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如何治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环境污染如何治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环境污染如何治理

环境污染如何治理范文1

关键词:环境污染;地方政府;治理;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X32 文献标识码: A

环境污染日益加剧,地方政府必须提高认识,加大对环境污染治理的力度,采取必要的手段,比如工业三废排放、尾气排放、粉尘污染等。作为城市中居民,也应该加入到环境治理的行列中来,从自身做起,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地放政府要充分发挥其领导与监督的职能,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制度,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污染现状分析

《2012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中指出,主要四项污染物指标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2423.7万吨,氨氮排放量为253.6万吨,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为211.7万吨,氮氧化物排放量为2337.8万吨,这主要四项指标与上年均同比下降。

但是,我们仍要清醒的认识到,我国环境状况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环境矛盾凸显,压力继续加大。一些重点流域、海域水污染严重,部分区域土壤、地下水等污染显现和城市大气灰霾现象突出,许多地区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容量。部分地区生态损害严重,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生态环境比较脆弱。人民群众环境诉求不断提高,突发环境事件时有发生,环境问题已成为威胁人体健康、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随着人口总量持续增长,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能源消费总量不断上升,污染物产生量将继续增加,经济增长的环境约束日趋强化。

面对环境问题,虽然地方政府给予高度的重视,而且已经采取了相应的治理措施,也取得了不少的成绩,得到民众的肯定,但是环境状况依然严峻,与民众的期望仍有较大差距。这就需要地方政府继续加大治理力度,协调好城市发展与环境污染两者之间的矛盾,才能真正的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地方政府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作用

《环境保护法》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采取措施改善环境质量。法律赋予政府环境保护的主要责任主体,因此,其履行环境保护职责的程度直接关系到环境质量的优劣。

为了给民众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政府如何在环境保护中发挥作用,切实做好环境管控,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政府面前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完善法律

由于环境保护涉及的面广且具有较高的技术性特点, 而政府管理社会的任务艰巨而复杂, 处理环境工作只有依法行事, 才能克服行为上的任意性、盲目性。据统计,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制定了8部环境保护法律、15部自然资源法律、颁布了环境保护行政法规50余项、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近200件、国家环境标准800多项。各地方人大和政府制定的地方性环境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共1600余项。这些法律法规对环境保护、限制破坏资源环境、加快治理污染、综合利用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应该看到,这些法律法规中仍存在可操作性不强的部分,特别是社会发展快速的形势下,出现新的环保问题,而法规政策又跟不上,形成执法难。因此,地方政府应及时的制定和完善环保政策法规并予以细化、量化,使之具有可操作性。

(二) 目标控制

2012年,国家了《十二五节能减排规划》,地方政府都将分担重任,需要做的工作很多。因此,地方政府应根据上级政府下达的环保指标任务,结合本地的实际,制定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将目标控制分解到企业、单位及政府各部门,予以细化、量化,制定实施措施,监督落实和严格考核。在经济发展上,优化区域发展布局,实行严格的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条件和审批制度,从源头防范区域性、系统性环境风险。

污染治理

深化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地方政府必须积极开展污染治理,一是督促企业落实治理主体责任,制定治理方案,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筹措资金,开展污染治理。二是政府承担的公共环境的污染治理,如城镇化建设和发展中的生活废水、垃圾、水资源保护、水土流失、城镇雾霾、生态保护等等方面,需要政府制定污染控制措施,组织落实。三是建立健全政策体系,对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实施惩罚性经济政策,促使企业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开展清洁生产。

(四) 监督管理

提高环境监督管理效能是政府应发挥的重要作用,环境质量的优劣显现出政府管理效能的高低。其一,政府必须要有较强的环境监测监控能力和管理、技术人员队伍,及时提供环境质量信息,让公民知晓环境状况。其二,完善监督管理体制机制,深入开展环保专项行动,坚决打击环境违法行为,重点查处影响民众健康、破坏生态环境和造成环境污染事故的违法行为,切实保障民众环境权益和生态安全。其三,发挥公众舆论监督的力量,形成合力。

(五) 资金投入

环境治理与管理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因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政府资金的积累、充裕程度各异,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的各个方面中,政府需要投入的资金很多,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更是面临资金的严重短缺问题。但是,政府融资的作用是很大的,单就环境治理上,政府的融资渠道是很多的,一是银行方面的环保低息贷款。二是民间资本的利用。三是政府出台环境治理、生态保护的经济政策。只要措施得当,政策保障有力,监督完善,将会使环境治理资金投入上能有较大的改善。

三、公民参与环境污染治理

无论承担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的主体是地方政府部门,还是企业、经营业主,缺少了民众的参与,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环境治理和环境管理政策的落实程度。公民的力量是推动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的重要源泉,环境问题本就关乎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同时与公民个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息息相关。

政府应大力鼓励民众参与环境治理的监督管理,应该看到,环境保护法制尚不完善,污染治理资金投入仍然不足,政府执法力量薄弱,监管能力时有滞后。民众的积极参与对环境污染的有效治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影响,政府部门要大力提倡公民主动参与环境污染治理工作,配合地方政府将污染源的防控工作做到位,同时,地方政府也要发挥自身的优势,切实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这样才能激发公民参与环保事业的热情,从而改善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质量。

在地方政府环境污染治理的过程中,提高公民参与的积极性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可以有效防止政府环保决策的失误,提高政府决策落实的效率。在环境污染的治理过程中,地方政府部门广泛听取民意,在对一项政策或者一个项目的可行性进行论证的时候一定要让民众参与进来,因为环境污染治理也与公民的切身利益相关,政府制定污染治理决策的目的也是要让民众拥有更好的生活环境,所以让民众各抒己见,有助于决策制定者从全局的利益出发去制定政策。

其次,可以帮助公民树立环保主人翁意识,增强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地方政府要开通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借助现代网络平台将政府的环境保护和治理信息与策略公开化、透明化,增进政府与公民的互动,民众参与到环境污染决策制定的过程中,使政府的决策在落实的时候就更加容易,因为人们总是会比较珍惜自己付出努力的结果,且在政府决策的实行过程中,民众也会自然而然地提高自觉行动的力度。

第三,可以加速改变传统经济的发展方式,促使城市经济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相统一。在现阶段的经济发展进程中,是以经济效益和经济的增长速度作为城市发展的评价指标,而较少考虑到这种发展方式对环境造成的影响,颇有“先污染,后治理”的倾向,导致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最终受到损害最严重的群体还是广大民众。地方政府从现在开始,把转变经营方式当成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将各项环境污染治理措施的计划与效果与公民分享,把社会发展的经济利益与环境效益统一起来,即维护了社会的稳定性,又提高了地方政府的执政能力。

第四,完善公民参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市、乡村污染问题的严重性不容小觑,而对污染的治理力度远远不及污染的程度,同时环境污染事件或群体冲突时有发生,受害者也往往难以通过正常的法律渠道维护自己的利益,从而引发一些社会矛盾。地方政府部门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这样才能切实保障公民参与环境污染治理决策的权利,不会挫伤公民参与的积极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地方政府在城镇化发展中,面临环境治理方面所承担的社会责任重大,环境治理问题涉及多方面。这就要求政府部门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生态保护、公民参与等等政策,履行政府职责,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采取有力措施,加大监督执法力度,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让所有的社会成员都能意识到自己在环境污染治理中应担负起的责任和义务,从而积极、真诚地投入到环境保护的行动中。

参考文献:

[1]《2012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2012.528.

[2]刘国翰.中国生态环境保护的改革——从政府选择到社会选择[J].社会科学文献,2011(16)

[3]徐伟敏. 环境影响评价与我国公众的参与意识调查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35)

[4]兰雨云. 我国转型时期公众对环境污染治理冷漠的社会学现象的思[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

[5]辛本禄.地方政府的环境污染治理政策与公众环境政治的参与视角[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9(16)

[6]万本太.异地开发生态补偿的尝试与公众参与的影响[J].城市环境问题,2012(16)

环境污染如何治理范文2

关键词 城市环境污染;治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042-122-01

我国在近些年以来,通过对城市环境的不断治理,其环境质量已经有了一定的改善,保持稳定,而对于一部分城市来说,虽然环境污染有了一定的改善,但仍需要进一步的进行防治,从而来提高其环境质量。但是,在治理的同时还是会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在我国的一些城市当中,由于社会公众对城市染污的意识并不强,所以这也给改善城市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同时,在治理环境的进程当中就很难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由于在一些城市当中,基础设施比较滞后,并且环境污染的问题也在不断的显现,环保水平低下,机动车的污染问题,突发事件以及政策激励不足等问题均制约着治理城市环境,所存在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对此,这就无法健康的开展治理城市环境的工作,所以,如果要从根本上解决污染的问题,就必须要对城市发展进行有效的规划,良好的推进市场化发展,建立绿色的城市污染治理制度,从多方面控制城市的环境污染现状。

1 城市染污的概况

城市是作为人类最重要的经济、政治以及科技文化的教育中心,也是作为经济活动以及密集人口的生存重要环境,因此,它会面临很大的环境压力。城市环境问题从表面上来看主要只是在居住和绿地方面的紧缺而引起下降的生活的质量,但这种质量的下降也反映出了城市的落伍。而另一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则是对生态资源的消耗,从而引发城市的空气污染、废水和噪音污染以及交通拥堵等城市环境影响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一般都是在城市发展当中没有一个合理的规划以及缺乏一定的建设环境控制所造成的,并且在很多城市当中,都是由于没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规划,从而导致出现了环境污染的问题。

1)在城市当中,垃圾处理问题则是严重制约着城市的环境规划发展,这也是最让人头疼的问题。在国外较先进的一些国家当中,就算有着丰富的城市建设经验都很难可以处理好垃圾处理的问题,然而这也不代表城市环境的治理就可以不再努力,放任自流。在我国,由于城市垃圾一般就是工业垃圾以及生活垃圾两种,其工业垃圾的产量是比较集中并且也是非常大的,而城市当中的生活垃圾则可以做无害化的处理,这种危害程度相对小一些。但是,如果想把城市的生活垃圾做好无害化处理也是存在一定的困难的,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把垃圾进行混杂,不宜进行分类。在现阶段,由于很多城市只是把生活垃圾做了简单的处理,并且堆放,并且都没未经过妥善处理,从而也就导致了对环境的二次污染,影响了人们的健康以及环境安全等问题。

2)污染城市环境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有水污染、噪音、大气、光污染、垃圾处理以及电磁波辐射等重要因素。我国近些年以来,由于各个城市因为噪音污染所导致的问题越来越突显,主要都是在施工期间也造成的噪音、交通噪音以及工业所产生的噪音等,这些噪音都被民众定义为城市的公害。而变电站、电视台、雷达、高压线以及电磁波等各种家用电器和电子设备在长期的使用过程当中也作损害人们的身心健康。

2 主要的治理措施

我国经济随着不断的日益发展,大力建设城市环境的进程也在不断提高,人们在得到发展机遇的过程当中,也离不开环境污染这个重要难题,对此,只有通过现代的科学环境治理方法并且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才可以避免出现环境污染以及恶化等现象,从而促进城市环境规划得以健康的发展。

1)在治理环境的过程当中,必须要提高宣传环境保护的力度,同时也要普及相关的环保知识,从而提高人民群众从根本上重视环境污染对我们的重要意义。此外,要把环境监测进行公开信息化,注重监测环境质量,注重环境保护的管理工作,与此同时,作为政府部门还应积极的让民众参与到保护环境的责任当中,给民众建立一个有效的监督举报途径,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也应逐步的完善处理环境污染的主要方法与对策,赏罚分明,应考虑到民众的利益,提高保护城市环境的力度,调动民众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在群众当中发展基层作用,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2)对于城市的环境污染治理问题是作为比较系统的一项工作,必须要具有全局观念,必须要从总体的角度来控制变化的生态环境,也应做好局部的思想工作,从细节出发,建立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以及用法律进行相应的制约。①必须要设立一套比较完善的环保标准,对污染企业以及相关的环保部门明确行为标准以及责任义务。②在治理环保的过程当中,应及时发现所存在的法律空缺。③必须要明确造成环境侵权的责任问题,从而制定有效的法律法规,以及处罚幅度和种类等具体的范围事宜,制定可实施的处罚力度等。

3)由于治理城市环境的污染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等问题不是短时间就可完成的,而是需要建立较为系统的生态体系以及保护体系。要建设完善的城市环境污染保护体系,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就是要控制好污染排放量,也就是说要把污染排放量的指标作为衡量工作的一个重要绩效,并且作为政府治理环境的责任目标。通过细化城市排放的目标,也可以方便各级政府可以掌握了解污染情况从而实行有效的监控。此外,在控制污染企业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时,还应建设好城市的生态环境规划问题,由此看出,如果要提高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系统是具有科学和复杂性的一项工程,因此,在保护城市环境时必须要多方面进行考虑,应用相应的规划系统,从而治理好城市的环境污染问题。

3 结束语

总之,城市环境问题从表面上来看主要只是在居住和绿地方面的紧缺而引起下降的生活的质量,但这种质量的下降也反映出了城市的落伍。而另一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则是对生态资源的消耗,从而引发城市的空气污染、废水和噪音污染以及交通拥堵等城市环境影响问题。所以,如果要从根本上解决污染的问题,就必须要对城市发展进行有效的规划,良好的推进市场化发展,建立绿色的城市污染治理制度,从多方面控制城市的环境污染现状。

参考文献

[1]董向南.浅谈园林绿化对城市环境污染的治理[J].北方园艺,2008(9).

[2]姜爱林.陈海秋.20世纪以来城市环境治理的发展历程概括[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3).

环境污染如何治理范文3

关键词:大气污染;成因;措施 

中图分类号:[R122.7] 文献标识码: A

一、大气污染的几大特征

大气污染是影响当前城市环境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环境治理的重点内容。但是由于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并不完善,再加上大气污染治理中存在的困难比较多,导致治理效果不理想,当前大气污染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污染范围比较大

由于空气的扩散十分广泛,大气污染对于整个城市和居民的生活都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大气污染范围比较大,这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治理的难度,大气污染影响范围广不仅仅是污染物比较多的问题,同时受到气候和风向的影响。近期我国大多数城市的雾霾天气对城市居民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影响,这是工业发展以及环境污染长期累积的结果,大气污染成为很多城市的城市病之一。

2、污染物比较多 随着经济的发展,大气污染源逐渐增加,不仅仅有工业生产产生的废气,同时还有居民生活产生的废气,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车数量逐渐增加,由此产生的汽车尾气也有所增加,不仅对城市的交通造成了压力,同时也影响了城市的空气,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大气污染。PM2.5是近期雾霾天气中的主要颗粒,是近两年来才逐渐被人们关注和发现的,污染物的增加给监测和治理工作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对于污染物的控制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3、污染治理困难

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十分复杂,不仅仅需要相应的治理措施还需要有相对完善的预防措施。当前我国大多数城市都存在大气污染的环境问题,随着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以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当前环境工作的重点。但是大气污染这一环境问题由于污染源比较难以控制,治理措施不完善,治理力度不强,导致整个治理工作存在众多的困难。一些工业城市的兴起和发展都需要大量的工业生产作为支撑,对于这些城市的治理尤为困难,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由于人们的环保意识比较差,在日常生活中缺少环保意识,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大气污染的治理难度。 

二、大气污染的原因 

1、环境意识薄弱,对可持续发展战略认识不足

大气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可贵资源,大气环境资源的破坏是一种不可逆过程,恢复良好的大气环境质量要比采取措施从根本上防治大气污染付出更多的代价。但这种观念长期以来并没有被一些部门和地区充分的理解和认识。他们只考虑近期的、局部的经济发展需要,在制订一些综合的经济政策、产业政策以及城市建设发展规划中缺乏对保护大气环境的考虑, 往往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快速发展,形成了盲目扩大生产规模、乱铺摊子、重复建设、技术装备水平低、能源资源浪费大、乡镇企业无序发展、劣质煤炭流通失控等状况。

2、能源、利用不合理,能源浪费严重

能源的不合理利用以及能源的严重浪费是造成我国大气污染严重的原因之一,据有关资料显示,主要表现如下:A.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 75%,而用于发电的煤量占总煤量的 35%,其它煤炭则用于工业及民用燃烧,有 84%的煤炭直接燃烧。 B.我国煤炭生产过分注重产量的增加,对控制高硫煤的问题重视不够,主要表现在煤炭的洗选率低和高硫煤地区的煤炭产量增长过快。 C.各类燃烧设备技术及制造水平较低,能源利用率不高,仍使用能耗高排污量大和超期服役的燃烧设备的现象相当普遍。 D.乡镇工业发展迅速,大多数企业采用的生产技术、工艺比较落后,生产设备简陋,资源能源利用率极低,缺少相关的治污设施。

3、大气污染防治的资金投入不足

A.我国工业发展的起点低,基础工业整体水平提高较慢,技术改造难度大,污染欠账多。 钢铁、水泥、焦化及造纸、酒精、味精等高耗能高排放行业,但由于工业的整体改造受到资金的限制,迟迟不能进行整体改造和污染治理,相当一批技术装备落后的工业企业长期在生产中排放大量的污染物,造成严重污染。 B.国家在推行清洁生产政策、改善能源结构的措施燃煤企业脱硫、除尘、脱硝等方面的投资力度正加大投入,但部分设备落后的企业整体改造资金难度很大。 C.城市集中供热、燃气等基础建设工程是解决城市大气环境污染的主要措施。 但不少地区发展缓慢,仍然存在不少自用小锅炉,这些小锅炉因资金问题无烟气处理设施。 D.排污收费标准较低,使得有些污染企业宁可多交排污费,而不愿意花钱治理投入。

4、市政建设不合理 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公路建设时的人行道会高于路面或与路面垂直,致使公路上面的粉尘难以被风吹走,粉尘越积越多以致汽车驶过时会引起扬尘。为满足人们的生存需要,不断对城市进行改造及建设,市政建设的不合理造成自然资源滥用的现象,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命健康。大气污染较为严重,使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三、我国大气污染治理对策

1、完善相关法律政策

我国的立法明显落后于治理需求,首先应从法律角度修订相关标准,对上文所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以及《空气质量标准》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修订。其次从防重于治角度来看,我国应改变对污染大气的防治观点,而从对清洁空气的保护着手,制定我国国情下的《清洁空气法》势在必行。我国制定的各项标准也应逐渐向国际标准看齐,各项标准应以科学化、全面化为目标。 

2、地方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各级政府要对本辖区的大气环境质量负责, 充分认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性。在研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和重大项目时,应充分考虑环境保护的要求。 采取措施落实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根据本辖区大气环境质量控制目标分解总量指标,并从资金、监督管理等方面予以保证。 尤其是大、中、小型新建、扩建、改建和技术改造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的项目, 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确保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区域总量控制指标内。

3、发展清洁能源,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逐步减少直接消费煤炭,提高使用燃气、电力等清洁能源的消费比例。积极开发各种低污染汽车,如天燃气汽车、液化气汽车、甲醇汽车、电动汽车等。

4、优化市政建设同时加大环保投资

政府是为社会提供服务,具有权威性,能够为社会发展进行控制与指导。治理大气污染需要政府发挥自能作用,出台相关的政策,对有关造成大气污染的行业进行控制。通过加强城市建设管理,减少车辆的尾气排放。调整工业的产业结构,严格控制大气污染的排放,逐步改善大气环境,建设并绿化城市,使城市的大气环境逐步改善。加大环境保护投入的力度。同时积极吸引外资,利用资源扩大环境保护投资渠道。环境保护事业是一个全球性的事业,国际资金对环境保护投资给予倾斜,在利用好国内资金的同时,要利用好外资,为国外资金的进入提供较好的投资环境。

5、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大气污染的治理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但大部分的人并未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与大气污染的严重性。通过宣传教育的形式,向人们推广环境保护相关知识,提高人们环境保护意识。通过经济手段,如合理利用价格、信贷等经济杠杆作用,解决环境治理的问题,对于造成严重污染的企业,应承担相应的责任,而违规企业应进行处罚或收取相应污染治理费。

结束语

近些年来,我国的大气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环境污染现象不仅仅是在国内频繁出现,大气环境是人么赖以生存的环境,大气环境出现恶化,就会影响到人们的生存和生活,我们遇到污染问题就需要针对问题进行综合治理,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来防止大气污染。综合运用治理方法,共同防止环境的污染。 

参考文献

环境污染如何治理范文4

关键词 翻转课堂 教学视频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翻转课堂起源于美国,发展于全世界,而国内教育界也逐步认识到翻转课堂的价值所在,并开展本土化的研究和实践。重庆市江津聚奎中学随机选取两个实验班,在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地理等8门学科开展“翻转课堂”实验。问卷调查显示:82.9%的学生比较喜欢或非常喜欢,88%的学生认为提高了学习积极性,88.9%的学生认为增强了学习信心,88%的学生认为知识要点更易理解,99.6%的学生认为能帮助自己做好笔记,63%的学生认为作业完成质量更好,17%的学生认为增加了学业负担;100%的教师接受这种教学模式,并表示愿意在下学期继续参加项目实验。

国内除了江津聚奎中学之外,还有不少学校也开始逐步探索翻转课堂的本土化,比如:深圳市南山实验教育集团在开展翻转课堂的研究,上海市曹杨实验小学和卢湾一中心小学等在开展了“云课堂”的研究。可见,国内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认识到翻转课堂的价值所在,并试图将其本土化。

1翻转课堂的定义

“翻转课堂”一词的核心是“翻转”二字。翻转,从字面上理解,就是翻过来、翻来转去。可见,翻转课堂也就是将传统课堂翻过来。传统课堂上,教师在讲台上授课,学生们在讲台下听课,并回家完成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当传统课堂被翻转之后,就形成了学生们回家听教师授课,并在课堂上通过讨论等形式解决学习难点、完成作业。也就是说,在翻转课堂的学习中,学生在课前利用教师分发的数字材料(音视频、电子教材等)自主学习课程,接着在课堂上参与同伴和教师的互动活动(释疑、解惑、探究等)并完成练习。

在人文地理中使用翻转课堂,相比传统课堂而言,增加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和个性化的学习时间,不仅有助于学生建构自己的学习,而且让教师成为学生身边的“教练”而不再是教室里的“圣人”。这种教学形式是个性化教育实施的一种有效形式。

2翻转课堂的特征

传统教学过程通常包括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知识传授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中的讲授来完成,知识内化则需要学生在课后通过作业、操作或者实践来完成。在翻转课堂上,这种形式受到了颠覆,知识传授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在课后完成,知识内化则在课堂中经老师的帮助与同学的协助而完成,从而形成了翻转课堂。随着教学过程的颠倒,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详见下表。

大多数人文地理都展示的是城市特征,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风俗习惯,这些知识单纯的靠教师课堂上的讲解就会使本来有趣的课堂变得乏味无趣,因此通过翻转课堂的模式,学生在课前通过教师制作的视频、图片就可以了解到不同国家的文化特色,在课堂上学生就可以和老师产生更多的互动,学生之间也可以更好地交流,这样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使学生对人文地理产生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以人文地理为例)

3.1课前准备

3.1.1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湘教版必修二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中第1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内容是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部分资源趋于枯竭,人均资源拥有量减少;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受损;环境问题,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下降,危及人类健康。

(2)教学对象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可以理解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可以意识到人类现在所面临的种种环境问题。因此,对本节课学习内容有很好的准备。

(3)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分析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寻求解决途径。过程与方法目标:自主学习,主动探究;通过读图分析学会判断主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危害的方法;对自己身边的环境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的意识。

(4)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环境问题的概念与分类,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教学难点: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5)教学方法

学生通过课前观看教师录制好的教学视频,学习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做好课前预习工作;课堂上,学生组成小组,共同讨论,协作完成教学任务,小组合作不能解决的问题也可以向教师请教;最后由小组代表与班级同学将自己小组成果与大家共同分享。

3.1.2搜集资料,制作课件

在对教学内容分析的基础上,备课组教师协商讨论,搜集相关资料,将授课内容制作成PPT课件,制作课件时尽量考虑色彩、内容,争取图文并茂,生动形象,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可以搜集一些相关的拓展性资源,比如:温室效应加剧、酸雨污染、垃圾成灾、核能乱用。同时,搜索相关的练习题,供学生在课前预习后自我检测。

3.1.3视频录制

视频的制作方式很多,可以通过电脑或手写板将课件内容录频,生成视频课件。视频内容可以是教师对PPT课件内容进行讲解、展示或者注释;还可以由主讲教师像平常上课时一样直接讲课,由技术人员用摄像机进行录制生成视频;或者教师可以在学习网站上搜集查找本节课的教学视频。视频的时长一般保持在15分钟左右,过长会导致学生没有足够时间观看,过短又不能将教学内容全部呈现。最后由教师将准备好的学习资源上传到学习资源库中,供学生下载观看。

3.1.4学生观看视频

学生下载学习资源库中的视频资源进行观看,可以控制视频的播放进度,对于简单的部分可以快进、跳过,对于较难的部分可以重复观看,还可以暂停记录笔记等。在视频观看结束后,学生可以登录作业平台做一些习题检测预习效果。还可以在网络平台上与同伴进行简单交流。

3.2课堂学习

【师】课件展示:人类对森林和土地资源的破坏。

A.人类对土地资源和森林资源的破坏主要有哪几种形式?

B.分析“全球自然资源的减少”这部分资料,讨论人口增长与自然资源减少的关系。

【生】(合作探究后回答)

问题A:(1)人类对土地资源的破坏有以下几种形式:对矿产资源的开采、不适当的灌溉、建筑用地等。(2)对森林资源的破坏:毁林开荒、乱砍乱伐。

问题B:人口增长与自然资源的关系表现为以下几点:人口增长导致居住空间减小;人口增长导致人均资源减少;人口增长加剧环境污染。

【师】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生】环境污染。

课件展示

教材图4-7、4-8

【师】读图和教材文字,小组讨论问题。

A.当地的大气污染是什么?污染的形式和程度如何?

B.大气污染对当地环境造成了什么样的危害?请举例说明。你们认为应该如何治理当地的大气污染?

【生】(讨论后回答)

A.当地的大气污染源主要是汽车排放的污染物。污染的形势是汽车尾气,污染的程度一般。

B.大气污染影响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危害植被,腐蚀建筑物材料,影响气候,降低能见度,引发温室效应、臭氧空洞和酸雨等。治理大气污染的措施主要有: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使用无铅汽油;汽车尾气达标排放;做饭使用清洁能源等。

【师】课件展示说明面临的是哪种环境问题?

表1:全球物种数目种类

【生】(自主讨论,分析表格后回答)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受损。

【师】除了以上水污染、大气污染等外,土壤污染也十分严重。请同学们讨论回答以下问题(课前统计同学在课前学习时遇到的问题)

问题1:土壤污染产生的原因和可能的后果。

问题2:讨论土壤污染对农作物有哪些危害?

问题3:人们吃了有农药的残留实物会产生什么后果?应如何治理土壤污染?

【生】(学生分组讨论,选择代表回答)

问题1:土壤污染产生的原因有:使用化肥、农药造成的污染,污水灌溉、固体废弃物、大气污染造成的污染。可能产生的后果是土壤肥力下降,农作物产量降低,通过食物链影响人类健康。

问题2:土壤污染可以使农作物减产,农产品质量下降。

问题3:人们吃了有农药残留物的食物将危及身体健康。治理土壤污染可以采用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净化灌溉水源,发展绿色环保农业等措施。

3.3教学反思

通过学生提前在网上的视频学习,教师可以在课前就了解到学生在学习时遇到的问题、难点,在课堂中教师有针对性地选取学生不会的知识作为重点,学生也可以提出问题,大家共同讨论完成知识的学习与巩固,使学生从以前的盲目的学习变为有目的的学习,因此在人文地理中翻转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值得我们去学习与推广。

4结束语

在人文地理学习过程中采用翻转教学这种教学理念进行授课,学生可以很好地完成课前的学习,如果学生课前不对基础知识进行学习,那么他们在课堂上就不能很好地融入到课堂中。这种教学理念促进了学生的学习,而且还能节省学生课堂的学习时间,将基础知识放到课前进行学习,课上完成对知识的进一步的深度认识,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老师可以及时给予指导,使学习效率增加。

参考文献

[1] 金陵.“翻转课堂”翻转了什么?[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9).

环境污染如何治理范文5

关键词:城市空气质量;面板数据;聚类分析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7000802

1引言

自从改革开发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是,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隐患,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环境问题。目前,我国乃至全世界的环境污染问题都十分的严峻。最近,环境污染重最引人关注的一项就是空气质量问题。PM2.5、雾霾等等已经成为经常挂在嘴边的话语。今年我国空气质量标准的重新修订,特别把PM25纳入监测内容,并已经开始在多个试点城市开始运作,加强了政策实施的力度和强度,体现了国家对空气污染的高度关注。尽管我国政府制定并不断完善了法律法规体系,使环境保护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环境形势非常严峻的状况仍然没有太多的改变,发达国家用了百年时间完成了工业化,相比之下我国完成现代化的时间非常之短,这也不可避免的引起环境污染在我国近20多年来集中出现,呈现复合型、结构型、压缩型的特点。表现为许多城市空气污染严重,雾霾出现频繁,主要污染物的大量排放量超过了环境承载能力,等诸多大气环境问题。由此我们可以认识到,污染的防治不仅仅是一个环境问题而且是重大的经济和政策问题,是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问题。为了深入的了解全国各大城市空气污染的差异,更好的把握防治空气污染的力度,本文应用单指标面板数据的聚类分析方法对全国31个主要城市从2006到2012年的空气质量达到及好于二级的天数,以及可吸入颗粒物这两个指标的地区差异进行实证分析。

2单指标面板数据的聚类分析

计量经济学模型在分析经济问题的时候只是利用了时间序列或者截面数据中的二维数据的信息,例如使用一个或者若干经济指标的时间序列建模或不同样本的横截面数据建模。然而,在分析实际经济问题中,这种仅利用二维信息的模型在很多时候往往不能满足人们分析问题的需要。近些年来,面板数据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和发展,但是主要都是面板数据的模型参数估计方法的研究以及计量建模。但是很少学者能够把其应用到多元统计分析中来Bonzo D.C.和Hermosilla A.Y.(2002)将面板数据应用到多元统计分析中来。Bonzo D.C.运用概率连接函数(probability link function)和遗传算法改进聚类分析的算法,从而对面板数据进行聚类分析。本文试图结合了聚类分析的基本思想对单指标面板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和实证分析。

2.1聚类分析原理

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是一类将数据所研究对象进行分类的统计方法。这是一种无监督的聚类方法。这一类方法的共同特点是:事先不知道类别的个数与结构;分析的依据是对象之间的相似性或者是相异性。把相似性或者相异性的大小或者差距看作是对象之间的“距离”远近的一种有效度量,将距离近的对象归为一类,并且不同类之间的对象距离较远,这是聚类分析的分析方法和共同思想。

面板数据也称作时间序列与截面混合数据,是截面上个体在不同时点的重复观测数据。面板数据用双下标变量yit表示,其中i=1,2,…,N;t=1,2,…,T。其中i对应面板数据中的不同个体。其中N表示这个面板数据中含有N个体总数。面板数据的聚类分析首先将不同个体独自成一类,一共分为N类。第二步是把相似程度最接近的两个的面板数据指标聚成一类,其他的仍独自为一类,共有N-1类。最后一步仍是将相似程度最为接近的两类聚成一类,这样一直进行下去直到最后得到的面板指标聚成一类。

2.2Ward方法

Ward方法的大体思想是这样的:首先我们确定一个关于每个类别聚类优劣的指标,也就是说,如果某一类聚集的越紧密,我们就认为聚合的越好,这些数据应该被聚合为一类,这时候我们引入离差平方和作为一个有效的指标,也就是说某一组的离差平方和越小,就说明这一类聚集的越紧密,反之说明某一类离散程度较高。同一类的离差平方和是:

wk=i∈Gk(xi-xk)T(xi-xk)

现在我们考虑的是如何确定哪两个组合成一类,假设有这两个类别:Gk和GL两个类别组合之后为:GM我们要使得增加的离差平方和最小,也就是说D2KL=WM-WK-WL最小,这就是,Ward方法,也就是离差平方和法的思路,但是我们首先需要对数据进行有效的预处理,也就是说,一般要进行标准化,和异常值处理,Ward的缺点之一就是对异常值过于敏感。

3实证分析

目前,关于空气质量问题的讨论在我国愈演愈烈,关于如何治理雾霾已经成为一个全国性的议题。中国将在北京建造全世界最大的雾霾实验室,初步预算为五亿,这也体现了国家对如何治理雾霾的探究的重视,本文试图应用面板数据聚类分析对中国31个主要城市的空气质量的地区性差异进行分析(数量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7-2013)。

通过分析2006到2012年的空气质量达到及好于二级的天数,以及可吸入颗粒物这两个指标的的直接面板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很很明显的趋势,就是空气质量的整体水平并没有在不断下降,因为空气质量达到及好于二级的天数,一直在一个稳定的水平,并没有减少的趋势,而且可吸入颗粒物这个指标也没有有增加的趋势。但是这并不能反映我国空气质量的地区差异,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聚类分析。

从上面的聚类分析的原理,选择欧氏距离作为相似指标,并且根据公式二逐步聚类,对是2006到2012年的空气质量达到及好于二级的天数进行聚类分析,得到聚类树形图,如图1示。

从图1中可以看出兰州、北京、乌鲁木齐的空气质量最差,所以被聚集在一起,这是由于在这些城市中经常有空气流动性不大的时候,特别是冬季的时候雾天出现频繁,气象学角度来看,有雾的时候往往意味着大气比较稳定,而稳定的大气又容易使污染物聚集,所以大雾天通常会伴随着或轻或重的污染情况。但是最根本的原因还是这些城市要么是工业区,要么就是冬季供暖需求非常大的城市,加上汽车,工业等原因,加强了空气质量的恶化。而空气质量比较好的海口、拉萨、昆明这些旅游城市由于绿化面积高,更加接近大自然,同时工业化程度并没有那么高,并且空气流动性大。所以全年的空气质量达到及好于二级的天数较多。

从图2中可以看出,聚类的结果很相似,但是可以更加直观的看到海口和拉萨这两个城市的空气质量独树一帜,风景这边独好,但是兰州、乌鲁木齐、西宁、北京、西安这五个城市的空气质量还是最差,这也与每年的中国城市空气质量的排名是重合的。那么处于中间阶层的南宁、福州、广州、昆明、呼和浩特、南昌、上海、贵阳市处于中上水平。合肥、济南、成都、南京、郑州、天津、银川、哈尔滨、杭州、重庆、长沙、太原、石家庄、沈阳、武汉处于中下水平。

图12006到2012年的空气质量达到及好于

二级的天数指标聚类分析图22006到2012年的空气质量PM10指标的聚类分析4结论与政策建议

空气质量不断下降,雾霾天气一直持续,并不是今年的新现象。最近几年,每到秋冬特别是入冬以后,我国中东部地区就不时会遇这样的情况,其中既有气象原因,也有污染排放原因。现在国内大多数城市中影响空气质量最重要的因素仍是可吸入颗粒物和PM2.5。那么这些污染物的源头从哪里来呢?从监控的数据和科学研究的成果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重要来源:首先是来自工业生产,特别是水泥和化工能源产品的污染,这是最主要的造成PM2.5和PM10即可吸入颗粒的来源。燃煤也是一个导致雾霾的主要原因,在北方火力发电时主要的供电来源,但是燃煤必然会带来大量的灰尘和有毒气体。其次就是由于汽车和土地荒漠化带来的土壤尘。

为了减少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和减少雾霾的危害,从政府的环境报告和实际行动来看,近年来,政府采取了卓有成效的措施:例如:把燃煤和化工产业进行转移,搬到空气流动,人员密度较低的地区,下大力气关闭了大量市民反响强烈的水泥生产线和工业企业;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科学施工,加强了对沙石料厂的管理,有的甚至强行取缔或搬迁;大力发展公共交通,鼓励大家绿色出行;宣扬环保理念,发动全民植树造林,保护植被等等。

综合实证分析在这里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在实际的工作中如果没有群众的配合,治理只会是治标不治本,但是如果采取合理的宣传方式,强化大家的环保意识,倡仪每个市民保持环境卫生。自然因素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可以经过人力的作用得到改变。但现实中,人为影响空气质量的行为却时有发生。因此,强化每个人的环境意识,倡导低碳生活,绿色生活,爱护我们的生存环境必须深入人心,付诸实际。节约能源就是环保,就能减少污染气体的排放。每个人的不良习惯当从小事做起,现在起予以改变,而且要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不是一阵风的宣传。

(2)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结构调整是必由之路。PM25、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的治理,难就难在需要综合加上灵活的手段,实现多项污染物协同减排。污染治理是一个多环节密切咬合的链条,只要有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污染物的减排就会受影响。同时,大气污染呈现区域性特征,必须建立区域联防联控机制来应对。

(3)从财政和经济刺激的方式来鼓励大家使用无烟煤和清洁能源,对于使用环保能源的机构和工厂要进行相应的补贴。鼓励使用风力、潮汐、太阳能等自然能源,投入科研经费推进能源的高效利用。

(4)淘汰老旧机动车;在公交、环卫、政府机关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完成城区燃煤锅炉、平房采暖清洁能源改造,基本实现中心城区“无煤化”;加强空气质量监测分析和信息,推进区域联防联控。

(5)加强雾霾天气预测预报,大力开展雾霾天气预测预报方法研究和业务平台建设,为公众提供防御指引,使信息透明,让群众参与到防治中,为政府实行动态调控环保措施决策服务。根据气象条件动态调控,加强与气象部门合作,做到提前的对公众的提醒和研究对策,根据气象条件预测和研究,对主要污染源实行动态调控,并且制定合理有效的治理方针。

参考文献

[1]朱建平,陈民恳.面板数据的聚类分析及其应用[J].统计研究,2007,(4).

[2]HsiaoC.Analysis of Panel Data[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郑兵云.多指标面板数据的聚类分析及其应用[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8,27(2):265270.

环境污染如何治理范文6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环境教育

随着当前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生产技术与生产力不断提高,在科技进步、经济腾飞、工商业发展迅速的同时,相应的环境问题也层出不穷,温室效应、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世界各地海啸地震频发、核泄漏等工业事故等,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对环境保护加以重视,在教学领域渗透环境教育已显得尤为重要。

一、当前我国环境教育的状况

早在1970年,美国通过的《环境教育法案》中指出“所谓环境教育,是这样一种教育过程,它要使学生认识围绕着人类周围的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同人类的关系,认识人口、污染、资源的分配与枯竭、自然保护以及运输技术、城乡的开发规划等等,对于人类环境有着怎样的关系和影响。”

目前我国大部分学校已将环境教育课程纳入到其教学计划之中,并单独开设环境教育课。而环境科学知识也逐步渗透到现行的高中教材中。如地理教材中关于“水土流失”与“环境保护”的章节、生物教材中关于“生态平衡”、“食物链”等章节以及其他如物理、化学等学科中都有提到关于环境教育、环境保护的内容。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的体现

作为研究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与自然环境学科,高中地理是对环境教育涉及成分较多的一门学科。高中地理中不止包含土壤、水文、气象等自然地理知识,同时也涉及由人类行为与社会活动所产生的人文地理与经济地理。通过对高中地理的学习能够让学生直观地认识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社会环境,使学生们充分认识到人类生活与自热环境的关系,从而更加清楚环境保护的意义。

粤教版教材中针对环境问题的产生、环境问题的表现、环境问题的分布以及其相应防治措施都有涉猎。在课程设置中,着重强调了人地关系思想的协调发展等问题。同时在分析环境破坏较严重的区域分布等问题后提出了可持续发展道路等国策,将地理知识和环境保护有机结合,在地理教学中不断渗透环境保护的知识,并对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与途径进行表述。如在工业上进行清洁生产,在农业上开展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等项目。

同时教材中也涉及世界重大环境破坏问题,如全球气候变暖、酸雨、臭氧层破坏以及国际水域污染等问题,并在提出通过减少氟氯烃排放控制臭氧层漏洞等相应对策。

当前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全人类所面临的巨大问题,如何治理,改善环境污染状况,则是世界各国所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在我国,环境保护已经被纳入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中,因而环境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也日益提高。地理教育中渗透了大量环境教育内容,可以说,高中地理教学中丰富的地理知识以及相关人文社会知识,对于加强基础教育中的环境教育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是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和环境意识培养的重要渠道。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培养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并养成良好的保护环境的习惯。

在我国,由于受应试教育的限制,环境教育并未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是透过各类学科进行知识渗透,依靠地理、生物、化学等学科知识面向学生,这就难免导致环境教育无法成为系统化、独立化的知识结构体系。针对这样的问题,由于地理教学针对自然研究的独特的内容,其中相对于环境教育的内容较为广泛,对环境教育的体现也更多。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结合地理知识将环境教育内容系统地串联起来,让学生能够更为清晰、更为系统地了解环境科学知识,并以此为基础加深对地理的了解,将多门学科相结合,联系实际,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其正确的环境保护意识与习惯。

参考文献:

[1]王民.论环境意识的组成[J].地理教育,2003(1).

[2]蒋兴东.普通高中环境教育校本课程建设的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5.