和绘图等能力。
2.教学方法的衔接
教学方式方法上,由于初高中教学对象知识量和接受能力的差异,使初高中地理教法和学法存在一定差异。初中地理开设在初中一、二年级,教学对象是刚入校的十二、三岁的少年。由于学生年龄小,原有的知识量、知识的接受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自制能力都较差,所以初中地理教材具有知识浅显、课容量小、图象简明扼要、文字生动有趣等特点。对学生而言,初中地理知识的掌握主要通过课堂上听讲,浅显思考和反复练习达到。高中地理教学对象是初步具备一定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自学能力的青少年,相比初中而言,高中教材具有一定难度,图文复杂多样,文字理解也有难度,课堂容量大大增加。所以,对于高中教师而言,不能再继续沿用初中地理教学方法,应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教学内容适时调整教学方法,课堂中教师提出的问题也就不再局限于“是什么”,而更多是“为什么”,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教材、分析图表,然后师生共同总结归纳,最后通过少量练习检验知识的掌握情况。对于高中学生而言,单纯依靠课堂时间所学知识难以很好掌握,还应做到课前预习、课后温故和阶段性复习深化所学知识,达到融会贯通。高中地理教学方法的改变,必然会使已经习惯初中教学方法的高一新生在短时间内难以适应,从而影响学习效果。因此,从初中到高中,教师教法的变化应有过渡阶段,做到循序渐进。为此,新学年开始,教学进度不宜过快,以便给学生留出一定的回味余地。教材处理、教法设计上,高一教师有必要借鉴初中的一些方法,给学生一个适应过程。在课堂上可加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指导,即努力教会学生“学会学”。因此,在学生逐渐适应新教法的同时,教师将学法的指导传授及时渗透于课堂教学中,让高中生学会如何听课、记笔记,如何预习、复习及做习题等具体方法,促进学习能力提升。
3.学习形式的衔接
初中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较差,不善于独立学习和思考,且年龄小、好动,缺乏主动学习的能力。而高中生学习地理,从一开始便要求具有归纳概括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自学能力;要求用发散性、开放性思维解决问题,因此要善于思考,勤于运用,精于自学。教师首先应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在高中阶段,自学能力的养成,将是他们终生受用无穷的法宝。因此,在课堂内,一定要留出时间让学生看书,指定阅读范围,指出阅读重点提问。还要教学生怎样读书,针对地理课本附有很多插图或附图等特点,要教学生在阅读时对大量直观概念及分布通过读图自己得出结论;在阅读地图时引导学生有计划、有目的、系统精确地全面进行观察,并善于在事物与现象中注意隐藏在图幅后面的深刻内涵及重要属性和特征,从而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并养成动手动脑习惯。其次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形成自主获取知识和提炼加工的能力。例如,在“热力环流形成”学习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组实验、合作学习,制定实验步骤、设计实验过程、分析实验现象、归纳实验结论、展示实验成果,通过合作研究,学生不仅张扬自己个性,同时可在合作中取长补短,提高学习效率。此外,课堂教学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这是培养学生地理应用能力、达到学生“会学”的显著标志。
高中地理教学课后反思范文5
一、教学门槛设置太高
高中地理是一门文理交叉的综合性课程,地理案例教学必须以激发学习兴趣、构建地理知识、拓展地理时空、提高思维能力、培养学科素养为目的,对师生的要求较高。就教师而言,如果不是专职成员,同时具备良好的地理素养,进行高中地理案例教学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案例教学中教师务必摆正自己的位置,一方面地理理论要讲透彻;另一方面课堂要善于调控。为此教师应具备准确选择案例、组织课题教学、适时调整案例的高超技巧。就学生而言必须始终扮演一个积极参与的角色,努力做到课前认真准备,仔细阅读或倾听案例的背景材料及相关内容,善于发现问题,做好发言准备;课堂积极参与,善于分析问题,发表意见,主动进入角色进行思维训练;课后全面总结收获,善于从案例教学活动中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总结自己的得失及改进方向,争取不断超越自我。师生地理素养要达到如此境界谈何容易?由此可见中学地理案例教学门槛之高、跨越之难。
二、案例选编相对困难
高中地理案例教学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以教师的有效组织为保证,以精选能说明问题的高中地理案例为材料;一般通过对具体案例从不同角度讨论分析、概括归纳出最佳结论。根据地理案例教学真实性、互动性、科学性的原则以及学生知识储备的基础,综合考虑选编出高质量的教学案例是对教师本身地理素质的严峻考验。特别强调案例材料选取的典型性与代表性,学生生活体验与地域差异,地理课程标准与教材体系风格。广大教师不应为呈现案例而勉强编写案例,否则就可能削足适履,影响教学效果。针对不同地理教学目标,从内容来看,可设计文字材料案例、地理图像案例、图文混合型案例;从方法来看,可设计讲解式案例、讨论式案例、活动式案例和调查式案例。同时必须考虑好案例设计、案例展示、案例分析三个重要的教学实践环节,此外案例内容还应考虑利于教师双边活动的展开,激趣引思,诱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启迪思维培养能力,要做到诸多要素的有机结合,编写出高标准的地理案例往往较为困难。
三、适应范围有所局限
案例教学不能替代系统的理论学习和讲授,适应范围自然有所局限。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可运用案例教学的方法,必须针对教材的具体内容及学生原有知识储备而定。实践证明,地理案例教学最适用于区域地理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区域分析”的思维方法、形成“区域要素”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就高中地理而言,必修3“区域可持续发展”侧重理论联系实际与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案例教学大有用武之地。然而必修1“自然地理”则突出自然地理原理与规律,案例教学不是理想选择,从某种意义上讲,利用传统教学方法深入浅出、简明扼要地讲授与阐述一般地理理论,其手段更为快捷有效,所谓滥用教学方法、拿来主义、杀鸡用牛刀也就是此道理。传统教学虽然有一定局限性,但至少有两点不容忽视。其一,连贯性强。这对于某些教学内容来说至关重要,如自然地理部分。其二,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学习,传统教学仍必不可少。案例教学具有实践性、开放性、时代性的明显特征,所以它适合于生活中地理素材尤其是地理规律与成因的教学,优势明显但也不是完美无缺。切不可夸大其词、盲目滥用,否则只能适得其反。
四、课堂驾驭潜伏风险
高中地理案例教学因受教材、教学对象、教学辅助条件等影响,特别是受高中文理分科、应试教育的影响,给课堂分析、讨论和实践调查带来许多困难。案例教学操作主要包括以下动态三步曲:展示案例、提出问题,通过导课质疑引导学生感知材料、自主学习;组织讨论、督导交流,通过研讨提炼,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归纳原理;总结评价、拓展升华,通过反馈再实践,引导学生演绎应用智能迁移。值得注意的是:案例分析不应局限于案例材料,而要结合地理学科特点,充分挖掘案例材料的深广度,努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与学习能力;通过案例材料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进而实现知识与能力的迁移,否则案例教学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可见,案例教学是一种具有探究性、挑战性与风险性的教学方式。
此外课堂教学气氛的营造也十分重要,案例教学的实施应与整体教学环境配合。要使案例教学充分发挥其功能,取得良好效果,不但教学案例本身质量要高,还要求教师具备相当的知识、经验和技巧,并需占用较多的精力和时间。这就需要课时安排兼顾理论讲授与案例教学,并能在教学设施上创造条件。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调控能力,指导和点拨学生的讨论分析,帮助学生排除案例中枝节部分的干扰,把握案例的重难点,课前充分准备,课堂自由驾驭,课后及时总结与反馈,强化知识传授与潜能开发。如果学校能够提供模拟仿真环境,案例教学的效果则更佳。
五、推陈出新需要创造
高中地理教学课后反思范文6
关键词: 高中地理教学 案例教学 实施策略
1.引言
随着科教兴国及人才强国战略的提出,政府及社会各界加大了对教育的重视力度,尤其新课程制度的推行,各地区及各学校加强了教学方法的改革。为了更好地适应地理教学的要求,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案例教学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并在实践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不可否认,也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基于此我对高中地理新课程中案例教学的实施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旨在为新课程教学效果的增强作出一定的贡献。
2.案例教学概述
2.1案例教学的概念界定
案例教学是一种比较新兴的教学方法,运用比较广泛[1]。主要是通过对一个问题的具体教育情景的描述,引发学生思考其中的问题,并引导学生采用合适的方法分析、讨论、解决及总结的一种教学方法。换句话说,案例教学是指教师将真实、典型性的问题、事物或者现象作为教学的情景,并通过这些问题、事物及现象引起学生的讨论,而这个讨论的过程就是教师要传授的一种学习过程、方法及目的。由此可以看出,案例教学其实属于情景教学的范畴,但是又结合了探究法、讨论法等主要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解决一些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不仅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这种能力的积累有利于学生潜能的挖掘及长远的发展,而且有利于学生合作及团队精神的培养。
2.2案例教学的发展历史
近些年来,案例教学得到了很快的发展。但是,案例教学早在1870年就已经在美国的哈佛大学法学院兴起了[2],采用案例教学法主要是通过对一些经典案例的剖析,让学生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内涵及其运用的方法及范围,从而促使学生进一步正确理解法律规则。之后,这种教学方法的运用慢慢地在美国所有大学的法学院推广,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3]。1919年毕业于哈佛法学院的德海姆教授接任了哈佛商学院院长的职务,于是他极力主张将案例教学法运用到商学院的课堂教学中,案例教学法在各学科中广泛推广的序幕由此拉开了。到了20世纪70年代,案例教学法已经广泛运用于法学、商学、医学、管理学等学科的教学当中,而且不断推广。现在,案例教学法几乎可以说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教学方法之一。
3.地理案例教学法的特点分析
地理案例教学主要是通过对一个具体的地理教学情景的描述,引起学生对案例讨论的一种地理教学方法。由此可以看出地理案例教学法与案例教学法的概念之间并不存在内涵的本质区别,主要是在概念的外延上有所不同,地理案例教学法界定案例的选取范围。具体来说地理案例教学法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3.1地理案例教学法的实践性分析
从新课程中地理教学目标的分析可以看出,地理案例教学不仅可以将抽象的地理知识具体化,而且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的知识点。通过对具体地理情景的描述,可以丰富学生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地理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地理之所以给学生一种艰涩难懂的印象,归根究底是因为地理的教学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过程。一般来说,认知是一种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指导感性认识的过程。在学生缺乏对地理知识感性认识的前提下,讲授已经成为理论的地理知识,这样很容易导致学生认知的脱节,不仅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效果,而且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2地理案例教学法的互动性分析
案例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的互动性主要体现在地理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案例教学本来就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4],强调的是一种自由、和谐的教学环境,教师要以学生朋友及伙伴的身份出现在课堂。因此,案例教学要以师生的互动及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对一些经典的案例进行讨论,并鼓励学生到实际生活中收集一些相关的地理案例,这样可以比较有效地促进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将理论与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将系统化、理论化的一些知识点丰富起来,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将一些零散的知识点系统化、理论化。这是一个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过程。
3.3地理案例教学法的全面性分析
地理案例教学还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一般来说,作为一个地理案例涉及的肯定不止一个知识点,通常都是以一个或几个知识点为重点展开的,但是涉及的知识点都比较全面。不仅如此,案例教学法对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是比较全面的[5]。首先,案例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其次,案例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习能力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另外,案例教学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利于学生合作及团队精神的培养。由此可以看出,地理案例教学具有一定的全面性。
4.案例教学法在地理教学中的实施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案例教学是新课标下的高中地理教学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强案例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我主要结合案例教学及地理案例教学的特点,对新课程中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实施步骤及策略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4.1案例教学法在地理教学中的实施步骤
新课程中,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实施步骤如下。值得强调的是对地理案例教学步骤的设计,主要是为其实施提供一个借鉴,并不是一个必须遵循的过程。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调整,也可以将有些步骤省略或增加。一般来说,地理案例教学的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步。第一,案例展示。案例引出可以采用发放资料、口头描述、视频展示、角色扮演等方式。不管采用什么方式,关键是让学生充分理解案例,为案例讨论做准备。第二,引出问题。在学生充分感知案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相关的问题,并最终引出案例讨论的核心。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引导学生思考的时候,要尽量从与学生生活实践相关的实际中引出,并逐步深入。这样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才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如果直接引出讨论的主题的话,很容易给学生一种不知所云的感觉,这样会降低学生讨论的积极性。第三,小组讨论。引出问题之后,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组讨论的好处是可以保证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问题的研究当中。第四,班级交流。在各个小组讨论出案例的结论的时候,教师应该组织学生对讨论的结果进行交流,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而且给学生提供一个广泛交流的机会,有利于对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第五,总结评价。总结评价可以由教师做出,也可以由学生做出,再结合教师评点。
4.2案例教学法在地理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为了更有效地促进案例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论文给出以下几点教学建议。首先,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倾听,尊重学生的每一个观点,但是要在适当的时候进行一定的引导,这样才能保证整个案例的讨论围绕着主题进行。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教师引导不当或者控制不好的话,很容易出现讨论与主题偏离的现象。这样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而且有可能导致学生接收到错误的信息,影响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其次,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要积极地参与到讨论的过程中。案例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如果学生不积极,教学的效果会受到严重的影响。一方面学生达不到对知识的学习的目的,另一方面会严重挫伤教师的教学热情。可能导致一个恶性循环,教师不愿教、学生也不愿学。同时,案例的选取也非常重要。教师在选取案例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尽量选取一些与学生关心话题相关的案例,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讨论的积极性,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教师与学生都要对讨论过的案例做出反思与总结,这一点非常重要。毕竟,在讨论的过程中,由于头脑风暴的影响,对问题的认知很容易受其他观点的影响。学生进行课后总结,有利于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案例及相关知识点。从老师的角度来说,主要是总结课堂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积累与总结教学经验,这对案例教学在课堂中的有效推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5.结语
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法,具有很大的推广潜力。地理案例教学不仅具有一定的实践性、互动性,而且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全面性。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的运用要结合学生的实际。不能盲目采用,否则不仅达不到增强教学效果的目的,而且有可能浪费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更严重的是有可能阻碍学生知识结构的构建。所以,教师一定要选择与学生密切相关的案例,并且对学生讨论的过程进行有效的引导,这样才能保证案例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参考文献:
[1]张小玉.中图版高中地理教材教学的几点体会[J].地理教育,2011(1):45-46.
[2]袁平.以地理教学为切入点促进研究性学习实施—探索高一年级研究性学习中综合能力的培养[J].教育家,2010(9):49-50.
[3]陈皆兵.中学地理课堂实验教学探索[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12(11):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